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2024-05-22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通用14篇)

篇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诗五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真,感悟哲理的蕴义深。

3、改写诗句,抒情写意。

[活动形式]

查找资料、知识竞赛、讨论、改写诗句等。[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巅峰之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五千年博大精深文化的积淀。她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她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学习古诗词,可以穿越时空和古代圣贤对话,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养。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歌,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借景阐理写意人生的手法。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真,感悟哲理的蕴义深。

3、改写诗句,抒情写意。

三、各显其能猜作者

请大家根据幻灯片上的图象和提示语猜出本文五首诗歌的作者。

1.他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想像丰富,构思新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为“诗仙”。曾给幼小时的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的《静夜思》。2.他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后人称之为“诗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他的诗《春夜喜雨》中的名句。

3.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诗人。在他们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4.他是唐代晚期著名诗人,被后人称为“小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是他的诗《清明》的句子。

5.他是江西临川人,宋朝的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神宗时积极推行改革,后遭保守派的攻击而失败。四、七嘴八舌话背景

请大家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说出五首诗歌的写作背景。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据《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2.《邱迟与陈伯之书》有“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句子。写春天使叛将产生了对故国的思念。杜牧的《江南春》写在晚唐社会矛盾尖锐,统治者苟安旦夕的情况下,选择江南的春天这个题材,不是没有用意的。3.《登飞来峰》为王安石29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任浙江鄞县时,写下此诗。在鄞县他组织百姓浚治渠川,兴办水利,这些举措从粉显示了他的政治才能。此时的他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

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4.《望岳》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5.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观沧海〉这首诗。

五、抑扬顿挫读诗文1.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读音、停顿、重音等方面,达到通畅流利。2.配乐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含义。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同情。

(2)《江南春》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登飞来峰》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心怀。

(4)《望岳》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壮志。

(5)《观沧海》表现了曹操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伟大气概。

六、和景融理析《望岳》 观影像,走近泰山。2.赏美景,提升品位。3.读诗文,陶冶情操。

4.解题:“岳”在这里指东岳泰山。5.用心感受,领略美景和抱负。

学生听录音后,根据课下注解了解诗歌的含义。在讨论中解决疑难。(1)泰山景色如何?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泰山景色是壮美雄奇的。作者的写作是距离是由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抱负和理想?

这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这两句诗意蕴丰厚,有一种哲理美。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6.推敲诗句,把握写法和情感。

(1)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 字,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有别,试对此作具体分析。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是远望泰山的景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2)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3)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炼字生动。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字锤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割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七、总结方法求规律反复诵读,感受美景。

2、披情入文,体会情感。

2、推敲诗句,把握写法。

4、含义新解,感悟哲理。

八、自主合作勤探究 《登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一句诗的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各是什么? 《观沧海》

诗中最能表达作者志向的句子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将愁心寄与明月,为什么还写到杨花和子规呢? 《江南春》

请从景物、数量、状态、色彩、层次、动静、时间变化、空间变换、意境变幻等角度任选一点谈谈你对诗歌的理解。

九、学以致用(课堂练习)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被后人成为“ ”的李白。题目中的王昌龄曾写下了一句千古名句:“洛阳亲友如相

问。”

2.“造化钟神秀”中的“钟”的意思是,此句描写了泰山的。3.《登飞来峰》中点明主题的句子是 4.请列举出三句描写月亮的诗句。5.根据示例,任选一句进行改写。

示例:迢迢贬谪路,吊影孑身。愿化一袭长风紧相随,同闻子规啼愁。渺渺无限期,晨寒夕凉。借半缕月光轻添薄纱,齐观杨花恣肆。

改写下列句子:

(1)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2)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3)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4)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篇2: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1、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3、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歌

【目标重难点】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

【学法指导】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你一招】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明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2、文体常识

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说白了,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每首诗有多少句,每句有多少字,如何押韵,都没有规定。为了便于大家掌握,我们以唐代为界来说。唐代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这包括《诗经》中的诗、《楚辞》中的诗、《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诗歌、陶渊明的诗歌等。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也写了许多古体诗,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首》。一般来说,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也就是说,诗题中凡出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它包括绝句、律诗、排律。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排律十句以上,像律诗一样,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对仗,押韵也和律诗一样。近体诗用字还要讲究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举例来说,我们所熟悉的杜甫的《客至》《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都是十分典型的律诗。

【学习过程】

1、课文诵读

要点:

外在:语音、语调、表情、动作

内在:(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的作者,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内心,文 如其人,言为心声。

2、合作研讨{提示:抓取典型意象}(1)原文解疑

如何理解“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咏怀古迹(其三)》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诗人感情的抒发,是否与标题“咏怀”不符?

试结合诗句分析《登高》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综合探究

本文所选三首诗都作于秋天,其中两首直接写到秋景秋思。怎样理解诗人杜甫的悲秋情怀?(品味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课堂检测】

1.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B.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

C.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

D.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

2.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3.下面对《登高》一诗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联勾画出一幅秋肃天下的动人图景。首联“猿啸哀”和“鸟飞回”,画面惨淡,气氛悲凉,以映照诗人心上的凄凉。

B.颔联“无边”“不尽”,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气象万千。可以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韶光易逝,长年飘泊,人生无常。

C.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明朗化。其中“万里”与上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从时、空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

D.诗人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又从白发我志不得伸归结时世艰难,抒发了诗人自己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4.文学常识填空。

杜甫,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后世称为“__”。在诗歌艺术上,他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形成了特有的“__”的风格。后人专称其为“__”。

5.填写下列名言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

(2)_____,独留青冢向黄昏

(3)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课外拓展】

杜甫诗鉴赏练习

1、阅读下列三首诗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研读探究。

在对诗句的研读探究中进一步理解杜甫诗歌的沉郁风格,进一步感受诗人忧国伤时的崇高品格。研读的方法是抓住一些典型诗句,边读边提出问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三首诗中哪几句景物描写最能体现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读后有怎样的感受?

