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门

2024-04-20

国土资源部门(通用9篇)

篇1:国土资源部门

永新县国土资源局2016年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部门主要职责

1、承担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责任。组织编制和实施县级国土资源规划,研究提出国土资源供需总量平衡的政策建议。

2、承担规范国土资源管理秩序的责任。拟订全县国土资源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政策措施,指导全县国土资源行政执法监察工作,调查处理国土资源违法案件。

3、承担优化配置国土资源的责任。编制和组织实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计划。组织编制并实施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地质环境规划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等有关的专项规划并监督检查规划执行情况。指导和审核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及相关规划。

4、负责规范国土资源权属管理。组织土地、矿产资源调查、地籍调查、土地、矿产统计和动态监测。组织承办和调处土地、矿产权属纠纷,负责土地定级、确权、登记发证和矿业权查询、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5、负责组织实施耕地保护。监督管理基本农田保护、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执行情况。负责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耕地占补平衡的监管。组织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征用。承担报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审批的各类用地的预审、报批工作。

6、承担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责任。组织实施县本级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征用和政府土地储备。拟订并按规定组织实施全县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租赁、作价出资和临时用地等管理办法。1

建立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等政府公示地价制度。会同农业部门监督管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

7、承担规范国土资源市场秩序的责任。监测全县土地市场和建设用地利用情况,监管地价,负责土地使用权评估价格备案。负责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规范和监管矿业权市场,负责县级发证的采矿权价款询价、评估备案工作。负责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结果的登记、统计管理。负责全县土地、矿产档案资料管理。

8、负责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工作,依法管理矿业权的审批登记发证和转让审批登记,组织编制实施矿业权设置方案。

9、承担地质环境保护的责任。负责协调、指导、监督全县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负责指导和监督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组织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重要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及结果备案。拟订并组织实施地质灾害等国土资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指导应急处置。

10、依法征收土地收益、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价款。会同有关部门对国家、省、市、县财政拨付县局的国土资源有关专项资金、基金及其他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完成国家、省、市、县政府规定的国土资源税费征收、协收任务。

11、负责全县国土资源信访案件的调查处理。

12、拟订国土资源科技成果和人才培养规划和计划。负责全县国土资源系统正、副股级干部的任免。

13、承办县委、县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本部门2016收入总计10125.89万元,其中上年结转和结余0万元,本年收入合计10125.89万元。本年收入的具体构成为:财政拨款收入10125.89万元。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本支出总计10125.89万元,按经济类科目分,工资福利支出966.67万元,较上年增长38%,其主要原因为:不动产登记中心组建人员的增加、本年工资改革增资及增人增资后社保增加;商品和服务支出为2824.05万元,较上年增长42%,主要原因是:新增土地整治和地灾项目;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为485.24万元,较上年增长55%,主要原因是:企业关停补助资金增加191万。其他资本性支出5849.9万元,较上年增长114%,主要原因是:县城新区征地拆迁的土地补偿安置补助支出增加。

四、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说明

本部门2016年机关运营经费,办公费18.41万元、印刷费8.86万元。较上年办公费大幅下降。

五、“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数位71.05万元,决算数为71.05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决算数较基本持平,其中公务接待费支出年初预算数为47.71万元,决算数为47.71万元,完成预算100%,较上年增减幅度基本持平。公务用车运营费支出年初预算数为23.34万元,决算数为23.34万元,完成预算100%,与上年决算数基本持平。

2017年8月24日

篇2:国土资源部门

(三)发挥内审服务作用,增强单位理财能力。一是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内部审计同时也是一个信息流动和反馈的过程。由于种种原因,部分会计集中核算单位工作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夸大成绩、掩饰缺点的情况,南通局内审部门从内部审计过程掌握的信息中揭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收支现状与资金使用效益,为核算单位管理提供意见和建议,为核算单位领导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二是为单位管理提供咨询。内部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对各核算单位的内部管理、工作程序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发挥内审工作对单位管理的咨询作用。多年来,南通局内审部门积极参与各集中核算单位的经济活动,主动为核算单位财务管理和事业发展提供相关咨询,丰富了内部审计的内容,拓展了内部审计的功能,提升了内

计的水

平。

(三)参与整治资金审查,内审跟踪项目实施。南通局内审部门以土地整治项目日常督查和竣工财务验收为切入口,规范土地整治项目和资金的管理。一是审查项目立项的科学性。主要检查立项决策程序是否合规,项目建设规模与项目环境是否匹配;立项决策是否按照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的科学结论进行决策,是否存在不切实际情况、不尊重科学结论随意决策或擅自改变项目规模的情况。二是审查项目实施的规范性。主要检查整治工程项目是否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实际执行是否到位。检查制度本身是否存在缺失缺陷,关键控制点的记录是否真实完整,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以及项目验收制度是否有效执行。检查项目发包、设备物资采购是否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有无随意改变建设内容、扩大规模、提高标准、监理人员履行职责不到位而导致的损失浪费问题。三是审查完工项目的效益性。主要检查完工项目是否及时进行验收,是否办理决算手续,有无因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而造成资金损失浪费和重大责任事故的问题,已完工项目后期养护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无因管理不善导致水利设施闲置、路桥工程毁损和使用功能不到位的问题。(作者单位:南通市国土资源局)着力“三大

