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2024-04-15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精选6篇)

篇1: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文章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与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从而提出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

作 者:闫虹霞 刘洁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郑州,商学院 刊 名:经济师 英文刊名:CHINA ECONOMIST 年,卷(期):2003 “”(11) 分类号:F121.3 关键词: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化   产业升级  

篇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未江涛 姚胜安

发布时间:2009-04-2

2摘 要:城市中心区处于城市的核心地带,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具有引领优势。目前,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渐突出。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思路,在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布局的集群化,服务产业的现代化和服务领域的高增值化。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对策,一是加强政府宏观指导;二是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三是正确对待“退二进三”政策;四是加强环境建设。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国内外对城市中心区的内涵存在不同的观点。美国社会学家伯古斯(E.W.Buogess)在研究芝加哥的城市空间结构时,把城市结构按照圈层进行划分,由内向外依次为中心商务区(CBD)、过渡地带、工人住宅区、高级公寓住宅区、通勤区,并指出中心商务区就是城市中心区。英国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就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出发,把城市的中心城区称作城市中心区。国内学者宋文新则提出城市中心区应该是城市的经济中心区,是城市的主要经济活动区,该地区以第三产业为主、土地产出率最高、人口最密集、活动最频繁,而且能够充分体现城市的特征[1]。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城市中心区的内涵界定存在不同的阐述,但本质特征都是一致的,即城市中心区在地理位置上应该处于城市的核心地带,在经济发展上应该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应该具有引领优势。

一、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性

(一)城市中心区环境不断恶化。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心区的职能高度集中,产业和要素不断向中心区聚集。但是规模的过度扩张使得中心区的核心优势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不断困扰着中心区的可持续发展。巴黎市中心区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二战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巴黎市中心区由于具备相对优越的投资和宜居环境,产业和人口迅速增加。当聚集规模超过中心区的可承受力后,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公共基础设施不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发生[2]。上海市中心区早期把“生产中心”作为上海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心区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工业得到了急剧膨胀,并带动了相关劳动密集性产业的发展,大量人口涌向中心区,导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心区人

口密度达到惊人的程度[3]。人口过度膨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困扰着上海市中心区的发展。

(二)城市中心区面临“空心化”威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郊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上交通设施的日益发达,郊区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心区产生一种“稀释效应”,直接导致中心区的产业和要素不断向郊区迁移。当产业与要素迁移达到一定规模后,中心区便失去了规模经济效应,存量产业和增量产业都将向郊区迁移。上海市中心区早期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使一部分居民外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心区人口密度过高的压力,但以零售业为主的一般服务业也逐渐外迁。巴黎市政府在实施工业分散政策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巴黎市中心区工业结构高度聚集带来的负面影响,但随着工业部门的不断外迁,中心区的税收来源逐渐萎缩,财政收入不断减少,导致了城市建设滞后,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居环境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中心区的产业和人口同步发生了外迁。

二、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思路

(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根据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研究结论可知,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大,并成为现代社会中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的产业部门[4]。因此,衡量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是否高级化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的高低。根据我们对国内外部分城市中心区的研究,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都在努力扩大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这一点可以通过广州市中心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得到验证。2006年广州市中心区二三产业产值构成比重为20.16:79.39,相比较2001年的二三产业产值构成比重而言,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下降了4.6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了6-51个百分点。因此,城市中心区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将继续呈现高级化趋势。

(二)产业布局的集群化。产业集群化是以某一特定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高度聚集现象,其主要特点是大量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既进行激烈的市场竞争又展开多种形式的相互合作,形成紧密分工合作的产业活动集群体[5]。但是早期的城市中心区产业布局比较分散化,导致生产规模小型化、基础设施建设重复化、生产效率低下的局面。特别是产业布局的无序性造成行业间的恶性竞争,影响了城市中心区资源的最优配置。按照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发展应以产业互补为原则,形成符合各自优势的产业集群。城市中心区产业布局的集群化不仅有利于土地的集中利用,而且有利于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城市中心区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条件,中心区产业布局将会向着科技园、商圈、商务中心等集群化的方向发展。

(三)服务产业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中,服务业部门的从业人数逐渐上升,城市功能

也从原来的物质生产中心逐渐向服务中心、信息中心、管理中心和科教中心转变。通过对国内外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流方向,即以社会服务业为主的传统服务业比重逐渐降低,以金融保险、房地产、会展、物流等现代性的生产服务业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我国著名学者李江帆教授(2003)对此指出,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比重的上升和传统服务业比重的下降是第三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的未来发展将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一种格局。

(四)服务领域的高增值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渐由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为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第三产业内部的服务业也加快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行业转换,其中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是推动产业高附加值化的重要助推器。生产服务业主要包括从实物产品生产领域分化出来的产品研发、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中介咨询、服务营销、物流配送等领域;生活服务业主要包括休闲娱乐、现代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城市中心区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将形成以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另外,在城市中心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下,现代服务业领域的行业附加值还会不断得到提升。因此,服务领域的高增值化将成为城市中心区未来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三、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城市中心区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时,政府必须制定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通过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积极扶持中心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把现代服务业确定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影响,中心区被分割为隶属于不同行政管辖的区域,致使各区域间在制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时,缺乏充分的协调性,区域间产业结构存在很大程度的趋同现象,在某些产业和行业方面甚至形成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为了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驻本区域,各区域之间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土地、税收等方面展开大比拼。区域中的一些企业也为了寻求更为有利的条件,在各区域之间不断地流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逃税现象的发生。因此,政府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时,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特别是加强区域间政府制定产业结构政策的协调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心区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升级。

