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外物成功的名人事例

2024-05-14

借助外物成功的名人事例(精选6篇)

篇1:借助外物成功的名人事例

借助外物成功的名人事例

1、成吉思汗,就是善于借助他人力量。铁木真当年进攻蒙古蔑乞儿部时,兵力不济,后来他联合草原雄鹰札木合,一举歼灭蔑乞儿部,等到他与札木合争雄时,又联合王罕,打败了札木合,奠定其草原霸主地位。

2、汉高祖刘邦共有八个皇子,生母不一,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展开了子与子、母与母之间的明争暗斗。刘邦有位爱姬戚夫人,她想要刘邦废除太子,改立自己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可吕后想保住自己的儿子刘盈的太子地位,于是她找张良帮忙。张良献上一计:“皇上一直想招聘四个隐居的贤人出山,但他们始终不肯,若将他们迎为宾客,太子常请此四人赴宴,必会被皇上看见而问其原因。”果然不出张良所料,高祖以为刘盈为人恭敬仁孝,天下名人慕名而来,终于打消了废去太子的念头。

刘盈的成功完全是因为借助了四大贤人的盛名,借助他们的名望保住了太子的地位。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奋斗之外,有时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只有“好风凭借力”,才能“送我上青云”。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是一种能力,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智慧,诚意、正心、格物、至知„„其实,何必拘泥于“自我”„„

4、葡萄藤借助木竿,盘环而上,沐浴阳光;大海的浮游生物借助洋流,四处漂泊,一日千里;蒲公英借助徐徐轻风,随遇而安,繁衍生息。孔明借以东风,火烧赤壁;曹聪不是借水浮之力,轻灵之船,那么即使有百斤之砣,百方之盘,百米之杆,又怎能称出大象的重量;鲲鹏借巨风以升万里,而行至南海;候鸟借气流以结队飞行,而南北迁徙;明月借日光以照亮黑夜,而皎辉如练,荀子《劝学》中所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于利用外物的人是有智慧的人,而智者的成功可能性是很大的。

5、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没有前人铺设的道路,他也达不到那样的高度

6、田径场上,运动员借助长竿一跃而上,在半空中尽力舒展,全力跃过心中的目标高度„„这普通的一幕却给我以启示,很多事何尝不是如此!善于借助外物或外力,加上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惊人的成功,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7、诸葛孔明巧借东风,武则天借乱世登基,拿破仑借地势大败欧洲联军,苏联红军借严寒突出纳粹重围„„目标有时是人力所不及的,但善假于物的人却能最终达成目标。奥巴马当选前,他的对手是久居政坛、老谋深算的麦凯恩,年轻的奥巴马无论是种族出身,还是年龄与资历,无疑都处于劣势。然而奥巴马借助当时民众对金融危机的恐慌,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刺激经济方案,得到了不少民众的支持;又借中美关系僵持之势,提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建议,赢得了多数华人的好感。最终他凭借众多支持者的选票力压对手。同样,希拉里巧妙借助了丈夫贵为前总统的背景,升任国务卿。他们都是由于擅长借力,而得以打破传统,登上高位。

8、有时,当人力能达到目标,善假于物又能使他们的成功锦上添花。郎朗在成为著名的演奏家后,凭借一首“中国风”在国外广受赞誉。由此观之,善假于物者能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的实力,甚至变劣势为优势,尽管“借力”能带给人以便捷、成功,然而,物极必反,我们又不可过于依赖外物。

9、曾经的日本经济极其依赖世界市场,虽然在一段时间内繁华无限,然而索罗斯掀起的一场金融风暴就将东京股市摧残得面目全非,原因就是日本经济对外界的过度依赖。

老人常说“信谁都不如信自己”。外物固然可以凭借,但谁也说不清支撑你的拐杖什么时候会折断,你所站的平台什么时候会倒塌。在此种情况下,主要凭借主观努力,适当辅以外界帮助,才是正道。

