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蒙古语学习

2024-05-04

新蒙古语学习(精选6篇)

篇1:新蒙古语学习

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3)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4)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5)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6)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7)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8)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9)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0)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11)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鲁迅

1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3) 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14)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5) 没有受过教育的天才就好比埋在矿石中的银子。——富兰克林

16)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17)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18)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19)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2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篇2:新蒙古语学习

2)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

4)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5)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6)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7)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8)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9)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10)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1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1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13)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

14)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

1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16)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佚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17)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8) 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19)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 颐

篇3:新蒙古语学习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照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文件精神, 参考国家和自治区全面小康指标体系, 对比和分析我国其他地区研究成果, 我们共筛选设计了5个方面共32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按照到2020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总体目标要求, 考虑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衔接, 设定到2020年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基本完成;根据各个指标在农村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程度确定在评价体系中的权数, 初拟构建的新农村新牧区评价指标体系力求能够全面、科学、准确地覆盖和描述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内涵和特征。

将初步拟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下发自治区12个盟市和所辖旗县征求意见, 根据各盟市旗县领导和学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在专家学者会商的基础上, 结合分层分析法分析结果, 对初拟的评价指标体系做了相应的调整, 保留24个评价指标, 构成如下表所示的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将2020年作为我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基本完成阶段性目标年份。

二、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实现程度评价

(一) 评价方法

我区共辖 12 个盟市和 101 个旗县 (市区) , 在所有评价的 101 个旗县 (市区) 中, 包头市的东河区、昆区、青山区、白云鄂博区、兴安盟的阿尔山市、呼伦贝尔市的满洲里市、根河市等7个旗县市区由于城市化水平很高, 经济结构非常特殊, 农牧业经济比例极小, 因此, 在本研究中不做定量评价。参与评价的共有全区12个盟市和94个旗县市区。以2007年为基准评价年份。

根据调整后的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的方法采用综合百分制评分法。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δij 表示第i个旗县2007年的综合得分;

δij 表示第i个旗县在第j个指标上的指标权数;

Aij表示第i个旗县在第j个指标上2007年所发生的实际值;

Bij表示第i个旗县在第j个指标上2020年的目标值。

(二) 评价结果

全区实现程度评价。采取全区综合得分平均评分法则得到:2007年, 全区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实现程度达到了73.38%。

各盟市实现程度评价。从各盟市的发展情况看, 我区西部7个盟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实现程度达到了78.76%, 高于全区平均水平5.4百分点;东部5个盟市的实现程度达到了70.64%, 低于全区平均水平2.7百分点。西部的呼包鄂地区的实现程度达到了81.24%, 高于全区平均水平7.9百分点。12个盟市的评价结果排序见下表。

各旗县实现程度评价。我们对全区2007年各旗县的各项指标的实现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评价的结果见下表。

评价结果显示: 海拉尔等5个区市的评价结果大于100分, 说明这些地区2007年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目标。

三、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差距分析

从评价结果分析结果看, 在24项指标中, 恩格尔系数、实行计划生育家庭比例2项指标已经达标, 实现程度达到100%以上。养老保险覆盖率、宽带网入村率、实施规划村的比例、农村牧区道路硬化率、农牧户自来水到户率等项指标的实现程度比较低, 实现程度在 19%—46%之间。

在生产发展领域, 我区2007年, 农牧业劳动生产率实现程度还比较低, 为51%;说明我区的农牧业仍然属于弱质产业, 大力改造和提升传统畜牧业, 逐步走上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的任务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在生活宽裕领域, 其他指标的实现程度达到了70%以上。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实现程度为所有指标中最低, 实现程度仅为19%, 全区2007年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程度达到50%。养老保险的实施与地方的经济实力和政府组织开展这项工作的早晚有关系。尽管这项指标的实现程度比较低, 但由于近年来我区各地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对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工作的高度关注, 在近3年内覆盖自治区所有盟市和旗县是可能的, 到2020年达标不存在问题。

在乡风文明领域, 2007年我区农村牧区居民受教育年限的实现程度比较高, 达到了82%;恩格尔系数已经达标;其余几个指标的实现程度达到了80%以上。

在村容整洁领域, 2007年我区实施规划设计村的比例、道路硬化行政村的比例、农牧户自来水到户率的实现程度都低于50%。看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农村牧区的基础建设的任务非常重。

