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2022-08-19

第一篇: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论农村文化的发展

民族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我国13亿人口中,其中有9亿多是农村人口,农民文化是农民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农民的自身发展,关系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观念转变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的农村文化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农村文化的发展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民间非物质文化的萎缩:农村原有的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在现代化的车轮挤压下,生存空间日益萎缩,一些民间艺人也随着生活的压力等原因相继转换岗位,一些经典文艺活动和文艺人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思想意思的转变,年轻人也变得很难被民间艺术所吸引。

(二)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在我国文化事业费用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还是偏低的,并且文化费用投入偏重于城市,农村文化的发展得不到财政上的支持,导致城乡文化的差距不断拉大。

(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较落后:我国部分县镇没有图书馆、文化站,有些县镇的图书馆藏书陈旧,种类不全,不能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

(四)农村文化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目前在许多地方乡镇文化站

还是“一站一人一章”的局面,甚至在某些地方虽然有编制,但许多人在编不在岗,或在岗不在职,大多是从其他岗位转过来的,不知文化工作怎么开展,加上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学历偏低,缺乏专业知识,导致农村文化的发展举步维艰。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识,把发展农村文化纳入发展规划。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关心乡村农民的文化生活。切实把发展农村文化摆上日程,将文化建设工作作为考核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确定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量化考核,奖优罚劣。建立文化发展激励机制,鼓励农村文化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多出精品。尽快制定出优秀作品的奖励政策,鼓励文艺团体、民间艺人创作更多体现时代特征和农民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二)创新机制,培养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要配齐配强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对乡镇文化站人员建立“准入”机制,设置进入门槛,对新进文化站人员的学历、年龄,特别是业务、特长技能要设置硬性规定,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同时保证文化工作者的待遇,稳定队伍,提高工作积极性。要分期分批对文艺积极分子进行培训,培养一大批热心农村文化的艺人,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水平。

(三)多元投入,为农村文化发展提供资金保证。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应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要保证有影响的重大群众文化

活动的经费投入,市县乡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镇文化中心建设,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阅报栏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农村文化人才培训,鼓励补贴自办农民文化大院,还要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扶持农村文化活动的经常性开展。各职能部门要主动与上级部门联系,争取农村文化发展基金。通过政策鼓励、商业化运作,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发展事业。

(四)立足农村,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从根本上说,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适应的现状,还得立足农村文化的现实土壤,保证农村文化工作有阵地:改造和利用好原有文化阵地,现有的小广场、礼堂、活动室等文化场所要添置设施,更新内容;开辟新的文化阵地,建设一批文化广场、球场以及其他群众文化场所。要培植好的文化品种: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文化,改良民俗民间文化,引进外来积极健康文化,培育新生优秀文化。举办各种培训班,科技讲座,引导农民兴办文化、参与文化、积极要求文化消费的热情,引导民间文艺人自编自演健康向上的、贴近农民、贴近生活的文艺节目。

我国的农村文化关系着整体文化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大力扶植和发展农村文化,促进农村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篇:论图书馆(室)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发展方向

[摘要]以土地集约为内容的新一轮农村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带动着农村新社区的形成和逐步完善。图书馆(室)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就农村社区图书馆(室)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室);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2-0108-0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经济收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改革开放为加快农村图书馆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随着农村社区的不断形成和文化设施的逐步完善,图书馆(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位置更加突出,正确认识图书馆(室)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定位,对于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文化建设及社区图书馆(室)的建设状况

(一)国家关于农村建设的方针与政策

在农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文化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到十七大,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此,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多项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方针与政策。农村社区图书馆(室)以保障农民文化权利的政策转向为契机,积极探索图书馆为农服务的制度化、长效化、规范化发展,赢得了社会公众和政府管理者前所未有的尊重。目前,农村社区图书馆(室)已经成为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对于解决农民“看书难、买书难、没书读”问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为农村文化主阵地的农村图书馆建设营造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氛围。

