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的供需矛盾研究

2024-05-02

农业技术推广的供需矛盾研究(精选5篇)

篇1:农业技术推广的供需矛盾研究

农业技术推广的供需矛盾研究

摘要:种田农民“求技若渴”,而往往只能“望梅止渴”。由于科研专家的高深理论、技术推广者的语言障碍,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技术“需求—供给”矛盾突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种田农民是最基本的利益相关者。只有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树立“种田农民有什么样的需求,安排什么样的供给”的新理念,才可能有效规避农业技术“需求—供给”矛盾。

关键词:农业技术、需求—供给、矛盾

一、引言

现代农业是农民获得并学会使用优良的新生产要素的结果。随着中国已加入WTO,中国农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农业技术进步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要素。随着中国已加入WTO,中国农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农业技术进步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而言,政府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方式,通过选定的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达到持续稳定增加农产品数量的目标。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研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大量已成熟的适用技术没有得到充分推广和应用。当前,农技推广机构主要职能是完成各级政府的技术推广任务,而非考虑农民是否需要这些技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原有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我对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的农技推广问题进行了调查。竟然发现全县镇级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的约有1/3,或者是只挂了一个门面却不能帮助农民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乡镇综合站只能眼睁睁看着“网破、线断、人散”,而“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务,缺的是技术”的农民,也只能是望眼欲穿。

二、种田农民的农技需求

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需求”是“供给”的基本动力。如果种田农民对于农业技术没有什么需求,那么再好的供给也是没有意义的。而实际情况恰恰是,种田农民“求技如渴”,但往往又只能“望梅止渴”。

实地调查发现,如何科学施肥和科学施用农药正是严重困扰种田农民的大问题。暑假期间,正式玉米田大量使用除草剂的时间。现在的除草剂品种繁多,再加上农民本身对除草剂作用原理的不甚了解,在选择时往往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往往是看着谁家用着好用,自己也就用那一种,又由于操作上的一些不规范往往会给自家的作物或者周围的农田树木等带来损失。这次回家,我就发现农田附近的树木由于玉米田大量使用除草剂的原因,叶子都已枯败凋落了。因为玉米田都是使用的防治双子叶植物的除草剂,我家的西瓜和冬瓜都遭受了一定的损失。据种蔬菜的村民们讲,他们的蔬菜也是每年到这个时候也都是会停止生长一段时间,而且还会出现叶片焦糊,生长点坏死,给作物带来严重损失。而到镇上的技术站去寻求帮助的时候,他们只是说让农民使用解毒剂就好了,可有的已经

用过好几次了都于事无补。

如何科学施肥与如何科学施用农药已经不是困扰某个或者某些地区农民的区域现象和特殊问题,而是具有普遍性的全国现象和一般问题。仅以如何科学治虫为例,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诞生,并开始在全国农村推广,但是这项关系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老技术推广了20多年还没有推广到位。关于种田农民的农业技术需求,政府部门并非不知晓,农业技术也并非没有推广,其症结在于:如果政府花了大量力气所推广的农业技术不是种田农民所需求的,那么再多的投入恐怕也会“一无是处”。

三、农业技术的供给

一是请科研院校的农业专家来为种田农民讲授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县科协领导认为,不少专家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往往把农业生产者当作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看待,所讲授的农业技术往往高深莫测,理论与实际操作层面存在脱节。记得07年,我们镇请聊城大学农学院的一个教授作苗木技术方面的报告。该教授主要讲了苗木的概念,苗木培养要与气候和土壤相适宜等问题。他讲的都是大的方向上的东西,但是自始自终没有讲到具体的技术操作方面的内容。可能苗木承包大户需要一些,但是小规模的苗木生产者也许根本就不需要。我当时也听了之后也很多东西都不明白,直到后来在大学里学习到了有关的专业知识,才解除了心中的疑惑和不解。可农民们他们没有条件学习到专业知识啊,所以我觉得以后这些讲座还是用相对简单的易于理解的平民化的语言才好。

二是赠送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光盘资料。县科协每年要举行“送科技下乡”活动2~3次,主要是送种子、农技资料等。近些年,还送电脑、农技光盘等,作为种田大户查询农业技术资料以及了解市场行情的工具。然而,所送的电脑多半成了村里的办公设施。并非村组织要“占为己有”,而是种田大户确实没法用,因为他们多数并不具备操作电脑以及运用电脑进而把握市场行情的操作能力。

三是由县农委、农机局为农民进行农业技术的培训与指导。县农机局负责人说,局里一年到头都在忙。因为部门职能关系,他们主要从事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这些只能满足种田大户的某些需求,而不能对个体的农业经营者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也就是说,这只能照顾到某一点或某些点,而无法覆盖到广大农业生产者这个面。

四是由县镇两级农技推广部门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全县有农技推广中心等14个技术服务机构,每个镇也都有农技服务组织,但多数人员在编不在岗。另外,农技推广部门的“老化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因为体制方面原因,大部分农林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农业部门工作。据说2000年以后,我们镇的农技推广单位就没有补充新的农业院校学生。农业技术推广者知识老化,难以胜任当前的农技推广工作。

