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忏悔录》评论

2024-04-15

卢梭《忏悔录》评论(通用10篇)

篇1:卢梭《忏悔录》评论

2014-2015年第一学期《外国文学》考查作业

专业:汉语言文学(师)班 级:中文12-1 任课教师:杨翠兰 姓名:钟雄健 学 号:12064840151 成 绩:

举世无双的《忏悔录》

——一颗孤独而骄傲的灵魂

历史上,如同繁星点点缀满夜空的自传作品中,以其思想、艺术和风格上的重要意义而奠定了撰写者的文学地位,并且长久地受人敬仰的崇高地位的,也许只有《忏悔录》了。

但是,《忏悔录》所获得的巨大的成功以及其经久不衰的影响力却并没有使卢梭拥有鲜花著锦、烈火烹油的繁华生活。因为应卢梭本人的要求,《忏悔录》是在他去世之后才得以出版的。因为《忏悔录》中涉及了太多让统治阶级感到恐惧的东西,比如对人性丑恶、阴暗面的挖掘,对上层贵族贪婪腐败生活的揭露,对当时麻痹人心、遮盖智慧的神学教会的批判„„所有这些,都让统治阶级、上层贵族、神学教会甚至普通民众都会感到害怕和抵制。因为他们不愿意也不敢完完全全地面对自己。如果卢梭没有深思远虑,在他生前就把《忏悔录》出版的话,不但无法让他走完余生,甚至可能连这本书是否能够传承承下去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悬念。

其实,早在《忏悔录》开始写作之前,卢梭就因为尖锐犀利的写作遭受了深重的压迫。早在他的第一部教育小说,同时也是西方第一部教育小说《爱弥儿》出版之后,大理院就下令焚烧了这部触怒了统治阶级的作品,并要逮捕作者。从此,卢梭被当做“疯子”、“野蛮人”而遭受到持续不断地迫害,开始了逃亡的生活。他逃到瑞士,瑞士当局下令烧他的书,逃到普鲁士的属地莫帝埃,教会发文告宣布他是上帝的敌人,他只好又流浪到圣彼得堡。就在此时,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开始《忏悔录》的写作。

卢梭是孤独的,因为他基本上都笼罩在压制、迫害和排斥的阴影当中。尤其是在他的整个晚年,不得不以衰退、老弱的身躯生活在不断逃亡当中。但同时,卢梭也是足以让法国人民为他骄傲,足以让欧洲人民为他骄傲,甚至足以让世界人民为他骄傲。因为他的《忏悔录》不但具有艺术性、哲学性、思辨性以及文学性,而且最重要的是因为其对自身进行的史无前例的深刻彻底的解剖,毫无遮掩的通过自身的解剖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从而使人性走向崇高的可能性大大增强。因此,我们可以说,卢梭拥有孤独而骄傲的灵魂。这颗灵魂是崇高的、洁净的、升华的、督人向善的灵魂。

那么,是什么让卢梭拥有一颗孤独而骄傲的灵魂呢?又是什么让卢梭能够写出这样一部奇书,成为世界文化宝贵的遗产,使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文风为之一变,继而又以其巨大的魅力和影响力波及到全世界,让全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他那振聋发聩的呐喊,从而产生走向光明、走向美好、走向真善美的念想与愿望的呢?

首先,贯穿一生的艰辛和苦难让卢梭更加地了解生活的本质,更加地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生活。卢梭是一个普通钟表匠的儿子,他当过学徒、仆人、伙计、随从,而且经常衣食无着像一个流浪汉到处漂泊,甚至像乞丐一样进过收容所。在这种情况下,卢梭饱尝世态炎凉,饱尝人间冷暖,他在困顿萎靡当中进行了长久而深刻的思考。是什么让他的生活如此悲惨?他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摆脱这样的生活?又是什么让如此广大底层的民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他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他自己包括民众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呢?在经过种种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尝试之后,他最终确定了文学这条道路。卢梭要通过文字来唤醒世人麻木不仁的心灵,洗去世人被尘埃蒙蔽的双眼。

卢梭受过太多的不公和压迫,这从他的《忏悔录》以及其它史实记载都可以查阅和了解到。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发愤而作”,心中有一股幽愤不得释放和解脱,就会通过写作来抒发。卢梭因为看到自己生活的困窘,看到民众的苦难,心中抑郁难平,只得以口宣泄、以笔抒情。唐人韩愈在《全唐文》里说“不平则鸣”,意指受到压制和迫害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声音。卢梭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处处受压制、处处受迫害,才愤而起写作的。宋朝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里写“穷而后工”,文人穷困不得志,就会写出好的文章和诗词。卢梭也正是一生不得志,受尽穷困,所以反映在他笔下就是脍炙人口、超越经典的《忏悔录》的出世。

其次,《忏悔录》严密的逻辑性、清晰的条理性以及迷人的艺术性也是卢梭本人品德和学识的体现。这得益于他的博览群书、学识超俗。据卢梭在《忏悔录》里的记载,他阅读过数学、天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和音乐等,跨越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各个领域,积累了广博的学识,并且运用自如。这从他等身的著作中也可以体现出来:《爱弥儿》揭示了教育领域的规律和原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揭露了阶级的压迫,批判了政治领域的弊端和缺点,《新爱洛漪丝》描写了爱情的浪漫和唯美,以及对自由的向往,《植物学通信》体现了自然科学的严密、严谨以及详实确凿的证据性,而《忏悔录》则集中体现了卢梭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跨越性和综合性。

