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形象与感受

2024-04-08

散文的形象与感受(精选8篇)

篇1:散文的形象与感受

第一章--形象与感受

散文是文学的一种体裁。要学习散文(欣赏和创作),必须懂得一些文学的基本原理。不懂文学的基本原理,就不了解文学的有哪些特征,就无法进行文学的欣赏,当然也就无法进行小说、散文等的欣赏;不懂文学的基本原理,就不了解文学有哪些要求,就无法从事文学创作,当然也无法进行小说、散文等的创作。所以,我们的讲课有必要从文学的入门开始。本单元就是想做一点文学的发蒙工作。

第一节 形象和形象性

一、什么是文学

形象性是文学的基本特征,也是散文的基本特征。

这里,我们不是要从理论上来深入探讨什么是文学的问题,这是文学研究的范畴,是文艺学要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只是从欣赏和创作的角度,对文学做一个大致的阐述:

1、文学是艺术的一种。

2、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3、文学是客观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第一点,就是在说明文学的归属问题。艺术包括音乐、绘画、舞蹈、雕塑、文学等。文学应在艺术这个大家庭之中。

第二点,就是在说明文学所运用的手段是什么。文学主要用语言文字作为媒介的。它不像音乐,运用的是音符和旋律;不像绘画,用的是色彩和线条;不像舞蹈,用的是形体;不像雕塑用的是泥巴和线条等。文学用的是语言,用的是文字。

第三点,就是在说明文学的来源问题。文学是现实生活作用于作家的头脑之后,在作家的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剌激,使作家获得某种体验和感受,于是作家就借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体验感受表达出来,从而就形成了文学作品。可以说,文学是作家精神活动的产物。

可用图形表示,如下:

二、文学最基本的特征

形象性是文学的基本特征。

我们把文学与其他的社会科学作以比较,可以见出,两者有相同之点也有相异之处。

1、相同之点:都是现实生活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都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的产物。

以哲学和文学比较为例。

哲学:哲学是人们在与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的接触中,获得了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和感知,是人们从表面感知上升到理性认知的结果。哲学的观点都是“反映”,也都是“产物”。如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它的产生,就是从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现象--天与地、夜与昼、冷与热、生与死、阴与阳、男与女、哀与乐、对与错等,抽象得出的。

文学:文学是人们在与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的接触之中,获得了某种感知,并把它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结果。文学中所达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也都是“反映”,也都是“产物”。

2、相异之处:“反映”的方式不同--哲学是抽象地反映生活,文学是形象地反映生活;“产物”的特性不同--哲学是抽象的概念,文学是形象的画面。

哲学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生活的。它通过观察、分析、论证等,从生活中总结出某些规律东西来。它能说明一切有关个别的事物,但它本身却不再是个别的具体的事物。它不是个别,而是一般,是经过抽象化概括化了的东西。当然,哲学形成的过程中离不开个别,离不开具体的形象,但是经过抽象概括之后,它就丢弃了个别和形象,而成为一种抽象的概念,成为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理念。一句话,哲学是借助语言文字,通过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抽象地反映生活。

文学是以形象的画面的形式来反映生活的。它通过捕捉、想象、联想等,从生活中摄取某些镜头。它反映的是个别的人,个别的事,而且还要按照生活本来的那种具体生动的面貌去反映。它是个别,不是一般,它是具体的形象,是活生生的生动真实的生活画面。一句话,文学是借助语言文字,通过生动的画面的形式来形象地反映生活。

三、什么是形象

在这里,我们只是从欣赏和创作的角度,对形象做一个大致的阐述:我个人认为,形象就是个别,就是具体,就是画面。个别的、具体的、画面的东西就是形象。作品中的人物、景物、场面、环境,一切有形之物体都是形象。也就是说,在作品中,每一个人物、物体是一个形象;每一个自然景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生活的具体场面、环境也是一个形象。这些一个一个的形象,组合起来,又构成一个更丰富的生活画面,就是一个更丰富的形象群,形象体系,而这形象群形象体系也是形象。

※侯雁北

《节气夏至》:其中的两只小鸟,就是很生动的形象,它们是有生命的,可以看到的,有着自己的形,自己的声。很高的很蓝的天,是形象;又小又圆的树阴,也是形象。还有,一个中午午休以后从家里走出的一个老人,他静静地看着周围的世界,那一份安详,那一份恬静,是一幅老人图,更是一个形象。这一个一个的形象,又组合在一起,又构成一个形象群,也还是形象,是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和谐图画。

※贾平凹

《醪糟》:老翁,小灶,铜锅,风箱,条凳,哪一个不是鲜活的形象呢?这些又组成了一个更丰富的形象群,一幅人文图画,其风土人情,历历在目。

由此可见,形象是个别,是具体的,也是可感可知的。形象让我们有一种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

※别林斯基:

“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一个是用逻辑,一个是用图画而已。”

※普列汉诺夫:

艺术“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这就是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

四、形象的作用

1、可以表达抽象的思想和感情,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古代言愁的诗句很多。比如:

※李煜的《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清照《武陵春》: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贺铸《青玉案》:

“试问闲愁有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司马光:

“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

※马克思:

“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特别把它指点出来。”“用形象说话。”

※别林斯基:

“在真正的诗的作品里,思想不是以教条方式表现出来的抽象概念,而是构成充溢在作品里面的作品灵魂。”

