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偿家教的危害

2024-05-08

浅谈有偿家教的危害(精选9篇)

篇1:浅谈有偿家教的危害

大讨论发言

艺体组——刘金燕

人民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正因为如此,数以万计的教 师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思想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精神上以苦为乐,无私奉献;行动上敬业爱岗,热爱学生,兢兢业业,忘我地工作着。以赢得桃李满天下,为 国家培养合格人才为己任。可是近几年来,却有极少数教师在利益的驱动下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从是有偿家教,这种行为严重背离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教育教学 造成了许多危害。随着有偿家教的日益增多,引发了许多相关话题,有偿家教是利还是弊?教师如何做到廉洁从教?诸如此类,等等。我作为一名教师,对如何引发的有偿家教等深层次问题没有作深入的研究,仅在我日常教学实践中对有偿家教的危害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从教师的角度讲,有偿家教是师德的一种缺失。近年来一些地方有偿家教现象越来越盛行,充分显示出了它的强劲东风。尤其城市,从小学到高中补习班品种繁多,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地位、声誉。目前此现象,已波及到农村,向农村全面拓展,还被一部分迷惑的家长所认可。一部分教师经不住金钱的强烈诱惑,一到寒暑假,到处贴拉广告,炫耀自己,甚至招聘在校大、中专学生兼职上课,大肆兴办暑期补习班。从师德的层面上分析,有偿家教是一种违背教师良心、教师人格的行为。虽然不能与犯罪等同,但其行经不光彩。作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理应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以及教育对象

——学生。因此,这种现象自然是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格格不入的,是不值得提倡和褒扬的。有的教师正常教学时间不好好教学,把正常的工作时间当成休息日,把国家法定的双休日当成自己创收的有偿家教工作日,更加滋生了一些教师的拜金主义和职业道德的缺失。

家教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利是可以弥补学生某些“短腿”的科目,补充课堂上没有学到或学好的知识;但更多的是弊。有的教师甚至因为学生不到自己家而到其他同科老师家补课而生气;有的学生认为同学请家教是家庭富裕;有的学科家教很吃香,学生一批批轮流来,而有的学科却无人问津,老师有力无处使;有的班主任向任课老师推荐学生接受家教……由此产生了种种弊端:加大了师生间的矛盾,加大了学生间的攀比心理,增加了学科间教师的矛盾,扩大了班主任与任课老师间的矛盾。

从综合层面上讲,有偿家教的危害性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导致学生厌学

根据青少年心理分析,一旦学生掌握了新知识,学生认为就是老生常谈,无新鲜感,于是就会产生厌听、厌学心理,这对于教师来说,是最伤脑筋之事。这部分学生对于新授知识实

质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但由于接受过第一次教育,上课心不在焉,不专心听讲,厌学情绪特别严重,个别学生还影响其他学生听讲。但从平时单元测试表明,此类学生成绩并不突出。因此,表面上看起来是花钱补课,实际上你花了冤枉钱。与其说暑期花钱补课,还不如不补。我认为,学生学习成绩不一朝一夕的家教就能补习上去的,更重要的是与个人智力、学习习惯、教育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只有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成绩才能得以提高。

二、影响学生非智力开发

非智力因素一般包括创造个性因素、创造情感因素和创造意志因素等。创造个性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和性格。创造情感和意志分别表现为稳定且品质良好的情感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暑期教育由于时间紧,在知识点讲解中,教师往往比较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对于后进生人来说,非智力因素是创造力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通过科学家成功的经历,周围的同学的进步历程等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要经常鼓励后进学生,帮助他们把一个已经失去信心的方案做好,使他们体会到,坚定信心地努力会改变结果。另外,这些课堂沉闷乏味,缺乏魅力,教学内容陈旧枯燥,教学手段机械单调。应该说,课堂教学迫切需要在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和内容上注入新的元素。

三、增加学生家长的压力

这的确是一种社会现象,每当家长提起这个话题,怨言满腹,从经济角度讲,部分家长有苦难言。说句实在话,家庭富裕的家长倒还承受得了,可农村的家长压力可就大了。为了这件事,搞得家长束手无策,尤其是做长辈的。孩子之间自己要攀比。人家家里有钱请得起家教,我们家没钱请,给孩子造成自悲心理。

四、贻误了教师的自身发展

教师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实践者,而且要成为教育文化的研究者。如何在有限的时空在开发学习者无限的潜能,如何更好地关心课堂上有效的学习活动,体现并实现每节课的教育价值?这是教育所面对 的永恒课题。具有执着追求的动力,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时间是常数,精力也有限,追求无止境,教师搞有偿家教,不仅会影响本职工作,其实也透支了他们自身的健康,又怎么能有时间和精力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永葆教学工作的活力呢?

教育事业需要肥沃的土壤,给学生多一份关心,使家长少一份忧心,让社会多一份放心,是我们的责任。为了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让我们:遵守职业道德,发扬奉献精神,安心本职工作,立足课堂教学,拒绝有偿家教,还教育一片明朗的晴空。

篇2:浅谈有偿家教的危害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点燃的蜡烛,牺牲自己照亮别人;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学生幸福的引路人;有人说„„,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老师都是一个最亲切、最智慧、最伟大的形象。然而,目前社会有一些老师搞“有偿家教”,这种行为违背了教师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师德要求,不仅加重了学生的的课业负担,更损害了老师良好的社会形象。

2002年8月15日光明日报《给自己学生搞有偿家教弊端多》一文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课堂内外,辅导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乃是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如果给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搞有偿家教,那就不是什么‘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问题,而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有违师德规范,有损教育形象,有碍学校稳定,引发多种矛盾。”

现如今有部分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不行,但却极善于利用职务便利招揽校内学生搞家教生意。例如我身边的一位老师,他在学校工作的时候总是以应付的态度来完成教学任务,任何事情都是庸庸懒懒,从不积极主动,但对于“有偿家教”却情有独钟。新班刚接到手,他就拟了一个应去他家补课的学生名单。对此,有的家长欣然从命;也有一些学生、家长以沉默作回应;有的家长明知无益但不敢得罪老师。对于个别在他名单之列而又不愿去补课的同学,他就通过个别谈话、打电话,班干部出面做工作等各种方法极力去拉拢,对于极说服不了的“顽固分子”,他就采取放任,甚至批评的态度来对待。其补习“成效”的“绝招”更是另人发指。他每次考试前向家教学生透露试题,使他们的考试成绩及格,甚至得到高分,制造家教学生成绩“明显进步”的假象。就是这样,教学效果极差的他却被班级上大部分家长认为是位不错的教师,从而不惜花大价钱进他的补习班,托关系、走后门把孩子送到他的班级。

