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客运安全调研

2024-05-13

农村客运安全调研(精选6篇)

篇1:农村客运安全调研

农村客运安全调研

一、存在问题

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农村交通建设基础差、特别是山区、边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客运发展滞后,供给能力不足、服务水平不高、行业运营粗放、安全管理薄弱等问题突出,农村群众“出行难、出行贵、出行不安全”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严重阻碍和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责任不明,机制不全。一是各县、乡政府对农村客运发展的主体责任不明确;二是农村客运发展机制体制存在问题,运管部门与交通部门管理权限、职责不明确;三是农村客运不仅仅是业务部门的工作,仅靠交通、运管部门无法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四是政府、企业、车主在农村客运发展中的责任、作用、关系没有理顺,行业难管企业、企业难管车队、车队难管车主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农村公路存在的问题。农村公路等级低、路面狭窄、坡度较大、通行条件差,达不到开通农村客运班车的安全条件。

(三)农村客运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经营者超载、超范围运营存在;二是非法运营现象存在,导致农村客运经营者效益不高,这是影响农村客运市场秩序;三是驾驶员的教

育管理不到位,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只注重经济效益,服务意识差,对乘客态度不好,存在乱收费的现象;四是经营者为了经济效益,不愿空驶,沿路揽客,容易与班线车发生冲突,而引发矛盾。

二、完善市场机制,强化农村客运市场监管

(一)完善农村客运管理体制。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按照“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自律发展”方针,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客运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市场准入管理。要强化市场后续监管,落实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实施违章记分和经营年限制,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二)规范农村客运经营行为。各县人民政府应指导督促乡镇人民政府落实工作责任,配合职能部门加强对农村客运企业及司乘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知识教育培训,使其熟知运输法规知识,自觉遵守运输管理和安全营运的有关规定,督促农村客运经营者按国家有关规定足额缴纳承运人责任险等各种保险(或交通安全统筹),增强对各种交通安全事故的处置、赔付和抗风险能力,树立为广大农民服务的意识,做到规范经营。要突出抓好运价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引导客运经营者规范执行各项服务标准和客运安全制度,履行普遍服务义务,为农村群众提供优质、规范的运输服务。建议各县(区)农村客运车辆应统一车身标识,颜色,在车身

喷印“农村班车”字样和监督投诉电话,并在道路运输证“备注”栏内注明“农村客运”事项,司乘人员统一挂牌上岗。

(三)加强农村客运市场监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加强以对农村客运安全的源头管理,严把经营者的农村客运市场准入关,严把农村客运车辆的技术状况关,严把营运驾驶员的从业资格关。严厉打击载货汽车违法载人、客货混装以及无牌、无证、无照非法营运和超限超载、欺行霸市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依法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运输市场的良好秩序。

(四)加强道路客运班线经营权管理。严禁道路运输经营者非法倒卖、转让、出租道路客运经营权及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件。对擅自转让、倒卖倒买道路客运经营权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坚决严肃查处,取消其道路运输经营资格。

二、落实安全措施,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一)建立农村客运交通安全监管机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建立健全由政府牵头,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公安、安监、交通等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农村客运交通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乡镇交通安全协管、乡镇派出所、村委会干部职工的作用,强化对农村客运交通安全监督管理。维护农村客运交通安全。

(二)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度。从维护农村稳定和保证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出发,深入贯彻国家、省道路交通安全各项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切实加强农村客运安全管理。把日常监管、安全教育和指标考核等结合起来,层层签订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责任措施落实到乡镇、落实到基层。

(三)强化驾乘人员的安全意识。完善管理措施,严把农村客运经营者市场准入关、客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和客运车辆技术状况关。杜绝非法运营,严防病险车辆上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驾乘人员对交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安全经营意识,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有关规定。

(四)逐步改善农村公路安全状况。改善农村公路安全状况,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路事故多发地段和危险路段的整治工作力度,增设必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的安全技术状况和防护条件,维护农村客运交通安全。

三、开展公安、交通部门要开展专项治理。严厉打击非法营运和超员超载行为,减少农村客运安全隐患,并监督农村客运经营者依法办理承运人责任险,农村客运车辆第三者责任险,提高农村客运的抗风险能力,同时相互配合,加大对微型客车、货车、农用运输车等车辆非法客运的打击力度,为农村客运创造和谐平安的环境。

篇2:农村客运安全调研

随着农村“康庄工程”建设不断深人,农村路网不断铺开,农村的客运需求也在不断扩展。农村客运交通由于受当前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投资模式等因素制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民出行难、出行不安全等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制约和影响了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权益的保护。解决农民出行难、出行不安全的问题,这是建设和谐浙江、平安浙江所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

一、当前农村客运交通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乡交通大发展,公路通车总里程大为增加,许多行政村通了公路,由于经营者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客运班线却无法开通,农村交通出现了农村通车公路增加与客运班线不能跟进、农村运量需求越来越大与运力严重不足,以及单一交通工具与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需要等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凸现,一方面导致农村客运车辆超载超坐相当严重,另一方面,前几年政府花大力气取缔的农用车、拖拉机和“五小”车辆人货混装。