”,拓

能、着眼“三

”,实

位 到省、市审

厅的表

篇3:国土资源部门低碳经济政策探析

我国的国土资源部门, 主要负责我国的土地资源、矿物资源、海洋资源等的利用和监管。国土资源部门的低碳经济政策, 则是国土资源部门为了更好的利用资源, 同时减少各种活动造成的碳排放量, 而制定的一系列的指导和法律法规等相关政策。比如, 在2011年刚公布的针对全国范围内煤炭探矿权申请而发布的公告, 就是国土资源部门低碳经济政策的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公告规定, 在2013年12月31日前, 除三种特殊情况外, 将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受理新的煤炭探矿权申请。这一国土资源部出台的新政策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从源头上控制我国当前存在的煤炭产能过剩和碳排放量过高的局面。

一、国土资源部门低碳经济政策的内容

目前, 我国国土资源部门制定的有关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包括三大部分。第一类是相关的土地政策, 即通过规范土地的合理利用, 来减少污染, 降低能耗, 进而减少碳排放量。第二类各类矿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政策, 比如煤炭资源。因为对这些资源的不当开采和利用, 将是直接造成碳排放量上升的原因。第三类政策涉及到新型资源的利用, 比如海洋资源等等, 对于这些资源的使用和开发, 在未来可以显著的较少对矿物资源的消耗以及显著降低当前的碳排放量水平。

国务院在2 0 1 1年3月5日发布并实施了《土地复垦条例》。国土资源部根据这一条例, 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和监管措施。这些政策重要涉及土地的合理利用和耕地保护。保护耕地, 不滥用耕地进行工业开发和制造, 特别是不占用耕地进行高能耗、低效率的工业生产, 可以有效的配合其他低碳经济政策的实施。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要发展海洋经济的举措, 国土资源部也经过科学规划后制定了发展海洋经济, 发展海洋油气、运输、渔业等产业的战略, 要加快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展蓝色经济注重低碳和高效, 与发展低碳经济的内涵极为相似。因此, 国土资源部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政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就是国土资源部门实施的低碳经济政策。近日, 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也是一个注重碳排放量的经济政策。通过这一《通知》的实施, 避免和减少了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而这些我国紧缺的或在世界上具有优势的矿产资源, 其在利用上, 具有煤炭等传统资源所不具备的低碳排放优势。根据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副司长刘仁芙的说法, 国土资源部门的低碳经济政策, 就是配合发展低碳经济而制定的综合技术、采取综合手段和一些综合配套的政策的集合体。这些关系到能源、资源、土地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就是为了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更好的发展低碳经济。

二、国土资源部门低碳经济政策评述

1、国土资源部门低碳经济政策的目标

根据2009年3月中科院发布《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的要求, 我国到2020年, 要做到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0%一60%, 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30%左右。此外, 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也要由目前的8%提高到2020年的20%左右。这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目标, 同样也是我国国土资源部门低碳经济政策在未来制定和实施的参考目标。

2、国土资源部门低碳经济政策的重点

首先, 国土资源部门低碳经济政策要通过实施促进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未来降低碳排放量的有效途径。因此,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国土资源部要以政策的实施推动产业结构的积极调整, 要努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特别要以政策扶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只有减少了国民经济发展对工业的过度依赖, 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降低碳排放量, 以实现国家经济的低碳发展。其次, 要通过制定和实施低碳经济政策来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石油和天然气, 同煤炭资源不同, 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单位消耗碳排放量比煤炭低10%~30%, 因此使用这些能源可以有效的降低碳排放量。所以国土资源部门的低碳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加快我国能源消费从传统煤炭为主向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转变为目标, 要以加快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转变为目标以通过政策的实施有效减缓碳排放增长速度, 进而促进我国能源消费向低碳能源方向发展, 同时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最后, 国土资源部门要通过制定和实施低碳经济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政策的扶持推动低碳技术的发展和利用, 比如通过政策的落实大力推动发展节能技术、无碳和低碳能源技术、核能技术、风能技术、水能技术、太阳能技术等。只有做到了这一点, 未来国土资源部的各项低碳经济政策才能落到实处, 碳排放量也才能真正得到降低。

3、低碳经济政策具体实施中遇到的制约因素

国土资源部门的低碳经济政策, 因其直接关系到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因此效果一直比较显著。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仍遇到一些困难。

(1) 政策制定缺乏总体战略的有效指导。低碳经济总体战略, 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 同时也是国土资源部门低碳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指导纲领。但目前来说, 这种决定低碳经济发展方向的纲领却起不到有效的指导。我国早已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转变发展方式, 发展低碳经济也是如此。但具体如何做, 通过什么渠道实现, 却没有相应的纲领指导。虽然明确了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方向。但这种方向如何实现却并不明确。没有有效的指导, 就缺乏发展低碳经济的整体战略思路, 国土资源部也无法根据发展我国低碳经济的总体规划纲领来具体制定和落实本部门的低碳经济政策。