篇4:新蒙古语学习

这种复杂状况,也让源于现实生活、并作为中国电影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时期内蒙古电影艺术,从各个角度对之进行了呈现、把脉与反思。据笔者统计,从1978到2015年,37年间涉及到蒙古族两性关系呈现的内蒙古电影共58部。其中上个世纪80年代20部,90年代11部,2000至2009年20部,2010年至今7部。因“蒙古族电影”范围过窄,不能全面呈现蒙古族两性关系的变迁,因此研究对象最终选择了“内蒙古电影”这一概念,也即新时期(1978-2015)37年间,内蒙古所有涉及到蒙古族两性关系的情感电影类型、或有蒙古族两性关系呈现的非情感电影类型的影片。

一部人类文明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两性的角色和位置的演变史。两性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敏感地反映着整个社会变迁的深度与广度。在当代西方,两性关系问题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和时代的标志,是排在第一位的重要问题。深受父权制影响的当代中国,对于两性问题的关注,也同样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影视剧中。电影作为一种有力的传播途径和感染力较强的艺术形式,自诞生之日起,便对社会变革中的两性情感和家庭伦理给予不同程度的持续关注和投射。注重“家和万事兴”且女性地位提高显著的中国,同样用影像的形式,及时记录、表现、解读、阐释并指引着不同时期两性情感及其相互地位的微妙变化和未来走势。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中的两性关系,呈现出如下变迁趋势。整个80年代,因对文革的反思,对于两性关系的探索多与时代主题紧密结合;电影题材得以开拓,出现以黄蜀芹等为代表的女性导演,用女性的视角,思考两性关系,代表电影为《人鬼情》。90年代,因社会转型,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两性情感受到震荡,离婚成为这10年的关键词,表现在电影上,便是大量有关离婚、留守、夫妻“战争”等内容的影片的出现,比如《留守女士》等。而到了新世纪,随着女性在各个方面独立自主能力的提高,男性日渐感觉到压迫和焦虑,男性的情感焦虑和生理焦虑,使得两性在冲突中,一方面坚守新世纪的爱情童话,一方面又在坚守中,呼唤传统忠贞爱情的回归;电影《好奇害死猫》便是这种男性焦虑的集中体现。因此,可以看出,中国电影对两性关系的阐释与呈现,从20世纪80年代的内敛与渐变,到90年代喧嚣中的批判与反思,再到新世纪困惑中的焦虑与呼喊,两性关系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在不断斗争中,寻求着精神和情感的平等与独立。

新时期蒙古族两性关系,同样受到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但因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草原地域特征及宗教心理的影响,在电影中又传递出具有一定差异的两性关系变化。

经笔者简单梳理,发现建国以后到新时期以前的内蒙古电影中,蒙古族男女两性呈现出的虽多是高大全的英雄形象,但在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中,依然保留了男女纯美的爱情影像。比如《内蒙人民的胜利》(1950)中的男性顿得布,对心爱姑娘的热爱;《草原上的人们》(1953)中,高大全的女英雄萨仁高娃,非常真挚地对待着爱情,同时也因擅长歌舞,而比同时期中国其他地域电影中的女性,更具有女性的特质。正是这一点女性特质,和纯美爱情的呈现,使得内蒙古本土电影对于蒙古族两性关系的表达,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与其他地域电影不同的少数民族风情。

上个世纪80年代,电影中蒙古族的女性意识有所觉醒,但在两性关系中,因蒙古族传统文化依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女性的婚恋观,所以呈现出来的两性情感状态,依然是以忠贞不渝地对待爱情为主要脉络。如《重归锡尼河》(1982)中,萨茹娜对爱情始终忠贞不渝。《绿野晨星》(1983)中,乌日罕与潮洛蒙这一对年轻人,在相互理解、高尚情操基础上,最终结成幸福的伴侣。《森吉德玛》(1985)虽然是一部古装电影,但在呈现满清王朝时期的女性森吉德玛时,依然是忠于爱情、敢于追求爱情、并誓死捍卫爱情忠贞的女性形象。

