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学期末论文

2024-04-20

环境伦理学期末论文(精选8篇)

篇1:环境伦理学期末论文

环境心理学资料整理

第二章 环境知觉理论

1、格式塔知觉理论

基本观点:知觉的整体性、同型论(物理现象、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都具有同样的格式塔性质,具有两两相对应的关系)、场作用力。

a考夫卡(心理场与物理场);b动的形态比静的更易成为图形

2、生态知觉理论

吉布森的生态知觉理论强调人类的生存适应。例如:寻求生活资源及配偶、预防死亡等。

A基本观点:1)环境的提供 生态知觉理论认为,知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过程,人感知到的是环境中有意义的刺激模式,并不是一个个分开的孤立的刺激。环境知觉是环境刺激生态特性的直接产物。

2)知觉反应的先天本能感知觉是机体在环境中进化适应的结果。视觉悬崖实验

B 生态知觉与情感反应:愉悦、恐惧、艺术欣赏、信息控制

C生态知觉与环境设计: 公共场所张贴“眼睛”标志,眼睛标志具有警示作用;“园艺”疗法

第三章 环境行为关系理论

一、唤醒理论:认为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都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唤起,增加人们身体的自主反应。唤醒是由于大脑中心的网状结构被唤起,脑活动增加。唤醒理论用于解释温度,拥挤和噪音对行为的影响是否有效。

唤醒理论的内容/观点:

1、唤醒的改变是与环境相联系的,人们情绪的变化引起了唤醒水平的改变,而情绪的变化必然是受到了环境影响的结果。

2、愉快或不愉快的情境都能使唤醒水平增加。

3、唤醒的改变使人们去寻求内部和外部的,并比较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差异。

4、人们倾向于对中等的唤醒水平给予正性评价。

二、环境负荷理论:又称为刺激负荷或刺激过载理论。该理论主要关心环境刺激出现时注意的分配和加工过程。环境负荷理论认为:

1、个体对获得的感觉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

2、当环境提供的量超过个体的加工能力时,就出现超负荷现象。

3、当环境刺激出现时,个体要进行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4、环境负荷理论认为,人对某个刺激的注意力不能持续不变,一段时间后注意力会暂时减弱,在这一段时间,就出现超负荷现象。

所以,按环境负荷理论的观点,刺激过载导致注意力分散,从而影响到行为。

三、环境适应水平理论:适应水平理论:奥尔特曼(1975)提出,人们可以通过某些机能来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沃尔维尔认为适应水平理论,可以用于解释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对行为的影响,包括温度,噪音等。适应水平理论认为,环境提供的刺激有一个最佳水平,然而,由于每个人过去的经验不同,所以要求的最佳水平也不一样。最佳刺激水平的改变称为适应,它指的是,当环境改变时,个体对环境反应的改变。

适应水平理论至少适合于解释三种环境刺激条件下的环境行为关系:环境中的感觉刺激输入,社会刺激输入,环境的改变运动,这三种刺激可以在三个维度水平上发生变化:

1、强度:环境提供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心理不适。如噪音太多让人易怒,一点声音没有,也会不舒服。

2、刺激的多样性:适应水平理论认为多样性在中等水平是最好的。

3、刺激的模式:或说是环境提供的组织结构和不确定对知觉的限制。

四、行为局限理论 行为局限理论认为,环境对行为的限制包含三个基本的步骤:觉察到对环境控制的丢失、阻抗,以及习得的无助感。

a“局限”:指环境中的一些限制或者说干扰了我们希望去做的。环境提供的超出了个体控制能力的范围,从而对认知活动产生了干扰。

b心理阻抗:当人们觉察到对环境的控制能力丢失,首先会引起负性情绪体验,这时,个体就希望重新获取对环境的控制力,这称为心理阻抗。当个体感到行为受限制时,心理阻抗可以消除环境对行为的限制。

c习得无助感:行为局限理论还认为,当控制环境能力的恢复失败时,可能会导致习得无助感。也就是说,当多次努力重新获得控制环境的尝试失败后,人们会认为对于环境是无能为力的,于是放弃了努力,并且“学习”认识到对环境的限制是无力改变的。

第四章 认知地图

1、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家:托尔曼 认知地图“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个体对空间环境知识的表征”。

2、认知地图的组成要素

城市认知地图有五个组成要素:路径(旅行的通道)、标志(具有明显特征而又充分可见的定向参照物)、节点(观察者可进入的具有战略地位的焦点)、区域(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的空间范围)、边界(不同区域的分界线)。

3、影响空间定向的因素1空间定向能力的个体差异2环境空间 复杂性、可识别性、直路指示牌、一致性(标准化)

第五章 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

一、个人空间

1概念:个人空间是指闯入者不允许进入的环绕人体周围的看不见的一个区域。

2个人空间的作用:A自我保护的功能(控制攻击性;降低压力)B对环境刺激的调节控制(与“摩登”女郎的距离;适应水平理论;控制理论;调节环境刺激量,维持最佳刺激水平)

3侵犯个人空间的效应(应激水平升高,伴随一系列行为姿态,面部表情的变化以及一系列生理变化)

4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情绪因素;个人因素:人格、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人际关系的吸引力和社会地位)

5人际距离

1)亲密距离(0-45cm):近段(0-15cm)适合抚爱和安慰,恋人关系,非言语交流距离。远段(15-45cm):亲切的耳语。在公共场合,人们用避免谈话、避免微笑和注视来取得平衡。

2)个人距离(45-120cm):近段(45-75cm)非亲密者(其他异性)进入此距离时,会有较强烈反应。远段(75-120cm)适用于亲属、师生、密友握手言欢、促膝谈心或日常熟人之间的交谈。

3)社交距离(120-360cm):近段(120-210cm)工作,上下级;远段(210-360cm)正式会谈

4)公共距离(360-750cm):这是演员或政治家与公众正规接触所用的距离。

6个人空间的测量:模拟法、实验室止步距离法、现场研究(自然研究)

7座位选择与布置:距离与座位选择;交往类型与座位选择及布置;社会向心/离心环境座位选择及布置;边界效应/依靠性与座位选择及布置。

二、领域性

1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2领域的类型:阿尔托曼将领域分为三类:首属领域、次要领域、公共领域

a首属领域:使用者使用时间最多、控制感最强的场所,如卧室、住宅等

b次要领域:不如首属领域那么重要,不归使用者专门占有,使用者对其控制也没有那么强,属半公共性质,包括夜总会、邻里酒吧、自助餐厅或休息室的就坐区。

c公共领域:可供任何人暂时和短期使用的场所,包括电话亭、网球场、海滨、图书馆、公园等。

3领域的功能:组织功能、领域性与控制感、领域性与安全防卫(形成易于被感知有助于防卫的领域、自然的监视)4领域性的影响因素:

