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高考那些事

2024-05-07

王石高考那些事(通用8篇)

篇1:王石高考那些事

王石高考那些事

王石:“拼爹”上了工农兵大学

学历:兰州铁道学院(现兰州交通大学)

现任: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

王石,原籍安徽,1951年出生于广西柳州。17岁初中毕业后,他没有去农村插队,而是依照父母的意愿去参军,在新疆做了5年汽车兵后,转业在兰州做了1年的工人。

1974年,王石年满23岁,由于其父在柳州铁路局当领导,他得以进入兰州铁道学院当了工农兵大学生,读给排水专业。1980年参加某招聘考试,进入广东省经贸委做经济情报研究工作,一待就是6年。

1984年左右他下海创业,第一桶金是靠做饲料中介商。1988 年更名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王石任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这一年11月,万科参加了深圳威登别墅地块的土地拍卖。

篇2:王石高考那些事

这几天,气温骤将,五颜六色的棉袄统占了市场,我不由得想起大学校园里的女儿,忍不住在微信上叮嘱一番,看了她们学校公众号上的文章,摘抄几句,让天下儿女能读懂父母的心。

天下秋裤,穿久必脱,脱久必穿。

又到了妈妈叫你穿秋裤的时节了,还不快带上你的秋裤,来迎接这任性的冷空气。

都说:“把秋衣扎进秋裤里,把秋裤扎进袜子里,是对冬天的基本尊重。”

看似一些平淡的句子,今天读起来却那么温暖,忍不住忆起陪女儿高考的那段日子。

(一)送考

六月的那几天牵动高考父母的心,点点滴滴拾起,恍若就在昨天。眼看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我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担心女儿患上考前综合症,又担心她感冒发烧,不能如期参加高考,总是操不完的心。

平时喜欢贪睡的我,那天五点就醒了,本想再睡半个小时,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我只好起床,隔着门缝瞧了一眼女儿,见她睡得正熟,心中稍许有了一些安慰。

六点半闹铃响起,女儿起床,梳洗完毕,奔赴学校。起初女儿听说我休假陪她高考,说什么也不要我送她,说反正进不了校园的,我说我送到大门口,亲眼看着你坐着豪华大巴车奔赴民中考场,女儿笑了笑,不再拒绝。

考试前,女儿听说分到民中考场,一脸的不愉快,说来回颠簸耽搁时间。我告诉她说:“这是个好机会,第一次享受高考生的优等待遇,值得回味。”

她头一天看考场回家,无比自豪地说:“妈妈,留在一中的考生好羡慕我们,看我们坐着豪华大巴车,一路畅通无阻,好不威风!”

记得那天,我和女儿刚到校门口,就碰到了她最好的同学,我说给你俩照一张合影,留作纪念。起初女儿不同意,她同学的爸爸说:“照一张留作纪念,为你们加油!这是最美好的回忆。”便有了美篇上第一张的镜头。

女儿留着青春式的短发,头发有点长了,她说考完了再剪,要不然会“从头再来”的,有点小迷信哟!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校门口送考的人特别多,有爷爷奶奶级别的,有爸爸妈妈专门送考的,还有哥哥姐姐送考的,我站在人群中央,目送女儿进了校门。我们就这么静静地站着,期盼着孩子们顺利入场出场。若碰见熟人打过招呼,问一句:“你也送考呀!”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看!一中考生准备出发了!家长们迅速让开一条道,只见每辆大巴车上挂满鼓励人心的标语。一辆一辆的大巴车缓缓从我们眼前驶过,我举起了右手为所有的考生加油!女儿告诉我她坐的八号车,一抬头,正好看见她向我挥手。

(二)查分

闲时读了公众号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录取通知书:从此后,父母只剩背影,故乡只有夏冬》,文章的开头这样写着:“考上大学后,父母和我们,以爱的`目的分离,以泪的方式相聚。”

想一想,这话不无道理,这也是每一位父母亲无法逃离的事实,我亦如此。我的女儿今年高考,从六月到七月,我一直在期盼中度过,先是盼成绩,后是盼录取通知,日子最是难熬。十年寒窗,一朝揭晓,个中滋味不言而喻。

记得查分数的那一天,公众平台近似于瘫痪,一直得不到消息。女儿坐在我旁边打游戏。

我奇怪地问她:“你怎么不急呀!”

她回答说:“和平时差不多,反正能上个不好不差的大学,我已尽力而为……”

我一时哑口无言,继续在招生网站查分,几个小时候后,终于得到了一个结果,与她估的分数相差无几。

(三)志愿

接下来便是填志愿的日子,老师给她们每人发了两本厚厚的参考书,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我又揪住了心。

一天一天,我和女儿对照书圈圈点点,一边看成绩,一边看各大院校近几年的录取状况,又怕志愿填高了取不到,又怕志愿填低了不甘心。什么“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谋略,五六天弄得精疲力尽。好不容易选了几座院校,我和她又为选专业起了冲突。

我说:“你学医吧!以后就业容易,你看你二姨现在多好呀!五年后,你也和她一样治病救人……”

她白了我一眼说:“我不学医,要学你自己上大学去!你没听网上流行一句话,劝人学医,天打雷霹!”