由于利益诱惑的原因,当今社会中涌现了大批类似的教师。也正是这部分教师使学生的负担更加沉重,课堂教学更加低效,师生关系更加异化,教师之间矛盾也更加复杂。他们为争夺所教班级的家教“市场”而互相猜忌,明争暗斗,教书育人的团队也因此变得“四分五裂”。那么,“有偿家教”具体有哪些危害呢?我感觉它违背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偿家教”违背了师德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把握现实,面向未来,才能对人类历史负责!尽管“有偿家教”看起来是一个社会需求,教师用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搞“有偿家教”好像也无可厚非。但是,仅仅用“合法”的要求来规范教师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是一切行业的底线。身为人民教师,不仅应当模范地守法,而且应该以自身高尚的德行影响社会、引领未来。因此,教师的主要精力应当凝聚在本职工作上,凝聚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上。在这样一个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教师仍然应当坚守教育的理想,仍然应当担当起

塑造社会良知的使命。

二、“有偿家教”偏离了教育的精神内核。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我们不能把教师职业单纯看成谋生的职业。教师的职业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带着崇高的色彩:服务学生,既对学生的现在负责,也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献身教育是一种价值取向,更是一种精神境界,是教师基本的生命方式。这是教育事业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的本质。教育的使命是研究人、开发人、提升人,促进人全面发展。要完成这个使命,主要靠人民教师的责任感,靠良心发现,靠文化自觉,靠人文怀抱。教师的使命在于用人格孵化人格,用智慧点燃智慧,用生命影响生命。这样的使命要求我们教师凝心聚力,全心全意地把知识、智慧、爱心全部奉献给学生。

三、“有偿家教”异化了纯洁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神圣的事业,教师是光荣的职业,人民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这一神圣的职业让我们为之骄傲,为之自豪。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我们不能给教育涂上功利化、商业化的色彩,使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蜕变成金钱关系。我们要小心呵护师生关系中纯真的感情,忠实履行人民教师的使命。我们要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他人也告诉自己:教育是奉献不是索取,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教育是事业不是商业。

篇3:关于有偿家教的理性思考

有偿家教产生的负面影响

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有偿教学服务, 可以提高个体学生的学习成绩。然而, 教师进行有偿家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育的整体环境, 具体说来,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偿家教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教师有偿家教直指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师为学生补课补的就是学习成绩, 家长请教师补课补的也是学习成绩, 而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师惯用的手法无非是题海战术、生输硬灌, 通过提高学习要求, 加大学习量度与频度, 从而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这样的教育方式方法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活动之中, 教师锻炼学生的仅仅是应试能力、解题能力而已, 这是一种单一性应试教育的变相体现,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没有任何好处。久而久之, 还会占用学生大量的课外活动时间, 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有偿家教损害了教师的师德形象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无私地奉献, 在于对于学生纯洁的爱。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操就是以对学生的爱为支撑的。然而, 有偿家教使教育变成了一种金钱的交易, 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活动演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商品, 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行为也演变成了一种消费过程。在沾染金钱交易的教育活动过程中, 教师的师德形象难免受到一定损害, 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操深受影响, 而师生关系也异化为一种金钱交易。当有偿家教形成一定的氛围, 势必会影响整个教师群体的师德形象, 玷污教师形象的神圣性与纯洁性。

3.有偿家教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

教师有偿家教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教师也不例外, 有偿家教活动肯定会分散教师一部分精力, 这必然会影响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同时, 我们也不能排除部分教师为了吸引学生参加自己课外补习班, 故意降低课堂教学质量的行为, 这对于在学校接受正常教育的学生是不公平的, 对于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4.有偿家教平添了家庭的经济支出

一旦有偿家教形成一种风气, 家长们的攀比与从众心理就会为其推波助澜, 如此, 大规模的补习行为也会随之而产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庭教育的成本与投入, 平添了家庭的经济支出, 造成了家庭新的教育负担。

5.有偿家教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团结稳定

就教师群体内部而言, 有偿家教会让教师的心理产生失衡的现象, 从而产生不必要的内部矛盾与纷争, 影响教师之间的团结, 从而削弱了一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有偿家教透视出的教育问题

透过有偿家教这一社会现象,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 实际上, 正是教育环境中存在的种种潜在问题催生了有偿家教这一怪胎。根治有偿家教, 就要深挖原因, 探本寻根。

1.有偿家教是公众追求优质教育的异化物

为何有偿家教屡禁不止?根本原因在于其有潜在的市场, 市场的存在决定着有偿家教现象的存在。而为何有偿家教具有潜在的市场, 而且需求量旺盛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试想, 如果学校教育为家长们提供了绝对优质的教育资源, 学生在学校里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 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达成学习目标, 学生们还需要接受额外的有偿家教吗?家长们还会送自己的孩子到校外的补习班吗?从这个方面讲, 有偿家教正说明学校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教育水平亟待提升。如果学校教育达到家长的期望与需求, 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了全覆盖, 那么, 有偿家教问题也势必随之消解。可以说有偿家教是公众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异化物, 正是当前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催生了有偿家教的旺盛与普及。

2. 有偿家教是应试教育理念环境的派生物

有偿家教, 教学内容单一, 目标明确, 反映出应试教育氛围依然浓重。虽然新课程改革实施了近十个年头, 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却并没有直正地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落地生根, 成为教育教学行为的指针。其实, 在相当一部分学校, 仍然将学生的分数看得比天还重, 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要围绕着分数转, 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如果还是停留在应试教育理念基础上, 教育环境如果还是沉溺于应试教育之中, 那么有偿家教终究不会消失。对于有偿家教而言, 它是学校应试教育的有益补充, 与学校的教育相辅相成, 浑然一体。可以说, 是学校的应试教育助长了有偿家教, 是应试教育环境给予了有偿家教生长的温床。

3. 有偿家教是教师经济地位低下的附着物

教师进行有偿家教主要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那么, 教师为何要在享受国家工资、福利待遇的前提下, 进行第二兼职, 多一份累, 多一份罪呢?原因就在于有偿家教的收入相当可观, 远远超过工资本身。而有了这份额外的收入, 教师就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 进入高收入阶层,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所以教师们宁愿牺牲自己的体力、精力, 也要开展有偿家教活动。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想, 如果教师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拥有优厚的工资待遇, 已经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进入了高收入阶层, 还有人会做有偿家教吗?当然, 我们并不能从根本上排除可能性, 但是可以肯定得说, 如此, 教师参与的机率将会大大地减少。因而, 可以说, 有偿家教现象也在某一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教师经济地位的低下、工资待遇亟待提高的现实。

4. 有偿家教是教育评价机制落后的衍生物

教育评价机制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导向, 什么样的教育评价就导向什么样的教育。以升学为目标, 以考试为宗旨, 以分数为中心的教育评价机制势必会让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围绕着知识的学习、分数的提高, 也势必会影响学校的教育导向、家庭的教育走向、学生的学习方向。有偿家教单一性的知识学习, 直指分数提高的目标正是当前教育评价机制单一落后的重要体现。如果我们的教育评价机制建立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 建立在“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上, 还会形成单一的教育活动取向吗?有偿家教是否还会有市场呢?