同时,我们也应充分考虑自身情况,选准借力,就像选择最合适的撑竿一样。公安局在网络上发布搜寻被拐卖儿童的启事,却回应极少。究其原因是拐卖儿童多数被卖到山区,而山区恰恰是网络普及率最低的地区,网络这个最便捷的工具反而不能发挥作用;反之,李连杰巧妙借用参加各种大型公开活动的时机宣传“壹基金”,明星身份加上活动的吸引力,让大部分人都知道了这个基金的存在。可见,只有全面考虑,选择了恰当的借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曹冲称象,借水力称巨象,人谓神童.借巨象以证已智,孟德惊叹.10、善假于物,是善于借助外物的提示果,如此稀松平常的事,最后竟成为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源头!万有引力定律这一重大发现,恰恰是源于牛顿的善假于物。如果牛顿没有善假于物的意识,他又怎么会从如此平常的一件事中发现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呢?如果一只苹果,在你面前从树上掉下来,你会作何反应呢?对于牛顿,他发现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牛顿就是这样,善于借助外物的提示,从而一步步揭示了震惊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如今,当我们感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如此微妙时,不得不归功于牛顿的敏于发现!当我们赞颂牛顿的伟大时,不能忘记这一切正是源于他的善假于物!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一张地图的启发下,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说。能仅在一张普普通通的地图中,受到大陆漂移的启发,正是因为魏格纳是一个善假于物的人。善假于物的人,会从微小甚至偶然的外物的提示中有所发现。试想,如果魏格纳在翻阅地图时,没有观察到,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若从地图上把这两块大陆剪下来,再拼在一起,就能拼凑成一个大致上吻合的整体,那么,我们对地球的认知可能还处在一个懵懂期吧!善假于物的人不仅可以借助外物的提示,从而有所发现,同时,善假于物的人可以改变现状,使之符合自己的意愿。

《郁离子》中“鹳鸟移窠”的寓言,其中提到墓门,从而有所发现。墓门老人在看到鹳鸟搬家后,得知大水将至,告诉了子游,子游便积极地组织大家修造船只,最终幸免于一场山洪。但巨大的山洪没过了大树,将鸟儿的巢窠给冲走了。子游借助了鹳鸟的消息和“水涨船高”的道理,改变了危急的现状,得以保全,这正是他善假于物的表现!如果子游不懂得善假于物,他将对墓门老人的提示无动于衷;他还可能就像鹳鸟那样,单纯地把巢移到更高的位置,最终还是逃不过这场灾难。

假借外物、人成功的例子

1。汉高祖刘邦,一介草民,市井小人,没有张良的智慧,韩信的英勇,却得以成就大汉江山,登上帝王的宝座,名垂千古,靠的就是张良的智慧,韩信的英勇。

2。西楚霸王项羽,刚愎自用,骄傲自大,不善于借助范增的谋略,被刘邦击败,落得个“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的悲剧下场,留下的只有后人无尽的叹息。

3。牛顿,著名、伟大的物理学家,借助伽利略的学术理论成就,著成《自然学科的数学原理》,建立起牛顿力学体系,奠定了自己在物理学的地位,成就了自己伟大的一生,并为后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被世人所景仰与铭记。他曾说:“我之所以比别人走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4。善于借助外物,达成自己的目标。《劝学》中提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善假于船,能帮我们横渡无边的大海,到达成功的彼岸;善假于物,能帮助我们飞上太空,探索未知的宇宙世界;善假于物,能帮助我们战胜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摘取成功的果实„„

