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叶绍翁_夜书所见古诗

2024-04-15

夜书所见叶绍翁_夜书所见古诗(通用15篇)

篇1:夜书所见叶绍翁_夜书所见古诗

夜书所见叶绍翁_夜书所见古诗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所着诗集《靖逸小集》。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注释:

1、萧萧:风声。

2、动:打动。

3、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4、挑:捉。

5、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

6、篱落:篱笆。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

使客游在外的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赏析: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篇2:夜书所见叶绍翁_夜书所见古诗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篇3:夜书所见叶绍翁_夜书所见古诗

一、读有层次, 读有目标

有人认为读诗很容易, 其实不然。第一是读准字音。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等都可能成为阅读中的障碍。如本诗中的“挑tiǎo”, 诗中没有注音, 学生不理解词义, 都读成了一声“tiāo”, 而生字“深shēn”容易读成平舌音“sēn”。这就需要教师充分预设, 在课堂上注意倾听, 加强指导, 并通过反复训练, 帮助学生纠正读音。第二是读通诗句。怎样才能读通诗句呢?读通诗句并不是仅仅把诗中的每一个字读出来, 还要能够正确地进行文句停顿, 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合理指导, 既要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法, 又要防止过度强调朗读技巧, 把个性化的朗读变成技术层面上的训练。第三是读出意境, 读出感情。诗歌往往虚实结合, 意象丛生, 学生借助注释也只能明白大概意思。因此, 读出意境、读出感情就成为古诗诵读的较高标准。在初读全诗后, 教师可从题目入手引出诗句:“刚才我们知道了这首诗是写诗人在夜晚所看到的情景。那么诗人究竟看到了什么呢?”学生可能说“儿童挑促织”和“夜深篱落一灯明”。于是教师相机引出第三、四行诗, 抓住“趣”字来读诗。接着教师从“你们知道捉蛐蛐的最好季节是哪个季节”这一问题入手, 引导学生在诗中寻找秋的影子。最后教师让学生再读全诗, 这样学生就能读出作者的思乡之情了。这样教学做到了读有层次, 读有目标, 读有实效。

二、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古诗韵味深长, 一首诗就是一幅生动鲜明的图画, 诗人要表达的感情都在字里行间。所谓“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将抽象的语言与具体的实物联系起来, 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那么教学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将对古诗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画面,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呢?首先, 教师要拉近学生与诗歌之间的距离, 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 使诗情画意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如在引导学生理解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从诗句中理解江边的诗人听到了什么。之后, 教师再辅以秋风吹落梧桐树叶的动画, 学生便能与诗人一起感受到深夜江边的寒意, 感受到身在异乡的孤独。另外, 教师在范读时可以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如教师让学生想象:“你仿佛看到什么?”“漂泊在外的诗人会想起谁?”这样的设问让一个个温馨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眼前:“稀稀落落的篱笆, 低矮的茅屋, 昏暗的灯光, 提着灯笼的儿童……”于是学生仿佛听到了蟋蟀的叫声, 听到了孩子的欢笑声, 看到了孩子灿烂的笑容……除了引导学生想象, 教师还要让学生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画面, 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出来。

三、诗中有诗, 以诗带诗

在古诗教学中, 拓展延伸也十分重要, 它往往会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不能就诗教诗, 要勇于把课堂的触角伸向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 要与学生一起开发和生成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很多诗词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 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古诗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 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古诗。在课堂上, 教师适当拓展, 能让学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也能让学生开阔视野。但是, 教师拓展延伸必须找准拓展点。如《夜书所见》一文, 作者叶绍翁辗转漂泊, 客居他乡, 在梧桐叶飘飞、秋风瑟瑟中, 看到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 想起了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 想起了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这首诗含蓄地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念故园的感情, 所以这首诗的拓展点应是作者的思乡之情。但是关于拓展部分的主题定位, 教师们之间存在着争议。有的教师认为不宜过于渲染乡愁, 只要让学生体会到思乡之情就好, 本诗应围绕秋景进行拓展, 因为本单元的主题是“秋天”。于是有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古今中外, 很多文人墨客都像叶绍翁一样写下了描写秋天的诗篇。咱们一、二年级学过的古诗中就有, 还记得吗?”学生很快背出《山行》和《赠刘景文》。接着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古诗, 师问:“如果没学过的诗, 你能自己读懂吗?”“你有什么学习古诗的好方法?”“今天我们还学到一个好方法, 借助注释读懂古诗, 想不想试试?”学生在学习唐代刘禹锡的《秋词》时乐此不疲。这节课的拓展部分也可让学生将学过的《宿新市徐公店》和《村居》的两个画面与本古诗的画面进行对比, 一个是描写童趣, 一个是抒发思乡之情, 这样的拓展让学生温故知新。通过相关链接, 教师为学生打开了课外阅读的新视窗, 在一次次的积累中, 学生的领悟理解力渐渐地有了提高。

