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忏悔录》

2024-05-04

奥古斯丁《忏悔录》(精选8篇)

篇1:奥古斯丁《忏悔录》

奥古斯丁《忏悔录》读后感

提到《忏悔录》,文学史上奥古斯丁、卢梭、托尔斯泰三家的相对而言比较知名,而我们今天要交流的这本无疑是开山之作,比后两部早了近1300年。如果说它们没有受到奥古斯丁的影响,恐怕不太现实。在卷帙浩繁的古罗马美学著作中,我们选择它作为切入点研究同样也昭示了它的重要性。

对于这样一部巨著,我们该怎样去研究它呢,研究它对指导我们实践又有什么意义呢?首先,我们先弄清作者是在对谁忏悔。很显然是天主,由于写作于基督教诞生之后,因而人们已经从古希腊对性格迥异的诸神的景仰上升到对于耶稣的绝对信仰,这为诞生这本著作奠定了情感基调。这也保证了作者在信仰的支撑下是在虔诚地忏悔有关自己的生平。再者,我们来看作者忏悔的内容。从编排的体例看,是按时间来划分的,从最初的15年到32岁时,然后以阐释《创世纪》1章作为终结。涵盖了有关求知、偷窃、欲望、生死、友情等几乎一个人一生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加以反思。在字里行间里也碰撞起美学和智慧的火花。最后,阅读一部名著,终其目的还是能够学以致用。时间关系我们就截取书中几个和我们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小片段来和大家分享:

一、学生的苦楚

书中写道:“我(作为学生)的不服从,不是因为我选择(除学习以外)更好的,而是由于喜欢游戏,喜欢因打架胜人而自豪,喜听虚构的故事,越听耳朵越痒心越热,逐渐我的眼睛对大人们看的戏剧和竞技表演也发出同样的好奇心了......”

——《忏悔录》卷一 第十章

在这里面,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呢?我们在苦恼自己没法集中精力看书学习的境遇的时候,回头看看才发现原来这是个萦绕了人类历史上千年的问题,圣人、凡人兼而有之。未曾因为科技发达与否、社会发展阶段如何而有所改变。

二、剧迷

书中写道:“虽然没有人想要得到痛苦,但从对他人的同情中真的可以收获快感,所以我们喜欢他人的悲伤,就因为我们如果没有了这些,我们就没有他物可以同情。”

——《忏悔录》卷三 第二章

初读起来,会感觉作者有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之嫌,但联想到我们现实的生活。是否会有共鸣呢?在车站排队买票的时候,有时候我们不太会纠结于前面蜿蜒的等候长龙,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身后有比前面更加夸张的长度。此刻内心是悲喜交加的,甚至喜不比悲差多少。

三、莫尼加的长逝

书中在回忆母亲时写道:“事虽如此,但我母亲仍然渐有酒的爱好。这是你(天主)的婢女(母亲)亲口告诉自己的儿子的。她的父母见她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女孩子,往往叫她从酒桶中取酒。她把酒杯从桶口去舀,在注入酒瓶之前,先用舌头舐上一舐,并不多喝,因为她并不想喝。她所以如此,不是为了嗜酒,而是出于孩子的稚气,喜动而好玩,孩子的这种倾向惟有在家长管束下加以纠正。

这样,每天增加一些,——“凡忽视小事,便逐渐堕落”——习惯而成自然,后来津 津有味地要举杯引满了。”

——《忏悔录》卷九 第八章

当我们读《三国演义》,听刘备于白帝城托孤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时,原来几乎同时期的古罗马的一位先哲也在用他母亲的事迹来做例证。确实,一些小的罪行虽然很不起眼,但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就会酿成大的祸患。这也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原因所在,值得我们去引起注意。

本文的着眼点相对而言比较小,起点比较低,都是抽取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小细节。我想这也是我们阅读一部著作,尤其是这种反思人生的名作,其目的之所在,那就是学以致用。那么这部作品给对于指导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启示呢?

首先,日常生活美学化并非遥不可及。我们不难看到,书中奥古斯丁反复在探讨、在忏悔的都是一些我们最常见到的问题。这也难怪,因为无论人类历史的进程如何进行,我们的快乐和悲伤的类型终究是有穷尽的,绝不会因为蒸汽、电或者网络的出现而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因而我们要在《忏悔录》中,要试图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并对照作者提出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实践。

其次,我们要有一定的信仰。奥古斯丁之所以虔诚地向读者展示自己灵魂的全部,不论美和丑,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主的绝对信仰。这使得他把自己置身于主可以监督的一切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并对照主的昭示《圣经》作为评判自己对错的准则,从而完成对自己人生的追忆与忏悔。对比现实,天主、安拉、释迦牟尼或者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信仰,选择可以因人而异但必须要有,因为生活中的欲念都可能成为我们立业的动力,但一般不会持久,而且不一定高尚。因而拥有一份信仰,对于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有着无可比拟的意义。

我的分享结束了,谢谢大家!

