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技术部岗位职责3.2

2024-05-03

生产技术部岗位职责3.2(共6篇)

篇1:生产技术部岗位职责3.2

2014年安全、保卫目标责任书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各级安全、保卫目标责任制,保证分公司生产经营安全健康的发展,特签订安全、保卫目标责任书。

一、控制指标:

1、行车事故百万车公里,责任事故率2次,责任事故死亡率0.3人次,特大责任事故为零。

2、无重大火灾事故、盗窃案件发生。

二、工作指标:

1、执行上级和公司有关安全生产、治安保卫的法规、文件、规定标准。

2、按规定设置安全、保卫管理职能部门,专职人员配备齐全,并符合培训、考核、发文认可、持证上岗规定。

3、(职工)驾驶人安全教育例会每月2次以上,到会率100%,年受教育60小时以上,教育率达100%;新职工(含转岗)三级安全教育率达100%;开展专项安全预防活动年内达到4次以上,有方案、有措施、有检查、有效果。

4、驾驶员“三证两卡”合格率达到100%;特种作业人员、治安、防火、重点要害部门工作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100%。

5、建立健全各项安全、保卫规章制度、标准;完善安全责任追究制;安全、保卫基础工作按公司标准设置簿、帐、表、档并填

写规范、齐全;按规定时限上报有关报表资料。

6、定期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年内不少于12次,有量化指标、有记录隐患措施、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行为要及时查处,确保安全生产。

7、事故报告、报批及时,无漏、拖、瞒报事故发生。按规定时限召开不同类别的事故分析会。

8、落实昼夜值班制度。春运及重大节庆期间,严格执行安全、保卫规定,有效预防各类事故;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防爆炸及“三品”检查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9、严格用火用电及重点要害部门的安全管理。“三防”(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达到100%;消防实施器材配置率、完好率100%。

三、奖惩措施:

凡年内发生重、特大行车责任事故,重大火灾及盗窃案件,均按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追究制若干规定》及补充规定处理。

分管领导:经理:

2014年月日

篇2:生产技术部岗位职责3.2

我校机电一体化 (灌装自动线维护与管理专门化) 专业 (以下称“机电专业”) 是全国首个面向啤酒饮料等行业, 培养从事灌 (包) 装生产线的设备制造安装与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技术消化与改造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2001年被批准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2005年通过验收被批准为广东省级示范性专业。

多年来, 以“灌装生产线”为载体,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职业岗位分析, 构建了“以灌装线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岗位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取得了显著成效。

构建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与程序

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机电专业课程体系, 就是基于灌装生产线技术岗位 (群) , 以就业为导向, 从广泛调研入手, 按照“专业调研、明确目标、分析构建、改革探索、重点建设”的思路, 构建与培养灌装生产线的制造安装与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技术改造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做到技术岗位 (群) 明确;职责要求明确;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标准明确。

机电专业基于灌装生产线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与程序如图1。

构建机电专业课程体系要把握的两个关键

1. 广泛专业调研, 了解社会需求。

包括以多渠道、多形式对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行业企业、对同类院校的调研。让教师走向社会、深入企业实践, 了解行业动态, 通过深入走访机电一体化灌装生产线技术装备的制造企业、装备的使用企业、行业协会等, 掌握本专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通过对同类院校的调研, 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专业教学改革以及课程建设的现状。

2.深入专业论证, 把握课程开发“两要素”。

由灌装生产线制造企业及使用企业的技术人员、行业协会、专业骨干教师组成机电专业指导委员会, 分析本专业就业岗位 (群) 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知识与能力,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 围绕灌 (包) 装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的制造安装与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引进消化与创新等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知识和能力, 认真领会课程开发的“两要素”, 即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和课程内容排序的标准, 优化重组教学内容, 构建本专业基于工学结合教学的课程体系。

构建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1. 基于灌装生产线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

