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茂携手高端资源打造“云服务”

2024-04-25

世茂携手高端资源打造“云服务”(通用10篇)

篇1:世茂携手高端资源打造“云服务”

世茂开展创新新举措 “云服务”成合伙人

世茂“云服务”平台的启动则表明,世茂再次主动创变,引领企业竞争与行业再一次进化。蔡雪梅此前曾公开表示,“房地产已跨入了拼服务拼软件的时代,服务将成为各大房地产竞争的焦点。谁能先人一步提供更完美更贴心的服务,洞察业主每一个细小的需求,谁就能赢得市场下一枚金钥匙。”

作为城市进化的先行者,世茂始终关注行业的创新与城市性居住功能的创造,在延续服务价值为主题的实际践行中,世茂以集团之力量,“跨界”而行。倾全力打造开放性云平台、整合资源,为客户持续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这一极具跨越性的举措,标志了房地产行业在产品同质化情况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软服务创新之举。世茂将发端于IT产业的最新“云服务”模式引入地产领域,联合教育资源、健康维护、高端酒店、设计定制、消费休闲等多个领域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世茂云服务计划”,并宣布将继续跨界整合多领域资源,邀约不同行业企业成为世茂合伙人,为世茂业主提供全面的资源服务。

这一举措引发了对房地产创新的全新关注,在房产行业内,倡导客户服务的企业不在少数,但如世茂这样倾企业集团力量通过打造开放性云平台、整合资源,为客户持续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世茂称这一计划的发起及实施,延续了去年提出的服务价值主题,是其作为城市进化先行者的实际践行。而这一极具跨越性的举措,也标志着房地产行业在产品同质化情况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软性服务的创新举措。

跨界学习在变化中寻找价值创新

在本次以“寻找世茂梦想合伙人“为主题的发布会上,世茂请来了刚刚参演完《中国合伙人》的黄晓明先生,以其在影片中对梦想的执着,共同诠释世茂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梦想生活的合伙人精神。包括首批加入世茂“云服务”合伙人阵营的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先期加入“云服务”的合作机构代表东软熙康副总裁侯宁表示,将在“云服务”平台为世茂业主提供最高水准的服务、满足世茂业主生活需求。活动中,著名影星黄晓明也出席此次活动,与蔡雪梅女士、国际知名设计师代表Mr.John Nelson展开了一场关于“创新”、“梦想”、“家”为主题的精彩对话。当天的发布会上,世茂集团副总裁、营销总经理蔡雪梅女士首先以十分IT化的演讲,向来宾介绍了世茂云服务平台的由来及构成。

世茂城里云图计划全球开启。对世茂首批VIP客户进行现场授卡,并发布世茂《乐游记》专刊,这是一本城里生活方式与实用性功能相结合的全能手册,可以为业主带来一种全新生活方式的认知,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世茂·城里,了解世茂全力打造的云图定制计划。

篇2:世茂携手高端资源打造“云服务”

引擎

打造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金融引擎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加强地方性金融机构和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明确了工作方向、提供了发展机遇。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经济金融政策,牢牢把握“三农”发展新变化,顺应“三农”新需求,做好“三农”金融服务文章。

“三农”出现三个新变化

农业正在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新变化,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有效缓解了小生产对接大市场的难题。以吉林省为例,全省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为1206万亩,占全省的19%。全省种粮专业大户2.7万户,家庭农场21,058个,种植业合作社达到14627个,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户,机械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发展形态出现新变化,由单一的初级农产品生产向加工销售、生物医药、能源化工、品牌塑造等多个方向转变,三大产业融合度提升。随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落地实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将愈发明显。

农村正在逐步向城镇化方向发展。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宅基地等被赋予抵押、担保权能,公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逐渐形成,这为农民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题创造了条件。特别是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棚户区改造、农村交通、电力和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进一步健全,城乡边界变得模糊,城郊范围进一步扩大。

农民正在逐步向市民化方向发展。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民阶层出现分化和流动。一部分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一部分成为兼业化农民,一部分转变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或专业合作社成员,还有一部分农民转变为农资供应商、乡镇企业主、农业经纪人或农机作业服务者等。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近2.74亿人,基本达到农村劳动力的50%。农民的收入来源日趋多元,部分工资性收入逐步超过经营收入成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随着收入增加、职业和社会角色转变,农民思维观念和生活工作方式不断趋向市民化。

农村金融面临“四个转变”

从过去农民无抵押信用贷款向有抵押贷款转变。长期以来,农民贷款的主要形式是小额信用和联保,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原本“沉睡”的资产被“唤醒”,农民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支持农民的贷款方式开始由信用贷款向直补资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林权、土地收益流转及其他资产抵(质)押贷款转变,贷款形式多样化趋势愈发明显。

从过去农民种地小额贷款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额贷款转变。随着“三农”发展升级,农业经营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需求向多领域扩展,由传统农户种地小额贷款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额贷款转变,不仅体现在信贷总量上,单个贷款需求额度也大幅增加。

从过去春贷秋收短期贷款向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长期贷款转变。随着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设施农业、观光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等城镇化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周期延长,贷款约期更趋于长期化。

从过去农民只有生产需求,向生产、消费、投资多元化需求转变。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出台,对农村和农民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支付结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收入增加和财富积累,农民部分需求尤其是现代金融需求得到释放,对消费信贷、支付结算、保险、投资理财、汇兑、金融租赁、证券、期货等金融服务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四个立足、四个推进”探索“三农”金融服务新模式

面对“三农”及金融发展新趋势、新变化,吉林农信将增强服务“三农”的战略定力,主要做好“四个立足、四个推进”,积极探索“三农”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强劲引擎。

立足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一是支持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建设。一方面,全力满足传统农户信贷需求。以“农户综合贷”为主打产品,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财产权为基础,核定整体授信额度,实行“集中授信、随用随贷、循环使用、守信奖励”。对“直补保”“循易贷”等现有个人信贷产品进行优化升级,扩大授信范围,拓宽办贷渠道,着力解决“三农”贷款难题。另一方面,支持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创新“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等产品,把循环额度贷款、存货监管质押贷款等产品做成品牌,实现农村金融与农业、农机的有机结合,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花小钱办大事”,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管理。二是支持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从专注传统的农业生产向支持仓储加工、物流销售、品牌塑造等方面转变。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先进设备应用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参与吉林西部土地整治、松原灌区重大重点工程建设,重点支持发展效益型、规模型、特色型、生态型、安全型、智慧型、品牌型农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生物质高端化企业等新型市场主体和农贸批发市场、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型绿色种养业、安全畜禽生产基地建设,采用“银行+龙头企业+担保公司+农户”“银行+合作社+农户”等方式,拓展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为推动区域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立足城乡一体化和农民市民化金融需求,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一方面,重点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抢抓长春、吉林、延边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长春净月开发区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有利契机,全面深化与扩权强县试点公主岭、梅河口市政府的战略合作,扶持县域骨干和支柱产业、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工业园区、城镇化建设项目等,大力发展“城镇土地金融”“基础设施金融”和“个人消费金融”。加快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按照“一县一策”的思路,细分市场客户,研发特色信贷产品,逐步打造“一县一品”,具备条件的要打造“一县多品”“一村一品”。推动民生安居工程建设,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信贷支持力度,捐建捐赠农民工子弟希望小学,从软硬两方面促进农民工在城镇安居乐业。助力农村生态发展,坚持绿色信贷理念,围绕环保项目研发新产品,逐步降低“三高”行业信贷投放,用信贷政策引导化解过剩产能,降低环境污染,还原青山绿水,助推“美丽吉林”建设。另一方面,大力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以“农民工服务保障卡”为主打产品,与吉林省人社厅加强合作,探索建立农民工工资卡直接支付方式,既方便农民工异地存取款、结算授信,又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鼓励农业转移人员外出务工、创业、消费。紧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趋势和吉林“万名创业者、万名小老板”项目,扩大小微企业“缴税贷”产品试点范围,在14个县(市、区)试点,继续加强与税务部门合作,以小微企业近三年缴税记录为授信依据,单户最高发放信用贷款300万元,全年计划发放100亿元,重点支持现代服务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兴业主等民营经济主体发展,为更多农民提供就业、创业机会。

