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商贸流通管理调研报告

2024-04-27

城区商贸流通管理调研报告(精选6篇)

篇1:城区商贸流通管理调研报告

商贸流通业是城区产业的重要支撑。xx城区商贸流通业起步晚,但发展快、效果好。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城区商贸流通业,必须进一步强化商贸流通业管理,提高商贸流通业服务水平。

—、xx城区商贸流通管理状况

(—)城区商贸流通管理体制演变

建国初期,原江北县人民政府设工商科,对国营商业和私营商业实行领

导管理。1956年撤销工商科设商业科,后撤销商业科成立商业局,领导管理江北县百货公司、煤建公司、纺织品公司、食品公司、专卖公司、饮食公司、贸易公司,管理县城市场及公私合营商业合作企业。2001年机构改革时,将区财贸办公室、商业局(酒类专卖局)、市场建设办公室撤销后组建商业委员会,主管全区商贸流通业、饮食服务业和市场建设工作。目前,一般商贸流通企业管理全部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政府主管部门只对成品油、液化石油、危险化学品、易燃物品、散装水泥、酒类、拍卖等特种商业行业实施行政审批、行政检查和行政执法等直接管理。工商、质监、药监、卫生等部门,对商贸流通业的设立和运行按其职能进行管理。

(二)城区商贸流通管理的运行机制

1、产业规划引导。近年来,xx城区商业发展,按照商住分开,人车分流,立体开发,集中打造的原则,以提升城市形象、核心竞争力及城市价值的理念定位,编制了两路中心商圈和冉家坝中心商圈规划,以及城区商业网点规划、物流业和会展业发展规划等配套规划。按照这些规划招商引资,一大批知名商家入驻商圈,形成了金港国际xx美食大道、金易时尚街、xx特色餐饮街和聚信国际建材城、五金机电城、檀香道一号家居馆和港汇家具城等几条特色街和专业市场。

2、政策导向。区委、区政府为了鼓励商贸流通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加快酒店会展业发展的意见》、《建设美食名区的意见》、《发展龙溪地区现代服务业的意见》,配套出台了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和评选特色商业街办法等政策。通过政策引导,限制准入,推动商贸流通行业向集中规模化、上档次特色化方向发展。

3、有效服务。政府主管部门按照“企业兴则xx兴”,“企业是我们的上帝”的理念,制定了《重点企业定期沟通交流制度》、《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制度》。每年召开两次重点企业沟通交流会,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协调解决重点企业用地难等难题。推行首问责任制和投诉举报制,用制度保证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通过举办xx国际五金机电模具交易会、中国水煮鱼之乡暨美食文化建设论坛,扩大消费规模促进消费规模升级。开展商贸流通20强企业评选活动,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帮助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安福汽车等8家企业进入全市商贸流通企业100强。支持行业协会自我服务、自律自强,搭建行业协会与政府对话的平台,实现和谐双赢。

4、招商引资。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了国际重点贸易企业档案体系,立足于引进大、优、强商家。2007年引进和新开业物业流通项目50个,其中,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所属商贸集团有6家落户xx城区,在西南地区区级城市中名列榜首。

(三)城区商贸流通业在现行体制下快速发展

xx城区商贸流通业的管理,从总体上看,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大势,因而推动了城区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2003年以来,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5年居全市第一,总额跃居主城区第6位。成功创建“中国水煮鱼之乡”,加州美食街荣获“中华美食街”称号。城区商贸流通业吸纳了10多万人就业。

二、xx城区商贸流通管理的瓶颈问题

(一)区级决策层认识不够到位

决策者重第二产业和重gdp的观念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重工业、重城区规模扩张,轻商品流通业发展;对商贸流通引导生产、提升城市形象、解决大量人口就业、降低经济运行成本、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等功能认识不足。认识的偏差,妨碍了政府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人力物力及优惠政策的投入。

(二)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对接不好

因受法律法规和体制制约,商贸部门无法参与城市规划,甚至对规划的建议也无正常渠道沟通表达。导致城市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衔接失当,商贸产业空间布局不当,城市建设与商贸流通难以协调发展。规划的法律约束力不强,龙溪、两路商业规划被随意更改已屡见不鲜。

(三)商贸流通发展用地难

城市规划中的短视行为,导致政府手中没有可供大型商业流通项目的建设用预留地。由于缺乏大型流通项目用地,致使一大批知名商业项目一直未能进入,法国欧尚集团,xx商社汽贸公司总部,大浪淘沙国际俱乐部等品牌商贸企业只能望地生叹。

(四)开发建设平台缺失

近年来我区商贸流通业虽有长足发展,但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2007年两路中心商圈销售额仅为12亿元,只有江北区的16%,更无

法与渝中区、沙坪坝区媲美。其原因是缺少一个专门的商圈建设管委会,没有用抓工业发展的办法,全力推进中心商圈建设。

(五)个别部门服务意识不强

商家落地xx,要生存发展壮大,必须得到政府各个部门的支持、帮助和服务。但某些部门为发展服务的观念淡薄,甚至热衷于收费罚款。如向餐饮企业收取临时车位费,曾经决定取消的餐饮

环保罚款依旧照收,这不仅增加了企业负担,而且严重影响了xx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

(六)行业协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

我区仅组建了商业协会和餐饮协会,其它行业协会尚未建立。这两个协会在行业自律、自我服务尚处在起步阶段。

三、进一步加强我区商贸流通管理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统一认识

区级决策层要确立商贸流通业是城区经济发展主体产业的意识。要坚持工商并重、统筹发展的方针,把城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纳入区委、区政府及各部门重要议事日程。

(二)纳入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

规划部门在新城建设、旧城改造方案制定时,应首先布局商贸流通业。凡规划涉及商贸流通项目的,应书面征求商贸流通主管部门意见,要邀请商贸流通主管部门参加协商方案的有关会议,并采纳其合理化建议。龙溪、两路旧城改造应征求区商委意见,留足商贸企业用地,规划方案中涉及商贸流通业布局的不得随意调整和变更。

