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蓄正能量迸发爱国情

2024-04-16

积蓄正能量迸发爱国情(精选6篇)

篇1:积蓄正能量迸发爱国情

积蓄正能量迸发爱国情

八(1)王 佩(提供稿件)演讲:曹雨欣刘汝佳

花儿积蓄了友爱的正能量,为大自然增添美感。不管是在烈日下暴晒,还是被狂风吹伤,它们都坚守自己的一片土地,努力绽放,吐露芬芳。鸟儿积蓄了团结的正能量,为大自然增添勃勃生机。为了这个目标,即使是鸟巢被摧毁,即使是猎人在追逐,即使是食物很匮乏,它们都团结一致守护自己的天堂,把活泼的身影献给大自然,不惧死死伤伤。智慧的猴子积蓄了正能量,勇猛的狮子积蓄了正能量……它们积蓄着各自的正能量,迸发着生命的热情,迸发着自然的魅力,热爱着自己的家园,一直到地老天荒。

它们爱自己的巢就像人类爱自己的家,爱到绝不彷徨。动物尚且如此,人类情何以堪?四处迷茫?那么,我们更应该积蓄正能量,去奉献无私的爱,爱到痴狂。我们爱自家,我们爱大家,我们爱国家。爱国不分先后,爱国不分大小,爱国不分贵贱,爱国只要忠心纯良。有了正能量,我们心中的爱国之火就会燃烧得更旺。

忆往昔,峥嵘岁月国恨家仇。帝国主义列强都想吃掉中国这块肥肉,但始终未能如愿以偿。是因为中国广?不是。是因为中国强?更不是。是因为在中国千千万万的人民身上充满了正能量。强大的爱国热情使任何邪恶势力遁形逃亡,强大的爱国热情使中国人民不惧狂风巨浪,强大的爱国热情使中国人民如梅花坚韧顽强。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享受着和平年代的幸福安详。凝望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我们把血与火的历史回望:看到了家破人亡、饿殍遍野的惨状,看到了志士仁人抛洒热血的豪壮,看到了保家卫国的革命队伍雄赳赳气昂昂。为了劳苦大众美好的明天,他们以保卫家园为能量,他们以热爱祖国为能量,他们以报效社稷为能量。因为这等能量的迸发,国家才有了希望,有了和平,有了昌盛和富强。

看今朝,风流人物奋发昂扬。鸡在叫,天未亮,农民伯伯就在田里泥巴水响。为了大家的衣食住行,为了祖国的发展开放,他们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冒着风霜,积蓄着力量忘我劳作近似发狂。当火热的太阳烤得他们汗流浃背的时候,他们没有放弃,去做花样文章。因为他们知道,还有很多人在把挨饿的滋味品尝。当辛苦一年遇上大灾颗粒无收的时候,他们没有放弃,去怨天怨地怨遭殃。因为他们知道,祖国需要他们的绵薄之力一如往常。不见曦月,人民战士已整装,扛枪守卫在边防。因为有了这些爱国的淳朴情怀,祖国才能蒸蒸日上。

爱国其实很简单,爱国不需要冠冕堂皇。我们中学生在蛰伏中积蓄,积蓄青春正能量,犹如抔抔黄土成高山,犹如涓涓细流冲大荒。迸发浓浓爱国情,一如高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丈,一如千年岩浆汹涌喷发不可挡。书声悦耳,是学子文明守纪拼搏图强,希望成为祖国栋梁。因为他们知道,祖国要发展壮大,就必须把知识恒久传扬,无论遇到什么障碍必须迎难而上。因为这样,中国才有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国才成了雄踞世界的礼仪之邦。

马革裹尸的正能量,沃土耕耘的正能量,秉烛夜读的正能量。无不迸发着爱国情,河山只在我梦里,不管身在何方,祖国是我不变的向往。就像浪花扑向海岸,就像百川归于海洋!

