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卑与超越有感

2022-06-28

第一篇:读自卑与超越有感

读自卑与超越有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是意大利心理学家阿弗雷德.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他的通俗中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阿弗雷德.阿德勒在书中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这本书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

什么是自卑?自卑就是自我评价过低,自己瞧不起自己,自己不如人的感觉,担心自己笨拙,对自己价值的怀疑,是一种人格上的缺陷,一种失去平衡的行为状态。自卑常以一种消极防御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嫉妒、猜疑、羞怯、孤僻、迁怒、自欺欺人、焦虑紧张、不安······这些都是一种自卑的表现。自卑会使人变得十分敏感,经不起任何刺激。而这种自卑感则是由于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内心将自己的想法与自己实际价值比较之后产生。

自卑对人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这就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有自卑感存在。但处理得好,会使自己超越自卑去寻求优越感,而处理不好就将演化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另外,自卑容易消蚀人的斗志,就象一把潮湿的火柴,再也燃不起兴奋的火花。而长期被自卑笼罩的人,不仅心理活动失去平衡,而且也会诱发生理失调和病变。最明显的是自卑对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有不良影响。我们应该如何超越自卑呢?首先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我们说自卑是一种自认为不如人的感觉。这就意味着它是一种"自认"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是我们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而产生的。事实上,地球上每一个人,从某个特定的方面来看,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

而且,自卑感的产生来自我们对事实的结论和对经验的评价,而不是来自事实或经验。例如:我是个举重不行的人,但这并不等于说我就是个"不行的人",张三的举重非常出色,但他没有办法替我搞互连网技术,他是网络技术方面不行的人,但这同样不意味着他是"不行的人"。

其次,自卑感之所以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是由于我们有"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不如人的感觉产生是由于我们不用自己的尺度来判断自己,而用某些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我们这样做,当然会带来低人一等的感觉。因为我们想、我们假设、我们相信应该用某些人为标准来使我们自己向他们看齐,因而我们觉得不如人,觉得焦虑,从而得出结论认为我们本身有毛病,然后这个愚昧推理过程的逻

辑结论是:我们没有价值,我们不配得到成功与快乐。不管我们自己有多行,只要我们不觉得抱歉和罪过,就没有办法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与天赋。"自己不如别人",那么这个"别人"是谁呢?以哪个人为标准呢?有没有一个通用的"别人"的标准呢?为什么我们应该以别人为标准呢?为什么我们应该"象其他每一个人"呢?实际上,并没有"其他每一个人"的通用的标准,就算有,也不过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些人的主观想法。况且,"其他每一个人"都是由个人组成的,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你身为一个人,不必与别人比较高低,因为地球上没有一个人是和你一样的,也没有人和你是同一等级的。你是一个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你不象任何一个人,也无法变得象某一个人。而且,实际上也没有谁要你去象某一个人,当然,也没有谁要某一个人来象你。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个别独特之处,就好像世界上的每一片雪花都有个别独特之处一样。一个标准的人其实是并不存在的,也没有哪一个人身上帖着"这个才是标准"的标签。所以,要超越自卑,就不要拿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因为你不是那个人,也永远无法用那个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只有在自己身上发现特质、独