6。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用其才也。”苏子如是说。(引用,显示结果)贾生为什么不能得志以致郁郁而终?(设问)是他不能借助外力啊。(揭示原因)君王贤明,能识臣子,但是贾谊不知道“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表现)是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结果)惜也!人与人之间,差别本不大,但是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结论)7。古代君主善于用人。越王勾践任用文种谋划国计,于是才有了卧薪尝胆,大败吴国。刘备三顾茅庐,任用诸葛亮联吴阀魏,才有了三国鼎立之势。可见善于凭借他物是成就自我的一道良计。8。经济繁荣、文明昌盛的大唐盛世为李白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现实土壤与便利条件,而李白潇洒不群的个性和飘逸豪放的诗风也为大唐气象增添了奇光异彩,二者交相辉映,相辅相成,从而成就了各自不可复制的辉煌气象。(分析式叙述,寓分析于叙述中)9。周杰伦因为有方文山为他写歌,他的音乐事业才得以很好的发展,而方文山也因为有周杰伦这样出色的歌手演唱他写的歌,他的创作事业才能如日中天,他的歌才不至于被埋没。(先叙述材料)他们凭借对方的优势,互相合作,互相成就,从而实现了双赢。(后分析材料紧扣“合作双赢”这一观点)动物:海獭用石头敲开贝壳取食。一些灵长类动物利用树枝取食蚂蚁以及骨头里的骨髓。黑猩猩用石头砸开坚果。一些猴子用树叶从河中舀水喝,也有用海绵状的植物纤维吸取树洞里的雨水来解渴。

葡萄藤借助木竿,盘环而上,沐浴阳光;大海的浮游生物借助洋流,四处漂泊,一日千里;蒲公英借助徐徐轻风,随遇而安,繁衍生息。孔明借以东风,火烧赤壁;曹聪不是借水浮之力,轻灵之船,那么即使有百斤之砣,百方之盘,百米之杆,又怎能称出大象的重量;鲲鹏借巨风以升万里,而行至南海;候鸟借气流以结队飞行,而南北迁徙;明月借日光以照亮黑夜,而皎辉如练,荀子《劝学》中所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于利用外物的人是有智慧的人,而智者的成功可能性是很大的。

篇2:借助外物成功的名人事例

希尔顿成功之路上有许多令人难忘的趣事,其中借鸡生蛋建造希尔顿大店饭最富有戏剧性.

希尔顿从收购二旅店开始发家,在一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他开始了冒险的历程.当他有了10万美元的时候,梦想集资100万美元建一座希尔顿大店饭,下决心创造一个几乎不可思议的奇迹.

1920xx年,他首先为大厦选址,看中了达拉斯商业区的一个转角处,这个地方属于经营房地产而发了财的劳得米克.希尔顿冥思苦想,决定实施一个大胆的计划,直接后劳得米克.

”我买你的地皮,是为了建一座旅馆.”希尔顿说,劳得米克对他的企图丝毫没有觉察,笑着表示说如今这样的旅馆实在太少了.”不过,要建房子,需要一大笔钱,但我确实没有这么多,所以我不想买你的地,只想把他租下来.”希尔顿不失时机地说.劳得米克勃然大怒,怒吼原来这小子是不想买地.

希尔顿赶忙向他说明,租期为,分期付款.”你保留运土地所有权,若我不能按期限付款,你可以随时收回土地,”希尔顿,偷偷观察了一下劳得米克的反应,接着说,”而且,你可以同时收回饭店.”劳得米克觉得有得可图,吞下了最早的诱饵,表示同意,并定了每年3.1万的租金.

”不过,我希望拥有一地产作抵押来贷款的权利.”这才是希尔顿真正的目的.”否则,大厦还是建不起来,地皮还是等于白租.”劳得米无开始不同意,但最终还是极度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个要求,他不想放弃这块到嘴的肥肉.

希尔顿大饭店破土动工了,可是建到一半时希尔顿的钱就用完了,虽然得到了几位朋友的支持,但他筹屋是的钱在大饭店即将完工时又花完了.希尔顿决定铤而走险,再次在劳得米克身上打主意.

”我没钱了,眼看工程就要被搁下,现在唯一的办法 是你把工程接上,使它完工,然后再租给我来经营.”劳得米无一听勃然大怒:”你这个骗子!”但他除了两次答应希尔顿的要求之外,又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让无用的庞然大物占住自己的地皮却去向一个穷光蛋收取租金吧.劳得米克无奈补足所前的工程款,使饭店顺利完工,他也和希尔顿签定了出租饭店的合同,年租金10万美元.

