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不断学习善于反思

2024-05-01

教师要不断学习善于反思(通用10篇)

篇1:教师要不断学习善于反思

教师要不断学习善于反思

1.唤醒对自己教学行为的不满足意识。

教师要不断地进步,除了要坚持不断地研究外,还应该具有一颗不安分的心,那就是要不断地唤醒自己对教学行为的不满足意识,因为一旦对自己很满意了,那么你的前进步伐就会停滞不动了。

要唤醒对自己对教学行为不满足的意识,就应该具有能够发现问题的眼光。往往我们对别人的教学中的缺点可以评头品足,可以在讲评的时候条条是道地条分缕析,可是却很难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因此每上完一节课的时候,认真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从中发现问题,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

当然,发现问题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怎样去解决问题。只有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水平才会不断地提高,才会使自己越来越接近自己所制定的目标,从而实现由讲授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跨越。

2.学会合作,在同伴互助中提高自己。

在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一名教师要想有快速发展,还必须要学会与他人合作,要不断地从同伴互助中汲取营养,要不断地从合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否则一个不善于与他人合作的教师,他不会走得太远。

合作,首先要体现在备课过程中的集思广益。备课是为教学设计蓝图的阶段,备课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行为,因此在备课时,对于怎样才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好课,就应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不仅要认真钻研,还要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自己的思维开辟一条可以辐射多种信息来源的通道。实践证明在备课过程中多与他人沟通,是一条极为有效的合作途径,对于保证教学效果是极为有利的。

合作,其次要体现在讲课后与其他教师的及时交流上。一般地说,我们自己上课时,对于自己的缺点和毛病往往是意识不到,而如果有其他教师在听课的时候,他们往往就会及时地发现,这样如果我们怀着一颗诚挚的心虚心地接受别人的评价或批评,那么你就会从中获取到许多真知灼见,这种建立在相互交流基础上的合作,对于发现和纠正教学行为中的不足是极为有利的。

当然,合作应该是互相的,只要你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那么你在指点别人的时候,自己也同样会有享受到合作的幸福与快乐。

3.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

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地加快,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在推陈出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坚持终生学习的思想,就不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因此不断地学习就成为当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勤于学习、学会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就要不断地激发自己的学习内驱力,树立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勤于学习,学会学习,把学习看成是提高自己的有效途径,就要为自己的学习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空间,使自己的教学生涯变为学习的过程,这样就会产生巨大的动力,促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有收获,还会有无穷的乐趣。4.勤于积累,善于反思。

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如果我们经常地不断地积累起来,那就是一笔财富,如果忽视积累的作用,就会形成宝贵资源的浪费,这个损失是巨大的。勤于积累就需要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善于从经验教训中寻求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使教学变为一种不断反思的过程,变成一种不断进步的过程。

篇2:教师要不断学习善于反思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天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作为一名教师,若想有所作为,不被时代所淘汰,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多学一点知识和本事,就多一份竞争的实力。要保证自己在几十年的从教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不断长本事,走终身学习的道路。不但要更新自己的观念,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且要磨砺自己的思想品格,积淀自己的人文底蕴,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使自己始终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最重要的不外乎就是要“注意方法、抓住重点”,具体地说,就是要在四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向书籍学习,好书是思想的精华。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自有其生命,自有其精华,自有其灵性。学会从书中吸取智慧、读出思想、读出见解、读出创造。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阅读教育学科专业类书籍和教育理论专著。人世间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如果仅仅局限于某一个领域,势必眼光狭窄,孤陋寡闻。这就好比一个,除了吃主粮之外,还应该吃点五谷杂粮,这样才能使人强壮。我们研读理论著作,方知逻辑之严谨、思维之美丽、创新之伟大;读了科普类书籍,方知宇宙之浩瀚、自然之美妙、探索之艰辛;读罢历史典籍,方知沧桑之悠久、人文之厚重、使命之神圣;读了文艺类书籍,方知生活之多彩、艺术之精湛、人格之圣洁„„博览群书,日积月累,自然会在我们眼前豁然出现一片新的天地!读书使我们更充实、更明理、更文明、更高尚,更有智慧了。

二是要围绕更新观念、思考问题去学习。一个教师不可能掌握具体知识的方方面面,而是要了解大趋势、大方向。优秀教师固然因为他们有着执着的追求、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教育艺术,但他们的成功更是因为他们有着比普通教育工作者更为超前的教育观念,他们总能超前地认识到一个时代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观念。

三是向他人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要向教学有成的名师学习,博采众长。向他人学习,其实也包含着模仿,模仿的实质就是学,慢慢地学精了,自然能出新、能创造。大凡富于创造的人,往往是一个善于模仿的人,一个连模仿都不会的人,很难说会有什么成就。我们虽是老师,也须铭记“唯有学,才能生”的警句,还应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学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要虚心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得专,也学得博。”

篇3:教师要不断“补课”于课程意识

一、课程意识综述

自新课改以来, 课程意识备受教育工作者重视。不同学者们以不同的视角理解它, 如郭元祥教授从社会意识形态方面, 钟启泉教授从课程意识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吴刚平教授对课程意识与教学意识进行了有效的分析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课程意识是一种信念, 它体现了教师教什么, 而不仅是怎么教, 它更多的是关注课程的价值、目标和内容。因此我比较认同“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思考和处理课程问题时, 对课程价值与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 是对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的基本反映。”[1]

二、课程意识对于教师的重要意义

当下, 新课改突出强调“教师即课程”, 强调教师要有课程意识。可见, 在教师层面来看, 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整个课程改革的核心, 它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实践新课程的质量和水平, “只有有思想的教师, 才能教出有思想的学生”。[2]

(一) 有助于实现有效教学

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领域永恒的主题。而有效教学首先应该是合理的, 一是合目的, 二是合规律。面对同一教学行为或教学情境, 不同的老师做出不同的解释。当他不具备这种理论素养时, 其解释只能是经验的, 不可能是合理的, 一个对课程和教学的认识只停留在经验层面的人, 永远不会成为优秀教师。其实作为个体, 每个教师都存在课程意识, 而问题的关键是这种意识是要如何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是否以显现的形式存在于教师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环节中。

(二) 有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把改变学习方式作为核心任务和显著特征, 而学习方式的改变首先有赖于教学模式的改变, 教师的课程意识能够指导教学行为、调整行为, 使行为真正的内化, 从而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这将是教师角色的重大转变。因此“补”上这一课, 将会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品位, 是一名优秀教师成熟的标志。

(三) 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校本课程观

课程意识不同于教学意识, 它的演绎和发展最后形成的积淀和结晶就是形成了一定的课程观, 对教师的课程行为发挥着指导作用。而这种课程观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体现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的多样化。因此, 教师在个人的教学实践中, 要通过各种模式积极主动地树立、完善科学的课程观, 并探究如何将这种课程意识向课程的教学行为积极的转化和促进。

三、课程意识的培养

长期以来 , 在“怎么教”这类问题的思维模式支配下, 我国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强烈的“教学意识”。虽然我们一再地对教师进行培养培训, 然而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造成了教师课程意识整体水平不高、甚至部分教师缺少课程意识的不良现象, 因此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教师个人和学校的角度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来提升教师课程意识。

(一) 加强教学反思, 不断生成课程意识

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也有人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 只有经过反思, 原始的经验才不断地被审视、被修正, 去粗取精, 得到提炼和升华。这是一种自觉的行为, 是教师自我建构教育理念的过程, 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 是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 也是生成课程意识的最重要途径。

(二) 课题引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意识生成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调查中, 我们也发现, 很多教师不搞科研, 或者应付了事, 所以有很多教师忙了一辈子, 虽然取得丰富实践经验, 却没有形成理论升华和成果的记载。而“搞科研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都是一个教师课程意识思考和升华的过程, 对教师的课程意识的生成有着积极的作用”[3]。

当然, 课程意识的形成需要不断的“补课”, 在这个过程中, 它会引领教师改变以往课程与教学过程中的线性思维方式, 形成“生成流动的、整体联系”的思维方式, 参与到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 成为课程与教学变革的主体, 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陈华聪.从课程意识到教学行为:教师成长的方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2 (12) .