听了这话,我有点恼火,暗自想到:“这个犟女子,不能硬来,只有慢慢说服她。”

女儿梦寐以求想去当一名人民教师,看着被分数套住的各大院校,一个个擦肩而过,哪怕填一百个志愿也于事无补,我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眼看填志愿快到截止日期了,女儿经不住我和她二姨的游说,终于答应学医,为确保万无一失,她也填了其它的专业,顾名思议是服从调配,完成了填志愿的过程。

接下来便是录取的日子,看着第一批的考生陆续进档,女儿的录取状态一直停留在“自由可投”,我不停地安慰自己,该来的终会来,干着急也没有,可天下父母的心就是这般不听招架。女儿嘴上虽不说,其实她也有点按捺不住了。

(四)录取

到了七月底,本科二批录取接近尾声,这一天我如坐针毡,从早上到晚上,我看了无数遍她的录取状态,一直没变,我关注的湖南招生平台也没有更新提示,说真的,这几个晚上我睡不着觉,一直想着……

7月31日,终于瞥见“院校在阅”四个字,下午变成了“录取”两个字,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这才放下。我打电话告诉女儿,她高兴地说:“终于可以安心地睡一个午觉啦!”

记得刚出分数这天,女儿小学的班主任田老师打电话询问,女儿说考得不是很理想,老师对她说:“不管你考了多少分,你在老师心目中都是最棒的!”我听了很受感动,细想一下,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城市中,还有一位小学老师默默关注着她,甚感欣慰。

我的家人和朋友,一直关注着女儿录取的动向,我今天特写下几段文字告之,这个学校虽谈不上很好,但也不赖,她说有她喜爱的专业和追求,何况还可以考研进高等学府再深造,让我们一起祝福她吧!

我之所以把高考这些事写下来,是因为该留下这一段高考的笔迹,也算是我亲身体会的心旅历程。

篇3:有关构词法在高考中的那些事

2014~2016年语法填空构词法考点分析表

根据以上表格可知,三年来构词法一直是语法填空试题的必考点,因此备考时需要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夯实基础。

一、合成法

合成法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规则合成一个新词的方法。这样的词被称为合成词。

【考例1】(单句改错)On my recent visit,I held a lively three-months-old twin that had been rejected by its mother.(2016年全国I卷,语法填空改编)

解析:three-months-old改为three-month-old。在带有连字符的复合形容词中,名词应用单数形式。

【考例2】(单句改错)Stephen Francis observed then eighteen-years-old Shelly Ann as a track meet and was convinced that he had seen the beginning of true greatness.(2016年江苏卷,阅读理解改编)

解析:eighteen-years-old改为eighteen-year-old。在题干中,eighteen-years-old使用错误,中间的名词years应用单数形式。

【知识链接】各种形式的合成词:

(一)合成形容词

(二)合成名词

(三)其他形式的合成词

二、派生法

派生法是在词根上添加后缀或前缀来变成新单词的方法,这样构成的单词被称为派生词。添加后缀往往改变词性,而添加前缀往往改变词义。

解析:attraction。根据空前的定语可知,空格处应该填写提示词的名词形式。

解析:regularly。空格处在句中作状语,用于修饰谓语动词,故填提示词的副词形式。

【知识链接】各种形式的派生词:

(一)添加后缀构成的形容词派生词

(二)添加后缀构成的名词派生词

(三)添加后缀构成的副词和动词派生词

(四)添加前缀构成的派生词

三、转化法

转化法指的是单词在词形不变的情况下,由一种词性直接转换为另外一种词性的方法。

四、缩写和简写

缩写和简写是通过缩写或简写的形式来构成单词的方法,通常被称为缩略法。

五、能力训练

(一)单句改错

1.When the teacher asks us very difficulty questions,Ill think quickly and stand up to answer.

2.The fruits are small in size,but juicy and taste.

3.On the left-hand side of the class,I could easy see the football field.

4.Dont panic or get out of line,and try to remain quiet and calmly.

5.After waiting for half an hour,I was beginning to get impatiently.

6.Whenever I think of the old days,I feel very happily.

7.I think that really friendship should be able to stand all sorts of tests.

8.To my joy,the teachers here are kind and helpfully.

9.No one in the carriage had previous spoken to or even noticed the ticket-owner before.

10.I was really disappointing and about to leave when he walked out of a building.

(二)单句填空

(三)语法填空

有关构词法在高考中的那些事

(一)单句改错

1.difficulty→difficult。questions之前应用形容词作定语。

2.taste→tasty。句尾的词与juicy是并列关系,在句中作表语,故taste应改为形容词。

3.easy→easily。修饰动词see应用副词easily。

4.calmly→calm。第二个and前后的两个词是并列表语,应用形容词形式。

5.impatiently→impatient。get之后应该接形容词作表语。

6.happily→happy。系动词feel之后需要接形容词happy作表语。

7.really→real。名词friendship之前应用形容词作定语。

8.helpfully→helpful。and连接的是并列表语,故helpfully应改为形容词。

9.previous→previously。spoken为动词应用副词修饰。

10.disappointing→disappointed。现在分词构成的形容词往往修饰物,而过去分词构成的形容词往往修饰人。根据主语可知,disappointing应改为disappointed。

