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信实验学校工作汇报

2024-04-24

创信实验学校工作汇报(通用6篇)

篇1:创信实验学校工作汇报

创信实验学校2009年工作汇报尊敬的王校长:2009年,学校围绕“丰富内涵,正确定位”的目标,以“品牌建设”为工作重点,做了以下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组建了新浪、搜狐、网易、河南教育树人、百度、天涯六个博客;组建“濮阳创信实验学校”现代教育网站;共发表博文近600篇,其中濮阳教育门户网“大河濮阳网教育频道“公开发表文章5篇,2009年创信实验学校2009年工作汇报。

二、千忙万忙,教研不荒,教研教改,听课评课是教师成长的快速通道。一年中,学校组织召开了42次语文教研会,41次数学教研会,13次英语教研会,6次班主任专题会议,4次考情分析会,35次例会;听评课343节次。

三、实现家校育人一体化。一年中,共组织召开家长会21次(含毕业班、长垣班、试读班家长会)。

四、组织了3次游学活动(师生汤阴游、小学毕业班青岛游、试读班日照威海游)。

五、确定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两手抓的工作思路,向管理要成效,向管理要成绩。

六、《创信教育》(2009.1)出版;《在反思中成长》《在沟通中成长》第一期结集出版,工作汇报《2009年创信实验学校2009年工作汇报》。

七、组织教师、学生、家长探索教育新途径并落实,效果显著。

八、重视反思工作,实现教师由专业型向反思型、研究型转变。

九、李校长、闫校长、李京老师、马静老师、张艳老师、吴丽敏老师进行长垣学生招生家访工作,效果明显。

十、长垣班试读、汇报演出成功举行,初一班成功组班。

十一、学案教学在我校的尝试与开展,先学后教,以教定考教学方案的落实。

十二、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常州成语文化论坛、洋思之行、永威之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强了信心。

十三、完成了招生目标,实现了班班爆满。增强了信心与影响力。

十四、积淀了一批年富力强的有一定经验的中青年教师,为创信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十五、学校管理机构校长办、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框架初步形成,并逐渐完善。

十六、迎接河南团省委各地市团委来我校视察,闫校长汇报工作,领导对学校特色办学之路高度评价。

十七、制定并完善了学校新时期相关制度。

十八、制定并学生阅读考级方案、书写考级方案并实施。

十九、举行了六次朗诵会。

二十、坚持月清制度并加以完善,通过月清发现问题,为确保教育的全面性,制定了补考制度。二

十一、组织安排专人负责对学生家长进行了两次回访,家长对我们的工作评价很高。二

十二、期中期末分别组织了一次学生评教活动,学生满意率90%以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9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2010年中小学部会在王校长“在服务中提升品质”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下,搞好一天文化,构建和谐校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把“在服务中提升品质”落到实处!创信实验学校2010-1-20

篇2:创信实验学校工作汇报

杨家河小学工作汇报

为积极响应教育局的号召,推行素质教育,打造理想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一个学期以来我校新教育实验工作坚持“让师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以“六大行动”为基础、重点抓书香校园建设、师生共同写随笔、晨诵课程,并深入推行“1236”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倾力打造高效课堂,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效益。

一、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倾力打造高效课堂 什么是高效课堂。我们认为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必须真正走进学生心灵,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师生交流的窗口、活动的乐园,让课堂充满魅力,即教师点拨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引人入胜。学生学得开心,灵活,主动,其乐融融,乐在其中,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堂。为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我校镇教育改革年的东风,决心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当时,依据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和厉山三中“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我校课堂教学的“1236”模式,即:一个学科助教、二人结为师徒,三个基本板块、六个基本环节。伴随着课改两年来,我们对新课改历经了激情澎湃、困惑疑虑、艰难实践、不断反思等过程。面对无处不在的困惑和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我们坚持学习着、探索着、实践着,伴随着课改一路前行。

(一)、进行新教育实验,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加强领导是保障 学校进行新教育实验、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能否顺利开展,领导有力是保障,是否落实有成效,学校管理是关键。

1、成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挂帅、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由教务处专门负责课改工作。

2、实行校级领导包教研组制度。为加大课改力度,今年春,学校把各教研组整合成语文、数学、英语,由学校五位校级干部每人包一个,要求包组干部全程参与教研组的教学教研活动并对本教研组的教育教学质量负责到底。

3、线块结合,实行教学网络管理,明确责任。目前我校对课改的管理形成了三条脉络,让包教研组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各位教师等做到层层权责分明、人人赏罚分明: 年级组长―――→班主任――→学 生

↑ ↑

学 校――――→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 ↓ ↓ ↓ ↓ 包教研组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 师

(二)“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要树立正确教学理念。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正确与否必将决定行为的效果与价值。因此,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要有主体意识、启发意识、民主意识,只有在先进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策划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不被新的形势淘汰.1.聆听窗外声音

一是分期分批组织教师们到课改先进学校进行现场观摩、研讨。一学习观摩。二是凡是教研室有通知的教研会,无论是省内还是省外我校都会派教师去学习,我校每年外派教师学习观摩达三十余人次,每次考察回来后,学校要求考察教师人人写出三千字左右的考察汇报材料,并召开考察学习交流、研讨会,让每一次外出考察学习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四是请专家、交通部门、法制部门、校知名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报告会活动,我校先后举办了“感恩励志报告会”、“法制报告会”、“法制安全报告会”“交通安全报告会”“知心姐姐专场报告会”“青春期生理、心理讲座”等。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其多元价值观的形成。

