全域旅游导向下的体制机制构建

2024-05-07

全域旅游导向下的体制机制构建(通用7篇)

篇1:全域旅游导向下的体制机制构建

全域旅游导向下的体制机制构建

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导向,将对未来旅游的资源保护、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体制机制构建等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那么在全域旅游导向下的体制机制构建需要怎样的地方政策法规、管理制度、税费安排作为支撑,打破行政藩篱,促进公私协作,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构建一个良性的体制机制。

一、需要怎样的政策法规支撑

1、落实旅游用地差别化管理从《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可看出目前国家层面已经初步形成了旅游产业用地政策改革创新的思路框架。该思路框架充分体现土地制度改革方向、差别化管理、改进规划计划管理方式、利用节约集约用地措施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四大特点。在意见中提出有效落实旅游重点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支持使用未利用地、废弃地、边远海岛等土地建设旅游项目,依法实行旅游业用地分类管理制度,多方式供应建设用地,加大旅游厕所用地保障力度,明确旅游新业态用地政策。

同时,还应推动农村集体土地、低区缓坡等政策在旅游项目中的使用,并多方式供应建设用地,探索推行旅游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供地方式,实施“弹性土地出让年限”的供地政策,落实弹性土地的抵押政策,以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助推企业发展。

2、积极利用涉旅产业政策全域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各部门,各产业政策的支持。未来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将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在融合产业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旅游+”与“+旅游”,令各产业政策之间的利用更加紧密,尤其是对农、林、牧、渔、金融、教育、文体等产业专项政策中与旅游产业相关的利用,以发挥各产业政策对于旅游业发展的叠加增值效应,推动旅游业实现“众业拾柴火焰高”。

3、优化创新资源保护政策保护资源是全域旅游发展的核心要务。要对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首先需摸清文化遗产、自然物种、生态环境、农耕民俗等全域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系。在合理利用资源方面,应将资源视为公共资产加以管理,其核心是产权管理。对资源的保护要制定科学的技术政策和经济政策及相关配套的一系列创新政策。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资源,也才能使资源得到持续发展,延续资源的生命力。在全域旅游的规划中,全面梳理全域资源后,便要优化创新资源保护政策来支撑其开发与利用,通过相关职能部门的建立权责清晰、交接顺畅的管控机制,并探索与原住社区、私营部门的协作机制,令农地资源、森林资源、湿地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水资源、古村落资源等得到高度联动、高效合理、灵活弹性的可持续保护与优化,真正成为助力全域旅游保持发展生命力的可靠基础,演化出新的业态、新的产品,新的模式。

4、全方位提供税费减免优惠对投资的重大旅游项目,在一定时期内免除其应缴的全部或部分税款,或者按照其缴纳税款的一定比例给予返还等,从而减轻其税收负担。同时,应扩大享受旅游项目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范围,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扶持当地一些乡村民宿、文创实体、低碳建设和运营等轻资产投入的新兴旅游项目门类,以促进全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需要怎样的管理制度优化

1、加强顶层设计,破除行政藩篱——跨部门沟通与协作全域旅游的发展,有赖于通过顶层设计,破除行政藩篱并统筹各部门各环节的资金安排,用于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质化建设,以期实现县城、乡镇、村落的协同发展、一体化发展。

协调各职能部门,建立能够基本完成全域旅游相关项目全部行政审批需要的“一站式”行政审批大厅。在此基础上,创新行政审批模式,明确部门职责边界和交接节点,简化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着力简化部门内部办事程序,延长审批服务时间,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加大重点领域行政审批程序改革力度。

2、破除“碎片化”区域空间发展,施行一体化发展战略我国很多地区缺失城乡产业发展空间统筹协调机制,各城乡、乡镇之间产业结构趋同,大量的重复建设、过度投资、地方保护等问题造成竞合关系失衡,很难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利用,最终导致城乡空间的“碎片化”现状。

以全域旅游规划作为推动“多规合一”的核心抓手,对全域国土空间进行旅游发展导向下的统筹安排,令所有产业门类“各得其所”,在最为适宜的城乡发展空间中实现集约化、差异化、可持续发展。

3、积极探索跨区域及公私之间的利益分享机制的新方式、新模式、新机制为了促进全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建议区域政府与企业协同起来,各城市、乡镇之间大力探索跨行政区合作新形式,以跨景区、跨度假区等形式,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统筹公私部门、原住社区等利益相关方在资金、技术、人力、土地等方面的各自优势,实行资源共享、统一经营、税收共享,促进跨区域、跨行政之间的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公私之间利益的合理分配。

4、构建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由地方政府统筹,构建全域公共服务平台,针对公私部门、原住社区、外来游客等利益相关方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待遇、统一服务,保障信息的统一及时发布,统一形象,统一营销,从而根除跨行政区之间的信息发布不及时与不统一问题,提高全域旅游服务和监管效率与质量。

综上,体制机制优化创新是全域旅游的前导要务和关键支撑,相关地方政府务必在此方面持续投入,并与私营部门、原住社区、外来游客等利益相关方密切协作,以此确保全域旅游的优质、高效、有序、持续发展。

作者:李光楷(来也股份休闲度假策划规划部总经理)

篇2:全域旅游导向下的体制机制构建

1. 内部环境存在的风险

(1) 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经济发展十分迅猛, 从而带动了物流业也相应地快速发展。物流企业在为客户提供国际进出口货物报关服务时, 出于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的考虑常常需要为客户垫付通关税金, 在这个过程中, 物流企业需要有充足的流动资金保证企业正常运营, 但同时由于客户资信的问题, 垫付的资金存在一定的回收风险。与此同时, 在这么快速的发展趋势下, 物流企业也通常会出现较高的市场预期和经营目标, 使得该企业的规模在如此高预期和目标下进而开始扩大, 但企业规模的扩大必定会使该企业产生一定的资金需求量, 如果没有良好的融资方案保证充足的营运资金会导致物流企业在资金周转上产生一定的困难。