(2)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在哪几首里结合得特别紧密?请从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或最深的作一评析,说出自己的理解。

(3)探讨这三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这些诗,一定要注意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三首诗

【课堂小结】

【学习反思】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参考答案

【课堂检测】

1.D(“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不当,应为“故园之思被孤舟系在了江边”)2.B(全诗的主题是对王昭君的命运表示同情的同时谴责统治阶级的,因此不可能有歌颂之意。哪怕是对王昭君的)

3.B(无人生无常的感慨)

4.(1)诗史 沉郁顿挫 诗圣

5.(1)孤舟一系故园心(2)一去紫台连朔漠(3)无边落木萧萧下

【课外拓展】

2、(1)点拨]最能体现诗人沉郁顿挫风格的景物描写诗句主要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些诗句意境开阔;苍凉雄浑。星垂,而使平野更加开阔;月涌,更显大江流动。在这苍凉的背景下,诗人就显得特别渺小,“天地一沙鸥”的比喻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诗人的弱小与孤寂。吴楚一东一南,被洞庭湖坼分开来;乾坤与日月昼夜都漂浮在洞庭湖上。洞庭洞的气势在作者的笔下是多么震撼天地,无与伦比。一个“坼”字、一个“浮”字,又给这广阔的境界增添了动人心魄的气势。

(2)点拨]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结合得特别紧密的诗是《旅夜书怀》《登岳阳楼》。比如《登岳阳楼》,诗人一路漂泊,流浪到了江南胜景岳阳楼,登上岳阳楼,作者惊喜不已,但更感慨万分。在这壮阔无比、雄浑撼人的背景下,诗人远眺北方,想到那里正烽烟弥漫;近观自己,老伴伴孤舟,亲朋无音讯。一时间,万千忧愁涌上心头,国衰之忧、家破之愁,一起向他袭来,于是老泪纵横,久久低回,让千载而下的我们也被这伫立眺望的镜头深深地感动。

(3)[点拨]①《客至》之所以写得欢快无比,是因为“喜崔明府相过”。所以诗一开始就描写了浣花溪畔春意盎然,可爱的白欧天天飞来的欢乐氛围。颔联写自己迎接客人的心情。颈联用自谦的语调写自己的热情接待,没有虚文俗套,可见宾主之间的亲密关系。尾联忽转别意,写自己想邀邻翁过来喝酒,似乎把客人撇开了,可仔细一想,却并不是如此,诗人是想用这种民间常见的方式表达自己难得的兴奋:我家来尊贵客人了,你也过来喝几杯,帮我陪陪客人,大家喝个痛快,玩个尽兴!这种写法既巧妙,又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让人回味不尽。

篇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以往, 我在教学本单元时大多停留在感受民风、民俗的层面上, 总感觉意犹未尽, 也为此听过其他老师的课, 并请教了更多的同行, 但都没能获得什么新突破。而今, 再次教学这一单元, 我多方面收集资料, 深入钻研文本, 突然顿悟:源远流长的民风民俗只是表象, 斑斓多彩的节日文化才是我们民族的根, 这才真正是本单元几篇课文的精髓!

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传统节日蕴涵着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 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 它体现的是各民族的信仰、理想、价值观, 是我们民族之根。许多传统节日的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 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例如, 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象征团圆的中秋节……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忧国爱民等优良品德。然而, 长期以来, 传统节日文化所具备的教育功能却常常被忽视或忽略了。

新课标明确指出, 语文教学应突出其人文性。“人文”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从现代意义上讲, “人文”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人文素质教育, 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 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成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 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传统节日文化在语文人文教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当前,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现状又是如何呢?我曾看过一则报道:一名韩国留学生曾经到上海, 想看看传统的端午节究竟是什么样子, 结果却大失所望, 他发觉中国的端午节气氛甚至比不上韩国国内。有人说韩国“端午祭”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国端午节没有申报太遗憾了, 这不也能说明我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吗?上海某中学对100名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 问题是“你能说出几个中国传统节日”。以答对三题为及格的话, 几乎80%的学生都处在及格线以下。去年, 在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送培到县”的活动中, 在我展示的一节省级优质课《端午日》上, 当我引导学生说说知道的我国传统节日时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多数学生表示过洋节是时髦, 传统节日没气氛。不可否认, 在90后的新生代意识里, 我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之根在漂泊!

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之根在漂泊, 我想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的转型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外来文化的输入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大众传媒的兴起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挤压等。但是, 学校教育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冷落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说, 在“韩流”“日流”“欧美流”正严重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况下, 语文教学中重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对青少年重新树起民族文化的旗帜,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肩负起将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使命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呢?

一、思想上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认识

节日文化的重要性, 主要是它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绝大部分节日中, 都留有大量神话故事、文人作品、民间谚语, 如人祖传说、屈原故事、节日诗词等。节日文化还包含着绘画艺术, 民间在过春节、立春、清明、冬至时, 留下许多鞭春牛、游春、九九寒消图画等。在上元、中元、下元的三元节中, 祭祖时多绘有祖先神像, 这都是民间绘画的形式之一。节日文化中饮食文化也很丰富, 如春节的饺子、年糕, 元宵节的汤圆, 端午节的粽子, 中秋节的月饼, 重阳节的菊花酒, 腊八节的腊八粥等等, 都是中国最著名的饮食, 至今仍是广大城乡居民的饮食佳品。节日期间所进行的文化娱乐活动, 诸如踩高跷、扭秧歌、划龙舟等, 这对活跃城乡文化生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中许多文艺形式是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新文艺的土壤。

二、课堂上强化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语文课本涉及传统节日文化以及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的作品还有很多, 上这些课文时教师可以穿插进行相关的节日文化和民风民俗教育。由于它的知识性、趣味性,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 更能培养学生对节日文化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畅谈自己所了解的节日文化, 交流各自不同的认识, 辩论中西文化的冲突;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相关的节日文化汇编成讲义, 课后分发给学生阅读, 增加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感性认识。我教学本单元时, 就汇编了“端午节文化”“春节文化”“中秋节文化”等讲义。如“端午节文化”, 包括端午节的来历、传说、习俗、歌谣、诗词、图画、少数民族过端午、海外华人过端午等多项内容。我还穿插播放了2006年春节期间央视十套播放的系列节目《我们的节日》的视频。学生读后、观后反应相当强烈, 拓展了教材的广度和深度, 真正实现了用教材而不是仅仅教教材。