在《忏悔录》中,我们看到的是无以复加的细节描写,无论是时间、地点,还是人物以及事件,在书中都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比如“我于1712年生于日内瓦,父亲是公民萨克·卢梭,母亲是女公民苏萨娜·贝纳尔。(自传第4页)”、“到了1719年夏季的末尾,我们读完了所有的那些小说。(自传第7页)”“我的时间并不完全消磨在这种嬉戏之中。我在自己的屋子里发现了几本书,其中有《旁观者》、《普芬道夫》的集子和《拉·亨利亚德》。(自传第103页)”(注:卢梭是在1765年才开始动笔写《忏悔录》的。)至于其他方面,比如《忏悔录》的艺术性、思想性、哲学性以及思辨性就不用多说了,因为这是一部小说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强调的是这部小说的严密和严谨,这些让整部小说充满了真实和可信。

再次,不畏权贵,不臣服于权贵。一个文人,最难能可贵的不是流光溢彩的文笔,也不是广博丰厚的学识,而是保持个性、品格的独立,不受利益的牵连,不受权力的绑架,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才能站在普世大众的角度,发掘时代的价值、揭露时代的弊病。卢梭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一直对权贵都保持着应有的警戒和距离,他骄傲地拒绝了国王的接见,又冷静清醒地拒绝了国王赐给的年金,所以才能写出真正反映时代的作品,使他的作品永垂不朽。

关于文人的独立,反面如唐代元稹,据《旧唐书·裴度传》和《新唐书·元稹传》记载,元稹之所以坐上宰相的位置,是因为附庸权贵、巴结宦官而得的。虽然元稹在年少时就已展露不凡的才华,并且他的才华贯穿他的一生,但由于他附庸于权贵,导致了他的作品大部分只是宫廷琐事以及个人际遇的描绘,而缺乏对时代对民众的关注,缺乏历史的厚重。因而元稹的作品包括他本人在历史上所占的位置都是极为有限的。正面如同时代的李白,李白可谓是家喻户晓,基本上粗通文墨的人都知道李白是个伟大的诗人。李白的诗词不但有对大自然的描绘与讴歌,也有对友情和爱情的赞扬和推崇。更重要的是,他的诗词文章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与怜悯,对统治阶级的憎恨与揭露,正因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才被历史所铭记,被人民所怀念。而这些,都与李白耿直的性格、不屈的品性直接相关。据历史记载,李白曾在满朝文武面前让权焰熏天的高力士替他拖鞋,显示了一个文人清高的性格和孤傲的骨气。他蔑视权贵,自觉保持与权贵的距离,所以才能保持作为一个文人的最宝贵的独立,不受权利牵制和压迫,写出千古流传的诗词文章。

最后,毫无保留的自我坦白和深刻入骨的自我剖析,这些造就了卢梭本人举世无双的魅力和其作品的永恒经典。他在自传了写“既没有丝毫隐瞒坏事,也没有增添任何好事„„当时我是卑鄙龌蹉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鹾;当时我是忠厚善良、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鹾、道德高尚。”这句话表明了卢梭对自身清醒的认识,他深深地明白,要让自己向善,要让自己走向崇高,坦诚自我正视自我是必由之路,只有把自己条分缕析地解剖,才能找到自身的丑恶和阴暗,才能不断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让自己逐渐完美。扩而广之,以自身的影响力,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让所有的人都能够认识到真善美的可贵,认识到假丑恶的危害。在《忏悔录》中,卢梭写出了令他难以启齿的三件事,也称为他的三个坦白:

1、为了饱口腹他放弃了新教皈依了天主教(宗教信仰在西方是非常重要的信仰,甚至可以扩大到一个人的道德和品性);

2、在维尔塞里斯夫人家里他偷了朋塔尔的一条丝带而栽赃给厨师玛丽永;

3、他首先欺骗了勒·麦特尔,然后又在勒·麦特尔羊癫疯发作的时候弃而不救。从这三个坦白我们可以看出卢梭是以多么大的勇气——况且又是在他晚年的时候,有谁会不害怕“晚节不保”呢?——对自身的过错和罪恶公之于众,接受自己的评判,接受世人的评判。

纵观整个世界文学史,恐怕没有其它另外一部作品能够像《忏悔录》那样具有震撼人心的批判性,也许曹雪芹的《红楼梦》勉强可以与之相比较。在《红楼梦》中,对社会、对制度、对统治阶级的揭露与批判自不必说,最重要的是对人性的复杂的剖析,也是淋漓尽致的,比如薛宝钗的温柔贤惠之外的心机谋划、林黛玉冰清玉洁背后的心胸狭窄、贾宝玉特立独行掩盖的冷漠无情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曹雪芹毕竟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去描绘的,而且是以小说的样式去叙述的,这就给自己树立了一道坚实的壁垒,即他自身的品行和道德不会受到无休止的抹黑和攻击。所以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对人性的解剖也是隔靴搔痒的。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卢梭生活中的坎坷曲折、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熟稔精通、特立独行蔑视权贵,以及对人性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的刻画与解剖,造就了他伟大崇高的人格品行,也磨炼成了他孤独但却骄傲的灵魂。

篇2:卢梭《忏悔录》评论

《忏悔录》的价值在于它记录了一个平凡的卢梭,一个生活中的常人。从小学徒到文学家、思想家,其过程自自然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没有不可复制的传奇。