篇2:积蓄正能量迸发爱国情

天天跑早操,上早自习,白天没课必须在教室和图书馆上自习,晚上规定时间学习,平时不能随便回寝室,这些具体的要求都只有一个目的,期望大家利用身边点点滴滴的时间来学习。你可能会问,大学不就是放松的地方么?高中老师总是说,上大学你就轻松了,上大学你的未来就有希望了。可是我想问你,大学在寝室白天翘课打游戏,晚上出去逛夜市,这样的大学生活算是多姿多彩么?滨海学院是积蓄正能量的地方,是给你一切条件让你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全身心投入学习。大家都知道滨海学院的考研率很高,就因为学校老师要求严格,上课不允许学生玩手机走神,老师尽量保证课堂效率,不浪费大家的点滴时间,滨海的学生也懂得,学习机会来之不易,现在的汗水是为未来打好基础。

任何一个时代中生成的流行语的背后都有深意,它们都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正能量今天能够被人广泛接纳,已经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正能量”这三个字,它也不仅仅是成功法则,更是最直接呈现一个人学识、修养、心智和品位的综合能力指数,也是每个人提升自我、成就事业、获得尊重、得到幸福、改变命运的人生必修课!其实,每个人的心理都潜藏着巨大的正能量,一旦正确使用这种能量,就足够成就丰功伟业。相反,如果这种正的心理能量没有得到正确的使用,就会产生巨大的负能量,足以让你一生一事无成。例如,遇事总是怨天忧人,对未来过度地焦虑;或者常常过度自责,或者做事不负责任;或者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自信,对他人更加是完全不信任。

想要充满正能量的生活,就要有一种乐观的心态。生命是一条单向车道,我们永远不可能再次路过同样的风景,所以就要全身心地去享受生活,创造快乐。面对半杯水,是该心存感激,还是该忧愁叹气?面对考试失利,是该珍惜经验,还是该怅恨不已?面对挫折的接连打击,是该微笑面对,还是该低头逃避?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给了我们很好的答复:一次,他家中被盗,丢失了很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忙写信安慰他。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生活。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满足的生活态度是我们快乐的源泉,珍惜我们拥有的,努力争取我们所没有的,不必太在意我们失去的。这就是正能量。

想要充满正能量的生活,更要充满自信。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有理想和追求,而要实现它们就必须拥有信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我们的自信源于我们的能力,我们的能力源于我们着眼当下、把握今天。面对自己的理想,与其望洋兴叹,不如将努力分到平时,让每天都变得有意义。

把握今天,梦想在眼前!让我们努力去热爱生活,感谢生活吧!不断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为生命积累每一点正能量。不管前方等待我们的是春风还是暴雨,只要花开,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奖赏。

篇3:积蓄正能量迸发爱国情

初秋, 东北大学“青春在砥砺中闪光”基层立业杰出校友报告会的现场座无虚席。已签约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0702班的曾新川同学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学长”——新疆八钢金属制品公司技术质量管理工程师、金属压力加工专业91级张红田校友。报告中, 这位在八钢公司“导师带徒”活动中多次被评为“优秀师傅”的学长讲述了从一线新人到技术骨干的成长经历, 让曾新川对即将踏上的西部新征程充满期待, 也满怀信心。

如今, 如小曾一样“拥有职业梦想”的90后一代, 就业理想和就业目标越来越理性和务实。他们中间有更多的人愿意结合梦想和事业来谈职业和就业, 希望抓住当下的机会, 而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但从校园人到职场人转变所带来的成长“阵痛”, 仍然是90后一代无法逃避的。步入职场仅仅是迈出了从校园到社会的一小步, 实现了职业的初选择;而接下来的五年, 是累积职业技能和经验的关键期, 是对职业理想的真实考验和验证, 决定了事业的方向。这一点对于90后而言也许更符合他们的职业价值观。

初入职场, 也许平静如水, 但平静非平庸, 它孕育着一种与风动博弈的力量, 以达心如止水;它积蓄着一种涡旋上升的力量, 以现厚积薄发。因此, 在这个更像“潜伏”的时期, 需要快速转变角色, 调整心态, 不断积蓄正能量, 让“理想”更加落地, 让“自我”更加真实。

“试水”:善待你的第一份工作

在著名的路径依赖理论中, 两千年前古罗马牵引战车的两匹马的屁股宽度, 决定了马车的轮距, 决定了随后的电车轮距、两条铁轨之间的距离, 直至决定了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火箭助推器的宽度!

