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吕琢 讲稿

2024-05-10

我国现阶段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吕琢 讲稿(精选5篇)

篇1:我国现阶段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吕琢 讲稿

我国现阶段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吕琢 讲稿

一、统一思想,坚定继续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信心

1、中央已经明确表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

2、严峻的人口形势要求继续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不松劲。

3、改革的性质决定了稳定加强基层计生队伍建设不减力。

二、汉寿人口计生工作形势

1、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2、计划生育服务网络逐步完善。

3、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

4、文明进步的生育观念逐渐形成。

5、综合治理机制不断完善。人口形势不容乐观,人口计生工作任重道远。人口与发展:发展、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1、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2、人口问题更加复杂。

3、计生工作更加艰巨。

4、保障条件逐步弱化(一)、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1、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2.自然资源与环境

3、中国的人口思想

(一)传统人口思想

(1)、增殖人口观 管仲、孔子、孟子、墨子是其代表人物。(2)、适度人口思想 商鞅、韩非是其代表人物(3)、限制人口思想 杜佑(唐朝)、洪亮吉是其代表人物。近代人口思想 梁启超、严复是其代表人物。

现代人口思想 现代人口思想以社会学和经济学的人口思想为主,马寅初先生《新人口论》是其代表。

马寅初《新人口论》的主要观点:

1、掌握人口数据是制定政策的关键

2、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3、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建议 人口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早期人口社会学思想

1、斯宾塞:社会生物学的人口社会学思想

2、杜蒙特: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人口变化

3、涂尔干: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人口增长 人口社会学的形成二)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社会学家明确把人口变量放入社会学研究 ? 第二阶段:开始系统地用社会学的视角论述人口问题

? 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各国人口社会学的专题研究蓬勃发展。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发展 ? 第一阶段:(20世纪20、30年代)为研究中国人口的实践做开创性的尝试 ?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至1957年)提出适当制约人口的思想 ?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口社会学研究重新起步阶段 ? 21世纪以来,中国的人口学和人口社会学研究已经开始走向世界。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人口理论与计划生育》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1、什么是人口?人口不是指单个的人,也不是指抽象的人,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一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的人的总和。从古至今,人口是构成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最基本要素,是一切国家或社会所有问题的起点。

2、人口理论研究的对象:就是人口过程及其发展规律,揭示的是人口本身及人口与外部关 1 系发展的规律。

3、人口理论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口科学知识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手中的有力武器,让大家了解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与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与家庭生活等之间的关系,了解世界与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增强人口忧患意识,更好地理解、贯彻、执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

马克思主义人口的四个基本观点:

(1)社会生产方式对人口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观点;(2)“两种生产”的观点;

(3)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观点;

(4)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的观点。二)毛泽东的人口思想

1、要正视人口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2、人口多非控制不行,要有计划的生育。

3、实行计划生育,一要政府认真抓,二要坚持群众路线。

4、提倡男女平等,改变重男轻女风俗。

(三)马寅初的“新人口论”

1、要进行新的人口普查。

2、加大宣传,破除封建迷信。

3、在节育具体办法上,主张避孕,反对人工流产。我国人口现状

春运图 人山人海 有何感想?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中外人口对照表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 会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哪些问题?

饥饿 贫困 疾病 失业 失学 交通堵塞 贫民窟 环境污染 犯罪 战争 资源枯竭„„

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采取什么对策?中国、印度控制生育政策 中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国策提出了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人口过少,出现负增长 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鼓励生育政策

结论:

1、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乡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对城市产生的影响

不利影响:住房,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就业难,社会治安问题等

有利影响: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可以活跃城市商业,大力支持城市建设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人口为什么会越来越多?

进城打工 进城求学 农村人口 迁移 寻求发展机遇 改善生活条件 乡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对农村产生的影响

不利影响:无人照顾老人,增加留守儿童的教育负担,农业生产劳力短缺等 有利影响:增加农民收入繁荣了农村市场,扩大了城乡交流,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1.不同时期: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2、主要表现

对资源的需求量加大 数量增多,分布集中,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使得生活排污量剧增 客 2 观上要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一、粮食问题:

1.全球每天有8亿人在忍受饥饿,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目前全球约30个国家陷入粮食危机。我国的粮食问题

(2)我国现有的粮食问题:

我国人口基数大,粮食供应与人口之间的关系仍处薄弱的平衡状态。(3)解决粮食问题,必需提倡:节约粮食 中国人口与环境

人口与可耕地关系 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的1/3 第二部分 世界人口及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

1、世界人口增长率:

2、世界人口结构:

一、我国人口问题的状况1、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公报:见《人民日报》2001年3月29日第一版:

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即12.9533亿

人口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1.07%(1990年7月1日至2000年 11月1日)。

2、中国人口问题三大高峰将来临:第一是人口的总量。第二是人口的就业问题,第三是老龄化人口问题。

3、“入世”中国“人”问题凸显(1)??人口大国的困扰:

挑战之一:人口绝对数量继续增加,人口素质急待提高;

