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供需系统下农业科技论文

2022-04-27

摘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而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有力助手。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信息供需系统下农业科技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供需系统下农业科技论文 篇1: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的设计与构建

摘要:为加强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保护,推动种质资源共享利用,采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设计构建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通过建设多层次、多维度、多用户的资源服务体系,建成集种质信息发布、共享、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平台实现了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和数据管理后台两大子系统的功能建设,能够推动种质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融合,促进资源的有效共享。主要介绍数据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总体功能、业务流程及关键技术。

关键词:种质资源;数据共享;线上服务平台;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构建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1-2]。江苏省位于南北气候过渡带,种质资源种类繁多、类型丰富。为更好地保护特色资源,促进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江苏省于2004年启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主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建有包括农作物、林木、水产、家养动物四大类共计30个省级种质资源库(圃),收集并安全保存种质资源6.97万份,积极开展优异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创新研究,通过构建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对外共享种质资源信息,近10年来累计向省内外300多家单位提供实物种质共享6.6万份次,在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4]。

近年来,江苏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全省农业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工作需要、种质资源保护要求和种质创新服务需求,加强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建设研究。本研究拟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汇聚集成农业种质资源数据信息,建立面向社会服务的农业种质资源目录,构建集种质资源整合、共享、展示、对接、咨询、培训等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以推动种质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融合,促进种质资源的有效共享。

1 系统架构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包括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和数据管理后台两大子系统。其中,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主要实现种质资源检索、种质资源申请、服务咨询、对接洽谈、科普园地、种质讲坛等功能,通过线上Web服务形式面向外部用户提供种质资源信息和实物共享服务。数据管理后台主要包括种质资源数据管理、种质资源申请管理、信息发布、服务流程及用户反馈管理、库(圃)运行建设管理和系统管理等模块,根据种质资源库(圃)人员和平台管理人员2种用户角色设定权限,分别实现了种质资源分类管理、数据填报和审核、标签管理、画像分析和智能检索等功能。总体系统逻辑架构如图1所示。

2 系统功能设计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两大功能模块:一是面向农业科研人员、企业等用户的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二是面向种质资源库(圃)人员和平台管理人员的数据管理后台,其主要功能设计如下。

2.1 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

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总体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2.1.1 种质资源检索 种质资源检索模块可用多种方式实现用户对种质资源信息的检索和浏览,支持按多级分类列表方式进行种质资源信息展示,用户可按照农作物、林木、水产、家养动物等大类进行浏览,也可根据各大类细分物种(如水稻、小麦、玉米等)进行查看;支持按关键词模糊查询和选择具体过滤条件精准检索,用户可通过种质名称、种质外文名等文本字段进行模糊查询,也可按照种质类型、主要特性等选择字段进行筛选查找,如根据主要特性字段可查询高产、优质的种质资源等;支持系统主动推荐,根据用户种质资源的申请历史、浏览历史,系统自动推荐相关种质资源,提高检索结果的丰富度[5]。

2.1.2 种质资源申请 用户检索到所需种质资源即可发起在线申请,首先查看申请须知和申请流程说明,将所需种质资源加入待申请列表并填写申请信息,填写完成后下载打印并签字盖章,将盖章材料上传提交至种质库(圃)审核。用户提交种质申请后可随时查看申请进度,若库(圃)人员审核通过,可根据申请表填写的种质获取方式进行现场获取或快递到付,若为快递到付,在种质寄出后系统支持查看物流单号和第三方物流进度。

2.1.3 服务咨询和对接洽谈 该模块针对种质资源共享服务提供电話咨询和在线咨询,包括数据服务平台咨询内容提交、通讯软件留言等;支持借助互动视频,实现多人在线咨询洽谈、活动直播、知识教学等功能,促进资源共享;支持对线下活动做线上对接,主要包括对接优异资源展示会、专题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等,提供活动需求调研、宣传发动、在线报名、组织举办以及总结宣传等全流程线上对接,并形成活动档案。

2.1.4 科普园地和种质讲坛 该模块实现农业种质资源科普信息的发布浏览,系统支持用户查看各类种质资源科普信息,支持按多种主题类目、分类标签、热度等方式查找和浏览科普文章、优异种质资源信息和种质资源热点报道等。系统支持以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方式发布信息,支持直播活动的订阅并接收活动提醒。

2.2 数据管理后台

数据管理后台总体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2.2.1 供需信息发布 供需信息发布模块主要实现种质资源供需信息的上传、审核、发布、查询等功能,为资源供给方和需求方提供多维度、多形式的资源供需信息发布和查询服务,如需方专题服务需求发布、供方特色资源介绍发布等。

