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忏悔录》读后感

2024-04-24

卢梭《忏悔录》读后感(精选9篇)

篇1:卢梭《忏悔录》读后感

真正有文学价值的显然并不多,而成为文学名著的则更少。至于以其思想、艺术和风格上的重要意义而奠定了撰写者的文学地位——不是一个普通的文学席位,而是长久地受人景仰的崇高地位的,也许只有《忏悔录》了。卢梭这个不论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在文学内容、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的人物,主要就是通过这部自传推动和启发了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使它——用当时很有权威的一位批评家的话来说——“获得最大的进步”、“自巴斯喀以来最大的革命”,这位批评家谦虚地承认:“我们十九世纪的人就是从这次革命里出来的”。

写自传总是在晚年,一般都是在功成名就、忧患已成过去的时候,然而对于卢梭来说,他这写自传的晚年是怎样的一个晚年啊!

一七六二年,他五十岁,刊印他的著作的书商,阿姆斯特丹的马尔克-米谢尔·雷伊,建议他写一部自传。毫无疑问,象他这样一个平民出身、走过了漫长的坎坷的道路、通过自学和个人奋斗居然成为知识界的巨子、名声传遍整个法国的人物,的确最宜于写自传作品了,何况在他的生活经历中还充满了五光十色和戏剧性。但卢梭并没有接受这个建议,显然是因为自传将会牵涉到一些当时的人和事,而卢梭是不愿意这样做的。情况到《爱弥儿》出版后有了变化,大理院下令焚烧这部触怒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作品,并要逮捕作者,从此,他被当作“疯子”、“野蛮人”而遭到紧追不舍的迫害,开始了逃亡的生活。他逃到瑞士,瑞士当局也下令烧他的书,他逃到普鲁士的属地莫蒂亚,教会发表文告宣布他是上帝的敌人,他没法继续呆下去,又流亡到圣彼得岛。对他来说,官方的判决和教会的谴责已经是够严酷的了,更沉重的一击又接障而来:一七六五年出现了一本题名为《公民们的感情》的小册子,对卢梭的个人生活和人品进行了攻击,令人痛心的是,这一攻击并不是来自敌人的营垒,而显然是友军之所为。卢梭眼见自己有被抹得漆黑、成为一个千古罪人的危险,迫切感到有为自己辩护的必要,于是在这一年,当他流亡在莫蒂亚的时候,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开始写他的自传。

整个自传是在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完成的。在莫蒂埃和皮埃尔岛时,他仅仅写了第一章,逃到英国的武通后,他完成了第一章到第五章前半部分,第五章到第六章则是他回到法国后,一七六七年住在特利堡时完成的,这就是《忏悔录》的第一部。经过两年的中断,他于一七六九年又开始写自传的第七章至第十二章,即《忏悔录》的第二部,其中大部分是他逃避在外省的期间写出来的,只有末尾一章完成于他回到了巴黎之后,最后“竣工”的日期是一七七0年十一月。此后,他在孤独和不幸中活了将近八年,继续写了自传的续篇《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想》。

《忏悔录》就是卢梭悲惨的晚年的产物,如果要举出他那些不幸岁月中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内容,那就是这一部掺合着辛酸的书了。这样一部在残酷迫害下写成的自传,一部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为自己的存在辩护的自传,怎么会不充满一种逼人的悲愤?它那著名的开篇,一下子就显出了这种悲愤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卢梭面对着种种谴责和污蔑、中伤和曲解,自信他比那些迫害和攻击他的大人先生、正人君子们来得高尚纯洁、诚实自然,一开始就向自己的时代社会提出了勇敢的挑战:“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这定下了全书的论辩和对抗的基调。在这对抗的基调后面,显然有着一种激烈的冲突,即卢梭与社会的冲突,这种冲突决不是产生于偶然的事件和纠葛,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阶级根由的。

卢梭这一个钟表匠的儿子,从民主政体的日内瓦走到封建专制主义之都巴黎,从下层人民中走进了法兰西思想界,象他这样一个身上带着尘土、经常衣食无着的流浪汉,和整个贵族上流社会当然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即使和同一营垒的其他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也有很大的不同。孟德斯鸠作为一个拥有自己的庄园、同时经营工商业的穿袍贵族,一生过着安逸的生活;伏尔泰本人就是一个大资产者,家有万贯之财,一直是在社会上层活动;狄德罗也是出身于富裕的家庭,他虽然也过过清贫的日子,毕竟没有卢梭那种直接来自社会底层的经历。卢梭当过学徒、仆人、伙计、随从,象乞丐一样进过收容所,只是在经过长期勤奋的自学和个人奋斗之后,才逐渐脱掉听差的号衣,成了音乐教师、秘书、职业作家。这就使他有条件把这个阶层的情绪、愿望和精神带进十八世纪的文学。他第一篇引起全法兰西瞩目的论文《论科学与艺术》(1750)中那种对封建文明一笔否定的勇气,那种敢于反对“人人尊敬的事物”的战斗精神和傲视传统观念的叛逆态度,不正反映了社会下层那种激烈的情绪?奠定了他在整个欧洲思想史上崇高地位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75)和《民约论》(1762)对社会不平等和奴役的批判,对平等、自由的歌颂,对“主权在民”原则的宣传,不正体现了十八世纪平民阶层在政治上的要求和理想?他那使得“洛阳纸贵”的小说《新爱洛伊丝》又通过一个爱情悲剧为优秀的平民人物争基本人权,而带给他悲惨命运的《爱弥儿》则把平民劳动者当作人的理想。因此,当卢梭登上了十八世纪思想文化的历史舞台的时候,他也就填补了那个在历史上长期空着的平民思想家的席位。