卢梭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的知识是通过大量阅读获得的。从小同父亲一起读母亲和外公留下的书,成为卢梭知识和情感的奠基部分。在做学徒时,通过租书来阅读,这是知识的接续和巩固。在瓦朗夫人家的阅读,繁杂如大树的枝叶部分。没有受过正统教育的卢梭,获得了丰富的、芜杂的知识。没有受教育的制约,思想更加自由,更有个性。

谈卢梭不能不谈情感。卢梭生下来便失去母亲,但他的成长并不缺少爱。卢梭做事、为人顺应情感,而不是听从理智。这种处世方式有其父亲的遗传,也有后天的影响。卢梭从瓦朗夫人那里体验到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也是其成长必需的。没有瓦朗夫人就没有后来的卢梭。所以,尽管瓦朗夫人招至很多流言,但卢梭始终尊敬她、感激她、维护她。卢梭与泰蕾丝的感情是一种自然的、平常的、现实的感情,平淡中见真情。瓦朗夫人与泰蕾丝的共同点,就是对卢梭不加限制,任其自由发展。正是这一点成就了卢梭。

卢梭对自然充满了爱。他热爱乡间生活,热爱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喜欢乡民的纯朴。也只有在大自然中,他的思维活跃,有了

创作的能量。他厌恶巴黎社交界,若身处其中,他难以超脱。因为他太认真、太较真,回归自然是一种有益的逃避。

卢梭的情感也是自然的,真诚、热烈而不造作。他同百科全书派人物的情感纠葛,也是自然的流露。他太过敏感,所以,这种纠葛中,他不一定是对的,却是认真的。太过敏感太较真,注定友谊不会常青。《忏悔录》的后半部分,卢梭陷入这种纠葛中难以自拔,破坏了书的艺术性。成也情,败也情。成也真,败也真。卢梭是自负的、孤傲的。他相信自己的作品是伟大的,相信自己的才能和思想。这种自负给他斗争的力量。在道德上他也是自负的。他受到同时代人在道德上的指责,但他坚信自己是高尚的。他相信在上帝面前,没有人敢说比他更坦诚。这种傲岸,是对世俗的不屑和鄙视。

在社交圈,卢梭是自卑的。他不知如何恰如其分地表达,不知在大人物面前如何表现才能。他象一个笨人,说笨话,做蠢事,被人嘲弄,被人小看。社交界是虚情假意流行的地方,卢梭的真诚无法自然流露。失去自然的卢梭就是笨人。

篇3:卢梭文学作品——《忏悔录》赏析

读过《忏悔录》当中的许多动人故事, 读者难免会问, 这是卢梭的真实生活还是虚构杜撰?卢梭在自传及《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中表明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我很可能漏掉一些事实, 某些事张冠李戴, 某些日期错前倒后……”;“我凭记忆去写, 但这种记忆又常常不足, 或者只给我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回忆。我便用我想象的、但又不与事实相违的细节去弥补回忆的不足。我爱在一生的幸福时辰上流连忘返, 深情的眷恋常常叫我用华丽的辞藻去美化它们。我有时给事实赋予各种奇特魅力, 但从未用谎言取代事实以掩盖罪过或欺世盗名。”卢梭在可以允许的范围内, 运用了想象的手法, 但避免了胡编乱造。《忏悔录》讲了一些可以允许的“假话”, 但这些做法不是虚伪和撒谎的同义语, 而是文学编排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当卢梭在忏悔自己的“罪过”时, 他采取的是一种比生活其实更严酷的真实, 他解剖起自己来从不心慈手软, 他想让人看到人的真正异化过程;当卢梭在抒发自己的性灵时, 他动用了一些文学手段。他让美的更美, 善的更善, 他想由此唤醒人们禁锢的心灵, 为人的生命的真正觉醒和舒展提供一个完美的样本。

卢梭从人性论出发, 认为人性本善, 但是罪恶的社会环境却使人变坏。卢梭讲述了自己的善良本性:家庭环境充满柔情, 古代历史人物给了他崇高的思想, “若能继续下去, 当然会决定我一生的性格。”然而, 由于社会环境的污浊,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 使他受到了腐蚀。卢梭通过一生的坎坷遭遇, 无情地控诉了专制社会对人的腐蚀和迫害。在这部自传中, 卢梭对自我进行了热烈的颂扬。卢梭把自己作为“人”的一个标本加以剖析, 描绘了自己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卢梭大力倡导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 这部自传成为了一部活生生的个性解放的宣言书。在封建专制度下, 卢梭肯定人的价值主张个性解放在当时有它积极的一面

《忏悔录》的写作目的不仅是向世人表现真实的自我, 如卢梭所说, 还是“关于人的研究”, “是资产阶级启蒙主义者关于人的研究和对于人的理想的一份重要文献。一方面, 它刻画了一个不可重复、不可取代的独特个体, 另一方面, 它又塑造了符合资产阶级理想的“人”的一种代表和典型、一个时代精神的象征。”在伏尔泰等启蒙文学家将理性奉为神明的时代, 卢梭高举感情解放、个性解放的旗帜, 粉碎了理性的桎梏, 使被理性束缚的人性获得了极大的解放, 有力地冲击了势力强大的古典主义文学。在这种意义上, 《忏悔录》的浪漫主义特质非常强烈和鲜明, 体现了一种毫不妥协的抗争精神和主体意识, 高扬了自我, 从而使《忏悔录》成为一部浪漫主义杰作。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称卢梭为“浪漫主义运动之父”, 威尔·杜兰则在他的巨著《世界文明史》中称卢梭是“浪漫运动之母”。卢梭在《忏悔录》与另外两部作品《新爱洛绮丝》、《爱弥儿》当中的创作主张和艺术表现手法直接影响着浪漫主义文学和感伤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有的甚至成了这些文学思潮的重要内涵和主要表现手段。他对法国文学的影响则更为直接和具体。在18世纪末叶, 受到卢梭直接影响的法国作家有圣皮埃尔、拉布勒多纳、拉克洛、梅尔西埃、夏多布里昂、斯塔尔夫人、雨果、斯丹达尔、波德莱尔、布瓦尔等等。卢梭文学作品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法国, 他促进了整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崛起和繁荣, 受到他影响的作家不胜枚举:德国作家歌德,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拜伦, 俄国作家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 波兰诗人密茨凯维奇等等。世界文学巨匠歌德在评价卢梭时说, 他开始了一个时代。

