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壶口瀑布的作文

2024-05-15

黄河壶口瀑布的作文(共14篇)

篇1:黄河壶口瀑布的作文

今年暑假八月份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了红色革命胜地——延安。在那里我们见到了爸爸的战友宋叔叔一家人,于是宋叔叔在星期二开车带我们一起去观看4A级景区黄河壶口瀑布。

我们中午吃过饭出发,坐了三个多小时的车才到达了黄河壶口瀑布景区,由于售票厅距离瀑布还有一段路程,我们把车开了进去。在车上我们看到了黄河水,不过这里的水都是平静地向远方流去,似乎是站在河龟上的大禹雕塑管理了它们。

突然,听到瀑布的声音了!这声音由远处传来,“轰-轰—轰”的声音接连不断,这声音引起了我心中的激动,迫不及待想要立刻去看一看这所谓的壶口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终于到了,如今黄河壶口瀑布就在我们眼下,为了能够看得更清楚,我们沿着台阶到了最下面。真是太壮观了!只见瀑布从最高处的三角形凹地奔腾而下,然后夹杂着白色泡沫的浑浊的黄河水翻滚着向远处流去,如同成千上万匹野马争先恐后飞奔着跑向远方;浩荡的声势像是从一个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又像是凶猛的狮子在奋力吼叫一般,震耳欲聋的声音几乎都快要钻破耳膜了。

爸爸和妈妈都说他们盯着翻滚的黄河水有些头晕,我盯着看却一点也没有晕的感觉,反而看到了许多漩涡和乱流。黄河水流得十分湍急,我忍不住联想到有人如果不小心失足掉下去,只怕连“救命”还没有喊出来,就已经被河水吞没了。

最让人惊叹的便是“水底冒烟”了。汹涌澎湃的黄河水不断地冲击着两座山底的岩石,黄河入壶口的地方,水流冲击的力度更大,溅起的水花更高,腾空而起的水雾十分壮观,犹如如是水底里升起了浓浓的烟雾一样,见到这么奇妙的景象,我们赶紧向距离壶口近的地方走去,哇,壶口这里的水花真是溅得太高了!我们身上一下子溅了许多水点水花,欣赏完这一奇异的景观后,我们便赶紧离开了这个观测点。

在台阶上面的宣传报上,我们观看了许多摄影家拍下的壶口瀑布的照片,其中最为好看的便是“冬日彩虹”了,冬天里的壶口瀑布绝不逊色于现在的壶口瀑布,冬日里雪花飞舞,黄河水结成了冰,在壶口的地方吊挂着许许多多形状各异的冰凌,犹如一道珍珠一样的瀑布冲破积雪一泻而下,七条颜色带的彩虹犹如仙境梦幻中的弓形小桥横跨于山西边际与陕西边界的两座山之间,真是太漂亮了!

啊,壮观的壶口瀑布呀,漂亮美丽的壶口瀑布呀,你让人身处仙境,你让人流连忘返,等有机会真想再来目睹一下你冬日里的迷人风光!

篇2:黄河壶口瀑布的作文

黄河,人们都说它的水是从天上来的,我从小就感到很好奇。今年署假,家人带我出去旅游,我们第一站就是去黄河壶口看瀑布。

我们乘车到了壶口瀑布景区后,一下车就听见了黄河水奔腾的声音。我在迫不急待想看到瀑布心情的促使下,总是跑在家人的.前面。在我们向景区观布台行走的路上,我一直觉得咆哮的黄河水声,惊动的天地都在震动,而且声音是越来越大,越来越越震耳欲聋,越来越感到恐惧和震撼。汹涌澎湃的黄河水,就像是成千上万下山的猛兽一样横冲直撞,也像是冲锋陷阵的千军万马勇往直前。从黄河龙槽上毫不犹豫冲下来的河水,形成了一幕幕壮观的瀑布,瀑布发出来的轰鸣声如雷贯耳,人们面对面高声呐喊的声音一点都听不见,完全淹没在了瀑布的轰鸣声中。瀑布溅起的浪花像一朵朵白色的云雾,一阵胜似一阵,像一团团黄烟,在河谷中飞腾,气势雄伟壮观的让人惊叹。当我们接近瀑布边沿时,瀑布溅起的水雾,随风飘舞而来,不仅让人睁不开眼睛,而且还毫不客气地往嘴里和鼻子里硬塞,顿时令人感到丝丝凉意和清新。站在观布台上观看黄河,壶口瀑布就像咆哮的巨龙在飞腾起舞,无比壮观。“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优美诗句,最能代表人们的心情和感受。

篇3:黄河壶口瀑布的作文

关键词:黄河,山西锣鼓,文化,精神,情缘

远古人民“择水而居”的习性造就了我国的两河文化, 即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 而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不仅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繁衍生息, 更是孕育了多姿多彩的黄河文化。

山西地处黄河沿岸、黄土高原, 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这里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山西锣鼓作为黄河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 以粗犷、雄奇、自然的地域特色, 被誉为“中国第一鼓”。反映黄河儿女自强不息精神的鼓乐合奏作品《黄河鼓韵》, 更是用山西锣鼓把黄河的宽广胸怀和澎湃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1、《黄河鼓韵》创作背景 (初衷)

山西著名打击乐演奏家王宝灿先生, 于1 9 9 4年初创作了鼓乐合奏《黄河鼓韵》。当时, 山西锣鼓通过第1 1届北京亚运会开幕式逐渐被众人熟悉和喜爱。因从小受黄河文化的熏陶, “黄河”这个主题在王老心里奔腾了好多年, 山西锣鼓在全国的兴起, 使王老更加坚定了要创作一部与黄河有关的鼓乐合奏作品, 于是《黄河鼓韵》就这样诞生了。这部作品是继享誉全国的《秦王点兵》、《滚核桃》之后的又一部力作, 亦是王老最为喜爱的作品。整部作品气势磅礴, 振奋人心, 充分表现了黄河儿女纯朴、直率、激昂、豪迈的情怀。从这部作品中, 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山西锣鼓中蕴藏着的深厚的黄河情缘。

