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缚与超越初中作文

2024-05-02

束缚与超越初中作文(通用8篇)

篇1:束缚与超越初中作文

一、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强化对教材的理解

对于教材的理解, 一般可分成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教材功能以及性质的理解。教师对教材功能以及性质的基本理解, 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基本教材观上, 而教师的基本教材观又是通过教师使用教材的行为来表现的。因此, 教师应该充分理解教材的作用, 能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被教材所束缚;另一方面就是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知识内容作为教材的灵魂, 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住教材的灵魂, 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知识的系统化、全面化教授。因此,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对教材有个通读, 并通过这种通读形成一个系统而又全面的知识网络体系, 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对初中数学教材来讲, 教师首先得通晓全文, 然后根据实际教学进行合理的筛选并加工重组, 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例如, 在讲解苏科版初中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时, 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之后, 应借助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此, 笔者对此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在讲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测量金字塔高度故事的同时, 借助多媒体的演示, 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应用引入到学习当中, 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 在新课学习结束后, 再回过头去思考泰勒斯是用什么方法将金字塔的高度给测量出来的。除此之外, 还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 采用实验法、分组讨论法等进行教学,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充分理解教材, 活化知识点

在苏科版的数学教材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教材内容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在教材中也增加了许多和现代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内容。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 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并通过分析教学的实际需求, 进行一些知识内容的活化, 将空洞的教材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到的数学技能。比如在初中三角函数的教学中, 将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活化到实际生活中, 并借助三角函数来解决生活中一些无法用常规方法解决的问题。如例题1。

【例题1】如右图所示, 在河的对岸有水塔AB, 今在C处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 前进20米后到D处, 又测得A的仰角为45°, 求塔高AB。

在此例题中, 要直接隔岸测得塔高是不可能的, 也不可能直接过河去测量, 这时只能考虑如何利用两个仰角及CD长。由于塔身与地面垂直, 且C、D、B三点共线可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且有∠ACB=30°, ∠ADB= 45°, 这时就可以借助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了。而这种求解方式就是将书本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活化, 以此来起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除此之外, 将书本知识内容活化, 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 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超越教材, 强化知识的灵活性

超越教材是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注重知识的应用, 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强势灌入。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教材知识的了解上, 而是要尽量把注意力放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上, 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更加深刻地记住知识, 并且做到灵活运用。比如在比例的讲解时, 就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进行辅助教学。如例题2。

【例题2】一个车间有两个小组, 第一组和第二组人数的比是5∶3, 如果第一组有14人到第二组时, 第一组与第二组的人数的比是1∶2, 两个小组原来各有多少人?

解:总人数为:14/[5/ (5+3) -1/ (1+2) ]=48 (人) ,

第一组人数为:48× (5/8) =30 (人) ,

第二组的数为:48-30=18 (人) 。

答:第一组人数为30人, 第二组人数为18人。

四、结束语

篇2:束缚与超越初中作文

关键词:文本链接 鉴读 内涵 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080-01

诗词教学,对于深爱语文的老师们来说,是最能够满足语文教师诗意教学行为的一块教学内容,但由于师生双方憧憬得多,收效难以避免不尽人意,也成了最容易击碎语文诗化的美梦的一块教学内容。

在多年的初中诗词教学和探索实践过程中,笔者通过文本链接的对话教学,在文本拓展阅读中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以及文本内涵的充实与丰厚,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积累、欣赏的兴趣。

1 文本链接充盈诗词的内涵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飘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对以上这首浪漫诗人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我们一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通过解析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的美丽景象以及牛郎织女闲逛天街的幸福生活,通过理解诗人的飘渺幻觉,读懂诗人的情致—— 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执教这首诗歌时,笔者在课堂上引入民间故事《牛郎织女》。通过阅读文本学生不难发现:在传说中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一年只能见一次面,其它时间分居两岸,不可望也不可即。而在郭沫若的诗歌中,牛郎织女可以在天街闲游,幸福自由地生活,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呢?大学者郭沫若比我们更明白传说的内容,如此反弹琵琶又是为何?再结合诗人这一阶段创作的诗集《星空》的时代背景:20年代初,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窒息着。诗人内心在苦闷中彷徨,在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此诗集。学生就更容易咀嚼到诗人笔下四个“定然”和一个“定能够”的感情色彩,对内涵的理解就更见正确、更见深刻了——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和憎恶,对未来美好生活热切的向往追求。牛郎织女美好的生活是诗人理想的结晶,在诗人心中,天上人间是一体,主观颠倒了流传了千年的神话,用寥寥诗句化解了那个悲剧和人们叹息了千年的相思和哀愁,给读者以无限丰富的想象。随着教学的深入,师生的心灵也会跟随诗歌在遥远的天空中漫游,尽情驰骋美丽的梦想,这也许就是师生原本企望追求的诗意教学的境界。

