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物权法学习心得

2024-04-29

我所理解的物权法学习心得(精选9篇)

篇1:我所理解的物权法学习心得

我所理解的物权法学习心得

能与各位交流研究和学习物权法的心得,我感到很荣幸。我今天的发言分两个部分:一是物权法立法进程的简单回顾;二是有关物权法的体系。②

一、物权法立法进程的简单回顾

物权法已颁布,并自XX年10月1日起施行。那么,在物权法颁布之前,我国现行法上包括所有权和他物权在内的物权体系是否已初步形成?一般认为,民法有形式意义和实质意义之分,前者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后者则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不仅包括民法典(在我国是民事单行法律),还包括其他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的民事法律规范。物权法属民事法律规范,这点应没有异议。民法通则设“财产所有权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一节,规定了实际上属于物权的一些权利类型及其取得与保护。但该法回避了“物权”的概念,另仿照前苏联的法律体系将抵押、留置设在债权一节中,作为担保方式而加以规定(同样是抵押与质押不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房地产开发、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房地产抵押等作了规定。土地管理法对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尤其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了规定。担保法对抵押权、质权、留置权作了系统的规定,另最高法院的担保法司法解释对此作了完善,初步建立了担保物权体系。另外,森林法、草原法、水法、渔业法、海商法、矿产资源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文件中,也有许多具有用益物权性质的权利规定。可以说,我国现行法上包括所有权和他物权在内的物权体系已初步形成,只是欠缺形式意义的物权法而已。

1998年3月,民法起草工作小组成立,该小组的成员有六位教授、一位退休法官、两位退休人大法工委干部。1999年10月,由梁慧星教授负责的课题组完成了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的拟定;XX年底,由王利明教授负责的课题组也完成了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的拟定。在两个物权法草案学者建议稿的基础上,全国人大法工委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征求意见稿),并印发广泛征求意见。后由于立法计划的变动,物权法以单行法的形式制定、出台的方案被修改,该物权法征求意见稿经修订后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审议稿),于XX年12月23日提交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因“不少常委会组成人员以及有关方面认为,民法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一并研究修改历时较长,以分编审议为宜,当前应抓紧制定物权法”,故十届全国人大恢复了以单行法的形式先行制定物权法的立法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物权法(草案)进行七次审议后,物权法于XX年3月16日由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

在物权法(草案)三审和四审之间,巩献田教授于XX年8月12日通过网络渠道发表了题为“一部违背宪法和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物权法(草案)——为宪法第12条和86年民法通则第73条的废除写的公开信”一文。“违宪说”最主要的四大理由是:第一、物权法(草案)对宪法和民法通则核心条款的废除是违宪的;第二、“平等保护”原则与“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冲突违宪;第三、物权法(草案)背离宪法和1986年民法通则的社会主义原则违宪;第四、物权法(草案)未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违宪。但巩献田教授并未发表一篇学术论文进行学术性的论证,只是以“三问物权法的某些起草者”和“关于物权法四答友人”的方式通过网络渠道发表观点。后部分宪法学者也加入到“违宪说”的阵营。现物权法已通过,是否违宪?相信各位可作出判断。其实,关于公有财产的平等保护问题,民法学者内部一直存在“一元论”与“三分法”的争论。前者认为物权法不应该规定所有制,后者则坚持确认国家、集体和个人三种不同的所有制。如果各位看过两个学者建议稿及相关的论文就清楚“一元论”与“三分法”并非水火不容,所有权的类型化与平等保护之间是可以做到兼收并蓄、相得益彰的,理由是:采用所有权类型化与平等保护原则相结合的立法方案,不是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更不是出于迁就现实,偏向于对公有财产特殊保护的需要,而是基于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和宪法及其他法律现有规定方面的考虑,同时,也是基于对所有权一编整体结构设计方面的技术斟酌。已颁布的物权法就是采用这种立法方案,在总则编第一章“基本原则”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又在所有权编第五章规定了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

二、有关物权法的体系

大陆法系民法尤其是德国民法的编纂体例及法律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的引入,对我国的民事立法和民法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把德国民法的思维方式称之为“法律的形式理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后来被称为概念法学的原因在于:抽象归纳而形成概念;概念与概念相互联结形成规范;把规范与规范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协调平衡地、一层一层地按照不同的对接将其搭建起来构成一个体系。当这个体系达到完整的程度时,就出现了一部法典。为何在介绍物权法体系前谈概念法学的基本要点,主要在于我研究和学习物权法时的一些体验和感觉。无论承认或不承认,无论自觉或不自觉,一个无庸置疑的事实是,我们研究和学习物权法所使用的基本方法仍然是概念法学的方法。当然,我们应清楚概念法学的弊端在于其所主张的逻辑崇拜和逻辑万能。我们要超越概念法学,但超越的前提在于对它的掌握和理解。下面谈4个问题。共3页,当前第1页123

1、物权法上的概念问题。我国民事立法和民法理论继受以德国民法为代表的大陆法系,这点应该没有异议。因德国民法在整个法律表达的过程中充满了抽象思维,而这种抽象思维,它和我们所面对的生活现象是有一定距离的,故物权法上的概念比较难懂。根据物权的标的物为自有还是他有,物权分为自物权和他物权。自物权是权利人对自己所有的物所享有的物权,自物权即所有权。他物权是指在他人所有之物上所设定或成立的物权,他物权均派生于所有权,是依据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使所有权中部分支配权能与所有权分离而产生的。所有权以外的其他物权均属于他物权。而他物权,依其对标的物所支配的内容不同,再分为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用益物权,系以支配标的物的使用价值为内容,以对标的物的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物权,地上权(物权法为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等属之。地役权,是指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为了满足自己土地的某种便利的需要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邻地利用权的定义与其相同,比较通俗,但未被采纳)。用益物权的实现常以对标的物的实体加以支配为基础,故又有实体物权之称。担保物权,系以支配标的物的交换价值为内容,以保障债权的实现为目的的物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均属此类。担保物权着重支配标的物的交换价值,并通过对标的物的变价而实现,故又称之为价值物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系由日本学说与立法创设,它是指由区分所有建筑物专有部分所有权,共用部分持分权及因共同关系所产生的成员权所构成的特别所有权。物权法上也有比较通俗的概念,如相邻关系,它是指相邻各方在对各自所有或使用的不动产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互间依法应给予方便或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下面说一下物权法定原则的含义是什么?就是说,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等,它的权利种类、权利内容必须是法律明文规定的。可不可以自己来发明一种物权?不可以。可不可以把这个物权的内容改变?不可以。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必须由法律明文规定的,不允许当事人自由创设物权和改变物权的内容,这就叫物权法定原则。物权公示原则,是指以公开的、外在的、易于查知的适当形式展示物权存在和变动的情况。我们通常讲的公示,系针对物权变动而言的,但物权存续也是需要公示的。物权的公示方法为登记(不动产)与交付(动产)。

