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孟子的教与学

2024-05-03

圣贤孟子的教与学(精选8篇)

篇1:圣贤孟子的教与学

中国教师报-01-17

古代人对于教育、教学方法,并没有严格地区分,有时是同时并举或互相混同、互相包容。孟子就是如此,其主张大致如下:

◆深造自得。孟子认为学习的最高目的,是使知识达到“自得”的境界。他认为一个人只是达到“自得”境界的时候,在处理和解决事物时,才能操持自如,左右逢源,默识心通。孟子还认为,深造自得的途径,不仅要注重掌握广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注意“由博反约”。他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专心有恒。孟子反对那种三心二意和心不在焉的学习态度。他认为,是否专心,对学习的好坏关系极大。不仅要专心,还要坚持不懈,不能一曝十寒。他曾举掘井作譬喻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译:做一件事譬如掘井,掘了六七丈深还没掘到地下水,依然是一口废井。)

◆循序渐进。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就是说不可以冒进。他反对“揠苗助长”。他有一段很形象的话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这个生动地譬喻,说明了循序渐进的必要性。

◆重思存疑。重思是孟轲教学思想的特点,他轻视闻见之知。基于他的读书实践,和对“思”的重视,孟子提出了“读书存疑”的主张,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因材施教。孟子曾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他认为,除了自暴自弃者外,对有心问学的人都可量才施教。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译:君子用来教育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滋润禾苗的,有促使品德完美的,有促使才能通达的,有解答疑问的,有让不能登门受业的人私自取法的。这五条,是君子用来教育的方式。)

[圣贤孟子的教与学]

篇2:圣贤孟子的教与学

应该关注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音乐”,而恰恰在我们的一些课中,这个“音乐”含量还过低,有些时候,我们上的课是否有点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提及音乐语言,挖掘艺术情感的少了一些,这尤其体现在欣赏课。这样一种倾向应该避免,否则音乐课的“本质”就变了。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所以我觉得有几点我们音乐教师还必须注意的:a老师不应讲太多,要让学生用心聆听。b不要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讲得过细,并强加给学生,应多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想象的空间。c避免语言多,音乐少的倾向。

篇3:我的教与学

一、要想教好书就要多读、多听、多看

历史几乎是无所不包的, 要想教好中学历史课, 仅仅学习大学的相关课程是远远不够的, 仅仅依靠教科书和教参更是不够的, 要通过各种途径学习, 不断地丰富自己, 只有多读书才能教好书。为此, 我不断地读书, 学习与历史有关的各方面知识, 专业的、普及的、中外的、不同观点的都有所涉猎。为学习和查阅方便, 我自费购买了二十四史、中国大百科全书、汉语大辞典、历史人物传记等书籍4000 多册, 我所收藏的专业书籍几乎比学校图书馆的还要多。我还曾长期订阅《历史教学》《环球时报》《科技日报》《奥秘》《文摘报》《报刊文摘》等报纸杂志。在四十年的教学生涯中, 我不断学习提升, 追求教学严谨、精益求精, 是这些书籍和报纸杂志, 给了我知识、智慧和力量。可以说, 我为人师, 书为我师。

除了读书之外, 多听、多看, 也有助于自我提升。20 世纪80 年代, 市里曾请一些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 如北大侯仁之、社科院阎崇年、历史博物馆齐吉祥等先生, 我是从不缺席。老一辈特级教师时宗本、丁炳炎、朱尔澄、李秉国等老师有公开课, 我也积极参加, 既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也为自己找到了标杆在年轻的时候就立志要向老一辈教师那样, 做一名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平时有问题, 更是随时向同事们请教。在教学观念、教学技术上, 也要积极学习, 不断进取, 以适应学生不断发展的身心特点。我刚参加工作时, 学校经济条件有限, 我就自己学习用放大尺绘制教学地图, 自己刻蜡版, 学用手推印刷机和手摇印刷机印制试卷。再后来自费购买扫描仪、计算机、打印机来编辑教案和复习资料。购买多个数码相机、移动硬盘、DVD播放机、蓝光影碟机;搜集电子图书、历史有关音像资料 (今天我已经拥有24 块1.5T以上硬盘的影像资料, 近4000张光盘影视资料, 近2T的电子图书资料) , 学习使用相关的多媒体实用技术, 丰富我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努力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 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 张驰有度的课堂节奏来完成教学任务,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教学中尽量联系国际、国内现实、联系学生关心、感兴趣的东西, 联系中外风土人情, 努力做到教有特色。