有偿家教解决的有效策略

对于教育主管部门而言, 对于有偿家教当然不能熟视无睹, 应当有所作为。解决有偿家教问题需要堵也需要疏, 更需要结合有偿家教透视出来的深层次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那么如何有效地解决有偿家教的问题呢?

1.提高教育质量, 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满足公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是解决有偿家教的根本。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切实将促进教育均衡, 保证教育水平稳步发展, 加大教育的投入, 积极进行课堂教育改革, 以优质的教育服务公众, 以高质量的教育让有偿家教失去本不应该有的市场。

2.完善制度政策, 禁止有偿家教的错误行为

2008年9月1日, 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工会全国委员联合会印发了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应“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然而, 杜绝有偿家教并不能仅仅靠教师的自觉抵制, 更需要明确的教育政策法规予以硬性地制止。实际上, 一些发达国家都有关于严禁教师有偿家教的详细规定, 例如美国一些州严格规定了中小学教师业余时间不能从事有偿家教, 认为在职教师做家教有悖教师道德。为使教师能全力投入工作, 部分地方学校规定教师不得在外兼职, 否则将面临解聘或不续聘的处理。对此类经验, 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借鉴吸收, 在法规政策上对有偿家教行为进行坚决地打击。

3.正视供求关系, 培育规范有序的家教市场

有偿家教不仅需要在教师行业范围内实行堵的政策, 还需要在家教市场上实行疏的政策。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利用家庭教育潜在的市场, 鼓励、支持、引导有资质的民办教育企业建立家庭教育学校, 使家教市场走向系统化、规范化、职业化, 以期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辅导的需要, 将家庭学校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使二者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

4. 改善教师待遇, 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 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让中小学教师真正地像公务员一样受到公众的尊重与推崇, 也是消解有偿家教现象的重要措施之一。经济杠杆的激励与调节作用, 也势必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促进教师更加爱岗敬业、安心从教, 从而自觉远离与抵制有偿家教。

5. 注重舆论导向, 充分调动广泛的社会监督

教师有偿家教行为也需要社会舆论的科学引导, 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广泛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以强大的舆论规范教师行为,

篇4:浅谈“有偿家教”中的师德问题

“有偿家教”是指少数教师利用节假休息时间对有补课或课外辅导需求的学生提供有偿服务的活动和行为。家教成为一种有偿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很多人认为有偿家教是教育界的一种不正之风,应该加以规范和制止。虽然很多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已出台了相关政策、采取了相关措施,但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这一问题依旧得不到根本的解决。这个问题的长期性和难处理性也引起了社会部分人对现今中国教师师德的强烈质疑和批评。我们也将从这一现象谈起,剖析其中存在的师德问题,并进一步探求初步可行的解决对策。

一、有偿家教现象分析

我们通过访谈金华市和武汉市近五十名家长了解到现实中一些教师关于有偿家教的情况。很多家长反映孩子班上多数教师开展着有偿家教活动,有的甚至故意留重要知识点不讲,“迫使”学生参加其有偿家教来习得余下内容,此外不少教师还对不配合的学生予以冷淡态度对待。

此前,我们也通过相关新闻和调查了解到全国很多地區都普遍存在个别师德较差的教师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故意保留课堂教学内容、为难不去家教的学生,以达到让学生找他们有偿家教的目的到底情况。家长们对教师的这种教学行为虽颇有微词,但因为怕得罪老师、拍孩子吃亏不敢向有关方面反映,有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也只能承受压力送孩子去补课,而这也反过来促进了有偿家教现象的进一步发展。随着这种现象的不断普遍和屡禁不止,社会也广泛对当今中国教师的师德状况的质疑越来越多,直面这一问题,寻找有效的方法解决制止这一现象越显重要。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有偿家教中个别好的特殊例子。现实中确实存在这样的教师,他们对学生展开有偿家教的第一目的不是自己的金钱或其他利益而是真真切切为了学生发展,迎合学生的切实需要。这些老师具有很高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在如今这个到处充斥着商业化气息的社会,这毕竟只是少数例子了,以下我们主要是针对有偿家教中的负面影响来展开。

二、“有偿家教”中存在的师德问题分析

有偿家教从很多方面反映出了当今中国很大部分教师师德存在较大失常,甚至与最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几条完全相悖,从这一教育现象中我也初步分析出了以下几个存在的师德问题。

1.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意识和精神。最新修改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二条要求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而从有偿家教这种教育现象看,部分教师严重缺乏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正确认识,他们只是把这一职业作为一种赚钱的途径,以教谋私,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岗位谋取金钱利益,完全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更不用说献身学生和教育事业了。

其次,这一部分教师对教学不投入,对教育缺乏责任感。对于那些为了吸引学生参加自己课外补习班而故意降低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师,更是严重缺乏对教学、对学生的责任意识。

2.教师缺乏对师生关系的正确认识。教师本是社会上纵多职业中最光辉的一个,其伟大之处便在于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和对学生纯洁的爱,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操正是以对学生的爱为支撑的。关心教育孩子,是老师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可以一直延续到课外,这也是教师分内的工作。但这种辅导一旦变成收费行为,纯洁师生关系就变成了金钱关系,教学行为也变成了商业行为,充满了铜臭气息。教师并没有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间亦师亦友的纯洁关系,而只是把他们当做自己的“提款机”,对待学生就像对待金钱一般,这也严重偏离了师德的基本规范。

3.教师缺乏对教师与家长关系的正确认识。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师和家长是在学习生活中以及成长过程中对学生身心发展影响最大的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之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与家长作为两个并肩作战的雕塑家,有着共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要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中,两个雕塑家没有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教师和家长,理应互通交流,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而有偿家教使家长与教师间的关系趋向为一种商业关系,教师以自身的知识为条件在这个商业关系中充当“生产者”,而家长出于对自己孩子成才的渴望不得不花钱“购买”教师的知识,因此成为这个层面上的“消费者”。而在这个“商业关系”中教师利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处于主导地位,这不仅颠覆了教师应有的与家长间的“同盟”关系,更是严重违背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有的道德规范。

4.教师缺乏对教师公正性的正确认识。教师公正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而有偿家教的很多事例反映出很多教师因学生“拒绝”参加其课外辅导班而对该生有例如换座位等种种不合情的行为。再者,部分教师把上课重点内容留到有偿家教中,导致不参与其中的学生无法习得这一知识,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不公正、不公平。