2、体系问题。物权的类型体系,是指在法律上、学理上对物权的基本种类所作的区分以及由各类物权的次级类型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那么,物权法所认可的物权是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编排而形成系统呢?是根据物权的标的物为自有还是他有,将物权分为自物权(所有权)和他物权,再将他物权按其对标的物所支配的内容不同,分为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这样的分类编排,使物权的逻辑线索变得十分清晰。那么,物权法的结构、内容设计又是怎样的?有总则,有分则。总则的内容主要是对物权制度所涉及的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抽象概括和一般规定,但总则离不开分则的支撑,一般规定不能游离于具体规则而单独存在。分则的内容主要是对各种物权形态及其细类所作的具体规定,其在内容与规则的设计、制度的安排上自然也不能脱离物权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理念的统领与制约。物权的概念与性质的界定、“物”的范围的限定、物权法定主义、物权公示原则、物权的效力等基本问题的规定,均对判定某种权利是否属于物权及属于何种物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3、体系化解说问题。根据物权变动中当事人意思的作用,将物权变动区分为“依据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和“非依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两大类型。先说“依据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类型。以不动产交易、抵押权设定为研判对象,涉及到的法条有物权法第6条、第9条、第15条、第20条等。“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物权法第6条前段有明文规定。那没有办理登记手续呢?买卖双方签订的不动产转让合同、抵押权人与抵押人签订的抵押合同是否无效?当然不是,因物权法第15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这就是物权变动与原因行为的区分原则。在这样的情形下,买方或抵押权人可以追究卖方或抵押人的违约责任。再说“非依据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类型,相对应的法条为物权法第28条至第31条。以继承或受遗赠为研判对象。其物权的取得“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那处分物权呢?如果标的物为不动产,则“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该办理登记手续如前所述,换句话说,在未办理登记手续前,虽取得不动产的所有权(独自所有或共有),但不能处分不动产。如果标的物为动产且为其他继承人占有,能否依物权法第26条关于指示交付(又称返还请求权让与,是指在动产由第三人占有的情况下,卖方将其对该第三人的返还请求权让与给买方,以代替交付)的规定转让该动产?当然不能,因物还没有特定。该动产在怎样的情况下才能确定为特定物?当然是在遗产(动产)共有人达成分割遗产合意的情况下才能确定为特定物。反过来,如果该动产由出卖人(遗产共有人之一)占有并交付,则适用无权处分善意取得规则。共3页,当前第2页123

无权处分善意取得规则的适用。物权法第97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全体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如共有人无权处分动产且已交付,而受让人善意及支付合理的价款,依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其他共有人只能请求该共有人赔偿损失。那无权处分的是不动产呢?如该无权处分行为满足了物权法第106条的构成要件,不存在被追回的风险,因为根据物权法第19条的规定,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更正登记,可以申请异议登记,并在异议登记之日起15日内提起诉讼,但其诉讼请求应否支持应以物权法第106条为判断标准,即物权法第19条受第106条约束;反之,则存在被追回的风险。这样的制度安排,在追求交易安全和保护交易稳定的范围内比采用物权行为无因性和善意取得制度窄了一点。因为善意取得制度解决的是行为人无权处分时第三人保护问题,而物权行为无因性制度解决的是原因行为无效或被撤销时相对人及第三人的保护问题,故无权处分善意取得规则的适用不包括原因行为无效或被撤销的情形。这样安排,与我国不采用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有关。

这样分析后,各位是否产生一个疑问,立法机关可否把上述的由法律规范的生活事实用一个法条来概括、规定,当然不行。如果这样概括、规定,该法规范就不是法条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受前面所说的编纂体系的限制。因此,我们研究和学习物权法的具体制度时,应将相关的法条串联起来进行理解。顺便说一下行为规则和裁判规则的问题,这对于我们理解物权法是有帮助的。民法兼有行为规则和裁判规则双重属性。行为规则,指行为主体进行民事活动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如物权法第7条“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裁判规则,指法院裁判案件时所遵循的规则,如物权法第33条至第38条。这主要涉及到行为规则不能单独作为裁判依据的问题。

4、物权保护与侵权责任问题。按照我国的民事立法规划,2010年左右各单行民事法律将全部颁布,但面临着自身条文重复、适用困难的尴尬。举例来说,物权人请求返还原物,是无须证明返还义务人有过错的,只须证明返还义务人无权占有就可以了,物权法第34条有明文规定,即“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如果其以侵权责任作为请求权基础,因属一般侵权,适用过错原则,物权人须证明返还义务人有过错。如果返还义务人不是基于侵权行为,而是基于不可抗力,意外事件无权占有物权人的不动产或动产,适用法律就困难了。物权人请求排除妨碍也同样遇着这样尴尬的情形。如果其以侵权责任作为请求权基础,依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三要件”也好,“四要件”也罢,均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但排除妨碍请求权的行使,只有在损害事实存在的情形才能适用?当然不是。物权法第35条有明文规定,即“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碍或者消除危险。”这两种请求权的目的都是为了恢复物权的圆满状态,故被称之为物权请求权。因此,返还财产和排除妨碍这两种权利没有安排在债权法,而是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权利安排在物权法。

归纳一下,我们研究和学习物权法,除了要清楚物权类型的体系以便于找“法”外,对具体制度的研判,还需要采用体系化解说的方法。这就是我给各位的提示,当然并不是说我完全掌握了这套方法。我今天的发言到此为止,谢谢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篇2:我所理解的物权法学习心得

在《我所理解的生活》中,主要讨论民主自由、针砭时弊,分享个人成长经历,谈作者自身感情、家庭、偶像。第一次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生活中真实的韩寒,以及他对生活的具体理解。发表韩三篇: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引发公众热烈讨论。