[2]张文军.引导学生思考做有思想教师[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3 (5) .

篇4:教师要不断学习善于反思

善于反思,在总结经验中提升专业水平

有效的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的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的一种总结,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是教师发展的基础,是每一位优秀教师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作为一个教师在授完一节课后,必定会有很多感悟,如组织教学、教学机智、教学过程的起承转合、多媒体教学技能的运用、与学生互动交往的失败与成功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对比想法。要反思哪些在教学过程中是成功的,值得今后教学继续落实;哪些是应改进,有待提高的。例如教学过程中的“龙头”“凤尾”“铜腰”个个精雕细琢,教学手段中的“电煤”“声媒”“光媒”一个不少,学生讨论问题热热闹闹,回答问题对答如流,这种“好课”似乎无懈可击。但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是否流于形式,小组讨论是否有效,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都应在课后及时地做好反思、总结,写好课后札记。

善于学习,在认识借鉴中提升专业水平

要善于向同行学习,通过借鉴他人来完善提高自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不断吸取别人的经验,需要借鉴和学习别人的成果。作为教师,要想提高,一定要抛弃“文人相轻”的陋习,更不能固步自封。只有多欣赏和借鉴别人的创造,善于吸收、转化、创新,才能不断促进自己发展。所以我们不但要在校内向同科组的老师学习,更要走出去,向名师名家学习。如果学校的条件有限,可以学习的对象不多,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如网络等,认真观摩、借鉴名师名家先进的教学理念、前瞻的教学成果、创新的教学设计等,为己所用。

要善于向学生学习,在师生交往中发展提高自己。现代教育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随着学科知识的不断分化,每一位教师的相对知识范围会越来越小,而学生接触的信息却越来越多,视野、观点也越来越广。在某些方面,教师不如学生的情况越来越多,如果我们放不下身段,不肯承认自己的无知,只能让自己更加无知。只有走近学生,与学生交流,在师生交往中与学生同时学习提高,才能让自己更好的发展。

善于研究,在研究探讨中提升专业水平

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的落脚点是能进行教育教学研究,通过教学研究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做总结,把握教育教学的规律,掌握课堂教学的本质,并将研究的成果用于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之下,倡导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师就更应该树立这种研究意识,有研究的方向和课题,有为达到研究成果而“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意志。否则,作为教师都不做课题研究,何谈指导学生去进行研究性学习。例如要指导学生进行“毛泽东诗词研究”的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师本人,就应对毛泽东诗词的内容主题、表现技巧、语言特点等各方面了如指掌。只有先进行研究探讨,才能真正意义上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师进行课题的研究对象非常广泛,要善于同“课后反思”的内容联系起来,抓住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或教学矛盾最突出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课题研究可以是课堂教学层面的,可以是文本教材层面的,也可以是学生学习层面的,更可以是当前教育中的热点难点话题。教师要规划好每个学期自己应研究什么,达到什么效果,要做到有计划,有实施。如果做到了这些,相信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水平会得到更好的提升。

篇5:在教学中要不断进行反思

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使教学高质高效的进行,并且使教学达到优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教师关系,这就不仅要和本学科教师加强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还要和其他教师加强合作,以期达到深入了解学生的效果。学习,未来的教学,新内容层出不穷,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是这样。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充电,不断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上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需求。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摧动下,在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的努力下,这项工作一定会蓬勃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努力!

篇6:教师要不断加强道德党员

黑龙口中学 郭宝余

加强党性、师德修养,增强党性观念,是每个党员、教师终身实践的重大课题,也是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提高党员、教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教师队伍,不仅是各级党组织的首要任务,而且是每个教师自身的义务和责任。因此,作为共产党员、教师,要切实加强党性师德修养,使自己成为无愧于时代要求的合格党员、教师。

今天,我仅党员、教师如何加强党性师德修养,联系实际谈谈个人的认识,大家觉得是对的,共勉,不对的请批评指正。我讲三点:

1、党性师德修养的本质内涵;

2、党性师德修养必须常抓不懈;

3、党性师德修养要从自身和身边做起。

一、党性修养的本质内涵

如何加强党性修养,首先要理解党性修养的实质内容和要义。党性修养,是指党员、教师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党性师德修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修养、作风修养、组织纪律修养。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所必须的基本素质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 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的每个成员应当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坚定的政治信念,先进的思想觉悟,坚强的组织观念,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该成为社会的中坚,民族的脊梁,阶级的先锋和时代的楷模。要成为党员、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应该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教育,自觉实行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不断强化先锋队意识,积极履行义务,才能充分发挥先锋战士的作用。

党性修养的内涵。第一、“党性”是马列主义学说的根本范畴。最先提出党性问题的是列宁。党性就是指共产党员的特性,或者说共产党员的性格。第二、“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孟子曾提出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一个修养的问题。曾子也讲“吾一日三省吾身”,也是提倡修养问题。“修”即扶正,按照一个标本和一个目标去做。“养”即养成,循序渐进,逐步教化。第三、“党性修养”是我党自身建设的伟大创造。是党员、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的有效方法。我认为这就是党性修养的概念内涵。

在党性师德修养的问题上当前存在着三种误区。一是“过时论”。有的人觉得现在是靠法律、纪律来约束的时代,不是靠道德修养能够约束到的。但我认为能否最终自觉遵纪守法、能否正确对待物质利益,还要以修养、境界的内因来决定。二是“无用论”。有人讲,党员、教师的成长主要还是靠机遇,靠能力,党性修养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这种认识,其实是否定了人的本质的东西。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什么人能抓住机遇?我认为修养好的人才能抓住机遇。不是有个“三行”的说法吗?首先是自己行,大家才说你行,领导才说你行。有了这“三行”,你才行。大家说你行,领导说你行的前提是你自己行,自己行首先又是修养行。你方方面面行,领导和组织会提拔重用你。三是“吃亏论”。有人讲,当今社会,谁讲修养谁吃亏。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里面写了一句话,他说:吃小亏,占大便宜。少奇同志讲的这句话,是有他的道理的。大家想一想,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连小亏都不愿意吃的人,谁愿意与你共事呢?我想大家都有这个体会吧,都不愿和爱占小便宜的人打交道,最多只能和这种人打一两次交道。