但线路分布不够合理,有的线路客源少,车辆多,造成了经营者积极性不高?有的线路有一定的客流量,但没有客运班车,农民出门没车坐。由于现有的农村客运班车的营运路线、班次都是按平时的客流量进行配置的,农村、山区平时乘坐人员较少,班次过密,将影响经营者的收益,但是一旦班次减少,到节假日、农村集市、早晚外出务工人员的进城、返乡以及周末学生回家返校等客流高峰时期,农村班车运量与运力的矛盾义相当突出。由于农村客运班线都是个体经营或承包、挂靠经营,运力无法统筹调配。经营行为不规范,严重影响了交通秋序。个体经营农村客运班车,由于没有固定的车站,招手即停,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农村班车在营运过程中兜客、宰客、超载现象严重,乘客不坐满不发车,或者发车了也在慢行兜客,严重影响交通秩序,影响其他车辆、行人的正常通行。

营运成本较高。由于城乡客运体制的不同,享受的税费待遇也不同。农村客运班车9!座=每月所交费用为!财政、税务等部门对城乡公交车辆和经营单位按照统一的政策征收税费。

为鼓励和扶持农村客运班车进行城乡公交化改造,政府应出台规费征收优惠政策,提高经营者进行公交化改造的积极性。统一票价标准。

按城市公交的标准实行统一票价,让农民乘客真正得到实惠。统一公交服务标准。

由于经营主体的置换,彻底改变了个体承包或挂靠的经营方式,可实行集约化经营和员工化管理,车辆出行定线路、定班次、定时间、定标价、定站点,全面实行公交化,改变原有的混乱局面。

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优势。降低运营成本,方便农民出行。

由于实行统一的税费政策,农村客运车辆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一方面可使农民享受城市公交的票价待遇,另一方面提高了经营者的收入,促进经营者增加车辆的投人和更新力度。8经营主体优化,从业人员的素质得以提高。

实行公交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虽然可以有独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但都应制定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奖勤罚懒。

篇3:破解农村客运安全管理难

1.县乡 (镇) 政府重视不够。

近年来, 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各地各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些管理办法, 都把它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但从管理现状看, 由于县乡 (镇) 政府在安全管理上注意焦点和热点多, 如重视工矿企业安全、烟花爆竹管理、超长及高速公路客运安全, 特别是乡镇政府, 对修桥修路、建站、投入客运车辆积极热心, 而对农村道路客运安全相对重视不够。

2.职能管理部门鞭长莫及。

首先, 农村道路上行驶的多为本地农民驾驶的摩托车、农用车, 对其交通违法行为, 执法部门如采用罚款、扣车扣证等处理措施, 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其次, 是农村道路多接近住宅或耕地, 有的在道路上打场晒粮、破路引水, 有的甚至临路搭建房屋, 遮挡了行车视距, 对这些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况, 路政部门管不了, 交警部门无权管, 村委会不愿管, 也是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况且, 农村道路客运线长、点多、面广, 各职能管理部门执法人员不足, 无法实施全方位监管, 农机车辆载客等违章行为难以纠正。

3.企业内部安全管理难以到位。

农村道路客运班车往往延伸到县内的各个角落, 而且绝大部分采取承包经营或者农民群众赶集包车, 车辆运行分布广而散, 客运企业客观上不能行使有效的管理, 容易形成监督盲区。

打破常规, 大胆尝试, 改变目前农村道路通行无标准、客运许可无依据的现状, 能加强和完善农村道路客运安全管理

问题之二:农村公路积弱滞后

1.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和路况等级差。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部分来源于国家补助、财政投入和金融组织贷款, 其余大部分缺口资金需各市县人民政府和沿线受益群众自愿捐资或投工投劳等多渠道筹措, 这对经济不发达的市县, 无疑困难极大。由于缺口资金筹措难到位, 致使农村公路路况等级差, 特别是在山区地带, 线型较差, 弯急路窄, 安全警示标志严重缺失, 安全防护设施严重不足。

2.农村公路养护投入不足, 失养问题突出。

一是养护资金难以落实到位。农村公路的养护经费主要来源是地方征收的拖拉机养路费、县级财政支付转移及地方政府自筹。财政支付转移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太少, 资金缺口大。二是没有长效的养护机制, 没有稳定的养路队伍。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 县道县养, 乡道乡养, 村道村养, 可由于资金不足, 加之乡镇没有专门的公路管养机构, 农村公路的养护基本停滞。

3.通村公路没有规范的技术标准, 许可客运线路无操作依据。

随着“村村通公路”政策的提出, 大量原有的砂石、泥土路面被改造、硬化成通村公路, 这些公路路面宽度设计为3.5米, 难以达到会车等车辆通行的基本要求。在大量的等外公路上发展农村客运, 究竟要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通行客运车辆, 没有明确规定。运管机构在实施行政许可时, 由于无操作依据, 感到无所适从。

4.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严重滞后。

公路实行分级管理后, 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出现了空当, 形成了管理的薄弱环节。路政管理力度不大, 执法手段不硬, 人手不够, 经费不足, 沿线农民群众爱路护路意识不强。公路沿线违章建筑、占道经营、乱堆乱放、随意搭建、街道化等侵蚀路产路权的现象普遍。