最初选择的影响是如此持续而深远。你的第一份工作, 带你踏上了一条没有岔道口的路, 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 让你不能轻易走出去。而你如果想要摆脱这份惯性, 一般需要付出超高的成本。所以第一份工作, 即便不是你最合适或满意的, 至少也是带领你走入社会的一个“好向导”。

2011年, 小夏从北京某大学文学院毕业, 选择了家乡所在省省会的一家企业。“这家企业在我们省非常有名气, 提供的薪酬在当地也很有竞争力。我应聘的是企宣岗位, 平时的工作就是编内刊, 对企业活动进行跟踪报道, 也负责外来单位的对接事宜。我认为自己能够胜任。”然而, 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 小夏还是感觉到了现实与期望之间的落差。“我希望的是积极上进、年轻有活力的工作氛围, 但这是一个家族企业, 企业内部人际网络复杂, 非常不便于开展工作, 大家做事时总是互相推诿。这种工作气氛让我非常不适应, 也不想去适应, 于是就想着辞职。”工作了10个月之后, 小夏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

如今, 小夏进入了北京一家文化传媒公司, 负责文案和宣传推广工作。公司的规模并不大, 职员大部分是年轻人, 彼此的关系简单、融洽, 现在的她工作得也非常开心。小夏认为, 现在回头再看那段经历, 觉得那时的心态还是非常浮躁。“现在这份工作我之所以能这么快进入状态, 与第一份工作给我的锻炼是分不开的。第一份工作给我的要么是经验, 要么是教训, 提升了我的组织能力, 也能让我更好地处理与同事的关系。我对第一份工作心存感激。”

作为职场新人, 要与职场文化进行磨合, 如果磨合不好就只有当“炮灰”。先找个可以实践的落脚点进行就业过渡, 这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的90后的就业特征之一。在这个过渡期, 一份好职业、一份好待遇、一个好前景、一家好公司等等如果与预期存在差距, 那么抱怨、不屑、怠慢则随时可能发生。但这也正是第一份工作带来的恩赐, 给你展现了原原本本的职场社会。所以,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 应善待第一份工作, 做好辛苦而不是快乐的准备, 即使它不能成为你终身奋斗的地方, 也让它成为你发展的垫脚石, 能让你学习、成长, 而不是限制你。

“潜水”:“沉下去”才能“浮上来”

按照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直到职业的建立期 (31岁至44岁) , 个体才会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 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 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也就是说, 一般意义上, 从入职开始, 少则5年多则10年, 才能确定稳定的职业发展方向, 并有所业绩。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位有着古铜色皮肤的科学家, 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 经常两腿沾满了泥点子, 穿梭在田间地头。如今, 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在中国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一半以上。有人算过一笔账, 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1960年, 中国发生了一场罕见的自然灾害, 袁隆平看到有人饿死在路边, 他意识到, 只有水稻才是农民的救命粮。从那时起, 他开始了在水稻领域的探索。没想到, 从踏入稻田的第一天, 这一生就没有离开过。从几千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被无数次质疑, 有过失望, 却从未失去信心。袁隆平1953年到农校工作, 到1997年才提出了“杂交水稻路线图”。40多年的默默无闻, 才换得了那一刻的一鸣惊人。即便是从亩产800公斤到900公斤的过程, 他也用了7年之久。一个年过80岁的老人, 本该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 而他却天天守在稻田里, 任凭风吹日晒, 不怕挫折寂寞。

“搞科学研究的, 首先一个不要怕失败, 第二个, 不要怕辛苦, 书本上是种不出小麦, 种不出水稻的。”袁隆平的这句话, 正说明了有了既定的目标就要去实现, 要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 了解工作的本源, 而在此过程中需要面对困难、挫折、逆境、陷阱等, 突破这些障碍需要建立在“自身强大”的基础之上。让自己更专业, 技能更高效和娴熟, 这才是自己最有效的“保护伞”之一。