2 文本链接超越诗词的阅读体验

每首诗词都有它独特的已经和作者蕴含丰富的人生体验、情怀和哲思。笔者发现,单一的教学一首诗词,学生缺乏比较分析、升华体悟的过程,思维容易呈现一元化、简单化。例如,教学《水调歌头》的过程中引入李白的《把酒问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

一词一诗,足见两位作者诗酒才性的一脉相承,一是豪放词,一是豪放诗。在苏轼的词中老师们不难读到作者认可并顺应生命的缺憾,顿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人生哲理,将生活的磨难升华为人生的哲思,记录下了情感积淀后的冷静思索,达到了智慧旷达的高度。学生要体悟一个饱经仕宦沧桑的中年人的情怀,显然是有难度的。引入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让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和苏轼的词进行比较阅读,李白也对人生作了探求,最后抒发了“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的感慨,手中的酒也幻化出了诗人孤高出尘的自我形象,晚唐的皮日休以“真放”概括李白(《七爱诗,李翰林》),此“放”与苏轼的“旷达”有区别,少一份豁达乐观之气,多了一份纵情恣意之性情。就境界而言,苏轼更见高远,他思索人生获取的胸襟智慧,穿透时空的敏锐更令人敬佩。两相文本对比阅读,学生体验到了同为豪放的差异,这也为学生的后续阅读作了潜在的延伸。

3 文本链接激发学生探究诗词的兴趣

本质上说,一首诗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一种诗的情结。如果教师能够走出文本,纵向联系,钻研教材以及与教材相关的素材,选择有效的文本,拓展延伸诗词教材的内容,无疑会给学生的心海投下一颗小小的石子,它激起的涟漪,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甚至一生的诗词阅读。这正是我们教学的真正目标。

人教版九年级(下)教材中最后一篇选录了《诗经》中的《蒹葭》一诗,这首诗王国维评它“《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风人:诗人;致:情致)。初中语文教材以这首至情至美诗结尾,我们教者又该如何让诗情诗意诗心在学生的心中延续?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引入《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以及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两诗比较阅读。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去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蒹葭》诗中的“企慕之情境”(钱钟书语)及“可望而不可即”的悲剧美在古代诗歌中历来都有所演绎,《迢迢牵牛星》中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及《无题》中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一水、蓬山”就是现实与理想的诱人距离。这一文学主题在现代诗歌中也同样有所体现,课外再引导学生查阅戴望舒的《雨巷》(文本略),同样可以感受到诗人徒劳地追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带来的孤独、迷失、惆怅而又执着的情怀以及淡淡的悲剧色彩。在这样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和美感,而且激发和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诗词的情趣。

参考文献

[1]陈才智.鉴赏之“如何鉴”—— 唐宋诗词鉴赏纵论(中)[J].名作欣赏,2010(7):107-112.

篇3:束缚与超越初中作文

一、耐心守望,呵护心灵家园

学生的优秀与后进对于其个体发展和教育体系来说都存在偶然性,然而在这种偶然的背后却隐藏了其必然的因素。通过大量个体的观察了解、比较分析,找出学生发展的本质的必然因素,可以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富有实效。

综合学优生一般目标明确并比较长远,能用自己的行动去达成自己的目标。他们热爱学习,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斗志,善于从苦中寻觅乐趣,在竞争中享受成败得失带来的种种感受;他们有着明确的学习计划和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够排除外界干扰,专注于眼前;他们责任心强,能为他人着想,在合作学习中起到带头作用,尽力帮助他人共同进步,但在涉及原则性问题时不肯退让。

整体学困生往往缺乏明确的目标,或目标比较低,得过且过;他们缺乏学习的兴趣,喜欢做表面文章,甚至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充当着课堂的看客而非参与者;他们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依赖性强,等着现成的成果,被动地参与展示;他们缺乏责任心,不愿为他人、为集体奉献自己的力量;他们不能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又认为小组合作不到位,效率偏低。