四、“需求—供给”矛盾分析

农技“需求—供给”矛盾有着诸多层面原因,既有技术推广体制层面的原因,也有具体的微观层面原因,根源则在于没有把握目前种田农民的实际需求。

一是因为专家的理论性太强,种田农民无法直接运用他们所推广的先进农业技术。科研专家的技术在理论上有很多的优点,或经由技术专家直接指导的试验田能产生明显的效果,但往往缺乏在普通农田推广的具体经验,或缺乏在一个新的地区推广的经验。直接向农民推广这样的农业技术,往往会水土不服。

二是因为语言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农业技术推广障碍。我国农村方言庞杂,如果农业技术推广者不熟悉地方语言,就不可能与当地的种田农民建立沟通与对

话的平台,技术推广因此可能会遭遇困境。

三是农技推广过程中“挂羊头,卖狗肉”行为从根本上造成了技术推广的障碍。现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挂羊头、卖狗肉”情况非常普遍。据金羊网转载《人民日报》的报道称,某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与一公司打着“送科技下乡”的旗号,联合向农民兜售化肥,将2元钱一袋的肥士特“988”卖到10元钱,并且大作不实宣传。我们镇种田农民也说,虚借农技推广之名搞推销化肥与农药之实的情况并不鲜见,所以也都不大相信那些人。

县政协网有关数据显示,全县城乡适龄劳动者中小学、初中、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劳动力总数23.2%、69.63%和7.17%,外出就业比例很高(占62%)。而外出就业的是身强力壮的农村精英,文化水平相对要高。因此,种田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对操作难度较高的农业技术难以掌握。在具体农技推广的时候,如果不对种田农民的实际特征加以重视,农技推广必然搁浅。因此,技术是否实用是推广能否富有成效的分水岭。

五、结论

农业技术推广涉及相应的利益相关者。从农业技术是否被采用的角度而言,种田农民是最基本的利益相关者。因为政府部门的农技推广效果以及科研单位的农技成果转化效果归根结底都要由种田农民的实际采用及操作来确认。

技术进步机制有政府主导型、市场诱导型和双轨协调型三种类型。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都是政府主导型。但政府主导型机制缺陷越来越大,一是容易造成技术产品的供求脱节,其表现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二是农业技术的研究者、采用者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当前,应该重视市场诱导型技术进步机制,树立“种田农民有什么样的需求,安排什么样的供给”的理念,而不是“供给—需求”传统理念。同时,种田农民的实际技术需求以及实际操作效果应及时反馈给推广部门和科研单位。唯此,才能有效规避农业技术“需求—供给”矛盾。

篇2:农业技术推广的供需矛盾研究

作者姓名:潘敏

学院名称:京江学院

作者学历:本科4年级

作品分类: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作品类别:经济

指导教师:王正民

作品简介:

篇3:农业技术推广的供需矛盾研究

本研究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农户分化背景下不同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之间的均衡程度,通过构建供求契合度模型,对农业技术推广机制运行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导致异质类农户供需契合度产生差异的原因。

1 供求契合度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契合理论源于心理学,又被称为个人———环境契合理论,Dawis、Kristof等人将其描述为环境与个人之间相互匹配或具有一致性、相似性特征的一种关系[2]。作为组织行为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契合理论被引入管理学领域并在人力资源管理和供需均衡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4,5,6,7]。Edwards指出,契合理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能力———需求契合,二是供给———需求契合,其中后者表示员工从事的工作与自身的期望、偏好以及诉求相吻合[8,9]。契合度模型的构建正是基于上述理念,将农户的实际现状与期望诉求作对照,进而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具体来看,契合度模型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表示:

公式 ( 1) 中,xi表示第i个农户的供求契合度水平,n代表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规模。其中,农户供求契合度水平的测度采用对比计算的方法,受访对象依据自身需求状况,选择自己想要的技术类型,同时将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接触到的技术视为供给现状进行对照,如果自身诉求与供给现状相吻合,则表明该农户的供求契合度水平较高,反之亦然。进一步来看,首先,将不同农业经营主体有关八类农业技术的供给和需求信息分别进行呈现,如果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接触并使用某项农业技术,则赋值为1,没有是0,若农户对某一类农业技术有需求意愿,则赋值是1,没有为0。从排列组合的方法角度来看,农业技术的供求匹配度会出现4种不同情况,即供需相等,供过于求,供小于求和供需无效契合。这里规定一种运算法则,只有当供给赋值和需求赋值同为1时,最终的供求契合度才为1,其他情况都是0。其次,算出每一个农户每项推广技术内容供求相等时的情况占八类农业技术的比重。最后,将不同类型所有农户的技术供求契合度相加,再除以农户数量 ,得出全部农户技术推广内容的供求契合度。