2、形象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它可以让人感动,让人落泪,让人获得美的享受。

五、用形象思维来创造形象

创造形象要用形象思维;而运用形象思维离不开想象和虚构。

文学是用抽象的语言符号在画画,画出了一幅形象的图画。

文学创作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离不开形象思维。

所谓形象思维,是指艺术家从选取生活素材,到进行分析、概括、提炼,再到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这一整个过程中所进行的艺术思维活动。即选材--对材料进行加工--进行创作--完成创作这样一个全过程所进行的艺术思维活动。一句话,是创造形象时所进行的艺术思维活动。可以说,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思维,由画面到画面的思维,由形象到形象的思维。说白一点,就是艺术家在思维的时候,从一个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画面入手,不论他怎么选择、提炼,但他都不丢弃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画面,不抛开具体的形象。高尔基说:“真正的艺术家是用形象来思考,不是用概念来思考。”

很显然,这种思维活动,就不同于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思维活动。后者从表象入手,但最后往往丢弃了表象,他要收获一种规律,一种结论。

艺术都是形象的反映生活,不同艺术形式有不同的手段。

比较这些手段,可以看出,前者都有直接的可视性,可听性。线条、色彩、形体、泥巴都是可以看见的,是有形的东西。音符、旋律虽无形而不可见,但却是有声而可听的。这就为它们创造形象提供了一种方便(比文学要方便)。而文学是运用语言文字来创造形象的,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中国的文字虽有象形的成份,但发展到今天,也早已抽象成一种表意的符号了。具体一点说,太阳两个字,如果说在古代还有一些形象因子在其中的话,那么到了今天,太阳就是两个抽象的符号,一大一点,一耳一日,两个字形,TAI,YANG,两个音节。全没有太阳的形状,色彩和温度。

我们压根看不到太阳的光,感受不到太阳的热。然而,绘画却可以用线条表现出光来,用红色表现出热来。由此可以发现,文学在表现形象上,远比其他艺术形式要困难。语言文字的这一特点,使文学与形象之间有很大距离,给文学创造形象带来难度。

文学是用抽象的语言符号在画画,画出了一幅幅形象的图画。

创造形象要用形象思维;而运用形象思维离不开想象和虚构。

想象: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正是借助想象,把储存在自己记忆仓库的各种人物、情节、场面、细节等印象,统统地调动和复活起来,让它们再现于自己的头脑之中,从而在直接的观照中获得对形象的真实体验,使自己的心灵能够看到形象,它们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最后再用语言文字把它们描画出来。

比如鲁迅在创造阿Q的时候,就对阿Q的音容笑貌、精神状态做了充分的想象,并达到了“烂熟于心”的地步。他说:阿Q“该是三十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戴的是“一顶黑色的半圆形的毡帽”并“将那帽沿边翻起一寸”。

比如果戈理也是如此。在他还没有拿笔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够很清楚地看到他的人物,已经可以数清他们衣服上的褶皱,数清他们前额上表示出热情与痛苦的纹路。

虚构:

1、记忆总是支离破碎的,不完整的,想象出的形象,往往不能满足写作的要求,甚至有些记忆链条还有中断,有空缺。这就要求虚构。虚构可以使记忆中的形象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便于写作;可以弥补记忆链条,使之完整。

2、记忆中的有些人和事不够典型,不够突出,为了使作品增加典型性,也有必要虚构。虚构可以使形象更典型更突出,更强烈。比如阿Q就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各种人的点点滴滴拼合在一起,虚构成了一个活的人物。

小说戏剧都离不开虚构。关于散文能不能虚构的问题,理论界有争论。

其实,散文是表现感受的,感受是不能虚构的,没有某种感受,就不可能写这种感受。就象郁达夫《一个人在途上》,如果他没有丧子之痛,他就无法写这一篇散文,而小说就可以。就像有的小作家,一个连婚也没有结过的18岁的作家,可以写他的结婚,他的丧子。在这一点意义上讲,确实不能虚构。

但是,散文所写的感受都是过去时的,有的还相隔了较久的时间,记忆的模糊性,记忆的残缺不全,使作者再怎么想象,也不能使它们相对地清晰起来(当然散文创作时并不苛求想象的清晰性,甚至可以模糊一些,这样更真实)不管是清晰还是模糊,反正,当作者想象的时候,这其中究竟有没有一些少许的无意识的虚构?也许作者想着想着,真实的画面与某些其他的画面叠合了,最后连自己也搞不清了,反正在自己的感觉中统统都是真实的。看来,思维本来就是很复杂的,想象和虚构很难一刀切得泾渭分明。

散文作家也可以为了表现情感的需要,为了创造一种与情感相宜的氛围,而在小小的细节上做一些处理,比如景色上的渲染,人物肖像上的变通,我觉得也不是不可的,毕竟散文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我们已无从考证《背影》中的父亲,是不是真的是一身“黑布小帽”,“深青布棉袍”,“黑布大马褂”,反正它与那朱红的桔子,构成了一种既感伤又温暖的氛围。这种对色彩进行艺术性的搭配,属于艺术技巧的范畴,散文是允许的。我自己在进行创作中,也经常从艺术氛围的需要出发,做一点小小的虚构,比如散文《雪花飘》的一段:

“………我茫然地溜达在咸阳街头。不知是什么时候,天上落起了雪花,一片一片。我伸出手,小心地去接。两片雪花落在手里,六个瓣儿,一样的洁白、晶莹,用纤细的银丝织就的。

雪花悄悄地溶了,一珠,一珠,在我手心里滚着,汇聚了,成一颗大大的珠子。我有些凄楚。为什么不多待一会儿呢?雪花这么美,却又这样地纤弱,这样地容易消失。

我怅怅地,把它抛在了地上……”