(二)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的调节要求。首先,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资源要素和产业为了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必然会在中心区与外围区域之间进行不断地流动。当中心区资源要素和产业过度集聚,并超过一定的“度”时,由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现象就会转化为规模不经济现象,资源要素和产业便会离开城市中心区,寻求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随着产业的逐渐外迁,中心区高度集聚的人口也会随之外迁,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中心区的超负荷运转压力。其次,城市中心区的产业在进行空间布局时,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的调节要求,在级差地租的影响下,根据地均产值的高低和产品附加值的高低,决定不同产业的合理布局。地均产值高、产品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应该继续留在中心区,而占地面积大、地均产值低、产品附加值低的传统制造业应该实施外迁。第三,对于那些长期以来由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业、金融保险、证券、电讯等行业,应该逐渐向非公有制经济开放,实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必须正确对待“退二进三”政策。目前,国内外城市中心区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中,往往采取“退二进三”等相关政策,例如,上海市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提出了“退二进三”以及“存量调整与增量合理布局相结合”的产业政策,对上海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巴黎市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也制定了“工业分散”的政策,通过工业的外迁实现巴黎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这种“退二进三”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在城市中心区早期的产业结构置换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心区通过空间置换,为引进现代服务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是在工业外迁过程中,绝对不能搞“一刀切”的政策,而应该根据行业的具体特点区别对待。对于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可以采取“园区集聚”的方式,通过迁入工业园区,实现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对于那些轻工业行业,例如时装加工、室内装修等行业应该有选择地留在中心区,通过行业自身的优化升级获得发展。因此,在实施“退二进三”政策时,应该具体行业具体对待,适当地发展一批都市型工业,而不能盲目地实施外迁。

(四)加强中心区环境建设。目前,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一般是打造现代化的“中央商务区”,对中心区的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完成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任务时,必须考虑到如何加强中心区的环境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总部企业进驻中心区,实现中心区商务圈的形成。首先,应继续实施产业的空间置换政策,将污染严重的传统产业外迁,为中心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次,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修建各种主题公园和标志性建筑,并增加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为中心区营造良好的宜居环境;第三,应加强中心区的软环境建设,通过改善办公网络环境、减少外部交易成本等一系列措施,为中心区的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参考文献:

[1]宋文新.城市中心区结构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朱晓龙,王洪辉.巴黎工业结构演变及特点[J].国外城市规划,2004,(5).

[3]张水清,杜德斌.上海中心城区职能转移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J].城市发展研究,2001,(6).

[4]李江帆.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第三产业现代化[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篇3: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近年来, 榆林市紧紧抓住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历史机遇, 依托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能化主导产业, 积极发展配套产业, 延长能化工业产业链, 工业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2008年,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229.34亿元, 同比增长35.1%, 实现增加值762.74亿元, 占GDP的75.6%, 同比增长26.3%, 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增速都位居全省第一。基本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化工、油气为主导的能化产业体系, 榆林、神府两个经济开发区, 榆横、榆神、靖边等十多个工业园区“两区多园”的发展格局。2008年, 全市原煤产量达到1.55亿吨, 天然气87亿立方米, 原油749万吨, 原盐41万吨, 精甲醇82万吨, 焦炭786万吨, 发电量238亿度, 聚氯乙烯20万吨, 玻璃711万重量箱, 水泥97.5万吨。能化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5%, 对全市GDP贡献率达到72%, 对全市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6%。成为全国重要产能大市。

我们在发展能化产业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煤炭, 以神府矿区南区、榆横矿区等为重点, 加强现有中小煤矿整合重组, 重点建设千万吨级大矿, 目前已形成1.7亿吨的煤炭生产能力。煤化工, 以神府、榆林两个经济开发区和榆神、榆横等工业园区为重点, 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工艺, 重点发展百万吨级的甲醇、烯烃、煤制油、兰炭生产装置, 初步形成了煤液化、煤气化、煤焦化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电力, 以榆横、府谷等工业园区和神府经济开发区为重点, 建设60万千瓦和百万千瓦级超临界、超超临界坑口火电机组;以定边、靖边为重点, 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目前, 全市已形成火电装机容量620万千瓦, 在建风电装机5万千瓦, 拟建太阳能光伏电站5万千瓦。盐化工, 以榆横、绥米佳等工业园区和神府经济开发区为重点, 不断加快岩盆资源勘探和开发转化, 已形成聚氯乙烯生产能力25万吨。油气, 以定、靖油区为重点, 按照稳定老区生产、加强新区勘探, 提高油气储采比为目的, 大力推广应用注水、注气等二次、三次采油新工艺和新技术, 预计全市今年原油产量突破90万吨, 天然气产量突破100亿方。同时, 不断加大资源深度转化力度, 2008年, 全市能源资源初级产品就地转化率约20%, 初步形成了以原煤———发电、原煤———兰炭———电石或铁合金、原煤———兰炭———煤焦油———清洁燃料油、原煤———甲醇———低碳烯烃、原煤 (天然气) ———甲醇———醋酸或二甲醚等下游产品、原盐———烧碱、聚氯乙烯等循环型能源化工工业体系。