(二)单句填空

1.gradually。空格处在句中作状语,用于修饰动词,故填提示词的副词形式。

2.development。空格处作动词宾语,结合空前的冠词可知,本空应填名词。

3.recently。空格处在句中作状语,故填提示词的副词形式。

4.slowly。空格处用于修饰动词短语give out,故填副词slowly。

5.regularly。空格处作状语,修饰动词arranges,故填副词regularly。

6.Luckily。空格处作状语,用副词修饰整个句子,故填副词。

7.excitement。空格处与空前的happiness是并列关系,故填提示词的名词形式。

8.actually。空格处在句中作状语,故应填actual的副词形式。

9.competition。空格处在句中作主语,结合语境可知,本空应填名词。

10.failure。空格处作主语,结合空前的定冠词可知,本空应填名词。

(三)语法填空

【主旨大意】希望对我们的进步很有帮助,会给我们带来乐观的精神,有助于我们达到成功的彼岸。

1.without。考查介词。根据语境“没有希望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可知,空格处填介词without。

2.a。考查感叹句。此处为感叹句的句式“What+a/an+形容词+名词+主谓!”。

3.and。考查并列连词。空后的the strength与空前的the ability是并列关系,结合语境可知应填and。

4.appropriately。考查词性转换。空格处作状语,用于修饰focused,故填副词。

5.disappointment。考查词性转换。空格处作动词宾语,故填名词disappointment。

6.is created。考查时态和语态。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结合上下文可知,空格处应用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

7.impatient。考查形容词。根据语境“对新的恐惧和挑战不耐烦”可知,空格处填impatient。

8.ability。考查词性转换。空格处作主语,结合定语可知,空格处填提示词的名词形式。

9.allowing。考查非谓语动词。逗号之后为非谓语动词短语作伴随状语,且与主语是主动关系,故填allowing。

10.them。考查人称代词。空格处作介词宾语,用于指代复数名词,故填them。

篇4:参加高考的那些事

一提起这三届大学生,首先被论及的是当年不到5%的低录取率。听起来确实很难,但实际上当时参加高考的人以社会上的人居多,他们中很多人并没有做好准备,其文化程度也就小学水平。很多人是不想错过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抱着“有枣没枣打三竿子”的心态去考试的。所以,考生数量里面有很大水分。

第一年恢复高考时的政策也是明显地偏向社会人员,为他们提供了最大的机会。那年规定在校学生只有被所在学校选中的才能获得考试资格;即使考过录取分数线的在校生也并不自动获得被录取资格,必须是超过重点院校录取分数线的学生才有机会被录取。所以,77级录取的绝大多数是社会人员。我所在学校那年只录取了一名冯姓同学。我和几位同学虽然达到了录取分数线,但因为没有达到重点院校录取分数线,最终还是落榜了。

当年落榜后,心里并不失落。那种感觉就好像没达到法定年龄,先被允许试婚了一次,虽然最终没领到结婚证,也算是有机会窥探了全豹,挺知足的。还有再考的机会,何必非得缠在这一年上论短长?后来,我母亲的一位同事出于好心,到有关部门打听到,根据政策我可以入到某高校的77级。但我还是婉拒,放弃了享受这一优惠政策的机会。

后来才知道,这一届之差对我们人生的影响巨大。享受优惠政策提前上学了的一位朋友,因为比我早毕业半年,占尽了优势。他毕业后分到了法院,后被派送到英国进修。回国后不久就转作帮助公司上市的专业律师,一路飞黄腾达,赚得钵满盆满。最后,当我还在苦苦地寻找发财门路时,他却因为挣钱的活儿太多疲劳致死,英年早逝。享年不满50,给家人留下大笔财产。我闻听噩耗,一边替他扼腕,一边暗忖,自己如果77年和他上了一个班,是不是也会和他一样早早就OVER了?我错失了那次机会,所以至今穷困潦倒、一事无成,但我至少还苟且地活着。就如同错过了马航MH370、MH17和德国之翼航空公司4U9525的乘客们一样:虽然晚了几天回家、或未能与世界顶级医学专家谋面、或无缘一睹歌剧艺术家的风采,但庆幸自己还活着。

77年第一次高考后,我们一批学生草草从中学毕业,但仍然留在学校里继续复习,准备迎接半年后的下一次考试。我们被分成文科班和理科班分别复习,只有上公共课时才集中在一起。记忆中两个班合在一起刚好坐满一间教室,大概是50人上下。

古人说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点都没错。经过第一次高考的折腾后,第二次准备时心气儿已大不如前。再加之很多课程都似是而非,说不会吧,有印象;说会吧,又没有十足把握。复习没了兴致,变成机械化的死记硬背。那时觉得继续复习也没多大作用,只盼着早点考试,省得天天受煎熬。

思想一疲怠,老师的辅导也不在意了。尤其是对数学课,基本是人在教室,心不在焉,老师讲解分析的题也不听了。为此没少受辅导数学的老师当堂批评。

辅导班打破了过去班级划分,全年级准备高考的都在一起,过去不太熟悉的同学也渐渐熟悉了起来。那一段时间,和辅导班的同学厮混玩耍,肯定比在一起复习有趣得多。后来见几个同学打桥牌,觉着新鲜,也跟着瞎学凑热闹。