在文中韩寒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全方位剖析自我,面对各种争议和议论直面而对在文中,韩寒不敢妄自定义“而立”,“真的很难说什么叫立,什么叫不立。有钱、有名就叫立吗?如果活得很开心,但钱不是很多,他一样可以说是立的。”同样的,韩寒也觉得无法定义生活,“生活就是没有人问我生活究竟是什么。我也不会问自己生活是什么”。韩寒分享了个人成长经历,更谈及他自己的感情、家庭、偶像。诚恳地袒露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篇3:我所理解的《大学语文》教学

新时期以来大学语文的开设, 首先得益于1979年徐中玉和匡亚明先生的振臂一呼。在痛心疾首反思文革的大环境下, 人们渴望重建传统价值的愿望十分强烈, 因此两位先生的呼吁得到广泛响应。应当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大学语文的开设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可是好景不长,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 市场化浪潮汹涌而来, 浮躁之风在校园内肆虐不已。大调整中的课程纷纷向市场挤眉弄眼, 人文课程长袖却不善舞, 这就注定了它们被冷落的命运。时势裹挟之下, 大学语文迅速“鸡肋”化, 它的地位刹那间一落千丈。不少学校由必修变为选修, 更有甚者, 干脆停开了事。这门课程一波三折的命运, 实际就是人文精神涨落的一个缩影。

变化之迅速和突然, 使得不少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错愕不已, 落寞难名。他们倍感边缘化的危机日益加深, 刹那间英风锐气有如折戟沉沙, 自信心惨遭重创。无所作为的挫折感, 必然带来无能为力的悲凉感, 这种情绪直接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学的平庸和沉闷。笔者深以为忧者, 全然在此。这些年有关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的研讨不可谓不热闹, 但教学质量的改善却总是难惬人意, 个中原因值得深思。笔者以为当务之急是要重建教师的自信, 打造教师的新形象, 这种形象必须是使命感和诗人气质的完美结合。一个饱含生命原色的讲台形象, 不仅可以在观感上让人耳目一新, 而且它澎湃的激情有着超越方法的感染力和鼓舞力。它在唤醒学生人文意识的同时也激发了教师的能量, 从而在诗意的创造中升华了自身。

铁肩担道义, 这是人文工作者安身立命的内在源泉, 是他生命境界的庄严承诺。生为知识分子, 他必然是社会的领路人, 他承担由此带来的孤独之苦。他自信是社会的精英, 是传统的精神贵族;他放弃的是世俗的快感, 享受的是思考的痛苦。沧海横流, 适值俯瞰者横空出世, 超越那滚滚红尘的巅峰站立者, 是颠沛流离的孔夫子, 是身背十字架的耶稣, 是睥睨腐鼠滋味的我们自己。磅礴的精神一旦蔚为大国, 大学语文的教学才有如“烹小鲜”, 存乎一心, 超乎其妙。有了这样的浓缩世界的高远视角, 我们才真正感觉到人文教育的意义非同小可。《大学语文》教学理应成为人文生活的一部分。拿起教鞭, 我们就像一个优雅的指挥家一样, 引导自己和别人进入到妙不可言的氛围中去。我们摒弃的是书匠的呆板, 屹立的是大师的尊严。有了精神的自尊自强, 便有了讲台上的挥洒自如。

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长期以来争论不休, 工具性和人文性孰轻孰重, 莫衷一是。笔者愚见, 大学语文应是一种综合教育, 分解其特色, 抑或在理论上有些许意义, 在实际的教学中, 有谁会为了某种理念削足适履呢?如果一定要作出选择, 我宁可认为它的人文性是至高无上的。在很短的教学时数内, 强调工具和应用的训练, 即使是高明的点金大师, 恐怕也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 这种工具性的操作训练, 在中学已经进行得够久了。为了应付高考, 不少老师生吞活剥, 把生机勃勃的文学精神化作死气沉沉的得分点。舍本逐末的枯燥甚至是畸形的训练, 已经戕害了不少学生的鲜活心灵, 使他们对语文的学习视若畏途。大学里的语文教育, 理应把失去的精神引领回来, 把败坏的胃口调整过来, 把埋藏的兴趣激发出来。还等什么呢, 大学里的相对宽容自由的气氛加上学生渴望创造的期待, 正好提供了改造和升华语文教学的良好契机。恢复作品的文学性, 还原人性的真实, 在震撼和共鸣中陶冶情操, 在体认所指和能指之间深味人生的底蕴, 这应该成为大学语文区别于中学语文的显著特征。再不利用这有限的时间, 引导一点“务虚”的氛围, 我们这些老师, 大而言之是所有的人文工作者, 便是缴械投降, 丢盔弃甲, 结果只能是在“与时俱进”的自欺幌子下, 加入浩浩荡荡的“务实”洪流, 个性和尊严就此惨遭吞噬。因为一代人的萎缩, 逐利的市侩哲学终会将取义的人文哲学扫地出门, 精神的灰色势必在下一代中传染和蔓延。曾经让我们感到温暖和踏实的民族魂, 终有一天会成为孤独的乌鸦, 徘徊在我们后代上空的, 将会是“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的不绝哀鸣!

内行的人没有谁敢说大学语文容易教, 要教好它离不开全面的综合素质。为了避免浅薄的老调重谈, 你必然要加强学习, 对作品作出尽可能深入的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 唯有源头活水来”, 和其他科目无异, 强大的科研始终是上好课的汩汩源泉。唯有钻之弥深, 方能光景常新, 古来万事不都如此吗?由于公共基础课涉及面广, 学生情况参差不一, 老师在教学方法上的研究要求甚至会比专业学生高的多。因材施教原则的普遍运用, 对老师的洞察力、诱导力、掌控力等综合能力不啻为严格的检验。因为授课对象是非专业学生, 而上课的又多半是“术业有专攻”的老师, 这多少存在着“隔行如隔山”的矛盾。所以为了提高兴趣, 增加吸引力, 老师必须更多地展示超越方法之外的个人魅力。他应该富有激情, 或如欢腾的火山喷薄而出, 或如静水之下波涛汹涌。他感动自己, 所以感动别人, 感动自己是因为和他授课的内容、对象灵犀相通, 感动别人是因为他成了别人心中映照的生动风景。他展示课程中的精髓, 满足自己的抒情欲望。舞台小天地, 天地大舞台, “表演”是人性的自然呼唤, 三尺讲台是如戏人生的好舞台。好老师能将文学中的悲欢离合化为自己的抑扬顿挫, 若“唬”得学生如醉如痴, 直怨那下课铃声不合时宜, 这课便是成功了一半。老师投入的“表演”, 学生不但可以借此直接领略语言的无穷魅力, 感受到博大的心胸和真切的爱心, 而且可以很快地寻绎到为师者的思路和方法等理性内容, 直臻“不教而教”的艺术境界。被奉为金科玉律的互动原则, 看来绝不仅仅是站在学生角度的热切呼唤, 于老师而言, 讲台不也是实现和发展自我的“风水宝地”么?榜样的示范效应, 即孔夫子所谓的“言传身教”, 真是“无法而法”, 它使得理论上的教学方法沦为雕虫小技, 它以大格局大境界示人, 给人的感受是“妙处难与君说”。读人胜读书, 拥有一个生动活泼、内涵丰富的“耐读”之师, 这对学生来说, 简直就是天赐洪福。