(2) 缺乏政策合力。低碳经济政策的核心要是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高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促进生产关系发生重大转变, 并最终想成一个自觉发展低碳经济, 自觉贯彻落实低碳经济政策的经济文化和经济制度氛围。由于缺乏总体战略的有效指导, 低碳经济文化、低碳经济制度等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政策的核心要素没有形成。因而, 我国国土资源部门制定低碳经济政策时难以找到发展方向和法律法规的依托, 在实施过程中难以实现持续和稳定。同时, 由于处于探索阶段, 各部门的低碳经济政策本身有不完善。再加上信息沟通不畅, 各个经济政策之间很难产生相互促进的作用。缺乏一个完善的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链状政策体系, 国土资源部门的低碳经济政策也难以实现其预期的目标。更不可能同其他部门的政策形成合力, 以实现“1+1>2”的效果。并且, 在国土资源部门内部, 各司实施了诸多政策来展低碳经济, 但能源政策和土地政策等政策之间往往缺乏协调, 导致在国土资源部内部也很难形成政策合力导致在落实中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3) 具体政策针对性不强。部分国土资源部的低碳经济政策基本政策制定的比较详细, 但具体如何实施, 特别是针对不同地区如何区别对待, 还做的远远不够。这也就导致国土资源部门的低碳经济政策难以真正落实下去。比如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6-2020) 》, 在指导我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减排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纲要》揭示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方面, 我国土地碳减排潜力巨大。但从区域性碳排放角度看, 我国六大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不同, 碳排放减排的压力不同。并且各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规模的区别, 很难制定符合该地区的准确的碳排放减排政策。

三、完善国土资源部门的低碳经济政策的建议

1、制定低碳经济的长期发展战略

我国低碳经济建设的推进, 需要有长期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做指导, 确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 形成一套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国土资源部门制定本部门的低碳经济政策时, 也需要进行长期的规划, 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制定具备战略意义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当前, 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石油等高碳能源为主的“高能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还面临许多挑战。因此加快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的构建, 通过积极的土地政策与矿产资源政策参与宏观调控, 具有重要意义。

2、建立和完善配套性政策

国土资源部门低碳经济政策是我国低碳经济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部低碳经济政策要充分发挥效力, 需要与其它部门的政策上下衔接, 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比如财政政策的配合, 国土资源部门在低碳能源政策中, 鼓励企业利用新能源和开发使用新资源, 减少碳排放量, 财政部门可以在财政政策上给企业以引导。同时, 要将发展低碳经济上升到国家法制层面, 建立一个完善的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 以此来保证国土资源部门低碳经济政策的法律效力, 保障其实施能够取得效果。

3、健全基本政策目标和具体政策内容

各种不同的低碳经济政策, 其目标自然也不同。国土资源部门, 因其地位特殊, 其涉及的政策也具有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内容, 这些都需要健全和完善。具体来说, 首先, 低碳资源政策的目标是推动资源利用结构低碳化, 其具体的政策内容则包括:新资源的使用政策、节能减排政策、资源低碳化政策、核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政策等。其次, 低碳产业政策的目标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优化产业结构。这一政策的具体政策内容包括:淘汰落后产能鼓励政策、新兴产业扶持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扶持政策、低碳农业扶持政策、低碳服务业支持政策等。再次, 低碳市场政策的目标是通过保障低碳经济领域的公平准入和维护低碳市场秩序, 促进资源、能源市场的低碳转型。其具体政策内容包括:市场准入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等。最后, 低碳技术政策的目标是促进低碳技术的开发, 并为国民经济低碳化提供技术支撑。其政策的具体内容包括:新能源技术扶持政策、节能减排技术支持政策、新能源开发技术合作政策等。

摘要:低碳经济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我国政府各部门也在积极行动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也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努力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途径, 积极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本文以“低碳经济政策”为切入点, 选择国土资源部门的低碳经济政策为具体研究对象。在分析当前我国国土资源部门低碳经济政策制定、实施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前提下, 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国土资源部门,低碳经济,政策

参考文献

[1]谢进.发展低碳电力是减少碳排放、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J].人民日报, 2008年7月7日15版

[2]低碳经济:新规则新机遇[J].科学时报, 2008.11.26

[3]徐瑞娥.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的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 2009 (12)

篇4:国土资源部门

关键词:国土资源部门;经济手段;宏观调控

一、国土资源部门参与宏观调控现状

经实践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国土资源部门是通过利用法律、经济及技术等多种手段来开展宏观调控工作的,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严格进行土地资源管理,对存在及发现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和整顿,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获得了一定的成绩,较以往相比,关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质量明显提高,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宏观调控中,国土资源地位在不断的提升,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从整个上分析,国土资源在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主要以行政和法律等手段为主,从实践应用方面分析,这类手段直接性和强制性都比较强,且见效时间段,但是单纯依赖这两种手段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利益关系调整不合理、本质矛盾冲突并未得到实质性解决,容易出现“治理-好转-反复”的现象,因此,国土资源宏观调控工作还是应当加大对经济手段的使用力度,将宏观调控应用到国土资源管理问题的切入点上,协调利益关系,缓解因資源利益分配不均所引起的矛盾冲突,避免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也就是说,在今后进行国土资源宏观调控过程中应当进行科学的成本核算,把整价格合理,平衡利益关系,规范管理行为,以有效的缓解由经营性用地出让利益而引起地方政府收入变化明显、占地过于冲动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还应当对工业用地定价低所造成的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投资增长异常等问题的重视和研究力度,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综合以上分析,经济手段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顺应了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理念的一种外在体现,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二、国土资源部门如何运用经济手段参与宏观调控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环境较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变,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深度必然会有所增加,尤其是土地调控政策的实施对削弱投资冲动、稳定经济发展、延长经济发展周期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种发展背景之下,我国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能、工作目标等较以往相比定然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例如在过去,国土资源部门属于业务管理部门,而现阶段,它已经成为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强化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通过国土资源政策来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基于此,国土资源部门在进行资源开发、保护与管理等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改革发展为中心,以参与宏观调控为目的,以优化宏观调控总体发展为目标。

