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长的教育心得体会

2024-05-09

小学生家长的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4篇)

篇1:小学生家长的教育心得体会

小学生家长的教育心得体会怎么写?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规教育,搞好小学教育对孩子从小培养崇高地品德和良好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生家长的教育心得体会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小学生家长教育心得体会篇一

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宝,何如让孩子在自己父母身边在学校里乃至将来在社会上健康成长和快乐生活,是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无法回避的实际课题。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较强的集体观念、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和尊重社会公德。但孩子年龄小,贪玩的天性只是让他仅懂得了这些道理,如果不经过持续得体的训练和教育,那也不一定能获得较好的结果。因此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我便对孩子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怎样回答问题、怎样尊敬老师、怎样团结同学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时常教诲,孩子依旧不可能“事事洞察皆文章”,要不然,这个孩子也可能没有童真童趣了。

我对孩子的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听大人孩提时的故事,哪怕是最顽皮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提起神来。我就抓住了儿子的这一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自身儿时的磨难对他进行适时的教育。

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他讲当代著名科学家的事例,使他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孩子做作业时,难免有“螺丝屁股”现象发生。为了培养孩子静心耐心的性子,孩子妈妈在他做作业时会静静看书陪读,使之潜移默化地慢慢培养该静则静该动能动的行为习惯。

我们十分注重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团结友爱的精神,例如:孩子有时来告状,说个别同学对他的东西比如玩具、图书感兴趣,乃至放学后叫他请客买吃的事情等。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会笑着对他说:你作为一个男同学,起码要具备大方大度和广纳人气的气度,在你有能力的条件下,为什么不做“好人”去成为一个“领袖”呢?接下来,孩子自己也笑了,孩子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我也就达到了教育目的…….但反过来,我绝对不允许他有“那种”思想的存在,因为这是两种“制度”下不可对等的要求,我告诉儿子,谁要有对等凡俗的计较,以后谁将会有凡俗的结果。

我总觉得,我们对孩子在道德建设上的培养有利于他德育上的帮助,教育和培养孩子尊重社会公德(如在公交车上让座,给社会上那些乞讨的同龄人或老年人施以帮助、残疾人义演的赞助和汶川大震捐资等等)都能极大地培养他将心比心的同情心和对现有幸福生活感恩的心,从小帮助他树立更大的自信心和将来对社会富有责任感。又比如说,我们在每月给我父母养老钱的时候,尽量让孩子看到,要他知道他的父母不忘“生养之恩”。好几次,孩子也会自然地“关心、催促”我们一月当中是否及时给他爷爷奶奶“孝顺”钱了没有。孝心从此在孩子幼小的心田催芽并茁壮成长。孩子虽小,尚在小学生之列,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一代人的素质有所提升,必须有二代人的付出,我们现在做父母的没有理由不担当起这个使命,梁老用《少年中国说》不无道理地说教了我们这个国度。

人都有自尊心,适度的表扬和批评,孩子辨明了是非曲直之后,我常用表扬他身边某个学生伙伴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孩子模仿性很强,教师和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孩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我和孩子妈妈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凡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我们首先尽量做到。如要求孩子对人讲话要有礼貌,我就带头运用礼貌语言;要求孩子要爱护环境,我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特别是我能整整七年义务打扫我们自己这个单元从顶楼6楼到一楼的楼道卫生。

日子过得真快,虽然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我们忙得高兴,累得有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使我的儿子在成长中也跃上一个更新更高的台阶。

小学生家长教育心得体会篇二

说起孩子,大概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当然孩子也带给了我们数不清的欢乐。孩子们一天天在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小儿童,他们的变化带给我们一个个的惊喜。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我们在父母这个学堂里也在不停地学习和进步,真不知道是我们教会了孩子还是孩子教会了我们?

要说起教育孩子,我觉得谈不上有什么成功之处。但是,孩子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一个了略懂人事的少年,这过程也的确是凝聚着我们做父母的一番心血。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来谈谈我们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我家教育孩子的宗旨: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为一个正心、诚意的人。一切时,一切事正确引导,养成孩子明理重德的习惯,培养孩子要多为公着想,尽量断除自私自利的念头。要求孩子要有爱心,要爱国家,爱父母,爱社会,必须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努力学习,不可懈怠。争取成为德智体皆优的学生。

孩子一天天长大,但无论怎样长他们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我们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处处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其实孩子的能力经常是出乎我们想象的,关键是我们会不会放手让他们去做。大概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好像一夜之间孩子就会做些我们从没特意叫过他的事情,我们会惊讶:他怎么学会的?这就是孩子,只要我们肯放手让他迈出第一步,他们会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可能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让他们做还不如自己做来得轻松,但孩子一次做不好会有两次、三次,总有一天会做好!如果不让他去做,恐怕将永远做不好。我们在家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大人盛饭、倒茶水、扫地等,现代社会交际能力也很重要,也要重视培养。我们一是鼓励孩子多和他人交往,二是交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教育孩子要立大志。人无志向就不能成大器。志向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所以我们家庭是经常督促孩子要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求孩子要立大志。明确方向,努力学习。精进不退,在家中,要求孩子作到“父母呼,应句瑗;父母命,行勿懒。”在学校要求孩子做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上课时要做到认真听课,要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一切作业,团结同学,要做到取长补短;在学校要争取多做对大众有益的事情。严格遵守校规,教育孩子力争做到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将来能为祖国效力,为人民大众服务,做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人,这就是我们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育的纲领。

小学生家长教育心得体会篇三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规教育,搞好小学教育对孩子从小培养崇高地品德和良好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小学教育可以促使孩子将来顺利读完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头”这个头如何开好至关重要,它有时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行如何。

当女儿上一年级时,我总就得这段时间应该是培养她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好时机。上学后,我每天陪她一起完成回家作业并要求做完后一定要检查,并做好复习和预习。我总觉得如果养成这种习惯以后她就不会就得学习有什么困难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刚开始,我女儿动作非常慢,写字慢,做题目慢,一个字写了擦,擦了写。一篇课文没几个,生字,可她却要写上半个小是,甚至一个小时。有一次语文测验考了55分,后来老师打电话来说我女儿不是不会做,而是动作慢,来不及做,叫家长在家里多锻炼她。于是,每天放学回家做作业我在她写字台上放了个闹钟,让她有时间观念,让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女儿写字的速度明显加快,回家作业的质量也很好,女儿也有了自信心。我还帮她买了一些课外作业,让她利用双休日在家多练习,做好以后我像老师一样用红笔帮她批改,并写上分数,错的帮她讲解,直到她弄懂为止。从一年级到现在五年级快毕业了,一直保持这种习惯。我想小学这些知识都是基础,不外乎就是多做题。题目类型看得多,做的多,考试肯定能考好。所以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下面我来谈谈在家里是怎样辅导三门主课的。

