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绒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2024-04-30

线绒粘贴画的教学反思(共15篇)

篇1:线绒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今周是《毛线粘贴画》主题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掌握一些毛线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意识、环保意识;有效培养幼儿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幼儿兴趣。以下谈谈我在《毛线粘贴画》教学中的反思。

一、发现兴趣、培养兴趣

通过开展《毛线粘贴画》手功课活动,能使每一个幼儿尝试自己的禀赋和能力。所谓“实践出真知”,特别刚入园幼儿,认知能力不够成熟,特别需要实践,并在实践中了解自己的爱好,找到自己的兴趣,然后去发展爱好,稳定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方向奠定基础。

二、形象直观,激趣学习

在《毛线粘贴画》活动中,开始导入新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借助多媒体课件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幼儿展示了利用毛线制作的各种作品,有动物、植物、人物等。同学们被一件件精美作品所吸引,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思考“你知道这些物品是用什么制作成的吗?”在幼儿回答这个问题之后,给予正确答案,这时候幼儿表现的很惊讶;紧接着又启发他们说出“还可以用毛线作什么画”?这时候课堂的气氛特别活跃,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产生了自己也想做粘贴画的欲望,此时我再利用多媒体讲解粘贴画的制作方法,讲解制作步骤:1画(画出简笔画)。

1、贴(贴双面胶)。

2、撕(撕双面胶)

3、贴(帖毛线)

4、压(压平固定)

幼儿边看边听讲解,很快就了解了制作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又进行了演示,使同学们更加直观的学习粘贴画的制作方法,这时候有的幼儿表示出疑问,使用什么黏合剂粘贴效果最好呢?新的兴趣又再次产生了,我再利用这种兴趣,让幼儿自己思考讨论,此时的同学们都开动起自己的脑筋,各自发表自己的“高见”,通过实践,最后终于发现使用双面胶粘贴效果最好。通过采用这种方法,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愉快的情感体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从而唤起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且改变了幼儿凡事依赖老师的习惯,为今后养成自主学习的态度作了铺垫。

在《毛线粘贴画》一课中,进入新课的学习之后,我出示了利用毛线制作的桃花实物,并且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桃花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演示,增强了直观效果,幼儿产生了新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动手制作。

三、赏析品评,强化学习效果

手工实践课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教师应善于发掘、运用,让幼儿在欣赏、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幼儿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在课堂上,教师展示幼儿作品时,使幼儿在欣赏过程中领略到这种独特的艺术创作魅力。同时,也让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且让大家欣赏、品评。幼儿在欣赏美、评析美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创造才能得以发展。

四、手功与学科融合,提高综合能力。

在《毛线粘贴画》教学中,充分发挥美术课上所学知识,先作简笔画,然后给作品装饰等尽可能做到使自己的作品接近完美,手工课与美术课结合起来;上一节课我们做了一幅小狗毛线粘贴画,然后让幼儿估计大约用了多长毛线,手工课与数学课结合起来;每做一幅作品,在老师的指导下,要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描述自己的作品,这样手工课又与语文课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这样的手工课一举多得,即在实践中了解了自己的爱好,培养了自己的兴趣,又提高了幼儿的综合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方向奠定基础。

篇2:线绒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新工小学 胡朝晖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掌握树叶贴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种子、树叶,贴出自己喜爱的事物。

2.通过引导学生用种子、树叶拼贴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学会创作生活、美化生活。

教学重点学习粘贴画的方法与步骤,学会利用现有材料,进行想象与创作。

教学难点:在种子、树叶贴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画面的设计及创新能力。

活动一开始,我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出示各种形状的种子、树叶粘贴画,给学生一个比较直观感性的刺激,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感受,为接下来的活动作好铺垫,接着,依次出粘贴画的示范画,感受种子、树叶粘贴画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考虑到活动的操作要求比较多,学生记忆起来有困难,因此我将粘贴的技法的讲解示范放在出示第一幅范画之后,这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听的也比较专心。虽然,在活动中我提供一些范画,但大部分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能根据种子、树叶的不同形状进行大胆想象,创造性的粘贴出各种造型,主要以海底世界为主题。作品很丰富,有金鱼、乌龟,水母、蝌蚪、水草等,活动在目标的达成上没有什么问题,学生的兴趣也比较浓厚。

不足之处:

1、第一环节环节时间太长,不够紧凑,讲解的语言不够简洁和精

炼。

2、由于学生完成的速度不一,导致最后的欣赏讲评部分出现了一些小混乱,很多学生专注于自己的作品,根本无暇去欣赏同伴的作品,如何组织好操作活动的讲评部分,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篇3:线绒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幼儿园粘贴画教学是一项灵活、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粘贴画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幼儿脑、眼、手的协调,锻炼手部小肌肉群。基于此,幼儿园粘贴画教学是幼儿园手工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幼师如何根据幼儿园环境的要求进行粘贴画教学与实践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幼儿园粘贴画教学的研究---准确地进行内容的选择、技能技巧的指导、恰如其分的进行活动的组织