90年代以后,内蒙古电影对蒙古族两性关系的呈现,开始发生变化。一直以勇猛、主动、强悍等为特征的男性,在电影中开始出现缺席。同时,女性内心世界变得更为强大,在不如意的现实面前,试图做出抗争,但又最终回归传统母性品格。比如在《悲情布鲁克》(1995)中,女人卓拉与4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显示出女性自主抉择爱情意识的增强,同时其中自由奔放的爱情,凸显出蒙古族的两性情感,没有受到过多的道德禁锢的影响。但电影最后女性的殉情,依然将女性导向传统忠贞的形象。在《黑骏马》(1995)索米娅与白音宝力格的情感关系中,观众可以看到女人心性的独立,在被人强暴并生子后,索米娅并未放弃这个生命,而是在强暴者离开,爱人也因为无法面对的痛苦,而远走他乡之后,和勤劳善良纯朴的奶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电影中,索米娅的父亲、奶奶的丈夫、白音宝力格的父亲、强暴者,都是缺席的。男性的逃离、不在场,并未让女性失去力量,而是以更为坚韧的品质,顽强地生活下去。值得关注的是,索米娅最终呈现出与奶奶近乎一致的母性的光辉,她在白音宝力格回来寻找后,显示出的不是对爱情的留恋,而是希望白音宝力格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她抚养,因为她无法忍受怀抱中没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的生活。到此,索米娅完成了向奶奶这一传统蒙古族老额吉的过度,回到奶奶收养白音宝力格的起点。同样的母性的形象设置,也出现在《金色的草原》(1997)和《白骆驼》中,两部电影都以女性抚养南方孤儿为故事核心,如出一辙地用放弃爱情、坚守哺育孤儿等大义,完成对女性作为母性而非仅仅是女性本身的赞美。而其中的男性,也皆因此离开女性。女性用情感的孤独,完成母性的升华。

进入新世纪,随着草原环境的变化,比如草原沙漠化、环境污染、为保护生态而禁牧、个人散养畜牧业失去优势等等现实状况,蒙古族两性关系也发生鲜明变化。在牧民搬离草原定居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两性情感也因此产生微妙波动。在《季风中的马》(2003)中,草政府为保护被破坏的草原,而实施禁止游牧的政策后,给传统游牧蒙古族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牧民不得不卖掉牛羊,甚至是最后一匹相依为命的马,搬至城市生活;而城市给他们带来的,是喧哗、吵闹和不适。代表了传统文化力量的丈夫,和努力学会适应城市生活的妻子之间,产生了分歧和矛盾,并因此,带来了“第三者”,尽管“第三者”并未真正破坏夫妻之间的情感,但却产生了无限的可能性——也即电影中的蒙古族夫妻,最终选择卖掉马,进入城市生活,但是城市带给他们的究竟是安定还是波澜,又会不会因为诱惑的增加,而给两性情感,增加不可知的动荡因素;尽管在此部电影中,最终蒙古族女性在“第三者”面前,很坚决地选择了拒绝。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的“第三者”,选择了一个向往草原生活的汉族男人,这在侧面也折射出蒙汉民族文化的交融,对于蒙古族两性情感的微妙影响。《珠拉的故事》(2000)中,出现了蒙古族离婚和失婚家庭的再结合问题,同时还涉及到孩子在再婚家庭中的位置和对两性情感的影响,这也是新世纪之后,蒙古族两性离婚率较之过去有所增加的现实折射。这一变化,在《图雅的婚事》(2006)中也有所反映,蒙古族女性图雅在草原遭遇破坏后,生活陷入困境,不得不与丈夫离婚,并带丧失劳动能力的前夫再嫁有钱的男人,却因此带来两个男人间的尴尬,和她内心的悲伤。这种纠葛,看似是生活的困境所致,但同样是蒙古族两性情感在现实的诱惑面前,所经受的考验的呈现。而在更具有代表性的《尼玛家的女人》中,母亲和两个女儿都失去了自己的男人,为给母亲庆祝寿辰,城里的大女儿“雇佣”了一个男人作为自己的新婚丈夫,留在草原上的小女儿,则同样谈起了恋爱,只是恋爱的男人家里,还有一个幼小的女儿和成了植物人的妻子。三种两性情感状态,鲜明地呈现出当下蒙古族面对的现实境遇,和情感困境。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在以上几部电影中,都显示出相似的坚强、独立的品性,即便是缺乏男性的力量,同样能够承担起生活的重担;而男人则处于逃避、缺失或者依附的尴尬位置。

通过以上简单的梳理可以看出,新时期内蒙古电影中的蒙古族两性情感变迁,与这一时期整个中国电影中的两性情感变动相比,是缓慢的,但也大致呈现出相似的变化,也即从内敛保守到困惑焦虑,而女性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趋向独立,也即与男性力争着平等的位置。