其中接雪花,本身是出于一种创造氛围和意境的需要。

第二节 感受和艺术感受

感受是文学欣赏、文学创作的心源。欣赏离不开人的感受。创作也离不开人的感受。所以,欣赏散文和创作散文必须从感受讲起,从感受力的开发与启迪讲起。

一、什么是感受力

感受力,是指一个人对待外界客观事物所具有的心理反应和生理感觉的能力。就是说,客观外界的各种现象,自然的社会的,诉诸于人的感官,耳目鼻,在人心理上必然要引起反映,在生理心理上造成感觉。

人人都有感受力。感受力的强烈与否,敏锐与否,鲜明与否,就形成了人与人的感受能力的差异。

二、什么是艺术感受力

感受力人人都有,但是艺术感受则不是人人都有。

艺术感受力是有艺术特质的人所具有的形象地认识生活、认识客观外界的能力。它与一般的感受能力不同,有着四个特点:一是在艺术感受的过程中,始终带有鲜明的形象;二是带有一定的情感的波动;三是艺术感受是一种审美的活动,有美的愉悦感;四是能够最终把情感和形象同时储存在记忆里。

艺术感受能力可分两类。

一类是对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即对音乐、舞蹈、绘画、文学等艺术作品的感受能力,通俗一点讲就是欣赏能力--鉴赏美的能力,审美能力。

一类是对生活美的感受能力,即在生活中发现和捕捉那些能够进入艺术领域的“美”点的能力。通俗一点讲,也就是发现美的能力,发现力。

(一)对艺术美的感受能力

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属于艺术感受能力的一个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欣赏艺术作品本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它主要靠的是艺术直觉。

艺术直觉既有一些天赋的影响,也有一些后天熏陶的影响。后天的熏陶,主要是指后天的审美学习--即在艺术鉴赏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一种审美经验,久而久之这种经验就会美化人的心理,使人具有了审美的心理结构,有了鉴赏美的能力。

当人具有了这种能力的时候,他就对艺术作品有了一种艺术的直觉,于是他就又把它用在了下一次的审美活动之中。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即:

运用艺术直觉来鉴赏美--获得美感--美化心理--形成了鉴赏美的能力--这种能力又以艺术的直觉的形式指导人去进行下一次审美。

具体地来说,就是一个人如果反复多次地领悟哀伤的诗句、观看美的绘画、聆听优美的和声,等等,他从中获得了美感,这样不断反复,久而久之,他的心理结构就通过同形的作用逐渐地被美化了,鉴赏能力也就提高了。

外国有一个美学流派,叫格式塔心理学派。它有一个观点:世间的许多事物尽管样态不同,质地不同,但它们有一个根本的统一,即它们都是力的作用的结果,它们都在呈现某种力的模式。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有力的存在。不论是外部世界还是人的内部世界,它们都是某种“力”作用的结果,是某种力构成的,反过来说,它们又都复现着体现着某种力。

这些力有着各自的图式,各自的结构,即力的模式,力的图式,力的结构。正是这种力的结构不同、图式不同、模式不同,才造成了万事万物的各自不同的样态。比如:

1、在自然界--大自然的各种形状、各种色彩,都是力(物理力)留下的痕迹。

2、在人类社会--人的内部世界也是某种心力的作用。

忧伤与高兴的心力的方向、强度、模式不同。

唱歌和弹钢琴,也是艺术家们把自己的情感变化成一种力,而表现的,他们是要把心里的心力变成物理的力。

书法本身就是心力的表现。有人说,“书法是人心理力的活的图解”。

总之一句话,有力的存在;有力的图式的存在和作用。

顺着这个观点我们再往下追,那就是又一个观点了,即事物之间,存在着异质同构的现象。比如:

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昏鸦!暮鸦!--孤自的,衰弱的,古意的。

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寒意,空寂,消逝。衰老的。

这样一来,我们又可以推出以下观点,即创造艺术作品是心力的外化过程: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这本身就是一种借同构外物之形来传同构内心之力。即:人心之力--外物之力。心力向外力的一种投射。

最后我们就可以明白,欣赏艺术作品则是构建心力图式的过程。欣赏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一种异质同构的过程。作品之力进入内心,并储存于内心,最后丰富内心,形成建构起内心的一种力的图式。欣赏的过程是为心灵积累、储备、印制力的图式的过程。也就是说,这个人原先可能不具备这种图式,但只要他反复领会这种图式,他的心力就和这种图式同构了,他就有了这种图式,也就有了欣赏这种东西的能力了。即:作品之力--人心之力。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一些,我们对上一节课的内容再做以简括的强调。就是几句话:

万事万物都有力的存在。无论自然还是人类。

事物之间,存在着异质同构的现象。

创造艺术作品是心力的外化过程。

欣赏艺术作品则是构建心力图式的过程。

用图表示如下:

这个图表,可能有利于大家对力的了解。有利于大家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外力与作品之力异质同构;外力与心力同构;心力与作品之力同构。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构成一个链条:物--人心--作品--读者

※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构成一个链条:外物--人心--作品--读者

美育可以建构审美心理结构,美育能够美化心灵,美育会对人的情智人格有很好的作用。

填鸭式教育,影响人的智情的发展,压抑了人性,使人患了偏枯病。

※容恩说:“威胁我们的巨大灾难,并不是那种低级的物理或和生理事件,而是心理上的事件……任何一个特定的时刻,几亿人都会陷入巨大的疯狂(如战争等等)。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威胁它的不再是野兽、巨石和洪水,而是某种心理上的暴力。”