首先,我先说语文。低年级的语文不外乎就是把学到的生字记住,再慢慢扩展成词语,词语学多了就会造句。基础一定要打好,每天的生字和词语一定要默出来。这样日积月累,她认识的字多了阅读能力也会提高。这对孩子今后的阅读分析和作文大有帮助。还要多看课外书,刚开始可以看一些注音课外书,有助于拼音的提高。还要多带小孩出去看看大自然,让她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这样等到高年级写作文时,就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写进去。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加上孩子理解能力的提高和阅读的增加,要表达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就轻而易举了。在加里我也经常买一些开放阅读,阅读分析的书,让孩子在家多练习,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分析,也可以让她读到好的文章,这真是一举两得。

关于数学的学习我没有特别的绝招。孩子小的时候,大脑语言功能的发育大过逻辑思考。就是说小孩子对逻辑思考比较的迟缓。所以说,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你要用简单的方法告诉她。不要你以为很简单的题目轻描淡写地跟她一说,可她还是不理解。一定要根据小孩的思维去想,去理解。为了使教育符合孩子的生长发展规律,可以重点的训练她对于数字的敏感。用做游戏的方法,用扑可牌一张一张出出来,来训练她的计算能力。等她学完了加减乘除还可以和她一起玩24点的游戏。这即能学到知识,又能和孩子增加感情。有一次,学校举行亲子活动,我和女儿拿到24点PK赛的冠军。等到孩子她逻辑思维有了飞跃前进的时候,对数学的学习会更加迅速和轻松。

现在的英语比我们小时候难的多了,我也是跟女儿一起从头学起,白天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晚上在复读机里多听几遍,让她会读,读熟了再让孩子把单词背出来,并且默出来。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读,背,默这三样是基础,基础扎实了,对今后的辨音,语法等都能应付自如。再让孩子在家多做一些课外作业,巩固一下,这样的英语成绩肯定OK。

总之,对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要学会用心去与孩子交流,即要耐心细致,又要灵活多样,只要我们都成了孩子的好朋友,还怕教不好她们吗?

篇2:小学生家长的教育心得体会

《卡尔威特的教育》中有这样一段话:“孩子的天赋存在着差异,但这差异是有限的。所以,不用说生下来就具备很高天赋的孩子,就是那些天赋一般的孩子,只要给予合理的教育,也都能成为优秀的人。”我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在教育过程中,也会让我遇到很多焦头烂额的难题和困惑。

孩子的教育是我们家长一直要钻研的一项课题,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想法,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我总结了以下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几点和大家一起分享和共勉。

一、要帮助孩子打好坚实的基础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阶段的孩子思想不够成熟,所以自主学习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想要完全靠他们自己主动学习是不太现实,所以我们家长日常都还是需要给孩子一些督促和指导的。

除了及时地了解孩子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的吸收情况,在检查作业的过程中,也要能及时发现孩子的薄弱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一下。循序渐进地把知识点掌握牢固了,做习题才会轻松。这样形成一种正循环激励,孩子才能更愿意学习新的知识。

学习之余,家长也要多花点时间培养孩子的好品性,比如要有主见、愿意表达、能理解他人等等;也要时常叮嘱孩子在学校注意的事项,如遵守课堂纪律、尊重老师、友爱同学等等。很多我们大人觉得很浅显的事理他们还不明白,那就需要我们家长多观察、多了解,及时发现孩子要纠正的地方。多和孩子探讨,用正能量的鼓励为主,也可以引用实例分析错误的行为会带来的后果和影响给孩子听。孩子得到了及时的指引,就自然而然的知道该怎么去做了。

孩子的成长就如同一个三角形,如果我们能帮助他们先打下坚实的底部基础,那么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才有了支撑,才不容易偏离方向。就如同一个“正三角形”一样能很轻松很稳固地承受顶部的重力。孩子越长大,我们家长也才会越来越轻松,压力越来越小。

而如果是个“倒三角形”,没有坚实的基础,只有一个小支点去支撑孩子的成长就会变得岌岌可危,家长也会压力越来越大。

所以我们家长应该趁现在还来得及,多花些时间、精力和心思来帮助孩子打好这些基础。

二、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长们辛苦忙工作,是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但也不能忽视了孩子的精神世界。孩子和大人一样,有自己的思想和情绪,经常被欣赏、尊重、理解和接纳的孩子,才会拥有乐观的心态和勇敢的心。

平时,我们大人要放低姿态,少讲大道理,多表达对孩子的爱,多换位思考,多和孩子聊聊天,多做做孩子的听众,多给予一些认可和赞赏。

当孩子有烦恼或不开心的负面情绪时,我们应尽可能自己先保持冷静,试着读懂孩子,搞清楚孩子的诉求,再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我们可以先抱抱孩子,给与孩子理解和体谅,等孩子情绪平稳下来后再进行疏导,引导孩子学会宽容和大度,尽量不让孩子带着坏情绪过夜。

控制情绪是个需要终身修炼的功夫,我们大人有时候都控制不好,何况是孩子呢。所以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我们家长也需要自我修行。我们大人也经常会有各种情绪和不耐烦,甚至会忍不住骂孩子。我们也应该在情绪稳定后多自我反省,要和孩子道歉。我们家长的成长和转变也是能给孩子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的,孩子也会学会接纳和反思。

三、要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拓展出更多元的创造力

我们的孩子未来面临的会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孩子要具备什么样的本领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我觉得创造力是不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平时多赞扬、多鼓励孩子发扬自己的创造力。

孩子的创造力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形式体现的:可以是画画,可以是做手工,可以是写作,也可以是玩游戏。我们家长要做到督促他们控制好时间,不要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睡眠就行。

还要多给孩子阅读一些好的书籍,拓展知识面,培养跨学科的思考能力,这样才能为未来准备更多的知识储备,拓展出更多元的创造力。

篇3:教育学生从“教育”家长开始

本学期, 班里的一个男孩子早晨经常迟到, 我找到这个孩子询问他迟到的原因, 孩子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在与孩子很难沟通的情况下, 我给家长打了电话, 说明孩子经常迟到, 影响了班级的成绩, 希望家长能够让孩子早晨提前出来, 不要迟到。家长一方面表示早晨堵车很厉害, 另一方面也表示尽量克服困难。