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来制定不同的活动要求,恰当选用粘贴画活动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其中,工具有剪刀、毛笔、刷子、双面胶、胶水、浆糊、即时贴等。在材料中,作为底纸的材料有卡纸、水纹纸、蜡光纸、报纸、挂历纸、广告纸等;粘贴在底纸上的材料包括自然材料(沙子、豆子、树叶、蛋壳、果壳、竹竿等)和非自然材料(花布、毛线、包装绳等)。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被扔掉的东西,象瓶盖、空瓶子、布头、碎木块、石头、木筷子、空盒于、钌予、铁丝、线绳、包装纸……,举不胜举。这些材料都是发掘造型材料的素材。对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的掌握是粘贴制作的关键所在,否则,构思再好,也难以变为现实。因此,教师应有选择地引导幼儿学习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而不是不顾幼儿发展的特征,一股脑儿把关于手工制作的技能技巧全部灌输给幼儿。

粘贴画教学要合理进行活动的组织。集体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幼儿学习的活动,是全班幼儿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我们在综合幼儿园手工教学的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粘贴画教学的一般步骤,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四个步骤:首先,教师出示范例,让幼儿观察、感知物体的主要特征。其次,教师清楚地讲解示范制作的基本过程。再次,幼儿动手操作,教师给予适时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在幼儿的动手操作中,教师不可放任不管,面对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技能、方法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或及时做出调整,降低要求,使多数幼儿能顺利完成操作。最后,教师应合理地评价、处理幼儿的作品。教师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要看到即使他们的制作还不十分完美,但只要构思新颖、有创造性,材料运用恰当,情思与技巧达到意趣天成,率真自然,就应给予表扬、肯定,同时应指出存在的缺点、不足。粘贴活动的教育作用不只在创作的过程中,制成的作品同样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

小组活动,即根据幼儿发展水平、教育内容、材料的不同,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活动。小组活动要遵循“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强调幼儿主动探索、操作、讨论、合作等,给幼儿充分探索的时间,使幼儿尽可能暴露自己的发展水平。另外,小组活动特别强调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鼓励的环境,以激发幼儿粘贴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挖掘出更多的聪明才智。

二、幼儿园粘贴画教学的实践----科学、合理地进行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首先、幼儿园粘贴画活动计划性的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精神, 墙饰布局要合理、各个板块高低错落、布置要生动形象、形神合一。

每面墙壁设计什么板块,教师要心中有数:如,教室后面主墙面,应该突出"主题互动",因为"主题互动"内容较多。其它小墙面可以设计一些常规性的互动内容。如,"好孩子图画"、"幼儿一日活动安排"、"字宝宝乐园"等专栏,这些专栏主题单一,不需要太多的空间。高出部分,可以放一些供孩子们欣赏的作品。如"数字宝宝" "艺术作品"等。让幼儿在视觉欣赏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其次、粘贴画环境创设要主题单一,目标明确,还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有利于幼儿积极参与, 乐于动手,增强幼儿娱乐性跟审美性互动墙饰的主题应该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并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相适宜。本着这一点,我在确立主题墙饰时,有时是根据季节变换确立主题,有时是根据教育内容确立主题,有时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生成主题。我认为作为农村幼儿园来说,师资力量薄弱,幼儿经验缺乏,各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创互动墙饰中,可以以预成课程为主,在此基础上逐渐丰富、发展和完善教育内容。例如:我班的"我长大了"主题墙饰,是根据课本中"我长大了"这部分教育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设计出"小时候的我"、"现在的我"、"将来的我"、"变化的我"四个小主题。通过这些小主题,让墙饰与教育内容和目标与幼儿互动起来,体现了主题内容随着学习活动的展开而不断发展和深化,使幼儿能不断主动获得有益经验。

从内容的确定,材料的搜集,到图案设计与制作,都要有师生共同进行。把材料搜集当成学习的过程。本着孩子们能做的就放手让做,孩子们能想的就放脑让想的原则,哪怕是抹胶水这类的小事,也尽量让孩子亲自做,体现出幼儿的参与性。

再次、粘贴画环境创设不仅要循序渐进,难易得当,还要适时更换,保持新鲜,能从粘贴画活动中挖掘孩子的适应能力墙面布置的内容要循序渐进,难易得当。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是一个基本立足点。小班的墙饰应该结构简单、色彩鲜明,感官刺激明显;供给他们操作的物品应该形状单一。到了中班,幼儿的感知认识能力都比小班提高了一步。这时的墙饰可以逐步增加一些启发性比较强的内容。如:“小蝌蚪找妈妈”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小蝌蚪先长出了两条后腿,然后长出了两条前腿,最后尾巴没有了,黑乎乎的身体上也穿上了绿色的衣服,小蝌蚪终于变成了小青蛙了。这类比较形象生动的墙饰,能够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启发思维,吸引他们动手操作。与小、中班相比,大班幼儿已能初步分辨是非好坏,开始懂得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此时的墙饰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应该更广、更深刻,操作性也应更强。