卢梭《忏悔录》的影响是深远的, 之后出现了不少以其为范型的忏悔文学。托尔斯泰的《忏悔录》即是卢梭影响下的产物, 他成了托尔斯泰时代的让·雅克。托尔斯泰还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感人肺腑的“忏悔贵族”形象, 如《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 《战争与和平》中的波埃尔和安德烈, 《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列文等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也出现了一批忏悔文学, 诸如鲁迅的《风筝》、《父亲的病》、《藤野先生》、《狂人日记》, 朱自清的《儿女》、《背影》、《给亡妇》, 郁达夫的《薄奠》、《沉沦》、《茑萝行》, 巴金的《家》、《憩园》、《寒夜》、《随想录》等等。所有这些忏悔文学在承袭卢梭《忏悔录》的基础上, 进一步将其忏悔精神发扬光大, 共同丰富了忏悔文学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高明强.《忏悔录》的直笔[J].读书, 1983, (10)

篇4:卢梭写《忏悔录》

少年卢梭偷拿了一条漂亮的丝带,后来被发觉了。面对众人的责问,卢梭慌了神,愣了半天,红着脸说:“是……玛丽永给我的。”

玛丽永是个年轻的姑娘,伯爵家的女厨师。为了弄清真相,管家叫来了玛丽永,并拿出丝带让他们“对质”。卢梭一口咬定是玛丽永偷的。玛丽永愣住了,她沉默着,瞪大了那双无辜的蓝眼睛,向说谎者看了一眼,并且摇头否认。

管家无法“断案”,伯爵宣布:“把两人都辞退。”为了给真正的“罪人”一个警告,老伯爵还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相信,有罪者的良心一定会替无罪者复仇的。”

卢梭和玛丽永一起被逐出了伯爵的家门。从此,卢梭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可爱的山里来的姑娘,但他常常会想到:作为被自己诬陷的牺牲品,玛丽永恐怕再也找不到一份较好的工作了,因为她所蒙受的罪名足以毁坏一个人的声誉。

“有罪者的良心一定会替无罪者复仇的!”伯爵的预言没有落空。在那桩错事发生后的40年里,每当卢梭追忆起自己的过失和玛丽永的不幸时,总是悔恨莫及,常常苦恼得睡不着觉,一闭上眼睛便看到那个可怜的姑娘前来责问他,好像罪过是昨天才犯的一样。那双纯洁的、充满了无辜泪水的蓝眼睛,仍然直盯著自己,令他羞愧不已、无地自容。

卢梭晚年决心公开自己“干过的应该谴责的残忍的事”,于是写了《忏悔录》。在这部名著里,卢梭如实交代了自己的过错,还写下了这样的感受:“如果这件罪行可以弥补的话,那么,我在晚年所受的那么多的不幸和我40年来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着的诚实和正直,就是对它的弥补。”

篇5:卢梭忏悔录读书笔记

卢梭的《忏悔录》一开始就在谈自己干了哪些坏事,自己如何偷偷摸摸,自己如何嫁祸于人,自己如何撒谎,但是他最后说来说去,好像想说的就是,就凭我敢把我干的脏事说出来,我比你们所有人都干净得多,何况我身上所有的坏的因素都是万恶的社会染成的,完全怨不得我自己。这好像是卢梭的意思。

托尔斯泰的《忏悔录》的意思好像有点不太一样,他好像因为自己出身贵族,因为自己生而具有文化和财富的最优越的环境,因而对俄罗斯的大地上苦难的社会底层、对于农奴阶层好像自己就抱有极大的愧疚,好像自己完全不能够摆脱种种沉重的痛苦和耻辱的感觉等等。

奥古斯丁《忏悔录》里面回忆自己如何被自己的各种各样的欲望所支配,自己干尽了很多很多的坏事,虽然有些坏事在我们今天看起来也不是特别特别的糟糕。比如他在回忆里说,小时候和别的小伙伴老要去偷别人家的梨,并不是别人家的梨比自己家的梨长得更大、更漂亮,也不是别人家的梨比自己家的梨滋味更甜,但是,自己却对吃自己家的梨完全没有兴趣,只想去把别人家的梨弄来吃。这好像是非常纯粹的为了干坏事而干坏事,所以他想起来好像觉得这样的事非常能够证明自己早年的非常危险的倾向。

奥古斯丁时间学说之一:世界和时间共存世界是和时间共存的。上帝创造了世界,世界才具有时间,没有创造世界之前,无所谓时间,上帝是在时间之外的。

奥古斯丁时间学说之二:永恒的现在对于他来说,一切都是永恒的现在。

篇6:卢梭 忏悔录读后感

今天当我读到卢梭的这句话,仍然激动不已。他说: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万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和你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这一段话像极了耶稣对恶意诽谤一个妓女的法力赛人说的话一样:你们当中谁若没犯过罪,就可以打她。结果,众人一个个丢下石头,低首离去。