没想到的是, 在和家长沟通后, 这个孩子连续4天又迟到了。当学校值周广播总结上周的成绩时, 因为这个孩子连续迟到, 我们班被扣了4分, 结果那一周的成绩我们班为不合格。听到这个成绩, 学生们都非常生气, 尤其是因为这个孩子的连续迟到造成的扣分, 使学生们更加愤怒。广播刚刚结束, 全班学生都纷纷指责这个学生, 但是这个孩子不但不羞愧, 反而笑嘻嘻地看着大家, 好像在故意气大家。面对这种情况, 我觉得要教育孩子必须要从“教育”家长开始, 也就是要与家长沟通, 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于是, 我和年级的其他老师进行了一番商量, 大家一致认为, 既然家长对老师的提醒置若罔闻, 我们就从另外的渠道想办法, 借助学生的是非感和荣誉感来提醒和教育家长。

于是, 我找来班级的中队长, 让她代表全班同学给这个孩子的家长打电话, 把同学的意见反映出来, 并对家长提出要求。当天晚上, 中队长按照我的要求给那个孩子的家里打了电话。这样做的效果很快就显示出来了,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 这个孩子一直没有迟到。这让我感到很欣慰:看来这个方法还是很有作用的。

没想到, 刚过了几天, 这个孩子又开始迟到。这一次, 我把孩子迟到的原因彻底调查了一下, 发现问题还是在家长身上。原来, 孩子的爸爸因为怕孩子早晨吃不饱, 要求孩子把早饭吃完再走, 而又不适当提前一点准备好早餐。也就是说, 家长明明知道孩子会迟到, 但是因为当时没吃完早饭, 所以就把是否迟到放在了一边, 无形之中无视学校的纪律, 给孩子带来了不良影响。由此可见, 孩子经常迟到, 以及对遵守纪律产生了无所谓的态度, 关键原因在于家长的认识和影响。

二、案例分析

从这个案例中, 我深深地感觉到, 孩子的问题一定会从家长的身上找到原因。孩子出现的问题, 有的是孩子自身的问题, 有的是学校教育的问题, 但是屡次迟到、在和家长沟通之后还没有成效, 就一定是家长的态度和认识上出现问题。由此让我感到, 现在做班主任工作, 一方面要教育孩子, 更重要的是要在关键问题上和家长达成一致, “教育”家长先行, 才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取得成效。

现在的家长和以前的家长有很大的不同, 总是认为孩子的身心愉快比纪律和规章制度更重要, 自己孩子的利益高于一切, 对学校和班级的一些纪律不屑一顾;对教师的提醒和教育行为几乎不怎么在意。作为教师, 一方面要和家长积极进行沟通, 让其理解并尊重学校所进行的一些必要的教育管理;另一方面, 可以发动学生, 利用现实中集体的舆论力量, 来“教育”家长。从第二个方面来讲, 这种所谓的教育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够从真正教育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为孩子的成长和未来考虑, 可能教师的工作会更好做一些。

三、教育感悟

篇4:小学生家长的教育心得体会

关键词:习惯养成;家庭教育;家校合作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2A-0054-03

教育的丰富复杂,需要其中的每一个人以其生命的全部丰富性去体悟、理解和表达[1]。一个人从幼年到成年,在智力、道德、情感、习惯、人格等诸多方面逐步发展成熟,其间发生了很多事件,涉及很多人。但最重要的时间节点、最重要的事件、最重要的他人却只有少数几个。在童年时期的习惯养成过程中,家长就是最为重要的他人。但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在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家校合作的力度还不大,效果也不理想。

一、家长进场:小学生习惯养成的必然要求

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家长进场是他们习惯养成的必备条件。

第一,家长进场,全时空介入小学生习惯养成。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相对较低,认识过程中的感性成分多于理性成分,模仿多于理解,自主意识与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需要教育者不间断地示范、提醒与督促。如果家校不能保持要求的一贯性,那么在学校形成的习惯可能由于环境的变化而不能顺利迁移,即在校做一套,在家做的是另一套,这显然是不利于习惯养成的。这时就需要家长发挥作用,主要了解学校习惯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对孩子进行提醒,督促孩子保持习惯的家校一致性,从而使孩子更快地形成习惯。

第二,家長进场,全过程引导小学生习惯养成。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由此,我们不仅要看到习惯的重要性,更要看到习惯养成的起点,那就是行动。只有行动起来习惯养成才有可能,但是行动是要有规约的,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是需要意志力的。在学校之外,只有家长才能给孩子提供行动的动力,让孩子长时间地坚持行动,长时间去关注孩子的行为并及时给予指导、鼓励。

第三,家长进场,全方位关注小学生习惯养成。家长们常常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格区分开来,认为家长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物质与精神支持,而学校则是一心一意地教育好孩子。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父母在有意与无意间培养出来的,就像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四川菜一样,都是父母每时每刻通过身教而形成的[2]。孩子的优秀,往往都浸透着家长的汗水,很多教子经验丰富的家长都认为在孩子小时候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比如写字和握笔的姿势、读书的兴趣、学习的安排、生活的自理等。这些都不能完全靠学校来完成,都需要家长的辛勤付出。

二、“亲子习惯百花奖”:让家长走进习惯养成教育的现场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颁布后,我们在思考,既然学校有责任进行家长教育,让家长进入教育现场,那么,学校教师应该以何种形式,在哪些方面发挥出自己的专业优势呢?经过一番思考、试验与讨论之后,当重新梳理已有的经验时,我们发现,学校开展的“亲子习惯百花奖”评比是一条有效路径。

在“亲子习惯百花奖”评比活动中,习惯养成是关注的核心,是评比的主体内容;评比的对象是家长与孩子,评比的组织者是家长与学校教师。这样,通过学校的专业引导,家长、孩子、教师就置身于一个共同的学习场中,家长顺利地进入了习惯养成的教育现场。

1.统一评比内容和分值

首先,各个班级的学科教师推荐一些平常很在意孩子习惯养成教育并且孩子的习惯也比较优秀的家长;然后,班主任通过跟这些家长的交流、了解,精选出一批在家庭教育上确有专长的家长,形成各个班级的“亲子习惯家长团队”;最后,各年级在班级家长团队的基础上进一步精选出各个年级的家长团队。学校邀请了心理专家和家长进一步讨论、梳理,统一了10项评比内容,分别为:日常行为习惯,包括餐饮、行走、言谈、待人、仪表、生活自理等6个方面;安全习惯,主要强调交通规章遵守这1个方面;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写字、阅读、时间安排3个方面。评比赋分为:学生每周7天10个方面,每天每个方面一朵花,另有30朵花给家长用来进行自我评价。