在大力发展能化主导产业的同时, 积极发展装备制造、物流等配套产业。在榆林经济开发区开辟了能化装备制造园, 规划了6个专业制造区, 引进730多家装备制造企业, 煤科总院煤机制造、宝钛集团化机制造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正在启动建设榆阳区组装中心和靖定、神府两个维修中心, 力争到2010年, 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装备制造企业。随着交通设施的极大改善和资源开发的快速推进, 榆林物流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约35亿元, 占到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0%。据不完全统计, 全市现有专业物流企业74家, 其中部分企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 正在成为物流行业龙头。在榆阳、神木等县区, 还涌现出一批信息中介企业, 神木县上百家信息中介企业一年中介业务量高达数十亿元。

但是,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榆林工业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 特别是结构性矛盾突出, 能源经济一枝独秀, 重工业比例高达99.25%, 非能源化工产业被边缘化, 装备制造业刚刚起步, 毛纺、皮革等传统轻工业提升困难, 已经影响到我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高度重视, 认真予以解决。

二、榆林工业产业调整和振兴的基本思路

根据省上出台的12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规划纲要, 我们结合榆林实际进行了认真研究, 提出今后一段时期, 榆林工业产业调整和振兴的基本思路是:以能化产业为主体, 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两翼, 大手笔规划、大区域布局、大项目策划、大集团引领、大集群推进, 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基地。计划从今年起到2012年, 四年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总投资3000亿元, 形成2.6亿吨原煤、1200万吨原油、140亿立方米天然气、280万吨原盐、600万吨甲醇、100万吨煤制油、160万吨聚氯乙烯、3000万吨兰炭的生产能力和1500万千瓦电力装机容量, 原煤转化率提高到45%以上。规划未来十年投资1.5万亿元, 建设1000个项目, 构筑能化、农业、城镇、生态、交通、水利、资本、科教、平安十大体系。重点做好5大产业调整和振兴工作:

1. 能源产业。

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珍惜资源、深度转化”的重要指示精神, 依托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做大做强煤炭、油气和电力产业, 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 着力构建新型能源工业产业集群。一是适度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优先安排大型煤炭基地内的大中型煤矿项目;支持现有生产煤矿及选煤厂技术改造, 建设节能、环保和安全高效矿井;适度加快商品煤产能建设。二是有序开发油气田。坚持油气并重、协调发展的方针, 努力实现稳定老区生产、加强新区勘探, 力争取得油气勘探重大突破和产量稳定增长, 提高油气储采比。积极推广采油新工艺和新技术, 不断提高油气采收率。科学布设油气长输管道, 降低运输成本。三是着力构建大型煤电基地。围绕煤炭资源开发, 重点建设坑口电站、煤矸石电站项目, 发展大型高效机组;在热负荷需求较大的城镇及化工园区, 发展热电联产;加大关停小火电厂力度, 提高电力技术装备水平, 降低能源总消耗量。四是加大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 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加快鲁能靖边48MW风电场建设, 争取再开工建设一批规模较大的风资源利用项目;加大生物质能开发利用, 推广农村新能源应用推进多晶硅、单晶硅项目建设。

2. 石化产业。

要积极发展煤化一体化、盐化一体化项目, 依托骨干企业, 推进科技创新, 发展循环经济, 延伸产业链条。一是以工业园区为依托, 提高煤化工、盐化工产业承载能力。重点建设以神华陶氏煤化一体化项目为支柱的榆神煤化学工业区, 以大唐集团MTP和兰炭、电石产业为主导的府谷煤电化工业区, 以延长集团醋酸和榆天化二甲醚为支撑的榆横煤化学工业区, 以延长集团靖边煤油气综合利用为特色的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区, 以吴堡矿区焦煤、焦化产品、煤矸石发电为重点的吴堡焦化工业区, 以金泰氯碱、浙江光宇纯碱为龙头绥米佳盐化工区。二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支持神华、长庆、中煤等大企业新建转化项目和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以市场运作为主, 发展跨区域企业集团;打破行业界限, 发展煤、电、化、路、港一体的跨行业企业集团;打破所有制界限, 发展各类资本参与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集团。三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创新体系, 在产业集群重大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的研发上取得突破;积极争取国家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努力拓展产业链条下游环节, 把煤化工产业向化工原料、精细化工和化工产品制造延伸。四是加快结构调整。引导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3. 装备制造产业。