党性修养具有四大属性。一是时代性。在不同的时代,其要求和内容的重点是不同的。解放以前,大家对共产党人的要求是不怕死,敢于牺牲;建国以后,毛主席在西北坡提出的对共产党人的要求就是防止“糖衣炮弹”;对于现在来说,就是要求如何与时俱进,如何以人为本,如何能够带领大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动态性。在同一时代不同时期要求也是不同的。每个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过程,既是一个不断克服人性弱点的痛苦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克服思想误区、行为陋习的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成长过程。党内一些犯错误的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坏分子,而是放松了思想改造,放松了党性修养,才使自己变 质。(例子:张改萍„„)。三是层次性。反映到自身修养上,就集中地表现为两个不同:每个人修养起点不同,工作岗位要求也不尽相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农村不一样,领导岗位与普通岗位不一样。所以,党性师德修养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而应尊重实际情况,尊重成长规律。四是实践性。党性修养不能停留在口上,停留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最关键的问题是落实在行动上。

党性、师德修养对党员、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总体来说,一是做好人,二是做好事,三是要做好党员,四是要做好教师。

第一、做好人。每个人从懂事起,做人的问题便伴随一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也就成了每个人一生必做的答卷。人品是党性的底色,是党性的基础,人品不过关,党性不可能过硬。做人是一辈子,做官是一阵子。做好人,是做好事的前提,是做教师的条件。如果人都做不好,一切都是假话。底色不行,用麻布袋绣花也只能绣出那个水平来。如:“裸体”,襁褓中(可爱),画室里(艺术),手术台上(科学),大自然中(返祖),洞房中(爱情),大街小巷中(流氓)。

第二、做好事。一个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人,是没有党性可言的。加强党性、师德修养,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更多、更好地为人民做事。所以,检验一个人是否有坚强的党性和师德,既要看他是否做事,更要看他为谁做事、怎样做事和做事的效果如何。第三、做好党员。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归根结底是要做好党员。(如:过去小韩峪村支书周百堂书记就是一个好党员,好干部。洁身自好、不耍、修地、管好森林、虚心、管理学校。)好人不见得是好官,而好官必须是好人。有的人官越做越大,人越做越小。就是开始还不错,随着职务的提升,人品反而越来越差了,他的本色也没有保持住,职务一提升,架子就开始提升,官气也开始提升,做人的本色也丢掉了。

第四、做好教师。做教师和做人、做事、是紧密相联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服从工作安排,认真备课、上课、辅导,爱护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遵纪守法,坚守岗位,教学效果好,就是好老师。

二、党性修养必须常抓不懈

我们是执政党,执政党的党风影响社会风气,影响党的形象,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当前党性、师德修养必须解决七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学习自觉性不高。有的“拒学”,认为“学理论很枯燥,学科技太深奥,学管理没必要”,学习不如关系,知识不如“见识”。有的是“厌学”,平时躺到床上睡不着,拿到书本就睡着,书成了最好的催眠曲,有的是“歪学”,就是瞎学。在学习的问题上,有的不爱“武装”爱“包装”,文凭很高,能力低下。实际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不学习,直接的后果是知识老化,能力退化,跟不上形势的 需要。不学习不可能有新意,不可能有创新,不学习只会讲套话、空话。现在的人心态浮躁,过去老师教我们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可是现在有的人根本坐不住,学不进,说不明,道不清,更谈不上写。如:(学习越多的人越没话了。)三天不学习跟不上刘少奇。学习松懈造成的结果:一是决策不灵。面对新任务、新要求,不是跟着形势走,而是跟着感觉走,谋划工作粗枝大叶的多,深思熟虑的少;二是方法不当。工作找不到重点,不知道轻重缓急,分不清主次巨细,东一榔头西一棒,想到哪里搞到哪里,陷入“土办法不行,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会,好办法难寻”的尴尬境地,事事无处入手,常常茫然失措;三是问题不断。不敢负责,不敢担担子,在困难面前敲“退堂鼓”,在矛盾面前打“太极拳”。

(二)信念不坚定。在信仰方面,有的不信马列信宗教,不信科学信迷信;(火神庙有一村民信耶稣,父亲得病,不去医院而念经,耽误治疗而死去,不哭、不带孝、不用人。)有的只讲金钱,不讲信仰;只要实惠,不要理想;公然认为“马列主义是空的,共产主义是远的,黄金白银才是实的”,提出要“丢掉远的,不要空的,只要实的”。从80年代开始就有人喊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口号。我们现在最缺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整个社会理想信念缺失,大家早就听说过,有所谓的“新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群众就是“密切联系领导”,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表扬与自我表扬”。有人就说现在是“五个主义”盛行:思想上个人主义,工作上好人主义,组织上自由主义,作风上形式主义,生活上享乐主义。

(三)原则性不强。在原则方面,有的对同志不是同心同德,而是同室操戈。有的地方教训是深刻的!(麻街一个村干部„„)。有些单位班子成员之间,开始相敬如宾,接着相敬如“冰”,后面是相敬如“兵”。有的人在是非面前做“猎人”,睁只眼闭只眼,不说好不说坏;在原则面前当“瓦匠”,搞和稀泥,明哲保身;开展批评是“炮手”,对领导打“礼炮”,对同事打“哑炮”,对自己放“空炮”。有的对全局不关心,对大局不热心,对本职不尽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造成该想的事情不去想,该做的工作不去做,该忙的事不去忙。有些地方是有事没人做,有人没事做。形成了网上流行的描写某些干部现状的一句话,“忙碌的公仆在酒菜里,重要的工作在文件里,该抓的工作在口号里,需办的急事在会议里,妥善的计划在抽屉里,应刹的歪风在通知里,宝贵的人才在悼词里,优质的商品在广告里,动听的词汇在汇报里,辉煌的数字在总结里。”

(四)思想不解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循守旧。抱着老观念、老套路、老经验,外地没有实行的不干,政策没有规定的不做,领导没有交办的不动。实践没有新举措,改革没有新突破,发展没有新办法,为官一任无起色,发展无生机,涛声依旧,面貌依旧,山河依旧。二是求稳怕乱。有的怕出乱子,信奉“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和谐就是妥 协,妥协就是“放血”(用钱买平安),有的怕得罪人,喜欢当“好好人”,认为“批评上级官位难保,批评同级关系难搞,批评自己自寻烦恼,批评下属选票减少”,结果紧要工作都不去抓,突出问题都不去管,复杂矛盾都不去碰。三是固步自封。有的坐井观天,夜郎自大,只看眼前“三尺三”,不见世界“九丈九”,满足于“成绩不大年年有,步子不大年年走,日子难过年年过,年年过得都不错”,对差距无动于衷,对落后自我安慰,结果机遇擦身而过,发展停滞不前。(如:三个砌墙人,当别人问“你们在干什么?”甲:“没看见吗,砌墙。”乙:笑了笑说“我在盖一栋大楼。”丙:边干边哼“我们正在建设一座城市。”十年后,甲依旧砌墙,乙成了工程师,丙成了前两人的老板。启示:没有想象,思想不解放,不积极去规划自己的未来,就不会有所作为。其实,人一生,你有合理的规划、想法你就成功了一半。)