这期间有个小插曲。我们的历史老师叫曹月堂,在准备第二次高考期间,他突然拉我和他一起考社科院历史所的研究生。他认为研究生比大学好考,要背的东西少些,主要靠理解和分析,比较适合我。但当时我觉得哪有大学都没上就直接考研究生的?简直疯狂得匪夷所思!于是我婉拒了他的好意,仍然痛苦地准备考大学本科。结果,他如愿考上了研究生,我只考上了大学。当我四年后本科毕业时,他已经在一年前研究生毕业了。

我又错过了一次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从此,我就不懂历史了,或者说对学历史的无限崇拜,简直到了五体投地的地步了。

提起高考的事,最有趣的当数体检。发榜后,达到录取线的考生都要到指定地点去体检。我们体检是在复兴医院的门诊部,那时它在三里河工人俱乐部的路北。去体检的一些人中,或多或少的有点担心的小问题。譬如,我担心视力,向学余一紧张就血压高,陆增明色弱,看测色盲的图费劲。我们很快自发地结成“互助小组”,一起应对体检。测视力时,向学余在我背后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暗号提示我,让我顺利过关;测色盲时我顶着陆增明的名字很快的就辨识完了色盲图表。向学余体检前吃了降压药,开始自信能够过关,结果第一次还是因为紧张未过关。第二次,用冷水冲了胳膊,以为可以了,但还是偏高。最后,医生再点他的名字时,我就直接挽起袖子上去了,顺利通过。医生意味深长地看着我说,你看,不紧张血压不就下来了吗?我一边连连点头,一边抓起盖了合格章的体检表跑出去,悄悄递给了向学余。我猜医生已经识破了我是冒名顶替的,但她仁慈地高抬贵手放了我们一马。毕竟,在她看来,没有理由扼杀年轻人刚要放飞的梦想。

在这里,我真的很感激当年为我们体检的那些医生!是他们用自己的宽仁慈爱,助力我们跨过最后的门槛,实现了我们的大学梦。

了解了我们考大学时的这些经历,您一定会相信我下面说的是发自内心的真心话:

或许77级、78级、79级这三届中真的聚集了很多的精英和栋梁,但我可以笃定地说,我是78级,但不是精英。我们只是侥幸的一群,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我们更应该感恩!

(编辑·宋国强)

feimi2002@sina.com

篇5:我与女儿的高考那些事

―题记

(1)

在我那个年代,高考可以改变农村孩子命运,就会有一份工作,就会成为公家人,那是父辈务农常做的梦。

参加高考的那年是1991年,我在家乡的澄城中学文科班学习,三月本来是个阳光明媚日子,我和同学备战即将到来的预选考试,根本感觉不到春光灿烂。因为只有通过那次预考,才有资格参加六月的高考。

和我要好的朋友有四个,我们形影相随,经常一起复习,一起吃饭,一起逃学。四人之间,算我学习成绩比较突出。学习休息时,我们一起预言谁能进入下轮考试。你一言,我一语,我自信地笑着指着他们说:你们在考场外,就等着看我的表演吧。

那轮预考,我落选了,他们三个取得参加高考资格,那时我才明了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的醒世之意。聚在一起,我沮丧到了极点,感觉眼中世界灰色一片,他们给我都是安慰和鼓励。

预考后没几天,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教育局给一些发挥失常考生名额,让我继续备战,重拾斗志,准备即将到来的高考大赛。他话语不多,眼中多是期待。

也许是那场预考失利,让我重新认识自己,我告诫自己: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自坠其志。在那六十天里,宿舍、教室和食堂,我没日没夜浸在题海战役中,昏天暗地,成为我和好友的青春主弦律。

那年高考,印象中天不是多热,我的考点在家乡的北关中学,父母多次说考试时他们来县城陪我,我的话语阻止不住考场外的父母的心,我在父母期待的目光中走进考场。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就是那年夏天七月,我踉踉跄跄、有惊有险地挤过了“独木桥”,走进了陕西师范大学。

高三我所在的是文科应届班,初时班上有六十多人,预选考时筛去一半,走进高等学府,只有十三个,那年我的班级升学率比补习班还高出许多,在澄城中学文科班遥遥领先,那年我的班主任一举成为澄城教育界的“名师”。

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一位农村孩子,走进西安都市,接受高等教育,毕业后,我先后在煤碳系统、水利部门工作,多年后成为个体经营者的发小戏谑:你是公家的人,不象我们,天亮就考虑今天支出。他经常告诉孩子:只有多读书,参加高考,才能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2)

毕业分配、结婚娶妻,我的生活没有起多大波澜,第二年便有了女儿。妻没有参加过高考,谈起时尽是遗憾,高考梦在她心中生根长芽,女儿教育,让她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教育专家”。

一晃十多年,女儿小学毕业保送到家乡北关中学,中学毕业保送到澄城中学,三年一晃而过,女儿在“火箭班”走完了她的高中生活,步入了她的高考梦。

高考是对女儿学习检阅,更是对妻子这个“教育专家”的考验。高考前几天,女儿自我调整,备战高考。随着日子临近,好友纷纷打来电话,大多是提前祝福,更多是叮咛让我们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多给女儿鼓励,让她发挥甚至超常发挥,看着我乐此不疲地接电话,女儿开玩笑说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参加高考呢。