2.2.2 种质资源数据管理 种质资源数据管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模块,主要负责维护共享服务云平台的种质资源数据,是种质资源检索引擎的基础数据来源。主要功能包括维护种质资源类目数,方便用户进行分类导航浏览;实现各类种质资源的数据模型定义管理,支持针对不同的物种设置种质资源共性和特性描述数据字段,可设定数据字段的类型和范围,以及可显示字段、筛选条件字段和字段读取权限等;实现种质资源数据的增、删、改、查等功能,可查看和编辑种质资源详细数据;支持种质资源数据的批量导入和导出,方便数据的录入和存档;实现资源数据信息的查重和校验功能,所有上传的服务资源信息均需经过管理员审核后才能正式对外发布和共享;支持库(圃)人员在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中对种质资源进行上架和下架操作,可设置申请数量,并支持批量上下架[6-7]。

2.2.3 种质资源申请管理 该模块实现了种质资源申请流程的管理,系统可管理申请流程和订单的状态流转,直至用户收到种质资源并进行评价。用户发起并提交种质资源申请后,库(圃)人员可在订单管理页面中查询已提交申请并进行审核处理,若审核通过,库(圃)人员可根据申请要求准备种质等待自取或邮寄,相关物流信息可录入系统。在种质资源申请过程中,用户可随时查询申请进度,系统记录各项流程节点的操作人、操作时间、描述信息等,并通过和第三方物流平台对接,实现订单物流状态的记录和跟踪。

2.2.4 服务流程及用户反馈管理 该模块实现对服务流程以及用户服务和反馈等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电子存档,方便后续优化服务流程和改进用户服务质量。同时系统将云平台的服务咨询和对接洽谈数据进行存档,并提供数据检索功能。

2.2.5 库(圃)建设运行管理 库(圃)单位是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的重要服务机构,为了提高库(圃)运行服务质量,本模块主要实现对库(圃)单位的建设运行管理,包括种质库(圃)征集流程管理、运行服务数据审核统计和可视化展示三大功能。其中种质库(圃)征集流程管理负责新增种质资源库(圃)的工作流程管理,实现新增库(圃)单位的征集、资料汇总、专家评审、结果审核等过程的信息化;运行服务数据审核统计是根据库(圃)实际运行情况,从多个维度进行库(圃)运行服务数据的收集、填报和审核,以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共享服务和服务成效等运行服务数据为基础,平台绩效考核指标为依据,对种质库(圃)运行服务数据进行统计,能客观地评价各种质库(圃)运行服务情况;运行服务数据可视化展示是以库(圃)运行服务数据为基础,实现管理驾驶舱和各类分析图表可视化,直观地展示各种质库(圃)的运行服务情况,为平台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可视化数据支撑。

2.2.6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认证管理、系统日志、系统帮助和系统配置等4个功能。其中认证管理主要实现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可创建各种角色的用户,包括管理员、库(圃)人员、普通用户等,支持对不同用户角色设置相应的权限等;系统日志记录关键的用户操作日志,提供操作日志查询服务;系统帮助提供各项菜单的操作文档说明;系统配置可设置各项系统参数配置,如数据导入模板格式配置等。

2.2.7 信息安全 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支持多种方式的信息安全保护。对外网站服务通过应用防护防火墙提供安全保护,并通过第三方渗透测试安全认证;数据库安全系统支持敏感数据保护和数据访问审计,防止数据泄露;系统安全审计平台记录用户的访问和操作日志,对违规网络行为实时告警。

3 系统业务流程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的主要业务流程如图4所示。平台管理员通过管理后臺发布科普园地、种质讲坛等信息,维护各类科技信息资源,用户可浏览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浏览或发起在线服务咨询,平台在线客服可及时回复服务咨询,响应服务洽谈和工作对接,实现线上工作流。种质资源库(圃)人员可以通过管理后台进行种质资源信息的完善和提交、维护库(圃)信息、配置种质资源的图片展示信息和上下架状态,信息通过管理员审核后可对外提供服务。平台管理员结合种质资源标签平台维护和更新相关标签索引信息后,支持用户在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中进行灵活的信息检索,对于需要的种质资源可在线发起种质资源申请请求,库(圃)人员审核通过后提供种质自取和邮寄服务并在系统中更新物流信息,用户能在线查看申请进度及物流信息跟踪,可在收到种质资源后进行服务评价[8-9]。

4 系统关键技术

本系统的关键实现技术在于种质资源标签管理平台和基于种质资源标签特征的智能推荐技术,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种质资源检索需求,并对种质资源相关特征特性做更全面多维的分析,本系统构建种质资源标签平台,通过特征标签管理和大数据相关技术实现种质资源标签体系的管理,实现架构如图5所示。