18094809 顾兴乾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九日

篇2:奥古斯丁《忏悔录》

下面哪一部是奥古斯丁的作品?  A、《爱弥儿》  B、《论戒食肉类》  C、《沉思录》  D、《忏悔录》 我的答案:D 2

“正因为荒谬,我相信”出自:  A、圣·奥古斯丁  B、托马斯·阿奎那  C、圣·安瑟伦  D、德尔图良 我的答案:D 3

没有写过《忏悔录》的作家是哪一位?  A、卢梭  B、托尔斯泰  C、奥古斯丁  D、孟德斯鸠 我的答案:D 4

托马斯·阿奎那是哪国人?  A、荷兰  B、意大利  C、英国  D、德国 我的答案:B 5

“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是谁提出的?  A、圣·奥古斯丁  B、托马斯·阿奎那  C、圣·安瑟伦  D、德尔图良 我的答案:C 6 以下关于阿奎那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是中世纪神学家。 B、他提出了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 C、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D、他是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我的答案:D 7

关于安瑟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用理性来论证信仰的存在。 B、他认为信仰高于理性。 C、他提出了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我的答案:D 8

以下关于奥古斯丁说法错误的是?  A、他著有《忏悔录》一书。 B、他是中世纪著名的神学家。 C、他认为基督教与新柏拉图主义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D、他认为怀疑本身就具有确定性。我的答案:C 9

奥古斯丁对基督教神学具有巨大影响。我的答案:√

托马斯主义是奥古斯丁的基本思想。我的答案:×

对西方基督教影响很大的托马斯·阿奎那是法国人? 我的答案:×

做“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是安瑟伦? 我的答案:√ 托马斯·阿奎那更多地继承的是柏拉图的思想。我的答案:×

西方文明的两个传统是希腊罗马文化和希伯来文化。我的答案:√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下)已完成

葡萄牙的首都是哪?  A、阿姆斯特丹  B、马德里  C、里斯本  D、哥本哈根 我的答案:C 2

“现有的世界是逻辑上所可能有的世界当中最美好的一个”是谁的观点?  A、莱布尼茨  B、黑格尔  C、笛卡尔  D、休谟 我的答案:A 3

“恶就是善的状态不存了在或不够完满的一种状态”是谁的观点?  A、斯宾诺莎  B、安瑟伦  C、奥古斯丁  D、托马斯·阿奎那 我的答案:A 4

以下著作中不属于奥古斯丁的是?  A、《上帝之城》  B、《忏悔录》  C、《论自由意志》  D、《神学大全》 我的答案:D 5

“正因为荒谬,我相信”这句话是谁说的?  A、奥古斯丁  B、德尔图良  C、普拉提诺  D、安瑟伦 我的答案:B 6

以下哪项不属于对于人的主观感觉的划分?  A、记忆  B、思考  C、注意  D、期待 我的答案:B 7

莱布尼茨从没有讨论时间问题。我的答案:×

莱布尼茨认为没有夹杂任何杂质的善是不存在的。我的答案:√

“现有的世界是逻辑上可能有的世界当中最美好的世界”这一观点来自莱布尼茨? 我的答案:√

奥古斯丁认为善和恶是完全对立的? 我的答案:×

篇3:奥古斯丁《忏悔录》

一、解读奥古斯丁的《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通过对自己青少年期间荒淫生活的回顾和批判,来表达对天主的赞美和虔诚之心。正如开篇对天主的歌颂一样,对天主虔诚的信仰使作者得到精神的自由,把过去的自己同现在的自己割裂开来,用客观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在忏悔中得到精神的解脱和自由。

全书共分为13卷,在忏悔自己的同时讴歌天主之爱。卷一忏悔自己童年时代所犯的罪恶;卷二回顾的是自己少年时期的罪行;卷三记述了他在迦太基上学时期所犯的罪行;卷四批判了自己19岁到28岁的荒淫生活;卷五反思自己教书生涯的过错;卷六写自己从迷途中逐渐返航;卷七展示了思想转变的过程;卷八描述了他皈依基督教的思想斗争的过程;卷九再现了他受洗基督教的场景和母亲去世前后的事迹;卷十记述了作者写书时期的思想状态;后三卷是对旧约圣经的诠释以及对天主的颂歌。

从书中的记述中得知,作者从19岁到28岁,一直沉浸在各种恶行之中,欺骗、盗窃,蛊惑人心,醉心情欲,直到后来受到新柏拉图派传记的影响,才对自己的人生有所顿悟,同过去不堪的自己告别,重拾自己的信仰,并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在皈依基督教的过程中,奥古斯丁认识到现世的生活是一场混战,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欲望,在这些欲望面前,人类屈服于它并逐渐成为欲望的奴隶,失去了理性的价值和信仰的力量。[1]作者认为人性本恶,这一切恶因从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离开伊甸园时就已种下,为洗涤本身的罪恶,只有通过信仰天主才可以得到精神的自由。

从全书来看,整本书就是对自己皈依天主之前所有恶行的赤裸裸的披露和忏悔,在坦诚的基础上搭建和天主沟通的桥梁,除了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探索和展示外,对整个西方文化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忏悔录》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作为忏悔式文学的开端,《忏悔录》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除了它的文学性外,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也是它获得盛名的原因。虽然奥古斯丁的忏悔是和基督教联系在一起的,以今天的眼光看有些落后,但就作者创作本书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旧思想文化解体、崩溃,各方面都处于混沌阶段,基督教的文化思想恰如一盏明灯,赋予苦难中的人民以信仰的力量,让他们得到精神的支柱。

除了信仰和精神的塑造外,《忏悔录》在文学和艺术上也有较高的造诣。总结起来有三方面的艺术成果:一是开创从心理层面创作的传统,相比之前的欧洲文学,展示描写的多是生活化的场景,很少有关注心理、精神层面的文学作品,即使有也只是简单地进行心理描述,没有深层次的精神剖析。而奥古斯丁的作品,没有连贯的故事描写和特殊的情节烘托,全篇都是自我的心理独白,创造出独特的心理写实主义作品,这是《忏悔录》最伟大的艺术成就之一。

二是塑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形象。虽然是反映心理层面的作品,但是并不妨碍作者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一个勇于批判、心思细腻、思想活跃的自己。在表达对天主虔诚的信仰,袒露自己过去所犯的过错时,作者表现出了十分丰富的心理活动,通过这些心理活动,我们看到了真实、虔诚的奥古斯丁;还有他无所畏惧的反思精神,脱离现实存在的自己,以客观的评价体系,进行反思、忏悔,这种精神上的高度,因为文学作品的渲染而更具价值。