通常情况下, 在一个职位上工作达三年, 才能很好地掌握本职位所需要的关键能力, 包括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技能的提升, 才能熟悉本行业及本企业的业务流程;在一个企业工作至少达三年以上, 才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及其战略、企业文化等诸多问题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 工作起来才会游刃有余、应付自如, 人的潜能才会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作为职场新人, 做得最多的就是辅助性和重复性的工作, 但重复也会伴随着能力的提升, 重复多了就会从业余变成高手。积极心理学认为:兴趣和能力如果能够坚持下去, 就会取得成就。因此, 在这段“潜伏期”, 需要塑造一种“沉下去”的勇气。沉下心去规划, 对自我和职业进行再认知, 进一步澄清稳定第一份工作的可能性。沉下心去学习, 让业务能力不断成熟, 让“社会人”的角色尽快成长。

90后的职场新人会把职场新鲜感看得很重要, 如果没有新鲜感了就会很快想到要换工作。但成熟的职场人更加专注于行业的深耕细作。正如“潜水”的道理:“潜”得越深越久, 水越清澈, 景色越美, 新奇的发现越多, 浮上水面后, 才会有更多的谈资和更美好的回忆。

“出水”:让“理想”带着“幸福”上路

“什么样的工作会让我觉得幸福?”作为求职队伍中的“主力军”, 不少“90后”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对自己提出了这个问题。与“70后”“80后”不同的是, 不少“90后”求职者开始注重职业幸福感。一份工作能否满足兴趣爱好、提供发展空间、获得社会赞许、工作地点远近等都成为其衡量工作幸福与否的标准。

经过层层简历的筛选以及笔试、面试, 东北某大学的小李最终脱颖而出, 获得了进入邮政储蓄银行工作的机会, 目前她正在进行入职前的集中培训。去年10月, 当其他同学还在奔波求职的时候, 小李就早早地走进银行进行各类岗位的实习。实习期的一天, 小李遇到一个前来汇款的大婶, 大婶急着汇钱却不知如何操作。当时, 小李被安排在大堂经理的岗位上, 她根据实习期所学的内容, 耐心询问大婶的汇款需求。她留意到大婶神色紧张, 弄不清收款人地址, 经过详细询问, 小李认为大婶很有可能遭遇了电话诈骗。小李及时协助报警, 让大婶免于遭受经济损失。

事后, 大婶及其家人十分感谢小李, 小李也因此得到了领导的表扬。“当时, 心里面真的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喜悦, 感觉自己得到了肯定, 父母也为我感到骄傲。”小李幸福地回忆当时的场景, 她认为90后初入社会, 更加需要得到来自他人的肯定, “我和不少同学其实并不真正关心钱的多少, 只要待遇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就OK, 但是晋升、职业发展、他人的肯定, 是我们很在意的。”

职业幸福感, 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 能够促使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取决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调查显示, 初入职场的新人, 内心的焦虑情绪来自于外部环境适应和内心需求满足的共同挤压。这一阶段的职场人, 还承担着子女、初为人父母、学习者等多种社会角色。多方的压力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失衡状态。因此, 平衡职业与生活、自我满足与他人肯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显得尤为必要。

篇4:积蓄正能量迸发爱国情

【关键词】 历史学科 课堂教学 爱国主义 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9-054-02

0

杨丞琳,台湾偶像明星,在参加某档综艺节目时,主持人问:“抗日战争打了几年?”她答:“11年吗?”在得知答案以后,她惊叹:“8年而已喔!”而当得知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残忍杀害我40万同胞时,她的反应居然是:“才40万?”这就是在网上疯传的杨丞琳脑残事件。而后,大陆明星赵薇的“日本军旗装”事件,在网上也引起了轩然大波。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深受青少年的追崇。他们的这些言行不仅给社会、国家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会给青少年带来不良的误导。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祖国的希望在广大青少年身上。历史作为一门古老的综合学科,潜藏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与深刻的科学哲理。其学科固有的特点和优势,使历史课堂成为师生之间思想交融和心灵共鸣的“磁场”。梁启超曾说:“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源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坚强基石。如何充分利用历史学科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传递爱国主义正能量,是历史教师时刻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必须具备的专业功底和素养。以下是笔者的几点肤浅认识。