二、深入研究才能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是我几十年教学生涯的始终追求, 怎样才能做到精益求精呢?我的深切体会是学习—研究—再研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有许多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研究, 如历史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就大有可研究之处, 运用材料, 可以让学生分辨不同人物的观点、探究历史现象的原因、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认识历史发展的趋向性、探索历史上的因果关系、比较印证不同的史料、分析现实与历史等。在教学中, 我注重对历史材料的运用, 有目的地选择和使用各类材料,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在教学中, 对已有的材料我们不能拿来就用, 而是要尽可能地核对其出处, 并对照原文, 确保文字的准确性。我发现许多材料由于多次转载传抄, 讹误很多, 如果盲目地拿来就用, 很可能就会造成理解和运用的偏差。除了文字材料外, 数据资料对于学习历史也有很大作用, 这些资料背后往往蕴含着许多历史问题, 我们要善于运用这些数字资料来探究其背后的历史。在教学中把零散的数据资料进行筛选和整合, 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讲授必修一第22课《祖国的统一大业》中“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节时, 如果按照教科书, 讲清1979年中国政府调整对台政策, 提出和平统一方针、“九二共识”、两岸三通等, 好像就完成教学任务了。但怎样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的对台政策和重要意义呢?经过研究与思考, 我根据“中国台湾网”的数据整理出了一则材料,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来解决这个问题。

大陆与台湾的经贸联系

1 9 7 9 年, 两岸贸易0 . 7 7 亿美元, 2008 年达到1292.17 亿美元, 其中台湾从大陆进口258.78 亿美元, 台湾在对大陆贸易中累计顺差3987.23 亿美元。到2009 年9 月底, 大陆批准的台资项目7.9万个, 累计吸引台资489.5亿美元。2002年起, 大陆成为台湾最大出口市场;2 0 0 5 年起大陆成为台湾第三大进口市场。2012年从台湾进口1322亿美元, 出口台湾368亿美元。

学生阅读这则材料, 可以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1979年以来, 海峡两岸经贸联系越来越紧密, 这得益于大陆对于台湾经济发展的支持。但是到此就止步, 就太浅显了。我们如果引导学生对这一材料进行深入研究, 可以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认知水平。以下是引导学生研究讨论的内容。

同学们知道, 我们对美国、欧盟、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是顺差的。近几年我们的对外贸易每年都有上千亿美元的盈余, 但我们为什么对台贸易却出现这么大的逆差?难道我们有只能从台湾进口的商品吗?我们的用意何在?

我们每年从台湾主要进口电子产品、水果等农产品, 这些东西并非台湾所独有。大陆有意让台湾赚钱, 大陆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 数万家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 投资额超过500亿美元, 就使台湾经济紧密地与大陆联系在一起, 失去大陆市场, 台湾经济就难以生存。如果台独势力敢“独立”, 甭说大陆人民不会答应, 就是已经离不开大陆经济的台湾人民也不会答应。由此, 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 大陆对台湾的经济支持体现了国家的深谋远虑, 是非常正确的。我们相信, 海峡两岸终究会实现统一, 伟大的民族复兴一定会实现。

三、有血有肉的历史学生才会喜欢

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的重要前提,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任课教师应努力研究的内容。

