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中的留置权制度

2022-09-12

一、留置权制度概述

所谓留置权, 是指债权人已经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 债权人依法享有留置该动产, 并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例如, 甲将一幅画送到装裱店装裱, 因未按期付装裱店费用, 装裱店依法可将该画留置。留置权对债权的担保, 是通过对债务人动产的暂时扣留, 剥夺其暂时利用权, 以督促债务人清偿其债务。债权人对于留置权的行使本质上是一种自力救济行为,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人们所经常应用。

留置权具有从属性、法定性及不可分性的特点。首先, 具有从属性。留置权以担保债权的目的而存在, 债权为主权利, 留置权作为一种担保物权是从属于主债权的, 为所担保债权的从权利。只有在主债权有效存在的情况下, 才能产生留置权。其次, 具有法定性。留置权的成立无须由当事人约定, 只要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 就可以成立留置权。其内容只能由法律规定, 如留置权实现中的宽限期、留置权人的保管义务等都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再次, 具有不可分性。留置权所担保的是全部债权, 效力及于债权人所留置的全部留置财产。

二、《物权法》中关于留置权的规定

(一) 留置权的构成要件

我国《物权法》对留置权的构成要件作了严格明确的规定。

1. 债权人已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

留置权是为担保债权的, 只有债权人才能享有。所谓占有, 是指依其意思对物的控制。这里要求须是合法占有。债权人的占有不一定是其亲自对动产进行管领和控制, 其可以通过占有辅助人来占有。如果债权人行使留置权之后, 因留置物不便管理而委托他人管理, 此时, 债权人并不丧失其留置权。

2.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

在债权未届清偿期时, 债务人尚无履行的责任, 不发生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问题。留置权是担保债权实现, 维护当事人之间的交易公平与安全的, 假如允许债权人在债权未届清偿期前可留置他人的动产, 属于迫使债务人提前清偿债务, 既违反了留置权制度的立法目的, 也不符合债的履行期的意义。

3. 债权人留置的动产, 应当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 但企业之间留置的除外

留置的动产必须与产生的债权同属一个法律关系, 这就使得留置权的构成要件更为严格。但是, 不适用于企业之间的留置权。所谓企业之间的留置权, 属于商事留置权。

按照这一规定, 同一法律关系只是对一般留置权的规定, 商事留置权并不受此限制。例如, 甲和乙长期进行商业往来, 甲在第一笔交易中占有了乙的一批货物, 后来, 在第二笔交易中, 乙因故没有偿还欠款, 在此情况下, 甲仍然可以留置乙的货物。这样, 在现实经济生活过程中, 扩大了留置权的行使范围。

4. 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

例如, 在救灾期间, 承运人不得因未支付运费而留置紧急救灾或者抢险物资。当事人虽不能约定留置权, 但可以以特别规定排除关于留置权的规定的适用。例如, 双方在汽车修理合同中明确约定, 修理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留置该汽车, 则即使发生未支付修理费的情形, 修理人也不得对修理的车辆进行留置。法律对于留置权的行使设定了一定的要件要求, 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 又符合留置权的其他构成要件, 就可成立留置权。

(二) 留置权的效力

留置权效力所及的标的物范围, 一般包括主物、从物、孳息以及代位物等。《物权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留置财产为可分物的, 留置财产的价值应当相当于债务的金额。”所谓可分物, 是指标的物可以分开或者可以分割, 且分割后不损害其经济价值。如果留置财产不可分, 则只能全部占有留置的财产。

留置权具有双重效力, 即留置效力和优先受偿效力, 这两重效力都是以占有债务人的动产为基础的。债权人在其债权未受清偿前, 依法有权占有债务人的财产。在留置期间, 留置权人应妥善保管留置财产。

《物权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了留置权人的保管义务。此规定有利于防止留置权人滥用留置权, 督促留置权人保管好留置财产。所谓妥善保管, 是指留置权人应当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来保管留置财产。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 是指以一个合理的、具有保管能力的诚实的保管人的标准来保管。

从法律上看, 妥善保管义务与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实质内容就是要求留置权人应当以与管理自己财产同等的注意来管理所留置的财产。留置权人因保管不善致使留置财产毁损、灭失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债权人就留置物优先受偿后, 如留置物的价值超过债权数额, 应将剩余部分的价款返还给债务人, 留置物的价值不足以清偿时, 债权人得请求补足。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同一动产上已设立抵押权或者质权, 该动产又被留置的, 留置权人优先受偿。”