围绕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需要,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抓好装备制造业配套建设, 支持龙头企业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 促进龙头企业与集群内配套企业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 提高内部配套率。围绕大型油气田开发, 建设油气钻采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抓好矿山机械、化工设备等产业, 重点发展煤炭装备、冶金轧制设备、通风设备等, 形成煤炭冶金重型装备制造集聚地。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装备、兆瓦级风力发电设备及零部件, 加快发展多晶硅生产检测设备, 单晶硅生产、加工专用设备, 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 构建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和硅产业专用设备生产基地。

4. 轻工业。

上世纪后期, 以毛纺、服装产业为龙头的轻工业曾是我市的支柱产业。重振榆林轻工业, 对于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统筹城乡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市县两级将联动制定一揽子扶持政策, 调动民众力量, 扩大招商引资, 以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为主体, 强力推进轻工业。在发展思路上, 重点围绕能源化工产业, 延伸应用材料产业链改造, 大力发展水泥、玻璃、轻工制品等建材产业;提升毛纺、皮革、服装等传统轻工业;积极发展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粉条、红枣、海红果等食品工业, 支持发展黄芪、甘草等现代中药材加工业。

5. 物流产业。

篇4: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一、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矛盾特征与“十二五”时期结构调整面临的起点

产业结构具有影响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就业和环境等方面的多重效应。过去一段时期我国产业结构比较好地发挥了其增长效应,但在分配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方面,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在环境效应方面,过度依赖重化工业的扩张,加上相关制度建设滞后,使得资源、环境难以为继。在就业效应方面,由于在剩余劳动力还没有得到充分转化就开始了资本深化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就业矛盾仍然突出。在分配效应方面,由于过度集中于一般加工制造环节,在全球产业链中,国外高端环节的垄断与国内加工制造环节的过度竞争与产能过剩,导致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摩擦加剧,并使得国民所得比重下降。总的来看,上述矛盾集中体现在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供应链管理和分工深化等关键环节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滞后而非简单数量比例关系的不协调,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矛盾由过去部门之间的不协调转向关键环节及其相关生产性服务业滞后的制约。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摆脱国际经济危机影响和走出国内经济调整迈向新繁荣的时期,是我国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同时,也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

第一,由工业化、城市化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仍将有条件取得比较高的速度增长,但很有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格局。虽然此轮国际金融危机是在全球经济增长需要新的推动力,国内调整刚刚启动、前期积累的矛盾尚未得到有效释放的条件下爆发的,加快增长面临的制约因素较多、较强,从低谷到恢复到高速增长所需时间也会长一些,但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支撑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基本面并没有根本的变化。

第二,“十二五”时期,信息技术和全球化效应递减,而其他新的技术革命还在酝酿之中,美国过度消费模式也将发生一定改变,由此决定外需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将有所减弱,内需将成为更加重要的驱动力量,将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三,近期着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刺激内需,尽管我国试图改变消费比重持续下滑的局面,但是以投资带动的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将更加强化,“十二五”将面临更加突出的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进步等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要求。

第四,“十二五”是我国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既要考虑近期扩大内需带来的结构变化和“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也要着眼于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着力培育下一轮经济增长的高增长性行业。

二、“十二五”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和思路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1、基本原则

作为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过渡时期的产业结构调整,既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十二五”的结构矛盾,更要着眼于更长时期的结构升级要求,应坚持以下原则:处理好中近期扩大内需及结构调整要求与长远发展目标的关系,坚持长短结合的原则;处理好参与国际分工与改善贸易条件的关系,坚持有利于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和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原则;处理好产业结构升级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坚持提升要素禀赋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促进集约发展、节约发展和环境友好的原则。

2、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和思路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主要矛盾的转换,“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应转向以强化薄弱环节为主的功能性调整,主要是提高国际分工地位和分配效应,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外部效应,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即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提高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实施“突破关键环节”的战略,重点突破研发、设计、营销、品牌培育、技术服务、供应链管理、专门化分工等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和生产性服务业,切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构筑以下四大格局: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型产业规模化的产业结构优化格局;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配套、共同发展的企业组织合理化格局;内源性发展与外源性发展相结合的复合化格局;工业新型化、服务化与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现代化相互支撑、共同促进的融合化发展格局。

(二)发展重点

1、继续保持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加快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保持农业稳步发展

重点保护农业生产能力,稳定重要农产品供给,大力支持农产品高品质化、生产分工专业化、生产方式科技化、产加销产业链一体化和产业功能多元化,建立农业产业化、信息化、规模化、良种化、功能化和可持续化的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型生产体系。

一是以形成年产1.1万亿斤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切实保护好耕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农田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二是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把我国精耕细作的传统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

三是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不断完善企业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

四是完善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六是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传导机制;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发展农资连锁经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2、突破关键环节,加快工业结构的升级转换

适应工业化、城市化要求,把握需求升级、技术进步和比较优势的提升,加快工业结构的升级转换。

一是重点突破研究开发、设计、营销、品牌、技术服务、专门化分工等制约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由单纯加工制造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加工贸易实现由低附加值区段向高附加值区段、由单一生产向综合服务和全球运营方向转型升级。

二是强化和提升传统工业的新型化,通过加快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产业重组和布局优化,着力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摆脱能源、资源、环境的制约。