个人因素:a性别(男人的个人空间需求大);b个性特点(内向的人个人空间需求大)社会文化因素

5环境设计中应用

1)增进领域感 a领域标志物 b领域感与邻里交往水平

2)可防卫空间a邻里交往b视觉接触(照明水平)c空间开放度(可穿越与否)

三、私密性

1概念 私密性:对接近自己或自己所在群体的选择性控制。私密性并非仅仅指离群索居,而是指对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选择与控制。私密性可概括为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两方面:退缩和信息控制。退缩包括个人独处、与其他人亲密相处、或隔绝来自环境的视觉和听觉干扰。信息控制包括匿名、保留、不愿多交往。

2私密性的作用

a社会交流的保障b控制:习得性无助、私密性与控制感c自我认同感:如果个人感到能有效调节自己与他人的交往,就会增强应付环境的自信心和能力。如果不能控制与他人的交往,就会丧失信心和能力。e情感的宣泄 3私密性的影响因素

1)个体因素 A性别(女性自觉私密性较高;女性个人空间要求小;女性有更有效的私密性调节机制;女性是“社

会-情感专家”;女性口头表达能力强)B个体 自尊心低的人,私密性要求更高

2)情境因素 驱力减弱理论;适应水平理论

3)文化因素 中西方对待隐私问题的差异;住宅焦虑阈(陌生人对住宅的接近程度)

第六章 拥挤与环境设计

1密度 一种客观的实际状态,可以用各种方式度量

密度课分为:社会密度、空间密度;实际密度、可知觉密度;内部密度、外部密度

2影响拥挤感的因素:高密度、个人差异、情境条件、社会条件

a个人差异 1)性别差异 对于空间高密度男性比女性更加敏感 2)人格特征:内在人格者(认为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命运)比外在人格者(认为事件由外力所控制)对拥挤表现出更强的耐受性3)文化、生活方式的差异: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大小与拥挤感有密切关系。4)适应水平:具有高密度生活经历的人体验到拥挤的可能性较小。监狱犯人关押时间越长,对拥挤的耐受力就越低。

b 情境条件 1)环境性质 高密度所引起的干扰,首属环境中比次级环境中更具破坏性;工作时比娱乐时更容易体验到拥挤感;在有组织的情境中比无序的情境中体验到的拥挤感轻2)人际关系 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比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体验到的拥挤感要轻;和熟人在一起比和陌生人在一起体验到的拥挤感轻 3)暴露时间长短 4)环境应激物 噪音、臭气、温度等同时作用会加剧拥挤感减少拥挤感的措施 空间感的扩大、分隔-减少与其他人接触、唤起和注意中心

第七章 环境物理属性

1噪声:一种紊乱、随机的声波振荡

2噪声分类:1)基于时间特性的分类: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间歇噪声、脉冲噪声)2)基于频率特性的分类:1)频率高低;频段宽窄(宽带噪声、窄带噪声)3)基于强度特性分类

3噪声参数

1)客观物理参数声压、声强、声功率 2)主观心理参数 声级或等效声级

响度级每增加10方,正常人耳感觉上增加一倍人对4000HZ的声音最敏感噪度(N)感觉噪声级(LPN)4噪声的生理效应:暂时性听阈偏移;永久性听阈偏移;爆震性耳聋

5噪声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取决于响度、可预见性、控制感、个人的适应水平和任务的性质。

根据叶克斯-多德逊定律和唤醒理论,噪声所引起的适当水平的唤醒可以提高任务绩效,而过高水平的唤醒则会妨碍任务绩效。

6简述噪音与操作关系:1。噪音呈现期的影响:(1)在噪音环境中,人的操作行为会受到影响,出错率增加。(2)影响程度如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噪音的变量、任务的类型、个体的忍受性和人格特点等。2。噪音过后产生的影响:(1)噪音过后产生的影响要大于噪音呈现时的影响。(2)很多研究都证明,噪音过后的影响如何,主要取决于对噪音的知觉控制。当个体有能力控制时,噪音对操作行为的影响就会比较小。3。噪音可能对儿童的认知有损伤。4。噪音影响的发生。(1)噪音之所以会影响任务操作,是因为噪音对言语产生了内在的”掩盖”作用,使个体很难”听到自己在想什么”。(2)噪音可能会削弱个体对信息的提取和做出反应。(3)噪音使注意范围缩小的观点:注意范围缩小的表现,包括回忆与任务无关或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存取信息的能力都减弱了。

第八章 概述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

篇2:环境伦理学期末论文

管理学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荣誉至上——我学《管理学》有感

姓名:邬伟凡

专业: 广播电视新闻

班级: 6100080

2学号:6100080220

指导教师:张红

荣誉至上——

我学《管理学》有感

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广泛的学科,在各行各业,只要是组织,都会涉及到管理学。一些著名的管理学者们给过“管理”这个概念很多的定义,但终归一点,那就是最终是为了要完成一项工作或者达成一个目标。而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目标的完成如果是远大的,那么一定需要众人的齐心协力,而众人能够在特定时间里凝聚一心就得让“管理”起到作用。现在让我们温习书中对于“管理”的概念:“管理(management)是指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以人为中心来协调各种资源,以便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要系统的“管理”,便有了“管理学”的概念,这其中包括了管理学的原理,方法,工具。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过程中就融会贯通了原理,方法,工具的问题,将理论上升的实际,让铁树开出花朵。而我认为,在管理下属过程中,在为组织的目标奋斗的过程中,凝聚力是最重要的。或许管理的有效性、协调性的问题能够让工作事半功倍,但是所谓勤能补拙,即使技术上有所缺失与不足,但是靠着无与伦比的凝聚力,往往也能够愚公移山。而凝聚力的聚集则需要靠着集体荣誉感的树立。

在课上张老师给我们举了很多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国美电器的例子,黄光裕的经营与管理上的缺陷让陈晓有机可趁。在商场上,我们弄不清谁对谁错,因为得看你站在哪个立场上。但是对于我们自己,我们需要学习管理学来规避风险的发生。当然,作为管理这门学问,有管理者也有操作者,如果需要我们成为管理者,我们得利用管理的原理,方法,工具来实施管理;如果我们是操作者,也叫做非管理雇员,那么我们也得学会怎么在组织 中行使自己的只能,能够更快速的理解管理者的意图,以让组织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并达成近期以及长远的目标。所以,要将管理这门学问学透彻,还得结合我们自己生活的实际,结合自己经历过的事情。

