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村产业党建“四化模式”

2024-05-22

县农村产业党建“四化模式”(共6篇)

篇1:县农村产业党建“四化模式”

****县农村产业党建“四化模式”

****县以推进农村同步小康建设为目标,以深化农村产业党建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村产业党组织设置体系化、功能专业化、发展项目化、驱动多元化“四化”模式,切实让广大农村党员聚在产业上、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在产业上、广大群众富在产业上。

“体系化”设置。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切实打破基层党组织传统设置模式,按区域、产业和行业三个类型进行优化组合,努力形成农村产业党组织设置规范化体系。区域型:根据部分相邻村发展不平衡,彼此产业发展又有较强互补性的特点,在35个乡镇下设109个党的片区工作委员会,形成“乡镇党委+片区党工委+村党支部”的农村产业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由片区党工委 “片区内”产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服务。产业型:在乡镇党委下设产业党总支,由党委副书记担任总支书记,同时整合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分类组建产业党支部,形成“市场+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村产业合作联社发展模式,着力增强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市场竞争和风险抵御能力。全县组建农村产业党总支35个、支部375个,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820个,培育各类种养殖大户3827户。行业型:整合城乡医药、农产品加工业及餐饮业等企业与农村中药材种植、农产品生产、蔬菜供给等资源,组建城乡(企业)与村(社)联建党组织25个,积极推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

“专业化”定位。以形成集科技、生产、加工等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化生产联合体为目标,大力提升各类经济组织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以统一品牌、统一产品质量、统一销售价格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是归类整合。对全县820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全面摸底,按种草养畜、特色种养、中药材发展等28个类型进行归类梳理、整合。二是规划引导。依托行业主管部门职能,把28个类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培育、发展纳入部门和乡镇规划,通过部门和乡镇统一规划和项目支持引导各类专业合作社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三是联社领办。按归并后的农村经济组织类型,以所在乡镇为单位,组建乡镇农村专业合作联社。由各乡镇农村专业合作联社牵头组织和领办本类型专业合作社企业,对本类型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规划、组织实施和市场销售,同时接受所属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全县设置各类专业合作联社35个,产业党组织和合作联社模式覆盖全县820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全县种植马铃薯170.33万亩、高产玉米110万亩、春夏季蔬菜30.9万亩、中药材42.6万亩,人工种草养畜44.45万亩、种植核桃48万亩。

“项目化”推进。切实采取需求统报、项目供给、跟踪服务措施,进一步整合县乡发展资源,提高资金、项目使用效益。一是需求统报。以乡镇为单位,定期向各专业合作联社收集项目需求统计表,经分析汇总后报送县委党建办,委党建办牵头召开由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座谈会议,切实把各联社呈报的可行性项目纳入全县农村产业党建项目库。二是项目供给。切实把林业、畜牧、扶贫、水利等23个县直涉农部门的农村产业发展的资金、项目、技能培训、信息等进行疏理整合,建立农村产业项目库,项目库涉及农业产业发展项目700多个。根据各专业合作联社产业发展需求,按相关审批程序落实给各产业党组织和合作联社实施。三是跟踪服务。先后选派了981名“五类”干部到“五类村”担任村支部第一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 选派175名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担任村党支部“名誉支书”或村“发展顾问”,组建县乡两级农民讲师团84个,有针对性地开展巡讲1004场次,并将农村产业发展项目汇编成《服务手册》普发基层党员群众。全县落实农村产业发展项目662个,涉及资金6478.17万元。

“多元化”驱动。一是政策支持。涉农项目审批部门对村农村经济组织领导办的农业产业项目或经营项目,建立审批绿色通道,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村集体兴办的各类经营性项目,依法依规减征免征相关税费。二是项目帮扶。大力实施“3个15万元”微型企业扶持政策延伸行动计划,对特色农产品加工、种养殖业等进行重点扶持。三是金融扶持。鼓励对农村经济合作社法人授信与对合作社成员单体授信相结合,采取“宜户则户、宜社则社”的办法,提供信贷支持和服务。四是党员引领。充分发挥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号召和引导带富能力强的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致富,协调好产业链上产业大户带动相同产业上普通农户和贫困户的发展,形成了“组织引、党员带、群众富”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全县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社员152312人,辐射带动30多万户群众;创业带富型村党支部书记达95%,培育各类种养殖大户3827人,致富能手5481人。

篇2:县农村产业党建“四化模式”

本文通过总结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和我国四川丹棱县“一县四品”特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探索我国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1 日本 “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经验

“一村一品”最早发端于日本。20世纪70年代末,大批日本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开始涌入大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农村出现衰退趋势。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日本开始了第三次新农村建设,这次活动又被称为“造村运动”或“造町运动”。在日本的“造村运动”中,最著名的就是1979年由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提倡的“一村一品”运动。“一村一品”运动的具体做法就是要求一个地方(县、町、村)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发展一种或几种有特色的且在一定的销售半径内有名的拳头产品[2],以此振兴“1.5次产业”。“1.5次产业”是指以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通过这个生产活动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由于该生产活动是介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的概念,所以称为“1.5次产业”。实际上,“一村一品”是以村为基础,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有特色、价值高、影响力大的拳头产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乃至更大的区域范围,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或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