(2) 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

物流企业必须优质高效地为客户提供采购、仓储、库存、包装、运输、配送等综合物流服务, 因此, 设计一套完善的物流系统是企业提高作业效率的一种重要途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将业务流程在管理系统中充分展现出来, 但在设计之初, 由于业务类型多, 流程不够优化, 造成所设计的系统缺少缜密性。在系统实际运行时, 物流企业设计的诸如报关报检模块, 运输模块、仓储模块等子系统间的兼容性和数据匹配性也会存在一些不足。另外有些物流企业没有制定统一的系统手册, 又缺少全面的员工岗前培训, 在实际工作中新员工往往会产生误操作, 从而影响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 往往影响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企业的作业效率。

2. 外部环境需要面对的风险

(1) 客户合同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 物流企业与客户间相互签订的合同是双方具备法律责任的权利义务体现。但是, 经常会在进行合同谈判之时, 那些自身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实力的客户由于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他们往往可以依靠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向物流企业提出一些十分苛刻的条件或要求, 而在一定的商业压力下, 面对这一部分的条件或要求, 这些物流企业除了接受别无他法。一些不合理的合同条款,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一旦出现相应的纠纷, 物流企业很可能会陷入经营风险之中。

(2) 物流分供方存在的问题

尽管物流企业是“供应链”的组织者, 但很多物流企业往往只负责“供应链”最初的设计环节, 其余具体的操作环节, 则主要是由其分包给另外的物流分供方来完成, 因而这就形成了将物流业务进行分包这一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在这样的商业模式下, 所形成的一般是货主企业、物流企业、物流分供方的委托代理关系, 这里面货主企业是委托人, 物流企业则是作为直接代理人, 而物流分供方则是间接代理人, 这就意味着将会存在一定的运作风险于整个物流过程里面。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物流分供方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诸如超载超速超高等具有危险性的运作行为, 那些货主企业和物流企业往往是不知情的, 一旦出现不利后果, 会给相关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二、构建现代物流企业风险导向型的内部控制机制

1. 构建的准则

(1) 风险管理的准则

全面风险管理的准则, 一般都被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 其一, 全员管理的原则, 就是在进行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一定要确保能够全体员工都参与进来;其二则是全过程管理的原则, 就是风险的控制一定要能够贯彻整个企业的发展以及业务操作的全部过程里面;其三则是全方位的风险管理原则, 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对法律风险、技术风险以及业务风险进行控制。

(2) 独立性的准则

内部控制的部门、内部审计的部门一定要和业务部门、后勤职能部门相互保持独立, 并且要能够直接向企业最高的决策层进行汇报, 确保其具备应有的独立性。

(3) 垂直管理的准则

对内部控制的组织机构进行设置一定要能够符合进行垂直管理的要求, 其一定要由企业决策层进行直接授权、直接管理, 而且要对所进行的风险管理有效性负责, 这样有助于进一步加强该企业内部控制机构的权威性。

(4) 协调性与效率的准则

一要确保全体部门间能够有效地划分权责, 这样才可以利于具体操作的进行;二要确保全体部门间能够有效地沟通与协调;三要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能够进行高效的运作。

2. 建构内部控制的新机制

(1) 建构新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企业可以设置一个内部控制部门, 负责设计风险识别、风险应对的内部控制制度, 协调和指导企业各部门间的内部控制活动。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一个内部审计部门, 将其明确为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机构, 评价各部门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合理性, 以便督促各部门及时处理在内部控制中产生的问题。另外, 内审部门还需要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以及合理的建议反馈给内控部门, 使其进一步修改和补充内部控制文件, 从而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2) 建构与内控要求相符合的业务管理新机制

必须在与该企业的内部控制需求相符合的前提之下, 对目前的规章制度进行有效的全面梳理, 进一步整合企业的业务操作过程, 构建一个能够有效防范市场、信用、操作以及道德风险的体系, 确保企业的业务发展以及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够同步进行, 强化对企业的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加大对企业风险控制的检查力度, 进一步建构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化交叉的有效监督管理网。

3. 物流企业的风险防范措施

(1) 加强对客户合同的管理。签订合同前要事先了解客户的资信状况, 然后与客户进行必要的沟通, 充分了解客户货物的价值、尺寸和物理特性;签订合同时要合理评估合同违约风险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签订合同后要建立客户档案, 对合同进行分类管理, 对一些提供保证金的合同要注明保证期限, 到期时及时收回保证金。

(2) 加强对物流分供方的管理。对拟合作的物流分供方要进行业务能力审查, 严格筛选;对合作时间长, 分包业务量较大的分供方要让其提供保证金, 同时制定流程规范其业务操作, 要定期和不定期派员对其业务操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最大程度降低操作风险。

(3) 加强对风险的管控。首先要建立一套风险评估机制, 加强实际工作中风险点的判断与识别;其次要按风险大小进行分类, 有针对性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最后要制定一套突发风险应急处理预案, 在发生意外情况时, 能够按合理流程准确处理, 尽可能降低损失。

(4) 加强财务资金的管理。一要加强财务资金的日常监控, 制作资金日报表, 让管理层及时了解企业资金状况;二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对于应收账款要做好账龄分析工作, 特别是超期应收款和大额应收账款要给予重点关注, 加强催收;三要加强应付帐款的管理, 对于应付账款可以制定付款计划, 提前审批, 每月集中支付, 这样有利于资金的合理调度。

三、结语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物流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就必须以战略高度推进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细节决定成败, 物流企业只有不断强化风险管理、加强内部控制, 才能降低经营风险, 更好更快地实现经营目标。总之, 构建以风险导向下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现代物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谢荣, 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J].会计研究, 2004, (04) .

[2]张琦, 孟丽青, 王丽.试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6, (02) .

