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

2024-04-16

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通用9篇)

篇1: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

《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有感》

在上学期去集宁学习期间一位老师给我们观看了吴老师一节数学课,当时虽然听的是数学课但给我的触动很深,回来在放假时我又重温读了这本关于吴老师的书,其实我们不管读哪位名师的著作,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都是为教育事业所付出的辛勤的汗水,同样吴老师成功的背后也是她在30年教育生涯中辛勤的付出和求索,她凭着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及对孩子深深的爱,真挚的情,最终成为学生和老师心中的好老师。

通过本书告诉了我们一个共性策略:1.做一个充满爱心,富有人情味的教师。2.永葆童心,做孩子们真诚的朋友。3.走进孩子的心灵。4.给孩子重新跃起的机会。5.教师要有真本事。6.教师要有人格魅力。特别是最后一条吴老师从品格魅力,情感魅力,学识魅力,形象魅力四个方面强调了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心中的偶像,自己的言行举止,学士人品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要求学生作业书写规范,自己的板书是否整齐规范,要求学生服装整洁,自己的服饰是否干净得体等等,用和学生在一起平凡的生活和不经意的小事去感染学生。

从听吴老师的课及看书中看到吴老师 善于激发每一位学生积极发言,对每一位发言学生都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认真倾听,大胆发言;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勇于创新,在她富有激励性语言的鼓舞下,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得到张扬,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倾听。争论中发现知识。吴老师不仅给予学生智慧还能给学生力量,所以,我们还要多学习,向吴老师学习,争取然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

《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有感》

东胜区罕台润泽小学

张立春 2015-3-6

篇2: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

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一书心得

本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研读了《吴正宪与小学数学》一书,吴老师在书中用简明的语言,具体的事例,以“我的成长之路”、“我的教育观”、“走进课堂”几个版块,深入浅出地将她一路走来的思索和心声娓娓道来。她坚持教书育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使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她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师的良师益友。现将自己的点滴读书体会叙述如下: 1、吴老师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孩子 吴老师在初为人师的日子里,她天真地认定:只要全身心投入,勤勤恳恳工作,就能胜任教师工作。于是,她使出浑身解数,点燃了自己所有的热情,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不遗余力地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当吴老师在“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中乐此不疲的时候,她突然发现课堂上的孩子们因为学习负担过重而疲惫不堪,兴趣索然。“孩子们每天都在机械、麻木地学习,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享受童年的快乐,甚至都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做梦的权利。”这样的发现,让吴老师开始彷徨、茫然。一天,她偶然在某刊物上看到了一位六年级小学生的一首小诗,这首真实记录了孩子们厌恶学习、渴望美好童年心境的小诗深深打动了吴正宪,她开始沉思:只图提高分数,不顾学生身心健康和道德修养,这样的教学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吗?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吴正宪的心头集结,她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本该属于孩子们的快乐还给他们。 2、拜访名师,探索教育的真谛 吴老师的教育教学改革之路从拜师学习开始起步。她虚心向马芯兰老师拜师学艺。为了让自己的数学课堂也变成一个充满生机的王国,吴正宪下决心要学“真经”,她一头扎进了马老师的课堂。每天晚上静下心来反思,记下学习的收获体会。日积月累,吴正宪慢慢地从马老师身上感受到“教学改革并非只是教学方法的改革,而需要融入更多的教育思想”。她得到了很多恩师的帮助,比如前辈刘梦湘老师、缪玉田老师,还有周玉仁老师,张梅玲老师等等,他们高尚的师德、锐意改革的敬业精神、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和影响了吴正宪。吴正宪也是个很谦虚好学的人,她信奉“三人行,必有我师”。为此,她不但向一些年轻教师学习,甚至还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她相信只要“留心学习,虚心请教,就会有所收获”。 3、努力探索,她感受到了数学的美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教育界片面追求升学率形成“大潮”。为了应付考试,大搞“题海战术”,作业堆积如山,学生痛苦不堪。在这样的背景下,吴老师开始了小学数学改革之路的艰辛探索。在领导的指导和同事的支持下,吴正宪开始着手“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的实验,吴老师首先从教材改革入手,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新编排了教材,组成了“六条龙”的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其中包括面积、体积、分数四则计算、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数的整除和正反比例六大知识体系。这样的知识体系安排让教材变得更系统,从而使得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更轻松。重新组合教材必然要涉及相应教学方法的改革,吴正宪又从三个方面对改革考试方法进行探索。慢慢的,吴老师的课堂开始充满勃勃生机,学生负担轻了,学习的兴趣浓了,思维能力也明显提高了。 这就是真真实实的吴正宪老师,从这本书中我找到了教师的职业价值及个人的人生价值,更体会到了作为一个特级教师的累和快乐!我想:自己也应该从点点滴滴的教育琐事做起,学习她的敬业精神,学习她的先进理念,学习她的创新思维,学习她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 油车港镇古窦泾小学 吴新明

篇3: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

吴正宪老师这样对团员说:“我们是学习的团队、研究的团队、服务的团队,每个人都要做团队的建设者,我们要有观点的碰撞、意见的争论、思想的交锋,要共同成长。”几年来,我们把团队成长的着力点定位在学习和研究上,把学习作为基础,把研究作为路径,把成长作为目标,建设成一支快乐的研究的团队、学习的团队。