按照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与程序, 把握好两个关键点, 机电专业教学团队对灌装生产线技术岗位 (群) 职责进行细化分解, 在此基础上进行能力分析、能力重组构建行动领域, 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 将有关机电类课程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 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 使陈述性知识的总量没有变化, 而知识在课程中的排序发生变化, 构建学习领域课程, 解决在灌装生产线技术岗位上该“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问题。

按照职业技术教育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 本专业以灌装生产线主要单机为教学载体, 按照“专业认知→识图与绘图→分析与制作→组织与管理→装配与维修→运行与控制→改造与创新”教学单元, 阶梯递进式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机电专业构建的专业技术基本能力学习领域课程和核心与综合能力学习领域如表1。

“基础共通学习领域”课程, 包括文化与职业共通性教学内容, 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能力等基本能力;“专业技术基本能力学习领域”课程,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基本能力;“核心与综合能力学习领域”课程,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专业核心能力, 即灌装生产线的制造安装与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引进消化与创新能力。

2. 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探索

(1) “基础共通学习领域”课程, 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如“计算机应用”课程, 采取以“工作总结的撰写及排版”、“设备说明书的编写及排版”、“生产报表的编制”、“工作邮件的处理”、“工作文档的演示”等任务驱动教学, 培养学生掌握Excel、Word、Power Point等文字与图表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机电应用数学”课程, 采用以“轴的强度计算和解析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任务驱动教学, 学习导数及二阶导数、定积分的知识;以“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方法”任务驱动教学, 学习定积分、概率密度函数、概率分布函数及方差的知识, 训练和培养学生在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内的数学应用能力。

(2) “专业技术基本能力学习领域”课程, 主要在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基地, 采取机电仿真、机构模拟法, 以任务驱动, 案例教学逐项培养, 并融合考证体系评价, 如CAD绘图考证、电工技能考证、钳工考证等, 培养学生灌装生产线机械工程、电气电子工程基本知识与技能, 具备对相关生产线自主学习能力, 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

(3) “核心与综合能力学习领域”课程, 即核心课程, 主要在灌装生产线设备的制造企业和使用企业的装配现场、车间机组等真实工作环境下, 由企业外聘教师、专业指导教师, 采取项目分解、任务驱动、集中培训方式, 让学生“通过行动来学习, 工作即学习, 学习即工作”;按照灌装生产线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与考核标准,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专业核心能力, 以能力考核为主, 校企共同考核评价。如“灌装线设备安装与维修”等课程, 在校外实习基地的装配调试现场、生产包装部、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场地组织教学, 通过完成相应的项目, 使学生基本具备灌装线设备制造安装与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等专业核心能力;学会运用灌装生产线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相关生产线同类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

总结与思考

1.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学习领域课程的特点

(1) 学习内容是来源于工作实践的典型的工作任务, 课程目标与任务明确, 学生感觉实在, 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 促进了学生关键能力的提高。

(2) 按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进行教学设计, 学习过程具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

(3) 充分挖掘社会资源, 依托优势企业, 采取“工学结合、项目驱动、任务导向”式教学, 在满足企业岗位要求的同时, 学生获得了职业生涯发展潜力。

(4) 学生在综合的任务中思考和学习, 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考核评价与反馈的全过程, 实现学生对专业由陌生到熟悉、专业知识由单一到综合、专业能力由低级到高级的培养过程。

2. 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成效

(1) 找到了校企合作共赢的共同点, 使专业人才培养紧紧围绕企业需要进行, 企业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从中很好地选择自己所急需的实用人才, 促进了本专业“灌装生产线导向, 校企联合培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进行, 真正实现“工学结合”。

(2) 加强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 促进了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转变, 使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得到提高。教学方法由传统方法向灌装线项目教学法、单机案例教学法、机电仿真教学法等转换;教学场所由传统的单功能教室, 向兼有集中讲授、小组讨论、实验和实际操作的校内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转换;互动教学, 将先进的灌装线技术融入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各个教学环节, 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 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3) 促进了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特别是校外实训基地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学校投入和企业共建, 不断整合现有资源, 改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 重点建设“灌装生产线生产性实训中心”;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 积极开拓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热心支持教育事业的灌装生产线技术校外实习基地。到目前为止, 本专业建成的主要校外实习基地, 在学校是领先的, 且这些实习基地在行业里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很高的知名度。