卢梭的为人向来遭人垢病。他性格激烈、多变,热情奔放而又极端敏感,大悲大喜旁若无人,缺乏自制力。正是这些相互冲突的个性让他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他睿智但是也活得苟且,他骄傲但是也卑微,他坦诚但是也有掩饰。在自传里,卢梭忏悔了一个年轻时犯的错误。有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颗贵重的钮扣,把事情赖在一个他喜欢的小女仆身上,因而使那个无辜的女仆蒙受了羞辱。由于卢梭的“自暴隐私”,一些后来的哲学家包括罗素甚至认为卢梭根本谈不上是个哲人。而我却认为卢梭触及了哲学的本质问题-他首先用自己为解剖标本,对人性做了一次深刻的探讨。

从气质上讲,罗素与这些人是两类人,他对于浪漫主义激情向来不以为然。其实罗素本人也不是一个冷静的书斋学者,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三番五次闹离婚,不会提倡性解放,不会反宗教,不会被当局禁止讲学,不会相信社会主义,不会参加反战运动甚至弄到要坐牢。激情是每个人都有的,罗素也认为激情与理智相比是推动历史的一种更主要的力量。

卢梭是法国第一个最勇敢的平民思想家。他出身贫寒,年轻时代长期处于奴仆地位。罗素这样的贵族子弟当然不会去偷钮扣,罗素的子女当然也不用进孤儿院。卢梭跟一个地位低贱的女侍结婚,这也被罗素拿来进行了一番精神分析,意思是卢梭只有在下贱的女人面前才能得到一种完全的自信。我对罗素一向敬仰,但这一次我觉得罗素讲话未免刻薄了一点。在法国大革命前,逆向等级的婚姻是不被允许的,他与华伦夫人的关系不可能为当时的婚姻制度许可。

上帝造人的时候,给我们一双眼睛看外部的世界,审视内心的智慧之眼则是这颗忏悔的心。如果说读蒙田让我心灵安详闲适,读卢梭则使我悲天悯人。卢梭觉得前辈作家蒙田还坦白得不够,他说蒙田虽然也讲了自己的缺点,却把它们写得相当可爱。看起来像是自责,但是却是自赞。他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一个哲理性的警句:“没有可憎的缺点的人是没有的。” 在忏悔录里,他写了他的吝啬,他的偷盗习惯,他对朋友的背叛,他说的谎行的骗。

谈到卢梭不能不提到华伦夫人。如果没有这个杰出的女性慷慨仁慈的培养和经济支持,历史上就不会有这位卢梭。他在与华伦夫人同居期间,生活才稍稍稳定,安心读书、思考问题并写作。年长卢梭11岁的华伦夫人出身于一个古老的贵族世家,她很年轻的时候就结了婚,婚姻并不美满。她逃到法国,法王便把华伦夫人收留在他的庇护之下,并且给她一千五百银币的年金。风姿绰约的华伦夫人是一个有非凡智慧的女人,她成了卢梭的庇护人、老师、情人及知心的朋友。从一件小事上我们可以看到卢梭是如何痴恋这个可爱的女人的:一天吃饭的时候,华伦夫人刚把一片肉送进嘴里,卢梭便说上面有一根头发,华伦夫人将肉吐到盘子里,卢梭用叉子叉起来,飞快地吞下肚去。因为这是一场超越肉欲的情感,所以卢梭、华伦夫人及夫人的男管家阿奈之间的三人恋情也充满了柔情蜜意。

卢梭的晚年孤独不幸。由于《爱弥尔》一书的出版,被当局者视为异教邪说,因此最高法院判决将已出版的《爱弥尔》全部烧毁,并立即通缉卢梭。再加上处理人际关系上的不如意,令卢梭在精神上的状态近乎疯狂。他疑心重重,不得安宁――水果商减价卖给他蔬菜,以施舍来羞辱他;马车转弯时差点撞死他;人们卖给他的墨水是无色的,让他写不了辩护词;甚至到处都有人在跟踪和监视他。

然而神是公正的,卢梭的思想光芒没有因岁月而黯淡。卢梭不论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在文学内容、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曾有一位法国批评家说:我们十九世纪的人就是从卢梭这本书里走出来的。

篇7:忏悔录卢梭读后感

书中卢梭直面的剖析了自己,尽可能客观的回顾并且反思了自己从出身背景到晚年的一系列生活,不论是犯错或是骄傲。他将自己赤裸的展示在每一个读者的面前,有些执着、有些无畏,就像他书中说的那样“没有可憎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在蜗居在家的这些日子里,我也反复的思考着这个观点,没有人不会犯错,没有人不会懒惰,没有人未曾出现过坏的想法,无论你是谁你都可能会出现过让你悔恨,让你痛苦,令你执着,放不下的事情。

其实前段时候,我常常会感到痛苦,痛苦于知晓自己为展现出的潜能而却无作为,仍旧一拖再拖的坏习惯,而实际上我一直都在逃避,逃避着面对自己的拖延,逃避着面对此后的责任,这件事情困惑了我很久,困惑到折磨,折磨成痛苦,后来我开始寻找外界的帮助,但我性格或许是有些缺陷,或许是与他人不相仿。我很本能的排斥着向外诉说这个行为,并且我也很清楚,朋友的安慰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有效的举措,只会让我更加徒增负担。

