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2024-05-12

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共8篇)

篇1: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此文于2009年6月在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主办的“2009中国教育系统优秀教案(论文)全国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让 学 生 在 体 验 中 成 长

----新课标下的数学体验学习

台城中心小学方青云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体验,就是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带来的成功感受,是真切的、深刻的,是自立自愿的情感渗透和价值态度的自然融合与升华。让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即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在特定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学生在经历数学问题中从提出到解决的整个过程,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教师必须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在体验中不断成长。

一、在自主参与中体验“探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便是他的不幸。”学生,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好奇、探索的愿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体验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参与。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体验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让每位学生在顺境中探究,尽情表现自己,那么学生就会拥有通过主动参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体验到探索的成功和创造的乐趣。如学生学习了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后,在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特殊情况时,我

1先出示了几组数让学生求最大公约数,并要求他们找规律:(1)35和7、40和5、12和6、77和11(2)8和9、15和37、16和9、4和7,探索过程中,学生兴奋地叫了起来:不用短除法就能很快地找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啦!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秘密”:两个数是整除关系,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接下来我让他们举例验证,他们态度认真,不断尝试,为证实自己的发现毫不放松。最后,我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两个数是整除关系,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两个数是互质关系,他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探究中推向问题的关键。这个过程,从探索到发现再到完善结论,不仅加深了对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方法的理解,还为后面学习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特殊情况作了学习方法的铺垫,学生完全在自主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规律性。

二、在实践操作中体验“玩数学”。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中,把课本中的一些知识转化成“玩”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心情愉快,而且还能从“玩”中自觉地探求有关知识、方法和技能,使“玩”向有收益、有选择、有节制、有创造的方面转化,所以玩的过程也是一个体验学习的过程。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认识”一课中,我先播放配乐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中米老鼠躲在圆栓形滚筒里四处奔跑、滚动、嬉闹的滑稽画面,然后话外音质疑:米老鼠躲在一个怎样神奇的小屋里?为什么跑得那么快?这种紧张而有趣的场景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他们情绪高涨,很兴奋地 “玩”了起来: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桌面滚动,再拿出一个圆柱体学具在桌面上滚动,在探索比较中同学们感悟到: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很多角,跑不动,而圆圆的柱子可以滚动,所以米老鼠躲在这种形状的小屋里跑得特别快。又如“装有水的容器里放入石头”,为了让学生理解升高的水的体积等于石头的体积这一关系,我把学生分成六组,每组一个装满水的量杯,一块长方体或正方体铁块,一个小桶,让他们玩起“测一测,量一量”的活动。为了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让学生玩起“剪剪拼拼”的活动。学了轴对称图形后,我又组织了学生玩起“画一画,剪一剪,作出最美的图案”活动,学生通过“玩”展示了一张张美丽的图画,不但懂得了什么是“对称”,还感受到对称的美。由此可见,实践操作不仅让学生体验到“玩数学”的乐趣,还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拓展。

三、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相互的讨论、交流、启发、帮助、协作中,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学生就会在交流中萌发我要学数学的心理需求。例如我在教学“把35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7段,每段是多少米?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这类题目对于初学的五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有些难理解,且容易混淆。教学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说一说“你怎样区别并解答两个问题的?”经过一番的讨论,得到了始料不到的效果:有学生说,求每段长几米,就是把35平均分成7份,用35÷7=5就可以算出,而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就是把35米看作单位“1”,意思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那每份就是全长的了。又有学生说,求每段长几米,是求每份数,我根据“每份数=总数÷份数”这数量关系用35÷7=5就求出来,而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我理解为每份所占的分率,把总数看作单位“1”,用117

÷7=就求出来,还有学生说,求每段长几米,就是把35平均分成7份,根据“每份数=总数÷份数”这数量关系用35÷7=5计算,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我利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根据“每段长度÷总长度=每段占全长几分之几”这数量关系用5÷35=,等等不同的说法,道出了学生心中的所想,道出了各自卓越的思维方法,同学们也体验到精彩的畅所欲言学数学的情趣。又如,我在教完“归

一、归总应用题”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根钢管长300厘米,截下30厘米的一段钢管重450克,剩下的一段钢管重多少克?”先让学生思考再分组讨论并解答,场面非常热烈,解答的思路有多种情况:①先求出1厘米的钢重几克,再求剩下几厘米,最后求剩下几克,列式为(450÷

30)×(300-30);②先求出1厘米的钢重几克,再求出共有几克,最后求剩下几克,列式为450÷30×300-450;③把30厘米的一段钢管重450克看作一份的数,求出剩下的厘米数即剩下几份,再求出剩下的重量,列式为450×【(300-30)÷30】;④先求出300厘米可以截成长30厘米为一段的有几段,再求出共几克,最后求剩下几克,列式为450×(300÷30)-450等等,学生通过思考和合作交流,畅开了思路,深化了认识。

四、在生活实际中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数学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新课标强调让学生走向自然、面向社会,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对每个学习内容的引入,都尽可能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例如我在教学“利息”这节课时,我让学生解决以下的实际问题:

1、生活实际中储蓄的种类有哪些?哪种的储蓄方法利息最高?

2、如果某客户把5000定期储蓄3年,而他两年半就提款,该怎样计1717

算他所得的税后利息?如果延迟半年提款,又怎样计算他所得的税后利息?