(4) 教材、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内容丰富、技术先进, 形式多样。校企合作以4万瓶/时啤酒灌装生产线为主线, 编著专业核心课程特色教材《灌装线设备安装与维修》等, 并制作与之配套的音像教材, 确保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特色教材既可为本专业学生学习所用, 也可为广东和全国的啤酒饮料行业灌装生产一线人员培训所用, 这对于提高生产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率, 使啤酒饮料行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很大的作用。

总之, 通过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认为高职院校要构建“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岗位分析进行教学设计是基础, 校企合作是前提, 建立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是保障,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建设是关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3]陈解放等.教学相长:高等教育教师基础知识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篇3:生产技术部岗位职责3.2

关键词:龙软3.2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绘制矿图

1 概述

开滦范各庄矿业分公司是新中国第一座自行勘察、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大型现代化矿井。该井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境内,1964年10月投产,至今已生产50年,现核定年生产能力450万吨。矿图是煤炭生产的基础资料,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电子版图纸大多借助于AUTOCAD软件绘制图纸,已广泛应用到各个技术部门,但它对处理属性信息和图形间的拓扑关系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为地测部门信息查询和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龙软3.2技术是由北京龙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套针对煤矿地测、生产、安全等而量身制作的一套非常适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该软件通过建立地质、测量数据库,实现从原始基础钻孔数据或导线点数据等自动生成并动态修改矿山地测部门的各类图件,实现了“数字矿山”多专业的空间数据共享与交换。

2 基础数据管理系统

龙软绘图软件具有强大、方便、实用的图形编辑功能,灵活的数据存储方式,支持空间数据库,实现了煤炭各专业数据共享与多源数据无缝集成。范各庄矿电子版图纸都是二维图纸,没有数据库系统,无法建立数据的空间位置关系,龙软技术的引进解决这一难题。

2.1数据库管理

利用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地质、测量数据库。地质数据库主要存储钻孔、地质构造资料等,其中调用钻孔基础数据可自动生成单孔、综合柱状、煤岩层对比图等。测量数据库实现原始的测量外业基础数据录入数据库,达到成果计算、成果配套整理工作随时完成,并为下一步自动生成巷道等矿山地测各种图件提供了数据准备。

2.2配置数据库

在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数据库,在龙软3.2地测空间管理信息系统工作界面中进行数据库的配置,输入服务器名称、用户名和密码等,使数据库与制图软件有效的链接,以便提取数据库中数据,自动生成巷道、绘制停采线、构造、碎布巷道、采空区、煤层小柱状等。

3 龙软3.2技术绘制矿图

3.1龙软软件通过调用数据库中的数据生成巷道,包括以下方面:

(1)连接数据库。根据绘图需要将数据资料从数据库中获取出来,同时选择要绘制的巷道所需的“矿井水平”→“采区名称”→“工作面名称”→“图纸的比例尺”。

(2)巷道的绘制方法:交互式、全自动式,交互式绘制方式中,选择“新巷道”是在没有巷道的情况下新开掘的巷道;“老巷道”是在现有巷道基础上绘制新开拓的巷道。交互绘制巷道是延伸巷道最为常用的方法,根据形成巷道的逐个导线点进行选择。选择“全自动”绘制巷道,可选择一次性生成整个水平、整个采区、整个工作面或整条巷道,方便快捷。

3.2龙软3.2技术实现了龙软图像文件与AUTOCAD等之间的轻松转换。

范各庄矿于2013年引进龙软3.2技术,以前都是AUTOCAD软件绘制的图纸,为了更好服务生产,经常会在龙软绘图与CAD软件之间的进行转换。龙软3.2技术对于CAD图纸可直接打开编缉操作,直接保存成龙软图纸的格式。CAD图纸要转换为LRGIS图纸可直接打开,但首先将CAD图纸中的部分内容(用户在CAD 系统中创建的填充符号、线型)进行相应的处理,转入后图形变化小,修改的工作量也会大大减少。