立足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推进农村金融现代化。积极适应“三农”需求,充分利用点多面广的优势,逐步向农村屯组延伸触角,积极拓展代收、代付、代理等便民增值业务。提升吉林农信1,631个营业网点、5700个助农金融服务点的综合服务能力,与省农委1000个科技信息服务站、3000个村级“一站式”服务群众平台优势互补,打造吉林农信特色缴费平台、电子商城,构建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智慧农村手机支付等电子渠道体系。强化与公共事业领域应用合作,加大IC卡行业应用拓展力度,积极参与县域城镇一卡通项目和地铁、轻轨、高铁等政府工程领域,采用商银合作模式,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特惠商户联盟,进一步拓展智慧农村手机支付客户群体,扩大“联银快付”服务领域。根据城乡居民的差异需求,有效融合传统业务与互联网,注重服务方式由“柜台式”向“离柜式”“离行式”“在线式”转变,打造吉林农信特色电子商城和缴费平台,形成多渠道、全覆盖、立体化的服务体系,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金融服务。

篇3:世茂携手高端资源打造“云服务”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 日本作为战胜国, 从沙俄手中夺取了我国东北旅顺、大连地区的“经营权”, 大连成为日本租界地, 被称为“关东州”。同时继承了沙俄南满铁路的种种特权, 成为向中国东北腹地扩张的基地。1906年日本又在大连设立了统治机构“关东都督府”, 1919年改称关东厅。此后关东都督府和关东厅不仅是日本向中国东北腹地扩张的大本营, 而且也成为他们开始实施毒化中国人民的鸦片政策的策源地。

日本在大连实行殖民统治的初期, 由于需要维持较为庞大的殖民统治机构, 经费显得不足。为此, 曾在台湾经营鸦片生意的日本浪人石本贯太郎, 向关东都督大岛义昌献策, 建议“统一烟馆, 既可使中国人麻木不仁, 又可为我大日本帝国广致财富, 是一举而两得。”[1]大岛认为此法虽好, 但鉴于实施鸦片政策, 在国际上早已臭名昭著, 尤其是中国不久之前方与多国政府签订协定, 禁止鸦片进口, 日本也是该协定的签约国, 摄于国际舆论, 故犹豫不决。正在此时, 日本派驻台湾的民政长官后藤新平, 从台湾调到大连, 被任命为南满铁路株式会社第一任总裁, 兼任关东都督府顾问。后藤新平曾在台湾成功地制订和推行过台湾鸦片政策。因而他一到大连, 便主张立即在大连仿照台湾的经验, 推行鸦片政策。其策略为:对目前民间存在的吸食鸦片现状, 日本首先应宣称“禁烟”, 其次强调人们戒烟需要有一个过程, 因而这种禁烟是“渐禁”的。既然这种禁烟是一个“渐禁”的过程, 就需要实行鸦片专卖制。如此一来, 既可以博得在中国实行禁烟的好名声, 又可以将鸦片买卖所得暴利统统垄断到自己名下, 可谓一箭双雕。同时提出了实施鸦片政策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即对鸦片的种植、输入、制造和贩卖实行“个人特许专卖制”, 由关东总督府直接操纵和控制鸦片的经营, 并收取特许费;提高鸦片的进口税等。石本和后藤的建议, 很快被日本当局采用并在大连公开实施。

1906年6月日本关东厅在大连设立了关东州鸦片总局, 规定了关东州内所有贩卖鸦片事宜归鸦片总局办理, 并在旅顺、金州、普兰店等地相继设立分局。将鸦片的种植、输入、制造和贩卖均置于政府的直接监督之下, 实行“特许专卖制”, 关东厅从中收取特许费。7月1日关东州民政署长官石冢英藏又以22号署令发布了《贩卖鸦片业及烟馆业营业税规则》[2]。正式对外宣布当局允许居民吸食鸦片和从事鸦片经营活动。但鸦片原料的进货、鸦片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必须经关东州鸦片总局统一办理, 除此之外均为非法, 同时开始对鸦片经营者和烟馆业主征税。

鸦片专卖机构的成立和发布《贩卖鸦片业及烟馆业营业税规则》, 标志着从鸦片的进口输入、制造烟膏, 到销售及吸食的整个过程, 全部被日本殖民当局所垄断。

在关东都督府的所谓“渐禁”监管下, 日本开始进行贩毒活动。作为经营和建议者, 石本贯太郎是第一个取得特许证的人, 翌年又获得输入、批发鸦片的特权, 成为大连独家鸦片批发商。石本利用大连自由港的方便条件, 通过三井等日本财阀之手, 从印度、伊朗、台湾、香港等地购买鸦片, 使大量毒品源源不断地流入到关东州。石本还开设了广膏局, 将进口的鸦片原料, 经过加工制成鸦片膏, 然后批发给当局认定的专卖人, 再由专卖人卖给烟馆、专卖店和小卖所, 并利用差价从中牟取暴利。不久在日本当局的鼓励和诱导下, 不仅日本人, 还有朝鲜人、台湾人等都加入到毒品的贩卖活动中来, 许多汉奸和奸商还在大连地区和南满铁路沿线开设了大烟馆。据史料记载, 在1906年初, 仅旅顺一地就有鸦片贩卖店15家, 烟馆130家[3]。不久大连又办起烟馆300多家, 在大连的每一个饭店和妓院, 都可看到吸毒者。

当时大连最为兴旺的鸦片制品贩卖点有三处:一是小岗子一带 (今西岗区北京街一带) , 主要是中国人居住区, 大大小小的烟馆和贩卖点就达数十家。二是新开大街 (今西岗区新开路) 附近, 有数家专门贩卖吗啡的朝鲜人店铺和数家中国人开设的烟馆。三是露天市场 (今北京街和大同街一带) , 该市场还有等级差别。高级区域之内烟馆、妓院业特别兴旺, 烟馆数家, 其中以“福聚楼”烟馆最为豪华, 是那些有钱的公子哥们光顾的地方。高级区域之外的烟馆条件比较简陋, 是专供接待一般平民的。吸食者多为穷苦劳工, 他们多来自山东和河北等地, 背井离乡, 穷困潦倒, 孤独寂寞, 往往借毒品消愁。