公式中用到的数据均来源于调查组在2013年5- 11月间对山东省39个乡镇的实地调研,共发放问卷总计900份,在剔除部分不合格问卷后得有效样本786户,问卷有效率为87. 3% ,其中小规模农户171份,专业大户104份,家庭农场125份,参与专业合作社农户219份,与农业企业签订订单合同的农户177份。

2 不同农业经营主体技术内容的供求契合度分析

有关农业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对农业技术的划分和认定[1]。下面就不同农业经营主体技术内容的供求契合状况分别予以阐述。

2. 1 小规模农户的农业技术供求契合度评价

总体上讲,现阶段小规模农户技术推广内容的供求矛盾集中表现为有效供给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两个方面,如图1所示。

对小规模农户而言,8种农业技术的供求匹配程度差异明显。其中,肥料及使用技术的供给数量大于需求数量,而其余技术类型均处于供小于求的状态。与其他类型农业技术相比,小规模农户对第5类技术、第7类技术和第8类技术的需求意愿明显不足,其原因可能是此3类技术的前期投资较大,并且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与操作技能作支撑,而这些恰恰是小规模农户所不具备的。进一步来看,以小规模农户对8类农业技术需求意愿与供应现状的实际数值为变量进行比较,对比的结果使这种供需契合矛盾表现得更为明显 ( 见表1) 。

技术推广内容的供需比是技术供给现状与需求意愿之间的比值,数值越接近100% ,表征两者之间的匹配度越高。可以看出,小规模农户第3类农业技术的供求匹配程度最高,供求差仅为2. 5% ,而最后一类技术 的供需比 仅为31. 8% ,供求差高 达68. 2% ,说明技术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需要强调的是,供需比只能从总体角度探究技术的供求情况,供给和需求的累加数据并没有在供求契合的基础上进行呈现,也就是说这种做法无法客观真实地反映农业生产中农户需求与现实供给之间的差距。为解决这一问题,方便不同类型农业技术供求契合程度的横向比较,有必要对小规模农户技术推广内容的供求契合度加以计算和说明。

依据供求契合度模型和计算方法,利用Excel软件对小规模农户有关技术推广内容的供求契合度水平进行测度 ( 见表2) 。

结果显示,全部小规模农户技术推广内容的供求契合度为14. 98% ,有一半的供求契合水平低于10% ,其中第7类技术的数值仅为1. 75% 。这表明小规模农户技术推广内容的整体供求契合度不高,其原因在于科研推广单位多头管理,条块分割严重、技术要素配置不合理和农户数量众多但经营规模过小等诸多方面。

通过表2并结合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前三类农业技术的供求契合数相对较高,需求和供给的绝对数值较大且供求差距小,这一方面反映出三类技术在小规模农户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另一方面表明技术的供求机制运行良好,基本处于一种稳定均衡的状态。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首先,3种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的使用较为普遍,技术本身的可操作性较强,对农户技能与素质的要求不高,这是导致技术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其次,3种技术的施用对象多为大田类种植作物,如玉米、水稻、小麦等,这些农产品通常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对此类技术的供应相对充足。此外,供求契合度较低的技术是防灾减灾、农业资源与生态安全和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农产品收获、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技术,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在之后的农技推广过程中应加强对上述三类技术的供给数量,进一步缩小供需比例。

2. 2 专业大户的农业技术供求契合度评价

小规模农户相比,专业大户在经营方式、土地规模和雇用行为等方面表现出一定差异,对技术推广内容的选择同样具有偏向性,因此专业大户有关农业技术供求契合程度将有所不同。首先对专业大户八种不同类型农业技术的供求匹配水平进行分析,如图2和表3所示:

专业大户前5种技术推广内容的供求匹配程度较好,供求差不超过的30% ,第1类农业技术的供求匹配度最高,距最优状态仅差8% 。需要强调的是,除农产品收获、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技术的需求数量大于供给数量,而其余技术类型均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这反映出现阶段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机构对专业大户的扶持力度较大,或者是说较为关注此类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使得八类技术的供给几乎全部过量。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过量供给状态下透析出来地是专业大户对于技术成果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如果以农户分化的演变趋势为视角进行分析,专业大户的形成依赖于农村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土地流转的制度化构建,但作为分化过程中的低层次阶段,其经营行为和生产目标依然保有小规模农户的特征,生产运营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并以一种规避心态对待技术采纳的风险,由此导致了专业大户有关农业技术的有效需求不足。

为进一步探究专业大户的供求契合情况,需要借助相关调研数据并通过契合度模型对其进行测度,处理结果参见表4。

专业大户八类农业技术的供求契合度水平与小规模农户相比有所提升,所有农户的总体契合水平达到了22. 36% ,有接近1 /4的专业大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了供求平衡。从单个农业技术的契合程度来看,专业大户在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和其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上的供求契合水平最高,其值为40. 38% ,前四类农业技术的供求契合度均超过了25% 。此外,专业大户对后两类技术 ( 农业机械化、农用航空、农业气象和农业信息技术,防灾减灾、农业资源与生态安全和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的契合数值很低,仅为3. 85%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两类技术成果供给和需求数量较少: 一方面技术的科技含量高,购置价格相对昂贵,专业大户的采纳意愿不明显,另一方面研发机构针对专业大户两类技术的要素投入有限,再加上农技推广体制的不健全,使得技术供给呈现出相对不足的状况。

