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学习总结

2024-04-08

软件工程学习总结(精选6篇)

篇1:软件工程学习总结

软件工程学习总结

通过一个学期系统的学习软件工程这门课,结合与小组成员一起开发设备管理系统的经验,让我对软件的开发有了更深的了解,学习到每一个软件的开发都不仅仅是写代码,还有更加复杂的系统性的开发流程。

要开发一个软件,就拿设备管理系统来说,我们不能一上手就开始写代码,这样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得不到理想的结果,首先我们应该先做好市场及需求方面的调查,了解用户需求有助于我们开发更加实用高效的软件,做好市场调研可以让我们对成本、利润、市场情况等有深层了解,让我们做出最优决策。

调查结束后,我们要写出详细的报告,包括项目开发计划书、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等,有了这些调查结果,我们才可以系统的,条理的来编写我们的软件。从前我们写代码都非常的盲目,杂乱无章,想到哪写到哪,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写的代码结构也很松散,错误率高。学习软件工程后,我们学习了多种软件开发模型,学会了模块化的开发方法,小组成员每人完成不同的模块,最后综合起来,这样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缩短开发时间,使代码结构更加紧凑,易于管理维护。如果说代码是一种工具的话,那么软件工程就是使用工具的经验指导,他能指导我们更好的使用这个工具,发挥它最大的潜能,帮助我们完成项目,不管使用什么程序语言,软件工程教给我们的开发方法都无条件适用,我们需要认真学习理解这门课程,它将伴随我们在程序开发的路上走下去。

篇2:软件工程学习总结

2015级研究生课程专题作业

软 件

工 程 心 得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电 话:

二○一五年十月

体 会

一、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任务目的和主要方法

在分阶段总结之前,首先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1、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从软件定义、开发、使用、维护到淘汰的全过程。主要包括:

(1)问题定义;(2)可行性研究;(3)需求分析;(4)概要设计;(5)详细设计;(6)编码;(7)测试;

(8)软件维护。

2、软件生存周期为什么划分成阶段?

(1)任何一个阶段的具体任务不仅独立,而且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整个软件开发工作的困难程度。

(2)可以降低每个阶段任务的复杂程度,简化不同阶段的联系,有利于工程的组织管理,也便于采用良好的技术方法。

(3)使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保证软件的质量,特别是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

3、应该怎样来划分阶段?

(1)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尽可能独立;(2)同一阶段内的任务性质尽可能相同;

(3)每一个阶段任务的开始和结束有严格的标准。

下面分别对各阶段进行讨论:

1、问题定义

目的是将用户提出的要求具体化、定量化,任务是确定研制系统的范围,明确研制的边界。

方法步骤:

(1)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系统要求;

(2)需求方与开发方讨论确定系统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保密性等方面的要求,以及费用、进度等方面的要求。

2、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说明该软件开发项目的实现在技术上、经济上和社会条件上的可行性,评述为合理地达到开发目的可能选择的各种方案,目标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可行性研究的方法是首先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澄清问题定义;然后分析员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最后对未来的行动方针提出建议。

在导出逻辑模型的过程中,具体要根据以下四个方面分析可行性:

(1)经济可行性: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评估项目的开发成本,估算开发成本是否会超过项目预期的全部利润.分析系统开发对其它产品或利润的影响。

(2)技术可行性:根据客户提出的系统功能,性能及实现系统的各项约束条件,从技术的角度研究实现系统的可行性。(3)法律可行性:研究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种合同,侵权,责任以及各种于法律相抵触的问题。

(4)开发方案的选择性:提出并评价实现系统的各种看法方案.从中选出一种用于软件项目开发。

3、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为了有效解决用户的需要而进行的一项工程活动,要考虑的问题是功能需求、数据需求、性能需求和接口需求,开发者承担分析任务,核心是用户。

软件项目的失败大半源于需求分析没有做好,软件开发人员首先应该明确用户的意图和要求,正确获取用户的需求,然后形成一个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它是软件开发的重要基础。

需求分析的方法:

(1)需求获取:获取客户需求,客户泛指某个人或机构部门等,一般方法是调查,包括访谈座谈、问卷、跟班和收集资料,需求规约可表达用户的软件价值。

(2)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建立需求模型,它是用户需求的图解,一些常用的模型有:业务树图、用例图、活动图。分别用于结构化需求建模、系统业务举例和反映系统工作流程。

(3)需求验证:要验证的主要内容有:有效性验证、一致性验证、完整性验证、现实性验证和可检验性验证。

需求建模的方法:

(1)关联模型

(2)面向对象模型(3)原型方法

4、系统设计

此阶段主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设计,如系统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等,一般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好的软件设计将为软件程序编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概要设计是对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提供的软件系统逻辑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分解,从而建立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各个子系统间及各个模块间的关系,定义各子系统接口界面和各模块的功能描述,并根据设计结果产生概 要设计文档。

概要设计在早期有模块化方法、功能分解方法;在60年代后期提出了面向数据流和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近年来又提出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等。

详细设计过程根据概要设计形成的结果对各个模块的内部实现进行规划设计,并根据设计结果产生详细设计文档。

详细设计主要方法是通过采用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的方法从视图、控制、模型三层模型上细化概要设计的各个模块,并完成伪代码为编码阶段做准备。

5、编码和测试

编码是将软件设计的结果转换成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代码。主要方法是依据详细设计文档实现设计中的算法、功能、接口、数据结构,采用结构化和面向对象化的方法编写代码。

编码过程中要制定统一,符合标准的编写规范,以保证程序的可读性,易维护性,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软件设计完成后要经过严密的测试,以发现软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整个测试过程分单元测试、组装测试以及系统测试三个阶段进行。

测试的方法主要有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两种。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建立详细的测试计划并严格按照测试计划进行测试,以减少测试的随 意性。

6、软件维护

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在软件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软件不能继续适应用户的要求。要延续软件的使用寿命,就必须对软件进行维护。