一、不同性,相信自己有其独特性,才可以找到内心的安全感,才可以轻易地实现自己。

第三,就算是真的在某方面,甚至是自己的长处和自以为得意的方面不如别人,那也不必自卑,以至怀疑自己的价值。为什么呢?因为造成"自己不如别人"的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种,1.先天遗传因素:生下来就智力高人一等,非常聪明,或生下来就具有某一方面的天赋,如莫扎特、维纳。2.优越的家庭环境、客观上的有利条件等。3.自身的主观的努力,刻苦、勤奋。4.机遇,偶然性等。而对于第一种原因,我们没什么自卑的,因为这种因素不能由我们的主观意识、主观意志决定。而对于第二种原因我们多半也无能为力,至于有的人认为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改变环境,适应环境,利用环境甚至选择有利于我们的环境,我把它归于第三种原因,主观努力因素。对于第三种,我们可以去努力的,对此,我们产生的不应该是自卑的情绪或感觉而应该是一种激励感才对。至于因素4,我们也是捉摸不定的,而且有人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那么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把因素4归于第三种因素里。进行了上述如此这般的归因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没必要自卑,别人之所以比我优秀,或者是由于我们无法决定的原因,或者是我们可以决定、可以改变的原因,对于前者,我们不必自卑,因为事出有因,且无法为我所控;对于后者,我们不该自卑,因为我们也可以做到。所以,有句话说得好:"我们应该努力去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而要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并努力寻求知识,以了解它们的区别"。

从其他的角度来谈自卑:第

一、培养如阿德勒所说的"社会情感",或做到如庄子说的"至人无己","忘我",或如马克思所说的"为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而奋斗",或如罗素所说的"集中精力于实现伟大的、非个人的希望,„„,具备伟大灵魂的人,„„心灵反映出整个世界„„",又或如达到冯友兰所说的"天人合一"境界,或如佛家所云:"普度众生"、"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如此等等。都讲求的是超越自我,超越个人的私利,把自我与世界统一起来,而不是以自我

为中心。

第二、追求永恒无限的事物,而非资财、荣誉和感官的放纵。斯宾诺莎说:"追求永恒无限的事物足可培养我们的心灵。"财富、荣誉和感官的放纵这三者,足以引起心灵上的纷扰,因为,这些都是被人所争夺的对象,一旦失去,会感到巨大的不快,而追求永恒无限的事物则失去了也不会引起心灵的烦扰、恐惧和怨恨,不会有悲伤。

生的意义在于奋斗,我赞成这一观点。 当朝夕相处的同学处于困境之中时,我们熟视无睹或轻描淡写的宽慰几句;当同学取得一点点成绩时,我们置若罔闻或冷嘲热讽。没有周围人的关怀认可,我们感到孤独迷茫,无所适从了,即而对生活的意义提出质疑。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的学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怎么可能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对生活充满信心呢?大家都渴求温暖的集体,融洽的关系,但有几人为建筑这气氛而努力过呢?只想索取不肯付出,终究是行不通的。

阿德勒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与他人的团结合作之中获得满足。奉献的意义是广泛的,在班级之中,我们与同学团结合作,为建筑一个温暖的集体奉献力量;在单位之中,我们与同事团结合作,为单位的生存发展奉献力量;作为一国公民,我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青春;作为人类一员,我们为人类的进步发展奉献生活。奉献就意味着牺牲,这牺牲换取的是大家的团结合作,从而产生更加巨大的力量。

人其实是很软弱的,如果人类不合作,那么自然界中许多生物可以轻易的置人于死地,人却成了世界的主宰,因为人是群居且懂得合作。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不再需要团结合作来维持基本生存,但团结合作依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人是社会的人,需要精神支柱,没有团体社会的认可,人会失去一切支柱和自尊,只有融入集体之中,融入社会之中,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当然,阿德勒对生活意义的诠释,只是从精神分析家的角度作出的,为的是

使他的病人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走出空虚孤独的旋涡。人活着仅靠积极的态度是不够的,还应有正确的目标,远大的理想,但从构建健康人生的角度讲,阿德勒的观点是科学的。

《自卑与超越》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它详细地归纳,分析了自卑这一情感,同时也大胆表达了对于自卑与超越的理解,将二者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向大家推荐这部作品,了解何谓真正的“自卑与超越”。

许欢

日语N102班

2011年2月9日

第二篇:读《自卑与超越》有感——如何让人生更有价值

你的欧哥 小掌灯

然而仅仅花了三天,我就把它阅读完了。且将我的收获与朋友们分享。

这基本上算是一本归类为哲学的书籍。作者的来头不小,序言里是这样介绍的: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他曾与弗洛伊德在同一座城市行医,并成为好友,然而两人最终却分道扬镳,形同陌路。