2. 3 家庭农场的农业技术供求契合度评价

与小规模农户和专业大户相似,家庭农场同样以“户”为单位,将家庭成员视为基本劳动力,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表现出商品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特征。由于家庭农场在我国仍属新鲜事物,注册和认证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对其技术诉求和采纳意愿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在此背景下,通过描述家庭农场有关农业技术的供求现状,利用供求契合度模型探究现阶段此类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供求契合水平。

依据调研问卷反映的情况,对家庭农场8种不同类型农业技术的供求现状和匹配程度进行分析。如表5和图3所示,家庭农场技术推广内容的供求匹配程度不甚理想,一半以上农业技术的供需差超过了25% ,尤其是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和其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供需比仅为64. 13% ,差额达到了35. 87% ,农户的有效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全部8类技术中,仅有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灾减灾、农业资源与生态安全和能源开发利用两类技术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其余技术的需求数远远低于供给数。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首先,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向仍处于摸索阶段,农业技术研发人员和推广人员对该经营主体技术需求情况掌握不足。其次,家庭农场的生产规模普遍较大,对于农业技术的需求数量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对后三类技术的需求同小规模农户和专业大户相比有明显提升,因此技术的需求暂时无法得到满足。

为进一步探究家庭农场的供求契合情况,需要借助相关问卷并通过契合度模型对其进行测度,具体结果见表6。

从整体来看,全部125个家庭农场的总体契合水平为28. 15% ,比小规模农户和专业大户的总值分别提高了13. 26% 和5. 79% 。鉴于家庭农场大多数是由专业大户演变而来,在技术选择和诉求表达方面呈现出一种传承性特征,因此两类农业经营主体技术推广内容供求契合度的差异不大。具体而言,家庭农场前四类农业技术的供求契合值均超过了25% ,其中“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和其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供求契合水平最高 ( 数值为48% ) ,这与专业大户的情况都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家庭农场所有八类农业技术的供求契合指数都有一定提升,尤其是“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田水利、农村供排水、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农业机械化、农用航空、农业气象和农业信息”三类技术的契合数都大于15% ,这一方面说明该经营主体的施用技术领域不断扩展,所用技术成果自身的科技含量也在提高,另一方面反映出供给方对家庭农场的重视和扶持,人力资源和物质资金投入的倾向性逐步显现。需要强调的是,家庭农场最后一类农业技术的供求契合度为5. 60% ,仅有7位农户实现了供需平衡。从技术的供求现状来看,有23家农场对第8项技术表现出了需求意愿,但供给方的技术供应量多达43项,也就是说存在“农场想要但没有技术供应,农场没有需求但又存在技术供给”的尴尬局面。

2. 4 专业合作社的农业技术供求契合度评价

专业合作社是为应对单个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因信息不对称而面临的经营压力和生产风险,减少交易成本并追求规模效益而自愿形成的一种组织类型。专业合作社可以被视为一种“技术交易俱乐部”,由于实行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使得专业合作社成员在俱乐部内部能够充分地进行交流与合作,技术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科技成果的选择和利用也更具针对性。此外,专业合作社的聚集效应能够帮助其在技术交易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供给方特别是私有企业会更加注重专业合作社及其内部成员的各种诉求,因此从农业技术的供求角度预测,专业合作社的供求契合水平将持续提升。

依据调研问卷反映的情况,首先对专业合作社不同类型农业技术的供求现状进行分析。从表7和图4可以发现,专业合作社全部八类技术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其中“农业机械化、农用航空、农业气象和农业信息技术”的供需比高达159. 52% ,而供需比例最为接近的“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的供需差为5. 84% ,八类技术的平均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约个30百分点。从图3 - 4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前三类技术成果的供求匹配度相对较高,而且从第1类技术到第8类技术的供给和需求数量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对专业合作社技术推广内容的供求契合度评价同样需要借助供求契合度模型和相关原理,具体结果详见表8。

全部209个专业合作社技术推广内容的总体契合水平为34. 27% ,比小规模农户、专业大户及家庭农场的供求契合指数分别提升了19. 38% ,11. 91%和6. 12% 。从单个农业技术的供求契合度来看,前三类技术成果的契合指数高达55% 以上,其中第一类农业技术的数值为60. 28% 。由于合作社内部成员多数由小规模农户构成,因此专业合作社8种不同类型农业技术的供求契合度与小规模农户的整体状况相类似,但在契合水平上有较大提升。