5.教师缺乏对教师幸福的正确认识。教师幸福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工作的一种愉快感受和肯定评价,包括实现职业理想的精神愉悦,对自己职业生活的满意感等。教师的幸福当然包括物质需要的满足,但这仅仅是教师幸福的基础而不是全部。而事实上绝大多数进行有偿家教的教师其主要出发点都是金钱,把获得金钱利益作为生活最大兴趣和幸福点,而完全忽视了教师幸福更重要的精神层面。事实上,当一个教师缺失精神上的幸福时,他也就无法胜任教师这一职位了。其次,我们认为教师的幸福更多地来自和他人的关系,特别是与学生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能给予学生所需,得到学生的认可和信任便是最大的幸福。这远远比从学生当中隐性获取金钱财富要珍贵得多。因此,这些以金钱和物质为目的进行有偿家教的教师对教师幸福的认识存在极大误区。

三、有偿家教存在原因分析

1.中国师德教育过于政治化、形式化和灌输式。中国自古就注重对教师品德的教育和培养,但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虽然师德教育仍然在教师当中广泛推崇和实施,但其内容却越来越脱离实际,而趋向政治化、口号化和形式化。曾经听一位老师谈起他暑期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师德培训经历,说道很多学校的老师无故缺席,有些学校甚至安排教师每天轮流过来凑人数。课堂上讲师也是在台上大肆灌输各种理论,空喊要做有师德高尚教师的口号,根本不能从中感化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中国其它地区的师德教育中的,也正是由于中国师德教育脱离实际性,使很多教师并没有形成正确的师德观和相关意识。如今流行的有偿家教这一现象也正式由于教师未受到真正有效的师德教育、形成正确的师德价值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化。当前,社会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就是升学率,而这都依靠广大一线教师去完成,为了使教师完成这一“使命”,几乎每个学校都制定了一系列教师考核的标准和细则,而这些标准也基本上以写生的优秀率、平均分、合格率等指标为主。不少学校更是以这些指标与教师的评优、晋职、解聘等联系在一起,作为教师有胜劣汰的依据。这样的考核标准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残酷的“数字”面前,他们只能绞尽脑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因此很多教师转向了给学生课后补习,而事实证明这也为提升教师的“业绩”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所以,有偿家教被渐渐推广开来。另一方面,这些单一标准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高尚师德的追求,因为在残酷的“数字”面前所谓的师德并不能帮助他们免于降职或是解雇,渐渐地不少老师也就放弃了对师德的高求。

3.教师待遇不公正,教师社会地位下降。曾经听很多教师感叹,他们以前的同学虽然当时读书不如自己,但现在挣的钱比自己多,过得生活比自己好。也听很多老师劝告以后千万不要干教师这一行。这些教师的“怨言”也正是社会很多教师的“心声”,从侧面反映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教师的工资待遇相比同时期的其他行业有所降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也已下降。这些客观事实和教师的攀比心理使很多教师将眼光转向收入客观的有偿家教,他们想通过这比额外的收入来过上体面的生活,提高社會地位。

4.中国教育背景下,有偿家教存在广泛市场。虽然现在国家和社会都在积极大力地提倡素质教育,但是高考这根“独木桥”依然存在,很多家长依旧认为文凭是影响他们孩子将来发展的主要因素,依旧对孩子的成绩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因此在家教盛行的今天,许多家长纷纷跟随社会大流参加各种补习班,唯恐自己的孩子比别人“落后”。就算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了家庭也为了孩子的明天而勒紧腰带,就算自己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可见,就是因为有了广泛的市场,有偿家教才屡禁不止,一直以良好的势头发展着。

5.教师私欲膨胀。在市场经济急剧发展的今天,一些功利主义和金钱主义也随之被带进校园。当前不少教师已不再简简单单地把教书育人作为他们跨入教师行业的首要因素,相反很多老师正是奔着教师课余客观的额外辅导收入,想通过有偿家教的客观收入来满足自己的私人需要。

四、 抑制有偿家教的对策分析

1.师德教育从理想回归现实,从灌输转向养成。中国的师德教育必须摆脱当前的政治化、口号化、形式化和单纯灌输条条框框,而应结合当前教师和教育的现状,推出更加贴合实际的教育形式和方法,使教师在受教育过程中真正受到感化,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师德习惯。

2.修订教师考核条例,完善学校评价体系。针对现今学校对教师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化和教师承受压力过大化的现状,我们应该加紧修订教师考核条例,完善学校评价体系。而所修订的新的教师考核条例必须充分体现教师的个体价值,肯定教师存在的意义,缓减教师的心理压力并激发教师的激情和活力,使其真正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新体制下,教师也不用顶着压力过分关注学生的“分数”,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有偿家教的必要性。

3.改善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改善教师待遇,增加教师正常性收入能够使教师安心从事正常的教学活动。同时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也能使教师感受到自己较高的社会地位,在被尊重的氛围中形成较高的社会和教师责任意识,从而自觉远离与抵制有偿家教。

4.积极引导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坏境。社会和学校必须积极引导家长,评价孩子不要一切以分数为中心,而因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自觉抵制盲目跟风参加有偿家教的行为,加强与学校和教师的沟通,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5.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加大惩戒处罚力度。社会和学校应加大对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的培训和师德、文化素养的提升,使他们自觉认识到有偿家教有违教师的职业道德,不应是教师所为之事。同时针对一部分难以用道德感化的教师,应该采取一定的惩戒手段,加大处罚力度。

总之,从“有偿家教”这一教育现象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教师师德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而其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作为未来即将走上讲台、面对同样选择的我们来说,自觉抵制有偿家教,形成正确而高尚的师德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希望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有偿家教能够得到抑制,中国师德发展能够越来越规范。

参考文献:

[1]悲跃进.教师品质修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周仲飞.教师有偿家教的背景思考[J].教书育人,2009(02).

篇5:浅谈有偿家教的危害

王秀珍

教师,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做的是教书育人的事情,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无论面对怎样迷离的尘世,我们更应始终坚持廉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每位老师都要遵守职业道德,坚守高尚情操。下面是本人的一些个人看法:

篇6:拒绝有偿家教的体会

本学期来,我校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在职教师有偿家教专向治理活动的通知。在认真学习通知后我深有体会:我认为教师有偿家教不外乎两种情况: 一是,教师想用课余时间为学生补课,真正想提高学生的成绩,顺便获得应有的劳动报酬;

二是:以家教作为自己的第二职业,赚取外快。但不论是怎样的动机,我认为,长此以往教师有偿家教对学生,甚至对家庭,对社会都会产生以下的不良影响。

第一:教师开展有偿家教,在学生面前直言不讳开价,为人师表的形象尽失。第二:搞家教的目的是经济利益,因此家教过程根本谈不上质量。有例为证:教师布置几道难题,学生独立完成,1个半小时后未果。教师讲解半小时,学生“迎刃而解”了,学生纷纷讲,老师确有水平,他一讲,我们就懂了,补课确实好。

第三: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学生在假期中通过补课,在课堂教学中自以为教材的内容都学过了,听课漫不经心,影响课堂纪律和听课效率。