篇3:全域旅游导向下的体制机制构建

关键字 校董会;就业工作;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6-0047-02

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和监控不应仅从外部以高校为主体进行,也应该在高校内部以各学院、各专业为主体开展多级就业管理工作评价和考核。一个健全和完善的校内就业工作体系不仅直接影响和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同时对于在校生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会有较大的帮助作用。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可构建起校董会体制机制下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三级管理及评价机制,将就业过程与就业结果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评价与考核,构建起科学的校内多级就业工作评价体系,从全方位多维度开展就业工作考核和评价。

1 校董事会体制下的就业工作三级管理机制的构建

完善校董事会体制下的三级就业工作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参考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内部的机构建制,依托校董事会就业和质量监控委员会,校企双方应共同完善学校、系部、教研室三级就业工作组织机构,校董事会成员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就业工作及质量监控工作。

1)学校一级决策机构。该决策机构是毕业生就业监控领导小组,以校董事会成员企业校企合作主管领导、分管招生就业工作的副校长为组长,成员有招生就业处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系部负责人,专门负责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控体系和学校就业工作顶层设计的统筹规划,对外接受上级主管就业部门的业务考核,编制就业质量分析报告,组织、协调、监督各系开展具体的就业工作,并制定校内就业评价指标,对各系部分别进行考核。

2)系部二级执行机构。由校董事会成员企业人资部负责人、系部分管就业领导、系部就业专责等人员组成。在校级一级就业工作机构的指导下,作为监测体系的具体执行机构,从整体上执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监控,并及时将评估结果向就业职能部门反馈,同时根据学校总体就业方案计划并结合本系实际情况制定积极的毕业生就业管理政策和管理制度;组织、协调、监督本系各教研室就业机构开展具体的就业工作;对本系各教研室的就业工作开展评估和考核工作;对用人单位畢业生进行回访和追踪调查,并上报学校。

3)教研室三级执行机构。由校董事会人资部工作人员、教研室主任、专业教师及班主任共同组成,根据本系就业工作计划和方案并结合本教研室实际情况制订本教研室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并开展具体的工作。包括建立毕业生追踪信息库,向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投放及回收调查信息,建立信息数据库,同时加强系部与用人单位的具体联系、交流与合作,及时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就业市场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反馈各种信息。

2 构建校董事会体制下的校内三级就业管理工作监控及评价指标体系

校内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考核形式分为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两部分,分别占总分的50%,两项加权求和即为年度考核总分。其中,过程考核主要是包括指标体系中的就业工作过程监控指标、就业材料的收集与存档指标等无法量化的内容,确保就业工作的规范性、合理性,杜绝考核前期突击补材料的现象;目标考核主要包括指标体系中能量化的指标内容,并赋予相应的等级分数,根据目标完成情况或质量给予相应的评分。评价主体通过向学生、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学校就业考核小组进行实地资料考查等方式对评价对象的工作内容进行打分,最后将各二级指标评分数累加得出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结果,随后根据各学校的相应要求确定考核合格分数,再执行相应的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

校内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监控及评价指标体系

1)就业工作配套机制指标。①就业组织机构:各系成立包含校董会企业人员在内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教研室有相应就业工作组织机构,建立专人专责制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②工作制度:各系、教研室有就业市场建设、就业信息发布、就业指导等相关工作制度的文件或制度及相应的工作记录。③专业与市场契合度:通过企业反馈意见收集评价各系、教研室的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用人需求的契合情况。④工作计划总结:制订好就业工作计划、执行方案,并按计划开展工作;有阶段性就业工作报告,每届就业工作结束后编制各系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就业工作保障机制指标。①人员配备:是否按照50:1的生师比例来配备就业工作人员(包含企业人员)?②经费使用:各系应科学合理地配备和使用各级就业工作经费,有相应的就业工作经费收支统计表。③设施设备:各系有用于就业招聘的面试场地、就业指导咨询工作室及相关就业工作需要的设备。

3)就业工作日常管理指标。①就业市场建设:定期派人外出联系用人单位,进行毕业生需求调查和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调查。②人才供需比:毕业生与市场需求的比率,人才供需比=本学院(专业)毕业生人数/本系(专业)市场需求数。③校企合作基地建设:校内校外建立的校企合作基地数量,涵盖实习、就业、教学等多方面的内容。④就业理论研究: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研讨会,并提出工作措施和改进方法。⑤就业日常管理:贯彻执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按年度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文字资料进行整理立卷归档。⑥就业数据统计:按要求进行各类就业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工作,能及时按学校要求提供毕业生各种数据和信息,上报各种材料。⑦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与校董事会共同按计划开展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编制就业跟踪报告并及时反馈。

4)就业服务工作指标。①就业信息宣传:宣传学校网站和电子显示屏上发布的用人单位信息,组织学生报名工作,积极推荐毕业生;组织毕业生在相关人才网上录入报名信息,向招聘单位投递应聘资料。②就业信息平台建设:按学校要求进行各学院权限层的就业信息平台的日常维护和数据录入等工作。③就业指导讲座:各系、教研室负责人担任一定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课,并开展经常性的与毕业生择业有关的教育活动。④招聘会组织:为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就业咨询和“双选”模拟活动;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类招聘会,配合学校做好用人单位的接待及学生面试的组织工作。⑤信息收集: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将收集的信息和学校发布的信息和单位情况介绍按区域归档立卷。⑥个性化就业指导:对本系在校生进行择业意向测试或调查,为就业困难学生或有就业问题需求解答的学生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指导。

5)就业工作效果指标。①就业率:包含初次就业率与年终就业率。就业率=就业人数/毕业生总人数,初次就业率截点时间为8月31日,年终就业率截点时间为12月31日。②薪资情况:评价毕业生就业平均薪资情况,由毕业生就业薪资/毕业生人数。③违约率,由各学院(专业)违约人数/毕业生总人数。④就业工作满意度:每年定期做就业指导工作学生、学校满意度调查问卷,编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3 小结

通过以上的指标体系对校内就业工作开展全方位、多维度的考核评价,不仅可以实现政、校、企“跨界”参与办学的职业教育模式,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校董企业参与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与监测的主体作用。其考核结果一方面可以作为学校招生计划制订、就业经费下拨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提交给校内相关职能部门,与学生工作考核、教学工作考核等作为参考评价指标,共同评价各系部年度整体工作业绩;另一方面可反馈给教学职能部门和各教学系部,为学校进行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等提供借鉴依据。

参考文献

[1]莫小农.基于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制度的高职就业工作院系三级管理及考核机制探索[J].广西教育,2013(10).

