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踏事故预案

2024-04-26

踩踏事故预案(精选10篇)

篇1:踩踏事故预案

踩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使用地点: 楚溪大酒店

--------------------------

现场负责人:

---------------------------

使用日期 2028年11月17日

----------------------------

踩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事故风险分析

(一)、踩踏事故类型

踩踏事故是人员堆积在某一楼层地点,由轻微的垮落或严重的踩踏事故相结合。

(二)、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随着人员的增加、一般会议室和餐厅最容易发生踩踏事故,一旦发生踩踏事故,就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程度及原因(1)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发生的时间很可能在集中交流会议期间和用餐时间。(2)事故危害程度:发生踩踏事故后,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如果是一般事故只要处理及时,有序展开应急救援是不会有人员伤亡的。(3)发生事故的原因: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超额承重是发生踩踏事故的根本原因。

(4)影响范围:发生踩踏事故时会对事故地点及周边的人员和房屋以及生活用水产生较大的影响,造成范围不断扩大。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一)指挥机构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向## ### 成 员:##军

1、应急疏散组:由向洪明担任组长,一旦发生紧急事件,立即疏散事故现场所有人员从安全通道有序撤离受事故威胁的区域,避免事故扩大化;

2、现场维护组:由向红羽担任组长,负责确保交流活动期间的安全,无关人员严禁进入会场,会议交流期间有不听从管控的人员及时进行劝导及带离会场,发生事件后协助应急疏散组撤离现场人员;

3、通讯联络组:由向小平担任组长,负责会议交流前和会议交流期间的人员安全联络工作;

4、交流发言组: 由向洪明担任组长,负责现场交流活动期间的发言顺序,保证交流人员不发生多人次的发言冲突;

5、外部联络组:由向阳(江口)担任组长,负责对黔西县外的宗亲提前联系,到达交流地点的安全迎接,发生事件及时与应急疏散组联络,将不熟悉现场的外来人员及时疏散到安全地点;

三、处置程序

(一)、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前线抢险救援指挥部及工作小组,按照救援指挥部的要求,研究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全面开展救援工作。主要原则是:

(1)坚持统一领导、属地解决、分工负责、快速处理的原则。各救援联络工作小组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度下,负责现场救援、设置警戒区域、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疏导楼道出口、抢救危重伤员、及时消除各种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

(2)坚持先预防、后消灭,救人第一、确保重点的原则。现场指挥人员要正确判断踩踏情况,积极抢救遭受踩踏威胁严重的人员,针对现场各种复杂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措施,确保被救人员和抢救人员安全脱险;合理组织、使用救援力量,科学利用各种手段保护重点设施等。

(3)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注意讲究策略和方法。根据事故现场、周围环境、影响范围、的性质及可能产生的危害等情况,灵活运用应急救援战术,提高效率,缩短救援时间,减少经济损失。

(二)、预警

当踩踏事故发生后,总指挥首先必须对事故种类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做出初步预判,并及时下达救援命令。

四、应急处置

(一)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可控性、救灾难度、影响范围及控制能力,将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是指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级:发生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级:发生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级:发生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应急处置分工

(1)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近距离对讲设备等。

(2)急救设备,包括急救药品、器具、设备等(发生事故及时联系医院)。

(3)抢修设备,包括工程车辆、登高设备、维修工具、消防器材、备用品等(发生事故报告消防队)。

(4)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防护帽、防护眼镜、手套、呼吸器、防毒面具等(酒店准备)。

(三)、应急响应

发生踩踏事故后立即组织现场自救,并根据应急响应的标准,迅速做出判断,确定报警和相应应急救援级别。如果事故较小,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则发出“预警”报警,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变化;如果事故较大,预计事故单位难以控制,则立即发出“现场应急”报警,向上级应急救援组织部门报警,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应急救援人员通知明细表,迅速通知指挥部成员密切配合工作。

(四)、应急结束

(1)应急处置结束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应急处置自救领导小组要组织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

(2)应急处置结束后,由应急处置自救领导小组组织制定恢复正常。

(3)应急处置结束后,由总指挥宣布救援结束。

(五)、后期处置

(1)指挥组负责事故后期的损失评估和生活秩序恢复。(2)配合善后处理部门的一切工作。

五、处置措施

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处置自救领导小组及现场应急自救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尽快安全撤出踩踏事故灾区人员,积极组织营救遇险遇难人员,及时救治受伤人员;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事故需要移动现场部分物品时,必须做出标志或绘制事故现场图,并详细记录。