挑战之二:贫穷现象还很严重; 挑战之三: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挑战之四: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化。(2)?WTO敲响“救人”警钟。(3)农民问题始终是首要问题。

第三部分 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任重道远

1、《人口计划生育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即立法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论述为根本指导思想,(2)基本原则: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除了应遵循立法的一般原则外,还应遵循公民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全面履行法定责任的原则、法制统一的原则以及依法维权的原则。

2、《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7个特点:

A 体现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B 体现综合治理人口问题;

C 强调稳定现行生育政策; D 体现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E 强调严格依法行政; F 坚持分类指导; G 借鉴国际有益经验

3、《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几个重点问题:(1)《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为什么要对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作出规定?(2)《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为什么要强调稳定现行生育政策?(3)《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对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与义务做了哪些规定?(4)《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了哪些生育管理与服务制度?

二、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任重道远

1、“莫让无限吃有限”

水资源问题

1、水的重要性。

2、水的消耗:(1)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 ⑴生物学规律 ⑵经济基础方面

经济发达程度 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 妇女就业状况 ⑶上层建筑领域 婚姻生育观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 人口政策

⑷其它因素 战争、自然灾害等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自然、社会、经济 我国现阶段的人口问题 有人认为:“人是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人口越多,人力资源就越丰富,从而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因此,人多力量大。”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 从人做为生产者与消费的者角度看:

人的一生都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者却只有一段时间

一、生态环境问题

人口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1.影响生育率 2.影响死亡率 气候.水.土壤 自然灾害 环境污染

二、就业问题

严峻的就业形势,严重的失业问题 三.人口老龄化问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正在迅速地老化,年龄结构正在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根据预测,到2050年,60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将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即4亿左右。其中70至79岁的“中老年”人口将近2亿,80及80岁以上的“老老年”人口也将达5000万。一般问题

1、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

2、人口素质偏低

3、农村人口多

4、人口分布不平衡

5、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新生儿每分钟增加24人,每小时增加1472人,每天增加4万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12.9亿.从1990年到2000年,10年中,年平均增长为1279万人。

我国人口素质偏低

据调查,我国的农业人口占70%以上,而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农业人口在总人数中的比重都不到10%。

说明了我国人口的什么特点?我国农村人口多

我国人口的分布不平衡 东部人口密度是西部的88倍。

男女比例失衡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呈升高趋势,每出生100名活 4 产女婴所对应的活产男婴数,至2000年达到119.92,严重偏离103-107的正常值范围。本世纪三、四十年代20岁—49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出3000多万。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

一、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

一、我国人口增长快的原因:出生率超过死亡率。

二、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降低出生率。

三、实行计划生育可有效降低出生率 我国人口现状的其他特点

农村人口多 人口老龄化 人口分布不平衡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基本特点

人口基数大 新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低 一般特点

农村人口多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人口的分布不平衡

二、我国人口发展的总体态势

(一)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持续下降,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二)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多;

(三)我国人口素质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二)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多。

2000年11月1日:我国大陆总人口为: 12.6583亿;若加上香港澳门、台湾:12.9533亿。2000年6月30日:世界总人口为:61亿。中国大陆人口占世界人口: 20.75%。小结:我国的人口结构

人口总量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稠密,西部稀少 城镇人口少,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不高 人口素质偏低

讨论:有的人认为:人是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人多力量大,人多资源越丰富,从而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因此,人口越多越好。也有人认为,人口越少越好 反映:人口多给自然资源造成压力,人均占有量少 反映:人口多给就业带来压力 计划生育——我国的基本国策 依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

目的:控制人口数量 , 提高人口素质 要求: 晚婚 晚育 少生 优生

晚婚?男25,女23 晚育?妇女24岁以后生育 如何做好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计划生育问题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党和国家始终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作为基本国策长抓不懈。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到了人口总数的70%以上。因此,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而且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更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一是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受经费制约的问题突出 二是流动人口治理难的问题较大。三是私早婚问题越来越突出。

四是婚姻登记及治理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

五是村级计划生育组织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较为突出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是要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完善计划生育工作网络。

(二)是要建立计划生育工作投入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经费支持。(三)是要完善流动人口治理制度,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治理。

(四)是要加强婚姻登记治理,加大私早婚治理力度。(五)是要强化优质服务,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我县计生工作的作法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切实提高计生家庭发展能力。围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推进“三型”社会建立。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切实加强新型人口文化建设。围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围绕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提高计生家庭保障水平。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切实强化人口计生依法行政。围绕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围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集中力量解决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当前,迫切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

1、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2、开展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

3、扩大贫困地区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

4、努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高势头;

5、巩固和完善“三位一体”的公共管理体系;

6、加快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机制;

7、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体制。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始终坚持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那么,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篇2:我国现阶段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吕琢 讲稿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的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同时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于30%并逐渐缩小,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处于老龄化社会。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从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11月10日结束,主要数据已于2011年4月28日发布。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

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人口年龄结构明显呈现出老龄化的特征。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在社会处于发展中的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即“未富先老”,与发达国家的“先富后老”形成明显对比。因此,解决问题较发达国家也更为艰巨。