[2]赵向阳,蔚振江.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控体系构建思路探微[J].卫生职业教育,2011(8).

篇4:全域旅游导向下的体制机制构建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制探索,机制探索

一、与实务部门合作的必要性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方式, 可以发现我国现阶段仍然表现为教学模式单一、专业课程的设置固化, 旨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课程也基本处于走形式的过程;教学内容单调, 难以反映职业实践的需要;教学的方法具有滞后性, 一些青年教师过多的进行理论说教, 不注重培养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和问题意识的培养, 更谈不上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考试方式也存在误导, 更多地以所谓“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创新思维和表达意愿。以上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在我国东中西部的高等院校多多少少都会存在, 因此, 与实务部门合作更显迫切与急需。

大学生在实务部门的学习实践是高校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也是与理论教学相适应、通过学习实践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的认识, 进而实现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教育形式, 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学校与实务部门的合作, 让高校大学生尽早深入社会现实工作环境中, 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 参与具体的工作劳动, 在与实务部门的工作、学习中, 向实务部门的人员不断学习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

通过了解社会、观察社会、服务社会, 最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 提高与人相处的沟通协作能力, 同时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更快地了解本专业的工作内容, 并认识到自己从事具体工作岗位中存在的知识缺陷和不足, 不断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从而顺利进入以后的社会角色中。

二、与实务部门合作的措施探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明确提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相关学者对此已做了不少理论探讨。现行的国内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都按专业大类招生, 同时建立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奖励机制等, 逐步形成了研究性教学和自主性学习的以专业大类划分的教育培养模式。具体而言, 探索与实务部门合作的体制更应注重以下几点。

1. 高校要瞄准自身定位。

当大学生就业一次次面临严酷挑战时, 如何平衡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是一个艰巨的现实问题。其中一个核心问题便是高校自身定位, 一所高校的定位是高校明确发展方向、凝聚发展共识、推动高校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因素, 体现了高校对于如何建设大学、建设什么大学的深刻思考。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首先应该制订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和指导性文件, 地方高校在国家文件精神的基础上, 制订符合高校自身发展的学校发展规划, 凝聚师生力量, 形成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同时地方高校在办学定位上要自觉和理性, 合理定位、质量立校、特色兴校, 这些都离不开高校与实务部门的合作。长期以来我国存在东中西部高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现象, 这些对地方高校的评价体制和机制也会受到影响并间接影响其发展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只有通过合理定位和特色专业等的建设, 不断强化和内聚与相关实务部门的合作, 进一步加强自身目标定位。

2. 高校要合理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自我国十六大以来, 党和国家陆续研究制定了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以期与科技实力、人才发展形成未来中国的绝对竞争力。就教育自身而言,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基础, 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关键,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是目标。通过未来10年的努力, 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为国家现代化奠定人才和人力资源基础。作为高校而言, 人才的培养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 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精神, 加快落实人才培养和建设知名大学的重要一环。高校规划中的指导思想、发展路径与目标决定了未来高校所走的道路以及自身发展的内涵, 只有更强调科学、更贴近学生、更走向市场, 高校与实务部门的合作和对接才能更加优化、更加完善与和谐。

3. 双方合作的一体化。

一体化体制的构建, 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彼此的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合作方式, 并且在此基础上就相互合作部分在管理主体之间、内容协作方面有明确的体系, 使双方能够更加长远地发展与合作, 形成一系列长期合作的权利、责任、规则和秩序的“共同体”。

三、与实务部门合作的机制探索

与实务部门合作机制的探索, 将有助于更好地建构高校发展机制和制度环境, 促进高校不断改革、不断探索和不断向前发展。

1. 管理决策机制。

对高校的管理直接涉及到政府层面的利益, 因此, 当前我国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属于一种直接管理方式, 高校在一定层面上制约了发展步伐,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也非常地依赖政府。在建设法治社会、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 政府要转变角色, 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发展;同时高校要进一步完善自身制度环境, 依法行使以校长负责制下的自主发展、自主办学和自我治理, 为政府和社会的发展出谋划策, 建立一种“政府引导、高校自觉”的新型关系, 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彼此的能量。

2. 特色办学机制。

大学在融入社会、繁荣社会、发展社会、服务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说当今大学已经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 呈现出双向互动的关系。作为高校就是要解决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实务部门需求, 整合社会资源, 建设具有应用型的特色开放大学。一方面, 学校是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并间接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地方;另一方面, 社会的发展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高校办学的特色和高校改革的方向。高校通过与社会的互动, 形成开放的社会化办学, 与社会组织、社会个人、社会实务部门等形成紧密的网络, 互相支持、互相分享、互相监督, 高校的办学和发展活力将更加凸显, 社会发展的动力将更加充足。因此, 特色办学机制将是高校与社会实务部门等合作发展的“动力源”和“催化剂”。

3. 双方互聘机制。

通过与实务部门的沟通联系, 采取一种将课堂转移到现实情境中的教学实践改革措施, 比如法学同学可以进入法庭、社会学同学可以进入社区等等, 使教学更加地鲜明生动。而且通过这种高校与实务部门的合作将促进社会创新成为潮流。高等院校可以从实务部门聘请经验丰富、理论素养高及一些学术官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兼职导师, 在高校举办各类实务讲座, 既丰富了大学生校园生活, 又直观感受和体验实务部门兼职导师的风采, 使学生更感性更全面地认知所学专业以及所涉及的领域。同时, 高校应鼓励中青年教师“走出去”, 到实务部门进行挂职锻炼。从而实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招生规模扩大与学生质量提升相结合的“三结合”内涵式发展转变。

四、结语

通过课内理论与实务部门实践的结合, 不断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大学生培养应注重他们的职业敏感度和职业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不能单纯的从理论到理论, 从书本里看社会、看现实, 要不断结合自身专业参与到实务部门的发展建设中, 切身感受到实务部门实践学习、感知社会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尽早走出大学迷茫期, 不断调适自身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 不断接受挑战, 健康良性发展, 成为社会有用之材。

参考文献

[1]马陆亭, 范文曜.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框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5) :35-41.