我想举的例子是自己在学校广播台的工作经历,从我的大学三年在广播台的成长以及见证的广播台的兴衰来试图找到管理学理论与实际的契合点。

计划

计划是第一部,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任何组织站在历史的长度上看来,都是有兴有衰的,因为兴衰存亡不光是管理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也会涉及到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作为谋事的人,不去指望成事的天,但一定得认识清楚自己的现状。任何事物都是盛极必衰的,校广播台经历过百花齐放的岁月,各部门都是中流砥柱,各部门都能够出成绩。这与良好的计划是分不开的。广播台的分计划制定得非常的详尽的,各部门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就需要招纳新生,在学期中需要培养新生,在学期末做好交接工作。而对于贯穿学期始终的便是严把节目质量。而把关质量的环节其实控制中也会有所涉及。但是广播台之所以有时工作状况会稍显杂乱,原因就在于总的战略有些设计缺失。总体战略制定得有些顾此失彼。有时候想要亲近学生的娱乐性质,但是又在对于一些敏感话题上畏畏缩缩,忌惮于学校领导的想法。有时候在完全顾及新闻的严肃性的时候,又试图拉近学生,反而有些适得其反。对于爱情方面的问题一直是校园广播在直播节目校园点歌中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对于一些学生送出的比较直白露骨的表白,照本直读会显得比较尴尬,毕竟是校园广播,如果不读,又显得诚意不够。其实我认为,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权力去爱,去表达与追求自己的爱,只要是学习爱情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就没有问题。而作为学校的宣传单位,不能够谈“爱”就尴尬,要大胆的说出来,与其他同学坦诚交流,把问题说清楚,不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去纠正,正确的纯正的爱就可以去传播。只有把总的计划制定下来,才能够让操作者在执行过程中拿捏好分寸,不至于顾此失彼,不伦不类。才能够把台里的节目做得更好。

只有当既定目标确立,那么决策的过程也会相对轻松。广播台的业务决策做得相对较好,每档节目的内容定位明确,各有侧重,每天中午是新闻节目,下午是相对轻松的节目。有关于时尚娱乐的,有关于读书的,有关于美食的,有关于旅游的。而新闻类也分为校园新闻,国际新闻,体育新闻,趣闻类新闻等等,可以说是照顾到了所有受众。编辑和播音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新闻的采写有序进行,这个非常好。但是在战术决策上存在问题,那就是决策的时机不够及时,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就做出正确的决策。比方说人事的变动,在精兵简政的过程中裁掉不必要的人员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由于校广播台完全是全自愿的方式由同学们加入进来,是全义务的。所以在裁员的时候管理者会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这就需要在实施决策的时候能够全面的诚恳的向操作者解释决策。因为在实施方案的时候上传下达非常重要,决策的实施是靠广大组织成员共同完成的,而不是某一个管理者就能一人独大的,只有完全的和操作者讲解清楚的情况下,工作才会毫无间隙,才能获得成功。在上传下达的过程中,对于荣誉感的成功讲解,将是成功的关键,尤其对于一个纯粹义务的组织当中,齐心协力,定能走到最后。

组织

广播台的组织结构设计属于是智能型的,最高的是台长,台长管理五个部门的部长,分别是播音部,编辑部,记者部,外文部,策划推广部。而这个组织结构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五个部长同级,而且都希望自己的部门能够在台里占据更加举足轻重的作用。竞争的意识是好的,但是如果因为竞争而造成沟通的不畅,则会为上级领导管理造成麻烦。大家争先恐后的心态无外乎一下两种,首先就是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大的认同。而之余部长,则是能够在自己部门优秀的情况下增加自己晋升台长的机会。而组织中各级人选,就是人员的配备,是需要通过考核来选定的。这一点广播台做得非常好,这也是每一届总能够出现一个挑大梁的人物出现的原因。从实习生进台,便接受各种考验,然后是实习期之后确定最终留任的人员。这些都是进行德秩序井然。而在年终的时候还会统计出每一个播音员每一个编辑完成的工作量以评选出先进工作人员,给予鼓励与激励。

对于组织的结构,无论哪一种结构都是存在缺陷无法完美的。但是对于校广播台,要在短时间内进行结构的改革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在这种情况下,那就需要各部部长明确自己的职责,并且也得做好参谋的作用,对于台内的整体建设谏言谏策,在同级的部长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同舟共济,树立起台的荣誉集体的荣誉高于一切个人荣誉的观点,才能让组织工作顺利进行。

领导

领导便是领导者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而领导过程的关键便是沟通。沟通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便是横亘在领导者与操作者之间身份上的沟壑。领导者能否成功与下属沟通,成功传递想法,靠的是科学的方法,口头的,书面的,语言的,非语言的不一而足。而领导的影

响力与管理方式也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尤其是管理方式,管理方式的显著也在某种程度决定着领导的影响力。广播台的管理无疑是属于民主式的。现任台长是一个行事比较风风火火的人,对于台内出现的不良的风气与现象敢于指出,而在做出决策的时候也会通过由各部部长与正副台长组成的台委会来集体拿主意。但是问题在于,现任台长的性格偏于独立,不太爱管“闲”事。这也让广播台的民主式的管理有一些放任式的影子。台长下放给部长的权力过大,有时候会让自己无法顾及以及管理。这就需要台长运用自己的个人品质去影响各部部长以及全体台员。遇事不要过于表露,而是先倾听大家的心声,然后再以理服人。如果遇到不可调和的矛盾,首先以组织的目标,以集体荣誉的实现为大前提,将小的矛盾解决于无形中,慢慢化解。

控制

当台内节目的质量出现问题的时候,编辑部长就会及时找出问题然后及时解决,在下一期节目出来的时候呈现出新的气象,这个就是“控制”的表现。控制的标准是计划,将计划的目标与实际完成的情况进行对比,有了偏差,就去调整。每一次的控制,是一次承上启下,找出前一段工作的错误,并且启动下一阶段的工作。控制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贯穿组织成立到灭亡的始终,这其中不是每一次的控制都能够起到好的效果。控制就像一条水管,而组织的进步就像水流,控制掌握着水流的进程方向,但是水管如果有了裂痕,就会出现遗漏。而如果随时发现不必要的目标,不合时宜的,那就得用另一条水管去分流,如果水压过大,还得从源头上去减压,去改变方针,这些不厌其烦的改变都得付出耐心与理解,这一切的心甘情愿都得建立在强烈的荣誉感之上!