问题之三:车型结构不够科学

农村道路客运使用的车辆技术状况较差, 车辆档次较低。并且, 客车生产厂家生产适合乡村行驶的客车品种少, 不能满足需求。在现有已许可的农村道路客运车辆中, 中型普通客车占60.2%;小型普通客车为占15.3%。

农用车、拖拉机作为一种农用机械, 在设计、生产时就不具备载人的条件, 且这些农用车、拖拉机普遍缺乏保养, “轻伤”不下火线, 带“病”上路的现象普遍存在。尽管如此, 仍有相当多农用车、拖拉机驾驶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从事着非法载客的行当。

农村道路客运安全管理对策

笔者认为, 应打破常规, 大胆尝试, 以改变目前农村道路通行无标准, 客运许可无依据, 工作互相推诿及安全形势严峻的现状。

1.完善管理职能, 落实“县管、乡包、村落实”的制度。

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 进一步明确落实“县管、乡包、村落实”的安全监管责任制, 尤其是明确乡镇政府的责任, 将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纳入当地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评内容, 把交通安全责任逐级分解到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委会, 并与乡、村安全生产、文明先进单位的评比相挂钩, 实行“一票否决”制。建立县、乡 (政府) 、村 (委会) 、 (交警) 队、所 (派出所) 和社会力量层层负责的联动机制和实行“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的安全管理机制, 把安全责任制层层分解到各乡镇、村, 同时, 要全面落实县 (市) 、乡 (镇) 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交通安全责任制和重大交通事故的责任追究制。

2.加强农村公路管养体系建设, 实现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根据国务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 (国办[2005]49号) 精神, 努力做到有路必管、有路必养, 实现农村公路养护正常化、规范化。同时, 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设施。对现有县、乡、村道的险要路段及影响行车安全的隐患逐步进行整治, 对新建公路项目实行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审查、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的规定, 尽快改变农村公路通行条件, 实现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3.明确统一的道路通行标准, 规范客运车辆通行条件。

有些市县对农村公路通行条件采取“一事一会审”的做法, 即由公安交警、运管、公路、安监等单位从各自职能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见, 共同决定能否通行客运车辆, 但这种做法实属无奈之举, 缺乏依据。

国家或省应尽快明确统一的农村公路通行客运车辆的标准。笔者建议, 应对路面宽度达到3.5米及以上的通畅公路明确准予通行或限制车型的客车;建议应对路面宽度不足3.5米的以及通达公路, 明确由当地县乡 (镇) 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予以共同认定。借此来改变农村道路客运许可互相推诿, 怕担责任, 通路不通车的现状。

4.因地制宜, 打破常规, 发展适用车型。

农村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水平差异较大, 农村客运发展也必然呈现出多样性, 在选择农村客运车辆车型时, 要根据地形条件、道路状况、客源分布等因素, 从安全、经济、节能低耗的角度选择符合国标的适用车辆, 应尽可能允许乘用车辆投入农村客运市场。

但要做到:一是必须关注车辆安全性, 这是前提;二是必须关注车辆经济性, 包含购置经济性和使用经济性, 这是决定农村客车是否具备强大生命力的核心指标;三是必须关注车辆适应性, 这一点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常被决策人员忽视, 配置不在高低, 合适就是最好, 这与选用车辆适应当地的营运收费水平是同样道理。

5.强化路面管控, 严处交通违法行为。

各级政府要统一组织公安交警、交通运政等相关部门, 加大对非法营运的打击力度, 净化农村客运市场。一是要强化路面巡逻, 确保不失控。二是要强化纠违, 及时消除动态违法。三是要本着什么问题突出, 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 适时开展专项整治, 排除安全隐患。

6.开展宣传教育,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篇4:农村客运安全调研

关键词:冷藏设施 隐患性 加工场所 进货渠道 卫生意识 交叉感染 宣传 培训 制度 落实责任

中图分类号:R1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4-0030-02

农村食品安全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而农村因红白喜事自办的家庭宴席更是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由于这种群体性聚餐行为存在的安全隐患往往被忽视,导致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加强监管,强化宣传,规范行为,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杜绝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尤为重要。

蒙城是农村城市,有着厚亲重友的传统习俗,全县130万人口中70%居住在农村,致使农村有一个庞大的自办宴席的需求。同时,随着蒙城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家自办宴席的人也在不断增加。针对蒙城县农村自办宴席的现状和问题,笔者做了社会调研,总结出了:

1 蒙城县农村自办宴席现状与问题:

家庭自办宴席的现象在我们蒙城农村由来已久,这样的聚餐活动具有与红白事紧密结合、邻里相聚热闹、家人帮忙方便、自家畜禽随可宰杀、剩菜剩饭利用率高等特点,所以深得老百姓的喜爱。但这种自发兴起的办家庭宴席的活动,也存在着不少食品安全隐患,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村家庭自办宴席能力不足将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由于蒙城农村家庭办酒席一般桌数都较多,而且都是几天连办,办事当天往往要办上几十桌,客人分为两三轮就餐,由于时间紧张,剩菜的再利用、炊具的洗刷质量等,都给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由于客人较多,临时烹饪显然不能保证用餐速度,得提前将食品制成成品或半成品,半成品、熟食、原料长时间混放,容易引起食物中各种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特别是高温、蚊蝇乱飞的夏季,更是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隐患性。