[2]袁贵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推进高教改革和发展[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报, 2000 (2) :23-26.

[3]薛澜, 刘军仪.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5) :1-8.

篇5:全域旅游导向下的体制机制构建

【关键词】全域旅游;全域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6.002

一、引言

目前,我国旅游产业正处转型升级阶段,全域旅游以创新的理念,实现了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1],成为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模式,日益受到业界的关注。

2008年浙江绍兴市“全城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中首次提到“全域旅游”的概念,之后,江苏、四川、山东等地也提出实施全域旅游战略,2013-2014年,众多地方政府纷纷进行改革试点探索。到如今,随着《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通知》的下放、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的公布以及李金早局长对全域旅游的深入解读,全域旅游已步入国家示范推进阶段。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所以目前对全域旅游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主要聚焦于概念内涵的研究、发展模式的探讨、各县域全域旅游发展策略的探寻及全域旅游背景下专项旅游的分析,而关于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研究较少,且相关文献来源以报纸为主,侧重于依据六大考核指标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路径提出碎片化的建议。如陈晏在把握铜仁发展全域旅游条件的基础上,指出要从规模上、档次上及业态融合上推动铜仁全域旅游发展[2];和世民介绍了丽江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要求,包括旅游产业联动、打造智慧旅游、健全管理监督运行机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3]。

但由于等级、地域、资源环境等差异,不同类别的行政区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时的要求和标准也有区别,依据完全一致且较为泛化的6项考核指标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验收标准统一评价,缺乏对地域差异、旅游目的地不同价值的挖掘,不利于全域旅游的特色发展。此外,现有的验收标准还存在强化GDP贡献、某些标准时效性较强等问题。因此,重构全域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推动全域旅游价值的实现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相关文献资料为参考依据,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浙江桐庐县的实践经验,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提供借鉴与指导。

二、全域旅游的内涵及实证分析

(一)全域旅游的内涵

在我国,“全域旅游”是旅游实践倒逼出来的概念,李金早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对其做了较为充分的界定,即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1]。这一表述得到了全国的普遍认可,但众多学者对其内涵的解读不尽相同,总体分为“全”和“域”两种理解角度。

从全的角度来看,厉新建(2013)较早地从全新的资源观、产品观、产业观、市场观构建了全域旅游体系,并指出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等推动全域旅游发展[4]。魏小安(2015)认为要从“空间、行业、消费、时间、社会和发展”六方面来把握全域旅游,实现“全通、全景、全文、全品、全业、全员、全新”的发展要求[5]。石培华(2016)从景区的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提出“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旅游成果全民共享”五方面的优化与发展[6]。

从域的角度来看,张辉(2016)认为全域旅游的核心关键是“域”,而非“全”,全域旅游不具备“全市场、全产业、全季节、全员”的特征,重点要实现旅游的空间域、产业域、要素域和管理域完备,转变之前以景区为主要架构、以单一旅游形态为主导、以旅游资源单一要素为核心、以部门为核心的开发管理理念,强调以空间全景化的理念[7],将区域整体打造成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实现景区内外一体化[1]。

无论是从“全”还是“域”的角度,他们的核心是一致的,即全域旅游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发展模式,以全域旅游为指导,实现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共建共享,促进区域发展。本文综合借鉴各学者的研究及相关文献,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全域旅游的内涵:

第一,全域旅游的本质: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发展理念和模式。要实现从传统的资源景区导向向区域整体环境氛围营造转变,完善政策体制,推动公共服务改革,充分调动一切社会要素,加速向“旅游+”转变,实现景区内外一体化,提升旅游质量,实现共建共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全域旅游的目标:宏观上,实现区域资源全面整合、各产业深度融合和全社会共建共享[1];改善人居环境,充分满足外来游客深度体验和当地居民公共休闲的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带动社会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达到旅游产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的总体目标。中观上,改变景区内外发展两重天的传统发展模式,提升城市吸引力,实现从传统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变,倡导慢生活的消费理念,延长游客在目的地的逗留时间,带动相关消费的增长。

第三,全域旅游的特征与要求:即发展全域旅游需要达到的标准与目的,包括八大方面:①旅游特色突出、市场影响力大,强调城市的核心吸引力与个性特征,这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前提;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全域覆盖,创建智慧旅游体系,完善交通网络、提质增效,实现主客共享,这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基本保证;③旅游吸引物全域覆盖,全城优化。转变旅游资源观,有机整合区域资源,创新旅游产品,走向服务经济,这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关键;④重视全域环境的改善,包括空气质量、绿化与休闲环境,实现景区内外一体化,营造休闲氛围,从卖资源到卖环境,这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内容;⑤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全域联动,拓展旅游产业关联度,创新旅游业态,相互借力,实现产业价值的转换和综合效益的提升,这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初衷;⑥行业管理落实,推动旅游市场质量监管与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完善,保证市场有序文明,行业健康发展,这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保障;⑦游客满意,居民乐意,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既要满足游客需求,也要符合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实现主客共享,这是发展全域旅游的最终目标。

(二)浙江桐庐县全域旅游发展的实践经验

目前我国全域旅游实践经验并不丰富,试点先行,示范引导是当前发展的需要。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26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其中浙江桐庐县全域旅游的发展最具代表性,被称为示范区中的模范。