(2)迅速找到并控制或消除事故的危害和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

(3)根据事故性质迅速恢复被损坏的供电、运输、通讯等系统,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并采取措施为遇险人员逃生创造条件。

(4)当有可能发生二次踩踏事故时,必须控制好可能事故二次事故的地点未人员进入。

六、注意事项

①所有救援人员必须听从总指挥的命令。②发生踩踏事故时救援人员必须保持冷静。

③制定的应急救援对策或措施要有针对性、使用性和可操作性。

④现场自救互救应遵循保护人员安全优先的原则,防止事故蔓延,降低事故损失。

篇2:踩踏事故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1、学校成立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小组。

2、学生食堂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小组成员:

组长:校长

副组长:主抓安全的副校长

组员:学校其他校委会成员及食堂管理员、食品安全员、采购员。

3、工作职责:

(1)对全校学生食堂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处理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具体全面负责和协调突发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善后处理工作。

(2)负责应急事件信息收集、汇总和报送,做到信息准确、公开、透明。

(3)负责协调组织学校内外医疗的救治工作,并及时掌握相关动态。

(4)负责对食堂相关食品的查验工作,并会同相关卫生防疫和监督部门组织好各项检验工作。

(5)协调处理好善后的其它各项工作。

二、突发事故应急措施

学校接到食品安全事件投诉后,应当立即报告应急小组负责人,应急处理工作小组根据事故发生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1、主动迅速组织病人就医,避免贻误治疗。进行救治同时,安排相关人员现场与就诊学生询问了解病因,并报学校应急处理工作小组。

2、应急小组负责人立即要求停止食品加工活动,立即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3、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在30分钟内,电话上报县教育局(联系电话:7862413或7861809)和县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局,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

4、应急小组负责人应尽快组织可疑食品加工涉及的人员到现场,准备接受相关调查。

5、积极配合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部门进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调查处理,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

6、学校制定新闻发言人制度,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后正确应对媒体。

三、总结报告

篇3:踩踏事故预案

1 拥挤踩踏事故数据统计及分析

根据不完全统计显示, 2005—2014 年全世界共发生拥挤踩踏事故85 起, 死亡人数3 527 人, 受伤人数5 827 人[1,2,3,4]。

1.1 事故发生的区域分布

拥挤踩踏事故多发生在学校、体育场、商场、广场、娱乐场所、宗教场所等人员高度密集的场所。通过对各个场所事故发生次数及死伤人数的统计 (见图1、图2) , 得出近年来学校拥挤踩踏事故最多, 比例为21%, 其次是体育场和宗教场所, 但相差不是太明显。事故发生伤亡人数最多的是宗教场所 (3 505 人) , 而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学校伤亡人数却较少 (526 人) , 这与参加活动的人数及人员密度紧密相关。

1.2 事故发生的时间分布

通过对2005—2014 年这十年间踩踏事故每年伤亡人数及各个月份发生踩踏事故的频次进行统计, 结果见图3、第41 页图4。

1) 2005 年拥挤踩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最多, 2010 年次之, 且近五年来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这与近些年来政府对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及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密切相关。

2) 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频次在每年10 月份达到高峰, 并一直维持到次年3 月份。这可能与此段时间节假日比较多, 且各地规模宏大的朝圣活动多有关。

2 拥挤踩踏事故原因分析

通过对近十年来拥挤踩踏事故的统计与分析, 可知拥挤踩踏事故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复杂性、破坏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造成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管理的角度, 将其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大类。

2.1 人的因素

人员的组成、人员的心理状态、人员的安全意识、人群密度、人群的流动特征等都与踩踏事故的发生紧密相关。当聚集场所的人员存在异质时更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据相关统计表明, 老人、儿童、妇女更容易在踩踏事故中受到伤害。群体动力学表明, 当人员密度达到一定的程度, 一旦有人摔倒, 很容易发生踩踏事故[5,6]。如果人员密集在桥梁、楼梯等处, 很容易出现 “成拱现象”或 “异向群集”, 此时人群中很容易呈现出恐慌、焦虑、从众等心理状态, 那些缺乏自我保护知识和安全意识的人, 往往因为无法判断现场形势而更容易受到伤害。

2.2 物的因素

物的因素包括那些造成火灾、坍塌、爆炸的易燃材料、断裂的桥梁等设备和物品。这些物质本身不会导致踩踏事故, 但却可以引起人群恐慌, 间接地诱发踩踏事故。

2.3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人群在躲避暴雨、冰雹、飓风等自然灾害的时候可能引发踩踏;人员密集场所出入口、过道、桥梁、看台等设计不合理或者照明强度不够都会诱发踩踏事故。