一、以名师为资源——从成功经验中汲取专业养料

张铁道博士曾经这样告诫团员们:“吴正宪老师是一线老师的榜样和重要资源,也是团队的领军人物。我们研究吴老师,就是要学习她的课堂教学实践所体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研究她的专业成长过程、她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她自身行为所体现的教学价值观。我们不是简单地模仿吴老师,而是以吴老师作为‘好吃有营养’的专业食粮,使团队每个人都能够茁壮成长。”

团队以吴老师数十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为资源,研究吴老师的儿童观、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课堂教学观,研究吴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在认真阅读、总结、研究吴正宪老师已经出版的著作、论文和相关文章的基础上,总结出能代表吴正宪老师的系统的教育思想框架,建构起“吴正宪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体系”,传播、延续吴老师的资源,推广吴老师的思想、策略、方法,进一步发挥名师资源、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促进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研究中我们确立了如下的研究专题(如图)。围绕着这些专题,团员们制订研究计划,建立研究共同体,查阅文献、互动访谈。研究的过程是分享智慧的过程,大家通过交流,既为群体提供自己的意见与见解,又分享他人的观点和认识,真正实现了“从独白的数学走向对话的数学”,达到了一种个人与客体、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己的三位一体的数学对话的良好状态。在2010年6月18日工作站结业的那天,我们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吴正宪的儿童数学教育》在专家的指导下正式出版了,受到专家们的认可和肯定。

团队不仅以吴老师作为榜样,而且在吴老师身后还有一支教育专家的队伍,每月一次的名师大讲堂是学员开阔视野、提升专业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两年的时间里,工作站举办了13期名师大课堂,先后请来了王尚志、孙晓天等多位专家。结合专家的思考与实践,从教育价值、教育的课程观、教学观等多方面为队员们作了高端的引领,真可谓数学教师的“百家讲坛”。每一次大课堂结束后,团员们都带回沉甸甸的收获,这些源源不断的新信息,越发地促进教师学习、思考、实践、再学习的良性循环,激发了队员们要做实践的思考者和思考的实践者的决心。

除此之外,读书也是我们走近专家的另一种方式。吴老师经常跟团员们说:“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教育人生,一位好教师要想飞得高,走得远,唯有静下心来读书,要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培养起来!”团队定期向队员们推荐优秀书目,并将推荐书的内容通过网站介绍给大家,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为后续的发展积蓄释放的能源。

学习、研究、交流成为团员成长的重要途径,在专业营养的浸润中团员们享受着自身成长的快乐。

二、以课例研修为路径——立足于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我们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一个教师什么时候进步得快?(主动反思)一个教师什么时候能自觉主动地反思?(受到刺激)当一位教师受到“外部刺激”的时候才能引发主动反思,有了自我反思才能知道自己的专业需求,有了专业需求会想办法获得进步。这个“获得的过程”就是团员进行研究的过程,这些“需求”就是我们研修的内容。我们尝试改变了以往教师的教研活动方式,变“被他人设计、被他人培训”为“我设计我研修”的互动研修活动,在生动的课例比较研究中,获得深刻的专业体验。

课后访谈:每次工作站的课堂展示结束时,吴老师和队员们就会走进课堂,和学生们开始对话……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后访谈,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通过学生的视角,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通过学生的视角,教师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学生,可以摒弃自己的许多“霸权假定”。课后访谈让我们真正地读懂学生,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才让我们的团员“心里忽悠的一下”,我们才“知道了学生的知道”。读懂学生就从这里开始,学生会告诉我们怎样做教师!

同课异构: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上课方式,从不同侧面突出了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方式在同一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上的效果。通过同课异构,观察教学环节,分析教学现象,领悟教学本质。老师们通过同课异构的活动,从一课一例的模仿状态中走出来,明白了要放眼未来,“回眸自己的教育故事”,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从新的视角学到新的思维方式,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双师同堂:团员和吴老师一起执教,吴老师在学生的生成之处、在执教教师不知所措之时、在学生的精彩表现之处……恰当地进行点拨,不仅使上课教师也使听课教师豁然开朗。2007年12月,年轻的王翠菊老师与吴老师双师同堂,共同讲授《角的度量》。当面对吴老师轻轻抱起学生的那一刻,当吴老师追问到底是120度还是60度的那一刻,当吴老师对传统量角器稍作改造,让学生理解量角的方法的时候,小王老师发出感叹:我怎么没想到?在这次研修中,团队经历了“原汁原味的课堂—集体会诊,共同备课—同伴互动,专家点拨—干预后的双师同堂—案例的比较性研讨”的研修活动,使每位教师目睹了对于一节课的反馈矫正、反思跟进的全过程。

在课例比较研究中,团员们深刻体会到读懂学生、读懂课堂的重要性。正是这一次次比较中的刺激和震动,才使团员们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成长的动力。

三、以服务基层为重点——在成就他人的同时成长自我

工作站的工作宗旨是在提供高质量的教研服务中培育优秀教师。主要目的是探索为基层教师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山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教研服务。在服务中让教师获得有指导的、连续不断的专业体验,这种体验在互动分享中又生成了新的资源,产生出具有几何级数特征的聚集效应、辐射效应。

工作站团员们在自我成长的同时,也把服务基层作为历练自己的机会和责任。我们的足迹东到平谷的金海湖、密云的不老屯,西到门头沟的斋堂,南到大兴的安定和礼贤中心小学,北至怀柔的喇叭沟门,踏遍了北京的各个区县。记不清有多少次,在夜色朦胧中启程,记不清多少个酷暑严寒,车窗外漆黑的夜幕还没有褪去,大家早已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前行。在车上,吴老师和大家在忙碌工作;在车上,老师们只是简单地充饥;在车上,主题活动设计的再研讨拉开了帷幕。