三是创造出通俗而个性化的语言。通读过这部作品后,可以发现奥古斯丁的语言非常的通俗易懂,并且富于激情。虽然是反思自己的作品,但却得到极高的文学地位,这和作者自觉的文学创作意识是分不开的,比如说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更多的人能读懂并且理解和接受,这样才更有利于作品的流传。奥古斯丁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已经有意识地使用了这种创作理念,用朴实和富有吸引力的文字,达到传播的目的。[2]

三、结语

奥古斯丁《忏悔录》的文学价值,除了作品本身达到的文学高度外,还在于它对后来基督教文学的建立所起到的铺垫作用。

摘要: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世界三大忏悔录之一,开创了名人写忏悔录的先河,它不仅是一部个人的自传,也是一部兼具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的名著。本文将通过对奥古斯丁《忏悔录》的解读,来探讨其中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奥古斯丁,忏悔,信仰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奥古斯丁《忏悔录》的文化意蕴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2).

篇4:奥古斯丁共舞

像这种熟视无睹的大幅宣传画,是王广义1993年《大批判—可口可乐》系列画作的主题(中国目前绘画作品中最著名的佳作之一)。作品把社会写实主义宣传画以及美国商业符号的语言非语境化,在画面中将它们视同为符号意义上相同来对待。二者都被排除了任何意义。但我们仍然能够赋予它们意义—只要是我们喜欢的语义。在这种情形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就是对理解今天生活在全球化文化当中究竟意味着什么而言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在1968年的一部名著《景观社会》中,居伊·德波预言性地描绘了一个世界,个体在其中没有任何权利,但是麻木了,因为整个的信仰体系已使个体的日常生活经验殖民化了。对于德波而言,西方资本主义的自治权与东方的国家权力在他对后民主世界的构想中是相当的,个体思想的表达毫不相干。王广义的作品就是在继续断言,艺术创作可能仍然是个体的公共表达,这一抗拒个体融合的力量让艺术家和观众都回到了有关存在的诸多尚无解答的问题上来。

我们看到王广义绘画中可口可乐的标识时,我们并没有想到这种饮料的味道,而是想到了可口可乐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本身。人类的三种完美典范—工人、农民和士兵—有着极

夸大的双臂和轮廓分明的下颚,并没有唤起我们的集体事业感,而是把它们理解成一种符号,参考了一种熟悉的语言,让人想到了一种历史境遇。在这些图像之上,艺术家在整个《大批判—可口可乐》的画面中叠加了大量毫无意义的数字。“我想让它保持不确定性和中立性”。①2010年,他告诉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学生们,这些数字毫无意义,只是提供了另一层视觉噪音,强化了整体的模糊性(同时也迫使观众思考视觉符号作为一种物体,有着不受任何约束的本质)。

《大批判—可口可乐》中的三个轮廓鲜明的人物,抓著一只巨大的钢笔(不是斧头、镰刀或枪),前景中的工人拿着一本书。钢笔的内涵是模糊的—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引喻。书也许象征了王广义的绘画风格所引用的传统绘画中毛主席的《红宝书》,但在这幅作品中,书厚了很多,上面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告诉我们,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我们无法完全确定。红色和黄色这些简单色调是中国国旗的颜色,但是红色背景上的白色字母则是可口可乐这一全球品牌的图案。画家利用每一个表象,让我们置身于符号的两难之地。

画面结构也让我们远离了现实世界。钢笔的顶端突兀地结束了,单调的红色色块横切过黄色,消除了钢笔雕塑般的体量。但是随后,钢笔在下面又与红色块重叠,所以无论红色还是黄色,在空间上都无法被看成是一个在另一个的前面。尽管钢笔本身消失在红色色块下面,但外轮廓线却从上到右继续,使得黄色色块戏剧化地转向上方,完美地平衡了重力的影响,向左侧与前景中人物浓重的黑色轮廓重叠。两种相反的动向赋予整个作品一种构成主义的动态,然而一切在画面上都始终是平整的,其中没有空间。影像是直截了当的抽象,并未指向自然。艺术家让相互重叠的形象与双臂强烈的描画限制在几乎没有维度的空间中。王广义谨慎地调配红黄这些简单色调的色彩度,以便消除画面在观众面前有突出或后退的感觉,他让整个画面空间就像蒙德里安的一幅画中那样完全处于静止状态。色块仍然是有着强烈的模糊性,突出了这样一个信息,即一切都可以像符号本身一样来解读,而不是指向自然界事物的符指。

符号的无意义反映了我们周遭世界的无意义吗?“正如人们无法通过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来判断一个人”,卡尔·马克斯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序言中写道,“所以人们无法通过其意识来判断一个变革的时代,但是相反,这种意识必然通过物质生活的矛盾,通过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的矛盾来解释。”②唯物主义历史理论将形而上学抛在一边,对人们的行为及其社会、政治和经济关系做现象观察的研究,这类关系决定了组成其相互关系的各种机制的上层建筑。王广义绘画中符号的无意义—不论是具体符号还是对社会写实主义语言的影射—是在表达我们时代的经济关系,还是通过精神价值将我们引向这类经济上层建筑?符号景观彻底取代了不再与我们所见和所知联系起来的现实景观吗?