数据采集层实现对种质资源共性特征、特性特征、用户浏览记录、用户申请种质记录等数据源进行数据采集和实时同步。种质资源标签平台利用上述数据源通过数据平台技术进行整合加工,标签平台的作用是在现有的数据表之上构建跨计算存储的逻辑模型,直接在视图层上对数据进行管理、加工、查询,屏蔽下层的多个大数据计算存储资源,简化数据的使用。通过标签平台实现了种质资源数据灵活动态的特征工程,支持在标签平台中随时添加、组合新的标签定义。例如可将大豆的锈病抗性、灰斑病抗性、霜霉病抗性、紫斑病抗性、细菌性斑点病抗性等各种特性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抗病性等级标签。

基于种质资源标签数据,可以对系统中的种质资源数据做一些相关数据分析,包括通过指定不同的标签筛选来定义种质资源群组,并进行群组的相关画像分析,支持对群组进行交集、差集、并集等集合运算。支持对标签数值进行数据分布统计和可视化分析,如可通过箱线图等直观方式体现种质资源特征的分布。系统支持将筛选条件保存起来形成常用查询分组,用户可利用种质资源标签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检索,方便查找到最符合要求的种质资源信息。

结合用户浏览记录和用户已申请的种质资源记录数据,系统还支持基于种质资源特征的智能推荐,根据用户浏览数据中反映出的用户感兴趣的种质资源信息,与种质资源标签平台中保存的特征数据进行匹配,计算出符合用户兴趣的种质资源特征,再联想查找出相似特征的其他种质资源,提高检索结果的满意度[10]。

5 系统实现

本系统通过Web方式对外提供服务,通过前后端分离架构开发实现,通过Java微服务实现后台相关应用程序接口(API)服务,使用Vue实现前端相关页面,借助于大数据平台以及Spark技术实现种质资源标签和画像计算任务,计算结果存入ElasticSearch并对外提供种质资源检索服务,系统部分界面如图6和图7所示。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扩展性和易用性,支持面向公众和各外部机构提供农业种质资源相关的共享服务,提高了资源共享服务效率。

6 总结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信息技术,进一步整合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信息,实现了种质资源标签计算、智能检索、服务咨询、科普服务、库(圃)建设运行管理等功能,提高了种质资源开放共享效率,优化了用户体验。后续可进一步结合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分析和整合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加准确、便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 旭,李立会,黎 裕,等. 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回顾与发展趋势[J]. 农学学报,2018,8(1):10-15.

[2]曹永生,方 沩.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的建立和应用[J]. 生物多样性,2010,18(5):454-460.

[3]杨 欣,朱 银,狄佳春,等. 江苏农业种质资源平台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22(2):309-316.

[4]颜 伟,杨 欣,朱 银,等.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J].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5):52-57.

[5]叶锡君,孙 敬,张天真.农作物特种遗传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34(6):7-12.

[6]方 沩,曹永生.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J]. 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2,3(6):66-73.

[7]潘 恺,方 沩,陈丽娜,等. 基于云计算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挖掘平台研究[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5,16(3):649-652.

[8]杨 欣,朱 银,徐婷婷,等. 基于移动平台的农业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系统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3):267-270.

[9]杨 华,王国军,朱天生,等. 上海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9,20(2):459-465.

[10]李 峰,李军怀,王瑞林,等. 基于商品特征的个性化推荐算法[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17):194-197.

作者:孙兴莲 杨欣 丁思惠 李宗俊

信息供需系统下农业科技论文 篇2:

关于我国信息化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

摘 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而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有力助手。

