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具体如何实施

2024-05-10

反垄断具体如何实施(精选6篇)

篇1:反垄断具体如何实施

【反不当竞争法】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区别及其相互联系

当前,在我国经济领域里,不正当竞争行为已具有相当普遍性,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消极后果,这些消极后果是竞争机制本身所无法克服的,这就要求国家以强制力对竞争秩序进行必要的干预,以排除妨害竞争的不正当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正是为了建立公平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而制订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环境的两部法律。

1、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制定及其发展基本情况

竞争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市场竞争给经营者以压力和动力,促进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营者的不当垄断、限制竞争和不正当竞争不仅仅损害其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正当利益,而且会导致整个市场秩序的紊乱,妨害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以法律的形式,借助国家强制力来规范、引导竞争机制来发挥其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企业仅是执行指令性计划的工具,企业的行为均由国家计划决定,企业之间基本不存在竞争,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利益的独立化,市场主体为追求自身利益而相互展开激烈的竞争也就不可避免,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它普遍作用于几乎所有的经济领域和环节。

早在1987年我国就已开始准备制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但是到1993年只颁布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当时主要考虑到两个基本点因素:一是当时虽已有不正当竞争行为及限制竞争行为的出现,但是那些典型的被各国竞争立法所规范的垄断行为表现的尚不够充分,没有反垄断的急切性;二是当时中国普遍存在的是行政性垄断行为,其突出表现为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保护主义,行政特权成为反垄断法出台的主要羁绊,故而推迟了我国反垄断法的出台。

但自确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起,我国就把反垄断问题提上了日程,开始采取一系列政策,培育市场环境,鼓励公平竞争。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通过,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2、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在立法目的方面的异同

同其它国家一样,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在立法目的、立法理念,以及两部法律所调整的对象、法律责任等方面,既有共同之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同。

第一、在立法的出发点方面,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对的是经营者使用不公平和不正当的手段,因此它首先保护的是受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经营者的利益,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而反垄断法则主要从竞争性市场结构出发,反对企业以独占等方式,排斥或限制竞争,妨碍其他企业进入市场,从而保障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一条规定:“为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反垄断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由此可见,反不正当竞争法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并通过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预防、制止和惩罚来实现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反垄断法的直接目的是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并通过对垄断行为的预防、控制和惩罚来实现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第三、反不正当竞争法更加关注竞争参与者之间竞争行为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更加注重对竞争参与者利益的保护。而反垄断法则更加关注竞争的有无以及竞争是否充分,更加强调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其重点在于保障企业获得公正的竞争能力和竞争机会,保障企业平等地进入市场,打击和控制自然垄断及政府支持行政垄断,消除企业间的差别待遇,实现企业间的公正、自由、平等基础上的竞争。

3、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所调整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行为性质等方面存在的异同

第一、两部法律所调整的对象,即法律关第主体存在的差异。

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它经济组织和个人”,而《反垄断法》第十二条 “本法所称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它组织”。

可见,《反不正当竞争法》法所调整的主体,主要是征对流通领域中的商品经营者,而《反垄断法》除调整流通领域外,同时也调整生产领域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垄断)行为。

当然,反垄断法中也有一些关于企业市场行为的规范,特别是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定,例如禁止这种企业实施搭售行为或者价格歧视行为等。然而,反垄断法制止这些行为不是出于这些行为不公平或者不正当(当然这些行为是不公平或者不正当的),而是因为这些行为会加强行为人已经取得的市场支配地位,从而恶化市场上的竞争条件。因此,反垄断法关于企业市场行为的规则只是针对那些拥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大企业。

另外,《反垄断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由此可见,我国《反垄断法》所调整的地域范围不仅包括国内垄断行为,同时也适用对我国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境外垄断行为。

第二、《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定行为包括:仿冒行为、虚假表示行为、商业贿赂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以及商业诋毁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反垄断法》则主要规定了禁止垄断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控制经营者集中三种制度以及禁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二者所规定的行为客体各有侧重,但同时存在一定交叉的情况,特别是在限制竞争条款方面。

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第六条 “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第七条“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第十一条“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第十二条“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此类反限制竞争条款方面,《反垄断法》第三章第十七条、第五章 第三十二条至第三十七条也作了相应规定。

第三、在行为性质的界定方面,《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一般均作了明确的界定,有明确的配套规章,如:《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关于禁止串通招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以及其它一些规范性文件和行政解释等,这些配套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对《反不正当竞争法》所列不正当竞争行为作了较为详细的界定,同时也是执法部门的主要执法依据。

而《反垄断法》却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一方面,由于反垄断执法是政府适度干预经济、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和途径,必须在国家竞争政策、产业政策、社会公共政策以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消费者利益之间进行平衡、协调,以最终实现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由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经济环境对垄断行为和垄断执法进行政策上的调整,因此反垄断法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另一方面,由于垄断所存在的相关市场复杂多变,垄断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因时、因地、因市场具体情况而呈现巨大差异。因而,《反垄断法》本身的规范具有较强的原则性和抽象性,这也决定了反垄断执法的灵活性和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如《反垄断法》第十三条第(六)款、第十四条第(三)款中,关于“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垄断协议”,第十七条第(七)款中关于“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的规定,都是兜底性规定,给予了反垄断执法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4、我国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法对执法机关的有关规定

第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它部门监督检查的依照其规定”;另外,自1994年开始的几轮机构改革中,均把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明确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基本职能,国务院2008年7月新颁布的“三定”方案规定再次明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等经济违法行为。

由此可见,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基本职能,是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秩序维护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职能的具体体现,是政府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干预和制裁、保护公平竞争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行政手段。