1984年,从浙江美术学院这所知名学府毕业后,王广义开始着手创作一系列绘画作品,他努力在自己的经验和感觉的范围内让西方艺术史上的大师们常态化。他读了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错误地得出结论,认为这本书把艺术史表现为过往时代的大师们不断修正的故事。因此,在1985年和1986年他称之为《凝固的北方极地》系列中,他利用了伦勃朗和达芬奇之类画家的画面,用灰色的、没有面孔的人物形象重画了这些作品—一个人物与另一个人物是可以互换的。但是他的手法唯独强烈地表达了自己,承受着西方艺术史的重压。

随后,王广义开始用网格线进行实验。每一位受过学院教育的艺术家都学会了用网格线来放大一幅画作的技巧。如果你想画一幅毛主席的巨幅画像,你就要在一张小图片上画上网格线,然后画在较大幅的画布上,一次画一个方格。与此同时,王广义开始感觉到必须抛弃西方艺术的影响,从自己的文化和经验中找到一个主题。1988年,他开始在毛主席的著名肖像上画上网格线,这些都是他年轻时所熟悉的画面。

他并不是用网格线将图像放大到不同的尺寸,而是着眼于这个过程带来的启示。在绘制大型公共壁画时,艺术家应该在完成图像后让网格线消失,但王广义却选择了保留网格线,让它们显露出来,甚至强调网格线,于是抵消了人物。然后他又在一些方格当中添加了随机的字母—英文字母甚至比中国随机的汉字更缺乏含义。通过直白地揭示放大图像的技巧,艺术家让以巨大的幅面使形象神性化的过程非神秘化了;他把观众的注意力从神化主人公的想象性跳跃中,吸引到平淡乏味地专注于任何人都可以掌握的一种有条不紊的实践上来。王广义接下来的一组作品复制了西方的著名画作,然后用工业黑油漆从上泼下来,破坏这些画面。他同样利用了西方著名作曲家的乐谱,排除西方艺术史的影响,就像网格线消除了毛泽东神化的形象一样。

《大批判—可口可乐》出现在1993年,也就是在这些作品之后。画面上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以及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角逐红色这一符号挪用的支配权,二者共存,彼此有着各自象征性的标识。但是在两种意识形态的冲突之外,这幅画着眼于整个信仰体系背后的认识论。与此同时,在《护照》系列中,王广义探索了个人身份的语言:看似护照照片的肖像、婴儿照片、对狗的照相写实主义描绘,与取自艺术家为国外旅行提交的签证申请表中繁琐的细节重叠在一起(“全名”、“出生地”、“出生年月日”等等)。在《护照》系列中,他将身份简化为一系列纸上作品;除了美国消费主义和中国革命故事这些相互竞争的符号体系之外,它们并未表达出有关经历的尚无解答的问题。

艺术家的《大批判》系列一直持续到2007年,用他所谓“毫无意义的宣传标语”③取代了商业标识,例如“当代艺术与同性恋”、“艺术与公民”、“美术馆编号”和“图像与权力”等等,都是用英文写成。他用列宁的著名肖像画了五幅作品,分别在顶部和底部将“种族”、“宗教”、“信仰”、“国家”和“民族”与西方品牌的名称并置在一起,将它们简化到毫无意义的抽象图案。在另一幅取自一本图片书的大踏步前进的人物形象上,他加上了“无神论”的字样。“无神论”这类文字是表面的,与画面没有任何关系。④但是,如果它们没有意义,它们就指向了令人不安的缺失。它们证实了居伊·德波所谓的疏离感,日常生活的殖民化通过媒体技术使普通人丧失了自决。

2001年,王广义开始了所谓《唯物主义者》的铸铁雕塑系列。他用所熟悉的社会主义写实主义夸张手法来塑造,将小米黏贴在表面,让作品有一种黄色的肌理—最后小米被打磨掉,显露出典型的工农兵轮廓分明的特征。小米是中国的主要作物,“1949年后,在人民共和国的早期,甚至充当过货币(我们的工资是用小米来支付的)。小米是基本的口粮”,王广义这样解释道。“所以在我的作品中,小米有着复杂的含义”。⑤

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将商品标识转化为符号,教会我们解读媒体,给予我们所谓符号的新定义。在王广义的作品中,可口可乐标識之类的符号与工人的理想形象代表了超然于日常现实的信仰体系,就像波普文化的形象对于安迪·沃霍尔而言一样。在创作《唯物主义者》系列雕塑时,王广义引用了西方基督教圣经中的一段话(詹姆士王钦定本创世纪第三章第19节):“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这些作品让当下的经验—生存手段和日常生活与标识和符号的抽象对立起来。

对于王广义来说,艺术家的工作是神秘的。创作作品就是坚持对思想的活力、自我依靠以及存在的信仰。这些是人类超越文化之上的问题,王广义在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找到了自己思想的先行者。十六个世纪之前,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奥古斯丁试图为自己信仰上帝找到理由,其方式离奇地与王广义对于艺术家创作活动的信仰相并行。艺术家自己这样解释:“我所谓神秘与复杂,来自奥古斯丁有关创世的理论。他相信上帝是从无中创造了世界,然后发现了上帝所造的这个世界的秩序”。⑥

“天地都在我眼前。它们都显示出自己是被造的,因为它们都在变化和变异”,奥古斯丁思索着。“如果有任何东西存在而非被造,其中就无一物,以前也不存在;变化和变异的意义就是以前不曾存在的某些东西”。⑦他用与上帝对话的无情逻辑,继续诘问宇宙是如何在何处被造的,因为视其为创造的而一部分。如果创世之前无物存在,那么宇宙是用什么创造的?“所以必然是上帝开口说,然后万物就被造出来”。⑧奥古斯丁有着“西方的思维”,但是“内心充满了东方的形而上学,他是一个复合体”,王广义解释说。奥古斯丁深知“维系一切的根本,就是一颗相信的心(或者可以翻译成信仰)。从本质上,艺术家的所有创造力就类似于创世。如果有人想要理解艺术,他就应该用奥古斯丁看待创世的态度来看艺术”。⑨