一般来说大连烟馆可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吸食者中以男人为多, 也有少数妇女。吸食者都是躺卧在床上 (或炕上) , 蜷曲着双腿, 一盏烟灯, 一杆烟枪, 一个烟泡。有的人感觉抽不过瘾, 甚至还要吃“大烟”。1920年前后, 大连地区仅鸦片零售商, 就有155人[4]。

由于日人的鼓励和诱导, 大连地区吸食鸦片者急速上升, 开始吸食者不过两千人左右, 后以惊人的速度, 成倍增加。据统计:“1912年关东州内特许专卖人为97人, 吸毒者为2980人, 1923年特许专卖人为95人, 吸毒者为27156人。”[5]据有关史料推算, 到了1931年, 吸毒者已增加到30673人。

鸦片的公开销售, 使烟毒像瘟疫一样, 迅速在大连地区蔓延。新瘾者与日俱增, 其速度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到1920年, 鸦片蔓延到东北各地, 仅沈阳南站就设有烟馆400余处。据时人记载, 至20年代后期, 沈阳的日本租借地有烟馆200余家, 吗啡馆10余家, 各饭店、旅馆与妓院等, 无不贩毒[6]。截至1931年, 当时的沈阳城内外, 就有750处密卖烟馆, 其中一半是由日本、朝鲜人经营的[7]。安东市内总人口当时不过16万人, 鸦片烟馆却有1100余家, 大约有4万人身染毒瘾。在南满铁路沿线城镇的日本人居住区里全是贩毒的据点[8]。1924年8月, 据哈尔滨双城县一区警察对该县城居住的25户日本人商户进行调查, 除粮栈3户、卖牛骨商3户、木炭店2户、棉花店、皮革店、钟表修理部、理发店各一户, 共12户从事正当行业外, 其余13户全部从事鸦片走私买卖, 25户商户中从事鸦片贩卖的就占了1/2强, 甚至任当地日本居留民会长的坡部玖三, 也以药店为掩护从事鸦片贩卖活动[9]。

由于烟民增加, 使鸦片的需求量成倍上升, 高出最初的几十倍。后来供不应求, 日本殖民当局便从国外进口鸦片。据有些学者统计:在1925—1931年间, 从波斯、土耳其、印度三国进口大连的鸦片就有1028万两[10]。日本殖民当局暗许日本烟贩与警察相勾结, 在大连的东儿沟、老虎滩, 旅顺的太阳沟等地秘密开设地下工厂, 用烟土制造吗啡和烟膏, 由专卖局分销各地。

日本殖民当局, 从国外将大量鸦片不断地输入大连地区, 加上收购本地区土产的鸦片, 制造吗啡和烟膏, 并从经营鸦片中取得巨大的收益。据日本学者山田豪一在《满洲国的鸦片专卖》一书中统计:1914年收缴特许费204855日元, 翌年竟一跃升为2288856日元, 为上一年的10倍多, 1917年特许费收入在此基础上又翻了一番, 增至5444894日元, 是1914年特许费收入的25倍多。在当时有关一项鸦片案件的报告中写道:“自我国 (指日本) 租借关东州及青岛以来, 仿照欧美各国的鸦片政策, 租界内的财政预算, 大部分仰赖于鸦片收益。”[11]由此可见, 从1905年以后, 日本殖民当局在大连的鸦片收入直线上升, 甚至成为支撑其高额财政预算的支柱产业。由于生产和贩卖鸦片可以获得暴利, 1928年7月, 日本殖民当局终于撕去最后一片遮羞面纱, 宣布废除鸦片的委任特许制度, 直接实行鸦片垄断专卖, 独占鸦片所获巨大利润。

尽管中国政府多次下令禁烟, 世界舆论亦对日本殖民主义者在大连的做法加以谴责, 但因鸦片利润巨大, 日本不惜铤而走险, 日本烟毒贩子与当地不法商人暗地勾结, 神出鬼没, 中国当局很难查获, 又因日人在大连及南满铁路拥有治外法权, 使中国政府无能为力, 致使其鸦片走私活动最终未能彻底取缔, 像洪水一样, 侵入东北各地和中国内地, 成为吸食中国人民膏脂的寄生虫和残害中国人民的毒瘤。

篇4:红帽携手超图打造数字城市云

北京超图软件公司是专门从事GIS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软件研发和推广服务的公司,尽管云计算对GIS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但超图软件负责研发工作的助理总裁李绍俊表示: “云计算出现有这么长时间了,可在我们这里如何落地,是超图一直觉得头疼的事。”

2009年,红帽和超图两家公司开始携手打造GIS云计算应用。李绍俊介绍说,超图云计算选择开源架构,一是避免使用垄断软件,二是开源软件是解决云计算中安全问题的有效方法,这将使超图今后与更多机构,尤其是政府等合作成为可能。红帽软件公司副总裁Mark Enzweiler认为,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缩减开支、提高效率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实现数据中心的变革是当务之急。他认为,在数据中心中,有三种技术在加速业务变革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即开源软件解决方案、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平台。有朝一日,采用多种技术的传统数据中心将让位于简洁的标准化解决方案。IT的未来将更多地采用开源标准和开源技术,它们将为企业提供强健的可互操作的解决方案,并且摆脱了厂商品牌的桎梏。

Mark Enzweiler认为,在云计算的浪潮中,红帽占了先机,因为目前无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其底层都采用Linux。为此,红帽专门成立了云计算事业部,现在红帽有10个开源社区“飘”在云上。Mark Enzweiler认为,红帽的经营模式采用“订阅”模式,本身就具有服务模式,因此很容易转向云计算,同时,红帽也正在研究帮助其ISV转向云端。

超图数字城市GIS公共平台软件SuperMap SGS是专业信息空间定位、集成交换和互联互通的基础平台,具备实现个性化应用的二次开发接口和可扩展空间,它按照现有国家和测绘行业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和开发,包括数据管理、信息服务、辅助应用和运维管理4个子系统。红帽软件云计算/RHEV虚拟化平台是基于第三代虚拟化技术KVM搭建的全面支持IAAS、PAAS云计算解决方案。李绍俊说,红帽软件云计算/RHEV虚拟化平台通过虚拟化技术、可视化管理技术,提升了SuperMap SGS各方面的能力。

篇5:世茂携手高端资源打造“云服务”

奢侈品一大核心要素是稀缺性。随着奢侈品市场的活跃,奢侈品定位,已经从单纯拥有物质财富,转向追求拥有闲暇的时间、愉悦的心情、健康的体魄、阳光、空气、以及对艺术的关注等非物质奢侈品。

非物质奢侈品的基础是优质服务。“公私班底想分开怎么解决?出国旅游需要多语种支持和资深导游怎么解决?老板下达的指令太多,秘书处理速度太慢怎么解决?”廖羿称,中国富豪阶层的崛起及其提出的各种各样个性化需求,远远超出了传统办公室秘书的服务范畴,于是“远程私人秘书”应运而生。