第二、《反垄断法》第九条 “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履行下列职责:„”;第十条 “国务院规定的承担反垄断执法职责的机构(以下统称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反垄断执法工作。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相应的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有关反垄断执法工作。”

依据《反垄断法》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有关规定,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主任由国务院领导担任,委员会副主任由商务部部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担任⑩。

按照2008年7月国务院批准的各部门的“三定”方案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主要是:商务部、国家发展改期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务部的反垄断执法职责是依法对经营者集中行为进行反垄断审查,承担《反垄断法》规定的国务院垄断委员会具体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反垄断职责是依法查处价格垄断行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反垄断职责是负责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方面的反垄断执法工作。

由此可见,我国反垄断机构的组成模式是: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反垄断执法机构,反垄断执法作为中央事权,由国务院规定的承担反垄断执法职责的机构负责,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相应的机构只能依照授权负责有关反垄断执法工作。

5、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对违法主体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方面存在的异同

不正当竞争行为相对于垄断行为来说,前者主要是侵害私人的利益,因而主要是通过私人诉讼来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而后者主要侵害的是公共利益,常通过行政程序来制止垄断行为,甚至用刑罚来惩罚严重垄断行为。

第一、在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方式上,《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均规定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所得,以及罚款甚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反垄断法》第五十二条有关规定。而《反不正当竞争法》除上述违法责任外,还有责令消除违法后果,吊销营业执照,《反垄断法》却只规定了对行业协会违反本法,情节严重的,可以撤销登记,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有关规定。

第二、在罚款的方式和数额方面,《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这一较为确定的范围为主要方式,只在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规定了“根据情节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的参照比例。而《反垄断法》则主要以“上一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十以下的罚款”和五十万元以下罚款作为依据,仅在第四十七条、第五十二条规定了五十万元以下的范围比例,这就给执法机关留下了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

第三、在对经营者的法律救济方面,《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均规定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两种救济手段。

第四、在对执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均规定了相应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总之,从整体上看,《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从微观方面规制排除或限制经营者的不正当经营活动的行为,从而保证各竞争参与者之间的有序竞争,而《反垄断法》则是从宏观角度对市场竞争中的垄断行为进行规制,旨在保护有效竞争格局,使竞争更加充分、竞争结构更加合理,二者互为补充,并从不同角度对市场竞争行为进行调整,共同维护市场公平、公正,健康有序地发展。

篇2:反垄断具体如何实施

一、全面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单位管理档案的制度

(一) 全面加强组织领导

要想建立健全完备、必要的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体系, 必须严格明确相关的领导责任, 设置综合管理室, 任命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来负责管理档案文件。设置相应的档案室、档案办公部门, 真正落实专人、专室管理。与此同时, 坚持将档案工作纳入领导的日常工作安排表中。在每一年的年初, 由各个分管负责人提出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任务, 让党委集中开会研究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并充分联系其他业务部署人, 一起参与到档案管理、检查、考核工作中来, 真正确保档案工作能够良好的得以落实。

(二) 建立健全单位管理档案的制度

建立健全单位档案管理制度, 首先应该严格遵循以下几点要求:其一, 单位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充分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建立的规章制度应该严格符合单位具体的特点和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 全面满足档案管理的要求。其二, 档案管理制度应该简洁明了。一项制度要具有可操作性, 其关键的要点在于该制度是否方便实用、简单可行。其三, 做到档案管理制度的双向制约性。建立健全的单位档案制度既要能够约束单位领导者的行为, 也要能够约束各个员工的行为。单位领导的行为与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管理制度是否能够顺利执行。而单位每个职工又是单位主要的构成群体, 是管理制度主要的约束对象鱼执行者。其四, 在具体执行管理制度时, 要严格做到严肃性。综合档案室不仅是规定单位各项档案章程制度的主要部门, 又是各项规章制度的主要执行部门。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对档案管理人员要做到有过必罚、有功必赏。

二、逐步加大对单位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 完善各类硬件、软件环境

加强档案管理需要投入极大的资金。只有拥有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才能够真正完善各类硬件和软件环境, 充分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切实提高管理档案的能力, 进而保障其工作效率的提高。在完善硬件管理方面, 主要是要增加档案库房, 购置各类专业的硬件设备, 实现专室、专橱、专人管理。在完善软件管理方面, 相关人员应该不断组织开发专用的档案管理软件, 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等手段, 建立规范的、标准的、共享的数据库, 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

三、定期组织档案管理的员工参加技能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人员的相关素质与水平

培养与造就一支专业能力强、业务技能高的档案干部队伍, 是保证档案工作高效实行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 有关档案管理负责人, 应该不断组织档案管理实际操作人员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课程, 提高人员的素质与水平, 加强其管理档案的能力, 用以更好的实现单位档案管理工作。

四、树立创新服务意识, 提高工作效率

单位中的各类档案室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社会文明的思想宝库, 是研究单位未来发展战略的第一手资料。档案资料运用的好, 可以大大降低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浪费率, 不断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通过建立档案室网页, 开展网上档案服务, 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管理中心, 实现电子文件自动上传功能, 开展在线服务等灵活的管理手段, 不断提高单位档案管理的水平, 充分调动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 使档案工作内容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为单位未来业务的拓展, 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结束语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 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因此, 相关档案工作负责人员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不断突破陈旧的思想观念, 建立完善的保证体系, 健全硬件、软件环境, 为单位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摘要:档案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对过去的资料与历史情况进行记录、保存, 是单位各部门资料的真实凭证, 它可以为各部门的查询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促进单位业务的发展, 其具体措施如下: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单位管理档案的制度;逐步加大对单位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 完善各类硬件、软件环境;定期组织档案管理的员工参加技能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人员的相关素质与水平;树立创新服务意识, 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档案管理,具体措施,实施分析

参考文献

[1]赵金凤.浅谈水利工程档案保管过程中的保密工作[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 2006 (01) .