综合学优生和整体学困生在整个学生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还是相当小的,更多的是介于“学优生”和“学困生”边缘的一些学生。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缺点或错误,但是他们都有进步的愿望。作为教师,不管面对的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都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要给他们创造一个个进步的契机,“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暑假培训学习课时,某堂课上有一名学生没有回答出来问题,教师就请其同桌替代发言了,而事后似乎也再没有对那位学生进行关注。这位学生应该是一位学困生,他的课堂学习效率谁来保证,他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又如何培养?我们的课堂中,就应当让所有学生能够真正有效甚至高效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状况,尤其是一些特殊群体的学习状况,进而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二、精心设计,鼓励个性张扬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生为本”、“让教于学”、“彰显活力”、“着眼发展”,它具有开放、包容和发展的特点,可以说就是一种先进的课改理念。课堂设计的呈现形式是活动单,而活动单设计的关键在于活动设计的精当。教师设计问题时的想法总是美好的,但有时事与愿违,往往脱离了文本,或目的性不够明确,或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或忽视了语文课的特点。鉴于此,所有活动的设计都应紧扣文本,遵循目的性、实效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能够实现课堂目标,体现语文的韵味,又要切合学生实际,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整体设计中的宏观问题应该体现课堂的脉络,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夏》一课中,活动一:初读课文,走近夏天———梁衡笔下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活动二:细读课文,品味夏韵———找出表现夏天特点的语句,品读夏的韵味。活动三:描摹夏景,倾吐夏情———你心中的夏又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这样环环相扣、逐步深入的整体设计,既符合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又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还能使学生在品读语言的过程中享受到文字的意韵,体悟美的感受。这样的活动设计看似无痕,其实蕴藏了教师的匠心,是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影响。学困生的回答可能是一句话,学优生的回答可能是一段话,但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学优生固然在活动中能够展示自己,一些学困生也会有意想不到的表现,令大家刮目相看,让本人神采飞扬。特别是当他们形成一个个组合,课堂就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

篇4:束缚与超越初中作文

本文结合我国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着重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程设计要贴近生活

课程设计应贴近生活和学生感情实际,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的实际,提出的问题小一点,回答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从书本中直接学习到他们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情感,相信能更好地激发起他们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这对培养他们的道德水平和亲近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道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流于虚空、形式、无效。

二、课程设计要具有整体性、开放性

尽管目前的新课程对课程的内容、形式作出了调整,重视知、情、意、行的统一,在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方面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还增加了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和德育基地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但是,从我们的实际工作实践来看,这些调整缺乏内在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外在的可操作性,有如空中楼阁,学生依然是在教室里完成上述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部门应该着实在系统化的背后,对于课堂教育的管理、评价制度的完善都应该建立立体式的综合评价方式,强化生活实践能力的考察、评价,科学地引导老师和学生的价值取向。学校小课堂不应该成为学生唯一的思想品德培养阵地,要把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社会实践、德育基地等等教育形式引入日常的课程方案中,给予有效的落实,让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向社会的大课堂,让学生有充分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空间,也给老师们提供更广阔的施展教育技巧的空间。

三、课堂教学要联系实际、重视实效

1.改革课堂结构,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有效性这个问题上,我们发现不少老师没有重视课堂目标的生活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目标有效性的达成。例如,课堂上设计了许多游戏、情境和辅助材料,看似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参与性比较高,但是,由于脱离生活层面或浅生活化,所以当我们课后问学生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时,得到的结论多是让人失望的。同样在优化课堂机构上,也存在着同样类似的问题。

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必须在立足于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主体参与、教师主导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功夫。如在内容上主张将自然科学引入思品课堂,把实验课引入思品课堂,在自然与社会交融中实现感性和理性的交融,让情感得到共鸣与升华。在课堂结构上,45分钟课堂的“一二三制”原则,可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要切实地把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习惯;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老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做好科学的引导工作,否则同样会出现无的放矢的局面。

2.密切联系实际,实现知行统一。

所谓实际,就是社会,就是生活。对于初中生而言,从社会生活中获得感知,远比从书本中获得的理论更重要。教学中应该明确地让学生知道“要知道什么、怎么去做”,而不是要求知道“为什么”,否则会导致实际与理论偏离太远,出现学生课堂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样子,老师也索然无味、昏昏然。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精选案例,以例说法,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会搜集相应的事例,通过讨论、质疑等方法,做到事理综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延伸思品主题,在生活中践行