四、创设情境, 声情并茂

古诗具有节奏之美、音韵之美。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而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教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指导学生入情入境, 声情并茂地朗读?创设情境能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 能够激发学生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 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 如果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能借助音乐、故事、语言描述等形式创设情境, 合理配置插图、投影、动画, 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思考、想象, 就能使学生仿佛走进一个有声、有色、有味的世界, 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 在真切感受中入情入境地吟诵古诗。在教学本文时, 教师运用音乐、散文式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 做到“一章十遍读, 一句十回吟”, 于是学生读诗的热情很高。在理解《夜书所见》整首诗的内容后, 教师挑选马思聪的《思乡曲》作为背景音乐, 伴着忧愁思乡的小提琴旋律, 师生范读、练读。这样诗歌本身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以及诗中蕴含的风送寒凉的意境美在旋律的烘托渲染下, 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最后教师深情地描述:“也许作者会想起自己的童年, 会想起自己儿时的伙伴, 想起自己的孩子, 想到这些, 他的思乡之情就更浓了。身在浙江的他, 多么想回到福建老家, 跟自己家人团聚。带着这种感情再齐读、背诵这首诗。”此时师生完全跨越时空, 入情入境, 诗人之情、学生之情融于一体, 学生就沉醉在浓浓的思乡之情中了。

篇4:对古诗《夜书所见》的新理解

其一,有老师说:“南宋词人张镃(zī)在《满庭芳·促织儿》中写道:‘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独自追寻。’生动描写了儿童夜晚捕捉促织的情景。”于是说“知有儿童挑促织”也是描写“儿童在夜里捕捉蟋蟀”。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怎能以张镃小时候在夜里捉蟋蟀就能说《夜书所见》里所写的儿童一定也要在夜深时捉蟋蟀呢,难道说儿童夜深就不能斗蟋蟀吗?

其二,更有老师在指导孩子们学习的刊物上说道:“细细想来,孩子是想在夜里得到促织,而不是想在秋夜的灯下玩促织”、“ 白天是很难捉到促织的,只有在夜晚才容易捉到”、“ 促织是住在地表以下的,儿童要捉到它,就需要用木棍等器物去翻动泥土才能找到”。这些说法是有待考证的。第一,有过捉蟋蟀、斗蟋蟀经历的人都会知道:(儿童)捕捉促织主要是因为爱玩蟋蟀,而非“不想在秋夜的灯下玩促织”;第二,夜晚拿着灯笼捉蟋蟀绝对比白天难捉到。在白天,促织很难逃过捕捉者的目光,晚上就不同了,促织只要有机会一跳,不要说古时的灯笼,就连现在拿着手电筒,也难跟踪上。第三,捉蟋蟀很多时候也不用翻动泥土。“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入秋捕获的斗蟋绝大多数都不“住在地表以下”。若教师们不改变这种解释,岂不是误导了学生!

