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竞争与发展

2024-05-02

论竞争与发展(共8篇)

篇1:论竞争与发展

[摘 要]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提高城市竞争力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城市竞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由此可知,提高城市竞争力就能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从加强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创新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城市 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

城市文化差别是城市与城市之间最大的差别。城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个城市的个性与特色,加强城市竞争力有助于加强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便进行:中国历史悠久,在每个城市中都有代表其城市特色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因此,首先要加强对这些的保护,使得能够持续的保持住城市特有的空间格局、重要地形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格;其次,要加强城市历史文化的宣传,城市历史文化包括历史名人轶事、民间工艺、民俗风情等,对这些历史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充分认识其内涵,要把城市竞争中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活动来进行;再次,城市中最主要的主体——人的文化素质更需要提高,主要包括知识、风险意识、形象意识、技能、竞争意识等等。

二、加强城市创新可持续发展

城市只有不断进行学习和深造才能实现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城市实现自我适应和自我创新前提条件就是转变为“学习型城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主要途径就是鼓励自我超越、更新学习理念,实现学生的全员化和终身化。根据我国城市具体情况,建设学习型城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建立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在加强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完善网络,促进国民教育体系发展;第二,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各类“学习型”组织,要在机关、企业、社区家庭等建立机制灵活、方式多样的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实现知识在“学习型”组织之间无损耗流动,为“学习型城市”提供支撑;第三,建立知识数据库,并且实现知识共享。在城市中,图书馆、研究院都是知识传播的物质载体,因此,必须建立知识数据库,并且将其开放,实现共享,与此同时还要制度人员交流制度,使得对于“学习型城市”的需要,每个城市居民都能够与之相适应;第四,加强各种活动的开展,并且这些活动也与有关学科和城市居民密切相关,这样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创新;第五,使得举办的活动要有保障的进行。总而言之,不管“学习型城市”如何进行,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城市创新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城市发展的动力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工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能力也决定着工业化水平的高低,而与产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的就是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阶段,产业集聚带来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整个供应链上,企业都集中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对于专业化协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二,规模效益容易形成,并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性;第三,对于技术、管理知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培养与利用等的帮助是非常大的;第四,对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设施发展非常有利。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信用是保证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基础。在多变环境中具有信用的城市要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适应。在城市的各种要素中都不同程度上渗透着信用,并且进一步加固了城市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就是由信用的高低来决定。信用还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一般都是建立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之上,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在现实中,信用缺失的原因是很多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用缺失的内在原因是滞后的制度建设和超前变化的经济伦理;第二,信用缺失的直接推动力是成本效益的严重不对称;第三,信用缺失的普遍原因是企业经营的短视行为较严重。

城市营销能够为城市发展营造就有竞争优势的环境,从而能够使城市摆脱遇到的困境,进而使得城市朝着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向走去。城市营销影响经济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城市经营的企业家精神在城市营销中有所体现。城市营销力求将城市视为一个企业,将具体城市的各种资源,以企业家的思维,通过现代市场营销手段,向目标受众或目标客户宣传或出售。从实践来看,在国外,美国城市地方政府的管理者具有较多的企业家态度,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城市地方自治与税制的原因;但是从欧洲城市角度来看,与美国城市相比,没有那么多的地方权力,但是由于激烈的竞争使得他们必须对他们的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定位,尽可能的在各方面都具备吸引力;同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生存下去,城市的经营管理必须更有组织,并且还必须加之更多的商业观念,从而使得城市运营效率提高,最终使得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对于城市竞争力发展所遇的问题,城市营销可以给予解决。首先,在竞争经验的累积和成长的过程中,城市能够发掘城市营销的优势,并且学会城市营销应采用哪种方式进行发展;其次,城市营销是实现城市政策目标重要途径,城市管理者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营销策略来解决城市发展所遇的问题,从而使得提升竞争力和活跃地区经济的目标能够得以实现;再次,对于地方政府和目标群体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可以通过以市场为导向的城市经营来实现,从而有利于城市政府部门提高社会的总体投资利润率。第三,在城市竞争优势的形成中,城市营销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通过城市营销,城市可以根据其发展的远景目标与自身的资源限制,应用不同的营销策略来分别满足目标群体的需求与期望。

城市竞争力体现的是一个城市适应和发展的能力,城市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提高城市竞争力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尹子民:工业企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刘祥琪:产业集群——东北振兴的必由之路[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02)

冯兵:城市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策略研究[J].规划师, ,(06)

篇2:论竞争与发展

——法学1402班林芷苓1110314216——

一、概念

1.自由竞争指可以自由进行资本投入、转移和商品买卖的竞争。实质是自由地追逐剩余价值的竞争。

2.公平竞争指竞争者之间所进行的公开、平等、公正的竞争。公平竞争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使他们不断完善管理,向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新产品。

二、产生的根源与优势

1.自由竞争是工业革命时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工业个名的高产使得国内市场无法完全消化这些产品,于是产生了产品剩余。为了让被剩余的产品能够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那么最好的办法以及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就是开拓海外市场。然而在与海外交易的过程中,过多的政府干预不仅仅家中了政府的负担,也加大了市场拓展的阻碍。

因此,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了“自由竞争”一法,强调让市场自由贸易、竞争、经营。

私人资本家可以自由参加或退出各种行业的经济活动;市场上价格的形成是自发的,它反映供求状况的变化,可将稀缺的资源分配给生产者,也可把商品和劳务分配给消费者;企业之间自由地竞争。自由放任的经济活动和资源的配置完全由市场机制来推动,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职能仅限于保护自由竞争,保障私有财产,建立某些必要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2.资本主义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确实大有获益,但是这样的快速发展并不长久。自由竞争产生的不正当经营、垄断行业使得市场竞争无序化,自由竞争片面地追求社会经济利益的增长,却没能真正意义上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等都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终成一只“披着狼皮的羊”,且自由竞争的经济思想是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于是经济危机爆发了。