2、《黄河鼓韵》创作过程

作为山西绛州鼓乐艺术团的艺术总监, 王宝灿先生为该团创编了不少广受好评的鼓乐作品。9 4年该团应邀赴香港演出, 《黄河鼓韵》在香港文化中心的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全新的乐队编配, 多层次立体化的音效, 气势如虹的表演, 不仅让香港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山西锣鼓所带来的震撼, 同时也更为深切的体会到炎黄子孙对于黄河的特殊的情感。

提起当时的创作过程, 王老坦承非常不易。当时李民雄先生创作的鼓乐合奏曲《龙腾虎跃》, 通过不同音高民族鼓的组合, 把鼓的音效发挥到了极致。如果想要超越这部作品所达到的高峰, 只能另辟道路。于是王老想到了从未在鼓乐合奏作品中充当主角的铜器。铜器的配角身份源于它的音响与音色, 如果使用不当, 很可能被听众定义为噪音。王老尝试着发掘铜器的一些其他发音方式, 比如磨击1, 这种演奏法的音效跟壶口瀑布奔腾不息的黄河之声不谋而合, 如果同时加入鼓的滚奏2来衬底, 黄河马上就会栩栩如生地映入眼帘。于是王老心里有关“黄河”的主题再次被肯定了。黄河是自然的, 也是文化的, 用发源发展于黄河沿岸的山西锣鼓来演奏有关黄河的作品不仅“貌合”, 而且“神似”。主题一经确定, 接下来的创作灵感也如黄河般滔滔不绝。

3、《黄河鼓韵》乐器配置

与其他鼓乐合奏曲不同的是, 《黄河鼓韵》在乐器配置上最大程度的发挥了铜器的音效作用, 突出了山西锣鼓中的“锣”的部分, 乐曲运用了六种音高的铜器和四种音高的鼓, 配置图如下:

乐曲通过平击3、磨击等演奏方法, 使各种音高的铜器音响交错重叠, 从而出营造黄河咆哮的声响, 而四种鼓的持续滚奏则象征着黄河之水奔腾不息。这种乐器配置和“黄河”这个主题非常贴切, 黄河就这么“活”了起来。

4、《黄河鼓韵》曲式结构

乐曲分为四个段落

第一段:浪涌 (1—6小节)

本段主要运用高音镲、中音镲、次中音镲、低音镲的磨击方法来模拟黄河之水的波涛汹涌, 气势磅礴。同时, 不同音高的四种鼓类利用有音头的交替滚奏来衬底, 总体呈现出黄河不同河段的不同景致。

第二段:拼搏 (7—2 4小节)

节奏主题于本段第一次出现了, 大鼓和铜器同时演奏简洁规整的节奏型, 堂鼓和扁鼓则使用有前进意义的后十六4。整体音响效果给人以精神上的鼓励, 音乐画面上仿佛出现了一个个整装待发的黄河儿女, 就要跃跃欲试地投身于拼搏中去。

第三段:豪迈 (2 5—6 9小节)

意气风发的黄河儿女已经准备就绪, 本段在铜器的延长声中拉开序幕。堂鼓和扁鼓首先利用对话的形式展开, 利用正击5与边击6交替演奏, 即突出了鼓类乐器的演奏技法, 又丰富了音响的层次。接下来, 大鼓更是用浑厚的音响与堂鼓、扁鼓进行对句演奏。段落尾声铜器也加入进来, 使整个段落呈现出黄河母亲般的胸怀, 表现出黄河沉稳、热情, 内外结合的豪迈气质。

第四段:奋进 (70—1 5 2小节)

主题节奏在扁鼓与堂鼓急促的十六分音符的持续演奏下, 再次出现。随着力度不断地增强, 气势也相应的宏伟起来。大鼓所演奏的主题节奏在铜器此起彼伏的声响中显得更加坚定, 更加铿锵有力。乐曲步入尾声, 四种鼓和八种铜器运用连续渐强渐弱的交替滚奏, 把黄河的壮阔雄美烘托了出来。感情饱满的赞美了黄河, 赞美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歌颂了我们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

5、《黄河鼓韵》的黄河情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永远压不跨打不倒的象征。黄河曾以她丰饶的乳汁哺育了华夏文明, 给两岸以灌溉, 也给诗人以灵感, 唐诗汉赋、歌曲绘画, 无数动人的辞章都与黄河有关。山西的锣鼓文化也同样有着悠久的渊源, 不但有黄帝造鼓的传说, 还有出土文物佐证。上溯到远古文化的“鼍鼓”、“土鼓”, 下及现在从大到周盈丈几的帅鼓到小才几寸的手鼓, 山西锣鼓不仅被用于音乐、舞蹈以及大部分的宗教祭祀活动中, 也同样用于政治、军事、劳动等活动。山西锣鼓不仅保存了远古人类文化的讯息, 还载负着华夏民族的情感与精神。所以说, 山西锣鼓不仅是一种器乐形式, 更是一种文化, 一种象征。黄河文化和山西锣鼓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佼佼者。

《黄河鼓韵》采用孕育于黄河岸边的山西锣鼓演奏, 不但非常贴切地表现出黄河的大气与豪迈, 同时也用它质朴而宏放的音乐语言歌颂黄河, 感恩黄河, 诉说着和黄河的不解之缘。

参考文献

[1]毋小红, 王宝灿, 薛麦喜.山西锣鼓[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1.8

[2]乔建中, 陈克秀.中国锣鼓[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2.12

篇4:壶口的黄河

车行山谷中,我们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就知壶口到了。

渐渐地,天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望皆是黄色的旋转,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中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弥漫在天里。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色被这股黄流斩断,生命,真正的生命在这里嚣张。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在云里。

想她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应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沾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最有中国人从里到外的颜色。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夸父该是在这儿饮过水吧?

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一下子黄河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千言万语,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小到仅仅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个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是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是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和她一样的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气概和性格?

