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吴正宪课有感

2024-05-04

观吴正宪课有感(共11篇)

篇1:观吴正宪课有感

观《小学数学估算》有感------在反思中成长

作为只有三四年小学数学教龄的新教师我循环看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小学数学估算》一课。我摸索着、学习着、渴望着自己的教学水平能有所提高,当我看到吴老师的课堂我像一个学生一样被她生动而有效的教学艺术水平所折服!同时反思自己课堂中的不足,我怎样才能把课讲的如此好呢?

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现,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究和获取知识,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数学,她从不轻易地去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不强迫学生去认同。这一点,是我最难学会的。“一个好的数学教师,总是把一些概念、规律纳入„待解决的问题‟情境之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去„再创造‟。”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吴正宪老师的课堂这一点体现的非常明显,做的很到位。她非常注重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形式的活动里学习新知、巩固新知,给学生提供了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我反思应在创新这成长:观念上创新、教学策略上创新、教学方式上创新、师生关系上创新、自身能力上创新。

吴正宪老师的课具有鲜明的特征: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每种估算方法的理解,给这种估算的方法取了易于记忆的名字:小估、中估、大估、大小估、四舍五入估…增强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兴趣。她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围绕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精心组织教学素材,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巧妙预设教学过程。在课堂上,教师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我利用工作之余已经取得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在教学过程中,吴正宪老师非常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她的课上有疑问,有赞许,有笑声。全体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通过交流、发现、辨析、整合,终于获得了共识。值得一提的是,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了倾听、接纳与评析,这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意义是深远的。

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从强迫学生去认同。她以热情的鼓励、殷切的期待、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她用那真诚的爱心感染了孩子们,贴近了孩子们的心。她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教是为学服务的。在吴正宪老师的课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在而深远的,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外显而巨大的。她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平衡的问题情境,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探究、猜想、思考,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和实践学习的探索和应用。

通过吴老师的这节课我受益匪浅: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寒梅扑鼻香。我应该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不轻易放过问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数学思考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篇2:观吴正宪课有感

真的很珍惜能有此次研修机会。从中能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学思路方法,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大帮助,可谓是受益匪浅。

听吴正宪教师《估算》一课我认为是一种享受,课堂上吴老师语言幽默风趣,学生积极互动、大胆提问并能讲述自己的想法,学生完全沉静在学习的快乐之中。现就吴老师这节课谈谈自己的感受:

视频估算1是这节课导入的部分。吴老师引导学生就估算提出相应的问题并就此进行讨论,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也大胆积极的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吴老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的问题走进课堂,通过学生的提问激发学生对估算的求知欲望和浓浓的兴趣,也为整节课堂做了很好的铺垫。但有一位同学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意思一样的问题,教师:“重复的问题就不再提”。我觉得虽然这位学生提了相应的问题,学生难免心理有些气馁,没有被老师认可而产生消极情绪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我认为此时应该及时的鼓励该学生,虽然问题意思相同,能大胆积极的举手提出问题都是很棒的!

视频估算2是这节课的探索过程部分。由于视频模糊了一点,吴老师设计的一些问题以及学生的解题步骤看不清楚,可谓是有点遗憾!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语言幽默风趣,学生时不时发出哈哈的笑声,避免课堂上出现尴尬的局面,把学生带入快乐的学习氛围当中,学习的过程也是积极活跃。吴老师很尊重学生的想法,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给予肯定。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围绕学生的活动为主,更多的让学生答题讲述自己的想法及解题的思路,真正的把课堂交给了学生。

视频估算3是这节课的练习提升部分,吴老师在练习的设计上结合实际,间接的回答了视频估算1学生提出的问题,(1)我们为什么估算?(2)估算有什么好处?(3)生活中有什么好处?

篇3:观吴正宪课有感

吴老师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商的变化规律”一课。面对这样一个被大家研究“透”的教学内容, 我们最大的疑问就是:吴老师还能怎样上出彩?面对新课标, 她的着眼点在哪?