(三)搭建商贸发展平台,大力推进中心商业圈建设

区政府尽快成立xx区商圈建设管理委员会,代表区政府负责商圈建设的规划、拆迁、招商引资、协调和后续管理工作。加大两路中心商圈和冉家坝商圈投资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减少我区消费外流。中心商圈打造应突出我区特色,将休闲、购物、娱乐、机场、郊区旅游等融为一体。

(四)增强服务意识,完善配套政策

建议区市政部门和交警支队取消美食一条街临时停车位收费,并增加停车位,为企业和消费者营造宽松环境。鼓励企业通过各种形式促销,放宽对商品展览活动的限制,允许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节假日在商场周边举行促销活动,免收占道经营费,活跃节日市场。增加商贸流通产业专项资金的额度,以引导全区商贸流通行业规范、健康、快速发展。

(五)适当增拨资金,支持统计工作

2007年,全区限额以上商贸流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统计工作已由统计局交给商委负责,商委面临人手紧缺、工作面宽、任务繁重的压力。为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建议增拨适当统计经费。

篇2:城区商贸流通管理调研报告

一、商贸流通业的现实情况

我市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到今天已拥有(包括各类门店在内)各种商业网点近8万个,营业面积200多万平方米,商贸流通从业人员约28万人,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20亿元,上交国家税收和创造利润较为理想。各类便民便利店、超市、洗衣店、美容美发店、早餐店、再生资源回收店、蔬菜市场等商业网点遍布城乡。我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不但为人民群众购物消费提供了好的环境,而且也成为我市税收的重要来源和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最近几年,市中心城区商贸流通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中心城区现有商业网点2.8万个,营业面积约8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10万人左右、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40亿元以上,现有大型超市11家,专卖店10多个,大型酒店宾馆10家,各类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商场和商业广场8个,建设并投入运营的商业步行街3条、综合商业街4条、专业商业街2条,综合批发大市场7家、,集贸市场19家、特殊商品市场3个,生猪定点屠宰场2个。这些大型消费购物场所己基本能满足市民消费,而且还能辐射全市城镇乡村,波及常德、长沙乃至湖北、江西。己发展成为益阳市最具活力的商业文化中心。

我市商贸流通事业的发展是健康、稳妥、快速的。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

1、流通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十五”规划的前四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的76.8亿元到增加到102.36亿元,仅四年时间增加了25.56亿元。20预计115亿元。“十五”时期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为8.35%。同样,“十五”时期的第一年全市从事商业的就业人员约18万人,到“十五”期末的年从事商业的就业人员增加到28万人,比的净增10万人。商贸流通规模的扩大,保证了人们的购买需求,扩大了就业,且在维护社会稳定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2、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经营机制不断完善。我国的商贸流通产业是在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快速发展起来的,随着商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大批国有商贸流通企业已合法有序地退出竞争性商业领域,取而代之的是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小型个体经营户,它们已成为市场的主体和生力军。例如:沅江市商贸流通在工商登记注册的企业2155户,其中私营企业356户;集体企业206户;个体经营企业1853户,结束了国有企业从事商贸流通业务的历史。桃江县经营商业批发零售的企业7160户,其中国有集体企业仅217户,占商品批零经营企业总数的3%。目前,我市流通产业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渠道并存的.流通格局基本形成,市场竞争更加充分。

3、流通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规模化、产业化程度提高。近几年来我市商贸流通设施建设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例如,桃江县以招商的方式引资6000万元,分别改建了爱丽丝桃花江市场店和金伯利服饰超市,投资2600万元改建了海雁商场,安化县在30个乡镇已建成规范化专业和综合超市22家,总投资3.5亿元,益阳高新区已引资8000万元建设了占地93亩的万城国际家居大世界,市中心城区己建设多条商业步行街,多家上档次的星级宾馆和酒店,大大小小的专业批发市场,综合批发市场,零售商品市场。使原有的市场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仅流通的规模、速度、产业化程度得到了较大提高,而且集聚了人气,财气和商气,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

4、新型业态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我市发展限额以上连锁企业有益阳爱丽丝连锁有限公司、新一佳益阳永鑫店、步步高益阳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家润多益阳店、南县步步高商业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南县恒生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桃江万金山超市、金太阳商业贸易有限公司、沅江市百惠商业广场9家,连锁门店约200个,这些企业广泛应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的营销方式。且向营销标准化、法制化的方向迈进、保障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我市的新兴行业也逐年增多,在短短5年内发展了拍卖和典当两种特殊行业,设立拍卖企业11家,典当行2家。商业业态的丰富和新兴行业的发展,拓宽了商贸流通的经营领域,促进了市场的活跃与繁荣。

二、商贸流通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商贸流通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4个方面:

1、商贸企业弱、小、散,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据统计,我市限额以上经营企业仅9家,在社会商品零售总数中所占比重为26%,我市既没有全省知名企业,更没有全国百强企业,大部分市场还处在摊位经营的初级流通形态,组织化程度非常低,在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面前,其功能和作用呈现逐步丧失趋势,无力与开放条件下现代商贸企业抗争。

2、网点布局不尽合理,缺乏规范管理。商贸行业是国家放开的竞争性行业,准入条件低,加之没有相应的网点布局规划管理,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问题在各区、县(市)和中心城区普遍存在。如南县县城的湘、鄂、边市场、茅草街商业城、南县小商品市场、可以说基本上是“空壳市场”;中心城区以银城市场为代表的新建市场近30%的门店无人租用,浪费了大量商业资源。

3、城乡市场建设发展失衡,乡镇商贸流通业市场不容乐观。与益阳市中心城区相比存在网点偏少、设施简陋、档次偏低、服务功能差、假冒伪劣产品多等问题,不能够满足富裕了的农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提高的迫切需求,连锁超市、店及工业品还没有完全延伸到乡、镇、村。

4、有一部分领导对商贸流通产业没有正确认识,还停留在小农经济或计划经济认识阶段。认为流通是一种“无用”或“从属”产业,是国家放开的竞争性行业,政府管不了,也没有必要管,没有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商贸流通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而对商贸流通产业不闻不问,抓而不紧,使市场建设和商贸流通缺少重商、亲商、爱商的氛围和强有力的管理机制。

三、对商贸流通的四点建议

1、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商贸流通的领导。我国市场经济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后,流通产业在引导消费、促进生产、引导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市政府要把这项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流通发展计划和市场建设规划,列入各级政府的考核目标。