公平竞争概念的提出源于1929 年-1933 年的经济危机。凯恩斯为为美国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用政府行为去宏观调控经济的发展。

国家干预经济成为一种必然,实现赤字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以公共投资的增量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有助于把经济运行中的“漏出”或“呆滞”的财富重新用于生产和消费,从而可以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促进经济增长。用政府这双无形的手,合理调配社会资源,有效减少垄断现象以及保护本国企业。

三、价值理念不同

1.自由竞争追求的价值理念

放任自由与形式平等,追逐经济利益快速增长

2.公平竞争追求的价值理念

相对自由与相对平等,追求经济利益稳定发展

四、适用原则不同 1.自由竞争的适用原则

篇3:论竞争与发展

关键词: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市场定位,竞争力培育

一、城市群相关的几个关键概念辨析

(一)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中的历史产物。据专家研究, 人类社会的城市发展史已长达九千年左右[1]。值得一提的是, 城市化的发展历史不同于城市发展史, 城市化发端于18世纪的英国产业革命, 而城市始于人类世界第一座城市的产生。更重要的是, 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甚至包括某些相关的自然科学学科都走研究、涉及或关注城市化发展问题。伴随而来的涉及城市的相关热点研究, 更是数不胜数。

关于“城市化”这一概念最早由何时最先突出, 目前比较一致的有两种。一种是1859年由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他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 而不是像古代那样, 是城市乡村化。”[7]另一种是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在他的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先使用了urbanization的概念[8]。学术研究中, 一般认同马克思的第一种用法, 到现在涉及到城市化的研究将近一百五十年。

城市化形态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是农村的城镇化;二是大都市圈, 比如大上海都市圈等;三是城市群。由于城市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 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景观、人口等各种问题的综合反映, 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之一, 就必然会引起各界人士和相关学科领域的极大关注和广泛兴趣。

(二) 城市群与城市综合体

法国地理学者戈德认为, 城市群 (Urban Agglomeration) 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 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 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而形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 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 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 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城市群凭借其集聚效应、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 成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 成为全国和区域性的经济核心地区和增长极, 不仅经济结构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而且城市群内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和产业区, 发展潜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释放出来[2]。

“城市综合体”就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 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 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二、城市群竞争力的缘起与评价标准

“黔本无驴”,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也是“舶来品”。在1990年5—6月的HBR杂志上, Prahalad和Ha Mel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核心竞争力” (Core Competence) 这一概念。此后, 人们对这一概念有多方面的扩展、理解和界定, 甚至出现某种程度上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力的混用现象。以至出现了国家 (国际) 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城市群竞争力不同于企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 但是, 他们之间有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 (见下页图1) 。

城市群作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 它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影响着一个国家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对国家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就目前而言, 国际上对城市群竞争力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其中经合组织 (OECD) 以城市间交流频繁程度和劳动力流动性这两项为标准, 在经合组织的27个国家中选取了78个城市群, 给出了各个城市群人口、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就业率、占国家GDP比重、劳动参与率等指标数据, 并根据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对其进行竞争力排名。

在中国, 倪鹏飞等选取十大体系、35个指标;规模指标体系、中心城市指标体系、城际联系指标体系、分工指标体系、产业发展指标体系、质量指标体系、效率指标体系、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 首次对中国15个城市群竞争力进行了发展阶段和影响范围的评价[3]。

为了更具有操作性和现实针对性, 实际运用中, 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是由其结构竞争力、功能竞争力、绩效竞争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用公式表述如下:

城市群综合竞争力=F (城市群结构竞争力、城市群功能竞争力、城市群绩效竞争力)

其中, 城市群的结构水平、功能水平和绩效水平, 分别代表城市群的发育状况、能力大小和运行效率。结构竞争力是城市群的根本性因素, 城市群作为一个城市—区域系统, 对结构竞争力的充分认识, 往往决定了一个城市群竞争力的永久生命线, 因此, 在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中的权重也最重。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也往往由此展开[4]。

三、当前中原城市群发展中的突出影响因素

(一) 发展规划一直在变化之中

方向不对, 努力白废。中原城市群从诞生的那一天起, 从昔日的中原城市群、郑汴一体化, 再到时下的“中原经济区”, 政策似乎缺少一种“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持, 总是希望通过新方案寻找区域竞争中的比较优势, 战略出现定位模糊, 方向出现偏差。

不过, 在2010年5月, 焦作新区、新乡平原新区、许昌新区同时获得国家批复, 加上去年获批的郑州新区、开封新区、洛阳新区, 中原城市群中已经有六大城市新区规划蓝图获得国家批复, 这些政策因素又为中原城市群的崛起和发展提供有利因素。于是, 在2010年6月8日至9日, 在“中原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上, 又提出把原本由9个城市构成的中原城市群扩容, 把18个省辖市全部纳入中原城市群整体规划布局, 然后以“中原经济区”的名义申请“国家战略”。

(二) 产业群和企业群的竞争力不强

河南省目前是经济大省, 但不是经济强省。从目前上市公司来说, 包括国内外的上市公司, 近3 000家, 市值大约是60万亿 (高峰值) 。虽然, 目前的股票市场不景气, 而且, 在产业上有一流的企业不上市, 比如华为等, 二流的企业要上市, 三流的企业上不了市。但是, 上市公司毕竟代表着有潜力和前景的企业和产业方向, 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市场经济的晴雨表, 而且, 是一个企业, 产业甚至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有效助推器。在河南省, 截至2009年, 境内外的上市公司数为62家, 累计募集资金509亿元, 资本市场已成为服务河南省经济发展、支持中原崛起的重要力量, 但这与河南省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的地位相称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三) 发展方向和定位模糊, 造城“大跃进”

日益重视国际形象, 是几乎所有中国城市主政者的共识, 也是中国城市不可逆的潮流。全国有655个城市正“走向世界”, 183个城市要建“国际大都市”[5]。就中原城市群来说, 远景可以, 但是“罗马非一日所建成”, 需要的是“润物细无声”的点滴之功, 几代人以上的努力和付出。