AnyTime、AnyWhere、AnyWay、AnyCost、AnyThing,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客户方便的任何形式,竭尽全力协助客户解决任何问题。联嘉云私人秘书力求达到这样的5A服务。

篇6:世茂携手高端资源打造“云服务”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 贾成炳 同志们:

今天,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对话活动隆重开幕了。这是继2010年首届对话活动后,产业界和教育界再度携手,共同创造的又一产教结合盛举。

本届对话活动的主题是,深化产教合作,强化职业教育能力建设,提高服务高端装备制造的水平。借此机会,围绕活动主题,我讲三点意见。

一、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面对金融泡沫破裂造成的世界经济动荡、衰退,以及至今难以破解的欧债危机,世界各国都在重新思考实体经济在本国经济结构中应处的地位。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提出“再工业化”战略,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重振实体经济,抢占全球制造业制高点。德国由于始终重视制造业发展,在金融危机中岿然不动的不俗表现,也给各国、特别是欧洲国家深刻启示。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则加速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实行优惠政策承接先进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这种发展趋势,说明实体经济重新受到各国重视,当前,发展制造业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战略选择。这一战略取向,对我国形成了“前阻后追”的局面,必将极为深远地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主体——机械工业发展迅猛,成绩显著。一是规模总量跻身世界前列。截止到2011年底,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7.07万家,职工1700多万人。资产总额达12.23万亿元,总产值达16.89万亿元。一批产品产量在全球处于领先位臵:发电设备连续五年保持世界第一,机床首次成为第一生产大国,汽车继续保持世界产销第一。二是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突出表现为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三大发电设备集团生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66.6%,汽车五大企业轿车产量占总产量的71%,重型机械前六家骨干企业产值占所在行业的61%,工程机械和机床工具前十家骨干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占本行业总营业收入的57.8%和48.6%。三是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内生增长机制逐步形成。以三峡大型水电机组和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为标志,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成效显著,一批高精、高速、高效的高档数控机床开发问世。一个以企业为主体、行业研究中心与实验室为支撑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研工作体系已具雏形。四是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机械工业在“引进来”的同时,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注重了由对硬件的收购转向更为重视知识产权等软件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机械工业取得的长足进步,得益于党和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高度重视与连续颁布的加快振兴的政策措施。去年底,国务院又颁发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将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列在重点领域的首位。可以说,振兴装备制造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

尽管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大而不强的矛盾十分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增加值率我们比美国、日本、德国低10~20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美国、德国分别是我们的7倍和6倍;体现技术实力的国际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量,我们在国际上仅列第七位,为美国的1/10,日本的1/7,德国的1/5;每吨铸件的平均能耗比日本、德国高出一倍多,比英国高出50%多,每吨锻件平均能耗比日本高出40%多,每吨工件热处理平均能耗比美国、日本、欧盟高30%以上,重型机械行业炼钢单位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25%以上,电极消耗高1~2倍。我国机械企业至今还没有一个在世界上叫得响的品牌产品,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90%的高档数控机床,95%的数控系统,70%的高端仪器仪表依赖进口;为高档数控机床配套的高档功能部件70%需要进口,大型工程机械所需30MPA以上液压件全部需要进口。

导致我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薄弱,无法有效支撑产品升级;二是基础发展严重滞后,成为影响产品升级的瓶颈因素;三是产业形态结构落后,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缓慢;四是产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经营效率偏低。因此,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目标,迫切需要转型升级。转型就是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由整机带动零部件发展向整机与零部件并重发展转变;由主要依靠实物生产带动向依靠实物生产与制造服务业协同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扩大规模、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粗放管理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由传统产业加快向创新型、绿色低碳型、智能

创造型、服务型、内需主导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升级就是全面优化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工艺结构,促进行业结构的整体优化提升。尽快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附加值,打造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不管是转型还是升级,都与人才培养息息相关。可以说,行业发展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对教育最迫切的需求。

二、高素质技能人才是装备制造业振兴发展不可缺少的支撑和保障

长期以来,在如何看待技能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方面,社会上一直存在着模糊的认识。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待遇也很低。我们认为,技能人才与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同等重要。大家知道,各类人才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出人才的整体功能。一个企业,它的研发设计再先进、管理水平再现代化,假如缺乏一支过硬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还是做不出合格产品,形成不了核心竞争力。因为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管理进步,最终都要体现在生产、服务环节上。从这个角度讲,培养能够将经营管理理念转化为行为模式,将技术设计转化为生产工艺过程并制造出合格产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与培养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和科技研发人才相比,意义更重大,任务更艰巨。国外的经验也证明,没有一个制造业发达国家会忽视技能人才的地位和作用。以制造业立国的的德国,其技能人才受到社会普遍的尊重,过着与其他人才一样有尊严的生活;闻名世界的瑞士钟表业技工,更是成了国家的名片。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对各类人才普遍尊重的社会。当前,我国技能人才总体上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离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也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严重缺乏高端技能人才的问题,难以适应行业振兴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将高技能人才与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并列为国家人才资源,并提出要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建设。我们要把认识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大力推进技能人才培养,切实提升技能人才地位,充分发挥技能人才作用。

技能人才的特点是量大面广,渗透到企业生产、服务的各个环节,往往是一项任务或工作的最终操作完成者。为了实现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十二五”期间行业将实行“主攻高端、创新驱动、强化基础、两化融合、绿色为先”五大发展战略。概括起来说就是,要着力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形成高水平的自主技术、标准和品牌,提高自主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支撑力;着力夯实产业基础,加强基础技术和工艺的研究,尽快实现关键零部件自主化,促进装备国产化进程向纵深发展;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促进信息技术在机械产品中的深度应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素质;着力推进绿色制造,千方百计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大力发展节能产品,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说,每一项战略的实施,都离不开技能人才。没有技能人才的参与,战略就难以推行到底,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也难以最终实现。

三、产教携手共同推进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

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观念也随时代发展,从“一技在手”向“学技终身”转变。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其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没有一种类型的教育像它那样,系统地、有组织地、有计划地围绕个体的就业开展教育活动。这一特征将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紧紧地绑在一起,使职业教育不可能脱离行业企业而“独善其身”。同样道理,任何企业也不可能脱离职业教育而生存发展。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科技创新是先导,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要深刻认识职业教育对行业振兴的基础支撑作用,全行业上下形成共识,自觉地大力推进产教对接融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围绕《纲要》的贯彻落实,教育部在职业教育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国职业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尤为突出的是,教育部大力倡导并践行产教结合,依靠行业办职业教育,强化行业的指导地位和作用,使行业的同志备受鼓舞。几年来,在教育部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机械行业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进展。今后,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教育部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落实职业教育“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共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面对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应该各司其职,协同共进。

行业应该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切实承担起行业指导的责任。要认识到,确立职业教育行业指导的地位,既是对事物客观规律的尊重,是权利的授予;同时也是责任的明确,是对我们履行义务能力的挑战和考验。机械行业具有重视教育的老传统、好传统,在历史上,我们曾经创造了许多闻名全国的好经验、好典型。五十年代一汽建厂之初提出的“建厂先建校,生产先育人”的理念,文革中上海机床厂创办的“七二一”工人大学,改革开放初期阿城继电器厂创造的“5+1”(五天工作,一天学习)继续教育模式,以及新世纪初江淮汽车集团创建学习型企业的经验,都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新时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在全行业大力倡导尊重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风尚,整合行业资源,把产教结合推向深入,再创职业教育新经验,再续技能人才培养新辉煌。

