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校报新闻稿

2024-05-24

春晖校报新闻稿(精选4篇)

篇1:春晖校报新闻稿

土木工程学院学生会土木学生网(http://),并开通党支部学雷锋主题微博、人人网公共主页等网络平台,从网络上发起宣传攻势,宣传雷锋精神,不断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另外,由湖南大学春晖党支部牵头发起,与湖南大学手语协会、湖南大学滴水恩公益创业协会、中南大学微尘爱心协会、湖南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长沙理工大学心星志愿者协会等八个学校十余个正式注册的党组织、团组织和学生公益组织正式签订协议组建长沙地区高校公益联盟,建立学生党员、先进学生响应中宣部号召,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保障机制,把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和学习雷锋精神为青年学生参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方式。

篇2:春晖校报新闻稿

武汉大学春晖公益中心正式成立

陈雨梅

赵琳珊

晋方亮

2014年3月1日18点整,武汉大学春晖公益中心成立大会于武汉大学理学楼顺利召开。共青团贵州省委春晖行动驻武汉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州木、武汉大学春晖公益中心负责人晋方亮、华中师范大学春晖社社长陆天龙、华师传媒春晖行动营负责人叶钟发和周霞、武汉理工大学春晖社社长姜晓丽、武汉大学种太阳工作室主任贾舟瀛参与了本次社团成立大会并致辞,此外,春晖公益中心全体成员也参与了本次会议。

大会由秘书处部长何进进主持,会上介绍了春晖行动作为一项“伟大而人人的行动”是如何起于贵州并不断在全国扩展的。同时,与会嘉宾们介绍了本校春晖行动开展情况与公益社团的创办经验。此外,会议还对春晖公益社团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大家的共同见证下,李州木主任代表春晖行动发展中心将印有“武汉大学春晖公益中心”字样的社团牌照授予武大春晖,宣吿武汉大学春晖公益中心成立,从此春晖与武大结缘,武大也有了自己的春晖。李主任还给大家讲春晖故事,忆春晖恩情。他动容地说:“传播春晖行动,旨在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他还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勿忘家乡,回馈社会。随后,各高校社团代表分别上台致辞,表达对武大春晖公益中心的期待并和大家分享他们创办公益社团的经历。华中师范大学春晖社社长陆天龙特别指出,春晖社团一定要建起一片爱的蓝天。

会议的最后,武大春晖公益中心负责人晋方亮发表讲话,他指出,做公益绝对不能参杂任何功利性的目的,做公益不是为了利益,也不是为了名誉。会后,晋方亮向我们诉说了他的公益梦想,他说:“我们做公益,就要做纯公益。我们每一个人梦想的类聚就是整个民族的中国梦。而我们的春晖梦就是让春晖行动之光闪耀神州大地,温暖每一个人的心灵,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其实公益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止于至善,这便是大爱”。

篇3:高校校报新闻文化自觉探析

一、校报新闻文化自觉的警醒

1.校报文化引领现状低迷。长期以来, 作为高校校园媒体中的主导媒体, 高校校报担当着“传承传统文化, 传播先进文化, 引领健康文化, 宏扬校园文化”的职责。但是, 由于校报反映的社会面较小, 新闻的时效性不强, 报纸的同质化严重, 特别是大学应有的先进文化引领功能低迷, 导致目前许多高校校报影响甚微, 处于“自娱自乐”的境地。解决这些问题, 走出这种低迷的“瓶颈”, 自然靠多方改进和努力, 但对校报新闻文化自觉的警醒, 提升校报的文化价值应是当务之急。

2.校报新闻文化自觉的唤醒。“文化自觉”最初由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提出。他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 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 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 确立自己的位置。”[2]校报的新闻文化自觉, 是指生活在校园文化圈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校报的新闻文化自觉其实就是对校园文化的觉醒、使命与担当。

二、校报“新闻文化品”定位

一直以来, 校报在学校校园新闻传播、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 由于定位的偏差和不定性, 高校校报影响力与发展后劲受到极大制约。笔者以为, 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 校报应定位为“新闻文化品”, 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把新闻传播当成文化传播来操作, 特别是凸现其文化品位, 这样, 校报才能因其独特的校园文化而体现其独有价值。