我们每个人性格里都有缺陷,或者我们应该要学会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我们要超越这些让我们自卑的障碍。

人生价值

三要素

第一:我们并非人类种族的唯一成员,必然要和他人发生关系。为自己的幸福,为人类的福利,每个人都要和别人发生关联。

第二:我们要学会融入团队与合作。我们是众生中的一员,我们的身边尽是他人,我们生活在与他们的联系中,个人的缺点和限制决定了一个人不可能凭自己的能力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离群索居,将会走向灭亡。

第三:爱情婚姻问题属于第三纬度的要求。每一个身心发育正常的男女都必须要面对,当我们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个人所表现出来所作所为就是其最好的回答。

如何梳理自己正确的人生态度呢?就是通过学习培养能力,以一份合适的职业让自己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求得生存;并在人际间找到合适的位置相互合作并分享合作成果;知道男女有别,明白人类的繁衍发展取决于我们的爱情生活,并与合适的伴侣一起共度余生。

当然,我们知道有很多人穷尽一生都在不断地调整,或许是职业,或许是爱情,伴侣,婚姻。这里就不展开了,是另一个话题。

如何超越

缺陷

回忆起我小时候,常常因为脸上有青春痘,而被嘲笑。我从来没有在父母那儿寻求过心灵上的安慰和鼓励。或许我的父辈们并不懂也不在乎什么叫心理安慰,什么叫梳导。考得好就奖,考得差就打板子,事物非黑即白。当然,他们也许正忙于为温饱和家庭的生计而操心,根本就顾不上精神层面的追求。

但是如今我们不一样,我们希望一方面战胜自己原生家庭带来的那些不合时宜的缺点,另一方面希望把更好的呈现给我们的下一代。

比如,我从小经受父亲的体罚打骂,当我做了父亲以后,我知道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或最好的办法,我力求避免父辈给我的阴影在下一代身上重现。

如果有选择,继续往上走,跳出来,再回头,就可以发现更多本可以做得更好的选择。

做更好的

自己

人们一直努力的从卑微走向高贵,从失败走向成功,从底层走向上层,这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整个过程的一条线,从出生开始到生命结束为止。 其实每个人都会自卑,因为每个人都对自己不满,而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的原因,就是自卑之后,你是会努力改变现状提升自己的满意度,还是为了避免受挫的感觉拒绝尝试任何改变。

书中也强调了父母亲角色对一个人成长和人生性格养成的影响。有时候也挺同情那些这方面有缺失的孩子。

对于为什么有的人控制情绪或脾气的能力或方式很差?因为他无法从自己的内心进行平复这种情绪,只能通过谩骂,打击或攻击另一个人来让自己摆脱这种情绪。同时,愤怒也会作用于器官,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发怒时面部扭曲,或者狰狞。民间也常有生气或发怒的母亲的乳汁有毒,甚至能杀死婴儿的说法。

当我们知道这些以后,如果对家里的亲人或朋友遇到这样的情形时,我们要避其锋芒,并对他们表示同情,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和控制以及管理自己的情绪。仿佛迁怒于他人,埋怨,责怪成了他们的惯常手法,实在找不到怪的,也会怪运气不好,怪老天爷对自己不好等等。

最后我想总结一点就是:人生之意义在于奉献,于他人有价值。虽然能力有大小,大者如国家领导人、总统、地方行政长官、公司领导,他们或造福一方人民,或带领员工为社会创造价值;小者如个体,在家庭中扮演丈夫、妻子、子女、父母等角色,圆满完成自己对人生的认知。这也是值得推崇。有大成就者成就大我,有小成就者成就小我。

写在

最后

希望有缘读到此书的朋友能够多阅读一下这方面的书籍。我们不能仅凭自己的智慧就把人生中所有的迷惑和问题都想明白并找到答案,但是借助这些先知却可以。你说呢?