三、组织“节日文化”系列活动

在校园内, 教师可以通过讲座、演讲、报告、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征文、手抄报等形式, 把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给学生, 用传统节日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点燃起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内在情感。例如, 我们在学习本单元时, 就利用课外时间分两次对全年级的学生做了“节日诗词”的专题讲座。学完本单元后, 就要求学生办一期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手抄报。同学们各显其能, 涌现了一批内容充实、形式新颖、色彩缤纷的好作品。我们从中挑选了部分优秀作品在学校画廊中展出, 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赞誉。

此外, 由于传统节日文化本身产于民间生活, 因此对孩子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培养更要延伸到课外去。因为了解本地的民俗文化比课本的讲授更有生命力和趣味性。教师可利用每个传统节日进行节日文化教育, 让学生真正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和文化内涵, 如清明节扫墓等一系列活动, 表达了对祖先或逝者的怀念, 回顾和重温了家庭之源、民族之根。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极其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 是我们的根。我们在感受民俗风情的同时, 必须重视传承节日文化, 让学生在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中开阔历史与文化的视野, 形成健康的价值判断, 生成情感道德的需求, 获得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一个没有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悲的, 一个丧失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怕的, 只有使自己的文明不断进步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让我们留住我们的根!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初中专项课题《初中语文新课程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 (编号:E-c/2009/052) 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民俗风情、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 是我们民族的根。初中语文课本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 包含诸多传统节日文化,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 让青少年热爱祖国传统节日文化,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篇4: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你的参与,就是你的成功,你的成功,就是你人生中的历史丰碑!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重点难点】重点秦末农民战争

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课前预习】

1、赫赫一时的秦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呢?

2、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什么能够打败项羽,建立汉朝?

【课前小练】

1.公元前年,领导农民

在发动起义。并在建立政权,陈胜自立为王。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第次大规模农民战争,其精神,鼓舞后世人民的反抗残暴的统治。

2.公元年,在以少胜利多击败秦军主力。公元年,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3.公元年,建汉,史称,都。

【合作探究】

一、秦的暴政

1.秦始皇的暴政

(1)繁重。

(2)沉重。

(3)殘酷。

2.更加残暴。

【重难解析】

农民战争是第一次学习的课题,要在学习中注意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训练系统、有序地掌握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其次,要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从特点、历史作用、英雄人物的功绩等几个方面入手,掌握历史表象下的深层次内容。

【当堂评价】

1、下列最能表现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 )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D.“福兮,祸之所伏”

2、楚汉战争中,刘邦能打败项羽的原因有

①善于用人

②有关中作为后方

③约法三章

④军力强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篇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教学内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学习用分析故事情节的方法分析寓意。2.体会寓言语言简洁、诙谐、幽默的特点。

3.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1.分析故事情节,概括寓意 2.体会寓言的特点 课前准备:

师:投影仪、明胶片

生:查找《伊索寓言》和古希腊神话中赫耳墨斯、宙斯、赫拉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在你们小时侯,父辈们一定给你们讲过许多有趣、生动的小故事。例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拔苗助长》、《掩耳盗铃》等等,这些故事也一定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小故事就是寓言。那么这些寓言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为什么我们祖祖辈辈都会喜欢它呢?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来赏析两则外国寓言,来揭开这个奥秘。

出示课题《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二、自读课文

1.学生初读课文,注意寓言诙谐的语言,解决难字 2.学生相互交流课前准备的有关资料 教师明确:(屏幕出示)伊索——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他们有许多的儿女,如: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商业之神赫耳墨斯,美神阿芙洛,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三、讨论合作探究

㈠讨论《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情节和语言特点 1.教师在屏幕上出示改编的《赫》,要求学生找出处理过的几处,讨论:这样改行吗?为什么? 出示:赫耳墨斯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就赠送给你。”

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找出不同之处,说说好坏。3.全班讨论,明确

第一处:省略了“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不好。因为这句话透露出他是个爱慕虚荣的人。

第二处:省略了“笑着”两字,不好。因为这个“笑”,道出了赫耳墨斯内心的骄傲和对别人的轻视,突出了赫耳墨斯妄自尊大的性格特点。

第三处:省略了“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不好。因为 这句话写出赫耳墨斯对自己的过高估计,因为根据他的推断,宙斯和赫拉的售价一个比一个高,他自己的售价定会更高。

第四处:把“添头、白送”改成了“赠送”,不好。因为“添头、白送”更强烈地说明赫耳墨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高,这对狂妄自大、爱慕虚荣的赫耳墨斯是一个极其尖锐的讽刺。

4.用自己的话概括寓意。(学生回答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㈡讨论学习《蚊子和狮子》

师:刚才同学们把老师改得不好的几处都找出来了,而且理由也说得非常充分。可见寓言的情节对寓意的表达有重要作用,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再找找《蚊子和狮子》中的对寓意有重要作用的细节。

1.学生合作探讨

A.找出《蚊子和狮子》中对寓意有重要作用的细节。B.探讨如何用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寓言。2.教师从动作、语言、神态上加以指导。3.学生表演,全班点评。

四、学写寓言,进一步锻炼想象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师: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进行想象的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象。

1.续编寓言情节。出示题目:

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

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 2.学生可任选一题,做到练习本上,然后在班上交流。

五、总结

篇6: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教学设计

本文是一篇描写春景的绝妙的散文,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盼春、绘春、赞春。作者主要用妙笔描绘了春早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画卷。在写法上细腻温馨,像小姑娘的手,比如从不同的感觉来表现春风,使春风给我们和悦之感,在写春雨时也是由近及远、动静结合,物人结合,使景色更显生机。在修辞上,也是富有变化,运用地形象生动,这些都是在教学中值得让学生学习的内容。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划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并说出理由,谈谈写法。

3、能概括出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人的特点,要能读出 表现这些特点的句子。

4、在课堂中,要能背诵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朗读能概括出春景的特点,并能谈谈其写法。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分组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把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并由学生选出组长。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能说出描述春天的优美词语吗? 让学生自由说。

这一个个优美的词语唤起我们对春天的向往,朱自清的《春》就是描写春天美妙图画的绝好作品。教师板书:

春草图 盼春 春花图 11.春 绘春 春风图

赞春 春雨图 迎春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配乐由几生完成这篇课文的诵读,让学生思考:这篇课文由几部分构成,绘春部分作者描绘了几幅春之画卷? 生答师书:

三、再读课文,总结学法。

1、让学生有情读春草图部分,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其特点。

2、用笔划出表现其特点的语句,并说出使用的修辞或写法。

3、让学生再次感情充沛地读文。

4、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春草图的方法。生答师书,学习方法: ⑴、读出特点; ⑵、划出语句;

⑶、说出修辞或者写法; ⑷、诵出感情。生答师书: 11.春5教师:剩下四幅图,根据不同的爱好,分成了四个学习小组,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每组自学一幅,等一会各组展示,看看哪个小组的答得精彩。特别要提出来的是第五幅迎春图的写法不同与前几幅,它写了哪些人,他们在干吗,表现了什么。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学习。

四、分组学习,合作探究。

1、明确分组讨论要:

⑴求小组长明确组员的回答任务,虽然分工,但更要合作。⑵、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翻阅手头的有关资料。⑶、建议大家把自学的结果整理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这样方便于展示。⑷、当以小组回答后,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者纠正。

2、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小组中去,给予一定的指导。

3、小组自学。

4、分组展示自学结果,特别强调要按照“说出特点---读出表现特点的语句---说出其修辞或写法---最后感情充沛地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这一思路来回答。教师要适时指导和纠正。⑴、春花图特点是: 花多:“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用拟人的修辞

篇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1、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了解春天的特征。

3、学习简单的诗歌创编。

活动准备:

图片、磁带

活动过程:

1、欣赏诗歌《春在哪里》。

出示图片,幼儿欣赏录音。

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在哪里?翠柳(牡丹、燕子)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这么说?

教师引导幼儿再次欣赏图片,并鼓励幼儿说一说春天的特征。

2、创编诗歌《春在哪里》。

你见过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你能像诗歌里那样谈谈你知道的春天吗?

教师示范创编。如:迎春花说:“春天在我的枝条上,瞧吧,迎风吐香!”引导幼儿仿照诗歌的句式创编诗歌。

3、画一画:春天时的我。

春天其实也在我们身上。想一想,和冬天相比,春天给你带来了什么新变化?(如衣着等方面)让幼儿画出春天里自己的样子。

诗歌:《春在哪里》

翠柳说:“春天在我的衣服上,瞧吧,绿叶飘荡!”牡丹说:“春天在我的花蕊上,瞧吧,艳丽芬芳!”燕子说:“春天在我的翅膀上,瞧吧,万里飞翔!”风筝说:“春天在我的线儿上,瞧吧,迎风直上!”湖水说:“春天在我的浪花上,瞧吧,哗哗歌唱!”春在哪里,太阳公公开了腔:“春在大地上!”

活动反思:

在开展主题活动《春天在哪里》的初次谈话中,发现孩子们对春天已有一定的了解,经验较丰富,涉及了天气、植物、动物、人们的活动等几个方面。有几个孩子能用优美的语言去描述春天的美景,当问什么是芽?什么是冬眠?孩子们则难以回答。因此,如何根据幼儿当前的水平帮助幼儿去丰富经验,如何才能发挥幼儿寻找春天的最大能动性与创造性呢?

篇8: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1931—1934年, 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的指引下, 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此后, 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 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 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 开始长征, 北上抗日。长征途中, 1935年4月, 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 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 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对党的统治, 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走向胜利。

党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 (现已撤销省的建制) 、甘肃、陕西等11个省, 在整个长征途中, 红军爬雪山, 过草地, 历尽千辛万苦, 克服重重困难。红军战士击退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 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 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 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 与第一方面军会合。

在长征途中, 涌现过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动人事迹, 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篇9: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教师身着汉服,头梳堕马髻)大家知道老师穿的这身衣服的名称吗?它叫作汉服。还有我的这个发型,也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堕马髻。现在我这个整体造型展示的就是汉朝女子的形象。通过观察这个形象,汉朝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学生:朴素、洒脱)我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大家的回答:敦厚朴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推开这扇尘封、厚重的历史大门,梦回大汉。

大汉曾经而临怎样的历史形势呢?请大家阅读材料:《汉书-食货志》。汉朝经济繁荣,形势大好,这多亏文帝、景帝对国家的治理,我们将他们统治的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板书)。

二、讲解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它并不是大汉建立之初就有的,相反,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可是先辈们面对这样的“烂摊子”,却能化腐朽为神奇。我们看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领读《汉书·文帝纪》)。汉文帝身居高位,却能和农民一样,挽起袖子来干活,这在皇帝里是非常难得的,可见其对农业的重视。(板书:重视农业)

汉文帝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生活十分朴素,他平时穿的都是用粗布做的衣服。正所谓:成南俭,败由奢。文帝、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奠定了汉室几百年发展的良好基础。这就是“文景之治”形成的第二点原因:勤俭节约。(板书:勤俭节约)

我现在讲个故事。有一个小姑娘叫缇萦,她的父亲是个行医之人,但却由于没有治好一个病人的病就被告发,缇萦既悲伤又气愤,上书文帝以求救父,说:“一个人砍去脚就不能再行走;割去了鼻子,不能再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贫女愿意替父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文帝看了信,深受感动,就此下令废除了肉刑。由此可见,文帝具有以德治同的思想。(板书:以德化民)

正是因为文帝、景帝在位时期重视农业、勤俭节约、以德化民,才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可是,要想在此基础上成就千古大业,就必须有居安思危之感。有时时局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大家看《汉书·主父偃传》,我们将其中反映的问题称为王国问题,说明大汉政治不统一。(板书:政治不统一)再来看《汉书·董仲舒传》,可以看出当时汉朝存在思想不统一的问题。(板书:思想不统一)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大一统的伟业。