而后偶然的听到了两个观点,其中一个是说,人的每一个情感都是真实存在的,无论它是否被我压抑了,或是被我厌弃了、排斥着,它都是真实存在的,他都是会正常化在每一个个体身上会可能出现的,无论什么情绪都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我们接下来怎么看待它,解决它。

第二个观点就更为重要,无论多么努力的一个人,感到疲惫都是真实的,没有人是永动机,在休息的时候。理应全部放心的躺下去,因为我知道、我坚信、并且我也可以做到,我在之后会更为充沛的力量再次站起,创造更多的价值。

篇8:卢梭《忏悔录》评论

在政治上,卢梭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卢梭的言论后来成了法国大革命者行动和言论的依据。他对平等的热爱,成了雅各宾党行动的纲领。他的《社会契约论》几乎没有一段不在法律、公众宣言、报纸文章、演讲辩论,以及共和国的宪法中重现出来。大概可以这样说,自由作为一个基本原则源于伏尔泰,而博爱则源于卢梭。

卢梭晚年写了著名的自传《忏悔录》(The Confessions,写于1765—1770年,先后发表于1782年和1789年),回忆了作家从出生到1765年流亡到圣皮埃岛的六十余年的历程。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相信卢梭的真诚和坦率,他试图在自传里将自己的灵魂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他说:“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也许永远不会再有的一幅完全依照本来面目和全部事实描绘出来的人像。”“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效仿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这样的人……’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更好!’”卢梭信誓旦旦,终于感动了无数读者。于是,人们通常认为,这部自传具有如下特点:

1. 自传是一个激进的平民思想家与统治阶级发生激烈冲突的结果。卢梭借此为自己的原则、思想和生活进行辩护。自传中充满了一个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骄傲。自传中写到他在伯臧瓦尔夫人处不愿与下人一起用饭,其情景与《红与黑》中的于连如出一辙。

2. 自传塑造了一个复杂的、充满矛盾的,但却非常坦诚的自我形象。在作者身上,既有崇高与优美,也有卑劣与丑恶;既有坚强和力量,也有软弱和怯懦;既有朴实真诚,也有弄虚作假;既有精神和道德的美,也有某种市井无赖的习气。总之,这不是为了要享受历史的光荣而绘制出来的涂满了油彩的画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复杂的个人。因此这部书也就成为了历史上第一部真实的自传。

3. 自传表明了“人性本善,但罪恶的社会环境却使人变坏”这一理论。卢梭的撒谎、懒惰、偷窃的习性就是在他师傅那里学成的,是在社会坏境的逼迫中逐渐形成的。譬如,卢梭由于偷苹果而挨打。他说:“后来我觉得这是抵消偷窃罪行的一种方式,我倒有了继续偷窃的权利了。……我心里想,既然按小偷来治我,那就等于认可我做小偷了。”

4. 自传宣扬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自传宣扬了以个人为中心,以个人的感情、兴趣、意志为出发点,一任兴之所至的人生态度。

但现在看来,事情恐怕远非如此简单。《忏悔录》是一部影响巨大而又颇受争议的著作,有关其是非得失的议论至今仍不绝于耳。人们已越来越多地发现这部自传中的不真实、非自传的成分,因此,在更多的人看来,《忏悔录》与其说是一部客观、公正的自传,不如说是一部充满激情和想象的文学作品。它算得上是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既是回忆录,也是日记;既是自传,也是小说;既是精神分析,又是抒情诗歌。就其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来说,它究竟是自传体的小说,还是小说体的自传?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来说,它究竟是自白,是控诉,是辩护,是曲解,还是辩解?

美国解构主义批评家保罗•德•曼在《阅读的寓言》一书中专门设置了一章:“辩解(《忏悔录》)”。该章主要论及所谓的玛丽永“丝带事件”。在《忏悔录》的第三章卢梭写到,他在维尔塞里斯伯爵夫人那里当仆人时,偷了一条小丝带,然后诬陷女仆玛丽永。在当面对质时,玛丽永哭起来了,只是说:“唉!卢梭呀,我原以为你是个好人,你害得我好苦啊,我可不会像你这样。”于是,玛丽永和卢梭都被辞退了。卢梭后来说道:“在我诬陷那个可怜的姑娘的时候,我确实没有害人之心。我所以嫁祸于这个不幸的姑娘,是由于我对她所抱的友情。说起来这太离奇了,但却是事实。我心中正在想念她,于是就不假思索地把这件事推到她身上了。我主动干出来的事,却诬陷是她干的,说是她给了我这条丝带,这是因为我想把这个东西送给她。……我不太害怕惩罚,我只害怕丢脸;我怕丢脸甚于怕死亡,甚于怕犯罪,甚于怕世界上的一切。”于是,卢梭从羞耻变为无耻,以致晚年遭受的那么多的不幸和四十年来痛苦都与此相关。最后,卢梭说道:“请允许我以后永远不再谈了。”但是,卢梭又撒谎了,在日后写作《漫步遐想录》时,他又谈及了此事。他说自己“童年撒的那个恶劣的谎”使他“终身为之不安”。