行,是形成道德四大因素的落脚点、归属,因此学校要在日常校园管理中重视学生的行为养成,将学校的各项活动与思想品德有机融合起来,避免产生课堂教育与校园生活脱钩的现象。通过校园主题活动,能不断地深化品德生活化意识,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使课堂的空间得以延续,让品德教育延伸到学生的校园生活中。

篇5:束缚与超越初中作文

卡巴·穆巴耶在一篇题为《作为一项人权的发展权》的演讲中, 首次提出了“发展权”的概念。农村高中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享有个人自由发展的权利。然而, 我国农村高中生的个人发展权缺乏有效的保障。表现为: (1) 农村社会层面:在我国,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 农民群体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农村高中的教育理念陈旧。“唯分数论”的环境因素影响着家庭、学校与社会对成功标准地评判。在各方舆论的束缚下, 大部分农村高中生被动的选择苦学, 以此改变个人及整个家庭的命运。 (2) 农村学校层面:部分农村学校教育方式一, 注重课本知识的应试教育, 轻视学生兴趣培养的素质教育。由于缺乏有效的专业报考指导, 他们误选了与兴趣相左的专业, 难以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 (3) 农村家庭层面:家庭对孩子寄予厚望, 教育孩子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思想引导家长倾尽全部精力投资孩子教育, 变相逼迫其放弃个人发展权。

2 束缚因素分析

1995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尽管素质教育在我国大中城市践行得相当成熟, 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并有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1) 落后的思想观念束缚。个人发展权是个人的基本权利, 它应该得到尊重和维护。但在一些农村地区群体性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 损害农村高中生个人发展权的现象相当普遍。以高考志愿为例, 部分家长以个人喜好干预子女志愿的选择, 一些农村学校越俎代庖侵害学生个人发展权。同时, 众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 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 束缚学生的兴趣培养。高中生处于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 由于落后的思想观念, 其发展个人发展权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

(2) 狭窄的发展路径束缚。城市高中生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 可以根据兴趣选择普考、艺考、保送、单考、留学等方式来实现个人的发展。而农村高中生的发展路径狭窄, 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思想观念束缚其个人发展。高考是农村高中生改变命运最重要的途径, 如果高考失利, 也就意味着他们将务农或者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每个人都有追求个人发展的权力, 但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师资队伍与思想观念, 决定了其无法践行个性化的发展要求。

(3) 滞后的城乡二元体制束缚。目前, 虽然国家采取鼓励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户籍政策, 但日渐悬殊的城乡经济差距还是让农村人口望而却步。城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教育经费投入相对充足, 城市高中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在滞后的城乡二元体制束缚下, 农村高中生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 其个人发展权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在这种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 “逃离农村走向城市是农村人的夙愿, 受教育被视为脱离农村艰苦环境和求得城市生活方式的唯一出路”。 (1)

3 权利保障的举措

发展权的核心是个人能力的充分开发与个性的自由发展。 (2) 农村高中生的个人发展受到了来自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束缚。高中阶段教育处于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 农村高中生的个人发展权需要得到释放。

(1) 师资建设纳新与培训相结合。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农村地区发展落后, 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较低。大批优秀的教师脱离农村。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的意见》指出:继续实施和改革完善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借助有利的政策环境, 留住优秀教师的同时, 吸引更多的优秀的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农村高中师资的质量方面也是尤为重要, 应当扩大农村高中的师生比, 增加教师编制, 引进更多的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优秀大学毕业生, 进一步完善针对农村地区的特岗制度。

(2) 搞好普高与职教的衔接工作。农村高中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 鼓励其在不影响学习成绩的前提下的自我发展。学校所培养的人应该是具有个性的, 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教育具有筛选功能,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 必然造成高中生分流, 并不是每位高中生都能踏入大学校门, 其中高考失利生将踏入社会, 但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由此, 国家为农村高中生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加强农村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的衔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3) 逐步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化发展。现阶段, 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着严重的失衡, 农村高中教师与学生要寻求内涵式特色化的发展道路。批判性的选择新型适合农村实际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探索更加全面的学生评价机制, 力求在尊重学生个人发展权的基础上的素质教育, 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城乡二元体制是阻碍农村地区教育发展落后的重要因素, 要保障农村高中生的个人发展权要求农村高中创新教育理念, 发掘适合农村高中生发展的职业教育途径。2014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指出:“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种职业, 具备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需要的专业素养。对于高考分流的高中生是个人发展的机遇。

注释

1肖正德.农村学校新课程改革的文化阻滞力——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审视[J].中国教育学刊, 2013 (3) :24.

