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情况调查

2024-04-20

农民收入情况调查(共6篇)

篇1:农民收入情况调查

唐山市丰润区农民收入情况调查

一、收入情况比较

过去唐山市丰润区农民收人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的兑换。小麦、玉米等是农民的生活资料,在卖出的同时—定要留下一半甚至一半以上作为—年的口粮。花生、地瓜等经济作物自然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主要是指花生等种植较多地区)。粮食收入以后,该卖的卖,该留的留,农民便可有四五千元的收人。副业养殖也是农民的收入之一,在农村几乎每家都养两三头猪,此外还有牛、羊、鸡等家禽,这些卖掉以后大多又有了二三千元的收人,所以农村一年毛收人在六七千元,在种植上除去种子、化肥、灌溉等方面,在养殖上,除去幼苗、饲料以及家禽的医药费等,农民一年净收入也能有四五千元。

如今唐山市丰润区农村经济增长居唐山首位,关于此问题该区区委书记刘彦华回答:“这得益于品种优良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

优种化种养增产。唐山市丰润区有冀东粮仓的美称,可在前几年中,丰润农民却出现了增收难。为此,丰润区把优种优育作为农民增收的第一步,近5年来,丰润帮扶农业优种投入就超过了亿元。区里为农民引进和选育了新西兰的荷斯坦奶牛等10多个畜禽品种和牛妈妈鲜枣、阳红桃、迷你西红柿、果味黄瓜等上百个农作物品种,所产生的效益超过投入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标准化管理增效。丰润区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到“三个抓好”,加强种养业的标准化管理:一是抓好标准制定。二是抓好示范引导。三是抓好检查落实。通过这些措施,丰润区先后建立了石各庄、丰润镇、火石营、韩城、李钊庄五大蔬菜标准示范区,其中蔬菜无公害基地认证达到了23.5万亩,还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奶牛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县”。

产业化经营增利。如何让农产品赢得市场?丰润区的办法是“两靠”:一靠有实力的大型龙头企业,二靠精明的农产品经纪人。(http://.cn 2007年05月24日13:33 国际在线)

二、存在问题

1.农民的生活支出不断增加。近年来,农民的生活支出逐年在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急剧的市场化导致农民生活和生产费用大幅度增加。

2.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都力图通过调优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由于农民自身对接市场能力弱、信息少,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增收空间尚未彻底释放,农业生产收入还很低,甚至没有什么收入。

3.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究其原因,主要有:从农民自身意愿看,一方面由于农民对就业收益期望值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尽管有就业冲动,但就业适应性较差。从企业用工看,企业认为本地农民不好管理,对超劳动时间、超强度的工作不易接受。因此,我们的农民难以充分业变,就业困难很大。

4.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据统计,农村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占绝大多数,即使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绝大多数缺少必须的技能。因此,在农村中,“无资金、无技术、无项目”的农民人数最多,“创业无心”、“创业无门”、“创业无能”的现象十分突出。

三、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什么农民增收如此困难?究其原因,农村本身还存在一些障碍性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1.人的因素。突出表现为文盲半文盲的农民较多,劳动者素质不高。多数农民市场意识 1

淡薄,适应市场的能力差,缺乏进市场、闯市场的劲头,满足现状,小富即安,不富也安;部分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还未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的要求,沿袭着传统的工作抓法,缺乏研究产品流通、研究市场、研究技术服务的本领。

2.政策因素。突出表现为由政策推动农民增产增收的效果不够明显。近年来,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但除了全面取消农业税外,我们的农民切切实实得到的实惠较少,农村和农民状况变化不大,效果不够明显。

3.科技因素。科技因素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农民身上,我们的绝大部分农民不懂也不会用新技术,一些新的技术也不愿接受,年复一年地沿袭着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不变;另一方面体现在科技服务体系上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农业技术人员不足,服务机制不活,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面较小。

4.资金因素。首先,信贷政策不宽松,担保条件比较苛刻,贷款的投放面和投放额还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资金需要。其次,能够争取上级扶持的农业项目较少,进入农业领域的社会资金和工商资本也比较少。因此,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5.农户信息不灵。改革把农户推向市场经济的前台,农户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成为了相对独立的经营者和决策者,在这种情况下,农户正确地掌握信息,指导生产经营成为在市场中取胜的必要条件。但就目前而言,农户信息不灵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与建议

在现阶段,农民是否能够增收,增收的速度和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关系到大多数农民的情绪,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威信和执政党地位问题。“天下可忧在民穷,天下可畏在民怨。”农民增收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在解决这个事关全局的问题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本文来源于文秘知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指出,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运用综合措施,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富裕的新农村。这是我们广大农民群众之所盼和之所求,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思路。通过此次调研,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八个方面做好促进农民增收工作。

1.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促进农民增收问题,并且要把这种重视体现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坚决把主要精力从处理一般事务性工作当中解脱出来,真正投入到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当中去,多谋促进农民增收的门路和渠道,切实做到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力为民所使、智为民所谋。

2.要不折不扣地全面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三农”政策,做到在逐级贯彻落实过程中政策精神实质不折损、不走样,特别是国家安排的支农专项资金,要切实做到用途不变、金额不少,把政策带给农民的实惠真正落到农民手中。