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并不局限于农特产品,还涉及旅游和文化项目,它不但推动了日本农业经济的巨大发展,而且还促进了地方旅游和文化产业的提升。日本这次“造村运动”的主要做法是:①培育农业产业基地和品牌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②政府加大对农业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③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领域以及农村融资方面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日本农协的信用系统以略高于普通银行利率的优惠利率吸引农民存款,并以优惠条件向农户发放贷款,吸收了大量农村闲散资金[3],直接推动了日本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分县在倡导“一村一品”运动初期,在全县58个市、町、村共预计知名品牌143品目,但后来增加到了336品目,特别是香菇、麦烧酒和丰后牛肉更是享誉全国。大分县“一村一品”的崛起和地域振兴,不仅扩大了大分县的知名度,提高了大分县人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新日本制铁、佳能、日本电器等世界知名企业在大分投资办厂[4],带动了大分县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一村一品”运动符合日本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农民的客观要求,一经推出,就取得了巨大成功。随着“一村一品”影响力的扩大,法国、德国、英国、韩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前往日本考察学习大分县 “一村一品”运动的经验和做法,“一村一品”已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途径和“灵丹妙药”。以发展中国家为例,泰国积极学习和引进日本“一村一品”的发展经验,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设立了“一村一品”委员会,由政府组织实施“一村一品”项目,在全国推广“一村一品”计划,重点是开发农村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5]。1992年,马来西亚也效仿日本“一村一品”的做法,开展了“SKSP”(Satu Kampung Satu Produk,一村一产品)运动,重点开发当地的食品、纤维、手工艺品、陶器和旅游服务等产品。2002年进一步扩展为SKSI(Satu Kampung Satu Industri,一村一工业)计划,实行方针是通过商业途径推动一个县的代表产业或服务以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同时促进传统社会工艺文化的发展。

2 国内 “一村一品”的发展历程

由于“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具有鲜活生命力,在我国许多地区也已开始实施,并结合各自特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回顾国内“一村一品”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时段[6]:①学习模仿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部分省份考察学习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当地实际发展专业生产、庭院经济,一批“专业村”和“专业镇”成长了起来。②多元化发展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开始由单纯的种养业生产向加工、营销等领域延伸,东部地区涌现了大量的第二、三产业和外向型农业以及多种经营的专业村镇,中西部地区也相继出现种养业等许多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较高的专业村镇。③实行一体化经营时段。2000年以后,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为“一村一品”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许多省份开始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借此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如陕西省制定了《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规划》,出台了扶持措施。据统计,目前陕西省已有1000多个村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生产格局,这些村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户已占70%以上,来自主导产业的收入已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江西省为了加大力度扶持“一村一品”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农村增收致富产业群,提高农民创业增收能力,设立了农业产业化“一村一品”担保资金,出台了《江西省“一村一品”示范点融资担保试点方案》。吉林省也在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吉林省“一村一品”的典型乡镇已达到了135家,“一村一品”典型村达到1555家[7]。实际上,目前“一村一品”已进入中央决策,连续两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根据笔者调研发现,许多地方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把“一村一品”写入政府文件和产业规划之中。

3 四川丹棱县“一县四品”的实践探索

3.1 丹棱县新农村建设概况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地处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该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区季风气候,四季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水资源丰富。丹棱县总面积449km2,总人口16.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3万人,辖5镇2乡(丹棱镇、仁美镇、双桥镇、张场镇、杨场镇、石桥乡、顺龙乡)71个行政村493个村民小组,是地处川西平原西南端的一个典型农业县。据统计,2010年丹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024元。丹棱县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四川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四川省省级生态县。

自2006年以来,丹棱县全面启动了整县推进新农村已建设工作。目前,全县57%的村建成生态文明村庄,集中连片整体打造新农村示范村35个,占49.2%。2010年7月,丹棱县在被四川省确定为“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县”后,制定了《丹棱县新农村村落民居规划》,启动了《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作。2010年,丹棱县共完成新村农房新建或改(扩)建402户,完成计划的100.5%,建筑面积达到78460m2,投资达8000万元;对106线沿线8个村、丹蒲路和丹夹路沿线5个村、生态园区6个村等19个村的农房现状进行调查,提出了房屋风貌整治的方案;启动新村建设31个,完成计划数19个的163.1%。启动聚集点建设104个,其中新建聚集点5个,完成了106线、丹蒲路、丹夹路3条道路沿线风貌改造1316户,投资1400万元。

丹棱县的新农村建设坚持以路、水、电、房、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改善农民生的产生活条件,着力破解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依托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家园试点县建设,以实施“两池六改”(建污水湿地处理池、沼气池,改厨、改水、改厕、改圈、改庭园、改入户道路)建设为重点,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建设田园风光型、自然生态型和庭院经济型新农村。到2010年实现全县整体覆盖,目前已建成农村生态文明家园示范户3.4万户,占农户数的92%。同时,依托工程项目,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丹棱县通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通社道路硬化率达到70%,入户道路硬化率达到60%;农村群众集中安全饮水人口达到95.5%;沼气池适宜农户普及率达到89.6%,生活污水湿地池处理率64%;已建成省级环境优美乡镇5个、省级生态村7个、省级农业生态园区8个。

3.2 丹棱县“一县四品”的发展现状

丹棱县产业发展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打基础,90年代扩规模,2000年后上档次”这样一个发展历程。为了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丹棱县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推出了以“果、桑、茶、林”为主的“一县四品”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其中果品重点发展柑橘、葡萄、脐橙、梨和桃等),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组织形式,培育符合当地条件的水果、蚕桑、茶叶、竹木加工业四大特色产业。截止目前,丹棱县“一县四品”基地面积达到2.13万hm2,实现果农人均 0.15hm2、茶农人均0.18hm2、桑农人均0.06hm2、林农人均0.2hm2。全县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比例已达到2.5∶7.5,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40个,占全县总村数的57%,“一县四品”特色产业经营收入占农民收入的61%(数据来源于《丹棱县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简介》),农产品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在品种布局上形成了4个产业带,以丹棱镇、杨场镇等坝区乡镇为核心的水果产业带,面积9000hm2;以双桥镇、仁美镇等丘区乡镇为核心的蚕桑产业带,面积2300hm2;以张场镇、顺龙乡为核心的茶叶产业带,面积2700hm2;以石桥乡、顺龙乡、张场镇为核心的竹木工业原料林产业带,面积6300hm2(数据来源于《丹棱县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见图1)。此外,丹棱县还利用“一县四品”特色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丹棱县以规模化的水果产业为媒介,以完善便利的基础设施为平台,以花为媒,隔年举办一次“齐乐桃花源·丹棱乡村游”大型旅游活动。目前,已建有农家乐70余家(其中星级农家乐17家),每年吸引20多万人次的外来旅游人员,仅2010年的乡村旅游收入就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400多元[8],直接促进了丹棱县旅游业的发展壮大。

