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项目利益连接机制

2024-04-29

扶贫项目利益连接机制(共4篇)

篇1:扶贫项目利益连接机制

扶贫项目利益分红兑现实施方案 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扶领通〔2020〕8 号)和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对《关于做好扶贫项目利益分红兑现工作的通知》兴扶领办通〔2020〕44 号文件精神,经研究,根据我镇实际,为确保产业扶贫利益联结带动贫困户持续增加收入,实现稳定脱贫和巩固提升脱贫质量,确保做好我镇扶贫项目利益分红兑现工作有关事宜,制定本方案。

一、完善扶贫项目利益联结机制 以扶贫资金、捐赠资金、援助资金量化到户入股企业或合作社实施的产业扶贫项目,采取“保底分红+效益分红”的方式进行差异化利益分配。保底分红资金必须占量化资金的 5%以上并逐年递增。股份分红低于保底分红时实行保底分红,高于保底分红时实行按股分红。扶贫资金以股权投资方式投入方式投入市场经营主体获得的收益,扶贫资金以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合扶贫资金租赁取得的收益,80%以上由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20%由村集体享受。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根据脱贫情况,适时开展受益对象动态调整。到村分配给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收益,通过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或村归民约等方式实行差异化分配。各村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分类,每类赋予不同的分配权重进行分配。边缘户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等享受差异化分配。

扶贫产业项目原合同(协议)约定发生变化,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签订补充合同(协议)。项目合作期限到期后续签或收回重新实施投资入股项目的,严格按

照《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黔扶领通〔2020〕8 号)规定程序办理,并落实利益联结机制。

二、收益权归属及使用范围 将量化到户入股资金对应的收益归属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的收益重点用于帮助产业带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和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改善维护村内小型公益设施等支出。要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或村规民约等方式进行收益分配。

(一)收益用于帮助产业带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和巩固脱贫成果方面 收益资金扶持贫困户发展,要综合考虑原项目分配的实际,除受益对象特定的项目外,原则上要把历年来实施的投资入股项目收益统筹安排分配给贫困户,主要用于发放公益性岗位补助金、生活保障金、临时救助金、创业就业奖励金、发展生产补助金等方面。

1、差异化分配到户收益 (1)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设立村保洁保绿、公共设施维护、值班执勤、村庄道路管护等公益性岗位,安排从事公益性事业,发给公益性岗位补助金,通过参加劳动获取收益。

(2)对无劳动力的贫困户,根据家庭情况,履行相关程序后采用直补到户方式发放生活保障金,保障其生活水平达到稳定脱贫要求。

(3)设置村内卫生评价标准,将收益分配与建档立卡户个人家庭卫生、村庄整治等挂钩,体现分配差距,激励村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尚。

(4)对建档立卡户和边缘户因灾、因病、因学等造成生活经济困难的,发给一次性临时救助金,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帮助渡过难关。同时完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即时帮扶机制,定期排查、建立合账、即时发现、即时帮扶,防止出现致贫返贫。

收益分配发放对象、数量及标准等,要按照差异化分配原则由各村根据本村贫困户情况、当年收益资金额度等实际,在分配方案中具体明确。分配资金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补到户。

2、建立正向激励机制 (1)有条件的村,经村支两委研究并在村内公示无异议后,可对发展生产脱贫的先进农户采取发放先进生产农户奖状、发放生产补助金或生活物资的形式进行奖励;对外出务工实现稳定增收脱贫、巩固脱贫成果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先进农户采取发放创业就业奖状、发放就业创业奖励金或生活物资的形式进行奖励。

(2)可开展村内建档立卡农户脱贫致富先进评选,采用发奖状、奖金或物资等方式进行奖励,在资金项目安排、享受扶贫政策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

(3)对发挥重大带贫作用、带动成效突出、群众增收明显、社会认可度高的企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等市场经营主体,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奖励,受到奖励的优先享受贴息、贷款融资、担保等政策扶持进行奖励。

(二)收益用于村内公共事务方面 村享受的收益优先用于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改善和维护村内小型公益设施以及村支两委运营管理。对于村集体需要资金建设的小型公益事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可使用产业扶贫收益进行建设,提升村内公共服务水平。不得用于与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改善村内公益设施等无关的支出,严禁用于交通工具及通信设备、弥补企业亏损、修建楼堂馆所、弥补预算支出缺口和偿还债务等与改善民生福祉无关的支出。

三、加强收益资金管理及兑现安排 (一)资金准备。镇级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协调督促合作方于每年 9 月10 日前按照约定分红资金足额落实到位。

(二)制定方案。9 月 20 日前以村为单位制定分配方案,实行差异化分配。收益分配要依法依规按照按“一评议一公开一公示”(村评议和公开、村内公示)民主程序决定收益资金使用方案,报经镇人民政府审批后方可使用。缜人民政府审批后上报市扶贫资金项目主管业务部门备案。市主管业务部门发现使用内容不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的,及时通知乡、村进行调整。

(三)资金兑现。兑现到户的资金,贫困群众前三季度分红资金要全力保障 9月底前兑现到位,第四季度分红在第三季度预支到位,指导督促村两委及帮扶责任人完善到户帮扶措施,要规范填入合作社社员证、分红证。用于发展村级公益事业的资金,每年 12 月 20 日前完成项目结算报账等工作。对扶贫产业项目收益资金扶持对象、收益分配及使用情况等必须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 10 天,充分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四)资金管理。镇级要加强扶贫产业项目收益资金运行管理,按照“村财乡管”要求,由镇财政分局设立各村扶贫产业收益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专人负责、专款专用”。资金拨付要根据镇人民政府批复的收益资金使用方案分配资金拨付到户,降低运行风险,确保资金安全。村集体享受的拨付到村。

