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丰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4-04-27

22《丰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7篇)

篇1:22《丰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①能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读懂课文,能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③能感受到军需处长为革命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品质。

本课时教学难点:

弄清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丰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你欢听英雄故事吗?你知道哪些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

2、谈话导入:是呀!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这节课,让我们将纷飞的思绪再次拉回那艰苦的斗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又一个感人故事。

二、学习活动

(一)一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解决难读词句,读通读顺课文。

(二)二读课文:弄清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三读课文:质疑探究,找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四读课文:品味词句,弄清句子的深刻含义。

· 品读一、二自然段,感受环境恶劣与队伍装备差。

学生想象:当时部队的装备怎样?

· 品读“将军”听到“死讯”后情绪变化的词句。

学生讨论:将军情绪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 品读第七自然段。

学生交流:读到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 品读第14自然段。

学生探讨:(1)文中“坚定的脚步声”实际上指什么坚定?

(2)文中“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的“这样的队伍”指怎样的队伍?

· 品读第14自然段。

学生体会:“晶莹的丰碑”指什么?

(五)整体感知全文,为“丰碑”写碑文,升华情感。

篇2:22《丰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深入理解课文中描写军需处长和将军的有关段落.(2)弄懂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培养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创新素质培养目标:

(1)想象军需处长忍受严寒的情景,感受军需处长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志.(2)设计问题:你想对军需处长说些什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情感.4,德育目标:

学习老一辈革命者为了他人,为了革命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二,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教学难点: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2,学生分析:

3,创新点:

抓住描写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第七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德育点:在感受军需处长崇高的精神之后,设计问题“你想对军需处长说些什么”,使学生在谈感受的同时,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学习老一辈革命者为了他人,为了革命胜利,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空白点:

(1)上课开始留空白:

课前播放录像:一支装备很差的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中艰难行军的场面.问:“这支队伍能否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

(2)在难点处留空白:

“为什么大雪覆盖的军雪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由学生讨论.(3)在讲解结束前留空白:

在全面分析了解课文之后,播放红军队伍高唱国际歌奋勇前进的录像.问:“这支队伍能否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

(4)板书留空白:

黑板上画一座石碑,石碑上的词由学生自己提.三,教学内容:

1,红军队伍面临的严峻考验;

2,感受冻僵的军需处长;

3,理解对军需处长由愤怒到敬佩的将军;

4,体会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四,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

1,教具:多媒体课件;

2,目的:利用课件演示使学生亲眼看到红军行军的场面,感受红军条件的艰苦,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利用音乐配乐朗读创造气氛,使学生进入情境,受到感染.五,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程序:情境导入—点拨讲解—阅读感悟—合作探究—创新体验—情感升华—反思小结—体验作业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被逐渐淡忘,但有些事情我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丰碑》所讲的故事就是让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记我们把思绪拉到那艰苦的战斗岁月:(课件演示)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一支红军队伍正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了一个大冰坨,狂风暴雪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将军不由地思考:这支队伍能否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

(二)点拨讲解

1,快速阅读1—2自然段,思考:这支红军队伍面临着怎样的考验?

2,引读(字幕)可能……可能……可能

过渡:这种种情况将军都想到了,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眼前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出示军需处长冻僵图)

问:他是谁?你知道什么是军需处长吗?一位掌管物资发放的军需处长被冻死,这是一位怎样的军需处长呢?

(三)阅读感悟

1,学习描写军需处长的段落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第七自然段.(2)交流感受最深的句子.(3)扩展思维:你能用一个词来说一说,在你的心中,这是一位怎样的军需处长?

2,学习描写将军的段落

(1)自读自悟.(2)学生质疑问.(四)合作探究

1,为什么大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日莹的丰碑?

2,朗读体会,尝试背诵.(五)创新体验

同学们,假如你也是跟着将军在穿越冰天雪地的云中山,假如你也是与军需处长生死与共的战友,假如你就是课文插图中的一位战士,面对着被冻僵的军需处长,你会怎么想?