(五)精神不振作。一是得过且过。只求“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塌塌混日子”,我们深感人们心中有杆秤,干事的领导永远记在心中。(例如:常德盛:江苏省常熟市任阳镇党委副书记兼蒋巷村党支部书记。他以建设新蒋巷为己任,使30年前血吸虫病流行、远近闻名的贫困村,逐步变成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文明村。群众称他是“当代的焦裕禄,活着的孔繁森”。麻街高潮村王重珍支书,家庭、修路、修地、修学校„。)二是怨天尤人。工作不成怨环境,事业不成怨条件,提拔不快怨领导,业绩平平怨下属。三是心不在焉。说起话来没 新意,做起事来不在意,群众看了不满意。

(六)作风不扎实。有的不深入学生,不深入实际,犹如墙上芦苇、井中葫芦,立不起来,沉不下去,工作走马观花,调研蜻蜓点水,找问题浮光掠影,汇报掺杂水份,指导工作居高临下,实际问题似懂非懂。有的工作抓而不实、抓而不力,认为“东混西混,一帆风顺;任劳任怨,永难如愿;尽职尽责,必遭指责”。工作雷声大雨点小,“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楼”。人们对公务员这样说:上午说官话,中午说酒话,下午说梦话,晚上说情话,回家说谎话。台上孔繁森,台下王宝森,见了领导是和珅,见了群众是泰森。

(七)律己不严格。对工作要求不高,对职务期望很高,“两年没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变动,到处去活动”。还有的是“双面人”,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群众给这样的干部总结了四句话:台上是清官,台下是贪官;对上是善人,对下是恶人;上班是君子,下班是痞子;进家是丈夫,出门是情夫,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贾平凹在《废都》里说一些干部:革命的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伤了胃,喝得老婆背朝背,老婆告到监委会,书记说,该喝的不喝也不对。原天津市政协主席,原济南市人大主任的教训„„,不是够深刻吗。(如:一个家庭中,父母、爱人、孩子,哪个重要。)

综上所述,加强党性师德修养是每个党员、教师面临的紧迫而长久的任务,必须常抓不懈。

三、党性、师德修养要从自身做起

这个问题是今天讲的重点。我有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党性师德修养,每个人要从字身和身边边做起,贵在自觉,贵在实践,贵在持之以恒。最主要的还是要在五个方面加强修养:

(一)要坚定共产党员的政治立场 加强党性师德修养,第一位是政治修养。

政治修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要坚定。就是思想上不摇动,行动上不出错。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原则面前没有任何含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二要忠诚。要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民族、忠诚于教育事业。一个人如果没有忠诚,每天以虚伪的面孔对人,固然能骗得了一时,但骗不了一世;能够骗得了某个人,但骗不了所有的人。三要清醒。就是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头,掂得出轻重,分得清是非。这主要体现在六个“不”上: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不退;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不倒;在成绩面前戒骄戒躁,不飘;在生活面前勤俭节约,不奢;在荣誉面前泰然处之,不争;在胜败面前一如既往,不停。能做到这六个“不”字,可以说,头脑算比较清醒了。四要敏锐。即政治嗅觉灵敏,政治鉴别力强。有的人是好人有好心,但对一些事缺少清醒的认识,敏锐性不强,最终也会犯错误。

提升政治修养,关键是做到“四讲”:一是讲大局。就是要跳出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一切服从和服务于大局利益。二是讲理想。既要讲远大理想,又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要符 合实际,一旦脱离现实,就会变成空想、幻想。理想之树,只有扎根于现实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三是讲责任。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无论是当领导,当下属,还是当丈夫,当妻子,当儿女,都要讲责任。一位领导问一个县的县委书记:“你当这么多年书记,怎样做到没有犯经济和作风错误?”,这位县委书记说:“我如果在这方面犯错误,就无颜见父老乡亲,无颜见妻室儿女!”这话很朴实、很直观,我看这就体现了责任心。一个人没有责任心,是被人看不起,无法立足于世的。当领导没有责任心,下属看不起你;当下属没有责任心,领导瞧不上你。做事首先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对得住自己这份职责。四是讲原则。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时用中国的古训诗词讲了他五个方面的心路历程,我觉得讲的非常好,我念给大家听。第一句话他用的是左宗棠故居门口的一副对联“心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第二句话用屈原的《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就是要始终出于一种忧患意识,第三句是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作为总理,居庙堂之高,知道江湖之远,知道老百姓心里想的说的。第四句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就是说要立德、立功、立言。第五句话是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小平同志也说过类似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作为一个总理,能够把爱国爱家,以天下为己任,重民生,勤读书,用这五句古诗 词来回答他的心路历程,确实讲得非常好。我建议大家也作为自己的座佑铭。

(二)要努力提高与时俱进的各种能力

一个人不管你思想多好,人多厚道,多老实,但最终要体现在能力上,能不能干成事。有道是:事业没有止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能力没有止境,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对我们而言,能力上的要求有很多,就当前而言,我觉得应当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1、科学发展的能力。第一,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了,才有科学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第二,不发展没有道理。我们现在所有的问题、所有的困难,都是发展不够、发展不好、发展不到一定程度的问题。不发展,就会落后,就要挨打。有些人把近现代中国概括为三句话:60年前是挨打;30年前是挨饿;现在是挨骂。挨骂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从国际上看,是害怕中国崛起了,不希望有一个强大的中国,他就骂你人权问题、西藏问题、新疆独立问题等,挑你的刺;从国内来说,老百姓中也有少数人在骂,虽然吃饭温饱问题解决了,但是痛恨腐败问题,痛恨生活水平还没有达到别人那么高水平的问题。现在挨骂是发展不够的问题。第三,硬发展不合道理。硬发展就是不按客观规律的发展,不符合自然规律、不符合人的本性的发展,不爱惜民利、民力的发展。硬发展不是长远之计,资源是有限的,环境也是有限的,青山绿水,经不起几次破坏。资源用尽了,环境污染 了,我们拿什么来发展?第四,可持续发展是大道理。可持续发展说得简单点就是不吃子孙饭,不断子孙粮,不欠自然账。也就是说我们不寅吃卯粮,不要把一辈子的饭,把子子孙孙的饭,一顿把它吃掉。所以说,科学发展的能力非常重要。

2、知人善任的能力。知人善任,最重要的是“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什么样的人是老实人,什么样的人是素质高的人,什么样的是干事的人,是不是可以从8个方面考察:①他不和你套近乎但积极配合你工作。平时不习惯于察言观色,也不见风使舵,但是听从组织的安排,努力做事。②他不和你多走动但能体谅你良苦用心。他尽管不天天跟你黏在一起,但是知道你心里所想的。③他不关注你的生活私事但能帮你排忧解难。一旦有困难、问题,他就帮你抵得上,帮你排忧解难。④他不当面恭维你但能帮你树立威信。表里如一,维护领导的权威,组织的权威,维护班子的权威。⑤他不向你表态但能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做事情扎扎实实,坚持低调做人,认真做事。⑥他不爱表功但能创造性工作。⑦他不爱提个人要求但表现积极。⑧他不看你脸色行事但能秉公办事。

3、团结共事的能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效率。互相补台,一起上台,互相拆台,统统垮台。在团结的问题上,我的理解在工作和交往中要按照六个字来把握,就是“原则、方法、感情”。(“人”„„)。

4、维护稳定的能力。稳定是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所有的 问题都是白搭,都是空话。