3.把全面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在转变干部作风上实现新突破。

4.帮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使其树立起三种意识。一是树立市场主导意识。调整农业结构必须面对市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不仅要以当前市场行情为导向,还要以未来市场变动趋势为导向,要重视开拓市场,抢占市场。二是树立竞争风险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一定要有风险意识,既要注意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又要增加抗御市场风险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三是树立特色创新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一定要树立创新意识,注重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做到新增财政资金向“三农”倾斜,新增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财政支农预算安排和实际完成数的增长幅度分别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安排和实际完成数的增长幅度,并且要把绝大部分的投入主要用于培训农民,用于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用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用于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用于扶持经济薄弱的村民小组和贫困户。

6.用城乡统筹的思路促进农民增收。城乡统筹是考虑和解决所有“三农”问题的大思路。城乡统筹实质上是统筹城乡生产要素。首先是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农村人多地少,要想致富,必须鼓励农民“走出去”。其次是统筹城乡信贷。目前农村全部贷款所占比例很低,与农村对GDP的贡献率不相称,信贷资金不足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要制定切实有效的货币信贷政策,建立健全融资体系,逐步提高对农村经济发展贷款的比重,切实解决好农民发展资金极缺的实际困难问题。

7.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农民负担是实现农民生产成本最低化、变相增加农民收入的治本之举。因此,当前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首要的是要切实减轻农民的各种负担。一是要切实解决好农家子弟上学难的问题。二是要切实解决好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三是要严格控制农用物资价格上涨。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

篇2:农民收入情况调查

问卷:

姓名:年龄:性别:

一、您是:

1、土生土长的村子里的人

2、嫁过来的人

3、迁过来的人

二、你的学历:

1、没上过学

2、小学

3、初中

4、高中

5、大学

6、其他

三、15年前您的收入方式是(多选):

1、耕地

2、种菜

3、养猪

4、养鸡(鸭、鹅)

5、养鱼

6、外出打工

7、其他:——

四、十五年前您一年的收入是:

1、5000元以下2、5000-15000元3、15000以上

五、现在您的收入方式是(多选):

1、耕地

2、种菜

3、养猪

4、养鸡(鸭、鹅)

5、养鱼

6、外出打工

7、其他:——

六、现在您一年的收入是:

1、10000元以下2、10000-25000元3、25000以上

论文

关于农民收入状况的调研

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农民的收入现状如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原因是什么?以及怎样才能让农民增加收入?为了寻求答案,2013年7月份开始,以我的家乡——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大稳村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形式,加上我多年来的自身的了解和感受,对全村农民收入现状进行了认真调查,有关情况如下。

农民的收入现状:

15年前,大稳村的农民大部分的收入来源于种植水稻,这是实行家庭承包制后农民取得收入的最主要方式,也是最稳定的方式。在调查问卷的数据中和访谈中得知,52.2%村民的主要收入为务农,村民以此为基础,寻找其他途径去增加收入。村民在其分得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或改为养殖。农作物多为稻谷,还有有小部分人拥有多一点的土地去种果树,另外,还有一部分家庭靠种西瓜卖西瓜来赚钱;养殖业多为渔业、养猪。即使是这样,村民的年收入还是不高。接近60%的农民年收入不超过10000元。减去各种支出,村民们勉强算过上了温饱的生活,但离小康生活还有很大的差距。

现在村民的主要任务还是务农,但是务农所得的收入远远不够家庭开销。从调查中了解到,大稳村的村民绝大部分都有了自己家庭的第二副业。10%的村民办起了自己的养鸡场;有四户人家里有养鸭场;两户人家里有养猪场,9%的村民家里养有几头猪。还有一个老板在村子里办起了一个农场,养兔子,鸡鸭鹅猪等。还有大部分的农民靠着打零工来赚取一些收入。所谓零工,就是在村子里要修河道,除草要请人。还有的是去帮忙捉鸡,建房子等等。大部分是妇女干这些活来赚取生活费用。

家庭在乡从事非农经营收入是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农民收入多样化的一个新亮点,主要包括农民在家庭农业经营之外进行的诸如工业、商业等第二、第三产业收入。在平时的走访中观察到,不少家的门前都经营一些小店、维修、理发等。村民都是在家干活的时候,就开着小店增加收入。

伴随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民工潮”的出现,改革开放浪潮下,外出务工成了农民获得农业收入以外收入的新选择。调查 中了解到,村民中的年盛者,多有外出打工经历,他们说,外出打工的收入更有利与供养家庭生活。而且现在在村子里,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比较年长的人。我村有40%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男丁的外出务工,其次就来源于庄稼的一些微薄收入。对于外出务工的男丁来说,每年基本上可以为家里带回两万元左右,这部分的钱基本上可以提供一个四口人家基本的生活、子女的学费以及就医等。之所以说庄稼的收入是微薄的,是因为我村土地少,每户人家所分的土地也就几亩,再加上劳动力外出,或者遇上灾荒,收获的粮食只够家里吃,更不用说拿去换钱了,如今粮食的价格也不高,所以大多数年轻的劳动力宁愿出去,也不愿呆在家里。

从村民的口中了解到,务农收入的确比以往有很好的上涨,但并没想象中的那么好,虽然有时会有所增长,但也很牵强地过日常生活。而非农产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新来源,也在支持着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表现为二、三产业经营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因此,家庭农民通过外出务工和在乡从事农业经营生产的收入方式在农民增收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了解到虽然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但是农村农民增产增收情况还不是那么地乐观,我们村子农民收入虽然比以前增加了一点点,但是离真正意义上的“小康水平”还有一段很远的距离,还有一些农村家庭甚至还没有摆脱贫困,任然在温饱线上挣扎。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原因:

通过调查来看,我国农民收入虽有一定增长,但农民收入增长仍面临许多制约因素。

1、农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下跌。随着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供求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造成农产品区域性、结构性过剩,价格持续走低,出理农产品卖难、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现象,造成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逐年减少,直接影响农民人均农业收入。

2、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由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度,随之出现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制约了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劳动手段的推广应用,导致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很多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农业平均利润率连年下跌,造成了农民“增投不增收”、“增产不增收”,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3、从村民中了解到,一个村的耕地面积是根据该村的人口总数划分下来的,然后再按比例划分到每家每户,因此村民要想争取跟多的土地耕作,要不就增加人口数,然而人口数的增 加意味着更大的额外支出。这就造成了村民的劳动力有余,不能更好地务农,争取更多的利润。如果是租赁别人的土地,又不能保证该年的利润收成。所以,农民想要很好地通过务农致富是有很大的极限的。

4、由于外界的影响,比如说天气、禽流感等等因素的影响,农产品特别是水稻、蔬菜类的种植和收成就会受到很大的破坏,有时候甚至是没有收成。而禽流感就会导致鸡鸭猪卖不出去或者只能低价卖出。无论是哪一个,农民损失都很严重。就拿今年8月分来说,下了好几场大雨,在20-24号这几天,台风来袭,伴随而来的是几天的大雨。村子里16个鸡舍都遭受到了或大或小的损失,其中最严重的是有一家死了一千多只成年的鸡。蔬菜、水稻都被淹了。所以说这也是限制农民致富的一个很大的因素。

5、农家孩子上学、农民看病、物价上涨等问题也会使农民收入增不高。怎样才能让农民增加收入:

1、农作物作为我们粮食之本,政府应适当提高回收价格,促使务农者有理由继续务农,才能保证粮食的供应;政府可适当提供务农者劳动工具及提供保养维修,减少务农成本;政府提供更为及时的信息,使分散经营的小农户根据市场供应变化理性调整自己的生产。

2、政府可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分给村民耕作;在耕地分给过程中,充分考虑村民的耕作水平,防止个别的土地过剩,使分给更有成效;政府协助,在不允许开垦的山上种植农业果树等。

3、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各项政策。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不断减轻农民的负担,不断解放思路,寻找农民致富的新方法。还有为想外出工作劳动力提供必要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使之能适应更广泛、技术含量更高的岗位。设法为外出的农民工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服务,方便他的外出打工。

4、进一步加强农村的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建设。在教育上要加大投入,把好乡村教师的师资水平这一关,树立起一种加强教育的思想;在医疗卫生方面要做好村民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养成有病就医的意识。还有的就是要农民注意买医疗保险,还有各种其他保险。使得灾害来临时,能将损失减到最少。

我认识到作为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我应该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带回到农村去,并在农村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去帮助去带动当地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家乡的农民朋友从贫困中迈着大步走进小康,也让更多的农民子弟走出农村,进而更好的服务农村。也希望党和国家,各级政府

篇3:农民收入情况调查

革命老区在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艰难历程中, 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在新中国建设过程中,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老区人民经济状况面临着特殊的情形。一方面, 他们融入全国的经济发展大潮, 经济建设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另一方面, 因为老区绝大多数处在边远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所以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或者发展很不平衡。老区的发展一直为党和国家所关注, 为全国人民所关心。2006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尤其提出要把加快贫困老区发展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点。

农民收入问题是老区经济状况的基本问题。本着了解革命老区农民收入情况并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经济生活状况的愿望, 笔者奔赴有将军县之称的红安革命老区进行农民收入专项调查, 并提出一些建议。

本次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先以红安县各村落名称为抽样框, 随机抽取村落三个, 分别为:七里镇对天河村、八里镇毛张坞村和城关镇河坎村。以家庭为单位、以调查问卷为主要途径对这三个村庄的农民家庭进行调查访问。考虑到一部分农民不识字的因素, 笔者主要以访问的方式填答问卷, 对文化条件允许的家庭, 同时也结合了自填问卷的方法。调查问卷的构成分为两部分:基本信息和家庭经济状况。主要了解不同地域、不同职业农民的收入情形、主要收入来源、主要支出和遇到的经济困难, 以及对老区经济前景的各种看法等情况。除了对当地农民进行直接调查访问取得一手资料以外, 笔者还对红安县统计局翟局长进行了访谈, 向他主要了解全县农民收入情况和农民生活状况, 由此取得二手数据。

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我们向上述三个村发放了50份调查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37份 (有效回收率为74%) , 其中24份是山区农民 (对天河村和毛张坞村的村民) , 13份是县城郊区农民 (河坎村村民) 。从总体来看, 被调查的三个村子中, 劳动力占总人数的46.95%, 还不到一半。从总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 被调查的村民家庭年总收入有37.84%的人在收入段为2000元~5000元内, 另外有3 2.4 3%的居民在收入段为5000元~10000元内, 极少数农民收入在20000元以上 (此收入段内的百分比仅为8.11%) 。如上图所示:

也就是说, 被调查的农村居民中, 一共有70.27%的家庭年收入在2000元~10000元, 而从“基本信息”中可以了解到, 被调查居民家庭人口绝大多数在4口或4口以上 (占86.49%) , 即便家里只有4口人, 他们的年人均收入也不过在500元~2500元之间。