几亿人陷入疯狂,这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目睹过的情景吗?比如球迷闹事、我们的兴灾乐祸等,都有这个根源。

理智与迷狂仅一念之间,犯罪与守法仅一步之遥。

我们要认清大机器教育的弊病,认清教育带来的偏枯病,它使我们内在潜能消失、泯灭。我们要补一补美育的课。我们要补上读文学作品的这一课。

(二)对生活美的感受能力

艺术要和生活媲美,就必须要以少胜多,以有限表现无限。这就要求艺术家必须能够从生活中捕捉那些最能代表生活本质的“美”点的东西,要求艺术家必须具有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

所谓发现力,就是指作家要有一种从司空见惯的东西中,发现新事物、发现特别强烈奇妙的东西的能力;就是能从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其中所具有的惊心动魄的、感人肺腑的东西的能力;就是能从那些细微末节之中发现具有重大意义、深刻蕴含的东西的能力。这就是发现力。

※如朱自清的《匆匆》: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呵,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茫然地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它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去,从我脚边飞去了。”

※如台湾作者隐地《七个死亡》引言:

“晚上洗脸,是一天的结束;早晨洗脸,是一天的开始--洗着洗着……人就老了。”(《港台文学选刊》95年2期)

※如孔庆东《遥远的高三八》

※法国雕塑家罗丹《论艺术》: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学生无话可说的原因,不在于没有技巧,而在于没有发现力,没有发现美的能力--不善于感受,不善于捕捉,对生活过于的麻木和功利。

从创作的角度来谈“美”点:

①美在平凡之中,平凡是美。

法国美学家狄德罗:“艺术就是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的东西。”司空见惯的,极平常的,“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美就美在,它很平凡,但又不平凡。

②美在细小之中,细小是美。

以细小表现博大,以少来胜多,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这大与小,多与少,越是有差距,就越是有难度,也就越是有价值。美就美在它是细小的,又是很大的。

③美在典型之中,典型是美。

艺术要选择细小的平凡的东西,但还要典型,要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要有代表性。没有这个限制,就会滑向自然主义。

④美在个性之中,独特是美。

独特是指内容独特,感受独特,人物独特,表达方式独特。艺术是一种创造,人们欣赏艺术品,实际上是在欣赏作者的创作,欣赏你独特之处,欣赏你发现了什么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欣赏你用什么独特的方式来表达你的发现,或表达别人发现了却又表达不出来的东西。

⑤美在深邃之中,有容量是美。

在平凡、细小、典型、独特之中,还要的一定的深度,一定的容量。

本课结语:感受是文学创作的心源,欣赏离不开人的感受;创作也离不开人的感受。如果从人生的角度来讲,人生活在世上,人不应该麻木,应该认真地感受生活

郝小强

[散文的形象与感受]

篇2:散文的形象与感受

我很赞成顾城的一个说法,就是把所有要做的饭或者菜都扔进一个锅里一起煮了,能吃的都有了,岂不快哉!再有一个奢望,就是能把这一辈子要吃的饭都一次性做出来,放在冰箱里,要吃的时候,取出一些。放在微波炉里一转,就万事大吉。虽然很不现实,但确是愿望,就像科幻故事一样。

但对另外一些东西,自己似乎就挑剔得很。我为了一个字,就可以去买一本书,这是实话。。自己一生真正喜欢的东西几乎只有书和碟。人生在世,最简单的东西确实可以达到最真实的幸福。一部德国电影《柏林苍穹下》,情节所述,也不过是一杯咖啡、一支烟,就使得天使顿感天堂的冷寂,而自愿下凡。

一生劳碌,所积财富大约有一万本书,二千张CD,二千张DVD(过去的录像带、VCD就不论了)。书且不论,讲古典音乐,一部音乐史,名家名演,自己相听的大都已经听到了;讲电影,一部电影史,大师名作,自己想看的也大都看到了。所以这一生觉得很满足,没有什么缺憾。对这些东西,自己特别敏感,一本书里冒出一个错别字,甚至一个错误的标点,一张碟片的封面设计看上去不合心思,都会像一粒灰尘落在了眼中,刺眼得很。家中已经有了的`书或碟,再看到了,只要喜欢,还是会再买一本(张)。随着年龄的增长,空寂之心日重,觉得看也看够了,听也听够了,太阳底下再也冒不出什么新鲜事了。

篇3:感受人物形象的两个手段

1. 抓住人物的语言, 感受人物形象

例如, 《西门豹治邺》一文, 西门豹作为主角, 他的语言极具特色。首先, 他调查时的问话, 简明而有层次, 直奔要旨。最精彩的要数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这个情节中的语言描写, 不仅显示了最高长官那种不可违背的气势, 同时句句又在情在理。“把新娘领来, 让我看看”, 似乎毫不经意, 很是随便, 无需人防范;“不行, 这个姑娘不漂亮, 河伯不会满意……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 过几天就送去”, 这是一片“好心”, 无可厚非;而“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 继而又“麻烦官绅头子去催一催”, 两首恶连半句托词也找不出, 无可奈何地被投入漳河自食恶果。课文中人物的对话, 包括转述, 不仅是朗读训练的重点, 也是阅读、说话训练的重点。在教学中, 首先指导学生边读边悟, 边悟边议, 读议结合, 让学生悟出“话中之话”;其次指导学生打破段落界限, 以人物为经线, 由易到难地阅读文本, 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加以品析, 让课文里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头脑里鲜活起来。