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嬴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赏析:

本文写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作者先是将九寨沟之水、太湖之水与黄河之水相比较,用意不言自明——强调只有壶口的黄河最具“中国味”,才真正算得上中国的水。

紧接着,作者调动多种感官,对黄河的具体形象进行描写,突出壶口黄河的特点。如从听觉“低沉的轰鸣”、视觉“水若浊酒,倾泻而下”、触觉“碰撞在脸上”,以及内心的感受“脑子里一片空白”等方面着笔渲染,突出了壶口黄河落差大、水声震耳欲聋、水流汹涌、气势磅礴的特点,读来使人恍如身临其境,很好地表现出壶口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

然后,文章又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如“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千言万语,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使描写生动形象,使黄河有了人一样的情感和性格。

最后,文章把对黄河的赞美之情融于景物描绘之中,再向历史的纵深拓展,意韵更为丰厚。在作者笔下,黄河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明,从而升华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对黄河的敬仰与赞美之情。

篇5:神奇的壶口瀑布作文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神奇美丽的壶口瀑布。它位于陕西省与山西省的交界处,瀑布雄伟壮观,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

我们到了瀑布边,望望远处,只见那里礁石林立,怪石嶙峋,水流湍急,让人望而生畏。

再看飞流直下的瀑布,时而水雾升腾,犹如仙境;时而雾气全无,滔天而下,气势浩大,排山倒海;时而流水慢慢,犹如一帘临空展开的`黄色幕布。

那飞奔而下的水流犹如一个个急着上学的小孩,大踏步地向远方跑去,只留下“哗哗”的响声,令人永远记住这壮丽景观!

壶口瀑布不仅有鸟瞰的壮景,也有地底五彩缤纷的盛况。那里到处都是石柱,到处都是水泉,还有一个石台,石台在瀑布下边。唐代诗人李白曾有名垂青史的佳作:“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这里看瀑布,真如天水降于尘世一般。

篇6:瀑布的作文:难忘的清水瀑布

先前喜欢到处游玩的时候总是随身带着本子和笔,以便记录下自己的每一丁点灵感,然而却没有写下多少见得了人的东西。那些地方似乎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足以激起我创作的热情。以前写的那些关于山啊水呀的,都只不过是为了应付任务憋出来的,没有多少感情成分,自然也就尽是些庸俗之作了。

近两年躲在学校里,倒是不怎么外出了。却总是梦见一个地方,很久以前我常去的一个地方――清水岩。以前去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感慨。现在在梦中重视,倒是让我想起她的可爱之处,越发地想念她了。现在大概也只有在梦里才能如此亲近她了。

第一次去清水岩是班里组织的。我本来是不想去的,因为我跟班上的人关系不是很好。况且清水岩又不是什么名胜古迹,只是在附近几个镇算得上小有名气而已,外边来的人是绝对不知道有这个地方的。但是我最后还是去了,只因为清文对我说,我不去,那她也不去了。我知道,她是很想去的,所以不能让她失望。

因为不是自己想去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体会,觉得也不过就是一座小寺庙,几个小山洞。而所谓的清水瀑布,远远地竟看不到水,只是看到一条乱石道把山林分到两边而已。从近处看是怎样,我就不知道了。

后来又去过好几次清水岩,但大多是去进香的,便也没什么值得一说。

真正去游玩是在读初一那年,我记得是九十月交际的时候,是与清文和另外三个同学一起去的。我们并没有在寺庙逗留,直接就奔清水瀑布去了。

清水瀑布不是瀑布,倒像是干涸了的瀑布。或许以前是的,但至少现在不是了,大概以后也不会再是了吧!

站在瀑布底下向上望,顿生畏惧。那些巨石并不全是从土里面长出来的,而更多的是一块一块地,完全裸露在外面,无规律地叠上去的。石头之间留下的隙缝,远远地也能看得十分清晰。再加上这一处的山表十分陡峭,你不得不去担心那些石头会不会掉下来,虽然你早就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就在我看得发呆的时候,清文拍拍我的肩膀,说:“闭上眼睛,什么也不要想。”然后牵起我的手,仰着头,微笑着闭上了眼睛。我不假思索地就按她说的做了。

首先感觉到的是一片宁静,黑洞洞的宁静。不论你的心有什么样的躁动,都会被它所包容。那是真正的无垠,就是湛蓝的天空也比不上它的旷达,大海就更不用说了。

不知是什么鸟忽然划破了这片宁静,随后就隐隐约约地听到淅淅沥沥的声音。淅淅沥沥。越来越清晰。

是水!

我猛地睁开眼,顺着我的直觉,跃过几块石头,终于发现了它。这是由两块已夹成的小水坑,水深不过三十公分。水从上边的石缝沿着水草流下,兜了一个圈,又从下面的石缝溜了。这水最大的特点就是清,坑底石头再怎么细微的纹路都可以看得很清楚。而且无论你怎么搅拌,它都不会混浊。因为水底就只有一些鹅卵石和沙子,没有半点泥土。

手浸在水里,冰冰凉凉;水泼到脸上,神清气爽。

“清水岩”大概也就是由此而来的吧!

我还没来得及尝一尝这山泉的滋味,清文就拉着我,指着山顶说:“爬上去吧。听说山顶上有个很美丽的湖,叫仙女湖。人们只有沿着石头爬上去才能看到她的美丽,若是贪图便利走樵夫上山的阶梯就看不到了。”

我们赤着脚丫,沿着水流一路向上攀爬。有时候得钻过一条石缝;有时候得从一块石头上跳到另一块石头上。若是遇到较难攀登的石头,自然就是由我先爬上去,然后把清文拉上来,接着才是其他人。越往上就越难攀登了。很多的石头都是湿漉漉的,长着青苔,根本无法攀登。

终于,我们还是来到了乱石的尽头,挡在我们面前的就只剩下一堵高不到三米的石壁。只要爬上这面石壁,我们就可以一睹仙女湖的`芳容了。但是,这石壁上却满是青苔和水,滑不唧溜的,找不到可以用力的地方。我们尝试着绕过石壁,却还是找不到路。左右两边都长满了一种带刺的藤,我们根本就越不过去。