分开来叙述, 被调查的山区农民中, 劳动力占有率为50%, 而城郊农民仅为41.94%。虽然山区农民的劳动力占有率比城郊农民高, 但山区农民的家庭年总收入明显比城郊农民的家庭总收入要低。数据显示, 山区农民中, 45.83%的家庭年总收入在2000元~5000元之间, 在其余收入段的家庭则分布得较为均匀, 且最高百分比不超过17%;而城郊农民中大多数家庭年总收入在5000元~10000元收入段内 (占61.54%) 。在家访过程中, 我们也能明显感受到城郊农民的居家比山区农民的居家条件要优越许多。为什么会出现劳动力占有率相对较高的山区农民的收入反而没有城郊农民的收入水平高这种情况呢?这就涉及到这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的问题了。

从调查的总体情况看来, 接受调查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是两部分, 其一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 其二是外出打工收入, 两者分别占百分比为70.27%和45.95%。这点可以从下图中清晰地显示出来。

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民超过半数, 为56.76%。分开来看, 山区农民选择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占87.50%, 而城郊农民的此数据仅为38.46%;山区农民以进城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百分比比城郊农民的也较大, 分别是50.00%和38.46%。我们将这种情形图示如下:

山区村民大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这并不能为他们带去太多的收入。在我们走访的山区居民家庭中, 他们告诉我们, 一方面因为红安土地贫瘠, 作物产量不高, 除了以种茶叶、制茶、卖茶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少数村民以外, 其余村民种的粮农作物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 尽管山区农民外出务工的人数百分比较城郊农民的偏多, 却仍不能弥补两地收入差值的缺口。值得一提的是, 种植和经营茶叶的村民, 生活条件在当地都相对较好, 可见在商品经济社会, 哪怕是在欠发达的农村, 产品也只有经过交换才能体现其价值, 从而为人们带去更高的经济效益。城郊农民以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百分比以种植业为收入主要来源的要高, 而山区的这一数据则反之, 且相差悬殊 (分别是:种植业为79.19%, 养殖业8.33%) , 造成这种情况, 主要与地理位置有关。山区农民出山不易, 若以养殖业为主, 卖出产品和买进饲料都不方便, 流通消息闭塞, 造成山区农民养殖成本较高。而城郊农民因为离县城近, 买卖就比较简易了。养殖业的收益较种植业要高 (特别是今年猪肉价格的飙升, 为当地养猪户带去了不小的收益) ,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解释了城郊农民家庭较山区农民家庭收入水平更高的原因。

尽管调查的数据显示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最多, 但是认为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最高的人却很少, 仅占被调查家庭的8.33%。认为外出打工能带来最高收入的人最多, 占44.44%, 然而村民们依然以种植业为重。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家中有老有小, 不可能都外出务工, 在家中要有田地可种;另一方面, 对于农民来讲, 农田是他们的资本, 是一笔成本较小且风险也较小的投资, 因而他们也愿意长期拥有一块利润并不丰厚的田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认为从事旅游、餐饮、运输、商业等服务行业工作收入最高的人占被调查家庭的27.78%。虽然接受调查的家庭中从事第三产业的并不多, 但从这里可以看到村民们对第三产业在老区兴起并给村民带去可观的收入的前景是很看好的。这得益于老区红色旅游的开发。红安是有名的将军县, 出了两百多位将军, 于是这里成了中国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的基地, 也是省内外游客来此进行红色旅游的宝地。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革命烈士陵园, 来烈士陵园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红色旅游的发展同时带动了绿色旅游, 红安天台山漂流就是很好的一例。当地人自豪地说, 天台山漂流已经为当地不少人带去可观的收入, 红安县政府正在努力把这里的漂流建设成“湖北第一漂”。

在支出方面, 有70.27%的家庭的主要支出在食品上。被调查的村民, 绝大多数家庭收入的大部分只能用于解决温饱。这里的恩格尔系数大约在50%左右。其次, 在生产方面的支出所占比例为45.95%, 山区农民的生产支出更高, 因为他们以种植业和养殖业 (特别是种植业) 为主, 饲料、生产资料价格偏高, 且价格上涨快。与此相反, 城郊农民因为大量土地被征用, 几乎没有生产方面的支出。再次, 选择供子女上学的费用支出的家庭也不少, 占总数的35.14%, 特别是城郊农民, 选这一项的占接受调查家庭总数的61.54%。城郊农民经济条件较好, 毗邻县城, 信息灵通, 更加感受到受教育对于未来生存和发展的迫切性, 对受教育程度高低的重视程度比山区农民更高。

数据显示, 老区农民普遍感到生活压力较大。70.27%的家庭存在经济上的困难, 其中50.00%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疾病时医疗费用不足, “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农民挥之不去的心病。另外, 供子女上学费用不足也构成不少家庭的经济负担 (占23.08%) 。在访谈中了解到, 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以后, 能够继续供孩子读书的家庭就不多了。不少家里除吃穿以外, 几乎所有的家庭收入都在供子女读书, 但仍感到入不敷出。

在山区和城郊两份调查数据中引起笔者注意的是, 尽管整体收入水平城郊农民较山区农民的要高, 然而被调查的城郊农民中有92.13%的家庭遇到过经济困难, 而山区农民的这一数据仅为58.33%, 并且城郊农民家庭中有25.00%遇到生活费不足的困难, 山区农民家庭仅有7.14%选择了该项。出现这种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却较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更容易遇到经济困难的情况与物价水平有着紧密的关系。山区农民收入水平虽然很低, 但他们的物价水平也同样不高, 城郊农民虽然相对富裕一些, 但由于靠近县城, 物价水平也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形下, 即便是收入较山区村民高的城郊家庭, 仍会感到生活费用不足。另外, 山区农民大多以种植业为主, 产品几乎是自给自足, 再加上他们75%的家庭支出几乎都在吃穿上, 因而在维持基本生计上他们遇到的困难较少。

