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蒙古游记所见蒙古人丧葬习俗

2022-09-12

近代蒙古游记、考察记的作者对于蒙古传统社会而言是“外人”, 外人观察蒙古人社会生活的视角不同于蒙古人自己的认知, 从而构成另一类参照。近代蒙古游记、考察记的作者对蒙古人丧葬习俗的记载, 有些是听到的, 有些是经调查询问得知的, 有些是亲自参加记录的, 但是无论如何, 他们的记录为研究者们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本文试图以此为例, 分析其观察议论形成的来源及合理性, 从而判断其真实性, 进一步了解蒙古社会变迁轨迹。

蒙古人中埋葬死人的方式不一。在蒙汉杂居地区, 盛行汉人的土葬, 将死人的尸体装殓在一口棺木内, 然后再葬入一座墓中。还有贵族、活佛以及大喇嘛的尸体, 一般则入土为安, 并在埋葬地堆积石块作为标记。有的也隆重的火葬。

游牧蒙古人中, 贫穷者死后, 尸体通常都被安置于荒野中, 由猛禽和野兽吞食。摆放尸体时, 死者头部处的方位要由喇嘛确定 (1) 。德廣桂濱的《蒙古の实を探る》和江上波夫在《蒙古高原行纪》中记载, 农耕地区一般把死者焚化后装入骨灰罐里埋葬, 而在游牧地区至今仍把尸体遗弃到荒郊野外, 实行所谓的风葬。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丧葬习俗, 他们多是把先死尸放到牛车或马车上, 或者将其运到固定的场所, 或者赶车疾走, 尸体从车上坠落到哪里, 即遗弃到哪里, 其后被野兽、野禽吃掉, 只剩下一堆白骨散落于原野之中, 风吹日晒。我们在内蒙古草原或沙漠中, 经常见到人的枯骨, 估计即是这种葬俗之遗留。马鹤天也在考察日记里记载, 人死时, 普通请喇嘛在家念经数日, 至某单日 (一三五七等) , 由喇嘛导致山中, 相地放置, 便算了事。例如经常在荒野见到人的枯骨的情况, 在库伦的郊区中还应提及与这个城市有关的一个地方, 即珲堆山谷。这一山谷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蒙古人把死人运到这里。蒙古人没有墓地, 也很少埋葬死人。他们平常的埋葬方法是很简单的。把尸体用破布包好后运到城外, 就扔在路旁的地上了事。尸体在这里留不了多久, 它不但不会腐烂发臭, 甚至还不会有人看到他:送葬的人一走, 很多狗就从珲堆山谷的各个洞穴里跑出来, 撕碎尸体并把它吃得一干二净, 只剩下堆白骨。从领事馆二楼的窗口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安葬的景象, 然而从这个墓地旁经过是极危险的, 因为这里的狗很多, 它们已经养成了吃人肉的习惯。这里几次发生过狗袭击活人, 把活人像死尸一样吃掉的事情。呼勒的俄国人说起蒙古人的墓地和墓地上的狗时, 决不会不谈到1871年这里一位俄国籍布里亚特妇女被这些狗吃掉的事。他们说, 狗向她扑去, 把她从马上拽下来吃掉。当然, 谁也没有看见这一切, 但是只有马跑回领事馆, 又找到了一些衣服的碎片, 这就证实了布里亚特妇女所遭到的不幸 (2) 。

富有的蒙古人的话, 隆重地焚烧其死者, 也就是火葬。他们用土筑一种金字塔状的大灶, 在完工之前要把尸体站立着置于其中, 周围用柴草围起来。人们接着完成泥土工程, 使之完成被覆盖起来, 仅仅在下面留一个小门, 在顶部留一个出口, 使烟排出去, 并维持空气的对流。在焚烧期间, 喇嘛们围住了这一建筑并诵读经文。当尸体已被充分焚烧时, 便拆毁了炉灶并取出了遗骨以交给大喇嘛, 大喇嘛将之研成很细的粉末, 再从中加入等量的面粉之后, 便仔细地将这一切都糅合起来, 由他亲手制造各种体积的饼状物, 然后一批接一批地收起来, 如同塑造一座小金字塔一般。当大喇嘛这样处置了遗骸后, 再隆重地将之运往一个提前由占卜师指出的地方所建造的小塔中 (3) 。德廣桂濱《蒙古の实を探る》中记载, 举行火葬时, 由喇嘛选吉日, 先清洁死者尸体, 用白布包住全身, 放到石头或砖砌的建造物中点火。灰烬之后, 喇嘛把骨灰做成高至二至三寸的小塔, 把这个灵塔放入庙里。马鹤天的考察日记也记载, 如王公喇嘛等重要人死时, 先掘一坑, 放尸其间, 用火焚烧, 然后把骨灰和土, 做成塔形, 置于庙中。

最富有的蒙古人把灵塔放在五台山, 因为最有名气的蒙古墓葬位于山西省的著名喇嘛寺五台山。该地区如此圣洁, 以至于那些有幸埋葬在那里的人, 会实现最好的转世 (3) 。德廣桂濱和古伯察都记载, 有钱人把灵塔放在五台山的事情。古伯察在蒙古沙漠中经常遇到肩挑其父母遗骸的蒙古人结队前往五台山, 几乎是以黄金的价格购买几尺地皮, 以便能在那里建一块小墓地。这种情况一直到土尔扈特蒙古人中也如此, 他们要整整一年的时间, 经历闻所未闻的困难, 前往山西省。

一般隆重的葬礼中才召请喇嘛, 所以喇嘛们从中能够获取相当丰厚的酬金。也会向附近的各寺布施大量的钱财和牲畜。

从游记中记载的蒙古人丧葬习俗可以总结出, 相对蒙古人的婚姻习俗, 丧葬习俗的记载比较统一, 都说到贫穷的游牧蒙古人盛行风葬, 蒙汉杂居地区盛行汉人的土葬, 富贵的蒙古人、贵族和喇嘛盛行火葬。

摘要:蒙古人的丧葬习俗是风俗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不同文化形成的差异性, 近代中外旅行考察者对蒙古人婚葬习俗格外关注, 留下的考察记录对于了解当地风俗习惯变迁过程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蒙古游记、考察记中的相关记载, 试探蒙古人丧葬习俗演变轨迹。

关键词:近代,蒙古游记,蒙古人,丧葬习俗

参考文献

[1] [法]古伯察著, 耿昇译:鞑靼西藏旅行记[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6.

[2] 马鹤天著:内外蒙古考察日记, 新亚细亚学会,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3][俄]普尔热瓦尔斯基著, 王嘎、张友华译:荒原的召唤[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4][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著, 刘汉明、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古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3.[5][日]江上波夫等著, 赵令志译:蒙古高原行纪[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8.

[6] (清) 志锐:《廓轩竹枝词》, 宣统二年抄本.[7][日]德廣桂濱著,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学会、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近现代史研究所主编:蒙古の实を探る[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11年.

[8] 李晓标:晚清西方人眼中的蒙古—以西文地图与游记为中心, 2014.

上一篇:宫外孕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下一篇: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