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劳动竞赛经验交流

2024-04-09

项目劳动竞赛经验交流(精选6篇)

篇1:项目劳动竞赛经验交流

湖南省重点建设工程和“双百”工程劳动竞赛现场会典型经验材料

开展劳动竞赛 点燃创业激情 协力同心建设精品路科技路环保路

——常吉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2008年9月)

常德——吉首高速公路项目主线全长223.7公里,连接线长13.7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106.489亿元人民币,是目前湖南省投资最大、里程最长、工程最复杂的一个特大型项目,2004年5月18日正式开工。截止2008年7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100.186亿元,占总投资的94.08%,将于2008年年底建成通车。项目开工以来,在省劳动竞赛委、省总工会、省重点办、省交通厅领导下和省交通工会、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工会具体指导下,我们积极开展‚交通杯‛、‚高速公路杯‛和省重点工程‚六比四创‛劳动竞赛,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几年来,共收到合理化建议 条,完成科研项目 13 个,优化设计 项,节约建设资金6000多万元。从开工当年起,公司连续4年被省政府评为湖南省重点工程建设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或优胜单位、被省交通厅、省交通工会评为‚全省交通行业‘交通杯’劳动竞赛先进单位‛、被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或优胜单位。2005年被省交通厅评为‚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先进单位‛、被省高管局评为‚全省高速公路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优胜单位‛。2006年被省交通工会授予‚全省交通系统模范职工之家‛称 号。2008年公司党委书记、经理罗恒被评为‚湖南省十佳支持创新厂长经理‛,公司实验室被省总工会授予‚湖南省工人先锋号‛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精心组织,深入发动,奠定劳动竞赛的组织基础、思想基础和经济基础

劳动竞赛是调动劳动者智慧和创造力,促进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有效形式。公司领导班子对劳动竞赛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劳动竞赛的组织和实施方案,纵向建立了公司—工作组—施工单位三级竞赛组织机构,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层抓好劳动竞赛;横向建立了党委领导、行政挂帅、工会主抓、各部门参加的劳动竞赛领导小组,形成了‚纵横互补,上下结合‛的劳动竞赛组织网络,确保了劳动竞赛的健康发展。

组织网络建立后,为使竞赛活动深入人心,我们采取下发竞赛文件、召开动员大会、利用简报、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了宣传发动。通过宣传发动,澄清了认识,转变了观念。一是澄清了组织劳动竞赛是工会一家的事情的错误认识,层层形成了党组织领导、行政挂帅、工会主抓、全员参与的竞赛格局。二是转变了以往劳动竞赛‚体力型‛、‚阵风型‛和‚大呼隆‛式的旧观念,树立了新时期劳动竞赛‚效益型‛、‚智力型‛、‚全方位型‛的新观念,为劳动竞赛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为使劳动竞赛能够促进工程建设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我们在制订劳 动竞赛方案的同时,制订了奖励办法,明确从工程计量款中提取2%、(业主同时提供2%)作为奖励基金。此外,凡劳动竞赛所必需的组织、宣传等各项经费,公司一律予以保障,4年来,公司用于劳动竞赛的经费达210多万元,为劳动竞赛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抓住核心,拓宽内容,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劳动竞赛

在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抓住创新这个核心,不断充实竞赛内容,不断拓宽竞赛层面,不断创新竞赛方式,并坚持围绕促进科技创新、促进工程建设和提高劳动者者素质开展竞赛活动,调动和激发全体建设者的智慧和创造力。

一是根据项目里程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极大的实际和建设精品路、科技路、环保路的目标,以创新为核心开展工程管理、科技攻关劳动竞赛。通过竞赛,实现了六个创新:一是管理创新,在全省高速公路系统首家研创建立了信息化工程管理系统,便捷了对整个工程的科学管理,避免了全线工程管理的疏漏;二是理念创新,在项目建设中融入具有湘西特色的人文景观,力求路与自然、路与人文的和谐;三是科技创新,针对施工中突出的难题,与全国多家科研院(所)联合,先后开展了《水平层状围岩隧道结构力学行为分析与施工控制技术研究》等课题研究,取得了1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将山区道路防撞墙由原0.85米提高到1.1米,避免了车辆翻下山坡的车毁人亡事故,运用12吨重锤强夯 防治山区高填方自然沉降的弊端,采用新技术使岩石上长树恢复生态景观等,均为国内高速公路建设中首创。四是环保创新,在省内高速公路项目中率先设置了环保部门,配备了专职环保工程师,制订了环保工作目标,确保了‚环保路‛目标的实现;五是安全管理创新,除了制订系列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定期与不定期严格检查,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和宣传外,全公司所有员工实行一岗双责,担负本岗职责外兼管安全生产;六是财务管理创新,公司财务部在人民币升值导致的美元结汇资金减少的大背景下,积极衔接亚行美元贷款,探索总结出了新的快速提款、贷款模式,保证了财务工作规范运作,保障了建设资金及时到位。