在遇到经济困难的情况下, 65.38%的家庭会靠自己的力量, 更努力的赚钱、省吃俭用, 或者是向邻居朋友或亲戚借钱, 只有3.58%的家庭向农村信用社借钱, 而依靠国家或当地政府补助或社会人士捐助的几乎没有。国家或地方政府补助也无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经济困难。在对天河村笔者了解到, 国家对于他们的种田补贴是一亩田每年补贴36元, 补贴自然鼓励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然而这样的补贴金额, 离解决他们的投资需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当地36元只能购买大半包复合肥) 。

村民们经济上时常遇到困难, 自然希望县、乡政府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从总的调查数据来看, 希望在教育质量方面和水利、交通方面得到改善的家庭百分比最高, 分别占48.65%和43.24%, 这一方面更进一步表明了老区人民越来越重视教育的现象, 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老区人民感到与外界交流不畅的心情, 特别是在这个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 老区中仍有一些村庄有如与世隔绝一般, 还是过着较为原始的农耕生活。数据显示, 城郊农民中认为政府应在环境问题上做出改善的家庭百分比最大, 为76.92%。显然城郊居民对当地环境很不满意, 接受访谈的村民告诉笔者, 村中惟一一口水塘因为富营养化长满了浮萍, 成了一潭死水, 村中垃圾也是随处可见, 空气质量也不好。为了更清晰地看到城郊居民和山区居民的不同期待, 笔者将上述情况图示如下:

老区经济发展缓慢, 农民收益起色不大, 其制约因素有很多, 在被调查的居民中, 有51.35%的家庭认为最突出的制约因素是生产技术落后, 45.95%的家庭则认为是资源不足。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较低,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抗灾害能力差。红安土地贫瘠, 种植单一, 没有诸如矿山、石油等资源, 旅游资源的开发刚起步。地理位置闭塞, 交通和信息不畅也是重要的原因。

三、整体情况调查

调查后期, 红安县统计局做进一步调查。访谈中得知, 红安全县有65万人口, 其中农业人口54万。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28元, 比上年增加114元, 增长5.1%, 其中现金收入1460元, 增长2.8%。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是源于工资性收入的增加, 该收入比上年增加165元, 增长21.0%;家庭经营收入比上年增加35元, 增长2.7%。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8.1%, 恩格尔系数相对于我们调查后得出的数据有所偏低, 48.1%恩格尔系数表明村民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但就笔者实地调查的情况看来, 大多数村民还仅仅停留在解决温饱的水平。这种差异的产生也许与样本的抽取有关, 譬如山区农民的恩格尔系数相对于城郊农民的就会偏大。

红安县居民年人均纯收入比黄冈市年人均纯收入低500元左右, 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资源条件的限制。统计局翟局长告诉笔者, 红安县土地约50万亩, 平均下来, 每人不到一亩田地, 再加上这里多是丘陵、半丘陵地带, 土地远不如平原地区的肥沃。另外因为信息不灵通, 科技引进速度太慢, 也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他告诉我们, 红安想从种植业方面突破经济增长希望不大, 而畜牧业可成为一个突破口。当谈及免征农业税是否为农民带去好处的时候, 翟局长对免征农业税调动了农民种植积极性的事实给与高度评价, 然而由于免征前向农民征收的税收数额很低, 因而即便减免了税收, 也不能使农民的生活条件有大的改善。

可以看到, 红安县人民纯收入每年都在增长,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赶不上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 这导致两者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红安人民增长的收入中, 约有60%~70%的增长源自打工收入的增长 (目前红安全县共有10万劳动力出外打工, 其中全家出外打工的有17000多户, 这一数目还在增长) , 约20%的增长源自种植业收入的增长 (但仅仅在风调雨顺的时候才会有这么高的百分比) , 另外还有10%左右源自中央的转移支付。这与笔者取得一手资料的情况相似。

翟局长为我们讲述全县基本情况, 以及红安县2006年的统计年鉴的数据反映的情况与我们实地调查取得一手数据得出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老区人民收入水平较低, 虽然每年收入水平有所上升, 但物价的较快增长又给他们带来新的困难。旅游业越来越兴旺是个好兆头, 但旅游业还没有能够惠及广大农民。发展教育仍是农村人民的一块心病, 师资水平低, 村内办不起学校, 村外上学消费太高, 不解决好这一问题, 教育机会均等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四、几点建议

通过实地调查取得的一手数据和从红安统计局得到的二手资料分析的情况看, 红安老区农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尽管国家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但这些措施仍很难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解决提高农民收入问题, 对此, 笔者有以下一些想法和建议:

1. 广泛开辟老区农民增收渠道, 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譬如红安虽然土地贫瘠, 但有很多土壤适宜种茶, 如果能够投资开发, 有望让一部分农民种茶创收。另外, 可以引导更多的农民进入第二、第三产业中来, 红色旅游的开发就为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 改善农业生产技术。

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 在农村大力推广科学技术应用。我们在红安见到的农民耕种方式方法还是传统式的, 在农村没有见到种植、养殖方面的科普推广活动。改善生产环境, 提高生产效率, 不仅仅有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也有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