要提高维护稳定能力,关键是要加强学习。古代有一副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意思是说,一等人是对国家忠,对父母孝;两件事,读书和耕田。这当然是在农耕时代,是自然经济的时候。如何学习?学习贵在持之以恒。古代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要求他的学生每天把手摆三百下,结果一年后,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下来,这个学生后来成为苏格拉底第二;希腊的又一位大哲学家一一柏拉图。学习如同打井一样„„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打出井水。希望大家还是要多学习,以学提能。同时,学习还要掌握方式方法,王国维论述过治学的三种境界,其实也是三种学习方法: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指的是求学:第二种境界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指的是苦学;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指的是悟学。通过求学、苦学,能够感悟一些东西。当然,是可以借鉴别人好的东西。我为准备这个讲稿,看了很多资料,准备的过程也是学习。大家要通过学习,从中了解一些东西,掌握一些东西,以丰富自己的头脑。

(三)要高度注重个人道德修行

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资本。新时期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强调要加强修养的问题。怎样才能做个有修养的人呢?我感觉,至少应达到三个标准,即:一要行善,就是人要善良;二要脱俗,就是不落俗套;三要无私,就是大公无私。这 里,不妨引用三句名言加以佐证。第一句是刘备给儿子刘禅的遗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佛教有句禅语:“万事皆空善不空。”善事也好,恶事也罢,都是从小事开端,以小事体现的。好事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从小事开头,积少成多,也会坏大事。只有行“小善”才能至大爱,远“小恶”才能成大德。小节不注意,大节就难保。第二句是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警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借莲花以自喻,赞美的是洁身自爱的高尚品格,暗讽的是追名逐利的世俗之辈。第三句是陶铸在遭受“四人帮”迫害时写给妻子的一句诗:“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怎样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呢?我的感悟是应该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识自己。古人讲,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难,知事难,知理难,知己最难。每一个人,通常都有“三个自己”:理想中的自己,金戈铁马,气吞万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别人眼中的自己,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现实中的自己,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每个人都会老,都会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人生都是这样。每个小孩生下来时,总是使劲地哭,紧握双手,小脸涨得通红。有人解释这种现象是:你看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紧握双手,什么都想要;而人到去世时,总是两手一摊,最后什么都没有。还有一种说法,小孩生下来时,总是使劲的哭,这说明人来到世上要吃苦,要与困难相伴,与困难作斗争,而不是来享受。所以,大家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岗位,正确认 识自己的优劣,正确认识自己的局限,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责。

第二阶段,把握自己。把握自己的例子很多,一失足成千古恨,人生最关键的就那么几步,走错一步,也就没有后悔药吃。(区监察局局长廉政报告说)我们把握自己关键有三条。一是把握心态。有的人总结,人生有两大悲剧,第一大悲剧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什么钱财、名利、荣誉等想得到却得不到;第二大悲剧是得到了不想要的东西,如病痛、苦难、磨难等。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的状态,决定了他的斗志。其实每个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殊途同归。作为我们,现在是按你的钱财的多少、职称的高低来划分;退休以后,是按你的血压、血糖、血脂,按身体好坏来划分的。小朋友的快乐,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烦恼,而是他们根本不在乎烦恼,人类的全部烦恼来自于互相攀比,我们的烦恼,都是比出来的。所以李瑞环在学哲学说了一句话:“吃出来的毛病,比出来的烦恼。”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需要人内心和谐。不要为了一张纸,影响快乐一辈子:出生一张纸,开始一辈子;毕业一张纸,奋斗一辈子;婚姻一张纸,折磨一辈子;做官一张纸,斗争一辈子;金钱一张纸,辛苦一辈子;荣誉一张纸,虚名一辈子;看病一张纸,痛苦一辈子;悼词一张纸,了结一辈子。淡化这张纸,快乐一辈子。

三是把握幸福。幸福在哪里?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效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清代有个养生学家,他写了一首 知福歌:人生尽受福,何苦不知足;思量愚昧苦,聪明就是福;思量饥寒苦,饱暖就是福;思量负累苦,逍遥就是福;思量离别苦,团圆就是福;思量刀兵苦,太平就是福;思量牢狱苦,自在就是福;思量无后苦,有子就是福;思量疾病苦,健康就是福;思量死去苦,活着就是福;苦境一思量,就有许多福;可惜世间人,几个会享福;有福要能知,能知才享福;我劝世间人,不要不知福。当前人们对幸福的新理念是一切以五块为中心:吃、拉、睡、说、走。

四是把握事业。作为我们教师,教育事业就是人生的主体。当我们加入教师队伍的时候,我们就实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选择。所以,我们只有在这个事业里努力耕耘才能收获人生的果实,否则只能吞下人生的苦果。

人生三大陷阱

一个农夫进城卖驴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系着一个小铃铛。三个小偷看见了,一个小偷说:“我去偷羊,叫农夫发现不了。”另一个小偷说:“我要从农夫手里把驴偷走。”第三个小偷说:“这都不难,我能把农夫身上的衣服全部偷来。”第一个小偷悄悄地走近山羊,把铃铛解了下来,拴到了驴尾巴上,然后把羊牵走了。农夫在拐弯处四处环顾了一下,发现山羊不见了,就开始寻找。这时第二个小偷走到农夫面前,问他在找什么,农夫说他丢了一只山羊。小偷说:“我见到你的山羊了,刚才有一个人牵着一只山羊向这片树林里走去了,现在还能抓住他。”农夫恳求小偷帮他牵 着驴,自己去追山羊。第二个小偷趁机把驴牵走了。农夫从树林里回来一看,驴子也不见了,就在路上一边走一边哭。走着走着,他看见池塘边坐着一个人,也在哭。农夫问他发生了什么事。那人说:“人家让我把一口袋金子送到城里去,实在是太累了,我在池塘边坐着休息,睡着了,睡梦中把那口袋推到水里去了。”农夫问他为什么不下去把口袋捞上来。那人说:“我怕水,因为我不会游泳,谁要把这一口袋金子捞上来。我就送他二十锭金子。”农夫大喜,心想:“正因为别人偷走了我的山羊和驴子,上帝才赐给我。”于是,他脱下衣服,潜到水里,可是他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一口袋金子。当他从水里爬上来时,发现衣服不见了。原来是第三个小偷把他的衣服偷走了。这就是三大陷阱:大意、轻信、贪婪。

第三阶段,超越自己。当一个人达到忘我的时候,也就登上了人生的顶峰。有人对人生总结了“四个差不多”:50岁时,长得丑长得俊都差不多;60岁时,官大官小都差不多;70岁时,钱多钱少都差不多;80岁时,男人女人都差不多。今年春节,我的朋友给我发一个短信,叫做“人生九个不要等”:不要等到想要爱的时候,才想到去付出;不要等到孤单的时候,才想起你的朋友;不要等到有了职务的时候,才想到去努力工作;不要等到失败的时候,才想到别人的忠告;不要等到生病的时候,才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不要等到分离的时候,才后悔没有珍惜这份感情;不要等到有人赞赏你的时候,才相信自己;不要等到腰缠万贯的时候,才想到去帮助穷人;不要等到临死的时候,才去热爱生活。我觉 得这九个“不要等”把人生的感悟,讲清了、讲透了,也是我们超越自己的人生宝鼎。