二、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长期以来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在于人口的数量控制上,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减轻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由此大大降低了人口出生率。另一方面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在健康和长寿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人类寿命大大延长。

这两个方面造成年轻人口比重的进一步降低和老年人口比重的相对提高,因此,使得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尤为突出。

三、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这里,我主要从对经济发展,养老问题和社会保障三个方面着手。

就经济发展方面来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在于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在过去的20年里,劳动力的充足供给和高储备率,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可观的“人口红利”,但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的“人口红利”即将枯竭,而“上有老,下有小”的社会结构也将变成“上有老,而下无小”的非正常社会结构,这将会使发展中的社会陷入劳动力短缺的状况。特别是对于还是劳动密集型的我们国家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的养老模式也有一定影响,养老问题是社会面临的最主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之一。俗话说“老有所养”,而这“老有所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保障,二是生活照料。从经济保障方面来说,不管是社会还是家庭养老,老龄化的加剧,都将增加经济负担;从生活照料方面来看,老龄化的加剧,子女们可能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特别是对于那些夫妻双方均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更会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有重大影响。推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选择社会保障模式时须考虑人口老龄化问题。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用于老年人口的养老支出,虽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但还是以老年人口的规模及比重为主要衡量标准。因此,老龄化的加剧,会使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不断增大,加重社会负担,使老年社会保障费用大幅增加,加大政府的财政支出。

机遇与挑战往往并存,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一样。老

龄化人口增加在对社会形成压力的同时,也意味着我国有着巨大的养老和社会保障建设需求,这也将创造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比如说老龄消费。无疑,老年人的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空间,如果能把握住这个机遇,肯定会有丰厚的回报。近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税收、信贷、财政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探索老龄产业发展路径。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将会产生越来越多具有品牌号召力、社会影响力的养老服务机构。

四、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对策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充分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探索出具有我国特色的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途径。

人口老龄化主要表现之一在于劳动力缺乏,所以,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密集型将不再适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这就需要我国加快经济转型,让经济增长方式从低劳动生产率转向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业的竞争力,为应付老龄化社会提供充足的经济基础,以便我们用更少的劳动生产力支撑起更加庞大的老龄社会。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面临着如今这种老龄化的社会状况,这就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在坚持的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兼顾当前和长远,科学研究、认真评估,慎重地、逐步地完善计划生育政策。过去理解计划生育就是独生子女

政策,但是现在这个观点需要不断改变,少生并不是说“只生一个”,我们不仅要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也要重视社会人口结构分布。

另外,我们要完善养老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健全老年人医疗保健防护体系,创建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使老年人成为社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

参考文献:

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中国老年人口》2007年4月田雪原

3、《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1990年曲海波

篇3:我国现阶段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吕琢 讲稿

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 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不易预料, 人们因家庭或者个体等原因导致心理承受能力有强有弱。因此, 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并不奇怪。笔者在从事大学辅导员工作的过程中, 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所上升的, 存在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现象, 一部分学生有着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 从而导致神经衰弱、抑郁、自闭等。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 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点。

二、高校某些学生心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学习状况的困境。

由学习导致的心理问题是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尤其在低年级的学生当中, 其未对大学学习引起足够重视, 抱着进入大学就可以放松的老观念对待学习;同时, 由于部分学生的高考志愿由家长代填或未被所报专业录取, 进入大学后, 现学专业不是自己的兴趣和专长, 心态上未能作出及时调整, 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上课玩手机、作业不认真, 学习成绩大幅下降, 自信心受到影响, 随之产生一定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压力。

(二) 恋爱问题的挫折。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心理、生理的定型时期, 是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 亦是性意识萌发与发展的时期。这一过程中, 他们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往往不同步, 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等特点, 导致性心理活跃、性意向增强和性活动增加等现象的发生。他们情绪不稳定, 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在情感问题的处理上往往是不成熟的。一旦得不到来自同辈群体的互动, 交往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加之对性的疑惑、敏感、厌恶、压抑、单相思、失恋等情况, 他们就会产生心理障碍, 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这些现象在大一学生当中发生的比例比较高。笔者的学生中有的因为恋情结束而抽烟、旷课;有的因为男女双方夜不归宿, 受到学校处分, 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三) 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因素表现在:单亲家庭、离异家庭、暴力家庭和低收入家庭。比较特殊的家庭原因, 有幼年时期与父母分开, 导致与父母感情冷淡, 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在这一系列家庭因素中, 低收入家庭占主要方面。这些学生大多来自偏远且经济落后的农村, 如果学生自身性格内向、自卑, 加之家庭各方面的因素, 更令这类学生的心理“雪上加霜”。另外, 现代家庭多为一个子女, 特殊的家庭教育背景及特殊的成长方式等原因导致学生不愿分享、不愿意交流、拒绝参加班级活动、喜欢沉浸于自己的小世界, 外在表现强势而自我。