幼儿园的墙面装饰,不仅仅是为了美化,还在于它必须服从教育的需要,是完成教育目标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它能诱发、引导、甚至直接决定幼儿进行活动的结果,将教育的主题内容转化为形象具体、色彩鲜艳、生动有趣、赏心悦目的墙饰,即寓教于墙饰之中,让墙饰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

篇4:线绒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课中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活动和游戏,练习的形式丰富多样,遵循从 易到难的原则,体现一定的梯度性与趣味性,并进一步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把练习融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享受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四个层次的练习。第一个层次:记忆口诀。让学生自由背、分角色背、开火车背,师生、生生对口令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熟练口诀。第二个层 次:运用口诀。数一数1只、4只、7只、8只蜜蜂有几条腿,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口诀的意义,还设计了找朋友游戏,进一步熟练口诀,又培养了学生的口算能力。 第三个层次:拓展提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用多种方法数出小正方形的个数。体会通过移格子的方法,可以把不规则的图形变成规则图形的策略。利用课件形象地 展示出学生利用移动方格来计算的多种方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四个层次:解决生活问题。设计了购文具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的思想。15乘9等于多少的探讨可以为今后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埋下伏笔,这是一个知识拓展题,是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个具有挑 战性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延伸,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这节课为学生创设一种 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愿意合作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经历、有体验、有获得、有发展,同时我也注意过 程性评价,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真正意义上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挖掘了学 生的潜力,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双基得以落实,能力得以发展。

篇5:线绒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铅笔屑的粘贴方法。

2、培养幼儿对粘贴画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

3、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范画一幅、铅笔屑若干、8开画纸人手一份、乳胶、棉签、碟子、抹布、剪刀、彩笔、垃圾筐

活动过程:

1、出示铅笔屑,引入活动。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

师:对,是铅笔屑,老师用铅笔屑粘贴了一幅盛开的鲜花。

2、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看,老师粘贴的鲜花,花朵有什么不同?(幼儿发现花朵的花瓣,引导幼儿发现用铅笔屑制作不同的花瓣。)

3、师:如果我们要做一朵漂亮的花,应该按什么步骤来做呢?小朋友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吧!

小结:首先要构图,设计画面,然后在铅笔屑的背面涂上乳胶再粘贴就可以了,最后添画叶子和背景。

4、请幼儿示范粘贴。

师:小朋友你看,这里怎么只有花茎和叶子,没有花呢?(.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我们找一个小朋友来给它贴上吧!幼儿进行粘贴,示范粘贴方法。

(再粘贴过程中,教师及时提醒幼儿粘贴的要求和方法)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6、展评幼儿作品。

将作品投放在美工区,让幼儿互相进行讨论评价。

篇6:《粘贴小动物》的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用橡皮泥粘贴动物的造型课,学生非常的喜欢,能使学生在玩的同时收获成功,展示自我。但是在课堂上我发现一个问题,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传授知识的效果不是特别好。在本节课上,为了让学生捏出生动的动物形象,让他们看了一些图片,本人还做了一些示范,但是学生的兴奋点都在彩泥上,手痒痒的早就想动了,根本没有专心看我的示范。有些学生早就开始捏了,另外有些学生又举手检举,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折扣。

后来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决定重新调整教学流程。学生天生就好动,尤其是这么好玩的橡皮泥,不动才忍不住呢。先让学生跟着我一起揉、压、搓、捏等各种方法玩橡皮泥。接着让学生欣赏图片后直接创作。捏了大概十分钟左右,我让学生提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然后让成功的学生来回答,最后再是有教师点评和示范。通过这样的一调整,发现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得到加强,学生主体地位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从学生作业来看,还是出现了这样的的两大问题,一是学生粘的橡皮泥较粗糙,特别是细节的地方。二是学生做得动物就单一,创造性不够。整节课的教学时间比较紧凑,学生动手的时间不够,如果美术课能2节连着上多好啊,现在往往让学生展示作业的时间都没有。

篇7:线绒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美术教学;趣味粘贴画;方法简析

趣味粘贴画教学作为中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趣味粘贴画教学要求广大美术教师积极进行改革,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探索美术教学的新方法。以下笔者分别从趣味粘贴画教学目标的制订、技巧指导、教学形式等三个方面进行简析。

一、合理制订教学目标

趣味粘贴画教学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让学生力所能及。不能因为难度太大,影响学生创作的热情;也不能因为难度过小,影响学生创作的兴趣。所以,在趣味粘贴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制订的粘贴目标,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选择是由教师作范图还是学生自己创作,努力做到有的放矢,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技巧指导