3、张平有500元,打算存入银行两年。可以有两种储蓄办法,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是2.43%;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2.25%,第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税后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一年.选择哪种办法得到的税后利息多一些?这样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学生就会真正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就会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用于生活。

五、在总结反思中体验“评数学”。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学的得与失,师生共同总结与反思是一种很好的评价体验。学生可以在评价中体验到与人分享、相互鉴赏,促人进步的乐趣。为了发挥这种“双促进”导向功能,每次上完课,我都要求学生从学习态度、学习情感过程以及学习结果等方面进行以下的总结评价:

1、你认为这堂数学课有什么作用?自己在这堂课学得怎样?给自己打几分?

2、选择班里的一两个同学,评价一下,表现怎样?你给他打几分?

3、老师在这堂课中表现怎样?还有什么改进?通过这样的评价就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不断激励自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还可以互相督促、相互赏识、取长补短。

“让学生体验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过程性目标,也是时下数学教坛的流行语。体验学习确实能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体验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在接受知识,更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在构造自己对认识客体的理解,不仅是用“脑”去学习,更是用“心”去学习,用

心灵去体会,用整个身心去感受、理解。只要我们适当的指导,学生就会在体验过程中健康和谐地成长。

篇2: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文峰中学马爱玉

大家知道:人,只有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或工作的激情才可能受到鼓舞;人,只要

是觉得快乐的,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会得到成功。因此,要使学生学会生活与学习,激发其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从而产生积极求知的欲望,成为生活与学习的主人,前提条件是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求知的快乐,懂得感悟学习的愉快。让学生在体验中快乐成长,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现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

一、首先用老师的理解与帮助,去唤醒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郑晓江编著的《穿透人生》这本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段文字:每个人的身上都隐藏着原子能,但只有很少的人能够点燃它;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一个金矿,只是很少有人开采它;每个人的身后都沉睡着一个神通广大的巨人,可是很少有人唤醒它……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阳光,我们的职责就是要让它发光。做班主任的就是要用我们的精力去帮助学生,让他们身上的太阳能发出万丈光芒。

我们班有一个女生王玲岩,学习成绩是班上倒数第二名,值日时也不 积极参与,班上没有人注意她、欣赏她,好象她是一个多余的人。与她的谈话中我感觉到,她虽然行为上表现的是无所谓,有点自暴自弃,但内心里是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需要的,这说明她还是很有上进心的。于是我有意识的安排她收拾桌子,负责班级前部的评价表的工作,不听地在学生面前表扬她,让同学们都认为她是班级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她也感受到“被需要”的幸福和快乐,找到了自己在这个集体中存在的价值,学生对班级拥有了归属感。从此,她每天都开心地上学,再也没有一次违纪现象,学习成绩进步很大。

所以说,真诚的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上课时写错了字,讲错了题或冤枉了学生,主动对学生说声“对不起”;学生犯错时,冷静处理;学生不听课时,不再当众批评;后进生不会做题时,耐心地辅导……温和地对待

每一位学生,微笑上好每一节课。学生感受到了被尊重,被理解,被重视的关爱,也唤醒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师友合作让学生体验 快乐,增强了学生的自省力。

“和谐互助”“师友合作”策略能把课堂创设为师生寻求快乐的源泉及阵地,让课堂教学展现绚烂的魅力,点燃学生主动探究与求知、享受成功与快乐的火花!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学生有效学习时间延长、学生师友教学相长。所以在课堂上、班级管理中,我们引入了“和谐互助”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教与学的过程。班长郝苑君说:“作为师傅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毕竟自己是师傅,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耽误了杨萌浩的学习与进步。所以这就在无形中提醒我要以身作则,要对他负责任。于是,在某些事情上便会严格要求自己,会在课前把知识弄透彻,课堂上认真听懂讲,这样才能更好的教徒弟,不能做好反而给老师丢脸,所以事事争上游,大大增强了我的责任心。其次,在给杨萌浩讲解的过程中自己等于又学了一遍,加深了自己对于题目的掌握与理解,巩固了知识。慢慢养成细心、稳定、善于钻研的好习惯,遇到难题你不能再不退缩,而且,再难的题,你给徒弟讲的多了,你真正掌握它的做题技巧,日久天长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语言的组织,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渐渐的,我上课回答问题也越发的有条理了。”

教育专家认为,学生是在不断体验中长大的。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更应理性地看待学生的体验,抓住时机,因势利导,给学生的成长留足了自我反省和成长的空间。

三、用激情点燃每一个心灯

人性,是相通的,激情,是可以感染他人,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我的生活就是如此,我和学生一起唱歌,一起打扫卫生,一起跑操,一起学习,一起讨论…我让学生在和我相处的日子里,去和学生一起承担生活的苦和乐!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尊严、什么是拚搏、什么是直达心灵的教育。我们互助,我们反思,我们紧张,我们收获,我们快乐。用我的激情点燃每一个心灯,从而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教育蕴含着最丰富的幸福密码,面对多姿多彩的学生,你得时时擂响心头的大钟小鼓,为自己的教