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去。企业是职业教育“产品”的“最终用户”,应该比任何人都更关心“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过程”。当前职业教育“产品”质量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企业不太满意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企业来讲,应该反思自己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是否正确,态度是否积极,参与的程度是否到位。企业应该臵身于职业教育事内而非事外,将职业教育作为自己事业的一部分来对待。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质量问题,企业也才能拥有可靠的技能人才支撑和保障。企业应该全方位地、深入地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特别是在人才标准、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都能体现企业的意志和关切。

职业院校是直接承担育人任务的教育主体,处于至为关键的重要地位。机械行业现有中等职业学校300多所、高等职业院校100多所。可以说,这400多所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基本上决定了机械行业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质量。职业院校要有这种大局观,树立责任意识。要把自己当作行业的一员,从行业发展的角度谋划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职业院校要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的教育,它与其他类型的教育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因此,职业院校应该在职业教育这种教育类型的范畴内,聚精会神办出特色和水平。多“亲近”行业、企业,不与普教攀比,摆脱普教模式的束缚。在育人方面,除了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之外,要把德育教育摆在首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职业荣誉感、爱岗敬业、职业道德和纪律,以及企业文化的培养教育,重视素质教育。事实证明,这些也是企业最看重的品质。一个职校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只要他的基本素质良好,哪怕基础知识薄一点、技能差一点,他仍然是可造之材,仍然可以在企业中锻炼成长;相反,如果基本素质有缺陷,即使他技能再强,对企业也是毫无价值的。职业院校还要主动加强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真心实意践行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不断汲取来自行业和企业的指导和帮助,与行业和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我相信,通过行业职业院校同志们的拼搏努力,一定会涌现出一批像装备制造业著名企业一样的行业名校。

同志们,新时期,装备制造业和职业教育事业都迎来了难得的振兴发展机遇,产教结合具有无比美好的发展前景。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开创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局面,共同迎接装备制造业振兴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美好明天!

篇7:世茂携手高端资源打造“云服务”

文章提出协同化和交互式的设计服务架构,依托网络化信息平台,突破地域、行业和技术的限制,构建大型科学仪器与文献资源共享、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工业设计共性技术支撑、科技检测服务等四个服务模块的“一站式”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实现以工业技术设计为代表的,跨系统、跨平台的科技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从而提升中小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制造水平。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加速了这一竞争态势,以电子商务(e-Business)为特征的全球化制造网络体系快速形成,在这一趋势下,制造企业的设计资源往往不能满足客户动态变化的多样化需求。以中试服务为例,某些情况下中试开发平台本身的设备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时就需要利用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或者其他的外部资源。因此,通过跨平台的业务数据和流程协同机制,提出基于多个平台资源整合的、面向用户需求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大平台、大融合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云设计科技服务体验。

篇8:世茂携手高端资源打造“云服务”

DeviceNet是一种基于CAN总线技术的符合全球工业标准的开放型现场总线通信网络,它用于控制,配置和数据采集等方面。CAN总线具有布线简单、典型的总线型结构、稳定可靠、实时、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布线成本低等特点。由于具备了这些特点,DeviceNet总线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它不仅可以接入更多,更复杂的设备,还可以为上层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服务。在很多欧美国家,越来越多的系统方案设计采用DeviceNet来实现。

ModBus协议是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语言,是全球第一个真正用于工业现场的总线协议,由于该协议的产生,使控制器之间、控制器经由网络和其他设备之间实现相互通信。ModBus协议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通用的工业标准,应用该协议技术可以使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设备连成一个工业网络,进行集中监控管理。此协议定义了一个控制器能认识使用的消息结构体,从而使用户不需要关心它们使用哪种网络进行通信。它描述了一个控制器请求访问其他设备的过程,如何回应来自其他设备的请求,以及怎样侦测错误并记录。它制定了消息域格局和内容的公共格式。

本文主要解决DeviceNet与ModBus之间的协议转换问题。标准的ModBus口是使用RS-232C兼容串行接口,它定义了连接口的针脚、电缆、信号位、传输波特率、奇偶校验。控制器能直接或经由Modem组网。基于DeviceNet的嵌入式I/O模块通过I/O口发送和接收数据,ModBus通过串口与嵌入式I/O模块进行通信。通过此过程完成DeviceNet与ModBus之间的协议转换问题。

1 嵌入式I/O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DeviceNet是一种上层的应用层协议,其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采用CAN总线技术,ModBus协议只是用于数据链路层上的协议[1]。这两种现场总线是异构的,因此要实现两种协议之间的通信,必须要进行协议转换。协议转换的转换过程是分层次进行的。首先把总线设备发送过来的设备逐层解包,得到需要的数据,然后再把数据按另一协议所需的方式打包,发送到相应的设备上。

DeviceNet与ModBus协议都采用主从通信模式,所以它们之间的通信只能是单向的,主站发送命令报文而从站被动接收命令报文。本设计中的嵌入式I/O模块既是DeviceNet从站,又是ModBus的主站。通过该模块可以实现DeviceNet主站的数据与ModBus从站的数据进行传输。

嵌入式I/O模块的功能是把DeviceNet格式的报文转换为ModBus的报文命令,再传给底层的ModBus设备,设备在接收到ModBus命令之后,会向报文转换模块发送ModBus格式的响应报文,最后经协议转换模块将报文转换为DeviceNet格式的报文传输给DeviceNet主站。本嵌入式I/O模块既是DeviceNet的从站实现接收主站报文并做出响应的功能,同时又可以作为ModBus的主站向其他ModBus设备发送报文并接收响应报文。

本设计采用的处理器为LPC2129,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它是NXP公司的32位工业级ARM7处理器,其内部集成了两个CAN控制器,在一片处理器内首先将主站端的DeviceNet协议数据转换成中间协议数据,之后转换成ModBus可以识别的协议数据。

拨码开关用来设置DeviceNet端的波特率及MAC地址,其中波特率的开关为3位,分别代表125 Kb/s,250 Kb/s,500 Kb/s;MAC地址的开关为6位,地址为0~63。

RS 232既可作为程序下载接口,也可作为通用的RS 232串口实现与上位机的通信。系统的供电电源采用24 V的直流供电,并在内部将24 V电源转化为模块需要的5 V,3.3 V及1.8 V电压电源。

2 DeviceNet和ModBus协议介绍

2.1 DeviceNet协议规范

DeviceNetTM规范由Rockwell公司开发,并将其作为一个基于CAN协议的开放式现场总线标准而公布。与其他现场总线相比,它具有突出的高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其主要技术特点可归纳为[1,2,3]:

(1)采用CAN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规约,使用CAN规约芯片,从而有强大的支持。

(2)可以容纳64个节点地址,每个节点支持无限个的I/O口;

(3)网络拓扑结构,节点设备配电方式灵活,可网络统一配电或自行供电;