(2)食品加工卫生条件简陋、不完备将带来食品安全隐患。自办宴席场所大都选择在家里,条件十分简陋。炉灶采用地锅,燃料使用煤球或木柴,灰尘较多。食品加工用具一般都是临时租借,没有消毒设备。生产、加工场所不分,加工工具也是生熟不分,交叉污染,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猫、狗、鸡、鸭、鹅等家禽家畜可长躯直入加工场所,极易污染,成为肠道传染病滋生之源。

(3)食品原料进货的渠道非常复杂。由于考农村卫生意识差,蒙城农村自办宴席在原料进货上本着节约的目的,大部分是从集贸市场上购买的,进货渠道比较混乱,肉制品常常未经有关部门检疫,特别是熟食,就近购买一些无证经营的,导致一些假冒伪劣食品成了农村宴席餐桌上的常客。

(4)健康安全意识淡薄带来食品安全隐患。由于农村宴席所请的厨师均是临时雇用,这些人未经过健康体检,没参加过卫生知识培训,没有领取健康证;由于缺乏卫生意识,其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和加工方式不规范,如个人卫生状况不佳、烹饪菜肴过程中随手擦汗、用锅铲品尝菜味等,都为宴席的食品安全埋下卫生隐患。

(5)聚餐人员复杂容易带来疾病交叉传播。农村宴席,邀请的人员较多,除亲戚朋友外,还有同事、领导和本村居民,难免有个别人患有肝炎、伤寒、痢疾等传染病,或携带病源菌,增加了发生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的机率,传播疾病的可能性极大。

2 蒙城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卫生安全督查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笔者认为:作为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形式,杜绝农村自办宴席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我们加强宣传,因势利导,加强监督,规范管理,就能不断改进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1)加强宣传,提高农村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认识。要把农村自办宴席的监管列入政府年度食品安全日常工作要点。大力加强食品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把食品安全宣传当作大事、要事,创新形式,采用小品、戏曲、广播、电视等群众最易接受的宣传方式,细化分解食品安全的各项内容,从广大农民群众日常生活中联系最为密切的肉、菜、粮、油、米、面、豆制品等入手,介绍食品安全科普常识,切实将农村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2)延伸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监管触角,建立组织。县、乡(镇)人民政府应成立专项工作机构,乡镇一级应当成立食品卫生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卫生、工商、公安等各级派出机构负责人参加。制定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实施细则,依托乡镇卫生院这个平台,明确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人,加大对农村流动厨师的食品卫生安全培训工作。凡从事农村家宴的厨师,必须到所在乡镇食品办登记备案,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以增强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意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完善制度,加强农村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力度。建立农村宴席所需食品及原材料、佐料检查制度。大实行对农村自办家庭宴席食品采购、加工、制作的全程监管。村食品安全负责人必须在办宴席前一天派相关人员到主办户实地察看,包括对家宴加工场地、卫生条件、采购、厨师健康状况、原佐料、用水等进行监督检查。实行农村家庭自办宴席申报备案管理制度。凡在自家举办5桌以上宴席的,要提前三天报告;食品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应填好本辖区家宴情况的当月报告备案表,并及时上报所属乡镇人民政府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各乡镇人民政府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分季度将本辖区内家宴举办的整体情况书面上报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4)落实责任,强化农村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追究责任。对红白喜事自办宴席的食品安全实行辖区责任制,每季度核查一次,每年要对各级相关部门进行一次严格考核。针对农村自办宴席面广量大,为了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县食品安全委员会要建立督查制度,结合“食品放心工程”不定期对准备自家办酒席的家庭进行抽查、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作为年终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一项内容。对由于监管不力而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或对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隐报、瞒报、谎报、迟报的单位,要严格追究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5:农村客运安全调研

运班车通达率达到95%。”

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大力推进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到今年年底,全县642个行政村中,农村公路可通达515个行政村,通达率达80.22%,硬化行政村480个,硬化率达74.8%。五云(含仙都农管处)、新川、双川三个乡镇将完成通村公路的目标任务。覆盖我县广大农村的公路网正在加快形成。与此同时,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作进展却相对比较缓慢,滞后于公路网的建设速度,见路不见车、有路不能行的现象仍比较普遍,束缚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使我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已成为党委政府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