关键词:信息化 新农村建设

一、信息化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加快农村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有利于推动农村“生产发展”。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快速、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民通过对市场信息的广泛了解,围绕市场进行种植和养殖,提高生产的主动性,减少盲目生产,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为稳定均衡生产提供保障。有利于指导农艺管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信息化有利于推动农村“生活宽裕”。信息化有利于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率,有效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减少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增加收入。有利于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更多的外出就业机会,增加致富的途径。有利于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文明成果,推动科技、文化、社会事业发展,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信息化有利于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利用互联网、广电网和电信网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农民可以获得各种先进文化服务,有利于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健康、进步的文化生活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阵地,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信息化有利于推动农村“村容整洁”。信息化可以大大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农民利用信息网络可以获取乡村建设规划,更新观念,培养良好的卫生整洁的生活习惯,促进的村容村貌建设。信息化有利于推动农村“管理民主”。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面向基层的电子政务系统、小城镇信息化管理系统、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等,实现乡镇和村日常事务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有利于实现政务公开,有利于推动乡村基层管理民主,有利于加强对政府的监督,有效地维护农民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迅速。一是农业信息工作体系初步形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97%的地(市)和8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设有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可以向农民直接传递信息的农村信息员已发展到18万人。初步建立了一支从上到下的农业信息队伍,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信息组织体系。二是农业信息网络逐步完善。有关资料表明全国31个省级农业部门、80%左右的地级和4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局域网,80%的乡镇信息服务站拥有计算机并可实现联网。覆盖国家省地县乡的农业信息网络群已初具规模,正在逐步健全完善农产品监测预警、市场监管和农村市场科技信息服务等应用系统,进一步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三是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各地农业部门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正在组织开展的农业信息服务电视、电话、电脑“三电合一”试点,就是广大农业信息工作者的成功创造之一。这种模式能够使信息服务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有效扩大信息服务覆盖面,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各地出现的“百万农民上网工程”、“信息进村入企”、“电波入户”、“信息公告栏”、“信息大集(下乡)”、“农技110”等服务模式,为打通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四是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加快推进。近几年,各级农业部门纷纷根据管理和服务的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应用了行政审批综合办公、政务内网及办公自动化、指挥调度卫星通信、农情调度、动物防疫、农业遥感和渔政指挥、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基本农田管理等信息系统。有效推进了农业部门信息化发展步伐,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开了好头。

2006年以来,全国各地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为代表的电信运营企业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契机,不约而同举办各种活动,启动各自农村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国电信集团通过在江西、浙江和安徽等省进行的信息化新农村建设试点,决定开展“千乡万村”信息示范工程,率先全面启动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力争用1年的时间建成1,000个乡镇信息示范站,10,000个发达村级信息示范点,从而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国联通信息化新农村建设项目也已在全国全面启动,建设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基层的信息站点,用于农业信息化项目中信息收集、维护、发布功能,同时兼备联通基层营销渠道职能,承担联通用户的发展、维系工作。2006年年内全国共计划建设完成5,000个乡镇的信息站点,服务400万-500万农户,惠及上千万农村人口。至2008年年末,全国计划共建设完成10.000个乡镇的信息站点,服务1,000万农户。

虽然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有了一定的成绩,由于电信运营商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各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热潮风起云涌,但是,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国农村信息化尚属起步阶段,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信息资源分散、信息人才缺乏等问题,农民从信息化中得到的好处还相当有限。因此,对我国的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必须进行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判断。

三、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推进的几个方面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

一要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多方式、多途径、多终端的信息基础网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规划和实施,总结经验,推广应用,切实推进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努力实现“家家通电话,户户看电视,村村通宽带”。

二要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大力开展农业生产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推广应用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技术,逐步实现精准选种、精准播种、灌溉、施肥、田间管理和收获的等农业生产信息化过程,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三要推进农产品流通市场信息化。建设和完善各地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门户网站,开发各类实用信息资源,通过电话、互联网、短信、广播电视等手段,为农民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促进市场繁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

国家和省级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为依托,建设省级农产品交易平台等农业电子商务系统。鼓励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拓宽销售渠道,形成品牌效应,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搞好农产品现代物流,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产品运输、销售环节的应用,实现供需对接,积极推动订单农业。围绕粮食体制改革,全面提高粮食收储、流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粮食行业的管理质量,保障粮食运行安全,增强粮食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四要推进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采用互联网、广播、电视、信息接收机、电话、无线传呼机、信息栏、明白纸等多种形式,确保信息进村入户。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建设,普及信息技术在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治安等公共事业中的应用,重点建设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系统、农村疫情监测防治和卫生信息报告系统、医药食品检疫防疫信息系统、农村劳动力就业及社会保障服务信息系统、农村远程教育系统等,尽快启动农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信息系统。

五要推进农村管理信息化。推进农村管理信息化。提高农村科学决策水平。开展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研制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村经济管理系统、税费征收管理系统等农村管理应用软件,组织开发具有山东省特色的农村管理信息系统等。采集、整理农村财务、土地、水资源、劳动力等基础信息,建设完善农村信息数据库。加快涉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尽快建成全国省级农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中心、县(市、区)级农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分中心和乡(镇)数据处理站,逐步实现省、县(市、区)、乡(镇)、村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促进农村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四、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的五大问题

一是规划先行和盲目建设的问题。要坚持规划先行,把制定信息化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制定“十一五”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农业特点,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群众要求,围绕产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明确建设思路,提出建设任务,搞好建设布局,突出建设重点,强化建设措施,健全建设机制,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有序展开,避免盲目建设。