工作站带领骨干教师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研究课、专题报告、教材分析等多种项目,分类列出菜单,为基层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几年来,工作站的骨干教师走进众多偏远山区小学,进行菜单式服务、主题式服务、连续式服务,开展系列研修活动。2009年以“在常态教学中研究真问题”为主题,团队一次次走进延庆教师的课堂,跟踪教师的教学实践,从“问题解决”主题研修—双师同堂、体验建构—诊断跟进、设计发展规划—连续干预、在改变自我中前行—在常态教学中研究真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尊重个体实践—分享同伴经验—共同学习成长—提升专业水平”,这样的连续干预,确保了研修活动的成效。

几年来,工作站以“团队研修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实效的数学教师研修活动,不仅带动了5个远郊区县工作分站,还对众多基层教师产生了积极影响,把最专业的服务送给最需要的人,促进北京教育均衡化的发展。

四、以资源积累为目标——在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中历练团队

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团队一直致力于建构高质量的共同学习体验过程,创设共同成长的绿色生态研修环境。工作站建立了一种开放的对话机制,为团员搭建适合自己成长的脚手架。在群体研修的激发下团员努力进行自主的攀爬,形成群体相互激发的共生共长的研修氛围。在群体交流中,每个人都实现着自我的成长突破:有的团员设计着富有特色的研修活动,有的团员自信地和专家交流,有的团员拿起笔总结吴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有的团员到外省市传经送宝……2008年11月20日,中国教育报社组织了“吴正宪和她的数学团队——一个名师团队的展示及其成长范式解读专题教研活动”。来自全国的近500名教师,倾听了吴老师和团队教师的报告,亲自参与、体验了互动研修的过程。《中国教育报》对此进行了报导。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标志,我们也逐渐具备了承担挑战性任务的勇气。

几年来,团队在吴老师的带领下,在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中得到历练,使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团队不仅活跃在北京市,也活跃在全国的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在吴老师的带领下主持完成了教育部的多个全国培训项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义务教育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教育部面向农村教师的远程培训项目、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骨干教师数学学科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教育部西北地区教学资源的建设项目等。团员们在吴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研讨、交流,在明确每项任务目的和内容的同时,集团队力量和集体的智慧,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受到了专家和一线教师的认可和肯定。

篇4: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有感

——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有感

最近拜读了吴老师的《我与小学数学教学》,心中久久不能平息,我被吴老师高尚的师德,超人的才情,深厚的学养,优雅的“课堂”,具有感召力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深深折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吴老师身上显现的淋漓尽致,我被深深的感染着„„

“对于一个搞艺术的人来说,作品代表一切。听过吴正宪老师课的人会说,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课堂代表一切。吴正宪老师是小学数学教师,仅仅40分钟的时间,她就有本事让学生对数学课着迷,把上课当作享受而不愿下课。”这是认识、了解吴正宪老师的人对她的评价。语言不多,但“着迷”一词真的令我想深深了解她——一个从16岁开始就踏上三尺讲台的吴正宪。

读完该书后,发现心里领域中的众多感触都在她的教育教学中体现着、运用着。有人说,初级读书者读情节,高级读书者读结构。而我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级,既留恋于吴老师成为特级教师的个性情节,又似懂非懂的对比着书本的结构。让我深切体会到,一个成功的优秀教师真是要有“人格作背景”,要有高尚的师德、锐意改革的敬业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广博深厚的教学功底。

吴老师说:“当你走进孩子的心灵,当你把自己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融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就会用童心去感受孩子们的喜怒哀乐,那时你就会感到当老师的责任太重太重。”是啊,我们给予孩子们的不仅是一个智慧的头脑,更应为孩子塑造一个美丽的心灵;我们不仅要对孩子的今天负责,更要为孩子一生的幸福负责。“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探索。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自己去飞翔。”吴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乐于花别人不愿花的时间,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所以,她成功了。

课堂上,她不仅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她对孩子的爱心和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塑造他们。“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她的课,充满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浓;课已完,意未尽。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在她的课上,你会常常忘却了寒暑与疲劳。看学生那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的学习场景,人们会为之陶醉,沉浸在教学艺术的殿堂之中。”说实在的,刚看到这句话时,我是真不相信,真的不能想象数学课也会令人那么陶醉。越是看下去,就更有一种想走进她课堂教学的冲动,于是便在网上搜了她的几个教学录像,看了后,心胸顿感富足。正如她的学生所说“没有教过数学,没有领略过数学教学趣味的教师,听了吴老师的课后,往往冲口而出‘陷阱,一个美丽的陷阱!”的确,吴正宪老师的数学课,就是一个个美丽的“陷阱”,一首首美丽的诗,学生听了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教师听了也不禁流连忘返,把上出这样的课作为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在书中,记录了一个教学片段,足矣折射出她的魅力。

那是在长春的一次课上,为了下课的事,学生与校长发生了“争执”。那天上的是五年级应用题。在课堂上,学生们也许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体验到了欲罢不能的学习冲动,强烈的求知欲就像加了柴的火焰越烧越旺,到了下课时间,吴老师几次和学生商量:“可以下课了吧?”每一次,学生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不行,坚决不能下课!”

眼看吴老师下不了课,校长灵机一动,赶忙到传达室找出一个贴铃铛,一直把铃声摇到了教室里,这是郑重提醒学生——下课了。谁料,学生们听到铃声后急了,正堂课用的都是普通话的学生,这时变成了东北腔:“你咋整的,干啥呀你!”甚至有些学生站起来责问校长,为什么要下课!