但卢梭所生活的时代社会,对一个平民思想家来说,是完全敌对的。从他开始发表第一篇论文的五十年代到他完成《忏悔录》的七十年代,正是法国封建专制主义最后挣扎的时期,他逝世后十一年就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这个时期,有几百年历史的封建主义统治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长期以来,封建生产关系所固有的矛盾、沉重的封建压榨已经使得民不聊生,农业生产低落;对新教徒的宗教迫害驱使大量熟练工匠外流,导致了工商业的凋敝;路易十四晚年一连串对外战争和宫廷生活的奢侈浪费又使国库空虚;路易十五醉生梦死的荒淫更把封建国家推到了全面破产的边缘,以致到路易十六的时候,某些改良主义的尝试也无法挽救必然毁灭的命运了。这最后的年代是腐朽、疯狂的年代,封建贵族统治阶级愈是即将灭顶,愈是顽固地要维护自己的特权和统治。杜尔果当上财政总监后,提出了一些旨在挽救危机的改良主义措施,因而触犯了贵族特权阶级的利益,很快就被赶下了台。他的继任者内克仅仅把宫廷庞大的开支公之于众,触怒了宫廷权贵,也遭到免职。既然自上而下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根本利益的改良主义也不为特权阶级所容许,那么,自下而上的反对和对抗当然更要受到镇压。封建专制主义的鼎盛虽然已经一去不复返,但专制主义的淫威这时并不稍减。伏尔泰和狄德罗都进过监狱,受过迫害。这是十八世纪思想家的命运和标志。等待着思想家卢梭的,就正是这种社会的和阶级的必然性,何况这个来自民间的人物,思想更为激烈,态度更为孤傲:他居然拒绝国王的接见和赐给年金;他竟然表示厌恶巴黎的繁华和上流社会的奢侈;他还胆敢对“高贵的等级”进行如此激烈的指责:“贵族,这在一个国家里只不过是有害而无用的特权,你们如此夸耀的贵族头衔有什么可令人尊敬的?你们贵族阶级对祖国的光荣、人类的幸福有什么贡献!你们是法律和自由的死敌,凡是在贵族阶级显赫不可一世的国家,除了专制的暴力和对人民的压迫以外还有什么?”

《忏海录》就是这样一个激进的平民思想家与反动统治激烈冲突的结果。它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压迫面前维护自己不仅是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权和尊严的作品,是对统治阶级迫害和污蔑的反击。它首先使我们感到可贵的是,其中充满了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骄傲,总之,一种高昂的平民精神。

由于作者的经历,他有条件在这部自传里展示一个平民的世界,使我们看到十八世纪的女仆、听差、农民、小店主、下层知识分子以及卢梭自己的平民家族:钟表匠、技师、小资产阶级妇女。把这样多的平民形象带进十八世纪文学,在卢梭之前只有勒·萨日。但勒·萨日在《吉尔·布拉斯》中往往只是把这些人物当作不断蔓延的故事情节的一部分,限于描写他们的外部形象。卢梭在《忏悔录》中则完全不同,他所注重的是这些平民人物的思想感情、品质、人格和性格特点,虽然《忏悔录》对这些人物的形貌的描写是很不充分的,但却足以使读者了解十八世纪这个阶层的精神状况、道德水平、爱好与兴趣、愿望与追求。在这里,卢梭致力于发掘平民的精神境界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自然淳朴的人性、值得赞美的道德情操、出色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趣味等等。他把他平民家庭中那亲切宁静的柔情描写得多么动人啊,使它在那冰冷无情的社会大海的背景上,象是一个始终召唤着他的温情之岛。他笔下的农民都是一些朴实的形象,特别是那个冒着被税吏发见后就会被逼得破产的拿出丰盛食物款待他的农民,表现了多么高贵的慷慨;他遇到的那个小店主是那么忠厚和富有同情心,竟允许一个素不相识的流浪者在他店里骗吃了一顿饭;他亲密的伙伴、华伦夫人的男仆阿奈不仅人格高尚,而且有广博的学识和出色的才干;此外,还有“善良的小伙子”平民乐师勒·麦特尔、他的少年流浪汉朋友“聪明的巴克勒”、可怜的女仆“和善、聪明和绝对诚实的”玛丽永,他们在那恶浊的社会环境里也都发散出了清新的气息,使卢梭对他们一直保持着美好的记忆。另一方面,卢梭又以不加掩饰的厌恶和鄙视追述了他所遇见的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中的各种人物:“羹匙”贵族的后裔德·彭维尔先生“不是个有德的人”;首席法官西蒙先生是“一个不断向贵妇们献殷勤的小猴子”;教会人物几乎都有“伪善或厚颜无耻的丑态”,其中还有不少淫邪的色情狂;贵妇人的习气是轻浮和寡廉鲜耻,有的“名声很坏”;至于巴黎的权贵,无不道德沦丧、性情刁钻、伪善阴险。在卢梭的眼里,平民的世界远比上流

篇2:卢梭《忏悔录》读后感

从我手心捧上卢梭的《忏悔录》开始,我便舍不得放下了,如果时间允许,真想一口气读完这本书。这世上没有任何人是圣人,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无瑕。一个真正敢于赤裸裸地公开披露自己的隐私、揭示自己伤疤的人,才是真正人格意义上完整的人,值得让人尊重和佩服。作者卢梭以惊人的诚实、坦率的态度描写自己的一生,毫不隐晦自己最下流最可耻的行为。正如卢梭所说:“我在从事一项从来都没有人从事过的事业。我想将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

看完《忏悔录》的上下部后,我感触良深。正如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对自己的反省,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态度。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缺少自我反省,导致自己一错再错,没有进步和上升的空间。人在面对自己犯下的罪孽和过错时,往往会选择逃避和掩饰。我们都不愿意在总目睽睽之下公开自己的罪行,来让别人对自己进行批判。因为我们都认为那是我们身心所不能承受的痛,我们只好麻痹自己,蒙蔽自己犯下的鲜为人知的过错。但是,卢梭给了我们一个典例,他站在时代的风口处,接受这个世界给予他的各种批判。或者,我们不需要向世界公开和坦白自己,但是,我们至少应该时刻进行自己反省,检点自己的各种行为是否合理得当。让我们回归到小说里面的内容。

卢梭只是一个日内瓦普通钟表匠的儿子,父亲嗜好读书,在父亲的鼓励和影响下,他凭借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凭借勤奋吃苦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自学,通晓历史、文学、数学、天文、地理等知识,成为令人敬仰的一位伟大思想家。整个自传是卢梭在颠沛流离四面受敌的逃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完成的,他的一生是一部传奇,充满着坎坷与悲惨。

生命伊始,他人生中一切不幸中的第一个不幸是母亲因他而死去。虽然缺失了母爱,但他的生命中并不缺少爱。父亲把对母亲的爱加倍地付出在他身上,再加上善良温和的姑姑的悉心照料,培养出他真善美的本性。即使生活在一个单亲的家庭里,但卢梭并没有受到一点心灵的创伤。因为这段时期的卢梭身边全是一些善良的人,他们都特别疼爱他。孩子的心灵是特别敏感和脆弱的,他们经不起一点儿的打击和创伤。由此我们应该想到,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尤其是单亲孩子更多的照顾和关怀,给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气氛。犹记书中所述画面,父亲与5岁的卢梭一起着迷、沉醉于书香的环绕中,直到东方肚白。大部分人都拥有着同样的回忆,我们在父母亲的陪伴下快乐地成长,画面如此温馨,如此和睦。