2、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商贸行业快速发展。市财政应安排专项资金,设立“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重点用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标准化批发市场等项目的建设;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我市颁布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策划,包装一批质量高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外招商。同时积极申请国家政策性资金支持。以资本为纽带,集中力量重点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管理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大型商业企业集团。

3、中心城区要严格执行《益阳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市政府要授权市商务局组织相关部门做好商品市场新建、扩建、改建、迁建等审批,各区、县(市)也要尽快出台本地区的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并付诸实施,把好市场“准入关”。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篇3:城区商贸流通管理调研报告

(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形成与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经历了一个萌芽、形成、发展及完善的阶段。以我国为例来看,从2007年到2014年企业CSR发布的数量从70家增加到大约151家。数量上的变化,意味着企业对于承担社会责任感的增强,CSR作为揭示和评价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方式日益得到重视。

企业CSR经历了单一CSR(员工保障CSR、环境保护报告、社会捐赠慈善报告)向综合CSR(综合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各种情况)演变的过程。目前企业CSR编制和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报告内容没有具体统一的标准,格式不规范,报告动机不客观等。纵观企业CSR的内容,既有寥寥数页只披露正面信息的,也有综合披露全面信息的范本。探索与创新CSR形式,寻求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以全面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涵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轻流通”的意识和观念直接导致商贸流通企业在经济价值链中的地位没有得到具体体现,对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重视不够。事实上商贸流通企业作为经济发展价值链的末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创造就业、稳定物价、繁荣市场以及环境保护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当前由于我国企业CSR制度尚处于不断完善阶段,专门针对商贸流通企业CSR的研究比较少见,而鉴于商贸流通企业在经济价值链中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认为普及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观念、探索CSR合理形式、规范和引导商贸流通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以及正确合理评价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成为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

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应以发挥其在稳定物价、促进就业、繁荣市场方面的作用,在政府管理和引导下,在第三方组织监督之下,接受现实的履行社会责任的标准,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改善民生。商贸流通企业CSR是将其履行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战略态度、方式与方法、途径与效果及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对员工、社会、经济、环境等领域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通过文字表达等形式向相关利益者披露。CSR是一种信息披露的形式和工具,可以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全景展示。商贸流通企业CSR重点关注的内容是:CSR编制的方式、报告信息披露形式、报告信息披露的内容、报告信息服务的对象、报告信息效果的评价。

二、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动因、内容及流程设计

(一)商贸流通企业编制与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动因分析根据WTO经济导刊对企业CSR理论分析,结合商贸流通企业现实发展情况,本文认为商贸流通企业通过CSR表达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存在以下动因。

(1)强化社会责任是商贸流通企业改革的内在要求。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商贸流通企业面临着新的机会与挑战。在微利时代,竞争趋势的加剧对商贸流通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跨区域、跨国界的资源整合和市场拓展成为商贸流通企业参与竞争,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主要路径。强化社会责任,完善CSR已经成为商贸流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改善自身管理水平、获得市场和顾客认可的重要砝码。商贸流通企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必须强化社会责任的履行与表达,这对于规范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提升其核心竞争力,规范竞争行为、完善市场秩序都具有重要意义。

(2)编制与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是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根本需要。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认为:“商贸流通企业的社会责任始于发展、终于发展。”商品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商贸流通企业在经济价值链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推行并重视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通过编制CSR的方式,披露商贸流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遴选出能够在供应链价值链中对消费者和制造商社会责任进行规范的商贸流通企业。这无论是对于经济发展,还是对于商贸流通企业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编制CSR,披露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正成为商贸流通企业获得优质资源、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3)编制与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是商贸流通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虽然当前发布企业CSR的数量在日益增多,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多企业将发布CSR视为宣传自身,进行形象公关的工具。这不仅与企业CSR内在要求严重背离,也反应了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认识仍然有待加强和提高。

事实上编制和发布CSR是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首先,编制CSR可以发现企业在满足顾客、创造顾客价值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商贸流通企业而言,为顾客创造价值不仅是实现盈利目标的关键,也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CSR可以促使企业去检查财务、生产、营销以及研发等职能部门存在的问题,从而将这些部门有效联系起来,提升其价值创造能力。其次,编制CSR可以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商贸流通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要承担为落后的城乡和偏远地区输送商品和供应相应服务的职能。虽然一些落后地区和偏远地区的业务可能无法最大化的实现商贸流通企业的利益,但是在政府公共品配置有效的基础上,承担这些职能有助于商贸流通企业更好地塑造企业品牌,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拓展服务链条,扩大市场规模。最后,编制和发布CSR可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环境保护是商贸流通企业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通过开发环境友好型产品、降低能源消耗,可以促使商贸流通企业不断研究新技术和新产品,从而提高商贸流通企业创新能力。

(二)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主要内容商贸流通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应结合自身特点,因此在内容关注和流程设计方面应兼具一般性与特殊性。根据商贸流通企业的特点,商贸流通企业CSR应突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持续发展责任。持续发展是商贸流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进行社会责任战略表达的基础。可持续发展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关注职工的各项权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以为顾客创造价值为企业战略目标、构建和谐发展文化等。

(2)经济社会责任。商贸流通企业在稳定物价、便民利民、繁荣市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经济社会责任应是商贸流通企业重点关注的内容。稳定物价方面,商贸流通企业应在政府引导和监管下,主动遵循市场规律,千方百计的满足市场对商贸产品的需求和供应,不能故意哄抬物价、不销售劣质和冒牌产品、不缺斤少两等;便民利民方面,商贸流通企业应创新模式服务,提升产品服务质量,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繁荣市场方面,商贸流通企业应自觉规范竞争行为,不恶意竞争,遵守市场秩序、创新产品服务模式、营造良性竞争氛围,从而繁荣市场,推进经济发展。

(3)公益责任。公益慈善责任包括了:积极对受灾地区捐款、捐物、对贫苦落后地区进行物质捐助、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进行关爱。在践行公益责任中,商贸流通企业有着显著的特点,如坚决不向市场提供劣质,假冒产品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不仅是其经济社会责任的体现,并且对于强化“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美德也具有重要意义。