2.加强培训,促师生成长

(1)、首先组织教师深入学习领会《小林镇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草案),重点学习“1236”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及有关要求。再者利用暑假集中培训时间及每周的教师例会,组织教师学习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课改理论及经验,观看他们的课堂实录。

(2)、相互学习,集体提高

、设立教科研办公室,为教师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提供平台。今春开学后,为了方便集体备课,让教师相互交流,课改领导小组决定,设立教科研办公室,并对办公室进行美化布置,要求各教研组每周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以规定的方式开展教研教改活动,以此促进我校的教研教改活动常态化,有效化。、观摩研讨式培训:观摩研讨式培训旨在从操作层面上,引导广大教师将静态的文本恢复到鲜活的课堂教学状态,促使师生在教学情境中不断生成活生生的经验。我们围绕新课改理念,发挥课改骨干的引领作用,确定了一般教师讲“入门课”“达标课”,骨干教师讲“示范课”、“研讨课”,开展了每学期每人至少讲一节公开课活动。本学期我校讲公开课的教师已达十余人次,每次公开课听课教师达二十人。教师们在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中,逐步深入地理解新课改理念,提升自我认识水平。大家在评课、议课中,互换角色,质疑问难,就课堂教学中折射出来的问题,如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什么样的教学最有效、为什么这么教等问题,结合新课改理念,展开讨论,集思广益,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共同提高。

、参与互动式培训:围绕高效课堂涉及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教师自己的困惑,展开平等的、坦诚的心灵对话与思想碰撞,借助群体反思寻找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3)、对学生进行培训。课改初期,教务处利用晨会对学生进行一个月的宣传鼓动,培训学习:让学生知道课改课的课堂结构及教师教学的六个基本环节;让学科助教、小组长、师傅们明确自己的职责;让学生们掌握如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学校和教师的课改意图以及师生间如何配合,课堂上如何互动。每学期评选一次“优秀小组长”“优秀学生”“优秀展示标兵”等,以此来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革课堂形态,为打造高效课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改革课堂形态,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改变座位,由秧式变成条块式;二是转变教师角色,教师由高高在上变成学案的精心编写者,课堂教学的总导演,总设计师,课堂上老师只是欣赏者、评判者、激励者、参与者、指导者;三是改变黑板数量,由一块变成一圈;四是改变小组构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五是改变教室的文化氛围。这些变化,使教学的关注点更多,指导更有针对性、师生间互动的点、线、面更广泛,更深入,信息传递与反馈的覆盖面与真实性更可靠,指导与学习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而“条块式”座位的设置,同质异构小组的建立,更加方便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交流、合作与探索,不仅弥补了教师个别指导受环境时间限制带来的不足,使面向全体的教学真正建立在针对个别的基础之上,同时,由于它是“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也使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全面实现成为可能,为打造高效课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师生共写随笔 “师生共写随笔”就是倡导师生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在写随笔(日记)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促进超越自我。我校定期召开课改总结反思交流会,让教师把课改中的收获、感悟、困惑和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营造对话情景,促成教师快速成长。同时要求教师积极撰写培训学习体会、论文、教学反思笔记。当然,写只是形式,但写带动的却是阅读,是思考,是实践。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而我们强调师生共同去做的原因是,学生也需要记录成长的履痕,反思自己的行为,倾诉心中的秘密。而倾诉是心灵最大的释放。因为,可以说这是一个心灵的窗口、灵魂的寓所、青春的阳台,在淡化作文概念的同时,学生也在随笔中培养作文的兴趣,无疑也会掌握做人的道理。

1、引领教师撰写教育随笔,为发展提供原始资料。

最初开展教学反思撰写活动的时候,教师们不知道反思哪些内容,“记”的无绪,“思”的盲目。我们适时向教师们推出了“课后十思”:一思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二思有没有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三思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有什么收获?四思教师是否投入了教育激情?五思课堂有没有发生意外情况,是否处理得当?六思本节课最骄傲或最懊悔的地方在哪里?七思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哪里?八思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九思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十思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及时记下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每节课后教师可以从中选取一个内容,作为反思点。既可记成功,也可录失败;既要发现问题,又能解决问题;既可长谈,也可短议。长年坚持,形成制度。“课后十思”的经常化与持久性,使我校教师的教学反思成为一种特殊的备课形式,教师的“每日三省其身”,也为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料。

2、引领教师撰写生活随笔,以成功激发成功。鼓励青年教师自加压力,正所谓:“退一步,山穷水尽;逼一逼,柳暗花明。”逐步增加随笔篇数,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写两篇以上论文、每周一篇优秀导学案。两年来我校教师已在随县教育、随州报上发表论文、随笔十余篇,有二十余篇论文、优秀教案获省、市、县级奖。教师们写出培训体会及教学反思、论文、600余篇、优秀导学案100余课,目前已装订成三个专辑,供老师们学习交流。为了便于教师及时反思,我校每学期给每位教师发一个反思笔记本,本学期我校每位教师已写教学反思十余篇,不少老师们亦开设自己的教育博客。

3、引领学生撰写读后随笔,夯实文化底蕴。

学校为每班配了一个书柜,发动学生自带课外书,学校又出资购买了部分图书,充实书柜,尝试着“晨诵、午读、暮省”的读书方式,以此扩宽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每天开放学校图书室,供学生借阅。同时,要求学生每周阅读两篇以上优秀文章,摘抄其优秀文句,写一篇读后感,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