童年时期,父亲发生意外,因被一个上尉陷害而流浪他乡,而卢梭则在乡村度过了两年快乐的时光,而且和他表哥情投意合,拥有不少的童年乐趣,乡村生活成为他美好的记忆。环境对一个的性格形成具有不可脱离的关系。喧闹的城市让人性情暴躁,平静的乡村生活则让人心境平和。正如卢梭所说:“这种乡村生活的朴实给我一个无价之宝。”乡村的生活方式是温和的、亲切的、宁静的,它源自于大自然最真实的一面。假如卢梭能在乡村生活得更久,则他的性情也不至于如此愤世嫉俗和忧郁。

12岁的他开始当学徒,师傅的专断蛮横和粗暴的待遇,让他无法忍受,并且还让他染上了许多恶习,比如撒谎、盗窃、贪婪、隐瞒、掩饰等。一年后他被迫外出流浪,过着漂泊无依的生活。最无耻的兴趣、最肮脏的恶习取代了那些美好的消遣,那是一种多么令人难以接受的转变。卢梭的本性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被扭曲的。正如孟子的“性善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或多或少受到身边一些人和环境的影响,如果我们的自制力不强,就很容易使自己的秉性受到玷污。一旦染上恶劣的行为习惯,就会像一滴污黑的墨水滴入大缸里,逐渐扩散,最终搅浑了一整缸的清水。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仅需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从事的工作,也要视工作的环境状况来选择。

后来,卢梭在古丰伯爵家当过仆人,过流浪着的日子。期间他体验到民间的艰辛苦楚,感受到百姓所遭受到的欺压,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卢梭对音乐和文学有着一股热情,他还发表了多篇《歌剧》、论文、和小说等等。晚年的卢梭定居于巴黎郊区清静的一间小屋里,他和质朴善良的泰蕾兹在一起生活,得到了暂时的安宁和清静。这里是卢梭逃避尘世纷扰的避难所,心灵自由飞翔的伊甸园。卢梭的晚年是不幸的,由于长期的流浪生涯和对敌对势力无休止的迫害,他的身心和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健康情况急剧恶化。卢梭的一生充满坎坷,不由得是令我感叹。所幸的是他的妻子一直陪伴着他。对于儿子,卢梭抛弃他的初衷其实是出于一种爱。他知道凭自己的经济情况无法抚养自己的孩子,把他们送到育婴堂让国家培养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排。

纵观全书,我们可以看出卢梭的性格、志趣、爱好,正如他自己在该书几近结尾处所说:“我可以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他们去从头到尾地进行批判:我坚信,人们将总归会看到一个正直、善良、无怨无悔、与世无争的人,一个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更容易忘记别人的过错的人,一个在爱恋温馨的激情之中寻找自己全部幸福的人,一个凡事都实心实意到了不谨慎,到了难以置信的忘我程度的人。”

卢梭的性格热情奔放而又极端敏感,性情乖戾而又正直善良,大悲大喜而又无尽悲观,渴望理解而又生性腼腆,愤世嫉俗而又热衷痴情。他睿智但活得苟且,他坦诚但也有掩饰。他对事物的本质有着不屈的坚持,他对公平公正有着坚决的维护,他对宁静安稳的生活有着无限的憧憬,他对道德沦丧的小人有着凶狠的鞭笞,他对隐藏功利之心的人有着本能的厌恶,他对女性有着狂热的追求和向往。他对人生的看法是如此犀利透彻,让我佩服地五体投地。一个背井离乡、受尽冷落的人,一个疑心重重、无比高傲的人,一个城府很深同时又什么都不会隐瞒的人,一个蔑视一切同时又需要一切的人,一个卷入许多不可饶恕的事情中的人,他却仍能保持灵魂的纯洁。卢梭,是屹立于时代之上的圣人!试想,在追名逐利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够像卢梭一样始终保持着自己人格的自由呢?我们做不了品德高尚的恨世者,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受益,来改变自己的价值观。

卢梭情操高尚,漠视金钱,鄙视富贵,崇尚自由,对下层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在功成名就、可以跻身上流社会时,却始终不愿去过贵族们的那种奢侈豪华生活,只是祈求过上一种宁静的、不受纷扰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在卢梭的眼里,平民的世界远比上流社会真诚而高尚。于他而言,“人们得到的金钱是自由的工具;追求的金钱则是奴役的工具。”此话流露出他对金钱的巨大轻视,让人对他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依我所见,金钱能够满足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衣食住行问题,但我们决不可成为它的奴隶,贪念只会增加烦恼。增加自己的负担和束缚。对于金钱,我们在追求的同时也要保持一颗淡泊的心,毕竟有些乐趣并不是金钱能够给予我们的。只是,回归到现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够做到不为名利所惑,不被高官厚禄所动的人,又有多少呢?

卢梭的感情生活十分丰富,甚至有点放荡不羁。他对许多女人有着强烈的爱慕和欲望,几乎为他所遇见的每个女人都留下了或多或少而伤感的眼泪。或者他对女人的爱恋正是源于一颗太强烈、太痴情、太温柔的心。他有着为数不少的风流艳史,例如幼年的他对维尔松小姐和戈桐的爱慕,到达了一种狂热的境界;对瓦朗夫人更是像火一样热烈,把她当成自己的“温柔的母亲、亲爱的姐姐、迷人的女友”,最终成为卢梭的情妇;对加莱小姐、格拉丽芬小姐有着热衷的向往和追求; 对拉尔纳热夫人有着暧昧的情人关系等等。对于此,我更多地认为卢梭更加偏爱女性的美貌而不是源于内心纯洁的爱,那仅仅是因为美貌而片刻引起的性欲。又或者是一种恋母情结,因而对年龄几乎可以充当自己母亲的女人也会产生一种狂热的爱慕。作为一名读者,我并没有心存恶意要中伤作者。但在感情这方面,我觉得他应该接受批判的和自我反省,他这种过分风流的作风让我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反感。