二是农民的购买力不足和信息产品的价格过高的问题。一定要尊重客观事实和农民的意愿,积极引导,不搞强迫命令,整合涉农信息资源,通过各种手段把实用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送到农民手中。由于农村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要求为之服务的信息化产品要低成本、广覆盖、讲实效,让农民用得上、用得好、用得起。以最低的成本和农民愿意接受的方式传播农业信息是信息化农村建设必须遵循和坚持的基本原则,要解决价格问题和农民的承受能力,考虑农民的接受能力和资金承受能力。

三是硬件超前,软件落后,有路无车的问题。国内电子政务建设中,“重开发,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重网络建设、轻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一些政府网站上,只介绍政策法规、联络方式等静态信息,政府新闻发布占据主要地位。而表格下载,网上申请等为公众带来更多价值的在线服务寥寥无几,信息化新农村建设一定要避免“有路无车”、“有车无货”、“有网络无应用”的尴尬局面。

四是资源整合和通力合作的问题。在组织运作上,通过政府、企业、社团之间的协同服务来解决农民对信息的全方位需求与农民社团经营能力不足、服务层次不高之间的矛盾。各电信运营商和IT企业应根据农村的现实需求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信息产品,增加为农民服务的能力,同时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增加企业自身的收益。在信息服务上,电信运营企业、各类SP服务商、软件企业要开发农村特色信息内容,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为农民提供适用的市场、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信息。信息产品制造企业应研发和推广适应农村特点、方便农民使用、质优价廉的信息终端和软件产品,让农民真正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实惠。

五是多元化投入和重复投资问题。农村信息化需要政府和企业、运营业和制造业以及邮政部门的全方位参与,各方面通力合作,共同打造支撑我国农村信息化的产业链。在推进机制上,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必须把政府的推动、引导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在资金问题上,通过多渠道的投资机制来解决信息服务资金需求巨大与农村财政能力不足的矛盾;同时政府要规划和监管,避免重复投资。

五、信息化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把信息化新农村建设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信息化新农村建设专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务求实效。各涉农部门、各省、市、县的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领导,成立专门机构、落实专人具体负责。要引导各电信运营企业要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划,理性务实地看待农村信息化市场,制定实施方案,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实行集约成片开发,科学有序推进地信息化新农村建设,避免不必要的恶性竞争。

(二)政府引导、农民自愿。要充分发挥发展规划、扶持政策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项目扶持等形式,引导农民和社会积极投入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切实尊重农民意愿,主要依靠农民开展信息化新农村建设,不包办代替,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三)整合资源、多方共建。要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动员、统筹、整合包括电信运营、工商企业等社会力量,根据国家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合力推进农业信息化。按照整合资源、多方共建、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以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为支撑,以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重点,以提高农民信息应用能力为着力点,加快整合我国农业、林业、气象、计生等涉农部门有关信息资源,实现信息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共享。发展公益性和市场化的信息中介服务,为广大农民提供生产、市场、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气象、灾情预报等适用的信息服务,全面提高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建设队伍、普及教育。要重视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信息利用能力。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培训长效机制。采用学校教学、成人教育、广播电视、网络远程教育等多途径,大力普及农村计算机、互联网、信息知识扫盲教育,大量培养农业信息化高级实用人才、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专业人才,提高农村信息人才的信息采集、分析、整理、发布和应用能力。

(五)注重实效、稳步推进。要根据本地区本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和任务,讲求实效,量力而行,力戒形式主义和盲目攀比,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和达标升级;要从农民群众最迫切而又有条件做的事情办起,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防止一哄而起、急功近利。

(六)优化环境、建章立制。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宣传教育工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信息化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法规,开展农村农业信息标准规范研究和建设,保障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本文作者:胡坚勇 江西省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董 博

作者:胡坚勇

信息供需系统下农业科技论文 篇3:

探索西北贫困地区农业信息化的途径 推进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对甘肃省多年来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实践提出了西北贫困地区应用农业信息技术的7种模式和未来农业信息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西北贫困地区;农业信息技术;进展;应用模式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边远地区,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不稳定,经济落后,城乡差距大,发展很不平衡。尤其是农业信息化程度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例如东部上海信息化指数在70以上,而甘肃省的信息化指数在19以下。农村信息贫困是导致农民贫困、经济贫困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甘肃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应用现状

自1998年我省实施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甘肃示范区”建设项目以来,在农业知识收集整理、系统开发、示范应用、推广与组织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2年获得了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得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