第四:因为有偿家教有高额经济效益,教师的心思转移到假期补课上去了,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低下,毫无质量可言。教师无心教学,盼望假期早点到。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素质教育的也逐步开展,各学校开始关注学生除基础知识外,也重视了素质教育的培养,也相应的推出了各种特长加分政策。很多家长 “望子成龙”的愿望泛滥成灾,不论有用没用,也不管自己的经济状况是否承担这笔不小的培训费用,盲目的为学孩子报了各种特长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偿家教更是呈现风声水起的势头。其中,也不乏鱼龙混杂的情况,更有甚者,也不管自己是不是有真才实学,举起一块招生大旗就能开班赚钱。现在开始禁止在职教师有偿家教,我举双手赞成。不仅是对学生,就是对自己来说,也意义非凡。

篇7:拒绝有偿家教的心得体

通过近期师德培训的学习,结合案例使我懂得有偿家教有损于教师形象,违背师得规范的要求。

有人说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是对其工资待遇低的一种弥补,我认为这不是什么理由,我们应该以一种更加理性、客观的态度来审视“禁教师有偿家教”这一话题。

首先从师德与国家教育初衷的角度来看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教育下一代的特殊使命注定要求教师要遵循“以教书育人为本”这一起码师德,而非赚钱。国家一开始也以“蜡烛、园丁”等具有奉献特质的词汇定位了教师的特殊形象,教师额外进行有偿家教“捞外快”的做法明显有悖于国家初衷。

再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减负呼声日益强烈,各地纷纷出台减负制度法规的大背景之下,学生减负已成为主流,任何意在增加学 生负担的行为都是不合理,也不合法规的。学生减负的意义在此不再赘述,可以肯定的是减负对学生、对教育有利而无害。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一方面是对学生减负的相关规定的践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部门学生减负工作前进的步伐,是一种逆流而上的违规行为。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有偿家教虽然可以使一部分学生的成绩迅速好起来,但这“成绩好”是相对于其他没有补课的学生而言,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家长都是花一样的钱,凭什么老师要因“财”施教?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正因为“有偿”,教师捞起外快来定会格外卖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影响其日常教学质量。反言之,进行有偿家教是教师对本职工作不负责任的行为

按道理来讲付出劳动获取报酬无可非议,可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对象就是自己的学生,本来国家已经给老师报酬了,再进行有偿家教,就有些不合师德要求啦。

篇8:有偿家教的防与治

一、有偿家教的危害

(一)严重亵渎师德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辅导学生都是教师分内的工作。一旦这种课外辅导变成收费行为,纯洁的师生关系就变成了金钱关系,这对孩子的心灵是一种伤害,也容易引发教师的师德问题。

(二)有失教育公平

每个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是同样的教育,在公平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这是政府保证社会公平、和谐的一份责任。目前,由于历史的、经济的等原因,地区之间、学校之间还很难真正做到教育公平,但是至少在小范围内,即在班级内,学生接受的教育应该是公平的。但是,当实施教育公平的责任人,从事了“有偿家教”,就很难做到对交钱的孩子与不交钱的孩子一个样,这样就在班级内也存在不公平了。

(三)影响整体质量

有偿家教不是以学业成绩优劣来决定是否补习,而是以是否交了钱为先决条件。“培优促差”“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整体水体,是贯穿在教师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如果把一部分待提高的学生延伸到课外的“家教”上,势必会冲淡教师正常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环节。另外,教师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有偿家教”从组织到实施,会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来说,这种“有偿家教”,会使他们产生依赖的情绪,降低在正常学校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要求。短时期看,家教会对学生的成绩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一旦离开了这种家教,成绩会有大幅度下滑。

(四)增加学生和家长负担

一是“有偿家教”害苦了孩子,它在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更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家长付了那么多钱,成绩还是上不去,孩子的心理怎么承受?另外,有偿家教使师生关系发生异化,影响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二是补课费成为家庭新负担。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下,不少家长把补课费作为家庭里仅次于吃饭的重要支出,对于普通职工来说,这确实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二、有偿家教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需求旺盛

随着中考、高考的压力与日俱增,为了让子女能够取得高分,家长不惜重金送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成绩不好的,理所当然要补;成绩优秀的,怕滑坡,为了增加取胜的砝码,也要补。经济条件好的,不管补课费多少,毫不“肉痛”;经济条件差的,更是把全家希望寄在孩子身上,自己勒紧裤带、省吃俭用,给孩子补习。也有一些家长,虽不想补习,但为了“取悦”教师,也不得不参加补习。另有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没时间管教孩子,还担心自己的教育理念不对,认为出点钱让老师管着总比自己管教来得靠谱。所有这些情况,都助长了有偿家教的气焰。

(二)法律制度缺失

有偿家教作为长期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对其是否合理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正之风,有人认为这样“按劳取酬”是一种“合理的形式”。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规定教师不得进行有偿家教,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第五条规定:“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然而,我国的《教育法》《教师法》《劳动法》《义务教育法》等上位法中,没有明文规定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是否合法合理,找不到教师不得兼职的法律依据。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即使提出在职教师“不准从事有偿家教”,也没有相应的措施予以制止,所以我国教育部门的规定也基本是一纸空文。

(三)教师待遇偏低

目前,教师待遇偏低。国家法律规定:教师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实际水平。但是,实际上,教师与公务员的收入相差较大。一些教师在从事大量工作却没有获得对等的收入的情况下,面对丰厚的额外收入,抵不住诱惑,也有其一定的社会原因。有教师认为,有偿家教也是劳动所得,只是不那么透明而已。如果政府能真正提高教师的待遇,让收入能应付正常的生活,如物价、房价、医疗等,那谁还愿意去加班赚这种不公开的收入?

三、有偿家教的防与治

(一)严肃制度治理

首先,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严格的教师教育行为管理和考核机制,明确规定教师的哪些行为和活动属于有偿家教,以及对在职教师进行有偿家教应处以什么样的处罚。对社会机构从事培训和补习的,也要通过检查考核,按照教师不同水平而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的方法来规范家教市场。其次,教育部门需要建章立制,为杜绝有偿家教提供制度保障。如余姚市教育局2013年出台了《关于禁止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暂行规定》,明确:对进行有偿家教或给他人介绍家教生源的在职中小学教师,情节严重的将解聘。再次,建立严厉的惩罚机制,让中小学教师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学校对从事有偿家教的在职教师,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考核直接定为“不合格”,并且让其认识到法律法规的不可侵犯性,彻底打消其“违法违规”的念头。

(二)强化教育引导

不同教师的思想境界是有差异的。对有偿家教,有的教师比较热衷,有的却显得淡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在进行有偿家教,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为学生义务补课的教师大有人在。对于这样的好教师,学校要多多表扬。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经常引导教师,唤起教师的职业理想;要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守则》,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加强文化修养,提高内在素质。