三是重点支持具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高附加值、高加工度特征的机电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

3、强化制度创新,加快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十二五”时期,随着城市化加速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两类服务业将得到较快发展。即为生产提供高效能服务的金融、保险、设计、咨询、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满足人们生活层次提高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旅游、电信内容服务等。

第一,顺应产业融合、分工深化细化的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鼓励创新业态,提升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引导制造业企业的专业服务外部化,促进专业服务业发展。

第二,打破行业垄断,鼓励竞争,竞争机制引入银行、保险、铁路、民航、邮政、电信等领域。建立健全有利于社会分工的法律法规,强化服务业的规范服务、诚信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形成有利于分工的文化氛围。

第三,抓住国际上服务业转移加快的趋势,在防止跨国公司对我国服务业关键领域实施控制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承接软件、信息、金融服务、管理咨询等国际服务业转移。

4、支持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群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二五”时期,尚难以出现像上世纪90年代那样具有极强带动作用的电子信息产业,因而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可能是1—2个产业,而是一批产业或产业群。这些产业群将主要从解决21世纪的人类社会将面临的能源、原材料短缺、环境问题和老龄化问题中产生,同时,也包括立足于未来我国需求升级要求的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及新能源设备、智能电网等新能源产业;先进交通运输设备产业(“下一代汽车”、高速铁路、大飞机、城市轨道交通等);下一代移动通信设备、下一代互联网等下一代信息设备制造和信息服务业;纳米材料,新型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生物农业、生物材料、生物化学、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等生物工程及其相关产业;环保设备制造和环保工程及其相关服务产业;医药制造和医疗、保健、护理等健康产业;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

三、主要对策措施

(一)政策重心由结构性政策为主向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为主、兼顾结构性政策转变

一般说来,在市场比较完善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短期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主要应该由市场来解决,而追求长期目标如改善国际分工地位、战略性进入等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设计和支持。在转轨时期,一方面,要加速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市场发育;另一方面,政府要对市场信号扭曲和失效部分进行弥补。同时,适应我国工业化的阶段性变化,和产业结构矛盾由部门之间的比例不协调,向关键环节滞后的变化,政策重心应由过去的部门(结构性)倾斜,向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为主、兼顾结构性政策转变,重点突破研发、设计、营销、品牌培育、供应链管理、专门化分工等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二)实施多层次发展的产业结构战略

我国大国国情和国际竞争要求我国必须实施多层次发展、多种模式并存的战略。我国重化工化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没有得到充分转移的情况下就开始了,解决就业问题还是经济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要求继续发挥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未来一段时期加速城市化,要求原材料型重化工业还将保持较快增长。我国已经积累了较强的技术能力,同时,为缓解原材料型重化工业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需要加快推进由原材料型重化工业向重加工业、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由以工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转变。

(三)强化制度创新,为促进分工细化深化和向主要依靠非价格竞争转变提供制度性条件

分工细化深化和实施非价格竞争战略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条件。为此需要尽管改变政府职能转换滞后,信用制度缺失,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和培育、分工深化得不到足够的保护的状况,降低交易成本和从事研究开发、品牌营销等附加价值高端环节的风险,促进专门化分工的形成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首先,要加快与政府职能转换相关的财政体制、政府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完善。二是理顺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强化环境保护机制。三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法规的建立健全,为促进分工深化细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制度性保障。四是建立过剩产能退出机制。

(四)促进自主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加快建立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创新型企业的投融资机制和环境条件。如风险投资机制、技术鉴定、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机制,创新型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与金融资本、实业资本的合资、合作机制;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支持体系、技术服务体系、技术产权交易体系等。

二是制定和完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关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大对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如增加对研究开发的资助,建立专门的担保体系;完善对高技术企业及研究开发活动的税收优惠与加速折旧制度等。

三是把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形成自主创新与消化吸收、集成创新互动结合,在合作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良性局面。

四是完善产业技术供给体系,增强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能力;同时,关注技术升级方向性问题,组织和支持有利于改善国际分工地位、具有外部效应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协作和联合攻关,建立合作研究机制。

(五)继续加大对教育、职业培训的支持力度,提升要素禀赋

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增长方式的关键是劳动力素质和人力资本的提高。着力于提升要素禀赋,要继续加大对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支持力度,加快实现12年教育免费制度和职业教育补贴制度,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降低受教育者的投入成本。

(六)加强金融创新和公共平台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围绕服务中小企业,加强金融创新,促进非国有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搭建试验、检测、检验等公共平台,为企业和农民提供高质量产品提供外部支持。同时,支持关键工艺技术攻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七)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和促进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一是对战略性产业进行全面系统而又持之以恒的支持,争取在国际经济事务中,拥有足够的发言权和谈判地位。重点保护和扶植对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密切相关的领域,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软件和通信设备,以及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并从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加以引导,从科技研发、示范推广、产业化全过程加以推动,从资金投入、政策措施、机制创新等各个方面加以支持。