四、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思路与建议

(一) 准确定位, 一以贯之

中原城市群, 作为中国城市群中的后起之秀。必须起点准、方向对、步子稳、特色鲜明。在这一点上, 中原城市群中, 无论哪一个城市, 也比不上京津冀城市群的首都北京, 北京是一个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教育、体育、信息等各种中心于一身的全能型城市。也只有北京, 可以向世界城市迈进, 成为该城市群的首要发展极, 何况,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世界城市只有纽约、伦敦、东京三个。

(二) 利用好人口优势, 进行高质量的城市群建设

中原河南省, 有接近1亿的人口, 而全世界人口超过5 000万的国家才26个, 庞大的人口资源, 为城市群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人才资源。另外,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教授黄亚生教授的研究也表明, 从1996—2007年, 也即在中国的城市化突飞猛进的时期, 中型城市的人口密度实际是在降低的 (至少是户籍人口) [6]。

(三) 链型模式的无缝对接

链型模式是日本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国家在进行工业化过程中, 必不可少的进行产业的转移和调整。作为工资成本的大幅提升以及在出口方面的种种限制, 下一波就是向大陆的内地转移和非洲等地转移, 作为内陆省份的中原, 更有相对优势, 正好迎上了第二波发展的机会, 发展中原城市群。

参考文献

[1]刘铮.人口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251-252.

[2]郁鸿胜.崛起之路:城市群发展与制度创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19.

[3]倪鹏飞, 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4[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2-7.

[4]童中贤, 等.城市群竞争力模型及评价体系[J].城市发展研究, 2010, (5) :15-18.

[5]欲建国际大都市名人故里争夺成风[EB/OL].http://unn.people.com.cn/GB/12061052.html, 2010-07-06.

[6]黄亚生.中国特色的城市化[J].财经, 2010, (13) :5-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480.

篇4:试论城市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

城市文化差别是城市与城市之间最大的差别。城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个城市的个性与特色,加强城市竞争力有助于加强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中国历史悠久,在每个城市中都有代表其城市特色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因此,首先要加强对这些的保护,使得能够持续的保持住城市特有的空间格局、重要地形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格;其次,要加强城市历史文化的宣传,城市历史文化包括历史名人轶事、民间工艺、民俗风情等,对这些历史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充分认识其内涵,要把城市竞争中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活动来进行;再次,城市中最主要的主体——人的文化素质更需要提高,主要包括知识、风险意识、形象意识、技能、竞争意识等等。

二、加强城市创新可持续发展

城市只有不断进行学习和深造才能实现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城市实现自我适应和自我创新前提条件就是转变为“学习型城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主要途径就是鼓励自我超越、更新学习理念,实现学生的全员化和终身化。根据我国城市具体情况,建设学习型城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建立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在加强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完善网络,促进国民教育体系发展;第二,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各类“学习型”组织,要在机关、企业、社区家庭等建立机制灵活、方式多样的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实现知识在“学习型”组织之间无损耗流动,为“学习型城市”提供支撑;第三,建立知识数据库,并且实现知识共享。在城市中,图书館、研究院都是知识传播的物质载体,因此,必须建立知识数据库,并且将其开放,实现共享,与此同时还要制度人员交流制度,使得对于“学习型城市”的需要,每个城市居民都能够与之相适应;第四,加强各种活动的开展,并且这些活动也与有关学科和城市居民密切相关,这样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创新;第五,使得举办的活动要有保障的进行。总而言之,不管“学习型城市”如何进行,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城市创新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城市发展的动力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工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能力也决定着工业化水平的高低,而与产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的就是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阶段,产业集聚带来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整个供应链上,企业都集中于闩己擅长的领域中,对于专业化协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二,规模效益容易形成,并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性;第三,对于技术、管理知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培养与利用等的帮助是非常大的;第四,对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设施发展非常有利。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信用是保证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基础。在多变环境中具有信用的城市要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适应。在城市的各种要素中都不同程度上渗透着信用,并且进一步加同了城市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就是由信用的高低来决定。信用还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一般都是建立在减实守信的基础之上,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在现实中,信用缺失的原因是很多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用缺失的内在原因是滞后的制度建设和超前变化的经济伦理。第二,信用缺失的直接推动力是成本效益的严重不对称。第三,信用缺失的普遍原因是企业经营的短视行为较严重。城市营销能够为城市发展营造有竞争优势的环境,从而能够使城市摆脱遇到的困境,进而使得城市朝着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向走去。

城市营销影响经济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城市经营的企业家精神在城市营销中有所体现。城市营销力求将城市视为一个企业,将具体城市的各种资源,以企业家的思维,通过现代市场营销手段,向目标受众或目标客户宣传或出售。从实践来看,在国外,美国城市地方政府的管理者具有较多的企业家态度,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城市地方自治与税制的原因;但是从欧洲城市角度来看,与美国城市相比,没有那么多的地方权力,但是由于激烈的竞争使得他们必须对他们的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定位,尽可能地在各方面都具备吸引力;同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生存下去,城市的经营管理必须更有组织,并且还必须加之更多的商业观念,从而使得城市运营效率提高,最终使得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对于城市竞争力发展所遇的问题,城市营销可以给予解决。首先,在竞争经验的累积和成长的过程中,城市能够发掘城市营销的优势,并且学会城市营销应采用哪种方式进行发展;其次,城市营销是实现城市政策目标重要途径,城市管理者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营销策略来解决城市发展所遇的问题,从而使得提升竞争力和活跃地区经济的目标能够得以实现。再次,对于地方政府和目标群体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可以通过以市场为导向的城市经营来实现,从而有利于城市政府部门提高社会的总体投资利润率。

第三,在城市竞争优势的形成中,城市营销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通过城市营销,城市可以根据其发展的远景目标与闩身的资源限制,应用不同的营销策略来分别满足目标群体的需求与期望。