3.3 图例和符号

龙软3.2绘图软件具有煤炭行业规范的标准岩性编码与专业符号库,在绘图过程中直接选取点、线、面使用,同时还增强了图例、线型及充填符号的制作功能,可根据制图的需要修改或创建新的符号,非常方便,以前总是利用CAD软件的绘图功能自己做图例符号、线型等,费时费力,龙软技术引进大大提高绘图的效率。

4 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

龙软3.2技术实现网络远程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建立一个煤矿数字化图文管理平台,主要功能是用户可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系统完成矿图、文档、报表等资料的查询、上传、下载,为不同的层次管理者设置不同级别的用户,达到浏览和查询、下载的目的。可与上级公司、各子公司单位之间互相沟通,进行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方便快捷,确保安全生产。

5 缺点

龙软软件3.2技术适应矿山测量的需要,但也存在着不足和改进的地方,按照《煤矿地质测量图例》使用龙软软件修改工程图时发现一些问题:

(1)CAD图纸转换龙软图纸时,断层交面线、井田边界线中是“块”的属性线无法变宽,修改很不方便。

(2)CAD图转换龙软图纸时,在背景为黑色情况下,断层、煤巷产状等部分标注不显示,在服务生产时看不到标注,容易造成数据丢失或错误,可能会影响生产。

(3)在使用龙软软件时,在改变图素的颜色时,图层、圖素的颜色不显示色号,参照《煤矿地质测量图例》进行自行调整比对,很不方便。

(4)使用龙软测量数据库中,插入测量数据时,“前视至底”的命令行无法进行计算,使用不方便。

(5)填绘图纸时,调用数据库后,生成的巷道图时,标高与点不对应,容易造成错误。

结语

综上所述,龙软3.2技术为煤矿搭建了数字化共享平台,实现网络远程管理,已成功将范各庄矿的测量导线点成果资料、钻孔资料录入了测量数据库、地质数据库,实现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自动成图等功能,为煤矿提供更为可靠有效、快捷高效的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减轻了地测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煤矿管理的高效化,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现代化保障。龙软3.2技术也有不足之处,随着龙软软件使用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的不断更新,通过AUTOCAD绘图技术和龙软绘图技术相结合,使我们绘制的图纸会更加快捷,更加精准,使企业向着数字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更好的服务好生产。

参考文献

[1] 李丁菲、胡文朋.龙软3.0在地测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1(30).

[2] 蔡万明,刘欢欢.地测空间信息系统在煤矿地质测量中的应用[J].中州煤炭,2010(1). [3] 赵巧红.地测管理信息系统在凤凰山矿的应用[J].洁净煤技术,2009,16(2).

[4] 陈雪芳.龙软应用程序在煤矿企业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10).

[5] 刘亮,林晓波.急倾斜煤层地测空间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 煤炭科学技术 2011(11).

作者简介:詹云虹(1975—),女,河北唐山人,地质工程师,开滦股份范各庄矿业分公司地质科从事地质技术。

篇4:生产技术部岗位职责3.2

1、利用“合作学习”, 让学生经历无理数的产生过程。

2、让学生了解无理数, 实数的概念, 了解实数的分类, 初步学会实数的大小比较。

3、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将数和图形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4、理解相反数、绝对值、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同样适用于实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无理数、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难点:无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 如√2等无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 需要比较复杂的几何作图, 是本节教学中的难点。

三、教材分析

《实数》是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一节概念课。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平方根以后, 通过学生合作探究, 揭示出像√2, π等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存在, 从而引入了无理数的概念, 使学生体验到数还必须扩展。

另外, 无理数的引入, 数集扩充的教学中充满着对立与统一的辨证关系,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蕴含着数形结合的思想, 把实数进行分类, 培养了学生的分类意识, 使学生养成多方位的思考方式。