篇3:如何看待中国反垄断风暴

2013年8月,国家发改委对合生元等6家乳企开出的6.7亿元垄断罚单仍让人记忆犹新。2014年8月,反垄断调查的消息接连不断,先是高通、微软被调查,这几天汽车行业也已经掀起反垄断调查的风暴。

有市场预测,对高通以及汽车企业的反垄断罚单将再创新高。

罚单屡创新高是世界潮流

不单是中国,全球反垄断执法活动日趋活跃,“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反垄断罚单是近几年的国际潮流。

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主要竞争机构的反垄断案件罚款总额达31亿欧元,2012年达到45亿欧元。

美国自2008年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反垄断执法积极活跃,2012年更是刷新《谢尔曼法》颁布122年来罚款年度之最。

除此之外,法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墨西哥、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也频繁举起反垄断利剑,开出创纪录的高额反垄断罚单。比如,2012年欧盟反垄断罚款达到14.7亿欧元,印度则是10亿欧元。

美、日、欧等成熟汽车市场也都展开过一系列反垄断调查。2014年2月,美国司法部对日本轮胎制造商普利司通开出4.25亿美元罚款,创出该行业反垄断处罚之最。

可以明显感觉到,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美,真刀真枪的反垄断调查都不是逗你玩儿。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反垄断和反商业贿赂是两柄利器。随着中国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反垄断的力度也会长期持续并与国际接轨。

此国际接轨,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利好,本无可厚非。大多数经济学家和工商界人士对反垄断给予好评和支持,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比如,有外媒说中国政府此举意在“敲打外资,保护国内产业”,国内也有人称反垄断是“打击先进、保护庸才”、“骚扰好公司利器”、“在制造真正的垄断”。

“三合一”架构的合理性

还有分析人士认为,由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商务部构成的中国反垄断共同执法的格局,存在效率低下、权力冲突、行政资源高耗等缺陷。

近年来,市场上有不少声音反映“国企的傲慢和反垄断法的弱势”。于是又有学者呼吁应该实现由“双层次、三合一”架构,向专司反垄断的“单层一体”架构转换。

如此众多的非议,一些是客观存在,一些则缘于对反垄断知识了解不够。反垄断对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全新领域。

“反垄断执法架构如何设置”曾经是立法过程中争议最激烈的焦点话题之一。当时学术界就有人主张设立统一、独立、权威、专司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2008年中国确立了反垄断委员会与反垄断执法机构分属两个层次,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三部门共同执法的“双层次、三合一”架构。

当时,有观察人士认为,这种反垄断执法架构意在分权息争,迁就部门权力利益均衡,而非追求执法效率最优,但在短时间内“是一种最佳的,也是最可行的模式”。

在“反垄断法”出台之前,中国众多法律法规涉及反垄断。反垄断的法定职责存在于十余个政府部门。目前,对于一些复杂的反垄断调查,也偶见反垄断执法机构与产业规制机构协力反垄断执法的情况。

有专家认为,执法权分散和执法效率低下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但是同时也普遍认为目前的执法架构是过渡性的,“绝无理由被永久性正当化”。

反垄断究竟该怎样反

政府试图通过反垄断实现完全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然而,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性垄断往往与市场竞争相伴而生,经济性垄断是市场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那么,在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市场竞争的前提下,我们究竟该怎样反垄断?反垄断和干预市场有怎样的关联和界限?怎样在反垄断的情况下尊重自由市场规律?

由于特殊的经济社会历史背景,中国市场除了存在经济性垄断,也还大量存在行政性垄断。不当的行政性垄断往往是市场体制的“畸形儿”,是应该坚决反对的。

行政垄断由于成本低、效益大,往往成为行政机关、组织甚至个人的摇钱树,对市场的破坏性显而易见。有学者估算,1998~2008年中国烟草产业行政垄断所造成的社会总成本在1.5万亿至2.7万亿元之间。

行政性垄断行为也严重破坏了完整市场。有消息表明,中国中央政府相关部门也在研究逐步推进对行政垄断行为的调查。2014年6月开始,商务部就在全国范围内面向汽车企业开展地方政府垄断行为摸底。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明文要求废除各种地方目录。

另外,正如火如荼推进的反垄断调查,虽然罚单屡创新高,但效果仍有待观察。历次反垄断罚单开出之后,市场上都有人认为这对企业来说是“隔靴搔痒”,利剑还没有真正出鞘。

那么,如何做到“有效”?

“反垄断法”的功能远不止于消除已有的非法垄断上,还要表现在对潜在非法垄断的“威慑”上。长远来看,反垄断领域的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救济。