篇6:“墙”的束缚与冲破

关键词:音乐 墙 动画

音乐专辑《迷墙》的主题

电影《迷墙》的产生源于平克.弗洛伊德乐队音乐专辑《迷墙》的成功,艾伦.派克被邀指导这部同名电影。平克.弗洛伊德乐队是英国艺术摇滚派中最有影响力的乐队,早期他们的风格偏向迷幻摇滚,注重听觉和视觉效果效果,采用舞台灯光、奇异色彩图画和油漆等手段营造出迷幻的效果,代表作《破晓前的风笛手》;后来陆续更换乐队主帅,以罗杰.沃尔特为乐队核心时,1979年推出了《迷墙》(Thewall)专辑共26首歌曲。这张专辑是一支“概念性专辑”,是艺术摇滚派乐队追求其音乐逻辑性和艺术性的音乐实验性产物,它采用摇滚的的手法按照古典音乐的模式创作出结构庞大的、和声复杂的具有故事演绎性的音乐作品。是当时世界摇滚乐坛的巅峰之作。《迷墙》专辑的创作就是以罗杰.沃尔特真实童年时的经历为主线展开的,他的父亲在二战中丧生,沃尔特从小失去父爱。音乐中演绎这样的故事和音乐情绪——愤怒、抑郁、孤单、疯狂:长大后的主人公平克在音乐产业的激烈竞争演出压力下吸毒、颓废沮丧,并且越来越狂妄自大、我行我素,这种情绪演况也部分受到他曾经的乐队同伴席德.巴雷特忧郁的精神情绪状况以致后来精神崩溃的影响而来;当最后这面“墙”被推倒时,平克才再次做回一个正常的、规矩的关爱他人的人。[1]“墙”成为了整部专辑中的隐喻,它代表了对于诸多问题的思考“人的孤独比喻为一堵精神上的墙,它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日益加大;同时他又将心中这堵‘墙’比喻为人生的枷锁,反映实际生活与现实社会的脱节。”[2]

电影《迷墙》主题的演绎

艾伦.派克的电影叙事上沿引了音乐专辑的歌曲的叙事顺序,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叙事性,但在情绪上却是步步累积直致最后爆发,“墙”最终被炸毁。它被誉为是“后现代电影的里程碑”,“MTV之父”。艾伦.派克的电影中借鉴了音乐《迷墙》的画面表现形式,将现实真人表演的画面与动画杂糅在一起,用画面去演绎音乐的主题,用音乐去阐释画面的寓意,形成了超现实主义的表现风格。整部影片有五段动画分别围绕:战争带来的阴影与创伤,人性在现实社会各种诱惑、压抑中的的异化,对古板的教育制度对人性的约束的控诉。专辑中的主题曲《墙上的另一块砖》有三部,在影片中出现为:第一部歌曲节选“父亲,你留给我什么,归根结底,只是墙上的一块砖。”第二部歌曲节选:“我们不需要教育,我们不要思想控制,抵制教室里的恶意挖苦,老师们,不要摆布学生,归根到底你是另一块墙砖。”第三部歌曲节选:“我不要用毒品来使我平静,我看过墙上写的东西,别以为我需要什么,归根到底这些只是墙砖,归根到底你们都是墙砖。”“墙”成为无形的束缚,象征了“抑郁、束缚、孤独”。“墙砖”都是在这些各种制度束缚之下的傀儡玩偶。这种束缚来至“战争”造成的无法挽回的家庭悲剧的伤痛的束缚;来至古板教育制度下对学生们天性的束缚;来至社会各种欲望、矛盾冲突造成对人性的束缚和异化。

通过动画的意象去表现电影的思想主题,第一段动画:一只飞向天空的白鸽瞬间在灰暗的天空中变为一只硕大的黑鹰、无数的战机,地面上的逃亡、死亡,英国国旗变成红色流血的十字架、废墟、成千上万的白色的十字架……电影中很少对话,音乐中富有哲思性、叙事性的歌词代替了电影中的人物语言。这段动画伴随着《再见蓝天》的音乐:“你见到那些吓呆了的人吗?你听到炸弹下落的声音了吗?战火已灭而创伤仍存。再见了蓝天,再见了蓝天,再见了,再见了。”(片段)这是“反战”的主题表达,乐曲的主创沃尔特所传达出来的源于切身感受战争造成他童年的阴影:失去父爱的痛苦。在这段动画前面,导演通过现实、过去、回忆的画面交代了平克的童年失去父爱的痛苦经历和感受。