女儿参加高考地方是北关中学,陪女儿看考场,考试地点是个转弯教室,中午阳光照不到里面,我琢磨那天即使艳阳天,教室也不会太闷热。

我给女儿说,这个考场,气候宜人,女儿考试座位是第九个,我说九乃极数,说明你的状态即将进入最高境界,又北关中学在县城一隅,较安静,适宜考试,女儿听后莞尔一笑。

命运真得很奇怪。二十一年前高考,我的考场就在北关中学,那时我算个幸运儿,在应届班考进了陕西师范大学,在我认为那就是块福地,而今女儿的考场也在这里,女儿是上天赐给我的宝贝,我祈祷也相信幸运会再次降到女儿身上。听完我这番分析,女儿笑着说:你还真迷信。

随着时间迫近,女儿让我陪她散步,陪她领准考证,看着女儿的平静而又充满斗志精神状态,我心中暗喜,在心底为女儿祈福,希望她发挥正常,能考出自己水平。

高考前一天,女儿给我们开了个会,制定了第二天的作息时间。我负责接送,妻负责做饭。第二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女儿出门前说了句:她还没参加过这样的大考,心里有些紧张。从小学到高中,女儿一路保送,确实没参加过大考,一听这话,我当时有些窒息,女儿又说:平时参加模拟考试,同学们轻轻松松,都认为那不是真正战场,现在还真得有些紧张。

我安慰女儿:高考是针对大家的,题要难,大家都难,你只要把会做的答下来,做正确,就是最大成功。

去考场途中,女儿遇见同学,个个精神抖擞,满怀信心,互相道声祝福成功的话语,更多是递给对方一个必胜的心情。目送女儿走进考场,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父母送我进考场,眼眶有些湿润,鼻子有些酸楚。

高考结束当晚,女儿在家上网,网上纷纷贴吧:告诉高二学弟学妹,你们成功的道路是我们用血趟出来的。那时他们在网上聊的共同的话题就是来年的补习。

那年女儿考得不是多么理想,考进长安大学,她多次要求读“高四”,我们告诉女儿,在大学里,只要努力,奇迹是总会发生的。

(3)

女儿在大一,学习相当刻苦,偶尔参加一下校内活动,成绩在系上还是前几名。到了大二那年,她说要竞选提案委部长,又是搞勤工俭学,学习时间自然少了许多,成绩在不断下滑。我们看在眼中,急在心中,大二结束时,女儿兴奋告诉我:她通过组织考察,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等到大三,她跟学姐参加了一次招聘会,专业缘由,又是女孩,就业形势让她不得不再次将学习深造提到议事日程。她打电话告诉了妻和我大三学习计划,我们双手赞成,生活上无条件支持。

大三那年,女儿拿出备战高考的学习劲头,家虽然在西安,女儿多数也不回来,说是回来耽搁学习,我们打电话,女儿都是在图书馆渡过,电话里我们能做到的是只是关心一下生活起居,从资金上给予保障。偶尔星期天,我们在学校附近,把女儿叫出来,改善一下生活。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大三结束时,女儿成绩在系上排第五,进入了研究生保送行列。

每年八月,学子有喜有愁,二十三年前,我收获希望,有着鲤鱼跳龙门的喜悦,三年前的八月,我们喜忧各半,女儿进入一所“211”大学,遗憾的是以她平时成绩,在学校选择上应当再上层楼。今年八月,充满了希望又备受煎熬。

女儿告诉我们:再加把劲,努力进“985”大学。妻和我心中希望爆满。九月份,女儿接连收到一些“985”大学面试通知。女儿说她要独自去面试,妻担心女儿行程安全,更多是祈祷女儿录取。

只有十天时间,女儿去了四个城市,先后去了天津、深圳、长沙和杭州,在接到浙江大学面试通知时,女儿只是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录取,女儿打起了退堂鼓,妻和我鼓励女儿去淅大试试,将面试当次旅游,看看一流大学的风采,免得以后有遗憾。

在浙大面试时,女儿顺利通过笔试,即将进入面试,她接到湖南大学预录取通知,电话里兴奋异常。那次面试,她没有后顾之忧,谈吐落落大方,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记得是九月二十六,女儿又兴奋地告诉妻和我:她被浙江大学预录取了。

九月二十八日,全国研究生推免填报志愿开始,凌晨一点,女儿打来电话,让我看看她填的志愿,看看有没有错误之处,她太紧张了。

当天中午十一时,推免系统显示女儿被浙江大学录取。

我高兴告诉女儿:明天九月,全家送你到杭州。

回想女儿高考,虽然发挥不太理想,进入大学学习,但是只要继续努力,奇迹就会发生。

篇6:王石高考那些事

成长精力

景海鹏的家乡,山西运城,是关云长的故乡。景家出了一个飞行员,是村子里最骄傲的事情。记者连日来多次联系景海鹏的至亲,体味到这位宇航员从小就与天空结下不解情缘。

院子门楣上就写着“凌云”

巧是巧。景海鹏老家院子的门楣上,刻着两个字———“凌云”,而这个院子在景海鹏15岁时就已经建成。

景海鹏的弟弟景海龙说,“凌云”还缘于哥哥名字的“鹏”字。哥哥被取名为“海鹏”,意在希望其能“鹏程万里”。建这个院子的时候,依然依着“鹏”字,取了“凌云”,寄托着这个家庭“望子成龙”的期望。