路没有找着,倒是找到了一个空阔的石洞。“不如到洞里歇会,然后就下去了吧。这里热得很啊。”有人提议,我们也都表示赞成。

才站在洞口,就已经感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凉气。进到洞里面去,所有的闷热顿时无影无踪了。这洞湿得很。四分之一的面积被一个小水潭所占领。水从水潭上方的石缝断断续续地滴下来,发出“漉漉”的声音。

当我把手放到水里的时候,水里好像有些细微的动静。我定了定神,睁大了眼睛去看。这才发现,原来水里有很多的小虾米,才有铅笔的芯那么大,甚至还有更小的。除了虾米,还有一些笔壳大小的泥鳅。我们像发现了宝藏那样兴奋,并试着用手去触摸它们。每次都是在差一点就碰到它们的时候,它们就以闪电般的速度逃到石缝里去了。待到水平静下来之后,它们才慢条斯理的游回来。看着这些幼小而又美丽的生灵在水里无忧无虑地嘻戏,任谁也无法不为大自然如此巧妙的安排而叹服。

我们洗了把脸后就找了个比较干的地方坐了下来。清文从背包里拿出几个空瓶子,又把随身带的那个水壶倒干。然后淌到水里,去接石缝流下来的水。一会儿后,她就递给我一壹水,问道:“渴了吧?喝几口山泉吧!”这时同伴中有人说:“清文,我也要啊!”“要就自己去接啊!”“哦!偏心!”他们仨起哄笑了起来,清文的脸刷地一下就红了,赶紧跑回去接水。我笑笑地喝了一口,那水甜甜的,从我的嘴角一直甜到心坎里去了。

在洞里坐久了,竟起了一点寒意。清文盛完水后,我们遂动身往回走了。

离开清水瀑布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条土阶梯,那一定是樵夫上山走的路。有人建议从这里上去,清文迟疑了一会,说:“还是算了吧,看不到那湖又有什么关系呢?”于是我们就都走了。

和清文分手后我又去过一次清水岩,就一次。那一次我登上了山顶,是从那条阶梯走上去的。传说中的那个仙女湖早就已经被围筑成了一个大水库。然而这若大的水库却只有闸口处方圆不到十米的水面。从山体的走势来看,水应该不深。却也是看不到底的。那水泛着浓浓的绿,夕阳斜斜地刮过,也擦不出哪怕是一点点的光亮。

我开始后悔了,我不应该到这里来的。上帝幽了我一默,于是我只能一辈子在梦中保留那份温情。

篇7:壶口瀑布的作文300字

离它老远,便有淡淡的水汽迎面扑来,顷刻间带走了我心中的烦恼,仿佛置身于一片凉爽的清流中,耳边的隆隆声源源不断。远远望去,土黄色的洪流如同猛兽的大嘴一样,吞噬了周围的一切,股股黄水就好似脱缰的野马一般冲向深不见底的深渊。

慢慢地向前走,耳边的隆隆声越来越大,时不时还会有一些水点飞溅到我身上,它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河的豪迈与奔放,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力量的伟大。不禁让我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来到壶口瀑布跟前,那如同鸣雷般震耳的隆隆声仿佛要把我们的心脏都震出来。那飞泻而下的黄河水,在长期水力的冲刷下,竟把河底最坚硬的岩盘都冲成了一道三十米到五十米宽的深槽,不禁让我赞叹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功。

篇8:黄河壶口瀑布的作文

计算机动画不仅摆脱了繁重的手工制作, 并以其简便、高效、更具表现力的特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 三维动画更是动画业的骄傲。它主要依靠电脑图像技术, 在虚拟的三维空间中, 建造模型, 设置色彩与材质, 模拟真实灯光, 并使这些物体在三维空间中动起来, 通过虚拟摄像机设定拍摄整个运动过程, 渲染和生成视觉真实的三维画面。与二维动画相比大大减少了重复劳动。画面效果不仅真实、生动, 更能展现现实所无法模拟的魔幻场面, 深受观众的喜爱, 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巨大的, 像赫赫有名的PIXAR (皮克斯) 、迪斯尼、梦工厂等大型影视动画公司所制作的三维动画影片不断创下票房之最, 所创经济效益和文化影响力是空前的。因此, 三维动画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以3ds Max2010为开发环境, 实现三维中国画短片《壶口瀑布》的创作, 主要完成对《壶口瀑布》总体环境的表达, 在三维动画基础上, 展示出优美的大自然环境。

2. 总体规划及场景设计

2.1 总体设计规划

根据《壶口瀑布》原图进行整体构思, 如山、亭子、桥、小船所在位置, 瀑布流出的方向, 摄像机所走路程, 树木的栽种, 房屋的设计, 再根据场景中所有的物体一一进行细节设计与规划。

2.2 场景规划设计

场景一:摄像机缓缓从独木桥走过, 路过一栋茅草屋, 走过桥, 路过亭子, 看到了高山瀑布。

场景二:摄像机从小石子路上慢过, 穿过树林, 到达码头, 看见河流。

场景三:摄像机从一条小河慢过, 两边是树木和房屋, 前边是缓缓的河流和一座独木桥, 蓝天和白云映在河水中, 能看到一栋小屋在独木桥的旁边。

场景四:摄像机缓缓从山间摇移到瀑布旁, 看到瀑布奔腾而下。

场景五:摄像机从瀑布摇移到瀑布的另一旁, 看见茂密的棕榈树。

场景六:摄像机从河流平移走过, 能够看见缓流的河水和奔腾的瀑布。

场景七:摄像机从独木桥上跨过, 看到另一头的船只和房屋, 以及树木。

2.3 素材收集准备

在场景文件中, 所涉及到的有亭子、石子路、码头、独木桥、瀑布、河流。这些模型的材质通过互联网所得, 实物、设计摆放参照清明上河图的构思。在设计亭子初期, 将学习亭子构造结构实例融入到建模设计当中。