2. 5 农业企业的农业技术供求契合度评价

农业企业是指从事农林牧副渔等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和商品化生产特征的经济组织。与上述四类农业经营主体所不同,农业企业本身具有一定技术研发能力,也就是说企业既是技术的供给主体,同时也是需求主体。可以肯定的是,农业企业在技术发明和创新的过程中会将自身技术需要予以充分考量,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技术供求两方面的匹配与契合。当然除自有研发能力外,农业企业仍需引进其他类型技术成果,这部分技术能否在满足农业企业的诉求和条件将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农业企业八种不同类型农业技术的供求现状和匹配程度,详见表9和图5所示。从图5中可以直观地看出,8种类型农业技术供过于求和供小于求的情况各占一半,供需比接近最优状态的技术类型为“良种繁育及栽培”,供需差仅为5. 18% ; 距离最远的农业技术为“农田水利、农村供排水、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供需差为76% 。由于农业企业的经营范围较为广泛,因此其施用农业技术的种类也十分宽泛。与其他农业经营主体相比,农业企业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对平缓,表明它在技术选择和使用过程中无明显偏好,这一点在后4种类型农业技术中表现地更为明显。

进一步来看农业企业有关技术推广内容的供求契合度 ( 见表10) ,调查区域范围内177家农业企业的总体契合水平为39. 05% ,是全部五类农业经营主体中契合指数最高的。单从某一类型技术的角度来看,农业企业“农田水利、农村供排水、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农业机械化、农用航空、农业气象和农业信息”和“防灾减灾、农业资源与生态安全和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供求契合水平有明显提升。其原因一方面是农业企业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方针和商品化运营模式使其业务范围不断扩展,因此对不同技术成果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 另一方面,农业企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相对丰富,对技术要素的购买力和使用效率都有明显改观。此外,农业企业以现代化发展模式为蓝本,对农业技术的选择和利用更加严谨和科学,这些因素促进了该类型经营主体有关技术供求契合的有效提升。

通过总结异质类农户有关技术推广内容的供求契合度可以发现,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供求契合指数相对较高,尤其是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技术需求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 小规模农户的供求契合指数最低,而且其技术供给数量远远低于需求; 专业大户与家庭农场的情况相类似,多数技术的供给大于需求,反映出供给方对两类经营主体的重视。

3 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表明,包括小规模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在内的不同农业经营主体有关技术内容的供求契合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而言,小规模农户对8种农业技术的供求契合水平不足15% ,有一半技术的供求契合度低于10% ,而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的供求契合水平值最高; 有接近1 /4的专业大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了供求平衡,契合水平较高的农业技术主要涉及肥料及使用,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和其他有害生物防治等; 家庭农场有关技术内容的总体契合水平为28. 15% ,在良种、化肥和病虫害等技术上的契合程度较高; 与前面三类农业经营主体相比,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内部供给机制使得其技术供需契合 水平相对 较高, 分别达到34. 27%和39. 05% 。

从总体情况来看,不同农业经营主体有关技术内容的供求契合程度普遍不高,尤其是小规模农户的技术供求状况令人担忧,而导致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供给结构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两个方面。进一步来看,农业技术供给的结构性过剩集中表现为农民现实需求与政府供给意愿之间的偏差。政府对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环节投入的根本原因在于保障农产品基本供应,维护社会稳定,这种社会公共利益维护者的角色使得其主要关注粮食产量最大化的科技成果; 广大农民作为独立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他们对农业技术选择的初衷是最大程度上提高家庭收入,即收入最大化目标驱使下的技术采纳行为,政府与农民之间生产目标的异质性使双方的供求状态形成巨大反差。有效需求不足是指农民对相关技术的采纳意愿 不强烈,而技术信 息传递通 道不畅、农业生产外溢效益明显、农民素质普遍偏低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总之,现阶段农业技术供求契合水平较低的原因存在于广大农民和政府两个行为主体之中,而供求矛盾将对农业生产效率、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以上研究结果的意义在于,依照异质类农户的农业技术需求特征,有针对性地利用恰当的方式向其提供最为需要的技术成果。农户分化背景下的农业经营主体在技术采纳、信息获取途径、供给主体选择、需求反馈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不同诉求,而如何在了解这些诉求的基础上缩小供求差距,化解需求信息传递不畅的困境,将是实现推广资源最优配置、提高农技推广效率的核心和关键。

摘要:在农户分化背景下,异质类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纳意愿表现出一定差异。为深入探究不同农业经营主体有关技术供求状态,构建农技供求契合度模型,利用典型农户的调查数据,从技术内容维度对我国现行农技推广机制中的供给环节与不同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环节的契合水平进行测度。研究显示,五种类型异质类农户的供求契合程度呈现一种逐步递增的趋势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农技推广机制运行过程中的供需矛盾十分尖锐。

篇4:中国工业技术技能劳动力供需矛盾

一、中国工业技术技能劳动力供需矛盾的产生原因

(一)工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快速增加

在过去10余年里,工业部门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工业部门的发展模式出现了本质性的转变,即从过去的数量增长模式向质量增长模式转变。在劳动力方面的表现,就是不再单纯依靠增加劳动力数量来促进发展,而是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来促进发展。这一转变带来的结果就是: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不断减少,而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简单劳动力的需求量减少,高技术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量快速增长。其次,工业部门技术升级加速。另外,随着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企业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作,及时消除机器的隐患和故障,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需要设备维修工不仅能做简单的修理,还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能根据生产要求对设备进行改进。第三,世界制造业基地向中国转移。