上课伊始, 吴老师像以往教学“商的变化规律”一课一样, 以“猴王分桃子”的情境, 引导学生列出了三个算式:6÷2=3、60÷20=3、600÷200=3进行研究。面对这个熟悉的情境, 我们的热情一下降到了冰点, 正当我们失望时, 吴老师后面环节内容的处理, 给了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惊喜一:借助直观, 浅悟模型

当学生对于“猴王分桃子”的三个算式有了初步的感悟后, 吴老师没有引导学生继续纠结于几个算式呈现的规律的研究, 而是以几何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继续感悟规律:

师:孩子们, 这其中的规律是什么呢?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出示图) :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横着的是表示有多少支笔, 竖着的是表示多少元。

师: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买两支笔就是10元, 买4支笔就是20元, 买6支笔就是30元, 买8支笔就是40元。

(随着学生说在图上点出点来。)

师:想一想, 买10支笔的点应该去哪了?

生:在直的线上再往上。

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商都是5。

师:那这个5又是什么呢?

生:一支笔的价钱。

师:你怎么求出来的?

生:我通过总的价格除以笔的支数求出每支笔的价格。

师:笔的数量和总的价格在发生着变化呀。

生:但是都是每支5元钱, 不变。

此时老师没有局限于图的理解和学生的表达, 而是引导学生用手势一起再次感受。

师:你们的意思是——买的支数越来越多, 钱也就越来越多, 但是每支笔的价钱是永远不变的。

(吴老师边说边一只手臂伸开代表横轴, 另一只手臂伸开代表纵轴, 慢慢地延展开手臂, 帮助学生逐步地感悟被除数和除数增加的过程, 感悟商不变的原因。)

此时, 学生对于“商不变”的理解绝不仅仅是抽象的算式, 还有直观图形的感悟。正是这样一幅图的引入, 就帮助学生把代数问题引入到图形的理解中来, 渗透了几何直观思维方式的同时, 把商不变的规律与直观模型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惊喜二:层层感悟, 抽象模型

在这样研究的基础上, 吴老师引导学生继续研究算式的变化规律。

师:这些算式的商怎么就不变了?请大家选一组为例, 把你的发现表示出来。

(学生进行小组研究。)

师:谁来说说你们的研究的过程和发现?

(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和发现。)

师:你能根据你们的这个发现, 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吗?

当学生兴趣盎然地举不胜举时, 他们心中对于商不变的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 学生虽然没有说出总结性、规律性的东西, 但是商不变的规律大有呼之欲出的态势。此时, 吴老师恰如其分地引导:

师:你们说得完吗?

生:永远都说不完, 太多了!一辈子也说不完!

师:那问题就来了, 一辈子也说不完。 (教师用一个……表示出来) 就这个一辈子也说不完的事, 你们能不能总结一下, 用一句话或者一个式子来表示。你想到什么, 就写什么。

(学生自己静下心来反思学习过程, 尝试写出自己的感悟。)

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想法。

生1:我发现怎么也写不完, 永远也写不完。

生2:商与被除数、除数有关系。

师:你们想问他点什么?

众生齐问:到底有什么关系?

生2:我发现它乘2、它也乘2, 商就不变。 (结合着一个算式说。)

生3:你乘10、我乘10, 商就不变。

生4:你乘几, 我乘几, 商就不变。

师:这个你是谁?我是谁?商才不变呢?

生4:你就是被除数, 我就是除数。

师:看她就把前边你们所表达的意思总结出来了。3号同学, 你面对他的总结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3:我没有把所有都说全, 还有的不是乘10呢, 她就把所有的都说全了。在总结的时候, 要把所有的情况都包起来。

师:对呀, 要把所有的说全了, 刚才有些同学的帽子有点小了。

师:我看到有的人还是这样总结的 (如下图) , 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我觉得还可以把方框变成x。

师:你的x代表什么?