(二)农村社区图书馆(室)的发展目标

通过研究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起初公共图书馆面临着早期服务定位与后期社会发展偏离所造成的相似困境,即“早期的服务定位往往倾向于‘为领导服务,为科研服务’”,而后期的服务理念与现代图书馆理念相去甚远,它使公共图书馆日益脱离社会公众的视野,或者受到社会公众的批评。同时,也使公共图书馆深深地陷入发展低谷。而农村社区图书馆(室)的建设,为图书馆工作服务大众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会。虽然许多乡镇政府大都设有图书馆(室)或文化活动室,但距离广大农民的居住地很远,难于满足农民的需求。由于设在政府内,农民是“不太敢去”看书,加上经费运作困难,实际上大多数没有正常运行。随着农村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社区图书馆(室)的建设已经纳入地方政府惠农工程。笔者认为,其发展目标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自管自用和自助读书为主,促进农民读书用书的公益性组织(微型图书馆),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图书馆,应集多种文化服务功能于一体。

(三)农村社区图书馆(室)的兴起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后,2007年,民政部下发了《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验方案》。近年来,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农村土地经营集约化水平,加大了农村土地的整理力度,开始进行新农村村居建设,农民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社区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在人口密集地区,采取撤村建社区,由若干个建制村合并成为一个社区,服务半径一般在2公里之内;二是在人口稀少地区,采取鼓励和帮助自然村或建制村的农户向新开辟的社区集聚,小型社区几十户,中型社区上百户,大型社区上千户。不管哪种模式,都突出了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即建有图书馆(室)、文化广场、体育设施等文化设施。社区图书馆(室)由政府建设,村民自主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农家书屋”的升级版。在馆藏投入体制上各地情况不一,没有统一模式,主要采取了政府办馆、联合办馆、民营公助、外援办馆及个人办馆等方式。在管理机制上采取了公派专职或兼职人员,也有个体经营、差补自筹,托管、代管、选派志愿者服务等方式。

二、农村社区图书馆(室)的文化功能

(一)以图书为载体,提升农民文明素养

农村用户文化水平总体较低,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意识也较为落后,许多地方社会风气不好,如不赡养父母、不尽孝道等社会公德教育缺失较为突出,封建迷信活动频繁,赌博成风等现象比较严重,成为阻碍农村发展的“文化障碍”。因此,应以农村社区图书馆(室)为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教育为抓手,大力推进文明村镇建设,积极推广科学知识,努力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乡风民俗。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维权意识逐渐增强,但又普遍缺乏对法律和政策的了解。为此,图书馆可以引导农民全面加强城乡统筹、土地流转、城乡低保、新农合、农转城、农民工权益等涉农政策的学习,增强其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能力,促进农村基层法治建设,确保农民合法权益的落实。

(二)以环境为平台,提高农民科技信息利用能力

农民对科学技术和知识的重要性还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依然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思维和耕作方式。调查表明,农户收入水平与其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农民的平均就业率与农民的文化程度也呈正相关关系。图书馆工作可以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进一步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加强农民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论的认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真正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学科技、用科技、懂经营、会管理的科技致富带头人,通过向农民提供大量的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国际和国内,当地和外地的政治、经济和科技信息。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方向,避免盲目生产经营带来的损失。

(三)以服务为手段,推进主流文化入村服务

建设图书馆(室)的根本目的是充实农民的头脑,提高其建设新农村的本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发展当地经济、带动农民发家致富的实际行动。可在村镇口、便民店、医疗所、文化广场等人口聚集的场所设立流动书架,让村民们在娱乐休闲的同时,也可以看书、读报,把先进文化灌输和渗透到每个村民的心里。实践证明,只有切实改变过去那种“不管需求,只管馆藏”的索然无味的做法,采用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才能提起农民们的学习兴趣。