因为上述因素的影响,工业部门在进入21世纪以来对技术技能劳动力、尤其是高技术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量快速增加,而工业部门原有劳动力的知识构造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并且短期内也不可能从社会上获得大量的满足条件的劳动力,所以,就产生了技术技能劳动力的供需矛盾。这一矛盾是伴随工业发展模式从数量导向转为质量导向而必然产生的现象。由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所以近几年内供需矛盾还将存在,但会朝着缓解的方向转化。

(二)职业教育培训制度滞后于工业发展

在我国,技工学校、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初中级技术工人,高等院校培养初级技术人员,这些学校的毕业生是工业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的后备军。但从统计数据看,技工学校的毕业生数量从1995年以来几乎没有增加,这说明,以培养技术工人为主的职业教育在过去10余年里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因为初中级技术工人的来源没有增加甚至减少,所以当工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时,市场上就没有足够数量的劳动力可供选择。另外,虽然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加,但是,由于没有紧密地根据工业发展的需要来进行专业设置,所以造成一些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而另一方面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岗位却无人能胜任。并且,高等院校文科类专业毕业生的大量增加、理科类专业相对少的现象,更加剧了技术技能劳动力的供求矛盾。

另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也不完善。在现行制度下,标准出台较慢,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的时间差过大,这就造成有些急需工种、特殊工种没有鉴定标准和培训教材。同时,现有的鉴定制度在专业、内容等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存在考试鉴定与工种范围不相适应、鉴定考试缺乏统一教材和配套题库等问题。

(三)企业自身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上投入不足、方法不力

工业部门对技术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虽然可以通过雇用国家职业教育系统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而部分得到满足,但这只是总体需求的一部分,从技术等级看也只是初中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大量的技术技能劳动者、尤其是高技术技能劳动者还需要企业自己来培养。但是,从总体上看,多数企业的人才培养制度才刚刚具有了形式或外表,高质量的培训还很少。

企业培训投入为什么如此之少?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企业不重视培训,不愿意自己培养人才,而依赖从社会招聘人才。其次,企业自行培训有资金、师资、教材等方面的困难。在中小型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中更普遍存在。第三,人才流动大。由于技术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术技能人才短缺,其工资不断上涨,技术技能人才自发“跳槽”或被“挖走”的现象比较普遍,使得一些企业不愿意在培养人才方面投资。

除了培训投入低以外,企业培训的方式、方法也存在着问题。大多数企业在培训中注重采取脱产培训的方法,而对在岗培训重视不够。实际上,专业技术操作岗位的技能培训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在实际操作环境中学习,最能较快地提高技能水平,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达国家企业根据生产需要组织岗位轮换,现场管理者对员工技能水平进行跟踪、评价、反馈,对提高员工的综合技能水平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培训方式与方法上,我国企业有待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应该积极吸取国外经验,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为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四)以当技术工人为志愿的青年较少

扩大技术工人队伍,首先要有一批志愿成为技术工人的年轻人。然而,在我国,志愿成为技术工人的青年的数量较少。劳动力市场上求人倍率最大的岗位中,专业技术操作类的岗位占到一半以上,但对这些就职几率大的岗位,相当多的求职者却并不看好。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岗位的工资偏低,不能维持劳动者的有尊严的生活。技术工人的经济地位偏低,导致其职业声望、社会地位不高,这被认为是以当技术工人为志愿的青年人少的一个主要原因。

另外,行政、学术界、媒体等对技术工人这一阶层不够重视,对技术工人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研究很少,宣传不够。

进入21世纪以来的高校、高中扩招政策,对年轻人的职业选择也带来了重要影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大学学历的风气,认为只有能力不强的人才进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的文凭的社会认可度较低,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入学者减少。

(五)劳动力市场机制未能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

由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教育发展状况不同的原因,技术技能劳动力的供需矛盾程度,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企业之间有所不同。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原因,不少地区限制外地户口劳动力就业,制约了劳动力的正常流动。我国如果不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允许劳动力跨地区、跨企业的自由流动,就很难通过市场来优化劳动力的配置。

二、提高工业劳动力素质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由国家引导、企业与教育机构共同实施、多方分担投入的人才培养制度

要尽快建立由国家引导、企业与教育机构共同实施、多方分担投入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它包括以下内容:

1、设置相关的管理机构,制定培训条例以及相关法令,以作为企业、教育机构实施培训的基本要求,确保培训

水平。培训条例包括培训方向、培训对象、培训组织、培训时间、培训考核、培训信息提供以及相关部门协调等内容。

2、提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向。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充分调查、研究技术发展趋势和企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每年的培训方向和包括具体工种、人数等内容在内的培训项目。同时,培训方向及工种的设置还需要考虑与现行的国家、行业职业资格制度以及相关能力评价制度相衔接。