4、引领学生随想之笔,记录成长足迹。

我校在级开展多姿的随笔实验研究,指导学生敞开童真的心灵,睁开童趣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快乐,用稚嫩而真实的笔触记录成长的足迹,体会写随笔的自由和快乐。指导学生撰写随笔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语文组教师要求学生每周写1-2篇随想,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5、体验成功,获得满足

学期末学校汇编最优秀的的学生习作《心语》,同时,汇编教师优秀作品《教师随笔集》,供师生相互学习。学校创办了小林教育,为师生展示个人才华提供舞台。小林教育每月出刊一期,分别分发到小林各学校,供全镇师生阅读、学习。

三、营造书香校园

一流的学校靠文化,二流的学校靠制度,三流的学校靠权力。为配合新教育实验的落实,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高效课堂奠基。

1、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才华的活动平台。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有计划的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如全国英语能力竞赛、物理、化学奥林区克竞赛、田径运动会、唱红歌大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书信征文、作文比赛、游艺晚会、手抄报比赛、书画比赛、校园集体舞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使学生愿说、敢说、会说,愿动、敢动、会动,从而培养其自信心,形成终身受益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2、发挥环境文化的陶冶功能。我们层层构建了走廊文化、美文诵读文化、墙体文化、校园宣传专栏文化、班级特色文化等体系。校园文化突出了“时代性、现代性、世界性”的特点,发挥图片的视觉震憾效应,赋予其现代与未来气息。如:我校饭堂外、教学楼上有两幅醒目的课改标语、校园各处墙壁都有各式各样的标语、“天天美文诵读”则是利用早操后排队离开时、排队就餐时,集体诵读一些琅琅上口、语言精美、节奏感强、富于教育意义的古文和诗词、英语短文,学生们在这每日的10分钟的经典诵读中,加强了记忆,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校园宣传专栏长达8米,还有2个4平方的玻璃橱窗,定期将学生自己的作品、师生获得的荣誉予以展示。“班级特色文化”注重了各班级的特色文化引领,将班徽、班级宣言、班级目标等各自的特色予以展示,用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走廊文化主要张贴的是各班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出的手抄报,方便学生课余欣赏。如今,整个校园,从古今中外,楼内楼外,“听视说思”不同的角度,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文化的海洋中,情操得以陶冶,思想得以净化。人文化、和谐化的氛围在文化的传承中得以继承。

四、建设数码社区

为了让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我校与联通公司签订协议,开通了校园网,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每天更新一次。建立了小林中心学校QQ群,小林教育QQ群,各班也建立了班级QQ群,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加入这些群,方便师生进行学习和交流。

篇3:创信实验学校工作汇报

2012年, 学校工作以党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2012年教育工作的要求, 深入落实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

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试行) 》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全面实施“尊重”的教育, 面向全体, 关注个性, 正视差异, 因材施教, 整体育人。以内涵发展为战略主题, 以加强课程建设和深化教学改革为工作重点, 以“让每一名学生都具有成就美好未来的素质”为根本任务, 以提升队伍素质为依托,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持续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发挥实验与示范作用, 为我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服务。推进“理念先进, 实力雄厚, 特色鲜明, 国内知名的素质教育品牌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

总体目标:

经过一年的工作使学校文化氛围更浓厚;课程更丰富科学;教育教学工作更扎实高效;教师队伍素质, 学生综合素质、创新与实践能力较上一年有明显提高;学校管理更科学;办学特色得到进一步凸显, 学校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具体目标:

1.以庆祝建校五十五周年为契机, 以“两园”建设为抓手, 以课程实施为依托,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努力彰显“尊重”的文化, 突出“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求真务实、和谐共生”的学校精神, 增强学校文化软实力, 使学校文化氛围更浓厚。

2.以优化德育常规、达成序列目标、实施序列活动、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和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强化班集体与年级组建设、强化教师榜样作用为抓手, 优化育人体系。注重文化引领, 注重体验教育, 强化习惯养成, 强调知行统一, 通过实施丰富合理的课程, 通过社团活动, 通过学校、家庭与社会三结合等途径, 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提高德育实效。

3.以校本化落实国家课程、特色化开发校本课程为依托, 全面规划学校课程, 形成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需求的模块清晰、比较科学的课程实施方案, 提高干部的课程领导力管理力, 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

4.以“生本”、“高效”理念为引领, 以优化“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为抓手, 深化教学改革, 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协调发展。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研制课堂教学质量标准。

5.以教育科研为增长点, 继续探索九年一贯制办学规律, 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实践研究, 促进内涵发展。

6.以学习落实《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为契机, 以学校文化建设与教育实践为载体, 加强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使队伍整体素质较上一年显著提升, 使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名优教师人数增加10%。

7.继续梳理办学经验, 以开展送教下乡、教育交流、农村教师岗位实践培训等活动为载体, 发挥示范与辐射作用, 为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服务, 推动鲅鱼圈分校优质发展。

8.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扩大学校办学空间。

9.扩大对外交流, 扩大外籍学生教育规模, 扩大对外友好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使学校国际交流与教育服务工作较上一年有较大突破。

工作原则:

1.整体性原则:把学校工作作为一个整体, 把九年教育作为一个整体, 把师生的成长过程作为一个整体, 思考落实学校教育工作, 科学促进全体师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2.连续性原则:保持学校工作的连续性, 坚持九年教育一贯, 促进学校工作的持续发展。