今天的历史教科书, 受课程标准和课时的制约, 几乎像孔子作的《春秋》一样, 寓褒贬于字里行间, 具体情节性的东西很少, 学生学起来一点兴趣也没有。我在教学中是如何提高学生兴趣的呢?一是尽量增加一些历史的具体情节, 让历史变得有血有肉。如在讲到解放战争渡江战役时, 介绍曾任国防部长的迟浩田上将, 在渡江战役时是连指导员, 过江解放上海时, 带领三个战士穿插到敌军后方, 俘虏了700 多敌人, 并解决了敌人的一个师部, 获得团甲等战斗模范和华东人民英雄称号。二是介绍一些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书籍。如《世界五千年》《上下五千年》, 韩国大学教授李元馥编著的《漫画世界》系列丛书, 以适合青少年的语言、卡通漫画的形式, 生动介绍了英国、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 很值得一读。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 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东周五百多年间列国争霸称雄的事迹, 对了解这段历史和学习许多成语典故的出处非常有帮助。台湾已故历史小说作家高阳所写的历史小说《慈禧全传》《胡雪岩全传》都形象生动, 对了解我国晚清历史有很大帮助。三是介绍一些有关历史的网站。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网、中国历史课程网、中国儒学网、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博物院、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等, 鼓励学生在网上学习更多历史知识。

四、思想教育要渗透在教学之中

我认同这样的理念:教育, 首先是做人的教育, 其次才是知识的和能力的教育。历史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学到多少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怎样做人。要让学生认识哪些是真善美, 哪些是假恶丑。我的做法是:做班主任时, 每学期对每个学生最少进行个别谈话两次, 了解学生的家庭、兴趣、爱好、志向,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家访, 每带一个班, 我都争取到学生家庭走访最少一次, 远在迁安的学生家庭, 我都去过, 这对了解学生, 有针对性地教育、帮助学生, 作用很大。我常常利用早自习、班会、自习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 如什么是人的意志、品质、道德、修养, 怎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我曾多次给不止一届学生讲过这样一个案例某学校的一位优秀学员, 四年学习成绩优秀, 毕业论文优秀, 在毕业前一个晚上, 偷偷在操场点起一支烟, 刚吸了一口, 就被院长发现, 因违反学校纪律, 被退回原籍, 军籍没有了, 大学毕业证没有了, 一支烟断送了一个人辉煌的前程。身为历史老师, 我还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渗透在每一节课上, 希望大家以史为鉴, 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 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在思想上受到启迪与教育。除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外, 每一届学生在毕业前, 在给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们讲述最重要的内容之时, 我强调的也并非如何识记考点, 而是如何做人。我希望他们在高中毕业前, 再一次明白面对自己的人生要做些什么。要永远热爱自己的祖国, 永远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父母;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 并为实现它进行持之以恒地努力;做一个正直的人, 永远不做有损人格和国格的事;努力培养自己的各项能力;珍视友谊, 慎重交友。很多学生毕业多年了, 相聚时还会提起我说过的关于做人的那些话, 让我深感欣慰, 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先成人后成材”的教学理念。

篇4:词汇的教与学

【关键词】词汇 学习 教学

词汇是构成人类语言的基本单位,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但是长期以来,广大学生始终反应单词记不住,词汇量不够。这个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长期困扰着广大外语教师。人们很容易将问题归结到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不够勤奋。事实上,词汇的习得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因此本文从教与学的角度分析了如何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

