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教育心得感悟:儿子让我成长

2024-05-16

家长的教育心得感悟:儿子让我成长(精选4篇)

篇1:家长的教育心得感悟:儿子让我成长

永远不要小看孩子。孩子思维没有形成定式,他们的言行会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获得更多的思考。我儿子上幼儿园时的一些事情至今我记忆犹新。

(一)儿子的愤怒

一个周末,我和一位同事在校园路上叙话,儿子从南边过来。离很远他就喊我:“妈妈,妈妈。”我说着话,没有来得及理他。“妈妈,妈妈。”他又喊。我依旧说话,没有答应他。“妈妈。”他喊第三遍,我还在说话。

儿子走到跟前,拿起我的手,咬了一口,

儿子嘴下也不留情,疼痛让我顿时明白了,小家伙愤怒了。换做其他家长,儿子可能得到一顿暴揍。但我立即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只顾说话,忽视了儿子的感受。儿子玩了一下午,回家路上看到妈妈,很意外,很兴奋,见了妈妈很亲,妈妈却没有及时的回应他。儿子心里热情的火苗被妈妈这盆没有回应的冷水浇的拔凉拔凉的。作为妈妈我伤了儿子的心。

我立马向儿子道歉:“对不起,儿子,妈妈只顾跟阿姨说话,没顾得答应你。”

后来,我瞅机会又告诉儿子,他的愤怒我能理解,但他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愤怒,而不应该用暴力的方式。那是后话。但当时,我只能做一件事,向儿子道歉。

儿子用他特殊的方法,教会我,小孩子的感情更强烈、更认真,更要认真对待,即使细微的地方也不要忽视。

(二)盛稀饭

盛好稀饭,我把电饭锅放进厨房,勺子却忘了一块拿进去。

“妈妈,我稀饭吃完了。”

“还吃吗?”

“吃。”

“那你自己盛去吧。”

“好。”

儿子端着碗,向厨房走去。忽然,我看到了勺子,刚想把勺子给送过去,转念一想,还是让儿子自己来找吧。于是,我边吃饭边等儿子来问我要勺子。

一会,儿子端着稀饭过来了。

“儿子,你怎么把稀饭盛进去的?”我惊奇地问。

“我端着锅倒的。”儿子可毫不理会我的惊讶,他只是在叙述一件很平常的事而已的。

原来,孩子眼里可没有盛稀饭必须用勺子的定式。孩子眼里,只知道把稀饭搞到碗里就可以了。如果我们有孩子的这种思维,我们会有更多的创新。

(三)尿床

儿子从小能喝稀饭,晚上睡眠又特别好,从不自己醒。所以,每天晚上,只要我感觉到儿子反复翻身,就知道是小便憋得,我就赶紧叫儿子起床小便。

有一次,儿子白天玩的特别疯,我又比较劳累,晚上我们睡得都比较沉,一觉到了天明。醒来时我第一件事就是看儿子,因为他每天夜里都要小便,今天不知小便了没有。果然,他尿床了。

我把被子先抱出去晾晒,等有空时再拆洗。

白天,我反复告诉儿子,告诉儿子,晚上感觉有小便时要学会自己醒,不能再尿床了,儿子都笑嘻嘻的。

下午收被子时,恰巧儿子和三四位小伙伴都跑到了我家。我一进门说:“收被子了,xx昨天尿床了。”儿子的脸刷的红了,我感觉自己又犯了一个错误。

三四岁的小孩,在家里妈妈怎么说都没关系,但孩子在小朋友面前,已经有了自尊心的意识。儿子让我明白,小孩子的自尊心同样需要尊重。

仰视孩子,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篇2:家长的教育心得感悟:儿子让我成长

从孩子进入高中后,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在焦虑、担忧中度过。我的心每天都会为他而悬着,不知道他啥时候又有啥事情发生,现在的我稍微有点动响都会感到惊怕。我找医生看了看,医生说这是长期焦虑积压所致,最好的办法就是本人自己调理心情。可是天天看见孩子时不时地整点事出来,有时在家就像三岁的孩子说变脸就变,我真不知道该如何调理?