通过对新时期内蒙古电影中,蒙古族两性关系变迁的简单梳理和相关素材的搜集发现,学界对这一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其中少量的研究既无系统,也未将蒙古族两性关系与内蒙古电影艺术结合。收集到的相关研究论文如下:内蒙古大学蒙语硕士论文《电影叙事中的女性——以新时期蒙古族电影为例》,涉及到新时期内蒙古电影中的蒙古族电影研究,及其中的性别研究。内蒙古大学李鸿泉教授1999年主持的国家社科规划中国蒙古族妇女发展研究项目,涉及到对牧区蒙古族女性生存状况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副研究员苏日娜等人在2001年国家教育部研究成果《蒙古族流动人口的婚姻家庭状况——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中,涉及对蒙古族婚姻的研究。苏德编写的图书《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与文化传承》(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涉及对蒙古族传统家庭的概括。宝贵敏所著的《额吉河:17位蒙古族妇女的口述历史》(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涉及对蒙古族女性生存状况的研究。除此之外,学界便很少涉及对蒙古族两性问题现状的研究,及内蒙古电影艺术与此现状的综合研究。

另外,学界的研究还有一个缺陷,即仅仅集中在其中一个层面。比如对《尼玛家的女人》的电影研究,只单纯局限在蒙古族女性生活现状上,而未能与草原变化对两性情感的影响,男性缺失的原因等方面综合考虑。而对《图雅的婚事》的研究,也只是从草原生态变化、蒙古族女性婚姻生活现状等单一的角度考量电影中的问题。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蒙古族两性情感的稳定,也离不开以草原为依托的牧业发展。而内蒙古电影创作,更与蒙古族及草原生态等有着密切的关联。但学界对生态、民族、电影艺术三者之间的关系,却未曾有全面的、跨学科的、多视角的关注。

很显然,对此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可为学界对蒙古族问题研究、内蒙古电影研究,提供启示,开拓思路。另外,内蒙古电影创作离不开草原民族文化语境,蒙古族两性关系变迁也属于社会文化的重要分支,也必对电影艺术创作有重要影响。二者的融合研究,可挖掘出蒙古民族的文化心理、情感模式的沿袭、社会变动对蒙古族婚姻家庭情感的影响等等深层原因。同时,新时期蒙古族两性关系变动,与草原生态环境变化有着重要关系,内蒙古电影艺术也从各个层面对这种变动做了诊断,对蒙古族两性关系变迁的研究,隐含着“人与自然”这一永恒母题的叩问,是对人类存在意义与价值的探索与反思。

篇5:蒙古马精神学习心得

**年初,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讲到:“马年春节就要到了,我想到了蒙古马,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样的高大个头,但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总书记的话深刻概括了蒙古马的精神内涵。

蒙古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品种之一,它不仅是马背民族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蒙古马既没有舒适的马厩,也没有精美的饲料,却可以在风霜雨雪的大草原上纵横驰骋,它体现出几个突出特征:吃苦耐劳、忠于职守、一往无前、甘于奉献。

可以说,“吃苦耐劳”是蒙古马精神的源泉,“一往无前”是蒙古马精神的途径,它已演化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中体现和升华,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蒙古马精神已与改革创新、锐意发展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是实现“守望相助”,实现“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实现内蒙古自治区发生历史性巨变的强大精神力量。

小伙伴们,咱们草原儿女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快马加鞭,迎难而上,誓将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蒙古马精神学习心得二

内蒙古八千里边关,像腾飞的骏马,横亘在祖国正北方。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一刻都不能放松。从广袤草原到大漠戈壁,从蜿蜒界河到莽莽林海,在内蒙古八千里边境线上,官兵们常年驻守,牧民们义务戍边,他们凝聚在党的旗帜下,用生命和忠诚筑起了祖国北疆的安全稳定屏障。

**年1月,习近平主席到阿尔山市,踏冰雪、冒严寒视察三角山边防连,嘱咐边防战士“为祖国站好岗、放好哨、守好边”。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内蒙古八千里边防线引发强烈反响,广大公安边防官兵和农牧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要用心体会、深情感悟总书记对内蒙古的关心关怀,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更加坚定自觉地维护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加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把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得更加牢固,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回报总书记的深情厚爱。

“希望大家深入学习贯彻强军目标,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北疆卫士’精神,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矢志扎根边防、守卫边防、建功边防。”总书记视察连队时的讲话,官兵们铭记在心。点点滴滴润心扉,一枝一叶总关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不变的关怀和清晰有力的指引,如同和风细雨润泽辽阔的祖国北疆,激励着内蒙古各族儿女携手并肩,创造出各项事业发展快马加鞭、各个领域成果万马奔腾的喜人态势。

“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样的高大个头,但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总书记用形象的比喻勉励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心连心、手拉手,弘扬“蒙古马精神”,守望相助筑牢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石,快马加鞭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安全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一定会把祖国辽阔的北部边疆建设得更加亮丽。