初看到这一幕时,我心灵震撼,同样是教给学生数学知识,但吴老师的课却能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快乐地学习,不用感觉数学的枯燥无味,并且能让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她用爱启迪学生,拨动思维的琴弦;她用爱诠释了“真实、有效、互动”的课堂魅力,她用爱将教育的境界无限扩大。

这不正是我们所有数学老师所追求的目标吗?

我对自己说,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就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课堂上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允许学生用不用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新出现的数学概念,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探索和接受数学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数学。用教学艺术,让数学课堂焕出生命活力。

篇5: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

反思起来,我之所以爱读这本书,可能有这样的三个原因:首先,让我惊叹的是她的教学艺术,吴正宪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自己的爱心真情来感染孩子,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塑造孩子。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石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其次,让我仰慕的是吴正宪老师的成功。多本书籍出版,教改文章常见于教育教学报刊上;不断应邀讲学、作报告,每场报告都引起强烈反响;曾登上国际数学研讨会的讲台宣读论文……这些成就都是教师的最高荣誉,其中任何一点都让我钦佩。最后,让我深思的是吴正宪的经历。她从名师到教研员,多年如一日地躬身而行,工作仅仅十年就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她16岁就开始教书,仅仅中学毕业,更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只是通过自己默默地耕耘,虚心地讨教,才换来了今天的丰硕的成果。她的经历激发了我,使我产生了奋斗的激情。

吴正宪的成长经历,启迪了我关于名师的成长条件思考,下面总结以下几点:

一、热爱是前提

吴正宪在多年前的一篇日记中写到:“我懂得,竭诚为社会工作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我会将自己全部的光和热奉献给我所热爱的事业和生活。”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吴正宪历尽角色、地位的多重转变,始终不移地按照自己做人、为师的准则去生活。其实,名师和所有教师一样,都承担着艰苦、繁重的工作任务,所不同的是他们能够做到苦中有乐。他们真是“累,并快乐着”,体验着一种神圣的幸福感。吴正宪说:“我一上讲台,就融入了学生世界,全身心地投入数学教学之中,其他一切便都忘记了。只有教数学的人被数学的魅力打动了,学习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所深深吸引。”正是这份热爱,让吴老师以情激情,用智慧创造了唯美的课堂,让吴老师从心底欣赏学生、赞扬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吴老师的成长历程也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首先取决于他对教育事业、对所教学科的热爱。

二、实践是基础

所有优秀教师的成功,无一例外地来自长期、扎实的教育实践。吴正宪曾这样说,“在漫漫教学生涯的长河中,我曾经彷徨过、犹豫过、迷茫过……但是我始终没有放弃过努力,没有放弃过追求。在三十年的教育教学之路上,我一直在全身心地投入和探索着,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她有多年的教研、科研实践经验,80年代初期,教育界片面追求升学率形成“大潮”,“题海战术”到处可见,作业堆积如山,学生负担很重,严重地影响了身心健康。面对这种现状,吴正宪经过认真思考,决心努力探索一条“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新路。她开始了“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的教学实验。她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方法、百折不挠的工作毅力,大胆改革实践。她从教材到教法,从学法到考法,进行了整体性教改实验。她不增加课时、不上早晚自习,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五、六年级两年的教学任务,并提前一年参加了全区小学毕业考试,平均成绩高于应届毕业生的成绩。她辅导的学生,连续多年累计30多名学生在区、市级数学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曾有3名学生获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她有丰富的教研实践经验,为了提高教研工作质量,优质为基层服务,她做了大量工作。她创造了多种教研活动形式,还亲自为老师们上研究课,她的教研活动深受教师们的欢迎,老师们称她是实践型、研究型、学者型、服务型的教研员。正是这些实践,成就了她的理想,人们都说,在学校,吴正宪是一个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的教师;在教研室吴正宪是一个受学校和教师们欢迎的教研员。吴老师的成长历程也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必须植根于多年的教学实践。

三、学习是保证

大量的阅读,勤奋的学习,为成就今天的一代小学数学名师吴正宪打下了厚重的伏笔。1970年7月,未满16周岁的吴正宪从北京108中学初中毕业。在学校就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吴正宪,因为班主任老师的全力推荐,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为了弥补自己学历低的不足,尽早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小小年纪的吴正宪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约法三章:要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头,要乐于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当时《人民教育》发表的329道小学教师自测题,她只用几个晚上便全部完成了。她还精心整理了《小题库》、《难题辨析》、《思维训练》、《趣味数学》、《教海拾贝》等二十余本学习笔记。就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攻下了第一关――教材关。接下来,她师从特级教师刘梦湘、马芯兰,开始了对数学教学本质的探究,攻下了第二关――教法关。更为重要的是,她阅读了大量书籍,从日本山内光哉教授编著的《学习与教育心理学》、林崇德先生编著的《智力发展与教学学习》,到巴班斯基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完成了第三关――学生关。多年来,吴正宪几十年如一日,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正是这些,为她提高数学素养奠定了基础。吴老师的成长历程也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不能只满足课堂教学技能技巧的提高,不能只做一辈子教书匠,善于学习,才能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