当人生不顺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要多从自身找原因,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真谛。作为我们,如有想不开时,可以去看看“三座山”:井冈山、普陀山、八宝山。到了井冈山,你就知道,共产党的天下、我们的政权、我们的幸福来之不易;到了普陀山,你就知道,人要大度、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到了八宝山,你就知道,争权、争名、争利,斤斤计较都用不着。同时,有时间也可以常去三个地方看看:医院、监狱、火葬场。常去医院看看,人经过病痛灾害,什么事才会看得开;常去监狱看看,才会感受到自由的宝贵,就会万分珍惜现有的一切;常去火葬场看看,才会懂得生命的可贵,无论什么级别、荣耀、富贵,在这里都是一堆灰尘。千万不能把个人名利看得太重,要经常做到三个想一想:想一想为建立新中国,牺牲的烈士,想一想过去艰苦条件下工作的老同志,想一想家乡的父老兄弟。这样一想就会想通,就会珍惜自己的岗位,珍惜有限的工作时间,在其位谋其政,不虚度年华。

(四)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作风是力量,是形象。加强作风修养,是党性修养的永恒主题。

1、要除掉官气、霸气、骄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官气”来评价领导干部。有人就调侃,什么是总裁?经常裁人的人 叫总裁;什么叫经理?经常不理人的人叫经理;什么叫老板?老是板着脸的人叫老板。这其实是对“官气”的讽刺。我们每一人都要少些“官气”,多些“正气”,把位置摆正,真正以官德服世人,以政绩显威信。霸气太足,也就是匪气了。有的“一把手”成了“一霸手”,所以有“一把手说一不二,二把手说二不一,三把手说三道四,四把手说是是是,五六七把手,只记不开口。”的说法。

如何搭班子共事,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我有四句体会:对领导尊重但不捧,对同事直爽但不捅,对学生热情但不哄,对老婆正直但不凶。

2、要少讲套话,力戒大话、空话,不讲假话。套话完全不讲不可能,但可以尽量做到少讲,假话是一定不能讲。大话、空话无益工作,失信于民。假话误国误民还误己。1958年浮夸风和“狼来了”的故事,给人的教训太深刻。所以国学大师季羡林讲:“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是告诫我们的真话。

3、要察实情、做实事、求实效。要深入实际,做实事,不能作风漂浮。我们现在讲的困难和问题,都是没有扎扎实实、静下心来干。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难。出路出路,走出去就有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要察实情。这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教学方法。二要做实事。做实事就是不做假事,不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有多种原因,有人讲,形式主义是“带”出来的;形式主义是“看”出来的;形式主义是“评”出来的;形式主义是“逼”出 来的;形式主义是“护”出来的。三要求实效。干工作不仅要“身入”,更重要的是要“心入”。要走出“狠抓就是开会,措施就是发文,管理就是收费,重视就是标语,落实就是动嘴”的误区,敢于负责,敢于较真,工作不管大小,都要一心一意,都要认真、较真,一抓到底,常抓不懈,不出成果不罢休。

(五)要时时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廉与德、能、勤、绩的关系就好比“1”和“0”的关系,要明白一个道理:在廉政建设上,过去的功是不能抵罪之过。一旦廉洁出了问题,一切都会否定。在廉政上,我送大家几句古训,第一,“物必自腐,而后生虫”。就是所有的问题,不必强调客观理由,关键是自己的问题。自己腐烂了,才会虫生;第二,“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贪欲”。所有的祸害,所有的欲望,都来自于贪多、不知足,人心不足蛇吞象。第三,“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亦与之化矣。”就是要大家要慎交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四,“小节不保,终累大德”,小事不小,小节不小。第五,“当官应有所畏”。只有畏惧大自然,像汶川大地震,才能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矩。只有畏惧法制,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第六,“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看天边云卷云舒。人要坦荡,有平常心。第七,“广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斗粮。”有再大的地盘,晚上睡觉时不过八尺宽的床,有万贯家财,每天也吃不完一斗粮。最后是文天祥的“要留清白在人间”。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了,才能留得清白在人间。

我认为要明晰“三条底线”。一是要划清公与私的“警戒线”。有人归纳了六种人:即大公无私为圣人,公而忘私为贤人,先公后私为好人,有公有私为常人,先私后公为小人,损公肥私为罪人。二是要远离纪律与法律的“高压线”。我们每个人切不可以身试法,而要以身作责,遵纪守法。三是要慎待招惹麻烦的“是非线”。要牢记“三个千万”千万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牢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千万不能轻信别人甜言蜜语的承诺,要知道最毒的药往往是最甜的;千万不能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让别人牵着鼻子走。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篇7:人要不断学习的名言

2)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弗莱格

3) 我的箴言始终是:无日不动笔;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瞌睡,也只为要使它醒后更兴奋。——贝多芬:《致韦该勒书》

4)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5) 天生的能力必须借助于系统的知识。直觉能作的事很多,但是作不了一切。只有天才和科学结了婚才能得最好的结果。—斯宾塞:《教育论》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天才!——门捷列夫

6) 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__

7) 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徐特立

8)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 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中,我欲哭无泪。我只是拼命地写着,拼命地记着,拼命地应付考试,仅此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10) 我曾经也一味地以为,学习是痛苦的。在题海中,我无法自拔。在书堆而已。但现在,我告诉自己,学习是快乐的。在学习的花香中,我微笑着,我沉醉着。

11) 提起学习这个字眼,同学们是在认识不过了,在字典里学习的意思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其实这只是它的表面意思,但是一些同学却没有理解它的真正内涵。

12) 应当记忆的不是结论,而是方法。方法是有弹性的,它可以在生活的任何场合应用,而结论呢,因为它和某种特定的条件有联系,它是一种凝固的东西。

13) 在日常生活中,靠天才能做到的事,靠勤奋同样能做到;靠天才做不到的,靠勤奋也能做到。

14) 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15) 学会生存能力,要求我们努力努力再努力。我们一定要争气,我们并不比别人差。作为学生,我们要在自己的学业上努力;作为儿女们,我们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面对成功,我们不能抬起骄傲的头颅;面对失败,我们不能放弃明天的希望。泰戈尔说:“当你因错过太阳而失声痛哭,你也将失去星期星”。胜利的果实固然甜蜜,但对挫折的坚守也固然美好。

16) 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

17) 在社会中,如水滴融入大海的你是个闪着文明之光的新时代代表,带着希冀的翅膀向下期迈进。

18)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19)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日记故事》

篇8:教师要不断“补课”于课程意识

【摘要】课程意识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之一。增强课程意识,研究课程意识的生成机制更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课程改革;补课;课程意识;生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活动最终落实者无疑是一个个处于基层的教师。因此,教师常常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回顾十四年的“新课改”,至今仍然有不同的声音传来,但我想除了课改本身有不完善之处,更重要的是还要从教师本身来寻找原因。教师对课程理解不到位,缺乏课程意识,导致不能很好地领会和落实新课改的精神,特别是一些老教师,往往还是凭借以往的经验在教学,这样很容易与课改走成两条线。所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补补”课程意识这一课,就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课程意识综述