3.科学性原则:尊重教育规律, 遵循并不断探索教育规律, 深入思考、筹划和实施学校教育工作, 推动学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4.发展性原则:立足当前, 着眼未来, 以师生的发展为本。使学校一切工作为师生的发展服务, 为学生的人生奠基。

主要工作:

一、做好常规工作, 提高常态质量

(一) 做好安全工作

1. 加强安全教育。

完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落实安全课程计划, 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技能, 培养师生的自护自救能力。

2. 加强安全防范。

落实人防、物防、技防, 全面提升学校安全防护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3. 落实安全责任。

落实全员安全责任。

4. 建设和谐校园。

关注学校潜在安全危机, 以潜在危机课题研究为载体, 进一步改善人际关系, 培养师生处理人际关系技能和良好心理调节能力, 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 增强师生归属感, 建设精神家园。

(二) 做好德育工作

1. 落实规范。

强化学年组德育常规管理的作用, 统筹各学科、各项活动教育资源, 对学生开展富有实效的以体验式教育为主的道德教育。强化班集体建设, 以文明、和谐、民主、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影响和教育学生。提倡在学校宏观标准指导下进行特色、个性化年组与班级建设。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一日常规”等。

2. 教书育人。

引导教师把育人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既重教书更重育人, 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和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教书育人作为德育常规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

3. 开发课程。

规划、实施“大德育”课程。

4. 建设社团。

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 科学调整学校教育时空, 探索学生社团建设的科学途径, 使文学、艺术、体育、科技、社会实践、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学生社团建设初见成效。

(三) 做好教学工作

结合我校情况, 深入落实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试行) 》。

1. 优化管理。

严格落实《教学常规》, 强化教学各个环节的管理, 教研组就本学科组织制定教学常规各环节标准并有效落实。引领教师精心制定学期 (学段) 教育教学计划;精心开发课程资源;精心备课;精心上课;精心设计作业;精心组织考试与评价;精心指导学生课外学习与生活;精心进行教育教学反思。

2. 优化教研。

研制教研活动指导意见, 规范教研活动管理。发挥教研组长、学科骨干的引领作用和教师的主体作用, 鼓励在学校统一标准指导下开展个性化的教研活动, 提高教研活动实效,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

3. 优化课堂。

增强常态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常态课堂教学质量, 落实学科育人任务。

(四) 做好科研工作

努力做到科研为教师成长服务, 为宏观决策服务, 为学校改革发展服务。立足学校实际, 关注教育教学热点难点与现实问题, 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实验, 让科研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成为优化常态工作的有效手段。

1. 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2012年继续开展《探索九年一贯制办学规律, 促进内涵发展研究》《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操作策略研究》《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化解潜在安全危机》《学习力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 注重与教育教学的一体化, 注重实效。

引导教师开展好小课题、小专题研究, 注重解决实际工作困惑, 注重总结经验, 优化工作, 提高工作质量。

2. 做好结题工作。

以展示“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完善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建设有效学校的实践研究》课题成果为契机, 以总结梳理素质教育经验, 彰显办学特色为目的, 召开现场结题会, 汇报在“实验创新, 整体育人”办学思想指导下, 我校探索九年一贯制办学规律, 促进内涵发展的实践与思考。重视汇集成果, 推广经验, 反哺实践。

3. 做好基地工作。

发挥“九年一贯制办学研究基地”的作用, 促进学校发展。

4. 开展调研与监测服务。

开展关于教育质量、管理效能的调研与检测分析, 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五) 提升队伍素质

以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为契机, 完善我校《各层级教师标准及履行职责考核办法》并实施, 在提升师德、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上, 深入探索, 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以“尊重”理念为价值引领, 以校本研修为基本途径, 以“教师共同体”为组织形式,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以教育科研为助推器, 以激励机制为动力, 切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努力打造乐于服务、肯于合作、精于管理、勤于研究、善于引领的专家型管理团队;打造结构合理、师德高尚、身心健康、理念先进、学识渊博、教艺精湛的研究型教师团队和高素质、专业化的综合服务保障团队。培养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

(六) 做好拓展教育服务工作

做好教育中心的工作, 形成学前教育品牌。拓展学校服务功能。

优化国际教育与交流工作, 构建外籍学生教育工作体系, 继续推进国际友好学校的建设, 开展好与国际友好学校的交流活动, 扩大交流范围, 建立相对稳定的国际交流合作方式, 扩大外籍学生招生学额, 建立外籍学生学业、教育管理相对独立的体系, 尝试外籍学生课程建设, 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开放办学, 加强与省内外优质学校的交流与合作。

(七) 做好义务教育示范与辐射工作

继续开展对农村骨干教师的岗位实践培训工作, 为我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做好北票服务区对口学校的帮扶工作, 促进服务区对口学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做好鲅鱼圈分校工作, 创立品牌。

做好协作学校间的交流协作工作, 以协作促发展。

(八) 做好综合服务保障工作

优化协调工作, 细化保障工作, 强化资产设备管理工作。实行精细化管理, 提高工作质量。

(九) 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对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进行整体规划, 让学科资源网站群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建立学校教学、学生管理网络数据库。推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课题成果, 加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应用。

二、做好重点工作, 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一)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1. 优化“学校文化纲要”, 使学校文化核心价值不断深入人心, 贯彻到教育实践中。