篇4:我所理解的生活

今晚不在状态。

看语文,眼皮打架;做数学,逻辑混乱;学物理,灵魂出窍。自暴自弃地抛下一切发了五分钟的呆,罪恶感不由分说地漫上来,仿佛亲手掐死了一只小猫。

一定是这两天没休息好。

晚自习下课铃一响我就抓起书包往外跑,我多么想做一个风一样的女子轻飘飘地穿过人山和人海,但身在江湖,人在高三,沉重的书包完全扼杀了这一可能性。口袋里的手机震了一下,是t的短信:累觉不爱了。每天的作业都做不完,关键我坐外面,每次老师下来检查我那一圈就我一个人没完成,那种心情……最近各种不顺,便秘,不知道吃什么好,吃什么都不好,也不想跟家里人说。数学好难啊,知识点都忘光了,还有地理很多东西也要重新学过。老天啊,请赐给我一万个冬天让我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都淹没了吧。

我想问,作业,便秘,地理,数学,这些和冬天有什么关系?

终是没问,因为实在懒得打字了。路过食尚饮,高二长期泡着的一间奶茶店,躺在店门外的电车上玩手机的小老板好笑地看着我,说,能不能挺直腰板来走路?

我笑笑说,我太累了。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一些短期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当我们以为自己明明已经很努力但问题依然解决不了的时候,老实说,像我这种诚实的人,第一反应就是怀疑自己是不是个蠢蛋?这真是一个费力气的活儿,每自我怀疑一次不知要灌多少鸡汤才重新有勇气傲娇地翻白眼。慢慢我们学会另一种方式:睡一觉就好了、夏天过去就好了、吃饱饭一切就不一样了、I am a smart girl but it's a Black Friday……

其实有时候我也害怕,像我们在成功学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最终要如何接受自己只是一个平凡人?

【2】大学恋爱论

我不喜欢现在这个班主任,一个有小肚子和可掬笑容的中年男人。开学到现在,他跟我们说话不超过十句,一直在重复,不断重复,把同一句话用不同分贝不同语气不同停顿不同表情重复个十万八千遍,好在他遇到的我已经不是那个傲娇的小妞,所以我会试着喜欢他。我初三的班主任是个历史老师,那时候他跟我们说:“如果你没法对历史产生兴趣,就一定要对历史老师——也就是我(腼腆一笑),感兴趣。”——我相信这个理论在高三依然成立。

自从第一次月考我们班考差了以后,老班就开始变本加厉地折磨我们的耳朵,见针插缝地重复他那套大学恋爱论:“你们这一代啊,要是这辈子没有在大学里谈一次恋爱,那真是白活了!现在谈有什么意思,你们至多拖个手去沃尔玛逛个街,吃完麻辣烫把杯子随手扔到马路旁,这些都是很低级的恋爱。在大学就不一样了,大学校园那么漂亮,大学生素质那么高,没人拦你没人阻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好啊!所以啊,你们现在啥都别想,只管学习,一吃饱饭就给我回教室学习!”

我坐在下面翻着白眼,知道我们时间宝贵,为什么还老爱把你的儿子拿出来晒,谁要听?

这个老师,平时说的都是大俗话,让学生感觉大家人格上还挺平等的,唯独在“大学”二字面前完全把我们当乡霸,用他那一嘴磕磕绊绊的普通话竭力向我们描述这样一个大学形象:“大学宿舍有空调,大学食堂一级棒,大学校园金碧辉煌;大学生素质好:绝不会乱丢垃圾、绝不会穿拖鞋去上课、绝不会当众抠鼻屎……总之一句话,只要你上了一所好大学,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更高级的人,你的世界开始翻盘,你的人生开始辉煌,你要啥有啥!”

有时我忍不住觉得这个中年男人挺可爱的。或许真的应该去相信,知识的确可以改变命运。相信在大学里,草根可以逆袭,爱情可以开花,先前手里抓到的烂牌通通消失。相信大学能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那些能让我们更有动力去靠近目标的蠢话,相信一下又何妨呢?何必计较那么多,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牢牢记住,我们的目标就是上大学,名牌大学,然后找好工作赚大钱過上幸福好生活。其他的不重要,你的态度,个性,审美,通通不重要,或者说,上了大学你才有资格谈这些,懂吗?

十分抱歉,与生俱来的智商,不允许我的人格相信以上这些。

【3】便利贴的启示

墙上的便利贴一天天增多,有太多东西要提醒自己:要背单词,要写作文,要吃水果,要洗头,要不耻下问,月考将至……却变得越来越健忘,出门忘带钥匙,吃饭忘记带钱,做题忘记不要钻牛角尖,走在街上遇到昔日好友却怎么也叫不出她的名字,于是只好夸张地跑过去拥抱她。

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早上一杯,晚上一杯,心情欠佳时就加块方糖。口腔逐渐弥漫一种苦涩的气味,我伸出舌头舔舔嘴唇,最近天气干燥,我撕下一张便利贴写下:星期六晚上记得去买薄荷味唇膏。天黑得越来越早,灯却亮得越来越晚。昨晚11点从学校回来,在楼梯口遇到房东阿姨,她叮嘱我以后早点回来,因为最近她听说有一个颠佬在我们三中附近游荡,是个哑巴,喜欢跟着女孩子。“夜路难行,一定要结伴而行。”她再次叮嘱。我点点头,心里却明白,我没有伴可结。实在荒唐,我已经成长为一个连一句“我们一起回去吧”也说不出口的冰冻少女。