(4)网络速度可选125 Kb/s,250 Kb/s和500 Kb/s;有误接线保护功能;

(5)数据传送方式多样,支持选通、轮询、循环、状态变化等方式;

(6)采用逐位仲裁机制实现按优先级发送信息;

(7)支持轮询或状态改变(基于事件),多主站和主从,支持从设备的即用即拔,无需网络断电。

DeviceNet是面向连接服务的网络,任意两个节点的通信必须建立在逻辑连接的基础上。建立连接时与连接相关的传送会分配一个11位连接标识符(Connection ID,CID),连接标识符由设备媒体访问控制标识符(MAC ID)和信息标识符(Message ID)两部分组成。连接建立后设备可通过发送释放连接或删除连接请求服务来断开连接。在某个特定的连接上长时间没有进行通信,这个通信将自动断开以释放资源。其中,MAC ID可通过硬件设定,也可通过软件来配置。标识符分为四组,如图2所示[4]。DeviceNet连接分为显式信息连接和I/O连接。

2.2 DeviceNet与CAN

DeviceNet总线协议是基于CAN总线技术的。它的数据链路层完全遵循CAN规范的定义,并通过CAN控制器芯片实现。它只使用CAN 2.0A中的定义,不支持CAN 2.0B中的扩展报文格式[5]。DeviceNet只用125 Kb/s,250 Kb/s,500 Kb/s三种可选速率,达不到CAN的最高通信速率1 Mb/s。DeviceNet只使用数据帧,错误帧和超载帧三种帧表示和控制,并未使用CAN中定义的远程帧[6]。

DeviceNet在CAN总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面向对象、基于连接的现代通信技术理念,并开发了应用层。其应用层规定了CAN数据帧的使用方法、重复节点地址检测机制、对象模型及设备的标准化[3]。使DeviceNet的应用更广泛,安全性更好。

2.3 ModBus协议介绍

ModBus是一种应用于工业控制器的网络通信协议,它是由Modicon公司开发的,主要应用于电子控制器方面,现已成为一种通用工业标准。该协议支持传统的RS 232,RS 422,RS 485和以太网设备。它定义了一个控制器能认识使用的消息结构,使用者不需要关心它们内部的网络通信方式。控制器与控制器,控制器与其他设备之间(通过网络)的通信都要通过ModBus协议来实现。ModBus协议制定了消息域格局和内容的公共格式,并详细描述了一个控制器请求访问其他设备的过程以及如何回应其他设备的请求,以及侦测错误并记录的过程。当使用ModBus网络进行通信时,按照此协议的规定,每个控制器需要知道它们的设备地址,并能识别按地址发来的消息,根据这些信息决定要产生的动作[7]。ModBus协议的消息也能在其他网络上进行传输,只需要将消息转换为适用于其他网络上使用的帧或包结构即可。

ModBus分为两种传输模式,ASCII和RTU模式。本文采用RTU模式进行说明。控制器使用主/从技术进行通信,能直接或经由调制解调器(Modem)组网。网络上的每个从站必须有惟一的地址。地址范围[8]为1~247。从站地址用于寻址从站设备。ModBus通信由主节点发起,即仅主设备能发起数据传输(即查询),从设备根据主设备查询提供的数据做出回应信息或响应动作。主设备以单播或广播模式与从设备通信。在单播模式下,从设备返回消息作为回应,在广播模式下,不作任何回应(地址0作为广播地址)。ModBus协议建立了主设备查询的格式:设备(或广播)地址、功能代码、所有要发送的数据、错误检测域,具体的ModBus协议通信过程如图3所示。

从设备回应消息也由ModBus协议构成,包括确认要行动的域、要返回的数据、和错误检测域[9]。如果在消息接收过程中发生错误,或从设备不能执行其命令,从设备将建立错误消息并把它作为回应发送出去。

对于ModBus通信协议,信息传输为异步方式,以字节为单位传送。报文的信息帧格式分为独立的信息头和发送的编码数据两部分[6],其报文结构如图4所示,下面分别介绍。

地址码为通信传送的第一个字节。每个从机都有具有惟一的地址码,响应回送以各自的地址码开始。主机发送的地址码表明将发送到的从机地址,而从机发送的地址码表明回送的从机地址。

功能码为通信传送的第二个字节。ModBus通信规约定义功能号为1~127。作为主机请求发送,通过功能码告诉从机执行什么动作。作为从机响应,从机发送的功能码与从主机发送来的功能码一样,并表明从机已响应主机进行操作。

数据区是根据不同的功能码而不同。数据区可以是实际数值、设置点、主机发送给从机或从机发送给主机的地址。CRC码为字节的错误检测码[9]。

当通信命令发送给接收设备时,符合相应地址码的设备接通信命令,将地址码去掉,获取真正的命令内容,判断是否有误,无误则执行相应的任务并把执行结果返送给发送者。回送的信息中包括地址码、执行动作的功能码、执行动作后结果的数据以及错误校验码,如果出错就不发送任何信息。

3 嵌入式I/O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协议转换模块的功能是把DeviceNet格式的命令报文转换为ModBus的报文命令,再传给底层的ModBus设备,设备在接收到ModBus命令之后,会向报文转换模块发送ModBus格式的响应报文,最后经协议转换模块将报文转换为Devicenet格式的报文传输给DeviceNet主站。本I/O模块既是DeviceNet的从站实现接收主站报文并做出响应的功能,同时又可以作为ModBus的主站向其他ModBus设备发送报文并接收响应报文。

3.1 架构设计

本程序采用中断的方法来实现两种报文的收发及转换。本系统主要包括系统初始化,主处理程序和收发数据三部分。整体结构如图5所示。

3.2 DeviceNet从站协议代码

为了实现DeviceNet通信模块与ModBus模块通过DeviceNet现场总线进行数据传输,需要开发一个DeviceNet从站节点。一个仅限组2的DeviceNet从站在通信模块中以软件的形式实现,从站确保通信模块能够通过DeviceNet接口接收到主站的数据。DeviceNet从站代码组成一套可以移植到其他DeviceNet从站产品上的DeviceNet协议栈,该协议栈的主要特点如下:

(1)支持DeviceNet预定义主/从连接模式;

(2)支持报文类型:Poll,Strobe,Change of State/Cyclic。

通过DeviceNet协议栈,嵌入式I/O模块可以与主站建立显式信息连接以及I/O连接。DeviceNet主/从站连接的过程,当主站发送一个请求命令时,DeviceNet必须对其进行响应。本嵌入式I/O模块属于仅限组2设备,一个DeviceNet的组2服务器在通过重复MAC ID检测上线后,需等待客户机分配预定义主/从连接组并建立显式信息连接,通过客户机的配置和验证后建立轮询的I/O连接。

根据DeviceNet主/从站的连接过程,DeviceNet从站必须对主站的请求进行响应,具体的通信过程如图6所示。

4 嵌入式I/O模块的应用层软件设计

应用层程序调用协议栈相关函数接收DeviceNet主站端的DeviceNet数据,然后转换为ModBus的通信规约格式,送入UART口后传送到ModBus从站。反之,当ModBus从站发送读命令后,若收到DeviceNet主站的响应数据,则将该UART口的数据转换为DeviceNet规约格式并打包发返回到DeviceNet主站。最终实现DeviceNet和ModBus之间的双向数据交换。如图7所示为主程序流程图。