趣味粘贴画,顾名思义就是运用趣味性的思维,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创作出的趣味性作品。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工具和材料选择的广泛性,生活中的种子、树叶、碎布、砂石都可以作为选择的素材,关键是创作的作品应具有趣味性,所以,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加强技巧指导。比如,进行种子粘贴画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考虑种子的大小、形状、色彩等因素,选择不同的种子创作精彩的作品。如果选择的是花布、毛线、包装绳等非自然材料,更要考虑花纹、长短和质感等因素,加上巧妙的构思,学生一定会轻松地创作出趣味性的粘贴画。

三、合理运用教学形式

教师把一节课的知识点呈现给学生的方式有很多,合适的教学方式对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散学生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了不同的教学形式。比如,直观教学法,我事先把示范要领通过摄像机拍摄,充分利用镜头的放大作用,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放大,让全体学生首先观察操作的细节,接着模仿实践,加强感性学生的认识。

当然,在进行树叶粘贴画教学时,也可以采用逐步深入的教学方式。首先,让学生看树叶:要求学生根据各种形状的树叶,联想到动物的哪些部位,能够拼出什么动物,教师适时引导;其次,是粘贴,在粘贴时根据构思设计好主题,用铅笔先画出草稿,选择与主题相应的树叶,合理设计画面,用胶水粘好压平、晾干,最后,整理出作品。

学生创作作品时可以选择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即根据学生发展水平、教育内容、材料的不同,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活动。在小组活动中,教师的责任是仔细观察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学生学习困难时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小组活动的粘贴目标由教师提出,教师在制订目标时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发展水平,照顾到大部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空间。教师提出目标后,将进行分组。在教师限定人数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小组,此时,教师不要作过多干涉,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操作、讨论、合作的热情,使学生在愉悦中尽可能展示自己的才华。

激励性的评价也是提高粘贴画教学趣味性的一种手段。在粘贴画教学初期,学生的作品肯定不会充满太多趣味性,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应以鼓励为主,不能太挑剔,要看到他们的长处,即使他们的制作还不完美,但只要材料运用恰当,构思新颖、有创造性,就应给予表扬、肯定。指出缺点和不足时也要注意运用合适的方式。

总之,趣味粘贴画教学是一项灵活、富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教学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提高自己对趣味粘贴画的理解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学习新技巧,发散思维,促使趣味粘贴画的教学更加具有艺术性、科学性、教育性,让学生真正喜欢趣味粘贴画,促使其创作出更多精彩的趣味粘贴画作品,更重要的是让趣味粘贴画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华丽舞台。

篇8:线绒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废弃的蛋壳进行拼贴,并且用排刷均匀涂色,进行印画的技能。

2、感受蛋壳粘贴画特殊的花纹,操作时保持桌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蛋壳、水粉颜料、双面胶带、抹布,画好的各种图案(树、苹果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盒子,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盒子,猜猜里面是什么?(幼儿自由发挥)

(打开盒子)哇!原来是蛋壳。

2、蛋壳能做什么呢?(自由想像,表扬好的幼儿)

小结:蛋壳可以用来装饰画呢,你们看:

二、出示范例,师幼一起欣赏

1、用蛋壳装饰了什么画?(葫芦)蛋壳藏在哪里?请你来找一找。

过渡:蛋壳画还会变魔术呢。闭上你的小眼睛,变啦。(打开折好的半边)

2、一个葫芦变成了两个葫芦,这个葫芦是怎么变上去的?(幼儿自由发挥)

3、这个蛋壳印的`画和我们平时印的画是不是一样呢?(出示平时的印画一张比较)

小结:蛋壳印的画的花纹很特殊,是一块一块的,有空隙。

三、引导幼儿了解蛋壳印画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导语:蛋壳画,真神奇,让我们也来试一试

1、示范蛋壳画,讲解要求并配儿歌

2、请一位幼儿示范,老师配儿歌

过程:先找到一幅画,撕去上面的双面胶,拿一块又一块大的蛋壳,蛋壳的里面贴上去,用手压一压,蛋壳贴满这幅画。注意蛋壳只能贴在画的轮廓里,蛋壳不能叠在一起,画面上没有贴住的请抖一抖放进箩筐里。

3、蛋壳画做好了,我们来玩变变变的游戏

用排刷刷上颜料,颜料刷均匀,最后把白纸对折(角对角),用手掌抹抹平,

这样一幅画变成了两幅画。你们想不想来试试?