四、反思是关键

吴正宪在顽强、自觉学习的基础上,十分重视反思,通过思考,她对教育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刻。我很欣赏吴老师有关思考的论述,她说“多年的教改实践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在教学工作中人人都会产生点点滴滴的体会,或深刻,或肤浅,如果放松,则稍纵即逝;如果稍稍留心,把它记下来,哪怕是肤浅的感悟或缺乏理性的直觉思维,都会带来日后冷静的思考。点点滴滴,积少成多”。她还说“在众多学术研究成果面前,在繁杂的教育信息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汲取过滤。学习百家之长,博众家之采,结合自己实际创出特色”。这就是名师的反思,既要勤思、还要具有理性的批判精神,做到善思。人类文明史本身就是一部批判史,在批判中否定,在批判中更新,在批判中进步。作为教师思想的引领者――名师,固然要继承和借鉴,但更要突破自己的思维惯性,不唯书,不唯上,也不满足于别人已得的结论,敢于、善于怀疑和批判,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分析、综合、归纳,以构建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吴老师的成长历程也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就要做一部时时处于反思状态的发动机,成就自己,启发别人,这就是名师的价值。

篇6:《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

一、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

吴老师的课堂充满智慧,并且具有浓浓的人情味,用她的话来说便是:“课堂教学源于情!”她能够真正做到从心底欣赏学生、赞扬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尊重、获得自信。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最令我羡慕、向往和努力要做的,便是那些充满了真诚的赞赏和那些热情的鼓励。如:用眼神表达、扶扶肩膀、摸摸头、甚至蹲下来与学生交流,这一系列自然的行为,细腻地向学生传递着老师对孩子们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她对学生的那种深深的爱。相信,老师如此的身体语言定会震撼每个学生的心灵,这种身体力行的做法将比任何干瘪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二、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

吴老师的课堂上自始至终充满了浓浓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氛围慢慢萦绕着的是学习数学的趣味和无尽可能的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在她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课堂上,她不是一位谆谆教导的长者,而是一位处处撒播火种使人泛起思想涟漪的老朋友,学生拥有着学习的主动权,这种主动权才是最珍贵的。

三、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

成功的人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基于良好的习惯构造的日常行为规律,他们并不比别人更聪明,而是好习惯让他们变得更有教养、更有知识、更有能力。他们并不比普通人更有天赋,但好习惯却让他们训练有素、技巧纯熟、准备充分。吴老师深深明白这一点,她在教学中最为注重的便是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不禁为这位睿智的老师拍手叫绝,书本上的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于那些孩子们来说,习惯是一生的财富。

篇7: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

静心回首,八年来,我们团队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艰苦而又美好的日子。

一、秉持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的理论和实践

在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一个群体永远不能忽视—儿童;有一个核心价值观永远不能忘却—尊重。儿童一直是我们规划教学、研究实践的起点和归宿。八年来,我们始终在读懂、适应和引领儿童成长需求上下功夫。儿童观、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八大特色课堂、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教育等具有本土特色的儿童数学教育实践特色与理论构建逐渐得到充实并清晰。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探索出了从小学数学教学到儿童数学教育的跨越的六种学习策略。

1. 倾听儿童的声音

儿童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尊重、理解与善待,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想问题、做事情,“我们要把小孩子当作大人去尊重,又要把小孩子当作小孩子去理解”。

“儿童是活生生的人”,儿童是具有丰富情感、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的生命体。因此,教师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善待儿童、期待与保护每一个儿童,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意味着儿童既是“有潜力”的人,又同时具有“不成熟”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儿童,要注意开发、挖掘儿童的潜能。儿童自己能做的事情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促进儿童的自我成长,让其在自主探索中培养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儿童是未成熟的个体,因此,教师要包容、悦纳他们的错误,并善于利用错误资源,使之成为促进儿童再发展的新能源。

2. 唤起儿童的兴趣与自信

唤起儿童的兴趣与自信,是促进儿童进步的真正动力。唤起兴趣是引导儿童学习数学的第一要务。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学习行为的前提是“有趣的我才喜欢学”。教师要满腔热情地保护好奇心这颗“火种”,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求知欲。教师要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行为体验,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品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诠释数学意义。儿童只有获得对学习的积极期待,才会产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产生探究数学的欲望,产生愉悦而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才能形成“想学—爱学—学会—会学”的良性循环。

3. 带领儿童走进生活中的数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儿童熟悉的日常生活,帮助儿童逐步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发现、得出结论,感受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儿童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儿童对数学的亲切感,培养儿童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和意识。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儿童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去,引导儿童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做到学用结合,使儿童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学习。

4. 帮助儿童学会交流与表达

课堂是师生生命交往的重要场所,课堂是师生之间心与心的对话。教师要让儿童有机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教师要善于制造、激发认知冲突,使儿童的思维在跌宕起伏中不断升华,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感受智力活动的快乐。教师要充分关注儿童的差异,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鼓励儿童敢讲话、敢追问、善于对话与交流。鼓励儿童用自己原生态的、甚至有些粗糙的语言诠释对数学的理解。

5. 引导儿童学会操作和探究

儿童喜欢动手做数学,在做中获得体验与理解,教师应鼓励孩子积极动手实践。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而且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是儿童数学学习重要的内化过程,即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动手操作探究”是适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以数学思维为核心的脑活动与动手操作的有机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6. 培养儿童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数学中的比较、分类、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符号化等方法,可以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事物主要的、基本属性的准确把握能力,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应关注数学教育的思维价值,着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科学方法。在教学中,要始终遵循数学教学的规律,遵循儿童数学学习的规律;要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与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经历“数学化”,获得数学思维和方法。数学教学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全面性,使学生会思考、长智慧。

