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乡村类散文

2024-05-08

高中乡村类散文(精选6篇)

篇1:高中乡村类散文

晨雾乡村写景类散文

乡村的清晨,偶遇白雾茫茫的天气,四周云雾缭绕,如临仙境似入梦幻。--玉竹琴韵

在雾里行走着,细小的水珠敷在了头发上面,渐渐的润湿了发丝,沉甸甸的垂在耳侧,雾还是挺调皮的,无声无息的在身边雀跃,淡淡的在身边萦绕着。

我有一点点兴奋,是因为平凡的我随薄雾进入了缥缈的仙境,我喜欢这样朦朦胧胧的.感觉,他掩盖了许多的景色和心事,一切都变得平淡起来。甩了甩沾湿的头发,很是清爽,感谢呀,老天爷,你对我还真不是一般的照顾,这样的季节,又有几天是大雾缭绕的呢?

尽管我看不到远方的美景,但是,雾再大,我也不会走错路。这里是我的山,我的土地,对于我来说它太熟悉太熟悉,所以,我不会迷惘不会蹉跎。

模模糊糊的路面上的绿草显得更加鲜嫩了,我喜欢这种生命的热情和无限生机,这就好象是对自己的所有永不言弃。

有时想想,雾里雾外,有几个人真正看清楚了自己的前方呢?明明知道有些路不能去走却是还在走着,本来,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是矛盾的,只是看谁将矛盾解开,谁便就走在雾里也是不怕的。只是,有一些走着走着就被雾蒙住了双眼。

乡村早上的空气最是新鲜,最是令人陶醉。

我尽量仰起头,用力去呼吸,做了做早操。

小路上的露珠已经把我的鞋子打湿,前面的路还有了一点漫长,似乎,永远也走不完。

太阳慢慢探出了它的头,它笑着,笑得很是灿烂,尽管那么不引人注意,但是,谁也阻挡不了已经散发的光芒。

雾气已经渐渐褪去,就像是本来有的面纱,变淡,透明……

它怕了阳光吗?也许吧!它也并不是真正的害怕吧,如果害怕,不会在黎明开始就有它的存在。每个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它知道也懂得什么时候该上场,什么时候该离开。

雾色很美!我自己都有一点点惋惜,雾,并不是最差的景呀!为什么它不能多呆长一点?

太阳的光很温暖,当它全部升起时,雾已经全部散了,一切都很温暖。

所有的生灵似乎都离不开阳光,我想,雾是明白这一点才会离去……

尽管眼前这一切已不是雾景,但是,我还是怀念,明天,会不会还有雾呢?

不知道,我也不去猜了。

雾里雾外,总有一点让我们想留恋却又无从留恋……

篇2:高中乡村类散文

本来属于夜的颜色是黑的,属于夜的光也只有月光.繁华不属于那片宁静淡泊的夜色.属于夜的似乎只有在乡村才能见到.可,乡村的夜色今后的我可能会很难见到了.

灯火不属于夜,但今天是个例外,因为今天是大年三十.按照我们这里的传统,在三十的晚上要给死去的亲人送亮.于是,满山遍野的烛光证明了这里的确“人烟阜盛”.远远的去看那满山的烛光,像天际间的星星一样闪烁着.但是却没有星光的寒冷,淡黄的光泛着一丝丝的温暖,也许这是夜这次不拒绝灯火的原因吧.但是,这万家的灯火只能远观,谁也不敢去打扰死者的沉睡,未免会留下一点遗憾.

冬天的夜很安详,像摇篮中沉睡的婴儿,丝毫没有察觉外面世界的寒冷.当新的一年来到,满天的烟火,瞬间将天空点亮.然后,天空依旧沉默.因为,夜还在沉睡,这些烟火,只能换来它梦呓般的笑声.

冬去春来,银白的世界化作一江潺潺的春水.鲜花爬上枝头闹春.嫩叶勉强的睁开那双沉睡的眼睛,世界在它眼中变得朦胧.选一个明月高挂的夜晚,踏一次青.乘着月色,小路变得清晰,不会害怕摔跤.一席春风,卷起了田野的气息,扑鼻而来.细细的品味,新翻的泥土,青涩的小草,阵阵的花香.气味或清淡或浓烈,让人心旷神怡.

青草、花香,这些白天的景色似乎属于夜晚.白天的我们都太匆忙,谁会为这些景色而停留呢?静静看着面前的青草,在银色的月光下,它的颜色变淡了.可是它却披上了银色的光辉.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生命,属于夜的生命.

天渐渐热了起来,令人烦躁的夏天就这样来了.夏天的夜晚似乎总是热闹的.树上的知了,稻田里的青蛙,它们不停的吵闹,似乎想将这个夜晚震碎.这时如果来一场雨它们才会安静下来.

夏天的夜晚很壮阔,一道道的闪光将天空撕裂.但是,很快天空又愈合了.滚滚的雷声夹杂在潺潺的雨声中构成了夜的声调.也许只有现在夜才拥有激情.但激情总是短暂的,雨停的.那一刻,一切重归于宁静.只剩下不安的青蛙,还想重温雷雨时的激情.