美国有俗语就称“参议员谢尔曼的幽灵坐在每个大公司董事会桌边”,德国联邦卡特尔局前局长曾形象地将反垄断法比喻为“停泊在港口的军舰”。

依靠增加罚金等“简单威慑”不足以达到这种效果,“简单威慑”反而容易出现“威慑陷阱”。国外有调查表明,即便面对警察告知,人们的违反率仍然高达33%。

篇4:反垄断法实施现状探析

垄断是指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排除或限制公平竞争秩序的行为和状态。换言之,市场主体为追求最大的垄断利益,或滥用政府赋予的权力,或其自身已取得的市场支配地位,或利用特许经营权,或与其他经营者合谋,垄断市场或价格,排除其他经营者进入同业市场,从而损害消费者权益,违反公共利益。该定义主要包括两种含义:第一,垄断是指垄断行为,既指市场结构,也指市场行为。但垄断的法学定义只指市场行为。各国反垄断立法所关注的垄断已不是或主要不是垄断结构而是居于垄断地位的经营者或其利益代表所为的垄断行为。美国的《谢尔曼法》,《克莱顿法》等反垄断法都未直接对垄断进行界定,只是对各种具体的垄断行为进行了规制。如《谢尔曼法》第1条规定:任何人以契约,托立斯形式或其他形式的联合共谋,限制州际与外国之间的贸易或商业是非法的,任何人签订上述契约或从事上述联合或共谋是严重犯罪。第2条又规定:任何人若从事垄断或企图垄断与他人联合或共谋,以图实现对州际或对外贸易或商业的任何部分的垄断,均应视为犯有重罪。第二,垄断是指垄断状态,主要是指产生市场弊害的垄断性市场结构等,他是反垄断法所要反对及制裁的现象。

2 垄断的分类

2.1合法垄断与非法垄断

垄断并非一律违法,其中国家为了保护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反垄断法中明确规定的不适用反垄断法的垄断行为是合法垄断,即垄断的豁免,一般包括特定经济部门垄断,知识产权领域,对外贸易领域,协同组合行为。非法垄断包括:(1)垄断协议;(2)垄断性企业;(3)滥用实力或不公正对待。例如:歧视行为;收取不合理费用;强迫交易、拒绝交易;(4)市场垄断状态,即实际的独占状态。

2.2行政性垄断、行业性垄断和经济性垄断

行政垄断是行政主体出于利益驱动,滥用行政权力阻碍限制或扭曲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禁止政府或国家以行政或行政权力直接参与或干预市场竞争,或者从财政、行政上扶持本国企业而形成不公平市场竞争,扭曲市场关系。而行政性垄断在我国市场竞争中根深蒂固,其产生具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是在经济体制转轨未能彻底完成背景下,行政主体手不正当利益驱动下的反竞争行为。因此,在一个很长时间里,我国《反垄断法》最需要反对的是行政性垄断。

行业垄断是指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实施的强制交易或限制竞争行为,这种垄断在铁路、邮政、水电、电信、航空、金融等服务性领域广泛存在。传统的观念认为,是这些领域的垄断合法化将有益于规模效益的产生,利大于弊。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各国立法正在慢慢缩小行业垄断的范围。打破这种行业性垄断,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对我国履行加入WTO所承诺的开放义务非常必要,而且可以推动这些垄断行业的企业降低成本、改善服务质量、改善经营管理,从而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福利。

经济性垄断是指企业通过市场行为在竞争性行业形成的独家垄断或多家垄断。这种垄断不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容易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因而应通过法律手段予以禁止。我国反垄断法禁止经济过度集中,经济集中其本身就表明了社会的进步,标志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已发展到了相当的程度,标志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一种规模经济。在规模经济条件下各种资源可以得到合理配置,减少消耗,降低经营成本,因而对企业消费者和社会消费者都有好处。但经济一旦过度集中,其弊就大于利。

3 反垄断法具体实施情况及实施阻力

自2008年8月1日以来,反垄断法实施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两年来商务部处理了150多件经营者集中并购案,其中只有一件未获批准,即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案子。商务部以可口可乐对汇源的传导作用,违反反垄断法中有关经营者集中相关规定为由,未批准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申请。发改委也处理了一些价格垄断案,但工商局两年来未处理过一例垄断案。难道是没有吗?不是,是工商局不作为吧!老百姓多次举报,而工商局的态度却令人失望。再者,360与腾讯QQ之争,也体现了反垄断法实施之困难。其直接侵犯的是消费者的利益,而反垄断法却对其无计可施,有律师诉至法院却遭到法院的拒绝。以不符合立案条件为由,不予立案。商务部,发改委,工商局均以不在自己职责范围为由,拒绝管理。再者《反垄断法》从制定到实施仅两年多的时间,比起其他法律部门的实施,时间相对较短。《反垄断法》中规定的垄断协议,经营者集中的相关规定操作性不是很强,因此,对《反垄断法》的具体实施也具有一定影响。况且,该法涉及到一些大的垄断性行业的利益问题。如:中石油、中国电力、中国移动、中国天然气等国有企业就是典型的垄断企业,其排挤同业的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合法竞争。一支独大,最终危害的是消费者及广大公民的利益。还有,一些政府官员被收买贿赂而行政不作为,这些都是目前《反垄断法》实施的不可忽视的阻力。依此看来,反垄断法的实施,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其面前的阻力还是层出不穷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反垄断执法机构救济程序的不完善不配套。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具体完善反垄断法的执行制度、执行程序和执行方法。再者,政府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统一协作,发挥其最大效力。

4 完善中国反垄断法实施现状

许多反垄断案件得不到救济,究其原因,无非是制度的不完善,和相关救济途径的缺失和不合理。所以建议从以下方面作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

4.1行政救济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有关行政部门做好反垄断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预防垄断行为的猖狂之势影响民生问题。商务部、发改委、工商局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采取措施,遏制垄断行为的凶猛发展之势,以维护市场稳定的经济秩序,营造一片公平竞争的土壤,促进经济稳定繁荣发展,更能有效保障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行政机关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监管:(1)通过媒体揭示;(2)公民个人的举报;(3)经营者投诉;(4)行政有关机构主动调查处理。