二、创建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成长的理念和策略

我们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教师的教育能力、学科教学能力、领导力和自我专业发展规划能力,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从职业认同、职业情怀、教学智慧、教育信仰等方面入手,引领教师成为有境界、有情怀、有主张、有学识的人。

1. 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教育情怀

因为幸福,所以坚守。孩子们使我们的职业生涯丰富多彩、充满期待,让我们时常感受到教师工作的价值。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收获了孩子们的真诚与渴望;收获了教师们的热情与期待;收获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收获了自身成长的成功与快乐,实现了个人生命价值与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和谐统一。

2. 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儿童数学教育观

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儿童发展为本,从儿童的视角和立场思考问题。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聚焦儿童的需求,包括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特别是儿童学习数学的基本特点及对教学方式的需求。只有读懂了儿童,读懂了数学课程,才能更好地理解儿童数学教育的价值,更进一步探索如何有效地引领儿童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才能使数学学习对儿童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学习思考

教师应该是一个职业读书人、终身学习者和天生的思想者,教师要把学习、思考、研究作为专业发展的助推力。教师不仅要好学而且要善学,要善于向文本学习、事本学习、人本学习,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更新,不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解决问题,把学习、思考、阅读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主旋律。

4. 教师专业发展的品质—研究能力

“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汇集了来自北京市18个区县的72名骨干教师,这些教师都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思考、酝酿和论证,我们把团队成长的着力点定位在学习和研究上,学习是基础,研究是路径,成长是目标,在创建学习型团队和研究型团队上下功夫。

一是研究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吴正宪的儿童观、儿童数学教学观、“好吃有营养”的数学课堂实践、数学教学策略以及吴正宪对教育价值和教育本质的诠释等。

二是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研修方式。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多年的实践让我们愈发感到:研究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目标及重要方式。

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过滤感性、沉淀理性,不断提升教师的研究品质和专业水平。

5.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课堂实践

吴正宪经常说:“好教师不是教出来的,好教师一定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摸爬滚打中成长起来的。”我们要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个体经验升华为有益于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资源,并引导一线教师在同伴学习中获得深刻的专业体验。

一是关注文本。教学就像盲人摸象,缺少整体把握,通过梳理教材,了解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结构。明确核心概念、核心思想,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是关注事本。在课堂上抓住关键事件,对儿童数学教育进行解读。“抓大放小、不伤主干”“停下30秒,等待也是爱”“转身的背后是信任”,这些无疑都是对整体把握更深层次的解读。

三是关注生本。如何真正读懂学生是教师永恒的话题。课后对学生访谈,在与学生的现场对话中引发对课堂实践的再思考。通过模拟课堂,静下心来感受学生的需要,换个角度读学生。

从关注文本到关注事本,从关注事本到关注生本,教师认识到儿童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设法调动儿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教育目标。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每节课如何讲,更要关注学生的收获,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活动经验、情感体验,形成“大观念”,真正从数学教学走向数学教育。

6. 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传播资源

在工作站,我们享受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体验不断成长的职业幸福,我们努力实现从优秀教师向资源教师的转变。我们要把吴正宪和其他专家的理念传播出去,把自己所学所得传播出去,把同伴的优秀经验传播出去,要让更多的一线教师享受到职业幸福,“在成就他人中成长自己”。

三、立足团队建设的创新研修方式的实践研究

八年来,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在培养教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策略创新

创新教师研修的六大策略,包括名师引领,从成功经验中汲取专业养料;课例研修,借助精心组织的教学过程开展行为干预;课后访谈,学生体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资源;同伴研修,在互动建构中生成教学实践知识;“1+9+N”,发挥专业服务的辐射合作机制;资源建设,对实践过程的理性认识。

2. 课程创新

构建教师研修的系列课程,包括吴正宪儿童数学教育课程、新课程理念与实践课程、研究儿童需求和规律的课程、提高教师数学素养的专业课程、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课程、关注资源建设的团队研修课程。

3. 机制创新

工作站以执教能力提升为目标,成功探索出“1+9+N”教师发展共同体机制;针对远郊区县教师开发网络研修课程(包括导学教师引领、定期在线答疑、作业考核等),为远郊区县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全员研修服务。

4. 学术创新

工作站经过多年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成果,受到基层教师的一致认可并广泛应用,形成了教师团队研修的有效策略。教师团队研修的理念和实施机制在培养基层教师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并被教育学术界所认可。

回顾八年的成长,我们在辐射、带动的过程中明晰教育信仰,积攒教育底气。八年间,我们孜孜以求地探索,扣问事物发展的本质,坚守最初的梦想,不断前行;八年间,我们在优化研修方式的同时,一直在思考如何发展儿童,成长教师;八年间,我们始终不忘服务传播,把最专业的服务送给最需要的人。

篇8:《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

1、吴老师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孩子

吴老师在初为人师的日子里,她天真地认定:只要全身心投入,勤勤恳恳工作,就能胜任教师工作。于是,她使出浑身解数,点燃了自己所有的热情,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不遗余力地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当吴老师在“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中乐此不疲的时候,她突然发现课堂上的孩子们因为学习负担过重而疲惫不堪,兴趣索然。“孩子们每天都在机械、麻木地学习,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享受童年的快乐,甚至都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做梦的权利。”这样的发现,让吴老师开始彷徨、茫然。一天,她偶然在某刊物上看到了一位六年级小学生的一首小诗,这首真实记录了孩子们厌恶学习、渴望美好童年心境的小诗深深打动了吴正宪,她开始沉思:只图提高分数,不顾学生身心健康和道德修养,这样的教学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吗?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吴正宪的心头集结,她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本该属于孩子还给孩子。