3. 大力推进老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 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费, 这为农村家庭子女顺利地完成义务教育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而仅仅减免学费还是不够的, 政府应当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采取鼓励措施让优秀人才进入农村教师队伍, 补充薄弱的师资力量, 提高老区农民孩子受教育的质量。

4. 改善老区医疗制度。

遇到疾病, 医院要求做不必要的检查、药费昂贵, 让收入不高的老区农民愁眉不展, 看医生的成本之高成为他们的心病。对此,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对老区农民看病费用作适当的减免, 以减轻农民看病的负担, 并完善相关的法律, 控制医院医药费收取不合理的现象。

5. 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

“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这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通过这次实地调查, 特别是对典型家庭的深入访问, 笔者感到这一点对于一部分特困老区农民来讲尤为重要。

6. 政府采取调控措施控制农村物价严重不稳定的局面。

可以看到, 无论采取怎样的措施为老区人民增收, 物价的增长过快都会让这些成果功亏一篑。农村物价自由上涨, 这不仅对农民本身, 甚至对整个县、整个社会的不稳定都是有影响的。所以政府不应仅仅控制城市的物价上涨, 也应该多过问农村的情况。

7. 改善老区水利、交通现状。

地理位置闭塞是导致革命老区与外界不通的主要原因, 要为老区人民增收, 要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要发展老区经济, 交通方便通畅是前提。现在红安县村村通的公路基本有了, 但是路面过窄, 多数地方两辆小车不能相错, 有的死角不能相通。天台山漂流热线的公路就有这个缺点。

8. 采取措施, 缩小贫富差距。

篇4:农民收入状况的调查及思考

【关键词】石林县 农民收入 调查 思考

石林县是一个将近20万人口生活在农村的欠发达县,约占到总人口的90%,石林县又是一个欠发达地区,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对全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农村消费市场活跃,扩大内需,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维护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制约农民增收的问题

1.农业生产条件先天不足,束缚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

石林县自然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科技服务跟不上等诸多问题,使石林县的农产品科技含量少,农产品价格低,生产成本大,经济效益差,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较为普遍。

2.农户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偏低,收入对农业的依赖性大,影响了农民收入增加的质量和速度

我们把农民收入按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四大块进行分类分析可以看出: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但如果做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家庭经营性收入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偏大,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较小,是影响家庭经营性收入质量提高的一大障碍。因此,今后二三产业如果有更快更好的发展,那么,农民收入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3.农村产品的商品化、产业化水平低,难以对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形成强大的产业推动力

目前,石林县市场竞争力不强,阻碍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工不足。农产品不能通过加工和流通增值,仅能以原材料的形式输出,农民难以分享到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后续利润;二是引导不足。由于缺乏产业化组织的引导,农民在结构调整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趋向性,容易造成产品积压和价格下跌,致使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的风险加大;三是地方特色产品特而不优,优而不强,难以形成增收合力。

4.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由于历史的原因,城乡之间的差距始终存在,随着改革的深化,这一差距又趋逐渐扩大之势。2005年,石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95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7100元,两者相差4105元。

关注制约石林县农民增收的因素,是繁荣农村经济的关键。

二、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建议

1.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结合石林县的情况,我们认为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石林县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积极推行和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形成具有石林县特色的农产品支柱产业,并将其做强做大。

(2)以税费改革和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加快农村金融、公共财政、流通体制、土地流转等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向制度创新要收益。

(3)以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为动力,推动农村人口流动和城镇化建设,向农业外要收入。以小城镇建设带动扶持乡镇企业,再创农村非农产业辉煌,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营造更多就业空间,快速提高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

(4)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县、乡发展后劲。石林县县级财政普遍拮据,只有通过发展县域经济,走二、三产业兴县之路,才能对农民增收提供更大的带动和支持。

2.强化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造就一代新型农民

农村居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增加收入的关键所在。当前,石林县应该重点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同时,要积极推行农民劳动技能培训,增强农民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1)建议调整教育资金的使用方向。将教育资金重点用于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学龄前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有效地控制流失率,防止学龄儿童的失学,保证所有儿童都能享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努力争取接受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2)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石林县要大力发展与农业和乡村企业相适应的初、中、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农村职业培训体系,开设职业技能课程,造就一代文化素质较高的新型农民。

3.重构农村合作医疗网,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石林县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制定积极稳妥、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将农村社会保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政府有关部门要做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征收、管理和营运,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提供资金保障。

(2)各級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提供经济保障,要支持提高和扩大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和保障范围,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支出。

(3)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济制度,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4)要尽快建立强制性的农民养老保险金制度,使外出务工的农民能在为输入地创造财富的同时,解除自身的后顾之忧,并增加社会参与感。

4.加快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改水、改电、改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改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当前,在农村的投资重点应转向改水、改厕和环境治理,推动农村自来水革命、厕所革命和厨房革命。为此,各级政府要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更多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公共财政领域,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应将通电、通水、普及卫生厕所列入日常工作议事日程,在农村提倡使用清洁能源,鼓励农民美化村庄环境,改善生活条件。

5.加大扶贫力度,促进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1)加强农村财政扶贫力度,创新扶贫方式。要改“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变“经济扶贫”为项目扶贫,提高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提高财政扶贫效率。

(2)专款专用,加强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的管理与监督。石林县农村扶贫工作主要由县、乡两级政府负责具体实施,贫困地区经济落后,财政拮据,农村财政扶贫资金常常被地方政府挪作应急资金,甚至被乡镇干部以种种借口所侵蚀。因此,必须实行法制化管理,必须通过相应的立法程序以法律与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严禁违法、违规操作。

篇5:农民收入情况调查表

尊敬的住户:

您好!本次调查是我们学习安排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我们抽中您的家庭为调查对象,本调查问卷表所填报的资料仅作为我们撰写调研报告参考使用,无对错之分,也不作为任何考评依据,我们将严格保密不向外泄露,诚恳的希望您或您的家人在百忙之中协助我们完成这项调查。

谢谢您的合作!