(六)情感升华

过渡:一个军需处长永远地离去了,但是更多的军需处长迈着坚定的步伐走来了,(课件演示:一支前进的红军队伍)(放国际歌)看,这支前进中的红军队伍,如滔滔江水奔腾汹涌,如钢铁洪流滚滚向前.听,这脚步声是多么坚定而有力.同学们,你们说这支队伍能否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

1,激发学生直抒胸臆.2,领悟: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七)反思小结:

同学们,军需处长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战友的生命,用自己崇高的精神感染鼓舞了战士们.有了这种精神的部队是伟大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不可战胜的.同学们,假如在革命胜利后,我们要为军需处长立一座石碑,你将在石碑上刻下怎样的碑文呢?(板书)

(八)体验作业

篇3:《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品味语言, 认识草原特点, 感受草原的境界, 受到美的熏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感知草原“境界”

1.师:你们去过草原吗?我没有去过那儿, 但对那儿充满了向往, 最初就是缘于老舍先生写的散文———《草原》。我们今天来学习这篇文章, 相信你们读了, 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2.学生自读课文。

3.请学生谈读后感受, 根据学生的发言, 相机板书关键词, 自然理出课文结构。

4.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标出陈巴尔虎旗的位置, 师生共同介绍陈巴尔虎旗及陈巴尔虎草原。

二、连词缀句, 走近草原“境界”

1.出示生字词, 指导读。

2.提问。

(1) 你觉得哪个字容易写错, 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不能多写一点:吟、貌;不能少写一点:襟、涩。)

(2) 哪个词不理解?圈出这个词在课文中的位置。再读读这个句子, 看看是不是懂了。

3.重点词交流。

(1) 渲染:指名读含有该词的句子。先讲文下的注释, 再看图, 着重讲“渲染”效果。 (颜色漫漫渗透开来, 越来越淡, 没有生硬的边界线, 柔美。)

(2) 迂回:让学生联系句子理解“迂回”的意思。课件出示莫日格勒河图片。介绍:流经陈巴尔虎旗的莫日格勒河据说有900多道弯, 被称为“天下第一曲水”。

(3) 襟飘带舞:让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 弄清“襟”是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带”指的是腰带、头巾。猜一猜, 腰带展开来多宽?多长?介绍: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 宽一米左右, 长可达五米。在重大的日子, 蒙古族男女都穿民族盛装, 配以彩色丝绸腰带。群马疾驰, 所以说襟飘带舞,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4) 比喻句:课件出示含有以上三个词语的句子, 指名读。

师:这三个句子都是比喻句。阅读老舍的文章, 不经意间就会碰到一个比喻句。生动的比喻, 令人对陈巴尔虎草原浮想联翩。

三、研读文本, 品味草原“境界”

(一) 学习第1节:“天”

1.这次, 我看到了草原。

(1) 指名读课文第1句话。

(2) 提问:把“这次”放在前面, 还有个逗号, 强调什么呢?

(强调:终于看到了, 满含期盼已久的喜悦, 如愿以偿的欣喜。)

(3) 师:1961年夏天, 老舍等二十多人, 到内蒙古参观访问。那一年, 老舍62岁。一个看似简单的句子, 一个看似普通的逗号, 却饱含着作者的情。这样的句子, 是要慢慢品的。

(4) 指导朗读这句话, 既可以高歌, 也可以低吟。

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 空气是那么清新, 天空是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 指名读。

(2) 对比: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 空气是那么清新, 天空是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可爱, 空气清新, 天空明朗, 使我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 读读这两个句子, 看看文字上有什么区别?

(2) 文字的差别带来了意思上的什么差别?

(3) 文字的差别还带来了感情的差别!老舍此时心中满满的愉快, 渗透在字里行间, 要喷发出来。谁再读一读?