2、拜访名师,探索教育的真谛

吴老师的教育教学改革之路从拜师学习开始起步。她虚心向马芯兰老师拜师学艺。为了让自己的数学课堂也变成一个充满生机的王国,吴正宪下决心要学“真经”,她一头扎进了马老师的课堂。每天晚上静下心来反思,记下学习的收获体会。日积月累,吴正宪慢慢地从马老师身上感受到“教学改革并非只是教学方法的改革,而需要融入更多的教育思想”。她得到了很多恩师的帮助,比如前辈刘梦湘老师、缪玉田老师,还有周玉仁老师,张梅玲老师等等,他们高尚的师德、锐意改革的敬业精神、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和影响了吴正宪。吴正宪也是个很谦虚好学的人,她信奉“三人行,必有我师”。为此,她不但向一些年轻教师学习,甚至还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她相信只要“留心学习,虚心请教,就会有所收获”。

3、努力探索,她感受到了数学的美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教育界片面追求升学率形成“大潮”。为了应付考试,大搞“题海战术”,作业堆积如山,学生痛苦不堪。在这样的背景下,吴老师开始了小学数学改革之路的艰辛探索。在领导的指导和同事的支持下,吴正宪开始着手“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的实验,吴老师首先从教材改革入手,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新编排了教材,组成了“六条龙”的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其中包括面积、体积、分数四则计算、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数的整除和正反比例六大知识体系。这样的知识体系安排让教材变得更系统,从而使得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更轻松。重新组合教材必然要涉及相应教学方法的改革,吴正宪又从三个方面对改革考试方法进行探索。慢慢的,吴老师的课堂开始充满勃勃生机,学生负担轻了,学习的兴趣浓了,思维能力也明显提高了。

篇9: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0

读了吴正宪老师的《我与小学数学》,感受颇多。尤其是书中“和学生一起走进数学乐园”这一部分内容,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吴正宪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数学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乐园,处处充满着美”,她赞叹道:“数学中一个个简洁的定理、一幅幅严谨的知识网络图、一道道绝妙的算式、一组组有趣的关系式„„这些都是数学家的心灵智慧撞击所迸发出来的一种和谐、庄严、永恒的美。”的确,数学是一个美的乐园,有数学知识结构的整体美、数学概括的简洁美、数学思维的哲理美、数学知识本身的内涵美„„

可是,在我们班上有名同学总是无法走进数学乐园,在他的心中,数学是神秘的,深奥的,学不懂的,又是可怕的,枯燥的,没有趣的„„。数学课上,一块橡皮,一把尺子,一枚硬币都能成为他手中的玩具,或者他在听,听着听着,电脑游戏、过山车就走进了他的脑中,总之,他总是在忙数学以外的事情。课下,他的数学作业总是迟迟不交,不想做也不会做,数学考试成绩可想而知。难道,我要放弃这位同学吗?不,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像吴正宪老师所说的一样,真诚地牵起孩子的手和他们一道跃进这充满智慧魅力的乐园,共同融入这美的意境,尽情地去领略、享受数学中的美。对,一定不能放弃那位同学,美丽的数学乐园的大门是敞开的,是欢迎他的,里面有丰富的知识,正等待着他去探索,有无穷的乐趣,等待着他去领略。我仔细分析了这位同学的原因,刚入学时上数学课就不认真听讲,慢慢地就听不懂了,不会做习题,听不懂就更不想听课了。到现在已经是五年级了,基础没有打好,不会的知识越来越多,心里有了放弃学数学的想法。那么,该如何引导他走进数学乐园呢?我仔细阅读了吴正宪老师介绍的“和学生一起走进数学乐园”这部分内容,觉得很实用。针对这位同学的情况,结合吴正宪老师的思想、观点,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充满爱心,做他真诚的朋友

吴正宪老师首先提到要做一个充满爱心、富有人情味的教师,要做孩子们真诚的朋友。孩子们渴望教师的爱,珍惜教师的爱,他们希望在教师爱的怀抱里成长。教师爱学生,就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用心感悟孩子们的喜怒哀乐,用心呵护他们成长。这位同学数学成绩落后,其实他心里比谁都着急,他渴望像其他同学一样去享受探索数学奥秘的乐趣,但由于种种原因就是学不会,出于无奈才会选择放弃。如果他身边有一位能够听他倾诉内心,能够理解他,愿意帮助他的好朋友,相信他会有所进步的。有一次,我收数学作业本,怎么数都是少一本,我的视线从每位同学身上扫过,当我看到他时,他正用胆怯的目光看着我,然后马上低下了头,我明白了,是他没交作业本。课下,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只见他头使劲地往下低,可能是怕我批评他。我对他说:“是数学题不会做了吗?”他小声地回答:“嗯。”然后,我叫他去拿作业本、书和笔,把每一道题目都给他仔细地讲了一遍,然后,又让他给我讲了一遍,他学得很快,一会儿就完成了作业。写完后,他抬头看了看我,看见我正对着他笑,他也露出了笑容。我想,他感受到了我对他的帮助。以后我尽量不批评他,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多帮他。他遇到不会的题目时很愿意找我帮忙,有时先提出自己的想法,我再给他讲解。渐渐地,他把我当成了他的朋友,经常和我交流,他也不那么讨厌数学了。用爱心和真诚,我打开了通向他心灵的通道,他就会和我相伴,一路同行,去往数学乐园。