篇2:扶贫项目利益连接机制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建设地点:XXXX镇

(二)项目投资:总投资为XX万元(XX万元整)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新建一加工厂房总面积为XX,且另外配备加工设备。

二、项目开竣工时间

开工时间20XX年X月X日,竣工时间20XX年X月X日

三、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已完工,采购的设备已经到位,已签订合同。

四、项目运营模式

项目为公开招租模式,预计租金X万元/年。

五、项目效益分配机制

项目成功招租后,租金的XX%全部用于政府购买服务性岗位或生活补贴,XX%用于设备的维护和后期管理,XX%用于发展镇扶贫产业开发。

六、项目后续管理

该项目建设完成后由承租人管理运营,镇政府统筹负责效益的均衡分配。

七、项目收益

XXX项目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补贴人员XX户XX人,实现户均增收XX元/年.附件:项目受益户人员花名册

松宗镇扶贫开发粮油加工厂项目

后续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巩固和发展扶贫产业项目建设成果,充分发挥项目效益,根据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后续管理包括资产管理、厂房设施维修加固、生产加工设备检查及磨损更换,生产、加工、销售渠道畅通、效益评估等内容。

第三条

按照“易于管理,有偿使用,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行责任制管理,镇政府负责后续管理及效益评估。

第四条

后续管理中行政推动措施,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且建档立卡户贫困户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向全面建成小康迈进的目标。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五条

在项目实施后成立镇后续管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镇镇项目后续管理工作,联系县级有关部门及时提供技术服务,协调解决项目村后续管理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第六条

项目实施单位要在项目实施后,明确后续管理技术指导人员,对所实施的项目进行跟踪技术指导。

第七条

镇后续管理领导小组经常检查督促项目生产加工人员,解决后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评估项目效益,总结推广后续管理的经验,每年发一次督查通报。

第三章

后续管理

第八条

该项目镇政府统一管理,包括物资采购、生产过程、仓库、质量、安全和消防等管理。

第九条

实施项目的镇要加强产品推广力度。本着“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农户的市场的桥梁纽

带作用,向农户提供市场信息,使项目户经济效益最大化。

第十条

扶贫产业项目经济效益必须惠及扶贫建档立卡户,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贫困户享受项目成果。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一条

本办法解释权归本镇镇人民政府。

第十二条

篇3:扶贫项目利益连接机制

在文献[2]对电力建设项目内部利益主体产权结构演变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针对电力建设项目外部环境系统, 首先通过梳理电力建设项目主要外部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基础上, 探讨了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电网公司、基层组织、当地居民三方合作动态博弈机理;根据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行为特征, 构建了基于外部利益主体努力程度进行利益分配的冲突协调补偿机制模型, 并借助Swarm工具对该利益冲突协调补偿机制进行了仿真比较分析, 验证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协调补偿机制的有效性。

一、电力建设项目外部利益主体博弈

(一) 博弈描述

电力建设项目组织系统是一个全方位、大幅度、多渠道、高灵敏度、强适应性的开放系统。它不仅要面对项目内部环境, 还要面对外部环境。对于后者, 其具有完全不同于内部治理的利益相关者。根据各个利益相关者对电力建设项目的投入不同, 项目外部利益相关者主要涉及到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基层组织、居民 (或村民) 等。它们在电力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而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项目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还是依托电力建设项目这个载体而发生的, 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还是需要通过和电网公司签订显性或隐形的契约, 才能达到自身利益的实现, 因此, 探讨电力建设项目外部治理机制作用机理还需要将电网公司也作为一个主体纳入, 这样更加有利于探讨各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行为, 解决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协调激励问题。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博弈如图1所示[3]。

电力建设项目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关系症结突出表现在是电力建设项目走廊需要占用土地, 以及对周围的辐射和环境影响等问题, 其关系到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 各外部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同内部利益相关者一样, 项目外部各利益相关者都可以看作理性的经济人, 他们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这种利益包括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 并且也受电力建设项目预算刚性的限制, 相互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利益诉求差异和冲突, 因此, 需要对相互之间的利益博弈进行协调, 即外部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博弈也是对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重新调整的过程, 这关系到电力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 利益三方合作博弈分析

围绕电力建设项目, 各外部利益相关者目标存在差异, 导致各参与方行为不协调, 甚至冲突。电力建设项目的土地征用过程中, 存在着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重新分配问题, 实际上也是电网公司、基层组织、农民三方之间的利益博弈的过程。实际上电网公司、基层组织、当地农民三者的博弈关系可理解为两个环节, 即电网公司和基层组织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以及基层组织向农民征地的讨价还价的博弈过程。上述不同的博弈过程有所不同。

1. 电网公司-基层组织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在电网公司委托基层组织就项目建设征地过程中, 电网公司和基层组织是双方进行讨价还价的博弈活动。电网公司在电力建设项目中应该采取一定的土地征用策略, 通过设计科学的委托合同条款, 激励约束基层组织的行为符合自己的预期目标。下面通过建立电力建设项目征地相关主体相互之间的博弈模型对之进行具体分析。

电网公司、基层组织都属于风险中性。

基层组织选择努力程度α (α∈D) 来完成对土地的征用, 且α与其机会成本Φ相关。

电网公司因基层组织努力收益, 即电网公司得到的效用由基层组织的努力程度和其他一些不可预知的外生随机变量θ (或称为自然状态, 均值为0) 共同决定, 且是α的单调递增的凹函数。

基层组织努力成本为C (α) , 即因努力所付出的负效用, 且是努力水平的单调递增的凸函数。

基层组织的努力成果不确定且不可控制, 电网公司只能根据得到的最终效用设计报酬等间接影响其行为;电网公司对基层组织报酬激励支付函数为线性, 其中μ>0为基层组织获得的最低必要固定报酬, 0≤β≤1为根据电力建设项目的实际绩效评价值而对其的激励约束强度。