蒙古马精神学习心得三

又是一年丰收的季节,首府地区群众又迎来了一次文化盛宴。8月27日,以弘扬蒙古马精神为主题的中国·呼和塔拉马文化艺术周盛大启幕。开幕式上,以骏马为主角的各项表演惊艳震撼,寓意深邃,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记忆。200匹蒙古马的仪仗队阵容雄壮,一场场马术技艺的精湛表演,以及以马文化为主题的歌舞节目,激起一阵又一阵的惊叹和欢呼,全场地沸腾。

此情此景,让我们感受到了马文化的无穷魅力。我国是世界上养马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历来都有崇尚马文化的传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马是人类的好伙伴之一,关于马的成语,也大多是赞誉的。比如,“汗马功劳”“一马当先”“马到成功”“万马奔腾”“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等,不胜枚举。所有马文化的表述,都蕴含着吉祥、功劳、力量、激励、诚信等象征意义,都生动展示出马文化的深远影响。

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马文化艺术周,是一次综合性大型马文化艺术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连连,亮点频现。6天的活动中,有马术马赛表演、惠民文艺演出、啤酒美食节、寻找心中的白马王子、摄影作品展示、马文化论坛等,可以说涵盖了时下国内国际马文化涉及的方方面面,既包括传统的马文化活动项目,如赛马、表演马、论马、创作马等,也有正在兴起的新型马文化活动,如,马健身、马旅游、马博弈等。通过这个活动,可以领略、欣赏、学习、践行马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为首府的一场大型文化活动,有着更为超前的引领意义。因此,这一仪式感极强的活动,从始至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弘扬蒙古马精神,振奋人的精神面貌,为自治区的繁荣兴旺提供精神文化支撑。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通过驰而不息的艰苦奋斗,把一张张发展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让各族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在内蒙古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倡导和弘扬蒙古马精神,对于激励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推动内蒙古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诚如呼和浩特市市长冯玉臻在开幕致辞中所言,内蒙古是我国传统的马业大区,马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基础广泛,蒙古马精神已融入全区各族人民的血脉,成为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重要精神源泉,引领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首府呼和浩特将一如既往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全力推广马文化艺术,引领人民群众增进思想共识,共同守好精神家园。在“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进程中,印刻下蒙古马坚实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烙印。

弘扬蒙古马精神,大讲马文化的故事,践行蒙古马一往无前、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已经在首府蔚然成风。演出现场,记者采访了几位首府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他们的感受高度一致。其中一位老呼和浩特人说得分外深刻,他说:“在内蒙古大草原,人们都会唱《蒙古马之歌》,蒙古马个头不大,其貌不扬,但它的耐力比一般马要强得多。多少年来,我们这里流传着蒙古马战疆场、救主人、踏坚冰、展忠诚的无数传说,演绎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如今的蒙古马仍然是各族人民群众忠实的伙伴,在田间地头、在竞技场所、在草原大漠,处处可见它们的身影。今天,我们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非常需要蒙古马精神的发扬光大。”开幕式散场之后,人们相互交流的心得体会中,中心话题还是蒙古马的传奇故事,还是蒙古马精神的时代价值。弘扬蒙古马精神,传播马文化的故事,扩大其影响力和感召力,马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正当其时。让蒙古马精神植根于人民群众,让马文化故事传得更远,祝福自治区的各项事业像骏马腾飞一样,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蒙古马精神学习心得四

疾风劲草,铁骥亮驹。6月29日,中国·内蒙古马赛暨第六届内蒙古国际马术节开赛仪式在呼和塔拉隆重举行,同时也拉开了中国国际马文化博览会的大幕。这是一场弘扬草原文化,展现蒙古马精神的马术盛宴,更是以马为媒,向世界弘扬草原文化,内蒙古国际马文化博览会标识主体形象

“七色马鬃”更是象征着世界马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象征着蒙古马精神凝聚各方力量焕发勃勃生机。

马不仅是对蒙古族有着特殊的意义,其赋予的精神价值更是内蒙古人民心中的”精神植被”。以往旅游季节来到内蒙古的游客都想要去草原看美景,如今来到内蒙古,马术节、马博会、《千古马颂》等一系列的与文化、旅游、体育相融合的产品,让更多人全方面了解马文化,了解“蒙古马精神”,促进内蒙古马术运动良性发展、提升马赛事品牌价值,拉动区域马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家门口”感受马文化魅力,体会蒙古马精神。随着马术节等马产业系列文化活动的举办,不仅丰富了呼和浩特旅游文化资源,也给广大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近距离接触和感受马文化的机会,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让我们近距离的感受到马文化的魅力,深刻体会了蒙古马精神内涵。也让“蒙古马精神”深深植根于这片沃土,在与时俱进中融入新的时代内涵,宣扬时代价值,进一步加深了其感召力。

以马博会之名,感受马文化魅力;以马博会之名,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以马博会之名,感悟弘扬蒙古马精神。体会马文化魅力,弘扬蒙古马精神。以蒙古马精神,强化使命和担当,激励我们在新时代中不断奋勇前行!