1.校报是一张新闻纸。从传播功能来看, 校报首先是新闻纸。特别是周期相对短的校报, 如周报、旬报, 其功能更明显。作为新闻纸, 就要按新闻规律来办报。一方面, 要在真实性、时效性等方面遵循新闻规律, 符合新闻要求, 追求新闻时效。另一方面, 要按新闻的要求进行采编, 如符合新闻“五要素”, 文头要有“本报讯”, 消息“倒金字塔”写法等等。

2.校报更是一张文化纸。从校报功能定位来看, 校报应是新闻和文化融合体, 是“新闻文化品”。校报的宗旨, 应是传承传统文化, 传播先进文化, 引领健康文化, 宏扬校园文化。没有文化的校报, 充其量是一张校园宣传品, 与市井街头传单、小广告无异。新闻就像中国瓷器, 是“易碎品”, 新闻价值“保质期”短, 读后即弃之。但一旦在上面雕龙画凤、花草虫鱼, 便赋予其文化内涵, 就有文化价值, 成为有保存价值的“文化品”。从校报新闻文化自觉来看, 肩负着价值引领与文化担当。校报既然定位为“新闻文化品”, 就要注意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 必须自觉担当起传播知识文化、宣传先进文化的重任, 真正打造自己的一片天空。许多高校校报在新闻版块中, 注重多点“软新闻”和“文化味”;在专题专版中, 围绕一些校园和社会的焦点、热点话题做文章, 体现出一定的深度和高度, 文化味也浓郁;在文化副刊中, 主要突出文学、文艺、文化, 更是大文化的融合。这样便更能体现出校报的文化特质。

三、新闻采编的文化价值

校报的文化价值是体现在具体的新闻采编工作中的。“文化是一个宏大、多绪的观照视野, 它对现代新闻写作的影响是深奥、复杂而隐秘的。作为文化庞杂空间和架构下的一种形式, 新闻写作必然带有深深的文化痕迹和逻辑。”[3]校报新闻写作也必然要因循时代的发展变化, 竭力突显高校校园的文化痕迹和文化价值。

(一) 新闻写作文风规正

1. 新闻采编尽量趋向软新闻。

软新闻形式上更通俗, 更有可读性。特别是校报新闻的时效性不强, 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 多属于延缓性新闻, 无时间的紧迫性。若在新闻写作中适当地借用一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 如消息写作的“散文式”、通讯写作的“小说味”、言论及标题的“诗化”等, 就能增强新闻作品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

2. 端正文风, 忌官话套话。

伴随着新闻业的信息化、市场化, 以新闻为本位的新闻观念开始回归。许多党报、社会报刊也在探索新闻写作改革, 进行“走转改”。目前很多高校校报基本处于应付状况, 整体办报水平偏低, 文风也不太正规, “八股文”积弊很深。诸如:隆重、亲自、圆满结束、胜利召开、重要讲话等等字眼仍充斥各个版面,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读者胃口, 令人难以卒读, 应该尽量清除。

(二) 标题要有文化内涵

标题就像人的眼眉, 会给人以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人们读报时, 视线在报纸上停留的时间往往只有几秒钟, 因此标题也被称作“一瞥的艺术”。标题一般具有概括新闻内容、评价新闻意义、吸引读者注意的功能。好的新闻标题, 应该简洁、生动、准确、醒目, 甚至“诗化”一点、内涵一点。例如:《李克强幽默问印度记者:与辛格握手照能否上头条?》 (中新社新德里2013年5月20日电) 、《鲜花葬丽人泪水送王妃戴安娜魂归故里》 (《环球时报》1997年9月7日) 、《一家独大难“恒大”》 (新华网西宁2013年12月18日体育专电) 、《雾霾影响“小蝌蚪”吗?》 (番禺日报2013年12月11日) 等, 都是文采与内涵俱佳的标题。在广东省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中, 也可偶现一些较好的标题。如最近获一等奖的好标题:《一天一块钱就能读大学———153考生入选广外圆梦计划》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一场戏戏如人生一场梦人生如梦》 (汕头大学) 、《发令枪响青春出膛》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环保花开在服装上》 (深圳大学) 、《低学历≠低能力高职生→高成就梁结流毕业一年闯入CEO》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等, 这些标题还是富含一定的文化内涵的。

(三) 版面体现文化品位

如果说内容是体现文化价值、留住读者的必然要求, 那么版面创新则是突出文化品位、争取读者的重要抓手。要创新版面形式, 融入美学与时尚元素, 凸显时代气息, 让静态文字充满动感和趣味, 让图片视觉冲击力更强。对于高校校报而言, 在难以以文字内容“抓人”的状况下, 多重视版面和图片的“吸睛”作用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1. 体现现代版面要求。