一、以史授德,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光辉历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优秀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历史教学要以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为依托,以教师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史学修养为示范,以史授德,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渲染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进入情境,以教师之情点燃学生之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

如讲“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章节时,为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祖国领土受到殖民者的欺凌、澳门同胞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本人首先播放一段由闻一多先生创作、澳门小女孩容韵林演唱的《七子之歌》,让同学们在稚气的童音和熟悉的旋律中产生共鸣。讲《郑成功收复台湾》一课时,本人会深情地朗诵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让学生从诗的意境中重温台湾的历史,感受祖国大陆与台湾血肉相联的亲情以及游子的思乡之情。又如在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时,有意请学生们一起回顾中国近代史的历程: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从“门户开放”、列强瓜分中国到日本全面侵华,从洋务派“自强求富”到民族资产阶级维新变法、实业救国,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让学生们深刻领会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抗争史,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找到了一条民族独立的正确道路,“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人民,树立“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热情。

二、谈古论今,结合时政热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曾说:“只有借助现实,我们才能理解过去;只有借助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实。现实和历史是相互对应的两扇窗户,关闭了其中任何一扇窗户,彼此的沟通就难以实现。”对于十四五岁的初中生来说,爱国主义的说教易落入空泛,不能给其一个具体的印象。将时事热点切入历史知识,使两者紧密有机地结合,也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传递爱国主义正能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学习完中国抗日战争史后,本人要求学生思考:近年来日本政府在哪两件事情上激起了亚洲各国乃至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的愤怒?同学们几乎一致回答:“日本政府通过了严重歪曲历史教科书和日本首相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当时,教室里群情激愤,学生们纷纷表达了对日本严重歪曲历史事实行为的强烈不满,此时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人又问:作为一名青少年,你准备用什么实际行动捍卫祖国的尊严?由此,启发学生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才是我们目前最为迫切的爱国主义。通过时政热点的切入,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诠释和理解更具现实性和实际性。

在《亚非拉的奋起》一课中,讲完“非洲的民族独立浪潮”一节后,本人组织学生欣赏一则“象征着中非友谊的坦赞铁路”的图片。在引用坦桑尼亚前总统尼雷尔“坦赞铁路是中国‘对非洲人民的伟大贡献’,‘历史上外国人在非洲修建铁路,都是为掠夺非洲的财富,而中国人相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展民族经济’”这段话后,介绍坦赞铁路的修建,最初连欧美人都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却在中国政府的援建下完成。这条长1860.5公里的铁路,是贯通东非与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线,也是中国政府和人民迄今在非洲大陆上最大的援助项目。由此,让同学们感受到伟大祖国的深情厚谊和国家领导人敢为人先的精神。

在讲改革开放一课时,本人会组织学生一起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2008年成功举办了让国人骄傲、世人惊叹的奥运会;神七、神八、神九航天飞船载着中国人盼望已久的航天梦飞入了太空,嫦娥奔月的童话梦想得以实现……。祖国日益富强的实例,让学生们深刻地明白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由此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爱国主义热情,在润物无声中传递爱国主义正能量。

三、以史为镜,辩证地看待中国近代历史,培养学生理性爱国

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书中讲到:“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相继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等,中国在近代遭受着列强的侵略。1839年的虎门销烟,掀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新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作为青少年而言,要辩证的看待中国近代史,把这一段历史过程化作民族振兴的动力,树立“生吾炎黄,育我华夏。待之有为,必报中华”的爱国主义意识和决心。但爱国是需要理性的,不能盲目。