三、农村社区图书馆(室)的发展方向

(一)建设成为农民的精神文明阵地

在传统村落中,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渴求知识的途径相对偏少。而在新型的农村社区中,村民居住集中,图书馆(室)的馆藏资源和现代化设备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作为重要文化设施机构,有着其他机构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不仅能够繁荣农村社区文化,而且是开展社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刚刚起步,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这就要求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把图书馆(室)建设成为社区文化的中心,把图书报刊、学习环境、电子阅读以及浓厚的文化氛围作为重点建设内容,以积极向上的馆藏书刊教育村民,以健康科学的文化活动吸引村民,帮助村民树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与生产观念,满足他们对“精神食粮”的渴求。图书馆(室)可通过书刊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矫正道德观的扭曲,建立起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打造成为农民的素质教育中心

在农村,文盲、半文盲劳动力的贫困率最高,达到21.3%,而中专以上学历的劳动力贫困率只有7%~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竞争环境的加剧、知识更新步伐的加快,掌握新知识、了解新技术、储备新技能已成为现代农民的标志。如今农村的中小学都集中于县城和乡镇,村庄的文化建设受到很大削弱,图书馆可以发挥其特有的功能,担负起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和以书育人的重任,成为农民“身边的学校”和培育学习型农民的基地,逐步形成社区村民素质教育的中心。学习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的第一需要,图书馆已成为社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被誉为“终身教育的学校”和“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是新环境下农民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是开展社会教育、普及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场所。具有地域属性的农村社区图书馆,理所当然肩负着上述职责,农村社区图书馆(室)主要面对社区农民,其教育的目的、内容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农民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图书馆(室)所创造的浓厚文化氛围,可吸引农民多读书、读好书,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促进整个社区村民素质的提高。

(三)构建成为农民的信息交流中心

图书馆(室)在提供读书学习、文化休闲功能的同时,也成为社区内各种信息的集散地,为村民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图书馆工作人员是联系农民和书籍的桥梁,农村图书馆是传播科技信息、利用科技文献资源的重要阵地。社区信息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社区村民提供与其生活和生产相关的信息。从服务内容看,社区信息服务包括相当广泛的主题,如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医疗卫生、法律、农业生产管理、务工求职等。在社区信息服务过程中,信息的引荐服务是较为重要的部分,图书馆(室)对目前农村社区内妇女、儿童、老人等读者群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农村社区图书馆(室)不仅担负着沟通社会组织和社区农民联系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增进社区农民交往的桥梁,可根据社区农民的具体情况,精心选择信息,为社区村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培养有文化、用科技、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切实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

(四)营造成为农民的休闲娱乐中心

休闲娱乐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图书馆(室)可以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发挥其广泛的文化服务功能,为社区农民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文化生活,引导农民进行有益的文化娱乐休闲活动。可以利用农闲的春冬季节,为农民们提供一个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休闲舒适的场所,一个能在其中促进交流、改善邻里关系、增进彼此联系、修养性情与提升活品质的祥和、欢乐的环境。社区图书馆(室)还可以通过举办灵活多样的看书读报、歌舞活动、诗歌朗诵、书画学习以及各种专题讲座、展览、优秀图书报刊推介会、读书座谈会、各种体育比赛等,吸引社区村民到社区图书馆(室)来参加活动,使之成为社区村民休闲娱乐的中心,从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生活氛围。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农村社会内部未形成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真正需求,图书馆服务规模和水平一直处于低下的状况,这使得农村图书馆(室)建设存在先天不足。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图书馆(室)为图书馆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也提供了一个明晰的图书馆服务路径。实践证明,农村社区图书馆(室)在向农民提供信息权利保障方面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在解决公众服务基本的社会责任、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并成为广大农民了解党和政府方针政策、掌握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交流市场信息和致富经验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武晓丽.对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思考――以河北省农村图书馆调查为例[J].图书馆工作研究,2010,(7).

[2]范并思,黄欣.社科情报服各与保障信息公平[J].情报资料工作,2010,(6).

[3]席晓南.农村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和对策[J].世纪桥,2009,(1).