生:要是5就都是5, 要是10就都是10。

在这个环节中, 吴老师技巧性地、分层次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 学生的想法逐步地由初步感知的“永远也写不完”到“你乘几我也乘几、商不变的表达”, 最后用“x”这个简洁符号来表示, 不仅体现了学生由粗略体验到细致分析、由形象感知到抽象归纳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他们体验了一把建立模型的过程, 正如生3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所说的:“要把所有的都包起来。”是呀, 有了充分的体验、层层的感知, 学生的总结中终于提到了“要把所有的都包起来”, 这个“把所有的都包起来”的符号表达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的抽象模型。

惊喜三:回顾过程, 应用模型

如果说前面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抽象概括, 那么怎样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够有所发现, 也能尝试用简洁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发现, 是这节课的一个重要的研究点, 也是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的过程。于是吴老师引领大家回顾了整个学习过程。

师:我们来回头看看, 是怎样总结出这个规律的。

大屏幕显示画面和过程:分桃子→买笔图的观察→自己写式子→回到生活中验证。

师:看这个图, 我们把单位“元”和“支”去掉, 你还能根据它编一个小故事吗?

生1:我买2块糖用10元钱, 买4块糖20元钱……每块糖5元钱的商不变。

生2:我去二姨姥姥家, 2秒钟跑10米, 4秒钟20米……每秒钟跑5米的商不变。

……

如果说前面的过程是在建立模型的话, 那这里吴老师就是在引领学生应用模型, 把模型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应用。经历这样的过程才算得上是一节完美的建模课。更让人惊喜的是, 吴老师模型的应用又再一次和几何直观建立了联系。面对学生的“去二姨姥姥家”的事, 我们所有的听课教师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笑声中既有对吴老师睿智课堂的钦佩, 更有对学生成功体验的愉悦。

综观吴老师的授课过程, 不难发现吴老师在走的其实也是那一条建模之路:

问题情境:抽象算式, 说明研究的问题

解释、应用扩展:对图形表达和符号化的理解, 用生活中的实例解释

篇4:观吴正宪《奇妙的搭配》

绵阳市成绵路小学

黄利群

——赏析吴正宪老师的《奇妙的搭配》

看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奇妙的搭配》的光碟后,我感受很多。我觉得吴老师这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一、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多样、实在且有效。

二、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三、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四、在多向互动中,实现了动态生成。

这里,我想就第四点详细地谈谈。“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这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与改革研究所所长叶澜在近七年来进行‘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究性研究"课题中提出的观点,这个课题的研究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深入的影响。

专家的研究和我们一线教师的实际工作是有距离的。我们都想解放学生、活跃课堂,我们也尝试着把课堂中的时间、空间、工具、提问权、评议权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但面对这一个“活”起来的课堂,又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与顾虑:(叶澜老师是这样描述我们老师的心声的)学生活起来了,课堂纪律松懈怎么办?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爱发表意见,教学进度完不成怎么办?面对学生各种问题和意见,我们教师怎么办?学生的活跃会不会带来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水平的下降?由于基础和主动投入程度的差异,学生间的差距显得更大了怎么办?社会、上级领导对教学的评价依然以分数为主怎么办?”等等一系列的“怎么办”困扰着我们,面对着活跃的学生,心里却想着还没有落实的教案。我们是继续改革,还是保证考试成绩?事实上我们无法把这两方面通过重组统一起来,为了“保险”起见,我们是否应该选择回到习惯的老路上去呢?

但是从发展的眼光看,我们不能后退。那么我们该怎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呢?(叶澜老师作了如下总结)多向,包括教师与全体学生、教师与部分学生或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不同性质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个体与个体间、学生个体与小组间、学生个体与全班间、小组与小组间的多边不同性质的互动。对这种互动的要求不仅是关注“积极”,更要把握住有效(即指产生实际效果和交互推进教学作用的“动“)和高质量(这里的高质量指的是不仅学科基础性知识、能力要达标;还要争取实现比各班、各人不同的学生初始状态高的成绩,更要提高教学从多方面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发展的质量)。

回忆吴老师的这一节课,我们不难看到“多向互动”的痕迹。比如贯穿始终的小组讨论交流活动、教师与个别汇报学生间的交流活动、教师在巡视中结合小组自身的方法作指导的活动、教师指导下的小组与小组间的互相欣赏和评价活动、个别优秀学生对其他学生的影响活动、持错误观点的小组在其他同学的启示下的修正活动(搭配不能重复)、个别学生间的相互启发活动(3+3=6、3*2=6)等等。