(三)倡导公益辅导

首先,学校可要求教师在完成本职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每天下午放学前至少留出一个小时免费为学生提供辅导、释疑解惑,并将学生对教师辅导的满意度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其次,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等机构,可以建立“课外辅导志愿者”服务团队,实施“名师义教”行动,充分发挥名、优、特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各个地区,总有不少优秀的教师和正在成长的有突出才能的教师,他们是教育的宝贵资源,应该让这部分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再次,教育部门可以开辟“空中课堂”,开展大型公益网校辅导活动。如余姚市从2014年春节开始,由城区职校与大鹏网络公司合作,积极探索公益网校的构建与运作,组织中小学优秀教师,开设中小学各主要学科的网络辅导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薄弱的或比较喜欢的学科进行听课和提问。这也使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各个乡村家庭,推进了教育均衡发展。又如近期辽宁电视台做了暑期“空中家教”的尝试,由媒体出资,让教师能合理地多劳多得,双方都受益,这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四)改革招生办法

篇9:停不掉的有偿家教

就像所有的教育问题一样,有偿家教现象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不找到根源,只堵不疏,不仅不能彻底根治,反而会连带产生新的问题。本刊选取的这3篇文章,呈现出有偿家教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形态,以及家长、老师站在各自的角度对有偿家教的态度。只有把相关利益群体的诉求摸清楚,治理有偿家教的措施才能更有针对性。

放假了,北方某大城市高中物理老师董磊比平时更忙了。

董磊有个记得密密麻麻的日程表,表的两面像镜子一样,显示着他不同的身份:这一面,他是市重点高中骨干教师、年级组长、学科带头人,曾带出好几个状元班;而另一面,他是校外辅导界的“金牌名师”,传说中“经他指点,学生必能快速提分”。

面对教育部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频出的禁令:禁止公办学校教师从事有偿家教,董磊有自己的原则——凡是自己班里的学生,可以免费辅导,但他在校外的辅导班不接收自己的学生,理由很简单:该讲的,在课堂上全讲了。他觉得,这样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但总有家长托各种关系找到他,近乎“哀求”地希望孩子能跟着他补习,“我们愿意花钱!”

一边是越发旺盛的家教需求,一边是教育部门的一道道禁令,但“有偿家教”始终屡禁不止,相关禁令也被称为“最难执行的禁令”。

家长主动攒班,心里有“小算盘”

“又是陈鹏的妈妈!”董磊看了一眼手机,10多个未接来电,全是一个电话号码,他皱了一下眉头,按掉了电话。

这是这学期被他回绝的第三个学生家长了。前两个,只是希望让孩子在校外辅导班继续跟着董老师上课,被董磊婉拒了,“我在学校讲的比在外面只多不少,孩子有不明白的来问我,没必要重复听”。

而陈鹏的妈妈则明确表示,想当董老师的“经纪人”,“我好几个同事都听说您是金牌名师,可您在外面的班早就报不上名了,干脆咱自己攒个班吧!”

这样的家长,董磊见过太多了。曾经有一位隔壁班姓赵的家长找到他,也是同样的一番话,“我给您攒学生、我负责收费,每堂课一小时,固定给您1 500元,您什么都不用管!”按照这位家长的说法,如果攒齐10个孩子,每人每节课只需要花150元,如果再多招点人,那么平均到每个学生头上的费用还可以更低。

当时董磊觉得,自己只管讲课也挺好,可“没想到家长是有私心的”。班里学生的人数并没有像赵女士说的那样“再多招点”,而是固定在起初的8个左右,因为家长其实并不希望更多的孩子来听名师讲课,用她的话说,“大伙儿都听会了,我们孩子的优势不就没了?”随后,因为这种家长自治的松散管理,后来又有几个学生退出了,这样一来,留下来的孩子平均学费自然就提高了。赵女士又来跟董磊“磨”,能不能把课时费降下来。一来二去,董磊感觉很不舒服,他觉得作为老师还是得有点“道德洁癖”,“张口闭口就谈钱,好像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只剩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了。”

此后,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底线,不再直接与家长谈钱,只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到课外培训机构讲课,早早谈好一个学期上多少节课、挣多少钱,后面上好课就行了。

“在哪儿都一样教书,怎么就有违师德了?”

董磊是个很讨学生喜欢的老师,枯燥的物理定理,总会被他“变”成一些特别有趣的小实验,让学习变得好玩起来。“他会梳理出一套知识体系,像裁缝一样穿针引线就把厚厚一本书里的知识串了起来。”他当年的物理课代表梁爽如今已经在美国华尔街工作,提起董老师的课一直赞不绝口。

在学校里,董磊是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教两个班的物理课,还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同时还作为学科带头人进行很多教研工作。他带的班,成绩总是在年级名列前茅。班主任是个特别操心受累的活儿,这个冬天,董磊总是腰疼,连着当了5年班主任的他申请下学期不再连任,可几天前领导找到他,说今年是学校拼成绩的一年,希望他能再多坚持一下,他同意了。也正是因为他在校内良好的口碑,他在校外培训界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不管在哪儿,我都会尽全力把知识教给学生,这是最基本的师德。”董磊说,他并不认为在校外给其他学生上课就“有违师德”,相反地,能把自己总结的一套学习方法传授给更多的学生,不是更好吗?而自己收取合理的报酬,“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与董磊同样来自市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陈伟,则喜欢到处赶场讲课。熟识他的人都说,陈伟这几年买了房子,换了车。

早上8点到12点,下午1点半到5点半,晚上还有一场两个小时的讲座,这就是陈伟的寒假课表,他自嘲说:“满得连根针都插不进去。”中午,他得从城市这一端的培训班赶到另一端的培训班,午饭就用一个面包打发了。

很多培训机构都愿意请陈伟去讲课,他讲课个性鲜明,学生喜欢,更重要的是他的配合度高,业余时间比较多,愿意上更多的课,这几年恰好他辅导的学生总有考上名牌大学的,也让他的身价大增,成了几个培训机构争抢的“招牌名师”。

陈伟从不讳言自己靠讲课挣钱,“我有能力、有精力在业余时间凭本事赚钱,怎么了?!”他和妻子的父辈都是农民,前两年,妻子又生了一对双胞胎。一家人生活的重担都压在陈伟一个人肩上,这也是他比其他人更“拼”的重要原因,“我是个男人,谁都愿意有更好的生活,我也不例外;我付出自己的智慧、劳动和汗水挣钱,无可厚非!”

陈伟在学校也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不接受任何教学以外的工作,也不在乎各种评优。但他的语文教学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学生特别喜欢听他的课,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在外面讲课有名的老师,在本校的教学成绩都很突出。”陈伟说,现在的家长很“神通广大”,哪个老师带的哪个班成绩如何,家长都能摸得一清二楚,“你要是本校的学生都教不好,谁还请你去讲课?”

nlc202309020024

有偿家教加剧应试教育不良竞争

孩子马上要初三了,数学学起来有点吃力,一直坚持没给孩子报辅导班的家长曹玉倩终于决定找个名校老师“一对一”给孩子补补。她发动全家动用各种关系,终于联系上了一位重点学校的老师。因为是熟人关系,这位老师死活不收钱,曹玉倩心里直犯嘀咕:一次两次不收钱可以,可是长期下去,都不好意思把孩子往老师那送了。最后她还是买了一套价值不菲的高档护肤品套装硬塞给老师,“现在这个社会,礼尚往来很正常,凭什么老师就该一味付出!”