再三,如按原意来理解古诗,全诗的结构就变得有瑕疵,理解“客情”,不符合常情。一二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发出声音和拂面秋风,催起我的思念感情!”三四句“又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啊!又催起我的怀念感情。”本人认为,这样的理解显然不符合诗中“动”“知”两字的承接作用。一二句所写事物已经触动了诗人的“客情”, 三四句理应抒发“客情”,不该又描写眼前事物。客居他乡的诗人的“客情”更应是记挂家中亲人,而不会想自己童年的事情。以诗人叶绍翁的作诗才能来看,应该是不会犯如此败笔的。

最后,容笔者再次谈谈对全诗的理解。

夜书所见(xiàn)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tiǎo)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全诗)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的是自己疼爱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在教学上,如果我们自己的观点看法是对的,就得拿出理论依据去坚持,如果我们自己的观点看法是有误的,就果断地改正,才是我们的教学正道。

篇5:叶绍翁《夜书所见》译文及赏析

江上秋风动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

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 叶绍翁诗歌

★ 叶绍翁的古诗

★ 古诗夜书所见

★ 夜书所见 古诗

★ 舟夜书所见古诗

篇6:叶绍翁夜书所见译文及赏析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

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夜书所见》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夜书所见》赏析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夜书所见》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

篇7:夜书所见古诗译文

②萧萧:风声。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挑弄、引动。

⑤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⑥篱落:篱笆。

《夜书所见》写作背景:

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

篇8:夜书所见叶绍翁_夜书所见古诗

师:今天我们要来重读一首诗。什么叫重读?就是已经读过的诗, 现在再来读一读, 这就叫重读。为什么要重读呢?因为同样一首诗,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龄, 读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收获。今天我们重读的这首诗叫做———

生:《夜书所见》。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生齐读)

师:能背下来吗?

(生齐背全诗)

师:能把它默写下来吗?

(生默写, 师评价。)

二、画所见

师:我不知道以前这首诗学完后, 你们的脑海中留下了什么。如果让你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的话, 你准备在上面画上点什么?先小声读读, 再试着说说。

(生自由朗读, 练说。)

生:我打算画一棵只剩下几片叶子的梧桐树, 再在树下画几个拿着灯笼挑蛐蛐的小朋友。

师:在他的画上, 梧桐树下有小朋友, 对此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生:小朋友应该是在篱笆院儿里捉蛐蛐。

师:谁还想在这幅画上补充?

生:我要再画上一条江, 在月光下, 江面波光粼粼, 隐隐约约有几只小船。

师:你把江上的景色描绘得真美!江边还站着一个人, 你们看见了吗?那是谁?

生:叶绍翁。

师:也就是诗中所说的———

生:“客”。

师:叶绍翁怎么就成了“客”了呢?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 诗人远离故乡, 身在他乡, 所以称之为“客”。

师:你们把诗中描绘的这么多景物都画到你们的画里面去了, 有———

生:有梧桐、有秋风、有促织、有灯光、有儿童……

师:这么一交流, 我们的眼前仿佛就出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一切就是诗人的“所见”, 是他在诗中描绘的“景”。 (板书:景) 让我们一边想象画面, 一边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

(生齐读)

三、抒所感

(一) 锁定画面一, 体会诗人心里的“寒”, 感受“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

师:读了前两句诗, 老师的脑海中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播放背景音乐) 在一个深秋的晚上, 风儿吹皱了一江秋水, 在月光的照耀下, 江面上波光粼粼。夜深了, 天很黑, 江边的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 只听到风吹过梧桐树叶时发出的细微的声音。江风吹过, 送来一阵阵寒意。远离家乡的诗人叶绍翁站在江边, 望着黑黢黢的江面若有所思, 他可能要到遥远的京城去做官, 也可能要去远游。此时此刻, 他的心情怎样?

生:他可能很孤独、很寂寞。

生:他可能感到一点淡淡的伤感。

师:谁能试着朗读前两句诗, 来传递诗人的心情?

(一生读)

师:你读完前四个字后稍稍停顿了一下, 这就读出了诗人的伤感寂寞。 (师示范读)

(另一生有感情朗读)

师:读得真好!咱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萧萧梧叶送寒声”, 发现了吗?这句诗中有一个字是有温度的, 传递了诗人的这种孤独、寂寞和伤感的心情, 是哪一个字?

生:“寒”。

师:哪些景让他的心里充满了寒意呢?再读读这两句诗, 体会体会。

(生读后交流)

生:诗人见到了梧桐叶被风一片一片吹下来, 让他感受到寒意。

师:为什么梧桐叶会让他感受到寒意呢?