通过这些多向互动,这节课出现了令人为之叫好的知能生成:从直观的衣着搭配到孩子们用文字、图画展示的早餐搭配,再到他们用数字、拼音、编号、英语字母等表示的球队组队过程,这一次比一次更深入的活动,让孩子们学会的不仅仅是搭配的技能和方法,更让孩子们初步体会到了怎样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并且初步体验到了怎样简单、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我想,学生的数学素养就是在这样的有效的数学活动中开发出来的。

在佩服之余,我们又该如何实现自己课堂上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呢?叶澜教授提出了以下三点做法:

一是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在设计中就有“结构”意识和形成“弹性化”方案,思考师生活动的合理配置与目标;用新的设计去支撑新教学过程的构建,要求我们对自己设计的方案、思路、目标、过程在课前就娴熟于心。二是在上课时,教师要学会倾听,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学生身上,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包括评价、追问、启发、判断、组织等),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三是加强课后的反思与研究,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真实体验来进行。

除此之外,叶澜教授经过七年的研究后总结出了两个关于教学过程如何动态生成的重要的新认识。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学生动起来了,绝对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了,而是意味着教师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水平上做,只有也应该由教师来完成的更高水平的“动”,通过教师这一层面的“动”,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要知道绝不是学生的主动活动就能自发推进教学过程,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的重要作用的主动发挥,就不能有高质量、有效的互动,学生将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失去了它的意义。

这段话对我来说,出现得有点晚。经过各种各样的培训,我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但是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味的任由学生自由发展,该提炼的没有提炼出来,该生成的没有生成。听了吴正宪老师的课,再读读叶澜教授的论文,我不得不思考:如果我们总是任由学生自由发展,那数学教学的意义何在呢?吴老师在《奇妙的搭配》的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的方法作清晰地总结或重述、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用更简单的方法展示。比如,在衣着搭配的汇报活动中,吴老师在学生边汇报时边指导,“这个小组先选择了黄色的上衣”,当学生第2次说到裙子时,吴老师说“这是长裙”,就暗示了学生如何更清晰的表达,当学生讲完后,吴老师又说“这个小组先选择了一件黄色上衣,分别和裤子、长裙、短裙搭配”,这些必要的指导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搭配的方法和过程。又如,在学生汇报完用文字或画图表示的早餐搭配方法后,吴老师问“你有没有更简单的表示方法,这时有学生说用图形,吴老师马上问“用什么图形?”学生说用圆形、三角形。吴老师继续深入问到“圆形表示什么,三角形表示什么”,在他与学生的一问一答中,其他的学生就受到了启发,于是接下来就有学生说用编号,老师就说“用编号更简单了,1号表示什么,2号呢”,接下来又有学生说用字母,老师再次具体问到“用字母,a表示什么,b呢?”。吴老师在这些引导中,并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有区别的对待。通过它与个别学生的交流,相信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如何更简单的表示了,于是下一个活动自然就出来了。我觉得正是由于老师的有区别的引导那么到位,在四支足球队组队活动中学生才能表现得那么有水平,毕竟他们仅仅是二年级的学生。

当然,这节课也有几个值得思考的地方:

1、在课前的4人握手活动中,老师问“四个人,每人握了3次手,一共握了多少次手?”这样的引导我觉得就是误导。

2、在创设衣着搭配的情景时,由于老师说“一件上衣可以配一条裤子”,这样的引导就局限了学生的思考,学生先入为主的在实验中用下装去配上装,几乎没有学生想到用上装去配下装,显得单一。后来吴老师也问了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但还是没有学生走出局限。

篇5:学习吴正宪有感

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是数学教育永恒的话题。概念就如同数学的基本细胞,相关概念之间形成网络就构成了数学的基本内容。小学数学涉及的许多概念都是非常基本,非常重要的,它们是数学这座大厦的基石。教学中给数学的基本概念以核心地位,使学生领悟概念的本质及内涵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

概念是数学的灵魂,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根基。学生形成智慧,不能仅仅依靠掌握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实践,以及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

“倒数的认识”这一课的核心内容是“倒数的意义和求法”。“倒数的意义”属于概念的教学,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关注基础知识本身,让学生在深入剖析“倒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学会数学思考,体会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功体验,才能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比赛吗?现在我们来进行个口算比赛。课件出示两组乘法口算。(1)× ××