3.《壶口瀑布》设计与实现建模

在中国画短片《壶口瀑布》中主要包括建模、漫游和剪辑合成三部分。其中, 包括总体设计规划和场景规划设计, 场景亭子、水、石头、小石子儿路等模型的建模, 瀑布、流水等的特效动画效果制作, 雾环境的制作, 贴图等素材的收集, 片尾的制作。

3.1 相关软件技术

课题的具体任务: (1) 场景设计与规划, 人物角色设计 (1人) , 山水、花草、飞鸟游鱼等设计与布局。 (2) 场景建模、材质贴图、光照效果设计与实现;动画与漫游;角色表现与动画、粒子系统特效的运用。 (3) 后期编辑处理与制作, 声音字幕解说等。

相关软件技术、技能、知识基础工具主要包括:3D Max和后期处理与制作软件等。熟练掌握和运用建模、材质贴图、光照、漫游、粒子系统、动画等技术手段;并要求具有一定的绘画和艺术表现功底;能熟练掌握运用后期处理与制作软件。

3.2 模型建模

(1) 场景亭子建模

新建一个长方体, 作为亭子的底座, 效果如图1所示:

选择创建几何体—楼梯—直线型。类型选择落地式;在顶视图中按照底座所处的位置, 绘制楼梯。将材质球打开, 选择贴图漫反射, 角度W为90, 选中台阶和底座, 将材质赋给模型。选择创建—图形—线, 在前视图中画一条封闭的线。选择修改器面板中的车削, 对齐选择最小, 生成柱子的底座。复制四个柱子底座, 在顶视图中将其摆放好, 并新建圆柱体, 进行复制, 作为亭子的柱子。在顶视图中, 画出如图1所示的闭合曲线, 点击右键转换成可编辑样条线, 对其进行挤出, 制作出亭子的梁。

新建一个平面, 将其长度分段, 宽度分段分别设为8, 右键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 选择顶点, 在修改器中选择, 切角, 焊接顶点。全选边, 右击选择创建图形, 选线性, 得到一个窗格效果, 选择边, 将原来的图形删除, 选择新创建的图形, 可根据需要调节长宽。在顶视图中创建两个闭合曲线, 选择修改器列表中的挤出, 并对其进行复制, 与窗格一起组合成亭子的雕饰。在左视图中, 新建一个闭合曲线, 选择修改器面板中的挤出效果, 还可在修改面板中改变其数量、分段数, 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并对其进行复制。对亭子的梁、雕饰进行整体复制一层, 放在其上边, 得到二层的房梁。在前视图中做出一个闭合曲线, 在修改器列表中选择挤出, 在修改器面板中, 修改器数量参数, 做出亭子檐, 效果如图2所示。

在顶视图中创建一条线, 右击, 转换成可编辑样条线, 选中顶点, 右键, 选择平滑, 在修改器面板中, 选择渲染—在渲染中启用, 在视口中启用, 在径向参数中, 厚度可自己根据亭子的大小增加其厚度。根据瓦的形状进行复制, 得到复制结果后, 进行切割, 选择其中的一个转换成可编辑多边形, 在修改器面板中, 选择伏击, 将所有复制的结果都附加在一起, 选择顶点。在修改器面板中选择切片平面, 在分割的选框中, 点击打开, 在菜单面板中打开角度, 进行切片, 将切除后的瓦多余处, 进行删除。在修改面板中, 选择轴, 点击仅影响轴, 将轴放在顶点处, 取消仅影响轴。得到瓦后, 进行复制, 旋转。得到亭子的瓦。效果如图3所示。

在顶视图中画出如图的闭合曲线, 选择顶点, 在前视图中, 对其进行变形, 在修改器中选择挤出, 并进行复制, 得到瓦的衬顶。在透视图中, 画出一个闭合曲线, 选择修改其中的车削。

(2) 特效动画效果制作

在front视图选择create>geometry>particle>snow创建一个雪粒子系统, snow的喷射方向反了, 因此将它沿z轴旋转180度。添加motion blur效果, multiplier值为1.5。

为了让snow喷射的粒子能够下落, 需要添加一个重力系统。选择create>Space warps>forces>gravity, 随意把它放置在任何地方, 大小也无所谓, 只要保证箭头指向下方就可以了。选择snow, 点击工具栏上的按钮。

然后再点击snow系统, 按住左键并拖放到重力系统上, 把两者连结到一起。将重力的strength设为10, 这样snow喷出的粒子就会落下来了。下面来制作瀑布的泛白的材质。打开材质编辑器, 如图4设置参数并赋予snow系统。

把瀑布绑定到一个deflector上, 以模拟水流落下四散飞溅的效果。在top视图create>space warps>deflectors>deflector, Width=250, Length=275。把它放到第三个plane相同的位置上。如图4所示设置参数, 并将snow绑定到deflector上。

在山的主题工作做完后, 我们根据山总体的排列, 先新建一个长方体, 其长宽高的分段数分别为:15、15、2, 右击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 选中多边形, 对其进行图形变换。点击选择贴图水, 将材质赋给长方体, 得到流动的水。

4. 播放效果

播放效果如图5所示。

5. 结语

本文对《壶口瀑布》的3D创作进行了描述, 首先从总体上对其进行规划, 其次详细描述其3D设计和建模的过程, 最后给出了其实例图。由于篇幅所限, 本文在建模的描述中, 只重点介绍了亭子的建模, 至于其他相关的物件, 也可以采取类似的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陈熹.3DMax中NURBS曲线的构造与编辑技巧[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3) :26-28.

[2]李兰崇.浅谈3dmax6的建模技巧[J].甘肃科技, 2006, (11) :15-30.

[3]覃守茂.谈谈3dmax灯光设计[J].福建电脑, 2011, (4) :12-15.

[4]陈文捷, 王永波, 王涵.3DMAX中基础灯光运用方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17) :13-24.