桐庐地处钱塘江中游,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级生态县、中国长寿之乡、世界养生基地、国际人居环境示范点等头衔[8]。桐庐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确立时间较早,2011年以“风景桐庐”建设作为首要目标,2012年提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2013年被列入浙江省唯一的全域旅游专项改革试点。5年以来,桐庐围绕“风景桐庐,全域旅游”的战略,摸索出了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的全域旅游“桐庐”模式[8],推动了桐庐经济的飞跃式增长,2015年旅游总收入118.3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44.8亿元,年均增长19.2%;旅游接待人次1150.7万人次,是全县常住人口总数的25.76倍;旅游业增加值为48.24亿元,占当地GDP的15.46%;旅游就业人数5.4万人,占当地总就业人数的21.51%。农民年纯收入为52.29亿元,其中21.02%来源于旅游收入[9]。因此,桐庐县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1.在行政支持与政策保障方面,建立健全与全域旅游相配套的领导体系、执法体系和保障体系,如组建专门领导小组,成立县旅委,建立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综合执法部门等;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桐庐县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方案》、《三年行动计划》、《关于推进桐庐县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意见》等多项政策性文件,并安排各类专项资金,先后编制了乡村保护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2.注重旅游吸引物的丰富程度、质量及其独特性,坚持全景打造,全资源整合、产品和业态创新。第一,打造“中国画城·潇洒桐庐”的城市品牌,积极创建4A、5A级景区和精品村落景区,强化核心吸引力;第二,以景点的要求对全县183个行政村落开展综合性开发与建设,从县域到村镇,大小景区串联成线,相互辐射,构建“县城(中等城市)——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梯次衔接的结构体系[10]。第三,创建了全省首个乡村慢生活体验区,培育乡村“慢”业态。第四,大胆创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开发新产品,如利用废弃资源成功开发了牛栏咖啡、猪栏茶吧等乡村休闲新业态。第五,创新旅游时间组合,开展中国休闲乡村旅游季的活动,依托“春赏花、夏亲水、秋养生、冬美食”,策划了十二项缤纷活动。

3.在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方面,大力实施“环境立县”战略,培育全域旅游发展的竞争优势。年均空气优良天数340天以上,县内主要河流“随时可游、随处能游”,连续9年出境水优于入境水。全面实施森林绿色工程,道路绿化同步道路建设,营造全年分道分季的道路景观,村容村貌干净整洁。

4.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全面改造主要道路,投资建成集品牌展示、咨询服务、运营监测、地方特色产品为一体的的旅游服务中心,实现了重点区域wifi全覆盖,构建了集旅游电子政务管理、电子商务平台、智能导游服务等为一体的智慧旅游服务系统。

5.全社会参与,富民共赢。充分利用乡村资源优势,成立乡村旅游开发公司,鼓励乡民入股合作。以奖代补,吸引了许多外出乡民回乡创业,实现了众多“空心乡”向“富饶乡”的转变。启动“乡乡有民宿”计划,建立20个民宿经济示范点,床位总量约占全杭州地区民宿总量的1/4。2015年,民宿接待游客267.2万人次,营业总收入1.7亿元[11]。

三、全域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层次结构的创建

全域旅游示范区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也是一种抽象的概念,需要建立科学可行的创建指标制度,对其进行操作化设计,形成现实标准,才能更好地引导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发展。本文在构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依据来源:①政府文件、全域旅游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全域旅游的本质、目标和要求进行总结归纳,以此为依据充分把握全域旅游创建的基本条件、目标与核心内容,确保指标体系的针对性;②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浙江桐庐县的实践经验,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实践性;③中国旅游智库、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验收标准,确保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权威性;④中国国家旅游局公开发布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基于全域旅游的本质——把整个区域作为旅游综合目的地的来建设,实现景区内外一体化,以此为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综合参考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结合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本文共构建了7项一级指标,包括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贡献,行政支持与政策保障,旅游吸引物的丰富度、质量及其独特性,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旅游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程度,行业管理,游客居民参与度与满意度。同时,在每个一级指标下分解出若干个二级指标,共41项。

(二)指标的权重确定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12]。将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具体步骤为:

第一,设计调查问卷。将7项一级指标、41项二级指标设计转化成两两比较的调查问卷,问卷采用1-9标度法,数值1、3、5、7、9表示前一项指标较后一项指标的重要程度,2、4、6、8表示两者之间的过渡情形;相对应的,1、1/3、1/5、1/7、1/9表示后一项指标较前一项的重要程度,1/2、1/4、1/6、1/8表示两者之间的过渡情形,具体说明如表1所示。

第二,数据收集。邀请旅游政府部门、旅游规划公司、旅游高校等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填写问卷20份,对指标体系中的每两个指标间的重要程度进行比较打分。

第三,构造判断矩阵,分别进行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进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专家、学者的打分构造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软件Yaahp对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及其特征向量的计算、判断矩阵的归一化处理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和单层次排序,再利用层次单排序进一步得出层次的总排序。最后,汇总所有专家的权重取平均值,得到最终的权重。

(三)一致性检验

层次分析法是通过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

其中,层次单排序是指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某因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因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它是本层次所有因素相对上一层而言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的基础[13]。层次单排序用判定性指标CI衡量,CI=(λmax-n)/(n-1), 当CI=0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基于专家打分时的主观性,结果往往不会完全理想,此时需要CR来衡量一致性,CR=CR/RI,当CR<0.1时,说明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当CR≥0.1时,需要调整判断矩阵,重新检验直至一致性满意。其中1-9阶矩阵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如表2所示

表2 1-9阶矩阵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层次总排序与层次单排序检测原理相似,是利用同一层次中所有层次单排序的结果来计算针对上一层而言的本层次所有的权重值CR= [13],只有当CR<0.1时,判断矩阵才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本文通过yaahp软件对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其CR结果均小于0.1,因此本指标内容符合一致性要求。

(四)结果分析

由表3和表4可得,总体上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评价影响最大的是旅游吸引物的丰富程度、质量及及独特性(0.2231),之后依次为旅游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0.1772)、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0.1503)、游客居民参与度与满意度(0.1305)、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贡献(0.1170)、行业管理(0.1040)和行政支持与政策保障(0.0979)。

1.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贡献(0.1170)。该指标下,旅游业对当地居民增收的贡献(0.1779)权重最高,其次是游客的人均消费(0.1608)、旅游就业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0.1504)。除了游客人均消费,其余两项都是针对当地居民利益而言的,因此相对于其他区域性旅游评价指标,国家旅游示范区的经济评价标准更加侧重于富民共赢的实现,而非纯粹地追求GDP贡献。