篇5:论竞争与合作大学英语作文

1、竞争是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2、竞争和合作往往是同时存在的。

篇6:试论我国现阶段金融监管与竞争

金融离不开监管,而金融自由化所能够带来的巨大的潜在利益需要对自由化进行推动,为此需要建立必要的纪律对国内政策包括监管政策进行规制。研究解决自由化中的金融监管问题,首先应当理清自由化及其纪律与监管的关系问题;同时,亦需要对WTO规则下审慎措施的标准及审慎措施在国内政策中的体现进行探讨和分析。金融监管与竞争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金融需要有效的全面的竞争才能适应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而金融监管则是金融有序竞争,防范金融风险的保障。

如何应对因金融创新和混业发展而加剧的金融监管竞争与冲突,构建适应我国

国情的混业经营监管体制,是当前金融监管中的一个突出课题。金融竞争有其自身价值,不可一概而论,而应对金融冲突也需要注意到其深层背景。金融集团的发展强化了金融监管竞争与冲突,也使得金融监管协调更为必要。综合监管与功能监管基础上的伞形监管是金融监管协调的两种路径,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借鉴伞形监管经验,建立分业监管基础上的协调机制,是更为可取的选择。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专业化优势较为突出,便于分散风险,而这一点亦导致了监管协调中深层次的问题,中国加入WTO以后,面对来自混业经营、金融创新、网络金融的挑战,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一、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到1983年以前,我国央行既行使货币发行和金融监管,又从事信贷,储蓄,外汇等业务。属于复合中央银行制。这时,是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的银行,分支机构设立在全国各地,即管理又经营,所以各级金融机构上下级高度统一。这时期成立的建行(监管 基本建设财政拨款)农行(监管农村金融)还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都属于央行。实际上从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开始改革了,79年农行,中国银行,建行,从央行分离。只是1983年后,国务院才规定专门行使央行职能,标志着我国现代央行制度确立。随后,随着监管的松动,其他商业银行成立,非银行机构也开始设立。

这期间,央行仍在沿用传统的资金分配方法,没有形成有效的间接监管机制。

1992年证监会成立。直到1994年,才开始全面的央行改革。不再对企业直接发贷款。95年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法》才确立央行体制。这时央行职能才定下来。央行各省市的分支机构,才转变为监管,统计为主要职能。(补充:90年代出台了很多监管方面的法律,才使监管有法可依《保险法》《证券法》等)

2003年保监会挂牌,随后银监会挂牌,银监会成立标志着央行集货币政策和银行管理于一体的管理模式正式结束。(至此,我国一行三会构成分业监管

二、金融监管存在问题对金融竞争现成的影响

(一)监管目标不够明确。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目标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不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宏观目标,借助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币值稳定。而金融监管的目标较为具体,突出强调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1986)、《金融机构管理规定》(1994)和《商业银行法》(1995)的内容看,我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具有多重性和综合性。金融监管既要保障国家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的有效实施,又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保障平等竞争和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这实际上是将金融监管目标与货币政策目标等同看待,强化了货币政策目标,弱化了金融监管目标,从而制约了金融监管的功效。

(二)金融监管独立性不够。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规定:促进有效银行监管,必须m具备稳健且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完善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有效的市场约束,高效率解决银行问题的程序以及提供适当 的系统性保护机制等基本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个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下,参与银行监管的各个机构要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并应享有操作上的自主权和充分的资源。我国银监会作为国务院下属机构,在业务操作、制定和执行政策、履行职责时,较多地服从政府甚至财政部的指令。银监会分支机构在实际监管中很难不受地方政府的制约,当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触动地方政府的利益时,地方政府往往对监管机构施加压力,从而弱化了监管作用。

(三)金融监管机构协调性差。从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来看,我国基本上属于分业监管模式。但是这些部门的职责缺乏严格的界定,相互间缺乏协调。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导致监管过程脱节,多头、分散,使监管环节出现诸多漏洞。

(四)金融监管措施不力。从金融监管手段看,我国金融监管长期依赖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金融监管以计划、行政命令和适当的经济处罚方式进行。基本金融法律与实际工作的要求相差甚远,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监管难以做到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从金融监管方式来看,我国的金融监管主要是外部监管。由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不健全,自我监管能力极低,金融同业工会等行业自律性组织在我国也极为少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监督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检查非常少。从金融监管内容来看,我国金融监管中的风险监管几乎是空白,监管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机构审批和业务审批上,对金融机构日常营运监管较少,金融监管和稽核也忙于完成上级任务,作用有限。从金融监管标准来看,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检查和评级以及风险管理没有一套统一的具体量化标准,监管行为随意性强。

(五)现行监管制度不利于金融创新。在现行分业监管制度下,银行参与证券业务被限制,一些

具有转移风险及套期保值功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无法在市场立足,影响到证券机构的运作及策略,证券市场表现出很强的短期投机性和不稳定性。

(六)现行监管制度不利于金融业的规模集中。现行分业监管制度,不利于银行业向“全能银行”发展,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对于证券、保险的严格限制、融资及投资渠道的缺乏、传统单调的业务品种,加剧了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使证券、保险行业竞争力下降。

三、金融监管趋势

(一)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英国的卢埃林教授在1997年对73个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有13个国家实行单一机构混业监管,35个国家实行银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监管,25个国家实行部分混业监管。后者包括银行证券统一监管,保险单独监管(7个);银行保险统一监管、证券单独监管(13个)以及证券保险统一监管、银行单独监管(3个)三种形式。受金融混业经营的影响,完全分业监管的国家呈现出减少趋势。

(二)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趋同化、国际化趋势。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及法制传统的差异,金融监管法制形成了一定的地区风格,影响较大的有两类:一是英国模式。历史上,英国对金融业的监管主要采取行业自律形式,英格兰银行在履行监管职责时形成了非正式监管的风格,不以严格的法律、规章为依据,而往往借助道义劝说、君子协定等来达到目的。二是美国模式,以规范化闻名于世,监管法规众多,为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种模式出现了相互融