二是防止垄断和过度竞争,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一方面,加快垄断性服务行业的改革攻坚,加快银行、保险、铁路、民航、邮政、电信等领域的改革步伐,加大引入民间投资力度,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推进加工制造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和规模化能力,提高集中度。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总体设计、成套能力和系统服务功能的大型企业集团(总承包商),促成一大批专业分工明确、特色突出、配套制造能力强的中小型企业发展壮大。制定并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标准,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通过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同时,应该高度注意防止跨国公司对我国制造业排头兵企业和服务业关键领域的控制。

(八)支持建立以我为主的全球生产体系

篇5:促进就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认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竞争的加剧,会造成一些产业就业人员的相对减少,同时也会扩展其它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国的第三产业将成为我国吸收就业人员最多的产业。我国应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就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解决就业问题,以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关键词:资本有机构成 就业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居于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指出,资本有机构成是资本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的关系,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通常的表示方法有:C/V;(C+V)/C;C/(C+V)。

从其表示方法我们可以看出,资本有机构成的本质是反映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伴随着资本积累个别资本(C)的增大,资本有机构成﹛C/V或(C+V)/C或C/(C+V)﹜都呈不断提高趋势。这种趋势是资本因追求利润内在动力和竞争外在压力下所做出的必然选择,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组织技术经济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会带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那么,有机构成的提高也对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会有影响。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我国就业产业结构的影响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马克思指出了因科技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的相对减少,或者说,表现为劳动过程的主观因素的量比它客观因素的量的相对减少”。一方面,有机构成提高后,既定的资本形成对劳动的较少数量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增加的资本投入也会形成相对减少的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这就势必形成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斥。同时,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竞争力日益加强,形成对小商品经济下的农业个体农民、城镇个体手工业者的冲击,使大量农民或个体手工业者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特别是对于无一技之长的非熟练工人影响更大。

我国原有的就业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就业人员行政计划分配,直接导致我国各企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比例失调,冗员繁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确立,就业改由市场来配置,失业问题就渐渐暴露出来。我国2000年统计的城镇失业率为3.1%,到2003年就升到了4.3%,增加了将近百分之四十,而实际上的失业率比这要高,因为大量隐性失业人员的存在及一些失业人数并没有统计在内。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同时也能创造出对劳动力的新需求

马克思也指出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增加就业的作用。“积累的增进,虽然使资本的可变部分相对减少,但并不因此排斥它的绝对量的增加”。“就业人数的相对减少和绝对增加是并行不悖的”。我国改革开放后,科学技术大量被采用,资本有机构成普遍提高,直接带来产品结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以至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和变化,这又势必促成劳动力就业结构性调整,使劳动力的就业总量不断增长。我国城乡从业人员由1952 年的20729 万人增加到2003 年的74432 万人,增长了359.1%,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带来的其它就业领域的拓宽。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会导致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马克思指出:“机器在应用它的部门必然排挤工人,但是它能引起其它劳动部门就业的增加。”“大工业领域内生产力的极度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所有其它部门对劳动力的剥削在内含和外延两方面的加强,使工人阶级越来越大的部分有可能被用于非生产性劳动。”非生产性劳动也就是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之外的其它劳动,即在第三产业从事的劳动,其主要部分是服务业。发达的服务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集中表现,它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资本有机构成较高,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其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 的70 %或以上,在全部就业人数中,服务业就业的人数要占70 %或以上。如美国近1.3亿就业人数中,大约有0.9亿在服务行业就业。

根据国际经济规律,一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超过1000 美元之后,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我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00 美元,因此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也将面临巨大的调整。从1978-1999 年间,我国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在三次产业调整中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0.4%和20.4%,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分别上升了1.1%和5.7%,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的比重分别上升了9.3%和14.7%。三次产业调整中,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高于产值比重的增加。我国这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正符合了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工人阶级越来越大的部分有可能被用于非生产性劳动”的理论分析。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第一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生产集约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会出现劳动力的绝对剩余,这正是我国出现大量的“富余劳动力”的主要原因。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就业人员由第一产业大量转出。在第二产业内部,当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慢于工业扩大再生产的速度时,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加,但在第二产业内部会发生转移。如装备制造业中的精密仪表、通讯设施、半导体等行业逐渐成为吸收大量的就业人员的部分。当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快于工业扩大再生产时,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将迅速减少,就业人员由第二产业转出。我国第二产业的就业当前尚属前一情况。资本有机构成越高,第三产业越发

达,越能吸收从第一、二产业转出的过剩劳动力。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在社会就业中趋于上升,并将在未来占绝对优势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就业结构进入剧烈变动时期,这是经济结构变动的自然反映。1978-1999 年间,第一产业就业份额由70.5%下降到50.1 %,第二产业就业份额由17.3%上升到23%,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则由12.2%上涨到26.9%。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在1994 年就超过了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扭曲。1999 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产出之比为17.7∶49.3∶33,但相应的就业之比为50.1∶23∶26.9。居民通过就业获得收入,进而进行消费与储蓄,经济的正常发展要求国民经济的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相适应,这样,产出才能适应消费和投资的需求。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比产出占总产出的比重高出30 多个百分点,所以我国的产出与就业结构不合理。