2. 抓住人物的动作, 感受人物形象

很多课文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 写伯父救黄包车夫的经过, 通过“扶”、“蹲”、“跪”、“夹”、“洗”等一系列具体动作的描写, 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对黑暗社会的无比憎恨。

3. 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 感受人物形象

《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 写的是作者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亲眼见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我抓住课文中重点感人的细节描写, 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我是这样做的:先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反复诵读, 找出自己最喜欢、最受感动的语段。如, 反映周总理生活简朴的有两处:一处是, “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 室内陈设极其简单, 一张不大的写字台, 两把小转椅, 一盏台灯, 如此而已。”另一处是,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一小碟花生米, 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 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 可以数得清颗数, 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接着组织学生讨论, 画出重点词语, 用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与极其简单的陈设进行对比, 用工作繁重与一夜工作后吃的简单食物进行对比, 体会周总理生活简朴、形象高大。然后结合学生的种种表现:吃饭挑食, 穿着赶时髦, 学习不刻苦, 怕动脑筋等等情况展开讨论, 谈心得, 说体会, 对学生进行说教。

二、紧扣主题拓展阅读, 感受人物形象

文章中人物所处的时代, 他们的生活方式都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 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因此, 让学生搜集并阅读人物的相关资料相当重要。因为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了解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 知道人物的身份、职业等信息。

篇4:还原与填充:小说形象的感受策略

形象的还原就是从形象生动的描写语言出发,运用读者头脑中的知识和经验重构形象。语言并不完全是抽象的,语词之间的组合关系(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环境描写)以及语词的声音和语调(语言描写)有一定的表象功能和感性特征,我们可以运用体验、表演、想象、类比的方法去还原文本中的形象,探究形象中蕴含的意义,品味形象中倾注的情感。

1语言描写的还原

语言描写的还原就是把“言”还原为“语”,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变为具体可感的声音和语调。

例如教学《祝福》时,文中有一处并不完整的对话:祥林嫂向“我”询问灵魂的有无,“我”支支吾吾,最后只能以“说不清”而搪塞躲开。那么,对祥林嫂而言,她希望得到怎样的答案呢?我们不妨引导学生作如下几种设想:

设想一:希望有魂灵。根据有四:①从捐门槛的事实,说明她相信有鬼神,当然也相信有魂灵;②“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祥林嫂是这里的,所以她必定相信的;③“人何必增添末路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由“我”的推理证明;④“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可以看到她的儿子。

设想二:希望没有魂灵。根据也有四:①“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从祥林嫂“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的神情来看,说明她对“我”充满了希望,以为“我”能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从“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这些交代来看,她希望得到的答复是没有魂灵,因为读书人少迷信思想。从“这正好”的语气来看,说明她急切想了解灵魂的有无问题(“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不会给她满意的答复的),希望“我”,并相信“我”能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②“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说明了她对有魂灵的说法产生了怀疑。③在“我”回答她“也许有罢”之后,她紧接着两问:“那么,也就有了地狱了?”“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这连着两问流露了她怕死后被锯开来的恐怖心情,所以她是不希望死后有魂灵的。④“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因为怕死后被锯开来。

设想三:希望有,也希望无。根据有二:①“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反映了她既希望能见面又害怕见面的矛盾心理。②“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也反映了她的矛盾心理。

应该说,无论哪一种设想,可能都不是作者的本意,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钻研课文,谈观点,找根据,说理由,反驳不同观点等步骤,学生的自学能力、说理能力、检索(找根据)能力、反驳能力等得到了锻炼,而且对祥林嫂这一悲剧形象和小说的主题有了更深的理解。

2动作描写的还原

所谓动作描写的还原就是把动作的文字描述还原为现实生活中的动作,以此为基础挖掘形象背后的意蕴。

例如《祝福》中写祥林嫂“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成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文中“炮烙似的缩手”是什么样子?“失神的站着”又是什么样子?先让大家体会,再尝试着还原动作(每个人都做);在此基础上,再师生合作探究祥林嫂的内心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3肖像描写的还原

例如《祝福》中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可以让学生表演这种神态。祥林嫂这种落魄、呆滞、麻木的样子,可以让同学们做一个类比,“祥林嫂的样子,像你生活中见到的谁?试着去描述一下她的样子。”做了这样的形象还原后,再去探讨祥林嫂的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我们强调言、象、意的统一,但并不是所有的象都一定要去挖掘象后面的意蕴,有时候可以把象与象重新组织和聚焦,探索这个象群后面的意蕴,再去发现作者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见解。

4环境描写的还原

例如教学鲁迅先生的另一篇小说《药》,写华老栓拿了人血馒头回家时,“太阳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了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这“古□亭口”中的“□”是个什么字呢?显然不是作者不知道,而且稍有文史知识的人也都清楚,在浙江绍兴县城内的轩亭口有一牌楼,匾上就题有“古轩亭口”四个字,清末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秋瑾于1907年在这里就义。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个“轩”字写出来呢?这儿的模糊,目的是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通过积极主动地联想、思索,体会作者对先驱者的追念和对刽子手的憎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注释思考作者有意留下的这一空白的含义,从而加深对课文蕴含深刻的主题的理解。

二、填充

文本中存在着一定量的空白,比如含蓄的地方、含混的地方、跳跃的地方,读者对这些地方的理解需要结合语境、结合经验进行合理的填充。含蓄处,需要稀释;含混处,需要辨析;跳跃处,需要推测。