3、积极提供协调服务。有关部门要把培训项目的信息通过各种媒体、培训就业中心以及教育机构,传播到全社会,吸引企业、教育机构以及个人参与。同时,应设置协调机构负责受理企业、教育机构的培训申请,并提供协调服务。

4、建立投入分担机制。即教育机构承担理论教育部分的费用,企业承担培训费用,受训者向教育机构缴纳学费,并在企业参与实际操作。同时,政府应给以适度扶持。政府可以利用财政、失业保险基金等对企业、教育机构提供一些补助。

5、加强监管确保培训质量。例如,规定受训者的操作训练时间不少于培训总时间的50%;受训者培训结束时须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或由企业与教育机构联合实施的能力考试。

(二)支援企业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制度

首先,制定《职业培训法》等法律,进一步明确企业责任与义务。鉴于企业技能培训在促进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建议国家尽快制定《促进就业法》,并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对企业参与国家技能培训项目(如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等)行为进行奖励,提供培训补助与技术援助。

其次,改革现行的企业培训投入制度。建立国家培训费用管理制度,并把培训经费真正用于培训,可以考虑把企业的培训经费收集上来,通过国家机构或国家授权机构来统一使用,或对参与国家培训项目提供补助、对自主培训的企业返还一定培训费。为此,有关部门需要通过研究制定出企业培训经费的收取、管理、使用办法。

第三,引导企业完善技能培训制度,提高技能培训的质量。在鼓励企业制定兼顾国家标准和企业特点的技术等级制度的同时,国家要制定企业技能培训的基本标准,对按国家标准实施培训的企业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补助。

第四,政府组织和提供培训项目,吸引企业参加培训。政府应采取多种手段吸引企业参加技能培训。如政府为中小企业组织培训,或把培训项目通过招标形式向全社会公开,由中标单位按照规定实施培训项目,吸引企业参加培训。

(三)营造适宜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环境

篇5:对供热供需矛盾的分析

1 供热方的“热”质量提供与用户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城镇居民供暖仍主要采取集中供热的方式。集中供热是指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 由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热网向城市、镇或其中某些区域热用户供应热能的方式。集中供热的优点是:其一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供热机组的热电联产综合热效率可达85%, 而大型汽轮机组的发电热效率一般不超过40%;区域锅炉房的大型供热锅炉的热效率可达80%~90%, 而分散的小型锅炉的热效率只有50%~60%。其二有条件安装高烟囱和烟气净化装置, 便于消除烟尘, 减轻大气污染, 改善环境卫生, 还可以实现低质燃料和垃圾的利用。其三可以腾出大批分散的小锅炉房及燃料、灰渣堆放的占地, 用于绿化, 改善市容。其四减少司炉人员及燃料、灰渣的运输量和散落量, 降低运行费用, 改善环境卫生。其五易于实现科学管理, 提高供热质量。实现集中供热是城市能源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 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国家能源合理分配和利用的一项重要措施。价格依旧按住户套内建筑面积计收, 非居民用户供暖价格按实际租赁的建筑面积计收。各供暖经营单位给用户提供的供暖温度必须达到国家建设部规定的暖气片的温度18摄氏度±2摄氏度, 不得低于16摄氏度的标准。其中供暖价格标准为含税价格, 而且是用户最终到户标准。各经营单位不得在规定价格标准的基础上加收任何费用。如有违反, 用户可举报至价格主管部门。

从我国供热方责任主体看, 可以视同为两个方面, 即供热单位与政府供热主管部门。为了尽职尽责的为用户供热, 做好供热这项民生大计, 各地政府都注意采取着相应的措施。

如: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的决定》, 决定要求在供热期限内供热单位应当保证居民居室内温度不低于18℃。有条件的供热企业应当保证全天24小时不间断供热。

再如, 吉林市网民通过吉林市市长回复网反映:“尊敬的张市长您好:我们万隆小区住户供热归光明供热公司, 近两年尤其是今年供热太差温度基本不达标, 老人在家受冻实在不好过, 我们供热费交了温度却上不来, 请张市长在百忙中过问一下。”吉林市供热办回复如下:“截止4月9日, 今年供热期已经结束。在供热期结束后15日内, 热用户可持供热单位与供热用户协议的检测结果或市供热管理部门调查处理裁定书、采暖费专用发票原件, 到供热单位领取退回的热费。如果供热单位不按规定退费, 可向吉林市供热办投诉, 要求其按规定退费。对拒不执行的, 居民用户可凭有效测温受理记录和市供热办裁定书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居民用户室内主要房间温度昼夜平均低于摄氏18度的, 供热期不足166天的, 供热企业必须给予退费;但由于人为造成门窗不保温, 室内管网不符合供热要求, 用户室内装修影响供热效果, 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和采暖设施, 供热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 因入住率低、冷墙、顶层保温不好等原因室温不达标的, 以及由于客观原因突发故障影响供热, 一次不超过3天, 一个供热期内累计不超过7天的, 其它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室温不达标的, 供热企业将不承担责任。各供热企业应在五一前完成退费工作。”