篇3: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一、创设情境, 在体验中学会感知

1. 运用现代媒体, 再现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 情感是架在认识和行为之间的桥梁。在教学中, 我们要按照小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 (感受——体验——共鸣) ,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可控性等特点, 将音乐、图片、投影等多种媒体组合运用, 创设具体、生动并与教材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身临其境, 心入其情, 进入角色, 从而唤起并激发其深刻的内心情感体验。例如:学生进入小学后新鲜好奇, 他们迫切地想对学校有一个清晰整体的认识。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这个单元时, 我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 播放了校园电视专题片。伴随着欢快悦耳的旋律, 校园每个区域依次展现在学生面前, 同学们逐渐熟悉了校园环境。此外, 我还在课堂上播放《校园礼仪专题片》, 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直观形象的画面、通俗简练的解说, 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们初步懂得了遵守学校生活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 树立了规则意识, 逐步适应了在新环境下的新生活。再如, 我在教学《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时, 播放《武夷山下的一颗明珠》电视专题片, 同学们伴随优美的旋律, 在主持人的解说中“畅游”铁城, “攀登”熙春山, “漂流”富屯溪、锦溪, 观赏千年“傩舞”和民间戏剧一绝“三角戏”, “参观”李纲祠、宝严寺……学生们体验到了家乡自然风光之美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2. 开展班队活动, 展现情境

在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中践行体验, 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生活, 及时捕捉校园内发生的典型事例, 用以丰富品德课的践行体验内容。例如:《新朋友新伙伴》一课是针对刚入学的小朋友设计的, 当孩子们怀着不安与渴望走进小学的大门时, 他们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教师、陌生的同学。怎样才能让他们很快地融入这个新的环境和新的集体并快乐地成长呢?教学中, 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我们都是好朋友”主题班队活动。活动前, 我让孩子们把平时自己最喜欢吃、最喜欢的东西带到学校, 并准备一个自己最拿手的节目。活动开始时, 我们一边唱歌一边“猜歌名”。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们猜到了《找朋友》这首歌。接着, 师生互动, 玩起了找朋友的游戏, 孩子们你追我赶, 玩得不亦乐乎。看到这个情景, 我对孩子们说:“大家都找到了好朋友, 我们把自己带来的好吃的、好玩的拿出来与朋友一起分享吧!”随后, 我激励、引导孩子们大胆地表现自我, 表演节目……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增进了解, 互相接纳, 体验到了友谊的可贵与快乐。

二、变换角色, 在体验中学会感恩

著名心理学家柯伯尔认为:儿童道德发展是从理智发展经角色承担发展再向道德能力发展的。角色体验是让体验者在生活、游戏及模拟情境中承担或扮演一定的角色, 从自己所承担或扮演的角色角度去体验周围的关系及自己在其中所应承担的道德义务, 并以此为参照系, 反思自己以往的生活态度和日常言行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境界, 感悟该角色的实际承担者所能达到和实际达到的道德境界。

1. 家庭体验, 学会感谢父母

现在的孩子, 大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在父母、长辈的过度呵护和关爱下, 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 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他们对父母的艰辛劳动不懂得付出, 只知道要求。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呢?在思品教学中, 我经常组织开展“体验——感恩”活动, 学生在变换角色中体验, 在体验中学会感恩。如在教学《我为家人添欢乐》一课后, 我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开展了“今天我当家”体验活动: (1) 整理房间, 打扫卫生; (2) 根据自己设计的菜单去菜场为家里买一次菜; (3) 学炒一两盘菜; (4) 用餐后清洗碗筷, 清理垃圾。这次活动,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汇报会上,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家长们反映:“通过这样的体验活动, 孩子们不再乱扔东西, 吃饭也不再挑食了, 孩子好像一下子长大了, 懂事了, 知道体贴父母了。”的确, 小朋友都从亲身实践中体验到了父母的辛劳, 获得了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 真正明白了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2. 社会体验, 学会感谢社会

现代学生生活范围狭小, 对世象万千的社会了解不多。我常常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开展“小交警一日体验”“环保一日体验”等系列活动。在这些岗位体验活动中, 他们获得了一种真实的生活体验并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 劳动没有贵贱之分, 只有分工不同。他们感受到环卫工人与交警叔叔的艰辛, 懂得了如何珍惜与感谢别人的劳动, 并将遵守交规与保护环境化作自觉行动……总之, 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健康向上的角色, 使学生通过实践与体验, 学会生活中的基本技能, 明白做人的基本准则, 学会珍惜, 学会感恩。

三、社会实践, 在体验中学会感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本课程教材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 激活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教师应遵循教材的这一特点, 不能仅仅把目光局限于教材本身或课堂内, 而应将目光对准社会这个大课堂, 引导或带领学生走出校门, 进入真实社会, 体验社会中的现实情境, 了解社会中的现实问题, 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社会事物现象的能力, 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锻造良好品质。

1. 走进社区, 关爱“小家”

社区是人们的“家”, 让体验教育走进社区, 从近处着手, 将品德与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 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美化家园》后, 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 到自己所居住的小区里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1) 了解小区的环境卫生状况; (2) 观察小区的人们是否将垃圾进行分类, 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3) 了解小区内是否存在垃圾乱扔乱放现象, 谁在制造垃圾; (4) 在小区内倡议并开展“帮垃圾找个家”活动, 使小区的环境时时保持清洁卫生。学生走进社区, 通过有意识的观察、调查、分析, 对自己所居住的小区更加熟悉, 对小区的环境卫生更加关注。面对脏乱现象, 采取有效的方式, 积极倡导人们树立“美化家园、人人有责”的意识。从这一系列活动中, 他们感悟到合理妥善地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 争当环保小卫士, 关爱自己的“小家”。

2. 走向社会, 关注“大家”