2.1成本以补偿为基础

综合实践分析发现,投资增长快、资源秩序混乱等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在进行成本核算和确认的过程中,对补偿因素的考虑不足或者是资源成本水平较低所引起的,因此从这一方面分析,获取资源的成本应当包括权益补偿、生态环境补偿以及资源消耗补偿等几个方面。其中在权益补偿方面,针对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土地成本经营权等应当利用增加征地补偿安置费来突出表现。而针对国际土地所有权以及矿产资源所有权权益方面,可以利用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收入来突出表现。另外对于资源消耗的补偿具体可以通过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以及矿产资源补偿费等来突出表现。例如现阶段,我国结合具体情况适当的提高了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征收标准,该经济手段的实施为保护耕地的倒逼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2.2价格以需求为核心

从整个上分析,现阶段,国内资源市场化程度较国外相比还比较低,尤其是以竞争方式为主的矿产资源机制建立还不成熟,无法正常的体现出资源真正价值与社会供求之间的关系,导致价格机制无法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其基础性的作用,为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化利用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而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不断强化资源市场化配置,即提高资源市场化的程度,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来调节价格和价值之间的波动关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资源价格与需求正相关的关系,例如一旦资源供应出现紧张的局面,对应的价格就会上涨,相反则价格下降。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有政府部门的参与,通过政府部门对资源供应量调控来实现资源价格的波动,且价格变化过程中总会一成本为限值,有效的避免了价格低于补偿成本问题的发生。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国土资源部门在进行资源价格和费率动态如调整的过程中,必须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关系为参考,不断的推进矿场资源有偿使用方面得工作。例如针对已建矿山,必须不断的深化改革,完善矿业权的评估工作,通过协议方式的运用来不断的推进有偿使用,以从根上解决双轨制的问题。

结论:综上所述,从整个上分析,国土资源部门利用经济手段参与宏观调控是对土地市场完善的一种表现,同时也符合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且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土利益市场化调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今后工作过程中,必须保证农民集体建设用地在市场中依法流转,尊重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与地方财政之间的平等的法律关系,保障农民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等不受影响,真正意义上解决土地利益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璐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政策变迁的历史与逻辑[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6(20)

[2]吴文盛.基于供给侧的矿产资源宏观调控政策体系[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6(30)

篇5:国土资源部门

人力资源部门与业务部门如何分工?请问各位大侠,人力资源部门与业务部门如何分工?包括在招聘、培训、考核等等各个方面?

[人力资源部门与业务部门如何分工?]

篇6:国土资源部门

与一HR总监的交流,启发了我想写这篇文章的想法。

据她所述,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是在业务部门在与员工沟通遇到进退两难的瓶颈时,才寻求HR的支持。而那时,员工与企业的矛盾已经激化,将企业置于被动的境地,加大了HR的工作难度,最终效果很难保证。在HR介入之后,业务部门的支持也十分有限,这时往往过于期待和依赖HR,当最终结果与业务部门的期待不能一致时,通常归咎于HR的处理方式并质疑其专业性。另外,更有甚者,在业务部门遭遇“员工”对处理的质疑时,将员工“一推了之”,这无疑在HR介入之前,就已经造成了员工的对立或仇视心理,为日后的沟通过程设置了无形的屏障。

她举了一个例子。某试用期员工,入职时间不长,业务部门本着“不想要”的想法直接与员工谈话。使业务经理始料未及的是,自己对其试用期的不满和员工的自我评价完全不一致。结果自然是员工不接受解除劳动合同的结果。最后转到HR这边,业务部门自己又说不清楚该员工到底哪个地方不好,导致HR无据可依却要“生硬地”解决这一问题。业务部门对员工的思想动态与心理变化的忽略,以及日常管理存在的潜在“不利因素”都导致了HR与员工的沟通难度明显加大。

这种现象的出现,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业务部门与HR的配合不畅。业务部门不知道什么时间、如何与人力部门进行配合。

所以想简单探讨一下两类部门的配合方法。

首先,要让业务部门认识到,在哪些问题上,需要得到HR的支持。

这一点要想做到,需要HR部门对业务部门进行引导。实践中很多业务部门都将HR部门定位于支持和辅助部门,这种支持,通常被业务部门狭义地理解为提供服务或收拾残局。更值得一提得是,特别是遇到具体事件时,不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寻求HR部门的支持。业务部门自身,通常不能够很好地感觉到这一点。所以需要HR部门自已为业务部门进行一下梳理,最好的情形下,编辑一些操作手册,并且对业务部门的管理者进行一下适当地培训,厘清究竟哪些事宜业务部门应该寻求HR部门的支持。种种双方配合的问题根源无非是在彼此角色定位上出现偏差,简单地说,业务部门的管理是以“该部门”为核心,而HR的工作是全局性的,是整体的,为当前以及未来管理负责的。

这一点的厘清,有助于界定清楚HR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工作界限,这有助于在不妥事件发生时,可以界定清楚责任方及需要提高的地方,这就可以很好地改变两个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责任的现状。其次,要让业务部门认识到,什么时间寻求HR部门的支持最好,哪些“珍贵”的信息与动态需要及时反馈给HR,为之后问题的解决与梳理提供完整的背景和依据。