[4]张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图书馆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2006,(6).

[5]刘丽.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中农民的角色分析[J].图书馆学刊,2009,(11).

[6]刘玲.试论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与途径[J].科学之友,2010,(8).

第三篇:论发展农村劳务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

程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使我国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转变。农民收入逐步增长,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小康目标已初步实现。但是,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多数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区域性供大于求的状况,粮、棉、畜、果、菜等农产品价格长期低迷,种植、养殖业效益持续滑坡,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加入WTO的情况下,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还在日趋强化。目前,农民收入问题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占有生产性资源较少,突出表现在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上。在农村人口与土地资源矛盾突出的条件下,从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农民人均生产规模狭小,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的消费群体和消费空间有限,农产品商品价值效益实现困难;农民就业不充分,非农就业机会少,增加收入的渠道狭窄。因此,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看,我国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这不仅是世界各国富裕农民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促进农村发展、富裕农民的必然选择。减少农民,才能打破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瓶颈。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用地、城乡居民建房用地的不断增加,我国的耕地面积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减少态势。土地资源的紧缺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瓶颈。据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截至1996年底我国耕地面积为19.5亿亩,农民人均耕地仅2.1亩,户均只有8亩,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人均只有1亩多。这样的资源规模和生产规模,很难使中国农民进入世界市场,很难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收入的快速增长。而且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在中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将有更多的耕地从种植业中退出,土地对劳动力的吸纳程度将进一步降低,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将进一步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采取切实措施减少农民,才能缓和人地紧张的矛盾,打破农民增收的瓶颈。这样,即使其他条件相对不变,也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减少农民,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长期以来,由于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有相当一部分被自身消费,这种小农生产方式必然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劳动生产率低。有限的耕地只能生产有限的农产品,一个人能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绝不会因为劳动力的增加而使它的价值增值,因为商品的价值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所决定的,而在于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低生产率只能得到相应的低收入;二是商品率低。一户几亩地的产出除自给外,作为商品出售的份额已经很小。而近8亿农民可用于出售的商品总量又受到只有5亿多城镇居民消费市场的制约,不能及时、完全地实现农产品的价值,而且还会因农产品的相对剩余使农产品贬值,甚至使部分产品失去价值。也就是说,农民收入的增长,不但受到小规模家庭经营生产方式所带来的低生产率和低商品率的制约,而且受到消费空间狭小的制约,这是我国农民收入大大低于城市居民和发达国家农民的根本原因。而要消除影响农民收入的双重制约,办法只能是减少农民的数量。只有减少农民,才能改变农业生产的小农生产方式,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才能增加非农消费群体,扩展农产品的消费空间,提高农业产品的价值效益,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减少农民,是农业生产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必然趋势。农业是生物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生产活动,是历史最为悠久、历史上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使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断转移到其他非农产业领域,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看,农民数量的大幅度减少,使单个农业劳动力平均生产规模扩大,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成倍增长;反过来,这又推动了以农业机械为代表的农业科技的普及,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程度,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兴起和社会分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科技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业科技贡献率稳步提高,特别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减少农民、促进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目前我国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不够畅通,大多数地区的农户依然是抱守土地,小块承包,多项种植,兼业经营。这种分布零散、经营细碎、规模狭小的生产格局,阻碍着科技因素的广泛导入和快速推广,制约着农业生产有机构成的提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适应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主动采取措施减少农民,通过减少农民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率和效益,进而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已被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的实践所证明。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的同时,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越来越多。198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仅占5%;2007年,农村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已占44.07%,比1980年增加了近40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1980年的191元增加到2007年的2475.63元。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在农民收入总量中,非农产业收入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不到10%提高到2007年的近52.82%。从全国各省情况来看,200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的7个省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在50%左右,农村劳动力中非农人员比重都在4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市,达到了68.24%。这些省市的人均GDP也都排在全国前列。相反,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900元的7个省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都在70%以上,最高的达87.31%,农村劳动力中非农人员比重多在30%以下,最低的仅占12.7%。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那么,如何减少农民呢?应重点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首先,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扩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比较缓慢,规模和水平也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41.8%,比发达国家低近40个百分点。在现有城市化率的基础上,如果我国城镇化水平再提高15个百分点,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必须制定符合国情的城镇化战略。一是要确立规划先行的原则,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城镇建设规划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生产布局、城镇功能、人口密度、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统筹规划,做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注重实效。二是要确立以发展产业为中心的观念,强化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城镇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张,必须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应立足当地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将城镇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农村服务业的发