景海龙说,小学时,哥哥在运城中学宣传栏看到飞行员穿着军装,身材笔直、威武雄壮,即被吸引,之后对父亲说,自己将来也要做一名飞行员,遨游蓝天。

圆梦并不容易。景海鹏中学时第一次参加招飞就因身体原因落选。而当时因家里贫困难以为继,景海鹏的父亲景靠喜甚至想让景海鹏退学。后来父母心疼儿子,决定让他再读1年,景海鹏当着父母的面立下了“军令状”。

就在“凌云”院子落成后3年,名字中带着“鹏”的景海鹏再次参加飞行员招考,终获成功。

不爱“说话”爱“琢磨”

景海龙对哥哥的一则故事记忆深刻。因为家里穷,父亲为了供孩子上学,白天上班,晚上还做兼职“扎笤帚”卖钱。“扎笤帚”是纯粹的体力活,于是父亲就买了一个收音机解闷。后来,收音机的按钮坏了,父亲也只好把它扔在一边,没顾上去修理,更没舍得再买个新的。有一天,景海鹏当着父亲的面,旋转收音机的按钮,收音机里竟然传来熟悉的播音声,父亲一下子乐了。原来是小海鹏自己琢磨着竟然把收音机修好了。

“哥哥从小就不爱说话,性格比较腼腆,但是喜欢‘琢磨’,做事情也稳重。”景海龙这样评价大自己两岁的哥哥。景靠喜也说,“稳重”是景海鹏的一大优点,而他的另一大优点就是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韧劲。景海鹏小时候喜欢打篮球,但个子不高,老师说他不能当主力,可景海鹏找准了机会就上场。结果,这个坐冷板凳的小伙子,成了篮球队主力,直到现在,他仍是航天员中的篮球“钢铁前锋”。

一个顾大家,一个顾小家

从景海鹏当飞行员开始,家里见到景海鹏的机会就少之又少。景海鹏的妈妈王珍玲说,自己已经3年没有看到儿子,但是儿子经常给家里打电话,问问父母的身体情况。最近一次电话,还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前。

篇7:王石高考那些事

深冬, 寒冷的黑龙江, 在我家房后推平的粪堆上, 村里的男女老少拥挤地围在一起, 不错眼珠地观看着一场热闹的地方戏演出。那年月的冬天咋那么冷, 人们穿着棉大衣, 顶着棉帽子, 带着手闷子, 依然无法抵御严寒。可人们的心是暖的, 丝毫没有回家上炕、围着火盆烤火的意思。台上上演着东北二人转, 演出者是南北二屯分布的几对民间艺人, 估计年纪都在五六十岁的样子, 显得很苍老。这些人农忙种地, 农闲演出, 两份职业, 现在想想也算走在时代前列的兼职人士。在土台子边的前排小板凳上, 坐着一个4、5岁的孩子, 被各种保暖衣物裹得严严实实的, 只漏出了两只睫毛上带霜的眼睛, 目不转睛的观看着演出。这个孩子就是我。

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有了14寸彩色电视和双卡录音机, 因此记得那时太多人每到夏天傍晚聚集在我家炕上观看着港台武打片《霍元甲》、《陈真》、《再向虎山行》。书归正传, 最使我痴迷的不是彩色电视, 而是家里的放磁带能唱歌的“匣子”。除了妈妈作为文艺青年愿意听的当时的流行歌曲外, 还有几盘效果不太好的二人转磁带, 能记住的好像有一盘《劈山救母》——“张三姐正在昏迷之处, 忽听得耳旁啊有人声……我问你是谁家的儿来谁家的子, 为什么口口声声管我叫娘……”, 还有一段《楼台会》——“祝英台一见我的梁兄慌忙跪倒啊, 哎呀梁兄啊, 不住啊二目落下了泪来啊……” (哭糜子) 。每当家里来个亲戚赶着大车来串门的时候, 我都能绘声绘色、像模像样的唱上这几段, 必定博得大家的赞美与喝彩, 小孩子那心里美啊, 开心啊!

不过, 观看现场的演唱, 现在叫“真人秀”, 还就从这次“粪堆演出”开始。看着“舞台”上的民间老艺人表演着各式各样的人物角色 (分包赶角, 跳进跳出) , 那头上的装饰 (头面) , 那身上的花衣服 (彩衣) , 叫这些老头老太太化妆前后判若两人, 刚才在后台还抽着旱烟、咳喽气喘的老人家, 转眼间在舞台上精神抖擞、光彩照人。现在回想, 那时的演出是原始的、粗俗的, 绝对民间的田间地头唱法。演员们演唱过程中互相骂着娘 (粗口) , 讲着黄嗑 (粉口) , 手脚并用、拳打脚踢的表演着, 博得了台下人阵阵掌声、欢呼雀跃。虽然我不懂他们说的是啥, 为啥要打人, 但从大人的反映里我感觉到一点, 身为农民的大人们喜欢地方戏, 喜欢这种热闹的表演方式。记忆里演员们大多嗓子不太好 (比较“糠”) , 有的鬓发花白, 如果没记错, 当时可能演出了《王二姐思夫》《狠毒记》等, 不过扎根在我脑海里最深的就是唢呐一响 (尖板) , 开唱第一句的后来知道叫“胡胡腔”的曲调, 啥戏不记得, 或者当时也叫不上名字, 但这个曲牌我终生难忘!