在论文的最后,我想用张老师让我们铭记的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来结束,这十四条字字珠玑:1,工作分工;2,职权与职责;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报酬;8,集中;9,等级链;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精神。

篇3:环境伦理学期末论文

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生态环境伦理思想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在生态环境伦理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有很丰富的文献资料。我国先秦时期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庄子,在其道德哲学著作《老子》、《庄子》中,不仅对人类生命形态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透辟的论述,而且指出了人对自然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及如何践履这些准则的方法,提出了崇尚自然、尊重天地、无以人灭天、天人不相胜等环境伦理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在地球环境恶化,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人类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深思他们“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箴言哲理,反思人与自然割裂的教训,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和信仰是很有意义的。

老子提出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伦理观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伦理思想的精华之一,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最宝贵、最重要的道德原则。当今,在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之间矛盾空前激发的时候,“天人合一”的思想对维护大自然生态环境平衡、拯救人类,更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古代,荀子曾提出过“人定胜天”的思想。在生态危机尚不明显的小农社会,对于人类不断摆脱自然盲目性的束缚,具有十分重要的激励价值。这种思想在今天人们和特大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时候,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 在自然生态严重破坏的现代, 对“人定胜天”的思想就要加以严格限制。否则, 高扬这种思想, 就会使一些人盲目掠夺自然, 破坏生态平衡, 给人类的生存条件造成严重的破坏。随着人类对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 人们不断用宣言、政策、国策以及法律等手段, 来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 企图求得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但仅用上述手段还是不够的, 还必须让人们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接受理性的约束和道德的约束, 使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走向理性阶段,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渔猎文明时代,此时人们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第二阶段为农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萌发,人与自然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和冲突;第三阶段为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充分发展,人与自然关系陷入严重的冲突之中;即将到来的第四阶段为生态文明时代,此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理论。自古希腊以来,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确实也曾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痛定思痛后,人类中心主义完成了由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也称为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也称为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具有浓厚的宗教和哲学色彩。早期基督教的教义把上帝看成是一切的主宰,而人类是上帝唯一拯救的生物,是大自然的主人。其他一切生物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利益而存在的。古典哲学中传统的主客二分法也曾使得人类一度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了对大自然的保护。这些背景使得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以征服自然为核心,把自然看成是征服的对象。他们相信,只有征服自然,才能获得人类利益的满足。

保护环境不仅仅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公众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科学并不是万能的,要解决环境问题仅依靠科学技术是不够的,它需要我们从其产生的根源入手,改变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和改变那些过时的价值观,树立一种以非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点的全新的自然观和价值观。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我们应该继承发扬“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精华,剔除其在论证中所包含的某些神秘主义和宗教迷信思想,把“天”还原为真正的自然,并结合现代科学文明,对其加以新的诠释,那么,它对维护生态平衡,迎接人类美好的生活,将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正像中国现代学者季羡林教授所说:“‘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类。”人只有与宇宙共生,与宇宙同行,与生命沟通,才能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平衡,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进化的崇高目标和理想境界。

三、当代启示

1. 呼唤环境伦理学发展和普及

在中国,由于对环境伦理学前沿理论观点引进的时间比较晚,以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环保意识低下等原因,公众对环境伦理道德在现代化新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相当欠缺。中国的普通公众和众多环保人士虽然有着对环保事业献身的一腔热忱和实际行动,但却缺乏严格的环境伦理学理论素养。他们中的很多人常常只是从朴素的情感和认识出发去讨论环保问题,而不能用严密的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至于那些反敬畏的科学主义者,显然也不了解,甚至不屑于理睬环境伦理,更不懂得环境伦理学在我们现实社会中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深远意义。这充分表明了,在中国,在普通公众层面和更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层面,发展和普及环境伦理学的极大重要性和必要性。

2.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和参与意识

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政府是环境保护的主导因素,它制定环保法律、法规,确立环保决策,进行大型的生态治理工程,因此,人民大众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认为环境保护仅仅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与普通老百姓没有关系。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威胁到了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灵的生存和发展,为此,有些有识之士站出来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呼吁广大群众团结起来保护环境。但这一呼声始终非常微弱单薄。曾经在一些与此相关的争论中,如圆明园事件和早在2003年就已经开始而在2005年又再次成为热点的关于怒江建坝的争论中,对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环境NGO组织都受到过不公正的指责。但随着有关敬畏自然这个争论的展开,带动了更广泛的民众的思考,更多的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开始有意识地参与环保行动。因此,这样的讨论对于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和参与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 建立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伦理关系

面对人类生存的严峻现实,我们应该以中国古代正确的崇尚自然的环境伦理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为指导,正确对待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1)在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上,推崇天人合一。确立人和自然平等的环境道德观,爱护生态自然环境。坚持人与自然平等的道德原则,不再以人为唯一的尺度,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道德对象由人扩展至自然界,承认自然界和人有同等的存在和发展的权利,强调人和自然的平等关系,以“人——自然”共同体的协调进化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给自然赋予应有的道德地位,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平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

(2)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天人相互协调,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人类生存方式,不但体现在以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为主的环境生活领域,更体现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道德价值观当中。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确立人类永久发展的观念,为后代的发展、文明的世代传递创造条件。同时,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社会的整体结构、功能出发,寻求总体最佳发展,达到社会的全面进步。

篇4:环境伦理学期末论文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从创刊起就坚持“环境与发展”内容特色,依托学校学科发展的支持,学报编委会全体编委和编辑部全体成员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之国内外环境哲学研究领域学者的真诚信任,是获得该殊荣的关键。该栏目长期以来注重对于新问题、大问题、元问题研究成果的组稿力度,追踪并组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进行专题报道,从而不断扩大《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专业影响力。

“环境伦理学(或环境哲学)研究”在国际上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我校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有一定的学科优势:学校设有博士点 1个,硕士点4个,每年招收30多名研究生;学校还成立了“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成员有 26 人,这些研究条件为文科学报特色栏目的建设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学术资源支撑。

篇5:法理学期末论文(定稿)

【摘要】自然法与国家政权关系的理论,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近代自然法从自然理性转向自然权利,认为国家是由人的理性创造的,而国家有机体理论的代表们则认为国家建立在历史有机体的理论上,这种国家有机体理论是对理性创造理论的否定。关于国家政权的理论之所以有这种演变过程,是由它们不同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分析方法所共同形成的。本文旨在对其进行简明扼要的梳理。

【关键词】自然法;理性;国家有机体

一、自然法与国家政权关系的理论演变

近代自然法学者在理性、契约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性创造国家的理论。他们不再像中世纪所说的那样,认为国家是“至善的共同体”,他们的理论完全取消了国家的历史,甚至可以说是否定了人的历史。事实上,这种否定源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基督教神学认为,世界不是自然而然就有的,而是由上帝创造的,历史从上帝开始,由上帝创造。这种神学观实质上也否认了国家是历史形成的这一观点。

自然法学派的代表霍布斯认为,人进入政治生活是基于人的生活经验,是生活需要所迫,否定了人在本质上具有社会性。社会契约论的集大成者卢梭也认为,人本质上是反社会的。他们都对亚里士多德以及托马斯·阿奎那所坚持的国家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理论进行了否定。而英国伯克、法国孟德斯鸠,以及德国的浪漫派、历史学派等对亚里士多德的社会性、城邦生活、政治动物等观点进行吸收、采纳,对理性创造国家理论进行了批判①。国家有机体理论认为国家是有生命的机体,不是自然有机物,而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是民族使然。