亢奋有时,低迷有时。我问过数学课代表:“你做数学的时候,真的从来没想过去死吗?”他无辜地说:“没有啊。”渐渐我也摸索到自愈窍门,每当我被这一变态科目虐到口吐白沫,我就去做几篇英语阅读来回口血。物理课代表最喜欢跑来向我请教英语,前一个月我们是同桌,但现在因为身高他被编到了倒数第一排,我则凭着天下无敌的厚脸皮留在了第一排。他很好学,也够无耻,他孜孜不倦地追在各科老师屁股后面问问题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怎么说呢,我真想继续和他做同桌啊。虽然他做英语阅读每个生词都来问我让我很想拍死他,我承认我很俗,已经习惯了什么都不必探究也不必深入只要掌握让你选出得分答案的技巧就行了的思维模式。

想起我们以前讨论题目偶尔争辩,有时最后他会说,“不好意思是我错了没看准题。”我心里明明没有一丝不舒服,嘴上却硬邦邦说出“知道就好”这种鬼话。果然,每一个看着赛林格的书成长起来的少年都是井二病深度患者。正如那个井二老头所说:“我们都是白痴,才会这样钻牛角尖。不管什么狗屁事儿,我们总是,总是,总是忘不了那点令人作呕的、微不足道的自我。”他笔下那个叛逆的青春期少年,怎么在记忆里已经鞭长莫及了呢?正如我在这个喧嚣的夜晚,看到了墙上那张已经褪色了的便利贴:“不过我可以非常清楚地预见到,你将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为某种微不足道的事业英勇地死去。”

篇5:物权法学习心得

舒敏峻 09060537

《物权法》是根据宪法规定,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而制定的。法律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服务于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财物权的归属、范围和内容,都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密切相关。如果不反映、不体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不可能制定出 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权法。因此,物权法必须体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以维护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根本目的。所以,本条明确将维护国家基本经 济制度作为立法目的之一。物权法主要是从民事角度通过明确物的归属,权利人有何权利,他人负有什么义务,侵害物权的法律责任等,来体现和维护我国的基本经 济制度。

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而规范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律就是民法。物权法作为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通过明确物权 归属和利用的基本规则,规范市场主体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财产关系,保持市场主体的权利,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我国市场经济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小到几颗纽扣、一块手表、一部电话,大到一幢房屋、一片绿地、一座矿山,皆有物权的归属问题。如何确定权利的归属,划定权利人享有哪些权 利,这些权利受侵害时如何保护,这就需要一部专门法律 来规范、调整和保障。这部专门法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为了制定好这部关系国家建设发展和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从起草至今,历时13年,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八次审议,终于在2007年3月的第十届全国人大 第五次会议表决高票通过。

《物权法》内容博大,共分五编十九章及附则,涵盖的内容:物权法的调整范围;物权法的原则;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 登记制度;物权的保护。《物权法》是一部明确物的归属,保护物权,充分发挥物的效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律,是法律体系 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典。《物权法》是根据宪法规定,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而 制定的。法律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服务于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财物权的归属、范围和内容,都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密切相关。如果不反映、不体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不可能制定出 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权法。因此,物权法必须体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以维护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根本目的。所以,本条明确将维护国家基本经 济制度作为立法目的之一。物权法主要是从民事角度通过明确物的归属,权利人有何权利,他人负有什么义务,侵害物权的法律责任等,来体现和维护我国的基本经 济制度。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而规范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律就是民法。物权法作为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通过 明确物权归属和利用的基本规则,规范市场主体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财产关系,保持市场主体的权利,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我国市场经济服务。

《物权法》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第一,物是谁的。第二,物的所有者对这个物享有什么样的权利,其他相关人负什么样的义务。第三,怎样保护物权,侵害物权的 人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物权法的作用一是定分止争,通过确认物的归属,加强对物权的保护,达到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目的。由于它与社会公众的衣食住行和 生老病死等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被称为“公民财产权利保障书”。二是促进物尽其用,通过规范物权人的权利义务,为物权人充分利用财产提供良好的法 制环境,鼓励权利人创造财富,积累财富,扩展物业。

总之,《物权法》是一部保障安居乐业的法,是一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法。

权法是民商事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乃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保护财产以及调整各种财产法律关系的基本民事法律,涉及财产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等一系列制度规范,是关系到国有资产保护、各种市场主体财产权益以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物权法》的制订与颁行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 义,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深远影响。

其次,它解决了人们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私有财产日益增多,特别是其中的房产。房 产是一种不动产,价值比较大,许多家庭因此而倾其所有,与人们的切身利益关系很大。可是,住宅建设地使用权在70年后将如何处理,我国的法律则没有规定,因此大家都很关心这一问题。这次通过的物权法,对这一人们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作了明文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的,自动续期。这个问题总算得到了最 终和合理的解决,顺从了民意,也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最后,它合理调整了一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还有一些与财产相联的关系,其中的相邻关系比较突出,物权法本着公平合理、方便生活、团结 互助和有利生产等精神,对此作了明确规定。比如,物权法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弃置固体废物,施放噪声、光、电 磁波辐射等有害物质。因为,这会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产生不利影响。又如,物权法还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造成迫害的,应当给予赔偿。

篇6:物权法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物权法》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对《物权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小到成熟后落到邻居家的果实,大到一座矿山,都有物权的归属问题,这些权利的归属和保护,客观上需要一部专门法律来规范、调整和保障。据此,历时13年之起草与修定,经

人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而其主要起到的作用:一是定分止争,通过确认物的归属,加强对物权的保护,达到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目的。二是促进物尽其用,通过规范物权人的权利[物权法学习心得体会(共2篇)]义务,为物权人充分利用财产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鼓励权利人创造财富,积累财富,扩展物业。可以说《物权法》是一部保障安居乐业的法,是一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法。

通过此次学习,使我了解到这次物权法的制定,基本内容保留了原有部分民商法方面的法律内容,因内容比较多,且多与原民商法内容相同或相近,在此不谈。在此本人仅提及物权法新增的一些主要内容:一是地役权。此内容全是新增内容;二是质权取代质押权。摒弃了原来质押权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质权;三是抵押权中增加了动产的浮动抵押。四是关于物权的种类及内容法定。明确了物权法定的原则,即除了物权法中明确的几种物权种类,如所有权、用益物权、地役权等内容外,其它形式的物权方式均不被法律所认可。五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被明确为物权的一种方式。六是明确了征用与征收的概念。征收仅用于集体土地被国家收购后转变为国有土地性质的这样一种方式;而征用则指在特殊时间,为了公共利益需要而由国家机关征用个人所有的物品,如意外事件中征用公民车辆用于制止犯罪等。七是关于城市房屋拆迁一事。八是不动产登记。提出:不动产应统一登记;登记按件收费,取消原按标的收费的规定;首次提出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如消费者购买期房,为防止开发商一房两卖,购房人可