(四) 人际关系的困惑。

从高中阶段步入大学生活, 社会经验较少, 对社会的认知方式与程度有限, 加之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情绪自控能力较弱, 具有明显的情绪不稳定现象, 很容易因为人际关系的困惑而导致心理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由过去来自于长辈们过分的呵护与关爱, 变为学校的集体生活;由高中单一的以考大学为目标的学习状态, 转变为大学里以专业学习为主, 各种社团、各类竞赛围绕的丰富生活;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学生生活在一起, 困惑而无所适。有些大学生试图通过逆反的行为, 扮演对立的角色 (如标新立异、夸张炫耀、故意捣乱、恶作剧等表现) , 设法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 突出自我的存在, 等等, 都是因为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导致了行为怪僻和心理偏差。

(五) 就业不顺的落差。

就业形势逐年严峻,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大学生作为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的特殊群体, 面对这样一种境况, 加上自身的功利、求稳、从众、自傲、自卑的复杂心理, 极容易引发压力与焦虑、期望与失落。因为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和考研的困惑、恋爱的分合、突发事件的发生, 各年级对就业压力的反应也不同。大多数学生对就业的期望比较高, 期望一毕业就可以到福利好、待遇高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但现实中, 就业岗位大多不符合大学生的期望, 他们未能对现实情况、自身特点有效定位, 因此, 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 心理问题就逐渐显现。

三、解决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路径

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营造和谐、平安的心理氛围, 防止因心理困扰引发心理疾病、危机事件, 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尤其是每年的3月至5月, 随着春季转暖, 人体生理代谢进入旺盛期, 内分泌活动变化增强, 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容易产生情绪波动, 尤其是敏感、多疑、有焦虑特质的学生可能心生抑郁, 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因此, 探析如何有效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程度,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势在必行。

(一) 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开设相关心理健康课程,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通过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相关宣传手册等,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 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增强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积极倡导爱护生命、健康生活新理念,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 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 确立重点关注对象, 制定不同的干预方法。

1.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或者家庭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故的学生, 在国家助学金等相关助学措施中有所倾斜, 同时, 鼓励学生自理自强, 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进行冲刺。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经济问题, 如果经济问题能够合理而有效地解决, 心理的健康程度就容易提升。例如, 加大各种助学金的投入力度;助学贷款的办理要方便, 发放要及时, 数额要充足;多提供勤工俭学的名额, 提高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性等。通过逐步完善各类助学体系,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轻因经济原因而造成的心理压力。

2.针对既往有伤人、自伤、轻生未遂史或者性格过于内向、孤僻, 社会交往少, 缺乏社会支持者的学生, 因他们不善于表达, 朋友很少, 很难清楚他们在想什么。这样的学生容易压抑自己的情绪, 压抑到一定程度, 负面的情绪就有可能以火山喷发式的方式释放, 危害有可能像2013年4月发生在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的案件一样。所以, 对于这类学生, 如果是常见发展性问题 (如因学业、情感、人际、就业受挫而导致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 , 可以安排心理辅导员、辅导员进行辅导, 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对于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或者心理危机 (如自杀倾向) 的学生, 要及时与学校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部门联系, 由医院和家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3.患有严重身体疾病, 治疗周期长, 个体感觉痛苦, 仍在校坚持学习的学生, 一方面要从精神上给予鼓励, 让他们敢于直面困难和挫折, 自强不息, 不断进取。另一方面要给予充分的关怀, 一旦有了心理障碍, 就及时诊断、分析疏导,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帮助他们融入班集体。周围有了朋友, 就会有支持, 就能有效缓解或者避免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

4.正在服用精神类药物控制病情, 以及曾患有心理疾病休学、病情好转又复学者, 要保证有家长陪读, 并监督服药和定期复诊。如家长拒绝陪读, 需做好家长工作落实具体的解决办法, 同时配备专职心理医生, 遇突发状况, 及时干预和指导。

5.针对网络依赖学生、编级学生、经常旷课或者联系不上的学生, 可以建立一个日常的解决心理问题的工作队伍, 构建从班级到年级再到学校的立体化心理健康求助网络, 从而有效制订干预预案,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网络成瘾的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强, 自我封闭, 与现实隔阂, 在虚拟世界里寻求心理满足, 久而久之, 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 甚至可能导致人格分裂, 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编级的学生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和失落感, 因成绩因素脱离原来的班级与同学, 心理矛盾和心理压力大, 如果不适应新的班级和同学, 就会导致心理障碍。需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引导和支持并有重视感的环境, 帮助他们不断改变, 慢慢融入现实环境, 培养学习热情, 发挥自我潜能。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学校开展的如“心理健康教育周”、“心理健康月”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整合学校的各方力量, 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三) 建立健全咨询体系。