篇3:卢梭文学作品——《忏悔录》赏析

读过《忏悔录》当中的许多动人故事, 读者难免会问, 这是卢梭的真实生活还是虚构杜撰?卢梭在自传及《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中表明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我很可能漏掉一些事实, 某些事张冠李戴, 某些日期错前倒后……”;“我凭记忆去写, 但这种记忆又常常不足, 或者只给我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回忆。我便用我想象的、但又不与事实相违的细节去弥补回忆的不足。我爱在一生的幸福时辰上流连忘返, 深情的眷恋常常叫我用华丽的辞藻去美化它们。我有时给事实赋予各种奇特魅力, 但从未用谎言取代事实以掩盖罪过或欺世盗名。”卢梭在可以允许的范围内, 运用了想象的手法, 但避免了胡编乱造。《忏悔录》讲了一些可以允许的“假话”, 但这些做法不是虚伪和撒谎的同义语, 而是文学编排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当卢梭在忏悔自己的“罪过”时, 他采取的是一种比生活其实更严酷的真实, 他解剖起自己来从不心慈手软, 他想让人看到人的真正异化过程;当卢梭在抒发自己的性灵时, 他动用了一些文学手段。他让美的更美, 善的更善, 他想由此唤醒人们禁锢的心灵, 为人的生命的真正觉醒和舒展提供一个完美的样本。

卢梭从人性论出发, 认为人性本善, 但是罪恶的社会环境却使人变坏。卢梭讲述了自己的善良本性:家庭环境充满柔情, 古代历史人物给了他崇高的思想, “若能继续下去, 当然会决定我一生的性格。”然而, 由于社会环境的污浊,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 使他受到了腐蚀。卢梭通过一生的坎坷遭遇, 无情地控诉了专制社会对人的腐蚀和迫害。在这部自传中, 卢梭对自我进行了热烈的颂扬。卢梭把自己作为“人”的一个标本加以剖析, 描绘了自己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卢梭大力倡导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 这部自传成为了一部活生生的个性解放的宣言书。在封建专制度下, 卢梭肯定人的价值主张个性解放在当时有它积极的一面

《忏悔录》的写作目的不仅是向世人表现真实的自我, 如卢梭所说, 还是“关于人的研究”, “是资产阶级启蒙主义者关于人的研究和对于人的理想的一份重要文献。一方面, 它刻画了一个不可重复、不可取代的独特个体, 另一方面, 它又塑造了符合资产阶级理想的“人”的一种代表和典型、一个时代精神的象征。”在伏尔泰等启蒙文学家将理性奉为神明的时代, 卢梭高举感情解放、个性解放的旗帜, 粉碎了理性的桎梏, 使被理性束缚的人性获得了极大的解放, 有力地冲击了势力强大的古典主义文学。在这种意义上, 《忏悔录》的浪漫主义特质非常强烈和鲜明, 体现了一种毫不妥协的抗争精神和主体意识, 高扬了自我, 从而使《忏悔录》成为一部浪漫主义杰作。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称卢梭为“浪漫主义运动之父”, 威尔·杜兰则在他的巨著《世界文明史》中称卢梭是“浪漫运动之母”。卢梭在《忏悔录》与另外两部作品《新爱洛绮丝》、《爱弥儿》当中的创作主张和艺术表现手法直接影响着浪漫主义文学和感伤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有的甚至成了这些文学思潮的重要内涵和主要表现手段。他对法国文学的影响则更为直接和具体。在18世纪末叶, 受到卢梭直接影响的法国作家有圣皮埃尔、拉布勒多纳、拉克洛、梅尔西埃、夏多布里昂、斯塔尔夫人、雨果、斯丹达尔、波德莱尔、布瓦尔等等。卢梭文学作品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法国, 他促进了整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崛起和繁荣, 受到他影响的作家不胜枚举:德国作家歌德,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拜伦, 俄国作家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 波兰诗人密茨凯维奇等等。世界文学巨匠歌德在评价卢梭时说, 他开始了一个时代。

卢梭《忏悔录》的影响是深远的, 之后出现了不少以其为范型的忏悔文学。托尔斯泰的《忏悔录》即是卢梭影响下的产物, 他成了托尔斯泰时代的让·雅克。托尔斯泰还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感人肺腑的“忏悔贵族”形象, 如《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 《战争与和平》中的波埃尔和安德烈, 《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列文等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也出现了一批忏悔文学, 诸如鲁迅的《风筝》、《父亲的病》、《藤野先生》、《狂人日记》, 朱自清的《儿女》、《背影》、《给亡妇》, 郁达夫的《薄奠》、《沉沦》、《茑萝行》, 巴金的《家》、《憩园》、《寒夜》、《随想录》等等。所有这些忏悔文学在承袭卢梭《忏悔录》的基础上, 进一步将其忏悔精神发扬光大, 共同丰富了忏悔文学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高明强.《忏悔录》的直笔[J].读书, 1983, (10)

篇4:卢梭写《忏悔录》

少年卢梭偷拿了一条漂亮的丝带,后来被发觉了。面对众人的责问,卢梭慌了神,愣了半天,红着脸说:“是……玛丽永给我的。”

玛丽永是个年轻的姑娘,伯爵家的女厨师。为了弄清真相,管家叫来了玛丽永,并拿出丝带让他们“对质”。卢梭一口咬定是玛丽永偷的。玛丽永愣住了,她沉默着,瞪大了那双无辜的蓝眼睛,向说谎者看了一眼,并且摇头否认。

管家无法“断案”,伯爵宣布:“把两人都辞退。”为了给真正的“罪人”一个警告,老伯爵还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相信,有罪者的良心一定会替无罪者复仇的。”

卢梭和玛丽永一起被逐出了伯爵的家门。从此,卢梭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可爱的山里来的姑娘,但他常常会想到:作为被自己诬陷的牺牲品,玛丽永恐怕再也找不到一份较好的工作了,因为她所蒙受的罪名足以毁坏一个人的声誉。

“有罪者的良心一定会替无罪者复仇的!”伯爵的预言没有落空。在那桩错事发生后的40年里,每当卢梭追忆起自己的过失和玛丽永的不幸时,总是悔恨莫及,常常苦恼得睡不着觉,一闭上眼睛便看到那个可怜的姑娘前来责问他,好像罪过是昨天才犯的一样。那双纯洁的、充满了无辜泪水的蓝眼睛,仍然直盯著自己,令他羞愧不已、无地自容。