曹玉倩原本是家长中“主意正”的一个,她一直觉得只要孩子上课认真跟着老师听,不用上什么辅导班。直到孩子这次的期末考试成绩出来,数学才68分!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让她再也坐不住了。孩子回来说,班里同学几乎没有不在外面上课的,而且都暗暗较劲,比谁能到某某有名的老师班里上课。她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但她内心还是挺纠结的,一来觉得老师给孩子补课,付出辛苦,收取费用挺合理的;但同时,她也在想,如果真的把课外辅导全都禁止,似乎也挺好的,这样大家也都不再较着劲儿到处找老师补习了。

这也是教育部门严令禁止有偿家教的一个重要原因。

“严禁有偿家教刻不容缓!”一所市重点中学校长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偿家教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反过来加剧了应试教育的不良竞争。

一些培训机构一味追逐利润,打出“高考出题老师”“高考阅卷名师”“某重点高中把关教师”等噱头,对家长而言,难以甄别其真伪,只能宁可信其有,病急乱投医。

解决执行难,应建立完善的机制

“对待有偿家教不应简单‘一刀切’。”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的李老师是一名中学特级教师。他认为,目前对教师的评价和管理体制并不完善,比如教师上班时间的界定、业余时间的身份和责任等,并没有明确的认定。因此,要想禁止有偿家教,首先要在政策上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他认为,应该严惩的是那些在课堂上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上不讲课后讲并收取补课费的教师,“这是严重的违背师德。”而对那些用空余时间,帮助那些有学习需求的学生补习,并适当收取一定费用的教师,也是可以理解的,“老师应该树立师德‘典范’,但并不等于不用‘吃饭’。”

他也提到,随着绩效工资的实施,现在教师工资也提升了不少,很多地方已经达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因此,“老师不能把眼睛只盯在钱上。”

另一位教育专家则指出,造成有偿补课风行的原因,主要是地区间、学校间的师资水平不均衡,而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得到名师的指点提高成绩。在这种矛盾之下,简单地禁止有偿补课,必然造成禁令出台后的“执行难”。

他认为,现在唯分数论的升学考试评价方式,导致了家长和学生把目光全都集中在提高成绩上。“但这并不能怪家长,而应靠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一个更完善的机制。”

因此,治理有偿补课,不能仅靠一个禁令,而需要配套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管理机制的完善,以及对学生升学和评价方式的改革等,否则,还将是一道“最难执行的禁令”。

(胡春艳/文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我们县的“禁补”拉锯战

最近几年,在我居住的县城里,除了民办学校,从高中到小学都存在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现象。据我观察,半数以上的中小学老师都办了家教班,有的老师还办双套:语文老师办作业辅导班,另有作文加强班;数学老师往往会再办一个“奥数班”。

这也不是本地特色。教育部连续多年不断重申严禁有偿家教,就足以说明这一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象之严重了。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是怎么做的,本地教育局倒是一再声称不允许中小学教师搞有偿家教,每当本地网上论坛有牢骚,或者教育局网站的局长信箱有投诉时,教育局反应相当及时,马上通知各学校,一定严查有偿家教。要是有人去上级的市长信箱投诉,教育局就会提高声调,严厉要求各校长把好关,偶尔也真会揪出一个“典型”表明态度。

校长要承担连带责任,所以每次接到教育局的通知,校长们赶紧召开全体教师会,或者群发短信,通知老师们教育局纪检科“暗访组”要下来查了,大多数老师都很识相地躲躲风头,谨慎一点,要么真停几天,要么更隐蔽一点,把学生都关到屋里不准说话。

不过,在县城里教学的,谁没个有点啥能耐的“关系”呢?小小县城十几所公办学校,满大街都是老师们的辅导班,还用得着“暗访”?“典型”是抓过几回,但都是在偏僻乡镇“暗访”出来的。城区里被“暗访”出来的,今年之前,好像只有一次。

去年暑假刚开始,在职教师有偿家教就成了本地贴吧上的热点话题。好几所学校的老师都被点名,说他们每个学期都强迫学生上老师自办的辅导班,不上的座位靠后,或者打电话训家长。所谓辅导班,不过就是批改一下家庭作业、暑假作业而已。很多老师收的辅导班学生比一个标准班还多。有人还把老师大卖教辅资料的事抖落一番,说有老师一学期能让学生买四五次教辅资料,有的学生双休日写十几张四开的测试卷,老师并不检查,而是要求家长检查。

也有家长对有偿家教表示部分接受,一是家长自己无力辅导孩子那又难又多的家庭作业;二是孩子放学后家长可能还没回家,家长也不放心;三是有家长希望借此使孩子得到老师的一定优待——各学校都是超大班,一个班都是100多个学生,老师课堂上显然力不从心。对于假期作业辅导,这些家长也很“理解”,假期那么长,孩子没地方去,有老师代管,家长还比较放心,多少又能学点知识。

市长信箱当然也少不了投诉。

家长们的抱怨让县教育局赶紧“再次强调”不允许在职教师搞有偿家教,谁触碰红线谁受处分,城区的老师违纪将被调到农村学校,工资还要降档,3年内取消晋升职称资格。这一次还真在城区抓到两个“典型”,其他老师得到消息,大多都暂停了刚刚开始的暑假辅导。不过,钱已经收了,到嘴的肉岂能轻易吐出?两三天后,辅导班又恢复了,不过各自谨慎再谨慎,小心再小心。有些老师怕夜长梦多,把双休日也利用上,原计划8月初结束的暑假辅导班很多在7月下旬就匆匆收场了。

nlc202309020024

这些老师虽然不是毫无顾忌,但也不把网上的指责当回事。秋季开学后,老师们的辅导班又开始了。几乎同时,网上就有人曝光了。看内容,有的老师简直变本加厉,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字还不会写几个,就被老师直接带到辅导班了。有的老师还对暑假没上自己辅导班的学生讽刺挖苦,有的老师甚至找借口要学生留级或者转学,更让家长恼火。

不可否认,有些教师在有偿家教这个问题上过头了,的确利欲熏心、利令智昏,职业道德荡然无存。市长信箱、局长信箱于是塞满了针对有偿家教的投诉,教育局再次全县揪“典型”,偏僻乡村、集镇、城区都有被点名的了。大多数老师的辅导班都赶紧暂停,躲过风头再说。有教师以为教育局只是做做样子走个过场应付舆论,不料果真撞到了“枪口”上,仅城区就被查出两个。