调整产业结构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思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洛林教授在一次报告中指出,我国有4.9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的约1亿,转移到城里的农业人口大概有1.2亿,真正是用在农业上的有1亿就够了,还有1.7亿左右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消化。由于今后每年还将增加几百万,再加上未来20 年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1000-1200 万,以及800 万左右的下岗人员,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十分沉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向深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日渐加大,就业结构的矛盾也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日渐突出,进而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解决的办法只有加速经济的良性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扩展新的就业领域。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经济的发展能带来就业容量的增加,但增加量不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促进新的行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既是我国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要求,也是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量的最现实的选择。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很高,大约为0.75,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以增加700 万个就业岗位。调查显示,对第三产业投资1 万元,可以解决7-8 个人员就业。而同样的投入在第一产业中只可以解决一个人员就业,在第二产业中可以解决1.7 个人员就业。发展第三产业要支持鼓励旅游业、餐饮业、咨询业、信息服务业、文化服务业、教育服务业、法律服务等,尤其是立足于农村的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发展。

积极发展中小企业

我国中小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低,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是我国劳动就业的主要领域,目前全国

工业部门就业人数为1.5 亿,其中在中小企业就业的人员就有1.1 亿。1979 年到1999 年间我国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绝大多数是在中小企业中实现了就业。应根据我国国情(几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上千万的下岗工人)和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积极利用劳动资源的比较优势,努力发展一些市场前景看好的劳动密集型项目,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做好失业人员的转岗培训

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带来的失业人员,主要是劳动素质较低的非技术专业人员。我国现有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一方面,存在大量失业的非技术人员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公司、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技术人员,导致企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这些情况在沿海城市(如广州、深圳、温州等)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我们应积极发展多层次的教育产业,特别是职业教育,提高劳动人员的素质,掌握新技术,改善就业结构。

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一些行业的就业人员减少,但同时可以扩展其他一些部门行业的发展,解决一部分就业。我们应适应这一产业的发展变化,通过加强和提高社会劳动就业意识,加强政府机构的引导和劳动者本身的发展和开拓,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并调整第一、第二产业内部的就业结构,鼓励促进有潜力的行业的发展,吸收剩余劳动力,使我国逐步形成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劳动就业结构。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缓和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主义体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王俭.有机构成调整下劳动就业问题的思考[J].辽宁工学院报,2003

3.李悦.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篇6: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农产品的品种和总量显著增加,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甘肃由于受众多客观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一直比较缓慢,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大规模开荒造田,对土地进行破坏性和掠夺性经营,这种广种薄收的粗放式耕种严重破坏了甘肃各地区的生态环境。为了改善甘肃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经济的腾飞,必须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基础上,对甘肃的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即从传统粗放型农业调整为现代集约型农业,从质量低效益差的农业调整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从科技含量低的农业调整为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从重产轻销、轻加工农业调整为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农业,从而把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推动新一轮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一、甘肃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

根据甘肃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一坚持甘肃农村地方特色与国家产业布局相兼容的原则,在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基础上向农业生产的深度进军,高举绿色旗帜,打好特色品牌,面向市场需求,依托特色资源,依靠科学技术,积极发展优质农产品的基地化、专业化生产,优化农业布局;二是坚持适应社会需求、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结构变化和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导下,向农业生产的广度进军,依托甘肃丰富的耕地、草场、森林和荒山荒地等各种资源,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形成农林牧渔各业并举,相互协作,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三是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保证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农民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向非农产业领域进军,以农牧业产业化、农村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流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发展;四是因地制宜,在调整中走特色农业之路,避免结构雷同,通过结构调整,使农牧业收入稳定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大幅度增长,从而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

二、甘肃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

1.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

从整体上看,甘肃地域广大,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很多地方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各地应依据当地的资源条件,认真分析和研究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并据此培植优势和特色产业。一是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土地的适度集中和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幅度提高粮食作物和其他农作物的产量。二是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精深加工,注重整体素质和规模效益的提高。特别是应以各地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转换型乡镇企业,逐步推进加工深度,并随着技术层次的提高相应增加制成品和中高档产品的比重,形成农产品加工链条的中间力量。三是在加强对现有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围绕特色和优势农产品资源进行系列开发,有计划地兴建一批市场潜力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经营规模适度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从而真正确立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在第二产业中的主力军地位。四是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努力开发新产品,积极发展优质名牌加工农产品,形成以粮油制品、肉制品、果蔬制品和中草药制品等为主,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体系。五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发展以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为主的乡镇企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通过对龙头企业实行政策倾斜,促使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更好地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可以在发展龙头企业时采取合同契约、股份合作、资产参与以及联产、联营和合股等多种形式,使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这样既维护了农户的利益,又促进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2.加强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