1对含蓄处进行稀释

“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这是《红楼梦》中32回宝玉向黛玉倾诉肺腑的话,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包含了千言万语,宝玉让黛玉放什么心?宝玉为什么要对黛玉说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对这三个字进行一番探究。我们知道宝玉的这三个字是要告诉黛玉,他永远是黛玉的知己,永记两人之情。宝黛二人从“木石前盟”的情缘天定到一见面似曾相识的亲近感,从多次的口角到间接的试探,虽然宝玉生来“聪明灵慧”、黛玉“冰雪聪明”,却谁也不能领悟对方的深情真意,总把“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二人终由多次的小牾积聚成一次大冲突,直吵得一个“脸红头胀”,一个“手心冰凉”;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如何解开二人心头的疙瘩,如何避免感情的淤塞而使彼此心灵相通呢?似乎很难,其实也实在容易,宝玉的一句话就解决了问题。当宝玉听到湘云劝他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时,甚觉逆耳,竟下起了逐客令,并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黛玉在无意中听到这话,不禁悲喜交加,本来想到宝玉获得一只金麒麟,湘云也有一只金麒麟,怕他们“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悄悄来到怡红院,原本出于对宝玉的特别不放心,一听到宝玉的话,转而对宝玉特别放心,视为知己。

2对含混处进行辨析

《林黛玉进贾府》中写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贾母的话可以有两种理解方式:其一,三春读了许多书,这是贾母的谦词;其二,贾母认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价值观,她并不知道孩子们读了什么书,读了多少书;也不关心这些事,所以这么一说。不妨让学生讨论一下,支持第二种理解的同学可能会多一些;那么,有没有贾母谦虚的成分呢?贾母虽然认为女孩有没有才气并不重要,但像我们贾家这样显赫的家族女孩读点书才和我们的贵族身份匹配。作为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哪种见解,因为这种歧义现象恰恰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在讨论和辨别的过程之中,就拓展了审美空间。

3对跳跃处进行推测

例如教学鲁迅《药》中分析华老栓的形象特征时,笔者注意到一处“可怕”的细节:作为小说主人公之一的华老栓在全篇小说中仅说了24个字,分别是:

⑴“唔”,老栓一面说,一面扣上衣服,伸手过去说,“你给我罢。”(5个)

⑵老栓待他平静下来,才低低地叫道,“小栓,……你不要起来,……店么?你娘会安排的。”(15个)

⑶“得了!”(2个)

⑷“没有。”(2个)

篇5:感受文学语言的形象美

感受文学语言的形象美

清晨临窗,陡见窗外一片新绿,你会惊呼,“啊,春天来了!” 列车南下,陡见窗外一派江南春色,你会惊呼:“啊,春到江南!” 但是,诗人却未必这样说.在他们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春城无处不飞花”“千里莺啼绿映红”“满园春色关不住”“陌上青青柳色新”等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样是报告春天的来临,前者只是单纯叙述,而诗人则是形象地描绘.

作 者:韩宜晶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职教中心刊 名: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英文刊名:THE WORLD OF CHINESE LITERATURE年,卷(期):“”(1)分类号:关键词:

篇6:品词品句 感受英雄形象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组中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板书)《永远的白衣战士》。课文主要描述了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击“非典”的战争中,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课文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流畅,感情真挚,富有很强的感染力,是学生体验情感,提高语文素养的佳篇。课文中描述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非典,对农村四年级学生来说,有的可能已经遗忘,有的始终陌生,对非典的危害性感触不深,对医生抢救病人的感人事迹了解更少,所以对文本的解读和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感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并结合农村教学实际情况,我对教学做出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斩钉截铁”、“声色俱厉”等词语。

3.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感受叶欣的崇高精神。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阅读来感受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从平凡人的事迹中读出人物精神的伟大,并为这种精神所感动,从而落实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学方法、学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取让学生自读,通过学生精读课文,品词品句,体会

人物情感,让学生初步培养自己从文中学课文、读课文、悟课文的能力。

结合学生课前收集的叶欣资料,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展示,加深感悟人物形

象。在课堂上以读为主线,抓住文中中心句,教师创设情境,紧抓关键词

句,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深化。

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英雄形象,从而进一步品味

叶欣这一平凡普通的人物身上所表现的伟大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这一课时,主要通过“情境渲染、唤真情”、“精读感悟、感受英雄形

象”、“换位思考、升华情感”三个教学环节来带领学生品读课文,通过具

体的语言文字体会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一)情境渲染,唤真情

导入课题,教师配乐朗诵小诗。

“轻轻的,您走了,留下的,是沉甸甸的悲痛;慢慢的,您倒下了,树立起来的,是人们对您的敬重。为人、为妻、为母,责任虽重,可白衣

战士的职责,却胜过自己的生命。47岁,瞬间即逝,叶欣,走好,请一路

走好,您将永远活在百姓心中。”

这是一位网友写给叶欣护士长的,诗中道出了无限的怀念与敬重,一

位如此平凡的医护人员,为什么人们对她如此深刻的怀念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叶欣,去细细感受她的不平凡。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情境、声情并茂朗诵小诗,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质疑的铺设,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和积极

性,有利于他们走进文本,走进叶欣。

(二)精读感悟、感受英雄形象

1、读议结合,了解英雄事迹。

课文的4—7段重点写了叶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击“非

典”的战争中,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事迹。这是教学的重点

部分。教师通过激情导入,直接引导学生阅读重点段落4—7段,找出能够

概括叶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工作、斗争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同桌合作的方式,读一读、议一议,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交流中心句“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