德•曼一针见血地指出:“卢梭选择玛丽永事件和具有特殊感情意味的丝带作为策略安排在叙述中并以特别炫耀的口吻讲述的情节,但是它是一场大谎言、大骗局。”德•曼认为,“忏悔就是为真实的缘故而战胜内疚和羞耻心:它是一个语言的认识论运用,在这个运用中善和恶的伦理价值被真实和虚假的价值所取代,其中的一个含义是,像性欲、妒忌、贪婪等等这样一些罪恶之所以是罪恶,主要因为它们逼迫一个人去撒谎。通过如实地陈述事情,伦理的平衡得到了恢复,因而赎罪可以在毫不犹豫地揭露罪恶的一切恐怖的真实的明晰氛围中开始。”忏悔就是承认自己的罪过,这是一个有关善与恶的伦理问题,而卢梭却将这一问题转化为一个真与假的认识论问题,或修辞性问题。卢梭之所以有罪过,是因为他曾经撒谎,而撒谎则另有隐衷。这隐衷便是一个内心情感的问题。既然卢梭勇于陈述事实,因此有关善恶的伦理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剩下的只是一个修辞问题。卢梭陈述事实的目的不在于忏悔,而在袒露自己内心隐秘的想法,这种想法虽然不能说都是完美的,至少不是恶意伤人,因此卢梭的忏悔就变成了辩解。保罗•德•曼说:“辩解确实将会为忏悔者开脱罪责,从而使忏悔(和忏悔的文本)从一开始就变得多余。……按照被揭示的真实情况的方式表达的忏悔和按照辩解的方式表达的忏悔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的证据是指称性的(小丝带),而后者的证据只能是词语性的。”偷窃是行动,而忏悔却是东拉西扯,是话语。任何话语都有自身的逻辑和结构。忏悔一旦变成了辩解,它的目的就不是陈述,“而是使人们确信,而这本身是一个只有词语能够证明的‘内在’过程”。

卢梭偷窃丝带,是因为他想把丝带送给玛丽永。保罗•德•曼认为,“卢梭想望玛丽永,正如玛丽永想望卢梭。但是由于在维尔塞里斯伯爵夫人家的充满阴谋和猜疑的氛围中这个对称的相互关系的幻想受到禁止,因而这个幻想的形象即丝带必须被人偷掉,并且这个犯罪的代理人必然可以被替代:如果卢梭不得不想偷丝带的话,那么玛丽永就不得不想代替卢梭完成这个行为。我们至少有了两个替代(或移置)层次产生:丝带替代一种欲望,而这种欲望本身是一种替代的欲望。……如果假定玛丽永是值得想望的,或者假定卢梭的欲望竟然炽热到如此程度,那么偷窃的动机就变得可以理解并易于得到原谅。他是出于对她的爱而那么做的,因而谁会成为一个非常顽固的、拘泥于字面解释的人,而让一点点财产妨碍年轻人的爱情呢?”于是,卢梭的偷窃和诬陷都变成了浪漫爱情的见证,确乎合情合理。

有关玛丽永的“丝带事件”在卢梭记忆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痕,但是,那些在卢梭的记忆中“挥之已去”的事件,卢梭又该如何处置和描述呢?卢梭说:“假如在某些地方作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修饰,那也只是用来填补我记性不好而留下的空白。”什么是无关紧要的,什么又是至关重要的,卢梭的看法与读者的看法恐怕并不能完全一致。卢梭记住了什么,没有记住什么;他能记住什么,不能记住什么;他愿意记住什么,不愿意记住什么,这些问题都与《忏悔录》的真实程度密切相关。记忆在记忆之前已经做了选择,记忆者对他有深刻印象的某些插曲极为关注,但同时却忽略了,而且也根本没有想起他在很多正常情况下所做的事情。依据现代心理学理论,记忆总是记住那些愿意记忆的事情,而忘却那些不愿意记忆的事情。这与记忆者的意识有关,更与记忆者的无意识相关。而无意识的内容,往往代表着记忆者更为真实的一面。并且,那些无意识的内容永远也不会通过记忆的召唤而到来。

卢梭在《忏悔录》第三部中写道:“别人在我跟前所说的所做的,以及在我面前发生的一切事情,当时我是毫无感受,也不理解。打动我的仅仅是事物的表面现象。但是,后来所有这一切又再回到我的脑海中:地点、时间、声调、眼色、姿态和当时的环境,我都能记起来,毫无遗漏。在这时候,我能够根据人们当时的言行发现他们的思想,而且差错很少。”这种根据事后的感觉和记忆来对以往的人和事进行判断的做法,已经不属于正常的记忆范围,而应当归属于精神病患者中的判断错误症状了。

况且,卢梭写作《忏悔录》时53岁,完稿时58岁,此时年事已高,疾病缠身,精力不济,且孤独寡合,仅凭自己的记忆写作,不确切的地方自然在所难免:

我写《忏悔录》时,人已经老了。那些无谓的人生乐趣,我都经历过了,而心灵则感到空空如也,对它们我已经厌倦了。我凭记忆去写,但这种记忆又常常不足,或者只给我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回忆。我便用我想象的、但又不与事实相违的细节去弥补回忆的不足。我爱在我一生的那些幸福时辰上流连忘返,神情的眷念常常叫我用华丽的辞藻去美化它们。对我忘却了的事情,我就把它们说成我觉得应该是或者实际上可能是的那样,但绝不走失我记忆中的样子。我有时给事实赋予各种奇特魅力,但我从未用谎言取代事实以掩盖罪过或欺世盗名。