4.2司法救济

相当多的反垄断案件诉至法院都以败诉告终。究其原因是原告举证难问题,原告负有举证责任,证明被告有违法垄断行为,证明被告市场份额已达到垄断状态,已构成垄断。而现实操作中却很难实施,最终都以败诉或撤诉告终。要想改变反垄断法实施难的现状,就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1)司法方面。改变举证制度,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制度。

(2)设立市场评估机构。由政府组织设立或由政府聘请专门人员组成市场评估小组或市场评估局。主要针对经营者的市场份额是否已达到垄断状态,对市场支配地位进行评估,及其他相关方面。只有通过上述措施,才能使司法救济这最后一道保障得以有效实施。

4.3各部门协同合作,统一互助

商务部、发改委、工商局三个政府部门应当协同合作,互助统一,三部门均以不是自己职责范围为由在市场反垄断方面发挥其最大作用。三部门可以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对垄断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查处理,寻找最完善的解决方式。切不可互相推诿无人管理,三部门均以不是自己职责范围为由而行政不作为。三部门应密切合作,统一协作共同发挥其作用,共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垄断行为,首先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其次损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才能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公民之权利。只有关注公民所关注的,研究公民所需要的,并付诸于法律,才能是反垄断法发挥其真正作用,才能是反垄断执法部门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执法部门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才能使公民信仰法律,信仰国家,才能使社会和谐、公平、稳定的发展。由此可见,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还有一个漫长的路程。这就需要行政部门、司法机关、立法机关共同努力,使反垄断法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郑鹏程.反垄断法专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245.

[2]杨临宏.反垄断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21.

[3]朱宏文, 王健.反垄断法——转变中的法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25.

[4]基斯.N.希尔顿.反垄断法——经济学原理和普通法演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26.

篇5:反垄断具体如何实施

(一) 垄断的基本概念

垄断指经营者联合起来或者单独地采用非经济的或者经济的手段, 在特定的市场里实行排他性控制, 从而阻碍或限制正常竞争的状态和行为。垄断可以表现为实质性地限制竞争的行为 (即垄断行为) , 也可以表现为实质性地限制竞争的状态 (即垄断状态) 。垄断可以是两个以上经营者之间的默契或联合的行为, 也可以仅仅是一个经营者的单独的行为。垄断可以是行政主体采取非经济的手段做出的垄断行为 (即行政性垄断) , 也可以是经营者采取经济的手段做出的垄断行为 (即经济性垄断) 。 (1)

(二) 反垄断法的基本概念

本文的反垄断法是广义上的概念, 不仅仅指《反垄断法》这一部法律, 而是所有反对限制竞争、维护公平自由竞争和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反垄断法是现代经济法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是维护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重要法律。

二、我国电信行业的垄断性行为

(一) 我国电信行业的垄断属性

我国电信产业的垄断模式是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并存, 自然垄断为表象, 行政垄断为实质。

电信产业具有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特点, 需要大规模的基础投入和复杂的科学技术, 被公认为自然垄断产业。

我国对电信产业实施严格的政府管制政策, 我国电信产业是典型的行政垄断。我国电信产业的改革重组都是由政府操作的。

(二) 我国电信行业的垄断行为

垄断行为指妨碍市场竞争自由的反竞争行为。

我国电信市场处于高度垄断的状态。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分别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固话数据业务领域占有90%左右的份额。从移动业务上讲, 移动的市场占有率为75.6%, 联通的市场占有率仅为24.4%。 (2)

1. 价格垄断行为

价格歧视是价格垄断行为中最主要的一种, 此外还有掠夺性定价、捆绑销售等。

2. 经营者集中行为

主要指具有或可能具有限制、排除竞争的经营者集中, 表现在行为方面, 比如并购以及控制。电信运营商有通过控制造成集中的行为。许多受害的竞争企业, 对电信运营商敢怒不敢言, 这就是市场被控制的结果。

3. 通过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来排除竞争

主要包括拒绝许可、拒绝交易、合谋等。比如, 原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2007年停止双方在非主导地区的所有投资项目;双方在对方地域停止发展客户, 甚至停止发展新的政府客户。这一合谋使得电信南北拆分不仅没有起到促进电信竞争的作用, 反而造成了电信用户的南北地区业务互联互通要交双倍钱的严重后果。 (3)

三、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

(一) 我国现有的反垄断法律、法规

目前, 我国主要有以下反垄断法律、法规:《反垄断法》、《电信条例》、《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等。

(二) 《反垄断法》在我国对电信领域的规定

《反垄断法》严禁下列四条垄断行为:

一是严禁经营者间签订垄断协议。所谓垄断协议就是指限制和排除存在竞争的决定及协议, 还有就是其他协同活动。按照各自的主体, 我们可以把垄断协议分成两类:第一就是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的垄断协议;第二是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达成的协议。

二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市场支配地位指经营者在市场里具有能够影响、阻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的能力, 或者能够控制商品数量、价格或其他交易条件。

三是经营者集中。经营者集中指经营者进行联合、经营者利用协议等手段来调节别的经营者、经营者利用所获得的资产以及股权的手段来调节别的经营者。

四是严禁行政垄断活动。所谓行政垄断活动就是指法律授权以及行政能够具有从事公共管理事务作用的行政部门滥用权力, 约束单位及个人购买、经营以及使用被规定的经营者供给的商品与服务。

《反垄断法》的执行, 从根本上解决了消除竞争的活动以及滥用行政权力约束, 对建立以及完善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同时还有利于对企业进行优化整合资源, 使得企业做得更大更强。值得注意的是, 《反垄断法》虽然禁止垄断协议, 可对于那些中小经营者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经营效率所签订的合同并不禁止。 (4)