2.建立评比操作体系

评比的操作者是家长。一方面,家长要评价孩子在家期间每天每一方面的情况,孩子达到要求就获得一朵花,否则没有;另一方面,家长还要进行自评,自认为今天哪一方面做得好,就获得一朵花,一天最多得4朵花。每周家长都要将汇总表交给家长委员会,由家长委员会汇总、分析后评选出每周单项优秀奖若干名、每周总分优秀奖若干名,评比结果由班主任在周一的班级主题会上公布并进行表彰。每月汇总,评出每月的单项冠军和总分冠军,每月单项冠军和总分冠军学生的家长要出席颁奖仪式,以示重视。

3.先实验后推广

这种评比方式先在低幼年级实验,经过一年的实践检验后,家长与教师发现效果很好,学生的习惯水平与同龄孩子相比明显上了一个台阶。于是,学校决定在中、高年级进一步推广。当然,中、高年级的评比内容更加简略,更加注意向学习方面倾斜,更加注意向道德观念、理想、社会关系认知上倾斜;在操作步骤上也更加简略,评比的标准更加具有弹性。

三、“亲子习惯大讲堂”:让家长走上习惯养成教育的讲台

经过百花奖的评比,比较刚性地,也比较顺利地让家长进入习惯养成教育的现场。一开始,学生参与热情高涨,红花的表扬坚定了他们养成好习惯的决心,特别是当看到自己的家长也受到表扬时,其热情更高。家长看到孩子热情的高涨、习惯的改善、素养的提升,也感到十分欣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行动上的刚性要求很容易走向懈怠,家长和学生的热情逐步减退,而习惯的养成却不能靠一时的热情,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经过研讨,我们认为,关键是要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积淀自己的教育体验、感悟,形成积极参与教育的习惯。于是,百花奖的评比就自然延伸为“亲子习惯大家讲”,开设了“亲子习惯大讲堂”。

我們请在评比中获胜的、获得家长公认的教子有方的家长走进讲堂,分享自己的体验、经验,启发每一位家长都去体察每一个教育细节。很多家长讲的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比如如何指导孩子安排时间、如何让孩子自己尝试烧开水、如何与孩子一起朗读等。其实,习惯养成就要靠这些细节,在细节的雕刻中才能养成好习惯。家长在讲的过程中,系统梳理了自己的育子经验,坚定了继续下去的决心;而听的家长在与他人的对比中,引发了对孩子习惯养成教育的关注和反思。大讲堂开办以来,一种科学教子的风气在家长中得到了传播。

“亲子习惯大讲堂”在学校是一种教育常态。每月一次的小交流,期中、期末大交流,开学之初全校交流,专家进场、孩子登台,小品、表演、情景剧形式多样。也许一开始有些家长有些不耐烦,觉得不必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式的多样,家长参与度越来越高。以往那些只关注孩子成绩的家长反而更加重视孩子的习惯养成了,因为他们也意识到习惯才是决定命运的根本因素。就连教师也深受启发,自发地学习家庭教育的相关理论了。

四、“亲子习惯网络空间”:让家长搭上习惯养成教育的快车

家长进学校显然会受到时空的限制,如何进一步拓展习惯养成教育的空间?我们想到了“互联网+”。除了利用原有的家校通平台,我们还建立了学校微信订阅号、班级QQ群、班级微信朋友圈,使得习惯教育空间得到极大拓展,教育内容也更加充实和丰富。

第一,传播家庭教育理论。由学校统一向各班级的家长群定期推送家庭教育的理论知识,比如“亲子教育十忌”“多元智力理论”“友善用脑”“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国古典教育故事”“国学经典”“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复习应考策略”等,帮助家长提升理论素养,以更好地开展习惯养成教育。

第二,分享家庭教育经验。班级开通QQ群、微信朋友圈,让家庭与家庭之间联结成“亲子互助,经验共享”的虚拟社区,家长将自己的心理体验、心理感受传到QQ群中共享。在虚拟社区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讨论,有心的班主任还会对讨论进行整理。有的家长还会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微视频传到QQ群,这一方面是对孩子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也让其他人受到启发。还有的家长将自己读到的相关文章上传到群内,共享习惯养成教育资源。

第三,开展周末亲子阅读。为了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各个年级在学期初制订好阅读计划,每周末借助订阅号推送给家长本周的阅读内容、要求以及提示,同时鼓励大家定期把同读一本书的感受上传到各个年级的二级目录班级“亲子阅读”文件夹中,由各班级的语文老师收集、整理、点评、回复。

参考文献:

[1]庞庆举.叶澜:教育要先读懂“人”[J].人民教育,2016(10).

[2]莫言.孩子的优秀,浸透着父母的汗水[J].农家女,2015(10).

责任编辑:杨孝如

ParentsParticipation and StudentsHabit Formation Education

CHEN Jua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 Habit formation 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s inseparable from parents participation. Parents can enter the field of education by way of parent-child habit flowers prize, parent-child speech auditorium, and parent-child habit Internet space, which draws their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habit formation 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habit formation education 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篇5:好学生的家长教育心得

每天问作业,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而且要有质量有速度,不打骂,宁紧毋松,学习的时候认真学,玩的时候痛快玩。

记住,要坚持,一到五不看电视电脑,完成作业后,星期六和天可以看电视电脑,但要有个度。

家长陪伴着做作业,家长千万不要边玩手机边教孩子作业,孩子会分心的,要认真的边教边鼓励,心静,笔顺,阅读必须要做好。陪孩子读书时要做到,手或者笔读到哪里手指到哪里,并且要让她复诉一边,让她要有印象。

题目千万别急着告诉她,独立自己判断,集中注意力(沈xx的注意力总是不集中)手眼协调能力,审题时手眼和笔一定要指到。自从老师布置的口算训练要订正和批改以后,沈xx都是自己检查和批改的,最后让我们过目一遍。

早睡早起,闹钟一响就自己起床,不赖床,培养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例如洗袜子,叠被子等。

篇6:小学生家长教育心得体会

分享

创新

小学生家长教育心得体会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规教育,搞好小学教育,对孩子从小培养崇高地品德和良好地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小学教育,可以促使孩子们将来顺利读完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关难”,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头”,这个头如何开好至关重要,它有时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行如何。

那么,怎样搞好小学生的教育呢?关键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征“对症下药”。小学生象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真无瑕,分辩是非能力差,同时有极强的好奇心及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所以对小学生施教,作为家长绝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做为家长要放下架子,善于和孩子们交朋友,平时少用命令的口气,多用商量的语言,比如可以说“来,爸爸跟你一起想看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来一起画画好不好!”等等。因为孩子胆小,如果家长经常教训孩子,势必使孩子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不敢亲近你,同时还往往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不爱听你的话,就连学校也怕去了。