一件事情的解决,HR部门的界入时间点至为重要。比如辞退员工方面,在辞退面谈之前,HR的界入就比较好,这将对HR客观了解事件的过程大有帮助,而如果业务部门在没有HR部门支持的前提下进行了第一次面谈,成功尚好,若失败的话,无疑会加大HR部门后期的工作难度,甚至以企业的经济损失为代价。

这个时间点的把握,实际上就是处理事情的分寸点。

成熟的业务部门管理者,往往会在这一点上与HR部门配合甚好,而经验欠缺的业务部门管理者,则会在这方面,出现较大的过失。HR要想减轻自身的压力,就应当在与业务部门交流会上,演示真实的发生案例,总结最佳时间点给业务部门,以供他们理解和把握。

再次,要让业务部门认识到,HR部门的支持是有前提条件的,业务部门对HR部门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毋庸置疑,HR部门对业务部门,的确具有支持的职能,但同时,HR的工作,也是无法完全独立进行的,HR对业务部门的支持,需要在业务部门的配合下得以实现。所以,HR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于与业务部门的交流,当业务部门提出支持要求时,要明确HR部门界入的前提条件是什么,HR们需要得到业务部门提供哪些资料或者哪些事实,以作为HR们设计解决方案的基础。

在这个环节上,业务部门所需要的是一个棘手事件的解决方案,并且要求能够落实下来;而HR部门所需要的,是这个方案的事实基础,而这个基础,无疑是业务部门需要提供的。

如果每一次事件的处理都有前提条件的话,往往会引起业务部门的不满。因此,HR部门要善于总结,将日常事务进行归类,分析出来每一类事件的前提条件的共性,以培训的方式进行传达,养成业务部门与HR部门配合的良好习惯和心态。

第四、HR部门的工作,要有一定的独立性

很多时候,业务部门对HR部门提出的要求,不但要求结果,往往也附带地提出一些方式的要求。比如业务部门的管理者,大动肝火,要求马上无条件辞退一名员工。在这个时候,业务部门的要求,明显具备两个特征:一,要辞退的结果,二,要辞退的方式是迫切的。而且很明显,这个业务部门的管理者,目前很情绪化。职业的HR,在这个环节上,一方面要注重疏导业务部门管理者的情绪,另一方面也要理性地判断清楚,其实,第一点才是这位业务部门管理者想要的结果,而第二点只是一个附带的可以形而上追求的结果。所以,在这个环节上,HR大可不必将这位管理者的第二位的追求放在优先解决的层面上,专心专业做好第一个结果,从全局角度解决即可。

这是HR工作的第一点独立性。

于此同时,HR要理性审查辞退条件是否完善,是否合法,会不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法律风险。如果存在较大法律风险的情形,要提出合适的变更方案,达成辞退的结果。这一方面无疑考验了HR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来,HR与业务部门进行合作时的独立姿态。如果这种独立性有充分的依据和技巧作为基础,会获得业务部门长时间的尊重与支持,对形成两部门业务配合点是大有裨益的。这是HR工作的第二点独立性。

第五、良好的工作习惯与配合状态,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

一家企业,业务部门与HR部门,由于工作职能的不同,要想配合得当,往往需要时间来养成习惯。所以我个人建议,HR部门应该与业务部门,多进行工作交流与总结。作为HR,一定要了解业务部门的工作流程,要将自己的工作职能,融合到业务部门的工作流程中去,才能真正地匹配业务部门的需求。通过交流与总结,往往可以促进双方的共同成长与良好习惯的养成。

第六、制度化管理与流程化管理是最终最佳的配合归宿

在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和制度的制度与执行方面,HR的确要承担比较大的责任,但在战略性的制度的制定过程中,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也要参与,才能确保HR管理符合企业需要并和企业战略相一致。从而,提高业务部门对HR管理和流程的认同感。在对员工的领导和管理方面,业务部门的管理者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而HR管理人员的角色是辅助性的,两者应该是互为支持的平衡关系。

以上六个方面表明,HR是劳动争议与纠纷解决时的参与者,但是,业务部门的管理者更是对事件的形成与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将每一次的事件结果都不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并加以思考,而只是从法律角度计较是输是赢,那将会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负面的、对员工士气有消极影响的不利氛围,这样的代价又岂能小视?

篇7:国土资源部门

一、部门职能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土地、矿产、测绘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承担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矿产资源的责任;承担规范国土资源管理秩序的责任;承担耕地保护的责任;负责组织开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工作;负责土地资源调查、地籍调查、土地统计和动态监测;负责土地确权、定级、登记发证和城乡地籍管理等工作;负责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工作;负责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责基础测绘和测绘市场管理工作;负责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测绘事业的对外合作与交流;负责下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双重管理主管方的工作;承办市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设置:

内设机构分别为办公室、土地规划与耕地保护科、土地利用管理科、不动产登记局(加挂地籍管理科)、信息与测绘管理科、地质矿产管理科、政策法规与信访科、人事教育科(与纪检监察室合署)、计财科、执法监察支队;派出机构分别为:潮州市国土资源局湘桥分局(下设磷溪、官塘、铁铺、意溪等4个国土资源管理所分支机构)、潮州市国土资源局潮州经济开发区分局及潮州市国土资源局潮州港经 济开发区分局

列入决算编制的下属单位有:潮州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和潮州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属独立编制,不实行独立核算,财政供养方式为全额财政拨款。

三、部门决算表格 详见附件

四、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关于收支决算说明 1、2016年收入决算7716.39万元,比2015年决算增加4162.5万元,原因是本征地项目有所增加。其中:财政拨款收入7206.08万元,比2016预算增加4930.16万元,原因是本征地项目有所增加。