第二段动画,两朵奇异的花朵纠缠在一起,将一切隔断的不断延伸的围墙……伴随着音乐《空虚的时段》:“我们该用什么,来填这些空洞的地方,在这里饥饿着、怒吼着,我们是否应该过海,为了更多的掌声……我们是否该买一个新吉他,我们是否要开辆更强劲的车,我们是否要通宵工作,我们是否要打打杀杀,而把光明都炸毁,东面之旅是否染疾,埋葬尸骨,毁灭家园,打电话送花,去喝酒去堕落……”对其在现实社会的各种诱惑、压抑下,造成人性异化的展现和控诉。

第三段动画:前妻的影子出现在房间变成一个怪物恐吓着平克。伴奏歌曲《现在别离开我》寓示着前妻情感上的背叛,欲望导致的人性的异化。第四段动画列队前行的铁锤。寓意冲破这些精神上束缚的“墙”的不断增强的推动力。

第五段动画,影片情绪被推向了最高潮:母亲在登台前梳妆,校长成为吊线的木偶,蠕虫先生、躺在围墙下没有生气的平克布偶、审判官……动画极富想象力的演绎了背景音乐《审判》的歌词画面,“我的朋友你揭露了你最深的恐惧,我判决你在同类前曝光,把墙拆掉……”对英国古板教育制度的批判,在审判官的判决下,墙被炸开,一切束缚终于被冲破。

艾伦.派克成功的用一部电影演绎一部音乐,同时这部音乐专辑也诠释这部电影的主题。成就了《迷墙》电影中最大的特色:“迷墙”的主题音乐,以动画的形式演绎抽象的主题,音乐成为电影的灵魂。

参考文献:

[1]http://uk.ask.com/wiki/Pink_Floyd

[2]尤静波.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篇7:束缚与超越初中作文

如何在一定教材限制的基础上,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求教师能够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和解放思想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之间掌握好尺度。

1 传统教学模式的利与弊

我国高中化学有基本的知识框架与固定教材, 因此以教师严谨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仍然不可缺少。教师讲授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在整体及深度上把握化学知识, 使学生快速有效地吸取有用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高中的化学教学目标并非“教”, 而是“学”, 如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应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传统刻板的课堂教学无疑已不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与社会需求,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成为必需。

2 丰富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教学方法中已融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 主要有:创设情境、实验演示、实验探究、电脑模拟、媒体展示、小组合作、问题驱动、交流讨论、总结练习等。上述教学方式的使用无疑增添了教学色彩, 提升了课堂气氛。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鼓励多种教学方式的采用, 教学方法形式的多样化丰富性已成为新课程教学的常态。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 在这些经常性利用的手持技术、数据传感、实时展示等先进教学手段的绚丽繁华的课堂上, 存在着教师使用了令人目不暇接的教学形式, 但学生并没有掌握学习内容的现象。或者没有价值的学习内容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来实施, 形成了新课程以来的教学形式主义。

高中化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性质很强的学科, 运用好实验这块阵地促进学生活跃思维, 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 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2], 但如何合理使用各种教学方法, 是每个高中化学教师首要思考的问题。

3 权衡束缚与解放, 正确使用各种教学形式

3.1 创设宽松和相对自由的课堂气氛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条件

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但枯燥呆板的课堂气氛容易使学生的主体性被扼杀, 更谈不上主动发展。因此,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的程度, 取决于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的宽松程度。当学生提出出乎意料的想法时, 教师应积极评价。当学生对教师提出疑问时, 教师要给予鼓励和解释, 当学生理不清思路时, 教师应耐心地给予点拨, 如此, 学生感到安全, 放松, 才会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友好、和蔼、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但课堂气氛的放松并非任由学生散漫自由、无视课堂纪律。一堂好的课堂教学, 不仅体现在对教材的把握, 精彩的生成, 教学方法、手段的灵活使用, 还体现在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精彩的调控之中。要有效调控课堂, 精心备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精心准备课, 精心预设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 是有效调控课堂的基础。一堂课, 设计教学环节张弛有度, 起伏错落, 教学过程环环相扣, 流畅自然, 教师讲得顺心, 学生学的舒心, 教师运筹帷幄, 课上起来得心应手。调控课堂, 可以借助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如通过设置悬念、问题讨论等方式,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促使学生快速产生学习的欲望或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学习知识。