2.行政支持与政策保障(0.0979),此指标权重最低,反映出全域旅游背景下,全民参与,政府功能弱化的特征。政府能否提供专项资金支持(0.3020)在该指标下尤为重要,政府如何转变投资方式,优化融资模式是当前全域旅游发展重点考虑的内容。

3.旅游吸引物的丰富程度、质量及其独特性(0.2231)权重分值最高,说明其对于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举足轻重。全域旅游强调景区内外一体化、把区域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这必须依靠旅游吸引物的打造来实现。在该指标下,旅游产品的时间组合合理(0.2053)、利用社会资源创新旅游产品(0.1837)占比分居前两位,反映了发展全域旅游的关键是打破供需结构矛盾,创新旅游供给。

4.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0.1503)权重值居第三,说明其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中的作用突出。该指标下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差异不大,各要素的完善对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同等重要。发展全域旅游,环境建设是基础,生态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需要全面同步进行。此外,这种建设不仅仅只是打造干净整洁的城市,与旅游结合,更需要的是全域景观的效果。

5.旅游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0.1772)权重值仅次于旅游吸引物方面,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基础之一。该指标中,休闲娱乐设施(0.1462)和旅游交通体系(0.1373)的完善占有较高的比重。其中,交通体系中,可达性交通和公共交通网络是保障游客顺利游玩的基本条件,而旅游直通车和休闲慢行交通的建设更能体现旅游城市的人性化设计,增加游客和居民的满意度。

6.行业管理(0.1040)。该指标下,旅游市场秩序良好(0.2477)权重分值最高,旅游市场秩序与游客、当地居民满意度息息相关。从现实来看,我国亟需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为游客及居民营造良好的旅游休闲环境。

7.游客居民参与度与满意度(0.1305)。在该指标中,各分项指标权重相当。其中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度(0.3750)的权重略高于游客的满意度(0.3383)。这与以往以游客为中心的传统旅游发展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居民在旅游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是全域旅游一个很大的特征。未来如何解决主客矛盾,兼顾游客和居民的利益将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大课题。

四、全域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同时结合桐庐县全域旅游实践经验,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初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

(一)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基础条件

从该指标体系各层次的权重分析可以看出,旅游吸引物的丰富程度、质量及其独特性、旅游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是创建全域旅游的三大基础条件,其中以旅游吸引物的丰富程度、质量及其独特性为核心。一个区域在确立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总体目标前,首先需要从这三方面做客观评价,找寻差距,补齐短板,确定因地制宜的发展路线,必要时放弃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争创工作,切不可为了全域旅游而全域旅游。

(二)完善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发展重点

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完善需要的是各方面更细层次上的探索和创新,即指标体系中方案层的深层次优化。首先是资源观的改变,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都是创新旅游产品的要素,优化旅游产品的时空布局变得越来越重要,效果也很显著。比如杭州充分挖掘国际游客的需求,将农贸市场等开发成旅游吸引物,深受外国游客的喜爱;“宋城千古情”“印象西湖”等大型旅游演艺,演艺结束后酒吧消遣与女装shopping的时空串联,实现了白天加黑夜的全时旅游;其次是政府与居民和游客关系的转变。政府的功能更多的是引导、支持与提供服务,更重要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以居民和游客的参与为主,努力提高游客和居民的满意度。同时弱化GDP指标,更多地关注就业与居民增收。

五、结束语

目前,全域旅游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主要聚焦于全域旅游的概念内涵、发展模式、各县域全域旅游发展策略及全域旅游背景下专项旅游的研究,缺乏对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深入探索。本文参考政府文件、相关文献及各类指标,结合浙江桐庐县的实践经验,构建了较为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提出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初期的三个基础条件和两个发展重点。此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际适用性,希望可以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指导区域全域旅游的开发。

基于篇幅、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动态化发展以及个人研究水平的限制,本文仅仅是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初期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因此还存有很多不足,比如依托行政区域范围分类,制定不同类别的评价指标;以动态发展眼光进一步对指标体系更新等问题暂未涉猎,这应是之后关于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研究的重点。此外,本文只邀请了20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样本量较少,后期研究中可增加样本量,进一步增强评价指标的代表性。

参考文献

[1]李金早.全域旅游大有可为[EB/OL].http://www.cnta.gov.cn/xxfb/jdxwne w2/201602/t20160207_760080.shtml,2016-02-07/2016-06-18.

[2]陈晏. 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 率先实现井喷式增长[J]. 理论与当代,2016,0 5:24-26.

[3]和世民. 丽江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N]. 中国旅游报,2016-03-30C01.

[4]厉新建,张凌云,崔莉. 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 人文地理,2013,03:130-134.[J].

[5]魏小安. 全域旅游解析[N]. 中国旅游报,2015-12-02C02.

[6]石培华. 如何认识与理解全域旅游[N]. 中国旅游报,2016-02-03004.

[7]张辉. 全域旅游的理性思考[EB/OL]. http://cats.org.cn/lilunyuandi/z hanlue/26159,2016-02-16/2016-07-06.

[8]桐庐县旅游委员会全. 域旅游如何发展?全国以“桐庐模式”为样本[EB/OL]. http://travel.sohu.com/20160527/n451743763.shtml,2016-05-27/2016-07-04.

[9]中国青年报. 桐庐县全域旅游发展历程[EB/OL]. http://zqb.cyol.com/htm l/2016-03/04/nw.D110000zgqnb_20160304_2-04.htm,2016-3-04/2016-07-04.

[10]关于桐庐县旅游发展考察报告[EB/OL]. http://www.govyi.com/fanwen/k aochabaogao/201410/fanwen_20141012102130_146884.shtml,2014-10-12/2016-07-04.

[11]人民日报. 浙江桐庐:乡乡有民宿 旅游业态新[EB/OL]. http://www.farmer. co m.cn/xwpd/dfny/201605/t20160523_1208974.htm,2016-05-23/2016-07-04.