其次,做为家长,平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言行举止不能随便乱来,因为小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同时分辩是非能力差,在家里,家长们都教育孩子,到学校后要听教师的话,所以孩子们都认为老师的话永远是对的,老师做的永远都是好事,孰不知,老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无形已经树立了伟大的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孩子们模仿学习的榜样,所以在孩子们面前,家长要像教师一样,言谈举止要文明得体。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家长在平时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孩子今后人生道路的成长影响深远。

再次,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要想方设法善于引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孩子生性好动、贪玩,正如教育专家所言,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事,他才会真正认真去学,认真去做,自觉地做。否则,对他们不感趣的事,他们死活都不愿去做,赶鸭子上架在孩子们身上行不通。只有善于引导孩子,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孩子们学得更多,平时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发挥自

免费

分享

创新

己的想象力,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有趣的游戏等,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作为一名家长,我觉得要有极大的忍耐力和足够的耐心对待孩子。切莫把工作生活当中遭遇到的烦恼向孩子倾诉,甚至把孩子当成发泄桶,人们常说“六月的天气,孩子的脸”说明孩子们的表情变化无常,经常说变就变,一会儿笑哈哈,一会儿又哭又闹,刚刚还是很乘很听话的,一下子就调皮起来,说什么也不听了。常常让家长无名火生,恨不能伸手就给两巴掌。当然,这时做为家长是不能乱发脾气的,只能不厌其烦地说服教育,最多也只能温柔的说一声“你再这样,我真的生气了”,然后还是耐心地引导,说服。

总之,对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要学会用心去与孩子们交流,即要耐心细致,又要灵活多样,只要我们都成了孩子的好朋友,还怕教不好他们吗?

篇7:小学家长教育心得体会

所谓“主动兴趣”培养就是根据孩子的爱好,结合其自身的条件来进行培养。而不是一味的投其所好,喜欢什么就去培养什么,因为在孩童阶段的小朋友对很多事情都充满了好奇,都想去尝试一下,等你把所有兴趣都尝试过后,未必就能找到孩子最感兴趣的一项,又或许找到了很多感兴趣的,家长又该如何取舍呢?

所以家长要认定一项或两项孩子认可的兴趣去培养,培养有两个原则,一个是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另一个就是一定要坚持,不光是家长要坚持,也要让孩子学会坚持,即使孩子表现出生厌的情况,也要慢慢引导孩子。就拿我家朱孝闻来举例吧,她当时的爱好就特别多,喜欢画画,喜欢跳舞,喜欢唱歌,喜欢弹琴,所以我们就只能在她诸多的爱好中选择了跳舞和古筝,为什么选这两项呢,跳舞是因为朱孝闻本身骨头较软,体型也较轻盈,所以比较适合跳舞;古筝就只是想让她学习一门乐器。

在后来的培养过程中,这两项也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学习态度,跳舞由于自身条件适合,所以她越跳越喜欢,再苦再累,她也是笑盈盈的,从不在我们面前说难。而古筝就只剩下坚持了,流着泪也要把考级曲练好,她为什么会这么做,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在灌输她坚持,为什么要坚持,是为了她自己曾付出的时间与精力。

我们再来说说“被动兴趣”的培养,所谓的“被动兴趣”是指在孩子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什么是我喜欢的,什么是我不喜欢的之前,让孩子习惯性的去做一件事情,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种自然性的习惯。我们家的书法就是这样被培养出来的,从她三岁开始就每周六练习书法,一直到现在,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种习惯,或许这不能被她称之为兴趣,只是一种习惯。

以上呢,就是我的一点浅拙的经验,不求大家认同,只是相互分享。

篇8:小学教育的成功,赢在家长的信任

一、尊重是赢得家长信任的前提尊重他人是一种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无论是对同学、老师、领导、同事或是邻居、朋友甚至家人,都应该自觉践行尊重,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是人与人交往中最基本的原则。

作为老师,要在教育上取得成功,就要加强家校工作,取得家长朋友的支持与信任。做到尊重每一位家长,“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两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小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想赢得家长的信任,切记“三不”:不大事、小事就向家长“告状”,不当全班同学的面责备孩子,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教师与家长之间就存在隔阂甚至对立,这样既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又降低了教育效果。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还需做到“五要”:要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的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从自身查找原因,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要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2006年,我教一年级时,班里有这么一个特殊学生:个子五大三粗,长得也很精神,看上去应该是四、五年级的学生了。经了解,才知他已经十岁了。家长红着脸告诉我:“孩子叫小帅,留了三次级,教孩子的老师都嫌他笨,说他是笨蛋,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孩子再留级了,长大了能认自己就行。”看她这种表情我就笑着对她说:“您放心,在班里所有孩子都是学生,我会平等对待每个孩子的!”就这样,两个学期过去了,这个孩子不但能写自己的名字,还能会写一些汉字、就连数学中简单的加减题还能做对几道,家长知道了孩子的进步,不管在哪,只要见到我就妹妹长、妹妹短的,满脸的高兴,满心的感激。这件事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尊重每一位家长,才能赢得家长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

二、关注是赢得家长信任的关键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为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上要因势利导,引领每一位学生走进知识的天地。在学生疑惑的时候给予点拨,在学生畏惧的时候给予动力,在学生厌倦的时候给予兴趣,唤起学生潜在的能力,使之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特别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耐心等待他们的成长。

在我现在任教的班里,有一个学生叫小涛,在他出生一个多月的时候,因一次不幸的车祸导致他成为残疾,生活起居全部有其奶奶照顾。今年14岁才上三年级。初来学校时,看到孩子这种情况,不少人都躲得远远的,最后,他被安排到我的班里。孩子们看到班里来了一个残疾同学,也是老往一边躲。看到这种情况,我及时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制止了学生不文明的行为。课上,我更是一直关注他,从未放弃过。只要“开火车读词语”到了小涛,同样让他回答问题。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孩子居然能自己向前走几步了,奶奶看着孙子的变化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她感激地对我说:“涛涛遇上你这样的教师,真是他的福啊!”