心理咨询在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 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总体来说, 还需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给予心理咨询机构的支持, 安排专项工作经费, 建立专门个体咨询室、减压放松室。对于专业心理咨询人员, 提供多种培训进修机会, 增强心理咨询工作的有效性, 推动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摘要:作为社会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 又关系到学生个人潜能的开发与利用。因此, 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探究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排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 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郭念峰.心理咨询师 (三级) [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3]赵川林, 吴兆方.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4]曾玲娟, 陈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篇4:我国现阶段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吕琢 讲稿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蓬勃发展的小微企业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层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以及缓解就业压力与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然而小微企业受自身特点限制和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其生存发展正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人才问题、资金问题及管理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三大短板”。据相关资料显示,50%的小微企业遇到过员工不稳定的情况,人才流失问题成为摆在广大小微企业和政府面前的一道刻不容缓的现实课题。在阐述小微企业人才流失特点和风险的基础上,从企业内部、外部两方面,对小微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小微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提升,以及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我国小微企业蓬勃发展。然而,小微企业尚难以摆脱“企小式微”的局面,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其生产经营一直处于不景气状态,同时面临着招人难、留人更难的尴尬局面,人才短板成为继资金、管理短板后,影响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三大短板。破解小微企业人才瓶颈,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必须首先解决人才流失这个刻不容缓的现实课题。

一、小微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表现及其风险

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不必谈“流失”而色变。但如果人才流失超过合理范围,特别是核心人才离职时,就应该引起充分重视,并及时反思和采取必要措施。就我国现阶段而言,小微企业人才流失率已普遍过高,如果长期处于过度流失的“红线”之上,必将严重制约我国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小微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特点

从影响范围和程度来看,小微企业人才流失具有普遍性和流失率高的特点。据相关资料显示[1],有50%的小微企业遇到过员工不稳定的情况,小微企业人才流失率大多超过25%。特别是在沿海地区,人力资源更为活跃,用工难问题更为突出。

其一,从企业类型来看,民营企业流失率更高。与国有小微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吸引力和稳定性更弱,人才流动的机会成本较低。一项调查显示[2],我国民营小微企业员工流失率达到70%。但其中家族经营的小微企业,其家族成员对企业的忠诚度往往更高,具有较低的离职率。

其二,从年龄结构和工龄来看,人才流失呈现年轻化。员工年轻化是小微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年轻员工缺乏经验和能力,很难一次性找到理想的工作,他们通过小微企业积累经验、锻炼能力,为跳槽或创业作好准备。同时,工作年限越短流失率越高,而老员工的离职几率相对要小。

其三,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人才流失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更大。小微企业人力资源具有更强的流动性,且单个员工在组织中作出贡献的比重要高于大中型企业,因而其人才流失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也更大。

其四,从人才类别来看,核心人才流失影响更大。在小微企业中,核心人才流失率相对较低,但其影响更为严重和深远,哪怕只是一两个关键岗位的人员离职,对小微企业都可能是致命的打击。

(二)小微企业人才流失产生的风险

人才流失对小微企业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泄露商业秘密。有调查显示,小微企业流失人员中,有较大比例是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由于他们往往掌握了企业的核心技术、商业秘密或技术秘密,可能造成商业秘密的泄露。如果这些人跳槽到与公司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中,或者另起炉灶,还会使企业面临不公平竞争。

二是导致资源流失。小微企业在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声誉和品牌的情况下,人才价值更加凸显,核心团队成员或市场销售人员成为企业与市场连接的主要纽带,这些员工一旦跳槽,可以轻易将其建立的客户关系和市场份额带走,给企业造成巨大的市场损失。

三是形成岗位空缺。小微企业由于人少事杂,很难像大型企业一样实行AB岗制度,一旦员工流失,其岗位空缺的影响往往更大。如果流失的员工是掌握某种专业技能的核心人才,还会导致企业关键岗位空缺,在短期内可能难以寻找到替代者。

四是增加重置成本。企业对每一名员工都有若干有形和无形的资本投入,员工不断流失,企业就需要频繁招聘,从而导致招聘、培训等人力成本不断增加。据美国管理学会报告[3],替换一名员工的成本至少相当于其全年收入的30%,技能紧缺的岗位,替换成本相当于其全年收入的1.5倍。

五是影响团队稳定。对小微企业来说,人员规模较小,员工间相互影响作用明显,周围员工频繁离职,会影响在职员工的士气和团队稳定,降低工作效率。还可能形成“示范”效应,引起大规模离职潮,导致集体流失。个别核心领导团队成员的离职,甚至会带走一批跟随者,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小微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小微企业人才流失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从宏观层面看,市场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流动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阶段性的人才供需矛盾、企业竞争、扶持政策不到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一致,人力资源市场不健全等外部环境为人才的不合理流动提供了条件。作为企业来讲,小微企业先天存在的规模劣势、发展劣势、文化劣势以及在内部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导致人才流失的直接原因。

(一)内部原因

篇5:我国现阶段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研究

相对过剩人口是指相对于某一个或几个因素而言的过剩人口。从理论上说, 相对过剩人口可以有三种类型:即相对于生活资料的供应能力而言的过剩人口、相对于生产资料的吸纳能力而言的过剩人口和相对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而言的过剩人口。我国是否存在相对过剩人口?如果存在, 究竟是哪种类型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界对此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且至今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在计划经济时期, 理论界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自然不存在相对过剩人口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理论界开始承认我国存在相对过剩人口问题, 但对存在的究竟是哪种类型的相对过剩人口, 认识却很不统一。有学者指出, 上述三种类型的相对过剩人口在我国都是存在的[1]。