其中大额的收入主要有:五斗山征地款3241.21万元、市区划留地货币补偿929.17万元、滨江公园征地款555.64万元及东埔村征地款495.68万元等。2、2016年支出决算13752.51万元,比2015年决算增加10627.26万元,原因是本征地项目有所增加,且部分历史征地款也在本支付。其中:财政拨款支出13752.51万元,比2016预算增加11476.59万元,原因是本征地项目有所增加,且部分历史征地款也在本支付。

2016年财政拨款支出按用途划分,基本支出1289.60 万元,占9.38%,其中:人员经费支出1205.13万元,日常公用支出84.47万元;项目支出决算12462.91万元,占90.62%。

其中大额的支出主要有:五斗山征地款3193.2万元、意东片征地款6538.37万元、滨江公园征地款553.54万元及东埔村征地款1554.7万元等。

(二)“三公经费”支出说明

2016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共22.89万元,比2015年减少7.77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元,比2015持平。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18.64万元,比2015年决算减少2.04万元,比2016年预算减少7.56万元,原因是我局采取有效措施,严控公务用车支出公务车保有量7辆,全年运行费支出18.64万元,平均每辆2.66万元。

3.公务接待费支出4.25万元,共接待9批次、172人。比2015减少5.73万元,比2016年预算减少12.75万元,主要是我局能严格按照有关公务接待的规定执行,采取有效措施,严控公务接待费。

(三)机关运行经费支出说明

2016年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84.48万元,比2015减少61.96万元,原因是采取有效措施,严控各项开支,同时公务车改革车辆保有量减少也有一定关系。

(四)政府采购支出说明

2016政府采购总额546.85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4.85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17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372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546.85万元。

(五)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本单位共有车辆7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3辆、一般执法执勤用车4辆。单位价值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1台。

(六)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说明

2016年对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开展了开展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合格。

专业名词解释

财政拨款收入:是指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的拨款; 财政拨款支出:是指使用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拨款的支出;

“三公”经费支出:是指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是指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指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公务用车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指行政单位、事业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项公务接待(外宾接待)费用;

篇8:国企人力资源部门的现状

人事管理是对企业中各类人员在组织形式上进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中各类人员形成的资源 (即把人作为资源) 进行管理。人事部和人力资源部工作内容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事部

①对企业中各类人员在组织结构上进行管理;②管辖范围:主要是企业中的管理人员;③规章制度的制定。

1.2 人力资源部

①对企业中各类人员在组织结构和内容上进行管理;②管辖范围:企业中所有的员工;③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督;④资源识别 (或再识别) 和配置;⑤企业文化的识别和建设;⑥管理模式的确定;⑦其他:培训、考核等管理。

从传统人事工作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转变, 不仅仅是管理理念的层面, 更重要的是找出一条适合国企情况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转变之路。

可是在人事部门, 政治可靠比什么都重要, 长期以来, 人事部门的权威是建立在神秘基础上的。别人当面都十分尊重你, 但其实谁都没把你当做专业人才来看待。为什么, 因为我国人事部门没有体现出工作的技术性。现在有一种说法, 人才是那些“三高”人员, 即工作复杂程度高、劳动附加值高、替换成本高。因此, 被长期视为没有技术含量的人事部门, 想要摆脱这种根深蒂固的印象是难上加难, 再加上体制上的禁锢, 使得人力资源部门只是换了一个响亮的名字, 干的工作依然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人事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的职位描述、薪酬设计、绩效考核、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发展等这些有技术含量的工作难以提上日程, 被埋葬在这个响亮名字的背后, 致使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 “人才”与“效益”

企业在发展当中无疑都会遇到人才缺乏的问题, 没有人才企业难以正常运作, 没有人才企业难以拓展业务。特别是中国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处在个人作用非常重要的阶段。往往一人兴邦, 因此更加会激化人才匮乏的问题。没有诸葛亮就不会有三国鼎立, 但是诸葛亮终其一生也找不到第二个诸葛亮了, 培养了一个姜维也难成大业。

我国人力资源基本现状是整体国民素质偏低, 中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 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产业、行业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 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不能适应产业高度化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升, 城乡、地区间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不均衡性十分突出。中国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也不容乐观。

HR对公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企业高层是否将HR管理提上日程, 还需要等待。余博士曾经客观地指出:“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没有用人权, 这是阻碍企业真正将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资源来对待的关键原因。”

我们大多数HR苦口婆心的劝导老总们明白, 人是重中之重, 没有鼓舞人心的士气, 没有核心的团队, 没有吸引人的企业文化, 没有再培训, 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 任何企业都将会万劫不复。可是, 老总总是忽略了人才的重要性, 不断的强调业绩, 企业的拓展, 市场竞争。殊不知, 这一切都是靠人才去完成的。但老总有老总的难处, 谁不想广聚贤才, 如果再探讨, 这就是中国企业发展中的一个历史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此乃现状之二。

其实目前中国有近400万人从事HR管理工作, 但大多数从业经验只有3~5年, 整体管理水平不高, 我国HR管理者已感觉到自身综合能力难以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需求, 并在努力充实自己, 悲哀总会结束, 这是一个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信, 中国企业对HR的管理会逐步提上日程, 我国HR管理者其实还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 那就是共同推进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当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时, 看到自己的成就, 我们会感到欣慰。虽然有时很难将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实现最大化, 但我们在努力追求着平衡。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中国,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在西方产生的概念, 在很多国企如潮流般被引入, 可是单纯的引入却造成了人力资源部门的悲哀。