4、后面还有许多的画要你们做成蛋壳画,不过,要求不要忘了噢。

5、老师再次强调制作要求时,请幼儿来说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蛋壳粘贴在轮廓线里,蛋壳不能叠在一起,刷颜料要少一点且均匀。

五、展示幼儿作品

1、幼儿交流

2、小结:我们今天用了废旧的蛋壳来装饰了一幅幅漂亮的画,生活中还有很多废旧的像开心果壳、瓜子壳都可以装饰,希望小朋友去收集,下次我们再来尝试。

附儿歌:找到一幅画,撕去双面胶。

拿块大蛋壳,用力压一压。

一块又一块,贴满这幅画

活动反思:

篇9:复制粘贴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小熊过生日”为情境展开的,首先,以小熊过生日请客,请学生做一回“小小服务员”,为小动物朋友分配食物,来学习用“选定”工具来移动图形的操作,对于“选定”工具的使用,学生可以说是很熟悉的,绝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将食物分配到小动物桌前,可是,最后结果却分两种,有的学生成功将食物分配到小动物桌前的盘子里,而有的学生则发现,食物移动到桌子上以后,盘子不见了,这时,我让学生回忆“移动”操作的步骤:(1)选定对象(2)应用透明背景(3)拖动,学生就会发现,之所以出现错误,是因为忘记了第二步操作,这样就加深了他们对“应用透明背景”这个操作的印象,后面的操作,凡是“应用透明背景”的操作几乎没有出过错。接着,以“小猫的迟到”来引发学生的思考:食物分配完了,该怎么办呢?很多学生都能想到用“复制”这个命令,这时,我在乘机介绍“复制”与“粘贴”这两个命令,并给出了“复制”与“粘贴”操作的具体步骤:(1)选定对象(2)选择“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命令(3)选择“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4)“应用透明背景”(5)拖动;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操作步骤尝试操作,接着,请会的学生进行演示,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而后面的两个环节:“做个绿化小天使”、“做个快乐舞蹈家”其实是对“复制”与“粘贴”命令的巩固,在这两个环节中,不少学生出现了相同的错误:在粘贴的时候,小部分学生粘贴出来的不是本环节复制的对象,这个,我出示错误的图片,让学生自己找原因,结果,很多学生都能指出这是因为“复制”“粘贴”中的第(1)(2)两个步骤没有进行操作而导致的结果,从而加深了对“复制”与“粘贴”操作的印象。

当然在本课中我还发挥了小组长的作用,以每组最先完成任务的学生作为小组长,来检查本组学生的完成情况,碰到有困难的学生这些小组长会给予相应的帮助,这样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使操作困难的学生有了共同提高的机会。

篇10:种子贴画教学反思

莱州中心小学 刘晓妮

为了能够更好体现学校课程的特性,我遵循着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在课堂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探究”、“设计”、“创作”、“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挥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在课堂中努力通过以下三点体现课程特点。

组织一个活动--制作种子贴画,主题突出,流程清晰。回顾整节课,主要经历了这样几个大环节:第一大环节是话题导入,包括两个小环节,一是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确定本节课实践目标,提起种子,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到种子能让植物生长,能做出美味的食物,但很少会想到能用种子制作贴画,从而明确本课的活动目标。二是欣赏种子贴画作品,引发实践兴趣;第二大环节是观察发现,探究方法;在孩子们猜想自己可能遇到的困难环节后,我针对预设的难点借助多媒体进行讲解,这样显得更加清晰、直观,较好地突破了这一难点。掌握了方法,明确了要求,接下来的环节是小组合作,动手创作,在此,我舍得花时间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动手操作。而且,通过展台让台下的老师能够直接看到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过程。最后一个环节是展示评价,总结拓展。展示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感受自己劳动的收获;二是在相互欣赏评价中进一步修改、提升。而总结拓展的目的也有两个,一是对本节课要点的梳理,二是要将掌握的方法迁移运用,通过各种各样材料的欣赏让孩子们明白只要勤动脑、乐动手,生活中的好多材料都可以创作出精美的作品。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探究兴趣,将课堂延伸到生活。

篇11:农村小学贴画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贴画教学的一般流程

贴画的制作过程简易、有趣,有规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采集材料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贴画的材料真的到处都是。可以是用过的毛线、碎布、树皮、羽毛,也可以是瓜子壳、西瓜皮、鸡蛋壳等。细化来说,用来做豆贴画的材料,一般的豆类、谷类粮食都可以用,在挑选粮食类的材料时,要选择颗粒完整饱满,无虫蛀、干燥的,而且豆类最好是有光泽的。而叶贴画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收集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叶子,对每一种形状、颜色的叶子都能形成从小到大逐个渐进的序列,保证制作时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几乎所有能够粘贴到纸上的材料,都可以再利用成为贴画作品的原材料。

(二)构画轮廓

轮廓是表现作品的重点,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贴画作品的整体效果。因此,在构画轮廓时要注意轮廓的变化,不能画得太死板。要用心去画,该细的地方要细,可以粗放的地方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三)材料粘贴