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小城镇发展的产业基础。三是要形成经营城镇的市场机制。要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镇空间和城镇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和人力生成资本进行重组,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同时,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吸引民间资本,形成多元化融资、多层次开发的格局。四是要探索城镇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使农村人口转移与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同步进行,加快、加大减少农民的速度与规模。

其次,还农民以“国民待遇”,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环境。改革以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严格的户籍制度把公民分为农民和市民两大阶层,并实施严格的措施限制农民迁入城市定居,谋求非农职业。目前尽管在某些方面有了改善,但农民仍是农民,不能与市民享受同等待遇,甚至在农民流动方面存在封堵和歧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既延缓了城镇化进程,又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

当前,我们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多方面采取措施,让农民享受到应有的“国民待遇”,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要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障碍。要打破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封闭和分割的管理模式,让那些进城务工经商多年的农民定居下来,同时取消定居城市的土地使用费、城市基础建设费、城市就业安置费等面向农民的收费项目,降低农民定居城市的成本。二是要妥善解决农民进城后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民进入城市,应在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以及住房和子女上学等方面享受与其他市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三是要加快城市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构筑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一方面,要发育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增强市场透明度,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双向选择,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要健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则,确保市场运行的有序性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增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任何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大跨越的过程,都是非农产业蓬勃兴起并快速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在吸收农村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践已经表明,非农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劳动力转移最为方便快捷的载体。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首先,要增强乡镇企业的发展能力。当务之急是要加快乡镇企业的改制步伐,使其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在此基础上,加快乡镇企业的技术升级与改造,在增强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的同时,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技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要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我国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加工程度相对不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农副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20%左右,而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则分别为农业总产值的3.8、3.7、2.6和2.2倍,我国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有着极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所以,要加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并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大转移农民的产业载体,延伸农民增加收入的产业链条。第三,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一般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能够转移、吸纳部分农村劳动力,而且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和拓展农民转移的空间。当前,要把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到为“三农”服务上来,尤其要加快发展农村急需的科技服务、信息技术咨询、金融保险等服务业,不断满足因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增长的服务需求。

第四,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近年来,劳动力素质已成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性因素。由于素质偏低,农民工一方面在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技能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难以适应高科技发展的要求,就业领域受到限制。农民工素质偏低,不仅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而且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层次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一方面,要切实落实好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组织农村青少年接受正规教育,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资源的素质;另一方面,要根据当前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技能培训。随着传统教育体制的变革,相当数量的中专学校甚至大专院校生源不足,经过适当改造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可用于农民的短期技能培训。为了保证贫困地区的农民接受教育,建议设立贫困地区农民培训专项基金,由财政拨付,专款专用。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农村劳动力才能具有到城市择业的更大内在动力。

第四篇:论发展农村客运之思路

“>加快发展农村客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村贸易日益繁荣,城乡交往进一步扩大,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农村客运的发展更为迫切。分析农村客运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解决农村客运发展的思路,对于促进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客运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五峰农村客车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县8个乡镇100已通客车,104个行政村已有64个村通了客运,通达率达,客运车辆116辆,1090座位,农村客运线路18条,日发32班次。农村客运的迅速发展,方便了广大农民的出行,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条