2.4 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包括风险的辨识、安全管理机构、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能力的建设等多方面。管理者如果事前对人群容量判断有误, 事中对人群引导和控制不足, 事后应急处置不当, 就会导致事故的危害更大。

3 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对策

对于人员密集场所踩踏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可以采取 “3E”对策, 即从教育 (Education) 、技术 (Engineering) 、管理 (Enforcement) 3 个方面着手, 有针对性地减少或控制踩踏事故的发生。

3.1 安全教育对策

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公众的安全素质直接关系到踩踏事故能否发生和后果的严重程度。一方面要提高公众的安全素质, 而公众安全素质的提高依靠安全教育的普及, 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的技能教育和安全意识教育。通过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提高人员对密集场所潜在危险源的认识, 树立科学的安全态度, 在遇到紧急事情时能够冷静地处置, 采取正确的措施自救, 并帮助他人摆脱危险。另一方面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 提高他们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3.2 技术对策

技术对策主要指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实时监测人群数量和人群密度, 以便安全有效地对人群进行管理。目前主要的监控方法有:人工观测法、GPS定位法、红外线采集法和视频采集法。将采集的数据与活动场所的安全容纳量和最大人群密度进行对比, 为管理人员做出正确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3.3 管理对策

通过对大量拥挤踩踏事故的研究表明, 90%的事故均存在管理上的失误与波动。主要表现在活动前组织不到位, 活动中人群管理不到位、场地混乱、信息沟通不畅, 事故后应急处置不当。因此应当分别从组织管理、场地管理、人群管理、信息管理和应急管理这5 个方面提高管理水平。

3.3.1 组织管理

为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规范管理, 用制度保证各项制度的规范实施,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对活动组织方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 提高场所的安全水平。

3.3.2 场地管理

场地管理主要是针对物的不安全状态而提出的。通过对场地布局、安全出口数量、疏散通道、指示标志、照明情况的合理设计减少危险因素的存在, 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3.3.3 人群管理

人群管理不当导致人员数量远远超过场所的容纳能力或者局部地区人员密度过高是踩踏事故发生的重大隐患。人群管理主要包括:场所安全容纳量估算、人群类别判断、人员数量控制、人群密集点、人群引导、应急疏散等几个模块。

3.3.4 信息管理

信息的正确性、清晰性、及时性是拥挤踩踏事故能否发生的关键因素。错误的信息容易引发混乱, 例如:谣言。及时的信息沟通能够避免意外的发生。信息沟通包括管理者与人群的沟通和人群间的沟通。

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指示标志、广播系统等传播手段及时传达活动时间、活动安排、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信息。人群之间也应该及时沟通信息, 以便了解活动场所的整个人群状态, 有效地避免人群高度密集或者是因为谣言引起的混乱。

3.3.5 应急管理

对于人员密集场所可能发生的踩踏事故, 相关部门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首先要充分分析活动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 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 加强日常演练;其次要加强现场的处置能力, 对于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和现场人员调配做好周密的部署;最后要提高应急救援善后处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周金科, 刘翠萍, 靳凤彬, 等.拥挤踩踏事故伤亡情况和发生原因分析[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5 (2) :10-13.

[2]白锐, 梁力达, 田宏.人群聚集场所拥挤踩踏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9 (2) :47-49.

[3]王起全, 王敏.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人群疏散研究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S2) :55-58.

[4]王春华.全球重大踩踏事故回顾[J].中国减灾, 2012, 173 (2) :9-10.

[5]谢振华, 孙超, 杨琳.大型活动密集人群的风险分析与管理[J].中国公共安全 (学术版) , 2006 (12) :40-43.

篇4:重庆家乐福踩踏事故踩踏了什么

为抢廉价油凌晨开始排队

当日上午10时许,围观的市民正在议论纷纷。据介绍,家乐福沙坪坝店在10周年店庆促销活动中,推出了一个限时抢购桶装油的活动,活动油价很便宜,一桶只要39.9元,而之前的市场价为50元左右,很多市民都是凌晨三四点钟就赶来排队了。

工作人员没理“排队”要求

据78岁的李秀珍老人介绍,购油活动刚一开始,几百人蜂拥而至。由于抢购的人多,工作人员甚至只有站在梯子上,从货架往下抛食用油。“曾有人提出要求拿号排队买油,但工作人员并没有理睬,继续向下抛油。他们往下抛油桶的时候都砸到人了,有人呼叫救命,也没有人管了。”李婆婆说。