注:资料来源于《丹棱县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3.3 丹棱县“一县四品”发展特征分析

丹棱县“一县四品”的发展模式是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身探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已初显成效,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①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支撑作用。目前,丹棱县依托“一县四品”特色产业和现代畜牧业发展,成立专业合作社达61家,其中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3家、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社5家;带动农户3万户,占总农户的76.8%,成为“为农服务、带农入市、助农增收”的主力军。其中,丹棱县比较有影响力的农村合作组织有三峡情水果专业合作社、生态山地鸡业专业合作社、天帮水果专业合作社、大雅果业联合专业合作社等。②坚持走产业化的经营道路。丹棱县在“一县四品”特色产业打造方面培育龙头企业,实施产业化经营。在竹木产业上,有申宇木业、大雅木业等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在蚕桑产业上,引进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荣丝绸公司;在茶业产业上,建成加工企业金茗茶业有限公司;在水果产业上,扶持了红运橙、大雅枇杷等水果营销企业,提升了“一县四品”产业化水平。③注重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丹棱县在新农村整体推进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政府组织组织科技人员,分片包干,深入全县各乡镇,利用现场指导、网络培训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对主导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技能及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为“一县四品”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 对我国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有益启示

从日本大分县的“一村一品”到四川省丹棱县的“一县四品”模式,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提供了有益启示。主要是:①“一村一品”的内涵在地域和产业上可以灵活界定。“一村一品”的概念仅仅是一个形象的提法,其内涵并非规定每个村只能发展一种产品,可以是“一村几品”或“一村多品”;同时“一村一品”中的村也是一个地域概念,可以是一个村、一个乡、一个镇甚至一个县。此外,“一村一品 ”中的主导产品不仅仅局限于农业,也可拓展至商贸、餐饮、休闲、文化等产业。因此,“一村一品”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不一定局限于某个产业或产品,从地域范围上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界定。②不同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必须走因地制宜、多样并存的路子。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地域差距很大。为了科学合理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实际的新农村规划,打造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绝不能搞“一刀切”。在借鉴吸收日本大分县和四川省丹棱县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特色的农村,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条件,充分发挥各地本地的资源优势,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资源和科技为依托,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宜粮则粮,宜药则药,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开发模式[9]。③特色产业发展要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要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找到新农村建设长远目标和现实需要之间的连接路径,以提高地方经济的竞争力。在今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农合组织和农业技术的支撑作用,结合各区域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已形成的产业集聚状况,加强区域规划,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合理布局[10],借助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品[11],提升农村特色产业的竞争力。

摘要:特色产业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通过总结日本等国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村一品”的经验和做法,回顾国内“一村一品”的发展历程,以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的“一县四品”为例,对我国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提出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和四川丹棱县“一县四品”对我国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一村一品,一县四品

参考文献

[1]杜文忠,唐贵伍.西部地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3)∶1-6.

[2]李岩,申军.日本的新农村运动初探[J].农业经济,2007,(4)∶22-23.

[3]杨凌.日本的造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9-22.

[4]张永强,郊翔宇,秦含伟.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1-14.

[5]卢向虎,秦富.国外“一村一品”运动对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借鉴[J].世界农业,2007,(10)∶16-19.

[6]秦富,钟钰,张敏,王茜.我国“一村一品”发展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9,(8)∶4-8.

[7]国际在线官方网站.吉林省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规划[EB/OL].2011-10-14.http://gb.cri.cn/27824/2011/10/14/4985s3403182.htm.

[8]丹棱县党务公开网.一县四品强产业,合力共建新农村[EB/OL].2011-10-13.http∶//www.msdl.gov.cn/bencandy.php?fid=217&id=4194.

[9]江平.日本“一村一品”对西部发展特色农业的启示[J].农村经济,2004,(12)∶140-142.

[10]余丽霞,张志英.四川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0,(11)∶41-44.

篇3:农村新型基层党建模式探析

农村新型基层党建模式探析

●卿秋军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要求,大胆创新,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农村现状的新型基层党建模式。本文以“支部加协会”模式、“支部加合作社”模式、“支部建在屯上”模式以及“三级联创”模式为例,分析了其主要特点和发挥的良好作用,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启迪。

农村党建;基层党建;新型党建;模式创新

一、“支部加协会”模式

“支部加协会”是指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以农户为基础,以协会为载体,以产业为依托,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带协会、协会联农户,使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一种崭新的组织模式。党的基层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助农增收紧密结合。通过支部的创办、协办、为协会提供服务等形式,为协会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注入了更强大的发展动力,形成产业得到发展、基层党建得到加强、农民得到实惠、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相融互动的良好局面。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积极作用:

1.创新了农村基层党建模式。把党的基层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改变了过去按行政区划建立党组织的单一模式。由从事同一专业生产的党员组成党支部(或党小组),既可以学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便于共同研讨农业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有利于培育农村人才队伍,扩大能人效应、示范效应,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基层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支部加协会”的工作模式,比较有效地改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工作的方式,从而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2.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协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它把多家农户组织、联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来参与市场竞争,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在协会的带动下,有利于引进推广适合本地条件、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新技术,将成功的致富经验推广到会员及农户中去,从而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各地区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村致富能手牵头成立各种专业协会,为广大种养农户提供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从而形成了支部、协会、农户的联合体,提高了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3.有利于确保专业协会的健康发展。就目前发展状况来看,农村专业协会是符合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但也有部分农村专业协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的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不够;有的在经营中遇到农民培训和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困难,仅靠自身力量又难以解决;有的经营管理不规范,运作机制不健全。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党支部在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将其与农村专业协会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支部与协会、协会与农户相互结合、良性互动的局面。实践证明,“支部加协会”的工作模式,为实现这种结合找到了一种有效抓手,促进了农村专业协会的健康发展。

4.是实现农民得实惠的重要保障。“支部加协会”通过不断向农民提供良种和技术服务,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通过把千千万万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来参与市场竞争,使农民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通过把农民生产的产品纳入整个产业链条,从而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格局。它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

总之,“支部加协会”党建模式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基层党建的新形势,是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又一重大创造。它使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和专业协会的经济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实现了农村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工作的对接,提高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水平,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支部加合作社”模式

1.“支部加合作社”模式的三种类型:(1)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党支部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党支部是存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体内的党组织,它的作用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在这一关系下,推进“支部加合作社”的工作,就是要发挥好党支部的作用,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内的党支部对合作社主要起组织引导、协调服务、典型示范和保证监督作用。(2)农村党支部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类型。农村党支部是存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体外的党组织,它的职能是在行政区域内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农村党支部必须利用自身的优势,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壮大规模,提高效益;同时要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发展;还要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村公益事业贡献力量。(3)农村党支部与村经济合作社类型。村经济合作社作为集体经济,不同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经济合作社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接受农村党组织的领导,但这种领导应当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在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上实现改革和创新。“支部加合作社”模式保证了党支部对村经济合作社的领导权,保证了全体村民在合作社重大发展问题上的民主权利,同时,党组织也充分支持村经济合作社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享有的经营自主权。这就通过制度创新明确了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责,理顺了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党支部领导下村民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各司其职的治理结构。

2.“支部加合作社”模式反映出当前农村党建的新涵义:(1)体现了农村基层党建的正确方向。基层党组织支持并引导合作社的发展,表明我们党深刻把握住了农村工作的普遍性规律,以实现农民经济利益为前提,以合作社为载体,把农民从合作社的基础上组织起来,是对利益分化和多元化背景下农民的新型代表机制的成功探索。(2)继承和发扬了党在农村工作的优良传统。当前“支部加合作社”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保证了农民享有进社、退社的自由;二是无行政权力干预,合作社享有自主决策权;三是合作社既包括以农户生产资料、劳动力入股的合作产权,也有农户对生产资料的私有产权,是合作产权和私有产权的结合体;四是合作社保证社员公民权利、经济权利、政治权利。不难看出,在这些特点背后,是我们党长期实践的深厚积淀,是对党的农村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3)有利于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所谓“支部加合作社”是指支部引导、服务于合作社,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合作社经济做大做强,推动合作社健康发展。支部的组织形式根据行业特征、产业链的地域分布而定,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合作社中来,合作社的功能超越了经济范畴,向社区治安、文化建设、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发展,从而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4)有利于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组织存在于合作社之中,可以利用其执政资源为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会凝聚力、战斗力,真正做到以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总之,“支部加合作社”党建模式是党在基层社会中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创新,突出了以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为核心的党建目标。此外,合作社属于民间组织,“支部加合作社”模式为我们党处理好与社会组织的关系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支部建在屯上”模式

针对我国许多地方一村多屯造成党员分散,党组织很难开展活动的情况,创造性地把支部建在屯上,下移工作重心,提高了农村党支部的工作效率。

1.“支部建在屯上”模式应注意的几点:(1)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乡要分别抽调党员干部组成党建工作指导组,长期驻扎农村,协助当地党组织开展农村自然屯党支部建设工作,切实加强对屯党支部的组织领导。(2)必须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党支部可以采取不同的设置模式。一是采取“一屯一支部”模式,独立组建党支部。只要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含3人)的自然屯,都建立党支部。二是采取“多屯一支部”模式,联合组建党支部。人口不多、远离行政村村部且又相邻的几个自然屯,可以联合组建党支部。三是采取“一屯多支部”模式,划块组建党支部。人口较多、党员超过50人的自然屯,可以设置一个屯党总支部,在其下再建立若干个党支部。(3)必须提高广大党员的素质。必须采取多种多样的培养方式,加大对屯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政治激励、物质奖励、授予荣誉称号等各项措施,调动广大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授予荣誉称号等活动,增强农村党员的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屯党支部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支部建在屯上”模式取得的积极作用:(1)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把支部建在屯上,有利于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广大农村党员带头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带领农民群众创建致富示范基地,扩大了能人效应、示范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推动了村级事务民主管理进程。把支部建在屯上,促进了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建设,扩大了农民群众的有序参与,保证了农民群众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有利于发挥农民群众的监督权。(3)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把支部建在屯上,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强有力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各屯党支部积极组织农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推动了文明乡风的形成,为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推动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把支部建在屯上,强化了党支部密切联系群众、直接服务群众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功能,使其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大批新农村建设党建示范点涌现出来。

总之,“把支部建在屯上”党建模式有利于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密切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和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四、“三级联创”模式

为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实现乡、村、社区上下联动和有效对接,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许多地方推出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创”农村党建新模式,夯实了基层党组织,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1.“三级联创”模式特点:(1)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组织设置。为了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级联创”模式在乡镇设立“三级联创”党建领导小组,由乡镇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并设立综合协调办公室,各村级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联创活动的组织领导。从而构建“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社区党支部”的党组织领导体系,拓宽了基层党组织管理与服务的空间,为基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平台。(2)创新管理模式。各级党组织在明确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职责和内容的基础上,努力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并向农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使工作开展和管理服务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三级联创”活动取得实效。使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社区的自我管理服务功能与党的领导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有机结合、同步加强。