60×

×

×

×12 ×(2)× × × ×12

× 5× 1×1 ×

比赛规则:同桌两人一个人做第一组口算,另一人做第二组口算。在规定的时间内做的对的题的数量最多的同学获胜。

学生开始紧张激烈地比赛。教师组织评议,评选获胜同学。

生:老师,这不公平。第二组的题目比第一组简单,乘得的结果都是1。(部分同学很不服气,认为第二组的题目太简单)

师:比赛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同学们发现了这些算式的特点。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难道不是吗?(不服气的同学脸上露出了笑容)

师:刚才有同学发现了这些算式的乘积都是1,谁还想说说自己的发现?(课件只显示第二组口算题)

生:我还发现:相乘的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位置是颠倒的。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些算式的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我们可以把这样的两个分数叫做“倒数”。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倒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发现,谁来说说你认为什么是倒数呢? 生1: 倒数是指得数是1的两个数。生2:我不同意,应该说乘积是1的两个数。生3:对,我也觉得应该是指两个数的相乘的积是1。师:请同学们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出示倒数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探究讨论,理解概念。1.剖析倒数的意义

师:在倒数的意义中,你觉得比较重要的词是什么?为什么? 生1:我觉得“乘积是1”比较重要。它强调了只能是乘法计算的结果,而不能是加法,比如说,+=1,我们就不能说和互为倒数,同样减法或除法的结果是1的两个数也不能就说是互为倒数。

生2:我认为其中“两个数”也比较重要。它告诉我们不能是3个、4个或者更多数的乘积,只能是两个数的乘积是1。

生3:我还认为“互为”也很重要,只是不太理解。为什么不说“叫做倒数”而是说成“互为倒数”呢?

师:谁能帮助xx解决这个疑问?

生4:我想是“互相”的意思吧?也就是可以正着说,也可以倒着说。比如,可以说是的倒数,也可以说是的倒数。

生5:我觉得“互为”应该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可以说第一个数是第二个数的倒数,也可以说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倒数,不能说一个数就是倒数。

生6:我同意他们的看法,比如与互为倒数,我们就可以说是的倒数,也可以说是的倒数,但不能说是倒数,是倒数。师:刚才这几位同学很善于动脑思考,还举了一些例子进行解释。xx同学,现在你明白“互为”的意思了吗?

生3点头,紧皱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了。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不仅知道了倒数的概念,而且找出了一些重要的词。在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时,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思考:看看是否符合倒数的意义。2.师示范举例。

师:现在老师写一个算式,大家看看是不是符合这句话的意义?

教师板书:

×

生齐答:符合。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算式的乘积是1。师:那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和互为倒数。和

互为倒数。教师板书: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遍?

生1:因为 生2:因为××

=1,所以=1,所以

和是

互为倒数。的倒数,是的倒数.3.学生举例。

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师:现在请每个学生也写一个这样的算式,然后让同桌照样子说一说。

师:你是怎么写的,谁来说说看?

生1:因为×=1,所以和互为倒数。

生2:因为×=1,所以与互为倒数。„„

篇6: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有感

在上学期去集宁学习期间一位老师给我们观看了吴老师一节数学课,当时虽然听的是数学课但给我的触动很深,回来在放假时我又重温读了这本关于吴老师的书,其实我们不管读哪位名师的著作,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都是为教育事业所付出的辛勤的汗水,同样吴老师成功的背后也是她在30年教育生涯中辛勤的付出和求索,她凭着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及对孩子深深的爱,真挚的情,最终成为学生和老师心中的好老师。

通过本书告诉了我们一个共性策略:1.做一个充满爱心,富有人情味的教师。2.永葆童心,做孩子们真诚的朋友。3.走进孩子的心灵。4.给孩子重新跃起的机会。5.教师要有真本事。6.教师要有人格魅力。特别是最后一条吴老师从品格魅力,情感魅力,学识魅力,形象魅力四个方面强调了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心中的偶像,自己的言行举止,学士人品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要求学生作业书写规范,自己的板书是否整齐规范,要求学生服装整洁,自己的服饰是否干净得体等等,用和学生在一起平凡的生活和不经意的小事去感染学生。

