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24-05-08

2024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分析(精选6篇)

篇1:2024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4年高考(山东卷)化学试题评析

2014年高考山东卷化学试题充分体现了有利于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试题立足于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注重对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特别是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整体来看,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保持整体稳定 力求有所创新

今年的化学试题注重于对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整卷没有偏题、怪题。试题在形式上与考试说明样题保持一致,与以往的试题也保持相对稳定。必做题中的选择题侧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大,难易搭配合理。第7、8、11题相对简单,第9、10、12题属中等难度,13题将弱酸、弱碱和水的电离以及盐类的水解融为一体,既考查考生对过程的理解,又考查考生对最终结果的判断,思维容量较大,相对较难。必做题中的填空简答题侧重于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难度梯度设置合理。第29题(1)(2)、30题(2)、31题(1)(3)等较易,29题(3)、31题(2)等属于中等难度,30题(1)、32题(2)(3)等难度较大,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三个选做模块试题特点鲜明,重点突出,难度均衡等值。

第8题为试卷的经典题目,试题突出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学科的重要地位,既有原子结构、元素性质,更体现物质性质的递变规律,题目覆盖面广,强调规律性的总结。第7题表格的引入和第10题装置图的呈现,使信息呈现方式简洁明了,节约考生阅读时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命题思想。11题的命题形式不再是就必修要求范围内有机化学的某些观点进行叙述,而是力求在考查中体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一重要化学思想。题目通过借助合适的载体,对考点进行情境化的包装和叠加,提高了试题宽度和深度。12题是山东卷首次出现离子共存这一经典题型,题目的情境设置既有各种离子的显性呈现方式,又有“无色溶液、酸性溶液、弱碱性溶液、中性溶液”等隐性条件的描述。解决问题的思 1

维容量有所增大,深入地考查了考生思维品质和迁移应用能力。

作为实验题的31题,改变了往年以化学工艺流程为载体的呈现方式,而是把工业上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的过程搬到实验室来,以中学化学实验

中各种常见仪器的科学组装、合理搭配为载体,把生产流程以实验室模拟的方式呈现给考生。该题收放有度,一方面增加了物质检验的实验方案设计,给考生适当的思维空间,使题目的开放度有所增大。另一方面在气密性验证方案设计上,采取了“间断性”方式设置问题,限定思维分散程度,控制了方案设计的方向性,使问题更加明确。

三个选做模块试题更是集中体现了“稳”“变”“新”的特点,32题把有关数据以曲线图像的形式嵌入化学工艺流程题内,考查考生对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考查考生对化工生产技术、绿色化学思想的理解和应用;33题命题的形式与风格都有所创新,由直观类比的考查方式上升到利用结构图像为载体的综合考查。34题的呈现方式仍然沿用了经典的有机合成路线,问题设计在保持以往风格的基础上也有所创新,例如通过要求考生选择合适反应试剂完善合成路线的设问,把对有机化学“结构与性质”的考查嵌入其中,考生作答时成就感油然而生。可以说,今年的三道选做题在情境设置上都有所创新,三个题目交相辉映。

二、密切联系实际 彰显学科价值

2014年试题的另一特点就是重视化学的实用性,彰显学科价值。试卷中绝大部分试题的背景均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或是科技前沿。试题情境新颖客观,一方面可以折射化学在新材料、能源、环境、废物利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为考生创设出公平的试题情境。

试题重视环境保护理念的渗透,如29题以海盐粒子对大气中含氮氧化物的迁移转化为背景,使考生了解到氮氧化物在与海盐粒子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氯自由基,引起臭氧层损耗,从而引发一系列大气环境问题,这使考生对氮氧化物引发污染问题的理解不再仅仅停留在课本介绍的层次上。通过考查在实验室中用

NaOH溶液吸收N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让学生意识到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在工业生

产中,污染都是可控的,控制污染的产生比治理污染更为重要。对环境保护理念的渗透还体现在废水的治理与利用上,31题含硫废水的回收利用、32题含铬废液的处理都在证明:对废水、废液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变废为宝,化学科学的社会效益在这些题目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试题力求把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融合,原原本本地呈现在考生面前,要求考生能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32题为工艺流程题,这是山东卷的常见题型,这类试题往往以化工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为载体,对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定量计算、化学实验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而32题在保留以往试题特点的同时,还要求考生能够综合考虑物料循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问题,很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

以新材料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既可通过新颖的试题情境,为考生提供公平的平台展示能力,又可以彰显试题的时代性与应用性,展现有用的化学。30题以室温离子液体电镀铝为试题情境。室温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在绿色化工和电化学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考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开拓视野,并对电镀过程有了更深的认识。32题围绕石墨烯创设试题情境。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碳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有望在电子元件、复合材料、气体传感器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考生通过结合“剥离”石墨所得“石墨烯”及石墨烯”氧化所得的“氧化石墨烯”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已有的对石墨结构的了解,很容易就可以解决题设问题。通过利用现代科技前沿的新材料巧妙地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核心知识,将物质结构的基本知识与前沿材料巧妙结合,问题设置自然流畅,“起点高,落点低”。

2014年化学试题既考查了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发挥了考试的教育功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强调学科素养 考查思维品质