篇4: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一、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学生的认知过程总是伴随着情感进行,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授课内容的特点,编成饶有趣味的小故事,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能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如教学 “商不变规律”时,教师创设童话故事:树林里,松鼠妈妈带了一群小松鼠,其中一只名叫圆圆的小松鼠既贪吃又自作聪明。一天,松鼠妈妈分别给每只小松鼠12个松果,要它们平均分2天吃完,其他小松鼠都拍手表示满意,只有圆圆大叫着“12个松果太少了,不够吃。”妈妈说:“那好,我给你24个松果平均分4天吃完。”圆圆又叫又跳:“不够,不够。”妈妈说:“那我给你36个松果,平均分6天吃完,怎样?”这下圆圆满意了。妈妈和小姐妹、小兄弟都笑了,而圆圆却莫名其妙。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为什么妈妈和小姐妹小兄弟都笑了呢?同学们听了都笑圆圆笨,争着说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才能……,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此外,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讲一些数学家刻苦研究的名人轶事,看一些数学家的照片或插图,能够使学生终身难忘,他们会追踪数学家的思维,去体验研究成功的境界。科学家们的忘我探索情境,能激励学生,陶冶性情,鼓舞斗志,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的精神。

二、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正是通过已有的“经验”,学生才能经历知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得到新的经验。因此,教学要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即“数学现实”)出发,根据小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在参与操作实践的过程中思考、发现和创造。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像数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去研究,去探索,去创新。

如:儿童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有过不少买东西的经验了,在教学“认识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在教室里创设了一个模拟文具店(里面摆有各种文具卡,并分别标上单价),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3元钱来买文具,必需用完这3元,看你们组能买些什么文具?并试着“买一买”。学生们一下子被这熟悉的情景吸引住了,纷纷发表自己独特的意见,高高兴兴地“去买一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还要多开展数学课外实践活动,如生活中的一些调查统计、实际小测量、制作几何形体或数学学习用具等,还要鼓励学生多看有关数学的课外书,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样做,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还能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探索意识,开阔视野,拓宽其知识面,而且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素质得到更广泛意义上的培养和发展。

三、创造“交流情境”,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体验

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观念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他们站在不同的思维角度所看到的是事物不同的反映面,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反映面来引发学生交流,使学生互相促进。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探索的情境中体验,所体验到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感知和更新的认识,更是同学之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

如:讲解一道应用题:有一批煤要一次运完,如果每车运27吨,要30辆卡车。现在只有27辆卡车,平均每辆卡车多运多少吨煤?老师先让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后进行交流。生1 :27×30÷27-27=3(吨);生2 :27×(30-27)÷27=3(吨);生3 :30-27=3(吨)。生3 的话音刚落,便招来同学们的一片反驳声。生3 也一时说不出理由。师:孩子们,说说你们的意见吧。生4 :我认为他是知道计算结果后在凑答案。生5 :30辆减27吨,单位不同,不能相减,这式子没有意义。其他同学表示赞同。师:生3 的列式究竟有没有道理呢?我们分组好好讨论讨论,看有没有什么新发现?同学们展(下转第80页)

开了热烈的讨论,老师也参与其中。过了几分钟,有些小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生6: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他的算式可以这样理解。因为煤的总重量不变,一共是(27×30)吨,一次运完,如果用30辆卡车,平均每车运27吨,如果用27辆卡车,平均每车运30吨,这样一比较就知道每车多运(30-27)吨。

以上案例中,老师尊重每个学生,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充分的探索、合作交流机会,“化腐朽为神奇”,不仅使学生理解了一种更为简单的解题方法,更鼓励了学生有创见的思维,保护了孩子们的创新意识,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四、创设“应用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

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也都直接地被应用于人们的生活领域和生产实际。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揭示出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产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地应用的机会,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一次次实际应用中,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作用。通过应用,既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又能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教学了“时分的认识”后,教师让学生完成一份作业:“设计一次春游活动方案”,要求时间安排、活动内容和程序等在活动方案中体现得当。由于“春游活动方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这一开放性的作业由时间知识为线索,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和创新的翅膀,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总之,小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构建”的过程。这不仅仅是接受知识,更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在构造自己对认识客体的理解。“体验学习”不仅是用“脑”去学习,更是用“心”去学习,用心灵去体会,用整个身心去感受、理解。而我们老师的职责就是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和学习机会,同时给予适时的指导与激励的评价,让学生在情境中求知,在求知中体验,在体验中自然和谐地发展。

篇5:让孩子在合群的体验中快乐成长

教学目的:

1、理解“合群”的概念。

2、了解“合群”的意义。

3、知道不合群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个性测试,激发家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屏幕出示测试题目:

你对于什么样的脏乱最不能忍受?