三、沟通是架起家校友谊的桥梁

首先,我注重对学生进行家访。通过家访使老师、家长面对面地沟通和交流,不断增进老师和家长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彼此的情感,使学校和家庭合力,形成一个更好的学生发展的教育平台。其次,充分利用家长会使家长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明确孩子的优、缺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孩子施加教育和影响。再次,通过开设家长课程,为家长提供优越的学习机会,让家长和专家、名师面对面,让他们进入课堂当教师、当学生体验教学的快乐,在教和学中不断开阔的视野,提高教育水平。

四、激励更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篇9:家长参与小学教育过程的思考

一、家长参与小学教育过程的现实需求

(一)学生的要求

1.学生成长阶段的独特性要求

2.学生的心理渴求

(二)家长的要求

1.家长的中国式期待

2.家长的知识层次要求

3.教育理念的更新需求

(三)教师的要求

1.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

家长的参与,适时与教师沟通,不仅能缓解教师的压力,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教师与现实的融合

新时代要求教师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人才,而教师是一个相对具有局限性的职业,主要面对学生,学校。家长的参与就能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的职业限制。

3.共同减少学生问题的出现

家长与学校共同发挥作用、互相沟通与合作,有助于全面了解学校的动态、提早发现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便于共同商讨,及早解决。

(四)学校的要求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场所,但他必须与社会其他群体形成系统。社区是学校最可依靠的力量,而家长是社区中的中坚分子。

(五)社会的要求

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过程的条件

(一)制度的保障

制度的保障是具体行为得以实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国教育部已于2004年12月1日颁发了《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了落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推进社区教育”的任务,发挥社区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学校与社区之间营建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氛围。

(二)政府的支持

有了制度的保障,还必需有政府的支持这就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切实重视起来,将其纳人政府管理系列加以全面管理,同时在政策上加以支持。

(三)理论的探索

新事物的产生、发展和运作过程都必须要有理论的支撑家长参与小学教育过程的探索,需要理论作者付出更大的努力,全面考察,细致分析,总结经验,得出规律,给实际作者以及教育管理及行政部门以理论的导向。

(四)合作与沟通

在理论的指导下,有了制度的保障,政府的支持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学校的具体实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过程是具体的实践操作程序,学校必须为此营造良好的氛围,便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如此方能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五)资源的运用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必须要有具体资源的介入方能使这一良好的意愿得以实现,如:传统的语言交流;发展中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及现代的媒体技术的运用,如电话、邮件、互联网等。

篇10:小学家长教育心得体会

李教授讲的主题是“积极家庭教育成就孩子幸福人生”。

1、期望家长教育意识觉醒,承担好教育子女的责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长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父母,而非他人。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遵循自然成长规律,不能违背规律,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而非千篇 一律,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不要去效仿别人,也不要急于求成。

2、跟老师沟通、配合、协作、共同育人。

家长与老师都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引导者,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要及时的和老师沟通,找到问题原因,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对于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家长要做好积极的配合工作。不管家长有多忙,都要和老师保持好沟通,及时的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家长和老师、学校配合的越好,教育会越成功。

3、家长要不断学习、不断改变、不断成长。

家长首先要做好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从语言、行为、心理等全方面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每天对孩子保持微笑,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快乐的情绪会让孩子形成健全的心理,积极的心态、完善的人格。多给孩子鼓励和赞美,让孩子越来越充满自信。

篇11:小学生家长教育心得

大家好,我是XX爸爸,今天非常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首先感谢班主任老师这半学期来辛勤付出,感谢她对XX班小朋友细心呵护。今天XX班家长齐聚一堂探讨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规教育,是培养良好品德和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好的小学教育可以促使孩子将来顺利读完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头”这个头如何开好至关重要。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跟大家交流交流:

一、做学习型的家长

作为家长,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陪伴他时间最长的老师,作为“家长老师”我们是零基础的,怎么教,怎么管,我们不清楚。但是孩子会从我们“言传身教”中学去很多。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比如天天手机不离手的,天天打牌的,还是时时讲礼貌的,经常看看书学习的。所以有教育专家认为今天孩子身上的问题,其实是家长身上的真实反馈,我认同这观点。那么如何做好这家长老师,我认为就应该做个学习型的家长,相关的教育书籍,网络,教育讲座,教育学者,老师,同行家长都是学习的对象。吸收教育精髓,掌握教育技能,摈弃不良习惯是我们学习目标,学习后思考、总结、践行运用是必需的。老师在学校工作要写教育日记,其实家长也可以效仿的,写写关于孩子教育成长方面的日记!

二、多陪伴少监管

教育界认为陪伴是最好的老师,那怎么陪是关键,是伴随性质的,还是监督性质的,效果是两样的。如孩子在写家庭作业,妈妈是盯着看好还是做在他旁边也拿本书看下好,估计各位家长心中也就明白了。被别人盯着太不自在了。还是一种是陪伴时间问题,作为家长我们的时间有很多一部分都在工作挣钱,加班的,出差的,有的根本不在孩子身边的,所以我们认为很忙,忙的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忙的没有时间陪伴学习,久而久之真的没时间,这是一个硬伤。但我认为人是活的,没有条件想想办法创造条件,没时间的看看能不能抽出时间,因为孩子的学业也是很重要的,曾几何时听到家长报怨今天初中、高中的择校费几万几万,教好孩子也是挣钱。

三、主动交流沟通

交流是心与心的碰撞,是心灵的传递!我认为交流:一是与孩子的交流:可以问下孩子在学校里学习情况,开心的事,不开心的事,只要认真聆听,一般的孩子都会跟您说的,但是如果他每次都想和你说的时候,你都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自然孩子这扇门也会关上。二是与老师的交流,聊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课堂上的行为习惯,与同学之间的交往等,通过交流与老师、班主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与学习习惯!三是与家人交流,与妻子(丈夫),与老人交流,达成孩子的家庭教育的协议,形成共同目标。

四、有耐心多表扬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多点耐心,毕竟孩子还小,他良好的品德、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是一个慢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每个孩子都会成长,只是时间问题,家长要学会“守望”,静待花开。如写字,在我们看来,一个字太简单不过了,但是孩子那就写的很慢并且写的也不好。请试想大人刚开始学习一件东西时,其实也是很糟糕的,所以请多点耐心,允许他犯错。另外,多表扬比多批评,效果好!教育专家们这种教育方法俗称为“赏识教育”。其实人都希望听到好话,被表扬的话,比如今天有人表扬你:这发型真漂亮,看上去小了10岁不止。您心里不知道多少美。大人如此,何况孩子呢,你一表扬他字写的好,他就一定会很认真写,你表扬他做事勤快,他下次更积极,这是一个好的循环开始!