[12]唐敏. 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

篇6:全域旅游导向下的体制机制构建

“全域旅游”就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陈竹等,2009)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能够正确地指导旅游规划的战略方向。

全域旅游从实践的角度上来说,以城市(镇)为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尺度最为适宜(厉新建等,2013)。但有着丰富民俗文化资源以及生态资源的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结合民宿、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全域旅游也会对乡村旅游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对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和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二、机遇与问题:全域乡村旅游

有学者提出了“全域乡村旅游”的概念(朱世蓉,2015)。所谓“全域乡村旅游”理念,是指把一定区域的各个旅游景点、各种旅游资源当做一个整体来加以统筹的理念,也是以乡村环境为依托,使得各行业、各部门、各居民等共同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来,以此来推动乡村旅游的顺畅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整合。

“全域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理念,其所倡导的全新的资源观、时空观、产业观,不仅可以促进乡村旅游的顺畅发展,也可以使得乡村的产业结构得到全面调整,是乡村的幻境得到改善,还能够全方位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以“全域乡村旅游”理念整合农村产业结构,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方式。(朱世蓉,2015)

全域旅游的理念合理地解决了乡村旅游产业结构落后的问题,但除此之外,乡村旅游还存在着许多其他方面的“顽疾”。卢小丽等人指出,在乡村旅游的国内外研究中,1994年专注的问题直到2011年还依然存在。

(一)Leeuwis的研究结果却显示了政府参与乡村旅游并不能带动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政府和政府控股的旅游企业是破坏乡村旅游资源的主体。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一个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相关利益的分配还未有切实可行的方案。吴冠岑等研究指出当前较为严重的问题是收益分配和利用结构失衡,这两个风险均须尽快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三)乡村现代化和保留乡村“原真性”之间的矛盾则一直存在。黄震方等人则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审视和反思,认为乡村旅游既面临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受损、旅游同质竞争、整体品质不高、产业培育不足、资金人才短缺、运营模式落后、土地利用错位等现实困境,又面临着新形势下需深入研究的诸多复杂性理论问题。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仍处于低端旅游业态的状态,已遇到了其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因此,全域旅游以及全域乡村旅游等理念的提出,是对乡村旅游发展理论上的一种提升,而在实践中,并无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三、对策研究

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诸多的探讨。对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的研究中, 学者们特别强调在发展的同时, 也强调保护乡村旅游的自然和文化传统,即乡村的“乡村性”特征。

(一)让乡村旅游社区居民充分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调动社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主动性,加强社区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收入,以缓解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矛盾。

(二)大力发展民宿旅游。民宿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发展模式(瞿伟等,2011),本身也是一种旅游吸引力。民宿是可以同时容纳民俗文化“原真性”和旅游创新性载体,相对国内的“农家乐”来说,民宿的形式发展更加成熟,产业状态更加稳定。

(三)在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和乡村智慧旅游建设的过程中,可采用后现代主义旅游建筑的理念(杨振之),在尽量不改变乡村原有建筑内外部风格的前提下,适当接入现代化生活设备。两权相较取其轻,留不住原居民,从何谈起“原乡性”。

(四)将文化创意应用到乡村旅游发展当中。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作用日益增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成为旅游业的一种创新发展形式,为旅游业注入了活力和生机。

四、结语

篇7:全域旅游导向下的体制机制构建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出入境旅游业务大幅增长,同时对于高素质旅游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但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还比较欠缺,掌握专业的旅游知识和英语交际能力的旅游人才非常稀缺,这也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因此,为了解决旅游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高职院校必须对旅游英语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加强双语实践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应用专业知识,以提高旅游英语教学效果和质量。

基于校企合作机制下构建高职旅游英语双语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社会对旅游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的需求,开始爱上旅游这项活动,社会对旅游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就逐渐增大。因为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也开始意识到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有用的人才。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实践能力的高低,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发展成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综合型人才,这是旅游专业改革的一个方向[1]。在校企合作机制下,师生能够置身于旅游专业的实践活动中,在市场中掌握更多技能,完成旅游专业的双语实践教学要求。通过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综合型人才,才是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才能填补当前旅游行业的人才缺口,为旅游专业的学生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不至于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这也是高职院校一直追求的教学目标和办学宗旨。

企业和高校可以实现双赢。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高校致力于创新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和企业的合作,在企业做市场调研、旅游规划和顶岗实习等工作,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的,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为教学内容注入更多丰富的元素,最终达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教学目标[2]。旅游公司也需要从高校吸纳优秀人才来完善自身的发展,而学校要通过企业达成规定的就业率,两者之间存在互利共赢的关系,因此,企业和高校都是非常乐意合作的。比如说高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旅游专业的特色,邀请相关专家来学校举办专题讲座,组建专业实践指导委员会,让他们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等。同时,为了优化实践课程设置,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争取去企业实习的机会,让他们深入市场实际,明白社会上对于旅游人才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实用的实践课程。

在校企合作机制下运用旅游英语双语实践教学模式的措施

构建良好的旅游英语教学环境。情境模拟可以让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通过表演在模拟场景中得到实践经验,强化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感。比如说,高校可以和企业洽谈建立旅游英语口语实训基地,教师在实训基地为学生训练旅游英语口语,培养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模拟旅游现场,化身为景区导游,熟悉带团的整个流程,了解每一个需要注意的细节,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3]。此外,静思活动也可以纳入旅游英语教学中,例如让学生随意选取一个景点,然后现场讲解当地的风景名胜,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每个学期在学生当中选出“最佳导游”,在整个年级举办导游大赛。通过模拟情境可以让学生得到实际锻炼,也有助于发挥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搭建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平台。旅游英语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有所斩获,为了体现出教和做的有机统一,高校可以实行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将任务作为学习动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旅游英语的课程重点[4]。比如说,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学生按照要求去完成,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成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结合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高校可以将日常训练和假期实训结合,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比如说,在寒暑假、五一和十一等旅游旺季,可以安排学生去旅游景点实习,这样既可以解决旅游公司人手不足的困境,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共赢局面。此外,可以利用学校导游模拟室和语言实训室加强对学生的培训。学生在接受多次实训之后,学生兴趣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大幅提高,在导游证和导游服务大赛等项目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上一篇:课题: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教案下一篇:走出雨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