自新课改以来,课程意识备受教育工作者重视。不同学者们以不同的视角理解它,如郭元祥教授从社会意识形态方面,钟启泉教授从课程意识对教学的指导意义,吴刚平教授对课程意识与教学意识进行了有效的分析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课程意识是一种信念,它体现了教师教什么,而不仅是怎么教,它更多的是关注课程的价值、目标和内容。因此我比较认同“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思考和处理课程问题时,对课程价值与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的基本反映。”[1]

二、课程意识对于教师的重要意义

当下,新课改突出强调“教师即课程”,强调教师要有课程意识。可见,在教师层面来看,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整个课程改革的核心,它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实践新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能教出有思想的学生”。[2]

(一)有助于实现有效教学

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领域永恒的主题。而有效教学首先应该是合理的,一是合目的,二是合规律。面对同一教学行为或教学情境,不同的老师做出不同的解释。当他不具备这种理论素养时,其解释只能是经验的,不可能是合理的,一个对课程和教学的认识只停留在经验层面的人,永远不会成为优秀教师。其实作为个体,每个教师都存在课程意识,而问题的关键是这种意识是要如何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是否以显现的形式存在于教师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环节中。

(二)有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把改变学习方式作为核心任务和显著特征,而学习方式的改变首先有赖于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师的课程意识能够指导教学行为、调整行为,使行为真正的内化,从而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这将是教师角色的重大转变。因此“补”上这一课,将会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品位,是一名优秀教师成熟的标志。

(三)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校本课程观

课程意识不同于教学意识,它的演绎和发展最后形成的积淀和结晶就是形成了一定的课程观,对教师的课程行为发挥着指导作用。而这种课程观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体现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的多样化。因此, 教师在个人的教学实践中,要通过各种模式积极主动地树立、完善科学的课程观,并探究如何将这种课程意识向课程的教学行为积极的转化和促进。

三、课程意识的培养

长期以来, 在“怎么教”这类问题的思维模式支配下,我国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强烈的“教学意识”。虽然我们一再地对教师进行培养培训,然而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造成了教师课程意识整体水平不高、甚至部分教师缺少课程意识的不良现象,因此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教师个人和学校的角度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来提升教师课程意识。

(一)加强教学反思,不断生成课程意识

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也有人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只有经过反思,原始的经验才不断地被审视、被修正,去粗取精,得到提炼和升华。这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是教师自我建构教育理念的过程,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是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也是生成课程意识的最重要途径。

(二)课题引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意识生成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很多教师不搞科研,或者应付了事,所以有很多教师忙了一辈子,虽然取得丰富实践经验,却没有形成理论升华和成果的记载。而“搞科研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都是一个教师课程意识思考和升华的过程,对教师的课程意识的生成有着积极的作用”[3]。

当然,课程意识的形成需要不断的“补课”,在这个过程中,它会引领教师改变以往课程与教学过程中的线性思维方式,形成“生成流动的、整体联系”的思维方式,参与到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成为课程与教学变革的主体,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陈华聪.从课程意识到教学行为:教师成长的方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2).

[2]张文军. 引导学生思考 做有思想教师[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3(5).

[3]王效靖,冷泽兵.论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课程意识[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附注:本文系“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重点研究课题——小学数学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特征研究(课题批准号:XTZX20130004-1)”的阶段性成果。

篇9:教师要不断学习善于反思

方 云:高考总分为680分,现被北京大学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录取。

“学习就是要相信自己,不断地超越他人。”说起高中三年的学习心得,方云觉得自己在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外,就是在不断地超越他人。他说,刚进入高中的时候,在学习上,他和别的同学有一定的差距。那时候,听到别人说哪个人很强或谁学习很“厉害”,他心里总会有些想法,总想超越他们。

前年,他和班里的同学一起去参加22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由于还有一道题目没做出来,他未能进入复赛,而当时班里有3名同学进入复赛。“那时候我很失落,平时和他们在一起吃饭,大家都会谈起复赛的事情,而且老师在平时也经常会提起他们的优秀,总感觉心里有点不舒服。”方云说,但在感觉不舒服的同时,他也认识到自己对某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于是就努力寻找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差距,然后在此基础上下工夫。“为了第二年的竞赛,我做了大量的题目,并去杭州等地的书店找各种竞赛习题和书籍。”他说,要超越别人就要下更多的工夫。在做大量练习的同时,他还把物理竞赛训练过程中碰到的一些比较难的题目抄下来。因为物理竞赛的题目都很长,当时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他的行为,但方云认为,在抄这些题目的过程中,他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有了一个重放的过程。

当然在学习上,还要有自己的方法。方云说,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他的数学成绩一直比较好,所以平时他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很少去做数学方面的课外书,而是把时间花在那些薄弱的课程上。与此同时,他喜欢做比较薄的参考书,他觉得将那些薄薄的参考书一本一本地做下来,会让他产生成就感。除此之外,他的课堂笔记很详细,平时只要翻开自己的课堂笔记,就能看出老师怎么把问题引出来的,问题在哪里等。这样,平时看一遍课堂笔记,就相当于把书重新看了一遍。

相关经验:

1.平时学习压力比较大,可以通过与同寝室的同学聊天来排解压力,也可以和同学一起多谈谈未来,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增加自己的信心。

2.模拟考试时,大家往往波动比较大,如果这次没考好,要相信自己下次能考好。

3.高考的时候,如果自己感觉还可以,就不要让家长陪同,有时候家长的焦虑心情会感染你。

篇10:教师要不断学习善于反思

对于白领女性们来说,学习是用来充实和完善自己,以增加为事业打拼的实力。然而,人才的竞争、工作的压力和家务的拖累,又使职业女性的学习之路倍加艰难。

管理女性学习意识觉醒

有调查显示,30至40岁的职业女性中,近三成出现身心疲惫、烦躁失眠等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对前途以及.钱.途开始担心,担心会被社会淘汰;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开始产生一种依恋。其中30%以上的女性表示想要学习充实自己,使自己在职场竞争中更具备能力。现实的确很残酷。由于种种原因,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尤其是高级教育)比男性少得多,同时社会角色(比如说女儿、这两天正在找工作,无意中看见厦门人才网最新招聘信息还不错,面试到了一份很满意的工作,值得信赖。妻子、母亲等)也会影响到她在工作中角色的扮演情况,女性往往被要求更为顾家一些。并且,在工作中,如果男女的条件相当,女性升职的成功性往往要比男性弱。