(4)环境保护责任。商贸流通企业环保责任,主要体现在商贸流通的建筑低碳化、通过建筑低碳化店面、使用节能产品降低能源消耗;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模式、创新电子物流、建立电子交易平台;按照相关规定应减少塑料制品、对环境可能造成污染能源使用,为推进绿色环保贡献力量;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降低资源消耗量,优化企业发展模式等。

根据以上内容,本文认为商贸流通企业CSR在强化持续发展、经济责任、公益以及环保责任时,应结合具体的财务数据进行社会责任编制,具体可参见表1。

(三)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流程设计商贸流通企业CSR应突出可持续发展责任、经济责任、公益责任、环境保护责任四项内容。编制和发布CSR是一个战略管理过程,也是为企业创造价值,优化内外部经营环境的过程。因此CSR应注意流程设计,从而为出具一份高质量的CSR奠定基础。

(1)报告目标确定阶段。商贸流通企业必须明确CSR目标是什么,要建立目标实现机制。本文认为商贸流通企业CSR目标,应是能够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及时可靠的披露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各种信息,以便于利益相关者能够更好地做出决策和判断。

(2)报告编制阶段。报告编制阶段包含了四个步骤:准备阶段、资料收集阶段、报告撰写阶段。在准备阶段,主要是要建立相应的CSR组织保障体系,应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并直接得到上级领导授权,全权负责CSR资料收集和编制工作。在资料收集阶段,主要是对商贸流通企业内部管理和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对相关利益者各方进行调查和访谈并获得报告撰写所需的资料和数据,访谈对象一般包括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企业基层员工、供应商、债权人、消费者、媒体和非政府组织。在撰写阶段,要做好内容选择问题,要按照成本效益和重要性原则,注意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撰写过程中不能仅拘泥于定性描述,而要通过财务、会计数据具体形象说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付出的成本和效果。例如商贸流通企业为改进服务方式,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发生一大笔研发费用。按照重要性原则,这笔研发费用不仅需要在会计报表中进行披露,同时也要在CSR中进行披露,并说明这笔费用对企业履行CSR的重要意义,对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给予预测和具体分析。

(3)报告发布阶段。CSR发布与信息披露是商贸流通企业实现报告目标和确立企业形象、表达企业战略理念的过程。当前很多企业将CSR和年报一起发布,未来独立的CSR应该是一个大的趋势。商贸流通企业应将CSR发布与社会责任具体行动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地沟通和宣传的效果。商贸流通企业CSR既要体现专业严谨性,又要使报告具备通俗性、易懂性。例如商贸流通企业CSR不仅要告诉相关利益者承担和履行那些社会责任,还应让他们传递一些商贸服务和产品的知识。

三、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机制探索

CSR评价是考察商贸流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程度、检验战略态度重要途径和方式,因此应积极探索CSR评价机制,这对于完善商贸流通企业CSR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部评价及程序内部评价是重要的CSR评价方式。内部评价有助于商贸流通企业面向战略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商贸流通企业应将履行社会责任,编制CSR、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视为其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实际进行CSR内容和流程设计创新,内部评价可以为商贸流通企业CSR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意见和建议,有助于优化报告内容和流程设计。建立内部评价机制,还有助于企业主动提供及时全面的CSR信息。

内部评价可以采取单一和综合评价的方式。单一评价是由专门部门或者管理层授权的评价单位对CSR进行评价,评价可以采取综合打分或其他方式。本文认为商贸流通企业属于流通性质企业,由于经营地点分散、员工权益很难得到公平和一致的待遇,在履行其他社会责任方面也可能存在许多问题,而内部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更好地完善CSR披露的内容提供具体建议,因此内部评价无论是单一评价还是综合评价,应以强化批评和提供意见为主,不宜更多的关注分数多少。

综合评价是指商贸流通企业将CSR的内容分别交给单位内部不同部门进行评价,然后将意见进行整理,汇总后形成对CSR的总体看法。例如商贸流通企业CSR可分别由职工委员会、财务部门、生产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研发部门等分别进行评价,客观公正地指出不足,最后形成关于CSR的综合意见。由此可见内部评价是从注重企业发展的视角进行CSR评价的。

(二)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外部评价及方法结合上文关于商贸流通企业CSR内容的主要分类,本文认为外部评价应采取综合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打分的方法。事实上,对于上市的商贸流通企业,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专门的CSR评价系统,该报告系统把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政府责任、股东责任、员工责任、供应商与客户责任、环保责任以及社会责任几个部分,分别针对各项内容赋予相应权重,按百分制进行加权平均,计算CSR的综合得分。本文结合商贸流通企业的特点,在此系统上进行改进,提出新的CSR评价方法,具体可以通过案例来说明。

A公司是一家商贸流通企业,从2013年A公司开始进行独立CSR披露,可以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指数的方式,对该企业CSR进行评价。其计算原理主要是根据公司社会责任披露的内容,赋予权重后,进行综合加权平均。

如表2所示,按照每个项目100分,共四个大项目,10个小项目,赋予五个大项目40%、30%、10%、20%的权重。赋予权重的依据是:发展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股东权益和债券人、员工利益保护;经济责任是商贸流通企业实现自身使命,获取发展资源的主要途径,因此其地位应仅此与可持续发展责任;环保责任是未来商贸流通企业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途径和表现方式,相比于公益责任,环保责任的承担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

对于持续发展责任,股东责任(股东权益回报率)赋予50%的权重,债权利益保护(息税前利息增长率)赋予30%的权重,员工福利增长率赋予20%的权重。对于经济责任,纳税(所得税、营业税、消费税等)增长率赋予50%的权重,顾客价值指标(优质产品提供数量、区域分布扩散数量等)赋予50%的权重。对于公益责任,捐赠占营业收入比赋予50%的权重,由支持公益而导致的资金减少数量赋予50%的权重。对于环境保护责任,分别对建筑与节能投入、环保固定资产更新投入及研发费用增长率赋予20%、30%和50%的权重。按照小项目先加权平均,四个大项目再综合加权平均的方式,计算商贸流通企业综合得分,分数越高,意味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越强。A公司2013年得分情况如表3所示:

A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

40%(80 ×50% +80 ×30% +80 ×20%)+30%(90 ×50%+80 ×50%)+20%(80 ×20% +90 ×30% +80 ×50%)+10%(90×50%+90×50%)=86.1

通过综合加权平均,可以最大程度的评价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如果能够按照行业基准指标对每项指标给予具体数值,这种综合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将会更科学与合理。

(三)商贸流通企业CSR评价框架构建结合以上关于商贸流通企业CSR内容、流程设计及内部评价、外部评价的研究,本文提出具体的CSR框架如图1所示:

篇4:城区商贸流通管理调研报告

关键词:山东 商贸流通 小微企业 企业人才

0 引言

本文选取了山东省的济南、泰安、青岛、济宁、淄博、潍坊、烟台等经济较为发达、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比较高、更具典型性的城市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对山东小微企业人才的年龄结构、技术人员比重、高层人才选拔、高层干部储备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分别从政府、企业、学校等方面的对策和建议进行阐述。

1 相关调查结果综述

1.1 企业年龄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研公司的主要接收人才的年龄还是在30到40岁中间,在这个年龄段的技术人员一般都会家庭稳定,且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30岁以下的员工,在公司还是扮演者中流砥柱的角色,由此可见,小微企业还是注重人才的工作经验以及年龄的均衡性。

1.2 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最困难的环节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企业中在人才招聘留住人才方面都不是特别的显著,但在像青岛、泰安、淄博三个城市中普遍反映在留住人才方面有些棘手,大多公司反馈多为是:人员很多,但是公司人才紧缺。在留住人才这个环节中,很有可能成为企业在管理人才中会出现的问题。

1.3 企业对员工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研公司人力资源部是否对本企业员工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企业对员工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且不断激励一线员工向中高层看进,但是还有超过35%的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没有完善,这些企业一般所属零售业和餐饮业较为突出,由此可见,小微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后,还是有利于发现人才,留住人才的,利于小微企业持续发展。

1.4 山东商贸流通小微企业技术人员比重调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山东商贸流通小微企业技术人员比重调查情况中,有51%的企业技术人员占到30%-50%,有20%的企业技术人员占到30%以下,有16%的企业技术人员占到50%-70%,还有8%的企业技术人员占到70%-90%,还有5%的企业技术人员占到90%以上。

1.5 山东商贸流通小微企业高层人才选拔情况 调查显示从内部选拔高层人才的企业更多:一是内部员工更了解自己的企业、可以尽快适应岗位、开展工作;二是内部择优选拔高层人才,也对企业内部员工一种激励,有利于激发员工的进取心,使工作效率提高、积极性提高;三是内部选拔有利于领导层及时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形成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知人善任的良好氛围。

1.6 山东商贸流通小微企业人才干部储备调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山东商贸流通小微企业人才干部储备调查中,已经建立人才干部储备的企业有48%,准备建立人才干部储备的企业有30%,有22%的企业还没有建立人才干部储备。

2 小微企业人资部门问卷统计与分析

2.1 人才需要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企业人才需要情况中,一线生产员工占企业人才的比例较大,研发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小,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企业的发展及产品的研发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小微企业还处于单一的生产状态,靠廉价的劳动力进行企业的发展,无法快速的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型,还应注意人员比例的不平衡会使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步。

2.2 企业招聘满意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在企业招聘满意程度中,企业很难招到的员工所占比例较小,但与完全合适岗位员工的比例数据相近,这说明企业在所招聘的员工中没有绝对合适的人才,从图表中可以看出,50%的员工基本满足企业的要求,但仍需要企业日后进行培养,使其快速的适应工作环境,为日后公司的发展提供帮助。

2.3 企业所看重人才的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所招聘的人才基本素质越来越看重,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技能以及敬业精神是一个企业所看重的两项重要内容,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使其学以致用,为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做好保障。敬业精神与责任感是一个企业团结、进步的核心竞争力。工作经验的培养文化程度的提高也是企业所看重的方面。由此可见,最关键的还是应从整体的综合素质出发去招聘及培养人才。

2.4 企业员工流动率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企业中在留住人才方面都不是特别地显著,流动普遍在30%左右,但在像青岛、泰安、淄博三个城市中普遍反映在留住人才方面有些棘手,流动率过大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尤其在留住人才这个环节中,很有可能成为企业在管理人才中会出现的问题。

2.5 企业在开发方面遇到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53%的企业在留住人才上还要进一步的完善,14%的企业对于人才的招聘需求过大导致企业内人才的缺乏,应及时解决空缺问题,在一线员工中进行培训培养,在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并及时寻找对策进行解决。

3 对策与建议

3.1 政府方面 应转变思想观念,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发现企业自身的潜力,加大对其资金、制度以及政策支持力度,为其提供进入市场发展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为小微企业发展搭建人才引进的平台。政府多组织针对小微企业人才交流与招聘场所,搭建企业应聘者的交流平台,为人才流动提供宽松的环境;政府应加强服务意识。发挥政府的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利用税收的缓征或先征后返等方式,对小微企业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扶持。为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或资源的帮助,鼓励其进一步的发展。

3.2 企业及员工方面

3.2.1 企业方面。企业领导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进行人性化管理。企业领导应提高自身的素质,更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設,树立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加强员工的企业认同度和忠诚度,更要从企业各个层次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还应把员工利益和发展也要放到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企业应完善员工的培训制度,加强思想教育与引导,多采用激励方式。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进行相应的培训,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员工的培训不能只在新员工上岗之前进行培训,晋升培训,专项培训等都应做到,建立激励员工机制,实践证明,员工被认同与尊重,已经成为企业发展重要动力。企业应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好内部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应实时根据物价变化及行业工资变化进行工资调整,提高员工待遇。尤其是超出合法工作时间的加班问题,要落实加班费或者补贴,国家正常假期加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给予,依法与员工签订合同制度,保障员工的合法利益得到维护。进一步增加自身的吸引力。企业应科学进行招聘,加强招聘人员的培训,降低企业的招聘成本。尤其是招聘过程中把握好根源,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帮助员工建立起科学人生规划,为其建立合理发展平台,为员工打造有幸福感的未来,真正留住人才。