篇9:怒吼咆哮的黄河壶口

一提到黄河壶口瀑布,我就不由自主地默念起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来。我猜想,“诗仙”李白在诗句中所描绘的壮观景象大概就是黄河壶口瀑布的真实写照吧。《尚书·禹贡》上记载:“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只八个字,壶口瀑布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汽车到达终点,游人下车,或踩着河床上高低起伏的巨石,或骑着陕北人牵着的毛驴,缓缓走过宽阔的河滩,人们就可以与壶口瀑布近距离接触了。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晋陕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西濒陕西省宜川县,东临山西省吉县,距山西吉县城西南约25公里。此地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30米,深约50米。滚滚黄河水奔流至此,5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奔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故名“壶口瀑布”。临近壶口,只见宽阔浩大的河水恰如万马狂奔一样骤然汇入壶口,飞瀑轰鸣,水雾蒸腾,天地之气包孕其中,大有“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之势。稍有胆量的人,还可以跟着导游躬着脊背从一石洞中下行,进入一块平台,沿着凹进石崖的一道被水冲刷的石槽绕到瀑布内,就能领略到铺天盖地的滚滚洪流从头顶越过的神奇景象。黄河在峡谷中穿行,汹涌的波涛如千军万马,奔腾怒吼,声震河谷。当瀑布飞泻,反复冲击岩石和水面时,产生巨大的声响,并在山谷中回荡,恰如万鼓齐鸣,旱天惊雷,声传十数里外,与冼星海先生的《黄河大合唱》所给人的精神洗礼一样令人荡气回肠。

据导游介绍,关于黄河壶口瀑布,有许多民间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要数“禹凿孟门”。相传,在尧舜时期,黄河水流到壶口,因受孟门山堵阻,平阳一带常遭严重水灾。为了避免水灾,尧先派鲧治水,没有成功。后又派禹去治水。禹走马上任后,仔细了解了壶口至龙门的地形,决定采取疏通河道的方法来治理洪水。孟门山在龙门之北,禹便决定先从孟门山开始治水。为了不让洪水淹掉孟门山,禹组织民众从孟门山的两边挖通河床,并在山顶凿镇河石牛。石牛凭着神威指引河水顺河道而行,不准淹掉孟门山,也不许泛滥成灾。禹凭借石牛的神威,治水大功告成。几千年来,不论洪水多大,浪头多猛,从来没有淹没过孟门山。 还有一则神龟峰的传说。据说有一只大乌龟,长期潜伏在黄河水底。它神通广大,可滚动巨石,可犁通河床,故称“神龟”。有一天,它在孟门山下的河底翻动巨石,正巧碰上神牛奉禹之命往山上拉运巨石。神牛不知它拉运的那块巨石正是神龟翻动的巨石,于是惊动了神龟。受惊的神龟大叫一声,跳到东岸,翻动河水,河面上立马显出一道金光。岂不知,一道金光又惊了神牛。受惊的神牛放开巨石,随着一声巨响,一下跳到河的西岸。恰巧这时民众又来上工,看破天机,只见神龟和神牛都不动弹了。后来,不能动弹的神龟就变成了神龟峰,神牛也遵从禹王旨意变成了镇河石牛。这个镇河石牛就是传说中大禹在孟门山顶开凿的那个镇河石牛。现如今,神龟和神牛化成的两座石峰隔河相望,站在两峰之上均可望见黄河西来东往的浩瀚胜景。

壶口瀑布向来以排山倒海的壮观气势著称于世,是中国仅次于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天堑黄河穿千里长峡,滔滔激流直逼壶口,突然束流归槽,形成极为壮观的飞瀑。仰观水幕,滚滚黄水从天际倾泻而下,势如千山飞崩,四海倾倒,构成了壶口瀑布的核心景观。黄河入“壶口”处,奇特的地势、巨大的落差,使得滚滚黄河的澎湃巨浪激起的一团团水雾烟云乘势蒸腾而上,恰似从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而且随着水雾的升高,烟云由黄变灰,由灰变蓝,景色奇丽。这就是十数里外可望见的“水底生烟”胜景。随着太阳的徐徐高升,壶口瀑布反复冲击所形成的“水底生烟”使阳光发生折射而形成一道瑰丽的彩虹。随着光线的不同,彩虹有时呈弧形从天际插入水中,似长龙吸水;有时呈通直的彩带横在水面,又像彩桥飞架;有时在浓烟腾雾中又会出现锦簇的花团,五光十色,飘忽不定,扑朔迷离,煞是好看。真是“水底有龙掀巨浪,岸旁无雨挂彩虹”。壶口的雄奇壮美,非亲临其境者实在是无法领略其中的绝妙的。至于拙劣而有限的笔墨,实在是很难描述清其中的绝妙。

篇10:壶口瀑布的作文300字

“玉帝把壶谁不尊,山呼雷动谢天恩。九州飞溅瑶池液,一醉炎黄万古春”。

每当想起这首诗,我就会回想起我前不久近距离观赏壶口瀑布的经历。在查完门票之后,我们四人进入了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我来到护栏边,看着那滚滚黄河水向东逝去,禁不住心潮澎湃。我向西眺望,看不见黄河的尽头,不愧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但壶口瀑布却闯入了我的视线之中:它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一样高大,也没有“岩口逼仄势更凶,夺门而出悬白龙”的黄果树瀑布那般雄伟。它只有两三米高,却气势滔天、汹涌澎湃,给予人一种“力拔山河兮气盖世”的感觉。我迈着小碎步走到壶口瀑布的正前方,只觉得无数水滴扑面而来,恍若在正下着蒙蒙细雨的天空之下仰头而立似的,就连正在拍照的手机的摄像镜头也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时间已是日上三竿,我也只好不舍地离开壶口瀑布,但它的汹涌澎湃,我永远铭记!

篇11:壶口瀑布的作文300字

我们是在雨量充沛的秋季来到了壶口瀑布。还没走近,远远地就传来隆隆的响声。随着我们走近黄河边,声音也就越来越大,我也越来越兴奋,迫不及待地想早点看到壶口瀑布的壮美景观。来到壶口瀑布边上,浓重的泥土味夹杂着潮气铺面而来,瀑布汹涌澎湃的声音如同闷雷滚动般!雨中的瀑布,从远处看若隐若现,好像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近处看,哇!看那土黄色的河水飞流直下,如同一排排土黄色的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直冲下来。真是无比壮观!