1.1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

根据甘肃农业区域特点,兼顾粮食生产、生态环境改善,突出特色及重点产业,采用Det、VB、PHP、ASP等技术开发农业专家系统25个,其中: ①围绕粮食安全,解决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开发了小麦、玉米、马铃薯及优质小麦、特种玉米5个粮食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管理专家系统;②围绕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干旱缺水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开发了甘肃省农业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退耕还草决策支持系统及苜蓿栽培与产品开发利用、毒草治、草地蝗虫预测预报、集雨节水高效农业、牧草栽培利用、种草养羊高效转化、葡萄栽培管理、苹果栽培10个专家系统;③甘肃光热资源丰富,发展日光节能温室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多年来,甘肃的温室面积一直稳定在40万亩左右,围绕这一产业开发了日光温室黄瓜、茄子、辣椒、番茄、西瓜、百合鲜切花6个高效栽培管理专家系统;④近年来人们为了盲目的追求产量,化肥施肥量逐年加大,是诱发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因子之一,导致农药的大量、大面积施用,特别是日光温室由于其特殊的生产环境,病虫害发生率高,农药化肥的施用量更大,蔬菜产品的污染严重,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围绕发展无公害农业,开发了日光温室蔬菜无公害栽培管理、高原夏季无公害胡萝卜生产、高原夏季无公害西芹生产及植保4个农业专家系统。

1.2环境建设

1.2.1建立了农业科教信息网站(www.gsasei.com),负责省内及全国农业生产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科技信息的管理与发布。

1.2.2在全省10个示范县的乡村,建立了10个农业科技信息(电脑农业)培训站(中心),共配置计算机170台(套), 通过光缆或ADSL宽带接入方式,对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技术咨询、信息发布等,实现了省级网站与培训站的联网和资源共享。

1.2.3建立电脑农业咨询室60个,每个咨询室配套计算机1台,打印机1台,通过电话拨号上网,下载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及生产信息,并利用中、小学校进行信息传播。 1.2.4在没有条件上网的地区采用单机入户的形式,共配置计算机20台(套),负责对本村农民的咨询,实现了单机版农业专家系统的咨询。

2示范推广

项目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主渠道,以农民协会、龙头企业为辅助渠道,进行技术培训、农业专家系统的推广和物化服务,在农村不同类型区域采取不同的推广方式,将农业专家系统及农业信息推广到千家万户: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郊乡村建立农业科技信息网站,通过宽带上网,集信息收集发布、网络版农业专家系统咨询、人员培训为一体,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科技、信息服务;在边远的乡村,采用建立咨询室,通过电话上网,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网络版农业专家系统咨询;在没有条件上网的地区,采用电脑进村,信息入户,为农民提供单机版的专家系统咨询服务,并利用远程教育信息网络,依靠农村中小学学生传播农业信息和技术。

在兰州城郊、河西灌区、中部干旱区、陇东旱作农业区四个不同生态类型的榆中、皋兰、武威、定西、永昌、静宁、金塔、北道等16个示范县(市)的45个乡镇及2个农场、3个龙头企业、2个专家试验示范基地建立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示范区,培训技术骨干、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16.70万人次,发放光盘1万余张,发放资料47.30万多份。示范推广农业专家系统25个,累计推广面积651.40万亩,受益农户9.30万多户,受益农民50.40万人,新增产量41257.93万千克,新增产值42 387.41万元,节约成本920万元,辐射推广126个乡镇,辐射面积882万多亩,其中粮食作物650.60万亩,蔬菜153万亩,果树78.40万亩,新增纯收益53 109.72万元,新增总产值53 903.59万元。

通过项目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解决了多种形式农业技术成果的快速集成,实现了农业技术成果的高效传输;改变了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为粮食安全增产、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和手段;促进了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

3主要创新点

3.1农业专家系统与农业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有机结合。在退耕还草决策支持系统开发中,以多因子为参数,应用牧草适宜度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框架下,进行牧草适宜度的计算和地域分布的推理,增强了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2在国内首次开发了日光温室的无公害栽培、集雨节水高效农业专家系统及退耕还草决策支持系统。日光温室无公害专家系统,利用源代码开发的PHP语言和MySQL数据库开发了能在Windows和Linux两个操作系统下跨平台运行的低成本网络版专家系统,符合软件开发的发展方向。

3.3优质专用春小麦生产与加工专家系统。在国内首次利用海拔和多个气象因子,建立了不同品种在不同栽培地区的品质模拟模型,使企业能够确定原料采购地区,并根据预测的品质,确定品种搭配方案,生产优质专用面粉。