一、注重语音教学,鼓励学生由视觉记忆转成听觉记忆

听、说能力一直是中国学生的薄弱环节,词汇制约学生听说能力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词汇量不足,二是不能准确辨音。笔者通过实验证明,后者是主要原因。将60名大一学生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出词汇难度相同的两篇文章,一篇以听力的形式测试,一篇以阅读的形式测试,测试的题目完全一样,结果表明阅读题目的测试成绩远远高于听力测试成绩。这个实验证明了同样的词汇难度,但是由于学生辨音能力较差,直接影响了听力成绩。因此注重语音教学,鼓励学生由视觉记忆转成听觉记忆可以有效改善词汇习得在听、说能力上的影响。笔者通过实验证明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同样将60名学生分成2组进行听力测试,测试的内容完全相同。受试A组在测试前会拿到一份排列整齐的词汇表(包含文章中的生词和高频词汇),教师在播放录音前会讲解每一个词的用法;受试B组在测试前没有任何纸质材料也不被允许做笔记,教师在播放录音前会用口头教授的方法讲解每一个词,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不断带领学生朗读词汇,进行纠音训练。测试结果表明B组的听力成绩远远高于A组。笔者采访了部分学生,A组普遍反应当教师给出词汇表时,会不由自主地进行词形记忆,B组反应因为没有纸质版词汇提示,精神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教师进行讲解、领读时会仔细听辨每一个词。B组花费的精力投入大于A组。因此可以推断,在听说课程教学中,注重语音教学,可以改善学生词汇学习的效果。学生自身也应由视觉记忆习惯转成听觉记忆,在听、说过程中强化对词汇的学习。

二、在语境中实践,提高词汇输出能力

词汇的输出主要体现在口语、写作、翻译能力的训练上。学生获取词汇的主要课程是综合英语,而在综合英语课上所学的词汇都是较高级的词汇,难度较大。学生普遍反应在课堂上学习单词很枯燥,学了很多词汇,但是仍觉得背了就忘,怎么也记不住,而且很难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这不仅仅是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在不断重复巩固已学单词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仿真语言环境,进行词汇训练,如话题辩论、角色扮演,复述文章,话题讨论,拼词游戏或专题写作等,不断启发学生用所学单词表达观点。总之,学生只有保持积极的学习单词的习惯,才能改善单词的使用效果。

三、解构词汇,将词汇隐喻带进课堂

马新英(2013)在“隐喻对词汇深度教学的价值”一文中提到隐喻是创造和扩展词汇意义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习词汇的重要资源。把隐喻思维应用到词汇教学中能够激发学习者对词汇的兴趣,是促进词汇学习的有效方法。隐喻是一种联想的思维方式,涉及到词汇的解构。如heart一词本义是人或动物的心脏,后用来指人的心肠、内心;knowledge一词本指知识,后来指知晓、了解某事;stress本义是物理压力,后用于指人的精神压力等。这a些一词多义的词在英语中不胜枚举,教师在讲解词义的时候应该鼓励学生运用联想的方法猜测词义。同样,词根词缀对词义的联想意义的影响也很大,如词根Port一词在不同的构词里却有相同的含义,portable(可携带的,便携式的),porter(搬运工人,杂务工),import(进口),export(出口),transport(运输,交通工具),可见以上此都包含carry的含义。因此教师在讲解词汇的时候可以将词汇的隐喻联想带进课堂,从构词的方法来解构词汇。

四、积极挖掘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

挖掘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枯燥的记忆过程为动态的文化吸收过程。如encyclopedia(百科全书)这个词是从希腊词enkyklopaideia来的,en即“in”,kyklos即“circle”,paideia即“education”,合起来即“包罗整个教育以及知识领域的事物”;Gymnastics(体操),字面含义是“裸体运动”,它是从希腊语gymnazo(裸体训练)来的,gymno即“裸体”的意思,在古希腊,体操运动常是裸体进行的。曾有一个时期,著名的奥林匹克径赛是裸体跑的,当时的希腊人认为裸体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讲解词汇的文化内涵,拓展课外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

目前,互联网市场上流行着多款单词辅助记忆软件,如“我爱背单词”“百词斩”“酷背单词”“拓词”等软件。学生可以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单词记忆软件,随时随地地学习英文单词。

总之,词汇的记忆和使用一直困扰广大英语学习者,如何在较短时间里,更高效地记忆、使用所学词汇,不仅需要学生调整记忆策略,更需要英语教师,足够重视词汇的教学,不断探索适合实际学情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马新英,蔺敏,林 易.隐喻对词汇深度教学的价值[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27(04).