二、国家有机体理论与理性创造理论的区别

关于自然法与国家政权的关系的不同理论在第一部分已作了大致阐述,尤其是国家有机体理论和理性创造国家理论针锋相对。这种现象的形成有很多原因,本部分将从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对理论的形成作进一步的探讨。①(英)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姚鹏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1

(一)历史背景17、18世纪的近代自然法学家们开始从理性转向自然权利,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强调人的本性。这个时期的自然法侧重于从理性出发,推导出具体自然法则,强调理性的力量,从人类社会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建构令人满意的法律体系。近代自然法学说是世俗的,传统上基于自由的德性被否定,颠覆了传统道德。此时,人的正确理性不再是自然理性,也不再是上帝的理性,而是由人的激情、欲望激发的理性。人性中的神性部分退化,而动物性上升。人在实际上退化了、堕落了,而世俗的欲望被正当化了。

于是18世纪产生了国家机械论,机械论建立在西方近代自然法理论之上,将自然有机理论简单化为一种人造的机器。霍布斯在《利维坦》引言中提到,人的创造是模仿上帝,从而创造出人的创造物。①他把生命看作是一种简单的运动,即使是齿轮等自动运行机械也可以被认定为生命。所以说,利维坦也是人造的生命,国家是一个机械,是由人的艺术模仿上帝创造的人造的人,就像机械运行着的钟表。机械论是理解霍布斯政治哲学的核心,政治是一种构建机制,国家是一种发明创造。

而国家有机体理论产生的背景是19世纪国家公法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反启蒙、反理性主义、反机械论的思潮。正如赫尔德所说,“理性不可以理解生命,理性只能创造无生命的概念。”②他们要求严格维持历史的传承,历史才能显现个性,而国家的个性只能在历史当中得以呈现,国家是历史形成的,绝不是人为艺术所创作的机器。德国历史学派也提出,国家不是合约的产物,不是一种迫不得已的产物,不是一种恶,国家是一种精神本质。在萨维尼看来,国家是通过个体的意志、合意形成的机械论的观点,是一种变态的国家观。③

(二)理论基础

国家有机体理论和理性创造理论针锋相对,主要的原因是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它们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西方18世纪的机械论是建立在近代的自然法基础之上,这一时期的自然法关注自然权利,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和强烈的革命色彩。而19世纪的国家有机体理论建立在历史有机论基础上,通①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25页。②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69页。③里奇拉克:《发现自由意志与个人责任》,许泽民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1页。

过描述、回顾历史,来认识国家的有机本性。下面通过简单阐述两个的代表人物霍布斯、伯伦知理的理论,来对两种理论进行比较。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不是一个事实存在的状态。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狼与狼之间的关系”,此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保全自己的本性,人的恐惧这种激情激发了人的理性,期望摆脱恐惧,结束人人自危的战争状态。霍布斯认为要想确保和平,人们必须达成一致并同意将自己全部的权利和力量让渡给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因而设定出一个主权者,它凌驾于众人之上,称为利维坦。在霍布斯眼里,国家不再是中世纪所称的上帝创造的艺术,而将它看作人造机器,它是冰冷的,没有历史的,逻辑的产物。

伯伦知理的理论建立在对霍布斯机械论批判的基础之上,阐述了国家有机体理论。他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的思路,主要观点可以如下概括:(1)国家是被模仿的有机体。伯伦知理从词源学上论证了国家是一个统一体,它也是人模仿上帝的创造,但是不同于霍布斯所说的人创造物,他认为是人创造人;(2)国家是人。他主张国家是人的图像,是生物意义上的有机体;

(3)国家是男人。相对于阴性的教会来说,国家是阳性,因为国家和男人一样能感觉自身的存在;(4)国家是人格意义上的人。国家是真实的人格体,可根据意志采取行动。①

(三)分析方法

简单说来,由于西方近代自然法受自然科学的影响较大,理性创造派则是以自然科学实验确认的方法,分析、演绎进行研究,认为国家是没有历史的,是人的逻辑的产物;而国家有机派采用的是一种历史的、有机的研究方法,认为国家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国家有机体理论使“主权在君还是主权在民”这一理论问题得以解决,在他们看来主权既不在君也不在民,而在国家,由君主和臣民共同构成。君主有地位臣民也有尊严,组成一个健康的国家。国家有机体理论把人民、国家、民族结合成国家这一整体,也使德国的国家与民族分离状况得以解决。

① [德]伯伦知理著《国家论》卷3,见光绪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一日《清议报》,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五十六年影印版,第25册,总第1645页。

参考文献:

篇6:积极心理学期末论文

一、收获和改变

二、喜欢的部分

三、不喜欢的部分

在没有上这门课的时候,就很喜欢心理学,但由于一直没有时间也就只是喜欢而已了。自己买过一些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翻看过几本收获不多。也曾学校的图书馆借过一本协力学教材,其中有很多专业知识,并不能深知。在选课的时候,能选上这课,感觉很开心。

从高中时的自闭到被喜欢的人拒绝之后的自卑,我时不时的会问自己,这样做对吗?这样做有意义吗?为什么要这样做?看着别的孩子开心的玩成一堆,自己却在角落里失落,不免羡慕还有嫉妒。总感觉自己被冷落,很想去加入到其中,但没有行动,最终也只能变成空想。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变得不合群,就算是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也不能有很多话要说,只是简单的迎合。

对于感情更是一团糟,从认识那天起就一直开始观察她的一举一动,都勾勒起我的联想,可从没有主动搭讪过一句话,最后好不容易弄到了她的电话号码,就开始倾诉,以为时时的挂念,她会明知在心,可最后以我的冲动彻底结束。结束的是一份一厢情愿的感情,结束了的还有一份情感的渴望。

上了大学,想要的是一切从新开始,却未曾想到,什么也没有了,除了迷茫与无知。感觉生活处处与自己不相符合,我的生活一片冷淡。

选了这门课,加入了一个小小的团队,开始了另一种体会。

每次的团队活动,虽不是那么激动人心,但重在参与。不管你是内向还是外向的人,计入其中,便是最好的享受。从一开始的陌生人,变成了今天的队友。认识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困难伸出手,握紧手,便成为了朋友。说出你的名字,记下你的号码,那样自然。一起诉说往日,往日的苦和甜、伤与痛。才知道自己的故事原来很美。别人的同样从心底里感动。不时眼神的信任,明白依然有人认同。彼此眼中的那个自己,并非自己眼中的那个自己,要是不知道是在说自己,也许就会崇拜那个自己。那么多的优点从未发现,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你确实如此,心里真想为自己欢呼。说一句:“你是最棒的!”蒙上双眼,借着信任走过的的路途那么不习惯那么小心,走完之后,知道是走了很多次的路,脚下沾着熟悉的泥土。一起看电影,其一为心灵做的洗礼,希望是个好东西,有了它,到达目的地只是时间问题,而我拥有着自由,一样需要希望,走出人生的低谷,寻找最终的高度。一起变的大怪兽,不会伤害任何人,却能勇敢地向前冲。一起坐成的大圆圈,一起承受的重量,团结起来便是完美的圓。一起转着圈,跑乱了,拉起手,我们依然手牵手。