户主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总人口:劳动力人数:外出务工人数:耕地面积:养殖水面面积:林地面积:

1、您家里主要种植的作物是:()

A水稻B玉米C棉花D小麦E蔬菜F其它(请注明)

2、您家庭每年总收入是:

A7000元以下B7000-15000 元C15000-25000元D25000元以上

3、您家庭收入来源的渠道和比重:

A经商B打工农业种植业D林业畜牧养殖业FGH4、您家庭生产性支出的总费用是(),各项目的比重:

ABCDE渔用饲料()F二、三产业()G其他()

5.您的家庭外出务工人员月工资收入是(无外出务工人员不填):

A1000元以下B1000-1500C1500-2000D2000-2500E2500元以上

6.您的家庭收入主要用于:()

A家庭生活开支B子女教育C储蓄D 农业生产E医疗F其他

7.您家近几年的收支情况:()

A入不敷出B持平C略有积蓄D结余较多

8.您目前提高家庭收入的困难是(多选题):():

A缺乏投资资金B缺乏劳动力C外出打工等增加收入的机会少D农产品价格低

E缺乏科技技术F农资价格上涨G其他(请注明)

9.您认为当地政府关心农民收入问题吗?()

A非常关心B比较关心C一般D不关心E不了解或不知道

10.您对目前你们村增加农民收入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

村干部座谈内容: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2.农用生产性基础设施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6:农民收入支出情况调查及思考

农民生活费用收支调查

班 级:XXX

学 号:XXX

姓 名:XXX

农民收入支出调查及思考

这次我所调查的三户对象是我家乡居民。通过这次调查发现了我国农村发展的许多问题。从调查情况来看,青山村农民收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村农户收入的基本情况

1、农民收入水平低。

2、农户增收渠道变窄,难度加大

3、农户货币收入比重低。在调查三户的农民中,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农民。其卖不掉的产品占其收入的1/3,即使全部卖掉。也是亏本贱卖。部分农民收入中以实物为主,货币收入相对较少。为了生产和生活,部分农民长将农产品换取部分生产资料和必需的生活用品。

4农民收入不平衡。少数农民的高收入掩盖不了不少农民收入下降的真相。我所调查农户中周清农户家年均收入万余元,而胡秀奶奶家却一贫如洗。

二、制约农户增收的原因。

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加上现阶段商品率低,部分农产品价格下滑,农户增产不增收。从调查的情况看,制约农户增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调整滞后。受市场信息、自身素质等因素影响,许多农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适应,对种植、养殖产品的取舍只能盲从于市场短期的价格波动,不能科学地、准确地判断市场规律,“村看村、户看户”的生产经营现象,导致一哄而上——恶性竞争——收入减少——纷纷下马,造成农业结构调整的盲目和滞后,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许多农民因此发出“谁能告诉我,到底种什么?”的无奈叹息。

2、商品流通不畅。近年来,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价格大幅下滑,农民收入下降。被迫闯市场的农民一年四季忙种忙收,顾了田里这一头,顾不了市场那一头。农产品大多以乡村为单位组织销售,每到上市盛期,各单位各自为阵,四面出击,不断增加了费用,而且易使区内产品聚集到同一地方,相互杀价,造成内耗,一些农户只好忍痛低价甚至亏本倾销,满载而去,负债而归。

3、科技含量偏低。村农民中,大多为初中、小学毕业,文化素质偏低,有的年龄偏大,观念偏旧,对科技成果接受慢,对市场信息捕捉不准,粗放经营,产品档次低,收入增长受到很大制约。

4、农业投入不足。村以旱地为主,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适于统一抗旱排涝,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农户自主经营,耕作粗放,农作物不再连片种植,原有的漫灌方式已不适应。由于投入不足,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的严重滞后,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抗灾能力差,农户增产增收缺乏保障。

5、增收难度加大。一是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而提价的空间和可能均已很小。二是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依然存在,尤其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且有假冒伪劣产品,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利益流失,收入下降。三是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农民外出务工、从事第3产业等获取收入的渠道变窄。四是农户欠款的数额和户数在不断扩大。

6、自然灾害频发。农业仍然是一个弱质产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仍起着决定性作用,风调雨顺即丰年,天旱雨涝就减产,对农民收入增减的影响不言而喻。青山村连续5年4灾,旱、涝、虫交替,灾害频发,经常造成农作物大面积