艺术家告诉我,“毛泽东也曾说过:‘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我还在中学的时候就听过这句话,所以铭刻在我的记忆中”。⑩在王广义最近的肖像系列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似乎消解成为消失的梦境中引人注目的幽灵,黑色背景上红色轮廓的美丽形象,权威肖像中刻画的线条变成了表现主义的笔触和色彩。“最终,问题是领导的问题”,工厂墙上的标语这样写着。但是在这里,领导人离开了我们,在我们眼前消失了。“看不到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这些作品将我们引向了日常生活的真相吗?表达权力象征的选言命题是一种政治举动。但是,王广义的艺术也宣告了对于自我依靠以及中国文化传统的力量的根本信念。他是一位乐观主义者,就像他对黄专说的,“一种健康、理性和强大的文明能够挽救失去信心的文化”。

①王广义,伊利诺伊大学的讲稿,Urbana-Champaign,2010年10月25日。

② 卡尔·马克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序言,1859年。

③第二个系列是画面上无意义的宣传口号,而不是商业标识。

④ 同上注1。

⑤王广义与作者的电子邮件,2012年5月20日。

⑥ 同上引文。

⑦ 圣·奥古斯丁,《忏悔录》,第六卷。

⑧ 同上引文。

⑨ 王广义,2012年4月3日与作者的电子邮件。

⑩ 王广义,与作者的电子邮件,2012年5月20日。

篇5:奥古斯丁《忏悔录》读后感

——读奥古斯丁《忏悔录》有感

中世纪的古罗马,宗教色彩浓厚。在西欧,宗教对一个国家有着很大的的影响,现在英美法系的立法同样受到深刻的宗教的影响。

奥古斯丁,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他的自传《忏悔录》中,充满着他不断对自己的审视。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从呱呱坠地的哭闹到年轻时的放荡生活,直至最后圣神的洗礼,无时无刻不充满了奥古斯丁的忏悔,不断的内心的懊恼与疑惑,那样的忏悔是如此的深刻、虔诚。

上帝创造了一切,创造了所有美好的事物。谁追寻主,谁就会赞颂主。“主啊,我的帮助者,我的教主,我现在要向你的盛名告知并忏悔,你是如何将我从紧紧束缚我的肉欲的禁锢和世俗事物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奥古斯丁在书中反复提及自己内心与世俗和肉欲的不断斗争。是在反复的思索中,才探寻出接近上帝的曲折的道路。奥古斯丁谈了许多自己的“罪行”,接下来我将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想法。

奥古斯丁认为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是有罪的。婴儿,哭着要可能伤害他们的东西;对年长的人发脾气;因不顺从他的意愿而尽其全力打击和伤害比他们懂得更多的人,奥古斯丁把这些孩子小时天真无邪的举动认为这是“婴儿不是缺乏伤害他人的意愿,而是没有能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西方最为深厚的宗教文化,认为人生来就是罪恶的,终其一生都要不断的自我反省,向上帝忏悔,博得上帝的怜悯与原谅。我想这点是和我们的文化大不相同的,我们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在来到这世间的时候都是善良的美好的。孩童的童言无忌,是他们对这个世界最初的最真实的表达,他们如实的反映自己内心的活动也是“罪”吗,在我看来那就是孩子和成人的不同之处,那正是他们的可爱,如果孩子没有了那些小小的“无理取闹”岂不失掉了一种上帝创造的美好么,我个人对作者这样描述婴儿的罪恶持保留态度。

慢慢大了点,奥古斯丁感谢上帝赐予了他良好的记忆力,丰富的知识,他享受朋友的陪伴,并远离痛苦、无知和悲伤,与此同时作者也回想到那时的虚荣与嫉妒;青春时期的肉体欲望和因贪婪而去偷窃,他这样形容自己的偷窃“我们真正的快乐时做了被禁止的事”,这是一句多么真实的话语,我们喜欢自己的方式而不是上帝的,同时我们所爱的这种自由是不负责任的自由。他忏悔了自己的善变,因自由意志而犯的错误。在探寻真理的路上,他忏悔着“我的骄傲使我到处漂游,随风飘荡”,“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灵魂是软弱无力的,除非它抓住了真理的坚固之石。人们表达自己的意见。但那只是他们自己的意见,像一阵阵风把灵魂吹向这里、吹到那里,晕头转向”骄傲把真理的光挡住了,让我们怎么看见真理,即使真理就在我们眼前。

此外我再就好奇心这一点来谈谈我的想法。奥古斯丁把享乐和好奇心对比来

写。人们需要快乐时,就会寻找众多美丽的事物,但当动机是好奇时他们会寻找相反的事物仅仅是为了证明,不是为了一种不快的体验,而是为了体验了解和发现的滋味。在作者的言语中给我的感受是所有对不好事物的所吸引的就为好奇,实则不然,我们也同样有对美好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希望善于运用知识来丰富我们的生活;看看现今多少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生活更美好,这些发明的老师不都是好奇心吗?这样的动机难道也能称其为“罪”吗?这样的好奇心难道还可以称为“没有价值,与我们的生活无关”吗?