平面媒体现在追求的是现代和时尚。既然叫“版面”, 就应有面、有眉、有眼, 我们可把标题当眉, 图片当眼。校报在新闻综合版面处理上要醒目, 体现出“浓眉大眼”。副刊文化版面要俊秀, 可以做得“眉清目秀”。在版面、图片、标题、文章之间要协调、有呼应, 能“眉目传情”, 体现内在联系和编辑意图。具体要追求:雅 (风格) ———高雅、雅致;美 (形式) ———图美、文美;协 (整体) ———协调、和谐。

2. 重视图片画龙点睛作用。

图片是以图表形式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形象直观的报道。特点是:直观形象、如临其境。目前新闻图片日益成为报纸主角, 报纸发展趋势也走向读图时代, 走向快餐式、网络化。当前许多高校校报也开始重视对图片的“最大化”利用。一般每版至少要有1~2幅以上图片, 而且主体和重点照片都尽量大些、多占空间, 既美化版面, 又吸引眼球, 画龙点睛。据调查, 每年校报好新闻评比中, 获得好版面的图片与文字所占版面比例基本处于均势, 甚至图片还略强。

四、夯实“文化志愿者”队伍

校报工作人员不仅仅是新闻工作者, 也应是校园文化推动者。而全校的师生员工读者, 特别是直接参与校报工作的教工通讯员和学生编辑记者, 就是真正的“校园文化志愿者”。目前, 许多高校都建立并完善了校报“文化志愿者”队伍。笔者所在高校校报就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两支队伍、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即:校新闻中心 (宣传部老师任指导老师) , 两支队伍即:教工通讯员队伍 (三十余人) 、学生采编队伍 (一百余人) , 三个基地:蓝光电视台、校报新闻社、校园广播台。为了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大家共同集结在校报等校园文化主阵地上, 成为了真正的校园“文化志愿者”。作为以传承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校报, 因为有高学历的校园“文化志愿者”参与, 他们为校园媒体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闻文化资源。同时, 校报也成为学生实习、实验、实训的“演兵场”。校报只有氤氲大学精神的“人文”气息, 强化高校特色的“教化”功能, 彰显高辨识率的“文化”效应, 逐渐达到“人文教化”的最高境界, 其“文化育人”的作用才能发挥到极致。

综上所述, 从当前校园生活的多彩性、受众需要的多重性以及校报自身的局限性来看, 未来的高校校报, 如果没有新闻文化的自觉自信, 就会仅陷于自娱自乐, 工作人员只能自怨自艾, 校报最后走向自生自灭。反之, 如果能提高文化的自觉自信, 校报就会办得有声有色, 读者对它就会有情有义, 在校园内外的地位才能有头有脸。

摘要:作为高校校园媒体中的主导媒体, 校报文化引领面临着低迷“瓶颈”, 因此要有新闻文化自觉的警醒, 明确校报“新闻文化品”定位, 提高新闻采编的文化品位, 夯实“文化志愿者”队伍, 使校报“文化育人”作用发挥到极致。

关键词:校报,新闻采编,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37_2.htm.

[2]费宗惠, 张荣华, 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 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9, (37) .

篇4:校报新闻不“新”探究及对策

关键词:高校校报,新闻出版,媒体育人

近年来, 从全国高等学校教育好新闻评比的质量分析看, 消息, 不仅是广东省高等学校, 也是全国高等学校校报的一个薄弱环节。校报主要报道高校新近发生的事情, 特别是头版, 要求新闻性强, 自然消息得唱主角, 可是在校报头版上, 具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并不多见, 足以震撼人心的好新闻更是凤毛麟角。诚如有的读者说:“打开校报, 会议多, 大块文章多, 空洞宣传枯燥乏味的东西多。”“新闻是‘豆腐干’, 可校报上的新闻是块大千张。短小新鲜活泼的东西很少见到。”这些逆耳之言, 凡是细心的记者、编辑随时都可以听到, 它反映出高校校报上的“活鱼”不多, 尤其是“鲜活”的消息不多。面临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 校报新闻不“新”是各个校报迫切需要改进的重要问题。