三、讲解王国问题

首先,让我们看看王国问题是如何形成的?这是西汉前期的形势图,大家观察一下,与秦王朝对比,你发现了什么异常情况?(学生回答)对,这就是西汉初期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郡国并行制。(板书)这个制度既保留了秦朝创立的行政单位“郡”,还恢复了西周的分封诸侯的办法。这看起来不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吗?其实这是高祖刘邦为了击败项羽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他希望这些王侯能够拱卫汉室江山,可是事与愿违。大家请看,这是文景时期中山国第一代王靖王刘胜下葬时穿的殓衣——金缕玉衣。大汉规定金缕玉衣是皇亲贵族的专属,诸侯王只能穿银缕玉衣。这小小的诸侯王斗胆用金缕玉衣,由此你们可以看出什么?(学生回答:诸侯王实力强大)。现在大家就以组为单位,结合《汉书·主父偃传》,讨论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得出解决对策:“推恩令”、“削地夺爵”)(板书)

通过“推恩令”和“削地夺爵”,王国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但这就可以一劳永逸吗?还有什么问题?对,思想还不统一。

四、讲解何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假设你们是各地举荐上来的贤良方正之士,你们给大汉出出主意,究竟应采用什么思想来统一国人的思想呢?(学生分为法家、道家、儒家三组进行辩论)

各位说得都很有道理,董仲舒(点一名学生),你是前朝的博士,你来说说。

学生根据《汉书·董仲舒传》说道:臣认为您要以德来服人心,以儒家学说来统一国人的思想。

就按董先生的意思办!即日起,诏告天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板书)。那么董公,怎么样才能更好地确立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呢?

学生:为了更好地贯彻儒家思想,您要在长安设立一个专门教授儒家经典的机构。

嗯,此举极好,就将其称为“太学”,取“大学”之义,作为我大汉王朝的最高教育机构。(板书:设立太学)

篇10: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在教学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诗意,感受人们的欢乐心情,我采用启发想像,引导学生走入诗的意境中。

师:如果你是诗中的“我”,你看见飞来的蝴蝶会如何高兴?你能不能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教师边说边出示“春天的第一只蝴蝶飞来了,我高兴地 。”)

生1:春天的第一只蝴蝶飞来了,我高兴地大叫着:蝴蝶真美啊!

生2:春天的第一只蝴蝶飞来了,我高兴地扑上前去,想把蝴蝶抓住。

生3:春天的第一只蝴蝶飞来了,我高兴地招呼着伙伴们:大家快来看哪,蝴蝶飞来了。小伙伴们也高兴地飞奔,追着、赶着看蝴蝶。

生4:春天的第一只蝴蝶飞来了,我高兴地欢呼着:春天来啦!春天来啦!

师:蝴蝶出现了,预示着春天已经来到,这是多么令人高兴啊!那么,再请你想象一下,

如果你是诗中的“我”,你看见开放的雏菊会如何欣喜?你能不能也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教师边说边出示“春天的第一朵雏菊开放了,我欣喜地 。”)

生1:春天的第一朵雏菊开放了,我欣喜地走上前去,闻了闻。

生2:春天的第一朵雏菊开放了,我欣喜地跑到花前,看了又看,欣赏着春天的美景。

生3:春天的第一朵雏菊开放了,我欣喜地雀跃着:春天来了,春天的花开了!

……

篇1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陈秀莉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0课《我是什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拟人的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本文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现象,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朗读课文的训练上,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朗读,使学生体会文书的意思。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掌握知识,达到本课时的目标。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11个生字,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读文中体会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学图片、课件、各种收成图、各种新鲜水果、头饰。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猜谜导入

1、通过猜谜活动让学生知道“云、雨、雹子、雪”与水有关。

2、揭题,导入新课。

二、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

(1)给自己提读文要求;(2)边读边画要认的生字。

2、小组合作交流,自主识字。

3、汇报识字情况。教师适当点拨。比如有“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法;编字谜法,顺口溜法;比较识字法;联想识字法;结合生活经验识字法;运用构字规律识字法;部分笔画书空法等。

4、游戏,巩固识字。采取多种方法复现,及时巩固要认识的字。把生字卡片粘贴在水果、动物的图片上,让学生抽读,不仅能调动学生认字积极性,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三、读文悟情

1、分组读,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2、讲读课文,利用课件。

3、抓住问题,教师随机引导学生读文。

4、抓住“落、打、飘”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把词语换掉后再读,感受前后要表达的意思。加深学生对词语意思的领会。

5、抓住“睡觉、散步、唱歌、跳舞、开大会”进行朗读训练。教师参与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读中悟情。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同学们,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水,既然水对生命这么重要,所以大家不可以浪费水,要节约用水,同学们,你们准备怎样节约水,保护水的资源,指名说。

这个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产生保护水的意识,掀起节约用水的高潮。

六、作业:

1、把今天知道的水的变化讲给家长听,并请家长和你们共同爱护水,节约用水;

篇12: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卖白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浏览全文,梳理课文思路

2.精读课文,抓住矛盾冲突,分析人物形象;结合课文内容,品味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语文学习方法介绍:精读和略读 【教学难点】抓住矛盾冲突,分析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浏览全文,梳理课文思路

教师指导学生浏览全文,按照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给课文划分层次,大致概括出各部分的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本文的高潮和结局是放在一起写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作重点点拨和指导

一、解题

一段辛酸的往事,几番痛苦的回忆,“糠菜半年粮”的时代虽然远去,但是想起心头的往事至今依然让“我”沉痛三棵白菜,卖与不卖,都是出于生活的无奈,而就在这无奈中,母亲的坚强和自尊与“我”的暴躁和狭隘,泾渭分明《卖白菜》是莫言忆旧系列作品中的一篇

二、作家作品

莫言(1956—)当代作家,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县人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金发婴儿》和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等其中《红高粱》获1985—1986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在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金熊奖”他的小说创作不拘一格,不泥成规他认为:“伟大的作品毫无疑问是伟大灵魂的独特的陌生的运动轨迹的纪录,由于诡计的奇异,作家的灵魂烛光就照亮了未被别的烛光照亮过的黑暗”(莫言《天马行空》)这,反映了他的美学追求

三、语文学习方法:精读和略读

所谓精读,就是仔细认真地读,精心研读文本,目的在于求深求通,对读物作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古人对精读有过专门的阐述:“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朱熹语)也就是说,精读力求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事件、篇章结构、文字训诂等等,彻底通晓,甚至一字一句也不能放过,因此“咬文嚼字”是精读的主要特点