第三篇:读《自卑与超越》心得体会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都是作者的一些亲身经历,分享会刚开始的时候陆老师跟我们分享了一些读书的方法,她说她个人比较喜欢纸张的形式,因为有一种亲切感,而且读书的时候还可以写一些笔记,写一些作者在书里的观点,等以后读同一位作者的书的时候可以相对比,我真的很赞同她的观点,让我又多了一种读书的方法。随后陆老师说到若想读懂这本书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前我看书只记得作者是谁内容是什么从来没有想到过了解作者的生平,我所了解的阿德勒是一位很棒的心理学家,我并没有深入了解作者本人的生平,但是今天陆老师讲了一些他的童年和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我突然明白了他是怀揣着怎么样的心情写的这本书。

他在这本书里的核心就是与别人联系合作无论学校、家庭、社会他都坚定这个理念,我很认同,其中与别人合作接受别人的优秀是一种很好缓解自己自卑与别人的关系的两全其美的方法。同样我了解到‘自卑’,什么代表是自卑,就是当你突然要面临一个问题的时候感到无能为力,自己解决不了,用现在很火的网络用语就是实力配不上野心。那么我想每个人都会有吧。若不想自卑超越自己那么就奋斗,作者也很注重奋斗,不停的去奋斗,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这个奋斗是建立在与他人合作的基础上。阿德勒也认为对身边的人若失去兴趣可能就是有心理疾病,我认为是对的,在我高三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得了心理得病。当时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包括人。我是一个喜欢交朋友的人,但那段时间真的不想与人打交道,所以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我承认他是一位很棒的心理学家,但他有一个观点我也是不认同的,就是他对人生的意义。他认为人生的意义是无私奉献,但我个人认为人都是自私的,所谓俗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认为人性本是恶的,就是可以为了自欲做一些事情,陆老师随后告诉我们他的奉献也是让自己获得成就,那如果是这样他也是为了自己去奉献他人。我想可能奉献有大义也有所小义吧。

第四篇:《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在精读Jane Nelson《正面管教》一书的时候,发现其理论与实践是以Alfred Adler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而其中《自卑与超越》是 Adler的经典之作。该书英文名为《What Life Means to You》,即“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对于这个问题,Adler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医学及心理学家,给出了当时非常前沿的,且对100年后的今天深具指导意义的哲学层面的解释。

Adler在此书的基本概念部分,提出了“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是基于地球有限的资源进行种族的繁衍与发展,具体而言即职业,社会和婚姻三方面的问题”。而人类应当以什么样的状态面对和解决这三个问题?概括而言,即充满独立,平等,合作精神与勇气。

从上图可见上述各要素之间的关联与意义。输入方:因独立而致平等,基于平等而能有合作,好的合作带来效率与成功,进而增进一个人的勇气,勇气给人更充分的独立性。输出方:在工业化社会,一个人的职业通常需要与团队(企业或机构)或较大范围的群体(整个供销环节上的人)合作;社会性是指人与社区或朋友合作;婚姻则需要夫妻双方协力合作。而好的合作模式离不开合作各方平等的意愿与状态。因此在四个要素中,独立与勇气强调个人素质,平等与合作是解决三个问题的核心。

Adler的理论基础为自卑及人为克服自卑而做的超越性努力。全书涉及了生存的意义,心灵与肉体的关系,自卑感与优越感,最初的记忆与梦境,犯罪,青春期,家庭和学校对人的影响,以及职业、社会性和婚姻全部三个方面。本笔记提炼了为父母之道,家庭和婚姻的部分。