生:可能诗人的家乡也有这样一棵梧桐树。

生:可能诗人觉得自己的命运就像梧桐叶一样飘零。

师:你们很会联想, 说得很有道理。其实在古代, 梧桐叶经常被诗人用来传递孤独、寂寞的伤感心情。有诗为证。 (课件出示:“一声梧叶一声秋, 一点芭蕉一点愁。”“梧桐叶上三更雨, 叶叶声声是别离。”生齐读。)

师:所以, 当诗人看到梧桐叶的时候, 他那寂寞和孤独的心情就更深了。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诗。

(生齐读)

师:除了梧桐叶, 还有哪些景让他心里顿生寒意?

生:还有秋风吹过梧桐树时的萧萧声。

生:这让我想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

师:你很会联想!“风萧萧兮易水寒”是写哪件事的?

生:荆轲刺秦。

师:当时的荆轲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生:很悲壮。

师:的确如此。其实, “萧萧”不单单形容风声, 还可以形容马鸣。 (出示课件) “萧萧班马鸣”, 在战场上听到这样的声音, 让人不由得产生悲壮的心情。原来, 风声也会让诗人心生寒意。谁来读读这句诗, 把描写声音的词读好?

(一生读)

师:读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诗。

(生齐读)

师:刚刚有同学还提到了“秋风”。秋风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生:秋风让我们感到冷和孤独。

师:春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柔和的、温暖的感觉。

师:是呀, “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风一起, 万木凋零, 秋风让诗人更为伤感。我们再来朗读这两句诗, 来传递诗人这种伤感的心情。

(生齐读)

师:如果光是“秋风”还不至于这么寒, 这秋风偏偏要吹在梧桐叶上, 梧桐叶已经让诗人感到很“寒”了, 却偏偏还要让它发出这种“萧萧”的声音。那种“寒”意, 是一点一点渗到诗人心里去的。因为心寒, 所以他看到、听到的一切都笼罩着一层寒意。我们再来读前两句。

(生齐读)

师:此时, 江风在动, 梧桐叶在动, 客的情也在动。 (板书:情) 就是这些特定的景让诗人生出了无限的乡愁、无限的思念、无限的孤独和寂寞。真是“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啊!

师: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来读这两句诗, 在朗读中感受诗人这种在特定的“景”中产生的孤独、寂寞和忧愁的“情”。

(配乐齐读)

(二) 锁定画面二, 体会诗人心里的“明”, 再次感受“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

师:正当诗人满怀愁绪时, 他的目光移向江岸, 他看到了怎样的景?我们一起来读后两句诗。

(生齐读)

师:他怎么知道有儿童在挑促织呢?请用诗句来回答。因为———

生: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所以———

生:知有儿童挑促织。

师:远远看去, 江岸上的篱笆墙内, 一盏灯亮着。噢, 知道啦, 准是有几个可爱的孩子在捉蟋蟀呢!他怎么就猜得那么准?

生:也许诗人小时候也曾在夜里挑过促织。

生:也许他会想到自己童年时的幸福生活。

师:眼前的情景也许唤起了他美好的童年记忆。看到在温暖灯光下嬉戏的孩子, 此时他的心情还像刚才那么“寒”吗?又有什么变化呢?

生:他觉得温暖了许多。

师:能用这两句诗中的哪个字概括呢?

生:“明”。

师:谁能把这种心情用朗读传递出来?

(一生有感情朗读)

师:听你一读, 我的心亮堂起来了。

(另一生有感情朗读)

师:你这样读, 把我们的心也读“暖”了。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那篱笆围成的院子、那快乐嬉戏的孩子, 加上那盏温暖明亮的灯, 那是一幅多么温馨美好的画面啊!这一切, 也许驱走了萧萧梧桐叶勾起的孤独和忧伤, 驱走了秋风带来的寒冷与黑暗, 使他的心变得温暖起来、亮堂起来了。又或许, 他更想家了。总之, 这时的“所见”, 这时眼前的“景”又深深地触动了他的情感。

(生齐读后两句诗)

师:萧萧梧桐叶带来的寒意, 勾起了诗人孤独、忧伤的情感;灯下嬉戏的儿童让诗人的心变得温暖、亮堂起来。诗人的心情就这样随着所见的景的变化而变化, “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

四、移写法

师:“江上秋风动客情”, 其实何止是秋风在动客情啊, 诗中还有很多景都触动了他的情。你能学做小诗人, 用______“动客情”的句式仿说吗?