为促使基层组织接受电网公司的委托顺利开展对农民的征地工作, 对基层组织的有效报酬机制设计必须同时满足其参与约束 (IR) 和激励相容约束 (IC) 两个条件。根据上述分析可得出电网公司与基层组织的项目征地委托代理的一般模型为:

2. 基层组织-当地居民双方利益关系分析

在电力建设项目土地征用过程中, 基层组织和农民之间的博弈过程类似于电网公司与基层组织的博弈过程。根据实际工作中的惯例, 电力建设项目征地补偿谈判中基层组织与当地居民的博弈过程一般不会超出基层组织第三次提出的方案, 即从基层组织角度看, 第三次方案一般为最后方案, 此时的补偿方案或分配方案农民必须接受[4]。以下讨论基层组织和农民的在电力建设项目征地中的三轮次讨价还价博弈。

电网公司委托基层组织对项目建设用地进行征用, 电力建设项目全部预算资金为A, 项目建设征地费用占全部建设项目预算资金的比率为, 征地概算额B。

电力项目建设征地博弈过程中, 局中人基层组织和农民皆为理性经济人, 是一个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

在基层组织和农民讨价还价过程中, 存在谈判费用付出和工期延误损失, 而基层组织和农民的“消耗保留系数”分别为0≤ρ1≤1和0≤ρ2≤1, 由于征地补偿主要是对农民, 农民应该得到更多的补偿保留, 同时也应满足ρ1<ρ2。

首先由基层组织根据电力建设项目用地情况提出一定的征地补偿标准供农民选择, 若接受, 则双方的博弈结束, 若不被农民接受, 则需由农民重新提出自己的修改补偿标准方案;电力建设项目的公用性和时限性要求, 则基层组织在第三轮提出的补偿标准具有强制执行力。

对于完美信息博弈, 可运用逆推归纳法方法对其对其求解分析, 其逻辑基础是理性的先行为博弈方, 在选择行为时必然会考虑后行为博弈方后面阶段的行为选择, 通常只有在不再有后续阶段的最后一个阶段才能做出明确选择。

通过分析求解, 可得此博弈存在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解, 即为此时基层组织和农民的收益。限于篇幅省略其具体过程。

在本三轮循环动态博弈模型中, 若基层组织在第三轮次博弈的出价补偿标准是合理的补偿费用, 则在政策征地强制执行的情况下, 农民得到的征地补偿最终收益就不应低于这个合理的补偿费用, 即:

由式 (2) 可知,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真正能保证电力建设项目征地的顺利进行, 电网公司需要根据国家政策精神和在法律允许范围内, 必须将电力建设项目全部预算资金拿出一定的合适比例作为电力建设项目征地概算的基本资金;同时, 应该明确规定征地概算的下限水平, 这是保证农民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费用的前提, 也是保证电力建设征地权威和征地和谐的基本要求。

3. 上述三方利益关系分析

要切实电力建设项目征地激励机制的机理中关系, 还必须将电网公司、基层组织、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博弈行为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即在电力建设项目征地过程中, 首先要在保证农民得到合理的项目征地补偿费用前提下, 电网公司如何通过设立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基层组织的行为尽量符合电力建设项目征地费用最小化目标。

不考虑农民的消耗, 即ρ2=1时, 而电网公司的项目土地征收效用和基层组织的努力水平密切相关;农民的最终受益是电网公司的出价V, 而电网公司的项目征地补偿效用 (m A-V) ρ1, 损耗保留系数ρ1代表基层组织的努力水。

电网公司的项目征地收益不仅取决于基层组织的努力, 还取决于外界随机因素等, 即R是ρ1的随机函数R (ρ1, θ) = (m A-V) ρ1+θ, 其中m, A和V为已知数。

基层组织的努力负效用函数为C (ρ1) = (m A-V) ρ12, 基层组织接受征地委托的机会成本为己知数。

由上假设可知电网公司的收益为U[R (ρ1, θ) ]=μ+β[ (m A-V) ρ1+θ], 其中参数μ和β定义如前。因此, 电网公司的项目征地期望利润为:

同理, 基层组织的项目征地期望报酬为:

电网公司如何设计促使基层组织的接受项目征地委托甚至努力完成征地任务, 问题的关键是要形成对基层组织的项目征地的参与约束和足够激励。

基于上述假设, 将各式代入委托代理的一般模型 (1) 中, 可得:

其中, , 且, 即为基层组织选择的不为其他任何努力水平。引入拉格朗日函数, 求上述模型最优解为。因此, 电网公司委托基层组织对农民的电力建设项目征地委托最优激励报酬计算公式为:

要想在基层组织接受项目土地征用委托并激励其努力开展工作, 可以考虑参照其对风险的承受程度, 将项目土地征用效用全部都作为基层组织的报酬分享提成, 以提高其对电力建设项目征地风险的承担。若基层组织属于风险偏好型, 此时, 电网公司不但不需要想基层组织支付固定报酬, 而且还可以向基层组织收取一定的承包费用, 以督促其努力工作。因此, 电网公司对基层组织的最优报酬激励机制是在电网公司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提高其对风险的承担程度, 实施完全承包经营制。

出于分析方便, 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假设电力建设项目预算总资金、征地概算费用所占比例等是基层组织和农民等参与人的“共同知识”, 这可能与实际情况略有出入。因为这些是属于电网公司的私人信息, 在即使是公用性的电力建设项目, 其费用支出其也是有一定的灵活性, 故才有需要博弈参与人努力争取更多的利益分享。为进一步探讨三方的博弈关系, 下一节中将通过在不确定条件下借助Swarm仿真工具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分析。

二、电力建设项目外部主体利益冲突协调补偿机制

(一) 补偿机制模型构建

为了便于进行仿真, 对模型进行了以下假设[5]:

电力建设项目经历个基层组织, 在第基层组织中有当地居民。

项目每个利益相关主体获得收益的多少是依据各自谈判能力及努力程度来确定。

电网公司用于电力建设项目政策补偿的概算费用是个定额。在对每个基层组织进行分配时是依据当地政府政策规定的补偿标准, 根据各个基层组织的情况给定一个下限标准。然后, 通过和基层组织的谈判情况及其努力程度来确定具体补偿上限。

项目征地过程中, 基层组织需要付出两方面的努力, 即接受电网公司的项目征地委托而对电网公司负责的努力程度, 为获得尽可能多的提留而对当地居民开展工作的努力程度。

计算电网公司的努力程度与其对应的基层组织的努力程度时, 假设每个基层组织的努力程度以的比例与电网公司的努力程度进行换算。

计算基层组织的努力程度与其对应的当地居民的努力程度时, 假设每个基层组织的努力程度以的比例与居民的努力程度进行换算。

电力建设项目主体利益冲突协调补偿机制涉及到电网公司、基层组织、当地居民三方利益相关者。电网公司在项目建设中的最终利润取决于其努力收益Rg (αg) 、Cg (αg) 努力成本以及谈判成本Cg′ (t) , 且是前者和后二者之差。而Rg (αg) 又取决于其初始收益ke、努力程度、谈判底限D′以及基层组织对电网公司的努力程度αgj, 故电网公司决策模型如下。

其中, D'为基层组织在电力建设项目中与电网公司的谈判下限, h1g, h2g为常数。对于基层组织而言, 在电力项目建设中因接受委托而获得的利润取决于其在电力项目建设中的所获取的收益Rb, i (αp, j, αg, j) 、对居民的努力成本Cp, j (αp, j) 、谈判成本Cb‘, j (tb, i) 以及对电网公司的努力成本Cg', i (αg, i) 。其中, Rb, i (αp, i, αg, i) 又取决于其初始收益、及其对被占地居民的努力程度。基层组织的决策模型可以用下式表示:

其中, αp, i, j为第i个基层组织中, 第j个当地居民在电力建设项目中的努力程度, D"为基层组织在电力建设项目中与当地居民谈判下限, h1b, i, h2b, i和h1g, i为常数。

在考虑当地居民补偿的情况下, 其在电力项目建设中的所获取的利润取决于其在电力建设项目中的收益Rp, i, j (αp, i, j, αp, ij) 、所付出的努力成本Cp, i, j (αp, i, j) 以及谈判成本C'p, i, j (tp, i, j) 。其中, Rp, i, j (αp, i, j, αp, ij) 又取决于αp, i, j, α, i, 以及当地居民在电力建设项目中的初始收益kp, i, j。当地居民的决策目标函数可以表示成:

(二) 基于Swarm的情景仿真分析

设有一个电网公司, 两个基层组织, 每个基层组织有100个当地居民, 且每个居民的努力成本和谈判成本函数都是相同的;电网公司与基层组织的努力程度初始值为10个单位, 当地居民的努力程度初始值为0.11, 努力程度的调整幅度为0.1;电网公司总的谈判空间为1 000, 其中电网公司与基层组织的基本谈判空间为100, 授予基层组织与当地居民的谈判空间为900。基层组织内则按照其努力程度所占比重进行分配。相关数据如表1所列。

从图2可以看出, 随着谈判博弈次数的增多, 电网公司的利润也在不断地下降, 最后维持在一定的均衡水平, 由于该利益补偿机制是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的利益均衡机制, 因此若考虑谈判成本, 也就是谈判达成一致的时间成本时, 则较早达成一致, 电网公司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

从图3可得, (1) 随着博弈次数增加, 基层组织的努力成本不断增加; (2) 谈判能力弱的地区 (基层组织1) , 其努力成本上升更加明显, 而谈判能力强的基层组织2, 其努力成本上升却较缓慢。可能原因是基层组织1要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电网公司以及当地居民周旋。

由图4可以看出, (1) 随着谈判博弈的延续, 基层组织的利润都呈下降趋势, 并且不断的趋于博弈均衡状态; (2) 对于项目不同基层组织而言, 其利润变化存在明显差异特征。如对于基层组织2而言, 随着谈判博弈的延续, 其利润下降相对较缓慢。究其原因, 可能是由于其谈判能力较强, 谈判的空间加大, 其谈判的成本反而会增加, 因此, 其利润变化并不明显。这样,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补偿机制有效的均衡了不同基层组织之间的利益差异, 减少了相互之间的冲突, 同时, 也提高了社会整体福利。

由图5可知, (1) 随着双方谈判博弈次数的增多, 当地居民的利润在波动中都有所下降; (2) 同时对于不同谈判敏感性的当地居民, 其利润随着谈判延迟的程度, 其变化幅度有所不同。尤其谈判能力越弱的居民1, 其利润下降的越快。可能原因是谈判能力强的居民分清形式, 意识到努力付出越多, 而补偿回报未必相应增加, 故不断减少自身努力, 最终其获得的总的补偿收益增加相对较少, 利润也就越少。同样, 基于外部利益冲突协调补偿机制平衡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 减少了主体间的冲突, 增强了电力建设环境的和谐。

结束语

通过对电力建设项目主要外部主题利益诉求进行梳理分析, 指出其利益冲突的主要变现为电力建设项目用地的利益冲突和补偿激励;基于兼顾经营性和公用性的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个性差异特征, 探讨了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电网公司、基层组织、当地居民三方合作博弈机理。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基于占地补偿的电力建设项目外部主体利益冲突协调补偿机制模型, 并借助Swarm工具的方法对该补偿机制进行了仿真比较分析, 验证了冲突协调补偿机制在政策范围内的可操作性及有效性。为维护各方利益, 减少彼此之间的相互冲突, 优化电力项目建设外部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摘要:在电网公司、基层组织以及当地居民完全信息合作博弈机理基础上, 从谈判成本和努力程度两方面着手, 构建了基于占地补偿的电力建设项目外部主体利益冲突协调补偿机制模型, 并借助Swarm工具对该补偿机制进行了仿真比较分析, 验证了该机制在政策范围内的可操作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电力建设项目,利益冲突,协调补偿

参考文献

[1]刘贞, 刘宁, 鲜康, 等.电力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冲突趋势及原因分析[J].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9, 25 (10) :10-16.