几天后,老师们大概觉得没事了,辅导班又恢复了。这些老师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校长要成绩,局长也要成绩,局长还一再强调成绩需要时间来保障。没有课外辅导,学生回家会自觉完成作业吗?每个家长都能辅导吗?有些学生到社会上办的辅导班去了,家长一分钱没省,学生也一样写作业,这钱叫老师拿了,大家干得还有劲点。再说工资不涨,一份工资反而教相当于两个班甚至三四个班的学生,有偿家教也算对老师的一点补偿。

就在此时,一些消息灵通的老师透露,教育局可能无暇顾及有偿家教了,因为省委巡视组进驻本县,时间为一个月,哪个官员都不能不时刻准备应付突然的调查。

然而,可能恰恰是省委巡视组的到来让反感有偿家教的人有了主意。巡视组把投诉电话和电子信箱都公开了,传闻称,反映有偿家教和强卖教辅的邮件搞得巡视组没法开展反腐败工作了。也有人说,有偿家教也是一种腐败现象,巡视组不能坐视不管。结果,教育局局长被叫去训诫了,县委书记和县长也都发话了,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这一次一定要根治。据校长说,教育局放下了所有其他工作,全局科室负责人分包全县各乡镇,城区由局长亲自负责。城区校长们接连几天不是去教育局就是去县政府,开会、开会、开会,全是坚决治理有偿家教。辅导班先全部停办;随后各校长把本校有偿家教情况全部汇报,一个都不能漏掉;接着要求教师自报,只要在这次通知之后没有继续顶风违纪,如实上报既往不咎,而且要有书面保证,否则后果自负。很多教师担心这不过是个圈套,不肯写保证。但校长一天发了五六条短信,一再强调教育局说话算数,只要自报,不再追究。于是各校长逐个喊搞过有偿家教的教师,终于白纸黑字一页页保证书交差了。

就在整治有偿家教的同时,老师们把强卖给学生的教辅资料也都收上来拿回家了,唯恐“暗访组”真的来查。小学生都被搞得迷迷糊糊的,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掏钱买的作业一会儿能用一会儿不能用。

校长传达教育局文件说,今后再发现谁搞有偿家教,不是“降级处分调动工作”了,而是“顶格处理,开除公职”!老师们绝望了,有人一再说,下学期怕是也搞不成了。但也有人说“走着瞧”,因为尽管教育局这次看上去相当严厉,但还有漏网的,人家既没有“主动自报”,更没有写下一个字的保证。也许,只要不收自己班里的学生,像社会上办的辅导班一样,就没问题?也有人开玩笑:巡视组走了,也没听说本县哪个官员被查出来,这跟有偿家教过不去的是不是在替腐败分子解围?

我们县这次整治有偿家教也可谓一场暴风骤雨了。风雨过后,有偿家教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很少有人去想。春节过完了,还有没有老师继续办辅导班呢?还真不好说。

(温凉河/文)

补课陷阱

我有位朋友在本地一所重点高中任语文老师。在江苏这个高考总分只认语数外三门的省份里,语文老师在工资之外的“自助收入”方面基本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等阶层。比上不足者,它远没有数学、外语老师那么火,身边总也少不了各种层次的学生缠着提优补差,所以语文老师的节假日总是“闲”多于“钱”;比下有余者,盖因语文学科毕竟属于高考大户,文科200、理科160的高额分值谁也不敢小觑,尤其是那些在语文科目上缺胳膊少腿的孩子总得在这块短板上多些投入,所以一名好的语文老师业余时间里是绝对不可能无人问津的。虽说不能像一些重点中学的数学名师那样一个寒暑假十几万元、几十万元地赚,但平日挣点儿买水果冷饮的费用还是不成问题的。再说我那朋友在作文指导上很有一手,故隔三岔五总会有一些学生慕名到其门下请他指点。朋友倒也算精神、物质双充实。

去年暑期我这朋友新接手了一个高三班,按照往年的惯例,高二升高三的这一年的暑假完全就是“假放”——学校都会组织集体补课,而且默许老师向家长收些辛苦费。虽说不是无偿,但一般老师还是不大情愿:一是冒着高温备课上课批阅作业,得有很好的体格和耐受力;二是学校组织集体补课往往不如个人办班或为某些大户做专职家教挣钱容易。无奈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严厉禁止在职教师搞有偿家教,尤其是禁止集体收费补课,而且言之凿凿,动真碰硬。轰轰烈烈、甚嚣尘上的教师有偿家教活动一时间似已偃旗息鼓。至少,学校、教师不敢公开组织集体补课了。

但是家教在中国,一直都是卖方市场。你想啊,高考算得上是当今中国相对最为公平公开公正的选拔人才的平台了,谁都指望着通过这条道让孩子平步青云。所以,任你禁止有偿家教的口号喊得山响,学习上有缺陷的学生的家长还是握着钞票病急乱投医般地四处求老师补课。明里不行,就暗地里操作。所以,一到了节假日,很多老师即被金钱或人情绑架,身赴某一安全场所,担负起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职责。这不,去年暑假一放,朋友所任教班级的家长便撺掇起来,在外租了间房,请这个班的几位老师腾出一个月时间为孩子复习指导。至于薪酬,自然不会低于国家劳动法规定的节假日加班享受三倍工资的标准。老师们一是碍着家长的情面,急家长之所急;二是觉得反正是自己的学生,早一天复习也是让他们早一天进入高三的状态,于是便答应了家长的请求,顶着酷暑烈日为一个班的学生上了一个月的课。自然,家长们也兑现了允诺,将老师的加班费按标准打到了老师的账户上。

孰料,还没等这笔钱焐热,学生家长的举报电话便已打到了老师所在学校校长室和教育主管部门:一些教师违背职业道德,利用暑假集体办班,搞有偿家教。如果学校和学校主管部门不严肃处理,他们将保留继续上告的权利。学校一声令下,要求教师将所收学生家长的补课金在规定期限内悉数退还,否则后果自负。老师们一个个将所收款项完璧归赵——一场闹剧才就此罢休。

朋友虽说因为辛辛苦苦一个月鱼没捞着反惹一身腥而郁闷,但依然丝毫不怀疑多数家长的诚意。而以我这小人之心揣度,倒觉得这更像是预设的一个陷阱,一个局。因为时下正当“狠抓师德行风建设,杜绝有偿家教”的大环境,教师业余时间的教学行为只要一与“钱”字沾上边,便和“有偿家教”有着脱不尽的干系。暑假补课,且收了酬薪,不是“有偿”也是“有偿”了。学校对此类现象避之唯恐不及,教育行政部门更是疾恶如仇,一旦有人举报,只让你退出所得不给你上纲上线已算放你一马了。

我不解的是:这种在长假当中老师牺牲休息时间给学生上课,按劳动法规定收取一定的费用到底算不算“有偿家教”?还有,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如今怎么落到了这般田地?(王淦生/文)

上一篇:高中乡村类散文下一篇:西游记的读书心得第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