奥古斯丁逐步探索自己的内心,即使在什么都逃不过上帝的眼,他依然深深的细数自己所犯下的罪。最后他终于在米拉接受圣神的洗礼,进入主的门下,做了主的仆人,即使是这样也没有停止无时不刻的忏悔,向上帝祈求教诲,探索圣经的奥秘。在书中还清晰的了解到奥古斯丁的母亲对他的深刻影响。母亲为儿子早年走过的错误道路日夜哭泣,向主请求宽恕,直至最后安波罗修大有能力的宣道影响到奥古斯丁步入圣殿后表现出来的极度兴奋与快乐。从这些我看到了,从古至今,在西方,信仰的重要。正如奥古斯丁说的那样,主可以治疗他的肉体疾病与精神痛苦。

在本书中,虽然奥古斯丁的某些忏悔我并不认同,但是,让我思考的不仅是我所不认同的,还让我思考的是他坚定的信仰和他对善恶的界限。透过他我看到了,在西方,信仰是如此的重要,重要到犹如他自己的生命,至今我也不是很透彻的明白信仰到底是怎样的,意味着什么,或许那就像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在平时自己生活中做出各种选择的一个基本思考与底线。现在我们国人基本谈不上信仰,但我们也依然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对我们来说信仰太过于抽象,太过于意识化的东西让我们难以捉摸,所以我们也就不明白信仰的力量,信仰也不一定就让我们做出最好的选择。再说到善恶的区分,现在让我们说善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一般我们也都是基于对数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共有意识和法律的规定为蓝本,但是在奥古斯丁那个时候是基于《圣经》,而圣经的编著则是由许多人合成,这里也难免会带有个人或某个时代群体的共同意识,社会的发展变化不能总是依靠原来的的意志,一成不变的来指导运动的生活。

当然,我也对圣经的“不可荒宴醉酒,不可放荡纵欲,不可纷争嫉妒。总要批带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表示赞同,奥古斯丁说“一个人如果像一座雕像一样被安置在一座极其宏伟美丽的建筑的一角,他将难以察觉他仅仅作为其一部分的这一建筑的美”,这样整体与部分的辩证观点对后世也产生不小的影响。

篇6:忏悔录奥古斯丁读后感

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描述了自己真实的生平。尤其是书中对耶和华的信仰,是那么的执着。对于我这种无神论者而言,真的十分佩服,不知他们是怎么从无信仰到执着信仰的。在《忏悔录》中提到“天主是主宰自然的,破会了自然的规律,就破坏了我们和自然之间应有的关系。”这里提及到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能破坏自然的意志,要尊重自然。其实这也暗示我们,孩子出生到社会上,就是大自然孕育的产物,作为成年人,我们要尊重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强迫他改变他自身带出来的本性。这对于幼师的我,真的有很大的提示,在幼园,总是担心幼儿不听话,调皮,导致安全出现问题,于是作为老师的我们总是不允许他们做这个,不允许他们玩那个,其实他们只所以调皮,那是因为他们好奇心的本性而导致的,我们一致的压迫会不会改变孩子们原本的天性呢?而且他很注重在书中,他没有隐瞒也没有夸耀,没有焦躁也没有自卑。我们常说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也常常受人告诫和告诫人:后果自负。也许自己的人生路途是一错再错过来的。

《忏悔录》在“书页上还散发着油墨味道的时候就震惊了全人类——因为它的思考、真诚和那些不加掩饰的人类的缺点”。——马克思(德)

我总认为伟大艺术家们的心是真挚、透明的,是能够和普通老百姓的心彼此相通的。我不是艺术家,可我有一颗很艺术的心。读伟大作家的书,我感到自己的灵魂和作家的灵魂是如此的和谐。时间算什么,它终究无法隔断通过书籍传递着的心与心的交流。让?雅克?卢梭距离现在有两百多年了,我刚刚读完他的《忏悔录》,心却还没有从他的灵魂深处走出来。我一边独自散步在喧哗的大街上,一边思索着卢梭,感知着卢梭。

作者所描绘的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肖像”,“是依照人物的真实形象及全部真实情况一丝不苟地描绘而成的。,”看过不少的自传性质的书,但都觉得很私人,即使很真诚地披露了自己的某些缺点,但引不起我的共鸣、也就是说他(她)的缺点不具有共性;或者书中的真诚是变相的炫耀,令人不舒服;或者根本就没有勇气去真诚,思考也没有深度,只在哗众取宠;或者就是钻进个人的狭小的天地,不注意读者的感受,等等。

反正,很难有哪一部作品能如此打动我的心,引起我的共鸣,每每有感同身受之感。他所披露的缺点我也大多数是有的,也许他的经历和我不同,这都没关系,只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碰到的各种人生问题是大同小异的。

或许通过再读《忏悔录》能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扩大视野等意想不到的好处。

篇7:奥古斯丁的名言名句

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亦作希坡的奥古斯丁AugustinusHipponensis,天主教译“圣思定”、“圣奥斯定”、“圣奥古斯丁”,公元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

一、义务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人在。

二、所谓信仰就是自我暗示,在潜意识。

三、人与人的友谊,把多数人的心灵结合在一起,由于这种可贵的联系,是温柔甜蜜的。

四、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

五、日光穿透污云浊气,自己却一尘不染。

六、人与人的友谊,把多数人的心灵结合在一起,由于这种可贵的联系,它是温柔甜蜜的。

七、习惯如果不加抗拒,很快变成必需品。

八、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

九、坏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

十、国家一旦没有了正义,就沦落为一个巨大的匪帮。

十一、可见婴儿的纯洁不过是肢体的稚弱,而不是本心的`无辜。我见过也体验到孩子的妒忌:还不会说话,就面若死灰,眼光狠狠盯着一同吃奶的孩子。

十二、“没有妻室的人能专心事主,惟求取悦于主;有妻室的则注意世上的事,想取悦于妻子。”如果我能比较留心,一定能听到这些声音,能“为天国而自阉”能更荣幸地等待你的拥抱。