3.2.2 员工自身。员工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丰富自身内涵。多参加一些文化活动,多读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书籍,丰富精神世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随时学习,不断进步。树立学习意识,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要有动力和毅力,学以致用,用学习到的知识不断创新,发扬团队精神,要有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应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热爱工作岗位。养成良好的习惯,管理好自己的精力,把每件事情都做到最好。要时时留心观察,用心积累经验,做一个负责的高效率员工。

3.3 学校方面

3.3.1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及培训时,还应注意对学生的专业文化进行培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丰富其精神内涵。多与其他院校进行交流与合作,相互沟通共同进步。开展各院校的沟通与交流,各类技能大赛的培训,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够提高相应技能。多与企业进行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工作经验。使学生提前感受社会对其专业需求,提高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能力,提高学生工作经验,也提高适应能力。

3.3.2 本科院校。在对学生的专业文化进行教育时,应多注意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修养及内涵。多参加社会性的公益活动,在丰富课余生活之余增加自身的社会经验,在未来的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提升自己服务社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史永进.浅谈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9(02).

[2]谢程芳.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和防范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03).

[3]张丽耘.浅析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和对策[J].现代商业,2008(15).

篇5:县域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商贸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县域商贸流通产业,对促进生产,引导消费,吸纳就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省商务厅的安排部署,我局对全市县域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县域商品流通业基本情况

(一)我市县域商品流通业发展规模

1、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观念转变等因素影响,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XX年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9.20 亿元,占全市社消总额的9.68%,XX年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75.79亿元,XX县及县以下零售额65.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7%,15.66 %和13.65%。

2、商品零售网络初具规模。XX年全市县及县以下批发和零售商业网点43664个,从业人员96951人,其中县级批发贸易业网店1035个,从业人员5739人,县以下949个,从业人员5299人;县级零售贸易业网店20131个,从业人员53839人,县以下21549个,从业人员32074人;餐饮业网点4093个,从业人员16459人,县以下3301个,从业人员7827人。

3、消费市场日益活跃,商品流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随着我市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长,城乡居民购买力稳步提高,消费热点和消费层次不断升级。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商业设施、购物环境都有了较大改观,大中型超市分布较多、专业市场发展迅速,综合性市场,专业街投入使用成为流通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农村市场近几年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消费质量不断提高。XX年至XX年年,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均保持在15%左右,摩托已成为农民主要代步工具,电话、手机、电视机已在农村普及,空调、洗衣机、冰箱、电磁灶、热水器在农村销售不断升温。

农资连锁配送发展势头较好,分销、直销、超市、总代理、总经销等多种经营模式蓬勃发展。农村市场主体呈多元化格局,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相关龙头企业,构成了农产品流通的主体,农资经营已形成由供销社农资公司、农资生产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多种市场主体、多种流通渠道共同参与的格局。

4、商贸流通领域多元化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现代化流通方式稳步发展。各区县政府加大了国有商贸流通企业改革改制力度,原商业、供销、粮食、物资等部门所属企业改革改制基本完成,国有资本逐步退出了流通领域,个体工商企业和私营企业迅速填补了空间并快速发展。

5、县城商贸中心地位逐步凸现,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县城大中型购物场所不断增加,零售业态不断丰富,摩托、建材、综合集贸市场不断扩大,餐饮住宿业快速发展,其他服务业蓬勃兴起,县城商贸流通业日益繁荣,县城经济中心的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发展较快,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初步形成了现代化的农村流通网络。

6、农副产品销售总体良好。我市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豆类和薯类,经济作物以棉花、油菜、蔬菜、瓜果为主。近几年蔬菜产业有了迅猛的发展,已实现由过去长期短缺、品种单调,到供求平衡、品种多样、丰富充盈的历史性转变,蔬菜成为我市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种植作物。

XX年全市粮食总产量 212.8万吨,蔬菜产量208.39万吨,油料总产量1.15万吨,水果产量55万吨,年末猪150多万头,家禽1404.23万只,肉类总产量19.6万吨,奶类总产量47.1万吨。禽蛋12.5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4.1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399元,同比增长15.5%。通过国家和省级蔬菜质量认证的基地有33个,设施、无公害蔬菜等现代农业成为西安市农业增速、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今年上半年,设施蔬菜面积已达20.23万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2.89万亩,大棚面积6.74万亩,中小棚面积10.6万亩,设施蔬菜总产量67.6万吨,占蔬菜总产量的87.8%。无公害蔬菜认定面积12.99万亩,无公害技术推广面积15万亩,建成了8个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

7、农产品加工业具有一定基础。截止XX年底,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加工企业11439户,实现销售收入134.5亿元,实现增加值25.36亿元,利润总额6.98亿元,上缴税金1.91亿元,出口创汇1785万元;从业人员达18.9万人。以银桥、东方、伊利泰普克为龙头的乳产品加工业,以国维、火箭、亚宏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业,以天人、华圣为龙头的鲜果加工业,以兆龙为龙头的肉类加工企业,以高墙为龙头的蔬菜加工企业等已经成为我市区县经济中具有代表性的市场主体。XX年底,我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中获得国家级龙头企业有5家、省级龙头企业有20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总数达到50家。

(二)县及县以下流通现代化发展情况

1、连锁经营发展迅猛。逐步形成了县级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商品零售网络,华润万家、爱家、人人乐、新合作西果、国美电器、苏宁电器,民生百货等很多大中型商业企业通过在区县投资布点,积极推行连锁化经营,统一物流配送,取得了较好成效。

新型业态加速发展。以经营方式和服务方式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业态的发展,已经深入到餐饮、零售、批发和生产资料流通等商贸领域之中。特许经营、专卖店在较发达的集镇逐步推广,开架式经营方式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柜台式经营方式。

农村商业网络建设积极推进。为保障农民放心消费、方便消费、安全消费的要求,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将连锁经营推向农村,运用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建立销售网络的“农家店”,截至XX年年底,在农村建立配送中心13个,新建和改造标准化农家店1020个,其中日用消费品农家店507个,农资农家店513个;乡级店280个,村级店740个。

2、现代物流业发展凸现。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商品流通规模的逐步扩大,货运量不断增加,我市区县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以长安区引镇物流中心为代表的县域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各区县物流企业业务活跃,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为提高货物周转速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县域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逐年增加,配送能力显著增强,现代物流配送方式和相关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和推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企业充分利用配送中心向各乡镇开展配送业务。