卢梭晚年决心公开自己“干过的应该谴责的残忍的事”,于是写了《忏悔录》。在这部名著里,卢梭如实交代了自己的过错,还写下了这样的感受:“如果这件罪行可以弥补的话,那么,我在晚年所受的那么多的不幸和我40年来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着的诚实和正直,就是对它的弥补。”

篇5:忏悔录卢梭读后感

以忏悔为书名,可以感受到卢梭先生是用自省的态度真诚地回望自己的一生,书中毫无掩饰地把真实的自己呈现给读者,包括所有美好的、丑陋的。

卢梭的前半生是穷苦的、无助的,但我却在他潦倒的生活中闻到一丝丝“小确幸”的味道,虽然在物质上困苦,但爱情、友情却是真挚而真实的。

后半生,卢梭功成名就,但光环的背后却是更多的利用和欺骗,最终使他走向灭亡之路。

纵观卢梭的一生,造成他最后的苦难,可能有时代、观念、宗教、利益、权势这些外部因素。也可能是他的真诚、坦白、善良,对朋友信任不疑的性格特点。但我觉得,导致悲剧的根源是他一生都不同程度地在物质上依赖、依靠别人。少年和成年的卢梭一直依靠别人保护而生存,物质上的依靠和依赖使他失去了自主独立选择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卢梭先生在其作品中不断发出为己为人的呐喊!

篇6:卢梭的《忏悔录》读后感

上的人,值得让人尊重和佩服。而中国当代的传记文学创作,是否应该学一点卢梭的精神呢!

现在,不管是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还是大街小巷的书摊上到处是各种名人的传记。然而,翻开一本本书,从头到尾,通篇都是过五关、斩六将,而看不到他(她)走麦城,更有甚者,把自己说成一朵花,把别人说成豆腐渣,借机抬高自己,为自己树碑立传。总之,不是他(她)实际的那样,而是他(她)希望的那样。其实写自传的不管是自己写还是请别人写,真正写出自己的成长变化,犯过什么过失,倒是对世人有益。

其实学一点卢梭的精神,并不是象某些明星那样拿自己那点隐私来吸引读者。更多的应该是对读者、为后人有教益的功过是非、经验教训。一个人在几十年的经历中,他所走的路程,很难说是笔直的,一点弯度也没有。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问题是看你有没有卢梭的那种自我剖析的觉悟。敢不敢象卢梭那样揭露自己的伤疤,对自己的功过是非有没有一点实事求是的精神。周总理生前曾说过: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要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翻译者刘思慕在《歌德自传》译者新序中说:“深刻的自我解剖和坦率的自我披沥,是《歌德自传》的第一个特点……”而这些伟大的、著名的人物,敢于披露和承认自己的缺点,并没有因此而影响自己的威望,后人不是同样敬重他们吗?

篇7:卢梭《忏悔录》的第四章读后感

有一晚他睡在欧洲的某条河边,看着对面的魅力的梯形花圃,气温刚好,他睡了难得的好觉,没有温床,却有大自然的美景陪伴,美哉,读后感《卢梭《忏悔录》的第四章读后感》。

他很喜欢周末去大自然中去赏美景。或者欣赏,或者咒骂自己的生活。

篇8:卢梭《忏悔录》读后感

在政治上,卢梭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卢梭的言论后来成了法国大革命者行动和言论的依据。他对平等的热爱,成了雅各宾党行动的纲领。他的《社会契约论》几乎没有一段不在法律、公众宣言、报纸文章、演讲辩论,以及共和国的宪法中重现出来。大概可以这样说,自由作为一个基本原则源于伏尔泰,而博爱则源于卢梭。

卢梭晚年写了著名的自传《忏悔录》(The Confessions,写于1765—1770年,先后发表于1782年和1789年),回忆了作家从出生到1765年流亡到圣皮埃岛的六十余年的历程。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相信卢梭的真诚和坦率,他试图在自传里将自己的灵魂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他说:“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也许永远不会再有的一幅完全依照本来面目和全部事实描绘出来的人像。”“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效仿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这样的人……’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更好!’”卢梭信誓旦旦,终于感动了无数读者。于是,人们通常认为,这部自传具有如下特点:

1. 自传是一个激进的平民思想家与统治阶级发生激烈冲突的结果。卢梭借此为自己的原则、思想和生活进行辩护。自传中充满了一个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骄傲。自传中写到他在伯臧瓦尔夫人处不愿与下人一起用饭,其情景与《红与黑》中的于连如出一辙。

2. 自传塑造了一个复杂的、充满矛盾的,但却非常坦诚的自我形象。在作者身上,既有崇高与优美,也有卑劣与丑恶;既有坚强和力量,也有软弱和怯懦;既有朴实真诚,也有弄虚作假;既有精神和道德的美,也有某种市井无赖的习气。总之,这不是为了要享受历史的光荣而绘制出来的涂满了油彩的画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复杂的个人。因此这部书也就成为了历史上第一部真实的自传。

3. 自传表明了“人性本善,但罪恶的社会环境却使人变坏”这一理论。卢梭的撒谎、懒惰、偷窃的习性就是在他师傅那里学成的,是在社会坏境的逼迫中逐渐形成的。譬如,卢梭由于偷苹果而挨打。他说:“后来我觉得这是抵消偷窃罪行的一种方式,我倒有了继续偷窃的权利了。……我心里想,既然按小偷来治我,那就等于认可我做小偷了。”

4. 自传宣扬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自传宣扬了以个人为中心,以个人的感情、兴趣、意志为出发点,一任兴之所至的人生态度。

但现在看来,事情恐怕远非如此简单。《忏悔录》是一部影响巨大而又颇受争议的著作,有关其是非得失的议论至今仍不绝于耳。人们已越来越多地发现这部自传中的不真实、非自传的成分,因此,在更多的人看来,《忏悔录》与其说是一部客观、公正的自传,不如说是一部充满激情和想象的文学作品。它算得上是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既是回忆录,也是日记;既是自传,也是小说;既是精神分析,又是抒情诗歌。就其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来说,它究竟是自传体的小说,还是小说体的自传?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来说,它究竟是自白,是控诉,是辩护,是曲解,还是辩解?