3.小结。散文, 贵在有情。

(二) 学习第1节:“天底下”

1.体会草原的“一碧千里”。

(1) 借助《北朝民歌》“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帮助学生体会草原的一碧千里。

(2) 提问:文中还有什么地方, 再次写到了草原的辽阔? (强调:全是……也还是……)

2.体会草原“并不茫茫” (学生介绍) 。

(1) 提问:什么叫“茫茫”?谁去过草原, 你能描述一下“一碧千里, 而并不茫茫”的景象吗? (三个层次:清晰, 一眼看到远方;不单调, 有不同的颜色, 有草地小丘河流的景, 有马牛羊的趣;有草原人民的情。)

(2) 小结。这就是草原!一碧千里, 而并不茫茫。

3.体会草原“并不茫茫” (读议结合) 。

(1) 体会“绣”。羊与草地和谐, 融为一体。一个“绣”字又让这幅图变得精美。

(2) 体会“流”。草原与蓝天相接, 一直伸向云天深处。远远望去, 会给人流动的感觉。草原有种内在的力量, 有一种蓬勃的生命在涌动。

(3) 小结。老舍被公认为“语言艺术大师”, 他说过, 我们写作须找到那最恰当最自然的字, “绣”“流”就是这样的字。

如果说“绣”让老舍笔下的图画精美, 那么“流”则让画面动起来了, 突显出草原的生机与活力。草原赋予天空大地明丽的色彩, 赋予小丘河流柔美的线条, 赋予了马牛羊生命的活力。这就是草原!一碧千里, 而并不茫茫。

四、朗读背诵, 回味草原“境界”

1.听一段马头琴演奏的旋律, 进一步理解草原人民是如何用自己的音乐表达了对草原的情感。

2.播放音乐, 先请学生先静静地听, 后请学生和着音乐朗读第1节。

3.欣赏摄影作品, 通过照片感受草原的美。

4.再请学生和着音乐轻轻地读或者背第1节。

篇4:22《丰碑》第二课时 之五

毫不利已

专人利人

篇5:22 九色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诚信”为主题,除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外,同时对学生进行“诚实笃信、相互尊重”这一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九色鹿》作为本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体裁是民间故事。主要讲了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惩罚的故事。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德,谴责了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人物形象鲜明,用对比的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两个人物,调达见利忘义、背信弃义,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表达了劳动人民对诚信的追求。

全文按照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段。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写九色鹿的由来。第二到五自然段为第二段,写九色鹿救人不要报答。第六到九自然段为第三段,写调达见利忘义,出卖九色鹿,受到惩罚。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只好”、“竟然”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复述这篇课文。

3、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遣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九色鹿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精神,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2、用“只好”、“竟然”两个词语造句。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第一段,初步了解九色鹿。

4、默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出示课件)简介敦煌莫高窟和绘于敦煌石窟第257窟西壁上的连环画式故事画《九色鹿》。

2、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这个神奇而动人的民间故事——九色鹿(板书课题:九色鹿)齐读课题。

3、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出示问题)

(1)九色鹿生活在哪里?(2)九色鹿长什么样子?(3)为什么叫它九色鹿?(4)这是一只怎样的九色鹿?(5)课文讲了关于九色鹿的什么故事? „„

二、讲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九色鹿到底是一只怎样的鹿呢?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出示要求:

(1)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2)遇到生字词的时候多读几遍。

(3)带着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2、(出示九色鹿图片及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交流:

A、我知道九色鹿生活在什么地方,长什么样子?(洁白如雪 毛色鲜艳 漂亮极了)(指名读好句子)

B、我知道了为什么叫它九色鹿?因为„„所以„„(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说)C、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鹿?