(三) 我国《反垄断法》对电信行业的影响

1. 对电信行业做大做强具有积极作用

《反垄断法》的提出有效地对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 大大地提高了竞争的文化宣传作用, 促进了竞争的法则的完善, 使得竞争的规则也越来越明确, 推动了电信领域竞争文化得以有效地传播。通过社会对竞争文化的认同和宣扬, 就会在无形之中对电信行业产生一种市场压力, 从而有助于确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提高电信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

2. 有利于限制跨国垄断

《反垄断法》限制了外国通信巨头进入中国电信市场,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跨国垄断。《反垄断法》建立了反垄断审查和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3. 有利于规范电信行业, 为电信重组提供政策依据

《反垄断法》禁止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7种行为, 为其他电信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为电信行业的重组提供了依据。

4. 约束了电信行业的发展

电信行业是政府管制的行业, 但其在生产经营中的垄断行为仍受《反垄断法》的约束。

5. 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反垄断法》是作为消费者维护本身的正当权益最好的法律保障, 假设经营者违反了《反垄断法》里所指出的各种垄断活动, 而这时反垄断执法部门就能够依据《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采取相应措施来予以制止和惩戒。

(四) 我国电信行业应对《反垄断法》的主要措施

1. 要深刻认识到《反垄断法》的重要性, 积极转变自己的经营理念

要进一步增强市场经济观念, 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竞争意识、反垄断意识。在我国, 《反垄断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有效组成部分, 对于它的执行不仅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制定相互更严格的规范标准, 同时还可以给企业做出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

2. 要认真开展企业的内部整治, 将不符合法律要求的制度规定清除出去

企业在制定自身的规章制度的时候, 应严格按照《反垄断法》的规定, 查清某些文件、制度、规章, 将那些不符合法律标准的制度以及规定的都毫不保留的加以清理, 依法建立完善的经营法律体系, 增强依法经营的能力, 使得企业经营的法律风险降到最小化。

3. 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不能与别人签订某携带有垄断性的合同

就我国而言, 在某种程度上各个电信市场主体里存在着竞合性。而对于如此激烈的电信市场竞争, 我们要让电信市场竞争秩序能够得到有序而且公平, 避免各个经营者之间达成垄断协议, 在《反垄断法》里就详细提出了不得进行带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利用所签订垄断合同的手段来约束和避免竞争。

4. 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严禁通过自己的市场支配地位来从事某些带有垄断性的活动

在《反垄断法》里详细地提出了七种规定不得带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胡乱地利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活动。现如今, 在我国存在着部分电信公司具有很高的市场支配地位。因而未来在服务以及销售商品之时, 就一定要严格根据公正、公平的原则, 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发展目标, 维护稳定、有序的电信市场秩序。

(五) 我国《反垄断法》的缺陷

1. 没有成立统一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反垄断法》的最大缺陷在于没有成立权力统一、地位独立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等政府机构分别执法会影响《反垄断法》的效力。 (5)

2. 执法力度较弱

《反垄断法》里某些规定行政垄断的具体内容在某种意义上虽然可以看出了立法者反对行政垄断的坚决态度, 而且让各级政府机构担负起反对行政垄断的艰巨任务, 但由于行政垄断的普遍存在, 所以还是对反垄断的执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 相关规定有待具体化

《反垄断法》对外资并购的反垄断审查与国家安全审查有待进一步细化。反垄断审查和国家安全审查是不同性质类型的审查机制, 应当分别根据各自的法律规则, 有不同的机构设置和程序安排。

4. 未明确与行业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

《反垄断法》在具体行业领域的适用上需要进一步的具体化, 行业监管部门与反垄断执法机构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协调。

(六) 规制我国电信行业垄断的完善措施

1. 完善电信产业法律法规, 做到有法可依

应加快建立、完善《电信法》等法律法规, 更明确更合理地规定了价格、设置相应的执法部门、市场准入限制、市场结构的调整等各项规定。

2. 推动产权体系进行改革, 建立更为科学的企业管理部门

对于我国的电信机构股权结构来说, 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股权构成较为单一, 部分大股东占有公司的绝大部分股份。所以我们必须努力调整电信企业的股份制度, 不断引入外国资本以及民间资本, 使得资本结构出现多种方式, 提高约束努力以及推动体系, 让公司能够具有更科学的治理结构。

3. 深化放松管制, 减少进入门槛高度

政府必须利用提供优惠方案等不同手段来支持新市场参与者的进入, 从而构建不同电信市场潜在的强化竞争意识, 约束垄断行为, 竞争者的方式。

四、结语

只有在实施制度的选择、实施机关与垄断性行业主管机构或监管机构的关系的处理、反垄断执法机关在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发挥限制竞争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 从而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 保护市场的公平、有序竞争,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地发展, 从而实现《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

摘要:《]反垄断法》中规定的垄断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行政垄断。我国电信行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 具有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双重属性。《反垄断法》对电信行业的垄断性行为做出规制,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需要完善。

关键词:电信,垄断,反垄断法

参考文献

[1]漆多俊.经济法学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朱家贤.反垄断立法与政府管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3]张湘赣.中国反垄断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姜金鑫.关于我国电信产业垄断模式研究[J].ORIENTALENTERPRISE CULTURE.

[5]周瞰.电信垄断还有哪些在漏网之列[J].互联网周刊.2012.3.20.

[6]张丽芳.我国电信行业的反垄断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 (28) .