上电后,嵌入式I/O模块启动,首先进行一次自检,检测它的MAC ID,波特率,E2PROM。自检通过后,对LPC2129进行初始化,打开CAN收发中断。在主循环里首先查看是否有新的DeviceNet主站数据,若有则将它转换为UART的格式写到ModBus内部。若无新数据,则直接进入下一步,发送读ModBus主站命令,每发一条等待响应,若在等待周期内收到响应,则在接收中断内将接收到的ModBus从站数据转换为DeviceNet数据。

在嵌入式I/O模块自检过程中可以根据指示灯的情况判断自检是否成功,只有在自检成功后才进行CAN总线初始化。

void SelfCheck(void)是I/O模块自检函数。在自检过程中需要调用控制灯初始化函数和控制函数,void init_led(void),void net_led_ctrl(_U08 ctrl_para)。控制灯一共有6个,端口号分别为P0.8~P1.3。通过这6个灯的亮灭分别验证波特率,MAC ID,网络,E2PROM是否正确。

在本工程中添加uart.h和uart.c文件,其中INT8U UART0_Ini(INT32U baud,UARTMODE set)(void)是串口初始化程序,在该程序中主要实现参数过滤,设置串口波特率,设置串口模式的功能[7]。

void SendBytes(INT8U*data,INT8U len)(void)按字节发送数据函数。

void IRQ_UART0(void)(void)串口UART0接收中断。在该函数中比较是否有新数据产生,在有新数据的情况下进行中断处理。

void uart0_oper()是串口数据处理函数。

void init_uart0(INT32U bandrate_uart)(void)初始化中断启动函数,在该函数中进行设置I/O连接到UART0,设置中断允许等操作。

部分程序如下:

/*设置中断允许*/

VICIntSelect=0x00000000; //设置所有通道为IRQ中断

其中的中断通道号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在一个工程中不能重复。VICVectAddr6中的6即为通道号,0x26和(1<<6)中的6为中断向量,各种中断向量是确定的,不可随意更改。

void DnsPollRequestUpdate(void)是DeviceNet协议栈部分DeviceNet数据的处理函数,它在嵌入式I/O模块接收到一个完整的轮询请求后被调用。该函数首先对本次接收到的数据和上次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只有当不同时才将接收到的新数据赋给aubAppOldConsData[i]以便被串口通过中断方式读取后写到ModBus主站。这样不仅减轻了MCU的处理负担,还避免了ModBus主站寄存器的不断写入。

void DnsPollResponseUpdate(void)也是DeviceNet协议栈部分DeviceNet数据的处理函数,它在通信模块进行轮询响应前被调用。该函数将读ModBus从站命令获得的数据_U08 aubAppNewProdData[i]赋给aubAppPollProdData[ubCntByte]作为轮询响应。

5 结论

本设计采用NXP公司的ARM7处理器LPC2129,实现了基于DeviceNet总线的PCI5010-D主站与基于ModBus总线的设备之间的通信。充分利用了LPC2129的CAN控制器设计和UART接口,一个接PCI5010-D主站端的DeviceNet总线,另一个接ModBus端。主站,从站和I/O模块同时上电后,PCI5010-D主站与I/O模块间的DeviceNet总线先建立连接后进行I/O轮询,PCI5010-D主站的输出通过I/O模块的转换后通过UART接口被写入ModBus相应的寄存器。然后I/O模块发出读命令并将ModBus的返回值转换为DeviceNet总线格式作为轮询输入返回到PCI5010-D主站。这样便完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交换过程。

嵌入式I/O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下经过严格的测试,能够满足模块化、数字化、网络化要求。DeviceNet从站代码经过了ODVA的一致性测试,可移植到其他的产品上。

参考文献

[1]ODVA.DeviceNet specification[S].[S.l.]:ODVA,1999.

[2]朱红平,朱建林,程继勋.DeviceNet现场总线从设备的开发[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26(4):89-92.

[3]佟为明,吴赟,李风阁,等.DeviceNet现场总线技术[J].微处理机,2002,2(1):1-3.

[4]吴乃优,熬银辉,高向东,等.DeviceNet网络的通信原理[J].电气传动,2000,30(6):32-36.

[5]程力.CAN总线与DeviceNet现场总线分析[J].电站设备自动化,2006,6(2):11-18.

[6]刘建昌,钱晓龙,冯立.CAN总线及DeviceNet现场总线[J].基础自动化,2001,8(3):1-3.

[7]周立功.ARM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实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8]吕国芳,唐海龙,李进.基于ModBus RTU的串口调试软件的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19(9):236-241.

[9]陈柏金.通过串行口访问ModBus现场控制网络[J].微计算机信息,2003,19(1):52-54.

篇9:世茂携手高端资源打造“云服务”

近日,备受互联网行业关注的Windows Azure公有云平台及服务正式发布,并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合作,在平台所有服务器上均部署了CNNIC服务器证书(SSL证书),以确保平台数据在传输和保存过程中的安全性、保密性、可确认性。

据悉,首批在中国试用Windows Azure云平台的用户包括金蝶软件、观致汽车、人人网、PPTV、蓝汛通信等,这些企业会在CNNIC服务器证书的保障下,安全、放心地在云平台发展,而 CNNIC服务器证书在功能、技术、安全性、本地化服务方面都能满足微软云平台的需求。微软云计算中国区总监沈寓实表示:“与CNNIC合作部署服务器证书只是双方合作的第一步,在Windows Azure正式运营时,我们希望能为每一个平台企业用户都提供单独的CNNIC服务器证书,并将在域名注册、IP地址分配等互联网基础领域进行密切合作。”

此外,互联网用户及相关行业对数据传输和保存的安全也极为关注。据调查,89.2%的网民在访问电子商务网站时会担心假冒网站,86.9%的人表示如果无法获得该网站进一步的确认信息,将会选择退出交易,8%的网民最近半年在网上遇到过消费欺诈,该群体网民规模达到3880万。

篇10:世茂携手高端资源打造“云服务”

云计算的资源弹性分配特性允许企业和政府等组织按照实际需求购买资源,使其逐渐成为分布式软件系统的主要部署平台[1,2].随着软件规模和复杂性的迅速增长,大部分分布式软件系统开始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简称 SOA),进而具备可灵活配置、动态重构、维护难度低等特点.这类基于 SOA泛型开发的软件系统也称作基于服务的软件系统(service-based software system,简称 SBS)[3].SBS 可表示成一个由一系列组件服务根据不同组合规则(如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并行结构等)构成的业务流程,其中,各组件服务用于完成特定功能,而组合规则则定义了组件服务之间的交互关系.为了处理用户请求,需要将各组件服务初始化为相应的服务实例,并部署到云环境中分配有一定数量资源的虚拟机上. 由于云资源的按需付费模式,应用提供商在部署 SBS 时,通常希望以最少的资源满足与应用消费者之间达成的服务水平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简称 SLA)[4],其中描述了关于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 QoS)属性的约束,如响应时间、吞吐量和可靠性等.实际上,云服务提供商的资源并不是无限的,如果应用的资源需求量过大,则当前云资源的状态可能无法满足其需要.因此,面向全局成本优化目标的 SBS 资源分配策略(即,各个组件服务的资源分配量)既要避免SLA违例,又要满足当前云环境可用资源状态的约束,分配策略的好坏直接影响 SBS 运行时的环境适应能力.