软件的维护包括纠错性维护和改进性维护两个方面。

二、课程主要收获

《软件工程》课程强调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侧重软件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的基本技能。比较注意“点”和“面”的结合,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作为一名已经在IT领域工作十年之后又重返校园的大龄学生,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学习这门课程了,去年也刚在单位取得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高级工程师资格,从另一个侧面对软件开发过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过温故而知新,这次仍然选修这门课,我还是得到了一些新的启示。最大的收获就是在我看来,软件工程与其说是一门课程,不如说是一门思想,是一个如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应该说其范畴已经远远不止局限于该门课程,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综合的能够解决问题的思想集合。

此外,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的重学习,并结合之前在软件开发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我对自己在软件开发主要阶段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总结了相应的管理要点,具体阐述如下:

1、概要设计

主要任务:系统应该怎样做,或概括地说,系统应该如何实现。本阶段特点:将用户的具体要求转为抽象的计算机软件设计。管理要点:

通过分析对比,从多种可能的实现方案和软件结构中选出最佳方案及最合理的,即: 设想供选择的方案→推荐最佳方案→选取合理的方案功能分解→ 软件设计结构 → 数据库设计 3 确定测试要求并确定测试计划

作为项目管理者必须从概要设计开始就应该从全局角度开始把握整个系统的进展,并必须从此阶段开始,时刻从全局观的问题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详细设计

主要任务:系统应该怎样具体地做,或概括地说,系统应该如何具体地去实现所有的要求。

本阶段特点:将抽象的计算机软件设计转为形象的,具体的,面向用户的计算机界面设计。

管理要点:

本阶段尚未涉及具体编写程序,而是要设计出程序的“蓝图”,所以详细设计的结果基本上决定了最终的程序代码的质量。逻辑是否正确性能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容易阅读和理解 作为项目管理者在详细设计阶段,应始终不忘从一名用户的使用角度出发,审视每一个界面的详细设计,以保证设计出来的界面以及程序能够满足一般用户希望将来的系统能够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的要求。

3、编码

主要任务: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计算机能够识别的程序。

本阶段特点:将详细设计书的内容“翻译”成计算机语言,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质量。

管理要点:

本阶段的编码是设计的自然结果,因此,程序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软件设计的质量。但是,程序设计语言的特性和编码途径也对程序的以下特性产生深远的影响: 程序的可靠性 2 程序的可读性 3 程序的可测试性 4 程序的可维护性

作为项目管理者在编码阶段,必须从把握进度与质量这两个基本方面来有效地实施对项目的管理。首先应该根据项目进度计划来合理地安排每一名作业成员的作业日程,并且随时监督每一作业的进展情况,还需要针对项目的最新变更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以保证项目的按时完成。同时,在项目的进展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小组讨论,检查评审等形式洞察每项作业的质量,以保证项目的保质保量完成。可以说,本阶段是一名项目管理者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极为忙碌也异常重要的阶段。

4、测试

主要任务:通过单元测试和综合测试来保证软件工程的高质量。

本阶段特点:尽可能早地发现并纠正差错,往往占到软件开发总工作量的40%以上,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

管理要点:

软件测试在软件生命周期中横跨两个阶段。通常在编写出每个模块之后就对其作必要的测试(称之为单元测试),模块的编写者和测试者是同一人,编码和单元测试属于软件生命周期的同一个阶段。在此阶段结束之后,对软件系统还应该进行各种综合测试,这是软件生命周期的另一个独立阶段,通常由专门的测试人员来承担这项工作。

作为项目管理者在编码阶段,必须高度重视软件测试工作,甚至可以说应该把测试看作与编写程序同等重要的任务来对待。在要求每一名开发人员完成自己分内的单元测试,并且监督测试人员认真进行各项综合测试的同时,应该把自己完全当成一名本软件工程的用户,从用户的角度以一种高度负责,甚至近乎苛刻的严格态度来对软件进行彻底的测试。在本阶段通过严把质量关来确保软件工程的质量。

所以说,尤其在软件进入具体开发阶段后,能否遵循要点进行管理是很重要的。

总之,实际工作当中软件项目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交付日期会一拖再拖?我觉得项目失败只有一个原因:就是项目经理不合格。除非这个项目经理在项目开始阶段就已经提出来了这个项目会失败,或者是完全属于项目之外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失败。也许还会有一些我的同行跳出来说不服,那么请继续:

难道是新增需求的原因导致失败?客户会让你新增100个需求而要你二天交货吗?必然是分析设计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好可扩展性和新增需求导致现在不可控制而失败的!

难道是程序员人力不足导致?人都没有到位,怎么会失败,多少人做多少人的事,多少人做多少人的计划,不会有失败。

难道是程序员技能不够?项目经理是如何面试的?怎么在项目失败了才发现是程序员技能不够?有问题早提出来嘛。

难道测试人员没有做好?少来了,测试人员只是加了一道保障证明。程序很多流程都通过不了,程序还属于开发调试阶段,与测试人员有什么关系?

我曾经在单位参加一些项目,发现有这样一个概念很多项目经理都没有搞清楚:什么叫开发阶段?我认为开发阶段最多只能包括单元测试这一部分。综合测试绝对不能属于开发阶段了,也就是说不能到了最后交付阶段还有程序流程走不通,程序随便正常操作都会失败。程序随便正常操作都出现好多bug属于开发还没有完成,绝对还没有过单元测试阶段,离综合测试和验收阶段还早着呢。说白了,还属于代码审查阶段。

不懂程序设计的项目经理,往往不注重code开发人员,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软件的质量来源于什么?由谁来保证?有的项目经理说是由测试人员来保证,就算测试人员的测试用例写得很详细,把需求中的每一个功能点都测试到了,那最后就没有问题了吗?当然不是,很多逻辑上的东西要程序员来保证不出问题的,而测试人员只是起一个验证的作用,问题不应该由测试人员来发现,而应该由开发人员来发现。也就是说,我们尽量不要让测试人员来发现问题。如果第一次测试有至少25%以上的用例通不过,那说明质量控制出了问题。这样的版本根本就不应该拿出来进行测试。由此可见,软件的质量是由程序员来保证的,而不是测试人员。