一起相处的时间并不长,点点滴滴都滋润着心田。有汗水,收获一份喜悦,又辛苦,收获一种相知。从没有过的放松,从没有过的清醒,每一个夜晚,心不再孤单,睡去的梦那样安详。

明白了很多东西都可以改变,只要改变人生的态度。从小的家庭环境我们无能为力,如今的社会现实,我们也无法改变。与其努力与不能改变的的东西,在变一下自己来的方便自然。也知道了,对于大学生的爱情,是要有一定取舍。也许当初的爱是最无私的,最值得珍惜并坚持的,可它已成为过去,过去的不会再回来,现在身边有很多志向相同,有着一样的梦的女孩,要是能遇到那一个她,何不比翼双飞。学会感恩,感谢身边帮助过你的人,给你启发的人。虽写完的《妈妈您辛苦了》和《姐姐》两篇文章,算不上什么感谢信,更多的是从未表达过的感激,虽没有读给她们听但发到了自己的空间,算是一种无言的表达。

上完这门课程,真的改变了许多。老实说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这是没有错的。每天晚上我开始写日记,并不像以前写的那样是一本流水账,这次更多的是内心的流露。一页页的字,记录着每一天的点点滴滴,翻开来那么清香,没有烦恼的沉重。这本日记,会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以前老是不愿意多笑,哪怕是对自己,现在和别人最多的交流就是笑声,虽都是一些闲无的的事,但此时似乎都充满了生机。放下了对往事的依恋,捡起了今天的生活。把昨天一遍遍播放在今天的时间中,寻找着一丝虚无的安慰,到头来又能怎样,过去的已不能再回来,回来的也不会是昨天的日子。昨天越多,包袱越重,脚步拖着,沉甸甸地移动。放下了,感觉天一时间蓝了许多,风暖暖的,草绿了花开了,心情也好了,给昨天一声祝福,经历过才会拥有。往日烦乱的心,平静了许多,没有了冲动,不会在走极端,发现自己如此的平淡,不追名不逐利,只是为了生活再向前走。感觉生活和谐了许多,没有再生气。

原来空虚的生活变得简单,但感觉很真实,活过了一天就是一天。我会努力让生活过得更加充实,让人生走的更美。

要说对这门课程喜欢的部分,那就是课前的团队活动

。一起做游戏,一起讨论问题,能知道很多能交流很多。先不说友情能不能增进,就交流足以让每个人打开心门,说出自己内心藏了很久的话语。一起分享各自的故事。不过这段时间感觉很少,只能做一个团队活动,要是能在加长时间就好多了。因为从活动中能体会很多,感悟很多,这是理论只是不能达到的,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感受其中传达的意思。

对这门课程不喜欢的地方,就是老师准备的课件有些多,要是能少一些会好一点因为时间有限。在一个就是音乐能换着播放,要是同一首歌循环很容易引起听觉的疲劳,这样效果就不好了。把每节课要讲的,挑出一部分有用的重要的同学易接受的问题来讲,这样注意集中就会好一点。

总体来说,学完这门课对自己还是很有用的。收获的永远收藏,改变的做到最好。以后要是有机会,要多学些心理方面的知识,努力把自己的人生摆个好姿势。如果可能,也可以帮助别的人,走出困惑,找到希望。

篇7:犯罪心理学 期末考查论文

(犯罪心理学期末论文)

院系:信息科学系

专业:应用心理学

班级:09心理

学生姓名:

学号:

年 12 月

日2010 17

【摘要】

“未成年人”是指不满14周岁的人。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

在我们眼里,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跨世纪的接班人。随着当今社会传播媒体的空前发展,未成年人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变化,见多识广,早熟、早知、思维活跃。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这一特定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不稳定性,使得他们极易在社会中接受到错误的、消极的影响,进而产生一定的犯罪心理,甚至实施不可预想的犯罪行为,给社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灾难。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也经过了懵懂的未成年时期,未成年时期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过的一个人生阶段。然而,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而且开始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智能化、成人化的趋势,愈来愈成为全社会关心和期望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未成年犯罪心理成因

说到犯罪原因,其定义是指:处于犯罪原因系统中,具有较大致罪力量,能够相对独立的引起犯罪结果和犯罪现象的现象和进程。那么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过程则是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家庭、教育、思想、道德及未成年人心理、生理,性格等一系列综合作用的结果。

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分析:

内部原因

(一)、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因素

人的行为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是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因素导致的。这一特点表现在生理、心理方面,就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归纳起来;造成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好奇心理和消极的模仿心理。

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这一群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具有不成熟的特点,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兴奋、产生激情,所以特别容易因为外界的刺激而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冲动型犯罪。这时候,未成年人的天性导致他们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但由于社会阅历浅,辩别是非的能力差,对对错缺乏全面正确的判断力,特别是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随心所欲,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有的青少年出于对异性、毒品等充满神秘感,好奇的心理驱使去寻求刺激,由于未成年人的自控能力较差,进而仿效,造成的违法犯罪。

2、盲从和从众心理。

在很多的共同犯罪中,部分未成年人并没有完全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随其他成员盲目从事,人云亦云,个体在主观上没有明确的犯罪动机,是一种盲从的行为。

未成年人集中犯罪,就是基于未成年人同龄群体内相同的情感和相似的需要,追求吃喝玩乐,追求享乐主义。

3、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

未成年人虽年幼无知,但同样渴望人格上的独立和自立,能够获得平等的权力和尊重,不愿受管束,这种心理随年龄的增长有时会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当他们具有一些不良行为而被管教时,他们轻则反感对抗,重则予以报复。

由于他们的世界观尚未定型,处在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最关键阶段,也是逆反心理极其强烈的时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易表面化、直观化、感性化。在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如在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色情以及其它有损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容,使未成年人不能正确看待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从而造成对社会不满,甚至仇视。

有的未成年人对家长的“棍棒教育”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歧视成绩较差学生的做法不堪忍受,产生了强烈的对立情绪,严重时他们甚至会采取暴力手段进行反抗。

4、追求虚荣和物质化的心理

未成年人正值青春年华,年轻气盛,尤其喜欢在异性面前炫耀、摆阔、逞强。有时候 为了证明自己的男子汉气魄,义气用事,“哥们”情意重,为朋友两肋插刀,打架斗殴,花钱如流水,在所不惜。未成年人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钱总有不够花的时候,这时候,在缺钱的情况下,很容易为钱引起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盗窃、抢劫等类型犯罪。由于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渐长,有一些未成年人幼小的心灵里种上了贪慕虚荣的种子,讲排场,讲穿戴,讲吃喝,见利忘义。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外部原因