在讲《甲日中午战争》一课,正逢钓鱼岛争端事件,全国各地都发起了反日集会游行活动,但西安、广州、杭州等地游行现场伴有打砸抢烧等不法行为。初中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加上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往往对外界影响缺乏识别能力。在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后,本人将各地的反日集会游行活动中出现的打砸抢烧等不法行为的照片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们看,然后请他们思考:“你赞同的爱国形式有哪些”、“非理性的爱国行为可能会演变成什么”?在本人引导下,学生们纷纷给出了这些答案:可以采取唱爱国歌曲,挂爱国标语,拿五星红旗等多种正当的爱国形式。非理性的爱国行为可能变成误国,等等。综合学生们所讲的,本人谈到:毫无理性的爱国行为并不能捍卫祖国的领土,反而会成为他人的笑柄。中日之间有诸多历史宿怨未解,领土争端引发的争吵近年来更趋激烈,中国民众抗议也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我们应当将这一理所应当通过正确的渠道来表达,非理性爱国只能适得其反。我们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祖国的明天在你们手中。作为青少年,要树立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国家昌盛则民族亦昌盛的意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保卫祖国,报效祖国。

篇5:积蓄正能量塑造美心灵征文

记得上个星期六,我和小兰放学回家,我不知道前面有一块大石头,我不小心被这个石头绊倒了,膝盖上被擦伤了还流血了痛得我哭了起来,走路都是一拐一拐的,这时,小兰赶紧帮我包扎好并安慰我说:“男子汉大丈夫,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我扶你走。”在她的搀扶下,我才一拐一拐的回到家。我问她:“累不累?”她说:“不累”,我真诚地对她说:“谢谢你的帮助”。她说:“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困难,都需要帮助,当我们遇见别人遭遇困难时,也施以援手,给予帮助,不但会使别人摆脱困难,还给我们自己带来快乐。”她是这样的善良,这样的助人为乐,我从心底佩服她。的确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常怀善心,长行善举,让心不再荒凉,让爱洒满人间。

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正能量,用正能量的传染力向外辐射出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不论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往好的方面去想,无论经历怎样的困难,内心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始终用一颗温暖的心去面对人生。积极、乐观、豁达、善良、宽容······这些都是生命中的正能量,用正能量去影响身边的人和事,用正能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用自己的正能量塑造心灵美好家园。

篇6:“积蓄正能量塑造美心灵”的征文

正能量是人身居困境不灭的理想。郭沫若评价蒲松龄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连年科举不中的蒲松龄选择边在私塾教书边摆茶棚收集故事,他在路边自己搭建草棚,以一碗茶水与路人交换神鬼奇事,晚上便回家整理并以其简洁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文笔书写下来,他的一生都十分清贫,家徒四壁却不能阻挡他完成《聊斋志异》的决心,一席凉棚,一缸清茶,一介书生,搜抉奇幻,千古奇书便由此而生。蒲松龄的正能量是集腋成裘、不被困境所局限、坚持一生信念与理想的精神,人需要这种正能量去浇灌自己的理想,才能使生命有其价值。

正能量是人面对命运昂起的头颅。12月31日,一位文坛巨匠长眠不醒,史铁生,一名与命运抗争一辈子的勇士。歌德曾在《浮士德》中写道:人生就是和魔鬼较量的战场,唯有坚韧不拔的前行者才能获救。史铁生与病痛斗争了大半辈子,当命运以绝望的姿态向他袭来,他却昂起头颅从绝境中奋力寻找绝美的景致,他以坚韧的信念支撑着他的笔杆,从不屈从命运,誓要以文字书写生命的奇迹。余秋雨曾言: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祖母因皱纹而安和慈祥,病痛缠身却怀有坚韧意志绝不屈服的正能量的史铁生不正具有这种残缺美吗?人需要这种正能量去昂起我们的头颅,才能与命运抗争。

正能量是人寻找人生意义的基石。柳永年轻时本一心求仕,第一次科举未中后酒醉写下“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宋仁宗听闻心生不悦,第二次科举便说:“且去浅酌低唱,何要浮名?”将柳永之名生生划去。自此,柳永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换了心态醉心于词,沉浸于百姓与歌女的生活,将满腔文采尽付词中,以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开辟了人生的巨陆,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柳永凭借不息的热情与及时转换心态以寻找真正属于自己那片天空的正能量成为了婉约词的代表人物,人需要这种正能量去擦亮心灵之眼,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

上一篇:钢桁架吊装方案下一篇:最新整理党员干部四个自信四个意识个人对照检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