本节课通过合作学习, 共同探索, 经历无理数的产生过程。利用计算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实施教学, 体现直观性。精心设问, 适时、适度采用激励性语言,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从而较好地完成实数概念的建构, 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 把学生进行分组, 准备好材料:两张小正方形纸片, 剪刀等。

(2) 让学生剪一剪, 拼一拼:把两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 提问:此时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

学生思考、讨论、动手。学生代表展示成果, 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和作, 交流讨论, 让学生体验√2是切切实实存在的, 并为后面在数轴上表示√2作好铺垫, 分解难点。

2、尝试探索

进一步提问:√2到底是多少?

介绍估算的方法:

利用计算器来估计√2的值。

用上述方法得出一系列越来越接近的近似值, √2=1.414213562373095……

引导学生用小数的观点来看该数:不是整数, 不是有限小数, 没有循环, 是有理数以外的数, 从而引出无理数的概念。

学生思考、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猜想

利用计算器求出:

1.4<√2<1.5, 确定十分位。√2=1.414213562373095……

学生观察、思考、猜想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用亲切的语言鼓励学生猜想√2的值,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计算机计算辅助功能。此环节旨在让学生经历无理数的概念的产生过程, 感受无理数的无限不循环的特征, 体验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本质区别。

3、剖析概念, 扩展数集

请同学列举几个无理数, 归纳无理数的三种类型:

(1) 提出大家接触过圆周率π。

(2) 提出像√2这样开方开不尽的数。

(3) 指出有规律但不循环的数。

讲述古希腊数学家希伯索斯, 因提出无理数的发现而被抛进大海的曲折离奇的经历。

从学生的列举, 引导学生发现无理数也有正负之分。

无理数的产生, 又一次扩大数的范围。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师生共同完成实数分类表

思考、举例, 积极发言

设计意图:这里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引出当前要学习的知识, 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 这是符合建构主义理念, 也有利于本节课重点的突出, 难点的突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并感受数学家的献身精神, 培养学生分类的思想。

4、课堂练习, 反馈调控

出示练习:

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属于有理数的有:____属于无理数的有:____属于实数的有:____学生口答, 讨论纠正错误

设计意图:遵循教材安排, 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练习题以随时反馈教学效果。

5、探究, 归纳

出示练习:

学生回答给予积极性评价, 自主学习并口答。归纳出:

在实数范围内, 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 同样适用。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善知识系统。

6、发展能力

(1) 引导学生在数轴上作几何作图

(2) 出示例题

例:把下列实数表示在数轴上, 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用“<”号连接)

-1.4, √2, 3.3, π, -√2, 1.5。

巡视、个别辅导

引导学生要注意:数轴的单位长度要取适当的长度;π在数轴上表示取它的近似值。

最后通过上例, 借助计算机的辅助功能, 问:同学们在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之间存在怎样的一种关系?

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解 (略)

思考、讨论师生共同归纳

在实数范围内、每一个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反过来, 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 我们就说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 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及计算机的辅助功能, 比较容易的让学习了解了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这样的设计是突破难点的较佳途径。

练习1:课本第66页第1题

巡视, 个别辅导、展示学生的练习并给予积极性评价。

阅读题目、思考。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为了拓展一些有特殊数学需求的学生的数学思维, 增强他们的自主探究、实践能力。

7、回顾小结布置作业

谈一谈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出示作业:

(1) 必做题:课本第67页A组、B组题;选做题:C组题

(2) 作业本3.2节

讨论、整理、口答

相互补充。思考、自我评价、记录。

篇5:生产技术部岗位职责3.2

1 生产情况

水泥磨主机配置见表1, 水泥组分和配比见表2。

2 出现问题及解决措施

2.1 研磨体窜仓问题

2006年1月之前, 频繁出现三仓研磨体窜至二仓事故, 先后进行三次清仓倒球, 重新筛选研磨体。检查隔仓板均完好无破裂现象, 当时认为是因为三仓饱磨造成微段从中心孔窜到二仓。因此, 采取措施:1) 降低三仓研磨体填充率, 倒出5t钢段运行, 但窜仓现象仍然存在;2) 把二仓中心孔加上圆形篦子, 篦缝8mm, 结果还是出现窜仓现象。