3、这是一只多么神奇而美丽的鹿啊!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出它的美。

三、朗读第2---9自然段,学习生字词。

1、过渡:在这只神奇而美丽的九色鹿身上,到底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自由朗读课文2—9自然段,弄清这个问题,不过,这几个自然段中生字和四字词语特别多,请同学们按要求去读书。

出示要求:

(1)自由朗读2—9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划出四字词语,理解词语,不理解的做记号。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出示课件)

(1)读准多音字的音:

泄露()暴露()肮脏()心脏()调整()调集()(2)生字:誓 皇榜 财 浩 义 魂 残 斥 弃 重点指导:誓 魂 残

誓 发誓的誓,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生记)其实古人在造这个字的时候可是有根据的。上面为什么是个“折”字呢?古人在发誓时,一般手中拿一根枝条,发完誓(言)就折断枝条(折),意思是如果违背了誓言,就得到和这枝条一样的下场。所以,誓字上面是折,下面是言。(3)(出示课件)你能读好这些词语吗?

A 指名读,跟读,女同学读,男同学读,齐读

奋力挣扎 连连叩头

郑重起誓 千恩万谢 进宫告密 背信弃义 见利忘义

恩将仇报 B 理解词意----“义”:什么是“义”呢?大家请看——(出示:義)认识这个字吗?告诉大家,这个字也读yì,是“义”的繁体字,它的上方是“羊”字。说来还真有趣,古人非常崇尚“羊”,因为羊一身是宝,不管是鲜美的羊肉,富有营养的羊奶,还是温暖的羊毛。所以,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喜欢把“羊”用在最好的字眼上,如“美丽”的“美”,“善良”的“善”。“義”和“美”、“善”一样,都是做人应当遵守的品行。

C 在下列词语中,应该选哪一种解释呢?

“义”在字典上有四种解释(出示:A意思 B指拜认的亲属关系 C道义 D人工制造的)“见利忘义”的“义”应该选()

D 这些词中有一个词与“见利忘义”的意思一样,它是哪个?(背信弃义)“背信弃义”的意思是什么?(不守信用,不讲道义。)

哪个词的意思与“知恩图报”的意思相反?(恩将仇报)

“知恩图报”的意思是什么?(知道自己受了别人的恩惠,总想要去回报。)

“恩将仇报”的意思是什么?(受到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

四、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 了解故事的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故事中有两位主人物,他们是谁?在他们之间发生了几个小故事?(学生读后交流。)

2、学生默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了解故事内容。

(1)故事中有两位主人物,一位是九色鹿,还有一位叫——调达,纠正读音:调tiáo.板书:九色鹿

调达

(2)写了他们之间发生的什么故事?

(3)(指导看课文中的图片)这两幅图正好画出了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的内容。

相机板书:

九色鹿------→ 调达 美丽、神奇

←------(4)谁能在这两条横线上用最简洁的字词,说说这两个主要人物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九色鹿救调达 调达出卖了九色鹿)● 理清文章的脉络

1、再次默读课文,出示要求: 边读边想,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九色鹿救调达,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调达出卖了九色鹿?你能从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两个词语吗?(这天 有一天)(2、指名回答问题

3、男女生分别读两个故事。

4、学生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5自然段)

第三段(第6--9自然段)

五、小结,齐读课文。

六、作业:

1、描红并抄写生字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2 九 色 鹿

九色鹿------→ 调达(美丽、神奇)←------

篇6:22《丰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 14 个生字,认识10 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自主感悟中思考,在诵读和想象中发展学生的语言;(2)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五壮士引敌上山时的机智勇敢。(2)理解五壮士对日寇的仇恨。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2、把握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难点】

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激发情感。

1、谈话导入:在抗日战争年代,日本侵略军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对根据地人民的屠杀非常凶残。例如,1943年9月,日军对晋察冀边区北县区进行了三个月的“秋季大扫荡”。在抗战的过程中,中国大地上涌现了千千万万的民族英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英雄的故事。

2、板书课题,提问

“狼牙山”在哪里?

二.自主预习,初读课文

(1)根据导读目标,自主预习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圈出生字词再读一读,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字词。3.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狼牙山五壮士,分别是哪五个人? 课文的叙述顺序是什么?想一想,并填空。(课后第二题)

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分别是那两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

(2)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师相机指导。

三.全班交流,整体感知(1)学习生字新词

1.小组读,师生正音。2.指名读,生正音。3.指名领读。

4.提示易写错和易读错的字,及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2)全班交流,感知课文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讲了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同敌人血战到底,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2.课文的叙述顺序是什么?