3.4探索了不同地区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模式,初步构建了农业信息技术推广与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协会、民办科研机构结合创新推广体系。在利用省、地、县、乡四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等传统的推广体系的基础上,将信息服务与龙头企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相结合,为农户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程服务。

3.5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信息化网络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解决信息技术“一公里”和农业科技与农民“零距离”的有效途径。贫困、偏远地区采用计算机进村入户方式,以单机运行并辅助多媒体光盘,推广单机版的农业专家系统,或利用远程教育信息网络下载农业信息,并把下载信息制作成明白纸,依靠学生或利用信息栏发布等方式传播农业信息和技术;经济发达区,依托宽带接入或拨号等信息基础设施,在网上直接查询农业信息或咨询网络版的农业专家系统。

4推广模式与典型案例

针对我省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层次与农民的不同需求,探索建立了以下农业信息化的推广模式:

4.1金塔模式该模式利用中小学建立的教育网络,以中小学校为核心,以中小学生为纽带、以农民为服务对象,将技术信息、生产信息、市场信息打印成明白纸、信息卡,通过学生传播到千家万户,及时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在全县11个教育网络中心,配置了100台计算机,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的同时,将家庭所需要的农业信息打印成明白纸,带到家中供家长参考和使用。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反过来学生又影响着家长,增强家长对农业信息的需求的欲望。通过中小学教育网站,中小学生先后下载和传递农业技术信息、生产信息和市场信息7 500多条。累计示范蔬菜和粮棉作物面积达88万亩,新增纯收益1 800万元。

4.2敦煌模式敦煌市以市农业信息中心为核心,以各级农业技术人员和基层党员为纽带,通过“双培双带”( 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党组织带领党员共同进步),把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培训与农业信息传播、技术的推广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基层党员农业信息化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先后举办信息技术培训班23期,培训党员和群众1 960人(次),总计示范面积达到71万亩,总经济效益达1 409.51万元。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转变了基层党组织的职能,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信息化工作。

4.3凉州模式该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协会为纽带、以生产单位为对象进行信息服务。建成了农业信息网站—武威兴农网。将农业信息中心与当地龙头企业(祁连、新鲜、百川、发放蔬菜有限公司)、无公害蔬菜基地和农村专业协会(祁连蔬菜产业协会)紧密结合。企业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实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高坝、清水两个示范区为中心,推进网络向蔬菜运销公司和乡镇农技站辐射延伸。目前,凉州区四大蔬菜运销公司(祁连、新鲜、百川、发放)和27个蔬菜主产乡镇都先后建立了信息工作站,83%的乡镇都配备了电脑,从事农业信息工作的人员已达100多人。先后使用信息中心搜集或发布信息的人员达1 340多人(次)。搜集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信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信息3 700多条。现在祁连、新鲜、百川、发放蔬菜运销公司和10多户运销大户每天都通过网上查阅供求信息、市场行情和全国各地的蔬菜价格。以全国行情来调整本地菜价,进行蔬菜的收购、销售,降低了市场风险。

4.4北道模式即以农村聚落系统为原型的农业信息化推广服务模式。北道区农民以蔬菜和果树为经济来源,葡萄产业是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居民社区(村民委员会)建立了农业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站。让农民、学生上网学习和获取信息。村民委员会是村民娱乐和聚集的主要场所,在居民社区建立农业技术信息网站可以更好的吸引村民学习计算机知识,增加村民获取农业信息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以村委会为纽带,以党员、青年和妇女为桥梁,为当地主导产业和农户进行开发、培训和服务。在产前,通过上网把采集到的产品供需信息以及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信息,向乡村、农民、企业、种养大户发布,引导农户选择适宜品种、调整种植结构;在产中,通过农技网络,把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最新农资等各类信息分类进行编辑,通过信息中心的电子邮箱或印发成农技宣传资料,及时送到广大农民手中。在产后,把产品的供应信息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农产品销售专业网站上进行发布,以及通过农业网页主动向区外、省外甚至国外的农产品经销商发送电子邮件,直接“上门”推销葡萄产品,吸引省内外运销大户上门收购。建站以来,先后使用信息中心搜集或发布信息的人员达1 540多人(次),搜集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信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信息1 700多条,通过筛选,采用多种方式向农户发布信息1 000多条。只葡萄一项就为当地村民增加收入963.60万元。