蒙古马精神学习心得五

7月15日至16日,总书记再赴内蒙古自治区考察、调研。16日下午,总书记听取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情况汇报,对内蒙古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要求内蒙古的同志弘扬蒙古马精神,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这是继**年习总书记首提蒙古马精神后,再次提到弘扬蒙古马精神。

什么是蒙古马精神?

**年1月27日,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举办的牧民那达慕大会提到:“马年春节就要到了,我想到了蒙古马,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样的高大个头,但耐力强,体魄强壮,希望大家要有蒙古马那样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

蒙古马是世界上古老的马种,主要产于蒙古高原,是典型的草原马种。它虽然没有欧洲马种高大的体形,但能抵御西伯利亚的暴雪冰霜,能扬蹄踢碎狐狼的脑袋。它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强的马种,夏日忍受酷暑蚊虫,冬季耐得住零下40度的严寒。蒙古马不仅是马背民族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蒙古马既没有舒适的马厩,也没有精美的饲料,却可以在风霜雨雪的大草原上纵横驰骋。

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马既是蒙古族平时生活的朋友,又是战时的亲密战友,使得蒙古马的固有特质已经与蒙古民族的精神特质紧密相连。蒙古马对各种严酷环境的适应度、对蒙古民族的生活和战时的巨大支持度,成就了蒙古民族的兴旺和发展。因而,蒙古马精神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核心要素,也源于蒙古马的固有特质和奉献精神。

为纪念总书记提出“蒙古马精神”五周年,传承、发扬“蒙古马精神”。2019年1月31日,中国马业协会在京举办了“中国的蒙古马精神与蒙古马的中国精神”座谈会。

与会专家对蒙古马精神进行了深入阐述,结合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分析了蒙古马精神的时代意义与价值,提出“蒙古马精神既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也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认为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是蒙古马精神的内核,守望相助、和谐共生是蒙古马精神的延伸,蒙古马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蒙古马精神的未来在于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

中国马会书记、秘书长岳高峰在会议中提到,蒙古马精神不仅仅属于内蒙古大草原,而是属于全中国,属于全世界,蒙古马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一部分。

弘扬蒙古马精神,奋勇争先,正当其时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脱贫攻坚战也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征程中,需要蒙古马精神等中国精神作为强大精神推力,因此弘扬蒙古马精神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篇6:内蒙古党性知识竞赛(新)概要

1、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经济保持___B____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______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A.高速 出口

B.中高速 消费

C.中高速 投资

D.高速 消费

2、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__C__、协调、绿色、开放、______的五大发展理念。

A.创新 包容

B.共赢 可持续

C.创新 共享

D.创新 共富 3、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召集一行三会、财政部、国资委及主要央企负责人开会,果断强力救市,决定(B)。

A、暂停增发 B、暂停IPO 1 C、暂停股指期货 D、暂停融资融券

4、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B)是第一要务。

A、创新 B、发展 C、改革 D、民主

5、推进金融创新,拓展多样化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利用(C)推动企业发展,加快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发展互联网经济,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全方位开发应用。构建发展新体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产权制度、国有企业、市场准入制度、财税体制等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活力。

A、互联网金融 B、信息 C、多层次资本市场 D、区域资本市场

6、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制造业规模居世界(A),占世界制造业的(C)左右,已具备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和条件。BP54 A、第一位 B、第二位 C、20% D、25%

7、同步推进新四化建设,薄弱环节是(D)。

A、新型工业化 B、信息化 C、城镇化 D、农业现代化

8、目前我国按照城镇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是(C)

A、55% B、48% C、36 % D、29%

9、据内蒙古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B)。

A、58.5% B、59.5% C、60.5% D、57.5%

10、自治区在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中以(A)为导向。

A、高精尖缺 B、科技创新 C、产业需求 D、项目需求

11、目前内蒙古自治区首个综合保税区是(A)。

A、满洲里保税区 B、鄂尔多斯保税区 C、呼和浩特保税区 D、巴彦淖尔保税区

12、《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努力实现(A)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A 1亿 B 2亿 C 3亿 D 4亿 13、2014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达(B)亿吨标准煤,占全球的23%,居世界第一。

A、41.6 B、42.6 C、43.6 D、44.6

14、关于“四个全面”描述不正确的是(A)。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5、以下哪一项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C)

A、改革 B、法治 C、创新 D、市场

16、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请问我国的耕地红线是(A)?