总的说来,一个项目的成败与否,与项目的各个阶段皆有关系:需求都不清楚,开发起来肯定是南辕北辙;分析设计不够好,会让程序员难以维护,随着新增需求的增多,会导致整个系统混乱不可控制;编码不好,整个系统不稳定是必然的,Bug也是抓不尽的;测试不做好,系统是没有保证的,少了哪个环节都不行。

所以做软件项目开发过程管理工作,我认为重点要放在项目计划、进度控制、质量控制、风险预测这四个方面。不要说项目的失败是因为新需求引起的,一个没有新增需求和风险的项目是不存在的,承认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不会有很多怨言了。

以下针对这四个方面进行详述:

项目计划:没有项目计划,那失败还有什么话好说?大家都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项目计划一定要包括这几方面的内容:各阶段里程碑时间点,各个里程碑的输出结果,风险预测,意外应对。计划时间一定要提前于交货时间,并注意风险意外是否留下足够的应对时间和处理方案。

进度监控:对每个阶段把握好,每个阶段要完成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如果完不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们的应对策略是什么?我们要信任别人,但是不要忘记锁门。同样的,别人说完成了,你不能就认为别人完成了,要看到结果才能证明完成了。有的项目经理说,我也进度监控啦,他说完成了就完成了,谁想到没有完成?到底是程序员不诚实还是项目没有管理好?你没有锁好门,能怨别人偷你东西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懂如何锁门,根本就不知道这一阶段的输出结果是什么?当然进度监控就是一句空话了。

质量监控:也应该是分阶段进行的,每一个阶段的质量监控内容有所不同。

需求分析阶段的质量监控就是完整而又正确的理解用户需求,需求是否清楚可懂,写用例的测试人员是否明白需求?

分析设计阶段的质量监控就是设计是否完全满足需求?这个设计方案是否满足以后新功能的扩展?以及是否有考虑到新功能的意外和设备环境,运行平台的变化?

编码阶段的质量监控就是变量命名是否规范?代码是否可读?是否有详细的注释?是否有重复代码?要知道重复代码是必然会造成系统不稳定,bug成群的。可变部分的代码和不可变部分的代码是否分离。要知道上面讲的每一部分如果没有做好,都会导致后期的产品出现大量问题。代码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做code review代码公开评审,你自己发现不了的问题别人也许就看得见。

单元测试阶段的质量监控任务就是单元测试代码是否测试通过?代码覆盖是否完全?单元测试报告提交情况如何?单元测试用例有没有做好? 综合测试阶段质量监控任务当然就是看用例是否完全?是否全部真正执行?测试报告有没有写好?

回归测试当然得看以前测试的Bug是否还在,如果还在,当然是无条件打回去重新开发。

测试阶段最主要的监控就是看用例是否真正执行,是否有安全性测试?破坏性测试?异常测试,压力测试?

以上的每个阶段最好完成了才进行下一阶段,否则会造成混乱出现问题的,造成想并行进行节约时间却反而浪费了时间。

篇3:软件工程学习总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重要目标就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转变,一切创新研究都将是集体性的工作,需要团队的合作、共同的创新。如何有效利用网络环境和网络资源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工程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指导学生采用工程化的方法开发软件,在开发的过程中尤其强调团队的合作意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目前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书本知识教育,教师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和内容,掌握着教学目标、进程和结果。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摆在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师要求学生记住大量的知识信息,实验教学也跟着理论课程走,以验证理论性实验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培养合作意识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使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尝试将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合作学习模式引入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中。

1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调动教学系统中的一切积极因素,促成学习者积极互动、主动探索和建构知识,并以团体成绩和组员成绩相结合为评价方法,达到学生主动、积极、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著名的观点:

(1)戴维森的观点:小组共同完成、讨论、解决难题;小组成员面对面交流;每组中的合作、互励气氛;个人责任感;混合编组;直接传授合作技巧;有组织的相互依赖。

(2)约翰逊兄弟的观点:把合作学习称为共同学习(Learning Together),提出了共同学习的五要素:相互依赖;个人责任感;面对面交互活动;教授合作技巧;检查小组交互活动。这种理论的核心表明了当所有人聚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对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互勉,愿意做任何促使小组成功的事;互助,力使小组成功;互爱,因为人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而合作最能增加组员之间的接触。

(3)斯莱文的观点:所有共同学习方法都包含这样一种思想———学生在一起学习,对自己和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都要负责。软件工程方法强调的就是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系统的开发。

2 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是指学生利用知识和技能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建构经验的目的(Bligh,1995)。基于问题的学习中“问题”的设置是决定其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PBL突出问题与情境的重要关系,认为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实际的或接近实际的、与学习者密切相关的情境,通过对问题的解决,进而学习到隐含在其中的知识,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解答问题为驱动力,以分组阐述、展示、讨论及相互交流为手段,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自学、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为主要目标的全新的教学模式。PBL的教学目标尤其要突出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资料组织能力的培养,这与当前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相一致。PBL对问题的设置有一定的要求,主要应具有真实性及弱构性的特点。基于问题的合作学习不仅强调了知识建构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教学方法的转变,即知识建构是教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教学活动直接关注学习者面对各种问题情境所进行的知识(思想)生产和持续改进的过程,不只是关注活动的表面形式。