毋庸讳言, 当前我国的确存在着贫困问题, 但这主要是由于生产资料不足而导致的就业不充分造成的, 而与整个社会的生活资料状况无关。如果把现有的生活资料进行平均分配, 要实现全民的共同温饱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这并不意味着本人主张平均分配) 。可见, 在我国并不存在相对于生活资料而言的过剩人口。至于相对于自然环境而言的过剩人口, 在我国也是不存在的, 因为我国目前尚未达到, 据预测, 将来也不会达到人口多到连国土都不能承载的程度[2] 导出到EXCEL

1.从劳动供求关系看。

劳动力供大于求是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的直接诱因。因此, 相对过剩人口的状况可以直接从劳动供求关系中反映出来。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显示, 2006年我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 500万人, 而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 100万人, 劳动力供大于求达到1 400万人, 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另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预测, 到2010年, 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 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 000万人, 而从需求情况看, 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4 000万个, 劳动力供求缺口达1 000万人左右, 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总人口。

2.从城镇失业率看。

城镇失业率可以最直观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相对过剩人口状况。从表2可以看出,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城镇失业率曾出现过短暂的下降势头, 即从1980年的4.9%降到1985年的1.8%, 下降了3.1个百分点。但自1986年以来, 我国城镇失业率便呈现出长期上升的态势, 即先是从1986年的2.0%上升到1996年的3.0%, 再从1997年的3.1%上升到2002年的4.0%, 2009年的4.3%。需要说明的是, 表2中的城镇失业率只是我国的登记失业率, 不包括城镇公开失业但没有登记的人员、国企下岗人员及城镇隐性失业人员, 如果把这些因素全部考虑在内的话, 目前我国的城镇失业率应该在9.4%以上[3]。

资料来源:1980-2009年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看。

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马克思称作潜在的相对过剩人口, 它构成城镇相对过剩人口的长流不息的源泉[4]。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中期, 加之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严重地阻碍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导致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着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 2004年, 我国农村劳动力达4.97亿人, 其中大约2亿人分别就地或外出转移至非农产业。所以, 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尚有近3亿人没有实现转移。按照目前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 我国农业生产尚需近1.8亿劳动力, 可见,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数约为1.1亿人, 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3.5%[5]。由于农村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是大势所趋, 所以可以肯定, 我国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还将持续减少, 由此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继续增加。

4.从固定的相对过剩人口看。

按照马克思的论述, 固定的相对过剩人口是指“陷于需要救济的赤贫的境地”的那部分人口, 他们处于相对过剩人口的最底层。马克思把这部分人口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流浪者、罪犯和妓女;第二类是有劳动能力但丧失信心的无业人员;第三类是孤儿和需要救济的贫民的子女;第四类是衰败的、流落街头的、没有劳动能力的人[4]。上述四类人口在我国无疑是存在的。据统计, 2009年我国受到政府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达150万人次[6];同年, 全国批准逮捕的各类刑事犯罪人员94万人[7];2002年, 全国从事卖淫活动的“三陪”人员约为2 000万人[8];2009年我国共有农村贫困人口4 759.3万人, 城镇贫困人口2 347.7万人 (农村和城镇居民中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 [9]。此外, 2009年我国8000多万各类残疾人中无就业能力的劳动年龄人口预计不少于2 000万人。剔除上述数字中存在的重复统计的数量, 我国固定的相对过剩人口的数量估计达8 000万人以上。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数据, 目前我国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估计在2亿人左右, 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5%。

三、我国相对过剩人口的成因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时指出:“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 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4]。可见, 在马克思看来,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然而, 我国存在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事实表明, 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并未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那么, 现阶段我国为什么会存在相对过剩人口呢?

1.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这一国情表明, 我国是一个生产资料特别是劳动资料相对短缺的国家。统计表明, 无论人均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资本占有量, 我国都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都是生产的因素。但是, 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 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10]。但是, 如果生产资料太少了, 就势必有一部分劳动者无法与生产资料相结合, 从而沦为相对过剩人口, 或者即使结合了, 也不过是“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罢了, 这虽然不会引起劳动者公开失业, 但却产生了隐性失业。其结果, 不仅相对过剩人口照样存在, 经济效益也会受到影响。可见, 目前我国之所以存在相对过剩人口, 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或资本缺乏是密不可分的。