一两百人挤向入口造成踩踏

据现场的罗女士介绍,她也是去抢购桶装油的,当她到达现场时,抢购者早已排起长长的队伍,将超市的东门挤得水泄不通。由于其他入口开放得比东门入口快些,造成排在东门的顾客迅速拥挤起来,大家吆喝着互相推搡,当东门一打开,排队等候多时的市民像潮水一样涌进大门,“大概有一两百人一齐挤向入口,造成了相互踩踏,数人惨叫着倒地受伤……”罗女士告诉记者,看到那混乱的场面她本已放弃了买油,但还是被蜂拥的人群推了进去。

被挤倒者大多数为老年人

躺在医院的张大爷称,他也是一早来排队抢购油的。虽然商场保安声嘶力竭地喊着维持秩序,但没有作用,插队的人使劲往里面拥挤……“有人摔倒了,不要挤”不知道是谁叫了一声,随后10余人很快倒下,后来更多的人被踩踏。袁先生回忆说,当时里面黑压压的全是人,买油的顾客拼命抢。“家乐福的工作人员可以说是搬着一桶桶的油往人群里抛,大家都拼命地挤。”袁先生告诉记者,被挤倒的大多数是老年人,“20多分钟后,就有人开始从人群里被拖出来。”“有人都被踩死了,很多受伤严重的送医院了。”张婆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全身都在冒冷汗,她说虽然发生了事故,里面的人依旧在抢购油。

商家一定不能节约安全成本

针对这次商场促销而引发的安全事故,重庆工商大学蔡敏教授认为,“商家的安全意识淡薄了。”蔡敏说,一般来讲,这种规模比较大的活动,不能只注重广告和经济效应,一定要有一个行业标准。蔡教授表示,除了商家,公共安全管理部门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特别是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看到这种促销活动就应该考虑安全问题。

“大家认为便宜就有赚头,所以去购买的人特别多。”蔡教授说,“一般排队的消费者都是收入不太高,并且空余时间较多的人群,再加上今天是星期六,关注的人就更多。”蔡敏表示,“像这种促销活动,商家一定要维持好秩序,并在事先做好相关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和方案,否则,就很容易出事。商家什么成本都可以节约,但一定不能节约安全成本。”

商场负全责,踩踏者无责

重庆升腾律师事务所陈惠香律师认为,顾客到商场消费,商场应该对顾客的人身财产负有保护的义务,而在这场悲剧中,商家显然没有保护好顾客的人身财产安全,明明可以预料活动中会有很多人,但依然没有做好防范措施和准备,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从法律上讲,商场应对这次事故负担全部责任,承担赔偿责任。

至于在踩踏事件中的加害者是否有责任,陈律师称,不论是受害者还是加害者(踩踏者),他们都无法预料会发生那样的悲剧,他们在事故发生时都是被动的,他们应该都是受害者,所以,加害者没有责任,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商品琳琅满目,市场竞争激烈,商战中自然都设法吸引客人、全力促销,这本无可厚非。可人聚起来了,有了人气,也随之有了风险,只有多些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才能有备无患、化险为夷。如果事故现场通道宽阔些、疏导人员多些、活动方案有序些,悲剧就有可能避免。如果真心把顾客当做有尊严的人,就会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就会有许多可以疏导和防范的措施。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没有想过、有没有落实过。

公共场所的管理其实就是对人的管理,就要以人为本。高水平的公共场所人性化管理甚至细到了对背景音乐的选择。在地铁、商场、车站等人多的地方都会选择一些舒缓轻柔的音乐,以放松人们的神经,缓解聚集时的嘈杂和紧张。相比之下,考虑欠缺,就会忽视安全隐患:促销时本来就人满为患了,可还要营造热烈的环境、播放亢奋的音乐,仿佛火上浇油;本来空间就有限,却还要搞“限时抢购”、拍卖竞价,结果是乱上添乱。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疏忽就可能酿成人命关天的大事故。

踩踏事故再敲公共安全警钟,商务部以此为鉴,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大力度规范促销活动,要求商业企业不组织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人身伤害、秩序混乱的限时限量促销;北京市对全市千余家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进行为期10天的安全检查,对有隐患的超市,进行现场整改。然而,除了超市商场,人员密集场所的公共安全都应重视起来,只要有人员大量聚集,就应有防范意识和安全预案,以防患于未然。

篇5:遭遇拥挤踩踏事故预案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可以到教室里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教室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楼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6.学生在校上下楼梯时要遵守秩序,靠右行走。课间操、放学时要排好队,不能从楼梯跑下,遇到其他班级要让行,不可争抢先行。