忽然,一阵大风迎面吹来,那风中夹着黄河水向我们扑来,我们躲闪不及,霎时打湿了我们的衣服,但是我依旧不肯离去。

篇12:壶口瀑布的作文300字

我爱壶口瀑布。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色成为我挥之不去的记忆,雪浪翻滚,声若雷鸣,足令我目眩神荡。

我有幸在一个晴朗的初冬来到壶口。坐在车上耳边的轰轰隆隆声愈来愈大,暗自思忖它的壮观。越来越近了,我在空气凝结了雾气的车窗抹了一阵,眼前出现的景色令我震撼。从车上下来,我一路小跑来到瀑布跟前,壮观的景色让我茫然无措,张着嘴巴,瞪圆双眼屏息凝望。汹涌的黄河水流经泰晋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瀑布宽50米,深50米左右,最大的瀑面3万平方米。奔泻的黄河水至此,300余米的洪流,被两岸壁立的石头堆成狭窄的出口,能量瞬间积蓄,向下急冲,声势浩大震耳欲聋。如同在巨大无比的茶壶中倾出,好似成群的野马奔腾冲向谷底。正值初冬,四处飞溅的水花落在四周的岩石上,结成了冰,太阳光下,如镜般闪着银光。而被水流激起的巨大浪花,如烟雾雨丝织成的帘幕,在阳光折射下呈现出的七彩光晕更似雨后彩虹!我猛然间从沉醉中清醒,高呼父亲赶紧按下快门,为我留下难得的瞬间!

我爱壶口瀑布。作为哺育华夏儿女的母亲河—黄河,壶口就是母亲河的心脏。让你感受母亲强健有力的心跳,让你感受母亲博大宽厚的胸襟,更让你感受到乐天达观的性格。

篇13:黄河壶口瀑布的作文

1999年, 国务院授权黄委对黄河流域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2002年起, 黄委每年都在汛期利用小浪底等水库进行调水调沙, 向黄河下游和河口大量放水冲沙, 既减轻了下游河道淤积, 又对黄河口湿地补水。

2007年调水调沙时间为6月19日到7月5日, 7月1日利津站最大洪峰流量为3910m3/s, 3500m3/s以上流量持续了5天时间。[1]

2008年的调水调沙时间为6月19日到7月8日, 6月2 9日利津站最大洪峰流量为4140m3/s, 3500m3/s以上流量持续了5天时间。[2]

2 黄河口湿地土壤概况

黄河口湿地的土壤形成发育是在三角洲成陆过程中, 不断受到黄河泛滥改道、海岸线变迁、海水侵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绝大部分是近百年新淤积形成, 成土年幼, 土壤层次复杂, 沙粘相间。在地势较高, 有灌溉条件的地方, 形成隐域性潮土土类, PH值在7.5~7.8, 极易次生盐渍化。沿海地带在海水的浸渍作用下形成盐土土类, 1m土体含盐量大于1%。[3]

黄河口土壤含盐量的变化一年中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春季积盐阶段3月~5月;雨季脱盐阶段:6月~8月;秋季相对稳定阶段:9月~11月;冬季积盐阶段:12月~翌年2月。因此, 12月到翌年5月是土壤积盐的主要时期。

3 湿地土壤取样及试验情况

为了掌握湿地土壤的变化情况, 2007年8月1日, 2008年6月18日和2008年10月28日, 对黄河口湿地进行了3次土壤取样, 取样点共3个, 全部位于右岸的汊1断面附近, 如图1所示。

每一个取样点分两层取样, 每次取土样6个, 共取土样18个, 送有关检测机构进行了营养 (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 含量和含盐量的检测, 结果见表1。

4 黄河调水调沙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4.1 土壤含盐量随时间的变化

同一个取样, 从2007年8月到2008年6月, 含盐量明显增大, 2008年10月又明显减小。如1号取样点第一层, 2007年8月的含盐量为0.04%, 2008年6月为0.6%, 2008年10月为0.00%;2号取样点第一层, 2007年8月的含盐量为0.59%, 2008年6月为8.96%, 2008年10月为0.07%。

这种变化和调水调沙过程密切相关。2007年调水调沙时间为6月19日到7月5日, 7月1日利津站最大洪峰流量3910m3/s, 利津站3500m3/s以上流量持续了5天时间 (6月29日~7月3日) , 而取样点处的漫滩流量为3500m3/s, 取样点处漫滩达5天, 漫滩的黄河水对滩地土壤盐分进行了冲淋, 低含盐量的黄河泥沙又在滩地沉积了下来, 造成土壤含盐量下降, 加之第一次取样时间为8月1日, 土壤正处于雨季脱盐阶段 (6~8月份) , 因此土壤含盐量低。随后土壤先后进入秋季相对稳定阶段 (9月~11月) , 冬季积盐阶段 (12月~2月) , 春季积盐阶段 (3月~5月) , 土壤含盐量增大。第二次取样时间为2008年6月18日, 刚进入雨季脱盐阶段, 且黄河还未来大水, 取样点处未漫滩, 因此含盐量比上次明显增大。2008年的调水调沙6月19日开始, 29日利津站最大流量达4 1 4 0 m3/s, 利津站超过3500m3/s流量持续了5天时间 (6月29日~7月3日) , 漫滩5天, 漫滩水沙造成土壤含盐量下降。第三次取样时间为2008年10月2 8日, 经过了雨季的脱盐阶段, 进入了秋季相对稳定阶段, 因此含盐量比第二次明显减小。

4.2 土壤含盐量随位置的变化

同一个时间的取样, 可以看出距离河边越近, 土壤的含盐量越低, 距离河边越远, 土壤的含盐量越高。如2007年8月, 1号取样点第一层的含盐量为0.04%, 2号取样点第一层为0.59%, 3号取样点第一层为0.94%;2008年10月, 1号取样点第一层的含盐量为0.00%, 2号取样点第一层为0.07%, 3号取样点第一层为0.29%。