试题强调基础知识与学科能力的有机融合,重点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和“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是“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而化学的学科特点则决定了“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是“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的核心。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表现在: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和有序储存的能力;能够从试题提供的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第7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试题内容,考查重要有机、无机反应的反应类型,选项C是把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巧妙结合,选项D则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进行深入考查。第10题以图像的形式呈现试题内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常见仪器的使用和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包括试剂选用、仪器装配、实验原理及气体净化方法和收集方法等。考生应通过对装置图的观察,获取相关信息,并与原有知识进行对比,才能做出合理判断。12题要求考生不仅要明确题中给出的显性的各种离子间的共存关系,而且要善于挖掘题目隐含的条件才能过做出正确判断。30题(1)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依据“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它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结合电极反应的书写规则,方能做出正确解答。而阴极产物的判断则需要依据“改用AlCl3水溶液作电解液”

这一信息,对电镀液内各种离子成分重新分析。考生通过对两种电镀液的对比,理解选择电镀液对电镀过程的重要影响,体会到新材料在科研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试题信息描述简洁明了,呈现形式丰富多彩,除了文字、表格、图形、方程式外,还有表达式、关系曲线、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图、物质合成路线等,可以说试题对考生多途径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检验。

“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表现在: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取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能够将分析

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作出解释的能力。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对考生思维品质和化学素养的考查。如31题,要求考生在给定装置、给定操作的情况下,通过描述现象来完成气密性检查的设计方案。不仅考查考生对气密性检查原理的深度理解,还考查考生科学、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判断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需要利用题给信息“为提高产题品纯度,应使

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及题目中三个反应方程式所反映的计量关

系,通过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解答。“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需要考生利用题给信息“已知

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结合Na2SO4和Na2SO3的性质,兼顾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的鉴别、实验的基本操作等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本题对考生运用正确化学术语表达分析问题过程及结果的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32题的背景材料既有学生熟悉的化学基础知识,如各种实验操作、Fe3+的除杂等,也有学生陌生的情境材料,如重铬酸钠(Na2Cr2O7)和重铬酸钾(K2Cr2O7)均为考

生比较陌生的化合物。设问强调在理解工艺流程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题目(4)考查“用热水洗涤固体A,回收的洗涤液如何转移既能提高产率又可使能耗最低”,考生首先要了解母液的成分,结合实际生产中的物料循环,综合节能减排、节约成本等,才能做出正确解答。这种题目设问新颖、不落俗套,想通过大量的题海训练就能正确作答是不可能的,很好地体现了对考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

“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表现在: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综合应用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一些化学问题。试题除了第10、31题外,与实验有关的问题也多次出现在其它题目中,如30题中的铝热反应试剂选择及产物成分的分析,32题涉及物质的制备及分离提纯,34题反应试剂的选择等,这些试题意在突出对考生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考查,凸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学科特点。题目通过创设真实的实验情境,考查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装置图的识别、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方案设计等化学实验问题。设问注重考查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真正动手做过实验的考生进行发挥,而不是通过背实验就能顺利作答。

31题集中考查化学实验,没有出现往年频频出现的工艺流程,而是以实验装置、反应原理、操作步骤的形式出现。试题以物质的制备为主线,设计相应问题,考查考生实验探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该题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实验前进行装置气密性检查,然后围绕核心反应进行问题设置,如根据实验原理进行仪器及试剂的选择,如何通过合理投料来提高产品纯度,如何控制反应速率,判断实验终点等等。

总之,2014年化学试题一方面秉承了多年来形成的一贯风格,另一方面不断求新、求变。试题在内容选择上密切关注与生活生产实际和科学发展相关的化学问题,更加贴近考生实际。试题不偏、不怪,平和自然,从正面考查学生的思维,内容、形式积极、正面,站在学科发展的高度,体现学科的科学和社会价值,让考生在答题的同时感受化学的乐趣。

篇2:2024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4年高考(山东卷)英语试题评析

2014年高考山东卷英语试题的试卷结构较往年有了较大的变化,取消了听力部分考试,减少了5个单项填空试题,增加了一篇10个小题的完形填空和5个阅读理解题。试题在选材和命制等方面沿袭了历年来山东卷的风格,所选文章话题丰富、体裁多样;试题设计精益求精、稳中有变;试题难度稳定,没有因为试卷结构的变化而出现大的波动。

一、结构微调

2014年我省英语试题取消了听力部分,将单项填空部分由以往的15个小题调整为10个小题,增加了一篇10个小题的完形填空和5个阅读理解题。

单项填空部分没有刻意追求语法点的覆盖面,而是重点考查了几个语法项目,如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非谓语动词、时态、连词和代词等,这些语法考点均出自我省高考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语法项目表,突出了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增加的完形填空(A篇)为一则关于鹦鹉的小幽默,内容轻松有趣,结尾出人意料,令人捧腹,这有利于考生放松紧张的心情,从容作答;阅读理解部分较往年增加了1篇文章,5篇总阅读量为1436词,比2013年增加了94词,选项为986词,比2013年增加了262词。