2.因地制宜,提高“三级联创”实效性的途径:(1)针对村小组势单力薄,难办事的情况,将若干个自然村落组建成一个村落社区,建立联合党支部,并组建产业协会、村企联合党组织等专业型、功能型党组织,创新了组织设置,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2)针对集体事务难参与的情况,着力搭建参与平台推动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的建设。“三级联创”为农民参与民主管理、表达利益诉求搭建了新平台,促进了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和落实,激发了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3)针对公共服务难到位的情况,着力转变工作方式,从过去的指令型工作方式转变为服务型工作方式。在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下,各村各社区成立了“农业家政”服务队,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密切了党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关系。(4)针对民主管理难落实的情况,着力健全监督体系,扩大农民群众的民主监督权,树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三级联创”模式在村一级新增监委会,在社区设立监事会,改变了村务监督长期缺位的状况,形成“乡镇纪委——村监委会——社区监事会”的新型监督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了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扩大了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为农村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三级联创”党建模式有利于“乡镇管理与村民自治二元并存”,拓宽了基层党组织管理与服务的空间,明确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和内容,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加快了和谐发展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D267

A

1009-928X(2010)02-0055-03

作者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篇4:县农村产业党建“四化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追求原生态、美味、营养、保健、品质常鲜的食品, 已经成为新的潮流, 景宁畲族自治县抓住这一契机, 利用生态优势, 做起林下绿色产业文章, 为使广大农户提高林下绿色产业效益, 在拓宽林下绿色产业门路上下功夫, 既拓展林下绿色产业致富渠道, 又美化乡村人民环境, 以点带面提升林下绿色产业经营模式, 壮大畲乡景宁林下绿色产业经济。据统计, 2010年完成林业总产值13.82亿元 (其中一产4.68亿元、二产3.15亿元、三产5.99亿元) , 农民人均林业行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近40%。本文就近几年来, 对景宁畲族自治县发展林下绿色产业做简单调查分析。

2 优势条件

2.1 生态环境优越

景宁畲族自治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全县有林地15.03万hm2, 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8.61万hm2。县内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779座, 98%的地表水是二类水质, 森林覆盖率达77.9%, 森林植被类型丰富, 山地植被有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等, 随海拔的差异和地形的变化形成了丰富的生物群落, 栖息着500多种珍稀动植物和4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生物物种十分丰富, 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报告显示, 景宁生态环境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五。

2.2 气候条件适宜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亚热带南部, 属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7.5℃, 年降雨量1 620mm, 气候温暖湿润, 适宜植物生长。

3 林下经营模式

依据景宁的生态优势和民族优势, 充分利用广阔的林地空间, 引导农民“把山当田耕, 把树当菜种”, 把林下绿色产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景宁畲族自治县广大农户不断探索林下绿色产业, 目前, 已基本形成以林下绿色种 (养) 植、食用菌、生态旅游为主体的林下绿色产业发展体系。林下绿色产业经济模式的广泛推广, 已成为景宁畲族自治县22个乡镇 (街道) 254个村促推农民增收创收及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近年来, 景宁畲族自治县探索创新了林下绿色产业经济模式, 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3.1 林禽模式

林禽模式主要分布于东坑、标溪、九龙等乡镇, 已经形成东坑毛竹林下养鸡、标溪厚朴林下养鸡、九龙针阔混交林下养鸡等林下养禽模式。年出栏土鸡20万只, 总产值达240万元, 平均亩产值达4 000元、纯利润2 000元左右。

3.2 林畜模式

牛、羊吃的是草, 长出的是肉, 深受广大农户欢迎, 林畜模式主要分布于鹤溪、家地、英川、九龙等乡镇 (街道) , 已经形成鹤溪杉木林下养羊, 家地毛竹林、针阔混交林下养羊, 英川针阔混交林下养牛, 九龙滩坑库区林地养羊等林下养畜模式。年出栏1 500头 (其中牛50头) , 总产值达150万元, 平均亩产值达2 500元、纯利润1 000元左右。

3.3 生态补植模式

采用生态补植的方式发展茶叶、板栗等超过1万亩的林果产业。采用“茶叶+南方红豆杉”、“茶叶+ 大红枣、“板栗+家禽”、“板栗+香榧”、“香榧+金银花”等立体林业发展模式发展高效林业, 从生态林中要经济效益。“不砍树, 能致富”, 变“青山”为“金山、银山”, 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关系的问题。大力推广和培育林下绿色产业循环经济, 延长了林业产业链, 提高了森林资源的利用率, 增加了林地的单位产出, 提高了林场的收入, 达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为林下绿色产业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3.4 其他模式

林下养梅花鹿、林下养蜜蜂、林下养鹅、林下种植食用菌等拥有有林地15.03万hm2的景宁畲族自治县正在积极探索林下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4 发展经验

4.1 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林下绿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群众中流行一句口头禅:“要想富, 快到林下找门路。”

4.2 特色绿色农家产品很受市场追捧

林下养鸡、羊、牛, 立体利用林下空间,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林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土山鸡、山羊、山牛等这些特色绿色农家产品很受市场追捧, 实现了以空间扩产业、以产业富农民的复合经营。

4.3 林业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在加快发展中保护环境, 在保护环境中推动发展经济。

4.4 打造森林生态旅游品牌

林下绿色产业基地的建设, 已经成为乡村旅游观赏点, 推动了观光林业、休闲林业的发展。景宁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推介活动, 宣传推广森林旅游的绿色产业产品品牌, 拓展森林旅游的绿色产业产品市场, 提升景宁县森林生态旅游品牌。