2. 梳理承载学校文化精神的师生活动, 明晰活动目标

任务, 优化活动形式, 不断彰显学校文化, 以浓郁的文化氛围陶冶人, 提升师生幸福指数。

3. 结合学校环境建设, 不断物化学校文化, 全面推进人文化、学习化、艺术化校园的建设。

(二) 加强学校课程建设

围绕办学理念、办学目标, 科学规划学校课程, 发挥九年一贯学制优势。优化德育课程资源, 进一步完善德育目标体系, 明晰德育活动序列, 在此基础上探索养成教育内容、标准;进行学科课程的优化整合, 在已有课程整合和教学质量标准建设的基础上, 实现九年一贯教学质量标准的规划与衔接, 梳理、创生课程资源, 校本化落实国家课程。特色化开发校本课程, 规划涵盖语言、文学、艺术、体育、科技、学科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的校本课程, 初步建立体系, 为建设支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创新与实践能力提高的课程体系奠定基础。

(三)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1.完善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标准。基于教育任务和教学实效深入开展教学改革, 突出学生主体与课堂教学效率与效益, 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落实《有效教学策略实施指导意见》, 彰显各学科教育教学特色和优势。完善《课堂教学标准》, 增强可操作性, 提高教师进行课程实施质量观察、监测与分析的能力。

2.开展专题研究。带领教师从工作实践出发, 基于课程资源建设、学生高效学习、有效教学策略等教学问题, 开展好小课题小专题研究, 优化教学实践, 提高质量。

(四) 完善评价机制

制定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五) 改善办学条件, 拓展发展空间

1.完善教育设施功能。根据教育教学需求和学生成长需要, 完善学校专用教室功能。

2.拓展学校办学空间。抓住机遇, 积极进行扩大学校办学空间的努力。

(六) 做好毕业年级工作

确保毕业生质量, 力争2012年九年级毕业生质量保持上一年水平。

三、加强党建工作, 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

2012年, 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坚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服务教育教学中心、凝聚人心”的原则, 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 以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科学管理、科学决策水平, 提高党员队伍创新奉献意识,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觉悟为重点, 继续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 为学校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

(一)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

落实校级领导和干部培训计划, 提高科学管理、科学决策水平。坚持民主集中制, 增强服务廉政意识, 实行中层干部工作目标考核制度。

(二) 加强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 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党支部和党总支制度化、规范化地开展活动。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党员培训, 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责任意识。

(三) 做好教代会、工会工作, 发挥凝聚人心作用

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 建设幸福家园。

(四) 规范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切实发挥引领作用

篇4:学校月工作汇报制度

一所学校能否成为精品学校,关键在于学校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我们学校也进行一系列改革,通过连续3年的管理实践,我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在本地区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认为,这些成绩主要来自于科学化、精细化、高水平的管理——学校实施了月工作汇报制度。

我校是省级首批重点完全中学,学生年龄跨度大,在12~20周岁之间,由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学生要完成的学业任务不同,防止初中学生过早“高中化”等原因,分为初中部和高中部管理。由于学生层次多,有在城市长大的少数民族学生、有在牧区长大的少数民族学生、有本城的汉族学生。因此,出现了授课方式多样化,有蒙语授课班级,有汉语授课班级,有加试蒙语授课班级。加之,少数民族学生学业管理专业化、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又是统一的,初高中不能完全脱离关系。基于上述多元的复杂关系,学校在一段时间管理上本位主义严重,独立作战,不能形成合力。因此,出现了“木桶原理”中的短板效应,严重地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为了有效发挥各部门的功能,使学校各管理部门能够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作战、相互认可,发挥1+1>2的作用,培养管理者的学校整体意识,学校构建了月工作汇报制度。

原则

在其位谋其事。以党员的信仰为保证,从对学校和本人负责的角度,实事求是地向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对本月个人所做工作进行陈述汇报。努力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本着对自己对事业负责的态度,汇报者不夸大地叙述出自己的工作过程。

2、言简意赅的原则。由于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宝贵的,在能说明问题的前提下,工作的介绍应该是陈述性的,不用描述性的文学语言和修饰性的语言来陈述。

3、借鉴学习的原则。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完成每一项管理工作时,每个管理者都有各自的优点体现在里面,尤其是个人解决问题的策略等,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4、可串不可占的原则。由于某种原因,学校月工作汇报没有按期进行,可以近日择期进行,决不可取消。

内容

1、你做了哪些工作?怎样做的?具体方法和策略是什么?采取了哪些保障措施?努力工作的效果如何?有什么后续反思?

2、工作中你发现的问题。对该问题不解决的后果有什么思考?寻求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吗?如何解决问题比较好?

3、下个月你工作的重点。工作现在准备到什么程度了,有什么好的方案?需要哪些部门帮助或哪些方面需要协助。

4、对个人工作的自我评价。主要从成绩和不足两个方面如实地进行自我反思。

过程与方法

每学期开学初及每个月月末进行,一般是月末占用双休日最后一个周日上午进行。由校长主持,参加人员有学校领导班子、宿舍食堂负责人。汇报顺序首先是校长,然后按初高部顺序汇报。汇报要形成文字材料,使用书面语言,条理清晰,规定时间内完成。参加会议人员,要对各汇报人的主要事迹、优缺点进行记录,以便进行对比评价。所有人汇报完后,校长组织讨论与评价。最后,发放“管理者月工作评价表”对学校管理者进行定量评价,总分在前5名的管理者奖励积分1分。对管理者汇报时提出的建议,被学校采纳的,也奖励积分1分,积分在本学期内累加。作为月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每次汇报时要专人记录整理,形成总结材料,在学校校园网上公布,让老师们知道,学校工作的近况和成绩。