2.这是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结果。

与资本主义一样, 社会主义要发展, 也离不开扩大再生产。而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如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一样也要以资本积累为前提。同理, 社会主义生产要素也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组成, 用货币价值来衡量, 也可以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来表示, 这说明, 社会主义同样存在着资本有机构成。不仅如此, 受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影响, 与资本主义资本有机构成一样, 社会主义资本有机构成也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这样,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资本对劳动的需求同样会相对减少, 从而产生相对过剩人口。例如, 与私营企业一样, 国有企业加大投资力度, 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同样会产生企业对劳动的需求相对甚至绝对减少, 职工沦为企业冗员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现象。这说明, “机器排挤工人”是社会化大生产共有的现象, 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3.劳动供给的增加加剧了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好发生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二元经济时期, 致使我国的劳动供给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呈现出增长过快、总量过大的状态。其一, 持续的人口高自然增长率为我国提供了巨大的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总人口由1950年的5.5亿人增加到目前的13亿人, 劳动年龄人口也由建国初期的不足4亿人增加至目前的8亿人。另据今年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 在未来30年, 我国人口还将净增2亿人左右, 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6年达到高峰10.1亿人[11]。其二, 工作日比西方发达国家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 虽然我国缩短了法定工作日, 但一方面新的法定工作日仍然比较长, 另一方面在民营经济中, 非法延长工作日已成为普遍现象。其三, 劳动力参与率高。一是占我国劳动年龄人口60%的农村尚未实行离退休制度;二是高等教育入学率低且全国尚未普及12年制义务教育;三是城镇离退休人员再就业现象、民营经济非法使用童工现象比较普遍。上述原因致使我国的劳动力参与率迄今仍然高达73%以上, 高出西方国家10个百分点。如此巨大的劳动供给总量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带来的劳动需求的相对甚至绝对减少相结合, 势必形成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的局面, 从而导致相对过剩人口增多。

4.经济结构调整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使然。

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步伐也随之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带来了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与变换, 由此导致一部分劳动者由于不适应新的技术和工作岗位而沦为技术性失业人口和结构性失业人口。另一方面,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加快, 但第三产业的发展依然滞后。据统计, 2009年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及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分别只有42.6%和34.1%, 而同一数据美国2000年就分别已经达到78.5%和78.4%。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势必导致整个社会的劳动就业不得不主要集中在工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 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劳动需求不足, 相对过剩人口增多。

四、正确看待现阶段我国的相对过剩人口问题

正确看待现阶段我国的相对过剩人口问题, 是解决我国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的前提。为此, 不仅要对我国相对过剩人口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判断, 而且要对相对过剩人口所具有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保持清醒认识。

1.我国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不会出现日趋扩大之势。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时指出, 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这也正是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 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必然灭亡的原因所在。但在社会主义社会, 特别是我国, 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并不存在日趋扩大之势。首先,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我国生产资料的数量和社会资本的总量也在增加。正如马克思所说, 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资本的增加“虽然使资本可变部分的相对量减少, 但是决不因此排斥它的绝对量的增加”[4]。这说明, 随着经济的发展, 资本对劳动的需求也在增加。这就势必对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次, 劳动供给的相对甚至绝对减少。据研究, 虽然目前我国的劳动供给总量过大, 且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还将继续扩大, 但必须看到, 我国劳动供给的增长速度已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并且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出现负增长。再次, 农村剩余劳动力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如前所述,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是相对过剩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城镇相对过剩人口的重要源泉。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这一源泉却有日益枯竭的趋势。例如, 20世纪90年代, 我国尚有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而目前这一数字已经降到了1亿人左右。据此, 按照每年转移800万的速度计算, 10年后, 我国几无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供转移。最后,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虽然过去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但根据产业发展演变规律, 随着现代化的逐步实现, 第三产业在我国必将得到迅速发展。以非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不仅有着宽广的就业门类, 而且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西方发达国家看, 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部门。可见,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必将持久地扩张我国的劳动需求, 从而缓解工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就业压力, 抑制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2.清醒认识相对过剩人口的消极作用及社会危害性。

相对过剩人口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人类福祉的消极作用与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具体表现如下: (1) 过多的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2) 相对过剩人口的积累会阻碍国民经济的增长。据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的研究,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 实际GNP便低于潜在GNP3%。 (3) 相对过剩人口导致工人贫困化。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 一方面使在业工人的工资被迫降到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下, 从而使其陷于贫困的边缘;另一方面使失业和半失业工人陷入需要救济的赤贫境地。正如马克思所说, “产业后备军越大, 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4]。 (4) 相对过剩人口是滋生犯罪、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温床。 (5) 过多的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容易诱发劳资关系紧张, 甚至引起社会动荡。 (6) 相对过剩人口降低了社会的幸福指数。据调查, 失业给工人造成的不幸, 不仅仅是生活水平的降低, 更重要的是人格的伤害、心理的折磨与精神的痛苦。认识到相对过剩人口的上述消极作用与危害, 要求我们务必把相对过剩人口问题上升到事关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精神文明和人民福祉的高度加以解决。

3.充分认识和利用相对过剩人口的积极作用。

相对过剩人口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 如上所述, 相对过剩人口确实有着巨大的消极作用和社会危害, 但另一方面, 相对过剩人口对经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此, 马克思曾经有过专门论述。

(1) 由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产业后备军能够满足生产突然扩张所引致的劳动需求。“随着积累的增进而膨胀起来的并且可以转化为追加资本的大量社会财富, 疯狂地涌入那些市场突然扩大的旧生产部门, 或涌入那些由旧生产部门的发展而引起的新兴生产部门, 如铁路等等。在所有这些场合, 都必须有大批的人可以突然地被投到决定性的地方去, 而又不致影响其他部门的生产规模。这些人就由过剩人口来提供”[4]。