(二)、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

人们都说:“家是一个人一生的避风港”,家庭,是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的起点。在未成年人成长的过程中,家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家庭结构残缺,父母离异等

未成年子女父母的离异,家庭的残缺,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催化剂”。父母的离异,在一定程度上本身就对未成年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加之外来因素及家庭成员之间交流的欠缺,再加上他们心理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不良环境的影响下,极易导致未成年人放任自流,误入歧途。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也是导致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家庭的教育培养,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有些家长不注重孩子德育方面的教育,仅仅看重学习成绩,对思想品德教育不重视,如果孩子做了错事,父母经常采取打骂体罚,棍棒教育等方式管教,根本不考虑未成年人的自尊心,对未成年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3、关爱方式不正确

绝大多数未成年都是独生子女,自幼被父母宠爱有加,如同小皇帝、小公主,骄纵任性,养成了他们好吃懒做、好逸恶劳、唯我独尊、任性自私的不良习惯。当这些未成年人走向社会,受到挫折或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失去自控,走向邪路。还有的父母忙于自已的事务,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成长、教育,放任自流,由于这些未成年人缺乏家庭的教育、监护,辨别是非能力差,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尤其在独生子女犯罪中,更为常见。

4、受父母不端行为的影响

家长的不良道德品质,最易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疤痕。家长是孩子的直接教育者,每日耳濡目染,朝夕相处,家长的是非观念,家长所爱所憎都能直接深入孩子的灵魂。

(三)、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因素。

1、学校教育不当,法制道德教育滞后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场所,而大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连最起码的做人的知识都不教授学生。对一些差生缺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简单地采取停课、劝退、开除等方法使这些学生失去了受教育的信心和机会,有的中途辍学,有的破罐子破摔,导致他们消极面对世界,面对社会,失去了重获新生的机会。教育应该是多方面的、立体的,学生受教育也应当从各方面入手,特别是法制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有的学校只是一味的追求升学率,根本没有开辟法制课,使得学习从小不能树立法制意识,不知什么是违法、犯罪,更不知如何正确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不良风气诱发,低级文化的腐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社会丑恶现象的不断蔓延,逐渐污染了社会风气。

而未成年人面对着多姿多彩的社会,常常会在都市的灯红酒绿里迷失自己,造成人格扭曲,价值观错误,甚至会因此陷入犯罪的深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 《辽宁警专学报》,2003年02期。[4] 《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与预防》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法院陈洁。[5] 试论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及对策

[6]《未成年人犯罪与人格分析及对策》余焕春 杜晓红

篇8:我国旅游开发的环境伦理学审视

环境伦理学又称生态伦理学, 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伦理原则、伦理范畴和德行规范的知识体系[1]。它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指导人类正确处理与大自然关系最为有效的理论前提。环境伦理学主张人类为追求幸福向大自然索取财富不应破坏大自然本身的平衡, 人类对自然的利用要限制在大自然再生和自净的能力范围之内。它强调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应该是平等、和睦、协调、统一、相互尊重的关系, 而这一关系的确立只有用伦理关系的准则来处理才可能实现。

环境伦理理论要求旅游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上, 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 并充分考虑旅游对当地文化遗产、传统习惯和社会活动的影响, 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张波、夏赞才、陈巧蓉[2,3,4]等学者认为, 环境伦理观有利于人们更加理性、科学地从事旅游开发活动, 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能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我国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环境伦理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 旅游资源丰富, 加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我国各级政府日益重视旅游业, 实行了多种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措施, 使我国旅游业获得了迅速发展, 为地方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 全国国内出游人数达26.4亿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达19306亿元, 入境旅游人数达13542万人次, 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3.2%、23.6%、1.2%。但是在发展过程中, 许多地方过分强调经济利益, 使旅游开发出现无序发展、短期行为、盲目性等问题, 对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引发了严重的环境伦理问题。

2.1 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不合理开发破坏:一些旅游区在修建各种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过程中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不顾环境后果或较少顾及环境后果, 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如西岳华山曾经为修一条进山公路, 把6000m长的山道上的树木连同千年古树一同砍光;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在开发初期, 核心景区内修建了大量宾馆、餐厅等设施, 导致景区严重污染, 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警告。

旅游活动破坏: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呼出的二氧化碳, 交通工具、宾馆、饭店生活锅炉排放的废气对大气造成污染;旅游者随意把废弃物扔进旅游区的水体中, 以及旅游区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污水随意排放, 使旅游区的水体遭到污染;大量旅游者的聚集导致嘈杂声, 破坏了旅游区清净的环境, 造成了噪音污染。此外, 由于游客过量, 对旅游区产生践踏效应, 频繁触摸、攀摘、刻划, 使观赏林木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营养而逐渐衰亡, 造成了许多名贵树种死亡[5]。如游客的频繁触摸, 造成黄山始信峰上31棵奇松中的5棵死亡, 另有9棵重伤[6]。

2.2 旅游区的人文环境失调

虽然旅游者与旅游地之间的交流和影响是相互的, 但由于旅游者通常来自较发达的地区, 且旅游者在旅游地停留的时间较短, 因此旅游者对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要远远大于旅游地对个体旅游者的影响。旅游开发在促进旅游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 也会给旅游地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人文资源带来消极的影响, 导致旅游地民俗风情的同化、庸俗化和过度商品化。此外, 旅游者在自然景观、摩崖石刻、文物古迹、设施用具等上面乱刻滥画, 造成自然景观的观赏价值、文物古迹原有的文化价值下降, 甚至消失。大量游客涌入使旅游区的服务设施严重破坏, 旅游中心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扩张, 还会造成交通堵塞。随着游客大量到来, 旅游区内斗欧闹事、诈骗、抢劫、勒索、贩毒走私等违法违纪行为也大量出现, 造成社会治安动荡和社会环境破坏。

3 旅游开发中出现环境理论问题的原因

3.1 对自然环境价值缺乏正确认识

环境价值观是环境伦理观的基础。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 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从生态系统层次、物种层次到生物圈层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但是, 长期以来人类缺乏对自然环境价值的正确认识, 一直把自然环境作为奴役利用的对象, 认为人是自然界最高智慧的动物, 当然要主宰万物, 统治自然界。在这种环境价值观的指导下, 人类进行旅游开发时往往只考虑自身的需要, 而忽视自然界的权利, 从而对自然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