前段时间我给金老师发微信,麻烦金老师找孩子谈谈。金老师给我介绍了两本书,我坚持很认真的阅读。从那以后我像个孩子,每天忙完家务活早早洗漱完毕就认真看书,不再一直捧着手机了。非常感谢金老师!我从中感悟很深,对我帮助很大,我改变了不少。

通过金老师对孩子的教导及平常细心的关注,孩子变化挺大。看见金老师发信息说孩子上课不睡觉了,各科任老师也表扬他爱提问了,还认真做笔记,我的心里突然开朗,仿佛看见了雨后天边的彩虹。

可是11月4日(周六)刚把他送去学校,回到家,感觉手机有来电。一看是金老师来电话了,说孩子连续迟到三次要停课回家。我的心一下子跌到了山谷。本来在家就磨蹭快迟到了,去学校的路上又不着急,不迟到才怪呢?我心想这样也好,就得好好治一下,要不天天早上叫床那个难得啊,不叫上三四次是起不了的。

我到学校了,给金老师打电话让孩子到学校门口。我看见孩子的那一瞬间,没有像以往那样火冒三丈劈头盖脸把他骂一顿,而是笑着对他说:“看你每天磨蹭那么几分钟,迟到了停课,好吧?”孩子脸带羞涩的说:“不好,不好,是我的错!”

我有今天对他的处理方式得多谢金老师和我的谈话,及金老师给我介绍的书。通过这次停课,为了训练他自己起床,我把家里三四个闹钟都试了,看哪个对他起作用。要找静音的、闹铃最响的,好像都没有适合他的。我特意到超市买了一个大的、静音、铃声很响的闹钟。通过停课加闹钟,好像起到了一些作用。今天金老师反映孩子上课又睡觉了,我看见他弯腰驼背的坐在那打瞌睡的照片,真恨不得上前去把他锤两下:刚变好咋又返回去了?这啥时候是个头啊?

孩子啊,你啥时候才能懂事开窍啊?爸爸妈妈之前做得不够好,但是现在已经改变了很多,但是你心里从来没有承认过。最近爸爸几次敞开心扉和你谈心,让你有什么想法和对爸爸妈妈有什么不满意的都说出来,我们改;但是每次你都不说或就说对我们很不满,让你举例你也说不出来。爸爸为了你,和你谈话时候的态度、语气没有像之前那样一下就上火了。反而是你,看看你的表情和眼神!

孩子,我知道你一直对爸爸不满,爸爸从你小时到现在一直没在口头上叫过你“儿子”。这可能和个人性格有关,其实他比谁都关心你,在乎你。其实很多爱不是挂在嘴边的,他爱你在心里。每天回家做饭,我着急早早做好等你回来。爸爸说别做太早了,娃儿回来凉了。每次盛饭都是第一个给你盛……孩子,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要用心去感受!

儿子,爸爸妈妈已经在慢慢改变,希望你能用心去体会,也希望你能改掉你的不好的行为习惯,有个健健康康的身体。爸爸妈妈希望你是一个活力四射的阳光少年。爸爸妈妈期待你懂事开窍的那一瞬间!

儿子,加油!

编者按:妈妈的心,我懂,因为天下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在此重点说两点:

一是教育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先金涛上交了手机,晚上睡眠得到一定的保证,所以白天的精神状态有所好转,这是事实,受到老师的夸奖是应该的。老师们看见了,也没有吝惜自己的赞誉。可是,千万别指望先金涛从此就脱胎换骨,一下子头悬梁,锥刺骨,发愤图强,上演一出青蛙变王子,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式的“逆袭”。这只是文学作品中的童话,而不是现实,不符合教育规律。

从昨天开始,先金涛又开始打瞌睡,尤其是今天,几乎睡了一上午;但这并不能抹杀他的进步。他打瞌睡是有原因的,毕竟睡了一个高一(初中如何,我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其基础之差可以想见,即使他想努力学习,发奋赶上,也需要一个过程。可能很多科目,比如数、理、化等逻辑性极强的科目,他如听天书,而英语可能比天书还难。语文呢,可能会好一些,但千万别小看了,以为他认识字就可以学好语文,还是要靠文化积淀。如果一个学生只有小学水平,却要学高二的语文,他照样是听不懂,不感兴趣。