合的趋势,英国不断走向法制化,注重法制建设;而美国则向英国模式靠拢,在不断放松管制的同时增强监管的灵活性。

不断加深的金融国际化,客观上需要将各国独特的监管法规和惯例纳入一个统一的国际框架之中。双边协定、区域范围内监管法制一体化,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一系列协议、原则、标准等在世界各国的推广和运用,都将给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法制的变革带来冲击。

(三)金融监管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是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前提和基础。外部金融监管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相配合往往事倍功半。国外银行经营管理层的内控意识很强,国外商业银行一般专门8ttt8成立独立于其他部门的、仅仅对银行最高权力机构负责的内部审计机构,并建立了健全的内控制度。近年来,由于巴林银行、大和银行以及住友商社等一系列严重事件的发生都与内控机制的缺陷有直接关系,国际金融集团和金融机构开始重新检讨和审视自己的内控状况,许多 国家的监管当局和一些重要的国际性监管组织也开始对银行的内部控制问题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

四、改善我国金融监管促进金融有效竞争的思路

(一)由人民银行牵头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协调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监管工作,使其监管向功能型发展。人民银行要成立“金融协调委员会”,通过立法使金融监管联席会议法制化。“金融协调委员会”可以对三个原有的监管机构进行整合,其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研究银行、证券、保险监管中的重大问题,定期磋商,及时交流监管信息,界定业务交叉中的监管职责,解决分业监管中政策协调和配合问题。

(二)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应能够SSBBww涵盖所有的金融业务,具有严密性、配套性和协调性。尽快制定已经出台金融法规的实施细则,增强其可操作性。针对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问题,以法律形式明确接管的具体程序及具体措施,明确金融机构的解散原因和程序,金融机构合并、分立、破产清算的形式、条件、程序及法律后果,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三)改进监管方式。目前,发达国家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风险目标监管,其核心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专业知识和信息,判断最新发展趋势和主要风险领域,及早发出预警信号。我国的金融监管方式也应由过去粗放式监管向风险目标监管转变:由单纯的业务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监管和风险性监管并重、以风险性监管为主的方向发展;由单一的现场检查,向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督相结合、以非现场监督为主的方向发展;由传统的手工检查,向手工检查和现代化的计算机检查互补、以计算机检查控制为主的方向发展;由对金融违法的事后管制,向事前防范、正确引导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将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有机结合的方向发展。在我国的金融监管中,非现场检测和现场检查都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由于宏观经济环境、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机构自身行为的影响,非现场检测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规范化的非现场检测体系、法律体系和风险监控指标,建立规范化的会计报告制度;利用计算机等先进工具,发挥网络监控作用;尽快实现对风险的事前预警,使非现场监测成为现场检查的目标导向,现场检查成为非现场检测的基本依据。

(四)完善金融监管主体自身建设。我国目前金融业法定监管主体有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为适应后WTO时期的监管需要,应加强监管主体自身建设。一是改进现有法定监管主题的权责制度,塑造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执法权的监管主体,防止地方政府及其他部门的干预。二是加强监管机构的队伍建设,提高监管的专业水平。三是为弥补法定监管主体的局限性,应补充监管主体,建立金融同业工会,借助同业自律补救现有法定监管的不力,以同业公会充实法定监管主体和完善监管,制约和防范法定监管主体权力的滥用。

(五)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只有充分利用各种社会中介力量进行监管,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形成法定监管机构——中介机构——商业银行自律组织的有效监管体系。

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进行金融监管是世界普遍采用的形式,如香港银行公会、美国的基金联合会、台湾证券投资顾问商业同业公会等均属金融行业自律组织。我国金融公会组织尚不健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银行工会在行业内的自律作用可以大大减少国家在金融监督与矫正方面m的成本。

受现阶段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监管成本、监管资源等因素制约,法定监管部门的监管信息与实际8ttt8情况总存在误差。应该借助社会审计等部门对银行的财务报表和会计记录进行检查,并在条件成熟时强化信息披露,不断完善社会检查与监督机制。

篇7:论企业财务管理与核心竞争力

一、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使企业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这是每个企业的领导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与许多因素有关,例如财务管理、技术创新、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等等。本文主要从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阐述财务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性以及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分析。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范畴与识别

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核心竞争力的特点:一是能更好的实现客户所看重的价值,二是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所特有;三是具有延展性,能够同时应用于多个不同的任务,使企业在较大范围内满足顾客的需要,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企业的财务管理、战略管理、企业的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等。

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识别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否构建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前提。

首先, 核心竞争力应当能够实现顾客所看重的核心价值或核心利益。

要识别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弄清:顾客愿意付钱换取的究竟是什么;顾客为什么愿意为某些产品或服务支付更多的钱;哪些价值因素对顾客最为重要, 也因此对实际售价最有贡献。

经过如此分析, 可以初步识别能真正吸引顾客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 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与其他相关企业的竞争差异。企业培育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竞争对手短期内难以模仿、不能轻易获得或建立起来的能力, 只有这样, 它才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再次, 核心竞争力能够让企业拥有进军更广阔市场并取胜的潜在能力, 能够给企业发展提供很大的延展空间。企业能够在核心竞争力的支撑下, 容易进入其他产品领域, 实现多元化经营的规模经济。

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是企业在创造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必须拥有、占用、消耗和回收财产,这些经济业务的发生,就是财产在企业的运动。

在商品经济社会,财产的货币表现就是资金。因此,财产在企业的运动过程就是资金运动过程。企业所有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提高经济效益,这就表现为资金运动的结果。

企业财务管理是以企业财务活动为对象,对企业资金实行的决策、计划和控制。对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有利于完善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有效地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科学地设置财务管理目标,有利于优化理财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良胜循环。

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筹集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及其分配管理以及成本费用管理。管理的基本点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对企业的资金运动及其引起的财务关系进行有效的管理,其中以财务决策为管理的核心。