在一个家庭中,平等与合作是要义。平等的原则需要在夫妻间,父母子女间和子女间完全贯彻。若夫妻间失去平等,例如因经济原因一方居于统御地位而另一方居于从属地位,根据Adler的理论,人有追求优越感的本能,处于从属地位者必定会通过某种方式追求权力或竞争,例如母亲利用与孩子的天然亲近使得孩子刻意疏远父亲,则整个家庭的合作精神无从谈起。正常的家庭型态中,子女在感情上并不会特别倾向父母中的一方,通常是某些原因,例如幼子出生导致长子产生被母亲忽视的感觉,而后转向父亲。子女间的不平等感觉,产生的常见副作用如长子的被忽视感,次子毕生处于竞争与追逐状态,以及幼子在野心和缺乏勇气共同作用下的懒惰。这样的家庭氛围下是无法很好的培养人的合作精神的。真正稳定的合作精神需要父母时时对孩子的疑虑进行确认,以及孩子对父母关爱的充分信心。

为父母之道,是在平等与合作的基础上,基于各自特征衍生出的为父母的责任。母亲和孩子有天然联结,孩子也需要来自母亲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关注。母亲需要与父亲合作,并给予孩子、父亲和个人社会生活以同等关注,以便孩子的合作能力拓展至父亲与社会。父亲与外界有更大范围的接触,更广阔的眼界;作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需要认识到这是家庭分工不同而非优越感与控制权的来源;需要像朋友般平等的给予家人以劝导,并掌握消除家人间争执与冲突的方法。

婚姻成功的唯一关键在于关心对方的利益甚于自己,它是两个人协力合作的表现,并体现在真诚、忠实与负责的态度,令双方在婚姻关系中获得价值感与归属感。婚姻往往是个人关注社会利益的开始,乐于奉献与合作的人通常会有对子女的渴望。婚姻的合作需要持续的努力与创造,教养与奉献,需要具有成熟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灵的人才可以达成。父母的婚姻亦是孩子学习合作的原生环境,意义重大。

那么,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和教师,怎么做可以培养出具独立、平等、合作与勇气的社会人呢?

根据Adler的理论,人的生活图景(感觉统合表)是根据生命最初4-5年,根据感觉与暗示做出的自我解释,它贯穿整个人生,具整体性与固定性。人类终生无法达到理想的完美境地,也将因此面对种种问题和不确定性。充满勇气,独立性与合作精神的人可以接受问题并提出答案,并将此作为乐趣来源而根据客观标准和常识对环境做出改进;反之缺乏上述精神的人,则会出于错误的生活图景做出错误的行动,例如争取凌驾于人以获得优越感。

个人的失败来源于自我图景的限制以及对失败的恐惧。教育者的宿命论观点无助于成功,反之在积极的态度与措施下,持续不断的关注,帮助孩子找到他的动机、方向、力量、目标和实践方案,并保护其长期的兴趣,辅以广泛而自然的训练,则能极大促进孩子的成功。

第五篇:读《困境与超越》有感

读了《困境与超越》使我深刻认识到:我们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引路人,我们是不是该尽最大努力地追寻胸罗万象呢?因为我们要站得高,才能把生命读得开阔、灵动、乐观、豁达、鲜亮;才能把人类心灵的广袤与深邃,世界的多样与神奇,世事的无端与诡异,传授给那些求知如渴的莘莘学子们。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危险的职业。伟人和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

教师的幸福也不仅仅是学生的成功,同时应该是自己的充实与成功。教师可以利用的时间与空间决定了教师是一个幸福的人。他完全可以进行自我的设计与武装,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

教师要达到上述的境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这些财富保存的载体主要就是教育的经典著作,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教育智慧的形成,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跨越由这些经典构成的桥梁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超越的过程。人类的教育虽然不断变迁与发展,但是教育的根本不会变化,教育培养人的功能不会变化,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不会变化。如教育创新,虽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之一,但是对于创新教育的论述,现在可能并没有超过陶行知。因此,现代的许多教育新思想,其实只不过是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和案例与过去大师的对话而已。

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从过去的教育家的著作中,教师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有心的教师会认真阅读教育的重要文献,认真学习不同时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读书会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的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兴庆区三小:叶兰琴

上一篇:呆滞物料管理制度下一篇:打造特色品牌讲话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