一、我县农村客运网络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经过多年努力,我县农村道路客运建设工作得到很大发展,原本长期存在的紧张状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目前,我县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县城至乡镇、乡镇至乡镇、乡镇至行政村、行政村至行政村的二三级客运网络,农民出行交通大为改善。据统计,县境内有班车营运线路32条,其中,二级网络线路17条,三级网络线路15条。但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客运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农村客运滞后于公路干线客运的现象十分突出,有限供应与多样化需求的矛盾仍然存在,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一)农村客运网络发展不均衡。全县642个行政村中,已有497个行政村通班车,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77.4%。但就农村客运网络整体分布而言,客运线路主要集中于五云、壶镇、新建、新碧、东渡等五个重点乡镇。以新碧工业园区所在地新碧镇为例,因企业集聚,外来人口迅增,人口流动频繁,特别是绝大部分民工来自周边农村。工业园区的迅速发展壮大,使原先仅有的县城至该镇的客运班线已极不适应其发展需要,企业员工和农村居民都感到坐车难。根据这一情况,从去年6月中旬开始,经多方努力,建成了以新碧镇政府所在地黄碧街为中心,向四周行政村辐射的农村客运小网络。该网络向东南经碧川辐射到仙岩,与五壶线连接;向东北辐射到碧虞、坑底;向西北辐射到姓姚、山前,向西南辐射到龙湖等村。该网络不仅最大限度地解决了该镇广大农民的乘车难问题,而且使新碧客运小网络与壶镇、东方客运联为一体,沿线农民人员来往、经济交流更为方便,深受百姓欢迎。再从壶镇看,该镇离永康仅30公里,每天始发永康的班车就达24个班次。在区域范围内,又形成了以该镇为中心,向四周白竹、雁岭、前路、三溪等乡及行政村辐射的客运网络,日始发班车27辆459座,日运行208个班次。相对而言,我县其余19个乡镇,人口约占全县的50%,面积约占全县的71.3%,但因地处山区峻岭,地广人稀,其农村客运网络建设情况就大为逊色。

(二)部分农民出行需求难满足。乡镇到村、村到村的客运班线缺少,农民出行难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尤其是边远的山区农村,广大农民出行还主要依靠徒步或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要求尽快通班车的呼声很高。如大源镇越陈村,该村有2100多人口,加上周围村庄居民,总数在4000人左右,但因这一带没有直达班线车,尽管农民交通出行需求大大增加,也只能靠步行或搭载等各种方式先到其他通班车的行政村,然后乘车通往外地。全县未通班线客车的145个行政村约6万左右的人口,基本处于这种状态。

(三)非法营运扰乱市场隐患多。在当前农村客运市场需求强烈、农村客运网络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的情况下,农村潜在的客运市场给不少非法经营业主留下了生存的空间。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一时难以到位,一些车辆拥有者无视法律法规规定,见缝插针,进入农村客运市场从事非法营运。他们争抢客源,不但造成农村客运市场的混乱,而且由于车辆性能、乘客人数等都处于失管状态,更易造成各类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制约我县农村客运网络发展的因素分析

我县农村客运网络发展中各种问题的存在和发生,既受到安全门槛、经营效益、营运模式、农民出行习惯等诸多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有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原因。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公路不同于一般的交通道路,有其自身特点,就是弯多、路窄、坡陡,视线差,且乡镇至行政村的公路为准四级,路面仅宽3.5米,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在以往实施康庄工

程建设中,对这类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基本没有设置间断护栏、示警桩、禁令标牌等各种标志标线,安全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最起码的安全通车条件。以革命老区双川乡雪峰村为例,该村2005年就实现了通村公路的路面硬化,但迄今为止,班车只通到与雪峰邻近的陈宕村,陈宕至雪峰9.5公里的公路还没有通上班车。究其原因,就是安全设施配置不足,存

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该线路山高坡陡,弯急路窄(只有3.5米),客运车辆在崇山峻岭中盘绕,随时可能面临山体滑坡、巨石挡路、车辆无法交会等各种情况,容易引发意外事件。而沿线设置的安全警示桩、急弯标志、坠石标志明显偏少,车辆避险地带等安全提示及避险设施缺乏。此外,农村客运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明显落后。由于受到资金、土地、规划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客运站场建设严重滞后,大多是有路有车没有站。由于没有车站,不能落实安全例检,不能有效控制超载,增加了对农村运输车辆有效管理调控的难度。

(二)经营效益无法保证。我县一些边远农村客源不稳问题十分突出,客运量呈周期性变化。许多农民平时以外出打工谋生为主,在家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流动性不强,客流量稀少,客运实载率偏低,但一旦逢年过节、乡镇集市,客流量又剧增。加上高额的税费、油料和修理费用,经营效益难以保证,亏损情形容易发生。同时,非法营运会对农村客运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冲击,是制约农村客运网络化正常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因农村客运通达深度不够,往往在客车途经的公路口或是到达的乡镇圩场,形成了一个新的结点,此时非法营运的车辆就会完成乘客的第二次运输,再加上非法营运的车辆不受线路、站点、班次、区域的限制,可以为乘客提供门对门的“服务”,某种程度满足了乘客的便利需要。长期下去,客运班车就自然而然地难以经营。目前,交通运管部门监管的空间大、距离长,执法力量不够,面的车、三轮车、摩托车等非法营运行为一时难以取缔。