3 合作学习理论基础及已有的模式研究成果

从国内外的文献资料来看,合作学习之所以能迅速成为当代深受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关注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与其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有密切的关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应包括学习者个体与群体之间进行协商讨论式和交流互动式的学习。自从前苏联在上世纪80年代推出的“合作教育学”理论后,合作学习正式兴起,并被西方国家广泛重视和研究,形成多种合作学习模式。其中最为著名的合作学习模式有斯莱文的学生团队学习模式、约翰逊兄弟的共同学习模式、多伊奇的目标结构理论模式。斯莱文的学生团队学习模式:“课堂教学工艺学可以描述为三个要素:任务结构、奖励结构和权威结构的统一体。”约翰逊兄弟的共同学习模式:“社会互赖的结构方式决定着个体的互动方式,依次也决定着活动结构。积极互赖(合作)产生积极互动,个体之间相互鼓励和促进彼此的学习努力。消极互赖(竞争)通常产生反向互动,个体之间相互妨碍彼此取得成绩的努力。在没有互赖(个人努力)存在的情境下,会出现无互动现象,即个体之间没有相互影响,彼此独立作业。”多伊奇的目标结构理论模式:“在团体中,由于对个体达到目标的奖励方式不同,导致个体在达到个体目标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式不同,即相互促进方式、相互对抗方式和相互独立方式。这些不同的作用方式对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多伊奇认为目标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合作型、竞争型和个体化型。

除上述比较著名的学习模式外,还有沙伦的团体探究模式(Group Investigation)、卡甘的结构方法模式(Structure Approach)、科恩的复杂指导模式(Complex Instruction)以及伯里顿和巴内斯(D.Barnes)的合作方法模式(Collaborative Approach)等,这些理论及模式对指导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其它领域革新有所不同的是,在合作学习领域中至今还没有一个在所有方面都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模式。因此,现代学习理论正是我们研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这一课题的主要理论依据。

4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合作学习模式特点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增强团体意识。合作学习具有一些共同的要素: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每个小组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小组内的每个成员有各自的任务;要相互合作和沟通交流;小组内要对本组成员的任务进行加工;小组内要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能提供一系列的合作和学习交流工具。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要借助于工具来完成,如桌面视频电话会议系统、实时合作共享软件、可视化的科学软件等。通过可视化的工具学习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第二,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能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创设一个真实的或拟真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充分地理解问题,为后一步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第三,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互。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在交流平台的协助下,可以克服传统学习中学生交流的困难,并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实时性及速度快的特点。第四,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可通过各种方式如语言或文字与教师进行交流,可以减少传统教学中师生面对面交流的障碍,同时学生还可同时与多位教师或学习伙伴进行交互。第五,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能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网络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可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网络上的资源,也可通过网络获取从老师或专家处得来的资源,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仅仅围着课本的学习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学习内容。第六,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能提高学习效率。根据目标结构原则,团体目标的实现可促进个人目标的达成,因此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可促进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者的主体意识,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

5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软件工程合作学习模型的构建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软件工程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建立有意义的学习环境,查找并获取资源;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合作讨论学习;利用信息工具进行知识的建构。在软件工程教学之前,将学生以6—8人分为一小组,或教学过程中由学生进行分组,小组中每个成员有明确分工,教学时要为小组提供几个包含学习目标的问题和案例,学生将围绕这些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学习。通过对问题的理解,学生要明确自己查找的目标知识与信息,并在课外时间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杂志、文献或网络信息获取问题解答所需的新知识与新信息。在学习讨论过程中,组内及组间应围绕重要问题相互交流、讨论、评价,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共同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及学习的辅助者,主要职责是辅助学生选择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和技术信息,合理调动、组合各种知识和技术资源,指导、启发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上,并适当控制课堂教学进度和问题的难度,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地位,使学习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灵活的过程,使PBL合作学习变成一种建立在学生兴趣与自觉性上的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不仅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新的知识信息,而且学会了如何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PBL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合作意识。

当前国内外对于合作学习模型的研究较多,对于模型的设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依据学习问题的类型进行设计;依据不同合作活动模式进行设计;依据不同的小组结构进行设计;依据不同的技术环境进行设计等。不同类型的知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模型是有所区别的。对于软件工程课程的基于问题的合作学习模型的建立,首先应对其课程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按不同的知识问题类型建立学习模型。

5.1 软件工程知识问题的分类

人们将观察客体特征、探索现象、发现规则等系统活动称为问题解决,这些活动可以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促进新知识、新方法的产生,加深对现实的理解。基于问题的学习有三个基本要素:问题、学生和教师。问题是源动力,是教师和学生行为中的客体,问题解决意味着学习,它不是独立于学习过程之外,而是一种整合性的、有目的的行为,它将导致对现实更好的理解;学生以问题解决者的角色出现;而教师则由传统教学中“教授”主体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软件工程课程主要是全面、系统地讲述软件工程的概念、原理和典型的方法学,并介绍软件项目的管理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工程的概述;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任务、过程、结构化方法和工具;面向对象方法学;软件项目管理等。通过归纳可以将软件工程课程中的知识问题分以下三类:

第一类概念型问题:包括概念、定义、原理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如软件工程、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危机、开发模型、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软件设计原理等。

第二类基本方法和技术问题:包括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方法和技术,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如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需求分析中的建模、设计过程中的体系结构图、数据库分析与设计、算法的表示、测试过程、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标准与规范等。

第三类实践性问题:软件工程是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课本知识。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开发过程,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实现、系统维护的过程,特别是结构化分析与设计、快速原型开发、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通过参加小组团队的开发实践,培养创造能力和合作开发软件的能力,提高今后参与开发稍大规模实际软件项目和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和自信心,为毕业后适应团队合作开发模式打下基础。

5.2 三种知识问题的合作学习模型构建

基于问题的合作学习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创设环境,提出问题;(2)分析问题,组织分工;(3)查阅资料,开展探究,解决问题;(4)展示、汇总结果;(5)评价与反思。不同类型的知识问题在上述阶段中有所侧重。

5.2.1 概念型问题的合作学习模型

概念型问题的合作学习模型如表一所示。

此阶段主要是提供相关的理论、概念和原理,解决这类问题必须给不同类型或实体之间的关系呈现案例,从中获得的知识是概念、关系、概念网络和原理。因此采用的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合作交流的形式。

5.2.2 基本方法和技术问题合作学习模型

基本方法和技术问题合作学习模型如表二所示。

此阶段首先呈现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案例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教师可通过再次的案例呈现,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提出问题,或由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收集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一步形成对知识的迁移。采用的方法为合作学习模式。

5.2.3 实践性问题合作学习模型

实践性问题合作学习模型如表三所示。

此阶段为实践性内容,根据软件工程的特点和要求,以团队的形式完成软件系统的开发和设计。因此,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小组的合作交流过程中完成的,小组每个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彼此间又有密切的联系,将各人的任务组合起来形成对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

6 结束语

软件工程课程在合作学习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上述的分析中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构建了三种合作学习模型,对师生的活动过程、教学设计过程提出了具体的步骤,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应用。使用此模型的缺点是教学时间较难控制,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实施。

参考文献

[1]谢幼如,张艳虹.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协作知识建构过程模型的研究[C].第12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2008.