卢梭这时已患有较为严重的被迫害妄想症。他所记录的已经不是卢梭的过去,而是这一过去在今天的记忆。历史已经被笼罩上了现今的光晕。关注的重心改变了,观察的角度不同了,叙述的语言变化了,感情色彩不一样了,于是,记忆中的往事的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让-路易•勒赛克尔认为:“《忏悔录》并不完全是卢梭生活的历史,而主要是他的精神和情感的历史。这是对心理分析的杰作;是动人的论辩;是对他的论敌慷慨激昂的责难(虽然这种责难往往有失公正);同时也是一首抒情的诗歌,一首世界文学中最美的诗。卢梭是浪漫主义时代行将大放异彩的抒情文学的大师。”

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亚认为,卢梭是一个诚实的人。不过,卢梭坦率地承认自己对女人的感情,譬如幼时被朗拜尔西埃小姐打屁股的快感,在女人身边感到的胆怯来自一种可能产生类似阳痿状态的过度的敏感,与华伦夫人半乱伦式的爱情等,只是卢梭在性方面的一种暴露癖。在传记里展现这些内容,“这就使他的放纵行为有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他也因而感到分外快乐。”卢梭之所以那样痛心疾首地低头认罪,是因为他知道读者会原谅他。“相反地他对抛弃他所有的孩子却一笔带过,好像那是一件小事似的。大家会想,他自己难道不属于那种‘假装坦率的人’的行列?这种人也暴露缺点,但只暴露一些可爱的缺点罢了。”况且,卢梭在自己的忏悔式的叙述中加入了太多感情的内容,而感情则是想象的产物。因此,卢梭的 《忏悔录》与其说是一部自传,不如说是一部传奇故事。用安德烈•莫洛亚的话说,这“是骗子无赖冒险小说里最好的一部。一切传奇性的素材它都具备:一个放任自流的少年,多种多样的环境,各种性格的人和众多的场面,谈情说爱和旅行,对社会缓慢的认识过程——年过四十而对它还几乎一无所知——就是这些素材塑造出一个伤感的吉尔•布拉斯,而卢梭在这些方面是什么都不缺的”。

篇9:卢梭《忏悔录》读后感1000字

卢梭在每个人的面前都是赤裸裸的。愿意把自己像一个未经修改的原创在众目睽睽下展览,明知有无数的瑕疵,却似乎更乐于承担那份“不完善”的痛感。

卢梭与他的妻子泰雷兹生活了后才与之结婚。他说“我在一半落空的期望之中,在我选定的住处,同一个我所钟爱的女人,过着一种合我口味的生活,但我却感到自己几乎是孤单一人。”同时他爱上了乌德托夫人,太爱她,以至于不愿占有她。卢梭的爱情观或许很难让我们去接受。不管他在身处何处都会与谁发生爱的情愫,哪怕是他与他“妈妈”瓦朗夫人的半乱伦行为,我更觉得:卢梭很孤独。在卢梭的内心深处,愈是孤独,他愈是怀揣着对爱的饥渴。正因为他孤独的深度决定了他比常人更加拥有的爱的容量。似乎正是因为他的秃笔下流露的对孤独的体验,才让我感受到不一般的品格与爱的力度。卢梭用他的语言写下他的孤独,但用语言可以表达出的都尚未表达充分。

即使读完卢梭也不会让我的心有如释重负的快感,或许暴露在我们面前的人性太真实,真实的让人感到不美。当卢梭的生命轨迹划过我的心灵,所谓的是非评判标准已经无足轻重了。我无需对他的淡泊明志对他的高尚品德或者是关于他在情感世界的混乱赘述,唯一可以做到的是对他的生命的认可与尊重。

周国平曾经说过:苦难与觉悟并不能使我们免于人性的弱点。卢梭亦是。虽然我从未体验过他的苦难和苦难带给他的觉悟,也未有一颗同理心,却让我感知他的那份尊严——对不可避免的人性弱点的承受力,更让我们觉得弱点的可亲,尊严的敬畏。

“我心比天高,可却怀才不遇,自感无可奈何,常常潸然泪下,因为我喜欢让泪水纵横。”静静的聆听他的内心独白,有点荒凉,有点秋意,可还能看到生机。在我们的印象里,他的模子是迟钝又敏感的,情商不高却感情泛滥,愤青又超乎功利……有时候幽静而不荒野之所是他恍如遁迹的天涯海角;有时他感觉把自己看作一个死人时才开始活着;有时说幸福到处尾随着他却不知明确的东西;……我什么都能感觉的到,也什么都看不到。卢梭,你的感情那么的实在,实在的让我觉得语言是何等的苍白无力!

宗教盛谈“心性”。卢梭是一个随心性生活与感知生活的人。他承认: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不管有多么纯洁,总不免窝藏着某些可增的恶念。然而无论现实给予卢梭怎样的境地,他都会选择一条善道。不难发现卢梭骨子里对宗教信仰,虽然他总是变化着宗教。因为信仰来自智慧。此时我竟有一种难耐的共鸣。我深知自己是一个不懂得人情世故或是对人情交往缺少艺术能力的人,但是因为心性的足够善良让身边的人无尽的包容我的幼稚和缺点。有句话太适用卢梭了:一个人一旦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找到回家的路。当形而下的心性指导着他的宿命,那些超越理性的行径是多么的合情合理。

篇10:卢梭《忏悔录》的第四章读后感

有一晚他睡在欧洲的某条河边,看着对面的魅力的梯形花圃,气温刚好,他睡了难得的好觉,没有温床,却有大自然的美景陪伴,美哉,读后感《卢梭《忏悔录》的第四章读后感》。

他很喜欢周末去大自然中去赏美景。或者欣赏,或者咒骂自己的生活。

上一篇:红领巾广播站广播稿27——世界环境日下一篇:想幸福的句子说说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