经过分析认为, 双层隔仓板内部存在问题, 因二仓隔仓板为双层, 内部为内选粉筛网, 拆下一块隔仓板发现, 内选粉回料板与隔仓板之间的连接螺栓多数断裂, 存在缝隙。正常时当研磨体进入后, 由内选粉回料槽返回三仓, 但因为存在较大缝隙使研磨体直接进入了二仓。采取措施:重新紧固内选粉回料板与隔仓板之间连接螺栓, 并对间隙较大的缝隙进行补焊处理, 彻底解决研磨体窜仓事故。

2.2 三仓饱磨问题

因水泥磨使用物料水分较大 (混合材水分6%左右) , 磨机台时产量达到45t/h时, 运行时间较短, 经常出现三仓饱磨现象, 被迫止料空磨, 严重时停磨清理三仓隔仓板篦缝, 每次停磨处理都得半个班左右。为保证稳定运行只能控制台时产量在40t/h以下运行, 磨机电耗较高达到38k Wh/t。

采取措施:

1) 控制混合材水分, 将炉渣水分控制在4%以内, 脱硫石膏晾晒后再使用, 保证入磨综合水分在1%以内, 运行时磨机三仓仍然频繁出现饱磨现象。

2) 进一步降低入磨物料粒度。开启熟料破碎机, 熟料粒度降低到10mm以下。系统拉风量加到最大, 但运行时饱磨现象并没有改善。

3) 经过停磨进磨认真观察, 并测量研磨体装载量, 最终认为原设计研磨体填充率过高, 造成磨机频繁饱磨。为此, 将三仓研磨体的填充率由32.26%逐渐下调, 每次降低5t, 目前填充率降到22.83%, 三仓研磨体由65t降低到46t, 同时根据磨音及水泥比表面积情况调整一仓、二仓研磨体级配, 适当降低平均球径, 目前磨机总装载量仅为115t。降低填充率后, 磨机基本未出现饱磨现象, 而且水泥比表面积未降低。磨机研磨体级配调整前后见表3。

经过以上调整, 磨机台时产量达到45t/h以上, 三仓再未出现饱磨现象。在混合材总量不变的基础上, 添加5%~10%粉煤灰、降低炉渣或石灰石的配比后, 台时产量最高可达到50t/h, 而磨机系统实际运行功率降低较大, 磨机处于低消耗运行。

3 取得效果

3号水泥磨机研磨体优化调整并重新设定填充率后, 磨机能够正常运行, 再未出现饱磨及研磨体窜仓现象, 相对原设计节省21t研磨体, 磨机负荷降低, 主电动机电流从155A降到135A, 目前磨机实际运行功率为1 330k W, 辅机实际运行功率为85k W, 总功率仅为1 415k W, 磨机台时产量达到45t/h, 水泥比表面积控制到380m2/kg, 水泥性能没有明显变化, 磨机单电耗仅为31.45k Wh/t (见表4) , 实现了磨机的经济运行。

篇6:生产技术部岗位职责3.2

2015年10月18日, 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基地建设项目定础仪式在增城开发区核心区举行, 宣告项目正式动工建设。该项目是增城开发区2015年重点引进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之一, 总投资3.2亿元, 预计2016年竣工投产, 建成后将成为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的南方研发基地。据悉, 天加空调广州基地项目是增城开发区2015年重点引进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之一, 其动工建设是增城开发区2015年以来全力推动高端装备制造, 引进和落实项目的一个里程碑, 其将有力推动增城开发区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预计建成达产后5年内将实现每年7.5亿元的年销售收入, 将成为南方最大的空气处理机组制造基地。

上一篇:青苹果的成熟旅程作文下一篇:党课培训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