从听吴老师的课及看书中看到吴老师 善于激发每一位学生积极发言,对每一位发言学生都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认真倾听,大胆发言;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勇于创新,在她富有激励性语言的鼓舞下,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得到张扬,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倾听。争论中发现知识。吴老师不仅给予学生智慧还能给学生力量,所以,我们还要多学习,向吴老师学习,争取然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

《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有感》

东胜区罕台润泽小学

篇7:吴正宪老师的《小数除法》有感

学校:海子沟乡大有山学校 教师:马晓燕

2016-4-

16、17日,我聆听了数学名家吴正宪老师的《小数除法》一课,吴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彩的教学方法,深深吸引着我们湟中鲁沙尔二小的孩子们,也同样深深地启发了我门在坐的每一位教师。

在吴老师课堂上孩子的精神状况显得,轻松、活泼、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内在体验和探索,并且她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显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堂课上,吴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展示和操作,通过思考、动手分、记录过程、总结方法的活动,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到数学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分钱”到“分水果,”“分米”“分糖”等行为,最终了解了小数除法的本质其实就是分计数单位,成功地将一节枯燥的计算课变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分分分”的课堂,让我不禁为之赞叹,也和同学们一样,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

这次观课,堂课中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吴老师对孩子们“问题意识”的培养。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孔子也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确实是学习活动的根源和教学活动的中心,它需要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问题,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没有问题,就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不到教学的真正目的。我以前在视屏或在书中看到,老师上课时孩子没有问题,以为是很成功的一趟课,其实,“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在如今的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在吴老师的这堂课上,类似“有没有问题问他?”“你有什么问题吗?”这样的话贯穿了整个课堂,学生们在不断的提问,思考,解决,领悟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节课的知识,这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因此,在今后的数学课堂上,我也应该着重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引导孩子们多提问,多质疑,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也成为了这学期习惯目标培养的其中之一。

从这节课上看到,吴老师也充分展示了对于孩子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上,吴老师对孩子们数学运算和直观想象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培养,如:0.1是由几个0.01组成的,0.01是由几个0.001组成的等。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让孩子们逐步理解了小数除法的本质。在我的数学课堂上,有时会因为急着想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基本数学素质的培养,长远看来,这样的做法是对学生无益的。吴老师在之后评课时曾说:“数学核心素质与教学内容相比,更加重要,教不完的内容明天继续教。”我想今后我的课上也应该放慢脚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篇8: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有感

暑假即将开始时,学校组织了全体教师读一本书,因此,我有幸拜读了《听吴正宪老师评课》一书,在吴老师的评课中,老师们感悟着吴老师的教育智慧和人格魅力;体悟这什么叫“专业的读教材,用心地读学生,智慧地读课堂”。

评课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对一节课效果的评价。吴老师的评课关注了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对学生的课后访谈,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让学生参与评课,以学生的视角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学论教。二是注重与教师的对话,使教师在交流与思考中互相启发,提出好的观点、好的方法,教师既是智慧的分享着又是智慧的奉献着。三是注重方向引领,评课不应仅仅着眼于一节课在技术层面的设计,更要引领教师对课堂教学背后的教育理念及数学教育价值的讨论,使评课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我教师生涯的9年里,如何将单调的数学科变得有趣生动,如何让数学课演绎成故事课等。怎么知道上好一节课呢?一直是深深困扰我的难题,我为之努力,可仍旧雨里雾里。迫切需要专业的指点。而吴正宪老师本书中精彩的点评,既“好吃又有营养”,读完这本书意犹未尽,就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一、设计有效地课堂活动。

读完《听吴正宪老师评课》第一辑,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要设计有效地课堂活动。很多时候,我们过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总是机械的教给学生书本上已有的知识,却没有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教出来的效果也许并不差,但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只是一味的教,学生只是一味的学。读完这一辑,吴正宪老师告诉了我,课堂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充分展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信,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感受到成功,享受到幸福。