篇9:国土部门渎职犯罪预防

虽然复杂,但也不必因此有畏难情绪。各位并非从事反渎工作的司法人员,不需要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认清渎职罪的真面目,纠正认识误区,形成对渎职罪的正确观念;进而增强预防意识,判断工作中的渎职隐患,为自己找到规范履职的正确方向。我们要防范渎职,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它,进而认识、了解它。今天,我们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来。

一、惩治和预防渎职罪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犯罪手段在翻新,犯罪特点在变化,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渎职罪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后果,产生恶劣社会影响,引起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们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犯罪力度进行部署。201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等部门《关于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工作力度的若干意见》,这份文件体现了中央对查办渎职犯罪高度重视,具有里程碑意义。文件分析了当前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部署了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工作力度的任务。

针对渎职罪办案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困惑,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司法机关,也先后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如201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新增了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罪。通过这些举措,我们不难看出,全社会对渎职罪重视程度,查办的力度,不断在加强。

二、渎职罪基本法律知识

1.法律知识介绍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专章规定了渎职罪,从刑法397条至419条,共23个条文,37个罪名。

渎职罪的立法体例采用一般规定和特别规定相结合的体例。一般规定是指适用于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条款,比如:刑法397条规定的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特别规定是针对特定部门和特定领域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规定的条款,比如:刑法399条第二款,针对法院审判人员规定的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刑法403条针对公司和证券监管人员规定的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针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特别规定有:刑法410条规定,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

2.国土资源管理相关的渎职罪类型

这类渎职犯罪主要有三个条款、五个罪名。刑法397条规定的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402条规定的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410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

3.渎职罪有巨大社会危害性

一是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据统计,2006年至2010年6月全国发生各类渎职犯罪案件3.8万件涉案4.9万余人,这些案件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45亿余元导致2.3万余人死亡、3200余人重伤。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一批重大典型的国土部门人员渎职犯罪案件,比如2010年和2011年,海南省检察机关共查办了该省保亭县国土环境资源局同一届四名领导班子成员渎职罪,渎职犯罪共造成万余亩国有土地被非法审批,导致农行300万元贷款无法收回的严重后果,引发极坏的社会影响。我市也查办了一些国土人员渎职犯罪案件。这些案件的发生的原因,有客观上的机制不健全、工作条件和执法不健康诱发,也有国土部门人员对渎职罪缺乏认识,存在误区,对隐患缺乏警觉,疏于防范,以致危害发生。尤其让人惋惜的是,有人因渎职被检察机关立案了还不知道自己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不断喊冤叫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增强防范意识,多学习了解基本的渎职罪法律知识,区分渎职与正确的职责行为,规范行使职权,防范渎职违法的发生。

二是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渎职罪为什么会影响政府公信力?因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代表着国家执行职务,要通过正确的职务行为对社会大众起到示范作用,引导形成公序良俗。国家工作人员渎职失职,不仅不能起到好的作用,反而败坏社会风气。英国的大哲学家、思想家,曾做过英国皇家大法官的培根说过一句名言:“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民众触犯了法律——只是污染了水流;不公正的裁判则毁坏法律——就好比污染了水源。

三、渎职罪的认识误区

上面我们谈了渎职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但实际上,社会对渎职罪仍存在认识误区。比如渎职行为与危害结果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为公犯法不是罪”等等。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误区错在哪里。

1.渎职行为与危害结果是否有必然联系?

在座的朋友不会否认上面所举案例所造成的严重危害社会结果,但却不一定能看清楚危害后果与失职渎职之间的关系。

最近,我市发生一起违法利用土地导致两人死亡的案件,检察机关对相关人员涉嫌渎职犯罪进行调查。涉案单位人员不是很理解,说两名死者又不是王某杀害的,并且这个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已经被抓起来了,为什么要追究王某的责任?出现这种错误认识的根源在于对国家职权的本质不理解,没有认识到:权力、义务和责任是相统一的。要破解这个误区,就要从职权,也就是公权的本质说起。

公权力是什么呢?公权力是人类社会为应对外部挑战和内部危险,以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权力集合体。公权力存在的目的是控制风险和促进公益。

nlc202309021417

那么,什么是人类社会的挑战和风险?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有很多种类型。首先是来自自然界的挑战,比如洪水、猛兽、暴雨、飓风等。这些自然灾害无法靠个人的力量防御和排除。其次,人类自身的破坏行为,比如杀人放火、强奸抢劫。还有一类社会风险来自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比如飞机、汽车、电力、锅炉、采矿业等,都是高风险行业。这些行业的出现和发展,既给人们带来生活的便利,又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潜在危险。最后,还有一种危险是人类的逐利本性,也就是贪婪本性。在这种本性的驱逐下,人们会通过各种手段攫取合法或者非法的利益。比如为了获得利益,不法人员会采用各种手段去利用土地、开采矿藏,造成资源破坏。

公共权力不会自动防范和排除这些危险,需要执行公共权力的机构和公职人员。比如有航空业,就有民航局;有火车汽车等现代的地面交通工具,就有交通警察部门和交通管理局;有采矿业和锅炉生产行业,就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采矿业和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就有国土资源管理局。公权力以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形式出现,通过公职人员依法履职行为而发挥作用。公职人员正确行使职权,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就能防范风险,造福人类;如果不正确行使,公权力被滥用或者放弃,不仅无法实现保护社会的目的,还反过来危害社会。所以,渎职犯罪的责任,应该落实在具体的公职人员身上。

2.惩贪不惩渎的思想对不对?