篇3:借助外物成功的名人事例

经过多年《成功心理与人才发展》的教学研究和探索, 我们发现,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事例, 即采用“事例分析教学法”, 会对成功心理的培育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事例分析教学法在成功教育中的使用缘起

1.成功教育的内涵与问题。我国的成功素质教育最为代表性的就是引入成功学的理念, 将成功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中开设, 事实上也确实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追捧, 但是也有很多学生事后反映成功学更倾向于一种学术名称, 不能成为一门学科, 它只是有关成功方法的统称, 未能进行系统的规划和有效实施, 浮于表面, 对深层意识激发、行为改变和能力提升略显后劲不足。鉴于此, 我们认为成功意识的培育需要准确的人生定位决策以创造成功意识的空间, 形成积极的心态以播下成功意识的种子, 厘清和更新自我概念以利于成功意识的成长与发展, 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完善行为习惯以实现其成功意识的升华, 因此我们在“成功——永恒的追求、积极心态——成功的内在因素、自我评估——卓越成功的基础、目标管理——成功的导航机制、时间管理——为成功搭平台、金钱管理——为成功保驾护航、创新与合作——飞跃式成功的要素”等七个方面对大学生成功素质教育进行教学研究和实践。内容上注重培养行为习惯和思维, 确实在教学内容上更为系统地贴合了学生的需求, 但在教学方法上如何更加喜闻乐见, 更好地挖掘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呢?通过收集整理学生的教学建议和意见, 我们发现事例分析、个人测验、群体调查等是他们最感兴趣和信服的。

2.事例分析教学法的概念与操作方法。事例分析教学法脱胎于“判例教学法”, 国内目前较多用于法学课程的教学, 强调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技能、逐步开发创造力。事例分析教学法吸收了判例教学法“在课堂上学生充分地参与讨论”的内核, 但在内容上通过对事例的分析讨论, 释解理论内容, 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事例分析教学法大体归纳为以下四种方法:叙事式陈述, 以案说理, 图表展示, 分析讨论。这四种方法相互联系, 在具体教学时, 可以相互交叉使用上述方法。事例分析教学法中的事例既可以是知名人物的典型事件和社会热点, 也可以是草根阶层、身边人物的事迹或观点, 它不要求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事件, 只要是真实存在的例子即可。考虑到教学实施的可能性和便利性, 我们将班级划分为“个人-小组-全班”三个层次结构, 事例素材源自学生个人, 经过小组讨论、全班分享和教学之后又返回给学生, 既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又能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加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增进教学相长。

二、事例分析教学法在成功教育中的运用范例

1.课前导入,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如何创设良好的、引人入胜的教学氛围是上好一门课的关键第一步。我们采用“以案说理”的方式直奔主题, 仅仅围绕“成功”这个主题词来展开活动和讨论, 比如在破冰之旅中分享个人的微成功经历、心目中的成功人士及其重要特质, 在破冰之旅结束之后匿名调研每个人的成功定义, 并邀请学生用自己的定义去评量当下的自己是否成功。这样的课程导入方式, 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 也为后续的课程教学做足了铺垫。

2.课中串联, 积极整合实践与理论。课程要有笑果, 更要出效果, 因此不能停留在热闹参与的层面, 必须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对学生们有触动和促动。一方面我们广泛深入地设计群体调查并将结果及时呈现在课堂中, 比如在“目标设定”版块开展两项调查, 第一写“成功的男人”和“成功的女人”分别具备的特点;第二公选学校男生 (或女生) 最可能成功的专业。这些调查都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现实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让学生觉得很接地气, 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随时呼应学生看重的方面, 提醒学生忽略的方面, 信手拈来、张弛有度的理论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在课堂上以“图表展示”法呈现相关心理学理论和研究, 比如以“金钱与幸福的关系”“金钱与痛苦的关系”为主题, 导入金钱影响幸福感的心理机制、金钱镇痛理论, 把学术前沿的观点和理论引入课堂, 让学生觉得课堂紧跟时代脉搏, 说的就是跟自己休戚相关的事, 但有更新颖和宏观的视野。