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5.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篇6:踩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中层干部各班主任。

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应急工作原则: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分级负责、综合协调、快速高效。

遭遇拥挤踩踏事故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可以到教室里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教室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楼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6.学生在校上下楼梯时要遵守秩序,靠右行走。课间操、放学时要排好队,不能从楼梯跑下,遇到其他班级要让行,不可争抢先行。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5.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二、管理人员职责

明确职责,负起责任,演练开始前要到达所负责的岗位,每层的楼梯口、疏散路线每个拐弯处等,都要有人负责。

王帅——现场总指挥

——现场副总指挥

——负责发警报信号

——负责3楼西楼梯拐角

——负责2楼西楼梯拐角

——负责1楼西楼梯出口

——负责3楼东楼梯拐角

——负责2楼东楼梯拐角

——负责1楼东楼梯出口

——负责3楼南楼梯拐角

——负责2楼南楼梯拐角

——负责1楼南楼梯出口

三、应急救援小组

根据学校特点和需要,分别设置:

总指挥:

(1)师生联络小组负责人:胡显恒

(2)疏散引导小组负责人:唐昌发

(3)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人:胡宗翠

(4)安全保卫小组负责人:查天军

(5)后勤保障小组负责人:张朝喜

(6)信息宣传小组负责人:雷建华

四、应急救援通讯录应急电话:

火灾:119

报警:110

篇7:预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预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防范校园踩踏事件的发生,培养训练有素的应急组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降低突发灾害和侵袭的危害程度,保证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根据县教体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聂绍恩 副组长:鲁绍忠

成 员:杨金香、金元友、王杰、吴长亮

二、预防措施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以健全制度、落实责任为核心,切实加强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每一个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

2、要以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为目标,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要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班队活动、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转弯处搞恶作剧的危险性。要告诫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每学期要组织学生按照应急疏散预案演练一次,提高学生应对

2.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

3.上课期间,教学大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

4.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所在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5.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所在老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

6.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特别是上下楼道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7.上课期间一旦发生火情,所有老师都有责任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并负责组织好本班学生,做好疏散等工作,还要马上组织人力抢救,但不能要求学生走近危险地方;要及时切断电源和火源,防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要及时电话报警(电话110)。同时组织学生疏散,防止损失扩大。

8.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在场的教师和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

9、在出现火情等事故时,要及时通知学校有关人员在最短时间赶赴出险的地点。

10、要学会正确使用消防设备,及时扑灭火灾。

11、未依法履行安全职责,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或违反本规定的,经校行政会议及有关部门的认定,由学校依照有关规

并立即报县教体局办公室。

5、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卫生室和班主任以最快的速度把轻伤员送往就近区级以上医院抢救,并由班主任通知家长或家属。

篇8:踩踏事故预案

一、认清中小学楼梯间踩踏事故出现的特点

仔细分析近年间发生在全国各地中小学的楼梯间踩踏事故的典型案例, 不难发现这些事故有以下特点——

第一, 密集拥挤。短时间内有数百人或者数千人在楼梯间活动, 致使楼梯间过分拥挤, 从而埋下了安全隐患, 具备了踩踏事故的条件。中小学发生的几起典型案例, 全部都有这个环节。

第二, 有人摔倒。在拥挤的楼道中学生有的是自己踩空, 有的是捡拾掉在楼梯上的东西, 有的被后面的人推揉拥挤而摔倒, 有的在楼梯间打闹, 有的惊慌奔跑等原因而导致在楼梯间摔倒, 这是楼梯间踩踏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几起典型的案例全部具有这个环节。

第三, 多人绊倒。因楼梯间人员较多, 很多人拥挤在一起, 一旦有人摔倒, 如果处理不当, 就会成为踩踏事件的导火线, 极易发生多人因惊慌或身不由已被后面学生推搡而同时绊倒的情况, 从而引发多效应, 致使多人挤压在一起。几起典型的中小学楼梯间踩踏事故, 都有这个环节。

第四, 有人恶搞。当楼梯间有一人或多人摔倒绊倒后, 如果事态得不到控制, 悲剧就会酿成。几起典型案例的实际情况是, 当这种危机出现时, 后面的学生会继续拥挤或制造恶作剧, 导致前面的学生在前有人摔倒阻路、后有人拥挤推搡的情况下惊慌失措, 在这个过程中有更多的人摔倒, 挤在一起或踩着摔倒的人侥幸而过。更有甚者, 还搞恶作剧以挤压摔倒的人为乐, 从而使悲剧加大。在几起中小学楼梯间发生的踩踏事故中, 全部都有这个特点。这也是为什么一旦发生楼梯间踩踏事故, 就会出现多人伤亡的原因。