粘贴环节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要想得到一幅完美的贴画作品,在粘贴时一定要细心。先贴细小、狭窄部位,再贴大面积地方。

(四)修整检查。

基本完成粘贴后,需要认真仔细地检查、修整,特别是像眼睛等细小的但比较容易被疏忽的地方。

(五)成果展示。

当大部分学生完成粘贴、检查后,教师展示学生的成果,不管好或不好,每一幅作品都是经过学生认真细致地动手之后完成的,在你看来并不怎么完美的一幅作品,它其实也花费了学生很大的心思,为激发学生对贴画的兴趣,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在讲评作品的成功与不足后,妥善保存作品。

以下以核桃贴画——核桃龟的制作为例,需要的材料有:核桃、剪刀、钳子、防水胶、薄片海绵纸、黑色签字笔。

步骤一:把核桃剖成两半,把果仁取出来,留下核桃壳(采集材料)。

步骤二:把半个核桃壳放在薄片海绵纸上作为乌龟的壳,再用黑色签字笔在龟壳边缘画出乌龟的头、尾巴和四肢,然后沿线把整个乌龟剪下来(构画轮廓)。

步骤三:在没有黑笔痕迹的那面涂上防水胶,把核桃粘到上面(材料粘贴)。

步骤四:用黑色签字笔在乌龟头部画出两只黑眼睛(修整检查)。

等胶水干透后,你就可以让你的俏皮核桃龟到水里去畅游一番啦!

二、贴画的创作形式

贴画教学的流程是既定的,但是贴画艺术的形式确实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引导学生用人物、动物等故事创作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贴画作品。

(一)“随形附物”式的涂鸦贴

这样的贴画教学不过多地强调技法和严谨的造型,更多地关注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和感兴趣程度,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到贴画是一种乐趣,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能体会到创作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乐学,打好贴画学习的基础。一般的方法是将一些不规则的图形,如之前用剩的大边料等,根据形状的特点联想事物,再进行拼贴,从而创造出具有观赏性的贴画作品。

(二)“观花走马”式的临贴

“临帖”是书法教学中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我们也可以借鉴使用到贴画教学中来。有了上面的涂鸦贴学习产生的兴趣后,学生就会希望自己也能贴出漂亮的作品,由于学生贴画能力的限制和对贴画艺术掌控的不足,还不能凭想法创作,这就需要教师提供优秀作品并引导他们进行“临帖,”争取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素材与技法。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里的临帖有临变的因素,就是学生在临摹的时候不要求做到百分百的一样,对大的结构可以适当用笔或指甲抠一下定位,同时,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细小的变化或增减,也可以是外形或动作上的变化,只要抓住原作的寓意和意味。这样的处理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在临摹中学到优秀作品的精髓,添加自己的想法,又不会因能力的局限而无从下手,尽量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保持对贴画学习的兴趣。

(三)“移花接木”式的组合贴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贴画基础后,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的贴画作品进行分解、组合、变形,创作出新的贴画作品,这样的学习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对贴画作品和题材更深入地理解,掌握贴画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造型表现能力,为以后的自主创作或主题创作打好基础。

(四)“胸有成竹”式的自由贴。

这里包括对贴画作品的摹贴,也包括没有原样的创作贴,特点是对贴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贴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地变化或变更原来的想法,能贴出具有欣赏价值和一定想法与新意的作品。这样的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独创性,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大胆创新组合,将剪、拼、贴等技法相结合,用贴画的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贴画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传承民间艺术精髓的意识,唤起他们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关注和热爱。

创意贴的关键词在于有了“主题”的限制,不再只是自由的、随意的,而是根据要求,运用能表达主题的材料和造型进行创作。这就需要学生对贴画的材料、造型、寓意等有一定量的掌握,并能较灵活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查阅资料,也可以先画好设计图再拼贴,重点是抓主题,发挥创意,贴出特色。

这样“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递进式分层教学法,能分解学习的难度,让贴画成为一种乐趣,既利于保持学生对贴画学习的兴趣,又利于培养学生对贴画文化的热爱。以下是部分学生贴画作品。