二是围绕阶段任务的需要开展劳动竞赛。由于项目第一期工程(湘西段)是国内投资,第二期工程(常德、怀化段)是亚行投资。两种不同金融体制,使得第二期工程开工比第一期工程开工滞后达一年零四个月,给工程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在全线广泛动员、开展了以‚确保质量安全、节能降耗增效、加快工程进度‛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推动第二期工程(常德、怀化段)建设提前达到了预期目标,确保了项目整体建设进程。今年进入夏季以来,气候连日超常高温,给路面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保证常吉高速公路年底建成通车,我们组织开展了‚决战一百天,确保常吉高速优质如期建成通车‛劳动竞赛。目前,项目全线都围绕共同的目标,投入到了如火如荼的竞赛活动之中,后期各项工程进展顺利。三是围绕提高建设者素质开展劳动竞赛。精品路的建设对建设者素质要求更高,为了达到修好一条路,锻炼一支队伍的目的,我们在举办各项业务培训的同时,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竞赛活动。如开展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机手技能竞赛等等,为全体建设者提供了切磋砥砺,提高技能和技术创新的平台,在全体建设者掀起了‚立足岗位、练兵习武‛的热潮,有效地提高了建设者的素质。

三、科学考核,奖先策后,确保劳动竞赛不走过场 为了确保劳动竞赛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我们不但制订了各种形式劳动竞赛的考核办法。同时,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订下发了《常吉高速公路土建工程项目目标责任管理综合考核办法》、《常吉高速公路监理工作考核办法》和《湖南省常吉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环境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等考核办法。按照考核办法,公司每月对全线劳动竞赛、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及时纠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季按内业、进度、质量、环保、安全、廉政建设等项目对各单位进行细化量化的考核评比,实行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评选出劳动竞赛的先进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并将评比结果在全线通报。年底再根据季度考核评比情况和年末检查考核情况进行一次总评,在公司工作会议上,对全年劳动竞赛进行讲评,对劳动竞赛的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由于考核科学,奖惩兑现,达到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形成了良好的劳动 竞赛氛围。

过去的四年,我们与10万筑路架桥大军一起,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和社会各届的支持下,以劳动竞赛为载体,点燃创业激情,沐雨栉风,顽强拼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战胜了一道道难关险阻,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的又一篇华章。目前,常吉高速公路建设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组织好‚决战一百天‛劳动竞赛,毫不懈怠地打好最后一役,早日为三湘大地、为全省人民献上精美环保的常吉高速公路。

篇2:项目劳动竞赛经验交流

突出集体企业特色 发扬自强创新精神 开展四大创新活动 激活人人参与热情

**有限公司 2013年8月12日

近年来,**有限公司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和特点,紧紧围绕以“四创”(即创新、创优、创效、创低耗)为主题的系列劳动竞赛活动,通过“四大创新工程”活动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公司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为工会主动融入企业中心工作,服务于公司改革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并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把软活做硬,以制度和机制固化劳动竞赛活动的开展 自**与日产全面合资合作以来,公司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作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一方面面临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企业刚性支出增多、产品不断降价等多重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人员负担过重,工艺装备水平落后等“先天营养不足”因素,公司经营压力越来越大,盈利空间不断缩小。为改变不利局面,公司于2003年提出“落实精益思想,实现管理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工作方针。与此相适应,在活跃群团组织,激发员工创造热情方面,公司实施了以活动为主要载体,全员参与管理创新的工作方针,并打破以往由党群部门特别是工会全面组织负责劳动竞赛活动的惯例,专门从班子成员中抽出一名副职主抓劳动竞赛工作,下发了《**有限公司群众性技术 创新和劳动竞赛实施办法》,确定了劳动竞赛作为企业全局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了劳动竞赛的领导、组织机制,实施办法和运行模式,并以此固化每年劳动竞赛活动的有序开展。

实践证明,这种看似普通而简单的做法,确确实实引起了两级单位的高度重视,有效推动了公司精细化管理、节支降耗、塑造企业形象等工作的推进。

一是鼓起了干劲,强化了劳动竞赛活动的落实。公司总部一名班子成员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对二级单位形成了冲击和震撼,使二级单位领导看到了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必要性和重要性,各单位一把手也把劳动竞赛作为每年一项全局性重点工作加以落实,上下两级抓劳动竞赛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摆脱了以往一时热一时冷的模式,每年确立的40多项公司级立项,100多项子公司立项作为硬性目标使劳动竞赛摆上了全年重点工作位置。

二是完善了机制,把握住了工会在劳动竞赛工作中的中心定位。由于劳动竞赛涉及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牵扯到多个部门,某一专项活动往往会引起多头指挥,职能相互撞车的现象发生。对此,公司把工会置于各类劳动竞赛活动的中心位置,并始终认为是工会部门发挥大局优势,最大广泛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与此相配合,公司完善了党群部门组织建设,将党纪工团合并为一个党支部,以一个整体开展群团活动,形成劳动竞赛由工会牵头负责,党工部、团委协调,其他部门配合的推进模式,全力保障劳动竞赛活动的实施和执行。三是保障了经费,劳动竞赛拥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尽管近几年来公司生产经营工作面临多方压力,企业发展速度也明显放缓,但公司李振华总经理非常重视劳动竞赛活动,即使在2009年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他在工作会上一再强调:“不管企业多么困难,劳动竞赛的活动经费必须作为公司预算必保项目加以贯彻落实。作为集体企业,我们一定要发扬广大员工勤勉奉献,自强创新的精神,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我们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造,特别能奉献的员工队伍是公司买都买不来的宝贵财富。”公司每年除了劳动竞赛预算进公司盘子外,还每年按照员工工资总额1%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秀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稳定的资金保障不仅方便了劳动竞赛活动策划和运作,而且固化了模式,形成了活动开展的依据和手段。