[2]王恩创.电力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10.

[3]赵宏.电力建设外部环境中多方利益群体博弈模型[J].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 26 (4) :6-10.

[4]谢识予.经济博弈论 (第三版)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篇4:扶贫项目利益连接机制

电网建设项目内部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电网公司(业主)、承包商(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他们是以平等的企业法人身份通过订立各种书面合同而形成的一定的经济伙伴关系,在电网项目建设过程中扮演中不同的重要角色,即电网公司通过招投标等形式选择合适的承包商,将项目的设计或工程施工承包委托其实施。在电网建设项目内部治理这个经济系统体系中,电网公司与承包商是电网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主体,监理单位受电网公司委托对承包商进行监督管理,三者的管理行为是影响电网建设项目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

利益主体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在利益格局中以谋求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因不同利益主体在利益观念与利益行为上存在差异性,加上项目预算的刚性和资源的限制,各利益主体在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必然导致利益博弈的格局,甚至会导致利益主体利益矛盾的出现和无序的竞争状态[1]。此外,在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的情况下,电网公司如何通过设计科学契约和有效制度安排,促使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者监理单位等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代理人问题的发生,这是决定电网建设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和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因此,正确认识与分析我国电网建设项目中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利益博弈关系,是设计相应的激励约束措施妥善处理及协调其利益关系的前提。

本文首先探讨了电网公司、承包商和监理单位三方的合作博弈机理及均衡分析,随后通过不确定环境下内部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激励约束模型的建立分析,希望能探讨内部利益相关者作用的机理以期更好的指导实践。最后阐述了激励约束机制同时纳入对电网建设项目治理的作用。对于电网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而言,合作机制以及协调激励约束机制等是提高电网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治理效率的基础和保障。因而值得对这些机制加以详细研究。

1 电网建设项目内部主体利益博弈

1.1 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机理

由于内部利益相关者在围绕电网建设项目在支出和收益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歧甚至对立关系。如电网公司的工程款支出是其成本的一部分,这同时却是承包商收入的主要来源。承包商的努力付出,最终却通过成本的节约和合格项目的交付成为电网公司的收益。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承包商有可能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而做出与承包合同不符的行为,如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时常可能分别从提高设计成本和降低工程质量等方面来谋取利益;同时监理单位也有可能减少自己的努力付出或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选择与承包商合谋,而谋求超额利润,这必然会严重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或预期完成,使电网公司的利益蒙受损失。因此,为保证项目顺利完成,降低项目风险,电网公司将与承包商、监理单位进行一场博弈。电网建设项目主要内部利益相关者博弈如图1所示[2]。

1)电网公司与承包商在履约时的博弈。

电网公司与承包商是在电网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利益关系联系最为紧密的两个平等的主体,二者之间的博弈关系一般主要是在项目施工承包合同签订后开始发生的,当然在签订合同前的投标阶段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博弈关系。电网公司与承包商的博弈在签订项目建设合同之前,由于电网公司的垄断地位,其处于强势地位,有更多的选择权,是买方市场。而合同签订后,电网公司和施工单位的位置发生一定的变化,此时主动权掌握在施工单位手中,电网公司与承包商在项目履约时存在博弈。

2)电网公司与监理单位的博弈。

在项目监理委托代理关系中,电网公司和监理单位也是平等的主体,电网公司通过监理合同将其担负的工程项目建设的一定程度的职责委托给监理单位,并授予监理单位对项目的相应的控制权利,监理单位代表电网公司在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从事项目监理活动,获取应得的报酬,对电网公司负责,但并不受其领导。监理单位所进行的活动以达到电网公司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为完成监理合同约定的项目目标,电网公司和监理单位需要相互提供信息,相互承担风险。

3)承包商与监理单位的博弈。

电网公司与监理单位之间建立委托关系后,监理单位便依据委托监理合同的规定,在赋予的职责和权限内代表业主对承包商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电网建设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安全达到要求标准,实现电网建设项目的预期目标。承包商应自觉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和管理,按照施工合同的要求和监理单位的指令施工。因此,监理单位与承包商二者之间也是平等主体的前提下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监理单位不可能做到全过程、全方位、全环节对承包商进行监督,因此二者之间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其中承包商处于信息的优势地位。

1.2 利益相关者合作博弈分析

在电网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项目不同主体自身地位的差异性以及经济人的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使,在具体行为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首先,承包商为了获得额外的利益,有可能对拥有实际处理权的监理单位采取寻租行为,谋求监理单位放松对工程质量的监管,以减少自己的努力,从而节约工程成本支出,或是使自己在工程变更、索赔等事项中获得比实际应得更多的补偿。同时,监理单位作为理性经济人,也有可能接受寻租,寻租行为的成功发生决定于承包商和监理单位双方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的博弈行为,即成为承包商与监理单位之间的一种基于寻租行为基础上的合作博弈关系。电网公司必须采取一定的监管措施,通过监督防止承包商与监理单位的寻租行为,从而降低项目风险和自身的损失,于是就有了电网公司、承包商、监理单位三方的博弈关系,三方的博弈的实质就是电网公司监督承包商与监理单位寻租活动的博弈。