十三、爱而不狂,妒而不乱,悔而不痛,怒二仍平。 你变换你的工作,而又坚持你的计划你虽复得,却没有失掉过什么。你爱收获,可绝不为了匮乏,你求利息,可没有吝啬。

十四、于此可见,人们欢喜的是眼泪和悲伤。但谁都要快乐,谁也不愿意受苦,却愿意同情别人。

十五、谁认识真理,即认识这光,谁认识这光,即认识永恒,惟有爱才能认识它。

十六、上帝对你的爱,犹如世上只有你一人。

篇8:奥古斯丁《忏悔录》

奥古斯丁写作此书的目的是赞美上帝, 但却是通过对自我罪恶的忏悔这一方式来实现的, 作者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上帝、对信仰的虔诚, 是与其自身的身份和地位分不开的。本书成书于公元400年左右, 当时奥古斯丁已升任波希主教, 是当时基督教学术界的核心人物, 其特殊的社会身份和独特经历造就了奥古斯丁对天主教的绝对信仰, 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其经历了强烈的思想斗争。到最后能够去享受天主赐予的恩泽, 去守护内心的信仰, 是心灵归于真实和宁静。作为一个凡人所进行的自我忏悔和反省、所找到内心的信仰和执着的这种精神和力量恰恰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东西, 因为我们的社会整体上是缺乏信仰的, 或者说是失去了信仰的, 能够找回属于自身精神力量的那部分东西, 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思考和追求的。

一、《忏悔录》里奥古斯丁是如何找到自身信仰的

如果奥古斯丁没有在其忏悔的心里路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 找到了自我的信仰, 我想我们是不会读到这篇给我们后人的思想带来精神反思的著作的。信仰是绝对的, 是无条件的。可是在真正找到它之前的路程是痛苦的, 心灵是经得起折磨的, 更是不断思考和判断的。然而, 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追寻的路上放弃了, 梦想?信仰?到最后自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而已。

活着为了什么?活着应该需要什么?也许奥古斯丁没有回答过这个问题, 但我相信他一定思考过这个问题, 就像以前的苏格拉底们。我们也会发现, 智者们的回答都会有其共同的东西, 虽然他们从不同的人生角度、不同的哲学价值观去给出答案。他们都相信人应该追求善, 人应该拥有信念, 人生需要信仰, 更需要找寻自己的信仰和智慧的过程。奥古斯丁没有说出如何找到自己内心的信仰, 但他却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信仰, 无需去可以找寻, 也许它就在我们身体里, 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被认识。在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之后, 我们的人生就无所追求了吗?一个没有精神追求、没有灵魂的空壳注定是可悲的。奥古斯丁在有生之年找到了那份灵魂世界, 找到了一生所爱的事业和愿望。而我们呢?有灵魂吗?去找过吗?去思考过了吗?

奥古斯丁在其著作里始终都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背负罪恶之人, 在生活里一步步沉沦苦海, 心灵和思想走入了歧途, 找不到自己心中的信仰和善。这对他来说是痛苦的。当他发现和感觉到这一痛苦时, 信仰和灵魂就已经在某个地方望着他了, 只是需要他自己去发现和拥有。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 每天都在忙, 都在做着所谓的工作, 过着所谓的生活, 但心却亡了。没有了宁静的内心, 谈何去找寻自我的灵魂和信仰呢?更可笑的是, 现在的很多人, 把好的工作、好的生活等当作信仰去追求, 这简直是在玷污信仰本身的内涵和意义。信仰是内在的东西, 使我们无条件坚持和追求的东西, 怎可以用具体的外部的东西来衡量?众所周知, 奥古斯丁的家庭环境、或者说家庭成分对他来说是十分复杂的。其父亲是一个很有地位的异教徒, 但为人懒散偷安, 贪恋世俗, 直到临终时才在其母亲的感化下信主受洗。相反, 其母亲则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父母不同的信仰和对其的影响是矛盾而又复杂的。因此我们可以说, 奥古斯丁小时候的信仰, 或者说精神世界是混乱的, 其找不到自己心灵的归宿, 内心的世界更无从宁静。我们知道, 对于西方的家庭来说, 一个孩子从小就应该了解、懂得起家庭的信仰, 但奥古斯丁却找不到, 该信什么?精神寄托在哪?当时的家庭给不了他答案。他自己更给不了自己答案。于是他在混乱的精神世界中走着。年幼时, 他学的是辞令学, 是辩术。后来其在教授辩术的过程中, 发现这只不过是为了享受人间荣华的可鄙而浮薄的目的。他鄙视这一追求, 心灵陷入空洞, 开始探寻人世中恶的根源问题;十九岁时, 由于不断地探索恶的来源, 奥古斯丁皈依了摩尼教, 并热衷于哲学。虽然哲学并没有使他最终皈依基督, 但哲学本身就是追求真理和智慧的过程, 这使他养成了善于探索和追求的态度和品格;然而随着不断对知识的探求和汲取, 奥古斯丁发现摩尼教也有其本身存在的浮夸和疑问。这使得他再次陷入痛苦的思想斗争之中。他对摩尼教充满了失望, 对一切充满了怀疑, 他要继续找寻真正属于自己的心灵归宿。在认识到摩尼教的虚无和浮夸之后, 脱离摩尼教的奥古斯丁一度醉心于新柏拉图学派, 并在思想上日趋接近基督教。在那次听到上帝的声音而完全悔悟后, 便决定信奉基督并皈依基督, 从此开始致力于宣扬基督教义, 做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也最终找到了心中的上帝和信仰。