二、把大活做细,激发人人参与劳动竞赛的热情

如何改变劳动竞赛活动以考核代替竞赛,变相给员工压摊任务的粗放型竞赛模式?如何把劳动竞赛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的“大活”做细,做得员工乐于接受,积极参与。一直是摆在我们工会工作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是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参与氛围。劳动竞赛是否被欢迎,首要的是要被员工接受,宣传动员便是劳动竞赛深入人心的前提。为让广大员工认识到参与劳动竞赛的必要性,我们一方面通过座谈会、形势目标教育会、劳动竞赛工作推进会等会议形式,进行沟通和交流,从上而下引导干部员工从心底里支持并参与各类形式的劳动竞赛活动;另一方面,利用报纸、电视、企业刊物、宣传栏、简报和倡议书 多种形式,在对活动进行组织动员基础上,《**党建网》和《**公司工会网》两个平台广泛宣传在竞赛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使员工看到身边的同事通过竞赛平台取得的荣誉和成绩。同时,公司对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重点培养或委以重任。例如特汽公司现在的副总经理李德,原来是该公司技术部员工,由于技能突出,先后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竞赛上脱颖而出,公司加以重点培养,他也一步一步走上了公司领导岗位,此外,(举两个因技能突出走上领导岗位的先进个人)通过身边看得见的人物和实实在在激励,广大员工中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比技能、比学习的热潮,各类劳动竞赛活动也从自上而下的一个积极性转向自下而上的多个积极性。

二是强化管理,提高劳动竞赛实效。一是做好调研,确保竞赛方案科学可行,务实有效。为了防止竞赛活动过多过滥,挫伤员工积极性,我们要求基层各单位必须加强每一项劳动竞赛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并将可行性报告中预期达到的成效与项目报告人的业绩直接挂钩,在每次下达竞赛指标之前,确立功能小组,明确职能和奖励,从根本上消除了竞赛活动一时兴起,拍拍脑袋的随意性,使活动有针对性,有责任人,有实实在在的作用。二是实时跟进,及时反馈,扎实推进劳动竞赛活动的开展。我们积极发挥工会作用,定期召开竞赛工作推进会议,通报情况进展情况,针对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妥善解决。以公司最近两年开展“五小二节”劳动竞赛活动为例,根据最近两年企业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刚性支出不断增多的现状,我们将活动的重点放在技术创新,现场管理,节支降耗和生产物流等方面,并根据广大员工提出的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产生效益后要及时兑现奖励的诉求,公司每年专门安排经费给予有功人员重奖。同时,通过公开公平竞争方式,以竞赛指标完成表和竞赛活动龙虎榜的形式,对业绩进行排名,适时动态跟进和及时兑现承诺促使了竞赛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

三、把虚功做实,“四大创新工程”围绕生产经营齐头并进 着眼于把泛而广的劳动竞赛活动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企业效益,我们将劳动竞赛定位于群众性创新活动战场上的“尖刀班”,把服务于中心工作,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第一标准。为此,我们着力抓了“管理创新工程、岗位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工程、技能创新工程”四大系列劳动竞赛活动,形成了驱动劳动竞赛活动不断深化“四个轮子”。

1.开展“管理创新工程”系列劳动竞赛活动,着力提升班组建设水平。我们在生产一线,以班组为单位,着力开展以“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完成一项技术成果、改进一次新工艺、创新一种操作法、开发一种新产品,推广一项新技术,完成一项质量改进,实现一项管理创新成果”为核心内容的“八个一”活动,结合争创“创新示范班组”活动,使劳动竞赛活动迅速融入到企业的管理当中。以2003年为例,公司88个班组,113班组长在“管理创新示范班组”活动中脱颖而出,其中,8个小集体,7个班组获得了当年**公司表彰。再如车身部件公司引入军事化管理理念,其现场军事化管理,特别是安全、环保、消防军事化管理独树一帜,多次受到了**公司领导表扬。铸造件公司一 车间浇注班组探索出来的全新浇注方法,冲压件公司综合车间试制班钳工小组改进的钳工工艺管理,因成绩突出,浇注和钳工岗位先后被**公司授予“群众性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岗位”。