3.课余补充, 扩大课程的外延影响。成功心理的内涵包括自我管理和与他人合作, 我们不仅这么讲授, 也在不断致力于引导学生去践行。为此特设小组合作学习环节, 促进课堂内的交流和课余的调研, 要求每一组贴合教学要点, 给大家讲授一位成功人士的生平、特质、经典语录和对大学生的启示。课程结束, 要求每个人以真情实感来反思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 重在去寻找和整理自己的成功经验, 以此内化整合个体对于成功心理素质的理解与领悟。

三、事例分析教学法在成功教育中的效果分析

1.提升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大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老师是学习活动的主导。我们在课堂上积极应用事例分析教学法, 理论为主干、事例为枝叶, 以事例论证理论, 以理论归纳事例, 显著地丰富和提高了成功课理论教学的分析力。

2.促进了教师的研究型教学能力。能否透彻分析和回应学生提供的事例, 对教师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为丰厚的理论功底和充足的课前准备, 积极查阅相关书籍文献、搜集素材, 进行研究型教学, 这就促进了教师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3.强化了学生的成功意识和能力。在学习过程中, 经常针对性反思自我、观察和理解周围的人, 不断地与他人交流合作, 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深刻的体验, 我们常常教育学生说“在课堂上成功、在学业上成功、在学校里成功, 才可能有更多更大的成功”, 以情动人、以例理人, 学生们纷纷反映学有所获, 激荡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 也激励自己不断去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摘要:青年学生成功心理的培育非常重要也非常迫切, 笔者充分运用“事例分析教学法”进行课前导入、课中串联、课余补充, 不仅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而且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强化了学生的成功意识和能力, 也激发了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创意, 实现了教学相长, 不失为成功教育的积极尝试。

关键词:事例分析教学法,成功心理,培育

参考文献

[1]刘树宏, 汤洁.论事例教学法在“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J].北京教育, 2014 (11) .

[2]刘琪.当代大学生的成功意识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3]于长征.高校《素质教育课》案例分析教学法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4]阚雅玲.大学生成功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4) .

篇4:校本研修的成功事例

亮点中筛选

一堂课,就像在讲一个故事,让人回到了儿时;就像一首诗,动人的意境,让人有种想唱和的冲动;就像一股涓涓细流,直入人心。

在政治组校本研修活动会上,一位名师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一课,让大家同回忆、共感受,唤起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真实而自豪的情感,给我们带来强烈震撼。

我校政治教研组每周二召开一次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活动中,每位教师提供一个自己上一周所听、所见、所阅和所思的最有价值的教学亮点,在教研组中进行研讨。研讨采用“微推荐—民主选—精评判”的顺序进行。在活动中,每名教师都积极展示自己发现的教学亮点,也都认真地进行推选,并坚持科学地实施评价,确保每一次校本教研活动都能有最大的收获。

新教师张淼在一篇反思中写道:“虽然大学学到一些理论,实习时也学到一些实战技巧,但与校本研修活动中的教学亮点相比,实在相差太远。浓缩就是精华——校本研修大大加快了我专业成长的步伐。”

试点中实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家一致认可的教学亮点到底在我们的手上有没有实效,教师会急不可待地在自己的“试验田”里进入实战。

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画面,除夕夜,一群小孩正放着鞭炮,画面上有一句话“一个人的成长,首先是从……”不用老师提问,大家立马回到了童年,在记忆里搜索着儿时的一个个情景,立马课堂就鲜活起来了,满满的都是生活,是大家共同的回忆。教师顺势打出了“1.传统文化,就是我小时候住过的那幢老房子,现在还能闻得到木头上那些雕花的温暖气息;2.传统文化,就是祖母第一次带我去庙堂里拜佛,此刻还能感受到的佛像的庄严和神秘;3.传统文化,就是记忆中爷爷讲的故事,那故事里有妖魔鬼怪,还有天兵天将,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4.……”