A、垃圾乱丟,隨处可见烟蒂、槟榔渣

B、机车、汽车乱停,造成行走不便

C、商家将杂物堆放在骑楼,不甚雅观

D、各式招牌挺立,令人眼花缭乱

1、家长做出选择,反馈答案。

2、公布答案

选择A:

你不是很喜欢团体行动,觉得行动会有点受到拘束,无法率性而行。所以你希望有独立的空间,可以照著自己的意思去做。遇到要打团体战的时候,可能会因为你跑在众人之前,而与大家的步调不和,在沟通上会出现一点问题。不过,若是能够让你独力负责一个方案,一定可以将事情做得很漂亮,发挥你的超强实力。选择B:

你是个还算合群的人,觉得只要是一票人在一起,做任何事情都会很开心。可是你的情绪起伏也不小,有时在很热闹的环境中,会突然想要一个人静下来,离开群体的圈圈,所以朋友们都不太了解你,认为你的举止与心态,十分匪夷所思。不过除了偶尔会发生这类小插曲外,平常时候你还是聚会中很重要的角色之一。

1选择C:

你会尽量找到与人交往的平衡点,不亲不疏,恰到好处。保持你认定的安全距离,这样就可以在很舒适的范围内,与其他人相处得很好。因为你知道彼此太过接近,反而会增加更多摩擦的机会,还不如维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情,让大家能够当一辈子的好朋友。

选择D:

你的个性温顺,与人相处也相当随和。和人群在一起,会让你很有安全感。所以你平日喜欢找朋友结伴出游,在决定一件事情前也会询问其他人的意见,绝不会一意孤行。你认为众志成城,只要集结大家的力量,就能将所有事情做好。有你这样坚定的信念做为后盾,你所参与的工作团队也会变得强大,而且有攻无不克的实力。

二、交流中揭题。

1、让家长畅谈个性对人一生的影响。

2、提问:你希望你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个性?请家长谈谈自己的想法。

3、假如你的孩子是个性格孤僻,不合群的人,你会怎么办?今天我们一起来让孩子在合群的体验中快乐成长。出示课题《让孩子在合群的体验中快乐成长》

三、合群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1、家长发表自己的见解。

2、师总结:

(一)合群是孩子生活的必须

(二)合群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合群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四、什么样的孩子被称为不合群的孩子?

1、家长先说说自己的看法。

2、出示教材中的相关事例和论述内容。

3、家长交流观后感。

4、小结:儿童心理学家哈塔布曾说:预测一个孩子成年后的生存能力,不是看他现在的学习成绩,也不是看他乖不乖,能不能遵守课堂纪律,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看孩子能不能跟其他孩子合得来。

不合群的孩子虽然说不上是什么病,但却是一种个性缺陷,会严重妨碍他们去适应环境和学习新知识,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很难与人合作,也很难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查表明,合群的孩子在知识范围、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性格孤僻、不爱交往的儿童。

五、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是什么?

1、家长先说说自己的看法。

2、。出示教材中的相关解释内容。

3、家长交流观后感。

就家长的发言进行小结:

引起孩子不合群的原因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家庭环境有重要关系。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切,事事代为安排,往往令孩子失去发展合群性的机会。例如当孩子学习自己玩的时候(约六个月大),父母常过分注意他,拿东西给他、抱他,令孩子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这样的孩子很少向人打招呼,因为总是父母先开口,教他叫叔叔或阿姨。父母常喜欢拿他来向人炫耀,次数多了则令孩子感到尴尬。孩子生病时,父母总是不眠不休的细心照顾,同样,当孩子顽皮时,父母也往往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以致小题大做。凡此种种,使孩子太少练习出口得其乐之道,不懂如何合群与讨人喜欢。

入学以后,这类孩子也难以适应学校生活,不容易结识朋友。与同龄的伙伴玩耍时,也不能相安无事,不是争吵打架,便是畏缩,最后被群体孤立。

正因为以上原因,使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能力普遍发展较缓慢。如果不能及时辅导,孩子便逐渐养成孤僻、内向、软弱怕事、沉默寡言的性格,没有一般小朋友的天真活泼气息。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做事非常认真,追求完美,以至容易钻进“牛角尖”。

另一项使孩子不善于交际的原因,便是父母过于严肃,尤其是一些初为人父母者,由于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望子成龙之心亦过于急切,便常有管教过严的情形出现。就像一个初学骑马的人,心情紧张,不懂得如何配台马的动作,而对待马的方式也常常过于霸道。在这情形下,马和骑士两方面都非常吃力。然而,有经验的骑士,便知道应如何放松自己去顺应马的运动,怎样才能坐得稳,以及怎样温和地指挥马。带孩子与骑马当然是两回事,但是在精神上,两者是相同的。因此,父母应该放松心情,表现出和霭、友善的态度与孩子接近。

六、如何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1、家长谈谈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平时的一些成功的做法。

2、反面事例、正面事例。(学生话剧的形式表演)

3、家长讨论交流:

4、出示教材中的相关论述。

5、师总结:

首先父母要努力克服这样三种不正确的认识:

一是认为交际能力是天生的,无所谓培养不培养。其实,交际作为一种能力,是后天培养逐步形成的,培养的方法主要是实践。

二是认为能说会道不算本事。与心灵手巧一样,能说会道也是一种本事。

三是认为交际要影响孩子的学习。失度的、与不良者交往确实会影响学习,但适度的、与志同道合者、与优于自己的人交往,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反而有助于促进学习,有助于智力激活。交际是一种思想、观点和感情的碰撞,在频繁的碰撞中,双方往往可以获得启示,获取灵感,以共同提高。

其次,做贴心家长,用爱引导孩子敞开心扉。

一是从家长自身做起,做孩子合群的榜样。

二是积极引导个性孤僻的孩子融入群体之中。

三是帮助由于环境导致不合群的孩子走出困境。

四是积极帮助境遇特殊的孩子走进“合群”。

七、资源链接:

1、《做贴心家长让孩子敞开心扉倾诉》文章出示

2、家长说说读后感

八.结束语:

做父母也需要 “资格证”!不懂得孩子,就培养不好孩子!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连老母鸡都会做!但是如何去爱,却是一门伟大的学问!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扇门,希望在座的家长能从今天所获中找到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了解孩子真正的内心世界,让孩子在合群的体验中快乐成长!(小学六年级)

作者张宁响水县六套中心小学教师手机***

电子邮箱ltxxzxzz@126.com邮编224622

篇6: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有人说:现在的学生对生活好像越来越冷漠了,对人对事不善于从热心、怜悯、关怀的角度去思考,对养育自己的父母缺少感恩之心,对社会缺少一种责任意识。于是乎有大学生向狗熊泼硫酸、有年轻人围观欲跳楼轻生者,却不加阻止,反而讽刺挖苦的,这些现象都说明对中小学生进行人性化教育的迫在眉睫。

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回归生活”——主要是力求使新课程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样的理念为学生的人性化教育洞开了新的天地。新课程教学中更加重视增进人与人的交流,促进人与人的合作,使学生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上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在已往的课堂上很难做到的。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程价值不只是着眼于知识与技能的强化,而更应当在于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滋润情感、端正态度,从中感悟,并内化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此,教师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必须着眼于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心理,将社会引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社会。体验性教学就是其中的优选策略之一。

一、思想品德课中应用体验性教学的必要性

1、与新课程理念一脉相承。体验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通过学生的身体性活动,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课程实施方法。在讲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时,恰逢“5·12汶川”地震,让学生利用新闻,网络,查阅相关资料,感受生命的坚强;为坚强喝彩。生动的实例,感人的场景,教师又利用多媒体制作了课件,进行直观的再现,更深切的情感体验,感动了每一个学生,令情感再次得到升华,真正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坚强的力量,感悟生命的奇迹;既能使学生更深层次的感受坚强的意志品质作用,更能激发学生努力去做意志坚强的人。

思品课采用体验性教学,符合思品课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在思品课的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有利于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改变了唯有教师的话语霸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显然与新课程的标准、宗旨等是一脉相承。

2、有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体验性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他们的主体积极性,让他们在主动体验中认知所学内容,使认知内容与个人心理产生 1 “共鸣”,使学生切实感悟认知对象的价值和认知内容的涵义,通过体验性教学,不再局限于教者于学者的格局,而是真正发挥教师为引导者,学生为探究者的学习氛围,不再局限于教者说这是什么,学生理不理解都现认知为是什么,而根本没有进行自我的思考于体验的过程与空间。只有真正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真正让他们在情感的体验中感悟到这是什么,应该是什么,进而自觉地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既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更让学生在体验中认知,在认知中感悟,从而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二、思想品德课中开展体验性教学的具体方法

1、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内化。

要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中真正融入体验性教学,教师就应在日常教学法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运用音乐作品、故事、问题、诗歌、小品、实物演示、直观的音像等手段来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中统一和谐,获得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1)运用音乐、诗歌、图片、视频等手段优化教育环境,创设视听情境。如在“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这课教学中,我出示了刘翔在奥运会比赛前自信的讲话和他在比赛时精彩的场面,引起学生共鸣,确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将让我们更快获得成功。在“走进法律”感受身边的故则的教学中,我请学生事先准备了小调查,感受身边的规则,让喜欢运动的学生,为大家介绍关于竞技场上的诸多规则,教师搜集网络视频资料,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体会生活处处有规则,没有规则的生活又会是怎样,自然引发了学生认识到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使呆板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真实感受。类似的视听教学情境对学生起到暗示的作用,促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2)运用小品、表演等方式创设情境,利用角色体验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在学习“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这课时,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小事例,以学校,家庭,公共场所为模拟场景,进行小品表演,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换位分析、思考、体会,在活动中使“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的主题得到内化、深化。角色体验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让学生进行哑剧表演,促进学生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发展;也可以是角色的互换。如在学习“我能行”这课时,我请三位平时性格不同的同学,分别扮演自卑、自信、自负,与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性格截然当反,三种不同的性格体验,通过表演使表演者体验不同态度的不同感受,促使他向好的方向转变。角色扮演的热烈的情绪会渲染整个学习环境,全体学生都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

2(3)运用想象创设情境,在想象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当学生没有相应的经验,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建立一种与教学有关的情境,进而让学生进入这个情境进行体验学习。如学习“自立与自主”这课,我假设了学校取消了班主任制度,没有了班主任的管理,你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假设父母外出一周,只有你一个人在家,你会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通过学生在这虚拟环境中的体验、感悟,将课本知识所要求的“青少年要自立、自主”主题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行为准则。

(4)运用心理测试,加深学习心理体验。如我们在学习“自己的事自己干”时,我出示了一组测试题,检测学生的日常的自理能力。这组测试题共有15题,每题分ABC三类,每类又有不同的比分,测试结果以分数为界分四类,我在课内请学生自我判定。面对测试结果,有些学生激动不已,自豪地宣布“我有较强的自理能力,我将继续保持”;有些学生被测试为自理能力较差,低头不语感到羞愧,决心增强自理能力,做生活的小主人。这组测试,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自我自理水平,为学生培养自理自立能力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学生通过类似的测试,加深了自己的体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振奋了学生的精神。

2、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

思想品德课也是一门实践课程,教师可以组织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实践途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1)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验。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中,学习“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来到校园,来到大自然,亲身感受生命的多彩,世界的美丽。这是一种别致的学习体验,同学们在万物欣欣向荣、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中,体验到了生命的美好,激发了融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不仅达到了本课原来的教学要求,还帮助学生形成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