二、选材精细

2014年我省英语试题一共选用了8篇短文,这些短文话题丰富、体裁多样、语言地道、风格不

一、信息量大,能让考生充分体会到英语语言的魅力。

完形填空A篇文章是一则关于鹦鹉的小幽默,语言简单易懂,内容轻松有趣,结尾出人意料;完形填空B篇讲述了一位加拿大女医生冲破性别歧视的樊篱救死扶伤的故事。阅读理解A篇文章讲述了一只走失的小狗和收留它的人家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B篇讲述了作者与其兄弟两个为了躲避酷暑而连续几天到电影院看电影的趣事;C篇介绍了美国历史上一位勇于追求自由的女性黑奴Elizabeth1

Freeman;D篇介绍了一种新的科技发明——智能牙刷;E篇介绍了一个使用平板电脑帮助非洲孩子阅读学习的项目。阅读表达文章从交通拥堵这一现实问题切入,通过具体例子及细节介绍相关应对措施,倡导人们充分使用公共交通方式,并指出缓解该问题的关键是提升公共交通服务的质量。

这些文章语言原汁原味,内容积极向上,既能满足考查的需要,也有利于培养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符合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三、设题巧妙

2014年我省英语试题在试题的设计上既继承了历年来不偏不怪的命题思路,又不墨守陈规,勇于探索,试题设计灵活巧妙。

单项填空题避免了机械的语法知识考查,而是将语法知识融入到完整自然的语境中进行考查,考生在答题时必须依靠语境结合所学语法知识作答。以第8题为例,考生必须理解答语中后半部分的含义,才能够弄清楚整个题的语境信息,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完形填空题注重考查考生结合词汇、语法、语篇知识及生活常识进行逻辑推理和综合判断的能力,而非简单考查个体词汇使用及对单句的理解。其中A篇全文共154个词,空格之间的间隔约为13个词。除首句及末句外,每句均设空1-2个。空格分布均匀,相邻空格间隔适当,避免了提示信息过多或过少的情况。考点分布合理,10个题目考查对象均为实词,其中动词5项,名词4项,形容词1项。B篇全文共292个词,空格分布均匀,相邻空格间隔适当。考点分布合理,20个题目考查对象均为实词,其中动词12项,名词5项,形容词2项,副词1项。

阅读理解题在题目设置方面,除64题外,其余全部采用完整问句的提问方式,这符合语言测试的规范。题干及选项的设置简洁、精炼,没有使用考试说明词汇表以外的词汇。题目涉及对细节的理解、推测上下文逻辑指代关系、理解主旨要义等多个方面,注重多角度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

阅读表达部分试题设计精巧且多样化,从多角度考查考生的英语阅读和表达

能力,66、67题考查考生准确把握篇章信息的能力,68、70题考查考生对相关信息进行准确判断并概括归纳的能力,69题考查考生根据语境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其中69题的设置尤为巧妙,既有较强的上下文提示和逻辑关系限定,又给考生一定的发挥空间,考生可从多个角度作答。

今年我省英语作文题一改沿用多年的书信形式,要求考生从所给的两句谚语中选择一句为题写一篇作文,解释该谚语的含义并讲述能体现该谚语含义的个人经历,形式新颖。题中给出的两句谚语“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都是中学生耳熟能详的,考生在审题时不会有障碍。两句谚语所蕴含的道理浅显易懂,贴近考生生活和经验,能够保证考生有话可说,利于考生展现其语言运用能力。题中给出两句谚语,给考生一定的选择空间,这样做既不会增加考生审题的负担,也有利于避免考生因不熟悉谚语而无话可说的情况出现。

四、难度稳定

与往年相比,2014年试题难度适中,虽然试卷结构有一定的调整,但是试题难度并没有出现大的起伏。主要表现在:

1.试题阅读量相对稳定

2014年试题总词量为3827词,2013年为3788词。虽然2014年较以往试题增加了两篇文章,但是试卷总词量仅比2013年增加了39词。同时试卷中的词汇基本上都是考试说明中词汇表内的词汇,超纲词汇非常少,这有利于保证试题难度的稳定。

2.新增试题难度适中

2014年新增试题(完形填空与阅读理解部分)难度较低,与往年听力部分试题难度大致相同,其余部分试题在选材与设题上与往年风格类似、难度相当,这有利于保证试题难度不出现大的波动。

总之,2014年高考山东卷英语试题的风格沿袭了历年来不偏不怪、难度稳定、弘扬正能量的特点,同时在材料选择、试题设计等方面做了适当的调整,这样考

篇3:2024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题目:由于贫困和连年战乱等原因, 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海盗问题日益严重, 威胁了国际重要航道的安全。联合国安理会依据《联合国宪章》作出协议, 授权外国军队与索马里过渡政府合作打击海盗。美国、俄罗斯等国战舰陆续开赴该海域, 我国政府也于2008年12月派出了护航舰队。

(1) 联合国安理会作出打击海盗的决议体现了其什么职责? (2分)

(2) 假如你是外交部发言人, 请结合材料, 阐述我国政府在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问题上的主张。 (8分)