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农村各产业及农业内部各部门的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并通过价格和竞争机制的功能,依靠经济利益的诱导,把生产要素或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产业和部门中去,从而有效地调整农村各产业和各部门的生产规模,使生产和需求趋于平衡,以便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为了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作用,引导农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加强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培育健全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成为农村经济的直接参与者,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农户不论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还是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不再受指令性计划的约束,而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事实上是对农户生产经营方面、重点和利益的调整。由于传统农业思想的禁锢,加之受自身地位和科技文化素质的限制以及农村市场交易体系和交易规则的不规范,农户在获取各种市场信息并以此作为其决策依据时仍有很大的盲目性。这就需要对其及时加以引导,减少农户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本,并尽量克服信息与决策的不对称性,从而最大限度的获得调整收益。同时,根据交通条件、资源状况、产品结构等因素,在发展城乡集贸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兴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并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使之成为农民销售产品并感受市场信息的快捷渠道,带动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生产。

3.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为了使甘肃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就需要以科技为先导,以矿业和农业资源的深加工作为支柱产业,变重型结构为轻重并举,加大加工力度,尤其是利用特色农副产品开发加工出附加值高的轻工业产品。一是加大一、三产业的联动功能,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和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解决甘肃农业滞后、农村落后的问题;二是以市场为导向,抓住信息,选准项目,引进和培养高科技人才,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优质高效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大的名优特产品,提高甘肃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推进乡镇企业总体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三是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上,通过改制、改造来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搞好企业集团,加强企业管理,促进甘肃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特别是要在抓好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规范化的基础上,侧重抓好各项配套改革;四是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产品的快速流通。提高农村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制定合理的土地流动政策,实现农户间土地的合理兼并,逐渐形成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并逐步实现生产专业化。发展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使农村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4.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

甘肃土地资源面积辽阔,但有效耕地不足,农业资源质量较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十分低下。这就决定了甘肃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时必须下大力气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并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来转变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走精种高产、集约经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使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结合,做到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遵循经济规律,同时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调整农村产业、产品结构,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使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优化;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以及提高劳动者素质,使增长方式尽快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对恶化的生态环境进行整治。通过加强领导,把生态农业建设与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实现甘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运用现代农业科学、生态学、系统工程等知识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推进,促进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二是大力开发生态型特色产品。构建生态保护和生态产品开发型技术体系,重点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农区畜牧业和特色农业。比如发展中药材产业等;三是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针对目前甘肃大多数农田基础设施落后,缺水少肥,土壤缺乏改良的现状,结合发展灌溉,进行土地平整与土壤改良,分期分批地把地势平坦与水土光热条件较好的水田、水浇地建成稳定高产的基本农田。将条件好的旱地逐步改建成水平梯田、反坡梯田,减少轮歇地、冬水田与冬闲地,发展套种、间作,提高复种指数。

5.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

甘肃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充分发挥小城镇在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广开流通渠道来活跃城乡经济,从而带动广大农村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经济。使一部分滞留在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减少土地供给的压力,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区域化生产,从而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尽管目前甘肃小城镇的数量、规模和发展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但与甘肃其它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甘肃各级政府应对小城镇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引导农村资源合理配置,经济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快速优化调整。一是要做出全面、科学、合理的规划,坚持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原则,破除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的制度性障碍,突出大量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中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以及节约土地的总体目标。二是形成重点,突出层次。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分步实施”的方针进行综合开发,并强化区域规划指导。三是积极培育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发展和建设具有各种特色的小城镇。

6.发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作用

农业生产由于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的压力,导致其经济比较效益低下,农业内部难以形成自身增长机制;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又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从总体上讲,甘肃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资金积累相当有限,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应措施来加大对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力度,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从事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商品粮基地建设贷款、农村基建贷款等业务,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的发展对资金需求量大,且既需要流动资金投入,更需要固定资产投资。因此在保持继续对商品粮基地建设贷款的前提下,一是应调整信贷结构,逐步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设施贷款和支持农业结构调整的农业经济主体贷款;二是政府应增加农村使用贷款的额度;三是应把贷款的方向放在支持农户调整产业结构方面,放贷的主要对象应为农民个人、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四是要加快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职能转变,使之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从而为农户的增产增收创造有利的条件;五是要继续发挥农业政策性投融资功能,积极扶持商业银行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的升级换代,鼓励他们支持农业结构调整。

7.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尽管我们强调农户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结构调整中无所作为,而是在发挥市场调控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农业产业化具有集约型、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需要大量的投入,各级政府应当在资金、税收、用地用水、社会保险、信息技术等方面对龙头企业给予支持,重点发展农产品基地、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市场中介组织建设,把农产分散经营与国内外大市场结合起来,把种植、加工、商贸结合起来。根据农业商品生产发展的要求,在抓好农产品市场建设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将生产和销售更好地连接起来,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同时,制定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各项政策措施:一是继续支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探索以农户股份合作制为重点的产权制度;二是引导农户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建立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其流转行为和利益关系;三是要加强农村法制体系建设,规范经济行为,保证农村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严肃性以及连续性;四要建立和完善地方的农业信息网络,特别是要抓好农产品生产、技术、价格、供求和商品流通等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工作,为基层和农户调整农业结构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8.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科技推广

农业结构调整最终体现在农产品结构优化上。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而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就必须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因此,要想实现农业的产业升级,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在保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的基础上,依靠科学技术和精耕细作,把现代农业科技同密集的劳动力结合起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对甘肃来说,针对农业技术基础相对薄

上一篇:组名和口号252个下一篇:周期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