件,促进了城镇化进程,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农村客运市场受道路状况、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整体上具有客源分散,客流不稳定、效益不高的特点,市场自发力量难以使其健康、持续发展。当前农村客运普遍存在服务质量不高、从业人员素质低、安全形势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农村客运发展不平衡。农村客运线路由于受地域、人口、交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客流量的不均衡,冷线热线反差很大,造成客运车辆大多挤在客源多、道路状况好、经济效益高的热门线路上,而支线、冷线无人问津;

二是农村客运市场秩序混乱,非法运营运猖獗。农村客运管理由于点多、面广,有限的执法人员难以顾及全面,一些非法经营者从事运营屡禁不止。尤其是地处偏远的冷线,由于正规经营成本大而不愿经营,为非法营运者的存在留有空

间;

三是从业人员素质低,服务质量差。农村客运的从业人员主要是农民和城镇无业人员,文化水平低,没有经过专门培训,服务意识不强,职业道德水准低,违法经营,欺行霸市,不正当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是经营主体弱小散乱。农村客运多为个体运输户单人单车经营,尽管部分农村客运实行公司化运营,但多数车辆采取挂靠承包给个人的方式,使公司徒具形式,不符合公司“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要求,实际上仍然是个体的分散经营。 五是站站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形成有形客运市场。由于农村客运站点建设从今年才开始起步,大多行政村还没有招呼站牌,车无站可进,人无点可归的现象突出;

六是车辆技术状况低,安全性差。由于农民乘车对安全意识及舒适性要求低,加之农村客运收益率低,农村客运车辆多为干线淘汰的老旧车、小面包车以及

农用车,在山区道路上行驶,安全形势严峻;六是农村公路数量少、等级低。行政村的能车率年年上升,但真正能通班车的路不多,有的路只能行驶拖拉机和农用三轮车,达不到公路等级,没有安全保障,不具有通车条件。

二、农村客运发展措施与思路

(一)创新管理机制,促进市场发展 为使农村客运健康发展,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多方参与、互相合作”的原则,积极推动农村客运服务质量、安全状况、经济效益的改善。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客运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机制。一方面通过严把市场准入关、车辆技术关、从业资格关,促进市场有序竞争,另一方面加快从业人员和经营者质量信誉考核制度的改革步伐,改变过去“重准入轻退出”的管理弊端,克服市场失灵,实现优胜劣汰,提高管理效能;二是优化管理程序。简化农村客运业务办理流程,推行农村客运优先办理开业、优先安排

客运线路、优先办理相关营运手续、优先办理营运证牌的四优先制度。农村客运统一线路牌、统一喷涂农村客运标志,增强农村客运的可识别性,提高管理的便捷性;三是出台优惠政策,增强农村客运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农村客运发展不平衡,应根据线路的不同竞争状态、收益水平,划分线路类别,将农村线路划分为发展线、饱和线、延伸线、空白线及热线冷线给予不同的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市场主体向农村客运发展,向农村冷线发展。同时,实行动态的激励和约束,对服务质量好,安全水平高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对于服务质量差,安全管理落后的经营者取消其优惠;四是对一些偏僻支线可采取不定线路、不定班次、不定站点,不定票价等灵活经营方式。

(二)改善经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增进经济效益

经营者是农村客运市场的主体,其构成

结构和运营方式直接关系着市场竞争、服务质量、安全保障及经济效益的优劣。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客运经营模式,一是形成合理的组织形式和主体结构。个体、公司等组织形式各有其优缺点,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实践证明,公司所具有的管理规范、规模效益的特点已使其成为市场的主导经营组织形式。当前农村客运服务质量不高、安全状况较差、经济效益较低与公司组织的不发达息息相关。在推进公司化进程中,要注意市场化的引导,不能搞强制,要注意个体运输方式有其存在价值,其存量要通过规范的市场竞争及市场退出机制来决定。个体

论发展农村客运之思路

第五篇:论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论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解决生产发展问题需要的能力力

三、如何走好今后的发展之路

四、结论

五、主要参考文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中小企业是我县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困难 和挑战。通过从企业内部和政府两方面的分析,认为中小企业自身应从完善发展机制、提 高企业素质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增强实力,政府则应在政策优惠、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中小 企业适当扶持,才能使我县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健康发展。