目前,针对 SBS 的云资源分配量计算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分配方法,主要依赖应用提供商的手工分配.对于结构简单的应用,如单层应用或者线性多层应用,可以比较容易地根据运行经验手工确定应用(每层)的最少资源分配量.在手工分配资源方法中,主要通过反复尝试为 SBS 各组件服务分配不同资源量,即,产生不同测试用例,然后从中选取满足SLA约束且资源成本最小的资源分配策略.然而在资源众多的云环境中,对于任意组件服务往往存在大量不同资源分配量,进而导致测试用例的组合爆炸问题,此时,手工分配方法是不现实的. SBS 云资源的手工分配,本质上是通过不断尝试一定数量的测试用例来确定最优资源分配策略的过程,因此可根据基于搜索的软件工程(search-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简称 SBSE)[6]思想将其转换为一个最优化问题,并采用元启发式搜索算法求解.分析可知,为 SBS

各组件服务确定最佳资源分配量类似于服务选取问题中为抽象服务选择最优具体服务的过程[7],其中,SBS 对应组合服务流程,组件服务对应抽象服务,其可能的资源分配量对应备选具体服务.由于服务选取是一种面向全局目标求解带约束的组合优化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文提出将 SBS 云资源的优化分配问题转换成为一个服务选取问题来进行求解.然而,如何将资源划分为组件服务的备选具体服务,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难点.同时,与基本的服务选取问题不同,求解 SBS 最优资源分配策略时要考虑哪些备选具体服务不能被同时选取,以免违反可用资源状态的约束.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确定使 SBS 整体资源成本最小的资源分配策略,假设资源可以细粒度分配[8],并且能够获得云环境的当前可用资源状态.本文根据不同资源状态对应不同组件服务性能的特点,首先通过资源划分方法获取当前可用资源状态下组件服务可能的资源分配量,并利用性能模型和资源定价模型分别计算相应的组件服务性能与资源成本,进而生成组件服务的备选逻辑服务集;然后,建立了一种基于服务选取的 SBS云资源优化分配模型,并提出了求解该模型的混合遗传算法.算法采用整数编码方式对个体进行十进制编码,同时引入了精英保留策略,从而保证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另外,针对遗传算法局部搜索能力差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局部搜索的变异算子.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服务选取的 SBS 云资源优化分配方法能够有效地确定每个组件服务的最优资源分配量,且与常用的求解整数规划的分支定界法和基于精英保留策略的遗传算法相比,本文的混合遗传算法能够在较大规模问题上获得资源成本较低的资源分配策略,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另外,实验分析了不同资源划分策略对解的质量和算法求解效率的影响.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 (1) 提出了两种能够显著缩小可行解搜索空间从而提高优化问题求解效率的资源划分策略,包括等宽划分策略和 Ent-MDLP 划分策略; (2) 在此基础上,根据 SBSE 的思想构建了一种云环境中基于服务选取的 SBS 资源优化分配模型; (3) 设计了一种能够有效求解该优化模型的基于精英保留策略和局部搜索变异的混合遗传算法. 本文第 1 节介绍相关工作.第 2 节描述云环境中基于服务选取的 SBS 资源优化分配过程.第 3 节给出组件服务备选逻辑服务集的确定方法.第 4 节提出 SBS 云资源优化分配模型及其求解算法.第 5 节对本文提出的优化分配方法和求解算法进行实验分析.最后总结全文并展望下一步工作. 1 相关工作 1.1 基于服务的应用的云资源分配 现有工作主要从工作流和业务过程角度进行云资源分配的研究.

文献研究了一种云环境中基于控制论的自主动态资源分配源预算约束的基础上最大化自适应应用的 QoS,其中,自适应应用是由多个服务构成的,但是没有涉及到应用的组成结构; 文献采用云服务实现科学工作流,并且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资源调度方法,其考虑了数据传输和存储代价,并以最小化整体成本为目标; 文献[10]研究了由多个工作流构成的SBS的资源动态分配方法,其优化目标是适应资源状态和QoS等的变化,从而最大化系统整体吞吐量; 文献[11]提出了一种用于视频监控组合服务应用的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将虚拟机资源分配问题映射为一个多维背包问题,并且采用线性规划和最佳适应下降法进行求解,其假设构成应用的每个媒体服务所需虚拟机的资源量是已知的,问题的实质是确定虚拟机在物理机上的优化放置,目标是使所占用的物理机数量最少;

文献针对基于服务的应用,将应用性能目标转换成组件级别的目标,进而确定各组件的资源需求,并使用多层应用程序验证了方法有效性; 文献[13]针对资源超额分配带来的高成本问题,提出了 ViePEP 弹性过程平台,其将业务过程管理系统与云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相结合,能够调度整个过程或者单个任务以满足服务等级目标,同时尽可能地降低资源成本和资源空闲率. 与这些工作不同的`是: 本文研究的是在当前云资源状态下求解满足 SLA 约束与资源成本优化目标的 SBS 资源分配策略,而以上工作主要针对 QoS 优化[810],如系统吞吐量,或者在最小化成本时未考虑 SLA 约束; 其次,本文采用了基于服务选取的方法解决云环境中 SBS 的资源优化分配问题; 最后,在确定 SBS 的各组件服务最优资源分配量时,考虑了资源有限情况下组件服务对资源的竞争,以及资源分配策略对云环境中各物理机可用资源状态约束的满足问题. 1.2 基于搜索的软件工程方法 本文本质上是基于SBSE的思想,采用混合遗传算法在SBS各组件服务的资源分配量空间中寻找能够最小化资源成本,且满足 SLA 约束以及云环境可用资源状态约束的组件服务最优资源分配量组合. SBSE 方法近年来被广泛用于软件设计、测试、需求工程、软件项目管理等领域.

这些工作面向不同目标,通过定义合适的适应度函数将软件工程问题转换成基于搜索的最优化问题,并采用不同元启发式搜索算法进行求解.遗传算法能够有效求解 NP 问题且实现相对简单,因此被大量运用于基于 SBSE 方法的研究中.文献采用遗传算法研究了 QoS 感知的 Web 服务组合与服务选取问题,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令人满意的时间内找到近似最优解;文献在考虑性能、可靠性以及代价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基于组件系统的软件优化及部署的遗传算法;文献从云用户的角度,基于排队论和历史平均到达率研究最优化 QoS 属性的服务部署问题,并提出了一种遗传算法E3-R 进行求解,该方法能够减少冗余 QoS 目标;文献[18]研究了如何在考虑云环境特性、部署架构等条件下将由服务构成的软件组件迁移到云平台,并采用遗传算法提高了在巨大解空间中搜

结束语

上一篇:周围环境的变化作文200字下一篇:《绩效模式》课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