篇5:高等代数的教与学

关键词: 高等代数 教学 学习记忆

高等代数是理工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其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学科所借鉴。但是在大多数高校,该课程开设在第一学年。对于许多新生而言,本身就面临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和考试方式等多种变化的不适应。

所以,对于较为抽象的高等代数的学习往往有望而却步的感觉。学生反映,上课我听懂了,课下也看明白了,遇到具体题目就不会做了。针对此种情况,我谈谈高等代数教与学的体会。

一、高等代数教学

高等代数课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且有概念多、定理多、证明多、作业多的特点。根据这些具体问题,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首次课堂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高等代数的重要性。

学习需要动力,动力来源于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而言,他们对高等代数的学科特点、应用领域等都不甚了解。教学中,常常有学生问道:“老师,学习高等代数有什么意义?这些知识用在哪些方面?”教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高等代数的第一次课堂教学尤为重要。教师必须通过实例充分介绍相关知识,如应用领域、知识背景、课程特点、具体要求等,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在后继的教学中,时刻注意联系知识背景,联系数学史知识,不断丰富学生的代数知识,不断提高学生学好高等代数的积极性。

2.注意联系实际注意抽象问题的具体化。

高等代数课程较其他专业基础课,更为抽象,课堂教学多为理论推导证明。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证明思路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注意使用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注意转移难点,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注意启发,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另外,教师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以实际的例子或具体的解题应用弥补理论推导的枯燥性,从而吸引学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意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学习数学理论和构建数学框架的基石。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既是正确思维的前提,又是提高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必要条件。

高等代数中概念极多,故重视概念教学,挖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对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尤为重要。教师必须认真体会概念,选择合适的引入方式,才能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概念。

4.分层次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

习题的布置不要搞题海战,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处理。既要让接受快的同学发展个性,又要给理解慢的同学提供参与的机会,使所有同学都有成就感,树立学生解题的必胜信心,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业批改不是简单的判断正误,是课堂之外与学生交流的又一个直接的平台,带着感情去写好学生的作业批语,可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

5.重视习题课教学。

习题课不是单纯地做一些习题,它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抽象的高等代数而言,其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不仅能使学生温故知新,查漏补缺,更能使学生完善代数知识系统,深化对代数知识体系的理解,做到融会贯通,提高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课要注意两点。

(1)习题要认真筛选,精心安排。要有典型性,针对掌握不牢的知识点,针对学生犯错误的知识点,针对学生理解不全面的知识点等对习题进行精选讲解。

(2)重视解题的分析过程,对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和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归纳,要引导学生反思与总结,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开拓解题思路,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交流达到知识互补。

一节好的习题课,既能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归纳、批判等思维的能力,更能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高等代数学习记忆

高等代数的学习中有大量的概念、定理、众多的结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相当艰苦的过程。要充分掌握这些知识,一刻也离不开记忆。我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几种学习记忆的方法。

1.静心学习记忆。

学习记忆要有一定的环境,学习记忆的方法也因人而异。但无论采用怎样的学习记忆方式,必须做到心静,只有心静才能集中注意力。人们常说“一心不可二用”,有一个平静的心态,耐得住寂寞,是学好代数的基本条件。

2.理解学习记忆。

学习高等代数的定义、定理,不能死记硬背,要靠理解去记忆。高等代数的任何一个概念、定理的建立及证明,都处于严密的逻辑体系中。因此,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必须弄清知识的逻辑联系,把握来龙去脉。对所学知识不仅要了解它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有意识地进行学习记忆,才能牢固地掌握大量的概念、大量的定理、众多的结论。