篇6:反垄断具体如何实施

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不仅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一种管理方法和技术, 更是有效组织企业运营、取得并保持企业竞争力的管理哲学[1]。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 TQM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许多企业已将其作为基本战略之一加以实施[2], TQM的关键因素 (Critical factors) 包括高层管理承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过程管理、信息和分析、供方管理、员工参与、产品和服务设计、标杆、持续改进、社会责任等[3]。

改革开放之初, 为了提高我国国有垄断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及产品和服务质量, 在企业自身需求和国家行政命令的双重推动下[4,5]的ISO9000标准[6]。引入ISO9000是我国“实施国际通用的管理体系标准是最佳的选择”, 有助于“支持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决策、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更为充分地实现与国际的接轨”[7]。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又引入了零缺陷管理、JIT生产、精益管理、6σ、卓越绩效等现代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 使TQM在我国国有垄断企业中得到了更深入的实践。在2001年“入世”后, 我国承诺逐步开放市场, 这使得国有垄断企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实施TQM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 经过30多年的实践, TQM的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突出表现为垄断企业实施TQM积极性不足, 质量管理工作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 TQM在国有垄断企业的实践中陷入了困境。

从企业自身看, 对于TQM在企业没有得到有效实施的情况, 国外学术界进行了很多研究并给出多种解释, 包括企业没有深刻理解TQM原理[8]、缺乏适宜的TQM实施战略[9]、不重视质量计划[10]、中层及基层人员不认可TQM[11]等。从这些解释可以看出, TQM没有得到有效实施的原因主要是企业自身的运营管理问题 (而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无直接的关联) , 这实际上是由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条件决定, 因为这些条件决定了企业的微观行为和最优选择。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比较完善, 企业面临的主要激励与约束条件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赢得顾客而获得和保持竞争力, 这些均需要企业加强运营管理。对我国国有垄断企业而言, 却不具备这样的制度与经营环境, 由此也就没有积极性去有效实施TQM。

从外部推动看, 国有垄断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在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的严格审核下通过的[12]。我国国有垄断企业的垄断势力主要得益于国家的制度安排, 具体表现为: (1) 进入壁垒:这体现在自然垄断和非自然垄断, 前者是任何经济体制下均可能存在的, 而后者是国家出于政治和经济安全考虑而设置进入壁垒的结果; (2) 需求弹性:我国国有垄断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大多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不具有替代性, 如电力、通讯、能源、金融等, 因此其需求弹性很小; (3) 企业间的行为:由于国家对国有企业施行价格规制, 因此企业不能任意提高价格, 这决定了企业的微观行为。

基于上述制度安排, 国有垄断企业不存在竞争压力, 面临的市场需求弹性很小, 其对顾客对产品的感知和满意情况“不敏感”, 由此企业自然没有改进运营过程、提高效率和加强创新的激励, 此即通常所说的“X-非效率”问题[13]。虽然目前国有垄断企业也开始重视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但并非迫于竞争性压力, 而更多的是为了通过质量歧视[14]等方式获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同时, 由于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受到国家规制, 而在目前制度环境下企业又具有很大的剩余控制权, 由此企业的激励集中体现在向政府“寻租”以提高规制价格[15]。“公有产权”是与“私有产权”相对的概念, 它是指由多人同等享有的同一财产权。我国的国有垄断企业之所以被称为“国有”, 正是这种公有产权性质的体现, 这是我国政治体制的一种制度性安排。按照经济学的定义, 企业的委托人是企业的所有者, 也是指为别人的行为承担风险的人, 代理人是指对委托人的利益有影响的人[16]。在公有产权下, 与TQM实施相关的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委托-代理”问题, 具体为: (1) 委托方的层层委托 (国家→政府→行政主管部门) 造成突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并扭曲权利分配和风险分担, 产生“有权无责, 有责无权”的问题; (2) 代理人对委托人的预期使其偏离委托人期望的行为, 产生“道德风险”问题。 (3) 张维迎等[17]证明:在公有制经济中, 委托人 (国家) 的监督积极性和代理人 (企业负责人) 的努力程度随公有化的提高而降低。作为国家维护政治与经济安全的国有垄断企业, 其公有化程度是非常高的 (如绝大多数军工企业是百分之百公有化) 。因此, 一方面, 由于多层委托及存在委托代理问题, 国家往往选择以容易的、监督成本低的方式来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绩效考核, 如产值、利润等经济指标, 加之TQM的绩效不易量化性和绩效滞后性, 因此委托人就不会选择将TQM的绩效作为考核内容, 而如前面所述, 国家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外部推动的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另一方面, 企业负责人预期到委托人的这种行为, 因此其激励就在于如何增加产值和利润, 造成非理性的生产规模扩大、过度投资、产能过剩等问题, 而企业负责人对TQM的实施自然就没有多大积极性[18], 战略性政策负担指为了掌控国家经济命脉、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等而赋予企业相应的使命, 这与前面所述的垄断、公有产权有直接的关联。社会性负担指为了缓解国家内部社会性矛盾 (如人民群众的就业、医疗、养老等) 而让国有企业承担一部分国家社会保障功能。这种负担在多数时候是行政命令式的, 是对企业的直接干涉。社会性政策负担会对企业实施TQM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1) 企业的目标不再单纯是追求产值、利润等经济指标, 还包括增加社会就业等非经济指标, 这样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率, 其中最显著的就是造成企业的“冗员”[19], 这实际上会影响到企业诸如资产-劳动比率等效率指标的最优选择; (2) 导致企业负责人出现“道德风险”的问题, 具体为当企业经营绩效不好时, 国家很难分清到底是因为企业负责人的努力程度低还是社会性政策负担造成的问题, 因此企业负责人有“偷懒”的激励, 而假如企业负责人努力达到了考核指标, 又会产生“棘轮效应”[20]。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实施TQM而降低成本、持续改进过程 (如优化资产-劳动比率) 等目标就无法实现, 同时由于企业负责人的 “道德风险”问题或“棘轮效应”而使其没有激励去实施TQM。总之, 国有垄断企业背负的社会性政策负担是企业实施TQM困境的第三个制度性原因。