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 一种信仰的获得, 是一个不断判断、不断比较、不断更新内在世界的过程。小时候没有判断力, 没有信仰的源泉, 所以找不到答案。长大了, 人具有了判断力, 具有了追求的动力, 明白了这种追求对于自身的意义, 所以一个人的信仰就很光明了。同样,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 很多人失去了自我的判断力, 或者说信仰对其已经是十分模糊的概念, 让其失去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奥古斯丁在追求自身的信仰时, 内心所承受的痛苦是我们都能够感受到的, 但对我们来说这不应该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看到一个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的不放弃, 我们都明白这样的道理, 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去做到。在这个社会里,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精神追求, 都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可现实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根本不清楚这一生的精神追求是什么, 自己对道德、对善的理解是什么, 对信仰的追求是什么。精神空虚, 内心浮躁, 当物欲占领了心灵, 谈何精神?谈何信仰?内心虚假, 道德没有了底线, 我们的社会为何变成了这副嘴脸?西方国家几乎人人都有信仰, 而我们则是何其的可悲!其中的缘由很多, 有历史的、有社会的、有文化的、更有价值观的。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 不管我们生活在东方还是西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 内心世界是没有地域划分的, 也不应有。无论其中的缘由是什么, 都不能作为我们缺乏信仰的理由, 因为信仰是抽象的, 是属于每一个人的, 而不是对应的。

二、《忏悔录》对我们内心信仰的价值性

通过对奥古斯丁《忏悔录》的理解, 对其在追求人生信仰时所进行的思想斗争和对信仰坚持的精神的阐释, 我们可以反思一下当下的自己。我们拥有对信念、对善的追求吗?我们拥有自己的内心信仰吗?那么我们在自己短短的几十年中, 需要这份追求、这份信仰吗?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我们当然需要通过这部署作进行自我反思, 因为我们需要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心灵归宿。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本“忏悔录”, 奥古斯丁有, 卢梭也有。他们能够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 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信仰。而我们呢?其实, 这本书本身没什么意义, 重要的是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 它对我们的心灵有何启发。我们又该如何找到自己内心的灵魂和信仰呢, 尤其是在这个病态的社会里?

奥古斯丁对善有这样的理解:一切可以朽坏的东西, 都是“善”的, 唯有“至善”不能朽坏;因此, 任何事物丧失了所有的善, 便不再存在。凡存在的事物, 都是善的。他对善的理解已经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思想范围之界, 从哲学的至高角度去认识善, 去认识信仰。他告诫世人要在反省中赎罪, 要去赞美上帝, 赞美信仰和善。然而回到我们自身, 回到我们所处的社会, 我们对于信仰又是怎样理解的呢?我们对于人性中的善又该如何发扬呢?信仰需要执着和追求, 信仰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客观存在着的, 它不属于某些特殊人物或者群体, 我们也无需非要借助于宗教去探寻那份信仰, 它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东西, 重要的是我们拥有的那份信仰是什么, 我们能不能为了它去致力一生, 去追求那份善。我们为什么需要这份信仰?它带给我们的人生意义又是什么呢?我相信很多人回答不出来, 因为信仰对其来说很少存在过。记得林语堂先生曾说过:“中国人在顺境时信仰的是儒教, 在逆境时信仰的是佛教和道教。中国人最大的信仰就是没有信仰”, “对精神信仰麻木不仁及采用世俗功利的态度是中国人的普遍特色”。也许这只是万千知识分子中的一个代表, 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份理解可能都是不一样的, 但现实是中国人的的确确失去了信仰, 失去了那份执着, 禁不起物质的诱惑, 抛弃了心灵的至善。信仰如同丢在垃圾堆里发臭的垃圾一样, 当我们走过时连看也不看一眼, 任凭其熏瞎了我们的双眼, 污浊了内心的世界。何其的可悲!然而更可悲的是, 我们明明知道自己需要那份信仰, 却做着恰恰相反的事情。人与人之间开始变得冷漠, 看不到那份温暖。道德底线被肆意的践踏, 却可笑地怪这个社会, 怪这个本身就失去了互信的社会, 而不去反省自己内心的世界。有多少人能够自信地回答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这个本身就没有答案的问题?既然作为一个有肉、更应有灵魂的人活着, 只是一味地追求那些所谓的物质, 我想别人也无权指责什么, 但你会觉得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有时候, 不是我们刻意地去找寻那份信仰, 而是我们需要它, 因为你生活的社会如果缺失了它, 你还会感到安全吗?

我们可以回过头来再看一下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在信仰的道路上, 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心灵归宿—上帝。他的人生从此充满了意义和价值, 他把自己的信仰发扬光大, 拯救了无数人的心灵, 这难道不是信仰的伟大和力量之处吗?也许你不愿意信仰基督教, 觉得那是迷信, 或者说你压根就认为信仰这东西就是迷信, 哪来的神?哪来的上帝?那是因为你有贪念。有求于神是迷信和不诚实, 无求于神便是信仰和执着。信仰和基督教没有关系, 基督教只是信仰的一种载体罢了, 你可以信基督, 更可以信老庄, 也可以信孔孟。但这些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的这份信仰是为了什么?是不是善的?是不是能够给心灵带去信念?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意义。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应该能够对我们的心灵给以启示。我们生活在快节奏的社会里, 我们不停地追求着自己想要的东西, 好的工作、好的生活等等, 但我们在追求这些东西的过程中也失去了更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内心的信仰和精神。一个没有信仰的社会, 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是可悲的。在我们忙的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的时候, 请停下来回头看看走过的路, 问问自己的内心是否还有那份信仰和善。忙的越狠, 心亡的也越快, 因为一个不懂得生活、不懂得内心的人, 其已经只是一副驱壳了;忙=心+亡。心死了, 也就是瞎忙了, 对于这些人来说, 精神与信仰和垃圾堆里的垃圾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参考文献

[1]奥古斯丁, 周士良.忏悔录[M].商务印书馆, 1963—2008版.

[2]王敏.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来谈“恶之因”[J].大众文艺, 2010

上一篇:校园交通安全的标语下一篇:用具体分析统率议论文“三要素”语文教学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