(三)相关利益难以整合。完善农村客运网络,就要新开客运线路,增加投放客运车辆,这样与现有主干线路在部分路程上的重叠将不可避免,无疑会影响到他们的客源,冲击他们的既得利益。可见,现有主干线客运班线经营者,非常顾忌新开农村客运班线与其争抢短途客源,减少他们在原线路的营运收入,对发展农村客运明显抱有恐慌和抵触情绪;而交通管理部门也怕出现新的矛盾,引起整个客运市场地不稳定,不敢轻易发展。以七里经大筠至新建线路为例,该线沿途有三马东、大筠、洋山等几个大的行政村,开通这一客运线路,可以极大地方便沿线农民的出行需要,从社会效益角度来衡量,相当必要。但从客运市场看,开通该一线路,就意味着减少了县城经外沿至新建、县城至小筠这两条线路的客源,容易导致新、老两个线路班车产生矛盾,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四)农村公路里程不足。经过这五年深入实施康庄工程,我县农村公路累计新增通达里程507.7公里,新增通达行政村250个,新增硬化里程410.9公里,新增硬化行政村300个。但到今年年底,我县仍有127个边远山区的行政村未通公路,无法投放客运车辆。这些行政村大多地处崇山峻岭之上、大山深谷之中,地理环境恶劣,集体经济薄弱,工程施工困难,工程造价过高,政策处理不易,给农村公路的顺利延伸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进而影响了农村客运的网络化建设。

(五)农村公路养护机制落后。通村公路的养护工作远远落后于公路建设工作,一手硬,一手软,“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十分突出。许多通村公路一经建成,就象大功告成,平时管养根本无人问津,成了农民的晒场和堆料场,路面散落物和占用公路乱堆乱放等现象到处可见。公路肆意遭人侵占和破坏,超限超载车辆任意通行,只建不管、只建不养的问题非常突出,容易造成路面损害,影响通村公路的优质、安全、高效、畅通。

三、发展农村客运网络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是一项惠泽广大农民、服务“三农”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也是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县经济和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城乡交流对道路客运的要求已日益明显,农民对乘车条件和候车环境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这些都为发展农村客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级党委政府要牢牢把握发展农村客运的大好机遇,充分借鉴外地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xx实际,按照统筹城乡、无缝对接、方便群众的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县农村客运网络化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关键是要做到“一个目标、二道关口、三大重点、四种模式”。

(一)明确一个目标。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为目标,以为广大农民提供安全、经济、便捷的运输服务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尽可能让更多的山区农民坐上安全车、方便车,促进城乡交通和谐。

(二)把好二道关口。针对农村公路安全设施不足、路面养护管理尚不到位的实际,重点要把好交通安全关和道路养护关,为安全交通打好基础。去年,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县对完工验收的康庄工程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并投资440多万元,对安全标志、护栏护墙等安全设施不健全的路段进行了补充,共设置墙式间断护栏18036米,警示桩路段长度18182米,禁令、警告、指示标志949块,减速带150米。涉及24个乡镇130个项目,总里程达484.2公里。今后,对新开工的康庄工程项目在组织项目招标时,必须把安全设施列入工程建设范围,做到安全设施建设“四同步”,即与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审查、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真正把康庄工程建成放心工程、平安工程、民心工程。要在总结养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xx县通村公路养护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乡镇的养护职责,强化养护管理考核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多措并举,保持通村公路及其设施的长期完好,切实改变农村公路“一年修,二年丢,三年变成排水沟”的现象,确保通村公路优质、安全、畅通。

(三)突出三大重点。即整顿市场、建设站场和制定规划。整顿市场,就是要巩固已有“打黑”行动取得的成效,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种无证营运行为,促进农村客运市场的良性发展。交通、公安、宣传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密切协作,齐心协力净化客运市场,切实保护农村客运班线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建设站场,就是要加大农村客运站场建设力度,改善农民出行乘车环境,加强车辆运输有效管理。近三年来,县运管部门先后在新碧、大洋、大源、溶江、舒洪等乡镇建了18个回头站,在仙都建了2个港湾式停靠站,有力推进了这些区块客运市场的发展。制定规划,就是以系统眼光看待农村客运发展,以规划把握农村客运发展全局。交通部门要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分析未通车行政村的资源开发、人流物流、发展前景等各种要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农村路运一体化发展规划。

(四)推行四种模式。根据各行政村人口分布情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选择合适车型,推行延伸经营、区域包干经营、灵活经营、政府补贴经营等多样化的经营模式。

一是延伸经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根据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畅程度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和完善现有客运线路,延伸符合条件的班线,不再增设客运班车。如我县石笕乡朱庄一带,从乡政府所在地到朱庄,途经9个行政村,日客流40人左右。若安排新的客运班车,不仅容易导致新线班车经营亏损无法长期经营,而且容易与现有客运线路经营户发生利益冲突。可以对xx至石笕的班线予以适当调整,将线路延伸至朱庄,不仅大大方便沿线3500多人的出行需求,还可大幅提高现有线路客运车主的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二是区域包干经营。即一个区块或一个乡镇内的整个区域线路,实行由一个运输企业包干经营的营运模式。通过冷线与热线的合理捆绑,有利于形成辐射其四周的客运小网络,加快推进我县农村客运网络的完善。这种模式既可解决农民乘车难问题,又可稳定运输企业现有的客运市场。这方面,我县已有先例可循,如壶镇、新碧、新建、大源4个区域客运网络的成功运行。而且从我县运输市场现状分析,几个运输企业目前所承包经营的线路,对于今后实行企业区域包干、冷热线捆绑经营条件都比较有利。如运发公司经营新建、大洋区块,万达公司经营大源区块,长红公司经营壶镇、石笕、新碧区块。今后凡康庄工程竣工验收符合通客车条件的,均可责成其所在区块经营运输企业落实运力,尽快为农民提供便利、安全的客运服务。