美国解构主义批评家保罗•德•曼在《阅读的寓言》一书中专门设置了一章:“辩解(《忏悔录》)”。该章主要论及所谓的玛丽永“丝带事件”。在《忏悔录》的第三章卢梭写到,他在维尔塞里斯伯爵夫人那里当仆人时,偷了一条小丝带,然后诬陷女仆玛丽永。在当面对质时,玛丽永哭起来了,只是说:“唉!卢梭呀,我原以为你是个好人,你害得我好苦啊,我可不会像你这样。”于是,玛丽永和卢梭都被辞退了。卢梭后来说道:“在我诬陷那个可怜的姑娘的时候,我确实没有害人之心。我所以嫁祸于这个不幸的姑娘,是由于我对她所抱的友情。说起来这太离奇了,但却是事实。我心中正在想念她,于是就不假思索地把这件事推到她身上了。我主动干出来的事,却诬陷是她干的,说是她给了我这条丝带,这是因为我想把这个东西送给她。……我不太害怕惩罚,我只害怕丢脸;我怕丢脸甚于怕死亡,甚于怕犯罪,甚于怕世界上的一切。”于是,卢梭从羞耻变为无耻,以致晚年遭受的那么多的不幸和四十年来痛苦都与此相关。最后,卢梭说道:“请允许我以后永远不再谈了。”但是,卢梭又撒谎了,在日后写作《漫步遐想录》时,他又谈及了此事。他说自己“童年撒的那个恶劣的谎”使他“终身为之不安”。

德•曼一针见血地指出:“卢梭选择玛丽永事件和具有特殊感情意味的丝带作为策略安排在叙述中并以特别炫耀的口吻讲述的情节,但是它是一场大谎言、大骗局。”德•曼认为,“忏悔就是为真实的缘故而战胜内疚和羞耻心:它是一个语言的认识论运用,在这个运用中善和恶的伦理价值被真实和虚假的价值所取代,其中的一个含义是,像性欲、妒忌、贪婪等等这样一些罪恶之所以是罪恶,主要因为它们逼迫一个人去撒谎。通过如实地陈述事情,伦理的平衡得到了恢复,因而赎罪可以在毫不犹豫地揭露罪恶的一切恐怖的真实的明晰氛围中开始。”忏悔就是承认自己的罪过,这是一个有关善与恶的伦理问题,而卢梭却将这一问题转化为一个真与假的认识论问题,或修辞性问题。卢梭之所以有罪过,是因为他曾经撒谎,而撒谎则另有隐衷。这隐衷便是一个内心情感的问题。既然卢梭勇于陈述事实,因此有关善恶的伦理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剩下的只是一个修辞问题。卢梭陈述事实的目的不在于忏悔,而在袒露自己内心隐秘的想法,这种想法虽然不能说都是完美的,至少不是恶意伤人,因此卢梭的忏悔就变成了辩解。保罗•德•曼说:“辩解确实将会为忏悔者开脱罪责,从而使忏悔(和忏悔的文本)从一开始就变得多余。……按照被揭示的真实情况的方式表达的忏悔和按照辩解的方式表达的忏悔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的证据是指称性的(小丝带),而后者的证据只能是词语性的。”偷窃是行动,而忏悔却是东拉西扯,是话语。任何话语都有自身的逻辑和结构。忏悔一旦变成了辩解,它的目的就不是陈述,“而是使人们确信,而这本身是一个只有词语能够证明的‘内在’过程”。

卢梭偷窃丝带,是因为他想把丝带送给玛丽永。保罗•德•曼认为,“卢梭想望玛丽永,正如玛丽永想望卢梭。但是由于在维尔塞里斯伯爵夫人家的充满阴谋和猜疑的氛围中这个对称的相互关系的幻想受到禁止,因而这个幻想的形象即丝带必须被人偷掉,并且这个犯罪的代理人必然可以被替代:如果卢梭不得不想偷丝带的话,那么玛丽永就不得不想代替卢梭完成这个行为。我们至少有了两个替代(或移置)层次产生:丝带替代一种欲望,而这种欲望本身是一种替代的欲望。……如果假定玛丽永是值得想望的,或者假定卢梭的欲望竟然炽热到如此程度,那么偷窃的动机就变得可以理解并易于得到原谅。他是出于对她的爱而那么做的,因而谁会成为一个非常顽固的、拘泥于字面解释的人,而让一点点财产妨碍年轻人的爱情呢?”于是,卢梭的偷窃和诬陷都变成了浪漫爱情的见证,确乎合情合理。

有关玛丽永的“丝带事件”在卢梭记忆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痕,但是,那些在卢梭的记忆中“挥之已去”的事件,卢梭又该如何处置和描述呢?卢梭说:“假如在某些地方作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修饰,那也只是用来填补我记性不好而留下的空白。”什么是无关紧要的,什么又是至关重要的,卢梭的看法与读者的看法恐怕并不能完全一致。卢梭记住了什么,没有记住什么;他能记住什么,不能记住什么;他愿意记住什么,不愿意记住什么,这些问题都与《忏悔录》的真实程度密切相关。记忆在记忆之前已经做了选择,记忆者对他有深刻印象的某些插曲极为关注,但同时却忽略了,而且也根本没有想起他在很多正常情况下所做的事情。依据现代心理学理论,记忆总是记住那些愿意记忆的事情,而忘却那些不愿意记忆的事情。这与记忆者的意识有关,更与记忆者的无意识相关。而无意识的内容,往往代表着记忆者更为真实的一面。并且,那些无意识的内容永远也不会通过记忆的召唤而到来。

卢梭在《忏悔录》第三部中写道:“别人在我跟前所说的所做的,以及在我面前发生的一切事情,当时我是毫无感受,也不理解。打动我的仅仅是事物的表面现象。但是,后来所有这一切又再回到我的脑海中:地点、时间、声调、眼色、姿态和当时的环境,我都能记起来,毫无遗漏。在这时候,我能够根据人们当时的言行发现他们的思想,而且差错很少。”这种根据事后的感觉和记忆来对以往的人和事进行判断的做法,已经不属于正常的记忆范围,而应当归属于精神病患者中的判断错误症状了。

况且,卢梭写作《忏悔录》时53岁,完稿时58岁,此时年事已高,疾病缠身,精力不济,且孤独寡合,仅凭自己的记忆写作,不确切的地方自然在所难免:

我写《忏悔录》时,人已经老了。那些无谓的人生乐趣,我都经历过了,而心灵则感到空空如也,对它们我已经厌倦了。我凭记忆去写,但这种记忆又常常不足,或者只给我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回忆。我便用我想象的、但又不与事实相违的细节去弥补回忆的不足。我爱在我一生的那些幸福时辰上流连忘返,神情的眷念常常叫我用华丽的辞藻去美化它们。对我忘却了的事情,我就把它们说成我觉得应该是或者实际上可能是的那样,但绝不走失我记忆中的样子。我有时给事实赋予各种奇特魅力,但我从未用谎言取代事实以掩盖罪过或欺世盗名。

卢梭这时已患有较为严重的被迫害妄想症。他所记录的已经不是卢梭的过去,而是这一过去在今天的记忆。历史已经被笼罩上了现今的光晕。关注的重心改变了,观察的角度不同了,叙述的语言变化了,感情色彩不一样了,于是,记忆中的往事的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让-路易•勒赛克尔认为:“《忏悔录》并不完全是卢梭生活的历史,而主要是他的精神和情感的历史。这是对心理分析的杰作;是动人的论辩;是对他的论敌慷慨激昂的责难(虽然这种责难往往有失公正);同时也是一首抒情的诗歌,一首世界文学中最美的诗。卢梭是浪漫主义时代行将大放异彩的抒情文学的大师。”

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亚认为,卢梭是一个诚实的人。不过,卢梭坦率地承认自己对女人的感情,譬如幼时被朗拜尔西埃小姐打屁股的快感,在女人身边感到的胆怯来自一种可能产生类似阳痿状态的过度的敏感,与华伦夫人半乱伦式的爱情等,只是卢梭在性方面的一种暴露癖。在传记里展现这些内容,“这就使他的放纵行为有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他也因而感到分外快乐。”卢梭之所以那样痛心疾首地低头认罪,是因为他知道读者会原谅他。“相反地他对抛弃他所有的孩子却一笔带过,好像那是一件小事似的。大家会想,他自己难道不属于那种‘假装坦率的人’的行列?这种人也暴露缺点,但只暴露一些可爱的缺点罢了。”况且,卢梭在自己的忏悔式的叙述中加入了太多感情的内容,而感情则是想象的产物。因此,卢梭的 《忏悔录》与其说是一部自传,不如说是一部传奇故事。用安德烈•莫洛亚的话说,这“是骗子无赖冒险小说里最好的一部。一切传奇性的素材它都具备:一个放任自流的少年,多种多样的环境,各种性格的人和众多的场面,谈情说爱和旅行,对社会缓慢的认识过程——年过四十而对它还几乎一无所知——就是这些素材塑造出一个伤感的吉尔•布拉斯,而卢梭在这些方面是什么都不缺的”。

篇9:卢梭《忏悔录》评论

专业:汉语言文学(师)班 级:中文12-1 任课教师:杨翠兰 姓名:钟雄健 学 号:12064840151 成 绩:

举世无双的《忏悔录》

——一颗孤独而骄傲的灵魂

历史上,如同繁星点点缀满夜空的自传作品中,以其思想、艺术和风格上的重要意义而奠定了撰写者的文学地位,并且长久地受人敬仰的崇高地位的,也许只有《忏悔录》了。

但是,《忏悔录》所获得的巨大的成功以及其经久不衰的影响力却并没有使卢梭拥有鲜花著锦、烈火烹油的繁华生活。因为应卢梭本人的要求,《忏悔录》是在他去世之后才得以出版的。因为《忏悔录》中涉及了太多让统治阶级感到恐惧的东西,比如对人性丑恶、阴暗面的挖掘,对上层贵族贪婪腐败生活的揭露,对当时麻痹人心、遮盖智慧的神学教会的批判„„所有这些,都让统治阶级、上层贵族、神学教会甚至普通民众都会感到害怕和抵制。因为他们不愿意也不敢完完全全地面对自己。如果卢梭没有深思远虑,在他生前就把《忏悔录》出版的话,不但无法让他走完余生,甚至可能连这本书是否能够传承承下去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悬念。

其实,早在《忏悔录》开始写作之前,卢梭就因为尖锐犀利的写作遭受了深重的压迫。早在他的第一部教育小说,同时也是西方第一部教育小说《爱弥儿》出版之后,大理院就下令焚烧了这部触怒了统治阶级的作品,并要逮捕作者。从此,卢梭被当做“疯子”、“野蛮人”而遭受到持续不断地迫害,开始了逃亡的生活。他逃到瑞士,瑞士当局下令烧他的书,逃到普鲁士的属地莫帝埃,教会发文告宣布他是上帝的敌人,他只好又流浪到圣彼得堡。就在此时,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开始《忏悔录》的写作。

卢梭是孤独的,因为他基本上都笼罩在压制、迫害和排斥的阴影当中。尤其是在他的整个晚年,不得不以衰退、老弱的身躯生活在不断逃亡当中。但同时,卢梭也是足以让法国人民为他骄傲,足以让欧洲人民为他骄傲,甚至足以让世界人民为他骄傲。因为他的《忏悔录》不但具有艺术性、哲学性、思辨性以及文学性,而且最重要的是因为其对自身进行的史无前例的深刻彻底的解剖,毫无遮掩的通过自身的解剖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从而使人性走向崇高的可能性大大增强。因此,我们可以说,卢梭拥有孤独而骄傲的灵魂。这颗灵魂是崇高的、洁净的、升华的、督人向善的灵魂。

那么,是什么让卢梭拥有一颗孤独而骄傲的灵魂呢?又是什么让卢梭能够写出这样一部奇书,成为世界文化宝贵的遗产,使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文风为之一变,继而又以其巨大的魅力和影响力波及到全世界,让全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他那振聋发聩的呐喊,从而产生走向光明、走向美好、走向真善美的念想与愿望的呢?