以申请预告登记,避免房屋的再次转让;首次提出不动产所有权的异议登记。九是不动产善意取得问题。以往法律均规定“不动产不适用善意取得”,但此次物权法却明确规定,当具备几个条件,特别是已办理了过户登记的,不动产可以善意取得。另外,对遗失物处理、小区车位、抵押权设立等问题一一进行了规定,便于执法人员进行操作。

最后,学习过程中使我体会到:一是,《物权法》作为国家的大法,其立法精神,立法原意都非常明确了。我们应当有信心学好物权法,用好物权法。二是,除了认真学习,勇于实践,别无二法。三是,我本人也要以此次物权法培训学习为契机,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2012-7-5

篇二:物权法学习心得

物权法学习心得

舒敏峻 09060537

《物权法》是根据宪法规定,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而制定的。法律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服务于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财物权的归属、范围和内容,都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密切相关。如果不反映、不体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不可能制定出 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权法。因此,物权法必须体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以维护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根本目的。所以,本条明确将维护国家基本经 济制度作为立法目的之一。物权法主要是从民事角度通过明确物的归属,权利人有何权利,他人负有什么义务,侵害物权的法律责任等,来体现和维护我国的基本经 济制度。

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而规范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律就是民法。物权法作为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通过明确物权 归属和利用的基本规则,规范市场主体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财产关系,保持市场主体的权利,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我国市场经济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小到几颗纽扣、一块手表[物权法学习心得体会(共2篇)]、一部电话,大到一幢房屋、一片绿地、一座矿山,皆有物权的归属问题。如何确定权利的归属,划定权利人享有哪些权 利,这些权利受侵害时如何保护,这就需要一部专门法律 来规范、调整和保障。这部专门法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为了制定好这部关系国家建设发展和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从起草至今,历时13年,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八次审议,终于在2007年3月的

法律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服务于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财物权的归属、范围和内容,都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密切相关。如果不反映、不体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不可能制定出 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权法。因此,物权法必须体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以维护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根本目的。所以,本条明确将维护国家基本经 济制度作为立法目的之一。物权法主要是从民事角度通过明确物的归属,权利人有何权利,他人负有什么义务,侵害物权的法律责任等,来体现和维护我国的基本经 济制度。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而规范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律就是民法。物权法作为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通过 明确物权归属和利用的基本规则,规范市场主体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财产关系,保持市场主体的权利,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我国市场经济服务。

《物权法》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

自动续期。这个问题总算得到了最 终和合理的解决,顺从了民意,也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最后,它合理调整了一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还有一些与财产相联的关系,其中的相邻关系比较突出,物权法本着公平合理、方便生活、团结 互助和有利生产等精神,对此作了明确规定。比如,物权法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弃置固体废物,施放噪声、光、电 磁波辐射等有害物质。因为,这会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产生不利影响。又如,物权法还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造成迫害的,应当给予赔偿。

篇7:我所理解的物权法学习心得

天堂之地,水乡之里,自从选择你作为我准备倾其一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我便一直坚定我的选择。不懈的拼搏之后,是春华秋实的回报,我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苏州;迈进了这所温馨和谐的家园学校——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始了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教学生涯。

置身其中,我喜欢聆听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教师发表自己深邃的见解;喜欢翻阅厚厚的古籍时散发出来的淡淡的书香;也喜欢坐在图书馆的角落徜徉在知识的海洋;还喜欢组织学生参与多姿多彩灵动活现课外活动;更喜欢享受漫步校园,听到一声声“老师早”、“老师好”、“老师再见”时的那种满足。作为苏州旅游财经高职校的一份子,我乐在其中,并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份教书育人的工作。这份深深的喜欢成了我在思想、学习和工作上积极进取源源不竭的动力。在专业学习中,我力求把知识学得扎实、明白、透彻,并不断思索、探究;在认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广泛涉猎文学、哲学、经济学、地理学、旅游管理方面的书籍来开拓自己的视野,并时时关注社会热点和国际动态。在思想上,我积极要求进步,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既然选择了这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必须具备这样的精神和素质——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淡泊名利,做好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一生的准备;饱含激情,尽力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在工作中的我深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踏上教学岗位,我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和倦怠,深知必须以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对待在学校的每一天,一步一个脚印,因为它不仅记录着我整个工作历程,也记录着我自身的成长和进步。虽然来到旅游财经高职校只有短短几个月,但是通过学校多次组织的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我对这一先进理论、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的第一要义也是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打上幸福的底色。教育中同时也要让我们的老师有职业的幸福感。教师陪伴着学生成长,收获的是喜悦和成熟,是人生沉甸甸的回报。教育过程中的以人为本,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做到了以人为本,师生间才会有友好的人际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受益的不仅师学生,收获的可是双赢!我们老师,要目中有人,眼里有爱,行动上有尊重、爱护和指引。

这份爱不仅连接着我与每一位学生,也连接着我与旅游财经高职校。作为旅游财经高职校的一份子,我与学校之间都有着一份相依相偎的亲密和默契。“因为有了云的洁白,天才显得更蔚蓝,因为有了天的高远,云才显得更飘逸!因为有了草的娇小,树才显得更挺拔,因为有了树的奔放,草才显得更温婉!因为有了叶的浓绿,花才显得艳丽,因为有了花的傲然,叶才显得更高尚!”这是因为——白云和蓝天相依相偎,小草和大树相依相偎,绿叶和红花相依相偎!所以学校的发展,与我们每一位教师息息相关。我们说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同样的道理,我们与学校同命运,共荣辱。所以作为一名旅游财经高职校的一份子,我在不断汲取营养,充实自我的同时,也以最大的热情和努力来回报着这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恩情,毕竟是旅游财经高职校为我设立了一个可以施展抱负的平台。

篇8:我所理解的印前

当前又迎来了以数字、网络、信息以及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全新数字时代,我们以这个时代印前的理念来认识印前技术,不断进行创新思维、创新技术与延伸产业链的探索,打造—个集“信息技术、创意设计与加工服务”三位—体的现代服务模式。

当前数字印前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印前技术是21世纪印刷的基础

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出版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胶印、数字印刷、电子出版物三者同时竞争又同时互补,而且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共存,但读者不管通过何种载体获得书刊内容,都需要经过印前技术来完成各种加工处理。