4.5 创建高效生态经济

林下绿色产业是以科技为支撑, 具有投资少、产出值高, 且见效快、优质、安全、节省劳动力等特点。

4.6 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综合利用

通过发展林下绿色产业, 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 可以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综合利用, 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 使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高, 且林下集约化经营管理又反过来促进林业生产发展。

5 几点建议

5.1 实行科技帮扶措施

组织林业、农业、水产畜牧部门科技人员深入重点村、专业户, 开展对口技术服务。

5.2 部门支持、镇村联动、示范带动、村民互动

抓好一批林下养禽、林下养畜、生态补植、林下养娃娃、林下养梅花鹿、林下养蜜蜂、林下养鹅、林下种植食用菌等种养示范典型, 做到每个乡镇 (街道) 有典型、村村有示范, 通过对林下绿色产业经济典型模式进行分析, 为发展林下绿色产业经济关键技术的集成、示范和推广奠定基础, 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把村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加快林下绿色产业经济健康发展。

5.3 适当给予财政资金和贷款支持

优先安排项目, 适当给予财政资金和贷款支持, 为广大农民发展林下绿色产业经济减轻经济负担。

摘要:分析了景宁县发展林下绿色产业的优势条件, 介绍了其现有的几种林下经营模式及其发展经验, 对发展壮大林下绿色产业,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林下产业,绿色产业,浙江景宁

参考文献

[1]方震凡, 丰炳财, 徐高福.发展林业产业的探析[J].中国林业经济, 2010 (4) :43~46.

[2]浙江省林业厅.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快建设现代林业[J].浙江林业, 2011 (8) :6~7.

[3]海渤.林下产业经济模式研究[J].绿色科技, 2010 (8) :19~20.

篇5:县农村产业党建“四化模式”

一、关于“一县一制”筹资模式

关于“一县一制”模式下筹资与补偿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单一的合作医疗筹资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合作医疗的发展, 经过认真调查, 研究对策,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结构的人群, 制定不同的多层次的筹资和报销政策 (朱林松, 2001) 。对不同收入状况的人群实行不同的筹资标准, 如对收入较高的人群征缴自付保险金多, 而一般无稳定收入的人口则缴费较少, 对一些较为贫困的个人给予全额拨付 (魏众, 200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应实现资金筹集的多元化, 即农民个人、集体、各级政府都必须承担相应的出资责任, 同时也要积极争取社会资金的援助 (王成艳、薛兴利, 2005) 。此两种虽然都是多元渠道相关研究, 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农民个体内的多元化, 而后者是国家、集体、农民三个筹资主体以外的社会力量筹资, 后者的筹资没有保证, 只能作为补充, 所以笔者认为, 前者的多元化筹资渠道对合作医疗提供资金相对更有保障。综上所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 筹资和补偿问题是影响其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如何合理设计筹资与补偿的方案, 使其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

由于国家投入的资金有限, 不可能一下子建立起全面的、较高水平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所以只能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最急需的地方, 即农民的重大疾病上, 为农民建立最基本的“重大疾病保障制度”。因此要坚持建立重大疾病保障的原则, 逐步建立起更全面的医疗保障体系 (扬子晚报, 2006) 。

综述以上学者的研究, 同一县域多层次的农民经济水平存在差异, 对新农合的筹资水平就存在差异, “一县一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农民的需求。目前, 少有学者对现在条件下农民需求设计更好的筹资模式, 本文提出“一县两制”来满足这一需求, 以提高筹资水平, 提高农民受益水平。

二、“一县两制”筹资模式的提出

对于农村合作医疗在一个县 (市) 区域内实行两种或多种筹资与补偿标准, 我们称之为“一县两制”筹资模式。这种模式是基于同一县 (市) 区域内农民收入水平相差很大与现有险种单一、缴费标准单一等矛盾存在提出的。

“一县两制”筹资模式, 简单的说, 就是农民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缴费标准, 多交多受益, 少交少受益。“一县两制”中的“两”是与“一”相对, 是多的意思。“一县两制”筹资模式是在国家对每个参合农民补贴不变的情况下, 有经济能力的农民通过多缴费来获得多补偿的一种制度。对其基本要义可以归纳如下:

(1) 国家对每个参合农民的补贴不变; (2) 有经济能力的农民在原有交费的基础上, 再交纳人均新农合资金量 (即国家补贴金额与个人交纳额总和) 。

对于“一县两制”筹资模式中具体的个人缴费方式, 我们假设人均交费为R, 国家补贴为G, 则人均新农合资金量为R+G。也就是说, 如果该县实行“一县两制” (暂且规定只允许多交一倍于原有人均新农合资金量) , 则多交费的农民需要交纳R+ (R+G) (这里我们可以把原有制度下交纳的金额称为“一份”, 把多交一倍于原来人均资金量的称为“两份”, 以下同) 。

“一县两制”筹资模式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结构的人群, 制定多层次的筹资和报销政策, 可以满足同一区域内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众的需要。同时, “一县两制”筹资模式对不同收入状况的人群实行不同的筹资标准, 如对收入较高的人群征缴自付保险金多, 而一般无稳定收入的人口则缴费较少, 对一些较为贫困的个人给予全额拨付。因此, “一县两制”筹资模式的作用, 概括来说就是, 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提高整体筹资水平, 提高农民受益水平。

三、“一县两制”可行性理论论证

对于农民而言, “新制度”是否可行, 很大程度上在于该制度能否带来相对于“原制度”更大的益处, 在多大程度上带来益处, 或带来益处的同时要承担多少损失的风险。参加哪种制度, 对农民的区别在于个人出资与得到补偿的差额的多少, 或者更确切地说, 这个差额为多少才使得参加“新制度”的农民受益更大, 我们称这个使得参加“新制度”的农民比参加“原制度”的农民受益更大的“差额的多少”为农民的得失平衡点。下面我们将分析农民的得失平衡点。