二、培养良好的数学习惯

吴正宪老师从事教师工作30年有余,她认为教育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是学生进行正常学习的基本保证,也是良好高层次学习习惯的基础。这位同学刚入学时就不注意听讲,说明他没有基本的学习习惯。因此,我就对症下药,从一点一滴做起,注重培养他的学习习惯。我先从培养他认真倾听的习惯入手。我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能够听懂,让他觉得有趣,乐于去听,不再专注于手中的玩具;我还对他提出要求,要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话和同学的发言,我经常注意追问他,如果他听懂了,就让他把其他同学讲话的意思再给大家说说,他说出来了,我就马上表扬他,以强化他的这一行为。我还注重培养他仔细观察的习惯,他学会观察了,注意观察了,就会获得感知,就会获取信息,渐渐地,就感受到了数学乐园里的趣味。在作业书写、计算方面,我耐心引导他要认真,有的题目他会做,可就是因为书写不清楚或者算错了,抄错题等原因而失分,他自己也觉得很可惜,他很努力地去改正,成绩有所提高了,他对数学学习也有信心了。

三、想方设法使他听懂

吴正宪老师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她认为,对一个学习者来说最大的痛苦就是听不懂,学不会,还得坐在那里被大人们强迫地听,强迫地学,这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来讲是多么痛苦。是啊,这位同学经历的是听不懂——厌倦——放弃的过程,他觉得数学越学越糊涂,越听越像听天书,又怎么喜欢上数学呢?又怎能走进数学乐园呢,享受到那份乐趣呢?我就要想方设法使他听懂。我经常和他一起寻找分析“听不懂、学不会”的原因,帮助他补上知识缺陷,让他在听懂了,学会了的感受中萌发对数学的喜爱。我很乐于帮助他甩掉“失败”的帽子,制造机会,使他也能获得成功,也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崭露头角。在课后作业中,我适当降低标准,选择难度适中的题目,减量给他减轻负担,让他也能够得到满意的分数,相信自己“能行”。“听懂了,学会了,才会喜欢”,正是如此,这位同学在数学学习中逐渐找回失去的自信,慢慢地找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现在,这位同学的数学成绩有明显提高,他不再讨厌数学了,在他的眼里,数学真的是一个有趣,美丽的乐园了。可能他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但相信,只要他走进数学乐园,能够努力地探索,终会有很大的收获。看着他的进步,我的心里也很高兴。同时,我也很感谢《我与小学数学》这本书,是吴正宪老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影响着我,让我能够真诚地与学生牵手,一起走进数学乐园。

教育工作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我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付出、奉献,我也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收获。我收获了孩子们的那份真诚与渴望;收获了老师们的那份热情与期待。收获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同时我也在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获取了自身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快乐,实现了人生命价值与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和谐统一”。

看完第一部分“在探索数学教学改革之路上——感受教师职业生命的价值”,就被吴老师的执着深深感动了。吴老师16岁走上讲台,满怀着做一名优秀教师的愿望,全身心的投入,勤勤恳恳的工作,以为这样就能胜任“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天职。但终于有一天,她发现:课堂上,学生变得越来越麻木,目光有些呆滞,语言有些贫乏,思维有些滞后,感情有些苍白„„当时的吴老师彷徨而茫然,原有的冲动与热情几乎降到了冰点。但正是这样的不知所措与彷徨,使吴老师的内心凝聚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促使吴老师开始探索一条新的教学之路。于是,吴老师开始拜师学习、艰辛探索、苦练内功、不断积累„„功夫不负有心人,吴老师成功了,她的课堂教学、她的教学理念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让学生喜欢“我”,这是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它里面有许多的事例,课堂上的、课间的、学习上的、生活中的,都无不体现着吴老师对学生的爱。有一次,教学“带小括号的计算”。问题是这样的:李师傅上午工作4小时,下午工作3小时,平均每小时做12个零件。李师傅一天一共做了多少个零件?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一位学生这样列式:12×3+4。在交流中,大家意识到要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与运算顺序不符,于是提出了“小括号”,大家都觉得小括号“了不起”,可偏偏王维忻不这么认为。他是个个性极强的学生。他说:没有小括号的存在,照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这么列式:12×4+12×3。虽然老师说“希望能够接受这个可爱的小括号”,但王维忻仍小声嘀咕着:反正我不喜欢小括号。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学生在情感上不乐意接受小括号,也许大部分教师都不愿再花时间多做纠缠,想不了了之。可吴老师却非常的在意,她灵机一动,提了一个新问题:王红同学积极支援灾区,他有92本课外读物,自己留下32本后,把剩下的书送给了5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得到几本?要解决这个问题,是一定要用到小括号的。王维忻认识到这一点后,不好意思的说了句“小括号挺好的”。对一个小细节这么关注,对学生的情感这么关注,这样的行为不正体现出吴老师对学生的爱吗?

有了这样的一个教师,学生自然也会用“喜欢”、用“爱”来回报教师。喜欢吴教师、喜欢吴老师教的数学、喜欢吴老师在数学课上的一言一行,于是,一堂堂精彩的、师生情感相融的课展现在我们面前。

看到第三个部分“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内心已满是敬佩与景仰。同样是教给学生数学知识,但吴老师的课却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不用感觉数学的枯燥无味,并且能让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这不正是我们所有数学老师所追求的目标吗?而吴老师带给我更多感动的是教师爱的体现,每一个教学的细节,都有吴老师与学生情感的交融。生命课堂,我想这就是一个典范吧!听吴老师的课,做吴老师的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情感,一次成长。

上一篇:校园卫生打扫简报下一篇:深层阅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