3.2 合理使用各种教学方式是掌握课堂节奏、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涌入。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多媒体的使用。在进行授课时, 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进行课件、图片以及相关视频的播放,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这样不仅能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还能提高教学效果, 使得教学效率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例如, 我们在学习“电解食盐水、炼钢、炼铁、氧化催化法制硝酸、接触法制硫酸”等一系列无法在课堂上演示的生产过程时, 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把这些化学应用性的过程转化为动态性的画面呈现给学生, 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理解这一系列设施的整个生产过程和相关工作原理。又如, 在教学“钠与水的反应”一节内容时, 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向盛有滴加酚酞的烧杯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演示过程能生动地向学生展示钠的正确取用、保存及切割等步骤。学生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观察到游、熔、红等一系列现象的发生, 从而强化教学效果。除多媒体演示外, 创设情境、实验探究、电脑模拟、媒体展示、小组合作、问题驱动、交流讨论、总结练习等教学方式的采用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在化学教学中也常被采用。

面对众多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如何正确选用是高中化学教师的首要任务。针对化学课程的特殊性, 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模式, 均应符合如下基本要求: (1) 符合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 即理论与实际应密切结合。充分运用化学实验这一重要的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有利于形成化学的概念和掌握化学理论[3]; (2) 考虑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多种教学方式的采用不等于使各种教学方式杂乱无章地穿插于课堂, 教师应首先使学生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与要求, 各种教学方式均围绕教学目标这一核心展开; (3) 要有启发性,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教师在使用教学方式时应启发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去观察实验现象, 启发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和判断, 从而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 (4) 考虑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和灵活运用, 每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因此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采用问题式驱动方式时, 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或引导式教授的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综上, 教师只有对多种教学方法配合得当, 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3.3 精彩的教学内容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应注重与生活、社会之间的联系。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就是要把高中化学教材的内容与现实的生产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知识的教学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化学概念, 可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迁移到化学概念的学习上, 这样可以让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一些化学概念, 扎实化学基础知识, 为其以后的知识学习奠定好基础[4]。如很多学生虽知道氧气也和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 但是对于如何制造氧气以及生活中的有哪些与氧气相关的化学反应, 并未做思考。在讲解“氧气”时, 化学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学生都比较常见的问题, 如食物之所以会变质, 主要原因就在于氧气和食物直接发生了化学反应。如讲解溶液的酸碱度时, 可以布置如下作业:“一位学生买了一些蒸馏水, 测其p H为6.0, 然后她把水煮沸, 倒满一个容器并盖上盖子, 冷却到室温测其p H为7.0。该学生把一半水倒入一个容器并搅拌了五分钟;另一半她通过麦秆向里面吹气, 然后测其p H发现两个样品的p H均为6.0, 请解释每一步的测量结果。”使学生通过各种生活现象认知化学知识。

3.4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科学研究项目是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选择途径

从2009年起, 上海市育才中学采用行动研究法, 开展了“普通高中学生个性化学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项目研究至今, 已在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内涵提升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 全国高中经济状况不同, 面向学生开放科研项目的可能性也不尽相同, 但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 鼓励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无疑是现代教育的趋势。与其他学科比较, 化学在面向开展科研项目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高中生进入大学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在美国高中教育中已很普遍。高中生参与科研可以开阔眼界, 从而切实体验化学知识带来的成果,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我国对于“高中生参与科研”的利弊目前仍有争议, 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目前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和高校展开。

由于高中生的时间精力有限, 高中生参与科研无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 如基础知识不扎实, 难以触及科研核心等。因此开展高中生科研工作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指导教师应明确开展目的和预期成效。

综上, 化学教学并不在于机械式地把知识灌注到学生的脑子中, 而是在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自觉地去掌握知识。因此, 只有传统教学方式与新教学方法的合理配合, 才能在化学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使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摘要:在当今高中教育的新形势下, 涌现出各种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 合理权衡传统教学与新型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 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高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际, 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传统与新兴教学方法之间的合理配合。

关键词:高中化学,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新方法

参考文献

[1]范利平.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化学实验的特点及教学模式探讨[J].化学教育, 2003, 7-8:23-25.

[2]李鸿宝.高中化学教学应特别重视实验教学[J].科技视界, 2014, 34:273.

[3]苏育才, 陈晓清.高中化学实验生态课堂的现状与优化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 4:67-68.