惩贪不惩渎思想集中体现在“为公犯法不是罪”这一句话上面。持这种观点的人把是否以权谋私来划分“为公”和“为私”的标准,贪污受贿是“为私”,所以是犯罪;失职渎职是“为公”,所以只是一般违规,是工作失误。平时,有些人总是很自信地说:我没吃钱,不怕你们查。或者说,我又没贪没占,怕什么?这种思想不仅十分错误,而且十分有害。

这种不正确的思想观念,跟法治环境、舆论宣传导向有直接关系。长期以来,人们形成把是否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利益作为判断职务行为罪与错的标准的惯性思维,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中国有一句老话:公生明,廉生威。公就是公正,公正就是履行职责的时候,不偏私,不亵渎,正确行使职权。这句话里,公正摆在廉洁前面的。公务员法也规定了公务员的基本义务是勤政和廉政。勤政就是忠于职守,充分履职;它的最低要求是不渎职失职。所以,只看到廉,没看到勤,是不正确的。我们上面也探讨了渎职失职所造成的危害后果。从危害后果看,勤政一定比廉洁更重要。当然,贪和渎都是原则性的东西,是工作和生活不可逾越的底线,很难说哪一样更为重要。但是,渎职罪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而人的生命是无价的,从这个意义来看,渎职比贪腐危害更大。

四、如何预防渎职犯罪

刚才我们探讨了职权的本质,以及不正确行使职权所包含的渎职犯罪隐患,我们已经从中找到防范渎职的答案。我们知道,权力的运行是制度和人的结合,防范渎职犯罪应该从制度和人两方面入手;合理的制度和高素质的执法者,就能保证职权按正确的轨道运行,实现既定的社会管理目标。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建议:

1.忠于职守,廉政勤政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却非常重要。从人性修养角度,忠诚是一种善;从职业伦理角度,忠诚是公职人员最重要的素质。公职人员的忠诚,是认真行使职权,使权力运行符合其设定目的。自古以来,忠诚备受重视。在《论语·颜渊》篇里,记录着孔子的弟子子张请教如何从政的故事。孔子告诉子张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意思是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政令要忠诚。忠诚也是现代公职人员一项重要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12条规定了公务员的各种义务,这些义务可以统称为公务员的忠诚义务。

在某种意义上,忠诚可能比制度更重要。如果执行者有私心,再完善的制度也会偏离轨道;如果执行者随意抛弃,也将无法发挥作用。在这里,我们继续举一个有关他的例子。上次的例子千古流芳,这次的例子或许遗臭万年。英国有史以来,法官贪污渎职案为数不多,培根却是其中一个。1621年,大法官培根被控受贿、包庇等罪,经判决被免除一切官职。在审判他的法庭上,培根承认接受过不正当馈赠而故意枉法。他无奈地表白:“我意志薄弱,所以也沾染了时代的恶习。”从培根身上我们看到,一个人如果不能忠于职责,哪怕对渎职认识再深刻的法学家也不能免于渎职。

尤其是在制度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忠诚的价值就更为重要。忠于职守的公职人员,就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理解和把握制度的意图,想方设法实现职权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忠诚并不是盲目的,不是忠于上级,而是忠诚于所执行职业的固有的价值。

2.健全完善机制

一是监督制约机制。内部监督制约缺失是诱发渎职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单位制定了方方面面的制度,唯独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制度。比如,动态巡查制度是国土部门一项重要的制度;很多土地违法行为是通过动态巡查发现的。但有些单位在土地动态巡查制度规定上,存在重形式、轻监督的问题。对巡查职责、方法、频率等做了十分细致的规定,而对土地违法上报、处理和跟踪督促规定得比较原则粗略,也没有将土地违法处罚案件向群众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的规定,给暗箱操作留下空间。由于没有监督的压力,对土地违法行为的处理不及时、不彻底,导致土地违法问题长期存在,不断扩大。等到土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渎职罪也构成了,补救为时已晚。

二是加强执法机制。违法用地往往造成土地大面积破坏,或者形成违法建筑物,纠正比较困难,干扰阻力也比较大。必须根据案件的大小、案件的影响力、案件的涉诉力等情况,启动联合办案机制,对土地违法形成震慑力和整体合力,防止因纠正不力造成违法行为反弹,导致更大的破坏。

三是加强执法信息报告制度,以便单位领导和上级部门对执法情况进行跟踪督促,及时发现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要落实奖罚措施,避免违法信息报告迟缓。

3.提高执行能力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规范执法化水平的提高,国土部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越来越多。对这些操作规程,要尽快做到“读懂、弄通、会用”,执行准确到位;如果不认真组织学习,一知半解,胡乱操作,反而加大渎职风险。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形势严峻。要十分重视提高基层国土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用人单位要经常组织业务培训,执法人员要主动进行学习,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读了讲稿和心得,您是否有话对作者说?可以加作者QQ:913197584进行交流。您对反腐败、反渎职宣讲有什么独到的心得和见解?欢迎与专刊取得联系,我们的信箱是yfzwfzzk@163.com。

编辑:冯晓淑 fxs0914@163.com

上一篇:登录注册对话框实验报告下一篇:乌拉特前旗卫生局政务公开制度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