三、国有垄断企业TQM实施困境:解决思路

上面分别从与国有垄断企业密切相关的垄断、公有产权和社会性政策负担三个方面讨论了企业实施TQM的困境的制度成因。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现有的政治经济条件下, 即当垄断、公有产权、社会性政策负担在短期内得不到根本性改变的时候, 人们应该以怎样的思路来解决这样的困境?本文提出这样的思路:将TQM实施看作一个动态的 (Dynamic) 、相机行事 (Contingent) 的、承诺的 (Committing) 过程。

众所周知, 经济学中常用“帕累托最优”来分析经济效率及最优决策问题。然而, 由于市场势力、产权不明晰、信息不对称、政府干预等问题的存在, 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因此, 经济学领域形成了“次优理论” (Theory of Second Best) 。次优问题的解是针对不可改变的外部扭曲条件, 承认这些客观存在的扭曲条件, 将这些扭曲看作一个约束条件, 然后再求最优解。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 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始终没有停止过, 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改革的方向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等。由于国有垄断企业在产权保护制度、社会保障机制、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不够完善, 当用动态的角度来观察时, 可以得到政府对企业的控制和所有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21], 即当外部条件不允许实现最优时, 可以选择次优, 否则一味追求最优反而会造成更大的失败。因此, 解决TQM实施困境的第一种思路就是将其视为“动态的”过程, 采用渐进的方式, 并随着改革的深化而动态变化, 在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有选择性的应用TQM理论, 从而实现相应的次优解。否则, 以激进的方式将西方的TQM强加给企业, 就必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效率损耗而仍然达不到西方企业实施TQM所产生的良好效果。实质上, 前面所述的“形式大于内容”的状况可以被认为是“激进的形式上的要求高于无激励的内容上能实现的程度”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TQM是一种经验性理论, 公认的质量管理大师的理论在本质上是管理经验的凝练, 如戴明提出的“十四点”、朱兰提出点“三步曲”、克劳比士提出的“质量十四步”、石川馨提出的“十一点”、费根鲍姆提出的“十九步”等[22], 因此就算在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对于TQM到底是“通用的”还是“相机行事”[23,24]。很多学者认为TQM理论并非通用的, 应该“相机行事”, 因此将TQM实施的失败归于TQM没有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所致[25]。本文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尚有通用与相机行事之争, 而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 政治经济制度与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异, 国有垄断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有许多特别之处 (如前面论述的垄断、公有产权、社会性政策负担) , 那么在我国实施TQM时更应该采取“相机行事”的方式。目前, TQM的实施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直接套用TQM理论所致, 并没有将TQM理论真正融入到企业的具体组织情境中, 正如Wilkinson等所说“质量管理的成败与具体组织因素 (Organization- specific factors) 有非常大的关联”[26]。因此, 将TQM实施看作“相机行事”的过程, 是解决TQM实施困境的第二种思路, 即对不同产业属性、运营方式、产品特点、资本结构的国有垄断企业寻找适合其自身的TQM实施方式。

“承诺”是经济学的重要概念, 特别是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其变得越来越重要。承诺问题源于信息不对称, 如果事前 (ex ante) 承诺和事后 (ex post) 行为不一致, 那么就会造诸如“道德风险”的问题。TQM理论中明确提出了“高层质量管理承诺”的重要性, ISO9000也将其作为重要的标准条款要求。管理承诺对TQM实施之所以如此重要, 是因为其关系到整个组织的宗旨、方向以及员工的预期等, 许多经验研究表明TQM实施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归于企业缺乏高层的管理承诺[27,28,29]。前面论述了公有产权造成的“委托-代理”问题, 实质上这些正是不可信承诺 (Discreditable Commitment) 造成, 即一方面由于层层委托造成的风险分担、权利分配的扭曲使委托人监督实施TQM的承诺不可信;另一方面由于代理人预期到委托人的承诺不可信而对TQM的承诺也不可信, 进而影响到企业员工对TQM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因此, 解决TQM实施困境的第三种思路是将其看作一个“承诺的”过程, 委托人对代理人、代理人对员工的质量管理承诺均应是可信的, 即:国家要在国有企业中推行TQM, 其对TQM就应该给予切实的重视, 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或宣传上, 应该将TQM真正纳入对企业负责人的绩效评价机制中, 而不仅仅关注短期的产值、利润等指标, 这样一来, 企业负责人对TQM的承诺也才可信, 也才会努力去实施TQM, 从而走出目前的困境。

四、总结

国有垄断企业TQM实施困境,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本文结合现代企业理论和信息经济学, 以激励和约束为主线, 从垄断、公有产权、社会性政策负担三个方面讨论了国有垄断企业TQM实施困境的制度成因, 并从动态的、相机行事的、承诺的TQM实施过程三个方面提出了在现有政治经济制度下解决困境的思路。这些弥补了TQM和制度关系方面研究的不足, 丰富和发展了西方TQM理论, 同时也为有中国特色的TQM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摘要:本文以激励和约束为主线, 从垄断、公有产权和社会性政策负担等层面, 剖析我国国有垄断企业TQM实施困境的制度成因;从动态的、相机行事的、承诺的TQM实施过程视域, 提出在现有政治经济制度背景下国有垄断企业解决困境的思路, 旨在丰富和发展西方TQM理论, 也为有中国特色的TQM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上一篇:监狱民警身份意识增强下一篇:我懂得了八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