五、关注身体健康

篇12: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教育心得体会

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xxx妈妈,非常高兴和大家分享我的教育心得。

xxx是零基础入学,没上过学前班,刚入学时数学计算都是掰着手指头算出来的,识字不到50个,所以上学后存在很多问题:她没有任何学习习惯,和老师们交流时得知上课注意力特别不集中,很多时候跪在凳子上听课,而且听着听着眼睛就望向窗外了。语文听写几乎是六七十分,而且字也写得很难认识,国字框她是画圈圈,左右结构的字她是先写右边再写左边,上下结构的字她是先写下面再写上面。

面对这些问题,我和她爸爸特别着急,同时也很心疼xxx,小小年纪就要面对这么多困难,所以我要和大家说的第一个分享是尊重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关爱。

一、 尊重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关爱

我们一般遇到问题,都会多听听孩子的想法。针对跪在凳子上听课,我问她:“宝贝,你为什么要跪在凳子上听课啊?”她告诉我,她听课听着累了。听到这个回答,第一感觉真的很生气,但反过来站在她的角度一想,的确,之前在幼儿园从来没有坐过这么长时间,对于她来说确实是累了。我就鼓励他:“宝贝,妈妈知道你听课时间长会累,但是要实现自己的小目标你就需要更坚强,明天你能不能再多坚持一会儿。”她的小目标是争取在三年级之前考双百,因为我和她爸爸和她交流时曾用过善意的谎言,我们是三年级的时候才考的双百,她现在语文课本的第一页上自己还写着“双百,加油!”的鼓励语。就这样每天鼓励她比前一天多坚持一会儿,而且还告诉她从老师那儿得知她跪在凳子上听课的次数少了,老师表扬她了。过了两个月,这个毛病几乎没了。

还有一个方法我们也会经常用————少给她下命令,多出选择题。比如她正在看电视,我又希望她不要看了,我就会问她,你是希望妈妈现在关电视,还是再看10分钟你自己关。她一般会选择后者,这也能让孩子看到家长对她的尊重,同时她也会更尊重家长,家长说的话就更有分量了。

给孩子关爱的形式非常多,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一个家庭里父母每天都会给女儿读书,女儿长大后特别的感谢父母,她觉得因为有了父母阅读的陪伴,让她的生命中时刻充满着爱,内心特别的强大。通过这件事,我们便决定每天坚持给xxx读一读书,无论是课本还是绘本,让她知道爸爸妈妈真的很爱她!

二、适当示弱,共同学习,适时放手

针对xxx的学习,我们主要是适当示弱,共同学习,适时放手。前面有和大家提到过,xxx一年级的拼音特别差,其实与我普通话不好也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我就提了个建议,我说:“宝贝,妈妈拼音也不好,我和你一起学拼音吧,你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回来好教妈妈。”于是每天我们一起读书,她给我读课文,我给她读故事,互相纠正,更多的时候让她给我纠正。还有个方法,对她很肯定的读音,我故意读错,她就会指出来,我会肯定地说我是对的,然后我们一起查书或是字典,结果证明她是对的,这样也大大地提高了她的自信心。

在一年级上学期,我每天都得给她检查作业,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在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开始自己检查了,因为我告诉她,数学题我知道方法,但是答案我总是出错,并且好几次我们口算比赛时,我故意出错得分很低;还有几次让我校对数学大册,错的我故意没告诉她,这些越让她觉得题难了,妈妈不会校对了。从此以后,数学都是自己校对,刚开始每天看看她的作业,错题会换个方式提醒他,比如:宝贝,这个题怎么是这样子的,我有点不懂,你帮我讲讲吧。每次一讲,她就知道自己错了。现在基本不用偷偷给她检查了,她已经建立了这方面的责任心。每周都会看她做的题,做好的表扬一下她,做错的出相应的题再让她做一做。语文是二年级上学期开始放手的,几乎也是用同样的办法。下一步我们准备让她把错题重视起来。期中考试后,我告诉她虽然进步了,但是老师对她单独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防退步:每个错题都要用错题本认真记下来,然后自己出两个类似的题巩固一下。她信心很大,欣然接受。当然错题本确实是老师期中考试后很重视的一个方面,我只是换了一个方式告诉她。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还有针对孩子经常出错的题,我们会经常和她讨论,总结方法。针对xxx这段时间选择题和判断题经常出错的现象,经过讨论,我们总结了个方法:做选择题时,把答案捂住,直接得出答案后再选ABCD;做判断题时,把题分成两部分,看前部分的结果与后部分的结果是否一致,一致就是对的。因为错得多了,我们发现选择题的`选项对她干扰很大,不能用选择题最常用的排出法做,判断题也是不能太直观去看。孩子毕竟没有我们有经验,大人也需要在方法上多指导一下他们,让他们也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试着去找方法,往往就会事半功倍!

还有一点,我觉得特别重要,把“老师的话当真理”重视起来!首先,老师肯定是会全心全意为整个班集体、每个孩子们着想的,他们比我们更有经验,老师不能说完全是对的,但肯定让我们少走弯路。“班班有读”让我深有感触,xxx识字量很少,书上我得给她注音几乎达90%,每天读得也很慢,让我感觉每天的“班班有读”都是一种煎熬,对于她估计也是,但我们相信陈老师,觉得这是她大家提供的学习捷径。每天我们都会认真阅读,第二天和她一起看陈老师写的“美篇”,一起找她的影子。甚至下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她识字不多、普通话不好、声音不大、个性胆怯的状态下,商量后决定报一次小主持人。那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们排练了不小于20次。自那以后,每次小主持人报名,我都会在她的允许下第一个报上。“班班有读”的过程真的很艰辛,但走下来后,发现收获很大,现在读书不用我陪着教读音,当小主持人时几乎是自信地脱口而出。家长积极地跟随老师的步伐,孩子也会积极地配合老师,也会有更大的进步。同时,家长也要多在孩子面前表达对老师的信任,这样也能增加孩子对老师的信任,上课更会认真听讲了。经常陈老师获得了荣誉,我都会告诉xxx,让她也为自己的老师自豪,这样她就会更信任老师了。

三、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每天她在写作业,我也在一旁学习看书。由于英语发音不太标准,最近一直在学英语,需要每天打卡,我一直坚持做着,也想通过这件事告诉她,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努力,需要坚持。爸爸在家也是经常地学习,通过学习现在是北理的一名研究生。所以,以身作则,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让孩子知道,人生必须努力,少做无意义的事。

篇13:浅谈教师对问题学生的家长教育

家庭类型不同, 学生的成长轨迹就不同, 家庭教育的差异会导致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 从而会影响学校整体教育质量。在一个班级里, 问题多的学生会给教师工作带来各种难题。而出现问题学生的家庭往往有着特殊的结构类型。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家庭, 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成为教师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正常教学的同时, 也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对特殊类型家庭的家长实施教育。