首先,贯穿一生的艰辛和苦难让卢梭更加地了解生活的本质,更加地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生活。卢梭是一个普通钟表匠的儿子,他当过学徒、仆人、伙计、随从,而且经常衣食无着像一个流浪汉到处漂泊,甚至像乞丐一样进过收容所。在这种情况下,卢梭饱尝世态炎凉,饱尝人间冷暖,他在困顿萎靡当中进行了长久而深刻的思考。是什么让他的生活如此悲惨?他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摆脱这样的生活?又是什么让如此广大底层的民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他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他自己包括民众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呢?在经过种种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尝试之后,他最终确定了文学这条道路。卢梭要通过文字来唤醒世人麻木不仁的心灵,洗去世人被尘埃蒙蔽的双眼。

卢梭受过太多的不公和压迫,这从他的《忏悔录》以及其它史实记载都可以查阅和了解到。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发愤而作”,心中有一股幽愤不得释放和解脱,就会通过写作来抒发。卢梭因为看到自己生活的困窘,看到民众的苦难,心中抑郁难平,只得以口宣泄、以笔抒情。唐人韩愈在《全唐文》里说“不平则鸣”,意指受到压制和迫害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声音。卢梭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处处受压制、处处受迫害,才愤而起写作的。宋朝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里写“穷而后工”,文人穷困不得志,就会写出好的文章和诗词。卢梭也正是一生不得志,受尽穷困,所以反映在他笔下就是脍炙人口、超越经典的《忏悔录》的出世。

其次,《忏悔录》严密的逻辑性、清晰的条理性以及迷人的艺术性也是卢梭本人品德和学识的体现。这得益于他的博览群书、学识超俗。据卢梭在《忏悔录》里的记载,他阅读过数学、天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和音乐等,跨越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各个领域,积累了广博的学识,并且运用自如。这从他等身的著作中也可以体现出来:《爱弥儿》揭示了教育领域的规律和原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揭露了阶级的压迫,批判了政治领域的弊端和缺点,《新爱洛漪丝》描写了爱情的浪漫和唯美,以及对自由的向往,《植物学通信》体现了自然科学的严密、严谨以及详实确凿的证据性,而《忏悔录》则集中体现了卢梭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跨越性和综合性。

在《忏悔录》中,我们看到的是无以复加的细节描写,无论是时间、地点,还是人物以及事件,在书中都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比如“我于1712年生于日内瓦,父亲是公民萨克·卢梭,母亲是女公民苏萨娜·贝纳尔。(自传第4页)”、“到了1719年夏季的末尾,我们读完了所有的那些小说。(自传第7页)”“我的时间并不完全消磨在这种嬉戏之中。我在自己的屋子里发现了几本书,其中有《旁观者》、《普芬道夫》的集子和《拉·亨利亚德》。(自传第103页)”(注:卢梭是在1765年才开始动笔写《忏悔录》的。)至于其他方面,比如《忏悔录》的艺术性、思想性、哲学性以及思辨性就不用多说了,因为这是一部小说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强调的是这部小说的严密和严谨,这些让整部小说充满了真实和可信。

再次,不畏权贵,不臣服于权贵。一个文人,最难能可贵的不是流光溢彩的文笔,也不是广博丰厚的学识,而是保持个性、品格的独立,不受利益的牵连,不受权力的绑架,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才能站在普世大众的角度,发掘时代的价值、揭露时代的弊病。卢梭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一直对权贵都保持着应有的警戒和距离,他骄傲地拒绝了国王的接见,又冷静清醒地拒绝了国王赐给的年金,所以才能写出真正反映时代的作品,使他的作品永垂不朽。

关于文人的独立,反面如唐代元稹,据《旧唐书·裴度传》和《新唐书·元稹传》记载,元稹之所以坐上宰相的位置,是因为附庸权贵、巴结宦官而得的。虽然元稹在年少时就已展露不凡的才华,并且他的才华贯穿他的一生,但由于他附庸于权贵,导致了他的作品大部分只是宫廷琐事以及个人际遇的描绘,而缺乏对时代对民众的关注,缺乏历史的厚重。因而元稹的作品包括他本人在历史上所占的位置都是极为有限的。正面如同时代的李白,李白可谓是家喻户晓,基本上粗通文墨的人都知道李白是个伟大的诗人。李白的诗词不但有对大自然的描绘与讴歌,也有对友情和爱情的赞扬和推崇。更重要的是,他的诗词文章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与怜悯,对统治阶级的憎恨与揭露,正因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才被历史所铭记,被人民所怀念。而这些,都与李白耿直的性格、不屈的品性直接相关。据历史记载,李白曾在满朝文武面前让权焰熏天的高力士替他拖鞋,显示了一个文人清高的性格和孤傲的骨气。他蔑视权贵,自觉保持与权贵的距离,所以才能保持作为一个文人的最宝贵的独立,不受权利牵制和压迫,写出千古流传的诗词文章。

最后,毫无保留的自我坦白和深刻入骨的自我剖析,这些造就了卢梭本人举世无双的魅力和其作品的永恒经典。他在自传了写“既没有丝毫隐瞒坏事,也没有增添任何好事„„当时我是卑鄙龌蹉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鹾;当时我是忠厚善良、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鹾、道德高尚。”这句话表明了卢梭对自身清醒的认识,他深深地明白,要让自己向善,要让自己走向崇高,坦诚自我正视自我是必由之路,只有把自己条分缕析地解剖,才能找到自身的丑恶和阴暗,才能不断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让自己逐渐完美。扩而广之,以自身的影响力,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让所有的人都能够认识到真善美的可贵,认识到假丑恶的危害。在《忏悔录》中,卢梭写出了令他难以启齿的三件事,也称为他的三个坦白:

1、为了饱口腹他放弃了新教皈依了天主教(宗教信仰在西方是非常重要的信仰,甚至可以扩大到一个人的道德和品性);

2、在维尔塞里斯夫人家里他偷了朋塔尔的一条丝带而栽赃给厨师玛丽永;

3、他首先欺骗了勒·麦特尔,然后又在勒·麦特尔羊癫疯发作的时候弃而不救。从这三个坦白我们可以看出卢梭是以多么大的勇气——况且又是在他晚年的时候,有谁会不害怕“晚节不保”呢?——对自身的过错和罪恶公之于众,接受自己的评判,接受世人的评判。

纵观整个世界文学史,恐怕没有其它另外一部作品能够像《忏悔录》那样具有震撼人心的批判性,也许曹雪芹的《红楼梦》勉强可以与之相比较。在《红楼梦》中,对社会、对制度、对统治阶级的揭露与批判自不必说,最重要的是对人性的复杂的剖析,也是淋漓尽致的,比如薛宝钗的温柔贤惠之外的心机谋划、林黛玉冰清玉洁背后的心胸狭窄、贾宝玉特立独行掩盖的冷漠无情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曹雪芹毕竟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去描绘的,而且是以小说的样式去叙述的,这就给自己树立了一道坚实的壁垒,即他自身的品行和道德不会受到无休止的抹黑和攻击。所以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对人性的解剖也是隔靴搔痒的。

上一篇:召开职代会通知下一篇:大而不倒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