走过了童年的辉煌, 讲过了我与二人转的不解之缘, 似乎我的故事可以就此结束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二人转确实影响了我以后的人生。由于我从小学唱二人转, 作为“唱戏的白搭、听戏的外捞”, 我学会一些其他剧种的片段, 而且有些到目前依旧会唱, 如评剧《小女婿》《三春杨柳》《报花名》《李月娥用目打量》《见皇姑》《劝千岁》《何支书吃元宵》《春红报喜》等, 京剧《贵妃醉酒片段》《沙家浜选段》《杜鹃山选段》《红娘选段》, 黄梅戏《打猪草》《夫妻双双把家还》, 豫剧《花木兰选段》《穆桂英挂帅选段》《花打朝选段》, 河北梆子《大登殿选段》等等。在从小到大过去的这些年里, 不同场合的卖弄过, 也算是对这份爱好的执着吧。

记得2004年, 中考结束之后, 放松的我有一天闲来无事逛起夜市。那时候路边卡拉OK特别火, 马路歌星随处可见, 一块钱唱一首。我对那个是不感兴趣的, 除非父母为了让我在人前显一手、砸人家一下, 否则我是不会主动去唱的, 说白了, 不在一个重量级上。走着走着, 路边传来一阵久违了却又那么熟悉的乐曲, 我定睛一看, 原来是一群中老年人围着路边一破电视在看二人转, 估计是卡拉OK无人唱, 没生意, 放段二人转解解乏, 缓和下尴尬气氛。我想离开, 听自己曾经深爱但放弃二人转, 闹心;但离开, 又迈不动脚, 那旋律确实挺好听, 好像是喇叭牌子……“孟姜女出走正是中秋佳节后, 满山遍野一片黄啊;也不知啊孟姜女啊走了多少日啊, 浑身地衣服挂地就像乱麻秧——”声音不是特别亮, 但是很有味道, 很有穿透力, 不知不觉中我走到电视跟前, 后来知道是郑桂云和崔涛在辽源曲艺厅录制的《孟姜女哭长城》。效果不十分好的录像片, 叫我感受到艺术家的表演太到位了, 刚好接下来唱到“腰窝硬肋”上了, 也就是“戏胆”, 孟姜女开始哭夫了, “孟姜女听此言如雷轰顶啊, 天啊, 就好像万把的钢刀刺我的胸膛啊。孟姜女我跪爬呀半步啊我把范郎来喊啊, 夫啊, 哭了声范郎范郎埋在那堵墙啊, 哎呀我的范郎啊……” (哭糜子, 苦戏中常用的、我认为最感人的曲牌) 高亢洪亮的唱腔, 声嘶力竭的哭喊, 声泪俱下的表演, 唱的在场的人心都碎了, 我也深深的被感染了。从那一刻起, 我深深地崇拜上了这位演员, 也通过她的这出戏教我重燃了压抑已久的、自以为淡忘了的二人转情节。那一年我14岁。

随后的几年里, 我搜集了所有郑老师的演出光盘, 后来又搜集了所有红旗曲艺厅的光盘、大部分莎梦音像和东北人音像公司的正戏光盘, 可以说这其中集结了几乎全东三省最优秀的演员的经典剧目, 让我真正的投入到了二人转的大海洋里, 尽情遨游。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地域的关系, 我从小接触的多为吉林的戏 (因为铁岭甚至辽宁后来自称“小品之乡”) , 所以对黑龙江的戏了解的不多, 尤其是对以海伦为代表的北派戏 (二人转在东三省分为东、西、南、北四派, 各自以不同方面见长) 。只是觉得北派的戏词全、词好, 背道剧目多, 海伦赵晓波的戏还是不错的, 年富力强, 或许能真正起到其国家传承人的作用。未来我也会进一步学习、了解北派艺术, 毕竟对于东北民间艺术来说, 二人转是没有真正地域区别的, 是我们东北人共享的精神食粮。虽然我现在不能再次登上舞台表演这门艺术, 但是我愿为推广、宣传这门艺术尽一尽我的微薄之力。

然而, 大概去年八月份, 不知什么渠道我加入了一个QQ群, 群名为“北派二人转”。说实话, 我的Q龄也有十多年了, 不再相信网络的东西, 太虚幻, 以玩的心理加的群, 本想看看就撤, 不料想中了这个群的“戏毒”, 且中毒颇深!“排王表”是群主, 最高首领, 群内下设十个管理。群友们很积极, 除了侃大山以外, 都很愿意参与群里的日常活动“视频演唱”, 在公屏上, 跟着伴奏唱上几段, 以获得大家的赞许和鲜花。起初我认为, 无非就是几个人在玩, 就像我们大学寝室的“走廊麦霸”、“厕所歌神”一样, 唱不出啥名堂。后来渐渐的发现, 这群里人才济济、藏龙卧虎, 用大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高手在民间”!

我这篇文章里不得不重点指出的是北派群主、网名“小破鞋”、北派备注“排王表”的陈洪阳!