3.系统学习记忆。

按照知识的系统性,将知识进行恰当地分类,将其条理化,编织成一个知识的大网。这样,学习记忆的不是零星片面的知识,而是一棵知识的大树。

运用比较的形式,抓住知识大树的主干,把具有内在联系的重要概念,定理或章节串成一个整体。如,整数的整除性与多项式的整除性讨论,其基本思想、概念、定理基本相同,但是概念、定理相当多。若机械学习记忆,则很难掌握。而将它们比较编串成网,则条理清晰,易于学习记忆。

4.勤学多练学习记忆。

高等代数的内容多,概念、定理错综复杂。某些概念、定理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了,过一段时间又忘记了,甚至有学后忘前的现象,这是常见的问题。学习高等代数不做一定量的习题,单靠死记硬背,是很难取得好的成绩的。

多看、多练才能加深、巩固记忆。如同结识一个好朋友,初次相见无印象,第二次见面点点头,再见面时握握手,学习也如此,所谓“熟能生巧,忘也忘不了”。当然,题海战术不可取,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练习。

5.交替学习记忆。

学习讲究持之以恒,但要注意不能认死理,思维受阻要转向,有利于大脑的记忆和休息。将数学分析、解析几何、高等代数不同的学科交替学习记忆,有利于思维的灵活性、开阔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高等代数应该说“有法”又“无法”,因人而异。这个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绝不是枯燥无味的。

篇6:谈《黄河的主人》的教与学

谈《黄河的主人》的教与学

武进区漕桥中心小学    吴红亚

一、说教材

《黄河的主人》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黄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才能,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的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

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描写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写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极力渲染了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为下文描写黄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铺垫。接着,文章再写羊皮筏子小,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可它却能贴浪前进,如履平地,而且还载着人和物,这更突出了人对自然的征服和驾驭。最后,写艄公的品格时,写了羊皮筏子上乘客谈笑风生,指指点点,从容等,更是为了渲染艄公驾筏的高超才能。

全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全文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描写,情节生动,扣人心弦。

二、说教法、学法

这篇课文意蕴深刻,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富有激情,应该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浑然一体的课文搞得支离破碎,把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变得索然无味。因此,我避免了一味分析讲解,让朗读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中,让学生揣摩作者表达的感情。

1.借助媒体,创设情境。

课文第一段描写了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为让学生从声、形两方面体会黄河的气势,我借助媒体,把黄河这种波浪滔天的场面展示给同学们,同时从声音中体会胆战心惊的感受。学生通过观看录像片断,体会这一小节朗读的要领,从朗读中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

2.理清思路,体会情感。

课文第二段主要写了黄河上的羊皮筏子。作者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描写了自己看到的羊皮筏子,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感受由疑惑到惊讶到赞叹的变化。这一段内容,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读句子,分析句子,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讨论,弄清羊皮筏子的特点,以及作者看到羊皮筏子时内心感受的变化等。

3.赏析词句,揭示中心

课文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理解重点的关键是放手让学生去精读这一部分。我采用了赏析评点精彩的词句、片断的方式,帮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感知艄公驾驭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体会艄公劳动环境的险恶,肩负责任的重大,以及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惊涛骇浪,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主人的可贵精神。学生通过反反复复、扎扎实实的朗读,细细体会,对艄公肃然起敬的感情就会油然而生。

4.拓展思维,升华主题

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在急流中谈笑风生,勇敢大胆,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稳健,从容不迫的气质深深震撼了作者的心灵,震撼了我们读者的心,让我们感受到人类的伟大与不平凡。学生体会到这一点,从而拓展思维,从这篇课文中领悟到:只要具有沉着、勇敢、机敏的品质,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从领悟中升华本文主题。

篇7:小学阶段走进内心的教与学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马莲滩小学 谢伟

摘要:小学阶段的启蒙教育就是要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正确引导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的状态下认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就是一种人类情感的体验,实际上就是教师和学生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情感上所产生的共鸣。本文列举了走进学生内心的几个接入点和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的方法。关键词:小学阶段 内心 情感 共鸣