(2) 相对过剩人口为以经济周期性波动为特点的现代经济增长提供了必要的生活条件。“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 由中等活跃、生产高度繁忙、危机和停滞这几个时期构成的、穿插着较小波动的十年一次的周期形式, 就是建立在产业后备军或过剩人口的不断形成、或多或少地被吸收、然后再形成这样的基础之上的”[4]。

(3)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通过加剧劳动者的就业竞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及劳动强度和改善工人的纪律状况等, 增强了企业的生产效率。相对过剩人口“通过竞争加在就业工人身上的增大的压力, 又反过来迫使就业工人不得不从事过度劳动和听从资本的摆布……这成了各个资本家致富的手段”[4]。

马克思关于相对过剩人口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观点,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我国同样是适用的。试想, 假定没有农村数以亿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突然地被投到”农村非农产业和城市工业及其他服务部门, 何以有农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城乡非公经济的飞速发展?又何以有当下中国经济的繁荣与辉煌?可见, 对于相对过剩人口问题, 还是一分为二好:一方面, 清醒地认识相对过剩人口的消极作用及社会危害性, 努力把相对过剩人口减少到适宜的限度内;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一定的积极作用, 为经济发展服务。

五、把过剩人口的规模控制在适宜的限度内

相对过剩人口所具有的双重作用表明, 相对过剩人口过多和过少都是不合理的, 应该把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控制在适宜的限度内。所谓适宜的相对过剩人口, 是指既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不影响人民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的相对过剩人口[12]。目前, 关于适宜的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 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从西方国家的情况看, 如果失业率超过两位数字, 则被认定为严重失业国家;失业率在7.5%-10%之间, 则被认定为高失业国家;失业率在4%-7.5%之间, 则被认定为中等失业国家;失业率在4%以下, 则被认定为低失业国家。由于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 且目前尚处于工业化中期和经济体制转型期, 与西方国家的国情很不相同, 加之除了失业和半失业人口外, 相对过剩人口还包括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对就业丧失信心的无业人员、未成年辍学人员、犯罪人员等各类人口, 而这些人口在我国的数量又比较大, 所以, 我们在确定适宜的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时, 一方面要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 另一方面尤其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与社会稳定等因素, 而不能简单化和想当然。基于此, 从现在起到2020年, 我国城乡失业率应该控制在4%-7.5%之间, 相对过剩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应该保持在8%-10%之间, 即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应该保持在1-1.5亿人的范围内。

鉴于目前我国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高达2亿人, 未来20年我国总人口还将继续增加, 要把我国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控制在1-1.5亿人之间, 实属不易。为此要求党和政府必须切实把相对过剩人口问题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加以妥善解决。

1.努力扩大劳动需求。

一是要继续实行适度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 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二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逐步使其成为就业的主渠道。三是要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四是要以扩大就业为导向, 进一步增加利用外资的数量, 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2.适度控制劳动供给。

虽然目前我国劳动供给过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考虑到几十年后我国劳动供给将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目前控制劳动供给一定要适度而不能过度。一是要适当调整人口生育政策。要尽快改变重“控制人口数量、轻提高人口质量和优化人口结构”的人口生育政策, 实行“数量控制、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并重的人口生育政策, 努力维持一个从长期来说较低的、正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二是要制定《工时法》, 严厉打击非法延长工作日的行径。三是要切实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 坚决打击违反规定在采掘、建筑和其他危险环境中雇佣女性的行为及使用童工的行为。四是要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入学率, 并提倡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制度。五是要适当提高离退休人员的物质待遇和福利水平, 减少离退休人员再就业人数。六是要在有条件的地方试行农村离退休制度, 引导年龄在60岁以上的农民主动退出就业领域。七是要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减少国内劳动供给。

3.更加重视解决固定的相对过剩人口问题。

一是要切实实行优生优育政策, 采取措施不断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二是要切实加大安全投入力度, 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改善生产和工作环境, 降低生产事故发生率和职业病发生率。三是要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 确保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通过就业实现自食其力, 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生活得到保障和改善。四是要妥善安置流浪人员、劳教释放人员和色情行业从业人员的就业, 减少无业人员的犯罪率。五是要大力发展扶贫事业和慈善事业, 遏止因贫辍学现象和因贫犯罪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俞海山.广义相对人口过剩论[J].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04 (3) .

[2]郭庆松, 陶向龙.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失业人口问题研究[J].人口研究, 2007 (3) .

[3]王红茹.中国城镇失业率升至9.4%[N].中国经济周刊, 2009-01-05.

[4]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692-694, 705-707.

[5]蔡?, 都阳.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101.

[6]2009年民政部救助流浪人员达150万人次[EB/OL].[2010-01-07].新华网.

[7]曹建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EB/OL].[2010-03-18].新华网.

[8]陈宗寿.中国劳工与弱势群体状况[EB/OL].[2007-06-17].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9]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J].中国统计, 2010 (3) .

[10]马克思.资本论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44.

[11]中国发布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EB/OL].[2007-01-11].中国网.

上一篇:笨狼的故事的简介下一篇:优质课课件一等奖搭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