所以,他近期的反复是正常的。我们不必大惊小怪,需要的是继续鼓励他。下午第一节是语文课,我讲评随笔,他因为没有完成而被罚站——他站着仍然无所事事,连笔记都没抄一下(以前也从来不抄)。第三节课是数学课,我进教室的时候,见他把凳子挪前了几排。我觉得不是坏事,这至少证明他想学。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他挪凳子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找一个玩耍的伙伴。他与李佳桐先是摆弄眼镜,后是不停地动消字液,还不时说话——我勒令他回到座位上。

回到座位上的他,开始听数学课了;而且不时地动笔写一写,算一算。他俯身问他:“听得懂吗?”他点点头,说听得懂。我从他的眼神看,他是真能听懂。

这就是教育的真实。我们得接受他,接纳他,宽容他,等待他!

第二点其实是第一点的延续。既然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综合的工程,那么出现反复也是很正常的,所以我们家长、老师都要做出长期的准备,而不是期待孩子某朝某时突然来个顿悟,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些只是检讨中的套语,不符合客观事实。我们常常听到或读到一些幡然醒悟的故事,我相信那也肯定是真的,但主人公醒悟之前可能有一个长期的教育铺垫,醒悟过后绝对需要长期的坚持(这些也许都是难以用语言叙述清楚的),因为要把落下的课程弥补回来,那不是一件说到就能做到的事。

教育者(老师、家长)一定要保持足够理性,才能搞好教育,把教育简单化,行政化,命令化,都不是真正的教育。

篇3:绘本.让我和儿子共同成长

每个周五儿子都会带回家一本自己喜欢的绘本,这应该是只有我们中心幼儿园才有的特色教育。作为家长,替孩子们感谢幼儿园的这一举措,让我们家长跟孩子有了共同进步的机会,让更多的绘本伴随孩子们的成长。

记得儿子的第一本绘本是《爱心树》,反反复复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真是不厌其烦,有的一页全是文字,但根本不认识几个字的儿子竟然全部能讲出来,让全家人很是惊讶。经常让我扮演大树,他自己扮演那个孩子......看完这本书后,孩子会更爱妈妈。妈妈就好比那颗大树,让孩子明白人不能一味地索取,也要懂得奉献,更要懂得报恩

后来是《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这是一本能让恐惧化成微笑的书。对于看病、看牙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很强的恐惧心理,这本书讲的就是一场鳄鱼与牙医之间的心理较量。他们互相惧怕,可是又因为那颗蛀牙把他们凑到一起。凶恶的鳄鱼只得乖乖听牙医摆弄,而红脸的牙医也只能壮着胆子上。这反差不禁让人开怀大笑,在玩笑间就把看病、看牙这样的“大事”化小了,化成了笑声!通过阅读这个绘本,儿子似乎觉得医生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还有《猜猜我有多爱你》,夜里小兔子不肯睡觉,他问大兔子:“猜猜我有多爱你?”于是,母子俩开始了爱的计量。小兔子发挥想象力,通过很多方法证明自己有多爱妈妈,可无论如何,妈妈对孩子的爱总是更多。最后小兔子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然后就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大兔子轻声地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绕回来。”

爱要懂得付出,就像母亲终其一生,用无数心血抚养、教育孩子,只想把最好的给予自己的孩子;爱是无私的,无论母亲有多爱自己的孩子,为孩子牺牲了多少,却永远不求回报。《猜猜我有多爱你》让孩子明白,妈妈对自己的爱比这里到月亮更远、更远。

《我是霸王龙》是儿子是最喜欢的绘本之一,翼龙妈妈在悬崖边上生下了小翼龙,他快乐地成长着。爸爸教他飞行的本领,妈妈教他“为人”的道理。小翼龙渐渐长大,爸爸妈妈却在一个夜晚悄悄地离开了他,让他独立生活。这时,霸王龙找上了小翼龙,对于小翼龙而言,霸王龙真是太强大了。可是,当曾经要攻击自己的霸王龙遇到危险的时候,善良的小翼龙却无私地帮助它。后来,小翼龙因为惧怕霸王龙而选择离去,霸王龙流下来悲伤的泪水,他说:“我们永远是朋友。”