生:萧萧梧叶动客情。

生:篱落灯明动客情。

师:你不仅吟得好, 概括得也好。

生:儿童促织动客情。

生:秋风寒声动客情。

师:好啊, 你把两种景物放在了一起说。

生:夜深一灯动客情。

师: (小结) 同学们真能干, 不仅读懂了诗人的“所见”, 还读出了他的“所感”。 (板书:感) 其实对很多多愁善感的诗人来说, “所见”, 就有“所感”;见“景”, 都会生“情”。这叫“见景生情”。

师:不知你们自己能否读懂下面这些诗句。 (出示诗句) 这些客居他乡的诗人又见到了什么景, 而触动了他们的情呢?还是请你用“__________动客情”这样的诗句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

(多种方式读《静夜思》《泊船瓜洲》和《枫桥夜泊》)

(生练笔后交流)

生:我写了两句诗:月光寒霜动客情。夜深皎月动客情。

师:试着吟得再动情一些。

(生有感情吟诵)

生:春风绿岸动客情。

生:我觉得“绿岸”不是很贴切, 可改为“春风明月动客情”。

生:春风江南动客情。

生: (齐) 应该是“江南春风动客情”。

师:概括得非常好。

生:我写了两句:窗前月光动客情。夜半钟声动客情。

师:朗朗上口。

生:我写的是“月落乌啼动客情”。

师:写得多美呀!

生:我写了三句:江枫渔火动客情。明月钟声动客情。月光寒霜动客情。

师:“月光”和“寒霜”放在一起, 肯定触动诗人的“情”。

生:故乡明月动客情。

师:加了一个“故乡”, 怎能不触动诗人的思乡之情呢?

生:瓜洲水间动客情。

师:水间不是一个景, 这句诗读起来就不流畅了。

生:我写的是“皓月钟声动客情”。

师:月亮被你们这么一描摹, 各具形态, 发现了吗?这些诗中都出现的一个景是———

生:“月”。

师:像月亮啊, 寒霜啊, 钟声啊, 这些特定的“景”经常出现在历代诗人的诗作之中。尽管时代不同, 环境不同, 诗人却都被这些特定的“景”所触动, 牵动了他们浓浓的思乡之情。我们既可以读到看得见的景, 也可以读到看不见的情, 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情景交融的好诗———《夜书所见》。

(配乐齐诵)

师:同学们再来读读这首诗的题目———

生:夜书所见。

师:是啊, 在这漆黑的夜里, 江边的梧桐树他看得清吗?

生:看不清。

师:他只能听到风吹梧桐叶发出的萧萧之声。在漆黑的夜里, 远处岸上抓蟋蟀的儿童他看得清吗?

生:看不清。

师:他只能凭着这“一灯明”进行猜测。所以, 在这样的夜晚, 唯一所能“见”的, 其实只是那盏亮着的灯。谁再读一读最后两句, 把这盏温暖的灯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一生读)

师:最后的“一灯明”, 你读得意味深长。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一灯明”, 诗的最后就这样给这盏灯拍了一个特写镜头。童年的美好记忆就像这盏灯一样, 留在了作者的心中, 也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同学们, 今天我们重读这首诗, 和三年前读它时收获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是呀, 古诗是需要重读的。相信等我们长大之后再读这首诗, 会读出更多的味道和感受。下课!