1、资金筹集管理

企业的资金包括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企业是遵照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从不同渠道,用不同的方式,按照经济核算的原则筹集资金,从数量上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同时要考虑降低资金成本,减少财务风险,提高筹资效益,以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资金筹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项最基本的的管理内容,而筹资决策又是筹资管理的核心,因为筹资预测是为筹资决策服务的,而筹资计划则是筹资决策的具体化。

筹资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筹资渠道、筹资方式、筹资风险和筹资成本等问题,要求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选择最合适的筹资方式,并在风险和成本之间权衡得失。

l筹资决策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预测企业资金的需要量,估计筹资额度。

② 规划企业的筹资渠道和资本结构,合理筹资和节约使用资金。

③ 规划企业的筹资方式,使筹集的资金符合实际的需要。

④ 确定企业的资金成本和资金风险,使企业获得最佳收益,并防止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⑤ 保持一定的举债余地和偿债能力,为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创造条件。

2、投资管理

企业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证券投资和对其它企业的直接投资。投资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严格的投资管理程序,充分论证投资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在收益和风险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力求做好预测和决策,以减少风险,提高收益。

企业筹集的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用于购买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便形成对内投资;用于购买其它企业的股票、债券,或直接投资、形成对外投资。

无论是对内投资或是对外投资,在做出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是投资对象、投资时期、投资报酬和投资风险,力求选择收益大,风险小的投资方案。

投资决策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① 预测企业的投资规模,使之符合企业需求和偿债能力。

② 确定企业的投资结构,分散资金投向、提高资产流动性。

③ 分析企业的投资环境,正确选择投资机会和投资对象。

④ 研究企业的投资风险,把风险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⑤ 评价投资方案的收益和风险,进行不同的投资组合。

⑥ 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而服务。

3、运资金管理

营运资金是企业对全部流动资产的投资,净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因此营运资金的管理既包括流动资产的管理,又包括流动负债的管理。

营运资金在企业中占的比重很大,其特点是周转快、容易变现。它是企业资金管理的重点。企业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 既要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保证资金的供给,又要挖掘资金潜力,节约使用资金。

② 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③ 合理配置资金,妥善安排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关系,既要防止流动资产的闲置,又要保证有足够的偿债能力。

4、利润及其分配管理

它包括企业销售收入管理、利润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其基本内容是要认真做好预测和销售决策,开阔市场,扩大销售,确保贷款回笼,认真做好利润预测和利润计划,确保利润目标的实现,并合理分配利润,确保各方面的利益。

企业利润的分配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利益和股东的收益。企业应一方面通过降低成本、减少风险,扩大企业内部的积累,保留更多的盈余进行各种新的投资;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股东的近期收益,发放一定的鼓励,以调动股东的积极性。

利润分配决策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① 分析企业盈利情况和资金变现能力,协调好企业近期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② 研究市场环境和股东意见,使利润分配贯彻利益兼顾的原则。

③ 确定股利分配政策和股利支付方式,使利润分配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

④ 筹集股利资金,按期进行利润分配。

财务管理中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利润分配决策三个内容是互为因果,相互联系的。有了较好的筹资决策,就会有较多的投资机会和较低的投资成本,以及有较多的收益提供分配;有较好的投资决策,就会实现较多的利润,提供较多的资金;而有了较好的利润分配决策,就能调动投资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筹资途径和投资机会。所以,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必须把几个内容联系起来,加以统筹安排。

5、成本费用管理

成本费用反映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耗费。合理降低成本费用,对节约资金、扩大利润具有决定性意义。它的管理内容包括成本费用的目标管理,成本非同的计划管理和成本费用的控制。

成本费用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是一项同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相并列的综合性管理工作。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与现代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与原则

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企业组织资金运动、处理财务关系的基本准则。它是人们从企业财务活动实践中总结出的、体现财务规律的行为规范,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行动指南。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的财务管理之间有着重要的并且密不可分的关系,确定企业财务管理原则必须从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入手,笔者认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依法理财原则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经济的核心是建立并维护一个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只有在公平竞争的的条件下,社会的经济资源才可能得到最有效的、最充分的运用,社会经济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如果没有或缺乏必要的经济运行法规,势必引发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出现不正当竞争的局面,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浪费,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损害。

2、系统原则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部分有机结合而成的整体。财务管理是企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本身又由筹资管理、投资及营运管理、收益分配管理等子系统组成。

为此,要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就必须从财务管理系统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出发,从其各组成部分的协调和统一出发,运用各种理财方法,在动态中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这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计划原则

做事需“胸有成竹”,这就说明了计划的重要性,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在进行重大投资行动之前都必须有可行的财务计划,即进行计划管理,对影响企业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的各种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预测财务前景,妥善编制各种财务计划,并及时控制和调节计划的执行,以提高预见性、防止盲目性、增强应变性,避免或化解风险,促进企业经营目标顺利实现。

4、协调平衡原则

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由各个相互联系的环节构成,只有个环节协调平衡,动作一致,才能实现其财务目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一致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为此,企业必须对财务活动中存在的不平衡、不一致的因素加以影响或调节,以求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在协调平衡中进行,这就是协调平衡原则。

企业的协调平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资金数量在动态上保持平衡

我们知道,企业全部资产的价值等于企业全部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和,这是一个必然恒等的关系,这反映了资金的静态平衡问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要保持资金的这种平衡,更重要的是努力保持资金收支在数量上和时间上的动态平衡,即资金收支在每一时点上的协调平衡。

② 收益与风险协调平衡

获取收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要求,但是市场经济的多变性、不确定性及未来情况的难预测性导致了风险的存在,使企业在获取经营收益过程中承担着这种风险。

稍有不慎,企业就可能在市场竞争的海洋中触礁沉船。这里讲的风险是指企业获得预期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一般讲,企业承担的风险大,则收益也大,企业承担的风险小,则收益也小。收益与风险协调平衡原则要求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尽可能对产生风险的各种因素加以充分估计,预先找出分散风险、化解风险的措施。