第五, 无人监理。教育部通报的昆明市明通小学楼梯间踩踏事故就是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发生的。

第六, 多发地点。中小学楼梯间踩踏事故多发生在一至二楼, 这几起典型案例都是这样。

第七, 存在隐患。2014年9月26日, 昆明市明通小学发生的事故导致6人死亡、31人受伤的楼梯间踩踏事故, 因楼梯门口放了两个3米长的旧床垫而引起的;2013年2月27日, 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萍集镇秦集小学发生的导致4名学生死亡、11名学生受伤的楼梯间踩踏事故, 起因是宿舍未及时打开;2009年12月7日, 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发生的导致8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的楼梯间踩踏事故的起因, 是楼梯湿滑、学生奔跑等。

上述这些事故, 均由安全隐患引起。

二、明确中小学楼梯间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

根据中小学楼梯间踩踏事故发生的特点, 从这些血的教训中不难看到, 这些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1.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2005年10月25日, 四川广镇小学晚自习放学后, 有学生突然熄灯并喊“鬼来了”, 造成其他学生恐慌争着奔跑下楼, 导致8死27伤的惨剧发生, 就是一起典型的因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而引发的悲剧。事实上, 所有中小学楼梯间踩踏事故, 都是因学生未注意安全过分拥挤而造成的, 都有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的影子。

2.应对危机乏力。当危机降临时, 缺乏正确的应对策略, 摔倒在地的学生不懂得危险已经降临, 不会如何自救, 即将被推倒的学生惊慌失措, 不会正确应对, 不能及时化解危机, 后面的学生不明白前面发生的事情, 不知道有的同学已身处险境, 不懂得继续拥挤、起哄、恶搞的危险, 面临困境时不知道及时寻找救助渠道。如2013年2月27日, 湖北襄阳老河口秦集小学学生因到了早读时间宿舍门未及时打开, 学生起哄拥挤撞击铁门, 导致一扇铁门被挤破, 前面学生避之不及被后面的学生压倒在地, 造成4死11伤的事故。除学校管理不到位之外, 学生面对危机和困境, 缺乏正确的应对和救助措施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3.学校管理不到位。一是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2014年9月26日, 昆明市明通小学旧床垫翻倒在楼梯间而引发的学生6死31伤的踩踏事故;2013年2月27日, 湖北襄阳老河口市秦集小学因宿舍门未及时打开而引发的4死11伤的踩踏事故;2005年10月, 新疆阿克苏市农场第二中学附小楼梯扶手断裂引发的1死13伤的踩踏事故, 都是典型的因安全隐患未及时排除而导致的悲剧, 所以说是教训惨痛。二是安全管理存在漏洞。2006年11月18日, 江西土塘中学晚自习下课后, 学生在二楼与一楼中间的平台摔倒而造成多人死伤等十多个典型的楼梯间踩踏事故, 在发生时均没有发现学校教师和学校领导在事故现场值班, 这就是最好的说明。三是安全教育实效性不强。安全教育, 在每所中小学都是工作重点, 但工作措施未必能有实效。教育部十年间通报的这十多起典型案例中, 学生应对危机乏力就是最好的说明。

三、有针对性地制定中小学楼梯间踩踏事故的策略

认清了中小学楼梯间踩踏事故发生的特点, 明确了出现这些事故的原因之后, 自然也就有了避免楼梯间踩踏事故的策略。

1.明确责任, 消除隐患。我校根据安全、育人、教学“一岗三责”的要求, 制定了各个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 明确了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 并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按照校长直接抓, 分管校长负责抓, 教学、德育、后勤分线具体抓的思路, 从教学部负责的教学、活动安全, 德育部负责的文体、安全教育, 行政部负责的食品、设施设备安全三方面着手, 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做到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任, 事事有人管,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并制定安全应对预案, 为学生安全生活、学习保驾护航。

2.重点时位, 加强管理。从中小学楼梯间踩踏事故发生的位置看, 一般在一、二楼之间;从中小学楼梯间踩踏事故发生的时间看, 一般在学生集中上下楼的时间段。明晰了这一规律特点, 也就有了要重点管理的时间和位置。我们的做法是:在学生起床早操、午睡起床、晚睡, 早、中、晚放学, 集体活动的时间段, 安排专人在楼梯间值班。对重点时间段, 重点位置进行重点管理, 确保学生安全。