当善良的小翼龙遇上粗暴可怕的霸王龙,小翼龙之所以选择帮助霸王龙,是因为妈妈曾经的一句话:“不管谁遇到困难,你都要帮助他”。小翼龙和霸王龙的第一次相遇,给儿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就是翼龙妈妈给小翼龙传授的这样一个理念,会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助人为乐。

而当小翼龙离开后,凶残的霸王龙竟然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这让孩子们知道,身边的事物原来如此美好,善良无处不在,即使凶恶的霸王龙也同样折服在善良的光环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纯真而美好,就正如孩子们身边那一群可爱的朋友,他们可以和谐共处,有爱、有快乐。

篇4:家长的教育心得感悟:儿子让我成长

教育博客让我成长-写博客的心得体会(原创)

教育博客让我成长 ――写博客的心得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如果有高超技巧的、有创造性的教师,在结束他的一生时,把自己在长年劳动和探索中所体会到的一切都带进了坟墓,那会损失多少珍贵的财富啊! 看到这段文字后,我想到了教育博客。我想教育博客就是老师们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体会心得的一个平台,让教师在这里发表感想,记录心得。,学校号召老师写教育博客,从此我拥有了自己的博客,开始了写博生涯,从中也找到了一份独特的快乐,也有了自己的收获: 一、写教育博客拓宽视野,提高水平。 白天耕耘讲坛,在课堂上展示我的学习成果;晚间网上踏浪,用键盘敲击我的教学点滴。教育博客为我的终身学习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和通道,激发了我的学习欲望,开拓了我的阅读视野,完善了我的知识结构。走进教育博客,我也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学科底蕴的浅薄,反思自己,开始写博生涯,可是感觉写的内容是那么肤浅、那么缺乏涵养和深度!通过与名师们交流,教育同仁的鼓励与支持,我奋发图强,主动学习,促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在写博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收获了许多,锻炼了自我意志力,提高了自我写博能力,提高了个人的综合素质;学会了更多做事的方法、做人的道理、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机智,提高了专业素质。 二、写教育博客分享经验,交流心得。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教师个体的成长。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封闭的环境不利于教师的发展。教育博客实现了深度的交流和沟通,它的出现打破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又创造了一种与现实保持一致的一种交流形式,拉近了教育同仁之间的距离。大家在这里可以相互倾诉,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博客第一大功效是“了解”,第二大功效是“学习”。借助教育博客,我记录每一天的教学工作心得,记录一些成功实施且效果显著的教学设计过程,记录教学组织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记录班级中发生的事情,同时学生丰富多彩的日记真实地记录着孩子们的生活,家长可以通过博客更直观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借助教育博客,我阅读到同行博客里推荐的精美文章,捕捉到最新的教育信息。还可以把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惠存到我的教育博客之中,方便日后的学习和利用。借助教育博客,我走进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的讲座和课堂,与他们零距离的对话,实现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得到专家的指导和同行的建议,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引领。因此教育博客是体验,更是分享,是自我作品的传播,更是教育博客文化的传播。 三、写教育博客促我反思,伴我成长。 以前我的理论学习只是阅读一些前言的教育理论,却不能恰如其分的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阅读优秀教师、专家的教育博客,我看到了发生在别人课堂上的事件以及他们的思考,进而开始审视自己的教学,去思考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没有反思的实践,是没有质量的实践;没有实践的反思,是没有意义的反思”。于是我开始对理论的思考,对实践的反思,久而久之,我就养成了善于思考,勤于反思的习惯。为了提高我的教学水平,我经常访问别人的博客,认真阅读同行们的文章,对对自己教育教学有所帮助的文章并做到收藏,以便于以后学习和借鉴。通过学习他们的文章,领会了他们独到的见解,同时也留言发表自己的想法。就这样,经过阅读、分析、思考,我的教学思想也在教育博客这块沃土上开花结果,教学研究的兴趣和习惯也慢慢地养成了。在这里,我吸收着丰富的营养;在这里,我获得一个个的灵感,使课堂充满机智,充满活力。 教育博客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共享、反思、提高的平台。我身为一名青年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多交流,多总结,多学习,多反思,多研究,让自己的博客也成为与他人心灵互动的平台。

上一篇:入党函调证明信范本下一篇:哈工大随机试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