A、18亿亩 B、19亿亩 C、17亿亩 D、15亿亩

1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下列哪一项?(C)

A、反腐倡廉 B、深化改革 C、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D、经济转型

18、以下哪一项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C)

A、公平公正 B、政府指导 C、厉行法治 D、企业自主

19、关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的特点表述不正确是?(D)

A、速度变化 B、结构优化 C、动力转换 D、方式转化

20、从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C)

A、7.0% B、7.5% C、6.5% D、8.0% 21、2013年户籍城镇化率达到36%,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预测,2020年户籍城镇化率将达到45%。现在,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已接近(D)。

A、36% B、40% C、45% D、55%

22、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A)A、创新能力上 B、研发水平上 C、管理水平上 D、产业结构上

23、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C 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经济健康发展。A、市场 B、政府 C、金融 D、企业

24、目前,我国总体金融结构仍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资本市场制度尚不完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应加强(D)投资功能,优化企业债务和股本融资结构,使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显著提高。A、政府 B、券商 C、银行 D、多层次资本市场

25、总书记支持“谁牵住了(C)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C)这步先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A、制度创新 B、文化创新 C、科技创新 D、金融创新

26、在科技创新投入中,要发挥财政资金的集聚能力使用效率,引导(B)投入创新,形成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多方投入的新格局,扩大创新创业投资规模。A、财政资源 B、社会资源 C、国际资源 D、金融资源

27、创新驱动的实质是(A)。A、人才驱动 B、科技驱动 C、投资驱动 D、文化驱动

28、“十二五”时期,我区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C)美元。

A、8000

B、9000

C、1万 D、1.1万

29、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C)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A、创新 B、新思路 C、新常态 D、革新

30、推动城乡(D)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

A、快速 B、一致 C、互推 D协调

31、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B)A、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B、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C、统筹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 D、产业转型升级

32、自治区“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坚决打赢扶贫这场攻坚战,其中(B)脱贫是全面建成小看社会最艰巨的任务。

A、城镇失业人口 B、农村牧区贫困人口 C、生态脆弱地区人口 D、偏远地区少数民族人口

33、在创新扶贫开发方式上,自治区“十三五”规划建议支出对贫困地区开发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C)补偿,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A、资金 B、住房 C、集体股权 D、土地

3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B)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辉煌篇章。A、5亿 B、7亿 C、9亿 D、10亿

35、扶贫攻坚战中要发挥好全国扶贫日社会动员作用,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全国扶贫日是每年的(A)。A、10月17日 B、9月17日 C、11月17日 D、10月10日 多选题

1、以下哪些是自治区“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坚持共享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手段(ABCD)。

A、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B、提高教育质量 C、推进健康内蒙古建设 D、做好人口和老龄化工作

2、加快实施(AD)行动计划,进一步提高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推动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

A、中国制造2025” B、中国创造2025” C、“一带一路” D、“互联网+”

3、十三五期间构建产业新体系要把握好坚持两化融合、创新驱动、结构优化、坚持开放合作以及(ACD)原则。

A、绿色低碳 B、绿色环保 C、坚持结构优化 D、坚持人才为本

4、构建发展新体制的基本要求是(ABD)。A、必须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C、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5、2015年7月,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工作时再次强调,要以建设(ACD)“三个体系”为抓手,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A、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B、生产体系 C、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D、经营体系

6、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ABC)。A、坚持绿色发展 B、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C、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D、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7、地方政府举借的债务只能用于(AC)

A、公益性资本支出 B、经常性支出 C、适度归还存量债务 D、对外投资

8、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是(ABCD)。

A、要素有序自由流动 B、主体功能约束有效 C、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D、资源环境可承载

9、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坚持以下(ABCD)原则,在协调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A、区域协同 B、城乡一体

C、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 D、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

10、增加公共服务供给要坚持哪些方向(ABCD),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A、普惠性 B、保基本 C、均等化 D、可持续

11、十三五建议提出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建设人才强国,应从以下哪几个方面着手(ABCD)。

A、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B、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C、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D、继续加大人才建设投入

12、十三五规划建议着眼未来发展趋势和需要,提出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其包括(ABCD)。A、绿色信贷 B、绿色证券 C、绿色基金 D、绿色保险

13、“十二五”时期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的数据主要包括:(ABCD)A、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B、十三亿多人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7800美元左右 C、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D、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