篇8:隋建国与“被束缚的奴隶”

隋建国可以算是艺术界典型的“高富帅”,为人低调,作品睿智,对时代有敏锐的观察和思考,所以,圈里圈外给的全是好评,几乎是毋庸置疑且无懈可击的完美先生。但是,仅从那些隋建国的嫡系批评家们充满谄媚的评论与论断中,很难发现隋建国本人及其作品的真实一面。不过,我们依然可以从隋建国的作品中看出端倪。

在隋建国个展的展厅入口处,有四个巍峨的石膏像——两个直接翻制米开朗琪罗的《被束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另两个是“换”上中山装的《被束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中山装奴隶”被隐晦地命名为“衣纹研究”。了解美术史的人知道,米开朗琪罗的两个奴隶雕像是为教皇的陵墓而作,放在陵墓的入口处,隋建国如此做法充满了显而易见的政治隐喻和嘲讽。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个作品也像是艺术家的自嘲——暗示作者本身也像一个“被束缚的奴隶”。倘若稍稍捋一下略显凌乱的布展,把隋建国的作品按创作时间顺序一字排开,大概会一目了然。

隋建国前期和后期的创作心态大相径庭,所谓“五十知天命”,年过半百的隋建国肯定了解个人的能量是如何微不足道,也必定释怀于艺术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所以跟前期的激进尖锐相比,隋建国后期的作品更像是驯服于“天命”的老者般神光内敛:20世纪80年代末,激烈政治运动导致了一代人的焦虑、恐惧、愤怒与哀痛,这个时期隋建国的作品政治指向强烈;到1990年代初,隋建国的作品日渐温和,1992年的《地罣》暗示着矛盾双方的相互妥协,1996年的《殛》如隋建国自己所说,更像是自己的缩影,那块钉满钉子的橡皮正像自己一样喜欢逆来顺受;1997年的中山装系列甚至可以当做颂歌来对待,1998年以《被束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为原型的《衣纹研究》可以说在暗示这个时代的不合理终将坍塌,但也可以说就是衣纹研究而已。2000年之后隋建国的作品日渐充满小资式的“为赋新词强说愁”,日渐沦为无感情投入的为艺术而艺术。比如《长沙的沙》那样无厘头的作品,又比如在这次展览中出现的《大提速》视频。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粗略地看出隋建国日渐谨小慎微的走向,其锐气与力量的消退昭然若揭,只是囿于隋建国的位高权重或者常年在艺术圈积累的江湖声望,鲜有批评家会“不懂事”地对其说三道四。

艺术圈不好混,学院身份对隋建国的束缚不可避免,但隋建国更大的困顿并非来自身份的焦虑。作品《殛》表明,隋建国很难成为一个斗士,作为体制内的当代艺术家,他又不得不时时忖度着前卫与保守、传统与当代、反动与正义的度。大概也是这样的心理,中央美院的潘院长也玩起了当代概念。而身在中央美院的隋建国,无论在朝在野,是一个几乎从来没有站错立场的艺术家,但艺术不应该仅仅是立场的问题,否则中央美院或者四川美院就该改成政治学院……千头万绪剪不断、理还乱,《封存的记忆》表明,隋建国并没有真正对艺术有所领悟,这是一个被过度阐释而获得好评的作品。隋建国的作品不管是“物派”还是“极少主义”,也不管是“意派”还是“极多主义”,仅就艺术层面而言,隋建国并没有足够的拓展。

艺术家未必非要剑拔弩张地愤怒着才算高级,那么艺术到底要怎么做?栗宪庭又说重要的不是艺术,那是什么?博伊斯坚定地主张艺术要成为社会权力战场中的有力武器被加以运用,如果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博伊斯和栗宪庭都把艺术当成了工具,而隋建国与大多数的当代艺术家们对艺术的认识是含糊的,他们在大多数状态下,都是在为艺术而艺术,或许可以说是艺术的奴隶,因为艺术凌驾于艺术家之上。

不过,朱青生有过一段话评价博伊斯,认为伟大的博伊斯像一个巫师,在自己的套路中玩弄人的觉悟与机遇。但是在对这一套更加熟练的东方人面前,博伊斯就略显笨拙。但恰恰是这种笨拙和局限导致了新的超越。想来,隋建国也是如此,鲁迅在“灯下漫笔”之时,有提到过第三个时代,并两次强调第三个时代实为青年的使命。而从青年步入知天命之年,被束缚的隋建国也许无法完成“青年的使命”,但是,正如博伊斯的局限,这会是新的超越的开始。

上一篇:马泉中学2011年春季开学典礼主持词下一篇:大学学生干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