(2)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在这种实践中,可以让学生承担或扮演一定社会角色,体验者更容易理解、感悟那些实际角色承担者的生存处境,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道德境界,努力使自己形成该角色所需的道德境界。如学习了“走向自立人生”后,我组织学生自主选择去做一件你以前没做过的自立的事情。有些学生选择了学习烹饪、有些学生选择周末帮父母当一天家;有些学生选择去在这一周中学会做大米饭,洗衣服,整理好自己的房间等等。通过这些体验活动,我们的学生自立能力有了提高,而且真切地感悟到父母的艰辛,劳动的辛苦,激发了他们热爱父母、热爱劳动、热爱学习的热情,也使他们更有社会责任感。

3、教师主导,课堂情趣盎然

开展体验性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仍要起主导作用。教师是体验性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学生兴趣的激发者。教师在组织体验性教学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秩序,要注意课堂中的随机变化,让我们的课堂活而不乱。

(1)教师可以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自身也应积极带入体验性教学中。例如学习“面对挫折也从容”时,教师就可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挫折,但面对挫折要学会从容面对。学习“我能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自己因自信而成功的事例,现身说法,更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

(2)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也可以成为体验性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常言道“言教不如身教”,教师自身的示范将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自尊、自爱、自信、乐观、勤奋、自强,以及对生活的态度等都将成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篇7:让学生在数学体验中获得发展

让学生在数学体验中获得发展

体验”,就是指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只有用内心创造与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才能牢固地掌握学生知识,在数学学习上获得不同的发展。一、 学生自主选择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学习中让学生拥有选择的权利。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选择的内容是多样的:包括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进程的选择等等。从学习内容看,学生学习自己或同伙选择的内容,他们更感兴趣,学起来更投入。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尊重他们的选择,师生情感会更融洽。从学习方法来看,选择学习方法也是学生的需要。当独立思考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选择伙伴进行合作学习,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意识和依靠集体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习进程的选择也是同样道理,教学中没有按部就班“过教案”,而是事实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要求,灵活机动地调整学习进程,以适应学生学习的要求。二、 学生亲历学习过程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必须强调个体地亲历性,即让学生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课堂上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地感悟学习材料。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提供并且引导学生例举学习材料,设计开放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有利于强化富有个性的学习行为。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思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时,让他们用橡皮泥在同样短的时间内捏一个自己喜欢的形体。结果大部分学生捏了球,少部分学生捏了圆柱,而长方体捏起来较困难,只有少数能力较强、勇于挑战的学生才选择它,正方体的难度最大,所以选择的人最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的操作体验出了各种形体的特征,能清楚的区分各种形体,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尊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三、 让学生充分思维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教学中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让学生暴露不同的思维,才能确保学生的学习富有个性。暴露学生不同的思维,就要让学生有奇特的想法,有新颖的作法,有不同的见解。而不能以统一的要求去框死学生的思路,或者让少数学生的思维代替全体学生的思考。例如,学习口算39+52时,学生出现以下做法:① 30+50=80 2+9=11 80+11=91② 39+50=89 89+2=91③ 30+52=82 82+9=91④ 40+52=92 92-1=91⑤ 40+50=90 2-1=1 90+1=91以上这些足以说明,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学习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教师不能限制他们,而应该鼓励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去分析。可见,暴露不同思维,不仅能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而且在思维的碰撞中,会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之,让学生体验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在获得了知识体验的同时也得到了情感上的愉阅体验,从而促进了学生在知识、

[1][2]

篇8: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近年来,上海市曹杨二中通过博雅教育等各种形式,试图探索社会人文类拔尖人才的早期培养模式。博雅西部行,即让学生赴陇黔赣三省国家级贫困县开展学农实践活动,这是探索培养“博雅学子”的一条有效路径。

一、“博雅西部行”活动开展的背景

德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德育不仅在学校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它更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和方向。然而,当前学校德育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地位非常尴尬,德育往往是学校提得最响,但效益最难提升的一项工作。特别是在上海这种发达地区,教师们普遍反映:社会越进步,学生越难教。有人这样总结现在的学生:虚荣心强,诚信减弱;对自己宽,对别人严;少有亲情,少有爱心,少有责任感。存在“四缺四不缺”,即:缺志气,不缺钱;缺精神,不缺物质;缺实干,不缺愿望;缺创造,不缺享受。怎样改变目前学校德育内容空洞化、远离学生实际,德育方法以说教灌输为主、缺少实践体验的状态,真正提升学校德育实效呢?我们认为,现阶段德育面临着新的转型,即:由单一的“文本”说教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发展转型;由单纯注重学生的“认知提高”向提高学生责任意识和行为能力的“情感体验”转型。而有效地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实现这一转型的重要途径。

我校的做法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于行,内省于心,感悟于情”,通过体验、感悟,净化人的心灵,实现道德品质的提升。

二、“博雅西部行”——社会实践课程典型案例

(一)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由于以往的学农社会实践活动都是按照规定在上海东海农场组织进行,这里虽然也有农业劳动的条件,但毕竟是一个现代化的农业场所,在这里学生无法看到真实的中国农民的生活、农业的现状和农村孩子的学习情况,因此也不会有太深的感受。为了进一步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我校根据校情、学情,决定把学农活动地点选定为我国西部陇黔赣三省国家级贫困县地区,这里有红色资源(如井冈山、遵义会议会址、红军长征三大主力会师圣地等),能够把学生置于一个真实的农村教育场之中。我校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博雅君子”,把社会实践活动取名为“博雅西部行”。