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让学生自己读这句话,领悟人物的精神,强

调“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结合句子谈感受,朗读体会精神。接着教

师让学生去细读品文,从4—7段中找出具体描述叶欣“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的句子,划一划,品一品。

(1)理解“高风险”让学生找一找,从哪里看出“高风险”:抓住“极

具有传染性”;“没有硝烟的战争”;“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

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病患终于没有放过她”等。考虑到学生可能还不

能很好地理解,再补充一些图片、资料等。

(2)理解“高强度”、“高效率”。面对如此“高风险”。叶欣是怎

样做的?让学生再细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教师着重引导、读议、感悟。

①“从2月8日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电话”这句体会

叶欣来不及、也顾不上与家人说一句话、说明她以工作为重、以病人为重、争分夺秒、体会她的身先士卒。

②两个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叶欣顾不上休息,又拖着

疲惫的身躯投入到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抓住“拖”体会叶欣不停地工

作、不顾疲劳、高度负责的精神。

③“叶欣迅速赶来,娴熟„„终于脱离了危险。”“3月4日清晨„„密

切关注着每一个患者的病情。”等体会她业务水平高,工作效率高。

④从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声色俱厉的神态,通过“真情无悔、默默、心甘情愿”等词语感受到了她身先士卒、不怕危

险、关心同事、临危不惧的品质。指导读好此句话。

到此,教师设问:你认为叶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相应板书:(舍己为

人)。顺势引发:舍己为谁?让学生领悟叶欣舍己一是为了病人,一是为了

国事。

此时,再来读中心句,学生情感得到了再次升华。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激情导入后,直接引导学生阅读重点段落,抓住

文中中心句让学生进行品词品句,深入体会人物精神,让学生初步培养自

己从文中学课文、读课文、悟课文的能力。

2、感受真实场面,进一步感悟形象。

在学生感受到叶欣那崇高的品质,并受到感动时,先让学生深情朗读1、8、9自然段,我适时播放叶欣追悼会的照片及相关场景。结合出示“花圈

如海,泪水如雨”让学生入情入境去看去想,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人们对她的怀念、敬仰不舍。此时,再配乐朗读,加深感受。

3、读题议题,延伸情感。

回到课题,讨论:为什么称“白衣天使”为“白衣战士”?

让学生理解:叶欣是一位白衣天使,但更是一位战士,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英勇牺牲,她是一位天使、也是一位战士、更是一位英雄,与白

衣天使比较,使学生体会到这样更突出战争的残酷和叶欣的英勇精神,同

时也使学生明白人物形象的提升:天使→战士→英雄(板书)。所以是永远的“白衣战士”。

最后补充出示图片:介绍像叶欣一样抗战在非典战场上的英雄,此时

让学生说一说:你想对这些白衣战士们说些什么?

最后,让学生带着深深的怀念与崇敬,再次声情并茂的齐读课题。

(三)换位思考,升华情感

为了让学生换位思考,将所感悟的情感再度升华,我将设计这样的小

练笔:写话训练、深化体验:

叶欣染上了非典型肺炎,她的亲人、孩子、患者到来了。

如果你是她的孩子,你想说:妈妈。

如果你作为同事,你说:。作为患者:。

作为你:叶欣阿姨,我想对你说。

设计意图:这一角色的互换,既使学生的理解、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也使学生的想象写作能力得到训练。

(四)布置作业

1、制作一张爱心卡片,将你想对叶欣一样的白衣战士们说的话写在上面,寄托对他们的怀念。

2、收集有关非典时期“白衣战士”的感人事迹、图片等资料、在班中交流展示。

(五)板书设计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舍己为人

天使—战士—英雄

篇7:散文的形象与感受

抓住人物特点 感受人物形象

——执教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原创/仇立运

感受人物形象“ title=”教学反思抓住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

第五单元是由《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4篇课文组成,是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教学反思——抓住人物特点 感受人物形象。这4篇课文分别有《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相应的故事改变的。其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同时,重点把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就要指导学生通过抓住人物特点,感受人物的形象。

一、《将相和》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是蔺相如和廉颇。

我在教学此文时,引导学生弄清“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知“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感受“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时,引导学生在读、议、辩的过程中,感受到蔺相如是一位勇敢机智、不畏强暴,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人;而“廉颇”虽用墨不多,但其特点也极为鲜明,他威震朝野、耿直畅快、勇于语改过。

二、《草船借箭》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是诸葛亮和周瑜。

学习《草船借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由粗到精,先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再感受人物形象。诸葛亮是作者着力赞美的人物,他神机妙算:知天时、懂地理、识人心、考虑周全,安排巧妙。透过这些,引导学生感受到诸葛亮虽知周瑜陷害,却将计就计,与其斗智,其“借”箭的过程,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作为刘备的谋士,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才智超群。而周瑜同诸葛亮形成鲜明对比,他妒贤忌能、心胸狭窄。

三、《景阳冈》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是武松。

“武松”可谓妇孺皆知的打虎英雄,学生虽然有着学习兴趣,但是要如何准确把握武松的人物特点,感受其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与点拨。正是基于这些,引导学生朗读再朗读,想象再想象,交流再交流,抓住武松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感受其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气概,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抓住人物特点 感受人物形象》。当然,作为“店家语言”和“老虎的凶猛”虽不是重点,却也极其精彩,更好地衬托出武松的无畏之性格特点。