减收甚至绝收,给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带来严重影响。

三、农户收入低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1、家庭收入拮据,农民看不起病。村在传染病尚未完全控制的情况下,一些诸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正在上升。由于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计,农民得了病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结果是小病拖大,大病不医。对于癌症、重症传染病等,农民则干脆不治。一些家庭的主人得了重病,躺在床上只能硬挺,儿女们及家人围在床前眼巴巴地看着而一筹莫展,此情此景实在让人伤心。对于一些稍有积蓄的家庭,农民得了病面对医院昂贵的收费,也是望而止步。农民身患脑血栓,住院半个月花了3千多,病不好就回了家,他说:“医院费用太贵,一天花200多,种一亩地一年也挣不够一天的治病钱。”在一次务工时不慎从房顶掉下摔成重伤,在县人民医院治疗花费了1万多元后,实在借不上钱了,只好悄悄地出了医院,回家慢慢地熬。在调查时当我们问:“家里老人得了病怎么办?”,群众说:“家里老人治病如果需要3000元以下,儿女们分摊;如果需要3000—5000元,弟兄们因为摊钱就大动干戈;如果是需要5000元以上,架都不用吵了,等

2、孩子上学难,上不起学。撤点并校后人口较少的一些村或自然庄,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就要到几里甚至是十几里以外村念书。在调查时,小学四年级学生就要到几十里或近百里以外的学校寄宿上学。有的孩子小学毕业就呆在家不念书了,当我们问到:“十几岁的孩子在家能干什么?”家长说:“现在学校收费项目太多,念初中每年就需1800—2000元,咱穷人哪能念起?!”念初中尚且如此,那么面对念高中每年需4000—5000元的费用,大部分家长有点吃不消。

3、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难。我市农村居民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有4.9万人,随着排查的深入,农村低保人口将得到8.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2002年,据市民政局统计,全市共发放低保资金649万元,有18970人享受到了低保政策,人均年补差342元,月均28.5元。由于部分县级配套资金落实的不够好,实际上部分低保对象达不到月均28.5元,有的甚至只能达到一半,有的不能按时足额领取保障金。如陵川县统计上应发放176万元,实际上只发放低保资金80万元。由于低保资金是分级负担,有的乡镇不愿多报低保人数,人为地把部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排斥在保障范围之外,甚至越是经济困难的乡村低保对象越少,这些都严重地损害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青山村80多岁的老人家胡秀,两个儿子都有智力问题,每天靠和别人要菜、要粮生活,一年只能享受到村里给的20—30元救济。

4、社会治安状况不好。欠发达地区农村由于贫穷,文化生活落后,剩余劳动力没事干,经济贫困导致了精神贫困。一些年轻人,游手好闲,没事找事,打架、斗殴、赌博、邻里纠纷经常不断。有的人一遇点挫折,就破罐子破摔,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偏激,对村里工作

横加阻拦,干群关系十分紧张。有的乡镇地域广阔,偌大个地方连个派出所都没有,这里成了一些“不法分子”的藏身之所。比如近几年偷盗树木的行为愈演愈烈,非常猖狂,等政府派人赶到事发地点,已是几小时后,盗木贼早已跑得无影无踪。

5、农村群众办事不便。乡镇地理条件差,住户相对分散,再加上农事季节的影响,群众找政府办事和解决问题很不方便。如青山村洲上的农村到乡政府的平均距离为20至30公里,最远的达40多公里。群众要到乡里办事,天不亮就得上路,到了乡政府,要找的人在还好说,若不在,也不敢多等,就得赶紧返回。农民办户口往乡里跑个2趟、3趟是经常的事。有一村民为了办结婚证,往乡政府跑了5次,结果结婚的日期都过了,结婚证还没办理。在青山村村办事不领结婚证的现象已非常普遍。

6、管理与服务跟不上。乡镇由于经济落后,路途遥远,电信不通,乡镇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显得鞭长莫及。日常通知个会议也要派人分头步行或骑车到各村,提前两三天通知才行。乡干部最怕就是下村去工作,谁都不愿意到边远的村庄去。即使去下乡,也只能车来车去,能去的地方走马观花跑一趟,去不了的村和庄,可能几年也去不了一次。由于集体经济无收入,村干部几年的工资都兑不了现,大家心灰意冷、没精打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在一工作就是收钱,群众对立情绪很大,少数村委会工作几乎陷入了瘫痪状态。

四、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从调查的情况看,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主要有:

1、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要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利用各种渠道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重点解决连片干旱、渍涝问题,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调优产业结构。农业结构调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忌一哄而上,要热中有冷;忌一成不变,要勤于调整;忌一触即溃,要“把根留住”;忌一盘散沙,要形成“拳头”。

3、健全市场体系。一是尽快筹建大型农产品集散地,满足农产品流通的需要。二是要健全服务体系,按照“以区级为引导,以乡村为主体,以民间为补充”的发展思路,通过建立中介组织、组织营销队伍、完善信息网络、强化科技指导等,为农民产前提供种什么最好的信息,产中联系好销售渠道,不能让农民一家一户闯市场,为农业产、供、销提供全方位服务,以保证农产品价值和农民收入顺利实现。三要切实整顿农资市场,严厉打击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坑农害农行为,真正保护农民利益。四是要积极探索“订单农业”、“合同农业”的新路子,做到让农民只思生产,不愁销路。

4、实施科技兴农。要通过多种形式如电视讲座、农民夜校、田间指导等,大力推行农科教结合,逐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从而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向科技进步要收入。

5、推进农业产业化。一要坚持市场导向,防止通过政府行为“一哄而起”,急进硬推。二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将闲田集中在种田能手或种田大户手中,让其自行调整,规模经营,增加收入。三是要择优扶强,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选择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前景,能够组织农民生产和为农民服务的企业重点扶持和培育。

上一篇:于二十年后回故乡五年级作文600字下一篇:庐陵生态公园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