2,开展了“技术创新工程”系列劳动竞赛活动,着力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由公司工会和产品规划部门牵头组织的“技术创新工程”系列劳动竞赛活动,以增强产品竞争力,调整产品结构和提升企业实力为主要内容,自开展以来,一年一个新主题,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水平。目前,“技术创新工程”系列劳动竞赛活动已经成为公司加快新品研发,完善生产流程和工艺改进的重要途径。据统计,2003—2012年,公司技术创新立项 项,以此为目标开展各类竞赛活动 次,累计创效 万元,平均每年增收 万元,在公司“技术创新工程”系列劳动竞赛活动有效助推下,不少技术创新项目不仅成为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而且有的还获得了国家级奖励。如汽车热交换器公司技术部门通过对EQ1032系列暖风改进,在该公司技术创新工程劳动竞赛活动实践中,水箱车间员工创新流程,改进焊接工艺,不仅使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得到大幅提高,而且使得部分暖风产品性能跻身于行业先进水平,有效增加了EQ1032系列暖风的市场份额。底盘部件公司重型车贮气筒总成产品开发成功后,投入生产时由于产品工艺复杂,加上又是属于安全件,质量要求特别高,产能一直提不上来,贮气筒车间员工大胆创新,通过组合合并相同业务单元,全面引进柔性化生产模式,人停机器不停,最大限度发挥了设备效能,产能实现了质的提高。D310全面投产后,该公司重型车贮气筒总成产品也一跃成 为公司主导产品,有力促进了该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发动机部件公司康明斯B系列飞轮齿环项目在劳动竞赛活动的助推下,一举进入国家“双高一优”项目,不仅增加了企业竞争力,而且获得了国家减免所得税的政策优惠。

3.开展“岗位改善工程”系列劳动竞赛活动,着力提高降成本水平。以改善、安全、装备为主题的现场“岗位改善工程”系列劳动竞赛活动,结合QCD改善、现场综合整治和节能减排等专项工作,针对现场,立足本岗,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活动,有效促进了企业降成本,节支降耗和创收增效工作。以2008年公司开展的“五小二节”活动为例,全年各类改善活动 项,仅节支降耗达382.5万元。在特种汽车公司通过开展“岗位改善”竞赛活动中,电工部门通过对焊接设备进行工艺和更新,将原来分体式焊接工艺改为一体化焊接,使设备耗能同比下降了一半,一年节约成本12.13万元;管型件公司(现专用总成公司)的“百元产值降成本”活动,不仅实现了百元产值降成本5%的目标,而且大大优化了工艺,提高了现场管理水平,这一活动经验曾在**公司专题会上进行交流;底盘部件公司开展的“千次产品无废品”岗位改善活动,使得该公司产品发交和可靠性得到了大大提高。通过多年来持续开展的岗位改善活动,公司无论是现场综合管理,QCD改善和产品质量保证都实现了一次质的跨越。

4,开展“技能创新工程”系列劳动竞赛活动,着力增强员工素质。以技能比武,展示员工风采为目的“技能创新工程”系列劳动竞赛活动,已经成为公司目前挖掘技能人才,选拔优秀员工和提升职工技能 素质的主要平台。每年,公司工会与人事部门积极配合,分三个层次历时半年时间,组织各类工种3000余名员工进行不同层次的比武和竞赛活动,通过“技能创新工程”系列劳动竞赛活动,一大批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尤其是以刘良振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技能人才,已经成公司技能人才的名片。以刘良振为例,通过劳动竞赛活动,公司迅速发现这一人才,对其进行重点培养,将他派往法国进行培训,短短几年时间,他不仅成为**公司车工工种带头人,而且荣获湖北省“十大技能大师”荣誉称号。2007年,他被国家劳动部授予“中华技能大奖”,成为公司王涛式人物。

四、把小项做强,让劳动竞赛成果完善企业的管理

四大创新工程系列活动的整体推进,为公司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健全提供了有效载体,一些不适应公司管理方式方法在活动中被实践检验出来。通过改进和修正,逐步形成一个良性互动、互为补充的“PDCA”循环。多年经验证明,开展好劳动竞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有利于企业人才的挖掘和培养。而且可以用实践完善企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水平。在我们多年的实践中,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建立了一线信息沟通平台,完善了信息反馈和沟通渠道,做到了方案实施实时跟进,及时改善。《**党建网》、《**公司工会网》两大网站平台的运行和不断完善便是突出表现,通过网资讯络平台,群众论坛的形式,我们实现了信息共享。目前,这一平台也被其他专项工作借鉴。公司综治工作、安全管理、消防等工作已经在这两大信息平台上开辟专栏进行整体工作部署和跟进。

二是实现了“问计于员工”的互动机制,使公司的管理向多方延伸。有了双向信息沟通平台,一些发端于一线,发源于实践工作经验和好的做法成为公司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的重要依据。例如在公司在“岗位改善工程”系列劳动竞赛活动中,通过对安全生产开展的岗位改善活动,一位员工提出了引入商用车CFT管理方法,公司果断采纳这个意见,在试点单位实施后,员工反响比较好,目前,这一方法已经在公司设备、营销、投资等多个系统推广,有效丰富了企业管理方式和手段。