那么, 校报新闻不“新”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我认为, 校报新闻不“新”, 首先是主题不新。一则消息面面俱到, 包罗万象, 毫无特色, 按着人家的思路和事情的流程往前走。某校报登载这样一篇稿件, 报道的内容是会议。作者不仅叙述了会场的盛况, 而且对每个领导的发言逐一排列, 有多少个领导出席会议更是照录不漏, 大有“怕”之嫌疑。还有一篇写幼儿园举行建园30周年活动的稿件, 作者以记流水账的方式, 概括了整个活动的方方面面, 除了5个W之外, 领导讲话, 园丁讲话, 小朋友代表讲话以及小朋友跳了什么舞和祝贺单位全部记录在案。还有的消息是“新八股”, “文件腔”, 文首加上“本报讯”便万事大吉。

其次是缺乏针对性。媒体人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 旗帜不鲜明, 写出的稿件像一杯温吞水。在校报上很难见到批评稿子, 表扬也是空泛议论, 穿靴戴帽, 唯唯诺诺。有的记者、编辑反映, 报纸不敢提“批评”二字, 否则麻烦事会接踵而来;而往往表扬弄不好也会惹一身“骚”。表扬了谁, 而没有提到谁, 也会有意见。记得某校报介绍一位研究生导师, 其中提到这位导师主持了某个攻关项目。报纸发行后, 马上有人到编辑部“告状”说, 这个科研项目不是这位导师一个人干的, 还有其他人的功劳, 并附上一份说明材料, 弄得编辑哭笑不得。校报不敢大胆地开展批评或表扬, 在一定程度上虽然与校报的管理体制无不关系, 但是作为记者编辑还应该挖掘一下自身的主观原因。

其三是“重弹老调”的报道屡见不鲜。新生进校, 校报上登学前教育, 开学典礼, 新生代表讲话;学生毕业是毕业典礼, 校领导讲话, 毕业生代表发言;教师节来了红红火火热闹一阵, 开个会庆祝等等。这与学校的“季节性”太强有关。当然, 校报要配合学校的中心工作, 免不了要唱“四季歌”, 问题是如何唱得年年新, 有独到之处, 克服重复报道中的弊病。

其四是写作方法上毫无新意, 缺乏新鲜活泼的语言。在校报上, 大多数稿件都交待了五个W, 为了“什么”而开展“什么”。有的人是站在“倒金字塔”或“金字塔”上不肯下来, 因循守旧, 陈词滥调。

其五是新闻稿“贪大求全”, 仿佛稿子越长越引人注目。有的人遇到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首先想到是写通讯, 洋洋洒洒, 下笔千言;而不是在精心提炼主题的基础上, 写出好消息。我认为, 写新闻不应该是“屁股指挥脑袋”, 而是“脑袋指挥屁股”。在写长稿上, 校报的记者编辑应该率先克服这个毛病, 为自发投稿者做出表率。

其六是校报的出版周期长, 加上内容空泛, 出笼后的新闻成了昨日黄花。影响校报出版周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 投入不足。校报只能办成月报、半月报或旬报;倘若能办成周报, 时效性相对要强些;第二, 编制不全, 人手不够。从客观上也影响了出版周期。

校报新闻不“新”的原因还有一点, 是有人坐在办公室看文件, 想点子, 找例子, 七拼八凑, 用走捷径的办法写稿子。如此制作新闻, 是不会有新意的。除此之外, 新闻不“新”与某些学校的客观局限性有关。有一位读者曾对记者、编辑说:“学校工作没有起色, 毫无特点, 你们的新闻报道也就无法有新意。”这恐怕也是造成新闻不“新”的客观原因吧。

针对校报新闻不“新”的现象, 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

第一, 是更新观念。破除封闭保守观念, 树立新闻开放观念;尊重读者的知晓权, 克服长官意志和盲目性, 坚持按新闻规律办事, 重视读者的心理, 变单向交流为双向交流。在新闻报道上要由“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 按照新闻“市场”的需要组织新闻生产, 充分反映广大读者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了解新闻“消费者”的需要、兴趣、渴望和追求, 在组织“新闻生产”中精心提炼主题, 多生产些“名、优、特、精”新闻产品。当然, 新闻的“新”关键不在用了几个新名词新术语, 也不等于语言的装饰, 更不是形容词的堆砌和雕琢, 而是记者、编辑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一番严格地认真地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筛选, 选好素材, 提炼主题, 有的放矢。高校校报作为新闻纸, 周期性长, 过于追求新闻时效性不现实, 应扬长避短, 在深度报道上狠下工夫, 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因为师生对事件发生的背景不甚了解而又很想知道。①