所谓略读,就是粗略地、快速地阅读,对读物纵观大意,“提纲挈领”略读的目的在于求广求多,扩大知识面略读的特点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需要指出的是,略读尽管只是观其大略,但仍是一种有目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阅读活动,它与那种走马观花、漫不经心的读书有着本质的不同

精读与略读的区别与联系:二者的目的、方法各异,互为表里,缺一不可精读和略读的关系,正 1 如叶圣陶所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四、课文内容分析

1.浏览全文,按照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大致概括出各部分的内容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写年关将近,母亲为贫困所迫决心要卖掉仅剩下的三棵白菜本部分是故事的开端,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母亲要卖掉那三棵白菜时的前后心理活动;二是“我”对母亲要卖掉那三棵白菜的心态;三是母子俩对自己亲手栽种的白菜的深厚情感

第二部分(第10—25自然段):写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的经过本部分是故事的发展,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写去集市路上的情况;二是写集市上与买主讨价还价的情况这两方面的内容,作者用力不一样,前者是略写,后者是详写课文通过详写“我”和母亲对待买白菜的老太太的不同态度,表现母亲和善朴实的思想品质和物质匮乏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

第三部分(第26—30自然段):写母亲因“我”的过错而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本部分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故事的结尾,写母亲因“我”多算了人家一毛钱而“坐在灶前发呆”,“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腮上”坚强的母亲因儿子的不诚实,留下了伤心的泪水这与前文中的母亲形象形成了鲜明地对比,这一对比,把母亲做人行事的态度凸显了出来:贫穷不可耻,可耻的是一个人不诚实

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分析形象,品味技巧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1)课文围绕卖白菜,写了哪些人物之间的冲突?(2)这些人物冲突对刻画母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学生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母亲的性格特点在学生对母亲的形象有所把握后,让学生就母亲做人行事的原则和态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深入把握母亲的形象,把本文的人文精神教育落到实处,同时指导学生结合时代大背景归纳出本文的中心

一、抓住矛盾冲突,分析人物形象

1.课文围绕卖白菜,写了哪些人物之间的冲突?

课文围绕卖白菜重点写了三个人物之间的事情:一是母亲与“我”之间的事情;二是“我”与老太太之间的事情;三是母亲与老太太之间的事情

作者为刻画母亲和善朴实的思想品质,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比如:当那棵最小的白菜被“我”不小心摔到沟底,母亲竟然打骂了“我”,而且“颠着小脚,乍着两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下到沟底,将那棵白菜抱了上来”但当买白菜的老太太对白菜“翻”、“拽”、“戳”、“撕”的时候,对那三棵白菜倍感珍惜的母亲只是忧伤的劝说一个是不小心摔到沟底,一个是有意为之,但母亲的态度却截然相反,这就把母亲宽待他人的性格表现了出来当“我”对老太太的挑剔行为冷语相加的时候,母亲选择批评“我”而不是支持“我”,体现了母亲的和善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老太太这个形象呢?一方面是为刻画母亲的形象服务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表现当时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人们的整个生存状态这个老太太也是一个为贫困所迫的人她瘦弱不堪,“仿佛那风略微大一些就会把她刮起来”,可见生活得也不好她也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她“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说明那一沓面值并不大的纸票对老太太意义重大对于生活在贫困中的人而言,即使是一分钱,其意义也很重大,所以,当老太太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中时,“母亲也一张张地点数 着”这就为下文因一毛钱而白菜被退回和母亲的流泪埋下了伏笔

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课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主要是“我”与母亲的对比,母亲的形象就是通过这些对比逐渐丰满起来的

2.这些矛盾冲突对刻画母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通过这些事情,写出了母亲坚强、自尊、朴实、诚信的思想性格

二、结合课文内容,品味写作技巧

1.用个性化语言和细节性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作者开篇推出一个特写镜头,用“苦着脸”、“心事重重”描写母亲的神态,用“走来走去”、“时而揭开、掀动”、“时而拉开、扒拉”描写母亲的动作,用“瞥”、“锁定”、“端详”描写母亲的眼神通过这一系列描写,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一个“穷”字,但把家境的窘迫和母亲的愁苦都委婉地表现了出来;虽然没有直接描述母亲的心理活动,但读者能够清楚地感受到母亲那沉重而无奈的心理状态和从犹豫不决到痛下决心的心理变化

作者写母亲坚韧的个性和对“我”深沉的爱时,也不是直接叙述出来,而是通过细节和语言委婉表现的当“我”为母亲要卖掉那三棵白菜而流泪时,母亲的眼睛虽然“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反而责怪“我”“动不动就抹眼泪”,不像个汉子样儿;当“我”因母亲要卖掉那三棵白菜而伤心时,“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这种写法带给读者的想象空间远比直白的表述要广阔得多

比如:“后来,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一个“拍打”动作,一句喃喃自语,表现了母亲对苦难中成长起来的那棵小白菜的欣赏,委婉地写出了母亲坚强的性格 2.用细腻描写表现人物内心感受

比如:“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来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把“我”独特的心理感受真切地表现了出来,把“我”对那三棵白菜的留恋心情渲染到极致

3.运用于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篇1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下面就笔者与学生共同发现的2013年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部分瑕疵一一指出, 以就教于方家。

1.《散文诗两首》之《金色花》一文, 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出现了“沭浴”一词。查《现代汉语词典》, “沭音shù, 沭河, 发源于山东省, 流入江苏省。”此处“沭浴” (shùyù) 不伦不类, 令人匪夷所思。查课文正文, “当你沐浴后……”可知“沭浴”实为“沐浴”之舛误, 洗澡义。真是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2. 同为《散文诗两首》之《荷叶·母亲》篇, 对于课下“菡萏”一词注释, 尽管近年来学界质疑争论声不断, 但教参编者仍抱定宗旨, 任你“口诛笔伐”, 我自“岿然不动”, 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对于原文“那一朵红莲, 昨天还是菡萏的, 今晨却开满了, 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一句中“菡萏”一词, 课下注释为“荷花”, 此注释原也并无错误, 《现代汉语词典》《辞海》如是注释, 并标注系书面语用法。但在上句中, 此注解并不恰当, 结合语境, 联系上下文, 此处当指荷花含苞未放, 似开未开之态。给课文词语作注, 非单纯解释词语, 而是要结合语境, 随文释义。其实“菡萏”作荷花含苞未开之态讲, 虽无权威工具书作证, 但也并非空穴来风, 应该说, 冰心先生此用法是受了清人李渔的影响。李渔在《闲情偶寄》之《芙蕖》篇中云“迨至菡萏成花, 娇姿欲滴, 后先相继, 自夏徂秋, 此时在花为分内之事, 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李渔以“芙蕖”总称莲的根、茎、叶、花、实, 明显“菡萏”与“花”是两个不同时期, 是“未开之荷花”。因此, 课本此处宜注为“菡萏, 本指荷花, 课文指荷花含苞欲放的情态”。