篇3:浅谈护理技能竞赛指导经验

1 管理机制是保障

为参加此次护理技能竞赛, 我院、系 (部) 领导高度重视, 成立以教务处副处长任组长的参赛领导小组, 负责本次竞赛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成立由教务处、护理系及护理专业教师组成的参赛训练组, 负责对学生参赛前的技能辅导及选手筛选工作。同时学院制订了赛后奖励方案, 做到奖罚分明, 责任到人, 指定1名指导教师全权负责学生技能训练的总辅导。同时加大经费投入。为备战全国护理技能竞赛, 学院花20多万元专门购置了竞赛指定的设备和产品, 为竞赛提供了组织和人、财、物的保障。

2 指导教师选派是关键

根据大赛组委会要求:每个参赛队不超过4名选手、1名领队、1名指导教师, 系 (部) 选派了党总支书记任领队。为公平起见, 指导教师先由各教研室自愿或推荐报名, 后经系委会讨论确定, 由1名政治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效率高、责任心强的教师承担竞赛的训练指导工作, 另选派3名教师协同辅导, 4名指导教师中副教授1人、讲师3人, 共同负责3项竞赛项目的训练, 其中1人负责病例分析的训练。

3 选手选拔是基础

本次参赛选手选拔对象主要是护理大专三年级学生, 即已经结束10个月临床实习的学生, 各班先由班主任推荐1~2名学生进行面试。指导小组教师建立评分标准:从身高、外在气质、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学习成绩几方面权衡。最初确定12名学生参加复试, 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考核后确定8名学生参加第三次选拔, 由本次大赛的领导小组进行面试, 最终确定5名选手进行训练, 一周后决定参赛者名单。通过层层筛选, 选出较为优秀的学生参赛, 为比赛奠定了良好基础。

4 科学训练是核心

4.1 深刻领会评分标准, 设计剧本

以临床护理新进展、新理念为指导, 深刻领会评分标准, 设计剧本。大赛集训有别于基础教学, 其目的是在短期内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突破性的提高。在接受指导大赛选手这一任务后, 所有指导教师认真阅读、深刻领会评分标准, 深入医院了解临床操作新进展、新要求, 为学生创设临床案例的真实情景, 以病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护士与病人的角色扮演, 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 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1]。设计不同案例, 写出剧本, 即详细的操作流程, 包括每个细微动作、表情及与病人沟通的语言等, 让学生按流程练习。训练并非死搬硬套, 但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病人为中心, 体现人文关怀;二是坚持三查七对制度, 做好健康教育;三是强化无菌观念, 防止交叉感染。如操作前对病人的病情、穿刺血管的条件、病室环境、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全面评估, 并准备具有针对性的解释用语;操作中随时指导病人配合, 询问病人的感受;操作后对病人交待注意事项等[2]。指导教师全程指导选手练习, 针对细节问题进行强化训练, 并采用逐人、逐项过关的方法进行针对性辅导。

4.2 设计场景, 提高选手心理素质

有专家说, 全国性的竞赛到最后比的就是心理素质, 因此,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尽管选手训练有素, 动作娴熟, 但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比赛时的心态就会影响操作。为消除选手心理障碍, 选手和教师都将每次训练视为比赛, 操作前自己准备所有用物, 操作后自己整理物品。计时开始训练, 练习完成后点评。多次请校领导、专业教师、学生观摩操作, 经常改变练习和比赛环境, 每次评分都要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指出优点和不足。并聘请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专家进行现场指导, 用DV拍摄操作全过程并适时给学生回放, 及时纠正错误, 尽量模拟比赛现场, 营造赛场气氛,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使选手做到在各种场合操作时“旁若无人”。

4.3 力争省时、省力, 动作美观

南丁格尔于1859年在她的《护理札记》中指出:“护理既是

护生中医护理操作培训实践与思考

马郑萍, 刘春雨, 刘秀芳

(甘肃省中医院, 甘肃兰州730050)

关键词:护生;中医护理;培训

中图分类号:G4 2 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1-12 4 6 (2 0 13) 0 3-0 0 7 2-0 3

临床实习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 也是护士职业生涯的重要环节。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中医院, 同时也是甘肃省中医学院的教学医院, 2011年成为“甘肃省中医护理培训基地”。基地的成功建设, 将推动我院中医护理事业朝着更专业、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也将为我省中医护理人才队伍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我省已将大力发展中医药作为医改特色, 基地肩负着全省中医护理培训的任务,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培训力求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 培训形式多样, 通俗易懂, 形成了一整套实习护生中医护理操作培训流程。

我院每年承担着200多名本科、大专及中专护生的临床实习带教任务。多年以来, 我院一直非常重视对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工作, 尤其在中医护理操作的培训方面, 制订了详细的培

艺术, 又是科学。”对护理操作不仅要求“真”“善”, 还要求“美”。即护理操作除了减轻服务对象的躯体痛苦外, 还应使护理操作的执行者和接受者都能获得美感而带来心理愉悦[3]。这样的美能使病人产生信任。因此, 我们在训练过程中把这一理念灌输给选手, 让他们认识到护理的艺术美存在于护理实践的全过程, 让其有意识地注意自己和别人的行为, 思考每个操作中的细微动作。选手在集训时要求每天进行1小时的形体训练、语言训练, 并由专业形体教师指导。