篇8:论竞争与发展

一、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从哲学上讲, 政府投资环境的同质性, 就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本质或一般特性;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则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特殊性。从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系来看, 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差异性的认识水平, 也是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差异和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最重要的认识平台。从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实践来看, 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 主要来自于不同行政区域的自然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的不同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 往往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色, 由此需要政府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提供不同的服务, 进而形成特点各异的政府投资环境。

地理位置不同, 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首要因素。地理位置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因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构成的影响上。这种影响虽然会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 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却不可能完全消逝。不同的地理位置, 因其气候条件和适宜于人类生存的条件不同, 往往会历史地形成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这种因地理位置的影响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性, 在客观上促成了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上的差异性和政府其他方面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如沿海和内地在具体的政策供给上, 就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相对于沿海地区而言, 内地就无法提供临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又如处于交通要道的行政区域, 往往是商品的集散地, 需要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等等。这种具体政策环境的差异性, 往往是难以通过主观努力加以改变的。

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 是形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又一个基本要素。从根本上来讲, 经济发展的过程, 都是通过对资源的加工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产品的过程。因此, 自然资源永远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要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加工自然物质能力的提高, 自然资源的分布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和全覆盖的特点。但具体到某一种或某一类资源而言, 其在自然地理上的分布却永远具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往往构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核心要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又往往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需求和供给的差异性, 由此形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是, 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 往往会使拥有资源和拥有不同的资源的区域, 形成资源性经济区域, 在具体的政策环境的形成上, 往往会出现排斥其他产业的屏障。这种屏障实际上就是资源型经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单一的重要成因。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 有些是无法改变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将呈现日趋缩小的趋势。特别是由于整个社会资本的不断积累, 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上, 某一区域相对过剩的资本总要找到新的增值空间。资本的流动性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 进而在客观上对政府投资环境产生影响, 使政府投资环境在质和量上呈现出某种趋同的态势。

2. 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 主要是指由于人的主观选择而使不同的行政区域形成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这种差异性来自于特定行政区域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理念、观念创新能力以及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等多个方面。这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最重要而又经常发生作用的要素。

历史文化上的差异, 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根基。不同的行政区域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别, 是一个永远存在的事实。这种差异性虽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但在旧的差异性消除的同时, 还往往会产生新的差异性, 反映到政府投资环境上, 就导致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即使存在雷同的情况, 但也不会是对其他行政区域的翻版和克隆。由于历史文化的作用, 使得一个行政区域会产生集体的历史记忆和观念取舍, 由此使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在政策的设计与选择上形成不同的特点, 营造了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如江浙等地, 历史上就有商业文化的基因, 一旦有适宜的气候, 就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先发地, 并由此构成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

经济发展理念上的差异性, 是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从宏观上讲, 人们一般都对计划经济观念和市场经济观念的差异有着比较清楚的认知。但就形成区域间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来看, 经济发展的理念又不仅仅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而是大量的经常的体现在政府和民间对于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 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好恶上。从理论上说, 理念也是历史文化的现实表现。具体到政府投资环境来说, 理念又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的主观因素。由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和民间在经济发展理念上的不同, 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 尽而形成了对市场主体产生不同影响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 使同一投资者在不同的行政区域, 发生着不同的投资成本和获取不同的投资收益。

观念创新能力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就区域经济发展而言, 实际发生作用的观念创新, 并不表现在认识水平和能力高的个别人身上, 而是一个行政区域集体的观念创新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少数人对于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快速演化为本行政区域的集体认同上。观念创新与一个行政区域的国民教育文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地说, 国民教育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地区, 对创新观念认同与接受的就相对较快, 观念更新的周期也相对较短。观念创新是政府投资环境创新的基础和认识来源。观念创新能力的差异, 也就构成了政府投资环境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是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现实要素。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 对于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有着不同的定位和选择, 由此形成了政府投资环境的具体差别。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选择正确, 政府投资环境就往往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 反之则呈现恶性循环。这方面的实例无论在沿海地区, 还是在内陆, 都不鲜见。如东南沿海的某个市, 由于政府在经济发展战略上一直摇摆不定, 且几任政府几经结构性的政策调整, 使其不仅没有抓住中央在改革开放初期给予的优惠政策, 形成先发优势, 而且还丧失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时机, 至今也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

3. 政府投资环境的累积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累积差异性, 主要是指政府投资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由于历史积累的原因而形成的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存在的差异。累积性差异是客观差异性和主观差异性综合作用的体现, 是政府投资环境存在差异性的历史成因。

政府投资环境的生成和改变, 尽管是一个人为的过程, 但并不由人的意志任意去改变。从实践上来看, 改变一个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 既不像变形金刚那样来得随便, 也不像换一身衣服那样容易。之所以如此, 就在于无论是良好的政府投资环境, 还是不如人意的政府投资环境, 其形成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由于历史积累形成的差异性, 往往又带有很强的历史惯性, 这种惯性同样来自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从客观上讲, 由于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行政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 进而形成了政府投资环境上的差异性。经济发展是和人的现实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形成, 往往意味着一种现实的利益结构的形成。政府投资环境的改变, 同时也意味着对利益结构的调整。在客观上的差异性还足以支撑既有利益结构的条件下, 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容易做到。比如对于资源型行政区域, 在资源远未接近枯竭期前, 要调整经济结构就往往得不到广泛的支持。由此也可以看出, 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的历史积累, 往往是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的重要成因。

从主观上讲, 主观差异性的历史积累, 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特别是其历史惯性影响最大。政府投资环境从外在上体现为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等方面, 但从内在上看则是一种具体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模式的体现。一个行政区域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具体的经济发展模式, 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改变的。从根本上说, 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的不同的利益结构, 更多的并不来自于客观上的差异性, 而是来自于主观上的差异性。由于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的区域文化特点和经济发展观念特别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不仅会形成特定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 进而形成维持既有政府投资环境的强大社会力量, 而且政府投资环境的改变, 又往往是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预期, 因而在获得社会支持的力量上, 常常又会处于相对的劣势。这就使特定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 具有极强的历史惯性, 进而形成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二、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