三是灵活经营。即对区域内客源极不稳定、无法维持正常班线运营的边远行政村,要放宽政策,允许采取灵活机动的运营方式,可不执行定班、定线、定点的“三定”原则,实行“双日班”、“赶集班”等形式,既可保证农民的出行需求,又可提高车辆实载率。在运输车辆的选择配置上,根据我县康庄路多为准四级的实际情况,以7至12座面包车为主,以“康庄小巴”的形式,设立统一标志,统一服务标准。同时,还可在乡村设置康庄小巴呼叫电话,便于群众坐车时电话联系,运费则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

四是政府补贴经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运企业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经营充分自主,政府一般不予干预。而未开通客运班线的行政村,相对而言,多为位置偏、分布散、路状差、客源少,经济效益不明显,运输企业缺乏投入运力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下,要想推动运输企业积极投身农村客运网络建设,只有对那些经营效益差甚至亏损的路线投放补助基金,进行一定程度地补贴,才能帮助维持运输企业的正常生存。

篇6:农村客运安全调研

当前,全州正在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州委要求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和“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具体目标,突出“促进科学发展,维护边疆安宁,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文山”这一主题,紧扣“四保四问四促进”这一载体,强化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夯实发展基础,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发展质量,优化发展环境,体现发展目标。按照这一总体目标要求,全州交通怎样发展,如何科学发展,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针对加快农村客运发展,解决群众出行困难这一突出问题,组成调研组,深入各县及乡镇、客运公司、客运经营人员,结合政府推广丘北“路、站、运、管、安”为一体加快发展农村客运的经验,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全州农村客运发展基本情况

至末,全州102个乡镇全部开通客运车辆,乡(镇)客运班车通达率为100%;948个村委会开通客车561个,通客车率为59.2%,开行农村客运线路235条,运行农村客运车辆1140辆,全州8县开通城乡公交车线路50条,公交车243辆,逐步向国家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推进。其中:文山县15个乡镇,133个村民委,通客车村民委72个,通客车率54.14%,农村客运线路26条,车辆134辆,公交车线路9条,车辆57辆,农村非法客运车辆1500辆;砚山县12个乡镇,99个村民委,通客车村民委63个,通客车率63.4%,农村客运线路42条,车辆329辆,公交车线路9条,车辆26辆,农村非法客运车辆1447辆;西畴县9个乡镇,70个村民委,通客车村民委42个,通客车率60%,农村客运线路24条,车辆70辆,公交车线路4条,车辆9辆,农村非法客运车辆350辆;麻栗坡县12个乡镇,96个村民委,通客车村民委40个,通客车率41.67%,农村客运线路39条,车辆59辆,公交车线路1条,车辆5辆,农村非法客运车辆395辆;马关县13个乡镇,124个村民委,通客车村民委57个,通客车率45.97%,农村客运线路21条,车辆45辆,公交车线路9条,车辆25辆,农村非法客运车辆710辆;丘北县12个乡镇,99个村民委,通客车村民委66个,通客车率66.7%,农村客运线路47条,车辆194辆,公交车线路7条,车辆47辆,农村非法客运车辆216辆;广南县18个乡镇,174个村民委,通客车村民委68个,通客车率39.08%,农村客运线路15条,车辆130辆,公交车线路5条,车辆25辆,农村非法客运车辆355辆;富宁县13个乡镇,145个村民委,通客车村民委65个,通客车率44.52%,农村客运线路27条,车辆91辆,公交车线路4条,车辆13辆,农村非法客运车辆320辆。

二、加快发展农村客运的有利条件

(一)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加大。

“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实施“通畅”及“通达”工程。至20,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全州组织实施了150公里解决4个乡镇的通乡油路,222公里解决30个通行政村的等级公路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346亿元;,全州组织实施了150公里解决5个乡镇的通乡油路,1630公里解决170个通行政村的等级公路,428公里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及186公里“兴边富民”工程等项目,完成投资6.1161亿元;年,共争取671.3公里解决26个乡镇的通乡油路,相当于上年的4.5倍,1180公里解决135个通行政村的等级公路。通畅工程及通达工程的实施为加快发展农村客运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农村客运站建设稳步推进。

截止2008年,国家及省共下达我州农村客运站建设计划项目58个,已建成23个,完成建设投资2046万元。农村客运站的建设为发展农村客运,改善农民群众乘车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了条件。

(三)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步伐加快。

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全州8县及州地方公路管理系统349名在职人员和128名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地方财政供养,解决了有限的养路经费养人还是养路的问题。按照国务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国办发〔〕49号),交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通知》(交公路发〔〕400号)和云南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发〔〕172号)等文件精神,20我州启动实施了文山、丘北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今年将在全州全面推开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通过实施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实现管养分离,农村公路的行政执法管理将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将进一步得到有效保护。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将得到保障,全州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将以改革前的每年450万元,增加到每年4310万元(县道每年7000元/公里,乡道每年3500元/公里,村道每年1000元/公里),为加快发展农村客运,确保农村公路畅通提供了保障。