4.4 应变能力训练

在模拟竞赛中我们发现选手会有一些小错误发生, 如心肺复苏术, 选手会出现唤错病人姓名的情况;静脉输液时, 棉签掉到地上;签字时笔帽掉到地上等。考虑到在正式比赛中也有可能出现这些问题, 为此, 首先要教会学生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 其次训练学生遇到此类事件时应如何处理。如静脉输液操作中如果无菌棉签不慎掉到地上, 首先要沉住气, 不慌张, 暂时不做任何处理, 按常规进行操作, 但在操作结束后拣起棉球并进行垃圾分类, 最后洗手。

5 结果与体会

5.1 结果

训计划, 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 使护生全面掌握中医护理操作并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在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创设良好的培训平台

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 我院选派50多名包括护理部主任和护士长在内的护理骨干去广东省中医院进修学习, 重点对中医护理操作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学习。通过学习, 进一步理清了思路, 规范了操作流程, 提高了对实习护生中医护理操作的带教水平。

中医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学科, 其操作熟练、规范、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安全、舒适与治疗效果[1]。中医院护士对中医护理操作的掌握程度也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声誉。实习护生作为医院的一员, 熟练的中医护理操作是必备技能。因此, 负责“甘肃省中医护理培训基地”的中医护理小组为了不断提高我院护士的中医护理操作水平和临床带教水平, 不断修订和完善操作流程, 制订了详细的培训计划, 对我院护士中医护理操作进行

竞赛如期举行, 全国有27个省、市、自治区的54所学校共204名选手参赛。竞赛项目均为个人比赛, 每名选手首先在健康评估室对给出的1个临床案例进行分析, 以书面形式写出主要护理问题 (3个) , 并针对首优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 (3条) , 时间20分钟。然后按抽取的参赛号进入重症监护室 (ICU) 赛场, 连续独立完成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心电监测、静脉输液3项临床护理操作, 时间20分钟。由于各项操作安排紧凑, 赛场气氛紧张, 我系4名选手中1人因分析临床案例失误, 两人在比赛中超时, 导致成绩较低, 最终仅两人荣获三等奖。

5.2 体会

本次竞赛是对卫生职业院校护理教学成果的一次检阅, 为护生提供了展现自己护理技能的机会。通过本次技能竞赛, 我院找出了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差距, 积累了经验, 明确了努力的方向。笔者相信, 本次竞赛对今后我院护理教育教学改革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要:目的 总结经验, 探讨护理技能竞赛训练模式, 为以后竞赛制定更科学的训练方法。方法 以领导的支持为保障, 对选手层层筛选、严格训练, 并指定专业教师指导, 从培养行为规范、言行举止着手, 要求省时、省力, 动作美观, 注重心理素质培养等。结果 我校4名选手代表湖南省队 (湖南省共两队参赛) 参加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护理技能竞赛, 其中两人获三等奖。结论 护理技能竞赛是职业院校间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对护理教育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护理技能,竞赛,指导经验

参考文献

[1]尼春萍.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思考[J].护理研究, 2009, 23 (2) :4 5 5.

[2]李淑迦.临床护理操作规范[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篇4:项目劳动竞赛经验交流

扩大就业,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在中国经济连续五年增长率都保持在10%以上的基础上,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在产业类型上,稳步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类型上,鼓励发展个体、私营、外商投资、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使民营经济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近年来,个体、私营企业年均增加就业岗位500万至600万个,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一半以上。在企业规模上,注重发展有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在就业方式上,鼓励引导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就业形式。约30%左右下岗失业人员通过灵活就业方式,实现再就业。2003年至2006年,城镇年均新增就业1000万人。200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

稳定就业,必须以扶持政策为依托,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2002年以来,中国政府制订实施了税费减免、小额信贷、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财税、金融政策,鼓励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引导激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稳定性。中国政府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面向新成长劳动力的各类培训。中国政府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为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援助,并提供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帮助其再就业并稳定就业。今年,中国政府还明确提出年内基本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问题的工作目标。

体面劳动,必须以平等就业为核心,注重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中国《宪法》、《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都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男女同工同酬。今年5月,中国政府颁布实施了一部保障推进残疾人就业的条例。2006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生育四项社会保险的新增参保人数都超过1000万人。同时,通过完善国家劳动标准、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扩大集体合同覆盖范围、全面推动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努力改善就业条件,帮助各类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实现体面劳动。

篇5:项目劳动竞赛经验交流

一、突出工作重点,推动劳动

力有序转移

坚持从拓宽出路、凝聚合力、完善体系和基础联动四方面入手,夯实劳动力转移工作基础。

1、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拓宽转移出路。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全民创业。自以来,全县共引进客商投资项目900多个,其中亿元或千万美元以上项目30多个,培育壮大了鞋革、食品、建材等主导产业,仅工业园区就新增就业岗位近3万个,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2、同等重视招工与招商,凝聚转移合力。坚持把劳动力就近转移作为解决企业用工不足以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出台了《县科技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启动了园区企业用工服务试点工作;今年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服务管理办法》。在部署开放型经济工作时,要求县直各单位把服务劳动力就地转移作为工作重点,并下达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园区转移的指导性目标,形成各部门相互衔接、县乡村上下联动抓用工服务的共识共为。春节期间的一星期,该县就为园区企业招聘员工6236人。