洪阳恐怕是我在群里绝无仅有的能聊点“私房嗑”的人。这取决我对他的欣赏和信任, 他是一个单纯、阳光、刻苦、向上的孩子, 很懂事, 因为是文学院的大学生, 所以跟我这个即将毕业的文科生, 在文化程度上、语言交流上没啥障碍。他对群视如己出, 精心投入, 且管理有方, 这方面显得少年老成, 估计经验来自实践, 入行比较早, 经历比较多。他对二人转文化痴迷, 尤其是以海伦为代表的北派戏, 不辞辛劳的整理戏词, 收集资料, 其精神可歌可泣, 真心祝福他, 心想事成, 未来一片大好!

篇8:王石高考那些事

在研究《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2016年山东卷考试说明》时,我发现对高考中标点符号这一考点的论述没有丝毫变化,结合山东高考历年的惯例,标点符号作为选择题在一卷出现的可能性愈益渺茫。

很多高中教育界的同仁,日益淡化标点符号的教学,甚至在高考紧张的复习备考中,大胆舍弃系统的标点符号专题复习。

2016年济南一模语文试卷一卷中第三选择个题考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原文如下:

西洋和东洋的学者不仅对中心的汉族中国有别出心裁的解释,也对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都兴趣盎然;虽然对主流的儒家一如既往地研究,但对支脉的佛教、道教、三夷教、天主教更有巨大的热情;____。这种对于“边缘”“支脉”和“下层”的研究,特别表现在宗教学,人类学,地理学,语言学领域中。

A.“虽然关注历史叙述中通常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但对过去历史文献中往往缺席的下层文化”

B.“对历史叙述中通常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有新的论述,但对过去历史文献中往往缺席的下层却更为关注”

这个选择题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选错,究其原因,只注意到横线前面一句话中的关联词“虽然……但……”,错选了A。如果我们再稍微细心一点会发现,横线前面首先是一个分号,整句话中有两个分号,这意味着三个分句呈并列关系。第一个分号前的句子没有“虽然……但……”,三个分句也就不是排比关系,所以第三个分句,有没有“虽然……但……”不是关键的解题线索。三个分句都是“对……,对……”句式结构,所以正确的是B。

还有一篇论说文阅读《泰山石敢当》,题目:

下面有关“泰山石敢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C.以泰山地区为中心,已扩散到全国,乃至东亚、南亚和世界各地。

C项对应原文第三段倒数第二句话“近代以降,”石敢当“习俗以泰山石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和东亚的日本、韩国及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区”的内容。稍微细心点的考生就会发现解题的关键在于句中的标点符号顿号。原文说的是“东亚的日本、韩国及南亚”,即东亚仅有日本、韩国两国和整个南亚,而不是东亚的日本和韩国和南亚三个地区,明白这个顿号在此处的语法意义,这个题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

标点符号在高中语文试卷中的答题启示意义,非独体现在选择题中,在古文言阅读里面的句子翻译、断句更是扮演着不容小觑的角色。甚至在大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类主观题中也能大显神威。且看《春秋那颗繁茂的树》这篇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目当中一个典例。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一轮夕阳,苍然于山。子产寂寞了许多年。”

按照我们惯性的解题思维,先要找准这句话的赏析角度。“一轮夕阳,苍然于山”写景没有用什么特殊的技巧手法,“子产寂寞了许多年”写人亦没有涉及修辞或其它人物塑造的描写。从语言入手,半文半白;句式上看也难有突破。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会发现一个标点符号亮了,就是中间那个“。”。一般画线赏析的都是一个句号,或者是完整的一句话供阅读者赏鉴。这次确是两个句号、两句话,所谓“反常即为妖”,必有蹊跷。前一句话写景,后一句话写人,写景也就意味着为写人服务。参透这一点,答案也就自然出来了。衬托,以子产墓前夕阳西下时的冷清苍茫来衬托子产被后人淡忘的感慨。

此外,语言运用题当中,更会时常明确考察标点符号,让你找出并修改语段中的标点符号。

既然《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2016年山东卷考试说明》都丝毫没有动摇有关“标点符号”的表述,并且都将标点符号考查的能力层级,由09年的D级升级为E级。

一边是高考考查的能力等级提高,另一边在平时作文和考试中,大多数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状况令人堪忧。怎样才能行之有效地复习标点符号呢?除了从考纲解读出来的三个方面入手外,笔者结合近几年的高考标点符号题从语境、语法、语气三方面略作补充。

一、从语境入手,就是从标点符合所在语句的上下文语义看。考生除熟悉掌握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还要依据语境来灵活运用。例如:

中国重庆——德国杜伊斯堡,2011年开通的渝新欧铁路,横跨欧亚6国,为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打下了基础。(2014年重庆高考4)

句中重庆至德国杜伊斯堡是渝新欧铁路的起止站点,中间应该用短的连接号“-”,使用者因为不理解语境,错选了破折号。

二、从语法入手,标点符号是辅助书面语言表达的,必须遵循语言的语法规律。例如: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他不得不承认思考公司的业绩为什么会下滑,怎样才能打开产品的销路?(2013年山东高考4)

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从语法上分析,“公司的业绩……销路”作“思考”的宾语,属于有疑无问。

三、从语气入手,语气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书面语中较难把握,标点符号容易设题。例如:

很怀疑人类对这个物质世界的认识真有穷尽的一天?按照事物的相对性推导,是否还存在一种与物质相对的反物质?

上一篇:幼儿园自信心下一篇:2011年四川文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试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