四、《猴王出世》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是猴王。“孙悟空”是孩子们喜欢的神话形象,是集猴、神、人三者为一体的神话形象,学生愿意读、乐意学。由于课文是古代白话文,不少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为此,要感受“石猴”这一形象,就必须先引导学生读准、读通、读懂,进而引导学生围绕“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这些问题去读去议,让学生感知其“野性、机灵、顽皮”的动物特点的同时,感受其“机警、聪明、勇敢及心想他人”的人物思想,从而领悟到其“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性格特点。

总之,通过第五单元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而且能抓住人物的特点,不仅能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而且能激发学生感受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达到了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

我的更多文章:

篇8:散文的形象与感受

《刷子李》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的第二篇课文, 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文章是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的, 借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形象时, 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对能突出主人公特点的细节进行了描写。如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直接描写了“刷子李”刷墙的动作和效果;文中“刷子李”的徒弟曹小三面对“黑衣白点”一波三折的心理活动描写则从侧面烘托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作者抓住这些细节描写, 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 神了, 让“刷子李”这个人物深深地铭刻在读者的脑海中。本文编排的意图很明显, 就是让学生在经过本组精读课文的学习后, 再通过略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学习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1.图文展示, 介绍“奇人”。在我们的生活中, 有一些人因为技艺高超, 有着特殊的本领, 被人们称为“奇人”。 (出示图片与文字, 教师解说)

(1) 风筝艺人马庆华, 一次放飞43只风筝成功创造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2)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人贺坚, 用头发拉动重达8280千克的汽车。

(3) 年仅3岁的阿不力孜在长约50米, 高10米, 直径2厘米的钢丝绳上走了4个来回。

2.谈话揭题。大千世界, 无奇不有, 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这部书中记载了民间许许多多身怀绝技的奇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冯骥才的作品, 去认识这样一位奇人———刷子李。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展示, 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揭示课题, 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让兴趣成为学习最好的老师。

二、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 出示词语。

师傅蘸浆包袱必得衔接

发怔露馅儿匀匀实实和着琴音

2.读字词。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

3.读课前导语, 明确要求。学生读课前导语, 教师引导分析, 明确阅读要求。

4.自读课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准确, 读通顺, 边读边思考问题。

(1)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用一个词进行概括。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要点:技艺高超, 俗世奇人)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认读字词, 为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了解课文内容, 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三、小组合作, 交流互动

1.自主学习。出示学习提示:

(1) 默读课文, 勾画出能体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 小组交流。 (教师参与学生小组学习, 掌握学生学习动态, 随机指导点拨)

2.学生汇报阅读感受。

预设:

(1)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 屋里什么都不用放, 单坐着, 就如同升天一般美。 (抓住“如同升天一般”进行理解, 感受“刷子李”的技艺超群)

(2) 最让人叫绝的是, 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 干完活, 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神奇在于“刷子李”干完活, 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3.俗话说: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那么近白浆者会怎么样呢?大家都见过粉刷匠吧!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粉刷匠吗?出示:粉刷匠的图片 (满身白点) , 学生交流。

4.为什么刷子李穿一身黑衣, 却没有一个白点, 你说奇不奇呢?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预设:

(1)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 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 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 白得透亮, 白得清爽。

(2)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 悠然摆去, 如同伴着鼓点, 和着琴音, 每一摆刷, 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 极是好听。

(3) 啪啪声里, 一道道浆, 衔接得天衣无缝, 刷过去的墙面, 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5.理解“悠然摆来, 悠然摆去”这八个字。学生手臂高举, 边做动作边想象自己手里拿着蘸浆的毛刷, 在亲身感受中说一说刷子李的动作怎么样? (悠然、典雅、优雅……甚至可以说刷子李的动作是那样———潇洒, 能把刷墙这一动作演绎得如此潇洒的, 真可谓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6.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要读出对“刷子李”技艺超群的敬佩。

7.指名进行朗读比赛。 (要突出重点词句)

设计意图:有明确的学习方法作为指引,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解决疑难, 在反复熟读中抓住重点词句感悟字里行间的意思, 了解文中人物技艺的高超,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四、品读文本, 感悟写法

1.浏览课文, 完成填空。面对师傅高超的刷墙技艺, 曹小三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学生浏览课文6—9自然段, 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完成填空题)

起初曹小三对师傅的绝活一直 () , 但大半天下来, 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 他真觉得 () , 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 () 时, 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 () , 最后知道那是师傅抽烟不小心烧出来的小洞时, () 。

2.思考问题。这篇文章主要是写刷子李粉刷技艺的高超, 可文章为什么要写曹小三呢?是不是多此一举了呢? (学生阅读课文, 然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3.归纳小结, 学习方法。

(1) 小结:写曹小三的这种方法叫侧面描写, 这样的描写能对文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文章前面对于刷子李的直接描写就叫正面描写, 冯骥才就是通过把曹小三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这些侧面描写与“刷子李”的“技艺超群”的正面描写相结合, 使“刷子李”这个形象更为丰满。冯骥才先生写人叙事的高超技艺真叫人拍案叫绝。

(2) 阅读课文, 交流精彩语句,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句到词及分析曹小三的心理活动, 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真真切切地理清了曹小三的心理变化轨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对于曹小三的描写属于侧面描写, 学习作者通过周围人对“刷子李”的想法、评价来衬托出“刷子李”的“技艺超群”的写作方法。

五、拓展延伸, 有效迁移

1.推荐阅读作品《俗世奇人》。

2.根据自己的观察,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介绍本班的一位同学, 注意说出她 (他) 的特点, 然后写一写这位同学。

上一篇:胆道术后t管拔护理下一篇:高薪能养廉一辩稿陈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