3、加快建设劳动保障平台,完善服务体系。一是高标准兴建了县级劳动力市场。总投资达1500万元的县劳动力市场投入使用,全县职介机构全部进入市场开展业务。二是建立并完善了乡级服务平台。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一次性建制到位;工业园区劳动保障事务所挂牌成立,并与县、乡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实行联网办公,资源共享。三是劳动保障服务延伸到村。今年6月份,采取公开组织选聘、实行工资补贴的办法,在居委会、村委会分别选配了劳动保障工作专管员和协管员。今年以来,各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累计提供就业服务2.6万人次,帮助1.1万人实现转移就业。

4、完善“三个台帐两个合约”,夯实对接基础。按照富余劳动力转移与企业用工互补共赢的思路,重点开展了“三个台帐”建立和“两个合约”推广工作。一是劳动力资源台帐。根据客商由“要优惠政策”向“要用工保障”转变的情况,进行了第一次全县劳动力资源调查,调查结果有效促成了裕盛的落户;进行了第二次普查;目前基于网络数据库管理的第三次普查也全部完成。二是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台帐。主动应对农村劳动力由“输出为主”向“就地转移”的转变,对工业园区企业实行了每季度发布一次用工信息的制度。在此基础上由县劳动保障部门牵头,整合全县企业用工信息,建立了目前每月一更新的用工需求台帐。三是培训机构台帐。全面建立了职业培训机构的管理台帐和学员基础台帐。出台了“三个台帐”管理办法,并实行联网管理,做到“一点登陆、资源共享”。四是引导企业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签订转移就业协议。企业对照劳动力资源台帐“按图索骥”,劳动力则按照企业需求台帐“对号入座”,签订转移协议,形成有效对接。为满足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专门成立了“县劳务派遣服务中心”,采取“由中心先期储备培训劳动力,再根据企业需求,及时向企业派遣”的运作模式,实现招工和就业的对接。以来,该中心已为裕盛输送员工1万余人,基本满足了企业的发展需要。五是引导企业与职业培训机构签订定向委托培训协议,提高员工职业技能水平。

二、强化培训引导,提升需求对接水平

坚持把培训引导作为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来抓,整合培训资源,扩大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

1、改革培训体制。一是打破部门界限。选择县职业技术学校作为示范窗口,推进教育部门理论教学与劳动保障部门职业技能培训的“强强联合”。学校提供师资和场地,侧重理论培训;培训机构筹集实训器械,侧重实训操作。二是打破不同培训项目之间的界限。把“阳光工程”、“雨露工程”和“金蓝领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区别不同主体、共同服务企业员工的培训,优先满足重点企业的需求。三是打破不同所有制之间的界限。引导民间资本、企业资本参与开发培训市场。今年以来,该县四所民办学校已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1228人,其中为园区企业培训输送980人。

2、创新培训机制。一是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职业培训机构把实训课堂开设到企业车间机台,模拟操作;企业则把新员工的公共培训交给培训机构,实行优势互补。二是建立政企互动机制。由政府部门牵头,选择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但又存在用工缺口的企业,共建培训基地,开展联合培训。承担培训任务的企业除能享受培训补贴外,还有录用受训人员的优先权。如顺誉服装有限公司就通过此种模式,在招收到了急需的300余名职工。

篇6:公司劳动竞赛交流材料

---公司劳动竞赛交流材料

作为新建企业,针对新进厂职工所占比例大,能够独当一面的熟练技术工人少这一现状,公司认为必须强化职工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快速提升技能水平,适应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厂工会紧紧围绕年度中心工作,开展特色劳动竞赛,渗透到安全生产、降本增效等领域和环节,为促进厂安全生产和企业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以节能降耗为落脚点,值际小指标竞赛促效益 为达到经济运行、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目的,公司生技部于2012年制定了小指标竞赛办法,积极开展值际小指标竞赛,竞赛办法包括经济指标、超发电量、安全指标、其它生产指标竞赛共计4项。运行部负责抓落实,值际做好日常操作和运行维护调整。为了最大限度保障锅炉安全、长周期运行,尤其是各受热面安全,部门还配套出台了《锅炉主、再热蒸汽、受热面壁温越限考核办法》,加大了对机组超温的考核力度,超温一次考核一次,依次累加,杜绝了恶性竞争。奖惩力度的加大,有效调动了各值参与指标活动的积极性和节能降耗的主观意识。先后对每个月评选出的值际进行了奖励,共计奖励金额达80万元。竞赛以机组SIS系统为平台,自动采集个竞赛指标数据。第一名获得分项奖励资金8万元,多个并列第一可平均分配单项竞赛奖励资金。每年年终,发电运行部按照各参