一、解析题目

1. 该题设计新颖, 突出主干, 凸显能力, 令人称道。以打击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海盗问题为切入点, 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该题考查联合国安理会的职责, 设问角度明确, 材料信息充分; (2) 该题属于角色转换型的开放性试题, 结合材料从联合国、索马里、中国等宏观方面多角度阐述我国政府的主张, 重视了对书本主干知识的考查, 又不拘泥于教材, 凸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分析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

2. 该题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 鲜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契合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它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而且努力让学生从被动的答题者变成主动的探索者, 并进而呈现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社会责任感。

3. 该题把知识与能力的考查, 揉合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之中, 以“打击索马里海盗问题”为背景、以角色模拟为答题角度、以学生对基础知识灵活掌握为前提, 以能力立意为主, 彰显“我国是负责任大国”自豪感, 体现了“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

4. 该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热点事件, 实践性强, 引导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该题探究性的设计, 更鲜明地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和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启示反思

显然, 试题的设计仅靠平时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是不行的, 它需要依靠平时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研究习惯和能力, 需要学生在发现、探究、创新过程中掌握知识, 锻炼能力。

1. 把握课标, 跳出教材。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认知结构、基本方法、基本表述 (科学、规范) , 注意教材的基本技能培养, 时刻关注教材要反映的课标要求。要抓住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跳出教材, 理清联系, 训练对实际、热点问题的分析方法;在重知识的基础上重思维, 加强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训练, 形成自己的认识, 而非死抠教材。

2. 一切理论皆灰色, 惟有生命之树长青。

高考命题力求能够引领着“教”与“学”走出“教课本”、“背课本”、“考课本”的陈旧模式, 转变为关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关注国内和国际的重大事件和形势发展, 关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典型事例。与这种变化相适应, 我们在学科教学中, 要“走出去”、“引进来”, 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向社会和生活, 把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思考现实问题, 并在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只有“开放”的课堂, 才有“鲜活”的思维。

学习方式不仅包括学习方法, 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课改最大的变化就是改变了课堂, 但搞课改绝对不能成为“花架子”, 关键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创新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过程, 引领学生经常性地关注与人类生存和发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拓宽视野, 在学生的思维和认识水平基础上, 进一步激发他、重视他、保护他。这是高考试卷给我们的启示, 是贯彻课改理念的要求, 也是我们的学科教学具有蓬勃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4. 坚守素质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真谛。

篇4:2024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09年高考英语山东卷继续以考查考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中心,总体难度与2008年持平。同时,试卷的第二部分取消了短文改错,代之以开放性和输出型的阅读表达,体现了新课标对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下面,笔者就对各种题型逐一进行剖析。

听力

听力部分采用全国卷I的听力试题,地道的美式发音、清晰的语音语调是其最大的特点。大部分题目都可以从对话或独白中直接获取答案,少量题目需要简单的推断和概括。整体来看,今年的听力对话比去年的语速稍快一点,但并不影响理解。试题设计由易到难,利于考生正常发挥。

【难点分析】

听力考试中,如果考生对某些固定说法不熟悉的话,就会影响正确答题。如第一节的5段小对话中,考生普遍感觉第2小题有点难度。这是一道推断题,原题如下:

2.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restaurant.B. In a hotel. C. In a school.

分析:这段话的听力原文中出现了两个关键词组“full board (全食宿)”和“half board (半食宿)”,由于考生对两种说法不熟悉,导致无法理解,答题困难。但是,结合前面听到的对话:“M: I'd like to stay two nights, please. W: Do you want full board or half board?”和后面的解释:“Full board includes all meals, and half board includes just breakfast and dinner.”不难判断对话发生的地点在“宾馆里”,正确答案为B。

另外,如果考生对中美文化差异知之甚少,也会给听力理解带来障碍。如第二节的第9段材料有8个回合的对话,涉及中美学校文化差异,信息量大。考生在听这些内容的时候,应注意做好笔记,不要拘泥于个别生僻词汇如“locker”、“daypack”等,这些是对话中提到的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在学校使用的不同东西,对话中都有解释,考生应注意听对这种差异的解释,而不是费力地去猜测生词的意思。

【备考建议】

1. 放松心情,适时调整

做听力题时,考生应心态平和,切勿急躁。很多考生考试的时候过度紧张,只要有一道题没听出来,马上就乱了阵脚,不知所措,导致后面的答题连连失误。因此,在考场上考生应学会选择和放弃,不要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

2. 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在播放录音之前,考生应抓紧时间将题目快速浏览一遍,并充分利用各段对话之间的停顿,快速略读问题和选项,预测短文或对话可能涉及的内容,这样带着问题去听录音,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侧重,便于答题。

3. 集中精力,做好笔记

在听力材料含有数字、干扰信息较多或篇幅过长的情况下,做好笔记摘要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一来,考生就不会因为精神紧张、记忆混乱而遗漏重要的信息点,有助于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语法和词汇知识

语法和词汇知识部分考查的内容均为基本语法和词汇知识,题干简短,语境完整,没有偏、难、怪题,较好地体现了语言的真实性。

【难点分析】

1. 知识点考查范围广

该部分的15个小题覆盖了中学阶段所学的大部分语言项目,涉及了名词(29)、代词(23)、副词(35)、连词(32)、介词(33)、动词和动词短语(26、31)、非谓语动词(22)、动词时态语态(25、34)、定语从句(24)、表语从句(28)、倒装句(27)和交际用语(21、30)等。考生若想在这个部分取得满意的分数,就必须透彻地掌握这些语言项目。

2. 动词考查仍然是重点

动词是历年来高考英语考查的核心语法项目,今年也不例外,涉及动词考查的题目多达6个小题。例如第25小题:

The number of foreign students attending Chinese universities ________ rising steadily since 1997.