关键字: 关键字: 农村中小企业 生产问题 解决方法 发展 开拓创新

一、论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 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的进一 步加剧,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正确认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大城县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大城县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城县农村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农村企业经过十几年的迅猛发 展,逐渐成为大城县经济的重要支柱,逐渐成为大城县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驱 动力量。本文将考察 1979—1991 年间中国农村企业发展的历史渊源、历史条件与历史过 程,剖析农村企业发展对大城县经济现代化的历史作用,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分析这一时 期农村企业的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说明 1992 年以后,农村企业发展进入新的历 史阶段的历史必然性。 农村企业在改革进程中异军突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并不说明 它不存在矛盾和困难.事实上,农村企业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就伴生着政企不分、布局分 散、产业结构趋同、区域发展失衡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政策或体制造 成,有的是农村企业本身问题所致。这些问题已经日趋严重,已经成为我县农村企业进一 步发展的障碍。 而且中小企业这些年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在日益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许多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如何正确面 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其发展,将对大城县经济发展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解决生产发展问题需要的能力力

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在现阶段,中小企业尚是一种弱质经济,由于 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在现阶段,中小企业尚是一种弱质经济, 外部环境和企业规模、技术等原因,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 外部环境和企业规模、技术等原因,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致 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问题突出表现在: 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问题突出表现在: (1)不顺畅的宏观管理体制。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至今尚未形成一个超越部门和 所有制界限、按社会内在分工要求,对中小企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扶持、监督和协调的 专门管理机构,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对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较为分散,口径不一致。这就 导致政令不统一,一部分国有及集体中小企业被管得太死,而大部分非国有中小企业则少 有人关心和指导,致使中小企业无所适从。并且,许多地方的领导对中小企业的状况和发 展趋势既缺乏全面掌握,也缺乏宏观上的规划、引导、协调、监督和扶持。 (2)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支持,融资相当困难,特别是非国有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就更加突 出。资金短缺,生产能力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同时,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根根抽紧,商业银行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人民币市场利率管制 尚未完全放开等,也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所以,“融资难”这一老大难问题 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3)中小企业布局分散,总体规模较小,产业层次偏低,品牌意识淡薄,大部分是“小 而全”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村村点火,乡乡冒烟”是对中小企业布局的真实写照。许多 中小企业是看别人赚钱就一哄而上,不能真正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去生产适销对路的 产品,并存在着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优产品少,品牌意识淡薄; 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的“三多三少”现象。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 弱,升级换代慢,产品技术结构落后,技术含量低,面对入世的实际,同其他发达国家相 比,更加表现出竞争的劣势和更大的压力。 (4)产业结构趋同,调整乏力,企业技术进步迟缓,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而“创新是 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从中小企业的发展轨迹看,往往起步于家庭工业,脱胎于个体私 营经济,再加上所在区域(村、镇、县市)范围小,文化和技术支撑后续乏力,致使工厂 规模小,企业组织离散度大,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技术进步迟缓等。 (5)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人才匮乏,观念陈旧,管理落后。人是 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人力资本已成为生产中的第一资本。就大多数中小企业来 说,许多是在充满着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不免带有浓厚的封 建色彩和小农意识,往往是三亲六戚办厂、兄弟姑嫂管理,这种沾亲带故的人员封闭、财 产封闭、经济运行状况封闭的“三封闭”管理状态,在企业初创阶段还有一定的优势,但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市场竞争又异常激烈时,这样的企业经营者素质和管理模式显 然是难以胜任的,并且与经济全球化浪潮是背道而驰的。 (6)是不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目前,针对中小企业较强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城镇集体 所有制企业条例》、《农村企业法》及刚实行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前两部法规是按所 有制性质和不同的组织形式分类立法的,缺乏统一的立法标准和行为规范,容易导致不同 所有制性质和不同组织形式的中小企业在法律地位和权利上的不平衡发展与不规范运行, 而后一部法律,还缺乏实施的相应配套措施。同时,在金融信贷、税收、技术开发、人才培训以及限制行业垄断等方面,更是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保护法规,致使中小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