板书:(接受任务1)→(诱敌上山2)→(引上绝路3)→(顶峰歼敌4、5)→(跳下悬崖6、7、8、9)

3.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分别是那两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

诱敌上山和顶峰歼敌。第二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第二次的战斗场面更为激烈和残酷,更能体现出战士们坚强不屈,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五:课堂小结

1.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你对战斗的哪个片段印象最深刻?找出你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再读一读。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1 ↓

诱敌上山2 ↓

引上绝路3 ↓

顶峰歼敌4、5

篇7:《画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会认6个字, 会写“丹”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猜谜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 请同学们猜一猜。

出示:解落千秋叶, 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2.指名答。 (板书:风)

3.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是风的。

4.它不仅是一个谜语, 还是一首诗, 诗名就叫《风》。诗人全文没写一个风字, 却句句藏风, 多妙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5.诗人把风藏在诗句里, 有几位小朋友把风藏在了画里。我们一起来学习15课《画风》。

二、识字、写字

1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

(1) 出示句子:

陈丹说:“风, 看不见, 摸不着, 谁也画不出来。”

宋涛想了想……说:“下雨了, 风把雨丝吹斜了。”

赵小艺笑着……呼呼地转。

(2) 指名读, 小组读, 男女生赛读。

3.三个句子, 同学们读得真好。课文中是哪几个小朋友在画风?他们的名字中还藏着六个淘气的生字宝宝呢, 让我们一起找一找吧!

4. 这六个生字中有三个是《百家姓》中常见的姓氏呢, 谁找到了?

5. 我们周围有姓这三个姓的人吗?

6.看看剩下的三个字, 你还在哪些词语里见过它们? (组词) 这里面有一个字笔画特别多, 你怎么记住它?

7.指导书写“丹”字。怎么把这个字写正确呢?教师范写, 学生临写。

三、学文朗读

1. 默读课文 4~8 自然段, 用“_________”画出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句子。

2.学生交流勾画的句子, 教师相机指导。

银赵小艺:

(1) 是谁先画出风来的?

(2) 学生读句子, 教师板画。

(3) 出示句子:“只见她在……旗子在空中飘着。”

(4) 怎样才能读出风的感觉?赵小艺第一个画出风, 她的心情怎样呢?

(5) 思考:赵小艺的画中风藏在哪里?

语句训练:风来了, 风把__________吹得____________ , 风藏在里________________。

(6) 赵小艺只画出飘动的旗子吗?

出示句子:“她画了个拿风车……地转。”

风又藏在哪里?谁能读出风车呼呼转的感觉来?

语句训练:风来了, 风把____________吹得_____________ , 风藏在里____________。

银陈丹:

(1) 赵小艺画出了风, 陈丹也会画风了。她又是怎样画风的? (板画)

(2) 出示句子:“说着……弯弯的小树。”

同桌互读, 把“风”读出来。

指名做动作读。

(3) 陈丹也画出了风, 她心情如何? (练读)

(4) 语句训练。 (同上)

银宋涛:

(1) 宋涛又是怎么画风的? (板画:直直的雨丝)

(2) 看看老师画得好不好?

(3) 出示句子:“宋涛想了想……吹斜了。”

生齐读, 师画斜斜的雨丝。

(4) 指导朗读。

(5) 语句训练。 (同上)

轻声读小诗。

不知不觉间, 我们将课文内容写成了一首小诗。一起读一读, 让风藏在你们的朗读中。

4.小结:让我们带着对小朋友的夸奖读最后一段吧!

5.齐读全文。

四、拓展

1援他们会画风了, 你打算怎样画风?

2援写一写:把你画风的想法写下来吧!

五、总结

上一篇:当红问答网站Quora的关键成功要素下一篇:妇女主任任职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