A. is B. are C. has been D. have been

分析:正确答案是C。本题综合考查了动词时态和主谓一致。“the number of +复数名词”作主语时,主语应为“the number (数量)”,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排除B、D项;根据时间标志词since,应用现在完成时,排除A项。

3. 注重交际语言的考查

今年有两个小题都考查了交际英语(往年通常都只有一个小题),充分体现了“强调应用,注重交际”的命题指导思想。例如第30小题:

—Poor Steve! I could hardly recognize him just now!

—____________. He has changed so much.

A. Never mindB. No problem

C. Not at allD. Me neither

分析:正确答案是D。上一句说“可怜的Steve!我刚才差点认不出他了!”下一句答语的后半部分说:“他变化如此之大。”根据对话背景可知应该回答“我也是(差点认不出他了)”。D项“Me neither”是口语中常用的说法,意思是“我也(不)……”。A项“Never mind”意思是“不要紧,没关系”;B项“No problem”意思是“没问题”;C项“Not at all”意思是“没关系,不用谢,没什么”,都与题干的语境不符,故排除。

【备考建议】

1. 夯实基础,重点突出

同学们复习时切忌“眼高手低”,一味地做偏难怪题,而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动词是英语的核心,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动词的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连系动词,动词以及动词短语的意义辨析是复习的重点,特别要注意动词词义辨析,掌握动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2. 研读真题,着重运用

历年高考英语“语法和词汇知识”部分的考题虽然各有侧重点,但“万变不离其宗”,认真研究历年高考真题,学会“举一反三”,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题集知识测试和能力测试为一体,考查范围涉及词汇辨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等,是高考英语试卷中难度较高的一种题型。

【难点分析】

今年的完形填空是一篇310词左右的记叙文。文中以第一人称讲述了“我”作为一名老师,对一名不起眼的学生David看法的转变。文章篇幅不长,但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和衬托,考生在答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词义辨析

完形填空题中经常出现近义词(组)的辨析,需要考生结合语境和词组的具体意义进行辨析,选出最合适的答案。例如第39题:

David was a small boy in ragged clothes. I had often 38 (wondered)what kind of home life David had, and what kind of mother could send her son to school dressed so 39 for the cold winter months, without a coat, boots, or gloves.

A. modestlyB. naturally

C. inaccurately D. inappropriately

分析:正确答案是D。本题考查副词词义辨析和语境的理解。根据后文中的“在寒冷的冬天,没穿外套、靴子,也没戴手套”可知,此处要表达的意思是“David穿得不合适”。A项“modestly”意思是“谦卑地”,B项“naturally”意思是“自然地”,C项“inaccurately”意思是“不精确地”,都不符合题意。

有时候,完形填空中出现的词(组)可能是考生十分常见的,但考查的意义可能是考生平时不常使用的。例如第41题:

I can still remember he was always 41 a smile and willing to help.

A. expressingB. delivering

C. wearing D. sharing

分析:正确答案是C。通常情况下,“wear”的意思是“穿着,戴着”,但它还有“面露,面带,面有……色”的意思。考生如果没接触过这个意思,就很难选出正确答案。

2. 语篇理解

完形填空中很多题目要求考生不拘泥于单个的句子,而是放眼全局,在理解语篇的基础上进行推断作答。例如第47题:

I smiled in 47 as the last of them hurried out the door.

A. relief B. returnC. vain D. control

分析:正确答案是A。从前文学生们在圣诞节放假前“焦虑(anxious)、激动(excitement)、坐立不安和心神不定(restlessness)”的心情和行为表现可以推断,当学生放假,最后一个学生冲出教室后,老师的心情应该是“in relief (轻松,宽慰)”。

【备考建议】

1. 加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平时的练习中,同学们一定要掌握新课标中规定的3300个单词和一定数量的短语,熟悉其词义、用法、搭配和辨析,做到熟练运用。同时还要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培养准确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能力并要能把握文章的脉络,理清上下文逻辑关系。

2. 着眼全局,忌“断章取义”

完形填空以文章的整体为背景,以语篇信息为基础,以中心脉络为主线,要求考生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选择最佳选项。有些选项放在单句内能够讲得通,但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就不合适了。所以同学们在做题之前一定要先通读全文,明确大意,综合考虑选项与所在句子的关系,所在句子与周围语句的关系以及与文章内容主线的关系,还要注意上下文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线索提示,最后再结合语法结构和词义搭配等确定最佳答案。

3. 加强阅读,培养语感

近几年高考完形填空的选材大都是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记叙文,或叙议结合、以叙为主、富有哲理的论述文,因此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多阅读这类文章,增强语感。

阅读理解

今年的四篇阅读理解材料新颖,内容贴近生活,具有较强的时代感。题目类型包括主旨大意、细节理解、词义猜测、推理判断等,阅读量略大于去年(2008年1842词,2009年1921词)。

【难点分析】

1. 推理判断

A篇讲了一个弘扬邻里互助精神的感人故事。Fuss夫妇面临财政困难时,意外收到了在事故中死去的邻居Hatch夫妇留给他们的一笔遗产。Hatch夫妇生前一直乐于助人,死后把所有的钱财和农场捐给了整个社区,希望这种善举能代代相传。其中第60题是推理判断题,需要概括整段文章的内容并作出推断。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ext?