[2]斯莱文,小组教学.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3]David W.Johnson&Roger T.Johnson..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1987.

[4]王少非.西方的合作学习模式与要素[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0,(9).

[5]任友群.技术支持的教与学及其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6]张琴珠.计算机辅助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4:软件工程学习总结

【关键字】软件工程 学习方法 理论

前言:在我国各级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中,软件工程专业称得上是一门较为复杂、发展速度较快且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这种特点的存在使得学生在对其进行学习时,往往或出现很多的学习问题,制约着其自身的软件工程相关能力的提高。在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我国软件设计业界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在这种要求下,相关学生想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谋求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自身基础技能的扎实程度,并使自身具备能够快速融入行业中的实践能力,在这种软件工程专业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对软件工程专业学习方法的理论进行相关研究,就显得很有现实意义。

1.软件工程专业学习的目标

在进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的相关学习中,相关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知识学习与实践练习,掌握软件工程开发的每一个过程,并能够熟练地掌握当下社会中软件开发的主流方法,此外,其还需要了解软件开发中的相关规范、标准、原则等信息,使其能够在具体的软件开发工作中进行开发、测试、维护等工作,最终使学生在完成软件工程专业的相关学习后,能够较好的走入社会并尽快的进入相关软件开发工程的工作中[1]。

2.软件工程专业学习的方法

上文中我们对我国软件工程专业的学习目标尽心了具体论述,在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成几种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有效且现实的软件工程专业相关学习方法,希望能够以此推动高校学生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知识的相关学习。

2.1通过案例进行软件工程专业的相关学习

在软件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学习中,通过案例进行具体知识的学习并提高自身对相关能力的掌握,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软件工程专业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较为适用于软件开发分析、软件综合评估等能力提高的学习。在通过具体的案件进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的学习中,相关学习者需要注意一下几点问题。

2.1.1尽可能进行独立思考

在学生通过案例进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的学习中,由于这种学习方法推崇的就是通过个人的独立思考进行软件工程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具体学习中,相关学生需要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创造等一系列的过程,并通过对自身在这一系列思考过程得出的结论与共同学习者之间进行交流,以此提高案例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学习的有效性[2]。

2.1.2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

在一些传统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这就使得其相关知识学习的有效性有限,而通过案例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这点需要相关学生在具体学习中予以重视。

2.1.3重视与教师的交流

2.2基于“爬山模型”进行软件工程专业的相关学习

“爬山模型”是一种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学习中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学习流程,其通过一系列专业的学习流程,能够较好的提高学习者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其具体学习流程如下:

2.2.1进行软件维护练习

在通过“爬山模型”进行软件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学习中,其需要首先学习软件维护的知识与方法,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软件进行具体的维护练习,以此提高其相关能力[3]。

2.2.2学习测试软件

在完成维护练习后,相关学习者可以继续通过“爬山模型”进行测试软件的相关学习,并在学习中进行黑盒测试、白盒测试,使其能够做到对相关软件的错误定位与BUG修复。

2.2.3软件模块重写

在完成上两步的学习后,相关学生需要通过软件工程中的逆向工程,选择一个软件中的小型模块进行重写,并通过与原有模块的比对,提高自身相关实践能力。

2.2.4设计大型模块

完成以上几步的学习后,相关学生就可以试着进行软件中大型模块的设计,以此进一步提高自身软件开发的相关能力。

在“爬山模型”的软件工程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学生能够通过只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过程进行相关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掌握,最终起到较好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的学习作用。

2.4通过合作进行软件工程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

由于软件工程专业需要学生进行多种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掌握,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一要求,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具体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学习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合作学习中,其主要需要从四个环节进行具体的合作,这四个环节分别为软件程序设计环节、软件工程设计环节、软件测试实践环节、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环节。在软件程序设计环节中,相关学生在学习了软件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后,就可以通过与同学之间的合作进行具体的设计实践,以此提高自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软件工程的设计环节,学生需要组建团队通过较为先进的设备进行具体的软件工程设计;在软件测试环节中,学生可以组成小组进行相关软件的测试并共同编写测试软件;在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环节中,学生可以任选题目并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具体的实际与实现,以此提高自身软件工程专业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实践能力[4]。

结论:本文就软件工程专业学习方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相关研究,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我国各级院校中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晓飞.抓住MOOC之机遇促进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4,01:29-33+47.

[2]方纯洁,王波,沈鑫.采用混合式学习方法的软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8:4210-4211.