或许孤独的才会显得美丽,夏天的月难让人铭记,因为它有群星相伴,而秋天的月永远是孤独的.它像一个遗世独立的绝代佳人在空中独舞.

泡一壶淡茶,细细的在皎洁的月光下品味.天空中的月亮像上帝的眼睛,晶莹、透亮,好象要滴出眼泪来了.古人的月有圆有缺,而我的月总是圆的.因为,看不见的那部分月亮是被我的心悄悄的偷走了.

篇3:高中乡村类散文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强调:“必须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科技传播的重要作用, 加大科技传播力度, 提高媒体的科技传播水平和能力。通过加大科技传播力度, 促进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精神在全社会的传播与落实, 促进公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工作方式。”都市类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 它不仅是城市, 也是广大乡村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所以, 积极研究和探讨都市类媒体如何加强科技信新闻信息报道, 提高科技传播能力,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都市类媒体在乡村科技传播中的作用

1.1 传递国家政策

都市类媒体有着广泛的读者基础, 它能通过生动形象的解读, 向广大农民传递国家科技政策和惠农政策, 使农民更好地把握这些政策, 对新农村建设方方面面提供指引与思想保障。

1.2 传播科技信息

长期以来, 由于诸多因素, 农村接受信息的渠道不畅, 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在信息时代, 掌握有效信息成为第一生产要素, 特别是科技信息, 对农村的发展尤其重要。都市类媒体积极发挥自己在乡村发行渠道健全的优势, 积极增强对相关农业信息和技术等的报道与宣传, 扩大了科技信息在乡村的传播。

1.3 传播科学知识

都市类媒体不光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信息, 还为农民传播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 倡导农民崇尚科学, 提倡健康科学、和谐有序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改变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1.4 弘扬科学思想

都市类媒体加强对乡村的科技传播, 不仅仅是向你们传播一些科技信息和知识, 更重要的是能使广大农民在思维方式上不断的转变, 树立起一种科学精神, 摈弃传统生产方式下的旧技术、接受新时期下的新技术。

2 提高都市类媒体对乡村科技传播能力的路径

2.1 全面认识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类媒体必须对新农村建设内涵要有深刻、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才能做好对乡村的科技传播报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可以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就是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它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2.2 树立良好的采访作风

都市类媒体树立起良好的采访作风, 重要是做好三点:一是勇于担负责任。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爱农村事业, 一头扎进最基层的农村现场去, 深度挖掘农村新闻资源, 撰写鲜活报道。二是摆对报道主体。在对乡村的科技传播报道中, 记者心中必须有农民的位置。三是放正价值取向。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农民的科技需求。

2.3 多视角进行科技报道

都市类媒体立体而多视角地进行乡村科技报道, 才能有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首先, 要把握好国家科技政策;其次, 要广泛地关注新农村发展现象, 关注农民生活各方面的变化, 多渠道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第三, 要不断增强科技服务意识, 积极为农民提供有实用价值的科技资讯产品;最后, 要做好跟踪报道, 不仅要传递给农民科技信息, 还要反馈农民接受科技信息后的反应与进一步的需求。

2.4 增强科技传播报道效果

都市类媒体进行科技传播报道, 不同于过去的农村新闻报道, 要增强科技新闻信息传播效果, 必须十分注重传播方式。首先, 是要对乡村中的重大科技事件、现象精心组织策划, 把握其精神, 深化报道主题, 增加报道的亮度;其次, 要注重科技新闻的通俗性, 多用农民话说事, 不要搬起面孔说教。

2.5 传播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科技传播不同于其他新闻信息传播, 特别是对乡村的科技传播, 务使传播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都市类媒体做好科技传播报道的重要环节。要注意传播的科技信息与乡村自然环境与生产条件的适应, 要了解农民的科技需求, 要清楚农民对都市类媒体传播内容是不是感兴趣。同时, 要十分注意不能向乡村传播一些虚假的科技信息。

3 结论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媒体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大众传媒是乡村科技传播的重要渠道, 尤其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 广大农民对科技信息的需求度不断增强, 都市类媒体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舆论引导作用, 积极加大科技传播力度, 不断创新科技新闻信息传播手法,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对乡村的科技传播, 主动担负起对广大乡村传播科技政策与普及科技知识的社会职责, 将乡村科技传播作为一项艰巨而重要任务狠抓落实。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N].农民日报, 2006, 1, 11.

[2]李红艳.乡村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1.

[3]张鸥, 江均.大众媒介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作用与发展路径[J].新闻世界, 2011, 4.

[4]齐振宇.都市类媒体怎样做好政策解读类新闻[J].新闻传播, 2010, 12.