A. The community of Alto was poor.

B. The summer camp was attractive to the parents.

C. Sandy Van Weelden got a legacy from the Hatches.

D. The Hatches would like the neighbors to follow their example.

分析:正确答案是D。综合文章倒数第二段可知Hatch夫妇的愿望就是让他们的遗产——一种善举,在整个社区生根发芽,让邻里互助的精神永远发扬,代代相传。

2. 细节理解

B篇是关于虚假广告及其成因的文章。其中第62题是细节理解题,只需在文中找出对应的依据便可正确答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The court is in charge of removing dangerous product.

B. New products are more likely to be questionable.

C. The production of a device must be approved by FDA.

D. The promoters usually just care about profits.

分析:正确答案是D。由文中“Often such products are nothing more than money-making things for their promoters.”可知,promoters只在乎利润。

3. 词义猜测

C篇论述的是增加烟草税的影响:增加烟草税对于减少吸烟人群,特别是青少年烟民的数量是有效的。当然也有像Hal Rogers这样持反对意见的人士,他们认为增加烟草税只会加重低收入人群的负担,但是总体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第68题是词义猜测题。

The underlined word "deter" in Paragraph 3 most probably means ________.

A. discourageB. removeC. benefitD. free

分析:正确答案是A。猜测词义离不开上下文语境。请看deter所处的语境:“Tobacco taxes improve public health, they raise money and most particularly, they deter people from taking up the habit as teens, which is when nearly all smokers are addicted.”由此可知,烟草税能够改善公众健康,筹集资金,更重要的是会“阻止”人们在青少年阶段就养成吸烟的习惯。所以此处的“deter”应为“阻止,制止”之意。

4. 主旨大意

D篇是关于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学吸引更多学生的时文。第75题是主旨大意题。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A. Universities have received more applications.

B. Economics is attracting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ents.

C. College students benefit a lot from economic uncertainty.

D. Parents are concerned with children's subject selection.

分析:正确答案是B。通读全文可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不仅选择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数量增加了,还有很多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也参加经济学方面的讲座,并且有多达三分之二的父母也要求学校教授学生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因此,整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学生对经济学的浓厚兴趣。

【备考建议】

1. 广泛阅读

目前许多考生阅读面过窄、阅读兴趣不高,除了教材中的课文和老师布置的阅读理解练习题之外,很少涉及其他阅读内容,远远达不到课程标准八级目标对阅读的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3万词以上。同学们平时应多阅读一些语言生动地道、内容引人入胜的报纸杂志等读物,培养阅读兴趣,阅读范围应涉及各种题材和体裁。除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之外,应保证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阅读量不少于600词。

2. 注重语言积累

同学们在阅读英语短文时,不要只满足于完成短文后面的习题。应养成做完题目之后再次复读原文的习惯,把里面出现的一些有用的语言知识,如重点词汇、短语、句型甚至交际用语等整理到自己的笔记本上,一些精彩的段落可以熟读或背诵,有的文章要进行结构分析,以此培养布局谋篇的写作能力。通过这样的点滴积累,语言知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3. 处理好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性的关系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高考阅读理解题已基本形成了稳定鲜明的风格和特征,无论是选材还是题目设置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考生应按题型和文章的体裁进行专题训练,明确每类题型的特点和命题规律,学习和总结一些实用的解题技巧,这对于短期内提高成绩大有帮助。另外,平时的练习中,同学们要有意识地进行计时、定量的阅读,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在保证理解准确性的前提下,缩短阅读时间,提高做题效率和答题准确性。

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分为两个部分:阅读表达和写作。

阅读表达是山东省为了适应新课程目标要求而增加的一种新题型,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并进行书面表达,旨在考查考生的语言输入能力和输出能力。

【难点分析】

阅读表达部分是一篇说明文,阐述“saying hello”的重要性。其难点在于:同义句替换题注重对句式结构进行彻底改造,增加了迷惑性;细节理解题细分成三个要点,作答时需要注意变化动词的形式,增加了灵活性;翻译句子题难度最大,要求考生具有较好的基本功,如果照字面翻译不通,则需要结合上下文,转换成自己的语言。

例如第80题要求考生翻译文中第三段的划线句子,原句为:Whatever the reason, my urban hellos were answered far less often than my rural ones.