Drupa 2012展会的热点是高速喷墨印刷,横空出世的兰达纳米数字印刷机,又一次震憾业界。然而,这些技术也都离不开数字印前,而数字印前的发展也为这些热点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可以说,印前技术是21世纪印刷的基础,无论使用何种输出设备,无论是从设计到色彩管理,还是从RIP到工作流程,几乎所有印刷生产的第一步都是由印前软件开始制作的。历史的轨迹正是由印前来推动印刷的发展,时下已经进入全新数字时代的印刷,印前技术将决定一切。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家数字印刷公司,有indigo和施乐等数字设备,从1份到5000份产品全部采用数字印刷,其运营模式是,公司最大的部门是印前部门,他们整个控制流程是数字化的,所有作业的文件管理,如数据交换格式的管理,数字化工作流程管理和色彩管理等都在印前做好,印刷产品的内容和品质全部由印前来控制。操作indig0等设备的员工,只负责纸张的装载和机器的开关,并不需要管理印刷品的品质和文件内容。该公司投资了3亿美元购买数字印刷设备等,仅用一年半时间就收回了投资成本。

二.印前走向全流程时代

网络技术的兴起,使得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数字化工作流程,跨媒体出版和JDF等技术获得飞跃发展。在这些新技术的推动下,印前与印刷、传统胶印与数字印刷,客户与印企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逐渐演变成为一体化的流程解决方案。数字化流程先期是以印前为主,随着JDF、CIP3/4等技术的融入,逐渐扩展到印刷,如今客户提交订单也进入流程控制范围,并将延伸至印后加工的全流程。例如:江苏凤凰新华印务公司成立了印刷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和国际印前数字中心,建立了以德国GMG色彩管理系统为核心的印刷全流程数字化标准平台,建立了包括印前创意、设计、编辑、校对和印刷在内的不间断的数字化全流程。该公司通过网络进行订单接收。文件传递、色彩管理、图像处理、版式制作、数码打样、客户管理,使企业和客户打破局限,实现编校“零距离”交互。客户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进行远程编校工作,系统365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对文件实时处理。数字公司就像一个“司令部”,通过网络接单后,还可以自动选择系统内的控股印刷厂,根据其设备和产能情况选择订单的最佳取向,并将数据传输到印刷机,自动控制墨量大小,同时还将进一步延伸至印后加工的全流程服务。

三.印前是新型文化创意产业

印前更加与美术编辑、创意设计融为一体,并逐步使美术师、设计师、制作师打破各自独立的领域,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由文化、艺术、设计、制作、工艺、个性和收藏等多种元素组成的新型文化创意产业(有的地方政府已经把印前创意设计制作中心规划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

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其先进的印前创意设计制作为中心,以艺术印刷为基础,以“中国艺术品数据库”为核心,打造雅昌艺术网的服务平台,通过对文化遗产和艺术资产的保存、管理、开发、传播、利用,为社会大众提供多式样、多视角、高品位的文化艺术服务,被确定为国家级文化创意企业。雅昌通过新颖的创意设计、精湛的制作技术及考究的印装工艺,印制出许多世界最美的书籍,享誉全球。

雅昌在新经济文化领域开拓出“为人民艺术服务”的新型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颗璀璨之星。

四.印前技术与创意设计完美结合

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成功与失败之间不在于方法,而在于思维。”

许多优秀的企业家以崭新的思维、战略的眼光,努力实现把传统印前制版技术与创意设计完美结合的经营模式,传统印前制版是以加工服务为主、创意设计为辅的经营模式,现在的印前应转变为以创意设计为主、加工服务相匹配的模式,创建具有较高水平的创意设计中心,使创意设计与制版加工服务多元化,盈利收益多渠道化。例如: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的数字印前中心原来是以制版加工服务为主,近几年积极发展创意设计前端服务,成立了具有较高水平的创意设计中心,增加了优秀的设计人员作为企业的“头脑核心”,做到这些“头脑”创意不断,使业务源源不断,仅2012年创意设计就创造纯利润300多万元,并通过创意设计与制版加工技术完美结合,实现了创新经营、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使企业充满勃勃生机。

他们最近印制的《艺术文化再现——法国巴斯蒂安家属艺术收藏展》精品画册,就是通过印能捷数字化工作流程、GMG色彩管理,从前端策划、创意设计、图像处理,调频加网到印刷、装帧,为客户提供全过程服务,画册中的绘画、瓷器等印刷展品宛若真实再现,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评价,充分展示了华联印前创意设计与精湛制作技术及考究的印装工艺完美结合的丰硕成果。

目前,印前的图像处理,如DTP制作等重要技术工作已从印企转移到专业设计制作中心去完成,使之与创意设计紧密结合。典型的例子如:中央三大画报《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民族画报》,都由报社自己建立的设计制作中心完成,他们把制作好的电子文件交印企拼大版、输出、印刷。

这种印前重要技术与创意设计的融合是大势所趋。

五.印前研发独立的商业化产品

印前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研发

种独立的商业化产品走向市场,成为

大亮点。例如:北京圣彩虹制版印刷技术有限公司创建数字式高仿真书画艺术复制中心,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符合喷墨印刷适性的高分子聚合涂布材料等5项发明,已获得国家专利,并利用这些专利技术把授权的仿真书画艺术品进行创新设计、推出《百册中国历代书画精品大观》等书画复制的大型商业化产品。同时又与当代画家合作,限量复制其作品,通过装裱,走向市场,创造出数倍于加工服务的利润。这种把艺术作品、创意设计与仿真复制技术完美结合的精美艺术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既带给人们与原作

样的审美、文化和感悟,又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又如,天可嘉语(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把复制的中国书画艺术品开发成新的应用产品,制成大如正常家具所用的屏风,小如台历等室内装饰品,同时还通过特殊工艺技术,制成有金粉效呆的唐卡、佛像等,受到客户青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印前是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新技术的核心部门

随着数字印前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印前软件、硬件的革新变化更为频繁,各种色彩管理解决方案,各种数字化工作流程软件层出不穷,需要创造性应用,而印前又是高品质印刷的核心所在。因此,把印前当做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的核心部门,可以使企业得到新的发展。例如:上海龙樱彩色制版有限公司建立印前科技研发中心,致力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他们在行业中率先开发了PDF和JDF数据格式为基础的CTP数字化工作流程,使得无论是PDF格式还是流程的合理性都得到完善和提高,达到使用方便、准确、可靠的效果。