记者曾参加过两次人力资源方面的学习交流会,与会者中女性占据了多数,一位参与者说,.做为职业女性面临的压力太大了,如果不充实自己,那么在工作中就很难开展起来,尤其当你成为管理层时,这种学习就更为必要.。在学习女性中,职位越高,参加学习的可能性就越大,面试投递简历或者发布人才招聘信息龙岩人才招聘网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位训练机构的负责人认为,.以往女性除了工作,重心就放在了家庭,而现在随着女性不断走上管理层的机会增加,她们对于压力的感受也就越大,要求学习的感受就越强,虽然这一部分人要少于男性,但是一种上升的态势,可以说女性学习的意识在觉醒.。一部分女性在事业达到一定高度就处于停滞状态,很难冲出瓶颈,唯一的办法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不但在工作中摸索经验,而且要系统地从理论上训练、提高自己,学习世界上先进企业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思维理念,向更高层次的科学理论进军。否则,就原地踏步甚至被淘汰出局。职场没有.女士优先.,职场女性应淡化性别特征,扬长避短,通过充电来加大自己的能量,去与男士拼搏、与市场竞争。以弱势姿态出现的女性管理者并非是真正的弱者,当她们潜在的实力爆发出来,将有一番不可低估的作为,甚至是惊人之举。熟悉内部组织当你初到新公司上班时,首先,你必须了解公司内部组织,如有哪些部门或哪些科室,每个部门主管是谁,所负责的主要工作是什么。除此以外,你还要了解公司的经营方针和工作方法。熟悉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疑聚力,找工作的时候在三明人事人才网上面投递过简历,信息挺多,很多职位可以供选择。以及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也有一些公司会把这些.行为.形成文字并编印成册。如有家著名的IT公司曾一度规定男士不能穿平底鞋,不能打绿领带。而大多数公司则没那么多繁文缛节,甚至没有成文的规定。为了尽快融入公司,必须学会察言观色,并且要不耻下问。因为每个公司都会有成文或不成文的习惯做法。

熟悉规章制度

你在员工手册中已看到了公司的规章制度,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得领会:哪些规章制度正被严格地遵守着?哪些不是?前几天找工作想看看有关面试方面的知识,无意中发现泉州人才网最新招聘信息里面有很多有关职场的文章,学习了不少知识。公司里不成文的规章制度又是什么?如果你不能很好领会,就会在日后的工作中.碰钉子.,并且永远意识不到你在哪里犯了错。当然,要熟悉上述繁文缛节得花上一段时间。新员工首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尽快学习业务知识。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完成上司交待的工作,这种知识指的是实践经验,而不是学校里学的书本知识。

2.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如能提前完成当然不错,但过于提前也会让老同事们难堪。

3.工作中不要闲聊。因为工作中的闲聊不但会影响你的工作进度,也会影响别人的工作情绪和工作环境的安宁。

4.未充分了解上司所交待的任务前,一定不要因为怕事而不敢问清楚,更不可不懂装懂、自作主张。

5.离开工作岗位时要收妥资料。万一丢失文件或是让公司以外的人看到不该看的机密,到时候你就.吃不了兜着走了。.找工作准备简历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简历写作指导类的文章也到处都是。但之于简历本身,其对毕业生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已经有过一定的工作经验的职场中人。面对就业市场的萎缩,简历几乎是无效的求职手段。那么不用简历,在这.金九银十.的跳槽季节,又有哪些更好的途径能让我们照样越跳越高,做一回职场牛人呢?

让人脉资源为跳槽做足铺垫

张小姐最近的心情不错,下个月她就要去另一家网站任副总编辑一职了。同事们也都认为这样的好机会应该属于她,因为她有一张人人羡慕的人脉资源图。但凡同事们在工作上有困难,张小姐总能凭那张人脉资源图搞定。也难怪,张小姐已做了五年的网络编辑了,长期负责教育类信息编辑工作,求职面试靠的不只是努力,在南平人事网信息繁多,如何从这些招聘信息里面筛选出好的职位也是有窍门的。其敏锐的网络感觉和娴熟的编辑业务以及有口皆碑的敬业精神在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张小姐是一位有心人,在平时的工作中,她比较注意经营自己的人脉资源,对人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五年来,她与各大网站和行业网站的编辑的接触很多,与业界的交往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在平时,电话、电邮、短信、QQ、MSN等一个都不拉,与一些网站和教育机构的同行们还时不时的一起逛街下馆子看电影什么的。一句话,是一位有心人。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95%的人力资源主管或是求职者透过人脉

关系找到适合的人才或是工作。张小姐的成功跳槽,就印证了这一点。她有机会去竞争对手的网站任职副总编辑,除了她本人的能力外,还在于她善于对人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职业专家指出,编制一张自己的人脉资源图的关键是需要根据各个朋友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等级的联系频率,投递了很多简历都没有消息。后来在佛山招聘网上面投完简历的当天就收到了很都面试通知。因为我们不可能和每个人都保持很密切的联系。同时,建立人脉是持续的过程,不仅仅是四处搜集名片,也许这些人无法立即介绍工作机会给你,但是保持联络就有机会,后续的联系目的主要是让双方了解对方的最新状况,并取得最新的信息,建立长久的互惠关系,以便在需要的时候用得上。

让派对增值为求职服务

在IT业从事销售管理的张先生性格外向,是一位天生的乐天派,他人到哪儿就把欢乐带到哪儿。如果你在深圳招聘网上投递过简历,你会发现上面的信息量很多。不过最近张先生的发展可不太顺利,其所在单位业务调整,张先生在职业生涯发展出现了一些暂时的停顿,他在家一边调整,一边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前一阵子,一个过去的同事组织了七夕派对,邀请张先生参加,张先生是一个爱热闹的人,就去了。当天的派对组织得很成功,现场气氛也一直不错,难得的是竟然有不少的人来自IT业。组织者让大家先做自我介绍,由于当天的主题是关于七夕的。张先生在派对上大方向大家介绍自己,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于IT对于销售和销售管理的见解,张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风趣给大家带去了阵阵欢笑。自我介绍之后是互动游戏时间,组织者将参加派对的分成了几个小组,张先生的管理特长也得到了极致的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所在的小组也拿到了当晚的最高分。在之后的自由活动时间里,大家互换名片,因为张先生的表现,很多人都主动来与他交换名片,其中有一位先生是一家公司老总,闲聊之中,这位老总得知张先生从事销售和销售管理工作已有多年的经历,但是不巧赶上了公司的业务转型,正在找工作,于是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原来这位老总的公司正缺一位销售管理高手呢。于是,一周之后,张先生交接完手头的工作,跳槽进入新的公司任职销售总监。职业专家提醒:派对就是派对,不是参加派对不是为了跳槽,而是为了认识更多的朋友,但在派对后的机会不容忽视。所以在派对上聊到自己的工作时,有时间可以去广州人才市场逛逛,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尽量多给对方一些正面的信息,多聊一些你对于本行业的发展的认识,你的职业生涯的规划等等,这些都会对你有所帮助。切记,不要在派对上批评你的老板,不要抱怨好的工作机会难得等,你想一想,哪一个老板会喜欢一个对公司要求太多对自己又没有信心的员工呢。

不要随意向猎头公司说.不.能让猎头盯上的都是不愁找不到工作的人,有调查表明,48%的人会非常欢迎猎头的到访。这一点对于刚从海外学成归来的李先生来说,更是如此。李先生回国后想尽快的落实自

己的工作,由于李先生在出国前就在某大公司做到了中层的职位,其良好的建筑背景和新颖的管理方式在建筑界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李先生一回国,职业顾问王斌就注意到了他,最重要的是,她的一个老客户正好有一个国际知名企业的工程部高级经理的职位空缺。某人士,曾有过一个次猎物不肯上钩的经历。那一次她为一家公司物色一名人力资源总监,她与自己相中的猎物沟通时,该猎物认为自己在该行业潜入得还不是很深,做得还不够专业,目前还不太合适这个职位,而且现在跳槽的话发展的潜力也不大。过了几年后,徐女士自己也承认确实如此,毕竟猎头公司的顾问与人才的角度不可能完全一样。

上一篇:杨老师我想对您说-作文下一篇:英语教师师德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