分析:应注意灵活处理“urban hellos”和“rural ones”这两个名词词组,翻译时可转换成动词词组“打招呼”,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译文: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我在城里打招呼得到的回应比在乡村少得多。

写作部分要求考生写一封信。与前两年开放作文的出题模式不同,今年采用提纲作文的形式,要点提示简洁全面,但考生想要得高分却并不容易。因为提示内容都一样,考生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合理使用一些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式。同时还应注意不局限于对译要点提示,而应适当增加细节,注意行文连贯。力争少犯错误,做到书写美观,卷面整洁。

【备考建议】

1. 加强阅读,着重理解

阅读表达旨在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所给短文并根据问题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因此考生首先要按照阅读理解题的训练方法,培养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充分理解文章大意、细节以及作者观点的前提下,才能组织语言,完成表达。

2. 认真审题,准确表达

短文读懂了,只是完成了“语言输入”的过程,然而更重要的是“语言输出”,即结合问题的要求,用准确的语言进行简要的表述。考生一定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回答应具有针对性,既要保证答案的完整性,又要语言简练,符合字数要求,同时还要注意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3. 书写整洁,规范答题

阅读表达不同于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属于主观性试题,需要进行大量的文字书写。和写作一样,书写问题的答案时,一定要注意书写清晰、工整,保持卷面整洁、美观,这样既不会使阅卷老师因为辨认不清而造成误判,又会增加阅卷老师给自己的“印象分”。

4. 勤学多思,注重积累

同学们平时应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做到准确理解和熟练运用。坚持不懈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巩固和深化已掌握的内容。同时,还应关注时事,扩大知识面,提高思维和认知水平,以便写作时观点表达正确、得体,有说服力。坚持不懈地“练笔”,通过日记、与笔友通信等方式进行书面表达实践,也可以每星期写一篇短文请老师面批。尽可能多地熟读和背诵语言地道的语篇、语段或写作范文。

以上我们结合今年高考英语山东卷对各类题型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备考建议,希望大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迎接2010年高考英语做好准备。

作者简介:

籍万杰,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教学成绩突出,曾多次荣获各级教学奖励及“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在全国6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报刊发表文章千余篇;担任多家知名英语教辅期刊的特约编辑、特约通讯员、特约撰稿人。

篇5:2005年高考山东省英语试题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01分,满分10分)

此题要求改正所给短文中的错误。对标有题号的每一行做出判断:如无错误,在该行右边的横线上画一个勾(√);如果有错误(每行只有一个错误),则按下列情况改正:

此行多一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词,并也用斜线划掉。此行缺一词: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加的词。

此行错一词: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在该行右边的横线上写出改正后的词。

注意:原行没有错的不要改。

Dear Helen,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party at Christmas Eve.All 76.______

of them enjoyed it very much.We liked the dishes you had 77.______

cooked but we were happy to learn the English songs you taught 78.______

us.We hope you’ll teach us a lot many songs in the future.79.______

We’re leaving from our hometowns to spend the winter 80.______

vacations.It seems that many of us are homesick after 81.______

being away from home for such a long time.What are your 82.______

plans? Will you join in the tourist group organized by our school? 83.______

We are busy prepare for our trips.Please excuse us 84.______

For not able to say goodbye to you.85.______

We hope you’ll have a good time.Yours,Xiao Hua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设你是新华中学的学生李华,得知某英文报招聘兼职记者,你有意应聘,请按下列要点给报社写一封自荐信。

表示感兴趣

说明优势:知识面、英语水平、合作精神、相关经历

希望得到回复

注意:

1.词数:100左右

2.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Dear Sir or Madam,参考答案

01—05 BACBC 06—10 ABABC 11—15 ACABA

16—20 ACBBC 21—25 BDBDD 26—30 CBBAC

31—35 CABAB 36—40 CCACB 41—45 CBDDA

46—50 ADBCA 51—55 BDCBD 56—60 BCCBD

61—65 BCCAA 66—70 CBADA 71—75 DADCD

76.把at换成on。惯用短语at Christmas 和on Christmas Eve

77.them换成us.根据上下文都是We而确定。

78.but变成and。“我们喜欢你做的饭并且也很高兴学了你教的歌曲。

79.many改成more。与上文比较“更多歌曲”。

80.from换成for。动身去某地。

81.vacations改作vacation单数。特指这个寒假。

82.此行正确。

83.去掉in。加入一个组织、群体用join.join.84.prepare改成preparing。考查be busy doing。

85.not后加being。构成for not being unable to say……。

篇6:2024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4年高考(山东卷)数学试题评析

纵观2014年高考山东卷数学试题,试卷结构有较大调整,但又保持了传统的试题风格,立意于能力,注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素养,符合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兼顾公平和中学教学实际,是一份知识与能力完美融合、传统与创新和谐统一的优秀试卷。

一、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014年数学试题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体的原则,着重体现了对“双基”的考查。试卷考查了中学数学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选择题、填空题着重考查了集合、复数、函数的定义域、图象、单调性、初等函数、三角函数、不等式、程序框图、立体几何、排列组合、圆锥曲线、统计初步等常规知识点;解答题的前三个题目,也着眼于常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考查了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概率统计、立体几何等考生感觉熟悉、容易入手的内容,即使是解答题的后面三道,第一问的入口也都很宽,梯度设计合理。整份试卷中大部分是基础题目,这些题目的设计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以自然但不俗套的形式呈现,既保证了高考试题的创新性,又让考生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试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力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保证了考生的“基础得分”,从而保证了考试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二、布局全面,注重综合,考查考生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2014年试卷依旧承袭了山东卷历年的命题风格,在知识的交汇点采用网络式的布题模式,对主干知识进行了重点考查。文、理两科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综合考查,包括三角函数、概率统计、立体几何、数列、导数的应用以及解析几何等六大模块,注重综合和创新,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每道试题都有机综合了中学数学中的多个知识点,特别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 1