3、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在各区县农产品交易市场中大都建有配送中心,为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率和商品化率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也带动了粮食、生猪、水果、蔬菜和部分特色农产品销售。

4、农村商贸流通业信息化建设得到重视。在县城中心区域,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先进流通经营和管理技术,在零售行业和物流行业逐步推广应用。如条形码的普及,自动销售管理系统(pos)的应用等。我市开辟了“信息田园”专业农产品网上交易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固定电话、手机信息等方式为农民提供信息发布、信息共享、专家咨询、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服务。

(三)农产品流通的基本情况

全市专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134个,年交易额达32.1亿元。其中,年交易额在1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6个。全市101家大型超市中,24%的商品与农副产品有关。我市农副产品的流通模式多样,大宗农副产品主要通过大型专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约占农产品流通的70%;农副产品直接通过超市进入零售领域约占10%,以销售蔬菜为专营主业的蔬菜店以及小摊贩,农民自产自销占农产品销售的20%。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流通现代化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县域商业网点规划滞后,布局不尽合理。城市建设与商贸项目开发常常不能协调一致。流通企业缺乏整体统一规划布局以及各种商业网点的规模、数量、聚集区比例不协调。大多数规模商业网点聚集市区内,而广大农村、乡镇都很少有30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为广大农村消费者带来不便。

二是企业规模较小,辐射范围不广、影响力小。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多数商业网点处于单店经营。这些门店商圈小,成本高,效益低,很难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在各县商业门店中,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以下的占80%,大多数在50-300平方米甚至更少。

三是流通现代化水平不高。各区县现代化流通方式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形成大流通格局的企业不多,在全社会的流通总量中只占有较小的比重。而传统流通企业体制不顺,机制不全,缺乏竞争力,管理方式和经营机制均有待提高。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忽视涉及技术改造和设施更新的更新改造投资。通过订单配送、电子商务等方式交易的商品很少。

四是流通企业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有关职能部门存在对流通企业重复检查、重复收费等问题。各区县对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的扶持力度不够。

五是流通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大多数门店、商业网点对新兴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运作机制尚属学习阶段,超前意识不强,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不高。企业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农村消费品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乡市场规模差距呈持续扩大趋势。近几年我市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几年占全市的10%左右,从长期趋势看,城乡市场规模差距将呈继续扩大趋势。

二是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仍然落后。传统流通方式居于主导地位,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设仍然落后。

篇6:城区商贸流通管理调研报告

现代商贸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三产业的支柱,它不仅反映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而且能够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正确认识当前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对于宝塔区调整经济结构、引导生产发展、扩大消费需求、增强城市功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这次城市经济调研的总体安排,调研组深入全区5个市场、2个流通企业,通过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及特点

我区商贸流通业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商贸流通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繁荣市场、保障供给为目标,初步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以国有商业主渠道向民营经济占主体的转变;传统商业模式向各类新型业态的转变;单一经营向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区牢固树立“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建设大市场”三大理念,全力实现“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开发促活、提升增效”四大战略,商贸经济持续活跃,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商贸流通增速快、总量大。“十一五”期间,我区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税金分别由2005年的14.5亿元、3517万元增长至2009年的39.8亿元、7850万元,分别增长1.74倍和1.23倍,年均增速达28.7%和22.2%,现已占到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4.8%;对外贸易持续发展,三年累计出口263万美元;截至目前,全区商贸企业达2064户,从业人员达5万多人。2009年、2010年上半年,以商贸流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到全区生产总值的47.1%、49.3%,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增强。

(二)商品市场数量多、门类全。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市场65个,其中,物流园区3个,农贸市场11个,专业市场22个,大型超市7个,夜市2个,马路市场20个。经营范围涉及农副产品、日用生活品、钢材、汽车、建材、装潢、家具等,经营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形成了批发、零售并举,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型企业为骨干、小型商店为基础的城乡流通体系。

(三)商网布局核心显、特色明。经过多年自由发展,我区初步形成了一个中心区,八大特色区的商业布局,一个中心区即以购物、餐饮服务为支撑的二道街核心商务区;八大特色区即以电子产品为主体的的南关IT产品区;以百盛、移动大厦、联通公司为主的通讯器材市场;以王家沟为主的钢材市场;以王家坪、圣明宫为主体的建材市场;以荣利和宝塔为主体的日用生活品批发市场;以南二十铺、枣园路为主体的汽车交易市场;以白坪、盛大等为主体的家俱市场;以高峁湾、河庄坪等为主体的农机交易市场等。商网改造成效明显,共改造新建城区商网30多处,改扩建了12个乡镇13个农贸市场,新增营业面积5万余平方米,城乡商网规模和购物环境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四)新型业态发展快、潜力足。超市、便民店、专卖店等不断涌现,邮购、电视购物、信用消费、网上购物等从无到有,典当、拍卖、代理、配送、直销等业务发展较快。肯德基、好利来、联想、IBM、民生家乐等国际国内著名企业先后入驻,引领了消费,推动了发展。

(五)经营主体多元化、方式活。目前,我区商贸流通业经营主体已实现多元化,形成了国营、私营、个体共同参与、共同发展,互为补充、互为依托的经营格局。同时,区内部分规模大、效益好的商贸企业,如延百、银海、亚圣等,在做好主业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发展战略,积极向房地产开发、餐饮、住宿、影像、广告、金融等领域发展,扩大市场份额,拓展发展空间。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总的来说,我区商贸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很快,成绩有目共睹,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已在全区上下形成了共识,但是一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迟迟未能解决,严重制约了商贸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商网规划严重滞后,布局不尽合理。多年来,我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由于缺少总体规划,商业网点无序发展,城区大型零售网点过于集中于市中心地带,新建区域商业配套服务欠缺;专业批发市场“有市无场”与“有场无市”并存,一些批发市场处在城区,造成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难有更大发展空间,而城郊近年来兴建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功能全的专业市场却大量闲置;同时,在城市建设与改造过程中,开发商受利益驱动,一些较大商网被分割出售,造成经营管理困难,如丽融购物广场关停等问题。