[3]李熹.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学习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

篇5:三维软件学习总结

一.2.5维图总体流程及注意事项

1.初始建模采用sketchup(这里主要用sketchup7.1版本),在软件中要对面进行合理的处理,最好使正面面向我们所要观察的一面,另外尽量将已经没用的辅助面或辅助线删除,以免出现重面重线的情况。

图1 白面为正面,灰面、蓝面为反面

2.在建模时,对于同样的模型最好建立组件,进行统一命名,以便在将来进行修改,删除,添加方便操作。

3.在sketchup中建好模之后,选中模型,文件——导出——3D模型,导出格式为3ds格式,注意设置好模型的单位,再导入导出时,单位要统一。

4.导出的3ds文件将在3DMAX中导入,导入后原来的纹理会丢失,这时候需要重新吸纹理。其步骤为:首先选取模型,将模型右键点击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选取面操作,点选一个面

图2 选取面

按快捷键M打开材质球,选择吸管工具,移动到所选的面点击一下

图3 吸管工具

之后就会出现纹理图的图名称(如下图4中的-75),点击Diffuse右边的M弹出如图5所示的对话框

图4 吸取纹理

图5 找回纹理

点击图5的Bitmap,会弹出一个对话框

图6 错误信息

点击确定,找到图片文件所在文件,选取后打开(如图7)

图7 找回图片

图8 重新附图 找回图片后,将图片重新赋给所选面即可。

5.将所有模型都找回纹理后,就可以添加灯光,摄影机,调整好角度和灯光参数后就可以进行渲染。

图9 灯光阴影设置

要使渲染的图具有阴影效果,需要将修改面板中的Light Type的On前面打对勾,并选择高级阴影追踪(Ady Ray Traced)。要想得到一幅较好的渲染图,需要进行反复的调试和参数修改。

6.由于整个图区分成了几块,并且分开渲染,最后需要将所有分开渲染的图进行配准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图区的CAD底图作为参考进行配准,拥有不错的效果。

二.制作VRP及相关3Dmax、PS技术

注意事项:1.VRP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有:导入模型*.vrp(注意必须在3dmax中安装vrp软件,将3dmax格式导出vrp模型时候进行场景保存,然后重新在vrp编辑器中打开场景,否则,共享版不提供保存),自主漫游、飞行动画、行走动画、动态图片*.atx(这种动态显示也是在vrp动态图片编辑器中进行编辑,主要以喷泉,飘动的红旗为主,还可以进行模拟电视播放画面)、各种人或事物动画、设置天空盒(背景)、雾效,阳光光晕等;2.VRP的制作是以3Dmax为基础,由3Dmax导出模型,为了制作一个效果良好的VRP,需要在3Dmax中将模型进行一些错误检查和修改,确保模型不会出现破面、漏面,检查贴图情况,确保贴图准确;如果出现破面,必须就行面的修补,否则在vrp中会出现黑面或者透视情况。3.VRP中需要设置碰撞,我们可以ctrl+A选择全部的物体,然后开启碰撞,这样在漫游时就避免发生穿透模型,超出模型的情况;4.在VRP中也可以对模型的纹理颜色明暗度进行适当的处理,不必在photoshop中修改色调。5.由于vrp 8.0共享版通过加密狗都面数进行了限制,我们在模型中的面数不能超过50万,否则,软件自不会加载多余的面。6.Vrp的按钮可以自己在ps中制作成透明纹理,然后在vrp中进行按钮添加,设置图片,以透明显示,进行按钮功能的标注,事件的添加。这样就可以以按钮来实现相应的功能。1.在由sketchup导入3Dmax找回纹理后,再导入VRP时,要想让模型拥有纹理,需要在3Dmax中将模型一一打碎或者烘焙,打碎步骤为:选取要打碎的模型,然后点击菜单栏的MAXScript在其子菜单中找到Run Script,然后选择小脚本(如图11中的小脚本)。

图10 加载小脚本

图11 Run Script

图12 小脚本

图13 小脚本界面

点击优化材质,然后点选所要打碎的模型,之后在优化材质下面会出现三个数字,当三个数字相同时,可以进行打碎操作。

图14 优化材质

图15 打碎模型

将模型打碎后导入VRP中就可以显示出纹理。

2.若要使得模型在VRP中拥有阴影效果,就需要在3Dmax中对模型进行烘焙操作,烘焙就是将阴影效果以贴图的形式与模型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烘焙的过程及参数设置参考下图(所有操作均在3Dmax8中进行,按快捷键0进入烘焙界面):

图16

图17

图18 至此就可以进行简单的烘焙操作。3.3Dmax中透明贴图的制作

首先创建一个平面,将该面的段数均设置为1(如图19),将面规范命名(如图20所示bb-00***,bb-11***),然后将该面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点选面,打开材质球,点选位面bitmap,选择png格式的贴图,然后进入图21所示操作。

图19 设置段数

图20 修改名称

图21 勾选红笔标志的两个框

图22

图22所示步骤做完后,就可以将材质赋给所选面,得到的效果图如下所示。

图23 效果图

如果要将透视图导入VRP,也需进行打碎操作。4.PS中动态图片gif的制作

选择两幅或多幅图片,在PS中打开(这里用的是PS cs3版本),选择其中的一幅图为载体,将另一幅图移动到载体图中,这样载体就有2个图层(如图25),打开窗口——动画(如图26)

图24 移动复制图片

图25 图层

图26 动画

如图26将帧复制一个,点选第二帧,在图层中点掉与第一帧相同的图层,使俩帧显示不同的图层。

图27 显示单图层

设置好帧之后,再设置每帧的切换时间,之后就可以进行gif图的存储了。

点击文件——存储为Web和设备所用格式,选择默认设置进行存储即可得到一张动态gif图像。

图28 存储

5.3Dmax中简单动画制作 先画一个box和一条线

图29 建立一个虚拟体

图30

图31 连接虚拟体与box,连接时先选中box,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移动放置到虚拟体上,完成两者的链接。

图32

接着在菜单栏中选择Animation——Constraints——Path Constraint将虚拟体链接到线上,最后点击播放按钮就可以观察到box的运动。

图33

图34 三.2.5维图在ArcGIS9.3中的矢量化及查询显示

1.打开Arcmap,加载jpg格式的2.5维图、shp图(由CAD底图转化而来)、新的图层(用来做矢量化的图层);

图35 新建图层

新建图层在ArcCatalog中建立,选择你要建立的文件路径。按照图示方法打开新建图层对话框,输入新图层的名称以及图层形式(点、线或面),点击OK就可以建立新图层。