3.《虽有嘉肴》一课, 课下对“嘉肴”一词的注释亦令人费解, 该注为“[嘉肴 (yáo) ]美味的菜。佳, 好、美。”“嘉肴”一词注释并无不当, 关键是“佳, 好、美”是在注释哪个词呢?明显是说“佳”即“美、好”之意, 可原句中并无“佳”字。受此注影响, 学生在背诵默写中, 普遍将此句写作“虽有佳肴”了, 当然, 在现代汉语中也只有“佳肴”而无“嘉肴”一词也是学生普遍出错的一个原因。因此, 此注后半应改作“嘉, 好、美”。

4.《化石吟》一课也有瑕疵。该文系一首赞颂科学的现代抒情诗。诗歌分节, 节与节之间用空行隔开, 据此, 本诗共分六节, 即第一节共八句, 其余各节均为四句一节。现代诗虽格律较为自由, 但对于夲诗来说, 句式相对工整, 韵律和谐, 节奏感强仍是其鲜明特色, 节与节之间句数不统一已显得有些突兀。课后练习二为“……并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怎样的关系”。配套的教学用书与各种教辅资料均认为是前后照应关系。可事实上, 原文第二节与第六节并非照应关系, 第二节系分说之一部分, 第六节系诗末总说, 之间应为总分关系, 况且分析第二节与第六节之关系原也无甚意义。实际上, 第六节与第一节后四句系前后照应关系, 据此, 疑为课文第一小节分节不当, 即前四句应为第一小节, 后四句应为第二小节, 全诗共分七小节。这样, 全诗均为每节四句, 节与节之间协调一致。笔者比对了前几版教材, 均为四句一节, 全诗共七节, 并无六节之说。因此, 实为新版教材编校之误, 需修正过来, 这样, 课后练习二也落到了实处。

总之, 在教学中, 我们要树立这样一种观点, 使用教材的过程, 就是对教材创新解读的过程, 对教材的指瑕、商讨, 也应是对教材创新解读的一部分, 这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 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使用教材的过程, 就是对教材创新解读的过程, 对教材的指瑕、商讨, 也应是对教材创新解读的一部分, 这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 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教社2013年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编者虽做了较大修订, 后出转精, 但仍瑕疵多多, 现将部分瑕疵指出, 以就教于方家。

篇14: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选取了五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诅咒,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反抗侵略的思考。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战争与人类文明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己对战争问题的看法。其次,要重视朗读,应在情感、停顿、重音、语调等方面有新的体验。再者,宜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以求提高求同存异,比较鉴别的能力。再次,要注意扩大阅读面,可在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最后,应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充分利用各种采访工具,广泛收集有关战争的材料,尝试调查报告的写作。

每课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明显不同的两首诗。学习这两首诗,一要注重朗读,读清节奏,读准语调,读出情感。二宜确定恰当的比较点,采用比较阅读方法来提高欣赏能力。三应广泛收集与课文内容相近的诗歌,确定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练习。

互动过程

一、反复朗读,尝试发现

(一)教师范读,疏通字句;(二)师生同读,体会情感;(三)自由散读,发现异同。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这两首取材于战争的诗(以下称《十五从军征》为“诗A”,《出塞》为“诗B”)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整理比较点,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1.角度与主题不同

诗A是从一位征夫归来却无家可回而无限哀伤的角度,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诗B则是从征夫出征未还的角度,来表现战争给征夫带来的不幸及人们企盼国土不被践踏的美好愿望。

2.手法和情感不同

诗A用记叙、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明写征夫人老归来,面对庭院荒凉,墓冢累累,一人空悲戚,暗写天灾人祸、社会黑暗、亲人尽数逝去。诗A明暗结合,表达了征夫无尽的悲哀和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控诉;诗B则是联想、用典并举,写实、写虚同用,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3.风格与情调不同

诗A语言质朴无华,行文从容舒缓,运笔沉稳厚重,透露了悲伤低沉的情调;诗B则粗犷奔放,大气磅礴,气势豪迈,形成了悲壮高昂的情调。

4.繁简和意境不同

诗A使“繁”:前六句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残酷,中六句描绘了无限的悲凉,后四句抒发了无尽的悲哀,创造了凄清悲怆的意境;诗B用“简”:首句落笔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眼前与历史相勾连,次句道出了历代征夫的悲剧,三、四句用典,表明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创设了雄浑苍茫的意境。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出示扩读资料。

《国殇(节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师示读、简要疏通字句后]

1.你发现这两首诗写战争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国殇》取材于秦楚丹阳、蓝田之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着眼于安史之乱。

2.能为这两首诗划分节拍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1.若按意义断,七言诗一般为四三断。

2.若按音节断,七言诗一般为二二一二断或二二二一断。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首写战争的诗,认真朗读、划分节拍后,选择一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夜莺之歌》与《雨来没有死》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诸多同异的两篇记叙类文章。首先,应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比较点,找寻两篇文章的同与异,从而提高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其次,应在读文的过程中,体会文中人物的崇高的思想品质,感受人性美、人格美。再次,应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分别概述两文内容。

(二)分组再读,发现同异

各学习小组组织读书,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确定恰当的比较点。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同中求异

这两篇课文(下称《夜莺之歌》为文A,《雨来没有死》为文B)的同中有异之处,你发现了没有?