1.2.1 基本假设

1)当承包商不寻租,电网公司不监督时,电网公司、承包商、监理单位的额外收益均为0;

2)承包商的寻租额度和私底下向监管单位的行贿费用(即寻租成本)分别为U0和C0。电网公司的监督成本为Cs;

3)电网公司对监理单位采用线性报酬支付合同 s(π)=A+,其中A为固定费用;b为监理单位分享电网建设项目的产出份额。监理单位接受了数额为U0的寻租行为,那么其收益减少是bU0;

4)电网公司对寻租的监督概率为α,监督有效的概率为β,承包商和监理单位寻租行为成功发生的概率为μ;

5)当承包商不寻租,电网公司监督时,电网公司、承包商、监理单位的额外收益均分别为-Cs、0、0;

6)当承包商寻租,监理单位不参与寻租,电网公司进行监督时,电网公司、承包商、监理单位的额外收益分别是为-Cs、0、0;

7)承包商与监理单位的寻租行为成功发生时会给电网公司造成额外损失U0,承包商寻租收益与监理单位接受寻租的额外收益分别为U0-C0、C0-bU0;

8)当承包商寻租,监理单位参与寻租,电网公司不进行监督时,电网公司、承包商、监理单位的额外收益分别是为-U0、U0-C0、C0-bU0;

9)当承包商寻租,监理单位参与寻租,电网公司进行监督但未发现寻租行为时,电网公司、承包商、监理单位的额外收益分别是为-U0-CsU0-C0、C0-bU0。

10)寻租行为一经发现,电网公司将会没收承包商和监理单位的非法所得,并对二者处以mU0和nC0的罚款,则此时电网公司、承包商、监理单位的额外效用分别是为mU0+(n+1)C0-Cs、-mU0-C0、-nC0-bU0。

1.2.2 博弈均衡分析

根据上面的基本假设,可以看出在电网公司监督承包商与监理单位寻租活动的博弈中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只能求解混合策略纳什均衡[3]。

1)电网公司进行监督与不监督的期望额外收益分别为:

{Ep(α)=μ{β[mU0+(n+1)C0-Cs]+(1-β)(U0-Cs)}+(1-μ)CsEp(1-α)=-μU0(1)

当电网公司监督与不监督无差异时,即Ep(α)=Ep(1-α),此时电网公司达到博弈均衡,承包商和监理单位发生寻租行为的最佳概率解得:

μ*=Csβ[mU0+(n+1)C0](2)

即承包商寻租且监理单位参与寻租同时发生的概率小于μ*时,电网公司的最优选择是不实施监督;如果承包商寻租且监理单位参与寻租同时发生的概率大于μ*时,电网公司的最优选择是实施监督。

2)承包商选择寻租和不寻租的期望额外收益分别为:

{Ec(μ)=α[β(-mU0-C0)+(1-β)(U0-C0)]+(1-α)(U0-C0)Ec(1-μ)=0(3)

当承包商寻租与不寻租无差异时,即Ec(μ)=0,解得:

α1*=U0-C0β(m+1)U0(4)

即电网公司实施监督的概率小于α*1时,承包商的最优选择是寻租;如果电网公司实施监督的概率概率大于α*1,承包商的最优选择是不寻租。

3)监理单位选择参与寻租和不参与寻租的期望额外收益分别为:

{Es(μ)=α[β(-nC0-bU0)+(1-β)(C0-bU0)]+(1-α)(C0-bU0)Es(1-μ)=αβ(5)

当监理单位参与寻租与不参与寻租无差异时,即Es(μ)=Es(1-μ),解得:

α2*=C0-bU0β(n+1)C0(6)

即电网公司实施监督的概率小于α*2,监理单位的最优选择是寻租;如果电网公司实施监督的概率概率大于α*2,监理单位的最优选择是不寻租。

由上可得,该三方博弈的混合纳什均衡为:

{Csβ[mU0+(n+1)C0],U0-C0β(m+1)U0,C0-bU0β(n+1)C0}(7)

由此可见,电网公司监督博弈的纳什均衡与电网公司的监督成本Cs,电网公司监督有效的概率β,承包商的寻租额度U0和寻租支付成本C0,对承包商和监理单位的罚款力度mn等均有关。

由式(2)可知,电网公司的监督成本越高,承包商寻租且监理单位参与寻租的概率就越大;当电网公司的监督成本、监督有效概率一定时,对承包商和监理单位的处罚力度越大,承包商寻租且监理单位参与寻租的概率就越小;当电网公司的监督成本一定时,电网公司监督有效的概率越大,承包商寻租且监理单位参与寻租的概率就越小;

由式(4)可知,承包商对电网公司寻租的监督的期望与寻租额度U0成正方向变化,与βmC0等成反方向化。若电网公司以α>α*1监管寻租行为,那么承包商不采取寻租行为;若电网公司以α<α*1监管寻租行为,那么承包商就会选择采取寻租行为,若α=α*1,则承包商随机决定是否采取向监理单位寻租;

由式(6)可知,监理单位对电网公司对寻租的监督的期望与监管成本C0成正方向变化,与bβmU0等成反方向化。监管力度的大小直接决定寻租主体参与人的收益状况,进而影响其参与寻租的可能性。如若电网公司以α>α*2监管寻租行为,那么监理单位就会选择努力工作;若电网公司以α<α*2监管寻租行为,那么监理单位就会选择参与寻租,若α=α*2,则监理单位随机选择是否接受承包商的寻租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寻租行为的发生只有对承包商和监理单位都有效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此时电网公司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决定对寻租行为的监管力度。

1)当α*1>α*2时,电网公司监管寻租行为的最佳概率为α*2;若电网公司实际的监管α>α*2,那么承包商和监理单位之间不会发生寻租行为;若α<α*2,承包商和监理单位之间发生寻租行为;当α=α*2时,承包商和监理单位之间随机发生寻租行为。