《水乡人家》 《相信科学》

《打邪不留情》 《河爱清洁》

三、贴画教学的评价体系

对于学生作品的及时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与学习积极性的激发。贴画教学的评价,教师可从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态度和竞争意识,观察、思考、动手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认知水平拟订评价方案,给学生以全面、真实的评价。1.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一个学期以来,对贴画知识的了解程度做客观评价,对自己的贴画水平做纵向比较,从而给自己一个等级;2.同伴评价。同学之间或以合作小组的形式,或以小团体的形式相互评价,评价的依据可以是同学在上课时的表现、对贴画的态度、在技能方面的提升力度等。评价要求客观、公正、公平;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一学期的课堂表现、兴趣爱好、作品表现力、创新力等方面做全面评价,并依据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给学生综合评定;4.作品展评。每个班级布置一个艺术角,及时展示学生作品。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我们在每学期5月中旬都会组织一次优秀作品的评比或现场贴画比赛活动;“六一”节这一周则被定为贴画教学展示周,将学生们亲手制作的各种材料的贴画进行装裱,配上镜框后挂在教室走廊或楼梯的转弯处。通过精美的作品展评,既美化了校园的文化环境,又提高了孩子们的鉴赏美和评价美的能力。5.作品保存。同样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特别设置了一间贴画作品陈列室,保存了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定期向学生开放,组织学生参观、欣赏、学习。从点贴画到线贴画,再到面贴画、刨花贴画、稻草编贴、布贴画、蛋壳贴画、瓦楞纸制作、绒线制作……一幅幅优秀贴画作品,凝聚着师生的心血,激励着一届届学生的创作动力,学生们都以自己的作品能进陈列室留存为荣。

四、贴画教学的延伸

贴画是一门由多种材料粘贴而成的手工艺术,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更能向深层次教学目标延伸。

(一)贴画教育生活化,实现贴画教学向贴画育人的延伸

开展贴画教育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笔者所在学校曾举行过“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作品展览,“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贴画指导,“美丽的家乡”“快乐的节日”现场贴画比赛等活动,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思想感受借助贴画进行构思表现,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民族艺术。

同时,贴画所用材料大多是生活中淘汰的废物,是一种环保的创作形式。这些随手可见的材料的运用,能够促使学生贴近生活,走进自然,融入社会。而在变废为宝之后,也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合理利用资源的道理。

(二)贴画教育综合化,实现贴画知识向综合能力的延伸

贴画教学不仅可以作为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如音乐学科教师可以根据儿歌、童话设计和制作头饰或面具,表演舞蹈、童话剧等贴画作品。而在与语文学科的融合中,一、二年级教师可以借学生的贴画作品让学生看图说话;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看贴画作品写作文;五、六年级学生主要记录贴画过程和贴画心得。科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校园植物,并采集树叶标本,让学生对采集的标本进行树叶拼贴,并在树叶边上写上树的名称,加深对植物名称和树叶形状的认识,同时掌握一些拼贴的技巧和审美能力。

农村小学各项教育资源相对欠缺,这就更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及综合素质。就地取材,采用不同色彩、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材料,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创造出的贴画作品,既能让学生从小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弘扬与传承了民间贴画艺术,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童趣”“童真”还给学生。

篇12:贴画教学反思

上次开展《秋天》主题的两次撕贴活动后又接着开展了第三次的撕贴创意活动。活动的创意来自于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女孩,她对我说:“薇薇老师,我妈妈的包包也跟你一样,是黑色的。”我说:“也是这么黑的?没有花纹吗?”

好的,创意来了就开始吧,给妈妈装饰美丽的包包。小手继续撕出各种颜色的纸片进行装饰。活动开始了。孩子们说“又要和小纸条做游戏啦”纷纷拿出准备好的各种色彩的纸条撕了起来。“老师,你看我的纸片排得很整齐。”……

反思:这次的活动已经是第三次开展,孩子的撕贴技能基本掌握,本次活动出现的难点是要让彩色纸片排队列整齐。这是在前两次的手工活动的基础上深入的挖掘,让孩子们手脑并用,加强了难度。从纸条的粗细也进行了设计,第一活动的纸条最粗,越来越细,逐渐增加了难度,从而照顾了能力差异的孩子们。能力强的能达到按照线形粘贴的目的,而能力弱的孩子们也能完成基本的撕贴目的。

篇13:线绒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粘贴画料拼贴构成的画面。它融绘画和制作为一体,能够充分发挥儿童动手的能力。

有一天早上,全班的幼儿都在看书,突然有一个孩子跑上来,告诉我说:小拉姆把口水吐在书上。我走下去,问她是怎么回事,小拉姆告诉我说,她不小心把书撕坏了,她想用口水把书粘好。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如何粘贴画。

2、锻炼幼儿的动作的协调能力。

3、让幼儿知道粘贴时实用些什么材料。

4、养成讲卫生的及爱惜书好习惯。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使用材料。

2、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寻找材料:如树叶、花瓣等。

2、胶水、双面胶、固体胶水、A4纸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幼儿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让幼儿认一认。

1、教师把要使用的材料放一边(树叶、花瓣)。

2、让幼儿观察一下,放在旁边的材料像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动手示范进行贴画。

3、教师贴好后,让幼儿评价一下。引起幼儿的兴趣。

4、让幼儿回忆老师是怎么做的?