[学生议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形象塑造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都塑造了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地与外族侵略者斗争并安全脱险的小英雄的形象。B相异处:文A侧重表现人物的机智及英雄行为的“有意识性”、“主动性”,小夜莺特意在等敌人并机智地将敌人引入了包围圈。文B则侧重表现人物的勇敢和英雄行为产生的思想基础:小雨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毒打威胁却坚强不屈,因为他深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情节安排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均围绕侵略者的斗争来展开情节,表现矛盾冲突。B相异处:文A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将一件事分为“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等情节,时间跨度小。文B则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写了雨来成长、成熟过程中的几件事:水性好——上夜校——父熏陶——作掩护——敢斗争。文B时间跨度较大,更多地注意了前后事件的铺垫和因果照应。

(二)异中求同

这两篇课文的异中有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表现主题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取材于前苏联卫国战争,从“消灭敌人”的角度,讴歌了前苏联人民与德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文B则取材于中国的抗日战争,从“保护同志”的角度歌颂了抗日军民的英勇无畏。B.相同处:两文都赞美了少年英雄的壮举,都表现了爱国主义主题,都传达了作者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使用方法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采用了围绕中心事件展开情节,表现人物的方法。文B则以表现人物为出发点来选取事件,缝合文章。B.相同处:首先,两文都采用了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设置伏笔,发展情节。其次,两文刻画人物形象时都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表现了人物精神品质。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最后一课》(节选)

他(韩麦尔)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坐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只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四世同堂》(节选)

他(祁瑞宣)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买傻地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2.请快速阅读,找到两文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的比较点各一处,进行比较

[学生阅读,讨论、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然后以下面两个比较点作示范分析]

A.人物的表现同中有异

两位老师都做了亡国奴,因而他们的表现都很反常,都失去了自控力。不过韩麦尔老师是抓紧一切时间来讲课,以此寄托他对即将失去的法语的热爱,下课时的表现则说明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而祁瑞宣老师则是说不出话,他的一句“今天不上了”表现了他对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的满腔愤怒。

B.表现的主题异中有同

两文的作者不同,反映的时代背景不同,国家不同,人民不同。但两文都反映了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悲愤的生活,都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篇取材于战争的短篇小说,认真阅读后,选择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学生耳熟能详的电影故事。采用篇内巧抓比较点即人物的实际行为与假设行为进行比较的学习方法,学生会在真实与假设的丰富比较中锻炼创造力和想像力,从而深入理解五壮士的壮举。

互动过程

一、巧用资源,尝试发现

(一)播放电影,营造氛围

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剪辑为3分钟的精萃,突现壮士的英勇场面。

(二)书中找宝,问题互助

1.学生到课文中寻找体现壮士“壮”的内容,读给同学听。

2.学生就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询问或提交组长,老师寻求帮助。

二、比较思考,探究形成

(一)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准备转移。前面有两条路可选,假如他们不选择文中写到的那条路,而选择另一条路,你认为可能出现怎样的情况,结果会怎样?这种选择好不好?

(二)有同学说,就算选择了走狼牙山之路,也完全可以不跳崖。人家美国人教育士兵:当生命受到威胁时,要先投降,保住生命。对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见解?

[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最后,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就完成任务而言,五壮士选择不上狼牙山的路是无可非议的;从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角度而言,五壮士的实际选择是正确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民族,当日寇的铁蹄残酷践踏我们美丽国土的时候,在日寇的屠刀恣意杀戮我们善良的人民的时候,用宝贵的生命去铸就“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新的长城,恰恰是动地惊天、气贯长虹的壮举。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美国的狄斯尼的《勇气》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二战时,一个美国伞兵在诺曼底着陆后与其战友失去了联系,陷落在了敌控区。他想到了隐蔽,他敲响了一户农家的门,这户法国农家的夫妻把他藏到了碗橱里。德军把他搜了出来,关在了仓棚里并枪毙了法国妇女的丈夫。后来美国兵又从仓棚里逃了出去。但他无处可躲,于是他避开敌人的视线,又来到了这户农家。法国妇女仍毫不犹豫地把他藏了起来。德国人再没来这里搜查,这个美国兵脱险了。

2.周样是做决定自己命运的选择,五壮士的选择和这位美国士兵的选择有无不同?你对他们的选择有什么看法?

[学生发言讨论,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五壮士义无反顾的选择和美国伞兵聪明机智的选择都表现了非凡的勇气,都是英雄的壮举。前者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保护了群众和大部队,后者用保全生命的方法给自己创造了再与敌人战斗的机会,他们同样是值得歌颂的。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查找以“在战争中的选择”为题材的两篇文章,阅读后,确立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螳螂捕蝉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本单元中进行了篇与篇,一篇内的比较阅读。本课可采用提供扩读材料作课内课外篇目比较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读读议议,尝试发现

(一)出示扩读材料,学生自由散读

《晏子谏求雨》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本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泊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二)教师范读,疏通文字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独立思考,确定比较点

建议:如果我们就两篇短文进行比较,可以从什么角度进行比较?

(二)独立操作,探究形成

[以自主学习为主,必要时可与同学、老师探讨]

以内容为基点的比较;以人物性格为基点的比较;以进谏方式的基点的比较;以写作方法为基点的比较。

三、收集资料,拓宽视野

请查找两种不同进谏方式——曲谏、直谏的文章,比较异同,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综合活动

[活动安排创意说明]

本单元的两首诗、四篇文章时贯古今,地及中外,均取材于战争。其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抗日战争,所以,本单元的综合活动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中心,调查、访问此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感受先烈的英勇斗争精神,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综合活动过程]

一、调查前的准备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播放、展示和提供有关战争的影片、图片和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加深学生对战争的认识,激发学生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分好调查小组,选定小组长,自行拟订计划,定准调查时间,明确参观地点,确定采访对象,备好采访工具。

二、调查中的操作

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主动热情;2.仔细倾听,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三、调查后的整理

1.分类归纳,详略处理,配制图片;2.利用网络,补充材料,拓宽视野;3.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写好报告;4.形成看法,认真讲解,广泛交流。

四、操行评价

可采用教师宏观点评,学生组内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的方法。评价时要注意到目的和效果、态度和方法、调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等问题。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附属中学)

上一篇:徽州改名黄山市失败下一篇:销售人员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