三、如何走好今后发展之路

解决以上问题,对中小企业和我县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 解决以上问题,对中小企业和我县整个国民经济持续、 义,促进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有以下几点: 促进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有以下几点: 有以下几点 1.中小企业自身应采取的措施。 (1)中小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尤其是国有中小企业普 遍存在技术装备落后、职工素质低、人才匮乏、产品质量差的问题。为此,中小企业可以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文化知识和科技知识水平,从而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提高职工的技术熟练水平,加速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过技术创新,改变技术设备落 后的现状,增强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以期熟练地驾驭市场。 (2)加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制。企业要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就必须首先建 立起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制。针对我县中小企业的特点,企业改制可以采取改组、联合、 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各中小企业应从实际出发,从自 身条件出发,选择适应的企业发展机制,明确自己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制定灵活 的生产经营机制,促进企业的发展。 (3)培养管理创新的能力。中小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管理组织能力,在生 产管理上处于混乱状态,在组织经营上处于无序状态。产前没有市场调查和研究,没有严 格的成本核算;产中没有生产控制,没有营销策略;产后没有售后服务等等。管理创新应 包括人事管理、营销管理、组织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方面的 创新,提高管理透明度,健全民主管理渠道,创造一个充分发挥职工潜能、调动个人积极 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环境;也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企业管理方式、经营手段,有 效地抵制市场风险,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2.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1)政府对中小企业给予直接资助,以地级城市为基础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专项 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创办中小企业的创业资助、中小企业吸纳下岗职工和城乡待业人员 就业的奖励。这样,等于失业救济金转为生产资金,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目前, 浙江省已经实行中小科技企业发展资助政策, 使一些中小科技企业得到了较好发展。 (2)贷款利率、税收方面优惠方面给与优惠。建议采取鼓励贷款的激励机制,可采取 无息、贴息、低息等各种方式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开业,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特别是信用 保证贷款的利率幅度应该下浮,要简化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手续和条件,允许固定资产和无 形资产作为抵押物。鼓励社会各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本性投资,企业和个人以固定资产

投资入股开办中小企业的,以及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出口产品生产、挽救古老手工技艺的 生产等,应在一定期限内减税或免税;对于应纳税但暂时有困难的,可以缓交。 (3)创建为中小企业提供所需的社会化服务系统。社会化服务系统的发展是现代市场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它可以完成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 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联系,以及企业行为的日常监督等职能。我县经济处于转轨时期,对 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中小企业来说,健全的社会化服务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具 体来说,可以创办中小企业联合会、企业服务中心和企业网络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这些 服务机构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技术、出口、人才、协作等信息,另一方面为中小 企业提供理财、投资、工程设计、会计和税务代理以及广告等咨询和服务,并负责中小企 业发展的指导、协调和政策制定。 (4)、理顺中小企业工作体系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尽快改变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 管理方式和体系,取消现有的按所有制、行业和地域管理中小企业的政府部门,逐步实现 从以政府为主向社会为主、以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以操作为主向监督为主的转变,坚决 制止乱收费、乱摊派。 (5)加大中小企业的技改投入,形成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形成中小企业的新优势。

四、结论

农村企业有很多管理思想和技术方法,不同的的中小企业要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积极 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系,要舍得在技改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投入,以形成自己 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只 有“做强”、“做优”,走“小而专”、“小而优”、“小而精”、“小而强”的路子, 才能真正走好、走远。 参考文献:1.邓荣霖.小企业制度与市场经济.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史忠良.小企业发展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 李子彬. 促进金融市场发展. 2010 4.中国中小企业,2001. 5. 经济研究参考,1998

上一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下一篇:六年级思想品德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