3.讲究秩序, 避免拥挤。中小学楼梯间踩踏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是:人员密集, 无序拥挤, 这也是所有踩踏事故发生的一个共同特点。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可谓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1) 按年级分时段有间隔地起床、放学, 这无疑是一个解决学生过度密集而在楼梯间拥挤的一个好办法。 (2) 在大型活动中有组织、有秩序、有条理地入场退场, 也可以避免学生短时间内在楼梯间内集中拥堵。 (3) 重视养成教育, 让学生形成事事讲秩序、时时讲安全的良好习惯, 也是一种很好的做法。

4.创新方法, 安全实效。相对于加强安全管理来说,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应该是安全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因为只有每个学生都具备安全意识, 能准确评估自己面临的安全形势, 才能迅速远离这些安全隐患, 或者解决安全隐患, 从而做到转危为安。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 要创新教育方法,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争取以学生喜乐的形式, 增强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校在培养学生楼梯间安全意识时采取的体验式教育方法, 在学生中引起较大反响。具体做法是:让一个学生趴在地上, 在教师的监督指导下让另外一些学生叠压在其身上。实验表明:多数学生当第三个人叠压在其身上时就出现胸闷、透不过气的现象, 即便体质非常强壮的学生当第五个人叠压在身上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实验结束后, 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其中有一个非常调皮、平时爱搞恶作剧的学生小安在体会中写道:当两个同学压在我身上时没有什么大的感觉, 当第三个同学压在我身上时就开始感到难受, 当第四个同学叠加在我身上时, 就已经感觉到喘不过气来, 有种面临死亡的感觉。这太可怕了, 难怪上海踩踏事故中会有那么多人死亡……以后再也不搞恶作剧了。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今后走向社会如何远离踩踏事故, 学生说出了很多方法, 也有学生提出了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中“后退”的做法。相信这种体验活动会让学生受益终生的。

实际上, 只要每个人都树立起安全意识, 不但中小学楼梯间的踩踏事故可以避免, 很多的安全事故也都是可以避免的。

摘要:从近十年教育部通报的安全事故看, 中小学楼梯间发生的踩踏事故在学生群体性的伤亡事故中位居首位。如何有效避免中小学楼梯间踩踏事故的发生, 是每所中小学所面临的共同课题。作者从教育部近十年通报的十多起楼梯间踩踏事故案例入手, 研究这些事故发生的特点, 分析出各种现象的原因, 并结合自身的管理实践提出了如何避免的策略。

篇9: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故

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事故共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根据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消息,截至7日上午11点,已经有32名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伤员经诊治后出院,17人继续在院治疗。

2015年1月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通报了事故的有关情况。目前,医疗救治、善后处置、事件联合调查、信息发布等各项工作正有序进行。杨雄称,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底线”,要引以为戒,针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大人流安全管理,全面梳理现有制度预案,深入排摸薄弱环节,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外媒观点

英国《金融时报》

上海最近连续三年都在外滩对岸搞跨年灯光秀,外滩跨年夜已有品牌效应。2014年年末,上海外滩没有官方组织的跨年活动,但这种变化并未充分告知公众,大量群众仍自发前去外滩观景。由于官方没有组织活动,往年的交通限行改道、公交地铁甩站、不可上堤岸、分路段分割人流等客流疏导等措施都没有做,30万人流基本处于自由流动状态;由于政府估计不足,导致警力安排严重不足。此次最大的失误在于只根据政府安排来决定应急措施的安排,大量群众在外滩的聚集也就成了近乎“放羊”的自发活动。

德国《商报》

在中国,大量人群聚集是司空见惯的——这是人口密度过高的结果。过去10年里,上海的群体性活动规模越来越大。此次踩踏事故中,人群规模和密度显然已经达到了把人挤坏的程度。中国政府已宣布,今后也将对免费的大规模娱乐活动加强管理。只要有大规模人群聚集,当局就应该负责维持秩序并确保安全。

新加坡《联合早报》

踩踏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总理李克强批示要求各地做好节假日期间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在事发地上海,各区县已紧急叫停一批正在开展或即将举办的大型活动。

西班牙《世界报》

跨年夜上海发生踩踏事件后,面对越来越多的批评声音,上海警方承认低估了事发当日的人群规模。许多上海市民自发到事发的陈毅广场上敬献鲜花,悼念死者。

“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当然,没有人民支持,这些工作是难以做好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发表了2015年新年贺词。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传统增长动力减弱,必须着力推动面向市场需求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发展增添新动力。”

——1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深圳调研时表示。

“一国的欧元区成员国身份不可撤销,这一规定已经写入《里斯本条约》第140条第三段。”