他们自行开发的《色彩管理系统优化技术》、《印刷密度数据控制管理系统》已申请国家专利。

他们利用自行开发的新技术,印制出高档精品画册《锦绣文章》,共600多页,厚达6.6cm,采用特种纸印刷,通过创意设计,制作出页边爬升图文,使得整个书合上时,三边会呈现古朴的龙形暗纹,令人叹为观止,是一本难得的文化艺术珍品。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时,将《锦绣文章》画册作为国礼赠送给耶鲁大学。

又如:浙江影业有限公司建立以印前为核心的科技研发中心,勇攀国际上最顶尖的印前新技术,印制高档精品。他们是国内第家研发应用10μm调频网点技术的企业,使印制的图片具有照片级的细节,照片级的色彩,他们印制的《飞思中国用户摄影作品集》荣获美国印刷大奖班尼小金人奖,被评为“全球印刷质量最好的杂志”。

浙江影业公司在国内率先研发、应用六色七色高保真分色技术,印制出高档精品画册《宋画全集》,共32卷,使古画色域更广,更符合原作的颜料颜色,再加上采用10μm调频网印刷,达到了古画复制的高水平,受到艺术、出版、印刷界高度评价,誉为“印刷艺术品”。

综上所述,印前的发展和变化,将是想象力无限,创新思维无限,在未来的印刷数字化流程中,印前这个名词可能将会被称为“预印”,即预先准备文件给无版印刷机,或会演进到“预媒体前”的状态,不仅提供印刷作业文件,还提供网络出版的预作业文件。届时,色彩再现及其管理体系变得更为重要。

篇9:我所鲁迅的理解

在中国作家里面,从系统的学校教育中,接触最多的莫过鲁迅,从初中时的《一件小事》、《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到高中时的《友邦惊诧论》、《论费厄泼赖应该缓刑》、《祝福》、《孔乙己》等等,可以列出一长串的文章。这些作品,每一篇都是学习的重点,老师会从中心思想到每段、每层甚至每句话,都要分析出个子丑寅卯。因此,在做学生的经历中,对鲁迅是又爱

又恨,爱的是他思想睿智、笔锋的犀利,恨他句句皆警语,考试时疲于背诵还总是顾此失彼。及至从学校那种大大小小的考试中解脱,真正从欣赏理解的角度去拜读鲁迅的文章,才渐渐有了新的看法。以前读鲁迅的文章,尤其是杂文,在头脑中可以给鲁迅画一幅形象非常鲜明的素描,用文字简单概括一下:一张棱角鲜明的瘦脸,傲然上翘的八字胡,加上一头倔强的如钢针的头发,其中最突出的还是他那双洞穿一切的眼睛,似乎能看穿“藏在皮袍下的国民的劣根性来”,俨然愤世嫉俗,睚眦必报的倔老头的网形象(虽然并不知道那时他是否年老,印象中却是如此)。现在已为人师的我,看过的书多了,思想也多少成熟了一些,再回过头去看鲁迅的作品,渐渐看出了一点别样的味道;在他那冷傲耿直的外表下,藏的是一颗火热、真挚、充满伟大情感的心灵。因此,在早期对他的肖像画中,作家的眼神中又多了一些柔和、深沉的底蕴。在鲁迅谈他弃医从文的根由时,曾谈到写文章是为了“揭示病痛,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我想,这句话应该是他创作小说,塑造形象的一个主要动因。在鲁迅的诸多小说中,不管作家出现在文章中与否,给人的感觉却是作家的笔调或作品中的“我”的语言是冷峻的、客观的、不介入个人情感的,如《祝福》、《孔乙己》、《阿q正传》、《药》等等。但在冷峻的背后,却是作家(来源:好范文 http:///)深沉炽热的情感。仅从鲁迅小说所塑造的一些主要形象中来分析作家情感的表现。姑且将他小说中的形象分成三类加以浅析。第一类便是彻底否定。对这一类,作家极写虚伪、冷酷、麻木不仁。这类人正是当时社会上真正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如《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药》中的康大叔等,这些人物是封建制度的支柱,彻底暴露了当时国民的劣根性,是应该被根除的。鲁四老爷一味遵循古制,恪守封建观念,才造成祥林嫂的最终死亡,他和众多帮凶一起,制造了祥林嫂的悲剧,四铭和高尔础是伪君子的代表,好女色而又欲盖弥彰,十足的无赖,满口的仁义道德,又满脑子邪门歪道。第二类是既愤恨又同情。孔乙已,一个深受封建科学制度毒害而又不觉醒的知识分子,从“窃书事件”、“茴字的几种写法”中可见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已深入其骨髓,而他又是善良的、无辜的,正如此,才更能体现封建社会对他的毒害;阿q是可怜的,又是可悲的、可爱的人,他是中国当时大多数农民的代表,他的性格矛盾对立,诸如:既是革命的,又是保守的;既是单纯的,又是无赖的;既是慷慨的,又是自私的等等。在这种种矛盾之中,我们也看到了鲁迅对当时农民的深刻认识。华老柱,一个本份的小老板,一个慈爱的父亲,却也是一个愚昧的不觉悟者,他可以用沾满革命者鲜血的馒头试图医治儿子的痨病,真是可悲可叹。存在于这些人物身上的缺点,作家把他解释出来,希望能被治愈。第三类主要是寄予作者深切的同情和爱,如祥林嫂、魏连殳、夏瑜等等,在祥林嫂身上,作家主要是对封建社会下层女性的同情,以及对造成弱者不幸的控诉。而魏连殳是虽有些觉悟但最终不能挣脱黑暗势力被罪恶的旧社会所吞没的“孤独者”。夏瑜是作者笔下的一个孤独的革命者形象,他独自奋斗去唤醒民众的觉醒,但最终还是成为痨病患者的一味“药引子”!这正源于作家深刻的爱,他才把这些人物完完全全地摆在读者的面前,不需要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描绘,而在他的字里行间却始终传达着一种让人心痛的感觉。在这些人物的身上,作家也注意去表现他们身上的一些不足。如祥林嫂的迷信,夏瑜斗争的孤独等等。以上只是单借几部作品中的人物来看鲁迅的情感,只是为了说明鲁迅是人,而不是神,是一个情感丰富有爱有恨的人,用他的诗中的两句作为结语:“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上一篇:成人教育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平心看世界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