教后反思

古诗, 因为离学生的生活、日常语言比较遥远, 因此, 带领学生穿透古诗语言, 走进古诗意境, 深悟古诗情感, 把课上得古意盎然、诗意盎然, 似乎是这几年古诗教学研究的主要目标。

我经常在想, 小学生学古诗, 能否学得浅显一些、好玩一些、轻松一些?能否通过古诗的学习, 不光领悟诗情诗意, 还能悟到一些方法技巧, 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呢?所以, 本课的教学, 试图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 领悟到诗人如何“见景生情”, 而且是“特定的景触发了特定的情”的。在这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 “训练”是非常突出的一种方式, 从诗句“江上秋风动客情”出发, 让学生整体感受:其实何止是秋风动客情, 诗中还有许多的景都触动了诗人的情, 你能用“_______动客情”的句式仿说吗?让学生对整首诗进行梳理, 学生不但要提炼诗中的景, 而且要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这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是一个考量。当学生吟出了“萧萧梧叶动客情”“篱落灯明动客情”这样的诗句时, 说明他们读懂了“诗语”, 也读懂了“诗情”。所以, 此处的训练也是对学生理解的一个检测, 更是迁移和提升。最后, 呈现三首“思乡”诗, 让学生自己从诗中用四字词语提炼景物, 仿写诗句。这项语言实践活动, 是对学生语言运用的进一步历练, 在仿说“诗语”的过程中, 学生对“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这个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这是这堂课试图对传统古诗教学的突破之一:用“以练导学”的方式教古诗。让仿说、仿写诗句的训练承载起理解诗意、感悟诗情、了解相关知识的多重目的。

本课试图对传统古诗教学的突破之二, 是渗透“重读”理念。把低年级学过的古诗, 到高年级再读, 通过设定不一样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获得新的感受与收获。这样的点到为止的渗透, 不是作秀, 是给学生心中播下一颗种子, 让他们学会学习, 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 到这些曾经学过的古诗中不断寻找新的意义, 获得新的启迪与营养。

篇9:夜书所见古诗的诗意

一阵阵寒冷的秋风吹动了梧桐树的叶子,发出“唰唰”的声音。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一阵阵寒冷的秋风吹动了梧桐树的叶子,发出“唰唰”的声音。叶子缓缓下降,地上盖了一层金黄的落叶,好像铺了一层黄色的地毯。秋风让我感受到了一阵阵寒意。

江面上的`风呼呼地吹着,牵动了我浓浓的思乡之情。

夜深了,我思念家乡,想念远方的父母,怎么也睡不着。站在窗前向外望去,看见篱笆后面有一些灯光,一个小男孩手挑灯笼和一个小女孩在找什么,我知道那是他们在捉蛐蛐呢。

一年年过去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呢?

扩展阅读:

古诗扩写《夜书所见》一

一天夜里,大诗人叶绍翁正在江边散步。忽然,刮来一阵阵风,叶绍翁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想:我的孩子现在好吗?家里又怎么样了呢?

想着想着,叶绍翁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两个孩子在玩蛐蛐。一个孩子说:到我这来!另一个孩子说:蛐蛐,不要过去!在两个孩子身边的草房里还有一盏灯亮着。

他不由自主地说: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哎!他说如今,我漂流在外,要是可以回家就好了。他更加地想念家乡了。

古诗扩写《夜书所见》二

一个秋风萧瑟的夜晚,寒风悄悄的吹着万物,周围的树木初迎着飘萧的凉风,都在同他们快摇落的树叶儿私语,层层的薄雾向旷野中散漫着卷来,令人看着容易起无尽的秋思。那一轮明月悬在空中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银纱般的衣裳。叶绍翁站在江边,眺望着平静的江面,不禁自言自语:真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啊!我那故乡的亲人现在何处?他们过得好吗?江上的秋风让他感觉到丝丝寒意,离开故乡二十多年了!故乡一直是最难割舍的字眼。

这时,他一转身看见茅屋前有两个小小的黑影,叶绍翁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两个小孩拿着个小棍在逗蛐蛐,手里还提着一个有点昏暗的小灯笼,两个孩子兴趣盎然的玩耍着,时常发出嘻嘻哈哈的笑声,这笑声打破了夜的沉静,也勾起他对童年的回忆,遥想当年自己也是跟小伙伴夜半逗蟋蟀,时光流逝的如此之快,一晃几十年我已两鬓斑白了,叶绍翁捋了捋自己长长的胡须,陷入了沉思。夜色越来越浓,秋风越来越凉,只有篱笆旁还隐隐约约闪着忽明忽暗的微光。

古诗扩写《夜书所见》三

我住在禹家一千公里的旅店,夜深了,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我从门外一看,发现梧桐树的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我心想:这些梧桐的叶子散下时,不就像当年离家漂泊在外吗?