篇4:高中乡村类散文

关键词:投影寻踪聚类;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评价

中图分类号: F32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6-0579-04

收稿日期:2016-03-04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3BAD01B05);农业部“台湾优质示范与推广”项目(编号:NYB201001);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建设项目(编号:PTJH13001)。

作者简介:陈锦泉(1987—),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建设。E-mail:349569789@qq.com。

篇5:高中散文类作文汇编

高中散文类作文(一)

还是深秋,但寒风刺骨,似乎是冬天提前被招呼了过来,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从教室里向外望去,看到的是一片片枯萎的黄叶从树上落下。如果仔细倾听,则有沙沙的响声在你耳边回荡!

房檐上,有一棵小树,嫩嫩的枝条、纤瘦的枝干,在废屋乱瓦的房檐上显得格外独特!这原本是一栋破旧的房子,凌乱的枝、枯黄的落叶、废弃的砖瓦一一散落在屋顶上,让人有种凄凉的感觉。我不禁感叹:“如此荒凉之地,是如何孕育出这一株小生命并且让它健康成长的?”

这棵小树已经在这房檐上生长了很多年。十年之前,她也许是一粒尘埃,被沙土所覆盖;她也许是一粒种子,随母亲一起随风飘散在某一个角落。多年前的一天,她很不幸,也许是找不到回家的路,迷失了方向,落在了这房檐之上。没有人会留意到原来这房檐之上还有一粒种子,正在用她顽强的生命力破除重重困难,努力生根发芽!

植物的生长历程很艰辛,每日经受风吹日晒。但是植物的生命力也很顽强,她们希望破茧成蝶,演绎出生命的力量!

房檐上的小树没有玫瑰的浪漫热烈、舒展奔放,没有荷花的典雅脱俗、冷艳幽香……但是她却好似一枝寒中梅,具有刚毅不屈、超凡脱俗的品质,伫立在风雨之中,或笑傲冰霜,或昂首远眺,其姿异态纷呈,美不胜收!

她虽然只是一株并不起眼的小树,但是她却用自己平凡的生命书写了不平凡的生命生命历程,用自己的坚持不懈换取春华秋实。她在我的眼中就像峨眉山上的一棵草,风吹雨打死不了。经历了多年风雨的洗礼,一次次的坎坎坷坷,一次次历练了它对生命的追求。

再过十年,我们早已长大成人。不妨回首远瞻,看看这株生命有没有倒下,想一想人生道路之中有没有想过放弃。这株房檐上的生命为何长势如此之旺盛?

也许,这就是她对生命最完美的诠释吧!

高中散文类作文(二)

耳边呼啸的山风,吹走了心情的阴霾,就这样呼吸,无忌的倾吐,让这遍野的绿过滤我凌乱的心绪,把所有的压力抛之脑后,需要的就是这般置身于世外的自由与畅然。

西峡的美,深邃中透着想象,山环绕着时光的幽谷,水仿佛是从白垩纪的岁月一淌千年。置身其中,可以沉静的思考,也许只有把自己的心灵看个通透,从疲惫中解脱,与自然的气息融为一体,才可以真正的解读快乐的真谛。于是,坐上橡皮筏,一如古人立于竹蓠纵情山水的悠然,不问去处随波逐流的自由和洒脱。山的巍峨,水的灵秀,美丽却不张扬,蕴涵的是一种和谐的美感。漫山的葱翠,峭壁中蜿蜒的河流,从这写意的风景中,似乎可以参透华夏民族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深邃中透着灵动,厚重中孕育着生生不息的勃勃生机。

耳边荡漾着人们的欢笑,水,就像是神奇的载体,嘻戏的人们,放下了所有的顾虑与烦恼,忘却了年龄,快乐的将它洒向对方,仿佛回到了孩提时代的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让人们之间的距离不再如此的遥远,没有了心灵的隔膜与设防,欢笑融化了人际间的冷漠,每个温暖的笑容,释放的是内心最深处的那份感动与欢愉!顺流而下,沿途时而有着湍急的巨浪,在有惊无险的刺激后,是幽静平缓峡谷风情。深深的呼吸一口这带着木草清香的空气,那一幕幕山水的剪影,幸福的笑容,已经成为心中不可磨灭的.快乐记忆。

篇6:高中乡村类散文

江苏省苏州大学文学院 夏继清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中学 卜平

【摘要】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已转移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从教材选文的数量来看,苏教版高中的教材选文,尤其是现代散文,几乎占据语文教材选文的半壁江山。在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当今的中学语文课堂上有不少教师仍然不知所以。笔者从黄厚江《葡萄月令》教学内容的确定受到启发,试着从立足文本、关注学情、文章体式、编者意图等方面来反思写景状物类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高中乡村类散文】相关文章:

乡村记事散文05-26

乡村散文范文05-17

晨雾乡村散文04-28

乡村小屋散文05-27

田园乡村散文范文06-01

乡村草坝优美散文04-28

乡村四月的散文05-13

描写美丽乡村的散文08-20

画里乡村优美散文04-09

念,乡村旧时光散文04-25

上一篇:让阳光照耀每一个心灵下一篇:浅谈有偿家教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