(三) 留置权的实现

留置权具有两次效力, 所谓第一次效力, 是指留置权人留置与被担保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中的他人动产的效力。该效力以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致使被担保债权未获清偿为发生条件。

所谓第二次效力, 是指自留置效力发生后的一定期间届满债务人仍不履行其债务致使被担保债权未获清偿时, 留置权人可将留置物折价、拍卖或变卖并使其债权优先受偿的效力。该效力以自留置效力发生后的一定期间届满债务人仍不履行其债务, 致使被担保债权未获清偿为发生条件。

留置权的实现即是留置权第二次效力的实现。《物权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留置权人与债务人应当约定留置财产后的债务履行期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 留置权人应当给债务人两个月以上履行债务的期间, 但鲜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动产除外。债务人逾期未履行的, 留置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议以留置财产折价, 也可以就拍卖、变卖留置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本条规定了宽限期的最短期限, 即两个月以上的期间, 该期间届满时债务人仍不履行其债务的, 留置权人即可实现留置权。

但是, 如果留置是鲜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动产, 可不必给予债务人宽限期。因为对于这些动产, 若不及时变卖, 将导致其价值减损, 损害债务人的利益, 也可能使得留置权人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更何况对这些动产进行保管, 其费用将极为高昂。因此, 留置权人对此类产品可以不给予宽限期。

留置权实现的方法包括折价、拍卖和变卖。例如, 甲将一辆汽车放在一汽车修理厂修理, 汽车修好之后, 甲未按期支付修理费, 汽车修理厂有权将该汽车留置, 但是, 双方对于留置汽车后的债务履行期间并没有约定。在此种情况下, 汽车修理厂应当给甲两个月以上履行债务的期间。期间届满, 甲仍不履行债务, 汽车修理厂就可通过将该汽车折价、拍卖或者变卖, 从价款中优先受偿。折价要求双方要协商一致, 以一定的价格将留置财产折归留置权人, 也就是卖给留置权人, 由留置权人出价取得留置财产所有权, 即由汽车修理厂出价取得该汽车的所有权。拍卖是依法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出卖留置财产。变卖是以一般的买卖形式出卖留置财产。

三、完善留置权制度的建议

(一) 细化留置权的构成要件

关于留置权的构成要件, 《物权法》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但是, 对于构成要件中涉及到的概念及具体要求没有作出详细的规定。例如, “债权人留置的动产, 应当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 但企业之间留置的除外。”《物权法》并没有对“同一法律关系”进行更加具体的描述, 也没有对例外的情形作出明确的规定, 在实践中无法准确地进行判断和界定。因此, 应对构成要件进行细化规定, 明确相关概念的具体含义及要求。

(二) 完善留置权的实现规则

《物权法》中规定了留置权的实现程序与方式。留置权人留置动产后, 须给债务人一定的宽限期, 宽限期可由双方约定, 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 在确定了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后, 债权人应当通知债务人在此期限内履行债务。但是, 如果因为某些特殊情形, 导致债权人无法通知债务人时, 债权人应如何实现留置权。对于这方面, 法律中没有规定, 这也造成留置权难以实现。因此, 应明确在这种情况下, 实现留置权的条件及规则。

(三) 完善留置权紧急行使的条件

关于留置权的紧急行使, 《担保法解释》第一百一十二条作出了规定:“债权人的债权未届清偿期, 其交付占有标的物的义务已届履行期的, 不能行使留置权。但是, 债权人能够证明债务人无支付能力的除外。”在该条中, 并没有规定债权人如何证明债务人无支付能力。因此, 应当完善这方面的规定, 明确留置权紧急行使的具体要求和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物权法》在原有的留置权制度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整理, 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专章规定了留置权制度, 这对于维护交易秩序, 调整我国物权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应当对留置权制度加以完善, 提高其适用性, 更大地发挥其价值, 从而更好地保护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合法权益。

摘要:留置权制度是我国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 其设立目的在于担保债的履行, 对《物权法》中的留置权制度进行分析, 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留置权制度, 能有效地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 保障债权的实现。

关键词:物权,担保物权,留置权

参考文献

[1] 王利明.物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2] 应秀萍.浅析如何正确行使留置权[J].法制博览 (中旬刊) , 2012 (04) .

[3] 胡祖文.留置权——从抗辩到物的担保再到法定担保物权[J].求实, 2012 (S1) .

[4] 张晟琪.浅论紧急留置权[J].商品与质量, 2011 (S1) .

上一篇:手术病人交接确认登记单的改进与应用下一篇: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