忽然,我看见了微弱的小火光,我心里又想:这肯定是那边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在捉蛐蛐儿。于是,我顺着小火光的亮处摸索着终于,我找到了一条路。

我便向着那条路慢慢地走,突然,我停下了脚步,我生怕惊动了孩子。我慢慢地走近一看,有两个孩子在那儿忽闪忽闪的。

我渐渐地看清楚了,一个孩子手拿着灯笼,另一个孩子捉蛐蛐儿。那些被捉住的蛐蛐发出了凄美的叫声,似乎在向我求救。

眼前的情景让我想起儿时捉蛐蛐的时候。我静静地走回了旅店,而那些孩子却不知疲倦,在那儿兴高采烈地捉蛐蛐

篇10:夜书所见古诗教学反思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在学习古诗中,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法、步骤。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学这首古诗。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孩子们从学诗题、理解诗意到感悟诗情都很积极,教学过程进行得也较为顺利。

我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第一,导入、了解诗人及其背景;第二,初读,整体感知;第三,品析词句,感悟诗情;第四,比赛背诵;第五,回顾总结。

反思自己教学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有几点想法,也就是教学中的得与失吧:得就是通过教学,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是必要的。语文教学不光要传授孩子们语文知识,更要让孩子们掌握如何去获取这些知识。

如在教学“初读,整体感知”这个环节上,因为在上课之前,我已经安排学生提前预习过,所以在这里我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用他们自己提出的办法来互相学一学这首古诗,看看能读懂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就解决了的问题,我问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学生告诉我,他们是通过看注释,查字典,查资料,看插图,结合自己的想象等途径来弄懂的。我想:孩子们能够通过自己获取的知识来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很难得。在抽读时,学生也在不断地互相纠正着对方生字的读音。反思这个教学环节,我认为课堂的生成不错,既帮助了学生在自己的记忆结构里唤醒以前的认识,巩固了认知能力,同时抽到的学生在读古诗的时候发生的错误和课文的生字有关,然后让大家发现并在纠正的时候很好的强化了拼音的再次巩固及书写。

当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还有很多的不足:

一、在引导学生释题时,让学生想一想“夜书所见”中的“书”指什么?不少学生意见不同,有的说“书”是指那个人在看书,有的同学说那个人在看东西把这些东西当成书,这时我让学生反复读课题,又读了两遍课题后一位同学站起来说,他认为“书”是“写”的意思,那个人把看到的写了下来。由于自己课前准备不够,所以在这花了不少时间。

二、在教学诗句“知有儿童挑促织”这句诗时,尽管在教学中,没有强加给学生”挑”字在诗句中的正确读音,而是采取了查字典的方法来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但在课堂上我没有清楚的处理“挑”字的教学,感觉当时有一点绕口,挑促织——让学生听老师描述想象理解,效果也不是太明显。虽然学生知道作者描述的是晚上,两个孩子打着灯笼在捉蛐蛐,但学生不知道那个时候,蛐蛐应该是在石缝里或者草丛中比较隐蔽的地方,这样捉蛐蛐就还得有一个过程,而不是直接用手去捉,因为学生对捉蛐蛐的操作过程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不知道这是用一根麦杆或者很细很细的树枝在洞口拨弄,把蛐蛐拨出来,所以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很好的找到正确的读音。可见,教师的备课还应更细致些,才能在教学中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篇11:《舟夜书所见》古诗的简介

原文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注释

1、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2、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3、萤∶萤火虫。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4、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簇,聚集、簇拥。

译文

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赏析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面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诗的第一句“月黑见渔灯”,“月黑”两字很有特色。这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亮却没有光,人们见到的只是月亮的轮廓和黑影。“见渔灯”的这个“见”,是不见中的.“见”,写的是视像,有突然发现的意思。因为月黑无光,河面也黑沉沉的,突然见到河中的一盏渔灯,格外引人注目。