二、要读懂学生,充分的信任学生。

读完《听吴正宪老师评课》第二辑,我深刻的体会到读懂学生的重要性。教学是一门技术,但更是一门艺术。我们可能准确的把握了教材的内容,但没有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问题,去主动提出问题。简单的说我们忽视了交流。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简单的喊学生回答答案是什么,却忽视了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没有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就很难擦出智慧的火花。我们不能一味的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学生,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样才能“知道他的知道”。

三、教师适时的引导和鼓励会激发学生无限的创造力。

在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第三辑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真有才”与“好失落”——评丁凤良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这一课。在这堂课里,丁老师对一学生的回答评价为“你的话不多,总是非常精要”。学生听了以后感到“我真有才”。对回答什么是直径的女生评价道“对称轴今后我们会学到”,学生听后“好失落”。不同的鼓励和评价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而在课堂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面对的是学生五彩斑斓的思考,我们应该认真倾听学生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并用心给予回应。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当学生的回答与我们的思考不着边际的时候我们甚至说了重伤学生自尊的话。读完这本书,我时刻提醒自己: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是很难弥补的。一句简单的鼓励,一个赞美的眼神都会传递给学生无限的活力。

篇9:观吴正宪课有感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

韦光焰

1.做一个善良的使者

这世间的角角落落,多会有善良的人、善良的心。想起春天的天空下,蒲公英的种子,借着微风的力,就飘向田间的角角落落,落地就生根,生根就发芽,然后开出一片灿烂金黄的花。那个善良的心,也会像这样朴素的种子,借一股东风,让最美的花,开遍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朱成玉《善良的种子》)

多么美好的一幅画面!做人、就应该做个好人,做个善良的人、善良的人心中有爱。教师更应该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使者,就如蒲公英一样,在学生心中播撒善良的种子。

有一种善良叫“理解” 有一种善良叫“尊重” 有一种善良叫“博爱”

在我们实践的教育经验中会发现学生善良的心很容易被老师,成人的感染,但伤害也许发生在不经意间,可能一句话,可能一个举动,也可能一个眼神。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尊重学生让一句话,一个举动,一个眼神感动学生、影响学生的前程与发展。让我们在学生失败的时候送上一个温暖的眼神并给予真诚的帮助,在他们成功的时候送上一句温馨的祝福,在他们痛苦的时候送上一个关怀的拥抱,在他们有困难思维时候伸出一双温暖的手„„.这些都是小事,但为人师者应“不以善小而不为”。愿我们都能为善良的使者,为孩子送去知识的同时播撒下善良的种子,总有一天这颗种子发芽、开花!

2.热爱数学是教育的智慧源泉

做教师,要爱教育,爱孩子;做数学教师,要爱数学,爱数学教育。只有热爱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的魅力深深吸引;只有热爱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的神奇深深打动。

数学和蔼亲切,数学生动活泼,数学耐人寻味,数学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周期现象的特写;孙行者,者行孙,孙悟空的名字便成了排列组合;“曹冲称象”触摸到了等量代换的脉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展现着极限的定义;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成就了游乐场里的翻滚过山车„„ 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决定了学习数学和研究数学必然需要智慧,需要思考。而数学教育的任务正是教育者要将抽象的、枯燥的数学,演绎成学生感兴趣的、可以接受的,又不失数学本质和数学价值的形式,并展示给学生,数学教师应当用有效的方式启发与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并使他们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产生兴趣,学到有用的东西。

儿童学习数学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他们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我们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审视严谨、系统的数学,并以自己多年来的习惯了的方式将数学“成人化”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对孩子的奇思妙想并不在意,忽视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创设儿童学习的生态环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篇10:观吴正宪课有感

最近读了吴正宪《创造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一书,此书有吴老师的人物小传、教育思想概述、课堂实录、专家评述和吴老师的课题研究,文字通俗易懂,内容有图、有故事、有真实的课堂例子,并且内容对每一位数学老师(不论教龄长短)都非常适合。

其中,主张的“把数学变得容易些”这一点说得非常好。对于一节数学课来说,我个人认为:这一点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的重中之重。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真的碰到了不少学生有这样的问题:“我不喜欢数学,数学太难学了,尤其不愿意做应用题。”而我们的数学老师总会对学生说:“数学像一条链子,一环紧扣一环,要学好数学,必须把每一环的知识都扣好。”但是我们老师又有没有想过,数学教师的教学也会导致学生一环紧扣一环地产生以下的现象:数学太难→学生望而生畏→不喜欢数学学习(或根本听不懂而没办法学)→数学成绩不理想。因此,“把数学变得容易些”是我们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