3.2 环境伦理意识淡薄

环境伦理在坚持以道德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强调人际平等与代际公平的同时, 主张用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 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 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旅游开发导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旅游开发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环境伦理意识淡薄, 认为旅游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旅游产业是“无烟产业”, 置生态环境承载力于不顾, 对旅游资源无限制地开发利用, 在旅游开发中根本不考虑或很少考虑保护环境[7]。有的即使采取一些保护措施, 也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真正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内在价值, 使自然环境能更长久地为人类利用, 具有尊重环境、保护环境, 与自然环境共存共融环境伦理意识的人少之又少。

3.3 法制不健全, 监管不力

法制不健全、监管不力是我国旅游开发对环境产生破坏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制定的, 历时20多年, 一直未进行修改, 已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需要。我国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己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但一直没有一部旅游资源保护的专门法律, 使旅游开发和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无法可依。此外, 我国旅游开发的环境保护制度不健全, 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混乱, 有些法律法规执行不力, 监管不到位, 对旅游开发的违法犯罪行为查处、打击力度不够, 也导致环境被严重破坏。

3.4 环境保护能力薄弱

我国环境保护能力薄弱, 缺乏环境保护的技术、知识和资金。在相当一部分旅游开发设计中没有环境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对面临的环境问题无所适从, 听之任之。在我国, 作为旅游目的地主要依托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 很多由于缺乏资金, 很难肩负起繁重的保护与监管任务。我国对自然保护区的投入每年平均约52.7美元/km2, 发达国家为2058美元/km2, 发展中国家为157美元/km2, 分别只占发达国家的和发展中国家的1/4、1/3。资金短缺导致我国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不完善, 管理机构不健全,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能力较低[8]。

4 旅游开发环境伦理秩序构建的主要措施

4.1 加强环境伦理教育, 树立和谐自然观

环境伦理教育是树立良好环境道德意识, 防止旅游环境破坏的基础, 也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进一步健全和扩大环境教育体系,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其他大众传播工具, 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深入和持久地开展环境伦理教育, 让全社会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 能自觉自愿地保护环境。要加强学校环境伦理教育, 在大学、中学、小学普遍增加环境保护的教育内容。要加强社会环境伦理教育, 更好地利用世界环境日、植树节、旅游节和其他一切有效形式动员和组织广大民众参与到旅游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来。要加强对政府、旅游开发商、当地居民的环境伦理教育, 使他们能够按照生态规律和环境保护要求进行旅游决策与开发管理。要加强对大众旅游者的环境伦理教育, 宣传先进, 鞭挞破坏旅游环境的行为, 增强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4.2 优化环境伦理目标, 健全环境伦理规范

可从两个方面来优化和确立旅游环境伦理目标:一是优化和确立旅游环境的客观保护目标, 二是优化和确立旅游环境的人文价值目标。健全旅游环境伦理规范是旅游环境伦理建设的中心环节, 适应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律和要求的现代环境伦理规范应包括:旅游环境生态规范, 需要有较高的绿色覆盖率、宜人的景观、优美的建筑格局、优良的大气质量与卫生质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旅游环境可持续规范, 要求旅游经济增长和旅游发展必须与旅游环境承载力相协调;旅游环境公平规范, 强调旅游环境享用机会和利益的公平性, 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旅游环境民主规范, 强调每个公民都有享用良好的旅游环境的权利, 对任何有害旅游环境的行为, 任何公民都有权依法进行监督和干预;旅游环境责任规范, 强调每一个人在享用其旅游环境权利的同时, 必须尽到自己相应的环境责任。

4.3 完善法规制度, 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监管

完善旅游环境保护法规制度, 是贯彻环境伦理思想、保护旅游环境、促进旅游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宏观层面, 国家应组织力量修改《环境保护法》和《文物保护法》, 尽快制定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门法规。中微观层面, 各地和各旅游区应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等法规的同时, 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区开发建设的环境保护可行性论证和总体规划制度;旅游区各项建设的审批, 旅游资源有偿使用和合理收取环境补偿费制度;景区生态环境监测、监督制度等[9]。与此同时, 要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监管的力度, 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监督、控制机构, 并认真履行环境保护的职能。对那些在旅游开发中违法犯罪, 破坏旅游环境的人和组织进行严格查处, 使旅游环境的保护落实到实处。

4.4 扩宽筹资渠道, 加大旅游环境保护投入

充裕的资金是旅游区环境保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旅游区要积极扩宽筹资渠道, 通过设立旅游环境保护基金、社会爱心人士捐赠、国家专项资金、银行市场融资等多种方式来筹集资金, 加大旅游区环境保护投入。要加大对环保人员的经费投入, 招聘一定数量的环保人员, 并对他们进行培训, 确保旅游区拥有一支专业的环保队伍;要加大环保设施设备的投入, 提高旅游区环境保护的效率;要加大环保科研的投入, 引进先进环保技术, 或组织技术骨干对一些关键技术、难点技术进行攻关, 提高旅游区环境保护的科学性。

4.5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开发绿色旅游产品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 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教育功能的一种旅游开发模式[10]。这一旅游模式将旅游地的环境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基本前提, 进行有选择、有限制地旅游开发, 限制旅游业的发展规模, 包括限制游客人数、限制旅游设施建设, 尽可能保持和维护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因此, 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并以此来增强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环境道德意识和环境责任感, 促进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伦理教育的不断深入, 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 绿色消费逐步深入人心。积极开发既能保护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 又能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绿色旅游产品, 如绿色餐饮、绿色饭店以及生态旅游产品等, 是加强旅游环境伦理建设, 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5 结语

环境伦理学是指导人类正确处理与大自然关系的有效理论。环境伦理学要求旅游开发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上,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旅游开发在资源、市场以及政府重视等条件的支持下获得了快速发展, 同时也出现了自然环境破坏严重、旅游区人文环境失调等环境伦理问题。造成这些环境伦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对自然环境价值缺乏正确认识、环境伦理意识淡薄、法制不健全、环境保护能力较差, 可采取加强环境伦理教育、优化环境伦理目标、健全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增加旅游环境保护投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等措施来构建旅游开发环境伦理秩序, 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裴广川.环境论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7-19.

[2]张波.浅议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伦理观[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3) :10-12.

[3]夏赞才.旅游伦理概念及理论架构引论[J].旅游学刊, 2001, (2) :30-34.

[4]陈巧蓉, 杨驰, 陈刚.论环境伦理思想对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作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36 (9) :71-74.

[5]丁立群.人类中心论与生态危机的实质[J].哲学研究.1997, (11) :58-62.

[6]秦远好, 谢德体, 魏朝富.旅游业的环境影响研究[J].经济地理, 2006, (3) :505.

[7]刘丽梅.我国旅游景区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11, (5) :25-29.

[8]刘伟, 刘延滨.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和未来发展对策[J].中国林副特产, 2012, (1) :95-98.

[9]徐军.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J].江淮论坛, 1998, (1) :60-65.

上一篇:创意―从生活到游戏交互设计下一篇:档案学理论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