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 从一般意义上讲是不同行政区域政府间投资环境质量的对比。这种对比具有特殊性, 其特殊性在于它们不是各种经济要素及其构成相同的行政区域的对比, 而是所有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的对比。因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上, 所有的行政区域都在同一片蓝天下既相互合作, 又要相互竞争。而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并不等于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差异性。相反, 正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为缩小以至于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上的差异性创造了条件与可能。

1.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特点

认识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 首先需要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一般地说, 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 与市场主体的竞争有相同之处, 但又与市场主体间的竞争不同。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相同对手”的竞争。一个行政区域无论占有怎样的竞争优势, 都不可能将另一个行政区域挤出竞争的行列, 也不可能彻底排除另一个行政区域与其存在的竞争关系, 除非中央和上一级政府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这一特点决定了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 是“相同对手”之间永远存在的竞争, 竞争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从理论上讲, 不能定义一个行政区域永远保持对于另一个行政区域的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在竞争中出现此强彼弱的不断转换, 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综合性竞争。普遍来说, 市场主体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产业中的竞争。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 则表现为不同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竞争。这种综合性竞争, 并不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在所有的领域和产业, 都要对其他行政区域形成比较优势, 而是依托某一两个或几个优势产业, 有效地吸引相关市场主体和集聚更多的资本, 形成相比较的优势, 进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总量、效益和社会发展上形成优势。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一种合作和互补性的竞争。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 如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为全球市场以至于本国市场提供所有的产品和服务一样, 任何一个行政区域也不可能为自身, 以及国内外市场提供所有种类的产品和服务。作为“相同对手”, 不同的行政区域之间, 既存在着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长期占有或赶超对方的竞争关系, 更存在着因自然和历史上形成的分工而相互合作的关系。这种合作的内容和形式, 会因不同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资本总量、资源占有情况等的不同而不同, 也会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日益丰富, 但从整体上来说都集中体现在相互提供市场和服务上。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既是在竞争中不断增强的, 同时也是在合作中不断培育和生长的。没有合作就没有区域间的有效的竞争。

2. 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竞争比较优势的基础

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就其具体的技术层面来看, 更多地体现着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从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主体, 政府投资环境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角度来分析, 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不仅不是降低, 反而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这主要是因为:

一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并不等于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高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都是因其具体的经济发展实际需要而形成的。一个资源匮乏或没有海上交通条件的行政区域, 不可能去制定特定资源开发和保护或临港经济发展的政策, 也谈不上这方面的政策环境问题, 只能根据本行政区域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特殊优势和发展潜力等方面, 加强政策环境建设, 以及其他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政府投资环境每一个基本要素的具体构成, 只要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 就不存在质量上的问题。同时, 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 才能形成比较优势。

二是不同行政区域占有资源的有限性, 决定了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实际上是扩大区域间经济发展互补的空间。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等。任何一个行政区域, 在上述资源的占有上, 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资源占有的情况不同, 决定了其政府投资环境的具体构成也不同。如同任何一个行政区域的政府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上, 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样, 其政府投资环境的建设也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应通过突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差异性, 形成本行政区域的优势产业, 增强与其他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补性, 提升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综合竞争力。

三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提升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建设, 不能简单地复制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等, 而是必须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这就决定了某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域, 在政府投资环境的建设上, 必须突出与其他行政区域的差异性, 以此为基础加强自身的投资环境建设。如在政策环境的建设上, 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就不能随着经济发达地区跳舞, 而要在市场准入等方面相对降低门槛;在服务环境建设上, 也不能一味效仿, 只能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产业结构, 来提供相应的服务等等。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说, 政府投资环境如同一人的穿着打扮, 不是越洋越好, 而是越适合自己的身份和体型越好。而要做到合身、合时、合用, 就必然要以突出差异性为基础。

3. 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 在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而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比较优势, 又决定了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关键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一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的基本途径。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从其发源与起步来看, 都是来自于其特有的资源优势。有的是因交通便利而繁荣的;有的是因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发展的;有的是因政治和历史原因拥有丰富的科技和人力资源而发达的等等。但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经济优势。政府在培育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其他方面环境时, 只能是依托本行政区域的资源条件, 通过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来培育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获得更强的综合竞争力, 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有效吸引市场主体的基本途径。人们习惯上都讲,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上, 也是如此。不同的行政区域, 往往集聚了不同的市场主体。所集聚的市场主体中, 资本量最多的又往往是与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相关。从政府投资环境对于市场主体的关系而言, 除了极少数特殊的资源性产业以外, 对于不占有垄断性资源的行政区域而言, 优势产业是可以跨区域流动的。政府只有基于本行政区域的实际, 通过突出差异性, 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 才能吸引更多的与本行政区域优势产业相关的市场主体, 壮大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三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的基本途径。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成本, 主要取决于其优势产业和相关的产业链条的平均成本。政府投资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意义, 集中到一点, 就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 为市场主体提供最大的合理利润空间。当然, 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成本, 首先是降低其优势产业特别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的平均成本, 以此来吸引市场主体和集聚民间资本, 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这就要求政府在加强投资环境建设的过程中, 要把降低优势产业的投资成本作为首选政策目标, 以此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摘要:政府投资环境是政府为市场主体的投资回报所创造的条件和产生的影响。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既具有同质性, 又具有差异性。在充分了解政府投资环境同质性的同时, 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其差异性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影响, 是优化和完善政府投资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政府投资环境,区域经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贤卓:中国经济发展软环境理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3月出版

[2]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 (2005~2006)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3月出版

[3]吴强: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年12月出版

上一篇:夸小朋友朗读的评语下一篇:电子信息类什么专业适合女生学习?就业前景好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