参加“原制度”的一位农民发生补偿金额C时, 需有农民的基金垫付;参加“新制度”的一位农民发生补偿C′时, 需参加“新制度”的农民的基金垫付, 不难看出, n≤m所以在相等的医药费用情况下, 参加“新制度”的农民需要垫付的人数永远小于等于参加“原制度”;参加两种制度在相等情况下所得补偿总额为 (C′-C) , 只有当C′-C=2 (1+P) R-PR时, 即时, 农民参加“新制度”得到的补偿与交纳资金正好相等, 所以这就是农民选择“新制度”的得失平衡点。

例如, 假定R=10, P=3, 如果补偿总额为2 000元, 在“原制度”下, 则需要有2 000/ (10+30) =50位参合农民的基金垫付;如果在相同的医药费用下, 参加“新制度”的农民的补偿总额为元, n=m/2时, 则3 000/2 (10+30) =37.5位农民的资金垫付;

假如, n=m/2, P=3, R=10, 由上面公式C=100, 可得出在“原制度”下能获得100元补偿费用时, 参加“新制度”与参加“原制度”是等同的, 也就是说, n=m/2时, “原制度”下能得到100元的补偿, “新制度”下农民可得到150元补偿, 而两者的差值正好是参加两种不同制度所交费用的差值。所以说是农民选择“新制度”的临界点。“原制度”下多于150元的补偿, 参加“新制度”就是比“原制度”更受益的选择。

四、一县两制”可行性实证研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与经济条件是分不开的, 筹资水平的确定与当地的经济水平密切相关, 个人交纳资金数额与农民的承受能力要适当。通过到石家庄A市农村调研得到的第一手材料, 可以认为, 目前农民已经具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经济条件, 也基本具备参加“新制度”的经济条件。2007年石家庄A市农民人均筹资水平是30元, 个人交纳10元, 国家补贴每位参合农民20元。访谈过程中, 农民对此标准, 普遍认为是比较低的, 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有的甚至认为补偿的这点钱根本帮不上什么忙, 愿意通过多交钱的方式来获得多补偿, 只要按正常操作过程, 违规现象少些, 农民还是愿意接受“新制度”的。

资金来源和筹集方式都是制约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瓶颈”。不管是旧的农村合作医疗还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历来实行“一县一制”。因此, “一县两制”作为新生事物, 必然会受到各种障碍, 这种障碍既包括对制度本身的质疑, 也包括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但我们前面的论证表明, “一县两制”的筹资和补偿模式, 对所有的参合农民来说均具有良好的公平性, 对国家和个人来说, 相对“一县一制”而言都有更多益处, 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一县两制”的推行, 有利于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和医疗补偿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林松, 等.多渠道筹资多层面受益努力提高合作医疗保险动作质量[J].农村卫生, 2001, (3) .

[2]魏众.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分析——以江阴市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 2003, (6) :65-72.

篇6:县农村产业党建“四化模式”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日益严峻,不利于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目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户信贷困难,这是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农民贷不到款就很难进一步扩大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从目前来看,信贷抵押担保物不足,抵押担保模式不完善,信贷风险大是阻碍“三农”信贷发放的主要原因。而农业供应链金融中的抵押担保模式改变了传统农村授信业务单户考察、单笔监测、自上而下的点对点模式,站在农业供应链全局的角度,根据当地优势农业和特色农产品,以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为中心,捆绑上下游中小企业、农户和消费者,提供支持农业供应链的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这种运作方式,落实了以“实贷实付”为核心的信贷管理变革要求,通过供应链的信用转移作用来支持供应链各个成员,既有助于解决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融资抵押担保难问题,更有助于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和竞争能力。

一、农业供应链金融中的抵押担保模式解析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杜蒙县现有的信用村抵押担保模式证明了抵押担保在农村小额信贷中的重要性。杜蒙县信用村抵押担保模式前后农村地区贷款数额发生明显变化(如图1)。

在图1中,贷款未发生变化的占53.8%,贷款发生变化的占46.2%。其中增加1万元占57.2%,在总贷款变化中占比26.4%;增加2万元的占42.8%,在总贷款变化中占比19.8%,没有贷款减少的现象。这些调查数据可以较为充分地说明信用村抵押担保模式大大提高了农民贷款的积极性,也表明,信用村抵押担保模式使贷款机构迅速发展推动了农村金融市场成长,还带动了我国总体经济增长。

根据种养、加工、生产、供销各环节的金融服务需求,开发了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5种模式。按照贷款主体的不同,农业供应链金融可分为以企业法人、农户、个体工商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其他经济组织贷款等为服务对象的农业供应链金融。农业供应链金融不仅包含了供应链节点的个别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而且包括整个供应链据服务节点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以多个农户或多个(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农业供应链金融,这类模式又通常被称为农户联保或(中)小企业联保模式。农户联保模式的农业供应链金融出现的较早也较为常见,如农信社的“五户联保”,即“农户+农户”模式,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购销商和加工商以实物或现金的形式向以担保组织单位的农产品生产者提供信贷,订单农业中的企业向农户提供贸易信贷。

第二类是农村合作组织主导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与单个农户或单个中小企业相比,农村合作组织在争取贷款或其他金融服务方面更具有优势。即“公司+合作社”、“合作社+农户”、“(收储加工)公司+农户”模式,农户以合作社担保从生产资料供应者那里赊购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加工者给农业生产者预先支付资金,农产品生产者也会向农产品购买者以赊销的形式提供贸易信贷等。