尽管政府重视和积极解决供热这项有关民生的大事, 但事实上用热户对供热方“热”质量多有抱怨。诸如济南公共服务热线受理的供热问题投诉中, 反映停热催费与交费无热的问题最多。济南中润裕华园小区的住户反映, 今年因为个别业户没有交纳采暖费, 小区内近500户居民在集中供暖开始的四五天后仍在挨冻。这种“连坐受罚”式的催费方式引起市民的强烈不满:供暖公司想什么时候停暖就什么时候停, 完全不顾居民的感受。一些居民嫌暖气不热不用暖;有的只是买了房不住人, 因而没交费, 人家的要求也是合理的。但不能这样就停我们的暖气吧。

面对责难, 负责供热的热力公司大都是一肚子苦水, 认为自己已经尽了力, 或者抱怨用热户。如济南开发区热力公司负责供暖的一个小区, 两年拖欠的采暖费加滞纳金达55万多元。为了维持企业正常运营, 这个供热公司采取停止供热的方式, 直到用热户把采暖费交上。

2 供热供需双方矛盾的缓解

“热”是商品的概念近年来已被供热双方普遍接受。“热”既然是商品, 在“热”的流通中就一定具有商品交易中的属性, 即永远都会是卖的喊亏买的嫌贵。如果对供热中供求双方存在的矛盾能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去认识, 就看到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也就是说。供热中的供需双方就是商品买卖的双方, 两者根本就是利益的对立点。但是矛盾的存在必然显现出一定的“度”, 这个“度”必须在双方都可包容的情况下。如果这个“度”倾斜于一方, 则矛盾会激化。

缓解供热双方矛盾的关键在于加强政府的监管。政府在实施监管时, 应该有一套完整的监管办法, 比如, 达不到基本温度或者随意断供就要处罚, 或者把它挤出供热市场, 不让它进来了。像供热这样的公用事业应该由政府主导, 企业参与进来可以, 但政府应该能够管理, 在监管职能上, 政府应该能找到应对之策。不能说企业说不供就不供了, 温度低就低了, 老百姓无可奈何, 出现这种情况绝对不行。政府必须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 把老百姓当做自己的亲人。在供热供需链条上, 煤价的作用不容忽视。煤价涨到一定程度, 如何既不能让老百姓挨冻, 又不能让供热企业亏损, 政府的调控和监管职能应该予以彰显。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 对供热供需两端协调好, 同时管理要到位, 出现问题必须要采取相应措施。

全国人大代表、廊坊市工商联副主席、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耿建明表示, 目前北方一些城市出现的供暖质量不高、供热价格偏高等诸多问题是供热改制“后遗症”的显现。供热改制后, 明显的感受是供热质量不如从前高了。供热引入企业机制并没有错, 但企业会过分追求利润, 而忽视了社会效益。所以, 对于供热问题, 政府一定要占据主导地位, 毕竟供热关系到每个老百姓的冷暖, 政府不能因小失大。政府应当建立城市供热保障体系, 设立城市供热保障金, 保证困难群众冬季采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建立城市供热保障体系和设立成市供热保障金。府应当制定供热应急事故抢修与应急处理预案, 建立相应的组织指挥系统和资金、物质设备保障体系。

缓解供热双方矛盾与供热单位提供的“热”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可否认, 供热单位是在满足自身经营效益的情况下来为用户供热。但是满足自身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是对用户负责, 提供政府规定的“热”质量, 对供热监管部门要求其供热的范围内的用户必须提供尽量能够满意的服务。在每年供热季节打来时, 供热单位应当提前做好供热设备等准备工作, 并于供热开始前一个月将供热准备情况书面报告供热监管部门。在供热过程中, 供热单位应当根据用户室内供热系统的设计要求, 对供热循环水质进行相应处理。供热期内, 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的工作人员及其供热技术应当符合正常、安全供热的要求。当用户对之提供的“热”质量有疑问时, 应尽快做出回应, 能纠正的问题立即纠正, 不能或需要一定时间和条件纠正的应对用户做出说明, 或提请政府给予帮助, 绝不能将自己与用户的关系对立起来。

缓解供热双方矛盾对于用热户说来, 一是要增强“热”是商品的认识, 用热必须持币购热, 遵守有关用热规定。当对供热方提供的“热”质量不满时, 应通过正常渠道反映, 争取解决问题, 否则, 可依法维权。

总之,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 供热供需矛盾需要关注和采取相应的方法予以缓解, 使得矛盾双方能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摘要:供热与用热是一对矛盾。在冬季供暖中供热方者用热者双方都有着自己的诉求, 诉求焦点集中于"热"的质量。应寻求"热"质量能够使供热者和用热者双方的诉求得到基本满足的平衡点, 实现供热者与用热者矛盾双方的和谐。

上一篇:党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下一篇:黑河队“四化模式”破解一体化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