教育场确定了,不是让学生到当地旅游式地参观一番就结束了,而是要按照课程化的理念,精心设置活动课程:

1. 确定活动的课程目标。

我们把目标确定为:以贫困农村为课堂,直面社会,锻炼能力,锤炼意志,拓展新知;以农业劳动为载体,强化观念,团结互助,体味艰辛,学会生存;以同龄学子为榜样,勤奋苦读,励志进取,懂得珍惜,心存感恩;以红色考察为契机,回顾历史,缅怀先烈,志存高远,心系苍生。

2. 设置活动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如下:(1)农耕劳动。深入农户家庭,走入田间地头,向农民学习农业劳动知识和技能,体验农民生活和农业劳动的艰辛。(2)课题研究。以农村社会考察和红色考察为载体,开展课题研究,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感知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中国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立报国强国之志向。(3)农村学校生活体验。住在农村学校,与同龄学子结对、与同伴交流,深入农村学校课堂,了解农村学子学习状况和内心世界,增强互动。(4)“西进陇原,感知梦想”主题教育活动。在甘肃会宁红军长征会师地点,举行全体集会,交流体会,升华感悟,内化情感,坚定信念。

3. 确定活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实施方法。

在组织形式上,学校政教处总体筹划,年级部具体组织实施。年级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活动,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班级又分为若干活动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产生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具体活动。形成一个“年级部-班级-小组”的组织链。在实施方法上,我们采用“主体性、体验式、活动化”的形态。“主体性”,即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具体体现在:一是开展体验活动,强调学生生活上自理、行为上自律、意志上自强,强调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展示与自我评价,并能做到吃苦耐劳、助人为乐,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二是开展课题研究,由学生自主确定课题、自主搜集资料、自主调查、自主探索,教师起到指导者和辅助者的作用;三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年级部的统筹规划下,由学生自己主持、自由发言交流,即自导自演。“体验式”,即利用特定时间、地点,营造特定氛围,构建教育的情绪场,设置有利于学生情感体验、情感震荡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在充分情境化、生活化的氛围中激发内需,完成精神的升华、品德的提升与人格的完善。我们在社会实践活动空间环境的设计上,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悟。“活动化”,即把社会实践过程作为一个目标多样、内容丰富、情景特定、形式生动、评价完善的一个完整的活动系统加以推进,让学生在亲自实践、动手操作、手脑并用中和谐发展。在“博雅西部行”课程中,我们把其分解为了四项活动,即农耕劳动、同龄学子结对学习体验活动、“西进陇原,感知梦想”主题教育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这些活动不是彼此分立的,而是交叉并进式推进的。

4. 确定活动的时间和对象。

时间定在每年10月的中下旬,共计9天;参与对象为全体高二学生。

(二)活动效果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道德意识、责任意识、生命意识以及民族意识、创新意识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人格品质趋于完善。

以下是部分学生的体会:

这次甘肃之行,无疑成为我们人生的转折点。我们解开了之前的很多疑惑。我们了解了梦想的真谛,明白了责任的价值,收获了真挚的友情,懂得了感恩的意义。这九天的所学所感所悟,将影响我们今后几十年的人生。或许这段旅程将成为我们的动力,时刻提醒我们要为自己的梦想付诸行动。

这次活动鞭策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影响着我们,改变着我们,从想法,从观念,从心态,再到命运。有人说,为什么一个玩世不恭的小子会谈到这些?我要说,因为我用心去感悟了,去体验了,去学习了。

我跟着我的结对小伙伴来到了她的家,她的外婆、弟弟和表妹住在她家,她的父母则长年在外打工。所以,她要承担的不仅是自己的生活,还有全家人的生活。我们从未想过,当我们吃着父母做的可口的饭菜时,他们已经在料理家人的生计;当我们已安然入睡的时候,他们还在照顾生病的家人……相比他们,我们拥有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以下是部分家长的反映:

学农后,从孩子的言行中我们发现他变了。变得懂得珍惜感情了,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的关爱,感恩老师的教诲,感恩同学的友情,感恩社会的帮助。

这次学农给她上了很好的一堂课,让她懂得了应该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以后有能力了,一定多为社会做贡献。

9天,虽说时间不是很长,但为她今后的人生路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三、对“博雅西部行”活动的评价

“博雅西部行”活动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首先,我们用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来分析,即服从、同化和内化。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高阶段,只有到了这一阶段,人的内心才会发生质的变化。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纳入其价值体系之内,成为其态度体系中的一部分,比较稳固,也不太容易改变,此时态度才真正得以形成。而我们所设计的社会实践活动,意在营造一个情感场,侧重体现“内化”过程,因为只有注重“内化”的教育,才真正具有教育的实效。

其次,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蕴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恰恰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

其三,“活动一建构”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活动是人发展的基础。无论是人的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实现的。而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就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活动一建构”学习观主张,任何知识、经验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到建构。只有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的各种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中的人际交往,从中不断地获得新经验,不断地与原有经验重组,才能建构起知识,从而最终建构起学生的主体发展。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做法正是这一理论的体现。

其四,“博雅西部行”活动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价值理念。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基本内涵是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是个体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把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从“课程知识”为核心推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

上一篇:出纳人员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16春西南交《城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在线作业1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