1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是(ABC)A、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B、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C、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D、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15、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才能发挥创新的“第一动力”作用,创造新优势。(ABC)

A、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B、必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C、必须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D、必须加大创新投资力度

16、自治区九届十四次全委会议指出,按照适度超前、合理布局、完善网络、提升质量的要求,建设适应发展需要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的方式有哪些(ABCD)

A.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B.推进能源通道建设 C.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D.推动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升级

17、自治区九届十四次全委会议指出,坚持农牧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培育农牧业(ABCD)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A.龙头企业 B.专业大户 C.家庭农牧场 D.农牧民合作社

18、自治区九届十四次全委会议指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五大基地”建设为重点,在(ABCDE)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A、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B、现代煤化工 C、智能装备制造 D、有色金属深加工 E、绿色农畜产品开发

19、以下属于自治区“十三五”期间加强开放建设的平台是(ABC)。A、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B、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C、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 D、鄂尔多斯能源基地

20、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推进党的建设、政治建设及(ABCD),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A、经济建设 B、生态文明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21、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方向是?(ABC)A、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助密切方向发展 B、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 C、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22、三大国家战略是指(ABC)。

A、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B、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C、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 D、推动珠三角经济区建设

23、自治区“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内蒙古,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及(ABC)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A、社会协同 B、公众参与 C、法制保障 D、人民监督

24、自治区九届十四次全委会议指出,农牧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必须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走(ABCD)的农牧业现代化道路。

A、产出高效 B、产品安全 C、资源节约 D、环境友好

25、自治区九届十四次全委会议指出,要坚持(ABCD),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A、以企业为主体 B、平台为支撑 C、市场为导向D、政策为保障

26、自治区九届十四次全委会议指出,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发展整体性的具体措施包括(ABCD)A、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B、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C、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D、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27、以下能体现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因人因地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是(ABCD)。

A、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 B、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 C、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 D、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

28、总书记提出中国扶贫攻坚工作“五个一批”分别指的是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及(ABCD)。A、异地搬迁安置一批 B、生态保护脱贫一批 C、教育扶贫脱贫一批 D、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29、扶贫攻坚战役中,扶贫体制机制创新主要体现在(ABCD)。A、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B、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 C、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 D、创新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

30、以下属于脱贫攻坚战役中发展特色产业脱贫的手段是(ABCD)。A、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动行动 B、加强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

C、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D、依托贫困地区特有自然人文资源,深入实施旅游扶贫工程

31、下列属于资产收益扶贫手段的是(AB)。A、土地经营权入股

B、资源开发土地占用集体股权 C、退耕还林补偿 D、搬迁安置补偿

32、在金融扶贫工作中国家允许(CD)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依法享受优惠,为贫困地区提供政策性资金支持。A、中国银行 B、中国农业银行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国家开发银行 填空题

1、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2、公开发行债券是地方政府依法的唯一举债渠道。

3、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金融协调发展是实体经济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4、金融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资源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要充分发挥 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5、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基本特点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其中动力转换最为关键,决定着速度变化和结构优化的进程和质量。

6、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的“双创”是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四众”分别指和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

7、自治区九届十四次全委会议指出,应立足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推动 投资、消费、出口 协同拉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8、自治区九届十四次全委会议指出,优化城镇布局,形成 “一核多中心多轴线” 的城镇化格局。

9、自治区实施的“三位一体”扶贫格局指 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

10、构建发展新体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是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简答题

1、内蒙古自治区“五个基地”、“两个屏障”、“一个桥头堡”指什么? 答:

五个基地指:1)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2)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3)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5)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6)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

两个屏障指:1)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一个桥头堡指: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2、要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增强城镇就业和公共服务能力等举措,着力解决好“三个一亿人”问题。问:“三个一亿人”指的是什么? BP56

答:1)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2)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 3)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3、为什么要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体制?

答:1)是抑制地方政府性债务过快过多增长、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的迫切要求。

2)是增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3)是实现“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的根本需求 4、2014年1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区工作会议上提出,内蒙古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其中,计划利用3年时间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请问“十个全覆盖”是指什么?

答:一是危房改造工程;

二是安全饮水工程; 三是街巷硬化工程;

四是电力村村通和农网改造工程; 五是村村通广播电视和通讯工程; 六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工程; 七是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工程; 八是文化室建设工程; 九是便民连锁超市工程;

十是农村牧区常驻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工程。

5、如何构建结构平衡、可持续的金融体系? 答:1)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建设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协调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

2)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构建产权协调、混合所有、有效竞争的金融服务体系;

上一篇:游湘湖作文下一篇:炸药仓库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