第三类是核心企业主导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这类供应链金融服务最大特点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核心企业,以其为出发点,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捆绑在一起,为整个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重视上下游企业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往来关系,将商业信用用于解决银行信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给农业供应链上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将上下游企业的信用捆绑在一起,不仅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更有助于促进农业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协同,从而提升整个农业供应链的竞争实力。即“核心企业+中小供应商”模式,与农资生产销售、农产品种植养殖、收储加工、品牌食品生产等农业产业链的四大环节匹配,促进各环节的协调运转。同时,结合借款人实际,灵活运用信用、联保、抵(质)押等担保方式,对特殊需求通过保理、信用证、买方信贷、消费信贷等产品予以满足。

二、杜蒙县农村小额信贷抵押担保模式创新

通过对杜蒙县的实地调查发现,其小额信贷主要问题在于抵押担保制度,正是因为其货币短缺并且缺乏担保物而无法进行贷款。农业供应链可以解决现金流缺口发生的三个环节:一是生产环节,农户在农资、机械购置等方面的资金缺口;二是收购环节,加工企业较短期内需要支付大量的货款;三是销售环节,经销企业需要向加工企业支付提货的货款。基于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范围、可复制性这一特点,农户们可以以此融资进行信用担保。以此,结合杜蒙县实际状况对其抵押担保模式进行了创新。

(一)“公司+订单+信用证”模式

该模式能够促进“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农业产业链发展。生产环节由于广大农户不存在可抵押的实物资产,可采用担保(保险)与动产融资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广大农户的资金短缺问题。

巴哈西伯绿豆是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特产,粒大饱满,色泽纯正,营养及药用价值远远高于普通绿豆。巴哈西伯绿豆的总耕地面积为60万亩左右,年总产量为1.4万吨左右。巴哈西伯的绿豆以“绿珍珠”的美名1998年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登记,还取得欧盟国际生态中(ECOCERT)的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绿珍珠”牌的巴哈西伯绿豆以无污染、纯天然、高品质的风姿,如今已经迈过黄河跨越长江走出国门饮誉天下。由此,选择一个信用良好公司,县信用社对该公司贷款额度在1 000万元以内周转使用。该公司与全县种植户签下订单合同,县信用社根据该企业和农户签订定购合同情况,审核农户信用状况,只要没有不良贷款的记录,凭订购合同,就可得到信用社颁发的授权1万一2万元、可周转使用的小额信用贷款证,通过适时获得信贷资金用于大豆种植、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使好果率达到70%以上,产业链条中的农户每年共可增加收入2 600万元以上。这种在产业化链条上,起到了一手托三家作用的贷款模式,既解决了农户贷款担保抵押难的难题,又解决了小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如图2)。

(二)“乳制品加工公司+农户(养殖)+银行”模式

加工环节的成品属于实物资产,可以以其将来出售的预期收益来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控制加工环节的成品提货权,过程中银行指定仓库并委托物流公司进行监管。由于加工环节的成品性状较稳定,有可变现性,因此无须担保。

本创新模式是在农户联保组的基础上进行改善。杜尔伯特支行与奶站建立合作关系,将申请贷款的养殖户组成联保组,互相承担联保责任,杜尔伯特支行迅速地开辟了奶牛信贷业务。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以蒙古族为主体的牧业基地县,是伊利等乳制品公司奶牛来源的主要提供地之一。因此,可形成一条龙服务,为农户提供饲料、兽药、保低价收购。银行利用公司与农户稳定的购销关系,以合同、协议等方式,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资金在体内循环,降低了风险,实现多赢。具体方案为:乳制品加工企业在与县农户合作基础上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加工企业以加工后的成品向评估机构申请价值评估、向物流企业申请仓库,银行收到评估机构的货物价值信息及物流企业的入库信息后,如符合要求则向加工商发放贷款,成品销售后,经销商所支付的货款直接转入银行账户抵扣加工企业的借款(如图3)。

(三)“旅游基地+农户+银行”模式

存货质押融资,即以经销商的库存货物作为质押,委托物流企业监管,银行以此向经销商发放贷款的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以经销商的应收账款为质物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杜尔伯特县有良好自然风光和悠久民俗风情,拥有杜尔伯特大草原,连环湖旅游区内有中国第一家国际水禽狩猎场,寿山度假村。蒙古族人民由于特有的民族传统和社会生活,创造了独特的文化现象,特别是在民俗风情、特色饮食、民族服饰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的特色体系,那达慕大会历史悠久。在良好的旅游资源环境下,以旅游基地民族风情农家乐作为农副产品经销商,旅游基地及农家乐向农户们收够作物用于经营,剩余存货可向银行进行质押担保获得贷款,银行也可根据旅游基地与农户的关系担保向农户发放贷款(如图4)。

结语

由于农业生产风险以及农户无抵押品等特点,农村金融发展缓慢。以杜蒙县为例的农村小额信贷抵押担保模式创新从分散化贷款转变为批量化贷款,实现农业信贷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最后达到各方互利共赢。这是一种捆绑式的信贷方式,将大量分散的、一家一户的无数个小的农户的资金需求,通过供应链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新的银行信贷模式。一个健全完善的抵押担保模式有利于促进农村小额信贷金融环境的改善和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户们的收入,带动当地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有助于我国支持“三农”政策的进行。

摘要:农业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抵押担保模式能够缓解我国农业生产环节中融资困难与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问题,对于破解“三农”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解析了农业供应链金融中抵押担保模式的理论内涵与运行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杜蒙县的实地调研,对杜蒙县农村小额信贷抵押担保模式环境进行创新研究。

关键词:农业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信贷,创新,抵押担保制度

参考文献

[1]李友华,毕家豪.农村小额信贷理念与实践[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1,(4).

[2]叶爱军.农业供应链金融助推新型农业发展[J].中国农村金融,2012,(4).

[3]邵娴.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13,(8).

[4]弥振彪.抵押、担保贷款制度急待完盖[J].西安金融,2000,(10).

上一篇:离岗锻炼工作述职演讲下一篇:叶酸工作发放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