图36 加载数据

2.将2.5维图与shp图进行配准,配准后关闭shp图,打开新建图层,参考配准后的2.5维图进行矢量化;

图37 配准

图38 配准两点后

图39 矢量工具

图40 矢量化

3.为矢量化的图添加属性,并且当鼠标移到目标区域可以显示相关信息。

图41 打开属性面板

图42 添加属性

图43 显示属性

图44 显示名称

以上是在ArcGIS9.3中的展示,在ArcGIS9.3中只能显示一个属性,如果需要显示多个属性,则可以在ArcGIS10.0中文版中进行相应的编辑。

篇6:细胞工程学习总结

20杂种细胞(体细胞杂种)? 来自不同细胞核的染色体合并到一个细胞核内,产生出杂种细胞。由于这种杂种细胞的双亲都是体细胞,因此又叫做体细胞杂种。21单克隆抗体(McAb)? 是由遗传性高度一致的克隆细胞分泌出的成分单

一、有特异性的抗体。22胚胎移植? 也称受精卵移植,是指将良种母畜配种后,从其生殖道(输卵管或子宫角)取出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为新个体技术,所以也称为“借腹怀胎”。23染色体工程? 是人们按照一定的设计,有计划地消减、添加或代换同种或异种染色体,从而达到定向改变遗传特性和选育新品种的一种技术。广义上讲它还应包括染色体内部的部分遗传操作技术,因此也称为染色体操作。24 雌核发育? 是单性生殖的一种,指卵子依靠自己的细胞核发育成个体的生殖行为。同种或异种精子进入卵内只起刺激卵子发育的作用,不形成雄性原核和提供遗传物质,其子代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雌核,只具有母本的性状。转基因动物?将外源重组基因转染并整合到动物受体细胞基因组中,从而形成在体表达外源基因的动物,称为转基因动物。

26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发展核研究的日益深入,细胞工程近年来得到快速的发展,以及成为现代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代表性领域,具体而言,细胞工程的一些研究领域包括:1动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 2细胞融合 3染色体工程 4胚胎工程 5细胞遗传工程 动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可分为三个层次上的培养:细胞培养、组织培养和器官培养

28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最显著的价值在于: 优良植物的快速繁育与代谢产物的大量制备方面。

29染色体工程主要分为: 动物染色体工程和植物染色体工程 胚胎工程采用的新技术包括:胚胎分割技术、胚胎融合技术、卵核移植技术、体外授精技术、胚胎培养、胚胎移植以及性别鉴定技术、胚胎冷冻技术 31当今,细胞工程已经称为生物学家手中经常应用的技术之一。并已经成为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导领域之一,涉及面及其广泛,在许多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且已经取得了惊人成就。如1动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2细胞融合3染色体工程4胚胎工程5细胞遗传工程?

细胞工程应用,内容包括

1、优质植物快速培育与繁殖

2、动物胚胎工程快速繁殖优良、濒危品种

3、利用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活性产物、药品

4、新型动植物品种的培育

5、供医学器官修复或移植的组织工程

6、转基因动植物的生物反应器工程

7、珍惜动植物资源的保存与保护

8、在遗传学、发育学等领域的理论研究

9、在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1234567?

33胚胎工程的最成功的应用领域体现在畜牧业---,主要是采用胚胎移植技术进行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与胚胎保存-----,----?

染色体工程技术最大的价值体现在-新品种的培育------,主要是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方法?

35植物细胞工程主要利用传统的-杂交,回交---,-------的方法达到改变染色体的目的?

36动物细胞培养基分类: 1)天然培养基2)合成培养基3)无血清培养基 37干细胞增殖特性1缓慢性:2自稳性:干细胞能自我更新维持自身数目 的恒定

38干细胞的分类,按发生学来源:1胚胎干细胞2 成体干细胞 按分化潜能: 1全能干细胞2多能干细胞3单能干细胞 39体外受精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2345?

精子的采集与获能、卵子的回收及成熟培养、体外受精、受精卵的体外发育及试管胚胎的移植等。

胚胎工程是在胚胎移植技术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技术,在畜牧业生产和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它主要包括12345等?

外受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胚胎分割技术、胚胎冷冻保存技术和性别控制技术 41染色体要确保在细胞分裂中保持稳定,必须要能够自我复制和向子细胞中平均分配。它需要3个关键序列,包括123。? 自主复制DNA序列、着丝粒DNA序列和端粒DNA序列

42人造微小染色体在大片段DNA分子的克隆、基因组分析、基因功能鉴定、基因治疗以及研究染色体结构与功能关系等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目前,正在研究或应用的有123?

43转基因动物的方法,123?

反转录病毒法;基因显微注射法;胚胎干细胞移植法 44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步骤 ?

①培养材料的采集;②培养材料的消毒;③制备外植体;④接种和培养;⑤根的诱导;⑥组织苗的练苗移栽。45图绘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基本过程?

46植物间的体细胞杂交意义?

植物间的体细胞杂交所得到的杂交细胞,已达到了完整的植株水平,获得了新的杂交植物,使来自两个亲本细胞的基因有可能都被表达,这就打破了远缘生物不能杂交的屏障,提供了创造新物种的可能。47图绘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动物细胞特点?

无细胞壁;倍增时间长,生长缓慢;培养中需氧量少,对搅拌敏感;多以聚集体存在;原代细胞培养50代即开始退化;细胞连接复杂 49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特点?

1)营养条件苛刻除一般的营养物质外,还要血清;2)适应性差, 对环境敏感包括对PH、溶解氧、二氧化碳等;3)培养时间长,易污染 主要是生长缓慢;显著的污染是培养基的PH迅速改变.50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条件?

温度:37度;pH:7.2-7.4;气体:氧,二氧化碳,氮气;营养条件:培养基;需要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辅酶,核酸,嘌呤,嘧啶,激素和生长因子,其中多种成分可以由血清提供。

51图绘动物细胞体外细胞生长增殖过程?