篇5:S中学实验学校家长学校工作汇报

——S中学实验学校家长学校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由我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我校创全国优秀家长学校所开展的工作,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S中学实验学校根植于1910年创建的S中学、脱胎自1929年开办的F省S师范学校,历来就有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常抓家长学校建设的优良传统,并在多年的精耕细耘中积淀了丰厚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工作经验。2011年9月我校获得教育部关工委授牌,成为首批创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我们深感压力更大了,担子更重了,但动力和干劲也更足了。在致力于开展创优活动的近两年实践探索中,我们得到了来自各级专家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同时我们还得到了B市关工委、B市教育局关工委、S市关工委的经常性指点和针对性帮助。我们把家校同心共育作为学校第三课堂主要阵地,着力开展实验基地创优工作,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有效途径,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我们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现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第一、学校教育“顶层设计”支撑家长学校工作

近年来,我们秉承“为教师成长搭台,为学生成才奠基”的办学理念,切实弘扬“尊重个性,和谐发展”的校训,紧紧围绕“推进四个工程、激活四个课堂”的主线,努力实现“管理服务的楷模、教改探索的前沿、师德校风的表率、育人质量的标兵”的办学愿景,致力于把学校办成教学质量B领先、办学特色省内有名的品牌学校。推进四个工程,就是推进以技为力的名师工程、以章为绳的规则工程、以景立魂的校园文化工程、以心为本的温情工程;激活四个课堂就是夯实以智育课程为根本的第一课堂、丰富以艺体课程为核心的第二课堂、拓展以家长学校为阵地的第三课堂、开发以区校联动为平台的第四课堂。

第二、家长学校理念引领家庭教育协调发展

我们家长学校确定的理念是“为每一个家庭提供最佳的服务,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我们家长学校的核心追求是“三园同建”“三教同步”“家校同心”。三园同建指的是:家庭即学园――我们倡导家长要把家庭当成学校,家长要做教师一样的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命成长,更要对子女科学地哺育;学校即家园――我们要求教师要把学校当成家庭,教师要做父母一样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真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家校共建育人乐园――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形成教育合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在家庭有学校一样的同伴和快乐,在学校有家庭一样的亲情和温暖”。三教同步,就是树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家教指导三种不同教育协调发展的大教育观。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家长的教育素质也得到提高,大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圆幸福梦。家校同心就是指家长和老师瞄准同一个准心――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学生的不同个性,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家长和老师要树立同一个恒心――对学生德行教育的“反复”现象,要耐心引导,持之以恒;家长和老师要围绕同一个圆心――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成才。第三、开办家长学校的主要途径

1、建立健全家长学校组织机构,形成“学校—年级—班级”的“三级教育”格局

去年9月,我校家校同心圆服务网络建成,设学校领导机构1个、年级服务中心3个、班级服务站36个。与此同时召开了家校同心圆服务中心成立大会。

在学校层面,设立家校同心圆领导机构,确立“为每一个家庭提供最佳的服务,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的办学目标。着力建设好“三园”——家庭即学园,学校即家园,家校共建育人乐园。要求家长要做教师式的家长,科学引导子女的成长;要求教师要做家长式的教师,精心呵护学生的发展。

在年级层面,设置“家校同心圆服务中心”。家长委员会成员任中心主任,年级主任担任秘书长,班主任担任辅导员,为家庭教育提供常态化的指导和服务,有效落实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要求。定期举行家校共育磋商会、碰头会,并为指导家校同心圆服务站开展好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在班级层面,组建“家校同心圆服务站”(也称第三课堂、家长课堂)。每个班由家长和教师共同推荐选出3—5名学生家长和1—2名教师代表组成,班主任担任服务站的秘书和辅导教师。家长课堂使用的教材以《父母课堂》为主体,教学的基本形式有“集中授课、个别指导、自主学习、多向互动”等,其中以家长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为主要学习形式。

2、自主创办家长学校校本教材,搭建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平台。征集学生身边的家教故事,编印《家校同心圆》校刊,每年一期,经费由爱心企业赞助。第一期收到约3500篇并从中遴选出学校三个年级近200篇学生和家长的感悟文章。三个年级分别按照“感受成长”“感悟成长”“感恩成长”的逻辑顺序编辑。七年级篇展现了学生和家长学习《父母课堂》产生的变化,感受着由变化带来的成长;八年级篇展现了他们在学习中联系自家的实际,践行教育理念,交流教育故事和经验,共同感悟着成长;九年级篇展现了在即将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之际,他们家庭中亲子关系发生的变化,用传统的书信传送方式表达了父母对儿女的爱与期待,子女对父母的敬仰和感恩,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创办的《家校同心圆》校刊获得了教育部关工委创优办主任信毅的肯定和赞誉,今年3月他到我校调研创优工作时说“(校刊)里面的内容真实感人,富有教育意义和可操作性”。不久前,《家校同心圆》被教育部关工委翻印7000余册,推荐给F、广东、山东三省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学校交流分享。另外这本校刊还得到了我们当地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F等相关领导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并为创刊号题词。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家校快捷沟通。我们在继续用好校讯通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创建并用心经营家校互动QQ热线这一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学习状况,排解家长的育人困惑,引领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学校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的实施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主动交流,信息反馈,优势互补,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间的相互协调,形成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最佳辅助环境,营造出学校与家庭共育共建的新气象,实现家校和谐双赢。这也是我们开通家校互动QQ热线的初衷。从去年10月至今近8个月时间,参与QQ热线互动的家长已经超过2000人次,咨询内容涵盖学校的管理措施、教师的教学要求和家庭教育的种种困惑等。