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 是因为三个取样点受到漫滩河水的影响程度不同, 离河边越近漫滩的次数越多, 漫滩持续的时间越长, 漫滩河水对土壤盐分进行冲淋的时间越长, 因此土壤含盐量也就越低了。

5 黄河调水调沙对土壤营养含量的影响

同一个取样点, 从2007年8月到2008年6月, 营养含量明显减少, 到2008年10月又明显增大。如1号取样点第二层, 2007年8月的有效磷含量为10.2mg/kg, 2008年6月为4.5mg/kg, 2008年10月为5.7mg/kg;2号取样点第二层, 2007年8月的碱解氮含量为38.3mg/kg, 2008年6月为4mg/kg, 2008年10月为26.6mg/kg。

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 是因为2007年8月1日正值汛期, 调水调沙已经完成, 黄河水从上游带来了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 三个取样点受到漫滩河水的影响, 故营养物的含量高;而2008年6月18日是汛前, 调水调沙尚未开始, 河水不能漫滩, 得不到营养物的补充, 而原先的营养物已经被植物大量消耗, 故营养物的含量低。2008年10月2 8日是汛末, 调水调沙已经完成, 漫滩黄河水使得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增高。

6 结语

黄河调水调沙期间河水的漫滩, 降低了黄河口湿地土壤的含盐量, 同时提高了黄河口湿地土壤的营养含量, 从而改善了湿地土壤的土质。土质的改善又可以促进湿地植被的生长, 从而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

摘要:2002年开始, 黄委每年都在汛期进行调水调沙, 冲刷下游河道, 对河口湿地补水。为了掌握湿地土壤的变化情况, 2007年和2008年, 对河口湿地3个取样点进行了3次土壤取样共。同一个取样, 含盐量第二次比第一次增大, 第三次又减小;营养盐含量第二次比第一次减小, 第三次又增大。同一个时间的取样, 距离河边越近, 土壤的含盐量越低。调水调沙降低了湿地土壤的含盐量, 提高了湿地土壤的营养含量, 可促进湿地植被生长, 改善湿地生态环境。

关键词:调水调沙,黄河口,湿地,土壤

参考文献

[1]黄河河口管理局.东营市2007年黄河防汛工作总结[Z].东营:黄河河口管理局.2007年1 1月:3

[2]黄河河口管理局.东营市2008年黄河防汛工作总结[Z].东营:黄河河口管理局.2008年1 1月:3

篇14:黄河壶口瀑布的作文

延安黄河壶口景区是宜川目前拥有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四张国家级“名片”,是黄河旅游的航标。为了进一步挖掘壶口旅游文化品牌,黄河壶口文化园规划建设项目应运而生。规划建设黄河壶口文化园区,是全省重点培养“十大文化旅游景区项目”之一,也是做大做强宜川旅游业的一项重要举措。三年来,宜川先后启动编制了《黄河壶口文化园总体规划》和《壶口景区开发详细规划》,基本形成了“一个核心、两大组团、十二个区块”的旅游规划格局,为壶口旅游资源科学开发奠定了基础。目前,壶口瀑布国家5A级景区申报创建工作也已经正式启动。

隆冬季节,壶口飞瀑高悬,挂满冰凌。满天飞舞的烟雨凝水成冰,幻化出姿态万千的冬季冰景观。随着气温骤降,整个水面全面冰冻,凝固成巨大的冰瀑,如同用冰块雕刻出的工艺品。岩崖上,挂满了长短不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冰柱,玲珑剔透,晶莹奇巧。晴朗天气,天高云淡,瀑布两岸奇特的冰挂,银色的瀑布、美丽的水雾彩虹组成了“冰瀑玉壶”的独特奇观。

壶口瀑布水的自然落差,形成大量水雾,在瀑布旁挂满了冰挂。冰挂在阳光的照耀下透出各种色彩,与水雾彩虹交相辉映,十分壮美。站在岸边,护栏上的冰挂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甚至还带上了护栏的颜色。此时,这里已成了冰的世界,冰挂上滴下的每滴水珠都折射着岸边的黄色和天空的蓝色,此时,这里已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岸边的水草,经水雾的浸透在寒冷的低温下结上了一层又一层形状奇特的冰凌,使人仿佛进入了“星际穿越”的外星奇景里。壶口岸边,滴水成冰的季节里,上游冰凌浮涌而下,雄伟的壶口瀑布雾凇笼罩。雪白的浪花飞溅,形成十里冰挂的壮丽奇景,阳光下,闪耀着绚丽的光芒。静静的白色与莽撞的激流相映成趣,一静一动,让壶口瀑布更加粗犷和奔放,尽显一幅北国特有的自然风光。

近年来,宜川县连续几年成功策划举办了“壶口杯·晶莹壶口映春色”摄影大赛、“陕西宜川黄河壶口冬季旅游月暨‘冰瀑玉壶’摄影大赛”等系列活动,吸引数万名游客竞相来宜川观光体验。自2013年12月12日启动壶口冬季旅游月活动以来,出现了冬季壶口景区游客如织的奇观,开创了壶口旅游淡季不淡、四季开放营运的历史,冬季游壶口系列活动也成为了陕西旅游的热点和反季节营销的典范,进一步提升了壶口冬景的美誉度、知名度。2015年,壶口景区共接待游客113万人次,门票收入7260万元。随着宜川旅游人次和壶口旅游门票收入逐年递增,游客心目中最佳旅游目的地逐渐成型。

2016年,壶口瀑布已与陕西旅游集团构建战略推进合作,新年伊始,宜川县举行了黄河壶口瀑布5A级景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启动仪式,这是该县倾力优化经济结构、全力加快追赶超越的战略举措,也是宜川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大势所趋。宜川县将继续把旅游经济作为县域增长的重要支撑、产业调整的着力之举和民生改善的保障之为,在打造旅游名片中坚定不移地实施文旅兴业,让旅游经济熠熠生辉,使县域发展同步够格实现率先突破;宜川,必将迎来一个旅游发展的春天!

上一篇:房地产年会下一篇:大年三十除夕加班有几倍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