52异种细胞移植存在的问题?

•非自体细胞移植过程中必然发生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与器官移植不同,它不具有正常器官的解剖结构,一般不需吻合血管;

•在提纯、培养的过程中,常发生损伤和活力丧失或减弱,经过几代传代繁殖后,有可能发生变异;

•由于失去正常生存环境,长期生长常不利。

•非自体细胞用于组织工程实践时,病人的免疫系统摧毁植入物是最大的难题。•尽管同种异休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与异种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机理明显不同,但仍有一些共同特点,补体介导的排斥反应被认为是异种移植的主要障碍(超急性排斥)。

•一旦超急性排斥得以防止,异种移植将面临与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相同的许多问题。

53体外受精的意义?

家畜体外受精技术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取得很大进步,为实现动物胚胎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可能,对充分发挥良种母畜的繁殖潜力,加快家畜品种改良和优良品种遗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速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54胚胎移植的意义?

①发挥优良母畜的繁殖力,迅速扩大优良畜种数量,加速优良畜种的推广 应用;②缩短世代间隔、增加选择强度,促进家畜改良速度;③长期保存 冷冻胚胎,便于优良品种的种质运输和保存;④是胚胎分割、胚胎嵌合、性别鉴定和核移植等其它胚胎生物技术的基础,也是基础生命科学研究的 重要手段。

雌核发育的意义?

为生产单性种群提供了可能;能迅速地产生同源型二倍体;提供某些致死突变种的生物品质;在农牧渔业生产中,可人工控制性别繁殖;广泛地用于进行基因-着丝点的定位研究;可利用产生新的纯系来筛选除去有害的等位基因。56染色体分离的基本原理? 由于荧光染料Hoechst 只对A-T特异性染色,而染料Chromomycin只对G-C特异性染色。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是不同的,因此这些特异性染料和不同染色体上DNA结合的量和比例是不同的。结合这些染料后,再经激光照射,染色体就会呈现不同的荧光带。将特定染色体发出的荧光波长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控制就可将发出同一波长的染色体收集在一起,从而实现染色体的分离。57体内干细胞的意义?

•在于源源不断地补充体内一些短命组织的细胞来源,如血液细胞、皮肤细胞以及精巢等,或者组织或器官受到局部损伤时,它们可以再分裂形成新的该组织和器官,是体内的一种自我修复机制。

•人类干细胞工程就是利用人体内干细胞的特征来达到体外产生人类所需的产物的探索。主要用于器官修复,基因治疗等。58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主要应用?

(1)染色体的基因定位这是融合细胞技术应用的主要成果之一。如:将人体细胞与小鼠细胞融合,在杂种细胞系中,优先排斥人染色体,因此,每种细胞系都仅含有一条或若干条特异性的人染色体。通过对这些细胞系生理生化功能分析,就可以断定特定的人染色体的功能。已经证明,仅保留着1号人染色体的人-小鼠杂种细胞系,才能合成人尿苷单硷酸激酶,证实编码这种激酶的人基因定位在1号染色体上。(2)遗传疾病的治疗与基因互补分析。将不同人类疾病遗传缺陷的突变细胞融合,产生的杂种细胞由于基因的互补作用,可恢复其正常的表型。应用基因互补分析,断定突变体所涉及的基因数目,分析基因的结构,剖析遗传疾病的病因:杂种细胞测定。不互补,缺失同一基因或同一基因产生同样突变;互补,缺失不同基因或同一基因不同部位发生突变

(3)制备特殊活性物质:生产单克隆抗体:将能分泌胰岛素、生长激素等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与在体外能长期传代存活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就可能选择到既能生产特殊活性物质,又具长寿命的杂种细胞克隆系。应用细胞融合技术,有可能得到生产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催乳素、胰岛素等各种杂种细胞系。59图绘单克隆抗体技术过程?

免疫动物;融合细胞的制备;细胞融合;杂和细胞筛选;抗体检测;大规模生产

60单克隆抗体技术应用?

①病毒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可检测多种病毒中非常细微的株间差异,鉴定细菌的种型和亚种。诊断异常准确,误诊率大大降低。例如,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单克隆抗体,灵敏度比当前最佳的抗血清还要高100倍,能检测出抗血清的60%的假阴性。

②癌症治疗:可检查出尚无临床表现的极小肿瘤病灶,检测心肌梗死的部位和面积。人们正在研究“生物导弹”——单克隆抗体作载体携带药物,使药物准确地到达癌细胞,以避免化疗或放射疗法把正常细胞与癌细胞一同杀死的副作用。在人体扫描图技术和肿瘤定位方面已获得很大进展。

③生产免疫避孕药:可精确地检测排卵期,将早期胚胎来制备单克隆抗体。新一代免疫避孕药就是用精子,卵透明带或早期胚胎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将它们注入妇女体内,人体就会产生对精子的免疫反应,从而起到避孕作用。

④生产生物药品:生物药品主要有各种疫苗、菌苗、抗生素、生物活性物质、抗体等,是生物体内代谢的中间产物或分泌物。过去制备疫苗是从动物组织中提取,得到的产量低而且很费时。现在,利用细胞工程或细胞融合途径,大大提高了效率,还能制备出多价菌苗,可同时抵御两种以上的病原菌的侵害。⑤免疫学研究:鉴定、区分各种抗原检测抗原上的决定簇;对抗体的基因定位及表达进行研究。

⑥大分子蛋白的提纯:将抗体交联到溴化氢活化的琼脂糖基质上,制成免疫亲和层析柱。提纯得到的蛋白质杂质含量低,对产物起始浓度求低。61 转基因动物制备过程 ?

外源目的基因的制备;外源目的基因有效导入生殖细胞或胚胎干细胞;选择获得携有目的基因的细胞;选择合适的体外培养系统和宿主动物;转基因细胞胚胎发育及鉴定;筛选所得的转基因动物品系。62转基因动物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下一篇:德福考试的三种付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