4、专业引领,提升家教。依托家长学校教材《父母课堂》和《家校同心圆》校刊,开展家校共育研讨。我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研究和指导,去年至今,我们举行了以家校同心圆服务中心(年级)为单位的专题研讨会8次,以家校同心圆服务站(班级)为单位的专题研讨会150班次,吸引7000余人次参与活动。今年1月和5月,我们邀请到省社科院教育专家查有梁教授来校为家长、辅导员做家教专题培训。特聘F教育学院 教授为我校顾问,并为我校所有教师带来“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的专题讲座,以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梦”的方式,帮助广大家长圆科学教育子女梦,助推广大学生圆健康快乐成长梦。

5、互进互动,给力家教。我们开展家长进课堂和教师进家庭的“互进”活动。今年4月我们举办了校园开放日活动,200多项办学成果完美展示,全部教学时段推荐课、生态课无限制开放,6场教学讲座深入人心,吸引包括本校和城区其他中小学在内的家长近1000人深入校园,深入课堂,深入教学全过程,零距离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状况。去年以来,我们先后邀请家长进校观摩第二课堂成果展示、英语才艺周汇演、学生军训汇报表演等多项大型活动,强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自豪感,激发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搞好学校教育并反哺家庭教育的热情。另一方面,我们要求教师以深入学生家庭为主,以电话访问为辅的多种形式家访,全方位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要求班主任做到三必访:困难学生家庭必访、学生出现问题必访、学生发生意外事故必访。通过“两访”增进家长对学校的了解,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关注程度,在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态势,最终达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频共振的和谐效应。

第四、开办家长学校的主要效果

1、家庭和学校的配合更密切,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更强,学校教育的效果更明显。(仅上学期,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都如愿地获得了若干个第一名。)

2、家长对学校的工作更理解更支持了,家校之间更和谐了,家庭和学校成为了整体,家长和老师成为了朋友,实现了和谐双赢的愿景。(列举学生参加献爱心活动)

3、家校同心共育,教育合力倍增,育人质量可持续发展。(列举上期末全市调研测试结果统计)

4、家校同心共育,践行了以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学校发展的活力增强,社会的积极评价鼓舞着全校师生。去年我校的各项工作均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好评。

第三、开办家长学校的两点体会

首先、家长学校是指导家长科学高效教育孩子的重要平台。创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为我们进一步提升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搭建了一个起点更高、视野开阔的平台,有助于我们向外学到更多更好创新的做法和举措、向内更加理性、前瞻地谋划和实施我们连续性、多层域的实践探索。

其次、一个深刻、全面和真实的教育,必须是教师要了解家庭,做好与家长合作的心理准备,并且要积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家长要承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本着对教育的负责,用积极的态度成为学校的智囊,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篇6:实验学校少先队工作汇报材料

努力构建少先队文化,从文化的角度加强少先队的自身建设,整体的提高少先队工作水平。倡导人人平等、自主、合作、探究的文化,也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文化,从机制的创新、管理的创新、组织的优化、制度的完善、活动体系的构建、管理的开放、评价的激励等方面实现少先队文化的创新。例如;在队干部的选拔上都是通过竞选演讲、全体投票、精心选拔、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拔出有朝气、有能力、责任心强的干部。并且经常组织培训,每月定期召开例会进行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每年轮换一次。为让低年级的同学能够得到锻炼,大队各部门设立了干事让低年级的同学有机会挂职锻炼,为培养更多的优秀队干做准备。对于新入队的少先队员在入队前都进行队前学习和教育。

二、贴近时代,拓宽思路,大胆创新,发挥少先队育人作用

(一)、推进新课程改革与少先队工作的有机结合,以探究性活动为突破口,配合新课改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新的课程改革为少先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把少先队工作有效的融合于学校课程改革之中,把新课程的一些新思考、新观念、新体会融会贯通同时以探究性活动为突破口,配合新课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转变学习方式就是从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少先队探究性活动就是成为了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新的学习模式。主要做法:1。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开展探究性活动,例如:教学《养花》后,就组织开展“我是养花小能手”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养花实践,要求学生写好养花日记。记录养花过程。交流养花经验。展示养花成果,使课堂教学在活动中延伸。2。引导学生从自身学习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探究主题,开展探究性活动,例如:课堂纪律问题、校园环境问题、追星问题、零花钱问题、穿名牌问题、玩电游问题等。3。围绕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开展探究性活动,例如:“温馨自助餐”活动设计菜名菜形;“在创造的天地理翱翔”活动,展示自己的小发明,揭示创新的思维,组织学生用黄豆、棉花、蛋壳、树皮、羽毛、碎布和各种废旧物品等制作各种工艺品和想象画。探究性活动体现了新课改要求,以及多元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深得学生与家长的喜爱。

(二)、在迈向新世纪的征程中,以培养民族精神为核心,着实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本质和灵魂,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少年儿童思想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以“祖国的昨天”“祖国的今天”“祖国的明天”为主题的系列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努力配合新课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祖国的昨天”活动的主旨在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民族英雄,树立民族自尊心。活动内容有:

1、举行读书征文活动。确定8本必读书,评选出100篇优秀读后感,红领巾广播站播出30篇。

2、举行民族英雄故事会,分中队举行故事会,并评选10篇好故事交大队部,红领巾广播站播出40多篇。

3、组织学生参观芷江抗日受降坊,写观后感,举办了图文并茂的专刊。

4、组织学生观看爱国电影并写观后感。

5、举行“爱我中华”黑板报评优活动。

6、请光荣院的赵爷爷给同学们讲亲身经历的革命故事。“祖国的今天”活动主旨是让学生了解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与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活动的内容有:

1、举行“今日中华”剪报比赛评优活动,2、组织北京旅游观光活动。

3、组织社会实践调查,了解怀化的发展和变化,评选优秀调查报告。

4、举行“祖国颂”黑板报的评优活动。

5、组织社区服务活动。“祖国的明天”活动主旨是让学生憧憬祖国的美好未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民族责任心。活动内容有:

1、开展理想储蓄活动,个人设计储蓄袋,存入各项荣誉、成绩、目标卡、优点卡、并进行评比。

2、举行“祖国未来发展”报告会。

3、逐级举行《勤奋学习报效祖国》演讲赛。

4、开展“改陋习树新风争当文明学生”的活动。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意识、自强意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风的转好。《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怀》民族精神活动,荣获全国民族精神活动评比二等奖.(三)、抓住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坚持在不懈在体验教育活动中开创新局面

体验教育为队员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使之拥有去看、去想、去感受、去体验的机会,活动开展中充分发挥队员们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发展。大队部开展这项活动的主要形式:

1、本体岗位体验,让队员在少先队的服务岗位承担某一项任务,以积极的心态实践体验;

2、角色体验,引导队员以他人的身份去生活,以他人的视角去体验,学会换位思考;

3、情景体验,引导队员进入特定环境和氛围体验,以境激情,以情育人;

4、探究体验,引导队员带着问题进行研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1、引聚合力。学生的实践体验是全方位的,辅导员积极主动协调各方关系,争取各方支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体验教育活动顺利进行。

2、按需设计。从学生某一个方面发展需要来引导学生选择体验内容,设计活动方案。

3、以点带面。分年级选择体验的内容,树立体验教育活动的典型。先后开展了医护体验、废品分类回收体验、园艺师体验、幼师体验、售货员体验、清洁工体验、与农村孩子同学习同生活同劳动体验、我是生活小能手体验、校园警察体验、售书员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体验种明理、激情、学知和习技,收到良好的效果,怀化时政频道大篷车节目几年来先后16次进行了专题连载报道。并有多篇在少年报上发表。如:《第一次麦桔子》、《替妈妈卖保险》、《我跟妈妈学配药》等。电视台对我们的体验活动总的报道达到几十次。

(四)、以主题队会创活动品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大队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把每周五第六节课作为主题队会活动时间。为强化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中队根据各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心里特征以及学生发展与教育的需要来确定主题,学生在辅导员的指导下讨论设计方案,并自己组织主持主题队会。活动突出了情境创设和情节的展开,融入了小品、故事、快板、诗朗诵、歌舞等表现形式。在活动中学生的胆识、策划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扬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提高,兴趣爱好得到发展。

学校重点抓好每月一次的年级主题队会开放活动,由各中队轮流进行开放,同一年级学生全体参与,这项活动扩大了教育面、气氛和效果好,并起到了同一年级各中队相互观摩交流,不断提高质量的作用,涌现了《众人划桨开大船》《地球人类的家园》《今年我十岁》《相会在二十年后》《我与奥运2010》等一批优质的主题队会,成为学校少先队的品牌活动,怀化电视台作了不少报道,赢得了广泛好评。我与储学德校长共同整理和编写的《培养品德陶冶情操班队会活动集锦》一书在全国发展与创新成果评比中荣获全国二等奖。主题队会活动《地球人类的家园》上了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

三、通过“同学习、同生活、同劳动手拉手”互助活动,构建一代新人的精神力量

新世纪的新发展要求参与竞争的个人必须以更高的眼界、更广阔的胸怀、更开放的意识、更完整的素质面向社会生活,从事工作。

去年我们学校同中方县黄花树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他们学校只有十多个学生都是留守儿童,非常的偏远,儿童节我校学生捐款为他们买了几千块钱的文体用品与市妇联县妇联等一起给他们送去了。今年与花桥中心小学开展了手拉手活动。通过 “同学习、同生活、同劳动”手拉手互助活动,增加了学生对外面陌生世界的认识,开阔了眼界,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改变祖国贫穷面貌和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活动中,我们学校借助自身的物质、教育、科技等优势对“手拉手”的兄弟学校进行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学校一起发展。

四、走进社区广阔而美丽的社区天地谱写素质教育工作新篇章

为了使社区的少先队活跃起来,我们确立了“立足学校,依托社区”的观念。然后有的放矢,根据本社区的具体情况,组织队员以年级为单位选定不同的主题,每月进入社区开展一次活动,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互动。通过社区少先队活动,使学校少先队活动得到延续、拓展,引导队员们走进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感受生活,在体验中健康成长,既培养学生能力又增长了学生才干。同时还有利于少先队组织的优良作风传播到社会并服务与社会,逐渐形成学校和社区少先队工作全面活跃。

市电视台为每个年级都做了专题报道。推广和宣传了这一实效性活动。并且在省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上,我做了经验介绍发言。这一活动获得了省活动研究成果奖。这些活动在我创建的怀化市实验学校少先队网页上我都上传了视频,并且有不少文字的资料,大家有空的话欢迎登陆我创建的网页指导工作。

上一篇:和你在一起作文450字下一篇:董文峰工作总结