第二, 是不拘一格写新闻。②新闻写作的模式是可以突破的, 我们可以调动小说、散文、杂文, 甚至诗歌的某些表现手法, 写作新闻消息作品。既然现实生活的内容是色彩纷呈的, 那么作为反映内容的形式为什么非得刻板划一呢?西方新闻教科书上也曾说道新闻可“不受此种限制”。这说明写新闻的记者是可以走下“金字塔”的, 只有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才能写出新鲜活泼具有流动美的新闻来。但是, 要想努力把新闻写得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 使人能够看到报道的事实的真实面貌, 就得大力提倡多写现场短新闻。即是说新闻要有形象, 新闻除了描写事实之外, 还应该尽可能地描绘人的活动。人的影子, 甚至人的形象, 以目击式的报道感染影响新闻读者。这就要求采访时深入现场, 挖掘出新闻事实本身固有的形象特点来, 克服写新闻“老是板着面孔, 做出不苟言笑、规规矩矩的正人君子的样子。”

第三, 是新闻要平中见奇。新闻的“新”, 关键在自身的敏感性和如何落笔, 更主要的归结点在于如何做到平中见奇。就新闻的敏感性而言, 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和较深的洞察力, 在一个事件中能以小见大、平中见奇。写出好新闻, 要具有自己的独创性, 写他人所末写, 平中见奇。首先表现在新闻立意上, 把意立在事物的新和闪光点上。发掘新闻可以在一件普通事件中增加新闻更大的价值, 在受众中能引起更大的反响和更大的社会效果, 使之在小中见大, 在平中见奇, 增加新闻的宣传效果。在同样一件事物面前, 在熟视无睹的常态下, 潜心发现它的“闪光点”, 真可谓看到一点“苗头”就可以挖出一个“萝卜”。有无新意, 是衡量一篇新闻报道有无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实新闻之“新”, 贵在“质”新, 即要求从“现态”中摄取本质上有别于“旧态”的东西, 抓住不同于往常、显著变化的新事物。另外, 要深入实际, 多动脑筋, 选准新闻角度, 抓好新闻侧面, 在平常事件中写出好新闻。

第四, 脚踏实地到采访人群中去,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新闻事实和人物, 多写一些以看 (观察) 为主, 看、听并重的视觉新闻。③

另外, 要不断提高采编人员的整体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在采编人员诸素质中, 起着主导作用。在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的形势下, 只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才能增强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才能增强新闻敏感, 才能更好地捕捉新闻素材。思想素质主要体现在坚持“两为”方针和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在人民群众中, 从现实生活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写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好作品来。业务素质是采编人员能否顺利完成本职工作的重要条件。一个高校的党委机关报的记者编辑, 既要有广博的知识, 又要懂得现代科学知识和经济、法律等专门基础知识, 做到“杂”与“专”相结合;在对专业新闻的报道上, 做到外行人说“内行”, 内行人说“不外行”, 使新闻报道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这里摘录采写新闻的10条“诀窍”奉献给记者编辑同仁们, 以此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1) 言大志大, 敢啃硬骨头。 (2) 开阔视野, 精选角度。 (3) 灵通消息, 搞好预测。 (4) 多装问题, 搞好储备。 (5) 独树一帜, 高人一等。 (6) 见缝插针, 拾遗补缺。 (7) 巧用警句, 以妙取胜。 (8) 抓住警策, 写好首句。 (9) 吸取营养, 善于发挥。 (10) 勤学苦练, 熟能生巧。

注释

1 刘泱育:《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历史检视》, 《中国出版》2011年第14期, 第16-19页。

2 郑连根:《诗意与新意---我的编辑追求》《中国编辑》2011年第5期, 第51-53页。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春晖校报新闻稿】相关文章:

春晖工作05-09

春晖社范文05-15

春晖教育方案06-12

春晖社简报范文05-19

春晖个人事迹材料06-24

马春晖讲课稿04-18

春晖行动个人事迹材料10-23

难报三春晖教案04-25

春晖小学发言稿05-10

寸草春晖-短篇诗歌04-18

上一篇:家长知情同意书怎么写下一篇:应用化学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