小学阶段的教育应该是教师走进学生内心的教育,小学阶段的启蒙教育是否成功,就要看教师是否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所谓走进内心的教育就是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走进儿童内心其实是一种人类情感的体验,是教师和学生情感产生互动的结果。个人认为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和师生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是小学阶段启蒙教育的最高境界,因此,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尝试着用自己最真的情感去“了解”学生,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找出更适宜的教育方法。

一、如何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

个人认为小学阶段的教育应该触及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引起个人内心深处固有观念的改变。在小学阶段课堂中的教与学,也应该涉及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共同面对问题时所产生的情感共鸣,那么怎样的教学才是能够触动内心的教学呢?

(一)回归本性

小学阶段走进学生内心的教与学的根本在于:主动寻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爱好等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走进学生内心的教学应该是回归到人类本性的。教师的教学要遵循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日常教学中重在“引导”,对教学的内容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思路“引导”的广泛一些,去追求对全体学生来说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这样就回归了儿童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

(二)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

小学阶段学生的天性是儿童成长的基础,也是人类能够发展的源泉。教师的教学不应该在客观上改变学生的天性,而仅仅是对儿童的天性进行正确的引导。小学阶段走进儿童内心的教学是关注和尊重每个孩子的童年生活,把教师的爱根植在儿童的心底,这种爱会体现在教师的一切教育细节中。因此,教师要想尽办法创设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环境,从学生的学习立场到教师的解读教材,从学生对知识的最基本需要到教师在课堂中的延伸,教师要为学生的良好个性发展选好教学内容,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

(三)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教师走进学生内心的教学就是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和课后的学习中,可以给出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愉快地学习。有时在课堂上出现学生对某一知识点产生困惑甚至有争议时,建议教师所做的只是恰当地对争议进行“引导”,别让争议越跑越偏,教师适当地点拨,有利于学生对问题产生的根源作出大胆的猜测,甚至出现各种奇思妙想,学生的想法也许是不全面的、奇特的,也有可能是天真的甚至在出发点上就是错误的。但是一个有教育智慧的教师一定会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四)在课堂教学时的互动

课堂教学的互动意味着“教”与“学”双方要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师生双方都要积极参与到教师所选定的活动中来,要求师生一起努力,共同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师生秩序。其实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的过程,在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在发展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建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着创建一个共同的“活动”来引领“教”与“学”的双方。

二、真正意义上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真正要让教师的教学活动走进儿童内心,教师个人的“形象”首先让学生能够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同,才能做学生思想上的朋友,精神上的引路人。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一观点。首先要能成“材”,日后才能“有用”,这句话明显存在一个先后的逻辑关系,贯穿其中的便是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了。

(二)教师要“平等待人”

每个人都有他的自尊心,只是孩子们对自尊心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牺牲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换取另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伤害了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他们觉得老师没有“平等待人”。建议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他们的内在需要,特别是精神层面上的。

(三)教师要懂“赏识教育”

学生对于所学到知识的成功应用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赏识鼓励那些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孩子,对于那些经常“惹事”的孩子,更要多一点赏识和赞美。作为教师我们都在寻找着一把打开学生内心大门的钥匙,而钥匙恰恰就是教师自己那一颗爱学生的心。

(四)师生间的“无话不谈”

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要注重师生间情感的培养。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都会让孩子们倍受鼓舞,获得无穷的信心。教师给学生的印象不应该是高高在上,以朋友的身份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知道他们的需求,诚恳地给他们建议和帮助。

沟通,是师生双向的沟通。教师更多的是“倾听”,而不是命令,更多的是平等的对话,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教导”。课堂上对知识的沟通是师生间爱的交流,学会了正确的沟通就意味着学会了欣赏。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触动内心的教育,教与学是师生间走进内心的交流。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离不开师生间感动的情感体验,只有拥有感动的课堂,才能说得上是真正走进了内心的教与学。

参考文献:

1.《做慈母、严师、挚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中国校外教育 王成东;魏志晓 2014 2.《对话教学的课堂设计:理念与原则》

课程.教材.教法 张增田 2008 3.《一路思考 一路前行》

江苏教育研究 沈赟峰;陈君 2013 4.《我们为什么需要“灵动教育”》

篇8:高中数学的教与学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数学教师, 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上好每一节数学课,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在中学阶段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本文就在中学数学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 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中, 将几十个学生集于一堂, 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 智力相差悬殊, 教师唯以应付。按以往的“等量, 同速, 同要求”授课, 势必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情况, 这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合格的人才很是不利。这就要求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调整课堂结构, 改进教学方法, 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内学有所得, 各展其长, 充分发展个性。教师的教法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法而定,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把全班学生按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分成几个层次, 然后根据各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授课内容和目标进行教学, 包括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课堂提问和练习分层及课后作业分层。实施分层教学, 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重要的是要优化师生关系, 使课堂中有一个师生真诚友好交往的学习环境;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心理, 尊重学生个性,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有了兴趣, 学生才会主动地去学习。再者, 分层教学不仅使成绩好的学生更优秀, 更有发挥潜能的空间, 而且也使基础差的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学, 一节课下来自己也有所收获, 有一种成就感, 从而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厌恶数学, 也不会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这样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使他们心理平衡, 互相帮助, 互相促进, 积极向上, 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 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施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实施一段时间后, 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尤其是后进生和优秀生, 优秀生更优, 后进生也有一定的进步。对成绩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表扬, 评价以鼓励为主, 使其感受成功的喜悦, 增强其自信心;而对进步不明显的学生应多关心、多作引导, 使其充满希望。

其次, 缩短师生距离, 让数学课堂活跃起来。由于我国传统的尊师重教思想的影响, 师生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分严肃, 使学生过分紧张, 再加上数学不同于文科, 故事性的内容少, 更加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学生很容易感到疲惫懈怠, 致使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差生把学习数学当成是服“苦役”。面对这种现象, 老师可以试着和学生做朋友, 自由地交往、交流、讨论。课堂上老师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讨论, 有时老师甚至可以别出心裁地把课堂搬到野外与学生们一起在明媚的阳光下、柔和的清风中愉悦地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增加学习数学的快乐感, 减轻学习压力, 营造欢快的教学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学会一个题的解法后, 把题目的背景改变一下又不会做了。这是由于学生只看到题目的表面现象, 单纯地模仿老师的做法, 不能领会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方法, 难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数学思想方法是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所需的知识, 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包容性, 显示数学特色和贯穿数学学习前后的基本概念、原理、观念和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它, 就能触类旁通。因此, 数学教学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灌输, 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最本质的东西。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统率具体知识、具体问题的解法, 从而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高中数学内容多, 抽象性、理论性强, 盲目地进行题海战术和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往往是事倍功半。要学好数学, 就要认识到数学学科的特点,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许多学生在学习时都是等着老师讲, 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 但老师讲课时又跟不上, 导致一堂课下来, 迷迷糊糊, 似懂非懂。其实课前预习是非常必要的。教材上的大部分内容只要认真去读、去学习, 都能学懂, 不懂的地方标记下来, 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 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同时还锻炼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课后复习, 总结归纳。每节课后要利用一些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否则很快就会遗忘。复习时不要只是简单地重复, 而是要把所学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整理, 使之内化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每一节、每一章学完后都要进行归纳、整理, 巩固已学会的知识, 解决不懂的知识。

适量练习。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学生总是觉得课堂上听懂了, 但一到独立做题就不会。其原因在于课堂上是跟着老师的思维走, 一切都显得很自然, 但是为什么独立做就不会?只有自己动手、动脑去练习, 才能弄懂这样做的原因, 从而培养独立思维和动手的能力。

上一篇:借款合同 印花税下一篇:有关理想的英语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