5、总结:(1)选材料,像什么?(2)根据图形开始在A4纸上粘贴。(.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涂胶水时,一定要注意涂在材料上面。

二、动手操作

1、给每位幼儿一张A4纸,让幼儿把选好的材料放在纸上,先观察像什么,才开始动手做。

2、教师巡视,看看幼儿的操作能力,操作差的教师指出并帮助一下。

三、评比

1、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让大家看看,评评谁做的最好。并给做的好的幼儿鼓励。

2、把幼儿的作品放到展示区,让有互相欣赏。

四、延伸

让幼儿说一说,我们粘东西时,应该用什么东西?能不能用口水去粘贴东西。我们要爱惜我们的书本。

教学反思

1、幼儿在活动中,色彩搭配的能力,自主性得到了提高,动手动脑及合作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2、活动带给我们的启示却鞭策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积极地开动脑筋,寻找更加适合幼儿的有趣的,促进幼儿发展的方法。

篇14:《彩色撕贴画》教学反思

《彩色撕贴画》教学反思

在上这次的美术教研活动之前,我还是对美术的上课形式完全不了解,只会在屏幕中出示需要大家画的画,告诉大家应该怎么画,就完全放手让孩子们自己画。这当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怎么画,颜色怎么涂,布局应该怎么布局等等。现在我知道,上《彩色撕贴画》美术课教师要先处理好以下几点才能上好一节美术课。并不单单只是教会学生怎么绘画,更是需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课前你准备充分

《彩纸撕贴画》这一课,要求学生用彩纸代替画笔采用撕贴的方法装饰画面,用到的材料比较多,创作步骤也比较繁琐。课堂上首先老师讲解、示范、点评,最后拓展的时间才是真正让孩子表现的时间。因为事情比较多,所以只有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能让这节美术课顺利,流畅的进行下去。

二、课程中评价丰富

篇15:线绒粘贴画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阅读教学 低年级 贴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9-022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为了上好一节语文课,一些教师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找资料、做课件,熟记操作过程。这样致使课堂的语言文字训练和人文教育得不到扎实有效进行。其实,“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并不是非课件不可,借用一些传统简单的教学手段——贴画,也会收到异曲同工之效。尤其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它能发挥出课件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一、巧用贴画,理解词意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是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词语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优势来进行词语教学。在教学《蜗牛的奖杯》中,笔者这样引导学生理解“遥遥领先”一词。

师: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飞行比赛?

生:蜻蜓、蝴蝶、蜜蜂……

(教师相机贴画,所有昆虫在同一起跑线上)

师:它们当中谁飞得快?谁来移动贴画?

(学生纷纷举手。第一个学生把蜗牛图向前略移了一点。许多小朋友情不自禁地喊道:“我来!我来!”教师指名一个学生上来。学生把蜗牛图向前移了一大截)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么移吗?

生:因为蜗牛飞得最快。

师:书上用什么词告诉我们这种情况?

生:(齐)遥遥领先。

师:谁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生:在50米跑步比赛中,我班的李红遥遥领先,获得冠军。

……

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课的首要任务。低年级儿童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如果教师空洞抽象地解释“‘遥遥领先’就是远远地超在前面”,显然违背了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笔者巧妙地通过引导学生两次移动贴画,不仅让学生领会了“遥遥领先”一词的词意,而且学会了运用。

二、巧用贴画,创设诗境

儿童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明快的节奏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但在阅读时,学生往往只停留在诗歌的表面语言上。如,《鲜花和星星》的第一段,学生通过找关键词句“满天”“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能够感受到夏天鲜花之多。其实,这一小节不仅写了鲜花之多,更表现了鲜花之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优美的意境呢?笔者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精美的纸花;课堂上,我用简笔画勾勒出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让学生用自制的小花打扮夏天的草地。黑板上的“草地”一下子变成了姹紫嫣红的花园。我顺势引导:“小朋友们,你们刚才读出了鲜花的多,你们看看,夏天的鲜花不仅多,而且——”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美”。“那你能读出鲜花的美吗?”学生显得异常兴奋,摇头晃脑地读起来。我想此时此刻,他们肯定感受到了置身于鲜花满地的乐趣,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

三、巧用贴画,升华主题

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对低年级儿童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善于动脑,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如,《小松树和大松树》一文中,小松树的话: “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呀,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和风伯伯的话 :“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都是教学的难点。怎样让学生认识小松树的骄傲自大,理解风伯伯的语重心长呢?笔者是这样设计的:用简笔画画出高山,让学生送小松树和大松树“回家”。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小松树高高在上,再加上低年级儿童想象极丰富,他们常常将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来看待,因此觉得小松树的话不无道理。教学风伯伯说的话时,教师相机移动贴画,把小松树从山上移下来,和大松树“站”在一起。这一对比,学生立刻看出大松树远远高于小松树。于是,他们认识到小松树刚才是在自我夸耀,对风伯伯的话也心领神会了。这就实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多媒体课件以其精美的画面,强大的功能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发挥了很大作用;传统的贴画教学也可以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

上一篇:南古学区2009---2010年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总结下一篇: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