——按照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安妮卡·布赖特哈特的说法,欧盟对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持鲜明反对态度,但关于希腊留在欧元区的条件,等希腊选举一结束,“我们就会商量”。

“我们严肃对待朝鲜旨在对一家美国企业造成破坏性金融影响的攻击,我们将在某一时机、按照我们选择的方式作出适当回应。”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1月2日签署行政命令,授权对朝鲜追加制裁,称这一命令“针对朝鲜政府及其威胁美国和其他人的行为”。

“我们与以色列之间的和平进程僵局与‘伊斯兰国’无关,僵局完全是定居点在约旦河西岸扩张的结果。”

——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称,只有在实现正义的和平以及赋予巴勒斯坦人正当权利之后,恐怖组织才会被击败。

篇10:防范踩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王卜庄镇第三中小学

防范踩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王卜庄镇第三中小学

根据教育部和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工作防范踩踏事故的紧急通知的要求,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为了杜绝踩踏事故的发生,提高学校的应急速度,保证应急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确保意外事件发生后能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做好全校师生的紧急疏散,使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该应急处置预案。

一、领导小组

组 长: 杨春景

副组长:孙建国 刘朋途 孟令强 季卫海 成 员:各班班主任

二、防范踩踏事故管理措施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学校领导要认真宣传预防范踩踏事故的重要性,认真贯彻文件精神,切实将学生安全工作重心转移到预防上来,组织制定防“范踩踏事故安全处置预案”,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

(二)班主任和辅导员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班主任和辅导员利用黑板报、专题讲座和班队会时间对学生开展防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管理措施 1.课堂教学

实行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凡是不再本班教室上课时,任课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排队,将学生安全带到上课地点。特别要注意楼梯上的安全,杜绝踩踏事故的发生。下课后任课教师要组织学生安全返回教室。

2.课间操、集会、升旗

学生到操场做课间操、集会、升旗时,值日教师迅速到指定位置维持秩序,指挥学生有序的行走;班主任在教室外面整队集合,然后将学生带到操场指定的位置。课间操、集会、升旗完毕后,值日教师迅速到指定位置维持秩序,指挥学生有序的行走,班主任将学生带回教室。

3.上学和放学

(1)上学时,值日领导和值日教师提前10分钟在北校门和指定位置组织学生有序进校门。

(2)放学时,值日教师迅速到指定位置维持秩序,指挥学生有序的行走;班主任在教室外面整队集合,然后将学生安全带出校门。教育学生文明行走,不追打、不喧嚣、不捣乱。遇到下大雨或者恶劣天气时,要采取有效措施,有效防止和避免学生在躲避大雨时引发拥挤踩踏等意外伤害事故。

4.学生外出活动

实行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各班如果需要带学生外出参加活动,需要先制定《预防踩踏事故安全工作预案》,精心组织学生,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5.后勤保障

学校后勤每周对教学楼走廊、楼梯转角处的路灯进行检查,及时更换灯泡。特别对楼梯通道、走廊护栏、消防设施、照明设施、应急标示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要进行逐一检查,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落实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完善安全设备设施。坚决防止因照明故障、楼道不畅等引发的拥堵踩踏事故。

三、踩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一旦发生踩踏安全事故,发现者立即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报告。事故现场的教师立即施救、组织学生进行紧急疏散。

2.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接到报警后,迅速转告其他成员,立即赶到现场。

(1)由孟令强组织成员及青壮年教师赶赴现场施救。(2)由杨春景负责广播讲话。稳定其他人员情绪,保持镇静,力避慌乱。(3)由孙建国及各班班主任、值日教师(到各自的岗位)及相关人员(门卫)负责稳定师生情绪,保持镇静,力避慌乱,控制局面。立即组织人员疏散。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区域

(4)由刘朋途、袁士海等负责受伤人员的处置、急救。(5)伤员多时由杨春景拨打急救电话“120”请求救助,并到路口等待引导救护车辆、人员。

(6)由季卫海和门卫负责无关人员远离事故现场,以便于救护车辆驶入、施救。

四、注意事项

1、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稳定师生情绪,各类人员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做好家长的接待和思想工作。

3、事故发生后,广大教师要做好受伤害人员及家属(家长)的思想工作。

4、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区委宣传部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5、安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未经允许,一切外来人员禁止进入现场。

五、联系电话

杨春景*** 孙建国*** 孟令强 *** 刘朋途 *** 季卫海***

上一篇:兴华物业各岗位职责下一篇:监控设备维保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