4.5 玉门模式即“返哺型模式”。在城郊建立农业科技网吧,对城市上网人员进行适当收费,对农民实行免费上网服务。所收经费用于网站的正常运转和维护。该网吧配备电脑及配套设备10台(套),架设了宽带网络。共举办培训班10期,培训农民达到650人,农户上网咨询1.20万人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技术人员、农民群众对电脑农业的热情,群众形象地说:只要鼠标点一点,天下大事都知道,农业信息记在心,致富钥匙握在手,全靠专家来指导,何愁小康不实现。全市辐射推广日光温室和优质牧草智能化专家系统面积5.28万亩,其中日光温室2 770.30亩,优质牧草5万亩,新增产值929.09万元,节约成本140.03万元,增收节支总额1 069.12万元,共有8 869户农户受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6静宁模式静宁县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立农业技术信息中心,建成863智能化信息网站一个,配备方正电脑及配套设备10台(套),架设了宽带网络。静宁模式是以农业科技示范园为核心,以县乡科技人员为信息传播纽带,以农民群众为服务对象。围绕静宁县8万亩优质果品产业和苜蓿草产品产业,以信息传递和技术培训为中心,县乡科技人员将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新品种、新技术信息和生产信息、市场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并对农民进行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2.30万人,全年收集果品生产和苜蓿等生产信息29期,收集市场信息63期,自然灾害信息3期。在全市辐射推广日光温室、优质牧草和大田作物智能化专家系统面积74万亩,总经济效益9 420万元,节约成本140.03万元,增收节支总额1 069.12万元。

4.7定西模式即信息入户模式。定西地处中部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差、水资源匮乏,相应的经济条件也比较差。将电脑进入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采用单机入户和拨号上网的形式进行农业信息的获取和传递。共配套计算机20台(套)进入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家中,再由这些大户将技术与信息传递给周围农户。先后举办培训班16期,培训电脑操作技术骨干1 000人(次),村社干部280人(次),电脑重点应用示范户200户,带动8 018户。农民上网查询农业信息,查询人数达到520人次。根据苜蓿草产业专家系统提供的技术咨询,筛选引进国内外优质高产牧草阿尔冈金、德福、得宝、赛特、维拉、瑞西斯、甘农1号等13个品种,建立了2 000亩优质牧草示范基地,亩达到产草量2 500kg,比常规种植增产15%以上。发展舍饲养殖大户50户,圈舍饲养小尾寒羊1 000只以上,就地转化牧草,推动养殖业发展。累计示范推广专家信息系统 15.90万亩,节本增效38 894元,新增纯收益 5 795万元。

5西北贫困地区农业信息化的思考

5.1要着力探索不同类型的农业信息化途径西北农民生活穷困,文化素质差,经济收入低,主动接纳农业信息技术的意识不强。受到地域条件的影响,农业信息技术入户的进程滞后,迫切需要探索一条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有效途径,分层次推进。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郊乡村可建立农业科技信息网站,通过宽带上网,集信息收集发布、农业专家系统咨询、人员培训为一体,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科技、信息服务;在边远的乡村,采用建立咨询室,通过电话上网,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网络版农业专家系统咨询;在没有条件上网的地区,采用电脑进村,信息入户,为农民提供单机版的专家系统咨询服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信息网络,依靠农村中小学学生传播农业信息和技术,逐渐探索农户生产数字化网络化农技服务。

5.2探索建立农业综合信息技术示范区农业信息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中,要充分考虑新形势下农业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注重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市场信息和技术培训等全面综合的信息服务,为农业生产者、经营者与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各种信息技术,使其进行正确的生产、预测和决策,引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推进。

5.3加强专家系统的决策支持能力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环境差异较大,灾害频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众多,而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又必须同时兼顾多个目标,农业信息的缺乏和分析能力的不足,常常使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决策,政府也无法对农业生产进行正确的指导。因此,收集市场信息和农业生产信息,利用多目标优化分析技术,为生产者和管理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咨询是农业信息化的关键。但受信息资源和分析技术的限制,我国目前已开发的信息处理系统多注重产中的技术支持,而忽视产前的决策服务,决策能力的不足,严重影响了专家系统的实用性,限制了它的推广范围,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应用过程中形成的这种供求反差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5.4农业信息系统的开发水平要适应农业产业的发展要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农业信息系统的开发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尤其西北地区许多科研成果的水平不高,技术不配套,适应面窄,综合性差。另外,信息资源的收集、管理和开发也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现有的农业数据库数量少,规模小,速度慢,联网水平低;数据更新系统不完备;数据库专业分布不合理,商业化水平低,共享性差;农业资源数据库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足以形成信息产业。农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受科研成果水平和信息开发技术的双重制约,很难适应农业产业的发展要求。因此,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的综合,开发多项技术集成、多功能、智能化、网络化的应用系统,已成为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

作者:郭成芳 陈士辉 秦来寿 谢忠奎 阎 涛

上一篇:我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论文下一篇:校企文化对接的校园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