赛单位1-12月的月度竞赛成绩相加,按照总得分高低排名,第一名获得“运行部年终劳动竞赛冠军”称号,并给予4万元奖励。

二、以大小修质量为着眼点,“安全质量”劳动竞赛助安 全

为确保大小修安全和质量,开展以“比安全、比质量、比进度”为核心内容的“安质”竞赛活动。成立竞赛领导小组,负责竞赛方案的拟定、活动的宣传、组织、评比规则和奖励办法的制定。

围绕安全质量的竞赛。一是在检修维护部开展“安质先进集体”的评选,主要从安全控制、定置管理、修后质量优良率、工期控制、费用控制、班组协作等6各方面进行评比;在检修员工中开展“优秀质检员”的评选,主要从确保安全的工艺纪律、质监点一次验收合格、一次试运成功、、文件包管理等7个方面进行评选;二是在运行部开展“全优操作集体”的评选,主要从两票合格率100%、操作规范准确率达100%、值际协作等 6各方面进行评选;在运行员工中开展“最佳操作能手”的评选,主要是从“迅速准确到位、操作准确率达100%以上、严格按工作票、操作票执行操作”等5个方面进行评选。活动结束后,授予一个班组“安质先进集体”称号,授予一个值际“全优操作集体”称号,授予4位员工“优秀质检员”、“最佳操作能手”称号,去年共计奖励5600元。通过上述4项竞赛,现场跑冒滴漏现象减少80%,截止2016年1

月31日,实现安全生产1165天,荣获新疆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围绕合理化建议的竞赛。在检修和运行员工中开展“我为检修献一策”竞赛献计大修。检修期间,员工提出有利于提升检修水平,提高设备运行的好想法、好建议、小发明、小改造、金点子等共计40余条,经评审委员会逐条进行分析研究,最终评选出具有创意和实施价值的合理化建议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其中,李兆峰的合理化建议《汽轮机排汽加装减温装置》荣获一等奖,予以1000元奖金奖励。该建议的实施,每年可节约标煤2600吨。

围绕宣传报道的竞赛。工会要求各班组、值际推选大修宣传员2名,主要是准确、及时地报道大小修期间抓安全、重质量、有创新的先进班组和个人等。主要从深挖掘,重质量、出精品、有影响4个方面进行评选。通过挖掘亮点,激发斗志,为顺利完成机组大小修任务提供了思想保障。期间共投稿件30余篇,按上稿数量和质量,授予检修部“优秀组织奖”称号,奖励500元。

三、以岗位练兵为出发点,技能比武大赛结硕果

开展技能比武大赛是促进职工本岗位技能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各分工会根据生产各专业特点,在运行部举办集控技能比武大赛,分为理论和实操两类考试,运行员工参与率达到了100%。通过比武,对提高运行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事故处理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燃料运行部举办采制样大赛,提高采制样人员的操作技能,使化验数据更加准确;通过赛事,员工得到了锻炼,2016年厂荣获上级公司第八届燃煤采制化技能大赛团体第二名、2位员工荣获采制化大赛银奖、1位荣获制样大赛铜奖;

在发电运行开展电气道闸比武大赛,提高标准化操作水平,防止误操作;在检修开展热控技能比武,提高检修技能,检修1名员工代表常参加新疆公司热控大赛获得铜奖。

技能大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形成了钻研本职工作,互相切磋技能,共同提高的良好态势。

四、以方式创新为关键点,丰富技能竞赛内涵

针对提升员工技能水平的紧迫性,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厂技能竞赛获奖人员的带头和引领作用,我们创新方式和方法,于2016年9月策划实施了“交流、带动、提升”系列活动。鼓励获奖人员在工作岗位上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加速职工队伍素质提升。

1、“经验交流”辐射广大职工。公司职工张展参加集团公司精密点检大赛荣获三等奖。为提高检修员工精密点检水平,成立了张展工作室,正发挥工作室培训钻研、解决难题的功能和作用。去年10厂工会组织了“获奖人员经验交流会”,由2013-2014年获得集团公司和新疆公司技能竞赛荣誉的人员总结介绍备战竞赛的成功经验,80余人参加经验分享会,6位获奖人员进行了宝贵经验的分享,参会的职工通过聆听感悟他们的经验,从中受到了启发、启迪。

2、“名师带高徒”体现点对点帮扶。公司不仅为获得技能大赛金、银、铜奖的6位选手颁发证书授予“名师”称号,而且由他们分别与机务、财务、采制化、热控选定人员签订师徒合同,实施一对一帮扶,制定帮扶计划、措施和目标,师傅对徒弟通过理论、现场授课等方式进行定期目标化培养。公司每月对师徒进行跟踪检查,每季小结,半年考评,待今年10月合同期满后,将实施考核和验收,对优秀导师进行奖励。

3、“示范学习小组”体现以点带面推进。分别成立由获得金银铜将人员任组长的机务、财务、采制样、热工示范学习小组。采取集中培训及岗位实践的方式进行学习,制定学习计划,开展技术攻关、合理化建议、知识讲座、事故讲评、事故分析、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的集中培训。每周培训一次,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季度进行一次专业考试。成绩优秀者,给予示范小组奖励,并在公司推广。

上一篇: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专题下一篇:上三分村学习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典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