首先,教师自己要充分去备课,把“人为的拔高”降低一点,我们数学老师都知道应用题教学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老师感到不好教,学生认为不好学,再加之人为制造的难点,更让孩子们不知所措。如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学校有8多红花,黄花比红花少3朵,黄花有多少朵?学生很快列出算术:8-3=5朵,但我们老师却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请同学们看图列式并说清算式的意义。本是一道很简单的算式,却让七八岁的孩子说出一大堆令成年人都费解的道理,自然使孩子心理上产生了厌烦的情绪,这样的数学课怎么会令孩子们喜欢呢?

其次,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把数学变得容易一些,容易对学生来说就是具体、熟悉而不是抽象陌生的。要想使数学变得具体、熟悉,就要让孩子们从身边的生活中去具体地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经历数学。如 在教学“认识物体”时“有趣的拼搭”的实践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巩固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特征,还知道了它们在拼塔中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在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活动中,增加了对数学学科的喜爱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善于合作的情感和学会合作的方法,孩子们在数学时间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数学具体了、看见了、摸的着了,数学熟悉了,它就在我们的身旁;实现变得容易了有趣了,孩子会不喜欢吗?

篇11:观吴正宪课有感

——学习吴正宪心得体会

儿童学习数学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他们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我们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审视严谨、系统的数学,并以自己多年来习惯了的方式将数学“成人化”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课堂上,对孩子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并没有太多地在意,忽视了童年期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失去了儿童的情趣。所以,唤起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要务。

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让小学生学与生活联系的数学

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小学生在经历的生活中已经有过数学应用的体验,数学学习是对有关数学现象的重新认识,是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总结与升华。

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造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数学情境。例如,学生在学习“年、月、日”之前,就已经知道“我今年过生日到明年过生日正好是一年”、“爸爸这个月领工资到下个月再领工资正好是一个月”。这是多好的解读!他们把十分抽象的时间观念,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物化”出来。学生以身边熟悉的现实生活为桥梁,逐步学会数学地思考,发现和得出数学的结论。同时,他们还将感受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学习。

2、让小学生学能听得懂的数学 对于学生而言,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听不懂,学不会,还得被强迫着听,强迫着学”。教师要让小学生能听得懂数学,不仅要让数学学习内容贴近儿童实际,让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要把数学变得简单些、容易些、朴实些。简单些,就是用“熟悉的”去解释“陌生的”,用“具体的”去理解“抽象的”。容易些,就是把人为制造的难点降下来,减少整齐划

一、千篇一律的统一要求,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朴实些,就是不要刻意追求课堂的尽善尽美,鼓励学生用原生态的,甚至是有些粗糙的语言诠释自己对数学意义的理解。

3、让小学生学不太严格的数学

“三十六计,背为上计。”张奠宙教授就提出“充分运用直觉学习数学,是数学学习,特别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条准则。”小学数学不要过于强调对某些数学文字的表面理解,而应力求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本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数学语言尝试诠释对数学意义的真正理解,从而把握住数学的魂。

4、让小学生学动手做的数学

实践证明,学生的思维是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发生、发展的。学生在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积累活动经验,提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及推理概括的能力,从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以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先要通过度量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内角度数,并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和,初步感知到它们的内角和是180度。在此基础上,用实验的方法加以验证。在具体操作上,可以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来加以验证,也可以通过折一折等实验操作活动,归纳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动手操作不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儿童的思维,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的发展。

5、让小学生学数形结合的数学

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数形结合的数学解读是小学生需要且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数形结合,即引导小学生充分利用直观的“形”把抽象的数学概念、数量关系形象具体地表示出来。通过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树形图、集合图、线段图等帮助小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理清数量关系,使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化。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创造的图形方法解释数学,用原汁原味的构思、丰富多彩的图画、独特的视角,展示儿童富有创造的思维过程。

上一篇:合同管理制度讨论稿下一篇:学习要奋斗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