(二)商贸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目前,国有商贸企业大多数人员多、债务重、历史包袱沉重,在市场竞争中,基本处于劣势。而且经营方式单一,多以租赁承包为主,缺乏自主发展、自主创业的能力。辖区内民营企业大都规模小,年销售额过亿的企业仅有3家。同时,区内各商贸企业大部分仍以传统的零售经营为主,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等一些新兴服务业态发展缓慢,制约了全区商贸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三)农村消费市场不健全,环境差。近年来,虽然我区农村发展了一些专卖店、超市、连锁店等新型的零售业态,但规模较小、产品单一,供需矛盾仍较突出,发挥的作用有限。一些大的企业集团虽看重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但由于农村地域广,经营成本高,商品利润薄,农民购买力低,很多大商家和企业集团不愿意到农村开拓市场,造成农村商业流通网点少,经营形式落后,影响了农村市场的拓展和消费潜力的提升。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监管力量薄弱,导致假冒伪劣产品、“三无”产品大量涌入农村,致使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

(四)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慢,管理难度大。面对多种经济成分、多种企业类型参与的商贸流通竞争的格局,政府在流通宏观指导、服务手段、管理方式等方面,思路还不够宽,办法还不够多。特别是作为商贸行业的主管部门商务局仍然延续了过去以管理国有商贸企业为主的职能,不能根据行业发展新形势,理清思

路,转变职能,在政策鼓励、行业管理、调控手段等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加大了政府对商业调控、管理的难度。

(五)行业协会缺失,自律意识差。行业协会是连接行业与政府的桥梁与纽带,在提供政策咨询、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发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区商贸流通各行业至今没有成立一家行业协会,缺乏统一的行业服务标准,造成各自为阵,无序发展,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我区发展的亮点在商贸,发展的潜力在商贸,为财政做贡献的希望在商贸。我区发展大商贸具有一定的优势。

一是政策优势。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即将开始,陕甘宁经济区的发展已列入国家重点层面,国家必将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向西部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倾斜,我区将在资金、技术、项目、人才等方面获得更大的扶持,为商贸业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

二是区位优势。我区是延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承关中,北接榆林,辐射晋宁蒙,交通快捷便利,人流、物流、信息流密集交汇,为商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三是人文优势。我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去年全区旅游达386万人次,仅住宿和餐饮业就实现消费额5.6亿元,而且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升温,来延旅游人员必将大幅攀升,随之带动吃住行等一系列需求,为商贸业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四是经济优势。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达12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5771元,人均消费支出达108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47元,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为商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五是空间优势。近年来,延安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预计2015年城区人口将达到60万,2020年将达到80万;预计2015年城区面积将达到60平方公里,2020年将达到70平方公里,人口和城市面积的不断增加,为商贸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拓展空间。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在分析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及优势的基础上,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思路是:以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促进消费增长为主线,以重大商贸项目为支撑,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引导、优化服务、统筹兼顾,合理进行网点布局,科学调整商业业态,重点建设两大核心商业区(二道街商业核心区、百米大道商业核心区)、三级商业服务网络(区、乡、村)、四大物流中心(大华物流中心、丰泉物流园区、尹家沟物流中心、碾庄汽车产业城),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陕北地区商贸物流服务中心,促进区域经

济转型升级。“十二五”末,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达96.5亿元。围绕这一思路和目标,重点要在以下五方面实现突破:

(一)在制定出台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上取得新突破。科学的商贸发展规划是保证城市商贸业有序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按照“高起点、高水平、二十年不落后”的要求,结合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由区商务局牵头,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专业机构尽快制定商贸业总体发展规划,明确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规划要包括主城区网点布局、业态发展规划,主要城镇商业发展概略等内容。鉴于市区同处一城的实际,规划一经确定,要协调市上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保证其严肃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加强与市直相关部门的沟通,如对1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项目在核发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许可证之前,可由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共同出具商业网点规划确认意见书;对新建和新开展经营的3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项目和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的新建和改扩建,由市区商务主管部门依据规划和规范程序进行预审,对重要的大型商业设施、批发市场项目、特殊流通行业召开听证会,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各界代表的意见。

(二)在政策激励机制上取得新突破。政策支持是促进商贸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设立宝塔区工商发展基金,每年按一定比例增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按照“奖大扶小”的原则,对年区级分享税收在100万元以上的优秀商贸企业按照每年递增额的3%予以奖励。对一些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中小商贸企业,经商务、财税、工商等部门评估审查后,对市场前景好发展后劲足的商贸企业,可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同时,建立企业联系制度,确定重点商贸企业,由区级领导和部门包抓,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实行“一事(企)一议”制度,对投资1亿元以上的商贸项目,采取“一事(企)一议”政策,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力争“十二五”末发展5-10家年销售额达5亿元以上的商贸流通企业。

(三)在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上取得新突破。一方面,加大现有市场整合力度,采取市区联动的方式,对城区各专业市场进行整合,主要是:把宝塔批发市场搬迁至燕沟副食品批发市场;把黄蒿洼建材市场搬迁至枣园大华物流中心;把向阳沟蔬菜批发市场、黄蒿湾瓜果批发市场搬迁至丁家沟农产品批发市场。另一方面,重点支持建设大华物流中心、丰泉物流园区、尹家沟物流中心和碾庄汽车产业城,在手续办理、招商引资、政策支持、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特别是碾庄汽车产业城的建设,要以全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为契机,将城区各类汽车农机销售、维护、保养、装饰等行业取缔整合,统一规划至碾庄园区,并积极引进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汽车4S店入驻;碾庄汽车产业城建成后,汽车城正常运营,可引进50家中小企业入驻发展,预计年产值可达50亿元,税收6亿元,安置就业3500人。同时,依托我区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在重点交通干线旁、城郊沟道再规划建设5-10个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大中型专业市场,进一步提高集聚辐射能力,力争在“十二五”末,建成2个年交易额在50亿以上的物流园区,建成3-5个年交易额在20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加快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重点扶持2-3家第三方物流企业,使其在策划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电子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管理水平等方面迈上新台阶,全力推动我区物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上一篇:无烟单位控烟方案下一篇:家乡的冬天作文400字 描写故乡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