一切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真诚,相信课堂里的每一位都有了自己的体味和理解,教师感受到了校本研修的幸福。

疑点中完善

第一次对话“你现在幸福吗”,直接触及学生的心灵:我现在的状态究竟是怎样的?学习给予我快乐和幸福吗?读书有用吗?那就是姜教授这次谈话堪称坚持“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这个原则的典范。因为,这话里充满着对学生正确认识生活的期待和“唤醒”,从学生积极的回答和认真的态度,表明这句话的震撼力。但名师提出第二个问题:“欣赏完《幸福在哪里》,为什么幸福不在绿荫下、不在温室里,而在辛勤的工作中、在辛苦的劳动里?”我觉得第二次对话值得打磨。

教学下一步目标就是让学生明白:幸福来源于劳动。我们何不设计一个更有趣味性的话题:“对于一个穷人来说,他渴望的幸福是什么?”学生肯定回答“拥有财富”,老师追问“他们怎样才能得到财富”,学生肯定回答“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这就巧妙地阐释了劳动让人幸福的道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幸福观。

篇5:借助外物成功的作文

凭借,是引发我们自身潜能的导火索,一旦点燃,将给世人以惊羡。

当我们自身有着某些不足与缺陷,为什幺不试着去凭借些什幺,给自己一个展现完美的机会?

站在历史的泽畔,回溯那一道道的沟渠,不禁感叹,有多少帝王将相靠着凭借成其盖世伟业。先秦有始皇,巧借六国之乱世,乱六国之乱心,远攻近交,纵横捭阖,最终“六王毕,四海一”;叁国神相诸葛亮,一借新野奠定叁国鼎立之势,再借迷雾送箭十万气周瑜,叁是借东风火烧赤壁,败煺曹孟德;今有红军巧借长征之途,避蒋军,传革命火种,借人民力量推翻叁座大山,建立新中国;邓小平挥斥方遒,开南海借改革开放之风振兴中华。正是凭借着种种局势,伟人们尽情挥洒着自己心中的壮志蓝图。

又有多少迁客骚人靠着凭借留其千古文章。晋有陶潜,挂绶归田,靠饮酒采菊,悠然南山,开创了新一代田园诗派;唐有李白,凭借满腹才华拂袖长安,一路寄情名山大川,将满腹豪情,“叁分啸成剑气,七分着成文章”;北宋苏东坡,一桩“乌台诗案”,令其仕途由盛转衰,贬走黄州,正是凭借黄州,他夜游赤壁,放歌慨叹,吟咏出千古绝唱前后赤壁,终从黄州起步,登上文学颠峰;南宋辛弃疾,以武起事,立志报国,却受冷遇,只能凭借诗词歌赋,“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正是凭借,凭借着万种豪情,文人们尽情倾诉自己心中的酸甜苦辣。

当然,凭借也有另类。古有方仲永,凭借“聪明”炫耀于乡里,而终“泯然众人矣”;今有成克杰凭借职权,利己谋私,身陷囹圄。

盈盈月光,我借一捧最清的;落落余辉,我借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借一片最热的;凄凄芳草,我借一束最灿的,来编织我的七彩人生。

篇6:借助外物成功的例子

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用其才也。”苏子如是说。

用,显示结果)贾生为什么不能得志以致郁郁而终?(设问)是他不能借助外力啊。(揭示原因)君王贤明,能识臣子,但是贾谊不知道“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 ,(表现) 是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结果)惜也!人与人之间,差别本不大,但是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结论)7。古代君主善于用人。越王勾践任用文种谋划国计,于是才有了卧薪尝胆,大败吴国。刘备三顾茅庐,任用诸葛亮联吴阀魏,才有了三国鼎立之势。可见善于凭借他物是成就自我的一道良计。

上一篇:秘密日记范文下一篇:上海市商业保理试点暂行管理办法(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