一、独生子女的家长教育

独生子女的问题大多是由于他们生长的环境和家庭的教育造成的。对家长提出如下建议:

1. 家长要培养独生子女坚强的意志品质。坚强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人重要的心理品质, 也是一个成功者应该具备的品质。有些独生子女好逸恶劳, 怕苦怕累, 连小学的义务劳动也要家长代劳, 这样的人很难适应未来的生活。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从小热爱劳动, 在劳动中锻炼能力和毅力, 珍惜劳动成果, 勤俭节约, 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2. 家长要培养独生子女交流沟通的能力。许多家长把孩子禁锢在家里, 终日与书本为伴, 很少与同伴之间交流和沟通, 不会与人友好相处, 成人之后也很难适应社会生活。

3. 家长要培养独生子女生活自理的能力。生活自理是一个人在小学时代就应具备的生存能力, 独生子女由于娇生惯养, 事事都由家长包办, 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将来走上社会也会困难重重。

二、离异家庭的家长教育

离异家庭常出现问题孩子, 成为教师工作的难点。对家长教育的建议:

首先, 父母在离异前后争吵时, 要尽量避开孩子。因为父母冲突时, 会使孩子感到惶恐、郁闷和痛苦, 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其次, 离异后作为孩子监护人的一方要尽快调整好心态, 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并尽量挤出时间多与孩子交流, 及时与老师沟通, 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最后, 还要鼓励孩子多与非监护人 ( 父亲或母亲) 接触, 避免家庭教育角色的缺失。

三、重组家庭家长的教育

重组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提高家庭教育的认识, 明确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一位重组家庭的父母, 都应对他们的子女肩负起抚养和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使其成才。

2. 加大感情投入, 关爱孩子健康成长。很多重组家庭的夫妻只注重彼此的感情而不爱对方的子女。作为家长, 无论是否亲生, 都应该从培养子女成才这一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 多给孩子一些关爱, 少些冷漠, 更不能抛弃不管, 要认真负责地教育好双方子女。

3、研究孩子心理, 讲究家庭教育方法。重组家庭的子女对继父母的认识大抵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观察—理解—信任—尊重。作为继父母, 应清醒地认识到小学生这些微妙的心理, 并按其心理发展规律, 采取恰当的方法, 循循善诱, 一步一步地把子女引导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

四、留守儿童的家长教育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到其他地区工作, 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这种特殊家庭的家长教育多数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承担。

有父母参与的家庭教育, 才是最优化的家庭教育模式。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 让孩子生活在安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 孩子才会身心健康地成长。让留守儿童接受完善的家庭教育, 首先要让父母树立高度的家庭责任感, 重视子女的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此外, 父母和孩子相处要注意言传身教, 树立良好的形象, 孩子犯错误切不可鲁莽或语言粗俗。在关注孩子的成长方面, 父母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学习, 更应多关心孩子的道德发展和人格完善, 让孩子全面发展。

学生一般处于三种环境中: 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学生主要生活在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中。要使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教师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即架设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不同类型的家庭环境和家长素质, 对子女的品德养成、学习成绩优劣、与人沟通能力等方面影响都很大。各类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都存在教育理念与方法策略上的缺失, 尤其应当注重家校沟通。

篇14:小学教育的成功,赢在家长的信任

摘要:小学阶段,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重点阐述了教师与家长和谐共处的方法。即尊重是赢得家长信任的前提;关注是赢得家长信任的关键;沟通是架起家校友谊的桥梁;激励更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关键词:家长工作 尊重 关注 沟通 激励

小学阶段,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没有家长积极参与和配合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做好家长工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是从事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将我从教三十年来,与家长和谐共处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一、尊重是赢得家长信任的前提尊重他人是一种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无论是对同学、老师、领导、同事或是邻居、朋友甚至家人,都应该自觉践行尊重,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是人与人交往中最基本的原则。

作为老师,要在教育上取得成功,就要加强家校工作,取得家长朋友的支持与信任。做到尊重每一位家长,“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两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小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想赢得家长的信任,切记“三不”:不大事、小事就向家长“告状”,不当全班同学的面责备孩子,不做侮辱學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教师与家长之间就存在隔阂甚至对立,这样既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又降低了教育效果。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还需做到“五要”:要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的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从自身查找原因,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要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2006年,我教一年级时,班里有这么一个特殊学生:个子五大三粗,长得也很精神,看上去应该是四、五年级的学生了。经了解,才知他已经十岁了。家长红着脸告诉我:“孩子叫小帅,留了三次级,教孩子的老师都嫌他笨,说他是笨蛋,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孩子再留级了,长大了能认自己就行。”看她这种表情我就笑着对她说:“您放心,在班里所有孩子都是学生,我会平等对待每个孩子的!”就这样,两个学期过去了,这个孩子不但能写自己的名字,还能会写一些汉字、就连数学中简单的加减题还能做对几道,家长知道了孩子的进步,不管在哪,只要见到我就妹妹长、妹妹短的,满脸的高兴,满心的感激。这件事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尊重每一位家长,才能赢得家长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

二、关注是赢得家长信任的关键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为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上要因势利导,引领每一位学生走进知识的天地。在学生疑惑的时候给予点拨,在学生畏惧的时候给予动力,在学生厌倦的时候给予兴趣,唤起学生潜在的能力,使之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特别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耐心等待他们的成长。

在我现在任教的班里,有一个学生叫小涛,在他出生一个多月的时候,因一次不幸的车祸导致他成为残疾,生活起居全部有其奶奶照顾。今年14岁才上三年级。初来学校时,看到孩子这种情况,不少人都躲得远远的,最后,他被安排到我的班里。孩子们看到班里来了一个残疾同学,也是老往一边躲。看到这种情况,我及时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制止了学生不文明的行为。课上,我更是一直关注他,从未放弃过。只要“开火车读词语”到了小涛,同样让他回答问题。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孩子居然能自己向前走几步了,奶奶看着孙子的变化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她感激地对我说:“涛涛遇上你这样的教师,真是他的福啊!”

三、沟通是架起家校友谊的桥梁

首先,我注重对学生进行家访。通过家访使老师、家长面对面地沟通和交流,不断增进老师和家长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彼此的情感,使学校和家庭合力,形成一个更好的学生发展的教育平台。其次,充分利用家长会使家长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明确孩子的优、缺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孩子施加教育和影响。再次,通过开设家长课程,为家长提供优越的学习机会,让家长和专家、名师面对面,让他们进入课堂当教师、当学生体验教学的快乐,在教和学中不断开阔的视野,提高教育水平。

四、激励更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上一篇:2024卫生院半年总结下一篇:小学观看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直播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