(四)发展农村客运条件具备。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广大农民群众物质、生活、文化进一步改善;二是全州337.2278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共305.43万人,占总人口的90.57%,广大农村群众出行需求巨大;三是国家加大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农民出行的基础条件将逐年改善;四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外出需求加大。

(五)农村客运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

认真贯彻落实州政府《文山州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发展农村客运实施方案》(文政发〔2006〕86号)精神,结合丘北县近年来在农村客运市场发展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所取得的阶段成果和经验,坚持“人、车、路”协调发展,“路、站、运、管、安”同步建设,全州农村道路旅客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农村客运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交通安全生产管理得以进一步落实。同时积极探索引进扶持有实力、具备资质条件的`个体运输业进入农村客运市场,使广大农村群众得到实惠。不断加强运政队伍建设,着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对非法客运行为的打击力度,以保护合法经营者的正当权益,维护良好的农村客运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六)齐抓共管,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得到加强。

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村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制定一系列加强农村客运安全管理的办法和措施,层层签订责任书。切实强化农村道路安全管理,交通、公安交警等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督促客运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大对客运经营者和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职业道德及业务知识的教育培训力度,同时加大路检路查和“三关一监督”的力度。严格农村客运车辆管理,对从事农村客运的车辆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防止非法客运车辆、报废车等安全技术条件达不到要求的车辆进入农村客运市场,做到规范经营,安全营运。

三、农村客运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全州交通基础设施总体仍然比较落后。

在全州23086.47公里公路中,按行政等级划分:有国道主干线305公里,一般国道398.32公里,省道630.722公里,县道4333.063公里,乡道4939.008公里,专用公路524.65公里,村道12177.298公里。按技术等级划分:有高速公路305公里,二级公路103公里,三级公路1252.813公里,四级公路4237.601公里,等外公路17410.922公里,占公路里程的75.42%。目前,全州待今年实施24个乡镇后,还有25个乡镇870公里未实施通乡油路工程;待今年实施95个行政村后,还有344个行政村3870公里未通达,还有81个乡镇未建农村客运站,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乡村和村村公路,晴通雨阻、通路不通车、路通桥不通现象十分普遍,群众出行难的基础条件问题尚未得到全面解决。

(二)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紧缺,地方配套困难。

目前,国家实施的“两通”工程补助资金有限,通达工程国家每公里补助10万元,通畅工程国家每公里补助40万元。由于我州8县都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地方配套资金存在很大困难,加之农村公路建设地质、地形复杂导致工程量大,民爆物品、沥青价格大幅上涨,修建1公里四级通乡油路或水泥路需投资70~80万元,修建1公里四级整齐块体弹石路面需投资45~55万元,修建1公里四级砂石公路需投资15~20万元,造成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严重短缺,项目实施受到影响。

(三)农村客运优惠政策难以解决。

农村客运一是行驶的公路等级低,营运成本高;二是受季节、赶集等因素限制,客流量小;三是非法营运行为普遍存在,合法客运缺乏竞争力;四是组织引导存在问题,放活农村客运市场研究不够。我州积极向省争取农村客运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全省除丘北县作为全省试点县享受到部分优惠政策外,至今未获省的批准,致使税、费减免工作无法落到实处,合法农村客运缺乏竞争优势,非法营运行为仍普遍存在。

(四)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滞后,建成使用率低。

由于农村客流量小、经济效益低,农村客运站运转经费从日收取乘车费中提取4%,站点人员工资都不够发。管理难度大,车进站、人归点的管理和农村客运安全例保检查等难以落实,致使目前已建成的部分客运站未能正常发挥作用。同时农村客运站国家、省补助建设资金有限,建设每个客运站补助30万元,而建设一个农村客运站需投入资金80~130万元。至今已下达我州农村客运站建设项目58个,只完成23个,建设滞后,除征地补偿费外,办理建设的相关费用较高,部分乡镇土地协调上停滞不前,导致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滞后。

(五)打击非法客运难度大。

目前,全州共有各类非法营运客运车辆6373辆,其中:小型客车11辆,微型客车1324辆,轿车112辆,三轮摩托车988辆,二轮摩托车1632辆,双排座客货两用车257辆,低速载货车511辆,农用车347辆,拖拉机1191辆,二手车占70%,未过户的车辆占25%,从事非法营运的人员6488人。在各县到乡镇,以及农村路网上形成一定规模长期从事非法营运。

非法营运的危害:

1. 道路运输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调研时发现非法营运车辆普遍对所载乘客的保险投保额度不足,只投保第三者责任险种,即使投保乘客险种的车辆也只保到每个座位2万元,农用车载人基本没有赔付能力,一旦发生交通责任事故风险偿还能力弱,若承运人死亡,将无人承担肇事后的民事责任,给社会造成不稳定。

上一篇:高二学生个人计划下一篇: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