2)当α*1<α*2时,电网公司监管寻租行为的最佳概率为α*1;若电网公司实际的监管α>α*1,那么承包商和监理单位之间不会发生寻租行为;若α<α*1,承包商和监理单位之间发生寻租行为;当α=α*1时承包商和监理单位之间随机发生寻租行为。

3)当α1*=α2*=α¯时,电网公司监管监管寻租行为的最佳概率为α¯;若电网公司实际的监管α>α¯,那么承包商和监理单位之间不会发生寻租行为;若α<α¯,承包商和监理单位之间发生寻租行为;当α=α¯时,承包商和监理单位之间随机发生寻租行为。

对于电网公司而言,要想真正减少承包商和监理单位的寻租行为的发生,就必须降低μ,α*1和α*2。影响μ,α*1和α*2的因素中,监督成本Cs,监督有效的概率β,对承包商和监理单位的罚款力度mn等是可控的,而其他的则不在电网公司的控制范围内。因此,电网公司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努力降低监管的成本,积极提高监管的工作效率和加大对寻租行为的处罚力度等多种措施或手段,以此来综合有效防范甚至杜绝承包商和监理单位的寻租行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诚然,要想从整体上保障电网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整体利益,尤其是对承包商和监理单位寻租行为的有效制约,仅仅通过采取惩罚的方式对参与人的寻租行为进行防范和遏制还是很不够的,还需要从电力市场交易中的多项具体措施的整体协调才能实现,特别是需要建立针对各利益相关主体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本文下一节将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

2 电网建设项目内部主体激励机制

在电网公司与承包商或者监理单位等内部利益主体之间具有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信息不对称引发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产生。因此,在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的情况下,电网公司如何通过设计科学契约和有效制度安排,促使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者监理单位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电网公司的效用最大化,这是决定电网建设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和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

2.1 委托代理关系激励机理

由于代理人(承包商或监理单位)比电网公司更了解工程的环境和实际情况,双方在工程方面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电网公司不知道代理人的私人信息,不完全了解后者的行为模式,很难观测到代理人的真实努力水平。因此,代理人会利用自己拥有的信息优势隐藏努力水平,产生机会主义和消极怠工甚至恶意行为,损害建设项目相关主体的利益,从而影响电网公司乃至社会的整体利益。委托人为了避免或降低由此带来的损失,就必须对代理人进行必要的约束监督和提供足够的激励,电网公司通过设计一个激励约束契约,来规范代理人的行为并提高其在项目实施中的努力水平,保证建设项目的稳定运行和项目目标的实现。

约束监控与激励的目的效果有所差别。在机制设计中,电网公司为了克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的机会主义和消极怠工,希望代理人必须采取一定的行为,付出一定的努力程度,通过有必要的监督制度,对代理人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保证,至少达到项目的基本标准或目标价值;同时电网公司还会通过正向激励,希望代理人真实地公布(或表现)其私人信息,并进而通过付出高标准的努力,实现建设项目高价值。在调动代理人积极性方面,激励与约束机制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2 信息不对称下激励与监控约束模型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项目目标的实现,除了引入一般激励机制设计最优激励合同外,还应该根据电网建设的外部不确定性和项目的可能出现风险,将对承包商或监理单位的监控约束机制一并引入报酬合同设计中,具体的设计考虑如下:

电网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及目标的实现除了依赖于承包商或监理单位(代理人)的努力程度a和外生变量θ外,还与电网公司的对承包商和监理单位的监控力度S有关。假定电网建设项目实际绩效评价值为线性形式:R=k1a+θ,其中代理人的努力程度a是一维变量,外生变量θ是均值为零、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随机变量,σ2反应了外生变量的风险;电网公司的监控力度S与代理人的努力程度a有关,监控力度的线性形式:S=k2a+ε,其中ε是均值为零、方差为γ2的正态分布随机变量,γ2反应了监控措施的准确度。θε是相互独立,则协方差Cov(θ,ε)=0。

在信息不对称时,为有效克服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效率降低的缺陷,就要使承包商或监理单位真正成为适度风险承担者,即电网公司要同时考虑对承包商或监理单位的激励作用和监控措施[4]。此时电网公司所作出的报酬支付函数同时依赖于项目实际绩效评价值R和监控措施S。假定在满足项目实际绩效评价值达到预期目标的前提情况下,对承包商或监理单位的报酬支付函数为线性的,则报酬支付函数为:

T(R,S)=μ+βR+λS

=μ+β(k1a+θ)+λ(k2a+ε) (8)

其中μ为承包商或监理单位的最低必要固定报酬,β,λ分别为对其的激励约束强度,其中0<β<1为承包商或监理单位分享实际最终绩效评价的奖金份额,表示承包商或监理单位承担电网建设项目的部分风险,同理,0<λ<1为以监控力度为依据支付给承包商或监理单位的报酬份额比例,其中λ=0表示监控措施失效,λ=1表示监控措施完全有效。承包商或监理单位在电网建设项目实施时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同时努力会对自身产生负效用,假定其努力成本C(a)=b2a2,其中b为成本系数,其值越大,同样的努力带来的负效用就越大。则此时承包商或监理单位得到的实际报酬收入为:

W=T(R,S)-C(a)=μ+β(k1a+θ)+

λ(k2a+ε)-b/2a2 (9)

在上式中,项目的实际最终绩效评价值R取决于承包商及监理单位的努力程度及环境的状况,且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其值具有不确定性,同样监控力度S也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承包商的实际报酬收入W也同样具有不确定性,为便于谈论分析的方便,本文假定k1=k2=1,同时借鉴文献[5]认为需要扣除不确定性因素,则代理人得到的收入的确定性量为期望收入与风险溢价之差,风险溢价表示为风险厌恶度ρ与方差Var(W)乘积的一半。那么,代理人得到的确定性等价报酬收入为:

U=E(W)-1/2ρVar(W)=μ+a(β+λ)-

b/2a2-1/2ρ(β2σ2+λ2γ2) (10)

对上式中的a求导,并令∂U/∂a=0,可得最优的一阶条件为a=(β+λ)/b。根据承包商及监理单位的接受委托的参与约束U>U¯可知,承包商及监理单位接受报酬合同所要求的最低固定报酬为:

μ=U¯-(β+λ)2/2b-ρ/2(β2σ2+λ2γ2)(11)

假定电网公司是风险中性的,电网公司所获得的利润为:

π=E[R-Τ(R,S)]=E(a+θ)-E[μ+β(a+θ)+λ(a+ε)]=a-μ-a(β+λ)=(β+λ)/b-U¯-(β+λ)2/2b-ρ/2(β2σ2+λ2γ2)(12)

由上式的最优一阶条件得:

β=1-λ1+bρσ2,λ=1-β1+bργ2(13)

由式(13)可得:

β*=γ2σ2+γ2+bρσ2γ2,λ*=σ2σ2+γ2+bρσ2(14)

2.3 模型分析

根据上面的模型描述与求解,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在电网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当项目目标没有实现时,电网公司不知道是承包商或监理单位不努力造成的,还是由于外生变量的风险所引起的。电网公司面对这种环境的不确定性,无法判断承包商或监理单位的努力程度,也无法确定项目所产生的总效用有多少是由于承包商或监理单位努力所创造的。因此,面对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利益冲突,及其代理人的道德风险,电网公司必须同时采取激励措施和监控约束机制加以解决。

2)将激励机制与监控机制一同纳入承包商的报酬合同的设计中,加大了对信息的依赖程度,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识别机制。在电网建设市场上,存在着一些与承包商或监理单位采取行动所付出的努力状况相关的信息,电网公司可采取多种监控方式进行信息识别。同时监控的力度越大,获取承包商或监理单位努力工作的实际信号的精度越高,按监控信号支付报酬的比例就应增加。若根本无法通过监控的方法来获得监控的信息,这时设计报酬合同应以项目实际绩效与预期项目绩效的差异作为信息依据。同时项目产出分享份额与监控信号在报酬合同制定中应是相互关联的,共同发挥作用的。

3)由a=(β+λ)/b可知,首先当承包商或监理单位努力带来的负效用b越大时,其努力程度或越小,这就需要机制设计者尽量设计合理的机制,来诱导其做出有益于电网建设项目总体利益的行为。其次,当分享的项目份额越大及监控力度越有效时,承包商或监理单位会越努力,但当βλ均为零时,有a=0,这表明电网公司若不采取激励措施也不采取监控措施的情况下,承包商或监理单位的努力程度为零。这是因为缺乏激励机制承包商或监理单位将没有动力去努力地工作;而缺乏监控机制则意味着又没有压力去迫使代理人努力地工作,二者属于对其的激励因素,且二者的相互有机统一采用是保证电网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和目标实现的必然选择。再者,从电网公司的角度看,无论电网公司付出的固定报酬高低与否对承包商和监理单位的努力都不会产生激励诱导影响。同时我们也看到,虽然合同中设定固定报酬制度对承包商和监理单位不产生激励效果,但并不等于在合同设计中可以忽略固定报酬。因为,要使承包商或监理单位有意愿参与具有公用性的电网项目建设,对其支付的固定报酬至少达到其参与约束条件的要求,这是对其的保健因素,否则电网公司与承包商或监理单位不可能达成一致的契约,项目建设难以顺利实施。

4)电网公司采取监控措施对承包商或监理单位会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电网公司可以根据项目目标完成情况和监控信号提供的信息,在委托代理合同中制定一套可实施的支付方案,激励承包商或监理单位努力工作,做出有益于电网建设项目整体利益的行为,这样有助于减少代理成本。另一方面,正如文献[6]研究发现的那样,当电网公司引入监控机制时,也可能会造成代理人的效用一定损失,由此有可能导致代理人拒绝与委托人合作。面对这种情况,电网公司就需要补偿由于采取监控措施或监控力度过大而影响承包商或监理单位的正常实施行为,导致其自身效用的无谓损失,如电网公司可以增加最低保留效用或额外的补贴,从而增加对承包商或监理单位的吸引力,同时保证其参与的前提下,进一步促使其揭示有关自身努力程度的附加信息,进一步降低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称的局面,提高电网建设项目治理的效率。

3 结束语

本文将博弈论的分析工具引入到电网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并着重对电网公司与承包商之间,电网公司与监理单位之间的博弈,承包商与监理单位之间的博弈机理等进行了定性分析。在电网建设项目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项目内部利益相关者三方之间的行为博弈模型,通过博弈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对三方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博弈结果提出了几点治理寻租活动的措施。其次,针对在电网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从电网公司与承包商或监理单位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入手,建立了保证电网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一般激励模型。然后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基础上,针对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建立了信息不对称下的最优激励模型和最优激励与监控模型,通过分析指出,将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同时纳入委托合同报酬支付的设计中,对处理电网公司与承包商或监理单位之间的利益冲突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峰,李体存.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管理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5(6):86-91.

[2]王恩创.电网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

[3]赵耀华,蒲勇健.博弈论与经济模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向鹏成,任宏,钟韵,等.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工程项目主体行为博弈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10):144-152.

[5]BAMBENG G,SPREMANN K.Implications of constant riskaversion[J].Operations Research,1981,25(7):205-224.

上一篇:Youcanplayfootballwell的教学反思下一篇:前四章经典习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