在第二句中の“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面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其中第三句“微微风簇浪”抛开了灯光,一转而写夜风。微风从河面阵阵吹来,河水哗哗作响,轻轻的掀起浪花。这句写听觉为下句张目。“微微”二字又体现了风是如此的小,“簇”说明了就算是微风也能掀起一簇簇的浪花。渲染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气氛。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同时此句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画面感,使枯燥无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丽浪漫带有一丝丝的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

作者简介

查(zhā)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其族叔查继佐为清初文字狱案庄廷鑨明史案首告者之一,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为“清初六家”之一。浙江海宁袁花人。

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

王渔洋曰:“夏重诗,黄晦木先生常比之剑南。余谓以近体论,剑南奇创之才,夏重或逊其雄,夏重绵至之思,剑南亦未之过,当与古人争胜毫釐。若五七言古体,夏重丽藻络绎,宫商抗坠,往往有陈后山、元遗山之风。”沈归愚曰:“施注苏诗,行世久矣,敬业补所未及,兼多驳正。所为诗,得力于苏,意无勿申,辞无勿达。或以少蕴藉议之,然视外强中乾,袭面目而失神理者,固孰得而孰失耶?”

篇12:古诗夜书所见的诗句

yè shū suǒ jiàn

《夜书所见》

sòng yè shào wēng

宋 叶绍翁

xiāo xiāo wú yè sòng hán shēng,萧萧梧叶送寒声,jiāng shàng qiū fēng dòng kè qíng。

江上秋风动客情。

zhī yǒu ér tóng tiāo cù zhī,知有儿童挑促织,yè shēn lí luò yī dēng míng。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④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⑤篱落:篱笆。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诗人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的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所著诗集《靖逸小集》。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创作背景:

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①诗人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

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

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会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②诗歌抒发了诗人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一江秋水,满天黑暗,触耳寒声,诗人彻夜难眠必定是心有郁结,意有不顺。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③诗歌抒发了诗人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

通观全诗,整体而论,三、四两句写诗人客舟所见。儿童夜捉蟋蟀,兴致勃动,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还津津有味地抓蟋蟀。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一举手一投足的举止中展露无遗。这种欢快有趣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勾起诗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亿、留恋。一二两句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流露出一种漂泊不定、愁绪莫名的感觉,更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思念。

写作手法

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诗四句均是写景。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子景。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一悲一喜,相互映衬,均是不着痕迹地融汇在环境描写之中。

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灯、秋童、秋舟、秋意,均是写动,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漆黑如墨,幽深莫测,黑暗无边,这是写静,静得凄神寒骨、惆怅满怀。萧萧风声,顽皮儿童,这些动态情景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更引发人们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

③ 悲欢对比,以欢衬悲。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

④传情达意,暗用典故。“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诗句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

⑤ 拟人、通感,增辉添彩。“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发寒秋之感,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深长。

⑥ 字斟句酌,“寒”“挑”传神。“寒”字一语双方,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儿童的专注敏感、精挑细翻,儿童的屏息观察、惊喜兴奋,全在一“挑”。

篇13:夜书所见古诗翻译及诗意

原文

《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翻译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诗意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创作背景

篇14:古诗夜书所见原文及翻译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⑥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动:打动。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捉。

⑤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

⑥篱落:篱笆。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使客游在外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灯火。

鉴赏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家乡和童年吧。“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篇15:夜书所见叶绍翁_夜书所见古诗

下团城学校 李兴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字“促”,会写“促、深”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古诗。(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理解诗歌的意思。(2)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诗歌意思,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1、朗读并背诵课文,识记生字,正确、规范书写生字,理解诗歌大意。

2、感受诗中的秋意和感情,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学生课前查阅这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2、共同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要求:(1)能凭借注释理解诗的大意。(2)能感受体验诗的思想感情。(3)领会诗的表达方法。(4)能主动记诵积累。

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四、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五、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六、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七、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梧叶——送寒声 秋风——动客情

上一篇:【俄罗斯研究】石泽:俄罗斯东部开发-中俄合作的视角下一篇:夏集镇中心初中素质教育现场会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