思想,文(8)(10)(20)、理(9)(15)(20)着重考查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文(8)(9)(15)、理(6)(8)(9)(15)(17)着重考查了考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文(19)(20)(21)、理(18)(19)(20)(21)对分类与整合的思想进行了考查;文(16)、理(18)对或然与必然的思想进行了考查。这些数学思想体现着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在高考试卷中对其进行重点考查,无疑会对数学思想在中学数学的渗透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三、能力立意,注重思维,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2014试题秉承传统风格,以能力立意,特别注重对考生思维水平、创新意识和数学素养的考查,巧妙地调和了计算量和思维量、通性通法和特殊技巧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了合理的平衡。文(4)、理(4)将反证法和常用逻辑用语有机结合,对这些基本的数学术语进行了综合考查;文(7)则一改山东卷以往已知函数来遴选函数图象的考查传统,利用函数图象的单调性和零点对双参数的范围进行科学判断,全面考查了对数函数图象的基本性质以及图象平移等知识点,试题考查方式新颖而科学。值得一提的是,在图象的横轴上,试卷将单位点明确标出,这恰到好处地降低了试题的难度,有利于学生从自己擅长的角度选取突破口,进而顺利地完成解答;文(9)以新定义“准偶函数”的形式呈现,考查了函数的对称性,撇开了坐标系这个辅助工具对函数性质描述的限制,更加体现出函数自身的性质,试题叙述严谨而简洁,考查方式创新却不偏怪,给人以数学的美感,这种新形式创新题的出现,无疑会对中学数学的概念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理(15)则坚持了对理科考生的高标准要求,从新情景角度给出了“对称函数”这一新概念,并以此为载体考查了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考生需要对该定义准确理解,把握其实质,利用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化归至常规内容来对问题加以解决,试题设计新颖,难度适中且有较好的区分度,有效考查了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潜力;文(18)、理(17)以空间几何体为载体,重点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文、理(19)两题针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进行了考查,两题的第二设问进行了绝妙的创新设计,要求考生准

确掌握数列的基本思想,同时也对思维的灵活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文(21)、理(21)则分别以椭圆和抛物线为载体,考查了考生综合运用代数工具解决几何问题的数学素养以及考生的运算求解能力。尤其是理(21)对抛物线的考查,试题设计优美、编排合理,几何味道浓郁。

四、结合实际,注重探究,考查考生的应用意识和探究能力

作为与社会生活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知识模块,概率统计一直以来都承担着考查考生应用意识的重要角色。今年的山东数学文、理卷都集中于概率统计这个知识模块命制了具有应用背景的题目。文科(16)利用海关的抽样检测这一现实背景,将统计中的分层抽样和概率中的古典概型联合考查;理科(18)则以乒乓球训练测试为背景,加以合理的数学抽象和简化,考查了互斥事件、独立事件的概率、分布列和数学期望等知识点;在选择题中,文(8)、理(7)则均以药物疗效的临床试验为背景,考查了考生对频率分布直方图的读图、用图能力。这些试题背景真实可靠,贴近生活,没有任何生搬硬凑的痕迹,考查的数学内容都是日常生活中有着频繁应用的数学工具。整份试卷中应用题的命制科学严谨,背景公平合理,让考生非常容易地从应用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从中深刻领会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对中学新课程理念的全面贯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合理解决具有应用背景的试题,不仅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应用意识和建模能力,也对考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山东数学卷对考生的探究能力的考查并未局限于应用题中,在文、理解答题(21)中,也都以探究的设问方式,直接对考生的探究能力进行了正面的考查,试题引导考生全面综合所学数学知识,凭借数学直观先探究并发现结论,然后再从科学角度给予严格的推理论证。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更符合科学发现的一般步骤,对于甄别考生是否具有进一步学习的能力有着特殊的意义,也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

五、体现差异,注重公平,考查考生的个性品质

今年的试卷在选择题、填空题中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让考生只

要具备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就能顺利作答,试题排列也是由易到难,符合考生的认知规律,让考生能逐步提升思维水平,也让各层次思维水平的考生都能拾级而上,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试题的亮点之一体现在理(18)应用题目的设计中,为让考生在短时间内通过阅读把握题意并成功建模,给出了辅助图示,熟悉的场景和活泼的直观图示,有利于缓解考生的紧张心理,也尽最大可能地避免了个别考生对乒乓球运动不熟悉带来的背景不公平问题。

文理差异的处理历来是备受考生和社会关注的问题,今年的试卷恰当地处理了这种差异,相同知识点考查上也充分考虑了文理科的特点,六个解答题完全不同,前面的基础题目只有很少几个相同或者以姊妹题形式呈现,这样的选择处理,既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现个性品质,也对考生体现了人文关怀,使得考试公平性有了更加可靠的保证。

上一篇:竞聘组长演讲稿下一篇:初二语文三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